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548-02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寺观(二/)
潞安府
 长治县
昭觉寺在城内西南隅唐贞观三年闰十二月为死兵
 者立浮屠祠建寺七兹其一也赐额并给度牒敕撰
 碑记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重建有僧纲司后有圆通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548-0234b.png
 阁贮藏经元释浮公应召作资戒大会吕甬东有诗
 明程应登栗永禄鲍承荫朱卿郭邦骥结讲易会有
 寺中联句沈宣王朱恬烄有和诗内有楞严正脉藏
 板
长兴寺在城内东南隅后唐长兴四年建栗应宏有诗
圣泉寺在城东南隅旧有莲花池久湮
国朝康熙元年池东泉涌出池复溢因建寺五年郡守
 萧来鸾拓建题额万代尚撰记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548-0235a.png
妙胜寺在城东北后唐天成中建
梵境寺在城东北隋时建唐仪凤三年赐潞州刺史贺
 拔正舍利四十九粒青白二色流瓶转匣吐照含明
 离若分珠合如聚米正与长史崔承休司马戴安业
 藏寺内旧塔下为舍利铭刻石寺塔久废明万历间
 居民取土得舍利并石刻沈定王朱珵尧为建塔于
 昭觉寺东状元朱之蕃记
延唐寺唐明皇为别驾时寺有李树连理潘炎撰赋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548-0235b.png
宝雨寺在城西南隅隋潞州刺史辛彦之建久废独古
 塔存辛彦之崇佛道刺潞州时城中建浮屠二皆十
 五层州民张元死数日复苏云天上见新构一堂制
 极弘丽问之曰潞州刺史辛彦之堂也在世有功德
 以此堂待之其年彦之卒
法住寺在城西门外隋开皇二年重建北齐释昙荣游
 潞州州人迎居寺中明寺释懒云工诗华藏阁别驾
 李朝佩修僧交光撰记土人傅朝佩卒生秦藩初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548-0235c.png
 即自言籍贯姓名并修寺工未竟王遣官输粟助成
 之
慈惠寺在北关今废明弘治六年知州马暾将毁寺寺
 僧为去计有癞僧笑曰勿去此荣靖家佛堂与国同
 休众莫知所谓未几沁源王奏留为家佛堂敕赐额
 普惠及王薨谥荣靖但不悟与国同休之义至闯将
 刘芳亮折坏四关寺亦毁其言悉验
普通寺在明沈藩菊花园东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548-0235d.png
庆云寺在县南十里苏店宋天圣三年建
百谷寺在县东北十三里百谷山世傅神农尝百谷于
 此北齐武平四年建明万历间知县方有度重修内
 有百谷泉明沈宣王朱恬烄定王朱珵尧韩标姜愃
 栗应宏李浚祁顺胥有诗王基撤佛像祀神农有自
 记
正觉寺二一在县南二十里刋字村唐太和间建一在
 县南六十里八义镇宋元祐六年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548-0236a.png
龙泉寺在县南二十里贾村元至正二十八年建
嘉祥寺在县南二十里贾掌村元至元间建
洪福寺在县东南四十里李坊村宋太平兴国五年建
洪济寺在县南四十里黎岭村宋崇宁二年建
香岩寺在县南四十里韩店宋庆历间建
宝峰寺在县东南五十里坡头村金大定十九年建
摩云寺在县东南五十里佛耳山上有石佛祷雨多应
 刘麟陈霆顾应祥周再勋胥有诗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548-0236b.png
西岩寺在县南六十里桑梓镇隋开皇中建
大云寺在县南六十里荫城镇金大定九年建
太安寺在县南七十里师庄村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建
宝云寺在王村后魏永平二年建
延福寺在西原村汉永平十年建袁宏汉纪初明帝梦
 见金人长大顶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
 其名曰佛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
 而图其形像焉永平十年十二月佛始入中国而上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548-0236c.png
 党已建延福寺恐相传有讹
翠岩寺在西火镇千章松秀寺𨼆松内
际子寺在县西南百和村元元统元年建
翠云寺在佛耳山下
五龙山寺在县西二十五里五龙山上西燕慕容永据
 长子时见山有五色云现作龙形今古松万株风雨
 半天雷霆万壑斧斤不敢入明沈定王携世子同弟
 保定德化二王游山寺有诗姜愃谢臻程正巳并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548-0236d.png
 诗
开元寺北周释惠瑱焚修寺中
大泉庵在县南六十里雄山东后唐长兴元年建明嘉
 靖四年僧圆喜修
白鹤观在县南唐景龙二年明皇为别驾时据案假寐
 道士宋大辨等三十人见赤龙在案潘炎有赋今废
玉虚观在西火镇唐天宝十四年建
神霄宫在城旧沈府前宋宣和元年建有道纪司原名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548-0237a.png
 天庆观元王嵩作酒圣神灯记今石刻存三忠祠壁
 间明栗应麟李延馨延康幼同学观中有道人至谓
 栗贵不胜寿二李寿不胜贵问其姓名不答留题壁
 间曰铁笛惊秋夜道人踪迹孤餐霞入碧落□鹤上
 元都海月丹阳路松风太乙炉直同天地老若问姓
 名无
洞云宫在桑梓镇唐天宝十四年建
承天禅院宋景德元年西京左藏库使奖州刺史李继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548-0237b.png
 昌澶渊之役使辽定盟因奏请以潞州旧宅为寺赐
 额承天杨亿撰记
慈仁庵在豆腐巷明保定王园亭改建
 长子县
天王寺在城东南隅唐永徽中建置僧纲司
能仁寺在县大西门外宋建隆二年取灵空山先师龙
 池水于此祷之得雨因建先师堂端拱二年赐额灵
 空圣寿院后改承天寺又改今名明洪武十五年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548-0237c.png
 僧会司并福昌古塔二寺入焉
大觉寺在县西北五里寺头村唐太和中建
古塔寺在县西北八里莫村元时建
龙泉寺在县东南十里交李村唐大历九年建
演教寺在县西南十三里南李村潜山上元至元十二
 年建
妙觉寺在县西北十五里碾张村宋治平元年建
法慧寺在县北二十里周村唐显庆五年建明成化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548-0237d.png
 年重修
寿圣寺二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南陈村唐中和四年
 建一在县西三十里化师山唐时有僧化此故名
资寿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王婆村元至正二十九年
 建
仙师寺在县北三十里王史村唐太和五年建
法兴寺在县南三十里慈林山后魏神瑞元年建旧名
 慈林唐咸宁四年郑惠王元懿为潞州刺史建石塔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548-0238a.png
 藏舍利二十一粒下有藏经千卷释洪满撰碑宋元
