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五十九
  古蹟(三)
寧武府
 寜武縣
平城北魏代王猗盧登平城西山觀望地勢乃更
 南百里於灅水之黄瓜堆築新平城晉人謂之小平城尹耕平城考夫平城有三皆在冀北一曰平城古城漢髙白登所至者為今大同一曰新平城拓跋猗盧新城也其子六修之所居者在今馬邑縣北一曰小平城古城秦䝉驁之所拔者今神池少南寜武闗地也小平城見吞於秦而兩漢無聞新平城見據於六修而魏不復見獨平城為魏都復為鎮稱京置府至今顯焉
汾陽宫城六里四十一步明即舊址改建寜化守禦
 所今名寜化故城
公元889年
天池城天池縣唐龍紀中李克用表置宋熈寧中省故憲州唐志龍元年置又於樓煩監西一里置樓
公元716年
 煩縣開元四年王毛仲郡城
公元315年
元池故縣唐志龍元年憲州東六十里置宋地
 理志咸平九年省入静樂
公元621年
汾陽故縣六度故縣地理武德四年六年天池西南三十里唐貞元十五年
池監唐置牧監
班氏故居漢書班氏秦時晉代之間至壹避地
 樓煩財雄邉壹曾孫左曹越騎校尉况徙昌陵况子伯定襄太守上書願過故郡上父祖塚有詔太守都尉以下㑹因召宗族各以親疎加恩施散百金北州以為榮長老紀焉
公元617年
汾源西北六十里隋煬帝汾源大業十三年
 武周樓煩汾陽宮即此唐志云隋故宫
公元889年
孔河館舊唐志在憲州西南五十里龍紀初天池縣
 於此乾元後移於安明谷口道人堡下
托邏臺在寧武闗宋王侁使人楊業處又有橐蓮臺
 在寧武闗
周武池在寧武闗
 偏闗縣
呉城南三十五里俗呉王城
新城樹頽水西故城南北俗謂之昆新城
武寧故縣縣東一里舊址土城北漢韓廣遼乾亨
 四年改置武寧縣更名偏頭闗置武節将軍樞宻院判守之明洪武中鎮西衛指揮張賢改築於西原舊址里許
周太祖故居魏天興初豪傑於代都宇文隨例
 居武州遂為其郡縣人陵曽孫太祖
公元555年
寧遠故縣北齊天保六年朔州西置招遠縣唐乾元
公元889年
 元年改今名遼因之有寧逺鎮金𨽻武州
公元957年
昭君西北二十里相傳明妃過此遺一足痕於石盤偏頭砦北漢劉鈞天㑹元年城偏頭砦於韓光嶺之
 上即今闗城宋𨽻火山軍
蕭刺史亭臺蕭融金時武州嘗於東靈山亭臺
九龍寺西北四里相傳唐尉遲敬德監修今碑存
 神池縣
新城三闗新城在今神池漢為鴈門郡改為新城
公元541年
 縣後唐李克用生於神武川新城即此隋末劉武周建都於此今址存東魏興和三年四月蠕蠕阿那瓌遣使蘭陵郡長公主新城之南
神池古城東南蹟微
桑乾故郡隋志鄯陽縣有後桑乾後齊朔州
公元555年
 志齊天保六年朔州在今州南四十七里新城
神武故縣遼志魏置晉改新城後唐太祖生神武州
 新城即此初𨽻朔州後置州并寧武一縣
尖山故縣後魏神武郡朔州南百餘里有神武
 山
黄花唐元和中朱邪執宜保神武黄花即此
姜女石西三里海子梁有方石一廣盈畆中有石窟
公元889年
 有女子足跡相傳孟姜女夏日坐哭於此窟有泉名姜女井
鐡爐西五里相傳尉遲敬德鎧甲於此
 五寨縣
武州城五里二百步本趙武州寨漢為鴈門郡武州
公元1040年
 縣晉改縣曰新城遼金曰武州寧逺縣明洪武初仍置州𨽻大同府後革今城存鎮西屯留堡遼志武州宣威趙惠文王武州塞魏置神武縣唐末置武州後唐改毅州遼重熈九年武州宣威尹耕武州考古有兩武州其一為州即漢之下落縣今宣府也其一為縣即漢之武州縣今偏頭闗地也漢元光二年六月單于将十萬騎穿武州即此
角城東北三十里有故城
魯城一名武王故城西北四十里唐李克用分兵
 遮魯城李鈞即此
中陵故縣前漢鴈門郡後漢定襄闞駰十三州志
 善無縣南七十五里有中陵縣
殊頽故縣北魏置𨽻神武郡今有樹頽
祁連管涔山天池東魏爾朱榮秀容界有池三
公元576年
 所在髙山上清不測相傳祁連池魏言天池也榮父新興曽與榮游池上忽聞簫鼓之音新興謂榮曰古老相傳凡聞此聲皆至公輔今年衰暮當為汝耳汝其勉之齊後主武平七年冬十月大狩祁連池池潛通桑乾河相傳魏孝文以金珠穿七魚放池中後於桑乾河得之又以金縷箭射巨鯨亦於桑乾河獲所射之箭
韓信洞西四十里韓家樓官樓西北六十里又北二十五里河兒西北
 十里店嶺及小河頭西北五十里白草荘胥有官樓
馬蹄東北三十里馬蹄山相尉遲敬德遺蹟
公元1214年
武州刺史完顔玖珠碑貞祐二年十一月殉城贈臨
 海軍節度使驃騎衛上将軍仍令立碑致祭
武州軍事判官唐古博克遜貞祐二年偕九住殉
 城
澤州府
 鳯臺縣
高都城東三十里秦漢置縣後魏建州治此北齊為髙
 都郡後廢周為建州唐為蓋州今廢為村水經注白水髙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
