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039-06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朝闻见录卷一    宋 叶绍翁 撰
  甲集
   恭孝仪王大节
恭孝仪王讳伸湜王之生也有紫光照室及视则肉块
以刃剖块遂得婴儿先两月母梦文殊而孕动二帝北
狩六军欲推王而立之仗剑以却黄袍晓其徒曰自有
真主其徒犹未退则以所仗剑自断其发其徒又未退
卷一 第 1b 页 WYG1039-0646b.png
则欲自仗剑以死六军与王约以踰月而真主不出则
王当即大位王阳许而阴实款其期未几高宗即位于
应天王间关度南上屡嘉叹王祭濮园尝自赞其容曰
熙宁六载岁在癸丑月当孟夏二十有九余乃始生濮
祖之后性比山麋貌同野叟随圆就方似无为有惟忠
惟孝不污不苟皓月清风良朋益友湛然灵台确乎不
朽不污不苟盖自叙其推戴事也尝游天竺有山禽忽
惊起冲落半岩花之句葬西湖显明寺子孙视诸邸最
卷一 第 2a 页 WYG1039-0646c.png
为蕃衍盖恭孝之报云
   潘阆不与先贤祠
潘阆居钱塘今太学前有潘䦘巷(俗呼为/潘郎)䦘工唐风归
自富春有渔浦风波恶钱塘灯火微之句识者称之唯
落魄不检为秦王记室参军王坐捕䦘急甚䦘自髡其
发易缁衣持磬出南薰门上怒既怠有为䦘说上者曰
䦘不南走粤则北走辽惟上招安之上旋悟时䦘已再
入京敕授四门助教䦘以老懒不朝谒为辞自封还敕
卷一 第 2b 页 WYG1039-0646d.png
命时文法疏简犹若此未几论者谓䦘终秦党语多怨
望编置信上至信上酌道旁圣泉题诗柱上曰炎天热
如焚恰恨都无一点云不得此泉几乎渴杀老参军犹
称记室旧衔也先是卢多逊与潘善故有四门之命多
逊谮赵普不行普相多逊罢故䦘终不免嘉定间临安
守建先贤堂于西湖欲祀䦘于列有风不宜预者遂黜
䦘事见祠记(进德行而退文艺/先节义而后功名)
   东莱南轩书说
卷一 第 3a 页 WYG1039-0647a.png
考亭先生尝观书说语门人曰伯恭(东莱/字)直是说得书
好但周诰中有解说不通处只须阙疑熹亦不敢强解
伯恭却一向解去故微有尖巧之病也是伯恭天资高
处却是太高所以不肯阙疑又谓南轩酒诰一段解天
降命天降威处诚千百年儒者所不及今备载南轩之
说酒之为物本以奉祭祀供宾客此即天之降命也而
人以酒之故至于失德丧身即天之降威也释氏本恶
天降威者乃并与天之降命者去之吾儒则不然去其
卷一 第 3b 页 WYG1039-0647b.png
降威者而已降威者去而天之降命者自在如饮食而
至于暴殄天物释氏恶之而必欲食蔬茹吾儒则不至
于暴殄而已衣服而至于穷极奢侈释氏恶之必欲衣
坏色之衣吾儒则去其奢侈而已至于恶淫慝而绝夫
妇吾儒则去其淫慝而已释氏本恶人欲并与天理之
公者而去之吾儒去人欲所谓天理者昭然矣譬如水
焉释氏恶其泥沙之浊而窒之以土不知土既窒则无
水可饮矣吾儒不然澄其泥沙而水之澄清者可酌儒
卷一 第 4a 页 WYG1039-0647c.png
释之分也
   考亭解中庸
考亭解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曰
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
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
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
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
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
卷一 第 4b 页 WYG1039-0647d.png
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当行
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
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
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矣真文忠公
(德秀/)观考亭之解以为生我者太极也成我者先生也
谓考亭吾其敢忘先生乎考亭之门人刘黻字季文号
静春与文忠为友而辈行过之乃大不取其师之说其
自为论则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惟人受天地之中以
卷一 第 5a 页 WYG1039-0648a.png
生故谓之性而贵于物焉汤诰曰维皇上帝降衷于下
民若有恒性吾夫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是则人之性
岂物之所得而儗哉或疑万物通谓之性奚独人愚曰
是固然矣然此既曰性则有气质矣又安可合人物而
言以自汨乱其本原也凡混人物而为一者必非识性
者也今皆不取至如孟子道性善亦只为人而已文忠
公与静春辩各主其说或当燕饮旅酬之顷静春必与
公辩极而争起公引觞命静春曰某窃笑汉儒聚讼吾
卷一 第 5b 页 WYG1039-0648b.png
侪岂可又为后世所笑姑各行所学而已刘犹力持其
说不已著为就正录云昔子思作中庸篇端有曰天命
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专言乎人而不杂乎物也其发
明性命开悟天下后世至矣而或者必曰此两句兼人
物而言嗟夫言似也而差也尝考古先圣贤凡言性命
有兼人物而言者有专以人言而不杂乎物者易之乾
𧰼曰各正性命乐记亦曰则性不同矣是乃兼人物而
言然既曰各有不同则人物之分亦自昭昭假如天命
卷一 第 6a 页 WYG1039-0648c.png
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或兼人物而言则犬之性犹牛之
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当如告子之见告子孟子之高弟
彼其把柳湍水之喻食色无不善无善之说纵横缪戾
