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
卷六十 第 1a 页 WYG0544-01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六十
  古迹(四/)
 忻州
忻口故城北五十里相传汉高祖自平城还驻此筑城
新兴故城南二十里汉末筑一名建安城址存一载平
 定州志
肆州故城西北五十里河营村东南后魏时建址存隋
卷六十 第 1b 页 WYG0544-0105b.png
 立秀容县隶州治
北恒州城唐志武德八年以蔚州寄治忻州秀容之北
 恒州城按北魏志天平二年恒州尝寄治秀容郡城
平寇故城东十五里故郡乡隋志后齐置平寇开皇十
 年废
北罗城西北五十里西高都南址存
六郎城南四十里石岭关北宋杨延昭驻兵地址存
孟良城西北七十里蒲阁寨东又云内口东有教场址
卷六十 第 2a 页 WYG0544-0106a.png
 存
新兴故郡旧唐志义旗初置领秀容一县武德元年改
 为忻州
秀容故县西北五十里即所谓南秀容也后魏肆州治
 此文献通考即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后周徙州治
 雁门隋立秀容县明洪武九年省入忻州北魏志秀
 容县有秀容城
肆卢故县北魏志肆卢县治新会城真君七年并三会
卷六十 第 2b 页 WYG0544-0106b.png
 隶焉即肆卢城也又北魏肆卢县有台城大䢴城旧
 志西北五十里肆卢川土人名四六奇村
敷城故县北魏志隶秀容郡始光初置郡真君七年改
 为县
铜川故县隋置隶秀容郡开皇初置大业初废
怀化故县唐志贞观五年以思结部落于秀容县境置
 怀化县隶顺州十二年隶代州后省
公孙里金何师常公孙厚士祠记云迄今九原以公孙
卷六十 第 3a 页 WYG0544-0106c.png
 为里而有三社又北门外有贸儿沟相传婴杵臼谋
 易孤处
九原故墟元遗山天庆观记吾州跨西冈而城冈占城
 之半是为九龙之原檀弓志晋大夫之葬直谓之九
 原水经谓滹沱经九原城北流此其地也金何师常
 公孙厚士祠记今之九原即古赵氏田邑檀弓晋献
 文子成室篇疏曰九京即九原文子世家旧葬地也
 或云在襄陵乃武之后非武之先隋精道寺碑云地
卷六十 第 3b 页 WYG0544-0106d.png
 连三晋城带九原卢君窃号之邦赵氏言归之地迁
 史以为南并北代非此何谓焉
赤塘谷西五十里白马山谷昔刘赤塘隐此故名唐志
 有赤塘关
美良川西五里相传唐太宗与秦琼败尉迟恭处今名
 三涧沟按闻喜县有美良川
薛云谷在系舟山五代时薛云居此因名
元德明读书处在系舟山东岩赵秉文诗山头佛屋五
卷六十 第 4a 页 WYG0544-0107a.png
 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
 读书山又遗山诗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
 山
留月轩金元好问建诗云丈室何所有琴一书数册闭
 门无车马明月即佳客
桂轩金王万钟有题元氏桂轩诗
野史亭南十里韩严村元遗山纂金史筑亭
白鹤观治西九龙冈上元遗山天庆观记始为七圣观
卷六十 第 4b 页 WYG0544-0107b.png
 创自唐天宝间其后有白鹤之异改白鹤观宋祥符
 间又改为天庆观每岁二月望道家云是老君诞日
 及期有鹤降此多至十数翔舞阶庭三日乃罢予两
 见之特乱后不至耳因为招鹤谣并刻之石明万历
 间州城工竣仲春月望群鹤复集魏允贞诗云谁知
 三百年来后又睹联翩下碧云
凌云台在东门外磨台上元李中立诗谁见凌云清况
 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卷六十 第 5a 页 WYG0544-0107c.png
犬塔在张家烟梁相传昔有人醉卧畜犬随之俄而火
 作犬以身就水湿草灭火狂奔乏绝主生而犬毙主
 就其地筑塔葬焉
陈豨狱在西门内迤北相传汉锢陈豨于此址存
唐灵显王庙碑在独担山顶贞观中命薛遵度采云母
 封山神为灵显王建庙立碑
宋神宗辟雍诏碑郡旧学址剥碑尚存按诏中称神考
 又云元祐学术悉禁非神宗诏也诏后序书崇宁元
卷六十 第 5b 页 WYG0544-0107d.png
 年以徽宗为正
金修天庆观功德碑元好问撰文中云能知雄水笔极
 风涛起伏之变有蜀两孙之风张永淳天蓬四圣毛
 发生动威重可怖号为河东名笔
金庙学记碑徐州姚孝锡撰
元遗山墓铭在秀容先茔元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撰文
 定襄县
古定襄城距县百里马家庄东魏土地记夏后氏筑北
卷六十 第 6a 页 WYG0544-0108a.png
 魏志有定襄城
阳曲古城旧唐志后汉末移阳曲于太原界乃于阳曲
 古城置定襄县
抚城北魏志定襄有抚城
永安城旧为横水镇内有只吉大王殿明弘治间移建
 县后堂
蓝台国语知襄子还自卫三卿宴于蓝台知襄子戏韩
 康子而侮段规知伯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
卷六十 第 6b 页 WYG0544-0108b.png
 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异于是夫郤
 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之谗栾有叔祁之愬范中
 行有函冶之难皆主之所知也夏书有之曰一人三
 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周书有之曰怨不在大亦不
 在小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
 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毋乃不可乎夫谁不可
 喜而谁不可惧蜹蛾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自是五年乃有晋阳之难段规反首难而杀知伯于
卷六十 第 7a 页 WYG0544-0108c.png
 师遂灭知氏又智村有知伯故里相传知伯居此
藏孤台在武峪山相传程婴藏赵孤于程侯山诸将索
 之急乃谋取他儿为匿山中更匿赵孤于武峪后人
 名藏孤台
漆郎洞无畏庄有七郎洞相传豫让漆身处又邢村南
 有豫让桥
卫村相传汉元朔间卫青出定襄驻此村有将台亦传
 建旗鼓处按汉定襄郡在大同西北非今定襄县也
卷六十 第 7b 页 WYG0544-0108d.png
霍去病别业宋王鼎东岳庙记云当社是汉丞相霍光
 之别业瓜分豆剖郡有三霍之名今县有东霍小霍
 西霍三霍村相传霍光生东霍村
吕布池在中霍村东相传布得龙马于此党承志诗千
 载故乡踪迹泯犹存名姓涴清池按吕布五原人忻
 州号九原而定襄迩忻州故讹传
居士台东南二十五里居士山石室有古碑云魏武定
 四年任城王居士室台因以名上有浮图欧阳修集
卷六十 第 8a 页 WYG0544-0109a.png
 古录跋后云魏宗室封任城王者数人其国中绝不
 知武定中封任城王者何人也按武定为孝静帝年
 号是时元度袭封
摩诘故居东南二十五里居士山相传唐王维王缙读
 书于此
圣阜楼治东北二十里圣阜山元好问诗危亭何日架
 晴空
遗山读书处傅纳诲神山记逾牧溪而西有山曰神山
卷六十 第 8b 页 WYG0544-0109b.png
 孤立平野一名遗山元好问少爱神山读书其间因
 号遗山有一丘一壑真堪老且共神山烟景休之句
棠棣堂元周元帅献臣宅元好问诗来迟不及西堂宴
 犹想分香入棣华
馀庆堂亦周元帅宅元好问诗五年霜戟照康庄万里
 春风拥画梁
钓鱼台在圣阜山下李子敬钓隐处
宋增修真容院碑唐大历中打地和尚真身塔元祐四
卷六十 第 9a 页 WYG0544-0109c.png
 年六月三日学士张商英撰文
宋东岳庙碑祥符中王鼎撰文
金阳曲令周鼎墓表在南王里西元中统时四川按察
 使王利用撰文
金张安宁墓表在南邢村元好问撰文
霍去病墓碑在西邢村西碑文一千四字铭一百七十
 六字延祐己未前翰林国史编修官李洞撰碑中叙
 流派名字多不可读
卷六十 第 9b 页 WYG0544-0109d.png
元元帅周献臣神道碑在南王里西元中统中四川按
 察使王利用撰文
 静乐县
楼烦王城距县百里马家庄之东址存楼烦子爵周王
 会图有楼烦子又县南七十里有楼烦城宋金置县
 元省为巡检司址存
楼烦监唐置监今楼烦镇旧唐志先隶陇右节度使至
 德后属内飞龙使龙纪元年罢
卷六十 第 10a 页 WYG0544-0110a.png
赵武灵王城南三里天柱山左东南北俱跨山西临汾
