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辨證(四)
代州
山海經咸之山敦水出梁渠之山修水出焉俱東
 流注雁門北水行五百里至雁門大澤方百里雁門北(水經注雁門水在直隸)
山海經雁門水出雁門之山雁出其間髙柳
 其山重巒疊巘霞舉雲髙連山隠隠東出遼塞其水東南流髙柳縣故城北城平城東南六七十里於代為西北也以地勢度之非今雁門
髙誘淮南子註古之幽都雁門以北
通典雁門郡馬邑南境雁門北境皆是也漢
 靈帝時𦍑胡大定襄雲中等郡並流分散獻帝時省入冀州魏文帝復置并州自陘嶺以北並棄之今雁門郡及以北之地悉棄之
漢志太原郡廣武註河主賈屋山北部尉治莽曰
 信桓師古曰賈屋山史記所云趙襄子北登夏屋雁門郡平城東部尉治莽曰平順後漢廣武故屬太原有夏屋山
地形雁門郡廣武前漢太原後漢晉屬有東西
公元513年
 二平原東夏州延昌二年置領郡四徧城郡太和元年置領縣二廣武前漢太原後漢晉属雁門後属有三城徧城沷野註二漢朔方晉罷後復屬
公元580年
周大象二年司徒于翼廵長城立亭障西自雁門東至
 碣石
公元585年
隋志後周肆州開皇五年代州總管府大業初
公元679年
 府廢雁門郡雁門繁峙五䑓崞靈丘五縣唐置代州雁門郡都督府北有大同軍本大武調露元年神武軍天授二年平狄大足元年更名其西有天安天寳十二載置又有代北永泰元年置領縣五雁門五䑓繁峙唐林註本武延嗣聖元年五䑓崞置唐景龍元年更名宋景德二年唐林
雁門郡防禦置沿邉安撫司
公元1128年
金天㑹六年震武軍節度使貞祐二年四月僑置西
公元1214年
 靣經略司八月罷領雁門五䑓廣武繁峙等縣元中統四年雁門縣代州
通典雁門漢廣武縣故城在西南又有故平縣後漢末
 平城縣
廣武故城在縣西北漢置屬雁門郡後魏移置上館
 今廢一名雁門城雁門故縣也隋避諱雁門東陘西陘二闗元省平城廢縣在雁門縣城西南漢縣雁門郡
公元1266年
 前漢雁門郡註秦置勾注山在隂館莽曰填狄領縣十四首善無註莽曰隂館第五縣曰隂館樓煩景帝後三年置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入海莽曰富代後漢雁門郡領十四城首隂館史記漢蘇意勾注應劭山險名也在縣爾雅入陵西踰雁門是也郭璞曰即雁門山前後註㕘之隂館勾注樓煩間應在朔州馬邑之南管涔之北應州山隂亦其地云
  按史記趙襄子代代即今蔚州雁門闗北地皆是也今代州雁門闗内去蔚州二三百里
 五䑓縣
漢志慮虒師古曰音廬夷
地形永安郡驢夷二漢太原慮虒晉罷太和
公元1132年
 十年復改永安中有思陽城驢夷城倉城代王神祠(倉城今名白村)
隋大業初改名五䑓
慮虒城漢置縣屬太原郡晉時鐵佛劉武新興慮虒
 之地
張公城十六國時張平
公元1216年
金貞祐四年升為䑓州五䑓山慮虒
 繁峙縣
漢志代郡鹵城滹沱河東至參合滹沱别過郡九
 行千三百四十里并州川從河東至文安入海過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莽曰魯府雁門郡繁峙註莽曰當要太原郡葰人
後漢雁門郡繁峙鹵城故屬代郡
公元398年
晉隆安二年二月魏主珪至自伐燕居繁峙宫尹耕曰
 必在盛樂或近盛樂地非今繁峙縣也按昭成帝什翼犍即位繁峙之北時或建宫且猗盧從劉琨勾注陘北之地馬邑隂館樓煩繁峙五縣民于陘南更立城邑則漢之繁峙本在雁門闗北也
地形恒州繁峙郡天平二年置領縣二崞山
 峙註二漢晉屬雁門後改屬
公元598年
隋志後周繁峙郡開皇十八年復置縣有東魏武
 州及吐京齊新安三郡寄在城中後改為北靈州尋廢有長城滹沱小𣲖水唐山
舊唐志代州繁峙縣東魏置廓州又廢雁門郡
公元1214年
 葰人縣漢末荒廢改置繁峙縣周省隋復置金貞祐二年升為堅州太原路元因之
 崞縣
古史趙衰居原今原平縣
漢志太原郡原平雁門郡崞註莽曰崞張
後漢雁門郡崞原平疆隂
地形肆州雁門郡原平前漢太原後漢晉屬有
公元39年
 隂館城樓煩城廣武城龍淵神亞澤神雁門郡註秦置光武建武十五年二十七年天興中司州太和十八年屬領縣二原平廣武恒州繁峙郡繁峙二漢晉屬雁門後改属廓州武定元年置治肆州敷城界郭城領郡三廣安郡永定郡建安郡武定元年
隋志後魏石城縣東魏廓州廣安永定建安
公元590年
 郡寄山城後齊廢郡改為北顯州後周開皇十年改縣曰平寇大業初崞縣又有雲中城東僑置恒州尋廢有無京山崞山城山
通典漢樓煩郡波城在今縣東
輿地要覽樓煩故城在今太原府崞縣東十五里太陽
 都
唐析五䑓二縣武延縣後改唐林後梁白鹿
 改廣武併入崞縣元升崞州
保德州
春秋時為晉林濤塞後為林胡儋林所據趙武靈王
 復之如淳曰襜襤在代地
世家趙北有林胡匈奴傳晉北有林胡樓煩
公元993年
 德州唐宋皆為嵐州地宋淳化四年定羌軍景德元年保徳軍金大定二十二年為州十一年置倚郭保徳縣元光元年六月升為防禦
公元1257年
元憲宗七年廢縣至元二年省併隩州(河曲)芭州(在河套)入
公元1266年
 本州(秦邉紀芭州在府谷縣五里)三年又併岢嵐軍入焉四年岢嵐管州隩州仍來屬舊芭州在保徳州黄河西北元置芭州後省保徳
長城在州南偏村西黄河南接興縣八十里
明成化時太原左右衛小馬官軍保徳防禦
公元1267年
 徳間改隸石隰冀寜道冀寜官軍防禦
萬厯初偏闗保徳保徳州同監其収放十六年
 八角利民官兵三百冬春更戌
 保德界辨據舊通志宋置保德軍尋立為州五里西河麟府三州相為表裏控制夏人河東道元初府州即陜西府谷縣至元間乃併隩芭二州入焉是元時保徳河曲兼有河套直跨陜之北境不僅轄河以東也明改州為縣後復改為州太原府今改直隸州専轄河曲州西北境與府谷神木相直河界其中
 河曲縣
公元1270年
火山軍嵐州地太平興國七年北山時有煙焰
公元1067年
 建為軍治平四年火山縣四年金大定二十二年升舊火山軍為州後改隩州興定二年九月改隸嵐州四年徙治黄河許父寨領河曲一縣縣置于貞元元年至元初州縣俱省入保德州明仍置河曲太原府今以河曲保徳天橋之勝兼得火隩州址焉
公元前615年
 縣當河流曲處故曰河曲春秋文公十二年秦晉戰河曲乃在蒲坂雷首為今永濟匼河鎮地非此河曲
解州
公元前636年
春秋僖公二十四年伯納公子重耳濟河令狐
 桑泉臼衰杜註桑泉河東解縣西解縣東南臼城註解梁今河東解縣地
顔師古註解音蟹章懐解縣河東郡故城在今
 蒲州桑泉縣東南王符河東解邑有張城西張城
公元前294年
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敗魏師于解
路史解唐叔後河中臨晉東南解城桑泉之南
 虞鄉東三十里(城猶屬解僖十五年解梁以賂秦者非昭二十二年之解)後魏為二(南解虞鄉北解臨晉)以蚩尤體解名(集韻音蟹謬)
公元487年
地形北鄉郡北猗氏太和十一年置有解城
 此所謂解城未盡解州治也如陜州河北郡所領北安邑南安邑河北太陽四縣乃今解州所轄
舊唐志解隋虞鄉縣武德元年改為解縣虞州蒲州
公元643年
 别置虞鄉縣貞觀十七年解縣併入虞鄉二十二年復析置解縣蒲州
公元648年
解州聞喜安邑二縣平芮屬陜州
解州上刺史宋慶成軍防禦國初置解梁郡後廢
公元1215年
 為刺郡貞祐三年復升為節鎮名寳興定四年徙治平陸縣
志州蒲州解縣五代漢乾祐中解州宋屬
公元1267年
 京兆府金升寳昌元至元四年司候解縣
舊志春秋時解為解梁(即晉獻公滅魏以其地為解梁城是也)臨晉
 泉本宻邇相隣然各瓜分碁置至漢置解縣則合為一迄魏晉不改後魏太和間始置南解臨晉北解縣岐而為二三門未鑿解地皆水號渤澥水去澤梁故曰解梁馬淑援曰解本渤澥去水名其地以此歌風觀澤猶想見古意
公元613年
 解辨按渤澥别枝泉水所歸也解東有鹽池當黄河曲處有奥衍一區天產瑞花舊名海眼栁州所謂神液隂漉孕靈富媪天下與海分功者此也馬淑援之説似可味或曰解以蚩尤體解或曰州治古有迎薫閣鹽池内傅有舜彈琴處葢取解阜之意自三門既鑿水退澤梁故舊稱解梁後魏分南北解皆非今治隋大業九年徙治于此後漢書河南尹有大解城注云左傳昭二十三年師次于解杜預曰縣西南大解小解不可以河東
