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四
卷二百四 第 1a 页 WYG0549-06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百四
  艺文(二十/三) (记四/)

  重修宣圣庙记       呼延伯起
乾坤画而八位方陈水火行而五行中极否泰亨而万
类斯举则圣人之宗仁居义也其神道设教垂宪万世
自京师达于郡邑古今庙宇而祭之斯县并冀之属春
卷二百四 第 1b 页 WYG0549-0622b.png
秋处父之故邑也土厚风淳时熙化美则其疆儒术所
兴之地如是则圣人之庙堂学舍多所兴建兹不能具
举由历前金之废也我朝开创圣德殊休恩覃四表施
化以文美加圣人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号时居县之官
敬事者多虽睹其廊庙倾损未暇修葺至元癸未介山
赵敦武届县公素亲儒术履前失之遗纪后成之缺经
营肯构不踰岁而厥功告成命北溪赵公简之先生之
父欲纪诸石以瓜期促不果中辍而归大德辛丑程公
卷二百四 第 2a 页 WYG0549-0623a.png
进义监县见其庙学复致风摧雨剥颓圯之甚暨同寅
令尹冯敦武教谕王廷章集议益故而新次岁癸丑八
月大震复损之丙午监县和塔拉实克进议来涖是邑兴
工修饰间县尹陈嘉祐舜卿相继而至睹其庙堂学舍
功绩未完喟然叹曰不惟损政亦恐有负国家宣明教
化之意公馀遂与主簿杨弥盛县尉张焕典史王铎集
诸凡所与事者议以各输馀俸兼资庶力为补其完公
躬督其事命采旁山之异木美石徵诸属县之良工役
卷二百四 第 2b 页 WYG0549-0623b.png
人先自中门正殿次及讲堂廊庑诸室凡所损缺者一
皆完之不亟不徐民不告劳复遵祀典于东西二堂绘
历代贤儒之像时命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李公溥
光书大成之殿额馀功美其冠器之饰以严岁时朔望
之礼其绘饰之丹青有取祭祀之冠器皆仪品物为常
分之司属翌日直学李并士夫武初乔裕赍前教谕武
公威卿先生行状踵门揖余请为之记曰公乃前上都
留守陈公之子也勇于有为见于设施者盖如此不特
卷二百四 第 3a 页 WYG0549-0623c.png
此耳抑又增其户弥其盗简其讼政教兴赋役平皆前
政之所无幸因庙学之成欲刻石而傅久不其伟欤余
辞之不获已缕陈终始之绪庶后之相承者继继而不相
忘矣
  重修宣圣庙记        宋 渤
上党唐以来为宿兵府自藩镇罢民俗经文治之日更
尚儒学挟艺文射科举春官者十之八九工词章占天
下上游者亦尝三四故乡遂坞野之间率有黉舍师生
卷二百四 第 3b 页 WYG0549-0623d.png
释菜亦具圣人庙貌视群庠制度金太和中潞城东有
里曰李庄豪族王备李格者新治学舍为礼殿其中绘
从祀弟子于两庑规模如度为里中弟子弦诵之地今
百年矣风雨浸圯栋楹倾侧备孙王君大椿及弟大用
于耆宿谋之曰吾郡先哲以实学文章应场屋海隅缙
绅罔不敛衽推敬易代来承平岁久日趋文化衣缝服
鼓箧笥操简牍者将攘袂而起矧部使者以劝学奖士
类为职业曷亦有所兴乎此里故庙廷并刻石俱在君
卷二百四 第 4a 页 WYG0549-0624a.png
曰功无几可复旧欲与诸君同工僝材撤其敝而架其
倾者幸有以佐之咸曰诺于是若缗钱若工技若丹雘
若塑涂相率而旅至未几何时遂完矣大椿以告予曰
若郡中人请志之诏来者谨按王备之子周初立营葺
既而主平山簿迁潞城宰再迁潞州录事劳于宦辙未
就而卒今大椿大用其孙也祖孙三世能益勉弗懈可
谓知所重者吾党之士其招而告之曰天下未尝无士
也王者治之未尝不右文也为学之道须精密致审真
卷二百四 第 4b 页 WYG0549-0624b.png
积力久而后能其体用非可谓于岁月间者矣閒暇时
朝诵夕思博学明辩求所以造道德之要非直曰进取
计可也盖秀选俊造宾兴之法成于三代故士子或忘
身而徇国然犹以尧舜之道为义利之辨吾夫子不幸
生春秋之世干戈相寻处士横议六经之旨仁义之言
宜若无所事于天下然夫子不以无所事而不以教人
七十子者亦不以无所施而不学之也今之世得闻先
王之绪言者以颜曾师弟子详言之故也典籍具在此
卷二百四 第 5a 页 WYG0549-0624c.png
邦雅称冠带薮闻此里有学舍豪杰之士将矫首景慕
踵而相尚者见之矣因勒石云
  重修德风亭记        王好古
亭以德风名盖由教化之所及也世变愈下循刑政而
德礼蔑如汉唐以还政简而刑繁我大元有九有扫秦
汉之积弊法三代而遵唐虞张侯瞻甫今承流宣化者
邪潞郡为天下之脊侯来是邦政通人洽蝗虎不侵阖
境之间肃如也于是循故迹而新是亭且曰政由德以
卷二百四 第 5b 页 WYG0549-0624d.png
行乌有仁风而不能偃草欤乃相其地因而出泉曰是
可以润物遂名之曰玉露是可以泽民遂名之曰甘泉
郡之人欢悰沄沄以为自前政以来未之睹也落成之
日举酒寿侯曰我侯之来兮民物以熙出泉泽物兮作
亭斯翚仁风所被兮靡草不遂添杯我侯兮莫我去为
  芮王庙记          何南卿
尝闻鸢飞戾天影流于庭燕人以为雁越人以为鳦非
视之不精势之相去远而然也今芮城西十五里枕崇
卷二百四 第 6a 页 WYG0549-0625a.png
岗有芮王庙焉考之载籍芮君之实虽千载之上可得
而推尔芮者古初以草著名故有芮氏焉蔓延而有芮
国也当殷纣昏暴虞芮二君争田久而不平时周文王
为西伯修德行善二君曰国无明断西伯仁人也盍往
质焉入其境行者让路耕者让畔入其邑斑白不提挈
男女异路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君相谓
曰吾之所争周人所耻退乃相让弃为閒田天下诸侯
闻之翕然归周者四十馀国是为文王受命元年也芮
卷二百四 第 6b 页 WYG0549-0625b.png
本圻内锡封之土乃食采之邑故芮伯世为周之卿士
非特一人而已巢伯来朝作旅巢命时则在武王与六
卿同受顾命时则在成王作桑柔诗以戒贪残时则在
厉王与虢仲同伐曲沃时则在桓王前后凡屡见之所
该者四百馀年陆德明谓非同姓不封姬姓也明矣后
世亦以芮封国公号焉矧伯而称王律之以春秋之法
岂不如秦楚之僭然卒则书名葬则加号亦春秋之书
法历代益远中间岂无徽号之锡按端拱明昌二碑皆
卷二百四 第 7a 页 WYG0549-0625c.png
谓古史称之为王彼必有所据而言也以是观之疑者
冰释鲁桓公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四年秋秦师