 水昔武灵自代至阴山守楼烦于此练兵垒存
三堆城在县城内隋筑有堆阜因名周师取平阳齐后
 主猎于三堆晋州告急冯淑姬请更杀一围是北齐
 时尚未有城也
襄阳城北九十里古宁化军南十八里址存
下马城东南六十里相传魏孝文帝驻骑于此址存
楼烦宫宋景和元年春二月魏主浚驻楼烦宫
卷六十 第 10b 页 WYG0544-0110b.png
林溪故宫北一百五十里隋炀帝避暑建离宫金天会
 间改圣寿寺
清安堂金大定中宪州守刘焕建有清安堂铭并序
宋阳光洞碑宪州尉杜时亮撰文天庆观道士阎若进
 建
金昌宁公庙碑在定河村明昌五年大梁张守愚撰文
元明威将军周美去思碑至元十五年十一月王邦宪
 撰文
卷六十 第 11a 页 WYG0544-0110c.png
元佥事王廷佐墓志翰林学士马颖撰文
 代州
广武故城州西一十五里前汉置广武县属太原后汉
 晋北魏胥属雁门隋开皇十八年改县为雁门括地
 志广武故城在雁门县勾注山南四十五里通典在
 雁门县西南明一统志在代州西一十五里图经在
 勾注陉口之南即汉械系娄敬地后魏移置上馆城
 按魏地形志原平县有广武城当在雁门之南隶崞
卷六十 第 11b 页 WYG0544-0110d.png
 县而明广武城南距代州六十里在雁门之北俱非
 广武故城也
枣云城东四十里俗名枣林村址存
雁门故郡隋志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代州置总管
 府大业初府废置雁门治雁门县
楼烦乡西三十五里前汉志阴馆有楼烦乡景帝后三
 年置县水经注同
平城故县汉置在雁门县之西
卷六十 第 12a 页 WYG0544-0111a.png
雁门故县西北四十里本汉广武县隋避讳改雁门
怀化故县唐志贞观十二年以怀化县隶代州高宗时
 废
鉼隥穆天子至此作黄竹诗水经注陉山南北有长岭
 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鉼隥也按翼城东乌岭山有通
 道亦曰鉼隥
阜通监在城中金大定十八年立监铸钱二十年名曰
 阜通改太仆寺
卷六十 第 12b 页 WYG0544-0111b.png
磨笄石在夏屋山赵襄子诱代王登夏屋杀之其姊为
 代王夫人磨笄自杀
杀子谷东北二十里相传秦扶苏死此中有恨斯水水
 声呜咽唐陶翰诗寨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一载崞
 县为太子崖
东西花园西十里柏林寺旁晋王李克用游赏地
看花台西南二百步莲池旁上建南楼金赵秉文元好
 问俱有诗
卷六十 第 13a 页 WYG0544-0111c.png
潘家庄南七里凤山麓宋潘美部署时游憩于此
南楼元好问诗凤山可是生来巧堪与南楼作画屏金
 赵可亦有代州南楼乐府
吉祥楼明熹宗时赵南星谪戍代州僦居小楼颜曰吉
 祥又埽除土室颜曰味檗白东谷尚书尝曰赵公年
 近八十犹日课制义一篇
李晋王像在柏林寺中唐同光三年庄宗建寺院内遗
 像一轴共七人王衣绯袍踞胡床其右冠王冠而衣
卷六十 第 13b 页 WYG0544-0111d.png
 黄者亚子也其左冠虎冠而衣青者存孝也其二东
 向侍其二西向侍莫知为谁王挟矢睨视之盖王眇
 一目号独眼龙画笔为王讳之明武宗过代持像去
 今摹像留寺中
郅都柏在州东都守雁门卒葬此有柏五十馀株人咸
 称郅都柏
断景树西四十里唐令狐楚白杨庙碑云魏孝文尝系
 马其下故立庙旧志谓汉文当迎立时尝卧树下者
卷六十 第 14a 页 WYG0544-0112a.png
 误
试剑石北八里官道旁世传杨六郎拔剑试之石分为
 两
唐白杨神庙碑唐昌化守南康郡王元韶重新庙宇令
 狐楚撰文
宋顺应侯庙记碑王崇极记云庆历中郡守张元退夫
 以祷神之应为记镌石置前庑之壁季夏营葺忽若
 雨露沾渍光莹洞彻阖庙众工咸叹其异云
卷六十 第 14b 页 WYG0544-0112b.png
宋侍郎滕茂实墓碑东七里自刻碑记并篆墓额九字
 云宋工部侍郎滕茂实墓
 五台县
虑虒城在县南汉置县属太原郡西晋末铁佛刘武居
 新兴虑虒之地
思阳城 仓城北魏志永安郡驴夷县有二城
张公城北五里晋时石勒将张平筑有碑剥落
苍城西南三十里周一百三十步
卷六十 第 15a 页 WYG0544-0112c.png
五王城在东台东北建梵宇
台州故址在城北里许古城村
驴夷故县北魏志汉虑虒县太和十年改名驴夷有驴
 夷城
宝兴军北汉时刘继颙于五台柏谷置银冶取矿烹银
 后即其冶建宝兴军宋太平兴国四年于五台置银
 冶后废
杂花园唐时筑戒坛在大塔前
卷六十 第 15b 页 WYG0544-0112d.png
苏子陂上有宋苏文忠公祠
佛足碑在中台大塔左西域记释迦佛遗双足迹长一
 尺六寸广六寸十指皆现花文唐贞观中玄奘法师
 自西域图写持归太宗令刻石后摹刻中台
那罗延窟在东台华严经云是菩萨住处亦是神龙所
 居盛夏有冰灯光时现
白书梵字在香域沟左赤崖间字类古篆
宋重修南神庙碑南十里土人名南神垴盖汉文帝祠
卷六十 第 16a 页 WYG0544-0113a.png
 也进士孙俨撰文
金烈女聂舜英墓铭尚书聂天骥女进士张白豪妻元
 好问铭其墓
金重修明阳观碑西南八里紫罗山之麓左司郎中元
 好问撰文
金张永通墓碑翰林学士苏珊撰其辞曰功名糠秕富
 贵浮云宗族称友乡党称仁
 繁峙县
卷六十 第 16b 页 WYG0544-0113b.png
卤城在东百里故福都周三里一百步有东西南西北
 三门本汉县地多卤土因名相传朝霁云雾中现楼
 堞人马岁丰之兆人在西则见在东则不见远则见
 近则隐
齐城卤城东五里隐现同卤城见则岁歉
六郎城东七里宋杨延昭遗址
宋王城东四十里俗号宋王岭
繁峙故郡北魏志天平二年置繁峙郡及县后周并废
卷六十 第 17a 页 WYG0544-0113c.png
故廓州北魏志武定元年置治肆州敷城界郭城旧唐
 志繁峙汉县东魏置廓州久废
繁峙宫北魏太祖天兴元年自中山还驻跸于此尹耕
 曰必在盛乐或近盛乐地非今繁峙县也按魏昭成
 帝即位于繁峙之北时或建宫
蔚州侨治旧唐志武德六年置蔚州七年自阳曲寄治
 繁峙县
葰人故县汉置隶太原郡如淳曰音璅汉末废晋改置
卷六十 第 17b 页 WYG0544-0113d.png
 繁峙县
义兴冶宋志繁峙县有义兴冶
迎翠楼在市口元时建
 崞县
楼烦城东十五里大阳都北魏志原平县有楼烦城舆
 地要览楼烦故城在今太原府崞县东明王钥诗楼
 烦隤废惟荒丘黄沙射目风飕飕
石城故城即县城北魏志永兴二年置石城县
卷六十 第 18a 页 WYG0544-0114a.png
唐林城南四十里一云五十里證圣元年析五台崞二
 县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唐林五代时梁改白鹿晋
 改广武宋并入崞县
云中城西南六十里隋志崞县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恒
 州寻废
芦板塞城西南七十里永兴都隋志云中故城在崞县
 西南今名芦板塞
孟良城在元岗口延昭部将址存
卷六十 第 18b 页 WYG0544-0114b.png
长城梁西四十五里始皇筑址存
北显故州隋志崞县有东魏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
 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
故崞州元志本崞县太宗十四年升为州
原平故县南四十里古史考曰赵衰居原今原平县魏
 志前汉属太原后汉晋胥属雁门有阴馆城楼烦城
 广武城
白鹿故城明一统志五代梁析置宋省入崞县
卷六十 第 19a 页 WYG0544-0114c.png
秦王寨在吊桥岭
杨六郎寨在阳武峪即杨延昭驻兵地
焦赞寨在南冈口南十里亦延昭部将
旋鸿池北魏和平三年二月癸酉太宗田于崞山观渔
 于旋鸿池
此君轩在铜川金毛瑞卿有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诗
 按郝子玉名俣金翰林学士县志云郝隆建者误
远公说法台西北四十里白仁岩下有石室定心石棋
卷六十 第 19b 页 WYG0544-0114d.png
 枰石诸迹
万卷楼金武伯英建
天涯石鼓东南四十里天涯山之麓元好问有诗
虚白轩在神清观后金行省员外郎王朴建
蟾酥池西北五里池出蟾酥故名元好问有诗
崞山神扁西南二十五里崞山祠内金安阳王尚书无
 竞真笔为河东庙额第一元好问刻石撰记
 保德州
卷六十 第 20a 页 WYG0544-0115a.png
林涛寨保德故林涛寨也周赧王十九年赵武灵王略
 地林胡献马
长城在偏桥村西扺黄河南接兴县八十里三关志秦
 并赵筑长城于岚县紫塞或云赵肃侯筑
故隩州城东北八十里
故城西二十里宋建
禹馀粮石北二十五里有禹庙相传禹治水过此今河
