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1039-02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闻见后录卷三 宋 邵博 撰
东坡先生传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曰三江之解古
今皆不明予以所见考之自豫章而下入于彭蠡而东
至海为南江自蜀岷山至于九江彭蠡以入于海为中
江自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过三澨大别以入于江汇于
彭蠡以入于海为北江此三江自彭蠡以上为二自夏
口以上为三江汉合于夏口与豫章之江皆汇于彭蠡
闻见后录卷三 宋 邵博 撰
东坡先生传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曰三江之解古
今皆不明予以所见考之自豫章而下入于彭蠡而东
至海为南江自蜀岷山至于九江彭蠡以入于海为中
江自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过三澨大别以入于江汇于
彭蠡以入于海为北江此三江自彭蠡以上为二自夏
口以上为三江汉合于夏口与豫章之江皆汇于彭蠡
卷三 第 1b 页 WYG1039-0226b.png
则三为一过秣陵京口以入于海不复三矣然禹贡犹
有三江之名曰北曰中者以味别也盖此三水性不相
入江虽合而水味异故至于今有三泠之说古今称唐
陆羽知水味三泠相杂而不能欺不可诬也予又以禹
贡之言考之若合符节禹贡之叙汉水也曰嶓冢导漾
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
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夫汉既已入江且
汇为彭蠡矣安能复出于北江以入于海乎知其以味
有三江之名曰北曰中者以味别也盖此三水性不相
入江虽合而水味异故至于今有三泠之说古今称唐
陆羽知水味三泠相杂而不能欺不可诬也予又以禹
贡之言考之若合符节禹贡之叙汉水也曰嶓冢导漾
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
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夫汉既已入江且
汇为彭蠡矣安能复出于北江以入于海乎知其以味
卷三 第 2a 页 WYG1039-0226c.png
别也禹之叙江水也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
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夫江已与汉合且汇为彭蠡矣安得自别为中江以入
于海乎知其以味别也汉为北江岷山之江为中江则
豫章之江为南江不言而可知矣禹以味别信乎曰济
水既入于河而溢为荥禹不以味别安别荥之为济也
尧水之未治也东南皆海岂复有吴越哉及彭蠡既潴
三江入于海则吴越始有可宅之土水之所钟独震泽
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夫江已与汉合且汇为彭蠡矣安得自别为中江以入
于海乎知其以味别也汉为北江岷山之江为中江则
豫章之江为南江不言而可知矣禹以味别信乎曰济
水既入于河而溢为荥禹不以味别安别荥之为济也
尧水之未治也东南皆海岂复有吴越哉及彭蠡既潴
三江入于海则吴越始有可宅之土水之所钟独震泽
卷三 第 2b 页 WYG1039-0226d.png
而已故曰三江既入汉为北江孔安国以为自彭蠡江
分为三入震泽为北江入于海疏矣盖安国未尝南游
按经文以意度之不知三江距震泽远甚决无入理而
震泽之大小决不足以受三江也班固曰南江从会稽
吴县南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稽阳羡东
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会稽丹阳容有此
三然皆是东南枝流小水自别而入海者非禹贡所谓
中江北江自彭蠡出者也人徒见禹贡有三江中北之
分为三入震泽为北江入于海疏矣盖安国未尝南游
按经文以意度之不知三江距震泽远甚决无入理而
震泽之大小决不足以受三江也班固曰南江从会稽
吴县南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稽阳羡东
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会稽丹阳容有此
三然皆是东南枝流小水自别而入海者非禹贡所谓
中江北江自彭蠡出者也人徒见禹贡有三江中北之
卷三 第 3a 页 WYG1039-0227a.png
名而不悟一江三泠合流而异味也故杂取枝流一小
水以应三江之数如使此三者为三江则是与今京口
入海之江为四矣京口之江视此三者犹畎浍禹独遗
大而数小何耶世谓先正论三江以味别自孔子删定
书以来学者不知也然予读唐史高宗问许敬宗书称
浮于济漯今济与漯断不相属何故而言敬宗曰夏禹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今自漯至温而入河水自此