 安邑縣
蚩尤城鹽池東南二里山海經蚩尤作兵黄帝黄帝
 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黄帝下天女曰魃而止遂殺蚩尤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置之赤水之北所欲逐之者今日北行必先水道通溝蚩尤血化鹵
太康地理志舜都安邑蒲坂帝王世紀都安邑本紀帝相出居商丘少康
 歸安邑
  按東坡指掌夏后氏都在安邑陽城避商均之處非都也然亦非今之安邑縣也當在夏縣安邑之間為是
通典堯舜舊都今縣西有鳴條陌湯與于此
 條陌見後漢郡國
公元616年
漢志蒲坂有河丘亭註云左傳十二年秦晉戰河曲
 杜預曰在縣南湯伐桀孔安國河曲之南
帝王世紀安邑縣西有鳴條陌湯戰昆吾左傳昆吾
 同日亡地道記山在
書序伊尹相湯升自陑遂戰於鳴條之野作湯誓
 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寳玉誼伯仲伯典寳湯歸自夏至大坰仲虺作誥湯既黜復歸于亳作湯誥咎單明居蔡氏曰陑在河曲之陽鳴條安邑之西三朡國名今定陶其地也大坰滎澤衛州咎單臣名典寳明居二篇名皆亡三朡一説潞之三嵕山也
通志安邑韓國通鑑前編夏后禹踐位于韓金
 履祥曰按自唐虞以來都于冀州而冀自有牧非天子自治甸服之民跨河南北也羿距太康于河不得復返舊都五子之歌惟哀冀都之亡痛故業舊章之喪當時自河以南無恙汲郡古文太康斟鄩酈道元河南有鄩地薛氏謂今拱州太康縣漢之陽夏太康故城而傅亦稱相居帝丘大抵皆兖豫之境大河東南地耳然則太康為羿所拒不能濟河而更都南夏以傅仲康迄于后相皆在兖豫之境古大河東南羿據冀方之都因夏民代夏稱帝夷羿寒浞代之皆在冀州之境大河北至滅相夏統中㫁後四十餘年少康克復舊物
白虎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師
漢志安邑巫咸山在南鹽池在西魏絳魏徙
 至惠王大梁鐵官鹽官莽曰河東河東注秦置莽曰兆陽有根倉經倉
國子安邑柱國
地形志河北郡北安邑二漢晉曰安邑河東後改
公元487年
 太和十一年置為郡十八年復屬南安邑太和十一年置有中條山
公元617年
河中府安邑義寜元年安邑虞鄉安邑郡
公元618年
 武徳元年虞州又析置桐鄉縣三年安邑興樂縣貞觀元年十七年廢省桐鄉聞喜安邑解來屬至德二載安邑虞邑乾元元年隸陜州大厯四年復故元和三年來屬有龍池開元八年有鹽池與解為兩池大厯十二年生乳賜名寳應靈池有銀鹽河中府有鹽海府安邑
元憲宗潛邸河解府領之
公元766年
 張京俊舜陵安邑縣西北三十里曲馬村有鳴條舜陵在焉湖廣永州府九疑山亦有舜陵厯代祀典致其下千古之疑也竊甞考之古祭不墓故帝王陵寢不見古文元魏太和始詔祀堯于平陽舜于河東禹于安邑湯于汾隂唐代宗永泰二年道州舜廟近廟佃戸掃除刺史元結之請也又唐張謂道州舜廟碑云舊無陵廟天子有事皆于山下行之因建廟焉此永州舜廟之始宋建隆中復詔天下帝王陵墓設守視禁樵蘇太昊以下十六帝各給守陵五戸永州舜陵之始葢遵史記之文也按帝舜卒葬之説見于古文者凡九尚書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禮記法舜衆事野死檀弓蒼梧之野葢二妃未之從也國語展禽勤民事而野死孟子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卒于鳴條山海經舜陵不一海内南經蒼梧山帝舜葬于陽丹朱葬于隂大荒南經南海中有汜天之山赤水窮赤水東有蒼梧之野與均叔之所葬也又云帝堯帝舜帝嚳葬于岳山海内經又云南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九疑山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孔子家語帝命二十二臣率舊職恭己而已平地成天廵狩四海五載一始三十年在位嗣帝五十載陟方岳死于蒼梧之野而葬焉竹書紀年云四十九年帝居鳴條五十年陟司馬史記踐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野葬九疑是曰零陵此九書之中尚書尚矣言死而不言其地檀弓合葬者引雖云蒼梧未可便南荒蒼梧禮記國語之言其叙致似出一手不知展禽引古禮歟抑漢儒取國語之言雜入禮經耶曰勤衆事野死為祭法引之也夫命官分職平地成天事也若以南廵為勤衆事抑末矣則二書所云勤衆事勤民事者恐亦未可以南巡實之也若山海經則博而不倫家語則取尚書檀弓國語之言而雜著之益非有見也孟子史記二書是非既辨則千古之疑剖矣竊以為孟子之言必有確據檀弓國語孟子時恐未有南廵之解即有之亦孟子所不取也秦火之典籍闕略其作史記國語本國策而成之其云南廵狩蒼梧九疑不無可議尚書既云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朕師又曰正月朔旦受命神宗百官若帝之初是禹既已攝行天子事矣今曰南廵狩是百一十嵗之天子尚驅車南荒則禹所攝者何事一可議也且天子七月而葬同軌至今云葬九疑當時諸侯悉赴南荒耶抑不赴蒼梧尚在九疑南五百里何不即葬于蒼梧而復有九疑之返耶是又可議也且以尚書陟方廵狩蔡九峰註亦疑之矣竊惟五十載陟方一句是總叙位之年非謂此時廵狩也夫厯位之年何以陟方葢以陟方天子岳牧不得而同之故以此叙厯年猶云五十載為天子也然倦勤之後何以帝載亦猶帝攝行二十載未甞天子位也今史記廵狩二字實本之陟方即使不誣而南之一字何所本乎是又可議若是則子長之言似不得孟子短長矣獨可疑者子長生龍門鳴條不二百里何以安邑舜陵不言而逺取南荒為哉其五帝贊云余甞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海南江淮所至長老皆各往往黄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近是夫曰近是則亦未甞以為是也晉太康中盜發魏襄王塚得簡書數車紀年黄帝周赧王之十二年紀云四十九年帝居鳴條五十年陟與孟子適合魏承晉霸之餘居三聖故都文物之偹可知竹書之言非無據也若是之不葬永州而葬安邑鳴條確矣甞見李卓吾洞庭湘妃辨亦云舜陵安邑考辨甚悉似無剰義徐司馬又益以所聞兹述支辨亦竊欲附益云爾
 舜陵後辨之不葬零陵余既言之矣他日西漢書乃知子所從由于孔安國西漢林傅曰孔氏有古文尚書安國今文讀之遭巫蠱朝廷多事未立於學宫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遷書堯典等篇多古文説今按安國尚書五十載陟方方道舜在位五十載升道南廵狩崩于蒼梧之野而葬焉此子長史記南廵狩崩蒼梧之所本非古史傅文有據乃得於孔安國經解安國之説既誤子長安國乂有所從誤也安國孔子世孫宰我檀弓孔子弟子二戴之禮述宰我五帝德及檀弓篇皆有蒼梧安國之時鳴條蒼梧湮沒南方蒼梧竊附其名故誤指為南廵也獨不謂古文方國秦漢郡邑二千年來得仍不變乎且言蒼梧不言方國則是天子畿内地也安國以秦漢郡邑之名驅尚書陟方從其説不大誤乎孔子家語五帝一篇乃增陟方岳三字又變尚書矣其亦出於安國乎夫辨者如射覆得實如發覆覆之既發辨可勿用兩存之者蓋非辨無以洗羣書之疑非考實無以明辨果是事理之覈自有㝠合程伯淳之數倉柱人心之靈未可盡誣也然則安邑舜陵果是孟子叙伐桀之事曰自牧宫書曰自鳴條則鳴條牧宫宫名也葢郊外離宫竹書暮年居于鳴條註云鳴條蒼梧山之卒於鳴條葬于蒼梧非有異也矣晉書安邑非無見也風土記曰舊説上虞其言亦可釋也虞葢始封之邑又子均之封也若㑹稽上虞則非也今蒲州東南八十里有蒼陵谷媯汭不逺王肅媯汭地名則蒼陵谷古虞地也今中條山書㫁之古必有蒼梧之名故檀弓等書皆云葬于蒼梧亦非誣言也彼零陵之説誠荒唐
 夏縣
世紀禹或居安邑又曰禹自安邑晉陽漢志平陽
公元964年
