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 第 1a 页 WYG0548-060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一百八十
  遗事(一/)
 上古相传典制一器一物胥宜研讨又有事虽不专
 隶于晋而繇晋人而始并历朝锡命优崇者为遗制
 至若事不可入于本纪列传而史乘宜备者为遗闻
 合遗制遗闻而总标之以遗事存掌故也志遗事
上古仓帝史皇氏刱文字形位成文声韵以相生为字
卷一百八十 第 1b 页 WYG0548-0600d.png
 明堂位女娲之笙簧(郑注笙中之簧也帝王世纪女/娲氏承庖牺氏制度始作笙簧)
 风后作握机经始制陈法
唐官六十员
 命倕为工作和钟利器用
 命毋句氏作离磬
 制七弦徽大唐之歌
 立瞽叟拌五弦之瑟为十五弦命延益之八弦以为
 二十三弦
卷一百八十 第 2a 页 WYG0548-0601a.png
 制咸池之舞而为经首之诗以享上帝命之曰大咸
 玄圭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郑传玄天色正义赐/以天色圭者言天功)
 (成/也)
虞官六十员(尚书云建官惟百郑康成云虞官六十唐/官未闻尧舜同道或皆六十计属官而言)
 (则皆/有百)
 舜制十二州牧
 虞五服周九服制论虞周五服九服之制或谓尧之
 五服本二千五百里禹于五服各弼以五百里故曰
卷一百八十 第 2b 页 WYG0548-0601b.png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又谓尧之五服五千里周制九
 畿每畿五百里而王畿又不在其中四方相距为万
 里盖倍禹服之数也愚独以为一耳尧置通王畿为
 五服曰侯甸绥要荒各服内各分三百里二百里是
 一面五百四面相距为一千里故五千里周制除王
 畿千里之外曰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则是两面相
 距五百里九服皆然是止四千五百里通王畿为五
 千二百里大行人夷镇蕃三服通谓之九州之外但
卷一百八十 第 3a 页 WYG0548-0601c.png
 以贵宝为贽禹于九州之外谓之外薄四海而咸建
 五长则其治之详略又无不同也而谓周公斥大土
 宇不亦谬哉如舜封象于有庳羲和测日于嵎夷禹
 南巡于会稽导弱水至于流沙此四裔之地皆古人
 足迹所及者周之斥大安在也至于土贡北皮服南
 象齿则朔南尽乎朔方南海亦可知矣信乎天下舆
 图古犹今也其不同者特畿服之限制云尔(日知录/古之天)
 (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楚辞/九欹览冀州兮有馀淮南子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
卷一百八十 第 3b 页 WYG0548-0601d.png
 (州路史云中国总谓之冀州榖梁传曰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正义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
 (皆都焉以郑近王畿/故举冀州以为说)
 益稷谟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孔傅日月星为三辰华/象草华虫雉也画三辰)
 (山龙华虫于衣服旌旗正义日月星取其照临山/取能兴云雨龙取变化无方华取文章雉取耿介)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孔傅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粉若粟冰米若聚米)
 (黼若斧形黻为两已相背葛之精者为絺五色备曰/绣正义藻取有文火取炎上粉取洁白米取能养黼)
 (取能断黻取善恶相背孔传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
 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郑注皇冕属也画/羽饰焉凡冕属其)
卷一百八十 第 4a 页 WYG0548-0602a.png
 (服皆玄上纁下/有虞氏十二章)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郑注有/虞氏以)
 (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正义冬至祭吴天上帝/于圜丘大禘之时以黄帝配之夏正建寅之月祭感)
 (生之帝于南郊以喾配也祭五天帝五人帝及五/人神于明堂以颛顼及尧配之祖始也宗尊也)
 郊特牲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郑/注)
 (尚谓先/荐之)
 祭义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正义虞氏帝德弘大/故贵德德之中年高)
 (者在前是/德中尚齿)
卷一百八十 第 4b 页 WYG0548-0602b.png
 宗彝(孔傅宗庙彝尊亦/以山龙华虫为饰)
 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注上/庠右学)
 (大学也在西郭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
 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卢氏云燕礼脱履升堂/崔氏云燕者殽烝于俎)