洑地过河而南出为荥又洑而至曹濮散出于地合而
水以应三江之数如使此三者为三江则是与今京口
入海之江为四矣京口之江视此三者犹畎浍禹独遗
大而数小何耶世谓先正论三江以味别自孔子删定
书以来学者不知也然予读唐史高宗问许敬宗书称
浮于济漯今济与漯断不相属何故而言敬宗曰夏禹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今自漯至温而入河水自此
洑地过河而南出为荥又洑而至曹濮散出于地合而
卷三 第 3b 页 WYG1039-0227b.png
东汶水自南入之所谓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会于
汶是也古者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
?而复出合而更分皆能识之盖江河以味别敬宗先
言之矣东坡先生不表见之者嫌其姓名污简册耳
王弼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为沾濡之形也盖
弼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剭音屋故新唐元载赞用
刑剭亦周礼剭诛云
书首尧舜诗首文王春秋首鲁𨼆公史记世家首吴泰
汶是也古者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
?而复出合而更分皆能识之盖江河以味别敬宗先
言之矣东坡先生不表见之者嫌其姓名污简册耳
王弼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为沾濡之形也盖
弼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剭音屋故新唐元载赞用
刑剭亦周礼剭诛云
书首尧舜诗首文王春秋首鲁𨼆公史记世家首吴泰
卷三 第 4a 页 WYG1039-0227c.png
伯列传首伯夷让之为德也大矣哉
孔子赞周公赞召公不赞太公颜子得位为尧舜文
王孟子得位为汤武韩退之羑里操云臣罪当诛兮
天王圣明知文王之心者也昔孟子欲言周礼而患无
其籍今周礼最后出多杂以六国之事大要渎祀敛财
冗官扰民可施于文不可措于事者也先儒以为六国
阴谋之书则过矣晁伯以更生为新室之书也曰诗书
但称四岳新室称五岳周礼亦称五岳类此不一余颇
孔子赞周公赞召公不赞太公颜子得位为尧舜文
王孟子得位为汤武韩退之羑里操云臣罪当诛兮
天王圣明知文王之心者也昔孟子欲言周礼而患无
其籍今周礼最后出多杂以六国之事大要渎祀敛财
冗官扰民可施于文不可措于事者也先儒以为六国
阴谋之书则过矣晁伯以更生为新室之书也曰诗书
但称四岳新室称五岳周礼亦称五岳类此不一余颇
卷三 第 4b 页 WYG1039-0227d.png
疑之得司马文正公日记上主青苗法曰此周礼泉府
之职周公之法也光对曰陛下容臣不识忌讳臣乃敢
昩死言之昔刘歆用此法以佐王莽使农商失业涕泣
于市道卒亡天下安足为圣朝法也且王莽以钱货民
使为本业计其所得之利十取其一比于今日岁取四
分之息犹为轻也上曰王莽取天下本不以正光对曰
王莽取之虽不以正然受汉家完富之业向使不变法
征利结怨于民犹或未亡也是文正公意亦以周礼多
之职周公之法也光对曰陛下容臣不识忌讳臣乃敢
昩死言之昔刘歆用此法以佐王莽使农商失业涕泣
于市道卒亡天下安足为圣朝法也且王莽以钱货民
使为本业计其所得之利十取其一比于今日岁取四
分之息犹为轻也上曰王莽取天下本不以正光对曰
王莽取之虽不以正然受汉家完富之业向使不变法
征利结怨于民犹或未亡也是文正公意亦以周礼多
卷三 第 5a 页 WYG1039-0228a.png
新室之事也自王荆公藉以文其政事尽以为周公之
书学者无敢议者矣
孔子荅群弟子问孝不过一二言至曾子则特为著经
又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
告曾子犹曰吾道一以贯之盖颜渊死孔子之所付授
者曾子一人耳至孔子没子夏子游子张以有若貌类
孔子欲以事孔子者事之独曾子不可曰江汉以濯之
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其绝识非馀子可及也
书学者无敢议者矣
孔子荅群弟子问孝不过一二言至曾子则特为著经
又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
告曾子犹曰吾道一以贯之盖颜渊死孔子之所付授
者曾子一人耳至孔子没子夏子游子张以有若貌类
孔子欲以事孔子者事之独曾子不可曰江汉以濯之
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其绝识非馀子可及也
卷三 第 5b 页 WYG1039-0228b.png
独不在四科之列世颇疑之或曰颜渊等十人同在陈
蔡者曾子以孝不去其亲故不在或曰孔子弟子曾子
最少少孔子四十六岁论语书曾子死则论语自曾子
弟子子思之徒出无疑曾子尝与其徒追记孔子称颜
渊等之言曾子以朋友各字之于孔子称曾子之言自
不记也果孔子之言则名之矣当曰德行颜回闵损冉
耕冉雍言语宰予端木赐政事冉求仲由文学言偃卜
商也盖论语之法师语弟子则名之弟子对师虽朋友
蔡者曾子以孝不去其亲故不在或曰孔子弟子曾子
最少少孔子四十六岁论语书曾子死则论语自曾子
弟子子思之徒出无疑曾子尝与其徒追记孔子称颜
渊等之言曾子以朋友各字之于孔子称曾子之言自