漢髙東南一百里即酈食其漢王所謂太行
 道也址存
連城東北五十里白羊泉魏孝文龍門洛陽
 此
公元618年
建州新唐志武德元年建州六年
晉城故三十里今名髙都相傳趙魏三分
公元620年
 地晉公奉祀於此舊唐志武德三年於古髙都城晉城𨽻建州六年建州廢徙葢州来治九年丹川葢城晉城今名髙都
陽阿故縣北五十里在大陽鎮前漢置郡後漢陽阿
 侯國土地建興郡陽阿縣
公元598年
丹川故縣府治内即後周髙都縣隋開皇十八年
 名丹川澤州治唐省入晉城
桑林侯山程明道遺書澤州北望桑林
垂棘東南漢志髙都博物志胥謂垂棘之璧出此馬牢川南二十里五代時李讜圍城李筠追撃於此
巴公原北三十里周世宗自将漢兵
琵琶宋楊謨晉城出郭十餘里嫩山花滿巖麓
 蒼苔蹭蹬步亦艱百丈懸崖掛層屋老僧正睡門不開習習隂風幽谷耳聵不聞琵琶聲但見一泓春水
媧皇城東浮山北谷相傳煉石補天處山有伏羲
 廟崔伯易感山賦序太行一名皇母一名女媧
禹跡在城南大行山相傳郡南龍門峽禹所鑿也
伊尹空桑在縣北伊侯山相伊尹生此或曰成湯
 禱雨至此
回車轍南四十五里天井闗石上轍深尺許長百餘步
 相傳孔子適晉聞趙鞅鳴犢舜華旋車後晉人立廟蓋昔時迴轅處也
狄梁公望雲太行絶頂唐狄仁傑汴州參軍遷并
 州法曹親在河陽登山反顧白雲孤飛曰吾親舎其下瞻望久之今名横望隘
程子鄉校宋治平間明道先生令城建鄉校七十餘
 民間子弟親為正句讀立社凡數十所
白石先生城西南三十里玉仙山
仙人詩蹟在月院山怪石壁立數丈鐫詩其上署仙人
 李題
公元265年
宿鳯臺北四十里李村相傳晉太始元年鳯集髙都
 北
擲筆臺青蓮寺石髙數丈頂平若砥晉釋慧逺注湼槃
 經成擲其筆曰若疏義契理筆當駐空已而果然後人因名
北樓唐陳子昂澤州城北樓有詩
梳洗樓東板橋世傳樂氏二仙女居之有記
鶴鳴東南隅金状元李俊民故居元世祖潛邸時徴
 之令㫖刻石又有睡鶴石形類
曠亭南五十里太行山今移碗子城
石佛唐陳子昻覽勝千首登髙一壺此情誰
 管得分付石浮圖
開元後唐李嗣昭勝梁范銅為鐘舊在開化寺今移
 元妙觀
公元1002年
神鋭在城遺愛宋咸平五年屯駐鄉兵元祐七
 年中天王廟今為三忠
磨盤砦南六十里一名孟良砦
韓營北三十里水北村金末屯駐鄉兵元廢為樂真觀五營城南闗外城門東西街北隅中和坊元共置五
 營今名大營坊每營肖祀天王今存其二
孔子庭碑水經注䢴水又東南孔子東廟庭有
公元477年
 碑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字毁落上求修復治中劉明别駕呂次文主簿班虎靈龜宣尼大聖碑頌所宜稱宜立記焉野王令范衆愛河中太守元真刺史咸陽公髙允表聞立碑廟中諸子書竝言仲尼臨河而返是非太行迴轅之言也碑云魯國孔氏官於洛陽因居廟下以奉烝嘗斯言至矣蓋孔因遷山下追思聖祖立廟存饗耳盖猶劉累遷魯立堯祠非謂迴轅於此
宣和尚書省後唐李繼韜澤州守将裴約死之宋
公元1122年
 宣和四年敕封侯爵列之祀典尚書省故牒金刺史許安仁書牒勒石并為之記
金翰林侍讀學士王晦髙平貞祐初殉節順州
 贈榮禄大夫樞密副使仍命有司立碑歳時致祭
重修廟學金状元李俊民撰文
二程先生祠堂記祠建州中元郝經撰文
 髙平縣
長平城西北二十一里秦白起坑趙卒處南北五十里
 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北齊長平郡上黨長平城在郡南秦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相去五里
光狼城西二十里今為强營村史白起攻趙拔光狼
 城
故闗城北二十五里秦時城今里名故闗
羊頭城魏志泫氏羊頭
髙平城魏志永安中髙平縣髙平城
蓋州城十里即今米山鎮唐武德初天寳間
公元前415年
泫氏故縣縣西二十里竹書紀年晉烈公元年趙獻子
公元30年
 城泫氏後魏析置髙平今王報村猶稱舊縣水經注泫氏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
長平後漢泫氏長平
棄甲苑縣北店頭王莊等地時得長平戈頭長平箭頭
 銅製博而利乃趙軍所棄也李賀長平箭頭歌漆末骨灰丹水淒淒古血生銅花
省寃谷白起坑趙軍處舊名殺谷唐志明皇潞州
公元1141年
 名金皇統元年縣令王庭直有省寃谷掩骼
㢘頗屯東十里營防嶺傳為㢘頗屯軍地距嶺百步
 古戰場
髙華府東四十五里即今建寧縣志唐髙宗開府
 此開元初廢按唐髙華府在晉州乃居府兵之地澤州五府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澗不名髙華當繇髙都誤傳