 (行一献之礼坐而饮酒以至于醉/虞氏帝道弘大故养老以燕礼)
 作大唐之歌以声帝美声成而彩凤至故其乐曰舟
 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皇喈喈言其和也
 尚书大传元祀岱泰山贡两伯之乐焉阳伯之乐舞
卷一百八十 第 5a 页 WYG0548-0602c.png
 侏离其歌声比余谣名曰晰阳羲伯之乐舞鼚哉其
 歌声比大谣名曰南阳中祀大交霍山贡两伯之乐
 焉夏伯之乐舞缦曳其歌声比中谣名曰初虑羲伯
 之乐舞将阳其歌声比大谣名曰朱干秋祀柳榖华
 山贡两伯之乐焉秋伯之乐舞蔡俶其歌声比大谣
 名曰苓落和伯之乐舞玄鹤其歌声比中谣名曰归
 来冬祀幽都弘山贡两伯之乐焉冬伯之乐舞齐落
 歌曰缦缦并论八音四会归格于祢祖用特(祀弘山/和伯乐)
卷一百八十 第 5b 页 WYG0548-0602d.png
 (阙/)
 益稷谟戛击鸣球(孔傅球玉磬释器云球/玉也乐器惟磬用玉)
 搏拊琴瑟以咏(孔传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糠所以节乐正义形如鼓)
 琴瑟(正义琴瑟在堂瑟礼记明堂位大/琴大瑟中琴小 四代之乐器也)
 下管鼗鼓(孔傅堂/下乐也)
 合止柷敔(郭璞云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挏之令左右击敔如伏)
 (虎背上有二十七锄铻刻以木长一尺擽之正义乐/之初击柷以作之乐之将末戛敔以止之孔傅凡上)
 (下合止之乐/各有柷敔)
卷一百八十 第 6a 页 WYG0548-0603a.png
 笙镛以间
 镛(孔传镛大钟正义释乐云大钟/谓之镛孔炎曰镛深长之声)
 箫韶九成(孔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
 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
 诸侯正义五弦谓无文武二弦唯宫商等之五弦也
 南风是孝子诗舜教天下之孝也夔歌此南风以赏
 诸侯使海内同孝也
 俎有虞氏以梡(郑注梡断木为四足而已/正义虞氏尚质未有馀饰)
卷一百八十 第 6b 页 WYG0548-0603b.png
 有虞氏服韨(郑注韨冕服之韠也/舜始作之以尊祭服)
 有虞氏之绥(郑注绥亦旌/旗之緌也)
 明堂位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郑注鸾有鸾和/也虞质未有钩)
 有虞氏之緌(郑注緌为注旄牛尾/于杠首所谓大麾)
 泰有虞氏之尊也(郑注泰用瓦正义考/工记有虞氏尚陶)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郑注庠亦学也庠之言详也于/以考礼详事也鲁谓之米廪虞)
 (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正义/鲁以虞氏之庠为廪以藏粢盛)
 有虞氏之两敦(郑注黍/稷器)
卷一百八十 第 7a 页 WYG0548-0603c.png
 侯(孔傅当行射侯之/礼以明善恶之教)
 舜典同律(孔傅律法制王云律六律也郑云阳律也/正义候气之管而度量衡三者法制皆出)
 (于律度有丈尺量有斗斛/衡有斤两皆取法于律)
 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长短也本起于黄钟之管)
 量(律历志量谓龠合升斗斛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
 衡(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所以称/物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龠)
 修五礼(孔傅吉凶宾/军嘉之礼)
 五玉(孔传五等诸侯执其玉家语公执桓/侯执信伯执躬子执榖璧男执蒲璧)
卷一百八十 第 7b 页 WYG0548-0603d.png
 三帛(孔傅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
 二生(孔傅卿执羔大夫执雁正义虞/时每事犹质羔雁不必有饰)
 一死(孔传士/执雉)
夏官百二十员(尚书夏商官倍则二/百郑康成曰百二十)
 夏改虞十二州为九州牧
 祭法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郑注/自夏)
 (已后稍用其姓/氏之先后之次)
 祭义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正义功高则爵高贵/爵之中年高者在前)
卷一百八十 第 8a 页 WYG0548-0604a.png
 王制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郑注有虞氏质深/衣而已夏尚黑而)
 (黑衣/裳)
 夏后氏以飨礼(崔氏云飨则体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依尊卑而为献取数毕而已)
 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郑注东/序大学)
 (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小学在西郊)
 命扶登氏为承夏之乐歌九叙以乐其成是谓九夏
 设五器于庭而诏于簴曰有以道宪我者声豉以义
 告我者鸣钟以事诏者振铎以忧闻者发磬以狱复
卷一百八十 第 8b 页 WYG0548-0604b.png
 者挥鼗政天下于五声后世宝用至于追蠡作栈钟