侵芮反为芮所败秦不胜其忿其冬请王师凡九军共
围魏是时周王之六军按兵不动人不忘其德为之立
祠扺今而存况我芮君昔以推让天下感而宗周作为
式榖民人皆被其泽宜乎没世而祀之礼所当然是故
转秦历汉越唐跨宋迄今而庙貌愈崇者有由也正殿
榜曰桑柔贲荫之殿贲者以其能光耀于四境荫者以
卷二百四 第 7b 页 WYG0549-0625d.png
其能覆载于群生冠以桑柔者义取芮良夫之意也门
楼高敞献有殿舞有庭戏有台与夫左廊右庑塑像焕
然梁开平初有朝旨再立祠宇周显德间敕命又加重
修宋端拱岁诏毁天下淫祠此庙不废以位设古帝王
之像故也每岁清明中秋享祀不忒旧崇奉香火之社
者凡十有一独故芮存从而不改馀皆窜易其时日月
逾迈修毁不一孰能屡数之邪后自古城庙迁于此地
止用五社之力焉夫民者神之主也神本依人而行果
卷二百四 第 8a 页 WYG0549-0626a.png
能祭之如在何所不灵可以占年而祈榖可以请雨而
乞晴可以禳灾而祷嗣此皆神之所司也民和而岁丰
神降之以景福如影响之应形声谆谆乎毫釐之不差
若夫仗剑现宋帝之宫霖雨退西狄之寇活焦枯之稼
而殿重兴救张地之厄而露台建此自有石碣具存不
复赘云大德元年丁酉秋七月中元日百户郝翔王祐
张全吕瑄立石
  彻里公德政碑记       郝希文
卷二百四 第 8b 页 WYG0549-0626b.png
夫以天下之大系生民之休戚者莫切于守令守令之
职乃风化之原教养之本出宰百里秩中千石若不迫
于势不拘于职尽其已之所当为而骋其才能未始一
切束于郡守者此古昔待守令之良法也方今天下失
宁盗贼窃𤼵占据土地蹂践生灵何可胜纪于斯时也
拥强兵专方面者每以军食军需为重名项之多奚啻
百端任守令者且奔走供给之不暇其间以抚字教养
自任者不一二见设有魏焦之人出以凋瘵之馀民应
卷二百四 第 9a 页 WYG0549-0626c.png
无已之追求亦将如之何哉又况有哲有愚之不齐古
今人物之不逮此其所以得人之难而于斯时之尤难
也稷之为邑土厚泉甘乃陶唐之境内后稷之故墟俗
尚敦朴俭而不啬纺绩织纴耕田凿井日勤月谨上以
供公家军储之费下以给父母妻孥之养昔人所谓有
尧舜之遗风而号称易治岂虚语哉我监邑名彻尔特
穆尔字士方钦察氏景州东光人也下车于己亥之冬
大尹葛君名禋字克敬霸州文安人也涖政于庚子之
卷二百四 第 9b 页 WYG0549-0626d.png
春二侯一见肝胆相照亲若兄弟乃相谓曰比见同僚
不和以病民者多矣况今天下多事之秋纵不能施善
政以养吾民奈何蹈其辙以困吾民乎于是相与立法
度振纪纲均赋役量民力之有无视土田之肥瘠分乡
社为九等赋役既均事至物来随其大小高下应之而
无难焉又敦请师儒每社立庠一所选民间俊秀子弟
以充生徒正疆界劝耕耘通沟洫教树畜使民知职分
之所当为务农于春夏之间讲学于秋冬之际桑麻蔽
卷二百四 第 10a 页 WYG0549-0627a.png
野学校云兴衣食有馀而人材彬彬矣此皆二侯政化
之所施非徒然也去岁之大旱自春徂夏雨雪绝无葛
侯乃捐俸金购香果斋戒沐浴露顶跣足遍祷群祠旦
暮不怠者数日而雨大作沾濡霶霈易凶年几于乐岁
侯之德非徒能化乎民其精诚亦且通于神明矣嗟夫
苟令长不得其人专以蚕食为务老者不得安其居少
者不得尽其养妨三时之务弛农隙之教肆凶恶蠹贤
良使民之脂膏日削月销彼方偃然自以为得志其于
卷二百四 第 10b 页 WYG0549-0627b.png
国家附托之本意为何如也其视葛侯爱民如子而民
仰之如父母者不啻阴阳昼夜之相反矣盖惟本于诚
正修齐之功根于心而𤼵于人故其为政也宽猛得宜
刚柔相济纤毫悉举其应剧治烦如鉴照龟卜鸷举而
风逼之也是诚可谓循良吏故不可不纪诗曰姑射苍
苍汾水汤汤中有哲人为民之章不宽不猛侯伯之防
春花秋菊雨露时芳如松之茂如竹之刚爱利斯民教
劝有方禾麻蔽野二麦云黄丰碑永建厥德靡亡
卷二百四 第 11a 页 WYG0549-0627c.png
  杜氏孝感泉记        郝天挺
书曰至諴感神者诚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夫上
天之载无声无臭者神也力无所极智有所穷极之智
力感无声无臭之神天舍诚奚先诚身之道惟孝为大
故王祥之盛冬跃鲤姜诗之近舍涌泉皆其应也振古
如兹岂今不尔太原平遥孝感泉者出于本县西汾村
里杜氏先茔之侧泉之得名由今四川行省左丞之母
沁帅便宜夫人王氏之所指而凿者也里自开辟有聚
卷二百四 第 11b 页 WYG0549-0627d.png
落已来土脉咸苦列井数十皆螫舌不可尝负绠抱瓮
远汲他所民甚病之帅薨归葬夫人扶柩哀痛之馀相
地出井以供蘋藻锜釜之荐泉忽通透独甘如饴耄稚
欢骇目之曰孝感既周葬遗泽至今赖之帅讳丰起迹
农亩金末兵乱以材勇保据沁州国初人附累从战伐
所破城栅全活万计朝廷授以虎符金吾卫上将军绛
军节度使沁州都元帅便宜行事其本州所隶亲王
亦有旨锡以沁阳公之号投戈抚字得人欢心乙卯夏五
卷二百四 第 12a 页 WYG0549-0628a.png
月薨年六十六遗命还葬西汾州祖茔沁人留之不可
乃别建祠堂以奉香火夫人王氏孝于亲睦于族治家
教子慈肃有方生男长曰思明袭沁尹累迁至明威将
军吉州路达噜噶齐次思忠自高丽国经历官迁承务
郎固镇铁冶提举次思敬由汴梁安西路总管召拜内
台侍御史寻参知内省政事改资善大夫四川等处行
中书省左丞练达辨博识明气和历中外馀三十年谢
病退去次思问以绥德州知州佥奉议大夫佥河东山
卷二百四 第 12b 页 WYG0549-0628b.png
西道肃政廉访司事众孙三十许人文通经史武便骑
射出仕者依日月之光春秋扈从居家者安桑梓之旧
晨昏甘旨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至諴感神于斯见之矣
噫西河之井泉日夜洋溢供乡里饥渴之求源源无穷
杜氏之子孙日夜蕃衍供国家人才之用亦源源无穷
临其亭甃饮其清冽乡里不能知所自为忘本子孙不
能知所自为忘孝是宜勒诸石以告来者大德三年三
月初五日记
卷二百四 第 13a 页 WYG0549-0628c.png
  颍川忠襄王庙碑记      孙 元
至德十一年妖贼起汝南明年陷江淮又明年陷河洛
又明年断函谷关据陜川城震扰秦晋解为州界秦晋
交势引殽函去陜尺咫阻一河其州人少长老弱咸大
震恐怖惧谓朝夕焚溺水火中无葬地矣俄闻颍川王
将大兵数万众转战南来拔殽关直薄陜州城攻围计
数日贼分遣奇兵渡河北蹂解南鄙王将骑夜渡灵宝
要击于安邑南原大破之乘胜遂北数十里抵平陆䠞
卷二百四 第 13b 页 WYG0549-0628d.png
下阳津贼争赴水死无噍类遗城中贼大夺气会食尽