 丰四年修王益柔记寺凿井无水惠印禅师咒而出
 泉有拄笏轩咏真堂寺又有唐人集王右军书摹刻
 僧以拓本为累碎投井中后得断础辇置学宫今亦
 亡
广化寺在县西三十五里乐阳村宋治平元年建
崇庆寺在县南四十里紫云山下宋大中祥符九年建
甘泉寺在县西五十里寺头村元时建明崇祯间重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548-0238b.png
兴国寺在县南五十里论庄村元延祐五年建
兴福寺在县西九十里横水村元大德五年建
浩然观在县城隍庙东元至正二年建明隆庆六年重
 修冯镐记
通元观在城东北隅崇文坊元至正五年建明洪武间
 置道会司
白鹤观在城外西北隅唐天宝三年建久废有断碑仆
 草泽间虞世南记赵及有诗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548-0238c.png
修真观在县西北三十里金村元至顺二年建
 屯留县
永福寺在县治北唐贞观三年建宋太平兴国三年赐
 额明洪武六年设僧会司
大觉寺在县东南十里宋村元泰定二年建明洪武三
 年修
云影寺在县西十二里凤凰山元至正二年建
永峰寺在县东南十二里故城村元泰定二年建明正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548-0238d.png
 统六年修
兴国寺在县西十五里平村元至元五年建明宣德六
 年修
宝峰寺在县东北十五里王村元大德三年建内有碑
 光泽可鉴
定林寺在县西北十八里余吾镇元至元丁未年建
慧照寺在县西十八里苗岳村宋天禧元年建
石佛寺在县西北十八里余吾镇唐贞观二年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548-0239a.png
慈广寺在县东北二十里石聚山旧名普明又名慈光
 宋治平二年敕赐今名张毕撰碑
宝福寺在县西南二十里社村元泰定二年建
普明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常村镇元至元五年建有
 僧攻忠居此戒行精严后化于辉县白毛寺
龙泉寺在县东南三十里北栗村元至元五年建
明月寺在县西八十里中村元泰定二年建明正统十
 年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548-0239b.png
甘泉寺在县西北百里元泰定二年建明正统十一年
 修
玉溪禅院在县南十里魏村元泰定元年建明弘治十
 一年修并建塔
朝元观在县遵教坊西北金明昌二年建明洪武十六
 年设道会司
南华观在县西三十里西村元大德四年建
玉虚观在县西五十里原庄村元皇庆二年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548-0239c.png
 襄垣县
寿圣寺在县东南立义坊北后唐同光三年建宋淳化
 三年改仙堂院景德初赐今额明洪武间置僧会司
崇福寺在县东南明嘉靖四十三年僧净义重修
建封寺在县东三里李信村唐三目僧建寺有僧遗像
 寺废移像于寿圣寺
香岩寺在县西十里桃林村南后有塔元末风折其半
 明正德间僧会泞重修郝良臣有诗又有甘泉李浚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548-0239d.png
 刘凤仪刘龙崔钟瑭胥有诗
兴福寺在县西南十二里南峰上后有高楼世傅元察
 罕诺延太师河南王避暑之所今楼废刘龙有诗
仁济寺在县北二十里五阴山前
化成寺在县北三十里下艮镇明嘉靖十年僧真德重
 修
华藏寺在县北三十里王壁村北
慈云寺在县西南三十里长隆村西明嘉靖四十一年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548-0240a.png
 僧清景重修
净居寺在县北四十里上艮村北
开化寺在县西北五十里
宝峰寺在县西五十里即紫岩山寺后周麻衣僧修真
 紫岩山洞建寺山峰有无梁楼麻衣遗像在焉遇旱
 祷雨辄应又有大悲殿像殊特端妙宋张商英撰记
 范子奇书时称双绝又有李伯曾题刻嵌西廊壁间
 明成化间僧能修重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548-0240b.png
仙堂寺在县东北五十里仙堂山寺旧在山麓坪相傅
 一夜风雨大作视林石偃仆佛殿宝幢已神运山上
 矣今寺址犹存登陟十馀里经舍身崖始抵寺佛像
 三铁一石一木一佛前胥涌一泉殿外二泉环旋又
 名五泉寺绝壁潮音洞内列观音罗汉像东有阁相
 傅为藏经地内有琉璃洞水出石佛脐中祷者辄应
 西为讲经坛寺有断碑乔宇记刘凤仪刘龙崔钟瑭
 李浚张星祥赵三麟胥有诗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548-0240c.png
五峰寺在县东北六十里
崇法寺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松名天桥松数百年
 树也见赵天麟记
瑜伽庵在县北门外
国朝顺治六年建知县王国治记
栖云庵在县北二十里洞儿嘴重围断堑水绕山环明
 万历丁亥姚九功建
先天观在县北门外唐天祐八年建明洪武间置道会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548-0240d.png
 司弘治间水圯知县王锦改建
幽栖观在县西七里西川村西元至元元年建
洞真观在县北四十里元延祐四年建
长生观在县北五十里雁谷村元至元十七年建
 潞城县
永福寺在县东崇智坊晋天福初建明洪武间修置僧
 会司(明一统志书胜教寺在崇/智坊北则永福即胜教也)
圆寂寺在县东南二十里葛井山下唐天祐七年建今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548-0241a.png
 废
石相寺在县西南二十里李村
洪济寺在县北四十里常村金大定元年建
慈云寺在县西四十里小韩山故漳一名浮山寺
崇胜寺在县西北五十里小韩山西宋村里元至正九
 年建
宝寂寺在县西北五十里南村一名圣龛
楞严院宋天圣中宋谦化此今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548-0241b.png
白鹤观在县东一里唐垂拱二年建金明昌癸丑秋申
 仙化此启冢视之但馀只履薄衾棕扇即作堂观之
 西偏甃空棺塑像其上题曰会真庵延川秦知常撰
 记元延祐元年修明洪武间置道会司并崇仙元真
 二观入焉万历壬子沈藩重修程正已撰记
元真观在县北四十里旧名集仙金大定四年建敕赐
 今额明洪武初重修
崇仙观在县北十里合室村明洪武初重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548-0241c.png
 黎城县
延庆寺在南关元延祐六年建明洪武十六年设僧会
 司
白岩寺在县北十五里白岩山唐武德二年建金李晏
 有诗明时佛前牡丹甚盛沈藩移植府中砌以文石
 围以朱栏数载僧梦有紫袍黄盖者行至寺中牡丹
 旧所倏不见僧晨起视其地新芽出土寸许而藩府
 所夺者已槁矣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548-0241d.png
崇福寺在县北二十里元延祐七年建
法会寺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百峪村唐先天二年建宋
 太平兴国三年赐额金明昌间增名灵禅兀延祐三
 年修明洪武间并水陆膺福显庆三寺入焉嘉靖十
 年重修张孟春记
寿圣寺在原泉村后唐天福七年建
大通寺在县东北辛村里宋治平初建金大定十九年