 于会稽以定奏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九鼎于紫金
 条荆之山
 明堂位钩车夏后氏之路也(郑注钩有/曲舆者也)
 夏后氏骆马黑鬣(郑注顺正色也白马黑鬣曰/骆正义夏尚黑故用黑鬣也)
 夏后氏牲尚黑
 夏后氏之旂(正义夏后氏渐文既/注旄竿首又有旒縿)
 山罍夏后氏之尊也(正义罍犹云雷也/画为山云之形也)
卷一百八十 第 9a 页 WYG0548-0604c.png
 爵夏后氏以盏(正义夏爵名/也以玉饰之)
 灌尊夏后氏以鸡彝(郑注周礼春祠夏礿祼用鸡彝/正义刻木为鸡形而画鸡于彝)
 夏后氏以龙勺(郑注龙龙头也/正义勺为龙头)
 序夏后氏之序也(郑注次序/王事也)
 夏后氏之鼓足(郑注足谓/四足也)
 夏后氏之龙簨虡(郑注簨虡所以悬钟磬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羸属)
 (羽属簨以大版为之谓之业/正义簨虡之上以龙饰之)
 夏后氏之四琏(郑注黍/稷器)
卷一百八十 第 9b 页 WYG0548-0604d.png
 俎夏后氏以嶡(郑注中足为横距/之象周礼谓之距)
 夏后氏以楬豆(郑注楬无异/物之饰也)
 夏后氏山(郑注冕服之韠增以画/文山取其仁可仰也)
 夏后氏之绸练(郑注夏绸其杠/以练为之旒)
 礼记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郑注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
 夏收(郑注斋所/服而祭也)
 仪礼公侯之有冠礼夏之末造也(礼记正义夏初以/前诸侯未有冠礼)
 (与士冠同其夏末以来诸侯有冠礼与士礼/异故大戴礼有公冠篇加玄冕为四加也)
卷一百八十 第 10a 页 WYG0548-0605a.png
 礼记檀弓夏后氏尚黑(郑注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
 夏后氏戎事乘骊(郑注马黑/色曰骊)
 夏后氏牲用元(郑注元/黑类也)
 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孔传金铁曰石供民/器用通之使和平则)
 (官民足正义关者通也律历志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是石为称之最重以)
 (石而称则为重物举石言/之则所称之物皆通之也)
 左传定四年祝佗分鲁公以夏后氏之璜哀十四年
 向魋出于卫地公文氏求夏后氏之璜焉(周礼郑注/半璧曰璜)
卷一百八十 第 10b 页 WYG0548-0605b.png
 夏作禹刑(见叔向遗/子产书)
 夏政典(见尚/书)
殷怀姓九宗职官五正(注怀姓唐之馀民九宗一姓为/九族职官五正五官之长正义)
 (殷时五官/居在唐地)
周成王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注密须/国名)阙巩(注甲/名)
 洗(注钟/名)
 文侯之命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
 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正/义)
卷一百八十 第 11a 页 WYG0548-0605c.png
 (左传以文侯名仇今呼曰义和知是字也作平王以/文侯为方伯赐其秬鬯之酒以圭瓒副焉 策书命)
 (之/)
 左传僖十七年晋作爰田作州兵(注分公田之税应/入公者爰之于所)
 (赏之众五党为州州二千五百家也因此又使州长/各缮甲兵正义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谓旧入)
 (公者乃改易与所赏之众州兵州/长管人既少督察易精故使治之)
 僖二十七年晋文公作执秩以正其官(注执秩主/爵秩之官)
 僖二十八年五月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
 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
卷一百八十 第 11b 页 WYG0548-0605d.png
 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
 虎贲三百人(注以策书命晋侯为/伯也周礼九命作伯)
 僖三十三年晋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遂墨以葬
 文公晋于是始墨(注记礼/所由变)
 襄二十三年左氏传斐豹隶也著于丹书(杜注丹/书其罪)
 礼记郊特牲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正义/周礼)
 (九夏正夏者天子所用其馀八夏诸/侯皆得用之卿大夫但宜用陔夏)
 刑鼎昭公二十九年赵鞅荀寅赋晋国一鼓铁以铸
卷一百八十 第 12a 页 WYG0548-0606a.png
 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
 度矣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
 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鼎在民
 矣何以尊贵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
 也若之何以法
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此仪同三
 司之始