 岸有禹馀粮石张华博物志禹治水弃馀粮于江化
卷六十 第 20b 页 WYG0544-0115b.png
 为石
鲁班石像南十里杨家湾南崖石窟中窟尝有声一日
 坠出鲁班石像腰间系搥凿又有大小石佛数百皆
 无斧凿痕
马蹄石东南八十里世传始皇巡狩驻此
磨剑石旧在儒学门下世传王伯当磨剑于此
龙鳞石州东卧龙沟石初置州宅万历间移置明伦堂
 左建蛟龙云雨壁前
卷六十 第 21a 页 WYG0544-0115c.png
赵宁冈在柏森村冈盘绕如龙有七脉宋赵宁凿冈深
 一丈二尺见芦根七条断之血流入河宁奏宋帝宠
 赉甚厚
颁诏厅在东南坡宋熙宁间建
拟江楼在治北城上俯瞰黄河宋建金州守完颜(缺/)
 撰记后知州李晏改名安西金燕山李堂有勉赓严
 韵题安西楼诗知州王嘉言有和元质安西楼韵诗
西楼金李晏有保德西楼乐府
卷六十 第 21b 页 WYG0544-0115d.png
义门都在柏森村宋赵宁自始祖至宁十世不分居家
 众五百馀口治平二年诏赐米绢并旌其门号其都
 为义门大观二年以敕命刻石
峡口石字在天桥峡石上有字云治平元年甲辰冬十
 一月望张巡河至此馀皆剥落
李氏宗支图石刻元李谦号野轩累官翰林学士弟志
 和为道士号元希真人行真为僧至元七年石刻宗
 支图及兄弟分受三教诗今多剥落翰林学士王仲
卷六十 第 22a 页 WYG0544-0116a.png
 谋陈俨俱有诗旧志遗宅在上街之西
天桥在倒回谷口金贞元三年僧法利建广七八丈冬
 积冰成桥遂名
金重建庙学碑在州治西大定庚寅知州高怀建泰和
 初知州张令臣重建撰碑文
古断碑明万历四十二年修城北水道得碑镵问安楼
 碑记文不全
 河曲县
卷六十 第 22b 页 WYG0544-0116b.png
吴城北九十里旧传吴王城
五花城西北五十里今为五花堡
旧隩州东北八十里本雄勇镇宋太平兴国中以北山
 时有烟焰置火山军今改隩州元省入保德
许父寨金志兴定四年徙隩州治黄河滩许父寨
禹迹西七里河西北从偏关来石壁铲削河出其中形
 如斧削
太子滩 娘娘滩北九十里世传吕后贬薄太后汉文
卷六十 第 23a 页 WYG0544-0116c.png
 帝于此居民耕锄得古瓦有万岁富贵字样可作砚
单寨西五十里一名太子庄相传单雄信据此
君子津在东胜州界汉桓帝时有大贾赍金行至此死
 津长埋之其子寻父丧至悉以还之帝闻之曰君子
 也遂名
得马水西北四十里相传尉迟敬德得马于此有歌曰
 皇唐圣帝生姓李殿头元帅无可比胡汉敬德尉迟
 恭铁鞭到处烟尘起龙池捕马至河曲方得回头心
卷六十 第 23b 页 WYG0544-0116d.png
 内喜妪婆担水送琼浆地名唤做得马水
阿跌屯步落稽部后唐命屯河曲赐姓李氏光进光颜
 皆生于此
金重修天庆观碑大定间州守梁銶撰文在南城东岗
 上
 解州
解梁故城西六十里左传晋惠公赂秦以河外五城内
 及解梁杜注解梁今河东解县地水经注涑水又西
卷六十 第 24a 页 WYG0544-0117a.png
 南径解县故城
臼城左传晋文公入取臼衰杜预注解县东南有臼城
 后汉书解有臼城博物记曰臼季邑
苦城在盐池东北王符曰郤犨采于苦曰苦城
张城 西张城王符曰河东解县有张城西张城
安定故县魏太和元年析解县置
解县故治在治北泰康坊
盐运旧司在城西崇宁坊元以前盐司治此址存后徙
卷六十 第 24b 页 WYG0544-0117b.png
 路村又镇山坊有盐场址
紫泉监唐志解有紫泉监乾元元年置
𣙜盐院五代汉置
风后故里黄帝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解始名渤澥
 后去水为解相传海隅即今解池西南隅
关圣故里东十八里常平下冯村今建庙相传庙即圣
 旧居有塔屹立
潺湲亭在州治廨宇后宋有史氏父子相继刺州建亭
卷六十 第 25a 页 WYG0544-0117c.png
 引水
迎薰阁在南城上宋元祐间张杲之张砚俱有诗
唐重修池神祠颂碑贞元十三年四月知解县池陆位
 安邑池韦纵勒碑崔敖撰文
元颍川忠襄王庙碑在州南隅至正中孙著撰文云王
 名察罕特穆尔字廷瑞历官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
 山东行枢密院事陕西诸道行御史中丞至正十四
 年破汝南妖贼于安邑南原又明年破贼于闻喜解
卷六十 第 25b 页 WYG0544-0117d.png
 人立庙树碑
元重修盐池庙碑延祐元年春三月重修盐池神庙翰
 林学士王纬承诏撰文
 安邑县
蚩尤城盐池东南二里黄帝经序黄帝杀蚩尤其血化
 为卤今之解池是也
相城咎繇之后为理氏商末理證孙仲师遭难去王姓
 里至晋里克被戮克妻司城氏携其少子季友居安
卷六十 第 26a 页 WYG0544-0118a.png
 邑相城因为相里氏今相镇犹相里亦曰相城
虞城北二十里大坊村
古城县西一里魏文侯筑东西两垒对峙韩信擒魏豹
 于此亦名魏豹城
韩信城南五里信驻兵处又有韩信沟在城北
张良城东南十三里今名张良村东为牧马场又东为
 饮马川
北安邑故郡北魏志二汉晋曰安邑属河东后太和十
卷六十 第 26b 页 WYG0544-0118b.png
 一年置为郡隋开皇初废
娄室城东十八里金将娄室所筑址存
故虞州旧唐志安邑隋为虞州郭下置安邑县贞观十
 七年州废
昆吾亭帝王世纪汤伐桀战昆吾亭
虞坂南二十里中条山晋荀息请假道于虞以伐虢即
 此俗名青石槽水经注虞城北对长坂二十里谓之
 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昔骐骥
卷六十 第 27a 页 WYG0544-0118c.png
 驾盐车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喻时青石槽
 诗秋风虞坂小蓬莱又王思诚诗骥负盐车逢伯乐
根仓 泾仓汉志在河东郡
段干木隐处在段村有元运使段禧碑记墓存
陶朱公故里相传陶村即陶朱公所居村西有墓
龙池宫唐志开元八年建
曲环故里在报国寺北唐陈许节度使晋昌郡王曲环
 居此其里曰寺北曲至今后人别居者曰大曲小曲
卷六十 第 27b 页 WYG0544-0118d.png
盐风亭在盐池北岸峨眉坡上
弹琴台在海光楼南
静明洞明曹真子栖此
王右军碑在运城察院西刻于宋天圣十年碑久剥蚀
 明万历中重竖
 夏县
夏城县西十五里鸣条冈一名夏故城大禹所都周三
 十里西南址存今名禹王城括地志故安邑城在夏
卷六十 第 28a 页 WYG0544-0119a.png
 县东北十五里东坡禹迹图云禹都平阳或云在安
 邑今安邑又名禹都城盖禹避舜子于此非都也
南安邑城后魏神麚元年置在禹都旧城西四十里
夏王朝殿在青台北一里辛庄村有遗址土人名金殿
世室黄图义明堂夏后益之为世室堂之大百四十有
 四尺坤之策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礼传周
 堂九尺商三尺夏一尺杜佑曰禹卑宫室为一尺此
 即墨子所谓土阶三等也世室九阶周礼注南三东
卷六十 第 28b 页 WYG0544-0119b.png
 西北各二贾公彦马融以为九等非也世室名元堂
 世室夏尚黑也由周尚赤而曰明堂
夏禹宫北十五里十道志县有夏禹宫夏静与洛下书
 云安邑禹旧宫有石殿阴户丹庭紫房俗名骊姬故
 房是晋献公崇饰禹旧宫也
望川宫东南五十五里十三州志夏离宫
夏禹台西北十五里十三州志涂山氏思本国筑以望
 之基犹在俗传思禹者非
卷六十 第 29a 页 WYG0544-0119c.png
涂山台十三州志在夏城南安邑俗名青台上有禹祠
夏台史记桀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
瑶台桀为琼宫瑶台山以是名距禹城二十里邑人因
 巫咸所居易为巫咸山
放桀台西三十里高丈馀相传汤放桀地邑人建庙祀
 汤并尧舜禹号四圣庙
酒池西北三十里下王村
鸣条陌帝王世纪安邑县有鸣条陌
卷六十 第 29b 页 WYG0544-0119d.png
巫咸故里旧号巫咸里后更名商相坊今名南商坊
阳城故居南十五里中条山内地名柳谷昌黎文集可
 考集览以为张掖郡柳谷者谬
温公宅在县西司马里其精舍在城洪迈六合斋随笔
 所载有乔木参天独乐园至今犹是温公宅之句盖
 南渡后犹存
独乐园西三十里按名臣录温公居洛兄旦居夏县胥
 有园池胜槩光岁一往省旦旦亦间至洛视光又按
卷六十 第 30a 页 WYG0544-0120a.png
 司马康寒食上冢至澜洄庄有诗刻石盖司马氏别
 墅也
文会堂在明伦堂后温公读书处东为养蒙斋西为达
 德斋
榜亭在坡㡳村温公作相时饬其家人不得怙势挠法
 揭榜于此有司为之立亭
秦楼在城内通志谓秦时建按王翰诗萧萧栋宇自明
 昌则是建于金章宗时者相传后土庙即其遗址
卷六十 第 30b 页 WYG0544-0120b.png