固无足取至于生之谓性孟子辩焉而未详得无近是
而犹有可取者耶善乎朱文公辟之曰告子徒知知觉
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然者
人与物异此其一言破千古之惑我文公真有大功于
性善如此文忠已不及登文公之门闻而知之者也其
卷一 第 6b 页 WYG1039-0648d.png
读中庸默与文公合静春见而知者乃终不以先生之
说中庸为是何欤予尝闻陆象山门人彭(不记/名)谓予曰
告子不是孟子弟子弟子俱姓名之告子独称子者亦
是与孟子同时著书之人𧰼山于告子之说亦未尝深
非之而或有省处𧰼山之学杂乎禅考亭谓陆子静满
腔子都是禅盖以此然告子决非孟子门人尝风静春
去高弟二字
   慈湖疑大学
卷一 第 7a 页 WYG1039-0649a.png
考亭先生解大学诚意章曰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
之所发欲一于善而无自欺也一有私欲实乎其中而
为善去恶或有未实则心为所累虽欲勉强以正之亦
不可得故正心者必诚其意慈湖杨氏读论语有毋意
之说以为夫子本欲毋意而大学乃欲诚意深疑大学
出于子思子之自为非夫子之本旨此朱陆之学所以
分也然夫子之传子思之论考亭先生之解是已于意
上添一诚字是正虑意之为心累也杨氏应接门人著
卷一 第 7b 页 WYG1039-0649b.png
撰碑志俱欲去意其虑意之为心累者无异于夫子子
思考亭先生而欲尽去意则不可心不可无则意不容
去故考亭先生谓意者心之所发实其心之所发欲一
于善而已既曰诚意矣则与论语之毋意者相为发明
又何疑于大学之书也故考亭先生以陆学都是禅头
领既差而陆氏则谓考亭先生失之支离鹅湖之会考
亭有诗其略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沈陆
复斋云留情傅注翻荆棘着意精微转陆沈𧰼山云易
卷一 第 8a 页 WYG1039-0649c.png
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转浮沈盖二氏之学可见矣
慈湖第进士主富阳簿𧰼山陆氏犹以举子上南宫舟
泊富阳杨宿闻其名至舟次迎之留厅舍晨起揖𧰼山
而出摄治邑事𧰼山其有自信处否学者曰只是信几
个子曰𧰼山徐语之曰汉儒几个杜撰子曰足下信得
过否学者不能对却问𧰼山曰先生所信者信个什么
𧰼山曰九渊只是信此心骊塘谓子曰那学子应得也
自好只是𧰼山又高一着此老极是机辩然亦禅也慈
卷一 第 8b 页 WYG1039-0649d.png
湖又改周子太极图为画以为周子之说详简之说易
其意盖不取无极之说以为道始于太极而已亦源流
于𧰼山云
   赐燕涤爵
赐酒群臣无涤爵之文孝宗锡燕内朝丞相王淮涕流
于酒已则复缩涕入鼻观吴公琚兄弟亦预燕上见其
饮酒辄有难色微扣左右知其故后有诏涤爵涤爵自
淮始
卷一 第 9a 页 WYG1039-0650a.png
   大臣衩衣见百官
大臣见百官主宾皆用朝服时暑伏甚丞相淮体弱不
能胜闷至绝上亟诏医疾有间复有诏许百官以衩衣
见丞相自淮始
   庆元六君子
赵忠定横遭谪去国之日天为雨血京城人以盆盎贮
之殷殷然太学诸生上封事扣丽正甚急侂胄欲斩其
为首者宁皇只从听读当时同衔上者六人世号为六
卷一 第 9b 页 WYG1039-0650b.png
君子曰周端朝曰张道曰徐范曰蒋传林仲麟杨宏中
皆并出惟周受祸略备初自廷尉听读衢州已次半道
有旨再赴廷尉周始自分必死后至不能嗣韩亦惨矣
时宪圣在上韩犹不敢杀士故欲以计杀之周竟不死
复听读永州杜门教授生徒后以韩诛放还复籍于学
为南宫第一人自外入为国子录以女妻富阳令李氏
子亲迎之夕有老兵持诸生刺以入周曰正用此时来
见我为我傅语来日相见于崇化堂矣诸生不肯退曰
卷一 第 10a 页 WYG1039-0650c.png
我为国录身上事来有书在此书入乃备述李为史氏
云云恐他时先生馆职骎骎天下以为出于李氏周愕
甚入则已奏乐行酒周亟起告女以故女以疾遽冀展
日定情李氏子惘然登车去富阳令大怒诉于台因劾
周去复入为太学博士自文忠公去国时犹有楼公(昉/)
危公桢萧公(舜咨/)陈公(虙/)洁斋袁公(变/)慈湖杨公(简/)
与直言于朝俱以次引去周由进士不十年至从列庚辰
京城灾论事者众周语予曰子可以披腹呈琅玕矣予
卷一 第 10b 页 WYG1039-0650d.png
戏对之曰先生在绍翁何敢言
   卫魁廷对
卫公泾字清叔吴门石浦人先五世俱第进士至公为
廷唱第一人策中力陈添差赘员之弊上敕授添差州
佥幕公即入劄庙堂以为身自言而自为可乎有旨待
诏于佥幕正关公已赴越任间会亲友玩牡丹谓第一
花人尚贵之吾亦宜自贵重可也先是廷唱一人任佥
幕垂满必通书宰相为谢然后遇次榜廷唱攽召命以
卷一 第 11a 页 WYG1039-0651a.png
某日降旨入修门公以通书宰相非是唯任其迟速可
也时王淮当国殊不以通书为讶虽已降召命而不与
降入国门引见指挥公翱翔于江上六合塔下几三月
不得见适郑公侨以吏郎召与公遇塔下郑寒暄毕即
问曰清叔何为在此公语之故郑引见毕即直诣都省
则面诘丞相丞相情见词屈曰某几乎忘了翌日降旨
趣公见公俱既史相诛韩旋用故智又欲去史史为景
宪太子旧学太子知其谋于内遂以告史御史中丞章
卷一 第 11b 页 WYG1039-0651b.png
良能弹公良能公所厚也疏入犹未报章用台吏语缄
副疏以示公公车至太庙下得章所缄语谓使曰传语
中丞我今即出北关矣史以公宿望不敢贬置唯俟以
大阃不复君矣钱召文𧰼祖以史故于广座中及公云
初谓卫清叔一世人望身为大臣顾售韩侂胄螺钿髹
器然则公之罪亦微矣其客于有成尝授经于公初于
犹为士时公已罢政提举洞霄宫遗于以书外缄题书
拜上省元下唯具衔至幅内则称拜覆不备题曰省元
卷一 第 12a 页 WYG1039-0651c.png
学士先生盖得前辈体又客曰迂斋楼公昉往往代公
笺启又客曰辅汉卿尝陪公闲话亦及道学又客曰王
大受迹颇疏于三客亦未尝游公之燕閤良能既逐公
去因及其四客于后位至司业楼位宗簿封事轮对有
直身声辅尝从考亭先生游晚以弁服终王以忤攻愧
楼公故得罪后谪邵武终焉有易斋诗水心先生为之
序称许过于四灵卫公垂殁乞勿田淀湖一疏真体国
大臣也
卷一 第 12b 页 WYG1039-0651d.png
   布衣入馆
震泽王蘋少师事龟山高宗宿闻其名又以诸郎官力