 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故
卷一百八十 第 12b 页 WYG0548-0606b.png
 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
 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
 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晋灼曰悉加大司马者/欲令骠骑将军去病与)
 (大将军/青等耳)
 武帝置太史公以司马谈为之位在丞相上天下计
 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谈卒其子迁嗣之迁卒后宣
 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
 甘露三年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唯
卷一百八十 第 13a 页 WYG0548-0606c.png
 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后汉建武十八年罢州牧置刺史武帝元封五年初置
 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
 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
 元寿二年复为牧经王莽变革至建武元年复置牧
 改置刺史中平五年改刺史新置牧
 司徒鲍昱定决事书目
魏秘书有左右二丞刘放为左丞孙资为右丞
卷一百八十 第 13b 页 WYG0548-0606d.png
晋贾充定刑法律本
 特诏贾充置左右夫人充答诏托以谦冲不敢当两
 夫人盛礼
 伐吴之役诏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总统六
 师给羽葆鼓吹前后兵万人骑二千置左右长史司
 马从事中郎增左右骑司马各十人帐下司马二十
 人大车官骑各二十人
 太康三年使使持节太常奉策追赠贾充太宰加衮
卷一百八十 第 14a 页 WYG0548-0607a.png
 冕之服绿綟绶御剑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大鸿胪护丧事假节钺前后部羽葆豉吹缇麾大路
 銮辂辒辌车帐下司马大车椎斧文衣虎贲轻车介
 士葬礼依霍光及安平献王故事给茔田一顷
 建武元年以温峤为散骑侍郎峤以母亡值寇不临
 殡葬欲营改葬固让不拜元帝诏曰温峤不拜以未
 得改卜葬送朝议又颇有异同为审由此邪天下有
 阙塞行礼制物者当使理可经通古人之制三年非
卷一百八十 第 14b 页 WYG0548-0607b.png
 情之所尽盖存亡有断不以死伤生要绖而服金革
 之役者岂营官邪随王事之缓急也今桀逆未枭平
 阳道断奉迎诸军未得径进峤特一身于何济其私
 艰而以理阂自疑不服王命邪其令三司八座门下
 三省外内群臣详共通议如峤比吾将亲裁其中于
 是太宰西阳王羕司徒临颍公组骠骑将军即邱子
 𨗳侍中纪瞻尚书周顗散骑常侍荀邃等议以昔伍
 员挟弓去楚为吴行人以谋楚诚志在报雠不苟灭
卷一百八十 第 15a 页 WYG0548-0607c.png
 身也温峤遭难昔在河朔日寻干戈志刷雠恶万里
 投身归赴朝廷将欲因时竭力凭赖王威以展其情
 此乃峤之志也无缘道路未通师旅未进而更中辞
 王事留志家巷也以为诚宜如明诏于是有司奏曰
 案如众议去建武元年九月下辛未令书依礼文父
 丧未葬唯丧主不除以他故未葬人子之情不可居
 殡而除故期于毕葬无远近之断也若亡遇贼难丧
 灵无处求索理绝固应三年而除不得故从未葬之
卷一百八十 第 15b 页 WYG0548-0607d.png
 例也若骨肉歼于寇害死亡漫于中原而继以遗贼
 未灭亡者无收殡之实存者又阙于奔赴之礼而人
 子之情哀痛无断辄依未葬之义久而不除若遂其
 情则人居无限之丧非有礼无时不得之义也诸如
 此皆如东阙故事限行三年之礼毕而除也唯二亲
 生离吉凶未分服丧则凶事未据从吉则疑于不存
 心忧居素出自人情有如此者非官制之所裁今峤
 以未得改卜奔赴累设疾辞案辛未之制已有成断
卷一百八十 第 16a 页 WYG0548-0608a.png
 皆不得复遂其私情不服王命以亏法宪参议可如
 前诏峤受拜重告以中丞司徒诸如峤比者依东阙
 故事辛未令书之制峤不得已乃拜是时中原丧乱
 室家离析朝廷议二亲陷没寇难应制服不太常贺
 循曰二亲生离吉凶未分服丧则凶事未据从吉则
 疑于不存心忧居素允当人情元帝令以循议为然
 太兴二年司徒荀组云二亲陷没难万无一冀者宜
 使依王法随例行丧庾蔚之云二亲为戎狄所破存
卷一百八十 第 16b 页 WYG0548-0608b.png
 亡未可知者宜尽寻求之理寻求之理绝三年之外
 便宜婚宦后嗣不可绝王政不可废故也犹宜以哀
 素自居不豫吉庆之事待中寿而服之也若境内贼
 乱清平肆𤯝之后寻觅无踪迹者便宜制服
 骠骑将军温峤前妻李氏在峤微时便卒又取王氏
 何氏并在峤前死及峤薨朝廷以问陈舒三人并得
 为夫人不舒云礼记其妻为夫人而卒而后其夫不
 为大夫而祔于其妻则不易牲妻卒而后夫为大夫
卷一百八十 第 17a 页 WYG0548-0608c.png
 而祔于其妻则以大夫牲然则夫荣于朝妻贵于室
 虽先夫没荣辱常随于夫也礼记曰妻祔于祖姑祖
 姑有三人则祔其亲者如礼则三人皆为夫人也自
 秦汉以来废一娶九女之制近世无复继室之礼先
 妻卒则更娶苟生加礼则亡不应贬庾蔚之云贱时
 之妻不得并为夫人若有追赠之命则不论耳峤傅
 赠王何二人夫人印绶不及李氏(元和七年太学博/士韦公肃议郑馀)
 (庆私庙二夫人祔配曰谨按晋骠骑大将军温峤相/继有三妻疑并为夫人以问太学博士陈舒舒议以)
卷一百八十 第 17b 页 WYG0548-0608d.png