弃城乃遁去明年襄樊贼入武关夺秦岭直犯长安王
复引兵战同华再战秦陇徽凤大击破贼走巴蜀遂定
秦陇又明年春东贼分道突太行陷冀云中雁门代郡
烽火数千里大掠复南还出故道抵绛将及解解人复
大震恐王复出关渡蒲坂勒兵解之闻喜以伺贼贼走
南山设伏兵横击之贼惊弃辎重散走山谷虏获万计
晋冀地悉平历数年环解境皆兵燹赖王力解之民卒
卷二百四 第 14a 页 WYG0549-0629a.png
脱兵难后二年王靖大梁定中原又二年收鲁复下齐
夏六月薨于军哀音至解之士民及郡守僚属相属聚
计议曰天下初𤼵难也群盗所过燔城府杀长吏屠黔
黎毒流遍海内罔不残灭吾解梁阖境为完城四野为
全民邑里有屋庐父子夫妇长幼昆弟有伦饮食有节
出入有数抱子弄孙不殊平时若是者果谁之赐邪傅
曰有功于民国有祀能捍灾禦患国有祀王有大功活
大众宜世世血食吾土众口俦应咸曰安思所危恩思
卷二百四 第 14b 页 WYG0549-0629b.png
所自是谓知报德者乃即日择高阜肇营王庙于乾隅
官府捐俸金士民输土木众乐效役不阅月而告成殿
宇巍如庙貌俨然两庑棂星拱揖左右中条太华掩拥
后先壮丽雄伟耸甲首郡讫事其同知卜嗣真等走洛
阳求文于予用刻石以昭不朽吾喜王勋业在王室闻望
在天下德泽在四方复解人感王大德追思感慕永世
能不忘是可记王名察罕特穆尔字廷瑞沈丘人初监
汝宁府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院事陜西
卷二百四 第 15a 页 WYG0549-0629c.png
诸道行御史中丞薨谥忠襄追王颍川其子库库特穆
尔继总大兵允克成功今为太尉中书平章政事枢密
院事太子詹事家乘国史具载始末兹不录云
  县尹关公德政记       卫元凯
皇元之臣服普率亘古无有升平既久生齿日繁民之
休戚寄诸守令任是职者实难其人惟我令尹关明府
之宰吾邑也而优为之公名世杰字英甫占籍晋宁世
业儒历掾两台一宾运府所至有声荐章交辟至元
卷二百四 第 15b 页 WYG0549-0629d.png
戊寅春三月到任大布恩信推以至诚栉垢爬痒穷瘁
苏息镇以清净而教令不繁前政劝课遍乡都巧索丰
求沥民膏血公曰农桑有衣食之利孰肯甘游惰而乐
饥寒乎若忧之太甚视之太勤乘骑从徒家呼户召而
小民辍饔飧具馈饷以迎劳且不得暇又何暇顾其业
哉此虽爱之其实害之也每岁劭农之际但召各社
之长而喻之民获不识吏之安矣邑处太行之岭土瘠
民贫好学向义比年以还学校废弛礼文灭裂公自
卷二百四 第 16a 页 WYG0549-0630a.png
到任聿兴斯文授室延师讲明正教学者闻风四方云
萃一时文物蔼然可观且山野之民负豪侠气争相雄
长倍徵籽息冒踰疆畔纷兢交拿欢不可诘公杜私谒
从公议秉正笔片言之间使积愤潜谋冰消雪释市井
少年悍戾不率亦必委曲镌谕使之必改而后已至于
簿书鞅掌阅目无遗自奉甚薄淡若儒素多读书手
不释卷且重义轻财务周人急而于文士尤厚收揽荐
延惟恐不至有祷祈遂获休应凡拯贷鳏寡者先之有
卷二百四 第 16b 页 WYG0549-0630b.png
徵科贫匮者宽之复业者优以安之疲癃残疾不能自
存者煦育补苴百计以完之故三年之间美化大行青
衿向训黄发履礼权猾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
宪使金公按部至邑大加矜赏辄荐公政为诸县之最
信公论也由是言之岂止治文案督赋敛断狱讼而已
乎其受代之将行也父老十数辈告余曰吾侪小民德
公之赐何以报将著金石大书深刻昭不朽而垂无极
所以报也蕞尔敝邑则惟是知书不书公何损益然所
卷二百四 第 17a 页 WYG0549-0630c.png
以示民心之不忘非是而莫可也故敢以托呜呼美哉
在他人犹当不让况公于予推惠至厚安可以芜陋辞
因摭民谣而为之铭曰赋均而平刑措而清民饱而嬉
使公而明物无失所野无废耕路不拾遗犬不夜惊奸
不遏而惩廉不率而兴教不令而行政不严而成无实之
誉君子以为愧我之誉公者殆无愧而庶可以为公之
荣不惟彰清名播芳声惬舆情又将为来者之法程也
  忠义武安王庙记       宋 超
卷二百四 第 17b 页 WYG0549-0630d.png
义勇武安王祠遍天下独吾乡乐平最古且著按传王
家世河东从汉昭烈避患居涿之楼桑栖迟日久由楼
桑抵河东必道乐平意当年游衍之迹及乐平为多虽
后千载宜未忘乐平也故吾乐平祠灵享异诸方民有
事必祷祷辄应而旧庙在城南金正大四年郡丞范君
□始改筑南门内国朝中统年间迁邑治之北虽每迁
辄增旧制然因旧相仍未底崇极且逼临廛市湫隘喧
嚣非所以妥神灵惬民意也延祐初元春乡试溧阳同
卷二百四 第 18a 页 WYG0549-0631a.png
知翟君公辅遵厥考镇抚公遗命审曲面势即旧趾益
北为步三十营构之南市崇教院二亩有奇创建新庙
虚其前道以属通衢于是幽遐衍敞廓然焕然栋梁屹
屹垣墉秩秩材坚制良黝垩丹漆举尽其度落成而祭
神既顾享人亦慰畅岁乃大穰物无札瘥然役大费烦
公辅既独力无怠色而其弟庄凤诚谊洎邑之显家更
相成之工既毕公辅走使京师徵予记惟古今名臣烈
士生而烜赫于时没而寂寂无闻者何限惟王岿然庙
卷二百四 第 18b 页 WYG0549-0631b.png
食列于祀典四海之内尸而祝之愈久而不替果何修
而致此盖东京失御群雄朵颐汉鼎曹袁张吕孙氏之
徒虎视䲭张笼槛豪杰王抱盖世之略绝伦之勇固群
雄所愿揖下风者也而王自重如山一不屑顾独追随
罢困无聊之昭烈溟渤可竭誓言不渝也金石可磨初
心不转也诚以昭烈帝室之胄宽仁下贤苟辅之以兴
复汉室则义词顺而斯世被其泽矣彼崛起犯分乘时
陆梁者王视之直鬼蜮蟊贼之伦耳顾肯为屈乎于戏
卷二百四 第 19a 页 WYG0549-0631c.png
乌林之走曹暪襄樊之擒于禁风戈雨旆囊括宇宙之
势而汉事将成矣天不再炽火德功用不就此岂人力
所能为哉君子论王忠义耿耿能择所从光于萧曹班
于吴贾而雄武远过之然萧曹吴贾犹各得忠于当时
而王世世歆祀千载之下凛然有生气民思其义耳予
独有感者王于乐平为旧游其顾盻飨福斯民宜矣而
吾乡乐平之士虔恭奉王竭力新庙如念私事虽费不
辞虽劳不懈其乐慕忠义盖出于天性夫择主而忠于
卷二百四 第 19b 页 WYG0549-0631d.png
汉者王之盛节慕义而厚于神者乐平之雅俗皆关民
彝世教故不得不书
  司马温公塑像记       李稚宾
祠堂之设盖思其人而不得见故立像以想其平生岁
时蒸尝荐其馨香格于神明其诚意之所感孚焄蒿悽
怆如或见之此皆出于人心爱慕之诚而然也然其德
有厚薄之殊故其祠之也有远近之异非可强求也解州
夏县今为晋宁之属邑乃宋朝司马温国公之故乡县