荐驾幸吴门起召赐对以布衣赐进士出身正字中秘
制曰朕于一时人才苟得其名自稍有自见往往至屡
试而治不加进于是从而求所未试者至于岩穴之士
庶几有称意焉尔学有师承亲闻道要蕴椟既久声实
自彰行谊克修溢于朕听延见访问辞约而指深师友
渊源朕所嘉尚赐之高第职是校雠岂特为儒者一时
卷一 第 13a 页 WYG1039-0652a.png
之荣盖将使国人皆有所矜式勉行而志毋负师言上
意盖谓龟山也王既入馆犹子谊年方十四岁于书塾
拈纸作御批曰可斩秦桧以谢天下为仆所持索千金
王之父不能从族子谓之曰予金则返批批返而后别
议仆罪千金可返也其父亦不能从仆遂持以告有司
有司惧桧耳目不敢𨼆驿闻于朝诏赴廷尉狱具伏罪
当诛桧阅其牍审知年十四翌日言之上上赦其幼编
置𧰼台能诗文聚徒贬所桧死得归治生产有绪蘋本
卷一 第 13b 页 WYG1039-0652b.png
将阶大用以犹子故旋以他事为言者所列坐废于家

   光尧幸径山
光尧幸径山憩于万木之阴顾问僧曰木何者为王僧
对大者为王光尧曰直者为王有杉小而直因封之光
尧为龙君注香有五色蜥蜴出于塑像下从光尧左肩
直下遂登右肩还圣体者数又抉而朝亦数四光尧注
视久之蜥蜴复循宪圣圣体之半拱而不数时贵妃张
卷一 第 14a 页 WYG1039-0652c.png
氏亦缀宪圣觊蜥蜴旋绕僧至讽经嗾至宪圣亦祝曰
菩萨如何不登贵妃身蜥蜴终不肯竟入塑像下妃惭
沮不复有私利径山有二事东坡宿斋扉夜有叩门者
云放天灯人归则天灯之伪不待辩蜥蜴亦僧徒以缶
贮殿中施利者至则嗾蜥蜴旋绕天灯之事僧徒本为
利既为利则必嗾蜥蜴登妃身彼视君后妾为何事龙
山间移天目以础下小石窍往来又有龙君借地之说
至不敢声钟鼓事疑其徒附会故不书
卷一 第 14b 页 WYG1039-0652d.png
   宪圣拥立
宪圣既拥立光皇光皇以疾不能丧宪圣至自临为奠
攻愧楼公草立嘉王诏云虽丧纪自行于宫中然礼文
难示于天下盖攻愧之词宪圣之意也天下称之先是
吴琚奏东朝云某人传道圣语敢不控竭窃观今日事
体莫如早决大策以安人心垂帘之事止可行之浃旬
久则不可愿圣意察之宪圣曰是吾心也翌日并召嘉
王暨吴兴入宪大恸不能声先谕吴兴曰外议皆曰尔
卷一 第 15a 页 WYG1039-0653a.png
立我思量万事当从长嘉王长也且教他做他做了你
却做自有祖宗例吴兴色变拜而出嘉王闻命惊惶欲
走宪圣已令知閤门事韩侂胄掖持使不得出嘉王连
称告大妈妈(宪/圣)臣做不得做不得宪圣命侂胄取黄𫀆
来我自与他着王遂掣侂胄肘环殿柱宪圣叱王立侍
因责王以我见你公公又见你大爹爹见你爷又今却
见你言讫泣数行侂胄从旁力以天命为劝王知宪
圣意坚且怒遂以黄𫀆亟拜不知数口中犹微道做不
卷一 第 15b 页 WYG1039-0653b.png
得侂胄遂掖王出宫百官班宣谕宿内前诸军以嘉王
嗣皇帝已即位且草贺驩声如雷人心始安先是皇太
子即位于内则市人排旧邸以入争持所遗谓之扫閤
故必先为之备时吴兴为备独嘉王已治任判福州绝
不为备故市人席卷而去王既即位翌日侂胄侍上诣
光皇问起居光皇疾有间问是谁侂胄对曰嗣皇帝光
宗瞪目视之曰吾儿耶又问侂胄曰尔谓谁对曰知閤
门事臣韩侂胄光宗遂转圣躬面内时惟传国玺犹在
卷一 第 16a 页 WYG1039-0653c.png
上侧坚不可取侂胄以白慈懿慈懿曰既是我儿子做
了我自取付之即光宗卧内拿玺宁皇之立宪圣之大
造也三十六年清静之治宪圣之大明也琚亦有助焉
文忠真公跋琚奏藁于忠宣堂云观少保吴公密奏遗
藁其尽忠王室可以对越天地而无愧叹仰久之丙子
夏至富沙真德秀书侂胄阴忌琚以宪圣故故不敢行
忠定德谦事赏花命酒每极驩间剧语吴曰肯为成都
行乎吴对以更万里远亦不辞韩笑谓曰只恐太母不
卷一 第 16b 页 WYG1039-0653d.png
肯放兄远去然犹偏帅明荆襄鄂再判金陵终于外云
韩诛赵氏讼冤于朝公之子钢亦以公密奏藁进时相
疑吴为韩氏至姻故伸赵而不录吴云
   光皇命驾北内
布衣谢岳甫闽士也当光宗久缺问安群臣苦谏至比
上为夏商末造上益不悦岳甫伏阙奏书谓父子至亲
天理固在自有感悟开明之日何事群臣苦谏徒以快
近习离间之意但太上春秋已高太上之爱陛下者如
卷一 第 17a 页 WYG1039-0654a.png
陛下之爱嘉王万一太上万岁之后陛下何以见天下
书奏上为动降旨翌日过宫当是之时岳甫名震于京
同姓宰相有欲俟上已惊即荐以代已者止斋陈氏傅
良时为中书舍人于百官班中颙俟上出上已出御屏
慈懿挽上入曰天色冷官家且进一杯酒却上辇百僚
暨侍卫俱失色傅良引上裾请毋入已至御屏后慈懿
叱之曰这里甚去处你秀才们要斫了驴头傅良遂大
恸于殿下慈懿遣人问之曰此何理也傅良对以子諌
卷一 第 17b 页 WYG1039-0654b.png
父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后益怒傅良去谢遂报罢先
是岳甫常上书孝宗请恢复不报谢娶孙氏孙已死谢
发其线箧乃谢所上书副本也谢尝以副本纳要路不
知孙氏何自致之谢益感怆闽士林自知观过与谢同
游于京学以诗一绝为纪其事末二句云汉皇未下复
雠诏奈此匹夫匹妇何林已赋诗同舍莫有能继者林
号为名儒仕至史馆校勘粮料院终于官
   止斋陈氏
卷一 第 18a 页 WYG1039-0654c.png
止斋陈氏傅良字君举永嘉人早以春秋应举俱门人
蔡幼学行之游太学以蔡治春秋浸出已右遂用词赋
取科第词赋与进士诗为中兴冠然工巧特甚稍失三
元衡鉴正体故今举子词赋之失自陈始也奏疏洞达
其忠经义敷畅厥旨尤长于春秋周礼考亭视为畏友
尝谓门人曰以伯恭君举陈同父合做一个方才是好
犹不及水心先生盖水心辈行不侔而学业未能如晚
年之大成故考亭先生特谓其强记博闻未见其便止
卷一 第 18b 页 WYG1039-0654d.png
考亭先生见其止也当与三子并称而且有所优劣矣
考亭先生晚注毛诗尽去序文以彤管为淫奔之具以
城阙为偷期之所止斋得其说而病之谓以千七百年
女史之彤管与三代之学校以为淫奔之具偷期之所
私窃有所未安独藏其说不与考亭先生辩考亭微知
其然当移书求其诗说止斋答以公近与陆子静斗辩
无极又与陈同父争论王霸矣且某未尝注诗所以说
诗者不过与门人为举子讲义今皆毁弃之矣盖不欲
卷一 第 19a 页 WYG1039-0655a.png
佐陆陈之辩也今止斋诗傅方行于世云建安𡊮氏申
儒为公门人序其傅末止斋实为宁皇旧学上尝思之
语韩侂胄曰陈某今何在却是好人侂胄对上曰台諌
曾论其心术不正恐不是好人上曰心术不正便不是