 (妻虽先后荣辱并随夫也礼祔于祖姑祖姑有三人/则各祔舅之所生如其礼意三人皆夫人也秦汉以)
 (来诸侯不复一娶九女既生娶以正/礼没不可贬自后诸儒咸用舒议)
 故事祀皋陶于廷尉寺晋礼移祀于律署
北魏罗结从道武幸贺兰部赐爵屈蛇侯太武初累迁
 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
 泰常元年卫将军安成公叔孙俊卒明元亲临哀恸
 赠司空安成王谥孝元赐温明秘器载以辒辌车卫
 士导从陪葬金陵子蒲袭爵后有大功及宠幸贵臣
卷一百八十 第 18a 页 WYG0548-0609a.png
 薨赗赙送终礼皆依俊故事无得踰之者
 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柱国大将军位在
 丞相上又拜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增佐史
 普泰初特以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
东魏武定三年高欢言并州军器所聚动须女功请置
 宫以处配没之口于是置晋阳宫
北周保定三年四月诏曰树以元首主乎教化率民孝
 悌置之仁寿是以古先明后咸若斯典立三老五更
卷一百八十 第 18b 页 WYG0548-0609b.png
 躬自袒割朕以眇身处兹南面何敢遗此黄发不加
 尊敬太傅燕国公谨执德淳固为国元老馈以乞言
 朝野所属可为三老有司具礼择日以闻谨上表固
 辞诏答不许又赐延年杖高祖幸太学以食之三老
 入门皇帝迎拜门屏之间三老答拜有司设三老席
 于中楹南向太师晋国公护升阶设几于席三老升
 席南面凭几而坐以师道自居大司马楚国公宁升
 阶正舄上升阶立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上跪
卷一百八十 第 19a 页 WYG0548-0609c.png
 设酱豆亲自袒割三老食讫上又亲跪受爵以酳有
 司撤讫上北面立而访道三老乃起立于席后上曰
 猥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治之要公其诲之
 三老答曰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自古明王圣主
 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唯陛下念之又曰
 为国之本在乎忠信是以古人云去食去兵信不可
 失国家兴废莫不由之愿陛下守而勿失又曰治国
 之道必须有法法者国之纲纪纲纪不可不正所正
卷一百八十 第 19b 页 WYG0548-0609d.png
 在于赏罚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有善者日益为
 恶者日止若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则天下善恶不分
 下民无所措其手足矣又曰言行者立身之基言出
 行随诚宜相顾愿陛下三思而言九虑而行若不思
 不虑必有过失天子之过事无大小如日月之蚀莫
 不知者愿陛下慎之三老言毕上再拜受之三老答
 拜焉礼成而出
 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自大统十六年以前任者
卷一百八十 第 20a 页 WYG0548-0610a.png
 凡八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禦侮之寄
 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后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
 家云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
 国公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
 山郡开国公于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
 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尤著赠使持节柱国定赵
 恒沧瀛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独孤信长女周明敬
 后第四女唐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唐
卷一百八十 第 20b 页 WYG0548-0610b.png
 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武帝时以王谦为益州总管
 总管之名始此
 柳蚪为秘书丞时秘书擢领著作不参史事因蚪为
 丞始命监掌焉
隋大业置司隶台有大夫一人掌诸巡察薛道衡为司
 隶大夫裴蕴为御史大夫欲重己权令虞世基奏罢
 司隶刺史以下官属
卷一百八十 第 21a 页 WYG0548-0610c.png
唐裴矩定大唐书仪
 宰相议事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元
 龄以仆射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中宗初
 裴炎繇侍中改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政事堂于中
 书省
 长安元年洛雍并荆扬益六州置左右司马各一员
 四年复旧太极元年又诏四大都督府置左右司马