卷二百四 第 20a 页 WYG0549-0632a.png
西三十里曰鸣条冈即公之先茔县学之左祠堂在焉
郡人祀之香火不绝于今三百年矣兵烬之馀堂固在
而像貌不存皇朝延祐六年河东佥宪额森布哈公按
临至县拜谒祠下仰而叹曰有堂而无其像于人何所
瞻仰其于典礼盖有阙焉县尹李侯荣祖闻其言退而
谋于县之耆旧皆曰此固邑人日夜所不忘而不敢请
者也侯既有命敢不竭力以从事于是施财命工选日
兴役不阅月而塑像焕然一新庆成之日人大和会远
卷二百四 第 20b 页 WYG0549-0632b.png
近闻者相率而来观之莫不咨嗟叹息如公复生以手
加额至于流涕不减前日自洛赴汴之时也噫盛德之
入人也如此哉李侯又欲纪其事于石因宪幕李君鹗
以记文为请余谢不敏不敢承命既不得辞乃为之言
呜呼盛德之士不出乎世久矣是以功业如此其卑也
其故何哉譬之规矩准绳必先自治而后治人故民之
从之也莫不中心悦而诚服身不治而欲治人难矣自唐
虞三代以来皋夔稷契之为臣载于书传者可考也殷
卷二百四 第 21a 页 WYG0549-0632c.png
之伊尹傅说周之毕公召公其人莫不以德称于天下
降及两汉萧曹之徒起于刀笔之间考其平生虽仅能
取称一时然皆一切以就功名而已非可以德化言也
寥寥至于三国惟有诸葛忠武侯一人而止尔唐有陆
宣公而不尽其用至宋而司马出焉其人可不为难哉
公之为人也笃学力行清修苦节左规右矩罔不如礼
故言而君信之行而民悦之不用则独善其身用之则
功烈被于天下儿童走卒无不知其姓名他国远方莫
卷二百四 第 21b 页 WYG0549-0632d.png
不畏其威德此岂声音笑貌之所能得哉其德积之也
厚故其及之也远尔是宜天下郡邑莫不祀之以为师
法而况于桑梓之邦乎然而邑宰有贤愚故其祠有兴
废自非额森布哈公唱之邑宰李侯和之其功必不能
成之如此之易也今既完矣邑之人岁时祭享来拜堂
下仰而瞻公清古严厉之容俯而读公所著资治之书
如公在世而亲炙之莫不修身慎行不敢为非义俗一
变皆为君子之儒此则邑宰李侯之意也岂不美哉请
卷二百四 第 22a 页 WYG0549-0633a.png
书此于石以俟
  重修微子庙记        杨汉卿
上党北五十里地曰微子自前古立祠于此山下有故
墟曰宋城世传商微子昔居焉考之于传微畿内国也
以元子分封故遂为号至成王封之于宋以奉殷后此
去纣都不数百里岂其始封之地耶旧祠以微子比干
配享端冕南向即微子也被发如奴坐于左即箕子也
玄冠曰王子坐于右即比干也当纣之时贤臣失位或
卷二百四 第 22b 页 WYG0549-0633b.png
负祭器而归周或佯狂而为奴或极諌而剖心虽制行
不一殊途而同归故孔子称曰殷有三仁焉成周继兴
诛暴进贤彼去位而亡者乃作宾于王家以狂而拘囚
者得肆志于洪范至使死骨不朽即其墓而封焉以成
王周公之圣犹尊崇之如此其以仁人之功烈不特著
于当时其德可加于后世是宜为百世祀也然箕子既
释囚而受封后世庙貌不改厥初岂非全其真以彰明
德哉岁久殿宇隤陊好事者易其地而新之谓箕子被
卷二百四 第 23a 页 WYG0549-0633c.png
发此僧也谓比干王子也名为太子皆置之别坐从而
祀之咸失其真呜呼仁者见弃于当时后世幸能不没
其实反矫诬如此名实相违何渎神之甚也岁时献享
固将重之岂答神之意耶余家世卜居于此少与群儿
游戏庙侧仰瞻神像古制宛然比余随仕秦封还谒祠
下然丹青炳焕规制错讹罔或如古询之故老则曰神
之旧像皆所目睹一为俗讹莫之能革于是慨然颇思
改易昔人谓前哲令德之人可以启后故在祀典若三
卷二百四 第 23b 页 WYG0549-0633d.png
子者自殷迄今历数千载崇祀不绝虽先贤之德不可
忘抑圣王之制存之于今与惜其讹错怪诞使圣贤之
迹寂然无闻乃语诸长者曰吾邑之奉祀三人也久矣
岂可一日见诬于冥冥之中盍革去俗讹遵其古制尊
微子以箕子比干奉配昭哲人之令德毋贻神羞不亦
宜乎众皆曰然时方多事莫遑改易遂书厥由于庙壁
后二十馀年余归自河东父老来告曰子尝欲正三人
之祀方今时和岁丰民安乐业使神享其祀人受其福
卷二百四 第 24a 页 WYG0549-0634a.png
此其时矣遂与众祀神而卜之吉乃迁其祀宇正其服
位以复明灵之居仍题其祠曰三仁俾后者不罔于流
俗咸仰彝德而致肃云工始于七月之庚子落成于十
月之丙子乡人请以旧题刻石庙左遂为书之
  赡学田记          张思敬
治道有二曰教曰刑郡邑之学庠序之遗制也由洒扫
应对诚意正心以至曰选士俊士进士皆自乡而邦自
邦而国自国而廷表里之以忠贞薰陶之以恺悌义洽
卷二百四 第 24b 页 WYG0549-0634b.png
人心怨议不兴政稽时令阴阳不戾此天下臻于治平
而人材育于学校也夫水之就湿草之偃风亦犹下之
从上欤故上之人制礼作乐先节文其身身既先之犹
梗而弗化刑而齐之也岂获已哉且天之于物有雨露
以始之风霜以终之乃知刑之后于教如此国朝戊戌
初父老甫袭科场之馀率子弟以事进取或负粮从师
阅经就友当是之时英髦济济晋宁所隶五十馀城议
者以襄陵为冠江南既平故俗渐革夙望先觉之士日
卷二百四 第 25a 页 WYG0549-0634c.png
陵月替书帙贱于剡藤人才艰于荆玉逮我成宗武宗
二皇帝运际守成明诏四海凡民社必立乎学学必颁
田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教养相
仍嘉谟永矣兹邑也有学而无田县尉刘盎奉典谨付
迫城之亩迩廛之基充赡教谕以纲维之直学以薄贮
之出纳则与涖籍而会朔望者公知之非兴修释奠不
敢动也邑之令长时省视焉如是防闲之即归乌有岂
忍于或士其服而商其腹者取之也夫教谕之级虽卑
卷二百四 第 25b 页 WYG0549-0634d.png
而一邑范模所在能温之以缉熙守之以廉慎何阶之
不可崇辄窥纤芥之利自画远大之途谓人之不我知
也视之者岂特十目邪幸为长厚之所掩汝之颜得无
赧乎阿媚之徒又将而證之汝亦人也何殊于编民而
复其役哉纵不克捐己之财殚己之力可不以至诚答
清福之万一予尝奇缁黄者流能徒手而结大缘何其
志之笃欤齐之故也吾侪所礼之殿庑皆仰于官而成
今不过洋洋乎讲诵揖让于其内岂特二三其德又从
卷二百四 第 26a 页 WYG0549-0635a.png
而蠹之是天壤间罪人也何衣冠之可名教养之可隆
邪予因纪田之始末为复及此者以乡校之故惜之于
坠不知言切直也庶欲惩于后来耳后来之君子当念
教谕蔡蒙创始劳赵世举继完其壁郭存道来谒文以
图不朽者若夫田亩之畔贾氏所惠之书具悉诸碑阴
云延祐五年仲春吉日立石
  松峰书院记         吕思诚
县治南罗庄孔氏作书院于三都别野盖罗庄与三都
卷二百四 第 26b 页 WYG0549-0635b.png