 遷安邑路史今陜之夏縣唐隸周成王公在此本侯爵莊辛云堯時漢安邑之地葢昌陽翟之名世陽澤是也
地形河北郡有北安邑縣漢晉屬河東又有南安邑
公元487年
 太和十一年
通典漢安邑地葢夏禹所都為名夏都安邑城
公元428年
 今縣北十五里後魏神䴥元年别置安邑城都舊城之西四十里分安邑東地夏縣夏禹名城都舊城南十五里
公元487年
元和郡縣夏縣安邑縣地太和十一年别置十八
 年為夏縣
夏縣絳州乾元改屬陜州
  按文中子夏城註隋亦屬絳州不獨唐也
舊有夏城夏縣西北十五里乃禹時建都所築今謂
 之禹王城
唐志陜州有夏臺府
舊唐志安邑夏縣天寳後加管戸一萬八千五百是河
 南避兵之民胥北入中條山
 平陸縣
史記武王周章虞仲于周之北故墟是為虞仲
 列為諸侯殷時諸侯有虞國詩虞芮質厥成是也武王時國滅而封周章之弟于其故墟乃有虞仲之名古吴虞二字多通楊用修曰吳故虞字省文
路史㝠鄍也陜之平陸東北二十里有鄍城冀伐之者
 後為虞氏邑
路史夏陽之封晉滅之今陜之平陸見歐忞廣記杜
 註下陽河東大陽馬融云叔封上陽仲封下陽䟽謂二地虢邑不得二人分封其處服䖍曰在同州下陽漢志北虢大陽東虢滎陽西虢在雍
 水經註大河之陽曰大陽路史南虢上陽是城在陜縣硤石鎮西三十六里常陽驛之東南北虢男爵今陜地西四十五里故虢城是是大陽以此為仲邑仲後也
地形志河北郡大陽二漢晉屬河東後屬有虞城下
 陽城
唐志陜州有河北
公元1220年
金興定四年解州寳昌徙治平陸縣
  按二漢西河郡皆有平陸縣非此平陸平陸唐方得名
公元1251年
 平芮界辨唐志陜州陜郡本弘農郡義寜元年武徳元年曰陜州三年兼置南韓州四年廢南韓州天寳元年更郡名天祐元年興唐府縣次畿赤哀帝初復有大都督府領縣六陜硤石靈寳芮城平陸芮城平陸今日屬解者唐屬陜也且陜縣註有大陽闗茅津一曰陜津貞觀十一年浮梁有南北利人渠今津北岸屬平陸則平陸亦兼有唐之陜縣地平陸南岸界陜州西南靈寳東南澠池芮城南岸閿鄉西南華隂潼闗東南靈寳今日二邑河陜之分皆以河為界也靜樂石峽山明一綂志廣輿記胥謂晉人假道於虞出此大謬千里襲人人盡知其不便獻公時故絳渡洓水即可安邑踰山而至平陸豈其南轅而北轍乎
 芮城縣
路史王質虞芮之訟暨師武代殷乃収虞師芮師(六韜)路史芮伯爵今陜之芮城西二十里有芮故城九域
公元前658年
 有芮君祠代國西伯虞芮訟今平陸西六十里閒原者所爭田也(東西七里南北十二里)周為司徒(書注周同姓内國大夫寰宇記周司徒封芮為附庸非杜云馮翊臨晉芮鄉臨晉城在朝邑西南二里)秦繆公二年滅梁芮唐武德二年芮州
水經河水河北城南東逕芮城
後漢河北詩魏國有韓亭漢志註詩魏國晉獻公
 滅之以封大夫畢萬曽孫絳徙安邑
歐陽修十五國里次解魏本舜地唐為堯封以舜先堯
 明晉之亂非魏褊儉之等也
公元前533年
路史周景王之十二年(昭九年)使詹伯辭于晉曰我自
 王之代以后稷之功故受魏駘芮岐畢為吾西土武王克商蒲姑商奄為吾東土巴濮楚鄧為吾南土肅慎燕亳為吾北土則周之先甞受魏矣平陸乃故河東河北縣春秋屬晉
魯詩世學畢公初封畢伯當成王時進為魏侯傅十餘
 世晉侯佹諸滅之畢萬降為大夫食邑于魏(説較異)
路史今陜治平陸古魏城河北縣在河之東北南
 西去河各二十餘里北距首山十里所故魏風著十畝之詩魏晉滅之以賜畢萬(閔二年)芮奔魏故或以魏為萬邑同姓
路史魏在安邑芮近鄭樵云河中河西縣河西熙寜
 年省入河東縣
括地志畢原在雍州萬年西北二十八里
太平寰宇記芮城五里魏城即萬所封八里水
公元前715年
 經注二城中有段干木干木晉之賢人魏文侯過其門式其廬所謂徳尊萬古芳越來今汲冢竹書紀年晉武公元年一軍芮人乗京荀人董伯皆叛匪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紀年又云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萬萬出奔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九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郟亦或萬之故畫也
地形志陜州河北郡領縣四北安邑南安邑
 北太陽恒農郡北陜二漢晉曰陜屬有曲沃城鄧芝
公元前533年
劉良臣曰芮姬姓伯爵葢自以來耿國非周
 初始封也山西通志河東芮王記本陸徳明周非同姓不封之説謂周初封同姓不知當封時質成于文王者又何人耶稽之傅記皆曰姬姓無周封字也或曰朱文公魏詩傅亦曰周初同姓廟記葢本于此文公就畢魏而言葢畢萬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髙之後畢在今長安絶至萬為大夫伐魏取之獻公以其地為采邑即芮地也芮之稱魏以芮伯萬為其母所逐秦人納之居於魏相去一舎(芮伯城西二十里鄭村魏侯城五里)遂不稱芮而稱魏猶魏侯罃遷梁稱梁也文公非義精微未及詳考
馬淑援曰解舊志載州西南六十里有魏故城今隸
 地又畢萬墓在焉以為古魏近之矣但史記言古所在水經注魏城山河之間亦未指定古魏而芮地又相傳河北城為文侯城意此即古魏城乎議者以城在今芮遂謂芮即古魏不知古魏芮本比隣晉初以賜而芮并入于魏則其後也况國風葛屨諸什皆魏未滅時詩朱子於魏風下明注解即其地在析城西雷首北是確指解為古魏矣
薛一鶚芮城地東北漸髙以及山東南下以及
 河為縣治數十平衍
 芮魏辨據劉良臣謂魏即芮而馬淑援又謂古魏在解按鄭康成詩譜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河曲北渉汾水四至分明詩彼汾沮洳河水清且漣漪等語可証古魏地廣芮適在析城雷首河曲中則不得以魏専屬解州境而逐居于魏遂稱魏而不稱芮其説尤可味也
公元619年
 芮城界辨芮在漢以後胥名河北河東郡後魏河北臨晉左馮翊注云秦獲大荔更名河水祠芮鄉故芮國後漢書注與虞讓國本紀虞芮亦云芮在馮翊臨晉縣二國相讓閒田在今平芮界漢重泉臨晉河西豈古芮地綂轄于古臨晉自今永濟城西以達南東百餘里皆古臨晉屬乎後魏河北二漢晉屬河東芮城媯水首陽山伯夷叔齊墓永濟南地舊多隸芮而芮又屬河東郡何以稱焉隋書註云舊置安戎後周改又置永樂後省入芮與永濟地分合無定而唐武徳二年芮城河北永樂芮州貞觀元年州廢以永樂鼎州芮城河北屬陜郡宋因之金乃改與平陸均隸解云
絳州
公元前38年
左傳荘公二十六年春士蒍大司空夏士城絳
 深其宫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公元前647年
僖公十三年輸粟于晉自雍及絳相繼註絳晉國都
 正義曰秦都雍雍臨渭晉都絳絳臨汾渭水從雍而東至弘農華隂縣入河從河逆流北上河東汾隂縣乃東入逆流東行而通絳故杜云從渭水運入河汾
公元前601年
成公六年人謀故絳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
 邑獻子曰不如新田公從夏四月丁丑晉遷于新田季文子如晉賀遷也杜註晉復命新田為絳故謂此為故絳新田平陽絳邑縣
  按杜註則絳與新田皆在晉之平陽絳邑
前漢聞喜註故曲沃晉武公晉陽徙此絳註晉武公
 自曲沃徙此晉書註亦同後漢絳邑杜預故絳聞喜邑註晉蒐清源在縣北又曰曲沃縣東百數
  按古曲沃聞喜止數里本屬一地而謂武公徙絳則與左史不合左史胥在獻公之世謂自晉陽曲沃尤與封叔父成師曲沃語相戻
杜預曲沃别封成師之邑在河東聞喜縣翼晉舊
 都在平陽絳邑縣水經注水出絳山西北注流於澮應劭絳水絳縣西南以故為言也又曰晉去故絳新田又謂之絳即絳陽也葢在絳澮之陽
通典春秋為絳國即故絳新田之都也
  按杜註水經注通典㕘覈李汝寛有辨詳見聞喜
舊志成侯服人曲沃五世穆侯費生徙絳再傳至昭
公元前1274年
 侯徙翼至曲沃武公并晉又都翼獻公九年夏士蒍城絳
西魏後周以為重鎮
絳郡後魏東雍州後周絳州
唐武徳初總管府隸絳潞葢沁建澤韓晉呂澮秦蒲
 芮虞邵十五州二年復州
宋置絳郡防禦
公元1128年
金天㑹六年絳陽節度使崇慶元年晉安府