 释德崇栖此茶毗建石塔校书郎云骑尉平水老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548-0242a.png
 毛麾撰铭定远大将军开国伯完颜真立石刻像今
 土人不敢触塔像云明正统弘治隆庆间屡修有碑
 万历间释了白精禅学内贮御赐全藏
国朝康熙间重修李芳黄记寺有明曾铣芍药诗
温泉寺在壶口关南寺有温泉二故名
显庆寺在城南村昔有伏虎禅师栖此石镌遗像犹存
 比丘广润赞
庆安寺在旧城中隋开皇五年建赐额宝泰取民宝其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548-0242b.png
 教而泰宁也宋太平兴国三年改今额取民赖庆而
 获安也天圣三年县迁白马寺遂圯僧道球募修至
 和二年薄尉韩固撰记
通仙观在德化坊明洪武十六年重修设道会司
凝虚观在坑南村元延祐间建今废
玉清观在北马村
玉泉观在原村
 壶关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548-0242c.png
福岩寺在县北二里龙溪山金大定二十六年建明洪
 武间置僧会司并洪福圣寿胜泉大明四寺入焉
太觉寺在县南十里四家池
洪福寺在县东十五里崇贤村
金山寺在县北十五里黄陀村元释子晏建寺无水晏
 嘿祝巽岩甘泉涌出
广慈寺在县东南三十里乌泉山
多宝寺在县南四十里东柏林村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548-0242d.png
云盖寺在紫团山下即驻云亭也宋王采明张铎周一
 梧胥有诗寺旁有参园即南极园昔有服参飞仙者
 西有磨崖碑
崇云寺在县东南百三十里南河椒南硔底张铎周一
 梧有诗
白云寺在紫团山上昔紫团真人修真冲举于此元道
 荣亦隐此寺前有将军峰即东西二华表也张铎诗
 招提依绝壁门拱二将军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548-0243a.png
慈云寺在县东南百里紫团山畔宋攻和六年王采书
 三十六景诗刻十二石僧以榻本为累碎埋山麓后
 得八石嵌寺壁又亡四石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朱辅移置学宫
竹岩寺在县东南百六十里土人名三崇寺
乌泉寺章经诗寺以泉得名吸墨疑山龙
祥鹿观在县东北三里修善村唐乾封元年建相傅徐
 王元礼为潞州刺史时猎于檀山逐白鹿至此隐穴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548-0243b.png
 中因建观赐今额明洪武十五年置道会司并灵显
 丹阳归真三观入焉
灵显观在县境内唐吕洞宾有游灵显观诗
吉祥观在县南三里
 平顺县
妙轮寺旧刹在城寇毁今改建城外东北山曲
彰法寺在上五里唐景云元年建内有浮图
大云寺在石灰里龙耳山宋建隆元年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548-0243c.png
海会寺在张井里洪底村内有石塔虹梯之险在焉
荐福寺在东禅东里宋太平兴国九年建
清凉寺在安善一里清凉山元延祐四年建释慧冲居
 此明崇祯五年寺僧寂慧募修
宝岩寺在新兴二里太行山顶一名金灯寺寺胥石室
 石像北周芉上人修此土人傅寺僧坐禅夜有金灯
 数盏繇南山飞入佛前后僧童持帚扑地及视之乃
 树叶也自是金灯不常见有诚祈者止现崖畔崔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548-0243d.png
 棨游山涧中夜见五灯有诗(草木子眉县峨嵋山成/都圣灯山简州天光观)
 (衡山圣灯岩明州天童山高丽太白山皆/有圣灯张无尽于五台山见神灯有记)
龙门寺在石灰里后唐同光三年重建山有三穴胥起
 龙故名北齐释法聪栖此文宣帝召见大悦敕修寺
 曰法华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苏门孙渤有诗刻石
佛头寺在侯壁里以山似佛头名也内有七佛祖师塔
龙泉寺在新兴里有龙泉水洞
元熙寺在新安里内有七圣宝塔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548-0244a.png
崇仙观在石城里金大定元年道士尚知元建
龙祥观在王曲里金大定元年道士张可用建观前水
 泉时现瑞彩令弟子刘正元奏请三年赐额进士王
 大用撰记
灵显观在安善里孝文村世傅吕纯阳题诗壁间曰素
 衣丹壑寄生涯相近茅衡共几家卧听松音临水石
 坐看山色老烟霞林中有鹤窥来客岩畔无人见落
 花但把琴书消白昼不须炉里炼丹砂元至元二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548-0244b.png
 二年道士牛志信重建进士马之美撰记并刻吕仙
 诗于石
汾州府
 汾阳县
天宁寺在东郭西北隅相傅郭林宗故宅唐始建寺名
 大中宋名太子院嘉靖八年修释善昭道一大阐宗
 风元至顺三年修明洪武十四年大加修建更今名
 置僧正司释了觉寂化寺中建塔尚存妙总徒印宝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548-0244c.png
 于法兴院升坐说偈而逝内有万佛楼参政宋岳重
 修郡人王缉书孔天孕记
大云寺在城内西南隅旧名净土燬于闯贼寺僧海州
 重建改今名
净心寺在县东路宋文潞公旧宅嘉祐八年建寺明嘉
 靖三年宪使王崇庆改建察院御赐潞公诗敕碑移
 置学宫
资福寺在南郭隋开皇二年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548-0244d.png
国朝康熙五十五年修
石佛寺在城东北四里米家庄唐大顺二年建明嘉靖
 间修孔天孕记
石塔寺在城西五里旧名开元唐州牧董叔经延无业
 禅师住此长庆三年圆寂葬练若之庭琢石为塔今
 塔存缘以名寺
般若寺在城南十五里阳城镇庆云乡唐永泰初建元
 大德间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548-0245a.png
实际寺在城西北二十里秋谷里谷中寺为最胜明庆
 成王朱新堤有诗
崇胜禅寺在城北二十里大相村齐天保二年建中有
 龙槐一
福昌寺在城西二十里张堡丰山麓明弘治嘉靖间屡
 修有碑记
灵岩寺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小相西隋唐来代加修葺
 明嘉靖间建塔七级孔天孕记万历间慈圣太后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548-0245b.png
 赐全藏发帑创建经阁神宗御书恭熹万安阁额于
 七佛殿后造无梁洞建阁七楹高七丈有奇上起水
 陆楼朱之俊记
宁国寺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尽善村元至元十年建明
 洪武二十四年修
龙桥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白彪山上有龙桥洞洞顶
 建佛殿僧胥穴居岩栖焉
白云寺在城东三十里杜村宋政和七年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548-0245c.png
崇仁寺在城东三十里韩家桥村明成化五年建后毁
国朝康熙四十三年重建
寿圣寺在城东北四十里冀村镇明万历四年修孔天
 孕记
国朝康熙五十年重修
天宫寺在董寺里隋唐巨刹也太平里之法兴寺池定
 里之马鸣寺皆其下院
福弘寺在城北弘寺村母芳杰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548-0245d.png