一社也又近在松子岭下故名曰松峰夫孔氏家世曲
阜其嗣世子孙守林庙而私淑有宗而不紊固也自干
戈乱离择里而居乐平于是有孔氏云由周而来至于
今去圣人之世若此其甚远也而晋鲁相望近在咫尺
去圣人之居若此其未遥也忾然如闻其声穆然如见
其容水木本源之思宁以异地异时而有间乎罗庄孔
克威求记思诚为松峰书院额又书夫子燕居殿一楹
闻诗闻礼者二斋思诚起而言曰孔子之道大矣孔子
卷二百四 第 27a 页 WYG0549-0635c.png
之泽长矣天覆地载日月照临雨露之所润无非教也
敛袂拱手以至取瑟叩胫无非教中事也阙党童子可
以将命互乡童子亦得登堂入室敛容屏息于其侧无
非教中人也亿万斯年之久上自王宫国都下逮闾巷
莫不有学以识羹墙乐平素称仁里家诗书而户礼乐
有彬彬君子之风岂皆宫墙外望者与故克威之为此
非徒为子孙设欲以来远方之朋也而里人氏有近三
都拨地三顷以与书院而为书院子弟之供其事又不
卷二百四 第 27b 页 WYG0549-0635d.png
可湮没而无闻因并录之以与克威孔氏并传不朽后
有作者见其庙貌煇煌轮焉奂焉孔子在焉松声谡谡
响振山邱孔子之木铎在焉宰我谓其贤于尧舜甚远
厥有以哉昔者思诚立书院于冠山奎章阁学士院奉
中书礼部移文宣慰司下冀宁路指挥平定州储书万
馀卷谋欲置田一二顷至今无一亩欲铭石作记力又
不赡噫有愧于克威也夫再拜而文既以嘉孔氏之贤
且以讥思诚之不能是为记
卷二百四 第 28a 页 WYG0549-0636a.png
  藏山神祠记
盂古仇犹地城之右有藏山神祠山则去城三十里亦
有祠在焉至治三年余为书州判官蒲公所作碑而至
祠下其文具载藏山神之颠末暨建祠之由近因考左
氏传以为用庄姬之谮而族赵氏史迁以为治灵公之
贼而与诛后以韩厥之言而复其爵邑晋之六卿并有
晋政卒归三家盖三家之连合也久矣惟赵氏代有死
士故赵氏能与韩魏并立也夫子作春秋大桓文之功
卷二百四 第 28b 页 WYG0549-0636b.png
而亦首桓文之罪自是而后诸侯连合礼乐征伐积习
之渐陪臣执命列国不知有天王之尊客卿不知有宗
国之亲故齐有田氏之夺晋有三家之分夫子之作春
秋也尊周而亲鲁将以拨乱反正救其弊也晋自文公
始伯赵衰初政河阳之狩春秋深隐之大夫效尤一再
传之后乃有灵公之祸夫子从董狐之笔赵盾膺首恶
之诛屠岸贾之举大事也何春秋不书公孙杵臼程婴
何愧董安于乎左氏不纪豫让之烈方之二公有间也
卷二百四 第 29a 页 WYG0549-0636c.png
子朱子何遗焉不取宋以其存赵氏之孤封公孙杵臼
曰成信侯程婴曰忠智侯董安于尝庙食于赵而不见
封于宋抑又何哉赵孤名武谥曰文子朔之子盾之孙
也虽然公孙之死程之忠尽心所事千古之下血食不
既岂无其报哉彼窃富贵者入而恐不纳出而恐相浼
终亦不能掩其丑而祸败以从者诚有愧于斯也祠在
至治间葺今且三十年矣风雨摧败达噜噶齐达实特
穆尔与邦人义士祁仲美郭夷武从礼李文亨复易旧
卷二百四 第 29b 页 WYG0549-0636d.png
为新佽之者甚众达鲁花赤等之心邦之义士夫何愧
于明神哉已为之记仍作迎送神词二章俾歌以祀词
曰山之下兮水之浒神有祠兮在兹土神之来兮如有
睹风满旗兮声震鼓肴羞俎兮酒盈甒纷前进兮我歌
以舞祠可居兮山可藏杂蔬肴兮奠彼酒浆雷电合兮
风雨相将神之去兮邈其何方瞻望弗及兮山高水长
  重修灵瞻王庙记
阴阳开辟元气变化宣精于天成形于地结而为山岳
卷二百四 第 30a 页 WYG0549-0637a.png
泄而为川渎山川之作盖与天地并矣故能出其云雨
而育乎万物平定郡城之西二十五里有山曰狮子山
经所谓以形似而名之者也山之麓有石台焉巍巍峨
峨杰出群石若巨人之冠帽然菖蒲生其上南望黑水
十里而近北顾石瓮五里而遥盖连亘之一山也宋世
岁旱乡邑之民在在处处祀祷无应时有童子六七人
刍牧于石台之傍因致瓶于蒲下以祷为嬉见蒲之芒
有露凝结若缀旒然坠而入瓶或晞而竭或潮而溢瓶
卷二百四 第 30b 页 WYG0549-0637b.png
既溢矣即有云物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霖
沾足遍乎境内自兹而后忽时值恒旸里人相率仿彼
童子置瓶于蒲下而祷焉屡获其应敏于影响由是大
建祠宇于石台之下名之曰蒲台神庙而奉祀之宋崇
宁三年赐额曰灵瞻与黑水石瓮二神同时得号黑水
庙曰普泽石瓮庙曰丰济皆因部刺史西染院使高权
之请也观其感应之迹始见于童子之戏终救乎骄阳
之灾盖灵气之所宅雨露之邱墟必有造物者尸之矣
卷二百四 第 31a 页 WYG0549-0637c.png
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岂不然乎或曰在晋则有言于
魏榆者在汉则有鸣于冀南者彼固为异事已书之史
傅矣若夫山泽通气础润而云生此阴阳交感之常自
然而然者也又何足志欤应之曰噫是不足以与语至
而言极者也且彼或言或鸣者徒能为白祥于当世安
能随祷辄应润物济时而若此者乎又岂可同年而语
哉庙属阳泉里里中大姓范宇好事君子也一日率众
来叩予门而告之曰蒲台神之事虽然载于晋阳方志
卷二百四 第 31b 页 WYG0549-0637d.png
之书传于上艾父老之口犹疏略讹舛惧其历年寖远
载书既略则祷者愈讹敢请于子详而志之将刻之于
石立之于庙传之于无穷不亦可乎余义不得辞故详
其语以告后之人乃作碑而铭之铭曰天作高山为镇
一方以助造物尸其雨𤾉爰在昔岁亢阳为沴乡邑之
民舞雩以祭童子何知以祷为嬉蒲芒有露如旒之垂
自入于瓶或潮而溢即有云物触石而出以降膏雨以
苏旱苗屡应其祷曾不崇朝一勺之水肤寸千里功被
卷二百四 第 32a 页 WYG0549-0638a.png
于人血食于此汉鸣于冀晋言于魏彼迹虽殊彼时实
异徒为白祥徒滥民听安能济时随祷辄应膏我百榖
惠我生民圣不可知斯谓之神故详其言以告于后碑
而铭之记以不朽
  平定州土风记
舆地有书其来尚矣九丘虽逸而职方氏所掌亦未尝
废此州地当冲要实古名郡山川民物泯莫可考岂非
阙典与国人皆曰可志愚按平定古并州之域也三卿
卷二百四 第 32b 页 WYG0549-0638b.png
分晋地入于赵秦属上党汉曰上艾属于常山晋及魏
改属乐平乐平汉沾县也后魏改上艾曰石艾隋初属
辽州大业中割属并州唐复以属辽州又属受州受州
废还隶并后石艾为广阳徙治榆关宋初用兵攻河东
首下之遂升为平定军以乐平隶熙宁七年废辽州省
平城和顺二县入辽山县以隶军元丰八年复辽州县
还旧隶金大定中升为州今为冀宁支邑而乐平隶焉
乐平东南六十里古受州又名赛鱼西北三十里承天
卷二百四 第 33a 页 WYG0549-0638c.png