公元1218年
 元帥府事又置宣撫司興定二年十二月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三年三月河東南路轉運司
元初節度使行元帥府事以府罷仍為絳州平陽
 路
公元前669年
 翼絳聞喜曲沃等地通辨聞喜邑曲沃漢書二語可㫁二縣沿革景公由絳遷新田抑宜覈故絳新絳北絳之分暨新田之地之胥為絳也春秋以前晉都翼自武侯成侯昭侯皆在舊都後封成師桓叔于曲沃一傳荘伯再傳而武公其間潘父迎立晉人拒之平王桓王使虢公虢仲以兵伐曲沃反覆馳突皆在今聞喜翼城境地釐王曲沃武公為晉君列諸侯盡併晉地始都翼獻公八年士蒍説城聚都之命曰絳今絳縣縣南車廂城也九年始都絳今太平縣南晉城也(通典晉武公于此)杜註絳晉國都正義又曰晉都絳絳臨汾汎舟之役自雍及絳相繼當在今太平絳州稷山太平又有古晉遺址此翼與太平所以胥名絳也顧翼名絳新田亦名絳今翼城南有北絳村即故絳城此翼絳也水經注應劭絳水絳縣西南以故絳言此即指車廂城也後自絳遷新田復謂絳都為故絳曲沃東南二里絳邑城新絳故絳自後魏分絳縣地曲沃縣與聞喜同正平郡扵今翼城北絳郡小鄉北絳二縣扵今絳縣南絳郡并縣後周絳州隋唐宋以後絳州絳郡然後統南北絳而胥轄之杜註汾水出太原經絳北西南入河澮水平陽絳縣西入汾而註絳與新田皆曰今平陽絳邑縣是則絳州曲沃等地胥為絳胥為新田絳邑地頗廣范志絳邑翼城絳縣東西胥在其中不可車廂城為孤証通志曲沃絳縣皆曰春秋晉都新田地李在澗據以立辨甚為朗徹尚有未盡晰者因䟽通以廣其説
公元487年
 春秋傳曰下國有宗廟謂之國絳曰下國矣此説宜覈今絳州絳縣舊志皆引城聚為証太平縣南二十五里有古晉城亦士蒍所築試以地形里數揆之晉城南二十五里即今絳州州距絳縣百里絳縣翼城七十里距曲沃五十里距太平七十里聞喜絳縣八十五里距太平亦僅百里曲沃漢晉未立縣後魏太和十一年置後周復置其始皆統于絳邑治于太平縣晉城觀通典晉自曲沃徙此聞喜縣地二語則知聞喜即絳非両地太平鄉寜皆古臨汾臨汾界止于晉城其南則皆聞喜絳邑地故漢晉以後絳邑較今絳縣為廣隋唐後之絳州絳郡北魏絳郡亦復擴衍至于新田則確曲沃汾澮交流汾水城西一十八里澮水城南二里顯然可據太平絳州以南亦為汾流所經而寖與河近曲沃二水交滙地也古曲沃在聞决無可疑城聚絳杜註新田平陽絳邑縣葢曲沃未設以前地多絳邑也亦不得今日州縣分疆遂畫為二
 聞喜縣
公元前111年
漢書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左邑桐鄉南粤
 改左邑聞喜縣漢志聞喜曲沃晉武公晉陽徙此武帝過更名秦曰左邑莽曰兆亭
後漢聞喜邑曲沃注引博物記曰縣治洓之川曲
 沃在縣東北數里與晉相去六七百里見毛詩譜註稷山亭註縣西五十里左傳曰宣十五年晉侯
 治兵于稷有洓水註左傳呂相絶秦曰伐我洓川有洮水
水經注汾水又西逕清源城北故清陽亭也城北有清
 源晉侯清源三軍處也
公元前629年
左傳三十一年蒐于清源杜註在聞喜縣北馬融
 成頌采清源清源地河東聞喜縣北成十八年大夫逆于清源註同
地形正平郡聞喜二漢晉屬河東後屬有周陽
公元428年
  東雍州正平郡註故南太平神䴥元年改為征平
公元494年
 太和十八年復領縣二聞喜曲沃通典聞喜亦故曲沃地左邑縣桐鄉
舊唐志聞喜漢縣隋為桐鄉縣武徳元年分置聞喜縣
  曲沃絳縣地後魏曲沃縣聞喜縣
 魏置南絳州又置絳縣
  考舊唐地理志則曲沃聞喜二縣沿革自明不煩聚訟
李汝寛聞喜曲沃辨今之聞喜曲沃也今之曲沃
公元前551年
 古新田何以知之按史記晉昭侯文侯成師曲沃索隠河東之縣名漢武帝改曰聞喜也故曲沃桐鄉桐鄉聞喜不及桐鄉省文耳晉驪姬請使申生曲沃以速縣韋昭解曰曲沃宗邑河東聞喜是也春秋魯襄公二十二年晉欒盈入于曲沃堯叟註曰曲沃河東聞喜前漢地理河東郡縣二十四有聞喜註曰故曲沃後漢郡國志曰聞喜邑曲沃地理志曰聞喜曲沃文選潘岳笙賦曰河汾之寳有曲沃懸匏焉註引漢書河東聞喜縣故曲沃綱目集覽曰聞喜絳州曲沃縣漢武帝聞喜此非聞喜曲沃之證乎魯成公六年晉遷于新田曰有汾澮以流其惡至後魏始置曲沃縣亦猶武帝修武獲嘉其後别置修武也今曲沃人識其邑里皆曰新田郡而汾澮二水見在境内曲沃志亦曰即春秋新田地此非今曲沃新田之證乎或曰詩傳既曰唐侯封子燮改國號曰晉後徙曲沃曲沃即晉都矣又曰昭侯成師曲沃豈其都邑而封成師乎曰史不云乎曲沃邑扵翼晉君都邑也蓋是時晉曲沃遷都于翼而以其故都曲沃成師是為桓叔也其後桓叔之孫武公卒滅晉而代為諸侯仍都曲沃至其子獻公始都絳即今絳州也至景公復自絳遷于新田復命新田為絳而以故都之絳為故絳山西通志曲沃絳縣皆曰春秋晉都新田地誠是也至漢始以絳絳縣未有曲沃也至後魏始置曲沃縣絳縣地而置之也知此則三縣沿革甚明而曲沃之新志多誤矣沃人李廷寳氏撰志曰魯成公六年人謀故絳韓獻子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今澮水在沃南二汾水在沃西一十八里故通考曲沃為晉所都新田之地若今之聞喜則去澮逺矣寳之此證謂今曲沃即古新田則是矣以證今之沃為桓叔所封之沃則非也何者桓叔所封之沃乃古曲沃既以今之沃為新田以為古沃豈以新田古沃為一地如其一地也則人謀故絳當云復都曲沃何以言遷于新田也况故都水土晉人豈不之而必待獻子熟計之乎寳以通考之沃為古沃不惟失馬氏之意且自矛盾甚矣他證多類此要不俟乎予之贅也
李汝寛桐宫辨諸志皆以聞喜桐宫陵所在予
公元前629年
 竊疑之按漢書劉向傳厯叙帝王陵墓殷湯無葬處師古曰謂不見傅記也漢去古未逺劉向班固為世大儒不知湯之葬處諸志何以知其在聞喜也司馬光宋之大儒其撰聞喜宣聖廟記亦未及此金有張邦彥者撰宣聖廟記據一時儒生父老之言謂文廟古之湯陵引尚書孔安國註以信之而力詆魏文帝皇覽言湯葬濟阥之非葢因地名桐鄉且多古柏附㑹也夫安國尚書桐宫止云此湯葬地也未言所在邦彥何以知其指此也記又曰其地葢清源相接魯僖公三十一年晉蒐于清源杜註云在聞喜縣當時雖則未名聞喜然亦桐之事實見于春秋也夫尚書註䟽未言桐宫清源相接他書亦未有之者邦彥何以其與清源相接以為桐之事實也夫桐鄉桐宫已屬無稽又以文廟為湯陵非齊東野人之語乎及考平陽府山西通志雖以聞喜為湯陵于榮河又皆云湯陵在縣北百祥村西癸未歳淪于汾河以石柩遷于别地洪武初寢廟于陵以便嵗時致祭正徳元年少卿喬宇題准修祠又按文獻通考大明一統志云湯汾隂又按隋制祀湯于汾隂汾隂榮河也又按丘文莊公大學衍義補云我朝帝王陵既命有司嵗時修葺又於三年一次祝文香帛太常寺樂舞生賷往所在有司致祭凡三十六帝而殷湯與焉雖未言其所在然亦可見必知其所在而非聞喜矣夫據漢書則湯所在不可知也據尚書註雖知桐為湯而桐之所在不可知也據文獻通考書及喬宇所題雖直指榮河而猶未可盡信也乃邦彥則不闕疑輕信儒生父老之言既則濟博辨而并失安國元凱之意以致正徳間邑博王紳修志遂以桐宫為邑故而州據縣府據州省據府諸志皆誤誰之咎也若曲沃志又謂桐鄉城在縣西南驛喬村世傅伊尹太甲於此則湯愈多而両地父老賢於漢儒逺矣
 河津縣
尚書祖乙徙耿
公元前661年
晉獻公十六年滅耿服䖍耿國姬姓
史記晉獻公趙夙索隠河東皮氏縣耿鄉晉灼
 曰岸頭河東皮氏亭也
漢志皮氏鄉故耿國晉獻公滅之以賜大夫趙夙
 十世獻侯中牟冀亭莽曰延平
地理皮氏縣水南耿城是
括地絳州龍門東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國皮氏
 故城絳州龍門西一百八十歩正義縣西百四十歩縣東一里有耿鄉城一名舊縣城舊志移治陽村皮氏縣後魏又改龍門復修耿鄉城
公元前313年
  按魏襄王六年秦取皮氏焦恵王九年渡河皮氏十三年撃皮氏未拔而解則戰國已有皮氏非秦改也
杜預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鄉耿都城址在縣東
 南史云在蒲州北一百八十里通志吉州南書傅洩鹵墊隘
公元前295年
地形晉州河西郡天平四年置領縣一夏陽
  按是時東魏置郡以誇耀闗西非實境也
公元487年
