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1039-02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闻见后录卷十      宋 邵博 撰
汉高祖一竹皮冠起田野初不食秦禄卒能除其暴拯
一世之人于刀机陷阱之下置于安乐之地帝天下传
之子孙四百年其取之无一不义虽汤武有愧也史臣
不知出此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谬矣
太史迁取贾谊过秦上下篇以为秦始皇本纪陈涉世
家下赞文班固云尔固贾谊传不书过秦今史记陈涉
卷十 第 1b 页 WYG1039-0259b.png
语下著过秦为褚先生曰非也
王荆公非欧阳公取冯道按道身事五主为宰相果不
加诛何以为史荆公明妃曲云汉恩自单于自深人生
乐在相知心宜其取马道也
韩信既破赵广武军李左车降虏也乃西乡而师事之
古今称为盛德事然信既重左车如此曷不言于高祖
尊用之一问攻燕伐齐之后则不知左车何在其姓名
亦不复见于史矣如信故善钟离昩昩亡归信信遇之
卷十 第 2a 页 WYG1039-0260a.png
不薄也一旦逼昩自刭持其首以见高祖高祖骂曰公
非长者予恐前之李左车如后之钟离昩也信之不终
宜哉
新唐史南诏语中海岛溪峒间蛮人马援南征留之不
诛者谓马留人今世猴为马留与其人形同耳
舜一岁而巡四岳南方多暑以五月之暑而南至衡山
北方多寒以十一月之寒而至常山世颇疑之汉书郊
祀志武帝自三月出行封禅又北海至碣石又巡辽西
卷十 第 2b 页 WYG1039-0260b.png
又历北边又至九原五月还甘泉仅以百日行万八千
馀里尤荒唐矣
丞相掾和洽言于曹操曰天下之人才德各殊不可以
一节取也世有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
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
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
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入官寺夫立
教以中庸贵可继也今崇一槩难堪之行以检殊途勉
卷十 第 3a 页 WYG1039-0260c.png
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
之行则容引伪矣绍兴以来宰相赵元镇好伊川程氏
之学元镇不识伊川士资以进反用妖妄眩惑一世每
拱手危坐竟日无一言或就之则曰吾方思诚敬姑去
为奸为伪者十人而九必敝衣粗食以自垢污否则斥
为不肖矣予恐后世之惑也得和洽之言故表出之
田横远居万里外海岛中高祖必欲其来否则发兵诛
之横不敢违四皓者近在商山距长安无百里以高祖
卷十 第 3b 页 WYG1039-0260d.png
之暴而子房谓上有不能致者四人何也盖四皓俱振
世之豪其一天下拯人群之志初与高祖同高祖已帝
则可𨼆矣故高祖全之不欲屈非不能屈也吾大父康
节云
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降皆折节下之
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申屠蟠独
叹曰昔战国之时处士横议列国之主至为拥彗先驱
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
卷十 第 4a 页 WYG1039-0261a.png
𣗳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
数百人予谓桓灵之时国命自阍寺出世既愤怨不平
故处士抗正议互相名字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
之名太学诸生从之者至三万馀人阍寺反谓别相署
共为部党图危社稷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
膺司𨽻校尉朱寓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南太守
魏朗山阳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等二百