益國鐡冶西十里王降村元太德間置明洪武時徙置
 縣北二十里永樂中廢址
神農井北四十里羊頭山神農嘗五穀於此
白起臺西六里髑髏山白起築此覘水經注秦坑
 趙衆收頭築臺於壘中因山為臺
空倉西南四十五里空倉山相傳白起詭運米置倉
 紿趙括
五音洞東二十五里唐僧大愚審音洞中常聞五音
 聲
周世宗戰場南三十里澗橋外世宗敗北漢主劉崇
 此土人輸場
靜居宋西京致仕張郎中故宅今為靜居有四
 彝心會清白金蘭宋韓琦題詩寄焉
游仙讀書縣南十里山陽舊有鐘金時游仙掘地
 得之聲聞十里
賈魯宅西三十里今長平驛
王叔和藥碾太醫令王叔和居王寺村今土窰藥碾
 俱存
公元791年
唐武少儀丹河記碑在丹河唐貞元七年屯留
 平原明濟假領髙平建水神祠列樹建亭武少儀為文記之今碑石尚存
公元1088年
宋文記碑善治西街元祐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議郎權知髙平縣事兼兵馬都監飛騎尉張特記并書立石按記云呉道子孔子魯司寇時像二本乗車而羣弟子從者謂之圖立而顔淵侍者謂之小影司門郎中王伯瑜小影仙源孔氏蓋孔子四十七代孫襲封衍聖公䝉之所蔵也樣(譌)州摹石學中髙平建學彷州像摹於廟壁古今聖像獨此為真
宋贈大中大夫張宗古神道碑通義祕書正字
 垣撰
金文簡公李晏神道碑北陳許安仁撰文
武寧軍節度使張師潁墓表玉井西刺史大中
 撰
元淮西道㢘訪司宋翼墓誌在髙良西學士歐陽元
 陽城縣
濩澤西三十里嶕嶢山下墨子曰舜漁於濩澤穆天子
 傳天子四日休於濩澤淮南子舜釣於河濱濩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沁水東逕故城南漢之澤氏縣通典澤州濩澤水為名即濩澤城漢縣唐初澤州治此
城東北三十五里秦白起駐兵於沁河濱北為武安
 南為屯城左山右澤險固可憑
澤州城舊志濩澤故城考唐書即今縣治縣志又為
 勣州城
陽陵故驛縣治縣志後魏興安初濩澤縣於此
公元前200年
 㝷改名陽城按魏志無陽城水經注陽陵城陽阿縣故城漢髙帝七年封卞訢為侯國土地建興郡陽阿縣陽陵當為陽阿
陽臺宮天真王屋山仙之别天所謂陽臺李濓記唐
 司馬承徽修真地也明皇御書寥陽殿三巨字東為白雲道院白雲即徽别號
王屋山唐李嶠王屋山第之側雜構小亭詩曰引
 泉聊漲沼築磴且通蹊
青蘿東九十里青蘿河畔唐岑參讀書所有南池
公元1122年
 宿思青蘿舊齋詩早年王屋五别青蘿安得舊山東溪垂釣
萬松西北四十里伏虎金刺史楊廷秀
午壁亭當陽阿縣南澤州西界水經注所謂沁水
 逕午壁亭而南者也
風亭東闗青陽北下玉泉元丞相托克托子圗卜
 紳建進士衛元凱記
石門東北五里兩山中劃有斧鑿痕澤水其中傳為
 禹跡底柱析城不遠
煙蘿子參井陽臺宮東北李濂晉天福間煙蘿子
 得異參於山舉家食之上昇又登十八盤躡雲嶠有煙蘿子登仙
敕建壽聖院碑西北四十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缺)
 撰文
宋縣張之才詩碣紹聖中去官湯廟作詩邑人
 光刻石
金建太清觀大定中状元李俊民
縣令李裕治績大德中進士張克明撰文
 陵川縣
馬武寨東五十里相傳馬武屯兵地址
宋都貺隱居邑南錦屛山名人多訪之結芍藥
棣華城内郝文忠曽大父昆季七人植棠於庭名曰
 棣華為文忠文忠記壬辰之變郝宗殲於許洛之間陵川故居棣華堂與庭中之棠存
蘇墳别業詩人秦略所居元好問送以詩云天杞菊
 年年石田茅屋連蘇墳
落鴈元郝經故第側擬汴金明池郝文忠使於宋
 北還之歳汴中民射鴈金明池帛書霜落天髙所如歸期回首春初上林天子弓繳窮海纍臣帛書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鴈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於真州忠勇軍營新館是時南北隔絶不知中統之乆改至元也事詳元史宋濓題後
元貞白書院古賢寺傍
状元東川旁有山曰状元峰祠建山下吉祥院
公元1200年
 碑宋崔有孚十五歳鄉貢第一二十五歳状元及第蘇村墓表金武明甫貞元中状元及第明甫猶子天佑承安五年状元及第天佑天和泰和中状元及第仕林墓表趙安時字全老號東岡正隆間状元及第官至中順大夫南京路兵馬都總管上騎都尉天水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戸賜紫金魚袋安時榮状元及第晉寧路李俊民状元及第避兵邑之嵩山故建七状元祠於東川