显庆寺在狄武襄茔侧宋时以守冢奉祀建元增置祠
 木寅记
弘济寺唐太宗破刘武周于此贞观三年诏建寺赐额
 并给度牒敕撰碑记
悉达院相傅宋淳化元年八月僧智严头生角云
云林庵明嘉靖二十三年建
仙槐观在城隍庙东相傅有槐枯朽如刳舟金皇统中
 异人投药槐倏茂郡人因建观胜默子步槐下长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548-0246a.png
 有真仙有似閒庭树心死心空不记年之句
元贞观在县南元初武略将军监郡赤盏德安公建翰
 林修撰张益记明万历二十四年永和王重建
长春观在城西十里田村之鹤鸣洞初名西岩古洞元
 初村民田氏延羽士张真一建西崖庵居之后真一
 参丘祖锡号丹华子丁亥岁五月二十八日有白鹤
 自艮飞来止岩际蹁跹久之向坤飞去明年是日复
 至如是者三及真一羽化遗音犹存游人拍手洞中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548-0246b.png
 鹤声应手而至改鹤鸣古洞中统中增建殿阁更今
 名有赵瞻庆成王朱慎钟朱之俊诗
  真一元人而赵瞻为宋枢密直学士前判汾州已
  赋鹤鸣古洞诗则鹤鸣遗迹当在宋前
上清宫在城北七里宋大中祥符三年建
 平遥县
宝昌寺在城内隋建
太子寺在县东敬义坊初名宝昌隋开皇间建后改名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548-0246c.png
 修念中有净梵王太子像气韵如生世傅安生所塑
 唐武宗大毁佛寺颖上人匿像河南壖坎崖元至大
 中修寺移像寺中改今名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并集
 福小太子寺入焉
吉祥寺在县东北元梁万户廉访家佛堂内有唐贞元
 九年梁思墓志铭石
集福寺在县下西门内唐哲法师住此有泰和戊辰董
 绍祖石碣在寺壁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548-0246d.png
昭庆寺在县南门外层台高阁可望数十里释明瑞建
惠日寺在县西南五里姚村敕建
金相寺在县西十里曹村唐贞观元年建
慈相寺在县东十五里冀郭村旧名圣俱寺唐无名禅
 师居麓台山四十年后还葬故山宋庆历间建塔高
 三百馀丈又名麓镜台有庆历六年碑铭金明昌五
 年重修改今名安泰撰记山门外有宋张天觉撰荆
 南玉泉山寺关将军庙记碑僧众塔记金泰和元年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548-0247a.png
 赵大端撰严坦八分书赵大端碧鲜堂诗泰和二年
 刻石寺有圣水池水医眼又名眼药池今湮
妙法寺在县西南十五里侯冀村唐时建
铁佛寺在县东南十五里细遥村北齐武平二年建
梵业寺在县南西泉村二十里旧名静观宋嘉祐八年
 敕赐今名有碑
法灯寺在县西南堡和村释卧如居此寂后多显迹宋
 元间寺烬像独存时人异之因号卧如菩萨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548-0247b.png
兴隆寺在县南二十里北齐武平四年建旧名双和宋
 嘉祐八年改今名
普音寺在县西南二十里常村唐时建
智觉寺在县西北张赵村唐太和三年建
石佛寺在县西北张村唐大中元年建
显庆寺在县南岳壁村旧名永显宋嘉祐八年敕赐今
 额有碑
普恩寺在县东庞庄村唐贞观七年建金大定三年敕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548-0247c.png
 赐今名庄人庞鹤精大小乘坐化瘗庄南寺中有庞
 公铁像
洪济寺在达蒲村宋绍圣四年建金大定四年敕赐今
 名
洪福寺在刘庄里元大德二年建明万历四十五年重
 建
青霄寺在县东南三十里坡底村唐建
百福寺在县东南四十里超山元魏熙平年建北齐净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548-0247d.png
 慜禅师住此宋嘉祐八年敕赐今额有碑金释益公
 元释元鉴胥栖此
国朝初释大机重修内有百福井祷雨辄应祈病多愈
 金元好问题名石温仁甫跋
寿圣寺在县南西源祠村谢金吾建宋瑞平四年敕赐
 今额明李僧宗圣重修总督魏云中撰记
  古无瑞平年号记称寺牒有左仆射门下侍郎平
  章事及参知政事则宋官名也当是治平讹瑞平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548-0248a.png
  耳
睡佛寺僧清源笃志修持年百有五岁端坐而化
栖真庵在县东北十里明崇祯十六年建朱之俊碑记
圣寿院在县西北四十里宁固村宋治平四年敕赐额
 有碑金释普信有诗
福智禅院在县西北二十里北郡里唐太和七年建
清虚观在县下东门内唐显庆二年建旧名太平道人
 薛守元重修宋治平元年敕赐今额有碑元祐七年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548-0248b.png
 道士武太文修武当从事谢悰记朱处厚书元初改
 太平兴国观后敕改太平崇圣宫有玉皇阁高百尺
 岁久寖圯明成化间僧文雅重修观多古碑详古迹
 内有清和真人画像清和子手书燕京提点大师夏
 志诚意真人立石于长春宫元丁酉提点大师潘德
 冲立石本观李晋跋
国朝康熙辛未八月二十五日道俗会集前殿下有道
 人年四十许唐巾布袍跌坐阁上有见者呼众登视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548-0248c.png
 杳然无迹坐处柱间遗五字云一心二人仁以刀刮
 之复现见者谓类世所画纯阳子云
  志称清和子不知名李跋称清和真人手书仙号
  四方求者无虚日燕京长春观为立石按清和真
  人尝著性命圭旨岂其人耶
柏仙观在县西南十里胡村元皇庆二年重建中有古
 柏一本五枝围二丈五尺西向一枝以石柱擎之石
 入柏尺馀拔柱离地一柱金泰和七年一柱明嘉靖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548-0248d.png
 三十年一柱磨灭不可辨
瑞云观在良阎在旧名虚白庵元赐今名
上清观在侯冀村宋时建
洞元观在达蒲村敕建
崇寿观在城内东南隅宋建
太平观在县北元重建
 介休县
崇寿寺在城东南隅宋大中祥符七年敕建明洪武八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548-0249a.png
 年修置僧会司
兴王寺在城东南隅唐贞观间敕建金大定二年重修
 明永乐间晋恭王重建宣德元年增修
大宁寺在城西北隅后土庙下
华严寺在北关东北隅郭林宗故宅元中统二年重建
 明洪武十年修唐空王佛自五台山还讲经修行于
 此
普照寺在县西二十里义棠镇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548-0249b.png
滚钟寺在县西二十馀里高岩上下临汾水空王佛自
 华岩寺迁居此侍者摩斯供厨夜感白兔用钟取水
 日供不竭后止绵山抱腹岩寺僧汲水于汾甚艰苦
 土人傅建浮图时旦水瓮常满众异之塔将成密踪
 迹之夜半有金刚以钟汲水至山门前觇者失声金
 刚倏不见钟坠地滚入汾水遂以名寺今寺东南有
 滚钟坡春夏间草荗独自寺侧至山下一道草胥偃
 望之宛然可辨又河津县觉成寺有巨钟孔胥铜锢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548-0249c.png
 人不敢悬相傅得于汾水即滚钟寺钟也山门面东
 今改面北砖级存
永利寺在县东三十里邬城西宋大观元年建
净土寺在县东四十五里史村寨杨元祥撰记
云峰寺在县西南五十里抱腹岩上峰拥松蔚石梯陡
 峻古洞天成绵山胜境僧志超自汾西滚钟寺徙居
