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039-02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闻见后录卷六      宋 邵博 撰
论先天八卦之位与系辞不同瓘窃谓康节先生所以
辨伏羲文王之易者为明之此也伏羲之易乾南而坤
北自乾而左巽而右兑在东离为阳与起震终艮之序
则离上而坎下震东而兑西与先天之位固不同矣乾
坤屯蒙之序与乾履大有大壮之序亦不同也乾坤屯
蒙之序孔子作序卦以教天下其辞其义可玩而习也
卷六 第 1b 页 WYG1039-0239d.png
乾履大有大壮之序文王不言其义后之学者何所据
而习之虽无可据之义而悟之在心心声不足以发其
奥心画不足以形其妙堕于言语文字而先天之易𨼆
矣素𨼆之士岂乏人哉背理而求数文王忧之固阖其
门而拒其出孔子继文王之志微显阐幽一以仁义默
而成之不言圣人之教如此洁净精微可谓至矣后之
学者犹有舍经取纬违大理而黩正经者京房之流是
也康节云物理之学不可强通强通则失理而入于迷
卷六 第 2a 页 WYG1039-0240a.png
矣皇极之书不可以强通者也失理之士舍仁义而迷
小道背来物而役私情如是而取皇极者文正阖焉非
与康节异心也盖伏羲文王之易一而不一文王康节
之学同而不同皇王之时异阖辟之义殊易之所以为
异者未尝二也所谓伏羲之八卦文王之八卦未尝异
未尝同也曰一曰二曰异曰同者皆求异情尔瓘窃意
其如此而情之所是亦不敢以为必然更须面叩乃可
以决耳蒙谕系辞论释诸爻未有及象数者岂得意忘
卷六 第 2b 页 WYG1039-0240b.png
象者真孔子之学耶此言尽易之要矣至于日星气候
之说未及深考然以爻当期既出于系辞而历象二语
又载于尧典月令所纪皆节候也鸟火虚昴可辨分至
辰弗集房则失日可知春秋日食之数后世历象十得
七八已号精密是故离坎之上下乾坤之南北在六经
者恐皆可考不独易也孔子曰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
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岁不能自成也当有成岁之法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者成岁之法也
卷六 第 3a 页 WYG1039-0240c.png
治历明时乃先王莫大之政以嗣征考之可以见矣而
王省惟岁而成岁之法付之有司有司失职必诛无赦
非如他罪之可宥也夫何圣而不然哉赖此以授民时
也敢不钦乎然而圣人之文经天纬地经出于上而纬
在有司上揆下守民时所赖皆不可以不钦也稽览配
合之说一本于纬历法之所取而有司之所当习也康
节云洛下闳但知历法唯扬子云知历法又知历理易
之在先天者非历理乎文正读太玄说曰测之以鬼神
卷六 第 3b 页 WYG1039-0240d.png
之状而不违槩之以六经之书而不悖借使圣人复生
视玄必释然而叹以为得已之心矣乃知玄者所以赞
易非别为书而与易竞也又曰夫畋者网而得之与弋
而得之何异哉易网也玄弋也何害不既设网而使弋
者为之助乎又曰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扬子而
谁与孟荀殆不足以拟况其馀乎瓘浅陋初不知玄尝
轻议其书而妄评其是非自闻康节之言始索子云于
历理之内及观文正之论然后知太玄不可不学而冥
卷六 第 4a 页 WYG1039-0241a.png
冥然未有入路尚苦其字之难识况欲遽测其秘奥乎
文正自谓求之积年乃得观之读之数十过参以首尾
稍得窥其梗槩然后喟然置书叹子云为真大儒矣凡
文正之学主之以诚守之以谦得十百而说一二其于
玄也不观不到则其言不若是矣瓘初不闻此乃轻议
子云之书而妄评其是非心之愧怅可胜言哉弃旧误
于垂成累初习于平地庶几推往而无恋积新而可隆
尚赖先觉大君子许其止而与之进也
卷六 第 4b 页 WYG1039-0241b.png
瓘所论康节之学恐不然康节诗云自从三度绝韦编
不读书来十二年俯仰之间无所愧任人谤道是神仙
神仙且不受也以为数学可乎康节云先天之学心法
也然则其学在心或于内外欲观休咎故以皇极为考
数之书耳如闻康节未尝以皇极语人故其说不传自