履跡東二十里箕子山麓石上巨人跡相箕子
 避地於此武王延訪易履而行石跡
金郝晉卿墓碣銘北三里大坂門人元好問撰文
劉景元墓碑元郝經有讀鄉先生劉景元碑詩
公元1299年
元郝文忠公墓碑銘在虎頭山大德三年翰林學士
 閻復撰文
追封隴西郡神道碑縣東秋樹嘉議大夫禮部
公元1337年
 尚書孫男廷實撰文至元三年冬十二月立石
 沁水縣
原伯故城西北里許原伯封國也後趙衰為原大夫
公元1122年
 張五典舊志文王第十六子封即此左傳註原在沁水西北今按國語淮南子諸書原與温固接壤也温即今温縣樊陽皆在濟源河南懷慶府安得獨在此地盖沁水南流入河亦經懷慶所云沁水西北者盖指彼處言也叔虞封唐在今翼城縣沁水相去近故云屬唐路史后杼居原杜預沁水西北原城河内軹夏季以原侯夸師者當與張五典説互參之
武安城即今武安武安君白起駐兵於此壘存李夢
 陽詩孤城如塊據山流水誰能經營之無秦白起
馬邑城東二十里馬邑世傳白起牧馬處今馬圏溝
 明李夢陽有詩李莊村北又有馬踏營
王離城東北七十里王壁村王離撃趙據險築此何景
 有詩
沁城北魏河内郡沁水縣治沁城
沁水故城南三十里今名故城村
端氏聚東四十五里韓趙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聚即
 此按端氏聚非端氏城端氏聚晉君遷端氏城即今端氏鎮縣東九十里唐徙澤州於此明李夢陽繋馬荒城空翠峰巒一聞端氏懷古長歎
公元625年
端氏故縣端氏鎮西北三十五里西城唐武德八年
公元1101年
 澤州治此貞觀元年徙治晉城併入沁水址存
永安故縣唐志元魏置隋改為沁水
田南九十里歴山又有可陶谿在歴山西北
公元1140年
燕丹砦東一百三十里故縣村西世傳燕太子丹駐此南陽忠義寨南五十里亦名岳将軍宋紹興十年秋
 岳飛使梁興㑹兩河忠義金人沁水即此土人築砦拒金以待一在白華村東一在南陽村一在漢封村北一在板橋村西南一在尖山峰下一在端氏東北一在縣治西壘間存
洪谷唐末荆浩居此自號洪谷子為畫正宗世稱荆
 闗董巨非夏珪馬逺比也
石樓南二里山半有石樓因名明戸部尚書李瀚自號
 石樓居士
讀易龕在板橋村王惲藩府檄伐石於此公暇
 書
東樓明常明卿自號樓居子仙人樓居之意
蒲州府
 永濟縣
虞都古城在城東南九里一百三十步
陶城北三十里淮南子陶於河濱期年而器以利河濱
 在蒲州陶城有故陶城南距歴山近故孟津有陶河之稱水經注陶城蒲坂北一河濱在濟之鄆城蓋以東夷之說也夫帝冀人而虞歴山陶城皆在冀蓋初耕於野未必遠去父母
晉陽故城東四十里今名晉城綱目書秦取晉陽即此永樂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後周永樂後省入芮
 城唐武德初芮城永樂縣芮州後屬河中府宋罷縣為鎮其地有降生臺相侯道華昇仙
公元538年
北門外周一百三十步西魏大統四年浮橋
 年築城一云魏豹所築盛兵蒲坂以塞臨晉
長春宮城唐馬燧李懷光賊将徐廷光守長春宫城
 降
西闗城柵在城西五季乾祐間漢将郭威白文珂
 河中西闗城柵河西蓋城黄河西岸以䕶蒲津浮梁者昔屬河中
基城南八十里年代無考址存
蒲坂故縣城五里漢志雷首山在南故曰蒲莽曰蒲
公元前328年
 城應劭秦始皇東巡見長坂故加反云孟康晉文公以蒲賂秦秦人還蒲於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坂也按蒲坂一名蒲陽綱目周顯王四十一年客卿張儀伐魏取蒲陽集覽今河東蒲坂縣是也
公元596年
河東故縣西北隅宣化隋開皇十六年蒲坂縣
 大業初蒲坂入焉今改建按察分司其前有鐡人二相唐明皇幸此臣民鑄金以志榮幸
舜宅宋山川蒲坂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
舜井舜廟東西二井類林瞍填井後兩目方瞽宋太
公元1012年
 平御覽舜為父淘井金銀置罐中與父母皇甫謐河東有舜井宋真宗汾隂幸舜泉下詔曰朕以巡省蒲坂歴覽舜泉欽孝德升聞遺跡尚在宜加表稱用表敦風乃賜名廣孝泉復汲泉水徧頒著位大中祥符五年王欽若廣孝泉記
雷澤南四十五里雷首山下相傳舜漁於此
總章一曰總期子有虞曰總章商曰陽館陳子昻
 黄帝合宮虞總章所以調元治隂陽也
上庠下庠學禮記養國老上庠庶老下庠
 注上庠太學下庠小學鄭康成虞夏尚質取貴成物太學在西小學在東
米廩禮記米廩虞氏之庠也虞氏出於畎畆故特作米
 廩藏粢盛之委焉
二妃壇山川記蒲坂城外有二妃壇西征記同蓋祠娥
 皇女英處今名娥英陵在蒼陵谷山之上
沙丘後漢蒲坂沙丘孔安國曰在河曲之南河曲南六十里黄河之曲春秋秦人晉人戰於河曲