好人耶遂不复召用止斋立朝大节俱无愧于师友至
光皇以疾缺北宫礼其谏诤有古风烈嘉王之立止斋
以旧学亦有赞策功阨于韩氏遂不果大拜云
   宏而不博博而不宏
卷一 第 19b 页 WYG1039-0655b.png
真文忠公留公元刚字茂潜俱以宏博应选时李公大
异校其卷于文忠卷首批云宏而不博于留卷首批云
博而不宏申都台取旨时陈自强居庙堂因文忠妻父
善相识文忠为远器力赞韩氏二人俱寘异等是岁毛
君自知为进士第一人对策中及朝廷设宏博以取士
今谓之宏而不博博而不宏非所以示天下然犹寘异
等何也至文忠立朝时御史发其廷对曰力从臾恢复
事且其父阅卷遂驳寘五甲勒授监当后庙堂授以江
卷一 第 20a 页 WYG1039-0655c.png
东干幕终文忠之立朝言者论之不已后终不得起南
岳刘君克庄潜夫以诗悼其亡云至尊殿上主文衡岂
料台中有异评后二十年才入幕隔三四榜尽登瀛白
头亲病终天诀丹穴雏方隔岁生莫怪才人多困顿只
缘命不到公卿毛策力主恢复故刘寓微词云刘诗登
瀛之句谓𡊮蒙斋也毛流泊以死真公卒为名卿留以
使酒任气为言者屡以闻然该敏贯洽近代相门弟子
未有也文忠初甚与之契中年对客语留则愀然不悦
卷一 第 20b 页 WYG1039-0655d.png
先是永嘉刘锡祖父掩据羲之墨池且百年后世为仆
所发公断其庐得池于刘卧内刘氏遂衰其临政操断
皆𩔖是故谤者亦不恕尝得方岩王公简复士人周仪
甫书云纳去茂潜书虽仪甫不待老夫之祝茂潜永嘉
之政若干将莫邪新发于铏切不可干之以私又云近
来墨池事最伟
   胡纮李沐
初纮试宰还谒忠定同时见者忠定同郡人某亦赵氏
卷一 第 21a 页 WYG1039-0656a.png
赵知忠定不事修饰故易敝巾垢衫败屣以见且能昌
诵忠定大对廷策忠定于稠人中首称之语且恨同姓
同郡而曾未之识次至纮进自叙科第尝阶上游冀里
列忠定愀然曰若庙堂尽以前名用士则或非前名与
不由科第者何由进神色不接纮未谒忠定尝迂道谒
考亭先生于武夷精舍先生待学子惟脱粟饭至茄熟
则用姜醯浸三四枚共食胡之至考亭先生遇礼不能
殊胡不悦退而语人曰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
卷一 第 21b 页 WYG1039-0656b.png
乏也道出衢从太守觅舟客次偶与水心先生时犹未
第纮气势凌忽若宿与之不合者厉声问先生曰高姓
何里先生应之曰永嘉叶适纮乂诘之曰足下何干至
此先生对曰亲病求医纮笑以手自摇紫窄带叹曰此
所谓亲病在床入山采药先生怃然莫知其所以见讶
者会太守素稔先生名遂命典谒语胡小埃先请叶学
(即水/心)胡尤不平沐为名臣李公士颖子李公閒居龟
溪都最近沐以大臣子试二令适从忠定谒告为亲寿
卷一 第 22a 页 WYG1039-0656c.png
会上亦当遣中使赐药茗忠定欲荣沐谕以就持归以
谢赐沐对以遣使旧礼也恐不可以沐人子之荣而废
遣使忠定不乐颇以语侵沐韩侂胄欲图忠定而莫有
助之者谋之于某官某语侂胄曰公留某则可图赵韩
遂于上前力留之后竞拜相某官既为韩留则力荐纮
沐沐遂诬忠定为不轨纮代击考亭先生诬以欧阳公
被谤事又斥其辄废校舍为宅论水心先生所著进策
君德论以为无君纮文逼柳柳州沐诗文洒脱著易颇
卷一 第 22b 页 WYG1039-0656d.png
契奥旨其初未必尽出于媚韩也其积忿嫉者已久临
大议顷不能平心耳巩粟斋丰亦以舍选前列谒丞相
京镗自叙其事京对巩者无异于忠定对纮巩贤者也
尝叹京言之是未尝怨尤惜其不得纮位近时凌次英
以甲科四人偃蹇半世始得掌故都司聂善之面戒之
云翌日君谢丞相但须逊谢垂晚得禄切不可一字及
科第居今之世为士大夫者亦不可不知此
   制科词赋三经宏博
卷一 第 23a 页 WYG1039-0657a.png
本朝廷对取士用赋而不示其所出自(省试命/题亦然)真宗以
卮言日出试士于廷孙可等不究厥旨赋莫能就遂昧
死攀殿陛而上请所出与大意真皇不以为罪揭示所
出及大意谓卮润也是岁可为状头其后诸生上请有
司揭示皆始于此王安石以三经取士遂罢词赋廷对
始用策先是叶祖洽梦神人许之为状头惟指廷下竹
一束谓之曰用此则为状元叶不解其意及用策取士
叶果为首竹一束乃策(又梦中神为设/狗肉片为状字)定数如此叶因
卷一 第 23b 页 WYG1039-0657b.png
乡人黄裳劝神宗讲知上意深喜孟子尝以语叶故叶
对策始终援孟子以为说先是荆国王安石尝赋诗试
闱中云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抡才将相中盖已嫉词
赋之弊后因苏子由策专攻上身安石比之谷永又因
孔常用策力诋新法安石遂有罢制科之意哲宗策士
因语近臣曰进士试策文理有过于制科者大臣皆熙
宁党遂力主罢制科议制科词赋既罢而士之所习者
皆三经所谓三经者又非圣人之意惟用安石之说以
卷一 第 24a 页 WYG1039-0657c.png
增广之各有套括于是士皆不知故典亦不能应制诰
骈丽选蔡京患之又不欲更熙宁之制于是始设词学
科试以制表取其能骈俪试以铭序取其记故典自渡
南以后始复词赋孝宗始复制策而词学亦不废
   词学
洪氏遵试克敌弓铭未知所出有老兵持砚水密谓洪
曰即神臂弓也凡制度轻重长短无不语洪有司以为
神洪独不记太祖即位之三年作神臂弓以威天下何
卷一 第 24b 页 WYG1039-0657d.png
耶宁皇试宏博之士于𩔖试所时徐凤少监与今宗簿
刘澹然俱试徐访知主司有欲出唐历入变序者合用
一行禅师山河两界历以为据时鲍明法华字浣之为
廷评明于历学且朝廷方用以修历鲍为刘里人徐谓
刘曰君盍访鲍借两界历吾二人共之刘唯唯翌日访
鲍得两界历具知其详不复与徐共及试已迫徐自访
鲍借历鲍语徐曰只有一草本从周(刘/字)持数日矣及试
之日果出历序刘甚得意自以为即神臂弓比序于徐
卷一 第 25a 页 WYG1039-0658a.png
末但略云亦有一行两界历以非正史所载故不书时
秘书陈璧阅卷陈素不习词学阅刘卷方以独山河历
事为疑又阅徐卷谓非正史所载批刘卷首云六篇精
博文气亦作者但不必用山河两界事似失之赘是岁
刘徐俱黜其后徐又试六篇俱精诣代嗣王谢赐玉带
表用礼记孚尹二字以尹为平声凡用经释音当以首
释为证用史释音当以末释为证徐用第二音故主司
疑其平侧失律然徐非失粘但用于隔联上一句四字
卷一 第 25b 页 WYG1039-0658b.png
内亦何伤于音律主司过矣公论屈之余尝访真文忠
公席间偶叩以今岁词学有几人文忠答以试者二十