東雍州梁郡領縣二髙凉太和十一年龍門
 置有髙凉闇閣驪姬龍門註故皮氏二漢河東晉属平陽眞君七年改属有臨汾城
南汾州北鄉郡領縣二龍門汾隂龍門郡領縣二
 西太平汾陽
隋開皇初龍門郡龍門縣河東郡
公元619年
唐書河東郡龍門武徳二年秦州東治五年析置
公元643年
 萬春縣貞觀十七年廢省萬春入龍門隸絳州元和初來屬有龍門闗有髙祖貞觀中置有龍門開元二年
元皇慶初故城東西三靣胥湮汾水因移于西北
 里今縣是也
皮氏城在城西楊村秦築今湮
  按今之河津龍門金元皆屬河中府明屬蒲州今隸絳州以其地在汾水北也
鄭氏箋梁山今在馮翊夏陽西北韓姬姓之國也後為
 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為邑名焉
路史周平王子唐封梁山梁伯千姓編唐平王子張士佩曰韓葢侯伯之國也及大夫韓武子萬食采
 韓原為邑武子獻子厥從封姓為韓氏是為韓厥獻子宣子徙居州州蘇忿生州邑宣子貞子徙居平陽及韓分晉而初所食采之邑曰韓原者乃為魏分焉魏封今開封大梁韓原時曰少梁焉以界秦戍守重之也韓原龍門龍門雍州之域也
公元前515年
顧炎武竹書紀年平王十四年晉人滅韓按左傳
公元727年
 公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于韓上言渉河下言及韓又曰冦深矣是韓在河東非今之韓城也故杜氏但云韓晉地正義括地韓原同州韓城縣西南非也文公十年晉人伐秦取少梁始得今韓城之地益明戰于韓非此也
 韓原韓國韓原多混為一皆未詳建始末之故周始封之韓左傳邢晉應韓皆武之穆是也國都并州於周職方為正北故詩曰溥彼韓城燕師所完當時錫命奄受追貊北國宣王因韓侯始立來朝使復其祖封而詩人美之春秋以前之韓也平王時晉滅韓以賜桓叔之子萬為韓武子食采韓原後三韓厥獻子居卿位宣子徙居貞子平陽春秋之韓也越數傅而景侯䖍趙魏同列諸侯分晉地十餘世至王安乃盡入地于秦為潁川春秋以後之韓也考韓奕鄭箋謂在左馮翊夏陽西北括地志謂在同州韓城縣西南朱註因以梁山為韓鎮而杜氏註第云韓晉地不言所在王肅又言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地形志亦云范陽郡方城縣有韓侯城日知録水經注聖水方城縣故城北又東南韓城東二語以為韓國近燕同州韓城可偹一説夫賜地與食采之邑必不甚逺今左傳韓原戰地未知武子采邑與否而傳云涉河侯車敗後又云三敗及韓則韓原應在河東無疑不然杜註何以云晉地耶且史伯鄭桓公武王之子應韓不在杜註云韓河東郡界此與王肅地形志諸説雖不盡合而河東之有韓原則可考矣通志安邑韓國通鑑前編夏后禹踐位于韓漢書河北詩魏國有韓亭今襄垣縣韓城傅為趙襄子築後周置韓州于此凡此又因時地而變名但距河已逺未必即戰于韓原之韓也
史記少梁更名夏陽少梁梁國秦滅之在韓城縣
公元前327年
 二十二里唐改曰韓城縣夏陽故少梁秦恵文王十一年更名禹貢山在西北龍門山在此華池韓城西南十七里在夏陽故城西北四里髙門華池三里
顧炎武左傳九年梁伯曲沃梁國馮翊
公元前332年
 陽縣郤芮曰梁近秦而幸焉是也漢書地理志云馮翊夏陽縣少梁水經注乃曰大梁周梁伯之居也梁伯土功大其城號曰新里民疲而潰秦遂取焉後魏惠王安邑徙都竹書紀年梁恵成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是也是誤以少梁大梁不知大梁不近秦也(後漢河南尹故國伯翳後註引博物記曰梁伯土功今梁多有城亦誤)
公元前339年
秦孝公二十三年與晉戰岸門哀王二年秦使樗
 里子取我曲沃犀首岸門劉氏曰河東皮氏縣岸門亭繋走犀首岸門于取曲沃之下則索隠劉氏之説為是徐廣潁隂正義許州長社縣之説為非
地形華山郡夏陽縣梁山龍門黒水城是梁山龍
 門山析為二也
 稷山縣
公元598年
隋書後魏髙凉開皇十八年改焉有後龍門郡
 開皇初廢又有後勲州總管改曰絳州開皇初
唐書注本絳州唐屬河中府
金元皆隸絳州
 絳縣
水經注翼為晉舊都獻公北廣其城方二里又命
公元前312年
 之為絳莊二十六年士蒍城絳以深其宫是也
杜預絳註平陽絳邑縣是今縣南十里車廂
公元前668年
晉獻公九年始都絳景公十五年自絳遷于新田復命
 新田為絳舊通志絳縣晉都新田
通典春秋時晉武公曲沃徙此聞喜縣地
公元前651年
路史穆侯居見詩譜荘二十六年士蒍城之二漢
 縣今隸絳有絳山絳水有故絳城翼城東南曲沃南二景公新田又曰絳乃以翼為故絳後魏北絳縣翼城南絳在絳都
  按左傳杜註以絳邑故絳路史以翼為故絳非相戾也晉地皆以絳名翼對絳都為言故絳絳都對新田而言亦曰故絳
史記絳侯周勃食絳八千一百八十戸葢一邑三邑
 也絳縣曲沃翼城地入絳
地形晉州南絳郡建義初置治㑹交川領縣二南
公元494年
 絳註太和十八年置屬正平郡建義初屬小鄉建義元年罷有小鄉城
公元1265年
元至元二年垣曲八十六年復立垣曲絳縣如故
 垣曲縣
公元1328年
亳城在縣西十二里元致和元年石碣殷商烈祖成湯
 聖王居亳故都
韻府垣曲西有亳原湯誓衆于此南有葛伯城西
 有童子
張象蒲亳都辨唐虞夏故都皆在平陽境而舊志
 志殷遷耿不及亳者未知亳之在垣曲垣曲景山大河近接葛伯寨在五代周時亳城縣書音義稱濟隂亳縣濟水濟源山而山在縣東桐鄉在其北即伊尹太甲處今聞喜是也湯陵在其西厯載祀典今榮河是也皆距垣不二百里而湯妃墓廟俱在垣境其為亳地明孟子曰湯居亳與為隣世亳州為亳長葛固妄謬不足與辨傳記所載稱亳者三謂亳在榖熟皇甫謐也謂亳在䝉縣杜預也謂亳在偃師鄭康成也稱者二一云寜陵葛伯一云郾城葛伯城嘻何亳與之多也蓋甞考之榖熟夏邑也然考城亦名榖熟大小二大者在丘北小者在商丘南于彼于此茫無確指可信乎歸徳志帝嚳商丘亳城湯自商丘遷焉河南又稱偃師縣帝嚳所都也成湯西亳即此其在左傳帝嚳封其子閼伯商丘以主大火是以閼伯之臺之墓之廟既封其子又作之都于理非宜且既都商丘何為又都偃師二都偃師西去景山不逺説者引景員維河以實之按黄河潼闗而下閿鄉縣界經靈寳陜州神池新安孟津諸縣以達開封不聞經偃師所謂員河者安在偃師景山不名亳䝉城景山而名景亳所不解也若其寜陵有葛國者所以實亳在商丘之説也然寜陵甯城葛鄉葢説者妄也郾城三亳逺安得有葢起于好事者欲以葛城偃師証成偃師之為亳而偃郾音近譌以傳譌遂蔓及之耳括地冢在北亳皇覽曰在濟隂亳縣劉向直謂無葬處是皆不可信則偃師之墓亦偽也孔安國以桐為葬地鄭康成謂桐地有王離宫皆不得其實晉太康地記尸鄉有亳坂東有城為太甲所放處信斯言也若之何不名桐而自秦以來所謂桐鄉乃在偪近垣曲聞喜垣曲地僻而道險名公鉅儒罕有至者故其遺蹟不見論述而守斯土生斯地者承訛襲舛不復考覈如斯類者葢比比也可勝道哉
公元693年
左傳文公二年春秦孟明視帥師伐晉以報殽之役二
 月晉師禦之先且居中軍趙衰佐之王官無地禦戎狐鞫居為右甲子戰于彭衙狼瞫以其屬馳秦師死焉晉師從之大敗秦師晉人謂秦拜賜之師
襄公元年晉圍彭城晉人以大夫彭城者寘諸
 瓠丘垣曲縣東南瓠丘即今陽壺城也
公元前635年
襄公二十三年齊伐晉戍郫邵封少水以報平隂之役
 註少水即沁水路史郫晉地趙盾公子樂處有郫氏
公元468年
魏獻文帝四年邵郡于陽壺城南一里南臨大河
 置白水縣在西郭通白水縣彭衙晉秦戰處按郃陽西北彭衙杜甫彭衙夜深彭衙月照白水山文獻通考參覈
路史垣縣軹闗南逕苗亭西亭本周之苗邑賁皇采
漢志垣註禹貢王屋山東北沇水所出東南武徳
 入河軼出滎陽北地中又東至瑯琊入海過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
地形東雍州世祖太和中天平初復領郡三
公元470年
  邵郡髙凉郡正平郡邵郡皇興四年
 邵上郡太和中併河内孝昌中改復領縣四白水註馬頭山清廉註有清廉白馬山平註王屋山西太平洛州新安郡天平初置東垣二漢晉屬河東後屬
後周邵郡亳城又置邵州白水亳城隋開皇
 初郡大業初州廢改為垣縣又省後魏所置清廉縣後周所置蒲原縣入焉
公元617年
唐書義寜元年以垣王屋邵原郡又置清亷宅城