元太师托克托宅今广为县署
温公书院在县学东元至正间重建明天顺二年修
唐仆射薛嵩神道碑西四十里尚书礼部郎中程浩撰
 文按碑公历官尚书右仆射昭义节度使平阳郡王
 赠太保大将军仁贵孙太傅楚玉子也忠勇有谋有
 大功于唐
禹庙题名石刻八分大书其文曰旦光乙丑四年三月
 七日来谒禹王祠凡十六字后小楷书先太中河内
卷六十 第 31a 页 WYG0544-0120c.png
 公太师温国公顷岁同谒夏禹祠太师公因留题于
 殿之西壁元祐己巳乡人李权刻诸石凡四十字石
 嵌青台禹庙壁
柳氏训言石刻宋司马侍郎书唐柳氏自公绰以来至
 仅比他人耳一百二十六字石嵌温公墓旁诚一堂
 壁间
知足斋石刻温公手笔旁刻温公并文潞公小像嵌祠
 堂壁间
卷六十 第 31b 页 WYG0544-0120d.png
布衾铭石刻亦温公手书嵌城中祠堂壁间
澜洄庄题名石刻其文云舜民与希道约之自馀庆禅
 院游石□山寺回过万石庄观太师温国公题诫元
 祐三年孟冬月中浣文江与行凡四十三字嵌青台
 禹庙壁
忠清粹德碑在司马温公墓前宋哲宗御篆学士苏轼
 撰文绍圣初章惇蔡卞谋发公冢哲宗以许将言不
 从止令仆所立碑碑仆之顷大风走石郡吏莫敢近
卷六十 第 32a 页 WYG0544-0121a.png
 独一匠氏奋斤前击俄仆碑下死金皇统中忽生杏
 树一株于碑座龟趺之侧蟉枝蟠屏周映交护邑令
 王廷直谒墓下惊叹因得断碑于深土分为四石并
 其额趺共成六石摹刻嵌壁间而未及镌石至明侍
 御朱实昌选石立碑字则非苏笔矣
宋驾部员外郎司马宣墓志铭在下川乡先茔之西南
 熙宁九年二月壬寅立石温公撰文
宋赠尚书都官郎中司马沂墓表在涑水南原王安石
卷六十 第 32b 页 WYG0544-0121b.png
 撰嘉祐五年十一月壬寅立石
宋赠尚书比部郎中司马咨墓表在涑水先茔温公撰
 文熙宁三年十月辛酉
宋太常少卿司马里墓志铭在涑水南原之先茔治平
 二年温公撰文
宋谏议大夫司马康墓志铭范祖禹撰文
元御制碑文庙内两阶有二碑西碑刻加封孔子制词
 东碑刻封先圣父母并宋贤周程朱制词各有碑亭
卷六十 第 33a 页 WYG0544-0121c.png
元禹庙诗石碣翰林直学士归𤾉撰至正庚子邑人刘
 大有刻石
 平陆县
虞城东北六十里即虞公故城史记武王封周章弟虞
 仲于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古吴虞二字多通
 用虞城之书为吴城犹吴仲之书为虞仲也太原地
 记谓之北虞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家冢上有虞公庙
 汉书郡国志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亦谓吴城秦昭
卷六十 第 33b 页 WYG0544-0121d.png
 王五十三年伐魏取吴城是也一名毕轸城王翰诗
 毕轸城荒蔓草迷
下阳城县治西南二里条山之麓东即金鸡堡故城址
 存按杜预左传注虢公都上阳在弘农陕县东南则
 平陆不得有上阳城也又虞师晋师灭下阳杜预注
 下阳虢邑在河东大阳县盖晋时平陆为大阳也旧
 志作上阳今改正
将军城北三十里即汉古城中有周仓庙址存
卷六十 第 34a 页 WYG0544-0122a.png
河北故郡后魏置隋开皇初废
大阳故县北魏志二汉晋属河东魏属河北郡
金鸡堡南二里店头镇之西即下阳城也遗址延袤七
 里城内西北隅积石如丘俗传为十二连城盖春秋
 时岩城在崇冈之上南临大河北望中条所谓金鸡
 夜月即其景也元王思诚诗金鸡堡峻压崇墉襟带
 关山几万里
傅岩东二十五里即说版筑处今名圣人涧有祠史记
卷六十 第 34b 页 WYG0544-0122b.png
 孔安国曰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
 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比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
 之以供食也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
閒田西五十里东西七里南北十里乃虞芮相让地也
 俗名让畔城又名兴让里
古焦国左传宣公二年秦伯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杜
 预注焦晋河外邑东北五里地理志武王克商封神
 农之后于焦以焦水得名今有神农庙一统志故城
卷六十 第 35a 页 WYG0544-0122c.png
 在河南府陕州东北三十里
共池西四十五里距閒田百武左传桓公十年虞叔有
 玉虞公求旃献之既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遂
 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杜预注共池地名阙按平
 陆共池或即此旧志谓晋灭虞虞公奔共池者谬
茅亭左传秦伯伐晋遂自茅津济杜预注在大阳县西
 南有茅亭即茅城
琴瑟穴唐志有琴瑟穴有银穴二十四铜穴四十八在
卷六十 第 35b 页 WYG0544-0122d.png
 覆釜三堆五岗
铁牛碛东一里许黄河中俗传禹铸以镇水患
将军汊东北六十里相传宫之奇以其族行避此石壁
 千仞岩下石洞遗像存焉
野马圪塔东四十五里地近清涧沟沟㡳有石寨山壁
 刋将军黄嵓四字相传马岱少孤寄居黄姓因名黄
 嵓后投马超更本名
常平仓隋开皇二年置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
卷六十 第 36a 页 WYG0544-0123a.png
 砥柱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
集津仓唐贞元二年李泌开运道自集津至三门凿山
 开道十八里以避砥柱之险益开集津仓山西径为
 运道属于三门仓治上路以回空车费钱五万缗下
 路减半
盐仓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请于三门东置集津仓西
 置盐仓
说法台西北十里竹林寺西山之上相传唐僧智兴说
卷六十 第 36b 页 WYG0544-0123b.png
 法于此有焚舌化金之异
唐傅岩庙碑在圣人涧唐大历中侍御史杨辚撰文不
 载修建本末庙前大石金大定年立刻傅岩二字
元重修傅岩庙记石刻皇庆中续执中撰
 芮城县
芮伯城西二十里郑村即古芮国姬姓伯爵水经注晋
 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姜逐万万奔魏八年周师
 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
卷六十 第 37a 页 WYG0544-0123c.png
 郏斯城或其故封也后魏志河北县有芮城
魏侯城北五里古魏国晋献公灭之封毕万于此刘良
 臣曰魏侯城即芮地也芮伯万为其母所逐秦人纳
 之居于魏相去裁一舍遂不称芮而称魏犹魏侯莹
 迁梁而称梁也汉置河北县属河东郡俗名河北城
立城后魏志河北县有立城
项羽城东四十里沙窝村一名霸王城
魏豹城东二十五里牛高村
卷六十 第 37b 页 WYG0544-0123d.png
故芮州旧唐志武德二年置领芮城河北二县贞观元
 年罢
安戎故县东十里东张村隋志旧置安戎县后周改芮
 城又置永乐郡后省入焉
万岁堡西北八里上郭村周显王时芮民筑堡以禦秦
 址微存
马武寨东北二十五里址存
太尉堡东南四十五里濒河本名凤川唐武德二年行
卷六十 第 38a 页 WYG0544-0124a.png
 军总管刘世让屯兵于此以讨夏县吕崇茂人呼世
 让为太尉故名
韩亭后汉志河北县有韩亭
龙潜宅西二十五里李叫村西南崖下唐筑台建坛刻
 石表曰唐高祖神尧皇帝寓居大中十一年县令高
 元修
友于堂南三十里从政里晋大安中县民李亨昆建
梨园在魏城南梨花村相传为魏侯园中有太平馆琵
卷六十 第 38b 页 WYG0544-0124b.png
 琶亭
段干木庐西北二十七里山麓今段村
石榴园南十里太安村相传汉张博望留石榴遗种味
 最佳有司岁进御名御石榴园元蒲机革之
凉轩在县治内宋嘉祐间县令吴鄈建河南李实作记
待济亭东三十里浢津渡北岸宋政和元年县令邵伯
 温建石记移县治厅壁
静乐轩金贞祐四年主簿王廷简建于署
卷六十 第 39a 页 WYG0544-0124c.png
侯真人降生台在城西紫清观侧唐大中五年升仙咸
 通三年邑令高元谟筑台刻石今存
唐建段干木庙碑铭在城东贞观元年秋八月七日将
 仕郎前守河南府伊阳县主簿范阳卢士牟撰