人皆曾来相访昨某闲教人誊得贡院草卷本出来内
一卷佳甚且是纯莹此人如何不来见某且如谢赐金
水滴砚尺破题便用品字如此之𩔖某在试闱考校必
是圈出盖不特此自是六篇纯莹天下固有人才予谓
文忠曰莫是徐子仪(徐/字)卷文忠曰文字相似恐子仪未
到这般纯莹处揭示则徐卷也徐试三家星经序备记
卷一 第 26a 页 WYG1039-0658c.png
甘公巫咸石申夫岁星顺逆与今红黄黑所圈主司惊
异已寘异等而末篇赘用周礼巫(音/筮)(音/)为證遂申都
台付国子监看详徐真本共习此科且同砚席文忠已
中异等为玉堂寓直徐始三试有司中文忠立朝徐犹
为亲奉祠反为冷官真出漕江东徐始得掌故徐后亦
寓直玉堂官至列监迟速皆命也徐奉祖母孝称于乡
惜乎不及文忠之荣亲云
   武林山
卷一 第 26b 页 WYG1039-0658d.png
予尝考晋书地理志钱塘县有武林山旧图云在县西
十五里山高九十二丈周回一十二里又名曰灵𨼆钱
塘令刘道真钱塘记太子文学陆羽灵𨼆记夏竦灵𨼆
寺舍田记翰林学士胡宿武林寺记皆云武林山即灵
𨼆山旧图经云虎林山钱塘县旧治之北半里今钱塘
门里太一宫道院高士堂后土阜是也新图经云或云
钱塘门里太一宫道院后虎林山一名武林山然典籍
无所考据予尝窃笑旧图经既云有武林山又名灵𨼆
卷一 第 27a 页 WYG1039-0659a.png
矣又云钱塘门里有虎林山则是武林自为一山虎林
又为一山城里是虎林城外是武林著为图经者未尝
知武林避唐讳也又云西湖其源出于武林山则正合
攻愧武林山出武林水矣不应今城中太一宫有泉通
西湖也旧图经皆近之但以不考避唐讳未免疑武林
虎林为二山矣详见于下卷(其事无关于世故似不必/辩盖太一为圣驾款谒之)
(所以此资/备顾问者)
   高宗幸太学
卷一 第 27b 页 WYG1039-0659b.png
绍兴十四年三月乙巳高宗祗谒先圣止辇大成殿门
外降登步趋执爵奠拜视貌像翼钦慕复幸太学御崇
化堂颁示手诏示乐育详延之诚意命国子司业臣阅
讲周易泰卦赐群臣诸生坐听讲说上首肯者再复迁
玉趾俯临养正持志二斋顾瞻生徒肄业之所徘徊久
之上之幸斋也本幸养正斋养正斋与持志斋相邻斋
生正倖恩典遂力邀驾幸持志上怜其意而幸之自后
未幸学之先上欲幸斋必预敕斋名擗截唯谨恐其复
卷一 第 28a 页 WYG1039-0659c.png
邀驾觊恩也
   中和堂御制诗
中和堂在郡治建炎三年四月壬戌高宗幸焉御制所
为诗云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王者本无外驾言苏
远民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
勤神功既盛大后世蒙深仁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
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高风动君子属意种蠡臣堂
北又有清风亭御书其楹云斯堂特伟之观无愧上都
卷一 第 28b 页 WYG1039-0659d.png
薰风来南我意虽快愿与庶人共之后因改为伟观圣
意驻跸决于此诗
   请斩乔相
文忠真公奉使北庭道梗不得进止于盱眙奉币反命
力陈奏疏谓敌既据吾汴则币可以绝朝绅三学主真
议甚多史相未知所决乔公行简为淮西漕上书庙堂
云云谓蒙古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金昔吾之雠也今
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
卷一 第 29a 页 WYG1039-0660a.png
敌史相以为行简之为虑甚深欲予币犹未遣太学诸
生黄自然黄洪周大同家徐士龙等同伏丽正门请
斩行简以谢天下
   三文忠
欧阳子谥文忠京丞相镗以善事韩亦谥文忠后以公
论谓不宜以谥欧阳者谥镗初谥文穆无名子作诗曰
一在庐陵一豫章文忠文穆两相望大家飞上梧桐上
自有旁人说短长真文忠初谥也谥议未上有疑其太
卷一 第 29b 页 WYG1039-0660b.png
过者欲以王梅溪之谥谥公公之子志道以政府祭公
文皆谓公无愧于欧阳未尝比予父以梅溪也政府无
复辩用初谥云镗后以论者并文穆去之
   天子谳
永康之俗固号耳笔而亦数十年必有大狱龙川陈亮
既以书御孝宗为大臣所沮报罢居里落魄醉酒与邑
之狂士甲命妓饮于萧寺目妓为妃旁有客曰乙欲陷
陈罪则谓甲曰既册妃矣孰为相甲谓乙曰陈亮为左
卷一 第 30a 页 WYG1039-0660c.png
乙又谓甲曰何以处我曰尔为右吾用二相大事其济
矣乙遂请甲位于僧之高座二相奏事讫降阶拜甲甲
穆然端委而受妃遂捧觞歌降黄龙为寿妃与二相俱
已次万岁盖戏也先是亮试南宫何澹校其文而黜之
亮不能平遍语朝之故旧曰亮老矣反为是小子所辱
澹闻而衔亮未有间时澹已为刑部侍即乙探知其事
遂不复告之县若州亟走刑部上首状澹即缴状以奏
事下廷尉廷尉刑部属也笞亮无全肤诬服为不轨案
卷一 第 30b 页 WYG1039-0660d.png
具闻于孝宗上固知为亮又尝阴遣左右往永康廉知
其事大臣奏入取旨上曰秀才醉了胡说乱道何罪之
有以御笔画其牍于地亮与甲俱掉臂出狱居无几亮
又以家僮杀人于境外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以为
亮实以威力用僮有司笞榜僮气绝复苏者屡矣不服
仇家寘亮父于州圄又嘱中执法论亮情重下廷尉时
王丞相淮知上欲活亮以亮款所供尝讼僮于县而杖
之矣仇家以此尤亮之素计持之愈急王亦不能决稼
卷一 第 31a 页 WYG1039-0661a.png
轩辛公与相婿素善亮将就逮亟走书告辛辛公北客
也故不以在亡为解援之甚至亮遂得不死时考亭先
生水心先生止斋陈氏俱与亮交莫有救亮迹亮与辛
书有君举吾兄正则吾弟竟成空言云骊塘危公尝语
予曰罗枢密点自西府归里有里人从容扣罗公曰吾
有疑于公者蓄而不敢白者有年公今容某白其疑可
乎罗公曰言之何伤其人曰以某观公平生未尝妄行
一步公为从官时天夜大雪某醉归见公以铁拄杖拨
卷一 第 31b 页 WYG1039-0661b.png
雪戴温公帽丁屐微有声吾醉不敢与公揖后有苍奴
佩箧苍奴亦吾所识为公奴吾固醉以为误认公则不
可公笑曰子之言与所见是未尝醉也陈同父(亮/字)狱事
急吾未尝识之怜其才援之吏手箧内皆白金也同父