公元618年
 二縣武徳元年邵州二年長泉縣是年長泉懐州後省五年亳城入垣貞觀元年廢省清亷入垣來屬龍朔三年洛州長安二年復舊貞元三年隸陜州元和三年復舊
俱利城澠池縣西通秦昭王趙恵文王㑹處故
 云俱利
邵原縣濟源縣西唐置尋廢
公元809年
  按垣曲乃古邵地邵郡邵州邵原皆以召公分陜名通考垣有古臯落城即周召分陜地也按東雍州邵髙凉正平三郡晉州平陽郡註云晉分河東真君四年東雍州太和十一年改置汾州定陽郡註云舊屬東雍州延興四年分屬焉孝昌中寄治西河真君禽昌平陽襄陵臨汾泰平延興定陽昌寜皆屬東雍州
吉州
商王祖乙元祀丙申圮於相徙都于耿史記祖乙既立
 是時相都又有河决之患乃自相徙都于耿書序祖乙圯于耿作祖乙九祀甲辰圯于耿徙都于邢巫賢相商復興在位十有九祀子祖辛前編曰耿在河中府龍門縣邢在邢州龍岡商王祖辛元祀乙卯在位十有六祀弟沃甲商王沃甲元祀辛未在位二十有五祀祖辛之子祖丁商王祖丁元祀丙申在位三十有二祀沃甲之子南庚商王南庚元祀戊辰在位二十有五祀祖丁之子
 陽甲商王陽甲元祀癸巳在位七祀盤庚殷王盤庚元祀子遷都于殷改國號曰殷
耿城在州東南殷祖乙遷耿隋置耿州城取此
 庚自耿遷殷盤庚三篇即今河南偃師
漢騏侯國在河東
通考北屈縣左傳屈産之乗是其地
公元474年
地形晉州定陽郡興和四年置領縣三平昌西
公元542年
 五城興和四年敷城郡天平四年置領縣一敷城(附録定陽郡後以郡隸晉州肆州敷城也)汾州定陽郡舊屬
公元474年
 雍州延興四年分屬焉孝昌中寄治西河領縣二定陽延興四年昌寜(仝上)南汾州領郡九北
 吐京郡領縣四平昌北平石城吐京
 西五城郡領縣三西五城昌寜平昌南吐京郡領縣一新西定陽郡領縣一洛陵
 定陽郡領縣一永寜北鄉郡領縣二龍門
 汾隂五城郡領縣二五城平昌中陽郡領縣二洛昌寜龍門郡領縣二西太平
 汾陽
  按南汾州東西交爭地東魏置州郡
隋志文城郡東魏南汾州後周改為汾州後齊為西
公元584年
 汾州後周平齊總管府開皇四年府廢十六年改為耿州後復為汾州綂縣四吉昌後魏定陽縣并置定陽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名大業初文城郡風山文城後魏置有石門山
 伍城昌寜後魏平昌縣後廢隋末復置唐更名呂香五代周
舊唐志慈州元魏南汾州改為耿州又為文城郡
公元618年
 武徳元年改為汾州五年改為南汾州八年改為慈州以郡近慈烏戍故也吉昌隋縣文城元魏仵城縣改為文城顯慶三年仵城縣東北城村唐天祐中更曰屈邑孟門山石鼓山仵城後魏置縣取鎮戌名也
宋置慈州團練使宋書慈州舊領吉鄉文城鄉寜三
公元1072年
 縣熙寜五年廢州以吉鄉隰州縣治吉鄉軍使仍省文城為鎮隸焉又以鄉寧晉州襄陵縣元祐元年吉鄉軍為慈州吉鄉一縣
公元1151年
金天徳三年慈州耿州文城郡明昌元年
 名吉州吉鄉鄉寜二縣
公元1261年
元初司候吉鄉鄉寜二縣中統二年司候司入
公元1265年
 吉鄉縣至元二年吉鄉三年又省鄉寜並入州後復置鄉寜一縣
 鄉寜縣
史記唐在河汾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世本曰居鄂宋忠曰鄂地今在大夏正義括地志云
 故鄂城慈州昌寜縣二里按與絳州夏縣相近都安邑故城在縣東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然封於河汾二水東方里正合在晉州平陽不合在鄂未詳
路史鄂翼九宗嘉父晉侯于隨納之鄂曰鄂侯鄂晉
公元1269年
 地(隐六年)城南一里鄂侯故壘(相傳鄂侯南北両山城今縣治北壘)
公元1279年
路史十六年有狐厨今晉治臨汾西北有狐谷亭
公元474年
地形定陽郡昌寜延興四年置有隂陽二城
隋志文城郡昌寜後魏置并内陽開皇初郡廢有
 壺口山崿山
舊唐志慈州昌寜臨汾縣地後魏分置太平縣又分
公元627年
 太平昌寜縣呂香平昌義寜元年仵城縣平昌貞觀元年吕香因舊鎮為名上元三年移治所於故平昌南置今縣是也
後魏太平昌寜縣後唐鄉寜宋元祐間呂香
 縣併入
鄉寜縣在泊城後湮于河
隰州
路史隰州榖城非姬姓榖
  按此即九域志所云神農百榖處今合桑村是也
通考隰州春秋時蒲城晉重耳所居九年晉車千
 乗在中牟
公元434年
地形汾州延和三年為鎮太和十二年置州治蒲
 子城孝昌中陷移治西河領郡四西河郡吐京郡五城郡定陽郡
公元584年
隋志龍泉郡後周汾州開皇四年西汾州總管
 年改隰州總管大業初府廢統縣五隰川後周置縣初曰長夀又置龍泉郡開皇初郡廢縣改曰隰川大業初置郡永和樓山石樓蒲(龍泉廢郡在州治二里)
公元742年
隰州大寜郡龍泉郡天寳元年名初常安
 縣貞觀初省入蒲縣今有蒲子古城重耳所居
公元1072年
宋為團練宋書熙寜五年慈州吉鄉縣隸州即
公元1086年
 縣治吉鄉軍使仍省文城為鎮元祐元年慈州
金志上刺史大寧郡團練大寜郡刺史天㑹六
公元1121年
 年改南隰州以與北京隰州重也天徳三年南字隰州仵城大寜永和石樓六縣
路史隰之吉鄉北二十一里有古屈城北屈河北
 有中牟在隰之北趙獻侯徙治者晉地瓚説詳矣
公元584年
 吉隰界辨隰州之名始于隋開皇四年唐因之不可以南汾州西汾州槩今汾州也辨已見于汾州府明洪武二年隰州平陽府大寜石樓永和三縣萬厯四十二年乃改石樓汾州洪武二年蒲縣亦屬平陽
公元1724年
國朝雍正二年改隸吉州後又以蒲為隰州門戸
 隸隰州此又汾吉隰三屬分合之辨也
 蒲縣
公元前790年
周宣王三十八年晉人敗北戎于汾隰(志於蒲以㮣汾隰)
左傳晉文公蒲城杜預曰今蒲子縣劉昭註同
公元前277年
襄王七年秦降我蒲陽正義隰州隰川蒲邑
 城是也
公元前240年
景湣王三年秦拔我垣陽衍括地志故垣地本魏王
 也在絳州垣縣西北二十里蒲邑故城在隰州隰川縣南四十五里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陽景湣王三年恐秦久已隰州南之蒲矣并錄以備考
漢志蒲子應劭武帝師古重耳所居
地形晉州北五城郡興和二年置領縣三平昌
公元540年
 石城平昌興和二年晉州五城郡天平中置領縣三北棗南天平二年永安元象元年汾州五城郡正平二年孝昌中寄治西河領縣三五城世廟京軍鷄亭平昌世廟刑軍白馬谷石世廟定陽太和二十一年
公元581年
  按北魏汾州蒲子城魏孝文帝石城縣後周大象三年蒲子縣隋大業三年移置縣治大業二年新城旋改蒲縣唐武徳元年移縣置于城東石城新城久廢則知北魏汾州蒲子城乃治石城縣北魏蒲子注云始光三年真君七年平河屬焉永安中定襄陽曲平冦驢夷同屬永安郡北齊河清二年亦置蒲子按此乃肆州蒲子汾州蒲子
隋志龍泉郡蒲縣後周置有伍城郡石城郡及石
 城縣周末並廢又有後平昌縣開皇中改曰蒲川大業初廢入焉文城郡伍城縣後魏置曰刑軍縣改為武城後又置武城郡開皇初郡廢又廢後平昌縣入焉大業初又廢大寜縣入焉隋以蒲子縣移治縣東北故箕城大業初移治新城蒲縣龍泉郡
公元619年
隰州蒲縣武徳二年以縣置昌州并置仵城常安
公元627年
 昌原三縣貞觀元年廢省昌原仵城常安以蒲來屬西南有常安原
公元1220年
金興定四年平陽公胡天祚言隰州之境蒲縣最當其
 衝請升為州從之以大寜縣隸焉
  按蒲縣非特隰州門戸延安西往要衝是以
公元1730年
國朝雍正八年題請吉州改隸隰州
 大寜縣
國語二五言于獻公蒲與二屈君之疆也
舊志北屈禹貢壺口山在東南莽曰朕北應劭曰有
 南故稱北臣瓉汲郡古文翟章救鄭次于南屈師古曰即晉公子夷吾所居
西阜城寨夷吾宫(參考石樓)
公元620年
唐志大北屈縣地隋為仵城武徳三年中州
公元627年
 于大寜故城因改名大寜(時并置大義白龍二縣)貞觀元年中州大義白龍二縣大寜隰州
金志有孔山黄河白斤水
路史夷吾隰州有故城南屈也
舊志春秋時蒲屈二邑皆晉地今為吉隰二州蒲寜石
 樓三縣隰與蒲故皆蒲而吉州大寜石樓則故皆屈也故漢時吉寜皆號北屈縣石樓曰吐軍縣屈產永和縣
狐讘河東郡
後魏太武築城石羊孝文時移於狐讘城遂廢
隋志龍泉郡永和註後周置曰臨河縣臨河郡開皇