齐太公庙碑在东吕村南坡下有二其一断碑下截尚
 存碑阴有大唐坊州吕司马颂曰先君藏器隐迹十
 数字馀不可识旁有诗曰不忍逢殷季藏愚八十年
 待时屠钓里怀道废兴前鼎鼐资邦国芳香间圣贤
卷六十 第 39b 页 WYG0544-0124d.png
 恭惟清庙享宗祀永绵绵僧昙远镌石其一文字剥
 落不可读惟额云周太师齐太公之庙
凉轩诗石碣在仪门内宋嘉祐六年辛丑八月二十日
 县令吴戭字舜举立石并题额男进士柬之书同时
 作诗者杜叔献樊宗简吕希彦赵中逵黄通郎凡赵
 (阙/)柳说张锷陈庸陈规李实李鹏张允王秠辟疆江
 泳李古并鄈为十九人诗载艺文
宋太安寿圣寺碑南十里太安村绍圣三年安昌进士
卷六十 第 40a 页 WYG0544-0125a.png
 刘觉撰文
金段元帅碑在风陵墓前元至元六年五月曾孙太常
 掌礼克贞立碑王沂撰文碑云公讳大亨家于芮县
 之风陵乡正大七年以劳进河南诸路把隘军兵都
 元帅锡两虎符引其众七百人入枣乡谷元兵破之
 战死
元芮王庙碑西十五里枕崇岗进士何南卿撰大德元
 年丁酉秋七月中元日百户郝翔王祐张全吕瑄立
卷六十 第 40b 页 WYG0544-0125b.png
 石
 绛州
荀城西十五里水经注古水西南径魏正平郡又西径
 荀城东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
 原氏汾水又西南径长修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一年
 封庄恬为侯国绛州志晋公族荀氏邑
临汾故城东北二里左传晋献公九年夏士蔿城绛以
 深其宫杜预注绛晋所都也今平阳绛邑县旧志汉
卷六十 第 41a 页 WYG0544-0125c.png
 为临汾县址存
柏壁城西南二十里后魏明元帝置柏壁镇至太武帝
 废镇置东雍州齐斛律光屯兵于此
正平故郡北魏志神麚元年改南太平为征平太和十
 八年置正平郡隋开皇初废
南绛故郡北魏建义初置南绛郡治会交川以南绛县
 属焉后周废
正平故县本汉临汾县北魏置正平郡隋开皇十八年
卷六十 第 41b 页 WYG0544-0125d.png
 改县曰正平大业初置绛郡治焉
长秋镇即泉掌北齐围周宜阳韦孝宽谓将帅曰宜阳
 一城之地未能损益然两国争之劳师数载彼若弃
 崤东来图汾地我之疆界必见侵扰今宜于长秋速
 筑城以杜贼患是岁齐人果解宜阳
秦王堡在柏壁镇刘武周将宋金刚进逼绛州复陷龙
 门关中大震秦王引兵自龙门渡河屯柏壁与金刚
 相持金刚屡败食尽北走
卷六十 第 42a 页 WYG0544-0126a.png
云阳养龙池遁甲开山图绛北有阳石山神龙池黄帝
 时云阳先生养龙于此
灵公台西北三十里长秋镇左传晋灵公从台上弹人
 观其辟丸
哺饥坂城北五里左传地名翳桑旧有灵辄祠元王恽
 有诗明永乐间修
韩献子故里在城内省元坊又城北三十里苏村里相
 传为赵文子故里西关内为羊舌氏埋羊里
卷六十 第 42b 页 WYG0544-0126b.png
文中子读书处在清濂洞辛全诗云四地都争为故里
 不知何地果为真
绛守居园池在州治北隋开皇十六年内军将军临汾
 县令梁轨导鼓堆泉开渠灌田又引馀波贯牙城蓄
 为池沼中建洄涟亭旁植竹木花柳唐长庆中刺史
 樊宗师刻石记之文殊奇涩人罕成诵宋通判孙冲
 重刻记于石乃为之序元至治间知州刘明安重构
 亭明宣德七年知州韩辙又重建宋孙冲重刻绛守
卷六十 第 43a 页 WYG0544-0126c.png
 居园池记序略云樊之记有亭曰洄涟曰香曰新曰
 望月曰柏有塘曰苍塘有堤曰风堤有原曰鳌琢原
 又正西曰白滨无遗址疑其指水涯为亭名也其馀
 渠窦花木堤原川河井闾墙墉岁久且古多讹舛不
 可验惟西南有门曰虎豹暨香亭望月犹存今之亭
 东南曰四望依斛律光庙之东曰望京据北曰香香
 之西北曰会宾前垂岸之下连柏阴曰水帘池之中
 曰水心跨昂桥历虎豹门而西曰曲水既北少西夹
卷六十 第 43b 页 WYG0544-0126d.png
 池曰望月又北限筱竹搆水曰礼贤且西曰蜜黎园
 曰感恩南对远引曰射圃可以习射也又别一亭曰
 姑射西北与姑射山相对东北可周览今题二亭曰
 浩气菡萏浩气连仁丰厅后菡萏荫虎豹门其下胥
 芙蕖菡萏也
会仙楼在西关后土庙晋天福间建明嘉靖季年重葺
嵩巫亭在守居园池内宋富郑公弼建有诗云平地烟
 霄此半分绣楣丹槛照清汾风帘暮捲秋空碧剩见
卷六十 第 44a 页 WYG0544-0127a.png
 西山数岭云
观德堂在州治内宋富郑公弼增而广之大观二年重
 葺
菡萏亭在州治宋元符间池生并蒂莲时淄川周某自
 尚书刑部郎中守绛录事参军张为有记
思堂在州治东宋朝散大夫绛州军事兼管内劝农事
 时恪建张绎作记
潜心堂在州治内宋宣和三年朝请郎权州军事李皓
卷六十 第 44b 页 WYG0544-0127b.png
 有记
南园 无邪堂 快轩金正隆二年观察韩子端有记
庆安亭在州治内金大安二年郡人孙镇有记
曲水亭在州治内琅琊王汉雷孝先有诗
集古堂至正初绛帖碑石多散失州守李公求之复其
 什之八九序列于集古堂
真乐窝明辛复元读书地
碧落碑在仪门内碑阴刻唐郑承规释文宋元兵焚缺
卷六十 第 45a 页 WYG0544-0127c.png
 裂后人新刻一碑仅存形似宋濂云唐高宗咸宁元
 年韩王元嘉之子训等为其妣房氏造碧落天尊像
 于龙兴宫而刻其文于背遂以名碑不知何人书据
 李旋之玉京宫记以为陈惟正李汉黄公记以为李
 训之弟撰而翠岩龚圣予则又以为宗室瓘其或别
 有所考耶王世贞云按洛中纪异录称刺史李谌为
 母房大妃追荐造像成忽二道士来云君刻石须篆
 书乎我天下能篆者李异之听所为则扄户三日乃
卷六十 第 45b 页 WYG0544-0127d.png
 开化二白鸽飞去篆文宛然像背矣此涉诞妄不可
 信然李阳冰览之七日而不忍去习之十二年而不
 得其妙如此岂惟正撰瓘所办乎又曰碧落碑篆书
 在石像背州将以不便摹拓别刻置庙中今本乃别
 石耳
唐正觉寺碑贞观初进士靳杜撰
吴道子石刻在州治内镌南极老人图唐吴道子笔
绛帖一名潘驸马帖宋姜夔绛帖平序云绛帖传至今
卷六十 第 46a 页 WYG0544-0128a.png
 者三四本潘师旦所刻为胜绛公库本次之嘉泰辛
 酉友人朱子以绛帖遗予予因为之本事释文明阎
 调鼎绛帖序云宋尚书郎潘师旦用淳化法帖增入
 别帖重摹刻二十卷为绛帖北纸北墨极有精彩世
 传潘氏子析居法帖石分为二其后绛州公库乃得
 其上十卷绛守重刻下十卷足之一部名东库本其
 家复刻上十卷亦足一部于是绛州有公私二本靖
 康兵火石并不存或曰州官恶石之为厉也碎而瘗
卷六十 第 46b 页 WYG0544-0128b.png
 之后金人重摹为十二卷岁久石本不完金崇庆初
 高汝砺又补完之增入鲁公诸帖以壮忠义之气有
 明宣德间石入晋府不复可睹其初摹刻传世者有
 亮字不全本又有新绛本北方别本武冈新旧本福
 清乌镇彭州资州本木本前十卷等类皆绛帖之别
 本昔人所谓有别本无𧸛本也
绛州古法帖吕楠第一记绛州守程君腾汉于州治左
 壁得颉禹孔籀四书乃未移晋府者
卷六十 第 47a 页 WYG0544-0128c.png
梁令祠碑在鼓堆州人尚书比部员外郎薛长孺撰文
 治平元年闰五月立石
宋重修夫子庙碑明道中知绛州军州事李垂撰文
宋龙武将军薛公墓表在清源乡周村天圣中庐陵欧
 阳修撰文
宋薛简肃公墓志铭在周村景祐五年庐陵欧阳修撰
 文今茔内冢平一小碑独存即欧公撰
宋国子博士薛良孺墓志嘉祐中欧阳修撰文
卷六十 第 47b 页 WYG0544-0128d.png
宋内殿崇班薛塾墓表欧阳修撰文
元抚州路总管张仲仪墓碣铭北五里至顺间宋濂撰
 文
元郡守李荣祖政绩碑至正初尚书王沂撰文
夫子庙记石刻王元美曰绛州夫子庙记宋人集右军
 书圣教序犹是真迹中集者此又从序书及他石本
 摹刻
 闻喜县
卷六十 第 48a 页 WYG0544-0129a.png
城东四十里唐宰相世系表非子之支孙封乡因
 为氏今闻喜城是也后去邑从衣为裴又杨炯庭
 菊赋为庶子裴公作也中云乃有乡贵族注云
 步回切河东闻喜
左邑城亦县治也水经涑水又西南过其县南注云涑
 水又西南径左邑故南城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
 徙此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春秋传下国有宗庙谓
 之国在绛曰下国即新城王莽之洮亭也水侧即新
卷六十 第 48b 页 WYG0544-0129b.png
 城西偏申生因巫见狐突处
清原城北三十里故清阳亭也左传晋蒐于清原杜预
 注闻喜县北又马融广成颂云采清原地在河东闻
 喜县北又水经注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