 各一员
卷一百八十 第 21b 页 WYG0548-0610d.png
 裴行俭定选谱于长名榜遂为吏部故事语云长名
 以前选人属侍郎长名以后侍郎属选人
 张说检校并州长史兼天兵军大使修国史敇赍藁
 即军中论撰
 河陇太守营田度支张介然入奏称旨赐与良渥启
 曰臣位三品当给棨戟若列于京师虽富贵不为乡
 人知愿得列戟故里元宗许之别赐戟京师第门仍
 赐绢五百匹宴闾里长老本乡得列戟自介然始
卷一百八十 第 22a 页 WYG0548-0611a.png
 此即今棹楔所繇始通典开元九年十一月敕河东
 河北不别置度支营田使并令节度使兼充
 开元以后增置太原府为北京官属制置悉同两京
 景云二年北都长史领持节和戎大武等诸军州节
 度使开元五年领天兵军大使八年更天兵军大使
 为天兵军节度使十一年更天兵军节度为太原府
 以北诸军州节度河东道度支营田使兼北都留守
 领太原及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九州治太原此河
卷一百八十 第 22b 页 WYG0548-0611b.png
 东节度使之始
 会昌四年升大同都团练使为大同都防禦使乾符
 五年升大同都防禦使为节度使中和二年更大同
 节度为雁门节度领左神策军天宁镇遏观察使徙
 治代州三年赐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此大同节度
 使之始
 至德元载置河中防禦守捉蒲关使二载升河中防
 禦为河中节度兼蒲关防禦使领蒲晋绛隰慈虢同
卷一百八十 第 23a 页 WYG0548-0611c.png
 七州治蒲州此河中节度使之始
 长庆二年置晋慈都团练观察使治晋州太和元年
 升为保义军节度是年罢以二州隶河中节度
 至德元载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潞州建中元年名昭
 义军节度兼领泽潞二州徙治潞州中和二年节度
 使孟方立徙昭义军于邢州而兼领潞州自是五州
 有二昭义节度天复元年复合为一治泽州此昭义
 军节度使之始
卷一百八十 第 23b 页 WYG0548-0611d.png
 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以侍中充江南淮南转运使
 转运使名始此
 杨国忠兼诸使绾三十二印徐夤开元即事诗幄中
 无策印空多
 肃宗末左相苗晋卿摄冢宰后数日代宗复诏摄冢
 宰
 代宗初左相苗晋卿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上
 听入閤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
卷一百八十 第 24a 页 WYG0548-0612a.png
 卿始
 元和三年裴均拜尚书右仆射上曰唱授按送印皆
 尚书郎为之文武四品五官郎官御史拜廷下御史
 中丞左右丞升阶答拜时以为礼太重
 王涯复定循资格
 长庆时王播自同平章事以检校尚书右仆射出为
 淮南节度使仍领盐铁使职不肯易印诏听自随盖
 异数也至敬宗初乃以王涯代使焉
卷一百八十 第 24b 页 WYG0548-0612b.png
 伐蔡之役裴度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彰义军节度淮
 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度以韩弘领都统乃上还招讨
 以避弘然实行都统事表马总为宣慰副使韩愈行
 军司马李正封冯宿李宗闵备两使幕府及行御通
 化门临遣赐通天御带发神策骑三百为卫
 太和五年诏进裴度司徒平章军国重事须疾已三
 日若五日一至中书又兼侍中八年加中书令
 大中五年以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
卷一百八十 第 25a 页 WYG0548-0612c.png
 使制置使之名始此
 懿宗拜白敏中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未几加中书
 令(唐书自裴度以勋德/居而敏中以恩倖也)
 宋裴庭裕东观奏记白敏中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充
 邠宁行营都统讨山南平夏党项发日以禁军三百
 人从敏中上论请依裴度讨淮西故事开幕择廷臣
 不阻大吏上允乃以右谏议大夫孙商为左庶子行
 军司马驾部郎中知制诰蒋廷裕为右庶子节度副
卷一百八十 第 25b 页 WYG0548-0612d.png
 使驾部员外李荀为节度判官户部员外李元为都
 统掌记将军冉益陈君从为都虞候
 乾符六年以王铎为侍中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
 统
 大中十二年七月十四日三更三点退朝惟宰臣夏
 侯孜独到衙以御史大夫李景让为检校吏部尚书
 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中元休假通事舍人无在馆
 者麻案既出孜受麻毕乃召当直中书舍人冯图宣
卷一百八十 第 26a 页 WYG0548-0613a.png
 之捧麻皆两省胥吏自此始令通事舍人休浣亦在
 馆俟命
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
 院事知院之名始此
宋太祖征泽潞命户部侍郎高仞兵部侍郎边光范充
 北路转运使
 建隆二年以赵普为检校太保充枢密使不𢃄正官
 自普始也又以宣徽北院使李处耘为南院使兼枢
卷一百八十 第 26b 页 WYG0548-0613b.png
 密副使
 故事朝会一品班台省后宋乾德二年王溥自同平