公元644年
 初郡十八年改名有闗樓山後周置曰歸化開皇十八年改名焉有北石樓有孔
公元619年
舊唐志永和狐讘縣隋為永和武徳二年西屬東和
 州又分置樓山縣永和隰州貞觀初樓山永和西北永和闗(樓山廢址在城南)
金志樓山横河仙芝永和闗
  附
王復初禖祓神像石像三幞帔而男者居中副褘
公元296年
 而女者列左右趺坐像甚古無碑記可考舊扁曰禖祓之神五經要義髙辛氏髙禖而生契禖祠也祠以求子之神也古有禖氏官因以為神也周之禖著于月令漢之禖著于本紀自是魏晉隋代有祀焉晉元康六年髙禖壇石中破從束晳議埋而更鐫焉禖之主以石有自來矣然亦未審何形也三石像而題之曰禖然歟否歟禖天子之祀也天子之祀非天子則不得而祀之人間何得有像豈當日鼎革之際流落民間䖍祠者廟而置之歟祓除悪祭也詩云以弗無子弗祓也祓無子也平原厭次有漢大中大夫方先生揑素形像細君侍焉以觀今像似又東方先生之像焉武帝先生禖祝後人因作祝而即以禖祀如古者勾龍配土玄㝠水之類歟今像前更増以像多侍衛恐傳之既久並所謂禖者不得而知未免拾遺而幗宋祖也謹記之擬書石以俟博洽者詳焉
陸龜蒙象耕鳥耘辨世謂舜之在下也田于厯山
 為之耕鳥為之耘聖徳感召如是余曰斯異術也何聖徳孔子叙書于舜曰濬哲文明聖徳于是足矣感召云云乎然象耕鳥耘之説吾得于農家請試辨之吾觀耕者行端而徐起墢欲深獸之形魁者無出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深故象耕耘者去莠舉手務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耘試禹之績大成而後薦之于天其為且深非得象耕乎去四凶恐害于政其為疾且畏非得鳥耘不然雷澤之漁河濵之陶一無感召何也豈聖徳有時不徳孟子堯舜與人同耳而好事者張以就其怪非聖人之意也吾病其書之異端敺之使合于道人其從我乎雖不從吾亦不能變其説
王翰禹甎辨夏治西去十五里有禹故城城中民
 為村民撅地得甎方尺餘而中畫十二方方一字篆書之其文曰海内勛臣嵗豐登榖路無饑人雖累千百不異人傅謂禹所陶者人人寳之或至千里易以重貨苟得以為厚恵将以遺人難事可濟元末多事當衝使臣絡繹至縣則求于縣縣官亦責于民于是上下病焉當時名公巨儒無辯之者豈非愛異好竒之過也哉予竊為辨之按字起于蒼頡鳥跡書也厯至禹亦不能不小變豈容有篆哉篆始于周宣王史籀所為今以諸石本考之尤為明白今遂以篆為禹時書此不可信者一也詳其文義膚淺不類謨謀古雅不可信者二也難者曰禹臣出處有同于舜者陶甎之事豈非同于陶河濵之事乎曰舜禹聖則同出貴賤所不何則瞽瞍匹夫而舜為之子不得其親其窮可知耕稼陶漁之事不能不為也鯀者堯之方伯禹之子以父為方伯子為陶冶可乎此不可信者三也禹都安邑是城即禹都也即稱都必舜崩而禹即天子位矣安有天子而為陶冶之事哉此不可信者四也觀其文皆紀徳頌功之語海内勛臣之稱以君施于臣可也豈可自稱為臣而謂有功海内也哉不可信者五也又曰稱臣者謂之益也如後世劵文誓辭之謂也曰以當時考之舜之相堯禹之相舜未甞有此豈至禹獨為之乎乃春秋秦漢之所為三代豈有是哉是不可信者六也又按史記即位一年而薦益于七年廵狩而崩則禹在位時益未有所為詎可海内勛臣美之乎觀于孟子可知不可信者七也謂用之于葬瓦棺紙衣未必瓴甓之侈勒銘藏之東漢已後之事今甎散在四野不一得之竊疑故城司馬公墓近當時葬公之時必陶于近處用之餘者既無所措則必瘞之詳於文義字畫近似不然何不見于之前而得于宋之後何不聞諸載記而膠于傳聞不為禹時也必矣予姑辯之解後来之惑
馬騤論語虞仲夷逸隐居放言則是仲雍虞仲
 也今周章之弟乃虞仲之孫何以亦稱虞仲周章弟字仲始封於虞故曰虞仲本字仲為虞始祖故後亦稱虞仲所以祖與孫同號
靳榮恭世子申生古之賢不幸而處父子
 臣之變苟有定見以决之身後毁譽所不暇計也昔驪姬世子申生大逆獻公信之遂殺其傅杜原欵殺其傅是將殺世子也故懼而奔新城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不可公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盍行乎世子不可君謂我欲弑君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又使人辭於狐突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乃縊嗚呼申生不惟愛其君親而又念及驪姬之子以至於國家不賢而能之乎欲亡于他國而又悪被此弑君之名不若死之為愈也若夫身後毁譽而又何暇計之哉春秋晉侯殺其世子申生不曰自殺而曰晉侯殺之聖人所以罪其父而傷其子也今之論申生或有咎之之辭不知于何書説者曰書晉侯惡其用讒名申生斥其陷父是以名稱爵號褒貶春秋據實事而直書善惡自是凡書鄭伯許男宋公者此已定之稱也若傳以名稱爵號褒貶此又非聖所以春秋之義也經書晉侯殺其世子善惡彰明較著也今不遵經而臆為之説或信世儒穿鑿無稽之言而為之褒貶聖人之志果如是衛太子伋不逃父母申生之事何殊然而太史公之而不咎之此言之昭昭不可掩者後世亂臣賊子申生之風者必有悚懼之心是以有功萬世也又安得而咎之獻公世卿大夫之賢不為不多矣未聞有一言而釋其寃者嗟夫祁奚叔向不生于此于彼宜乎申生不能免于死也
俞汝為介之推辨甚哉晉文之譎也余過綿山訪介
公元303年
 之推遺事見山廻伏蜿蜒周遭百里若奥若堂若復若波而澗谷氷雪齒齒入夏不消倚衡而歎曰焚何容易哉非豐廣野可燎之原也非叢林聚薪可赭之山也石澗參錯崖谷委㑹有伏而藏矣不然則遁而走矣縱不愛身以博名髙何忍抱其母投之烈熖中此非人不可信而史氏書之莫有矯其非者得非紀過有由焚火有令且以紀時且以名邑遂據而不疑耶夫惟再據者是以為譎也夫推與晉文周旋患難一十九年至割股以進豈不自結納必于隠者晉文之素也禄弗及可以去矣去之唯恐不逺入山惟恐不深焉肯局曲一隅母子相抱以待焚也且晉文之求本心無解于懸書思以覆之耳豈不亡者之必不返而故急之豈不知兹山之不可焚而故令之豈不知推之必不死而故張大之凡以塗人耳目非為也當其時卑辭謝過厚其禄以招之無弗至者怒而焚益其亡矣為者果如是不然山既焚矣禁火何為骨已灰矣封田奚益何不録推之後以介田之入禄之何不母子之燼以介田之封封之耶両者無聞徒以虚詞宣令甚哉晉文之譎也或曰山𨽻靈石有推之墓在余望之頽然一坵郡志不能隠即隠矣無不可追之理辨以為非是然則可焚則可踪踪之不可得何容易也
陳棐先師孔子廻車廟解鄢陵陳子給事諌垣以進
公元477年
 言謫外稍遷知澤郡經太行天井闗闗有孔子號曰廻車石上轍跡深尺長數十武廟則傾敝朽漏弗堪講堂故址陳子至郡首葺廣之完展壯麗矣客有問廻車之說者陳子曰孔聖之車未甞太行也按史記世家孔子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臨河歎曰美哉洋洋乎不濟此命也乃還息乎陬鄉作陬操以哀之而返乎衛斯世家所謂至河者黄河禹貢河東洛汭至扵大伾北過絳水至扵大陸括地志曰大伾山黎陽東山索隠則曰大陸鉅鹿及入我朝黎陽即北直𨽻濬縣鉅鹿之大陸澤寜晉也是古之黄河洛汭即東北流衛國在其東南故自衛之晉必過河而後大行太行而後晉境孔子當時臨河而返是未濟河也既未濟河是未詣太行之下也其太行之巔有廻車之轍者妄矣客曰孔子廻車太行何以有廟歟陳子曰余聞其説矣水經注野王西北有故䢴城當太行南路䢴水又東南孔子東廟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宇毁落上求修復野王令范衆愛河中太守元真刺史咸陽公髙允表聞立碑于廟且云按諸子書史籍之文並言仲尼臨河而歎是非太行廻車之言也魯國孔氏官於洛陽因居廟下以奉烝甞斯言至矣蓋孔因遷山下追思聖祖立廟存饗耳其猶劉累堯祠山東水經言明考見如此酈道元後魏人也太和魏孝文年號也已舊宇毁落是此廟元魏以前両漢三國時所建然建之自孔氏始客曰誠若何以漢魏水經即以廻轍稱也陳子曰欲往晉而卒未往者孔子之實也適晉之路而當晉之境者太行也升太行之巔