 此初入绵山仙窟悬崖峭壁飞渡而过至抱腹岩唐
 贞观初化众见金字牌云空王古佛太宗诏赐唐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548-0249d.png
 王佛号建寺于渡塑像寺中有二桥一曰鹿桥一曰
 兔桥岩右有铁索岭岭上有五龙缠对峙有说法台
 中岩巅有银空窟摩斯岭银空与摩斯胥空王佛弟
 子也化此山上有竹林寺铁瓦寺北有光严寺胥绵
 山古刹晋恭王有诗
回銮寺在抱腹岩之麓即兴国寺唐太宗欲登山礼佛
 至此回銮故名有御制诗
龙泉寺在县东五十里赵家窑村南寺子沟之山麓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548-0250a.png
空王院宋文彦博奉坟寺有藏经
龙泉观在城东街隋义宁初建唐太和三年修明洪武
 正德间继修
三清观在县治北元至德二年建
蕊珠观在城东南隅
保阳观在城东三里石河社
太虚观在县东南二十里石洞村南冈金大定五年建
 孝义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548-0250b.png
太子寺在县中阳楼东金天会三年僧智远建
广济寺在县西关金大定十三年僧子颜建元泰定三
 年僧铭徽修
护国寺在县东卢家庄东接汾团西邻仙童南望弘济
 北倚卜山宋天禧二年僧筠重修宝元二年傅从政
 撰记
普化寺在县东南大孝里唐贞观六年建宋景祐二年
 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548-0250c.png
永福寺在县南二十二里董同村唐时建赐额广法宋
 庆历八年文潞公奉敕改今名守文氏先茔自记元
 至大二年重修
法性寺在县南南姚村宋宣和元年僧名宗建
崇圣寺在县南吴屯村金大定十年僧行迁建
广仁寺在县南关金大定十年僧善迁建明洪武二十
 年僧德亮重修赵讷有诗
慈圣寺在县南曹村元大德十年僧孟铎重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548-0250d.png
香严寺在县南下栅村元大德八年僧明昌建
清凉寺在县西南下马宽村土人傅寺内有袈娑取以
 覆池则草木不生
华严寺在县西六十里龙山上
国朝康熙三十四年释德楷爱龙山林壑幽邃创建禅
 院百馀间德睿著龙山志
十方院在县东长兴村中有临黄塔创自周末
元都观在县东元都所谓元都春色也今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548-0251a.png
希真观在县南七里吴屯村元建明洪武间重修
清虚宫在县西兑九峪面对柏山层台荗林亦称佳境
 临县
普化寺在贤良坊金皇统二年建明崇祯壬申寇燬
国朝顺治康熙间屡修内有钟重数千觔声闻百里明
 崇祯壬申寇焚寺钟隳地坏
善庆寺在城南三十里府底村隋开皇间建即古善训
 府东关丰市街也僧智祚居此有戒行明季燬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548-0251b.png
国朝顺治间寺僧募建
青堂寺在城南
东林寺所谓东林春色也
萧寺在城南二十里殿梁载宋雍熙年号
纯孝寺在城西南三十里孝彰村宋时建
林峰寺在城北四十里庙坪村金皇统三年建今废
丛福寺在城西五十里宋时建
慈云寺在城东南五十里汉时建金大定三年重建内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548-0251c.png
 有石碑二莹澈如镜照见山川人物
隆福寺在城西北五十里紫金山东金太和五年重建
 明正统间修正德丁卯增福本重修武思仁记
佛堂寺在城南六十里一名义居寺内有万佛洞
广严寺在城西南六十里刘家会村唐时建
天宫寺在城南七十里医儿泉村宋时建
普照寺在城南八十里招贤村汉时建唐乾符北汉天
 会间屡修碑剥落不可读金大定间敕赐普照禅院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548-0251d.png
 有记牒今存元时重修
正觉寺在城西九十里汉时建一云金太和三年建
观音寺在城西九十里兔儿坂西南十里唐时建
西宁庵在城南贤良坊明万历间建
国朝顺治三年知县谢道重修
浩然观在县东一里明洪武间置道会司后改建凤山
 岭上
明真观在城北二十里金大定四年建今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548-0252a.png
西云观在城西南九十里大同碛口元皇庆间建
 石楼县
永庆寺在县东崇文坊宋太平兴国七年敕修元大德
 十年重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嘉靖三十六年重修
 署县事陈天祐记万历壬辰又修知县张获吉记
龙颜寺在县西南十里龙台村明嘉靖四十五年修王
 永吉记
圣寿寺在县西三十里元延祐间建明永乐三年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548-0252b.png
黄云寺在县东六十里黄云山有黄云祖师修真洞今
 废
洪福寺在县南关面对翠金山宋庆历年建明嘉靖乙
 卯冬地震圯僧隆逸募修万历三十三年许谕记内
 有古铁佛高数十丈白牡丹数本
般若院在县西五十里留村金天会十一年建
普济院在县北六十里永曲村
清凉院在县西北九十里下马村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7a 页 WYG0548-0252c.png
老君观在县北十里东卫村
 永宁州
天宁万寿寺在州东北元大德四年建明洪武间增修
 内有石刻罗汉像人称四绝作画写刻也万历三十
 五年知州李橘修
石佛寺在州西二里虎山旁一名龙兴内石像三相傅
 水涨浮来
安国寺在州西二十里唐昌化公主食邑时代宗以佛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7b 页 WYG0548-0252d.png
 牙二赐公主为建寺置铜塔以贮之今失其一山岭
 有安国王城基金兴定三年重建寺东有琉璃井井
 侧有牡丹二株高丈馀山半石岩下有静室
国朝于成龙读书于此有读书楼大学士吴琠题释性
 善通内外学成龙读书时梦餐钵罗花性善检藏曰
 此优昙花也成龙有梦餐优昙花诗
  按代宗十八女无昌化公主或晋阳公主及肃宗
  女大宁永和公主斯为近之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8a 页 WYG0548-0253a.png
金阁寺在州西北三十里马头山下旧志梁武帝重修
 似误世傅语云先有金阁寺后有石州城
广严寺在州西三十里金大定四年重修敕赐华严额
 今存
金容寺在州西南三十里元至正间建
龙泉寺在州西六十里金大定间敕赐龙泉讲院至元
 间重建号凤背禅寺
香严寺在州西六十里唐贞元间敕赐额金正隆大定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8b 页 WYG0548-0253b.png
 间重修有碑
宝泉寺在州北六十里山顶有宝泉因以名寺
柳溪寺在州南七十里宋嘉祐三年建
三教寺在州东七十里元至正间建延祐间修
江猪寺在州西七十里寺后石洞悬一石似猪下有潭
 水故名明成化间断其喙潭遂涸
洪济寺在州西八十里山顶古塔有翰林马汝骥记
兴禅寺在州西百里元时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9a 页 WYG0548-0253c.png
灵泉寺在州西南百二十里孟门之南顶旧名南山寺
 唐贞观间大宗幸此敕尉迟恭监造有泉飞瀑山椒
 旱祷辄应故名灵泉金大定间僧庆赓灌水入田嘉
 禾合颖有司以闻敕赐今额高僧曰胜默曰大愚曰