 章事罢为太子太保上曰溥旧相当宠异之令分台
 省班于东西遂为定制
 曾纾南游记旧蛾眉班中书门下班分东西向谓之
 蛾眉班自王溥始王溥罢相归班
 太师为异数自赵普以开国元勋文彦博以累朝耆
 德方特拜焉虽太傅王旦司徒吕夷简各任宰相二
卷一百八十 第 27a 页 WYG0548-0613c.png
 十年止以太尉致仕
 常山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国朝宰相赵令卢相文潞
 公四十三登庸
 太宗宴金明池特召御史中丞孝义赵昌言预焉宪
 官从宴自昌言始
 雍熙二年始置翰林侍讲学士以邢炳为之
 景德四年以翰林侍讲知曹州侍讲学士外使自炳
 始焉
卷一百八十 第 27b 页 WYG0548-0613d.png
 自五代以来凡枢密院官皆文武参用大中祥符七
 年以王嗣宗曹利用并为检校太保充枢密副使亦
 不带正官编修之名古无之庆历四年史馆王洙都
 承旨单士宁编修枢密院例册编修之名自此始
 皇祐五年制以枢密使高若讷为尚书左丞观文殿
 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同群牧制置使故事罢枢密
 使当学士降麻及若讷罢但令舍人草词遂以为例
 仁宗时薛奎拜御史中丞兼理检使理检置使自此
卷一百八十 第 28a 页 WYG0548-0614a.png
 始
 容斋随笔熙宁初文彦博吕公弼已为枢密使而陈
 升之过阙留王安石以升之曾再入枢府遂除知枢
 密院知院与使并置非故事也安石之意以沮彦博
 耳
 王祁公以司空在中书文潞公以司空为枢密使侍
 中
 宋宰相为仆射文潞公等二十二人
卷一百八十 第 28b 页 WYG0548-0614b.png
 宋封公者王文献祁丁秘监晋章文简郇王武恭祁
 冀鲁文侍中潞富相祁郑韩
 元丰以崇文院为秘书省尽以三馆职事归之初除
 龙图阁学士王胜之为秘书监时寄禄官已正议大
 夫盖裕陵欲重此选又胜之雅有文学故也
 元丰改官制文彦博常以河东节度使守太师元祐
 初彦博罢节度使入为平章军国重事即去守字
 元丰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元祐五年太师平章
卷一百八十 第 29a 页 WYG0548-0614c.png
 军国重事文彦博为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充护国
 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
 宣抚使宋不常置累朝但除文彦博等五人而彦博
 宣抚河北仁宗征侬智高以狄青为宣抚使武臣为
 宣抚使自此始建炎后赵鼎自二府出为之绍兴末
 诏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黄遂寝其命
 而存中第措置两淮焉
 通考国朝元臣拜两镇节度使者才三人韩魏公文
卷一百八十 第 29b 页 WYG0548-0614d.png
 潞公中兴后吕成公是也三公卒辞之
 王明清熙丰日历晋州奏据雄州防禦推官知秀州
 崇德县事充晋州州学教授陆长愈状欲乞今后春
 秋释奠并以兖邹二公配享如允所请乞即下礼部
 定夺次序立式伏乞备闻奏州司所据陆长愈状闻
 敕旨寻下太常寺定夺申部今据本寺状看详至圣
 文宣王以先师颜子配享及以次从祀皆其门弟子
 也孟子知道固当尊礼然与孔子异代难与颜子并
卷一百八十 第 30a 页 WYG0548-0615a.png
 行配享之礼所请难议施行申部看详太常寺所定
 未得允当古者配享及从祀但取著德立功其道又
 以相成者不必皆用同时之人如蜡之祭也主先啬
 而祭司啬先农之配即以后稷神勾芒为少昊氏之
 子祝融为高辛氏火正今春秋之祭则勾芒配伏羲
 祝融大庭迎气之日又为从祀异代之人得为配祀
 明矣唐贞观二十一年诏伏生与高堂生杜预范宁
 之徒二十一贤与颜子俱配享孔子庙堂至今犹为
卷一百八十 第 30b 页 WYG0548-0615b.png
 从祀孟子亦于孔圣之门当在颜子之列至荀况扬
 雄韩愈皆发明先圣之道有益学者未入配享诚为
 阙典伏请自今春秋释奠以邹国公孟子配享文宣
 王设位于兖国公之次所有荀况扬雄韩愈并以世
 次先后祀于左丘明等二十一贤之间所贵上称圣
 朝褒崇儒贤备条祀典之意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帖
 检会左丘明至范宁二十一人并封伯爵如允所请
 即乞荀况扬雄韩愈并加伯爵自国子监及天下至
卷一百八十 第 31a 页 WYG0548-0615c.png
 圣文宣王庙皆塑邹国公像其冠服同兖国公仍画
 荀况等像于从祀之列荀况在左丘明之下冠服皆
 从封爵
 元封六年以守大尉开府仪同三司知河南府文彦
 博为河东永兴节度使守太师致仕彦博辞两镇止
 以河东旧镇贴麻行下彦博又言前辞阙下之日尝
 奏得致仕后当亲辞天陛今既得请请欲赴阙廷降
 诏从之
卷一百八十 第 31b 页 WYG0548-0615d.png
 神宗时三司使薛向迁工部侍郎疏辞赐诏弗允故
 事两府辞官乃降诏两省官得诏自向始
 元祐元年文彦博落致仕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序宰
 臣上所以处老臣硕德特命以宠之也五日或两日
 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
 翰林侍讲学士故事自两省台端以上兼元祐中司
 马休以著作佐郎兼侍讲时朝议以文正公之贤故
 特有是命前此未有也
卷一百八十 第 32a 页 WYG0548-0616a.png
 宋设配享功臣位于横街之南次内共十六位太师
 李继隆在横街之南道西东向太师司马光在横街
 之南道东西向
 神宗屡丧皇嗣邵武承议郎吴处厚上言臣尝读史
 记考赵氏废兴本末当屠岸贾之难程婴公孙杵臼
 尽死以全赵孤有天下二人忠义未见褒表宜访其