 預注河曲河東蒲坂縣
望鳥儲光羲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
昆田漢書武帝行幸河東詔曰朕禮首山昆田珍物
 化或為黄金應劭昆田首山下田武帝首山故神為出珍物化為黄金
匼河鎮南五十里譚郭村遺址存今有匼河
孝弟節義敬愛唐貞元中永樂栖雲
 墓縣令蘇轍俸錢買地開阡刻石表之河中渾瑊上其事詔加優賜表其門名其鄉曰孝弟社曰節義里曰敬愛姚氏自唐訖宋十三世同居
上虞河東姚氏女勝正光中年十五母卒不勝哀而
 隕太守崔游申請塋墓立碑自為文表門閭比之曹娥改其里曰上虞
韓文鄉朱文公文考王銍以為公生於河中之永
 樂有韓文鄉
公元620年
芳醖監汲河以釀唐武德三年貞觀十年
河東舊驛北百里黄河䕶岸上今曰道坡俗名官道
 即驛路後廢徙於城南永豐廂今徙東闗晉藩官店
公元前105年
首山宫在首陽山漢書武帝元封六年春作首山
 按封禪書黄帝首山銅鑄上昇武帝首山築宫
李樂條山南漢興平間獻帝渡河李樂河東
 守王邑綿帛於此
公元578年
蒲州周武帝宣政元年
避暑樓在條山棲巖寺隋建
鸛鵲樓在西南城上唐李翰鸛鵲樓集序周太宰宇文
 䕶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遐標碧空倒影洪流二百餘載獨立中州以其佳氣在下代為勝槩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金明昌中河中府録事李逵書額
逍遥樓江隣㡬唐太宗河中府逍遥樓詩昔乗匹
 馬去今騎萬乗
薰風在城唐廣明中王重榮舊名克復樓宋真
 宗祀后土幸蒲嘗登樓以舜故都更名陳堯叟撰記
緑莎河中府緑莎㕔治
呂洞賓故宅城南永樂鎮唐即其地為吕公元為純
 陽宫
白樓盧綸有九日奉陪侍中白樓九日奉陪令公
 白樓同詠楊巨源盧員外詩舜城風土清廟魏國山川白樓一作白鶴
公元1122年
郎君谷穆宗時太原王節度河東子龜大年
 中條山谷中起草堂與山人道士朔望一歸州人號為郎君谷
公元821年
黄龍莊唐長慶元年四月河中節度使李從珂閱馬
 黄龍莊衙内指揮使楊彥温閉門拒之從珂止於虞鄉以聞
樂安莊在東闗古城東北隅宋樞宻直學士薛俅致仕
 歸築因其封郡名曰樂安有南北二園名其堂北曰逸老東曰三經西曰無無有明月臺
飲亭司馬温公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詩有飲亭亭
 流杯渠有湧泉
川亭城南中條山宋建
瑞雲中條山宋建
河亭城西黄河宋建
月臺古城東北隅相傳宋金吾遊憩
市門在城東古城金元帥左都監侯小叔河中府
 殺元石天應於此又有樂李山寨亦侯小叔駐軍
公元1215年
桂堂金李獻能貞祐三年辭賦進士第一從兄獻卿
 獻誠從弟獻甫相繼擢第李氏有四桂堂
環勝樓金李獻能河中環勝樓感懷樂府
公元734年
鐡牛外黄河岸上唐開元二十二年八牛東西
 岸各四以人䇿之牛旁有山入地丈餘皆鐡也并鐡柱十六夹岸浮橋西岸缺其一舊沒於河
公元399年
山石北魏太祖天興二年二月車駕從破髙車
 次薄山刻石記功
公元413年
山石北魏太宗永興五年秋七月幸薄山登觀太
 祖遊幸刻石頌德之處乃於其旁起石壇而薦饗焉賜從者大酺山下
首陽山唐皮日休
河瀆神廟碑唐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王延昌
 文
公元789年
唐新修文宣王記碑常仲孺撰文貞元五年秋仲
 丁河中元帥司侍中咸寧王渾瑊立石
宋李将軍墓荆國王安石在城北陶邑鄉仙觀
 里紫金山北
廣孝泉記碑明張四維廣孝泉記云宋真宗舜廟
公元1555年
 名雙井廣孝泉命樞臣王欽若作記鐫碑廟中嘉靖乙卯地震碑泐裂不可復豎萬厯癸未河東道王基判官汝聘别礱一石碑文鐫豎原所
 臨晉縣
公元前614年
瑕城漢書郡國志解有瑕城地道左傳文公十三年
公元前630年