死矣吾故因子问而发之
   华子西
华岳字子西右庠诸生以武策擢第为人轻财好侠未
第时以言语为韩氏所贬寘建宁圜土中投启建守傅
卷一 第 32a 页 WYG1039-0661c.png
公伯诚公怜之命出入毋系又以诋触李守伯珍(名大/异)
复寘圜有诗自号翠微南征集韩诛华放还复籍于学
因擢第为殿前司官属华郁然不得志有动摇大臣意
史命殿前卒围其屋逮岳犹呼岳至庭下曰我与尔有
何怨尤而欲相谋岳但对未尝有是史命拽之赴京兆
狱狱具坐议大臣当死史持牍奏宁皇上知岳名欲活
之丞相进而告上曰是欲杀臣者上曰教他去海南走
一遭便了初以斩罪定刑史对上曰如此则与减一等
卷一 第 32b 页 WYG1039-0661d.png
上不悟以为减死一等故可其奏岳竟杖死于东市岳
倜傥似陈亮惜乎不善用也狱事稍涉𡊮公蒙斋史不

   刘三杰扶陛
刘三杰衢人也与韩氏有故用为太守朝辞宁宗刘有
疣疾伛偻扶陛槛以下上目之震怒手自批出刘三杰
无君可议远窜韩为上前救解竟免所居郡斥三秩云
   请斩秦桧
卷一 第 33a 页 WYG1039-0662a.png
胡忠简公铨以枢掾请诛秦桧以谢天下请竿王伦之
首以谢桧斩臣以谢陛下(奏藁/本)高宗震怒以为讦持欲
正典刑谏者以陈东启上上怒为霁遂贬胡儋耳胡之
州里竟傅公已诛死独有一卜者谓公命当阶政府必
不死又揭榜通衢以验他日人皆目为狂生先是敌入
中原朝廷议割四镇不决敌骑奄至钦宗亟引从臣入
内问计伦遂窜名缀从臣直前乞上早戒严上惊问曰
尔谓谁伦对上以臣乃咸平宰相王旦孙上知为旦孙
卷一 第 33b 页 WYG1039-0662b.png
故寘不问忠肃刘公珙以其材荐之高宗故用以奉使
铨疾其从敌人贬号之议故请斩之非疾和议也胡公
南归孝宗嘉叹寘之经筵欲大用之惜其已老公封事
未达北庭间者募以千金及敌得副本为之动色益知
本朝之有人由是和议坚矣
   请斩赵忠定
忠定去国药局赵师劭上书宁皇请斩忠定以谢天下
盖欲媚韩也忠定之事既白后溪刘左史光祖适帅荆
卷一 第 34a 页 WYG1039-0662c.png
襄辟公之子崇模为机幕刘公未知师劭事先辟其弟
某崇模与危公桢为同年嘱危草笺以谢刘公云云今
闻其弟之当来欲使为寮而并处念交游之雠不同国
而况天伦无羞恶之心则非人是乖风教故胜母之里
不可入迫人之驿不可居岂容同堂合席之至欢乃有
操戈入室之遗𩔖纵罪不相及然水中之蟹且将避之
倘机或未忘则海上之鸥不当下矣窃谓父子之间宁
间于存殁宾主之际则在于从违且昔辱甄收本见齿
卷一 第 34b 页 WYG1039-0662d.png
忠臣之后若今惟苟合是玷名恶子之中得士如斯在
公焉用刘公得崇模笺愕寘几上即草檄勒回师劭弟
请斩忠定师劭也其弟固不预崇模义不得与之同游
颜氏家训述卢氏事子弟固能累父兄父兄亦能累子
弟云
   九里松用金字
或问予曰今九里松一字门扁吴说所书也字何以用
金予谓之曰高宗圣驾幸天竺由九里松以入顾瞻有
卷一 第 35a 页 WYG1039-0663a.png
扁翌日取入欲自为御书黼黻湖山命笔研书数十番
叹息曰无以易说所书也止命匠就以金填其字复揭
之于一字门云
   寿星寺寒碧轩诗
东坡既赋寒碧之句吴氏说能草圣行书尤妙尝书坡
句于寺之髹壁高宗命使诏僧借入宫中留玩者数日
复命还赐本寺说字画遇际圣君如此
   夏执中扁榜
卷一 第 35b 页 WYG1039-0663b.png
今南山慈云岭下地名方家峪有刘婕妤寺(后赠/贤妃)泉自
凤山而下注为方池味甚甘美上揭凤凰泉三字乃于
湖张紫薇孝祥所书夏执中为后兄俗呼为夏国舅偶
至寺中谓于湖所书未工遂以已俸刋所自书三字易
之孝宗已尝幸寺中识孝祥所书矣心实敬之及再驾
幸见于湖之扁已去所易者乃执中所书上不复他语
但诏左右以斧劈为薪幸寺僧藏于湖字故在诏止用
孝祥书今复揭执中字
卷一 第 36a 页 WYG1039-0663c.png
   三省
嘉定重修都台既成旨许士民入视凡三日骊塘危公
桢时为秘书约予俱入既出则问客曰凡厅治皆南面
惟都台则宰相坐东面参枢皆西面此何典也坐客有
言太宗尝为中书令既已庙坐后人遂不敢专席者又
谓三省旧在内中不敢上儗南面者又谓宰相庙坐则
参枢不宜列坐者危公以其无据出于臆说而不大释
然予年最卑公视予曰贤良独不言乎予谢其问而对
卷一 第 36b 页 WYG1039-0663d.png
曰熙宁官制既改三省长官皆视事南向馀官遂从两
列恐当以此为据危公谓予曰子得之矣
   南屏兴教磨崖(又有小南屏山与南屏轩/)
今南屏山兴教寺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学篇司马温公
书新图经不载钱塘自五季以来无干戈之祸其民富
丽多淫靡之尚其于齐家之道或缺焉故司马书此以助
风教非偶然书之也今南屏遂为焚榇之场莫有登山
摩挲苔石者
卷一 第 37a 页 WYG1039-0664a.png
   天竺观音
孝宗即位之初出内府宝玉三品寘于天竺寺观音道
场明年御制赞曰猗欤大士本自圆通示有言说为世
之宗明照无二等观以慈随感即应妙不可思上之博
通内典如此
   易安斋梅岩亭
光尧亲祀南郊时绍兴二十五年也御书于郊坛易安
斋之梅亭云谒款泰坛因过易安斋爱其去城不远岩
卷一 第 37b 页 WYG1039-0664b.png
石幽邃得天成自然之趣为赋梅岩云怪石苍苔映翠
霞梅梢疏瘦正横斜得因祀事来寻胜试探春风第一
花孝宗时潜邸恭和圣作云秀色环亭拥霁霞(今上/嫌讳)
艳数枝斜东君欲奉天颜喜故遣融和放早花此真古
今所未见岩石何其幸欤光尧尝问主僧曰此梅唤作
甚梅主僧对曰青蒂梅又问曰梅边有藤唤作甚藤对
曰万岁藤称旨赐僧阶上尝拂石而坐至今谓之御坐

卷一 第 38a 页 WYG1039-0664c.png
   五丈观音
观音高五丈本日本国僧转智所雕盖建隆元年秋也
转智不御烟火止食芹蓼不衣丝绵尝服纸衣号纸衣
和尚高宗偕宪圣尝幸观音所宪圣归即制金缕衣以
赐之及挂体仅至其半宪圣遂遣使相其体再制衣以

   柳州五龙王庙
出涌金门入柳州上有龙王祠开禧中帅臣赵师𢍰重
卷一 第 38b 页 WYG1039-0664d.png
塑五王像旒冕圭服毕具其中三像一模韩侂胄像二
模陈自强像三模师𢍰像时韩陈犹在台臣攻师𢍰唯
于疏中及师𢍰自貌其像不敢斥韩陈云至今犹存未
有易之者过此皆不识三人者恐未必以予言为信而
易之然师𢍰论疏可考也
   张司封庙
庙号昭贶即景祐中尚书兵部郎张公夏也(或作兵部/史碑又作)