有八卦可以窥玩惠迪则吉违之则咎何必更求休咎
于皇极之书也
故谏大夫陈公莹中论康节先天之学书为杨中立游
卷六 第 5a 页 WYG1039-0241c.png
定夫出也大谏公与康节不相接博之先君因公之请
尝进遗书之副归焉于时国有巨盗据显位未发公以
言刺之反得罪其后人无敢继者盗之威自此盛卒至
于乱天下世以公之明比汉何武唐郭子仪本朝吕献
可苏明允矣或疑公前知如神亦出于康节之书则非
也公既废始为康节之学其英伟绝人之资所见超诣
如此书也中立定夫同出伊川之门于先达之序尚未
详故不知其学也明道伊川视康节赋诗曰先生相与
卷六 第 5b 页 WYG1039-0241d.png
宴西街小子亲㩗几杖来其恭如此张横渠于伊川诸
父比也横渠见康节尚拜床下博犹记王母夫人语及
伊川必曰程二秀才云云盖当康节𨼆居谢聘日伊川
尚年少未为世所知也博蚤见伊川又与伊川族弟颖
善颖知好大学伊川于其眷中独与之言易尝从颖得
书疏一通伊川手迹也曰为易学者但取王辅嗣胡先
生王荆公之说读之无馀事矣今伊川易传行于世大
旨可见为其学者遽以大谏公所谓伏羲八卦之语则
卷六 第 6a 页 WYG1039-0242a.png
骇矣康节平居尚不以语人博其敢谓伊川有所不知
也近时妄人出杂书数十百条托为伊川之说意欲前
无古人足以重己之师矣如司马文正张横渠皆斥以
为未至但以康节为数学亦安知所谓数者非伊川之
雅言也岂中立定夫亦惑于此欤大谏公反复论之深
矣先君之戒则曰张巡许远同为忠义两家子弟材智
污下不能明二父之志更相毁于后世故并为退之所
贬凡托伊川之说以议吾家学者若子孙可勿报辨博
卷六 第 6b 页 WYG1039-0242b.png
为史官大谏公中子正同为尚书郎尚以世家之故遇
博厚为博道公平生之言为详又出此书俾论著其下
博不肖不知大父之学若其渊源不可诬者亦尝有闻
矣然博之言有不敢尽者尚遵先君遗训云
先友周全伯丧嫡母次所生母死疑其为服为位全伯
程伊川子婿伊川尚不能决先人问之司马文正公曰
某承问有人居嫡母之丧而所生母卒疑其所以为服
及为位之礼按杂记云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
卷六 第 7a 页 WYG1039-0242c.png
易之又云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
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虽诸父昆弟之丧如当父之丧
其除诸父昆弟之丧也皆服其除丧之服卒事反丧服
是先有丧而重有者皆当别为服也又曾子问曰并有
丧如之何何先何后孔子曰其葬也先轻而后重其奠
及虞先重而后轻此谓遭同月者也今之律令嫡继慈
养与母同例皆应服齐衰三年子之于母嫡庶虽殊情
无厚薄固当同服而丧服小记云妾附于妾祖盖古妾
卷六 第 7b 页 WYG1039-0242d.png
与女君尊卑殊绝设位于他所可也礼者大事先贤不
敢轻议况如某讵敢辄以许人姑记所闻以报尚裁为
幸予谓文正公之于礼可以为后世法矣故表出之
近年洛阳张氏发地得石十数汉蔡伯喈隶尚书礼记
论语各已坏缺论语多可辨每语必他出至十数语则
曰凡章若干如朝闻道夕死可也如凤兮凤兮何而德
之衰如执车者为谁子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是知津矣如置其杖而耘等语校今世本为异尚
卷六 第 8a 页 WYG1039-0243a.png
书高宗飨国百年今世本肆高宗享国五十有九年为
异甚初熹平四年伯喈以经读遭穿凿谬妄同马日磾
等以前闻考正自书立石于洛阳太学门下摹写者日
千车乘填塞街陌至隋开皇六年迁其石于长安文字
刓泐不可知诏问刘焯刘炫能尽屈群起之说焯因罹
飞章之毁予谓孔子自卫反鲁一定诗书之册至汉熹
平六百年有奇已多谬失自熹平至隋开皇又四百年
有奇自开皇至今代又五百年有奇其谬失可胜计也
卷六 第 8b 页 WYG1039-0243b.png
耶皆一时通儒之称伯喈曰然焯炫又曰然可信也按
隋史既迁其石于长安今尚有出于洛阳者何哉
 
 
 
 
 
 闻见后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