 詹嘉處瑕杜預注在猗氏縣東北日知録晉有二瑕其一左傳成公六年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杜氏郇瑕古國水經注涑水西南逕瑕城京相璠曰今河東解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是也杜以郇瑕一地以為二地在今之臨晉縣境其一僖公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解焦瑕晉河外五城二邑文公十二年晉人秦人戰於河曲秦師夜遁復侵晉入瑕解以河曲河東蒲坂縣南則瑕必在河外十三年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按漢書地理志湖故曰胡武帝建元元年更名湖水河水東逕湖縣故城北酈氏注云晉書地道太康記並言湖縣漢武帝改作湖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古瑕湖二字用禮記引詩心乎愛矣瑕不謂矣鄭氏注云瑕之言胡也瑕胡音同故記用其字是瑕轉為胡又改為湖而瑕邑桃林之塞也書放牛桃林之野注在華山東今為閺鄉縣治而成公十三年伐秦成肅公卒於瑕亦此地也道元以郇瑕之瑕為詹嘉之邑誤矣按郇瑕本二左傳人謀故絳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此特約畧之辭如鄭所稱虢之間其他則稱郇不稱瑕稱瑕不稱郇如秦伯納文公晉師退軍於郇秦晉之大夫盟於郇富辰曰畢原酆郇文之昭也皆止稱郇文公十二年秦侵晉入瑕十三年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皆止稱瑕而下泉之詩但稱郇伯成公元年嘉平戎於王亦但稱瑕以此知瑕郇非一地而合舉者之多誤也若瑕城有二自當日知録為正
公元前636年
桑泉城東北十三里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重耳濟河
 入桑泉杜預注在解縣西二十里北魏南解縣桑泉城舊唐志隋分猗氏桑泉縣縣志東北十五里今亭東村南小蓋原即其處其下為泉子溝桑泉縣治即北解古城非此桑泉
北解故城東南二十里夹城城東城西二村舊志
公元487年
 即西漢解梁誤按城即桑泉縣之故治魏太和十一年始置北解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桑泉明隆慶五年居民城内桑泉縣一方尤可證北解桑泉無二城矣
公元620年
雄城東北十九里接峨嵋温泉故縣唐志本桑泉武德三年析置温泉縣九年
公元754年
 天寶十三載更名臨晉
齊王寨西北十里齊王東南黄河岸東即韓信撃魏
 盛兵欲渡
栁子厚上馬石故市鎮相傳子厚上馬石子厚
 人故居近此
公元836年
福州團練薛謇神道碑銘在峨眉原墓前開成元年
 樹碑劉禹錫撰文
規措使陳仲謙墓誌銘北原山下正大中元好問
 撰文
公元1303年
元昭勇大将軍謝天神道碑大德七年歳次癸卯
公元754年
 秋七月丁巳朔十有八日立石貽谿先生麻革撰文虞鄉縣
公元前634年
王官城東十里王官故壘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
 濟河焚舟王官杜預王官晉地
公元754年
解梁古城西北三十里五姓湖北址存虞鄉沿革
公元756年
 秋解梁地秦漢晉為解縣後魏析置安定縣西魏改曰南解又改曰綏化隋曰虞鄉水經注涑水西南解縣故城晉惠公許秦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斯城也路史解唐叔後河中臨晉東南解城桑泉之南虞鄉東三十里城猶屬解僖十五年解梁以賂秦者非昭二十二年之解後魏為二南解虞鄉北解臨晉蚩尤體解集韻音蟹謬按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師軍於解杜預洛陽西南大解小解注解音蟹
張楊古城西北四十里一名張城史記曹參魏豹
 将軍孫遫軍東張徐廣曰張者地名功臣表有張侯毛澤之駰按蘇林曰屬河東北魏志北解縣張楊括地張楊故城虞鄉縣西北四十里水經涑水南過解縣東又西南於張楊池注云張楊漢書曹參所謂東張
綏化故城即古解梁今名綏化西南五十里
公元618年
虞鄉故城即新分縣治唐志武德元年虞鄉縣貞觀
公元691年
 二十二年省以地入天授二年復置元至元三年入臨
智城博物解縣有智邑當即智城
閻使君宅在王官舊志使君名寀貞觀間河東
 守後隱中條山羅通微貿薪事之俱跨龍仙
司空别墅虞鄉樂沆司空隱居中條山中有
 人别墅林泉丘壑之秀堂室亭宇環列左右表聖山居云谷之名本以王官廢壘在其側今司空氏易之為貞陵谿亦曰貞貽云
三詔山居記堂曰三詒之堂俞充詩名人世間
 枉鶴書
九籥山居記室九籥之室皜其壁以模玉川於其
 間備列國朝至行清節文學英特士庶聳激
證因亭山居記構亭西北隅曰證因詩云峰幽亭
 願證因他生此地容身
擬綸亭山居記證因之右其亭曰擬綸志其所著也
修史亭山居記擬綸之左亭修史其所職也表聖
 嘗著擬綸密史