馀人皆死狱中或徙或废或禁及七族者又六七百人
卷十 第 4b 页 WYG1039-0261b.png
天下为之骚动自古衣冠之祸未有也世说范滂等备
忠孝之节者误矣予得申屠蟠事贤其绝识先物智达
明哲故表出之
禹后二世已失邦启太康也周公后五世已杀君伯禽
考公炀公幽公弟㵒杀幽公自立也殷汤后一世有太
甲失道伊尹放之桐宫周武王后四世有昭王王道微
缺南巡狩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汉高祖后一
世有吕氏之祸唐太宗后一世有武氏之祸是数君者
卷十 第 5a 页 WYG1039-0261c.png
岂无遗泽乎
汉武帝用杜周为廷尉诏狱连逮至六七万人交所增
加十有馀万人唐武后鞫流人一日之中万国俊杀三
百人刘崇业杀九百人王德寿杀七百人
伯夷姓墨名元或作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兄弟
也孤竹君之子也夷齐盖谥云(出论语疏出/春秋少阳篇)
前汉书循吏傅云孝宣自霍光薨后始躬亲万几励精
为治五日一听政自丞相以下各奉职而退五日一听
卷十 第 5b 页 WYG1039-0261d.png
政史臣以为美则孝宣而上不亲览天下之务可知矣
李绩病谓其弟弼曰我见房杜生平勤苦仅能立门户
遭不肖子荡覆无馀我子孙今悉以付汝葬毕当居我
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
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至死不复更言予谓绩亲见太
宗百战取天下之难又忍死甚悲之言首以绩遗高宗
至高宗欲立太宗才人武氏为后褚遂良郝处信等死
争不可独用绩此陛下家事勿问外人一言唐之宗社
卷十 第 6a 页 WYG1039-0262a.png
几于覆亡何绩能虑其家而不能虑其国也绩真鄙夫
也哉
司马文正公修通鉴时谓其属范淳父曰诸史中有诗
赋等若止为文章便可删去盖公之意欲士立于天下
后世者不在空言耳如屈原以忠废至沈汨罗以死所
著离骚汉淮南王太史公皆谓其可与日月争光岂空
言哉通鉴并屈原事尽削去之春秋褒毫发之善通鉴
掩日月之光何耶公当有深识求于考异中无之
卷十 第 6b 页 WYG1039-0262b.png
古者人君即位称元年始终之意汉武帝乃加建元之
号后因以名年已非是又数更易其号宁有人君即位
称元年之后再称元年之理唐之太宗即位称贞观元
年至二十三年而终为近古云
唐太宗以谶欲尽杀宫中姓武者李淳风以为不可竟
杀李君羡谶有一女子身长姓武其明白如此后高宗
欲立太宗才人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郝处信褚遂良
力谏初无一语及武氏之谶何也武氏之变至不可言
卷十 第 7a 页 WYG1039-0262c.png
司马文正通鉴不书怪独书此谶云
汉桓帝时或言民之贫困必货轻钱薄发更铸大钱事
下四府群僚太学能言之士议之予尝论国有政事何
太学之士得议盖其嘘枯吹生抑扬震动至此故窦武
之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陈蕃闻王甫之变将诸
生八千馀人拔刃以入范滂挟公议为讦公卿皆折节
下之太学诸生附之者三万馀人卒成部党之祸汉随
以亡岂但曹节等罪哉
卷十 第 7b 页 WYG1039-0262d.png
靖康初元海外与国乱神州势尚浅朝廷有施行太学
诸生必起论之又举合国人进斥大臣击登闻鼓碎之
庙堂畏怯拱默不敢立一事天下卒至不救赖今天子
中兴加大号令始畏慑坏散不然其祸不在汉部党之
下矣
鲍氏云民有七亡豪杰大姓蚕食无厌一亡也马援云
大姓侵小民乃太守事耳然以曹操之勇尚云先在济
南除残去秽以是为豪强所忿恐致家祸故谢病去今
卷十 第 8a 页 WYG1039-0263a.png
之君子欲区区以礼义廉耻裁大姓之暴吾民者亦疏

蜀于韦皋刻石文字后书皋名者必镌其中仅可辩故
宋子京书皋事云蜀人思之见其遗像必拜凡刻石著
皋名者皆镵去其文尊讳之近有自西南夷得皋授故
君长牒于皋位下书若皋字复涂以墨如刻石者盖皋
花字也当时书石亦用前名后押之制非蜀人镵其文
尊讳之如本朝韩魏公书花字写成琦字复涂以墨尚
卷十 第 8b 页 WYG1039-0263b.png
可辨亦此体也
 
 
 
 
 
 
 闻见后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