 原晋侯蒐清原作三军处也
周阳侯城东三十里汉书注云周阳侯故城在县东二
 十九里水经涑水又过周阳邑南注云其城南临涑
 水北倚山原竹书记年晋献公二十五年狄人伐晋
卷六十 第 49a 页 WYG0544-0129c.png
 周阳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史记田鼢傅孝景后三
 年鼢弟胜为周阳侯注正义曰绛州闻喜县东三十
 里周阳故城也
桐乡故县即县治水经涑水西南过其县南注云涑水
 西径仲邮□北又西径桐乡县北竹书记年翼侯伐
 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庭乃返汉武帝至左
 邑桐乡闻南粤破改为闻喜县按闻喜古曲沃也县
 治至晋城三十里是桐乡古在曲沃南三十里明一
卷六十 第 49b 页 WYG0544-0129d.png
 统志今曲沃四十里桐乡汉武帝改闻喜县者误
兴乐故县唐武德三年析安邑县置贞观元年省
黑山县南二十里吴村相传为古黑山
高侯原在县北即刘曜破石季龙处
□乡古地名在闻喜县见字类音义一云即今县东二
 十五里羊圈头
清通乡自县治至东为清通乡晋裴楷言论清通遂名
 其里
卷六十 第 50a 页 WYG0544-0130a.png
豢龙池东四十里即董泊相传为董父豢龙处左传董
 泽之蒲可胜既乎后汉志闻喜有董池陂古董泽隋
 志为董泽陂
葛伯寨南四十里汤王山下相传葛伯阻兵处
祁家教场南四十里相传为晋祁午演兵所垒存
龙头堡东四十五里以形似龙头周程子卒葬曲沃龙
 头山即此又为峨眉岭首后周时绛州治此
秦王寨南五十里秦王岭址存
卷六十 第 50b 页 WYG0544-0130b.png
美良川南二十里即秦王遣殷开山等大破尉迟恭寻
 相处今为美阳乡按忻州有美良川
郭璞书堂南六十里汤寨北秦王寨东南三涧中悬岩
 石室𥓂砑洞豁纵横丈馀中有石砚洞上悬泉时滴
 之壁有古字难辨相传为璞读书处有碑又有仙人
 洞在县南百里界原白石相传亦读书所
裴敬宪宅魏太学博士裴敬宪举秀才射策高第五言
 独擅于时卒后蜀贼陈双炽所过残暴至敬宪宅辄
卷六十 第 51a 页 WYG0544-0130c.png
 相约不得焚烧
英贤故里裴晋公赵丰公故里皆在邑东五十里明文
 翔凤有裴乡连赵里相望树交枝之句又母邱景纯
 皆在邑南十里内裴邦奇诗魏晋英贤若比肩
湖园东四十里董泽间李文叔云园圃之胜不能兼者
 六务宏大者鲜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泉水者艰
 眺望惟裴晋公湖园兼之按午桥庄绿野堂俱在东
 都湖园在故里闻喜志以绿野堂即湖园者非
卷六十 第 51b 页 WYG0544-0130d.png
神僧饷兵处南三十里唐太宗行兵至美良川粮缺铁
 牛峪僧知旻以砂锅煮饭饷军后即位敕建广教寺
 寺在沙渠渠即秦王寨
钓鱼台南七十里连儿门河石方丈孤峙水中前后五
 里至今无鱼
石鼓在县南山中俗称为烧馍石
巩石南九十里山中旧志巩石凝霜今名石门
马蹄石南六十里山中马蹄泉西石方二丈上有一马
卷六十 第 52a 页 WYG0544-0131a.png
 蹄迹如斗大深半尺俗名登马石
赵忠简公祠堂记元至顺二年春六世孙筼翁祀忠简
 公于闻喜学宫欧阳玄撰记
元云中郡公谥襄茂忽神公墓碑铭在东镇学士富珠
 哩翀撰文
 河津县
耿都城东南十二里即古耿城水经注汾水西径耿乡
 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
卷六十 第 52b 页 WYG0544-0131b.png
 祖乙圮于耿左传晋献公灭耿以赐赵夙杜预注平
 阳皮氏县东南有耿乡汉志皮氏县有耿乡故耿国
 今王村疏属之东尚有宸座中宫金殿御诸地名旧
 志云在县东一里者误
皮氏故城西二里阳村括地志皮氏故城在绛州龙门
 县西一百八十步正义曰在县西百四十步尚书锥
 指河津县西二里有皮氏故城今址存旧志秦移置
 阳村改曰皮氏按魏世家襄王六年秦取我皮氏十
卷六十 第 53a 页 WYG0544-0131c.png
 三年秦击皮氏未拔而罢是战国时已名皮氏谓秦
 改者非
临汾城魏地形志龙门县有临汾城
龙门县城东一里北魏志龙门故皮氏县真君七年改
 隶高凉郡元皇庆初汾水圮城仅存北面一名旧县
 城旧志谓即古耿都及皮氏城者误
故泰州旧唐志武德元年于龙门县置泰州贞观十七
 年废
卷六十 第 53b 页 WYG0544-0131d.png
万春故县唐志武德五年析龙门县置贞观十七年省
 入龙门
龙门西北二十五里一名禹门北为龙尾碛即所谓悬
 流三汲浪也水经河又南得鲤鱼尔雅鳣鲔也出巩
 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否则点额而还上有
 建极宫
西河禹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战国魏以吴起守
 西河又子夏设教西河即此南有二石室即子夏庙
卷六十 第 54a 页 WYG0544-0132a.png
 室也按灵石县亦有西河
韩原韩武子采邑在龙门一说在大河西岸按左传僖
 公十五年秦晋战于韩原穆公令卜徒父筮之曰涉
 河侯车败于是三败及韩是秦师已涉河矣西岸说
 亦宜覈
岸门周赧王元年秦伐魏取曲沃又败韩师于岸门史
 记索隐曰河东皮氏县岸头亭
铸钱监在龙门元祐二年置
卷六十 第 54b 页 WYG0544-0132b.png
龙门仓唐置开元二年因石垆沟马鞍坞二渠溉田良
 沃亩收十石故置仓贮之
云中堡在龙门山上前代避兵所今存名云中城文中
 子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关即此
冀亭北十五里左传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
 相敬如宾言于文公以为卿复与之冀杜预曰皮氏
 县北有冀亭元王思诚记俗谓之上亭下亭又名兴
 亭或其地也又岳阳县有冀氏城传为冀缺故里
卷六十 第 55a 页 WYG0544-0132c.png
如宾乡北十五里即冀缺耨处明提学陈斐题曰聚德
 田
文中子故里西南三十里通化村文中子尝曰疏属之
 南汾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庐可以蔽风雨有田可以
 具饘粥此其地也山海经疏属山名枕汾水或云临
 河者非县志云考古疏属欹枕汾流文中栖隐鼓琴
 其上按绛州稷山太平河津土壤相错大率皆文中
 子桑梓地高贤遗躅后人荣之争相载记而疏属黄
卷六十 第 55b 页 WYG0544-0132d.png
 颊较有依据故详列之
文中子洞在黄颊山佛谷山脊元王思诚河津县记县
 南有通化村庙下有集贤里龙门山有石洞盖文中
 子避乱隐居之所
太史公故里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王
 思诚河津记迁生龙门居于太城又县东有太史乡
白牛溪王无功自注吾兄通字仲淹生于隋末守道不
 仕大业中隐居此溪续孔氏六经近百馀卷门人弟
卷六十 第 56a 页 WYG0544-0133a.png
 子相成故此溪今号王子溪焉又云此溪集门人常
 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
 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馀人称为俊
 颖吾兄仲淹以大业十三年卒于乡时年三十三门
 人谥为文中子及皇家受命门人多至公辅而文中
 之道未行于时余因游此溪周览故迹盖伤高贤之
 不遇耳无功北山赋白牛溪里岗峦四峙信兹山之
 粤域昔吾兄之所止又答冯子华书吾往见薛收曰
卷六十 第 56b 页 WYG0544-0133b.png
 牛溪赋韵趣高奇辞义旷远壮哉邈乎杨班之俦也
汾亭在汾河岸文中子游此鼓琴有钓舟过者曰美哉
 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意王无功
 云吾家三兄生于隋末有道无位作汾亭操盖孔子
 龟山之流也
龙门讲堂在黄颊山佛谷山王无功游北山赋北冈之
 上东岩之前讲堂犹在碑书宛然
东皋故里王福畤东皋子述东皋先生讳绩字无功文
卷六十 第 57a 页 WYG0544-0133c.png
 中子之季弟也弃官不仕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元
 王思诚河津县记绩弃官隐黄颊山以琴酒自娱今
 县东有东皋村按北山赋云望烟火于桑梓辨沟塍
 于邻国前临姑射之西正是河汾之北姑射山在县
 东北三十五里汾河在县南八里诛茅采药依稀可
 想