 南峰曰毒果胥化此友云志亨仁宗敕赐佛乘圆契
 大禅师高崇熙有记王庭筠有题友云亭诗
迎曦寺在州北百二十里铜柱山山高数千仞半山涌
 泉寺踞其巅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9b 页 WYG0548-0253d.png
法兴寺在州北百四十里元至元十年建
元都观在州东北元中统间建明洪武间置道正司
卧虎观在州西五十里敕赐额元至元二年重修有进
 士刘汝周碑
洞阳观在州东五十里即凤凰山白马仙洞也唐贞观
 间尉迟恭奉敕建观后即洞世傅有白马日食民田
 逐之入洞至今蹄迹犹存洞名始此又有夫妇畜黑
 犬胥化此塑像庙侧遗碑云赤松子炼丹之所也古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0a 页 WYG0548-0254a.png
 碑云九凤山乃黄帝之别馆也晋高祖旱祷辄雨天
 福改元诏封渊济仙洞敕枢密使桑维翰书额
汾鹤观
国朝释性善诗鹤驭九皋仙已去空留清响洞门前
玉帝宫在州东六十里宝丰山一名尖山有巨石袤丈
 馀状似龟一人践之则动群践之则否傅以为奇
凤山道院在州北二里三阳云凤山上山希夷殿羽客
 孙云际潜修于此下山希夷殿宋希夷先生陈搏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0b 页 WYG0548-0254b.png
 炼于此赋诗后有华阴人过而见之贻诗曰古洞岩
 前碧水流白云缭绕凤山头几年不见先生面今见
 先生在石州寻化去葬此冢仍存有凌虚楼白云洞
 明洪武甲子天真观道人王混然与道者张仲谦建
 许孟和撰记正统六年修河东王撰记
 宁乡县
清凉寺在县南金明昌间释昶公建
豸岭寺在县南二里虎头山明景泰三年建万历间重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1a 页 WYG0548-0254c.png
 修王编记
南山寺在县东松林坡
宁国寺在县南白石村唐显庆二年修金大定四年重
 修有碑
普照寺在县西五十里上锄沟村元泰定四年建
广济寺在锄沟镇
石佛寺在县西克胡村元至正三年建
崇福寺在娑陀村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1b 页 WYG0548-0254d.png
元都清虚观在县东一里卧龙冈洞真子高志辅隐此
 穿穴以居王伯昌陈资寿为建观蜕后门人立石元
 丁未秦志安撰记
龙泉观在县东南十里柏窊山吕谦恒有诗
天真观在县西百二十里大成村元延祐五年建
修真观在县南四十里没狐台山高千仞奇葩异木文
 禽怪兽石室可居清泉可饮昔人避世地也
大同府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2a 页 WYG0548-0255a.png
 大同县
通光寺在城东北汉明帝时建
南堂寺在城东南后魏天安元年建名永宁寺构七级
 佛图高三百馀尺为天下第一承明元年八月高祖
 设大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馀人令修道戒
 资福于显祖太和元年二月幸寺设斋赦死罪三月
 又幸寺设会行道听讲命中秘二省与僧徒讨论佛
 义施僧衣服宝器有差旧志云当时有金玉像高一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2b 页 WYG0548-0255b.png
 丈八尺外有九级浮图高九十馀丈上刹复高十丈
 铃铎声闻十里后改今名元重修刘秉忠游云中留
 居于此今废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九层浮图高九十丈刹复高
  十丈合去地一千尺乃缘代都永宁寺而制名也
五鞋大寺后魏兴光元年秋敕有司为太祖以下五帝
 铸释迦像各高一丈六尺用赤金二万五千觔
灵岩寺在城西武州塞后魏高宗时僧昙曜白帝凿石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3a 页 WYG0548-0255c.png
 壁开窟五所镌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
 饰奇伟冠绝一世
天宫寺元魏天安元年造有释迦像高四十三尺用赤
 金十万觔黄金六百觔皇兴中又构三级石佛图榱
 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镇固巧密为京
 华壮观
天王寺在城北门外后魏宫殿有土台东西对峙盖双
 阙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3b 页 WYG0548-0255d.png
建明寺元魏承明元年八月敕建十月辛未车驾幸寺
 大宥罪人
思远寺在城北二十五里方山元魏太祖营垒之处释
 老志太和元年三月敕建本纪三年八月乙亥孝文
 幸方山起思远佛寺 自正光太和京城内寺新旧
 百所僧尼二千馀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
 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
报德寺元魏释老志太和四年春诏以鹰师曹为报德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4a 页 WYG0548-0256a.png
 佛寺高祖本纪承明元年诏曰朕以虚寡幼纂宝历
 仰恃慈明缉熙四海欲报之德正觉是凭诸鸷鸟伤
 生之类宜放之山林其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始灵
 塔于是罢鹰师曹以其地为报德佛寺
景明寺内有佛图元魏景明初建
大普恩寺在县东南唐开元间建赐名开元石晋初易
 今名辽末燬金天会戊申释圆满重建皇统三年二
 月宋朱弁撰记弁至金筑馆三年庚戌十月冬迁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4b 页 WYG0548-0256b.png
 中凡十四年内有铜钟后唐清泰三年丙申铸明改
 善化寺按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
 而寺独易名不见其所自今楼有铜钟其上款识乃
 清泰三年岁在丙申所铸造也其易今名当在石晋
 之初或唐亡以后第未究其所易之因
华严寺二一在西门内辽建内有南北阁东西廊北阁
 下铜石像数尊中石像五男三女二铜像六男四女
 二内一铜人衮冕帝王之像垂足而坐馀皆巾帻常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5a 页 WYG0548-0256c.png
 服危坐相傅辽帝后像金重熙七年建薄伽教藏于
 殿东南明洪武三年改殿为大有仓二十四年即教
 藏置僧纲司复立寺一在县东南辽建明洪武间重
 修
崇虚寺在城南三里一名八疙疸后魏嵩山道士寇谦
 之太武始光初奉道书献阙乃起天师道埸于代都
 东南重坛五层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斋肃祈请六
 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显扬其法宣布天下真君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5b 页 WYG0548-0256d.png
 三年正月从谦之奏亲备法驾诣道坛受符箓自是
 道业大行践位初必受符箓以为故事刻天尊及诸
 仙像供养焉谦之又奏造静轮宫必令高不闻鸡鸣