军东北九十里广阳西南八十里苇泽县固关东八十
里广阳东五里古上艾地冠山嘉山西八里蒲峰狮子
山西北二十五里白鸡山东北二十里晋主嗣昭过此
获白雉因以名之黑水嘉河源在嘉山嘉河经于城中
桃水下入泽𤼵泽𤼵一名阜浆暨县泉俱在承天军锡
欣有悬泉赋流杯池城南二里许闲闲修禊所也介之
推妒女祠在悬泉上唐高宗幸汾阳道出妒女祠下者
此也或云之推妹也英公庙东十里巉石村李绩尝为
卷二百四 第 33b 页 WYG0549-0638d.png
并州都督有惠爱故立之又曰本殷公也开山亦尝任
石艾长宋祁修唐书避宋宣祖讳易曰英韩信庙在固
关牛相庙南十里牛相不知年世过山下卒四贤堂在
州治东北城隅宋曰思武金曰涌云今闲闲赵公文献
杨公遗山元公敬斋李公遗像在故名之也州之境东
距井陉一百里西抵寿阳里与井陉相若盂州北九十
里辽州南一百里东北至京师一千里其土瘠其民劳
其俗朴而质其风剽悍尚有陶唐氏之遗风乎
卷二百四 第 34a 页 WYG0549-0639a.png
  重修丰济王庙记
去平定州城三十里有里曰赛鱼南临桃水有狮子山
以形似名之山多松柏檞桧山之巅有崖直下数百仞
其傍有穴深若井名曰石瓮上有覆石如盖岁或旱旸
祈请者侧立以杖挑瓮端之石石开即雨雨既沾足随
置石盖如故否则风从瓮生拔木偃禾在宋皇祐间有
记载诸会典与嘉山蒲台神同时封表夫山川纪纲有系
一国有系天下有系一州一县一乡一里者盖封表有
卷二百四 第 34b 页 WYG0549-0639b.png
大小而利泽远近亦随之天地之大覆载之广运祚之
流将特达峻极岳镇海渎名山大川形而神之古今通
祀譬犹国家设官分职品职之崇卑责任之重轻恩威
宣畅神化敷洽故修于此者深则感于彼者至虽一社
之长十人之甲五家之邻亦如之呜呼知天者可以知
人知人者而后可以知天也里之儒李思恭君子也自
上世以来为西乡巨家推其有以及其无自亲而疏由
近而远莫不极其分量因前岁之旱祷于神而应之乃
卷二百四 第 35a 页 WYG0549-0639c.png
复其旧祀请记于思诚曰我倡之神助之祠已新矣公
盍为我记之思诚曰此山川之旧也神之灵验本人之
诚否也君诚信人也是以应之祠既复矣神之降福当
无纪极余亦述其故事而已请为迎送神曲二章俾岁
时之祀与旱旸之祷歌以乐神词曰山之高兮崇崇石
岩岩兮水溶溶傍有穴兮虚其中深如瓮兮若有所容
上有覆石兮方举云曳雨兮雷翻风神之来兮不来使
我心兮忡忡杂肴蔬兮荐芳醲神之乐兮岁自丰神之
卷二百四 第 35b 页 WYG0549-0639d.png
来兮无踪神之去兮何从天有云兮山有松歌且舞兮
伐鼓击钟余胥乐兮莫知所终
  开河碑记          曹大清
盖闻修水利者皆代天施而长地力使民衣食源源所
以定公家之用耳昔三代之时沟洫之法替而趋时务
功此不可不重也礼曰蓄水以防荡水以遂均水以列
舍水以浍泻水于沟洫而之田野盖有可决而决则无
水溢之害可塞而塞则无旱乾之患先王通九州陂九
卷二百四 第 36a 页 WYG0549-0640a.png
泽沟洫脉络布于天下则无适而非水利也秦自商鞅
井田废而阡陌作故魏史起引漳水以溉邻田而河内
之民以富郑白公凿泾水于秦谷而关中遂为沃壤王
景重修芍陂庐江之境大登冯臻始立镜湖会稽之人
获利自是之后晋杜预疏荆襄之水汉文公穿煎㳛之
口张□筑新丰李袭引雷皮使天下之民皆被其泽也
迨我皇元混一区宇酌古准今设立都水监分命有司
举行其政于天下委之州牧洎于县宰通沟洫之渠复
卷二百四 第 36b 页 WYG0549-0640b.png
陂湖之水旱魃为厉则引而灌之雨害粢盛则决而注
之令民自便不禁其时是可以上资国计而下慰民望
者也今太谷县之东南有惠安之蒲池一所在西庄之
正北沾泥之口向西大塔石之近南溥博渊泉而时出
之以十分为率特惠安与王诲庄二八使水已有定例
惠安使讫八分王诲庄二分其馀社分并无水利每值
大雨时行山河泛涨不为定例注水去处自上而下一
一灌溉数年以来水势不常渠道壅塞横流西去漂没
卷二百四 第 37a 页 WYG0549-0640c.png
侯城之地数十馀顷冲突太谷之城池三十馀年后无
纤悉之利而有多多之害也幸蒙河南行中书省委刘
公约礼行太谷县尹兼守禦断事官来临是邑整理庶
务间备奉枢府明文近为濒河水利之事委令本官提
调凡可以兴举去处从便开挑官为添力成就公规规
于抚字之暇遍历乡村相视原隰亲诣于奄谷之口料
量高下之地经营利害之原具陈实迹采画图本呈复
省院规措人夫七百馀名遂委理问前都漕运使司令
卷二百四 第 37b 页 WYG0549-0640d.png
史李公克弘一同监督提调是工于是岁上已三月之
有三日经始开于惠安获利之渠闭塞其太谷侯城为
害之处我公从朝至暮不遑暇食惟日孜孜荒度土功
不逾旬而工毕矣于戏春而涝夏而旱此天时也旱有
以备之而不至于乾水有以防之而不至于溢此人事
也人固不能必天之无水旱天亦不能以水旱困夫人
者诚我公处之有素而不待于已水旱之后是乃救时
之急务也属郡之民知其为利之甚旄倪欢歌颂声载
卷二百四 第 38a 页 WYG0549-0641a.png
路以赞德美咸愿立石一日耆宿王从礼等谓予曰公
自下车以来甫及二载于民之利则兴之于民之害既
除之惟公是务恪谨厥职盖以忠于君利于民而已请
为镌刻之文永之金石不亦可乎予固辞曰孤陋寡闻
班班管见岂足以叙公之实效至于再至于三而不已
是以忘其固陋采摭前圣之言故为是记以俟后之观
风者有考焉誉公之德岂不增光于当代耶故又继之
以辞曰于穆刘公献康之裔学优经史德如兰桂一心
卷二百四 第 38b 页 WYG0549-0641b.png
奉公片言折狱曰循曰良匪贪匪酷渐民以仁摩民以
义士高其行民获其利德泽宏流恩沾下土荷锸为云
穿渠为雨溉我田畴长我禾黍是刈是穫如山如阜饲
于公家贡于王所衣食元元富亿之口
  洓水书院碑记        王 纬
至治壬戌县侯特穆尔布哈来涖光山越明年政成讼
息乃询同僚及邑之耆德曰方今文治浃洽党庠家塾
比郡相望近代则有书院精舍之设所以育人材广教
卷二百四 第 39a 页 WYG0549-0641c.png
养者亦吾县所宜有况先贤司马温国文正公实生是
邑众翕然乐从乃买县治西偏故地广袤若干亩仍其
旧而增饰之名曰洓水书院堂为七楹中设公像名曰
粹德堂左以属宾客右以延师席辟斋五聚邑士之俊
造与幼而学者分教之游息之所讲肄之室庖廪井厩
靡不备具贫而无资来学及四方宦游者至则如归复
置田亩若干岁入以瞻且以供祀事士子彬彬然相与
揖逊于其中日讲周公孔子之道诗书六艺之文明人
卷二百四 第 39b 页 WYG0549-0641d.png
伦厚风俗于是乎在岁时以祀率诸执事肃然就位盥
洗周旋登降拜伏笾豆静嘉礼容有恪神之来享也无