休休亭在貽谿本濯纓亭也為陜軍所焚復構之易名
公元1056年
 休休耐辱居士歌題於亭之東北楹記云休休美也既休而其美在焉山居西南之亭曰濯纓窻曰一鳴皆有所警宋至和三年虞鄉樂沆故址構亭刻記上明正德丁卯同知平陽許莊俞充所詠故跡次第完葺有記
覽照亭山居記上方之亭曰覽照暨瑩心亭皆歸釋氏
 以栖其徒
瑩心亭山居記懸瀑之亭曰瑩心
東渠王官谷東西二渠表聖定法谷中以時用之
 至今不廢
鄉縣樓司空詩南樓山最秀北路邑偏清
竹逕宋俞充王官十詠漸近居士溪水潺湲
石硯表聖西谷路有石如硯人謂之秦王硯其詩有
 云硯石平濕明呂柟王官谷記登西山觀硯大如碾盤無口下如尖底
機磴山居有機
雙人石在天柱峰表聖詩云雙人木立俞充詩屹
 立髙峰東峭直如昔賢
表聖影堂俞充詩事去惟山存遺祠臨水一曰遺像
 堂宋至和中河中府錢晦虞鄉樂沆即其地構堂司空表聖像祀之
費君書院五老峰楊巨源五老峰下費書院
 解向花間碧松門前不負老人峰已将心事隨身認得溪雲第㡬重
鶴臺俞充髙臺荒榛追想人如玉明呂柟逰王
 官谷記瀑布天柱峰直下而臺在其左傍鶴二月来五月生子去
長官成趣園金元好問二詩
了了菴在王官谷元孤雲子純夫構擬休休亭也李孤雲塔在石泉洞南
王禹偁五老峰石碣淳化中謫官解梁作是詩元豐
公元743年
 二年二月十一日河中軍府曾孫刻石
 猗氏縣
城南十八里城髙二丈四垣八門周文王第十五子
 封國甞為州伯故詩云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蓋其故國也南三里涑水故道舊傳為猗氏縣故治者誤元王思誠世傳猗頓本屬令狐水經注涑水西逕郇城服䖍郇國解縣東蓋郇瑕氏之墟也
公元前630年
令狐城西十二里令狐一名令狐左傳文公七年
 晉敗秦於令狐至於刳首闞駰令狐猗氏刳首在西三十里縣南對澤即猗頓故居括地令狐城在猗氏縣界十五里通典有古令狐左傳晉文公從秦返國濟河令狐即此通考
猗氏故城猗頓縣南二十里王寮孔叢子曰猗
 頓魯之窮士問術於陶朱公告之以畜五牸乃適西河大畜牛羊十年之間貲擬王公興富猗氏故曰猗頓漢名縣以此路史河東猗氏縣南二十里有猗氏故城
公元487年
解城魏志太和十一年北猗氏縣有解城
對澤南門外猗頓故居王思誠詩對澤空城
 泉故邑
神羌堡東北十五里峨嵋漢髙宻侯圍安邑河東
 屯兵於此
北平故壘莊武王後即城址也討李懷光築壘
 築之迹異於他處今名故縣
八士故里北南景村有墓在明隆慶初水澱崩露石
 刻籀篆僅辨八士土人呼八侍郎明何東序一室四乳八士兩間
杜如晦故里十里杜村堡
鳴珂里城内西南三相張嘉貞延賞弘靖三世為相
 而嘉貞弟嘉祐任金吾衛将軍昆弟上朝軒蓋騶導閭巷時號所居坊曰鳴珂里後子徙居杜鎮王思誠過郇城詩馬王舊廟張相通衢
崔處士林唐王維有詩
南仲故里十里南家莊按南仲金将判河中府事元
 兵至死
陳克故里西北二十五里陳翟村
漢故丞相翟公重建唐長孫傪撰表云公汝南
公元822年
 蔡人值東郡敗子避難西遷改葬於此諸孫代為河東猗氏懷光阻兵蕩然碑碣折墜長慶二年歳在壬寅八月己未朔二十日戊寅宗長宗人翟皛等同
 萬泉縣
后土舊志北里後魏於此汾隂縣
薛通城南百步邑人薛通赫連勃勃東侵宗族
 餘築城自固汾隂城八十里唐初故城置縣址存
介子推隱處介山相傳晉文公介子推綿上之田
公元前103年
 即此有碑剝落祠在孤山絶頂孤山一名綿山介山在邑東十五里與汾州介休同稱漢書武帝太初二年詔曰朕用事介山后土皆有光應文頴介山河東皮氏縣東南萬泉西北境即河津界為皮氏邑此地介山之名古矣且武帝汾隂首山皆在河中府介山不宜獨在汾州而廣輿記介子推臨晉臨晉河中府以是萬泉綿上田之說不為無因
崑崙臺在栢林相傳光武登此祀風伯雨師
秦王寨東三里相傳唐秦王薛萬徹立寨於此龍栢在縣下生寺相傳光武繋鞭枝成龍
薛尚書神道碑烏蘇村胥剝落神道碑大唐
 故尚書汾陽縣十字尚存夏縣志縣西四十里有唐尚書右僕射昭義節度使平陽郡太保薛嵩墓有神道碑尚書禮部郎中程浩所撰
公元1020年
后土廟記碑西北隅天禧四年五月十五日樹碑
 補闕裴瑾撰
宋御史裴瑾神道碑二里碑文剝落額云命官故右
 補闕裴公神道十字
公元1203年
重修宣聖廟泰和三年張邦彦撰文
 榮河縣
公元前355年
汾隂城北九里周顯王十四年秦伐魏取汾隂即此
公元743年
 土地河東郡北八十里有汾隂北至汾水三里
殷湯城即汾隂城今有成湯
鄉城北魏汾隂縣北鄉城
汾隂故郡隋志舊置汾隂郡開皇初
古綸邑左傳少康為虞庖正虞思妻之二姚邑諸綸
 杜預注綸虞邑博物汾隂古之綸少康後漢梁國亦有綸城
公元723年
寶鼎故縣舊唐志汾隂縣開元十一年明皇后土
 獲寳鼎改名
巨靈遺蹟循蜚大古巨靈氏出於汾脽大象持化