 犬吠之声上与天神交接功役万计经年不成九年
 谦之卒太和十五年八月诏曰至道无形虚寂为主
 今京城之内里宅栉比人神猥凑非所以祗崇道法
 清敬神道可移道坛于都南桑乾之阴岳山之阳仍
 名为崇虚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6a 页 WYG0548-0257a.png
柳巷寺在城东门外御河桥南明正统间建浮图高耸
 周昂有诗
禅房寺在城南五十里唐天宝间建
悬空寺在城西四十里焦山东
西岩寺明宗鸥江诗宝地新开一径斜横窗修竹映桃
 花又云社傍春城远市廛长松倒挂绿萝烟
独觉寺久废明可岚道刘馀泽诗殿圯馀碑藓僧贫共
 野齑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6b 页 WYG0548-0257b.png
鹿野佛图元魏时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建于苑中之
 西山去崇光右十里
观音堂在城西十五里金重熙间建明宣德三年修
国朝顺治六年姜镶兵焚八年总督佟养量重建
大宁观在县西辽时建旧名湛然有九真堂明洪武十
 九年改今名置道纪司
玉虚观在城北新城内明京泰四年建
青龙观在西山迤东前有悬石绝顶少西有石洞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7a 页 WYG0548-0257c.png
龙翔宫在县东辽时建明洪武间重修
仙坊后魏天兴中仪曹郎董谧献服食仙经数十篇置
 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其薪蒸
 怀仁县
崇国寺在县东北元至元间建明洪武间修置僧会司
牙槎寺在县西南十里
芦子寺在县西南十五里芦子山旧有铁塔
清凉寺在县西十五里清凉山下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7b 页 WYG0548-0257d.png
海子寺在县东南十五里
龙山寺在县东南二十里镇海堡
团山寺在县西二十五里团山上
朝阳寺在县西北四十五里玉龙山
金山寺在县西南五十里金仙山西
天罗寺在县西南六十里寺南有聚仙台上有仙人铁
 拐李迹
滴水崖寺在县西南六十五里金仙洞南石壁有孔日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8a 页 WYG0548-0258a.png
 滴水数壶故以名寺
太清观在县东北元已未间建明洪武十九年置道会
 司
老君观在县西北二十里得胜山明隆庆年建居人凿
 石梯而上
三清观在县西北四十里玉龙山以铁瓦覆之登者援
 铁索履浮水而上下觑诸山若凌空然内有玉龙洞
 山阴县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8b 页 WYG0548-0258b.png
卧佛寺在县西永宁坊元时建明洪武间修置僧会司
得胜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明洪武十年重修
沙家寺在县南三十里迎岚里金明昌二年建明邑令
 刘以守云沙家寺为辽相沙彦珣墓在香山下后水
 冲碣出人始知之
瑞云寺在县南三十五里佛宿山辽时建金王拱碑云
 文殊大师留宿处明郭石王家屏王浚初胥有诗
洪圣寺在县西南新家寨宋太平兴国八年僧重銮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9a 页 WYG0548-0258c.png
云溪观在县南三十里明郭石有诗
 应州
佛宫寺在州西北初名宝宫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
 建有木塔道宗赐额曰释迦高三百六十尺围半之
 六层八角上下胥巨木为之玲珑宏敞称宇内浮图
 第一金明昌四年增修元延祐二年避御讳敕改今
 名至正间地大震七年塔屹立不动日午或阴雨居
 人时见倒影明洪武元年四月八日塔顶佛灯连明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9b 页 WYG0548-0258d.png
 三夜视昼光尤灿永乐间成祖驻跸登塔御书峻极
 神工正德三年武宗巡幸宴赏御题天下奇观出帑
 金命太监周善修葺万历间重修田蕙记内有透玲
 碑相傅唐晋王墓上石光明如镜照见人物元季兵
 燹止存二尺许置塔壁
国朝朱彝尊有木塔记
  旧忘载晋天福间建辽清宁二年重建考田蕙记
  寺无碑记仅得石一片书辽清泰二年田和尚奉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0a 页 WYG0548-0259a.png
  敕募建十二字郡县志胥本此不知旧志何据岂
  寺权舆于天福而木塔则肇自清泰也耶
觉兴寺在城东街唐太和三年西僧清宽建晋天福三
 年灾元至正八年重修明万历五年又修
净土寺在州东北金天会二年僧善祥奉敕建大定二
 十四年僧善耸重修
大安寺在州南三十里崔家庄元皇庆二年为独峰和
 尚敕建明洪武二年僧祖粲重修内有独峰碧峰二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0b 页 WYG0548-0259b.png
 塔洪武御制赐碧峰诗刻于山门石上宋濂撰塔铭
法王寺在州西南四十里香峰山金大定四年僧福益
 建石甃井尚存
文殊寺在州东南小石村相傅文殊说法于此辽乾统六
 年西僧义谭创建明洪武六年成化二十年正德元
 年继修寺有古龙松相傅高僧手植盖唐宋间物
弥陀寺在州西南贾庄村金明昌五年僧智广建明万
 历十三年重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1a 页 WYG0548-0259c.png
龙泉寺在州东边耀山元泰定二年僧一如建明万历
 二年修
观音寺在州东南下社村元韩元帅习静处今寺后有
 高楼即古望城楼基址
永安寺在州东下社村旧名吉祥明嘉靖间代府为僧
 宾儒建
天王寺在城东南下社村唐太和六年僧演智建明洪
 武十四年修万历八年继修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1b 页 WYG0548-0259d.png
黄花寺在州西北黄花冈赵武灵略地登此僧月香建
 寺
下生院在州西贾庄明宣德间太虚李上人建成化间
 修
颐真庵在州南湾山元大德四年道士张志通建
慈云庵在州西北元大𠩵二年建明永乐七年修
大觉精舍在州东南三十里小石峪沟相傅唐田游岩
 栖此名刘静山房后改今名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2a 页 WYG0548-0260a.png
冲虚观在州治西南唐广德四年道士凤鸣岐募建金
 天辅六年道士吕明先奉敕修明洪武间置道正司
 (明一统志洪武中修而八年筑/州城观止存东寥阳殿备考)
元通观在州南武家店元延祐二年道士刘葆光建
云溪观在州西南西安峪村元中统三年道士寇士谦
 建
云水窟在州南翠微山金明昌元年道士杜机心建
 浑源州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2b 页 WYG0548-0260b.png
圆觉寺在州东金正隆三年建明成化初重修
永安寺在州东北元延祐三年都元帅高定建明洪武
 间置僧会司并报国寺入焉
柏山寺二一在州东南十里柏山上金刘祁记云代北
 名刹有黑龙池云兴即雨邑人以为雨徵一在王前
 庄
静居寺在州南二十里元至治三年建
白马寺在州西三十里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3a 页 WYG0548-0260c.png