疑矣古者德被一乡化行一邑民犹庙祀不忘况公生
之邑哉呜呼公陜之夏县人德业出处备载之史其居
于洛则忧国出为相则忧民蝉冕不知为贵布衾不知
为俭至诚感人心盛德服后世儿童走卒皆诵公名其
所论著上自战国下讫五季垂鉴将来厥功大矣宜其
列诸大儒从祀先圣千载而下钦仰之无穷也
卷二百四 第 40a 页 WYG0549-0642a.png
  盐池神庙记
皇帝御驾禧殿中书省臣言陜西都转运盐使司重修
盐池神庙成当具事于石制曰可以命翰林臣纬恭承
明诏窃惟国家生财有道裕民有制其于天地之藏山
泽之利皆所以佐国用厚民生实经世之远图也故禹
贡之海滨广斥厥贡盐絺洪范之八政必先食货周制
太宰以九赋敛财贿九贡致邦国之用其本盖有所自
矣谨按地志盐池在晋之河东春秋时为郇瑕氏之地
卷二百四 第 40b 页 WYG0549-0642b.png
以其沃饶近盐晋人宝之史记猗顿以盬盐起即其处
也自秦汉魏晋以降法之禁弛池之盈缩因革不同唐
大历十二年韩滉判度支奏其池产瑞盐请置神祠始
赐号曰宝应灵庆池其神曰灵庆公宋崇宁四年封池
之神东曰资宝公西曰惠康公封澹泉之神曰晋济公
盐风之神曰荐宝侯大观二年进池神为王爵荐宝侯
为成宝公我圣朝之开创也太宗英文皇帝百度肇新
丞相臣耶律楚材以经费为务乃荐臣姚行简为解盐
卷二百四 第 41a 页 WYG0549-0642c.png
使置司于路村募亭户千为之商度区画自是保聚益
繁商贾益阜鹾课日益以增公私以为便岁癸丑宪宗
恒肃皇帝以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介弟之重西征
大理尽俾盐池之利以饷军置从宜府于京兆俾右丞
臣李德辉领其事先是霖潦败盐遣使致祷并五年之
获乃建庙于池之北阜赐额曰弘济后罢从宜府为陜
西都转运盐使司至元二十九年改为陜西都转运盐
使司徙置路村罢解盐使司大德三年秋七月以课最
卷二百四 第 41b 页 WYG0549-0642d.png
制诏加封资宝王为永泽资宝王惠康王为广济惠康
王公曰福源灵庆公仍赐楮币百五十缗命陜西行中
书省岁五月朔遣官致祭夫盐在五行为水水曰润下
润下作咸所以供祭祀备膳羞资生民之用盖不可一
日阙也昔周使公阅聘鲁设白黑形盐辞不敢享此又
见礼之重者前代解盐垦畦沃水种之今则不烦人力
而自成非若青齐沧瀛淮浙濒海牢盆煎煮之劳及蜀
井穿凿之艰也盖得天地之精英河山之灵秀潴而为
卷二百四 第 42a 页 WYG0549-0643a.png
池广袤百里渟蓄渗漉凝为大鹾皑皑漫漫浩无津涯
璀璨晶明莫可名状役夫万馀畚锸云集曾不踰旬裒
如山积其利甚博终古不竭方咸之凝也条山之下有
风谷焉每夏仲月应候而至则吹沙石摧林木其声隆
隆俗谓之盐雨风又所谓浚泉者旁皆斥卤惟此甘冽
取盐之际炎暑蒸郁蠲渴救暍濯烦涤汗惟泉是赖人
不告病噫神矣哉传曰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
宝藏兴焉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货财殖焉其以此欤
卷二百四 第 42b 页 WYG0549-0643b.png
凡舟车之运遍梁雍陜洛河东河内之境数千里皆食
其利会其岁之入以缗计者二千万至大三年同知陜
西都转运盐使司事臣焦荣都转运盐使司副使臣乔
宗亮以祠岁久栋宇倾圯乃与民商谋欲一新之众翕
然乐为资助终更弗果皇庆二年前陜西都转运盐使
司臣阿实克特穆尔同知都转运盐使司事臣宋天瑞乃
相故庙西壖卜地爽垲中缔正殿周阿重檐翼东西庑
前敞其闳后营寝室翚飞矢棘阶陛峻整宏达静深事
卷二百四 第 43a 页 WYG0549-0643c.png
将讫工命陜西都转运盐使臣完颜德辉都转运盐使
司副使臣张呼图克岱尔继至涖职乃高大门为楼扁曰
宝庆下瞰卤泽面对中条东缭太行西峙雷首阴雾朝
暮翕忽变化千态万状信一方之奇观也落成之日迁
永泽资宝王广济惠康王于新庙葺旧庙以祀成宝
公率僚属士庶商贾咸会祠下鼓舞怿悦神人于是乎
大洽矣仍以庙碑请于朝故有是命洪惟圣朝富有天
下际天所覆亘地所载日月之所照临雨露之所沾濡
卷二百四 第 43b 页 WYG0549-0643d.png
休养生息自租赋外虽以盐课佐经费敛不及民而民自
足所谓国不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也是以天下之民安
其俗乐其业渐仁摩义熙熙皞皞比隆三代其视齐晏
子正盐筴以兴展渠之利汉东郭咸阳孔仅干盐铁以
归大农唐之宰相领盐铁以判度支万万不侔矣方今
圣人在上参天地之化育裁成辅相宜乎地不爱宝神
相其福国以饶衍是用昭崇祀事加赐封号作新庙猊
勒之金石祐我皇元亿万年无疆之祚神亦享无穷之
卷二百四 第 44a 页 WYG0549-0644a.png
事猗欤盛哉臣纬拜首稽首而系之诗曰乾坤亭毒孰
为纲维万物并育孰窥端倪五行为用水德称首作咸
之用以资富有维古郇瑕地实沃饶右限大河南峙中
条实沈之次画野定标汇而为池云蒸雾歊结而为鹾
雪积嶕峣殆出神力民不告劳自唐历宋祀事孔昭于
皇圣元奄有万国山川贡珍百神效职灵池之产岁增
万亿大德三䙫封号加锡皇庆御极嘉神之德乃作新
庙新庙奕奕于以揭虔有严礼秩神人浃和用纪成绩
卷二百四 第 44b 页 WYG0549-0644b.png
繄神之休国用阜康既富而教颂声洋洋比屋可封遗
风陶唐于万斯年宝历无疆
  董泽书院记         虞 集
帝王之为天下治与教而已自圣贤不必有位而其事
分是故表程子之墓曰周公没天下无善治孟轲死百
世无真儒治不出于真儒虽治弗治也昔伯子之师友
则周子邵子与其叔子也程子之学出于周邵氏虽若
别出及伯子论其学之所至谓之安且成者则固无以异
卷二百四 第 45a 页 WYG0549-0644c.png
矣前圣既远此数君子者出而后圣贤之学帝王之道
始大明于天下有知其说者而得以见诸行事焉此孟
子谓一治一乱之所系者也周邵与伯子广大而精微
高明而平实浑融磅礴人莫知而窥焉及叔子之时邪
说益以用事有待于匡辟而争者起矣门人徒以其说
相传众人固怵于利害弃绝而弗之从也时则有若故
宋丞相忠简赵公鼎奋自闻喜诸生独能学邵氏于其
子学程子于其门人得其说而尊信之死生以之而弗
卷二百四 第 45b 页 WYG0549-0644d.png
变也及相其君于危难之间庶几行其道而竟以贬死
非天也夫公子孙以此多留江南而其族人之在董泽
者无恙也我国家混一始得以音问相通今国子博士
筼翁公之六世孙也得请于朝祠公闻喜县学董泽之
族人闻之来走京师见筼翁筼翁谒告与之归作书院
于其乡以淑其人庶几公之遗意焉盖距公之时几二百
