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40879b 页
卷十五 第 1a 页 0459-090.png
冲虚至德真经解卷之十五作五
    宋杭州州学内舍生(臣)江遹上进
   杨朱上
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
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
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为死既死矣奚
为焉曰为子孙名奚益于子孙曰名乃若其
身僬其心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况
子孙乎凡为名者心廉廉斯贫为名者必让
让斯贱曰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
卷十五 第 1b 页 0459-091.png
奢志合言从道行国霸死之后管氏而已田
氏之相齐也君盈则己降君敛则己施民皆
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若实名
贫伪名富曰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
昔者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而不失天
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
亡其国饿死于首阳之山实伪之辩如此其
省也
 解曰道常无名名之生在于物成数定之
 后智者恶事物之纷错也不得已如事物
卷十五 第 2a 页 0459-092.png
 而彊为之名尔名非自然也凡在可名之
 域者皆伪而巳矣虽然名以出信必依于
 实实不自显必假于名君子无恶于循名
 而蹈实也但恶夫守名而累实尔悠悠之
 徒不知身之非我有也故趣富贵于当生
 不知子孙之非我有也故竞虚名于既往
 其始也将徇名而求实其终也乃徇名而
 妨实且以实非名则管氏之奢奚无益于
 子孙以名非实则田氏之廉何乃因有齐
 国盖名不可去名不可趣趣名则实斯毁
卷十五 第 2b 页 0459-093.png
 矣实聚则名斯立矣且趣当生则夷齐之
 逊不若尧舜之伪将恤我后则管仲之奢
 不若田氏之廉若欲名实兼之恶可哉列
 子非有贵乎世俗之富贵也非不知尧舜
 夷齐之不与名期而名归之而为天下后
 世之所共美也盖虽圣人之应世日与接
 搆则名亦既有均在可议之域矣列子言
 此欲学者务造乎道之无名而巳如或矫
 情乎仁义礼教以盗当世之虚名非特不
 得名并与夫利而失之矣曾不若盗货者
卷十五 第 3a 页 0459-094.png
 之犹得肆情于当生尔此殆矫枉不得已
 之言欤
杨朱曰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
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
之所弭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
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
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无一时之中
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
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
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
卷十五 第 3b 页 0459-095.png
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馀荣偊偶
尔顺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徒失当年
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累梏何以异

 解曰百年之生忧患所瘁阴阳寇其外嗜
 欲蠹其内无彊无坚为疾为恼夜眠而神
 劳昼觉而形役计人之生安得无介然之
 虑于斯须之顷哉然而介然之虑存之则
 忧惧释之则逸乐存之在我释之在我人
 之所以每蹈于忧患之域者彼岂甘心于
卷十五 第 4a 页 0459-096.png
 忧患哉由其以美厚声色为可乐是以竞
 誉规荣慎耳目惜是非偊偊遑遑为刑赏
 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日罹于忧患而
 不自悟矣是则百年之生既不能内得于
 天乐又不能自肆于一时而两失之矣其
 与重囚累梏何以异哉庄子亦以此为久
 病长阨而不死者也夫列子之设心岂欲
 使斯民自肆于声色之娱哉盖深丑夫遑
 遑竞虚誉者之无益于身不若纵脱而趋
 当生之乐者为犹愈尔是亦矫枉之言欤
卷十五 第 4b 页 0459-097.png
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
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
不为名所观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
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
命多少非所量也
 解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尔太古之人大
 朴未散浑沦之质不雕于人伪故能原始
 反终而知死生之说由是从心而动从性
 而游无往而不逌然自得矣性于心为体
 心于性为用去性而后从心故从心而动
卷十五 第 5a 页 0459-098.png
 则能不违自然所好之在我者尔从性而
 游然后能不逆万物所好且动或迫之不
 若游之适也从心而动不去当身之娱是
 不为近名之善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
 游不规既往之名是不为近刑之恶也故
 不为刑所及若然者其视死生之变直犹
 夜旦之常尔又何暇计其名誉之先后量
 其年命之多少哉
杨朱曰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
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
卷十五 第 5b 页 0459-099.png
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