大云寺二一在州西南四十里龙山为上院金玛格游
 龙山宿此有记西方丈有金同知运使雷思诗碣刘
 京叔祁留题元好问李冶张德辉尝游赏焉号龙山
 三老今废一在城西荆家庄为下院胥元魏时建
永固寺在州东四十里金大定间建明嘉靖间僧觉洪
 增修
玉泉寺二一在州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为上院西有
 望景台今院废一在城西李峪村为下院元时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3b 页 WYG0548-0260d.png
西禅寺在州西五十里元时建
悬空寺在州南恒山下磁窑峡悬崖三百馀丈崖峭立
 如削倚壁凿窍结构层楼危梯仄磴上倚遥空飞阁
 相通下临无地恒山第一景也后魏时建
云峰寺在州南淘沙村天赐沟北崖上旧名天赐禅林
 石窟高数十丈纵倍之横又倍之依窟结宇累石为
 墙前有松林似障山阴王浚初记
宝峰寺在州西五十里元时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4a 页 WYG0548-0261a.png
崇福寺在州南九十里王家庄元魏时建
常山寺在恒山崔鸿前燕录慕容俊光寿二年于寺大
 树根下得璧七十圭七十三光色精奇有异常玉携
 以为神岳之赐命以太牢祀之
得一庵在恒山虎风口上陡崖劖削庵踞其前
千佛洞在州东南六十里孙膑山南麓下
龙泉观二上观在恒山上山有二泉唐开兀二年建敕
 赐额下观在东门外明洪武间置道正司并上观入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4b 页 WYG0548-0261b.png
 焉
五峰观在城东五峰山上有二洞金时建
兴国禅林在州西北四十里殿山唐时建
 灵丘县
大云寺在县东唐开元间建明天顺间修何士震诗到
 门深树千峰雨出槛疏钟万壑风
福智寺在城东二里元时建
邓峰寺在县南昔邓隐峰兄妹修炼于此后仙去遂建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5a 页 WYG0548-0261c.png
 寺元时敕修今断碑存
觉山寺在县东南三十里觉山元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因报母建层楼阿阁连亘山麓招集方外禅衲五百
 馀众仍敕六宫侍女长年持月六斋其精内典者并
 度为尼辽大安五年八月镇国大王行猎经此奏请
 敕修赐钱十万缗于邑开设贾肆以所入子钱日饭
 缁素复设提点所颁给印篆不由府摄更赐山田一
 百四十馀顷重熙七年五月记有碑明崇祯三年再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5b 页 WYG0548-0261d.png
 修王从仪记寺有浮图各高三十丈塔左山冢上小
 浮图高与埒塔侧一井深亦三十丈土人名塔井三
 奇山岩构精舍祀大士旁侍王者冕服疑孝文并祀
 也明王象乾有诗
国朝知县宋起凤有游觉山寺记徐化溥有觉山井诗
龙泉寺在县东三十里唐时建泉滴岩下成钟声
白马寺在县西三十五里白马山山有泉以汉文帝白
 马跑地得泉故以泉名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6a 页 WYG0548-0262a.png
道源寺在县西南四十里门外双松日东西升落祗一
 影后摧折寺寻毁冯云骧有双松一影诗
柏岩寺在县南四十里相傅岩上有佛顶珠夜光照一
 龛虽月盈不能夺也后盗窃去光遂晦
月翻寺在县西五十里
洞元观在县西北元时建
 广灵县
圣寿寺在县西北隅元时建明洪武十六年修置僧会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6b 页 WYG0548-0262b.png
 司景泰万历间屡修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重修
福智寺在县东三里金贞元三年建
天井寺在县西南二十里天井山明正统十一年修
圣泉寺在县南二十里榆杏山元时建内有圣泉故名
圣佛寺在县西南三十里直峪南山元至元间建有三
 塔
板塔寺在县北三十里大山南岩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7a 页 WYG0548-0262c.png
弘教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唐清泰二年建
集仙寺在县西三十里元时建明永乐间修
白羊寺在县西五十里白羊山明景泰三年修
兴胜寺在龙虎岩
周图寺在唐山巅
石佛寺在唐山峪
清凉寺在县西白羊山元至元间建
石湖寺在留老山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7b 页 WYG0548-0262d.png
崇善寺在一斗泉南
西照寺在回岭北奇峰山唐尉迟敬德监修宋仁宗有
 御制文明成化弘治间屡修
国朝康熙十七年重修
大士庵在县东南一里壶山上内有石井水繇座下狮
 口出以果物投之即繇山麓流出最为灵异
凌霄观在县东南翠虚台
保真观在县西二十里元时建今废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8a 页 WYG0548-0263a.png
集仙观在县西三十里元时建今废
 广昌县
闵子院寺一名大寺在县治北汉时建唐尉迟敬德重
 修明洪武间置僧会司
千佛寺旧在东岳太尉殿之东后改建于左
白衣寺在东关
镇海寺在县南二里七山下
雷音寺在县西三十里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8b 页 WYG0548-0263b.png
太平寺旧在县西五里明天启五年改建于西门外
香山寺在县西十里松郁卉繁幽香远达
莲花寺在县东南十五里
登梯山寺在县西南三十里石磴木栈翠崖练瀑
石门寺在县东十里元时建明永乐间修今废
砂窝寺在县西南五十里
全真观在县西北二十里窟笼寨
朝阳洞在县南二十五里白石山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9a 页 WYG0548-0263c.png
 阳高县
圆通寺在县东北隅
永福寺即南寺敕建
华岩寺即西寺敕建
广宁寺即北寺在城西北隅敕建
三教寺在北街
神峰寺在东门外
千佛寺在南门外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9b 页 WYG0548-0263d.png
云林寺在西街
净土寺在南门外
朝阳寺在城西四十里
龙泉寺在县南四十里水自西而环绕东入寺土人傅
 唐太宗饮马于此二蛇盘斗俄腾云去辽宋间断碣
 存
大平庵在东街
吕祖观在东街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0a 页 WYG0548-0264a.png
三清观在东门内
 天镇县
慈云寺在县西
云台寺在城西北
显化寺即盘山寺在县东南八里
天宁寺在县东南十五里秀峰山
景家寺在城东南三十五里玉泉山有三瀑寺今废断
 碑存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0b 页 WYG0548-0264b.png
黑龙背寺在县东四十里萧墙山
万垂寺在县东南五十里笔峰山
龙泉寺在城西南五十里牛山相传汉时建唐尉迟恭
 重修寺左有龙泉五长杨殊可玩
惊峰寺在县西南百里青云山寺有石鼓击之有声
三清观在城内东南隅
吕仙洞在笔峰山相传吕祖居此
 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