不记也果孔子之言则名之矣当曰德行颜回闵损冉
耕冉雍言语宰予端木赐政事冉求仲由文学言偃卜
商也盖论语之法师语弟子则名之弟子对师虽朋友
卷三 第 6a 页 WYG1039-0228c.png
亦名之自相谓则字之此说为近如曰陈蔡之厄孔子
有死生之忧欲表其人于后世故用春秋之法字以褒
之则贤哉回也赐也可与言诗偃之言是也雍也可使
南面独非褒乎
杨氏为我过于义墨氏兼爱过于仁仁义之过孟子
尚以异端遇之诛之不少贷同时有庄子者著书自尧
舜以下无一不毁毁孔子尤甚诗书礼乐刑名度数举
以为可废其叛道害教非杨墨二氏比也庄子蒙人孟
有死生之忧欲表其人于后世故用春秋之法字以褒
之则贤哉回也赐也可与言诗偃之言是也雍也可使
南面独非褒乎
杨氏为我过于义墨氏兼爱过于仁仁义之过孟子
尚以异端遇之诛之不少贷同时有庄子者著书自尧
舜以下无一不毁毁孔子尤甚诗书礼乐刑名度数举
以为可废其叛道害教非杨墨二氏比也庄子蒙人孟
卷三 第 6b 页 WYG1039-0228d.png
子邹人其地又相属各如不闻如无其人何哉惟善学
者能辨之若曰庄子真诋孔子者则非止不知庄子亦
不知孟子矣
孔子曰君君臣臣君不君臣不臣理也孟子则曰君之
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盖孔
子不忍言者孟子尽言之矣
孟子曰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元
者能辨之若曰庄子真诋孔子者则非止不知庄子亦
不知孟子矣
孔子曰君君臣臣君不君臣不臣理也孟子则曰君之
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盖孔
子不忍言者孟子尽言之矣
孟子曰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元
卷三 第 7a 页 WYG1039-0229a.png
丰末年诏以孟子配飨孔子庙巍然冠冕坐于颜子之
次师曾子坐席下师子思立庑下岂但行于长者之先
哉果孟子有神其肯自违平生之言必不敢享矣
老莱子闻穆公欲相子思问曰若子事君将何以为乎
子思曰顺吾性而以道事之无死亡焉老莱子曰不可
顺子之性也子性清刚而傲不肖且又无所死亡非人
臣也子思曰不肖固人之所傲也夫事君道行言听则
可以有所死亡道不行言不听则亦不能事君谓无死
次师曾子坐席下师子思立庑下岂但行于长者之先
哉果孟子有神其肯自违平生之言必不敢享矣
老莱子闻穆公欲相子思问曰若子事君将何以为乎
子思曰顺吾性而以道事之无死亡焉老莱子曰不可
顺子之性也子性清刚而傲不肖且又无所死亡非人
臣也子思曰不肖固人之所傲也夫事君道行言听则
可以有所死亡道不行言不听则亦不能事君谓无死
卷三 第 7b 页 WYG1039-0229b.png
亡也老莱子曰不见夫齿乎虽坚固卒以相磨舌柔顺
终以不敝子思曰吾不敢为舌故不能事君予读子思
书知孟轲氏之刚固有师也
司马文正公太玄说其略曰扬子云真大儒者也孔子
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孟与荀殆不足拟况
其馀乎观玄之书明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
宙细则入毛发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括其根本示人
所出胎育万物而兼为之母若地履之而不可穷也若
终以不敝子思曰吾不敢为舌故不能事君予读子思
书知孟轲氏之刚固有师也
司马文正公太玄说其略曰扬子云真大儒者也孔子
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孟与荀殆不足拟况
其馀乎观玄之书明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
宙细则入毛发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括其根本示人
所出胎育万物而兼为之母若地履之而不可穷也若
卷三 第 8a 页 WYG1039-0229c.png
海挹之而不可竭也天下之道虽有善者蔑以易此
矣考之于浑元之初而玄已生察之于当今而玄非不
行穷之于天地之季而玄不可亡叩之于万物之清而
不漏测之以鬼神之状而不违槩之以六经之言而不
悖藉使圣人复生视玄必释然而叹以为得己之心矣
乃知玄者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与易角逐也予谓文正
公以诚以谦为学之本果于玄无所见肯为此言乎
程伊川以玄为赞者非也伊川之门人以文正公不知
矣考之于浑元之初而玄已生察之于当今而玄非不
行穷之于天地之季而玄不可亡叩之于万物之清而
不漏测之以鬼神之状而不违槩之以六经之言而不
悖藉使圣人复生视玄必释然而叹以为得己之心矣
乃知玄者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与易角逐也予谓文正
公以诚以谦为学之本果于玄无所见肯为此言乎
程伊川以玄为赞者非也伊川之门人以文正公不知
卷三 第 8b 页 WYG1039-0229d.png
先天之学者亦非也
闻见后录卷三
闻见后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