(太常祀典作工部/员外俗呼司封)夏字伯起景祐中出为两浙转运使
卷一 第 39a 页 WYG1039-0665a.png
杭州江岸率用薪土潮水冲击不过三岁辄坏夏令作
石堤一十二里以防江潮之害既成州人感夏之功庆
历中庙于堤上嘉祐十月赠太常少卿政和二年八月
封宁江侯改封安济公并赐今额绍熙十四年增灵感
字绍兴三十年增顺济字予以本末考之初无神怪之
事今临安相傅以伯起治潮三年莫得其要领不胜
愤尽抱所书牍自赴于江上诉于帝后寓于梦继是修
江者方得其说堤成而潮亦退盖真野人语也江之所
卷一 第 39b 页 WYG1039-0665b.png
恃者堤安有伯起不知以石代薪土之便功未及成效
匹夫沟渎之为此身不存而凭虚忽之梦以告来者万
一不用其梦患当何如是尚得生名之智殁谓之神乎
沿江十二里要是上至六和塔下至东青门正贶所筑
堤今顾诿之钱王则尤缪矣
   忠勇庙
庙在九里松故步军司前军统制张玘绍兴三十二年
从张子盖解海州围玘用命战没奉旨赠清远军承宣
卷一 第 40a 页 WYG1039-0665c.png
使仍于本寨门首建庙赐号忠勇乾道元年步帅戚方
所建
   忠清庙制词
显仁太后龙輴将渡会稽上圣孝出于天性预恐风涛
为孽遥于宫中默祷忠清庙及篙御既戒浪平如席上
命词臣行制词以封之曰追惟文母将祔裕陵閟殿告
成容车将发奈以大江之阻具形群辟之忧既竭于诚
亟孚神听某王一节甚伟千古如存帖然风涛既赖幽
卷一 第 40b 页 WYG1039-0665d.png
冥之相焕乎天宠用昭崇极之恩尚绥于四方之民以
绵尔百世之祀可特封忠壮英烈威显王盖于旧号四
字上加忠壮二字
   径山大慧
大慧名妙喜张公九成字子韶自为士时已耽释学尝
与妙喜往来然不过为世外交张公自以直言忤秦桧
桧既窜斥张公廉知其素所往来者所善独妙喜遂杖
妙喜背刺为卒于南海妙喜色未尝动后桧死孝宗果
卷一 第 41a 页 WYG1039-0666a.png
放还复居径山有劝之去其墨者妙喜笑拒不答孝宗
怜而敬之宠眷尤厚赐金钵袈裟舆前用青盖赐号大
慧言者列其宠遇太过高宗既御北内得以游幸山间
以妙喜故赐吴郡田万亩驾幸越二年始建龙游阁
   宏词
嘉定间未尝诏罢词学有司望风承意太过每遇群试
必摘其微疵仅从申省予载之详矣水心先生著为进
卷外藁其论宏词曰宏词之兴其最贵者四六之文然
卷一 第 41b 页 WYG1039-0666b.png
其文最为陋而无用士大夫以对偶亲切用事精的相
誇至有以一联之工而遂擅终身之官爵者此风炽而
不可遏七八十年矣前后居卿相显人祖父子孙相望
于要地者率词科之人也既已为词科则其人已自绝
于道德性命之本统以为天下之所能者尽于区区之
曲艺则其患又不止于举朝廷高爵厚禄以予之而已
盖进士等科其法犹有可议而损益之至宏词则直罢
之而已矣先生外藁盖草于淳熙自姑苏入都之时是
卷一 第 42a 页 WYG1039-0666c.png
书流傅则盛于嘉定间虽先生本无意于嫉视词科亦
异于望风承意者然适值其时若有所为文忠真公亦
素不喜先生之文盖得于里人张彦青之说以先生之
文失之支离文忠得先生习学记言观之谓此非记言
乃放言也岂有激欤水心先生之文精诣处有韩柳所
不及可谓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矣文忠四六近世所未
见如史相服阕加官制词云素冠栾栾方毕三年之制
赤舄几几爰新百揆之瞻又谓史相云陈平之智有馀
卷一 第 42b 页 WYG1039-0666d.png
萧相之功第一戒词云天难谌斯当毋忘惟几惟康之
戒民亦劳止其共图既富既庶之功抚谕江西寇曲赦
诏其中一二联云自有乾坤至于今日未闻盗贼可以
全躯又曰弄潢池之兵谅非尔志焚昆冈之玉亦岂予
心又行永阳郡王制词云若时懿属可恨彝章其登公
朝位棘之尊仍疏王社苴茅之贵盖文忠既入劄庙堂
谓二恩恐不得而兼故致微词云
   文忠答赵履常
卷一 第 43a 页 WYG1039-0667a.png
文忠真公尝与赵公汝谈相晤赵公启文忠曰当思所
以谋当路者毋徒议之而已文忠答以公为宗国固当
思所以谋如某不过朝廷一议论之臣尔赵公自失予
以谓此亦文忠本心嘉定初文忠语予曰他年某极力
只做得田君贶人物若范文正公则非所敢望矣至中
年而后则又以文正自任先是嘉定初与予论理学则
曰某与兄言只是论得个皮肤如刘静春却论到骨髓
俟某得山林静坐十年然后却与兄论骨髓其后公闲
卷一 第 43b 页 WYG1039-0667b.png
居十年而朝夕常反覆议论者独有静春乃大不合岂
公之学力已异于嘉定之初耶
   徐竹𨼆草皇子制
宁皇立皇子洵时上春秋犹盛竹𨼆徐似道行制词内
二句云爰建神明之胄以观天地之心真学士也其意
味悠长矣
   昆命于元龟
宁皇嘉定初拜右相制麻翰林权直陈晦偶用昆命于
卷一 第 44a 页 WYG1039-0667c.png
元龟事时倪文节公思帅福阃即束装奏疏谓哀帝拜
董贤为大司马有允执其中之词当时父老流涕谓汉
帝将禅位大司马宁宗得思疏甚骇宣示右相右相拜
表以为臣一时恭听王言不暇指摘乞下思疏以示晦
晦翌日除御史遂上章遍举本朝自赵普而下凡拜相
麻词用元龟事至六七且谓臣尝学词科于思思非不
记此特出于一旦私愤遂忘故典以藩臣而议王制不
惩无以示后文节遂不复敢再辩免所居官陈与真文
卷一 第 44b 页 WYG1039-0667d.png
忠最厚盖辩明故典颇质于文忠云
   考亭
考亭先生赋武夷大𨼆屏诗云瓮牖前头大𨼆屏晚来
相对静仪形浮云一任闲舒卷万古青山只么青五峰
胡氏得其诗而诵之谓南轩张敬夫曰佳则佳矣惜其
有体而无用遂自为诗以遗考亭先生曰幽人偏爱青
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山中出云雨太虚一洗尘埃青
更好胡公铨以诗荐先生于孝宗召除武学博士先生
卷一 第 45a 页 WYG1039-0668a.png
不拜盖先生之意以谓胡公特知其诗而已门人以考
亭号先生世少知其然者亭为陈氏所造本以寘其父
之榇葬毕因以为祀茔之所题曰考亭其后亭归于先
生以考亭于己无所预遂因陈姓易名曰聚星参取汉
史世说陈元方事事为一段段为一图揭之于亭而门
人称考亭之号已久终不能遽易故今称先生皆以晦
庵晦翁而考亭之称亦并行云先是先生本字元晦后
自以为元者乾四德之首也惧不足当自易为仲晦然
卷一 第 45b 页 WYG1039-0668b.png
天下称元晦已久至今未有称仲晦者文忠真公字景
元攻愧从容问公曰何以谓之景元公对以慕元德秀