年矣筼翁来求集记之集受言而作曰呜呼公为相五
年人心天理之所存者远矣而害之者日众卒于不得
卷二百四 第 46a 页 WYG0549-0645a.png
尽行其志以为天丧斯文乎而周邵张程之说至朱元
晦氏而条理发明以推致其极则天之未丧斯文也夫
博士将有教其人也公之德业在国史论定百世人得
而观焉若夫其所以为学者则凡朱氏之所述者有之
矣昔者周子之言必合伊尹颜渊而并论之而后贤之
诲学者亦曰立志以明道希文自期待游于董泽者其
以是求之哉
  藏书记           孔天鉴
卷二百四 第 46b 页 WYG0549-0645b.png
河东之列郡十二而平阳为之帅平阳之司县十一而
洪洞为之剧按春秋时地为杨侯国者为阳县隋义宁
元年改曰洪洞取县北镇名也唐宋因之东接景霍西
临长汾南瞰大涧邑居之繁庶土野之沃衍雄冠他邑
其俗好学尚义勇于为善每三岁大比秀造辈出取数
居多故程能西府则老郑为之魁较艺上都则二郭取
其乙祖庆以妙龄驰誉居善以老成擢试济济蔼蔼前
后相望吾见其进未见其止也虽家置书楼人畜文库
卷二百四 第 47a 页 WYG0549-0645c.png
尚虑夫草莱贫乏之士有志而无书或未免借观手录
之勤不足于采览无以𤼵尽后生之才分吾友承庆先
辈奋为倡首以赎书自任邑中之豪从而和之欢喜施
舍各出金钱于是得为经之书有若干史之书有若干
诸子之书有若干以至类书字宝凡系于文运者粲然
毕备噫是举也不但便于已盖以便于众不特用于今
亦将傅于后也顾不伟哉将见濡沫涸辙者游泳于西
江之水糊口四方者厌饫乎太仓之粟书林学海览华
卷二百四 第 47b 页 WYG0549-0645d.png
实而探源流给其无穷之取而尽读其所未见之书各
足其才分之所当得莫不推本于此则房山之藏不特
专美于季氏阅市之区区无劳于汉人也以是义风率
先他邑使视而仿之慕而效之一变而至于齐鲁蔚然
礼义之乡其为善利岂易量哉承庆同舍友也累书索
仆为记仆寓官乡里人事衮衮不惟不敏盖亦不暇然
勉强为之者兹不朽之善事亦冀得一托名于其上也
  河津县总图记        王思诚
卷二百四 第 48a 页 WYG0549-0646a.png
河津本耿乡城故殷都也书叙曰祖乙圯于耿盘庚自
耿迁亳杜预曰皮氏东南耿乡是也晋献公灭耿以其
地为大夫赵夙采邑秦改为皮氏县汉属河东郡王莽
更曰延平东汉复为皮氏县后魏七年武帝因巡狩至
此改县为龙门因龙门山为名属北乡郡隋开皇二年
废郡以县属绛州十六年割属蒲州唐武德二年属秦
州贞观十七年州废复属绛州宋政和初属河中府宣
和二年改为河津县至今因之仍属河中府旧县圯于
卷二百四 第 48b 页 WYG0549-0646b.png
汾水今皇庆初移于县西北一里姑射山麓今县是也
户一千一百八十一土宜小椒其民质直好义县境南
北七十五里东西四十里东至稷山县界史社三十里
南至万泉县界大赵村四十里西至韩城县界黄河一
十里北至吉州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太平县一百五
十里西南至荣河县一百里三乡领社三十二村九十
五庄一十三郭下三坊宣教坊集贤坊明德坊沃壤乡
在县东北三十里仆射乡在县西十里禹门渡在县西
卷二百四 第 49a 页 WYG0549-0646c.png
北二十五里即古龙门关也按辛氏三秦记河津名龙
门河出龙门口其广不及八十步舟楫往来一移刻而
可济凡河之流无有便于此者旧为津要圣朝复立焉
黄河渡县西十里汾水渡北张渡县东二十里具村渡县
东十里修福渡县南八里连伯渡县西南十里黄村渡
县东南二十里万泉县道出南门韩城县道出西门吉
州道出东门禹庙在县西北龙门山上庙前三碑磨灭
不可复识一碑太和中立临思阁在龙门山顶俗谓之
卷二百四 第 49b 页 WYG0549-0646d.png
看河楼下有水楼所以汲水于河也五祖庙在禹庙东
三皇庙在五祖庙下宣圣庙在县衙东城隍庙在县衙
西建极宫在禹庙左天庆观在旧城北门丰岩寺在南
门内觉城寺在旧城东北隅卜子夏墓在县西北五里
辛丰里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
守殷济为之建石室立碑树垣太史公自叙曰迁生龙
门居于太和坊是其坟墟所在矣冀亭遗址在县北十
五里按左传曰季臼使过冀见却缺耨其妻馌之相敬
卷二百四 第 50a 页 WYG0549-0647a.png
如宾言于文公为卿复与之冀京相璠曰今皮氏有冀
亭古冀国所都也杜预曰皮氏县北有冀亭今俗谓之
上亭下亭又谓之兴亭或其地也又有如宾乡今不知
所在皮氏县在城西二里杨村二城相对遗址犹在龙
门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按水经云龙门山大禹所凿广
八十步临崖际遗迹尚存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
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赤于龙门三日京房易
妖占河水赤下民惧三秦记曰鲤鱼三月则上渡龙门
卷二百四 第 50b 页 WYG0549-0647b.png
得济为龙否则点额而还姑射山在县治东北黄河径
县西十里汾水在县南八里西南十五里入河隋文中
子王通字仲淹河汾人今县南三十里有通化村庙下
有集贤里龙门山有石洞盖文中子避乱隐居之所东
皋子王绩字无功文中子之弟也弃官隐黄颊山以琴
酒自娱贞观十八年撰隋书今县东有东皋村王勃字
子安六岁善属文与兄勔勮俱以文藻齐名勃仕沛王
府修撰薛季昶龙门人为雍州长史威名甚著仕至户
卷二百四 第 51a 页 WYG0549-0647c.png
部侍郎薛仁贵龙门人从唐太宗征辽有功拜铁勒道行
军大总管见唐本传今县东十里大黄村其故里也有
庙在焉村中犹有姓薛者盖其后也卢虔字子野永泰
初举进士高第仕至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幼读书
于龙门深知易著春秋孝经每以经义决狱时议称焉
汉赵岐字邠卿京兆人仕州廉称后举里剧为皮氏长
抑强讨奸大兴学校甚著能声有孟子注行于世唐王
銮为龙门令有能名李勉荐之时称知人课钞岁三百
卷二百四 第 51b 页 WYG0549-0647d.png
四十七锭四十两五钱六分四釐赋税粟八百三石七
斗六升五合二勺土产炭窑磁窑旌表节妇乔薛村史
宅赵氏清涧村蔺宅妯娌薛氏曹氏云
 
 
 
 
 山西通志卷二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