王绩洞在黄颊山石有诗刻今存按绩答冯处士书黄
 颊之聚何时暂忘北山赋洞里窥书岩边对局意北
卷六十 第 57b 页 WYG0544-0133d.png
 山在东皋之北即黄颊山也无功题黄颊山诗别有
 清溪道斜径碧岩隈
河渚王绩答冯子华书河渚间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
 河水四浇东西趋岸各数百步又云近复都卢弃家
 独坐河渚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馀间
南渚王绩书吾所居南渚有仲长先生结庵独处
连沙盘石吕才东皋子集序河渚东南隅有连沙盘石
 地颇显敞君于其侧遂为杜康立庙岁时致祭以焦
卷六十 第 58a 页 WYG0544-0134a.png
 革配焉
马谷王无功北山序云西穷马谷北达牛溪
薛仁贵故里东十五里一名红蓼滩即仁贵射雁处又
 名射雁滩滩东大黄村即其故里又白虎冈有土窑
 相传仁贵妻柳居此床灶迹存
薛文清公故宅王盛书院记城内大街西有文清薛先
 生旧宅一区历年既久舍宇倾颓捐金修之题其门
 曰文清书院县志平原在汾水南峨嵋岭畔高平旷
卷六十 第 58b 页 WYG0544-0134b.png
 衍山势萦回文清宅里实萃其下文冈陈先生题其
 冈曰萃秀峰
流丹亭在龙门山凿山构阁中置井床辘轳汲水于河
 相传公输般遗迹一名水楼
临思阁在龙门山又名看河楼薛文清龙门记顶有临
 思阁甓石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
 峰疑若摇振
王刁洞在龙门山岩仙人王刁隐居得道处
卷六十 第 59a 页 WYG0544-0134c.png
禹庙三碑龙门禹庙前有古碑三其二碑文字不可复
 识一碑是太和年立
马峪瓜峪二泉碑宋大观间立二碑刻石图置县厅今
 存
薛文清公游龙门记碑安邑曹于汴游龙门记入禹庙
 得文清公之记于碑其阴为湛甘泉先生之笔又平
 原村有汾阴阡表文清公撰书
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秘书监上柱国荣
卷六十 第 59b 页 WYG0544-0134d.png
 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卢虔墓碑在张吴村南
金乡贡进士房居安墓碑在北午芹村中书掾段秉昭
 撰文
元元帅史迁墓碑在干涧村平阳路提举学校事段成
 已撰文
元敕赐姜真人碑在禹门明德宫元世祖御制碑文蒙
 古字
 稷山县
卷六十 第 60a 页 WYG0544-0135a.png
稷王城西三十里址微存又县南五十里稷王山相传
 后稷教稼地有陵
廉城东北十里赵将廉颇戍地今名廉城村东南有练
 兵台
高梁城有二一在县东三十里后魏孝文所筑一在城
 北里许址存俗名古城按北魏志太和十一年析龙
 门置高凉县有高凉城隋开皇十八年改名稷山
高欢城西五里东魏高欢攻韦孝宽筑此即平陇镇也
卷六十 第 60b 页 WYG0544-0135b.png
玉壁城西南十二里西魏王思政筑保定初以韦孝宽
 守玉壁功升为勋州
华峪城西北十二里齐斛律光筑今名华峪村按县志
 在县西北二十里刘三锡祠记汾以北者齐地斛律
 公所守为平陇镇汾以南者周地韦公所守为玉壁
 又西北二十里峪口村有斛律光寨
龙门故郡隋志稷山县有后魏龙门郡开皇初废
稷山亭汉志闻喜有稷山亭唐改为稷山县左传晋侯
卷六十 第 61a 页 WYG0544-0135c.png
 治兵于稷即此水经注山下稷亭
质实亭按纲目在县境
李牧寨东北二十里李老庄有庙
文中子洞西北三十里紫金山中相传文中子栖此时
 有白云往来故邑志曰文洞飞云
薛万彻故宅南二十五里勋重村今门狮二乘石一尚
 存土人掘得石碣上镌巴陵公孙薛贞筠上柱国承
 知左都骑上柱国德奖德满骑都尉德贞左骁骑尉
卷六十 第 61b 页 WYG0544-0135d.png
 元简上骑都尉元封元亨元裕元景元高或其苗裔
 也
清榭金相张万公有戊戌二月中旬登稷山清榭诗
双飞里在平陇镇元段克己成已并有才名礼部尚书
 赵秉文目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
菊轩元段成己建学者称菊轩先生著菊轩集又有醒
 心亭亦段成己建有诗
读书堂元吏部侍郎段辅建元统三年平章政事西圃
卷六十 第 62a 页 WYG0544-0136a.png
 书扁额从事欧阳应丙撰记
古诗石碣张乔抚琴图云清月转琴轸(阙/)湘水寒能令
 坐来客不语自相看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几时
 归岭峤更过洞庭弹右诗石在城隍庙石曼卿上韩
 希祖隐君云方瞳神已满母死变霜毛道味山中淡
 诗情事外高醉狂玄鹤舞閒卧白驴豪吾素存微尚
 他年亦尔曹李继中赠昌黎韩山人初搆嵩阳小隐
 云泉流绕石壁小隐断纤尘不是紫虚谷那栖太室
卷六十 第 62b 页 WYG0544-0136b.png
 人孤怀在诗癖护气养天真谁与同春醉山花作四
 邻右二诗土人于坞堆掘得石碣
汉上谷长史侯相碑在华谷西南碑曰侯氏出自仓颉
 之后历殷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
 蔿其裔也食于华阳今蒲坂北亭也
唐尚书右仆射裴公墓志铭在仁义村尚书许孟容撰
 文
宋司理参军段应规墓碑在平陇村元学士虞集撰文
卷六十 第 63a 页 WYG0544-0136c.png
金中京留守陈规墓表在小宁村元平阳路提举学校
 事段成己撰文
元平阳提举学校事段成己墓表在平陇村学士王磐
 撰文
元广裕大师道行塔碑铭在金仙寺后学士赵孟頫撰
 文
元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姚天福墓表在路村富珠
 哩翀撰虞集书
卷六十 第 63b 页 WYG0544-0136d.png
段氏世德碑铭元泰定四年秋为天官侍郎段辅建学
 士虞集撰文
 绛县
车厢城南十里春秋时晋侯城聚处群公子杜预注聚
 晋邑俗名车厢城址存
故绛城在翼城东南曲沃南二里元和郡县志绛周勃
 邑今号绛邑故城旧志县西二十里有绛侯封邑今
 为勃村有遗址
卷六十 第 64a 页 WYG0544-0137a.png
故晋州隋志后周置晋州于此建德五年废
郇王寨东二十五里郇王村东
白云洞在县东太行山洞深二丈馀产石钟乳洞外就
 崖磨碑刻佛经一卷末注晋天符五年白云子书按
 晋无天符年号疑为天福
华阳池在县署东上有亭曰丰乐即古凝翠亭也襟带
 溪水植莲畜鱼公馀玩赏
 垣曲县
卷六十 第 64b 页 WYG0544-0137b.png
亳城西北十五里隋志后魏置邵郡及白水县后周改
 白水县为亳城隋开皇初废邵郡大业初改亳城为
 垣县韵府垣曲西有亳原汤于此誓众
葛城南五里距亳十五里土人名葛伯寨
古邵城即旧城汉志垣有邵亭博物记县东九十里有
 郫邵之阨左传贾季迎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
 隋志后魏置邵郡周置邵州隋大业初废
古皋落城西五十里通考垣有古皋落城为周召分陕
卷六十 第 65a 页 WYG0544-0137c.png
 之地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
 氏即其地也水经注服虔云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
 亳城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今县界东北六十里有
 邵原庙与古棠木
阳壶城南二里临大河左传襄公元年晋围宋彭城以
 五大夫寘诸瓠丘杜预注瓠丘晋地垣曲县东南有
 瓠丘亭水经注清水东南经阳壶城东即垣曲县壶
 亭
卷六十 第 65b 页 WYG0544-0137d.png
白水城通考白水有彭衙秦晋战处后魏献文帝皇兴
 四年置邵郡于阳壶城南一里南大河又置白水县
 在西郭
清廉城西五十二里清廉里后魏割闻喜夏县东清廉
 山北置县水经注清水又东径清廉城南
梁王城北六十里山中世传梁王避兵于此址存
蒲原故县后周置隋省入垣县
邵原故郡唐志义宁元年置武德元年改为邵州
卷六十 第 66a 页 WYG0544-0138a.png
长泉故县唐武德二年置后省入垣曲
舜王坪北五十里诸冯山即瞽冢山之岭也相传舜生
 此瞽瞍葬此今山后有舜王坪相传舜耕于此又山
 后有一井相传即舜浚
苗亭路史苗晋地今垣县轵关南径苗亭西亭本周之
 苗邑贲皇采
韩擒虎寨在清廉村擒虎尝云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