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
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
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
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
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
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解曰生死交谢初无同异小智自私于大
 同中妄见成异因异立同由是生死之同
 异昏扰而无辨矣杨朱欲齐生死之变而
卷十五 第 6a 页 0459-100.png
 一之故即俗之所见以生为异以死为同
 要其终必归于无同无异也或遽而语之
 至道之所谓一则彼将殽乱于滑疑之际
 而其惑终不可解矣此乃圣人之常善救
 人也且齐万物之变必以尧舜桀纣为言
 者将祛世之重惑宜以狂圣之极天下万
 世之所共信者为之言也且谓尧舜同于
 桀纣非苟然也尧舜应世之迹因时合变
 未免于有所殉则其迹安得不同趋于腐
 骨哉若夫尧舜之所以为尧舜是乃孔子
卷十五 第 6b 页 0459-101.png
 所谓荡荡乎民无能名又安得与桀纣同
 腐哉
杨朱曰伯夷非亡欲矜清之卸以放饿死展
季非亡情矜贞之卸以放寡宗清真之误善
之若此
 解曰人之生因情有欲以欲发爱欲而无
 以节之则盈嗜欲长好恶而性命之情病
 矣是所以为误善也所矜在于清正则能
 抑其情而节其欲矣安得为误善虽然伯
 夷展季既有矜清正之名而存心于矫枉
卷十五 第 7a 页 0459-102.png
 救弊则其迹未免于有卸是亦为情欲之
 所役也放而至于饿死寡宗则谓之误善
 不亦可乎是以圣人缘督以为经而不为
 已甚也
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贡殖于卫原宪之窭
损生子贡之殖累身然则窭亦不可殖亦不
可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
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解曰人之生也必将资物以为养则耕而
 食织而衣所不可已也虽太古之民亦莫
卷十五 第 7b 页 0459-103.png
 不若是也特不欲左右望而罔市利于富
 贵之中有司陇断尔由前则不窭是所以
 为乐生也由后则不殖是所以为逸身也
 盖窭则华冠纵履而杖藜安可以言乐生
 殖则满身戚醮而求益安可以言逸身以
 是知列子之道不为已甚于世道之安危
 未尝都忘之也
杨朱曰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
相怜之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
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
卷十五 第 8a 页 0459-104.png
不含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也
 解曰立后王君公以治天下之民欲其不
 懈于位是乃生相怜之道也至于死则略
 矣虽有良朋不过况我以永叹而已是乃
 相捐之道也
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
已勿壅勿阏晏平仲曰其曰奈何夷吾曰恣
耳之所欲听恣曰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
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
行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
卷十五 第 8b 页 0459-105.png
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之阏明
鼻之所欲向者椒兰而不得嗅谓之阏颤口
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言谓之阏智体之
所欲安者美厚而不得从谓之阏适意之所
欲为者放逸而不得行谓之阏性凡此诸阏
废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
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
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
吾所谓养
 解曰子列子之学于老商子三年之后心
卷十五 第 9a 页 0459-106.png
 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则于口之所
 欲言意之所欲行莫得而恣也故老商见
 之始一解颜而笑至于九年之后横心之
 所念横口之所言则于是乎得恣而肆之
 勿壅勿遏矣故老商许其内外进矣所谓
 恣耳之听恣目之视恣鼻之向恣体之安
 亦若是而已非曰玩足于声色嗅味以犯
 人理之所恶然后为恣也能进此者是所
 谓闻道也朝闻道夕死可矣故虽一日一
 月之生亦足以为养矣又奚以戚戚然久
卷十五 第 9b 页 0459-107.png
 生为哉此列子论养生之至理也管仲晏
 子曾西之所不为曾何足以进此道乎盖
 晏平仲豚肩不掩豆是躬俭者也管夷吾
 三归反坫是好奢者也晏平仲管夷吾其
 问其答固宜若是矣二子之问答譬犹果
 蓏之理其言适有与道相当者故列子取
 其说以寓夫至道非欲学者为管晏之所
 为也
管夷吾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柰何晏平
仲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夷吾曰吾固
卷十五 第 10a 页 0459-108.png
欲闻之平仲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
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
壑亦可衮裳绣文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
焉管夷吾顾谓鲍叔黄子曰先死之道吾二
人进之矣
 解曰得道者之于送死以天地为棺椁以
 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机以万物为赍
 送则其所遇鸟平往而不可哉

冲虚至德真经解卷之十五
卷十五 第 10b 页 0459-10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