蒼然逺望而可指見者黄河濟渡處也後人孔聖徘徊行山之巔望孔子臨河旋轅之處廟曰廻車亦何不可况我孔聖道在天下在生民自國都以迨鄉塾皆祀之故先正曰自天子於鄉邑通祀天下社稷孔子又曰仲尼之道與王化逺邇春秋釋奠先師詩書禮樂之師也孔子人道之主也有君臣父子所在即祀祠之所在也廟于闗鎮未為多矣客曰車轍石跡則何始乎陳子曰此不可以為信也斯不由天成則出於人為耳古之人亦有精誠金石如射石而矢沒羽刺山泉湧出者葢其一時事際廹切義氣憤激動觸天地偶然事也即使孔子廻車太行亦何廹切憤激而志動于石乎况太行路數十何獨尋丈轍跡地志沁水西孔山穴洞内石有車轍耆舊傳云此自然成者非人功所就也予謂此跡若非穴内車所不及之地則後亦必指為仙靈之跡孔廟之跡或類此不然好事者廻車之名而為之也胡可據以為信耶客曰此地天井闗然俗亦名攔車父老傳為孔子黄鼠拱立或曰小兒拱揖因之廻車也今車跡曰妄矣父老豈必盡誣陳子曰天井名闗舊矣古地志髙都縣天井闗蔡邕太行山上有天井闗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峻坂天井之喬闗史漢光武建元二年司空王梁北守天井闗赤眉别校是闗亦兩漢三國前所至于攔車之名果俗因廻車之妄附㑹之而狼車則又攔車流訛也今直名天井可矣攔車狼車之名宜盡革削以絶謬傳于是盱衡而詰曰鄙人五疑而公五釋之廻車義昭然矣請以示夫人人因遂書為廻車廟解碑貽夫主祠祀
襄垣劉龍壺闗三老茂碑顔師古三老茂云荀悦
 紀稱令狐茂不知於何所得及考漢紀乃止云壺闗三老並失不知師古復何以得此又後漢書郡國志引上黨記亦云令狐徵君城東山中去郡六十里卒葬其山即武帝末年上書戾太子寃者也前史失其姓亦無徴君之號據璋志則號與上黨記合而師古未為無據記傳刻或近時逸之豈璋欲祖茂取記為譜系附㑹之耶令狐為姓罕壺闗小邑葢不多得雖漢相去之逺苟名賢無絶則璋為出亦理所有况其誌得于茂隠山假令以為身後之石何以得留此地塚墓相聨昭穆相承傳宜非自外至者按唐人令狐墓碑三原張友直崇賢村寺得之三老姓名因以表著其序世系先祖夾輔周室光翼漢朝此特華餙之辭無庸辨也
 徐樂無終人舊通志載入廣昌無終玉田路史甚明不得
黄山谷班氏以鬭榖於莵得姓凡班姓皆當從斑史
 作班誤也
 元魏蔡襲及子祐明一統志通志胥列澤州高平按本其先陳留圉人曽祖紹夏州鎮將徙家髙平名著西州正光中背賊東歸祐幼事母以孝聞周文在原州召為帳下親信及遷夏州以為都督累遷侍中賜姓大利稽氏是葢原州髙平建州長平郡髙平
 後周田弘慷慨謀略周文以功賜姓紇干氏考其初䧟万俟醜奴爾朱天光入闗原州歸順及周文統求謁論事見知遇其邑居原州髙平郡建州長平郡也舊通志載入澤州誤矣
公元495年
 隋長孫晟及子行布通志載入大同長孫嵩代人也其從子道生六世初仕為司衛上士隋開皇時驍衛將軍魏太和十九年始都洛孝武永熈三年西遷長安父兕實從西遷前此已詔為洛陽人矣有仕蹟在朔州并州應入名宦孫思邈京兆華隂人居太白山文帝博士召弗應唐貞觀顯慶間召詣京師不就上元元年還山永淳初没夀百餘嵗甞流寓洪洞虞鄉南郭里傳有思邈覈實元孫真人方先生墓也趙孟頫書碑可據
李而洵三温名字考余讀新唐書溫大雅彦弘
 彦博大臨大有彦將三人兄弟而兩以大為名彦為字一以彦為大為殊異之至宰相世系表則云彦將字大有博雅同後見大唐創業起居注大雅所撰也中云煬帝遣使夜至太原温彦将宿於城西門樓上首先見之報兄彦弘馳以啟帝帝方卧聞而驚起彦弘手而笑據此則三温之名皆從彦而此書首題乃云大雅奉勅不應其間敢自稱字已而詳考髙宗太子諱弘受酖于武后追崇孝敬皇帝義宗故諱之者弘文舘昭文弘農縣恒農徐弘敏有功韋弘機韋機等則大雅名實後人追改之載觀顏魯公叙温氏之盛曰思魯大雅愍楚彥博逰秦彥將三人名字其益真乎
 唐髙士亷舊志及正祀考載入霍州謂州東庫拔村有墓在焉按髙氏鉅族系出渤海神武祖遷懐朔鎮文襄始生于晉地其他不居懐朔
公元718年
 據太真外傳弘農華隂人徙蒲州永樂之獨頭村父元琰甞為蜀州司戸㕘軍唐史楊元琰虢州閺鄉人由梓州㕘軍厯宦刑部尚書魏國公太子賔客開元六年昔人謂其志在王室定計二張不黨武三思而生此禍水不知元琰名雖同其官秩址貫胥不合未可混為一
 張睢陽鄧州南陽芮城誌邑南張人明吴甡作公祠記云遷葬在芮子孫遂家焉浩氣英風固應與斯地不泯
 栁氏世譜宗元西眷楚賢屬東眷胥為景猷舊志楚賢編入虞鄉宗元編入解州宗元叔父殿中侍御墓表邑居虞鄉宗元或當與楚賢同入虞鄉
王禹偁五代史司空圖傳辨五代闕文云圖字表
公元869年
 聖自言泗州人有俊才咸通中進士第雅好為文躁于進取自矜端士鄙之從事使府登朝驟厯清顯巢賊之亂車駕播遷先人舊業中條山林泉之美禮部員外郎避地焉日以詩酒自娱天下板蕩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奬由是聲名籍甚昭宗反正戸部侍郎召至京師負才慢世謂已當為宰輔時人惡之稍抑其鋭憤憤謝病復歸中條與人書疏不名官位但稱知非子又稱耐辱居士其所居在禎貽谿之上結茅屋命曰休休亭自為亭記云云(已上梁舊文)按圖河中虞鄉少有文采未為鄉里所稱㑹王凝尚書郎出為絳州刺史以文謁之大為知入知制誥中書舍人知貢舉上第頃之出為宣州觀察使從事既渡江御史府監察下詔追之知己之恩不忍輕離幕府滿百日不赴闕為臺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倅之召拜禮部員外郎知制誥集中有文曰戀恩稽命黜繋洛師于今十年方㕘綸閣此豈躁于進取者耶舊史不詳一至于是見唐政多僻天下必亂即棄官中條山尋以中書舍人召拜禮部戸部侍郎不起昭宗播遷華下宻邇乘輿即時奔問復歸還山故其詩曰多病形容五十三誰憐借笏朝叅豈有意于相位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撰碑得絹數千疋置于虞鄉市中鄉人所取一日盡是盗賊充斥不入王官河中士人避難獲免者甚衆昭宗東遷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栁璨所沮一謝而退梁祖受禪禮部尚書召辭以老病卒時年八十餘又按梁室大乃至有如敬翔李振杜曉楊涉等皆唐朝舊族本以忠義立身重侯累将三百餘年一旦委質朱梁甚者贊成弑逆清直避世終身不仕故梁史拾小瑕以冺大節者良有以栁璨相臣僚多被放逐監察御史尤加畏慎昭宗郊禮上章懇乞致仕曰察臣本意非為官榮可騐衰羸庶全名節特賜歸山其詔略曰既養髙傲世移山釣名心惟樂扵潄流仕非顓於食禄匪夷匪恵忘反正之朝載省載思當狥遯棲之志宜放歸中條山詔辭之文也時多以四皓二䟽譽之惟僧虚中道装汀鶴識春野人扶言其操履檢身傲世者也又云有時御札特地掛朝衣言其尊戴存誠邀君
 桑維翰河南人其墓及故宅浮山縣東北五十里夾榆故舊通志載之葢河南東都多五方聚處之人也
京東考古一統志楊令公宻雲縣古北口
公元1482年
 宋楊業楊業生平未甞至燕况古北口又在燕東北二百餘里地屬契丹久矣安得至此且史明言鴈門北口以為宻雲古北口是作志者東西不辨何論史傅哉又按遼史耶律色珍傅繼業敗走狼牙村與宋史略同宻雲縣威靈廟在古北口北門一里祀宋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公成化十八年禮部尚書周洪範記引宋史全文不辨雁門北口之非其地豐潤縣令公村在縣西十五里宋楊業屯兵拒遼于此有功故名並承一統志而誤
 狄武襄或云陜西清澗人或云汾州西河彼此互異粤述所載如此當以傳為據
 宋吴玠為陜西諸路都統後贈少師弟璘同節制陜西諸軍後贈太師按本傳實陜西徳軍人通志編入盂縣
 明季雜史藳謂王雲鳳祭酒薦自張綵蔡京甞薦楊時秦檜甞薦胡安國自収物望耳于二賢何病又謂雲鳳逆瑾條例置諸國學雲鳳抗疏請斬李廣泄神人憤上冢宰楊一清書謂天下指視甚嚴後世是非可畏且起廵撫宣府則辭起督両淮鹽課則又辭亦何愛於祭酒一官而顧舉平生而盡棄之孫繼魯或者剛直多忤庸衆厚誣焉而造為不根之謗乎葢亦庶幾篤論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