 墓域建祠帝览其疏瞿然久之即以处厚为将作丞
 访得两墓于绛封侯立庙婴封成信侯杵臼封忠智
卷一百八十 第 32b 页 WYG0548-0616b.png
 侯立祠墓侧载之祀典
 元符三年臣僚言按史记言韩厥之功不在程婴杵
 臼之下请于祚德庙设位从祀从之 绍兴二年驾
 部员外郎李愿奏程婴公孙杵臼于赵最为有功神
 宗皇帝初年封婴为成信侯杵臼为忠智侯命绛州
 立庙岁奉祀其后皇嗣众多垂佑万世今来庙宇隔
 绝祭亦弗举欲令礼官讨论于行在春秋设位望祭
 从之 十一年中书舍人朱翌奏程婴杵臼虽存赵
卷一百八十 第 33a 页 WYG0548-0616c.png
 孤然不绝赵氏而卒立武者韩厥也请以韩厥载祀
 典与杵臼同宇下礼官讨论太常寺检点国朝会要
 绛州祚德庙太平县晋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祠在墓
 侧 元丰四年封侯赐额崇宁三年封韩厥义成侯
 今讨论欲从所乞于行在卜地权创祠宇春秋二仲
 依小祠礼致祭 十六年加婴忠节成信侯杵臼通
 勇忠智侯厥忠定义成侯 二十二年又改封婴彊
 济公杵臼英略公厥启佑公命两浙漕臣建庙宇升
卷一百八十 第 33b 页 WYG0548-0616d.png
 为中祀庙在净戒院故址太一宫之南方虚谷成信
 侯庙碑记今广平府故洺州肥乡县春秋时立赵孤
 近世封成信侯程姓婴讳之里也史记晋赵世家春
 秋内外传刘道原通鉴外纪所书不同然成季之勋
 宣孟之忠若一发引千钧迄至于今有社稷不堕者
 谁之力欤厥后江南侯有庙甚盛曰祚德爵又不止
 此而肥乡如故南北异也
 宋枢密院房十有二曰北面房掌行河北河东路吏
卷一百八十 第 34a 页 WYG0548-0617a.png
 卒北界边防国信事曰河西房掌行陜西路麟府丰
 岚石隰州保德军吏卒西界边防蕃官曰兵籍房掌
 行诸路将官差发禁兵选补卫军文书曰民兵房掌
 行三路保甲弓箭手曰吏房掌行差将领武臣及知
 州军路分都监以上及差内侍官文书
 宣和末姚古为京畿辅郡兵马制置使
 靖康初种师道为河东制置使
 绍兴三年以赵鼎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大使
卷一百八十 第 34b 页 WYG0548-0617b.png
 之名始此
 绍兴四年以杨沂中主管殿前司公事辖御营五军
 又以都督府兵分隶之于是殿司之兵柄始一
 杨沂中将中军专总宿卫
 绍兴四年赵鼎自知枢密院为川陜宣抚处置使以
 与吴玠共事为嫌乃改都督川陜荆襄诸军事五年
 鼎与张浚并相遂带兼都督诸路军马入衔
 绍兴十三年殿前都指挥使杨存中拜少傅以保傅
卷一百八十 第 35a 页 WYG0548-0617c.png
 为管军自存中始
 隆兴元年秋命杨存中代参知政事王之望为都督
 非宰相而为都督自存中始
 神武中军旧止三部自杨存中职殿帅始增为五军
 又置护圣踏白选锋神奕神勇马步凡十二军时江
 海盗作因分置诸军控制之如泉之左翼赣之右翼
 循之推锋明之水军皆隶殿司总七万人由是殿司
 兵籍为天下冠
卷一百八十 第 35b 页 WYG0548-0617d.png
金贞祐四年七月辛酉监察御史陈规上书条陈八事
 十一月庚子遣御史陈规等充河南宣差安抚捕盗
 官
 兴定元年十一月丙戌太白昼见遣翰林侍讲学士
 杨云翼禜之二年七月己卯祷雨遣礼部尚书杨云
 翼分道审理冤狱
元修辽史总裁官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兼国子祭
 酒臣吕思诚
卷一百八十 第 36a 页 WYG0548-0618a.png
明危孝先临海人洪武四年进士官陵川县丞坐法输
 作江浦子诸生贞昉请代役从之
 洪武十三年九月置四辅官兼太子宾客位列公侯
 都督之次秩正三品告于太庙必欲德合天人均调
 四时以臻至治以徵至诸儒杜敩主夏官摄秋冬官
 兼太子宾客每赐坐讲论治道且令图其像赐衣三
 袭又有待漏院记之赐
 天顺元年正月时武臣不便于巡抚都御史乃议罢
卷一百八十 第 36b 页 WYG0548-0618b.png
 之遣户部属官分诣各镇督饷兼理屯田自是户部
 郎中督饷遂为定制
 天顺日录二年夏四月上召大学士李贤谕曰各边
 自革巡抚军官纵肆士卒疲惫朕初即位此皆奉迎
 之人纷然变更不出朕意今大知其谬卿与吏部王
 翱举才能者用之于是贤翱荐白圭等六人备各边
 巡抚
 嘉靖时太原吏部尚书王琼赠太师 明冢宰赠太
卷一百八十 第 37a 页 WYG0548-0618c.png
 师唯蹇忠定义王端毅恕而王恭襄实继之万历时
 蒲州杨襄毅赠太傅亦其亚也
 嘉靖二十六年考选庶吉士于东阁文曰原心诗曰
 善为宝取亢思谦等二十八人送翰林院读书
 吴郡王世贞觚不觚录吏部尚书与三品大九卿四
 品左右通政大理少卿遇则皆下舆马揖其四品以
 下同其长遇则不避独行则多避而自杨襄毅在隆
 庆初以少傅为吏部尚书位望俱重于是左右侍郎
卷一百八十 第 37b 页 WYG0548-0618d.png
 自本部外皆远避矣迄于今不复改杨公之再起以
 吏部尚书掌兵部事侍郎有欲不避者竟不敢
 万历时蒲州大学士张四维赠太师
 一地二首辅十五布政司惟一州一县而蒲州少师
 中极殿大学士张文毅四维少师建极殿大学士韩
 爌实并为首辅爌仍再入焉
 熹宗初韩爌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天启元年
 正月加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三年加少师
卷一百八十 第 38a 页 WYG0548-0619a.png
 太子太师四年为首辅崇祯元年十二月复为首辅
 
 
 
 
 
 
 
卷一百八十 第 38b 页 WYG0548-0619b.png
 
 
 
 
 
 
 
 山西通志卷一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