故曰景元攻愧曰误矣取毛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注
文以示公曰景明也诗人以明行对高山则景不可以
训慕遂为公易曰希元然天下亦称景元者已久至今
亦未有称为希元者文中子弟绩字无功子曰神人无
功非尔所及也终身名之考亭先生不敢以元为字盖
本于此
卷一 第 46a 页 WYG1039-0668c.png
   洪景卢
(阙/)宣公以苏武节为秦桧所忌孝宗怜之其子迈以
宏博中选历官清显孝宗有意大用廉知其子弟不能
遵父兄之教恐居政府则非所以示天下故特迟之洪
公每劝上早谕庄文上为首肯间因左右物色洪公子
政饮娼楼上亟命快行宣谕洪公云也请学士(时洪为/知制诰)
教子快行言讫无他诏洪惊愕莫知其端但对使唯唯
奉诏退而研其子所如往方悟上旨遂抗章谢罪求去
卷一 第 46b 页 WYG1039-0668d.png
归番阳与兄丞相适酬唱觞咏于林壑甚适偶得史氏
琼花种之别墅名曰琼野楼曰琼楼圃曰琼圃史氏欲
祈公异姓恩泽不从史氏遂讦公以琼瑶者天子之所
居非臣子所宜称公不为动则伏阙进词诣台诉事因
为言者所列文人稍欲吟咏题品而人即毁之至不复
迁政府亦命矣
   赵忠定抡才
忠定季子崇实间因与予商确骈俪以为此最不可忽
卷一 第 47a 页 WYG1039-0669a.png
先公居政府间以此观人至尺牍小简亦然盖不特骈
俪或谓先公曰或出于他人之手则难于知人矣先公
不然彼能倩人做好文字其人亦不碌碌矣此先公抡
才报国之一端也崇实为相家贤胄游京幕为元僚有
隽声而诚实出于天性真称其名惜乎天不假年云
   太学诸生寘绫纸
郑昭先为台臣倏当言事月谓之月课昭先纯谨人也
不敢妄有指议奏疏谓京辇下勿用青盖惟大臣用以
卷一 第 47b 页 WYG1039-0669b.png
引车旨从之太学诸生以为既不有青盖则用皂绢为
短檐伞如都下买冰冰担上所用人已共嗤笑逻者犹
以为首犯禁倏用绳系持盖仆并盖赴京兆时程覃实
尹京遂杖持盖仆翌日诸生群起伏光范诉京兆时相
戒阍者或受谒诸生至诣阙诉覃覃亦白堂及台自辩
诸生攻之愈急至作为覃传云程覃字会元一字不识
湖徽人也湖徽者覃本徽出寓居于湖俗谚以中无所
有而敢于强聒谓之胡挥时相以为前京兆赵师𢍰既
卷一 第 48a 页 WYG1039-0669c.png
因槚楚斋生罢去亦诸生所诉也既罢一京兆矣其可
再乎且挞仆与挞生徒孰重孰轻诸生得无太恣横坚
持其议不以诸生章白上诸生计既屈遂治任尽出太
学寘绫卷于崇化堂皆望阙遥拜而去云散雾裂学为
之空观者惊恻以为百年所未尝有会永阳郡王杨次
山本右庠经武诸生偶遣馈旧同舍介者寂无所睹复
持以归白王以两学俱空王遣二子往廉其事具得实
因慈明启于上上即御批令学官宣谕诸生亟就斋覃
卷一 第 48b 页 WYG1039-0669d.png
免所居官仍为农卿诸生奉诏唯谨先是时相恶其动
以扫学要朝廷遂诵言诸郡庠生有职者或白首不敢
望太学一饭此极可念若诸生纳绫卷而去当以诸郡
庠职事补其阙生徒闻其说而止史相虽以计定诸生
未必真出于此以予观诸郡庠极有遗才三岁大比当
令州郡荐其绝出者于太学云覃于宦业无显过盖善
人也皂盖一事合申庙堂当来台臣只乞禁青盖今诸
生用短檐皂伞未知合与不合更乞朝廷明降指挥以
卷一 第 49a 页 WYG1039-0670a.png
凭遵守若朝廷有旨亦不许用皂盖而诸生犹故用之
则宜移文司成议诸生罪为善于处置矣时即有轻薄
子故为一绝落韵诗云冠盖如云自古传
   心之精神是谓圣
慈湖杨公简参象山学犹未大悟忽读孔丛子至心之
精神是谓圣一句豁然顿解自此酬酢门人叙述碑记
讲说经义未尝舍心以立说慈湖尝为馆职同列率多
讥玩之亦有见其诚实而不忍欺之者
卷一 第 49b 页 WYG1039-0670b.png
   郑节使酒过
臣寮论列郑节使兴裔使酒尚气政事卤莽光宗谕言
者曰台諌之职固在风闻然亦须得其仿佛兴裔戚里
朕向在东宫屡与之同侍内宴涓酒不能受闻酒气辄
呕安在其为使酒也言者惭惧而退随有旨予外
   史越王表
越王自草表中自序云逡巡岁月七十有三而未得所
对有客以今余大参父(不记/名)能四六为荐者越王召见
卷一 第 50a 页 WYG1039-0670c.png
试以表中语俾为属对余应声曰此甚易以补报乾坤
万分无一为对足矣越王大加赏识今四六语中载越
王表语而不及余非越王不没人善之意也(或云与吕/申公遗表)
(同/)
   杨和王相字
杨王沂中闲居微行遇相字者相者以笔与札进杨王
拒之但以所执拄杖大书地作一画相者作而再拜曰
阁下何为微行至此宜自爱重杨愕而诘其所以则又
卷一 第 50b 页 WYG1039-0670d.png
拜曰土上作一画乃王字也公为王者无疑杨笑遽用
先所进纸批缗钱五百万仍用常所押字命相者翌日
诣司帑者徵取相者翌日持王批自言于司帑云王授
吾劵徵钱五百万司帑老于事王者持劵熟视久之曰
尔何人乃敢作我王赝押来脱钱吾当执汝诣有司相
者初谓司帑者调弄之至久色不变相者始具言本末
且以为真王所书且吾安敢伪司帑坚谓我主押字我
岂不认得相者至声屈冀动王听王居渠渠然声不达
卷一 第 51a 页 WYG1039-0671a.png
王之司谒与司帑同列者醵金五十缗与相者相者持
金大恸痛骂司帑者而去王间因佥押支用历既佥押
司帑者乘间白曰恩王前日曾批押予相字者钱五百
万有之乎王曰是是这人是神相汝已支与他了司帑
进曰某以非恩王押字拒之众人打合五十千与之去
矣王惊曰汝何故司帑曰不可他今日说是王者来日
又胡说增添则王之谤厚矣且恩王已开社矣何所复
用相王起而抚其背曰尔说得是说得是说得是就以
卷一 第 51b 页 WYG1039-0671b.png
予相者钱五百旌之
   朱赵谥法(忠定遗集其家欲以庆元丞相/集为目以庆元不一相故未定)
本朝士大夫以忠节致死者俱与谥法有悯字赵忠定
当谥悯其家子弟自列于朝谓悯之一字实不忍闻遂
易谥定字考亭先生太常初谥文正考功刘公弥正覆
谥谓先生当继唐韩文公又尝著韩文考异一书宜特
谥曰文且谓本朝前杨亿后王安石虽谥曰文文乎岂
是之谓乎旨从之自后议诸贤谥自周元公以下俱用
卷一 第 52a 页 WYG1039-0671c.png
一字矣如程正公吕成公之𩔖
 
 
 
 
 
 
 
卷一 第 52b 页 WYG1039-0671d.png
 
 
 
 
 
 
 
 四朝闻见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