 王今村有阎罗天子庙
卷六十 第 66b 页 WYG0544-0138b.png
岳家寨西四十里
垣曲监通考熙宁八年建垣曲监岁铸钱二十六万贯
 今县治北进贤坊即其地
上敌原东北三十里宋绍兴十年秋七月岳飞使梁兴
 渡河会太行忠义两河豪杰大败金人于垣曲即此
观河亭在中条山尾洪庆观前下临黄河亭前有碑题
 天上来三字金大定九年建
避秦沟在天坛元遗山诗只愿长城没彻头岂知蒸土
卷六十 第 67a 页 WYG0544-0138c.png
 更堪忧秦人若见千年后抱杵临涛老死休
仙猫洞元遗山诗仙猫声在洞中闻凭仗儿童一问君
 同向燕家饴丹鼎不随鸡犬上青云
元兴建沿革碑绛州学教授宋景祥撰县令岳弘主簿
 崔仲等立石
元新修文庙碑至元初绛州学教授宋景祥撰
 吉州
耿城在州南博物记皮氏有耿城或曰殷祖乙迁耿即
卷六十 第 67b 页 WYG0544-0138d.png
 此隋置耿州故以名城
北屈城吉乡北二十里有古屈城北屈也按左传曰二
 屈杜预注二当为北
姚襄城南五十里西临黄河为周齐交争之地通典故
 姚襄城在县西即姚襄所筑旧志误作姚苌
古骐县路史汉骐侯国在河东按汉志河东郡有骐县
 师古曰音其
南汾故州旧唐志元魏置后周改汾州后齐改西汾州
卷六十 第 68a 页 WYG0544-0139a.png
 隋为文城郡武德元年改汾州五年改南汾州八年
 改为慈州
伍城故县北六十五里后魏世祖时名京军县太和二
 十一年改五城正平二年置五城郡隋废郡以县属
 文城郡唐为仵城属慈州旧唐志后魏置仵城县取
 镇戍名也
平昌故县北魏志世祖名刑军太和二十一年改隋开
 皇初省入伍城县
卷六十 第 68b 页 WYG0544-0139b.png
定阳故县北魏志延兴四年置并置定阳郡隋开皇初
 郡废十八年改名吉昌大业初置文城郡治此
文城故县北六十里后魏曰仵城隋改文城县唐显庆
 三年移仵城县东北文村置新唐志天祐三年更名
 屈邑
吉乡故县本唐吉昌县宋更名元至元二年省入吉州
古龙门水经注龙门之上有古龙门
庖羲故宫在庖山顶上建伏羲庙旧碑传为故宫
卷六十 第 69a 页 WYG0544-0139c.png
鸡亭北魏志五城县有鸡亭
慈乌戍旧唐志武德八年改南汾州为慈州以郡近慈
 乌戍故也
牛心寨州西六十里西临黄河金杨贞所筑侨治吉州
 址微存
孝子原西一里即孝子冯公遗址
 乡宁县
鄂侯城在南里许即鄂侯故垒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
卷六十 第 69b 页 WYG0544-0139d.png
 嘉父逆晋侯于隋纳诸鄂曰鄂侯
倚梯城西南八十里龙门上口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
 立碑俗称万岁堡东北高据峻岭西南俯临黄河悬
 崖绝壁非梯莫上一名石梯城
阴城 阳城后魏志昌宁县有阴阳二城
泊城西三里即古乡宁县址濒河水湮
狐谷亭左传僖公十六年狄侵晋取狐厨杜预注临汾
 西北有狐谷亭
卷六十 第 70a 页 WYG0544-0140a.png
吕香故县东南八十里后魏置平昌县唐贞观初更名
 吕香旧唐志吕乡因旧镇为名上元三年移治所于
 故平昌府南置今县
昌宁故县西四十里魏延兴四年置今名西宁村
富贵铁冶东五十里明洪武初设
袁达寨南六十里七国时袁达所据有清平寨八角寨
 三寨相距各三十里
读书洞南八十里隋文中子读书于此
卷六十 第 70b 页 WYG0544-0140b.png
屈家沟北四十里即古所称产良马地
宋重建文庙碑皇祐中县令刘舒撰
 隰州
谷城东北四十里路史隰州有谷城非姬姓谷九域志
 神农尝五谷于此合桑村别有尝谷台故址
龙泉城北二里隋志后周置汾州开皇四年置西汾州
 总管五年改隰州大业初置龙泉郡
横城南三十里隋仁寿中汉王谅遣其将吴子通屯兵
卷六十 第 71a 页 WYG0544-0140c.png
 于此筑城横断隰州故名
隰川故县在州治西隋志后周置长寿县隋开皇初改
 曰隰川
高唐故县旧温泉县东南十五里唐武德初置北温州
 并置高唐县贞观初废县省
常安故县北三十里唐武德初置贞观初省入蒲县唐
 志蒲县西南有常安原其北五十里蒲子村有古城
 乃晋重耳所居也址存
卷六十 第 71b 页 WYG0544-0140d.png
碌矾务金置
蒲伊子隐处东北五十里蒲子山世传蒲衣子尝衣蒲
 故名或云姓伊名畴又云舜以天下让蒲衣遂隐此
 山故汉以名县有讲道台在蒲县
蒲子村北八十里相传晋文公所居之地杜预注蒲今
 平阳蒲子韦昭注蒲今蒲坂按蒲坂距蒲子几八百
 里昭注误
斩袪垣东北五十里蒲子城左传寺人披伐蒲重耳踰
卷六十 第 72a 页 WYG0544-0141a.png
 垣而走披斩其袪
桑子铺石刻在孝子铺南二里有石壁刻宋孙冲诗云
 峨峨溪畔石迢迢石边路寄言名利徒清閒诚足慕
 天圣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河东转运使尚书兵部郎
 中直史馆孙冲题长孙郊社斋郎京书次孙校书郎
 永捧砚金城赵君同至此
金兴儒里碑明昌壬子岁季秋中浣日宋元吉撰
元崇福寺碑乡贡进士赵德元撰进士王天谅书丹中
卷六十 第 72b 页 WYG0544-0141b.png
 统二年岁次辛酉温泉县县官张遘
尝谷台碑钦差官道正刘志弘乡正孙永昌酒监晋升
 冯瑞库徒曹居仁学正李师颜进士李璋隰川县尹
 刘谦县尉吉英典吏贺大师宣差达噜噶齐托伦宣
 差州尹杜思明提控案牍官吕凤都目甘霖孔目官
 鲁才司吏谭宇王宇刘洛曹随李侃曹规牛祥至元
 二年乙丑冬十月望日前隰州军判高鸿书龙泉处
 士冯兴刋
卷六十 第 73a 页 WYG0544-0141c.png
元江淮都转运使周惠先茔碑在隰城南原大德十年
 中奉大夫佥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事浙东道宣慰使
 嗣孙谐立石
元韩尚书世德碑铭欧阳元奉敕撰
 蒲县
蒲子城后魏志太和十二年置汾州治蒲子城孝昌中
 陷移治西河
蒲县故城西南二里隋大业二年置新城改为蒲县唐
卷六十 第 73b 页 WYG0544-0141d.png
 武德元年移县治于城东城废址湮今名无意村
故仵城西北六十三里后魏太武置仵城县正平间置
 仵城郡隋废郡以县属汾州
石城故郡隋志后周置石城郡及县周末并废
故昌州唐志武德二年置贞观元年省
石城故县距县六十三里后魏太和二十一年置石城
 县隶伍城郡后周大象三年改蒲子县隋大业三年
 移置县治城废址微存
卷六十 第 74a 页 WYG0544-0142a.png
蒲川故县隋志本后魏平昌县隋开皇中改大业初废
 入蒲县
昌原故县唐地理志武德二年置隶昌州贞观二年州
 废县省
讲道台在县北蒲峪山世传蒲伊子与帝尧讲道处
岁寒亭在西翠屏山晋文公庙内松柏森蔚
 大宁县
大宁故城旧唐志武德二年置中州于隋大宁故城因
卷六十 第 74b 页 WYG0544-0142b.png
 改名大宁
大义故县 白龙故县唐志武德二年置中州并置二
 县贞观元年州废二县俱省
采桑津左传僖公八年晋败狄于采桑杜预曰平阳北
 屈县西南有采桑津史记晋世家作齧桑裴骃云左
 传作采桑按汉郡国志北屈有采桑津又大宁在春
 秋时为屈汉为北屈县屈边狄服虔以采桑为狄地
 颇相近
卷六十 第 75a 页 WYG0544-0142c.png
夷吾宫在县南相传晋公子夷吾封屈时筑
浮图结在北寨巅北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筑隋移县治
 于此
二龙窝南二里半崖间有洞洞口龙踪宛然岸下石如
 斗印一瓜人偶值见之觅之不得也相传唐大历间
 有黄龙破崖去又云黄龙曾养子于此
襌峰洞在孔山麓相传赵太祖避此有蜘蛛布网蔽之
 兵至不见而去后即位敕建襌峰寺
卷六十 第 75b 页 WYG0544-0142d.png
响石东北二里麻束沟路旁有石如轮行人过之石声
 铿然
 永和县
狐讘城西三十五里汉置唐徙于仙芝谷城废址微存
石羊城西南五十里魏太武筑置石羊军孝文移于狐
 讘城
吴王城西北十里有冢高三十丈状类覆釜址存
临河故郡隋志后周置临河郡及县隋开皇初郡废十
卷六十 第 76a 页 WYG0544-0143a.png
 八年改县曰永和唐初复置临河县后省
东和故州新唐志武德二年置领永和楼山二县贞观
 元年废
楼山故县南十五里隋志后周置归化县开皇十八年
 改楼山唐贞观初省入永和
石𡏟沟西北二十里𡏟内水滴如珠下有清泉旱祷应
避世𡏟南七十里龙岩寺相传赵太祖居此又有宋龙
 岩相传亦太祖遗迹
卷六十 第 76b 页 WYG0544-0143b.png
 
 
 
 
 
 
 
 山西通志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