 權揮五丁之士驅隂陽山川無恒處而跡纒於蜀李太白巨靈咆哮兩山洪波箭射東海
軒轅掃地壇在后土祠上相軒轅后土汾脽
 上明尚書王崇古峻宇壓汾湍軒轅地壇
馬負圖處世城南十里河崖上為龍馬負圖處上
 設白馬神廟有碑今移置學宫尊經閣
脽上綱目集覽蘇林曰脽音誰如淳曰脽者河東岸特
公元745年
 堆崛長四五里廣一里餘髙十餘丈汾隂縣治脽之上后土祠在西脽在巨靈坐處汾水西流與河合顔師古曰以形髙起如人尻脽故以名云按脽統名脽上漢書武紀立后土於汾隂脽是也一曰顔師古地本名鄈音與同彼鄉人如誰遂轉為脽耳故漢舊儀上一汾脽張敞疏曰昔寶鼎出於汾脽河東太守以聞一曰魏脽郊祀汾隂巫錦為民祠魏脽后土營旁師古汾脽本魏地之墳故曰魏脽也一曰脽丘水經注汾隂城西北隅脽丘上有后土祠封禪書始立后土祠汾隂脽是也一曰脽壇通志祥符四年上乗金輅法駕進至脽壇一曰汾隂通志宋真宗脽上后土廟圖命陳堯叟加修飾命王旦撰祀汾隂壇頌又曰靈壇漢書元封四年詔曰朕躬后土光集靈壇一夜三燭唐開元中后土汾隂太史榮光出河祥風繞壇祥符有事汾隂司天監亦言黄氣繞壇
鄧丘水經注汾水西徑鄧丘北漢氏方澤賈逵
公元744年
 云漢三年祭地汾隂方澤中有方丘故謂之方澤丘即鄧丘也
公元前61年
萬歳漢書宣帝神爵元年行幸河東后土詔曰東
 濟大河天氣靜神魚舞河幸萬歳宮神翔集晉灼黄圖汾隂萬歳宮又五鳯三年行幸河東詔曰朕飭躬齋戒神光並見或興於谷燭燿齋宫十有餘刻齋宮宫内致齋之所也李嶠汾隂行云昔日西京全盛汾隂后土祭祠齋宮宿寢設儲撞鐘鳴鼓羽旗
秋風辭后土廟有漢秋風辭石刻復建層樓
 之署曰秋風樓今圮於河水經注漢武帝行幸河東濟汾河作秋風辭其辭曰泛樓船濟汾是也元段成已汾水秋風一曲劉郎發棹歌歡未已悲何只今回首陳迹依舊秋風素波
大寧宮在蕭牆北宋真宗有事汾隂寳鼎縣奉祇
 宫有黄雲天書輦詔改奉祇宫為大寧時又詔脽上后土廟宜上額為大寧正殿元祐中慶成軍使楊照重修撰記
公元745年
朝覲祥符四年王欽若朝覲壇頌祀后土
公元743年
 御朝覲壇受朝大赦天下三日
穆清殿在大寧宫内宋真宗汾隂穆清殿既訖事
 大宴羣臣於穆清殿
延慶亭在大寧宫内修祀汾隂二月戊午穆清
 殿召羣臣登延慶亭南望仙掌北瞰龍門
行宮金人在蕭牆有四相傳宋真宗鑄今移西門
 鎮河明御史蘇祐詩宋帝行宮汾水翠華想像風煙金人十二零落雙立猶看輦道
公元732年
唐張説后土神祠碑銘開元二十年冬明皇親祀地祇
 命撰碑銘其詞有云脽上祠者本魏地鄈丘之舊而漢家后土之宫汾水合河山對地形堆阜天然詭異隆崛岉而特起盤紆斗絶景象相傳肸蠁如在
二聖配享碑銘俗稱蕭牆在城察院東髙丈餘廣
公元1011年
 三丈光澤堅厚上鐫二聖配享銘覆以垂簷斗拱宋大中祥符四年御製汾隂二聖配享二聖太祖太宗
宋修成湯碑銘符中殿侍御史李瑩撰文
 遼州
遼陽城北二里相傳祝融氏築魏地形真君九年
公元743年
 遼陽入鄉縣孝昌二年復有遼陽城唐武德三年廢土人於舊址祝融宋張仲尹顓頊分封不記年山河俯仰依然
箕城東雲址存一載榆社
轑陽故縣舊唐志湼縣地魏改轑陽
遼山故縣隋置明初省入州
公元596年
交漳故縣隋志開皇十六年大業初併入遼山
公元620年
義興故縣唐志武德三年六年省入遼州
許由洞東六十里箕山相傳許由棲此有洗耳泉又傳
 益避禹之子箕山晉先軫敗狄於箕皆此
公元前799年
千畆東南三十里周宣王二十九年戰於千畆明一
 統志千畆原在遼州
趙王臺州黄草村有石臺相傳趙襄子遺蹟
孫臏伏兵相傳馬陵
髙歡洞南四十里有石室相傳髙歡憩此洞前髙歡
 橋
晉州兵馬都監馬輝墓銘州西學正榮靳撰文
公元1175年
先軫金大定十五年知州趙陽撰文
元武略将軍盂州知州劉義神道碑州東南莊村國子
 監司業王搆撰文
祝融元知州特穆爾布哈撰文
 和順縣
平城故縣西一百里儀城鎮隋置𨽻并州金廢為鎮後
 復改儀城
古城西北址微存周四百八十步
韓信古壘縣境相傳韓信下趙駐兵於此址存
鹿苑西二里相傳趙簡子養鹿地廣十畆
趙王臺西二里一山突起襄子避暑宫址存
樂毅故里西六十里靈夀燕惠王避讒奔趙舊
 傳家於此
飲馬池在西山相傳石勒飲馬於此
石鼓南三十里石鼓嶺王思誠南嶺風吹石鼓凝道看山樓明王虎谷雲鳯建載虎谷十八詠
金縣馬克德政碑大定中邑進士嚴坦撰文今存
 榆社縣
公元620年
榆州舊唐志武德三年榆社縣榆州六年州廢武鄉故縣北三十里晉置𨽻上黨郡唐武德三年廢今
 名社城鎮
偃武故縣南三十里唐武德三年榆社偃武縣𨽻
公元747年
 榆州六年省今為魏城鎮
公元625年
箕城東三十里唐武德八年遼州箕州治此先天
公元626年
 元年儀州中和三年復為遼州今為箕城鎮
堯神崗西南四十里相傳帝堯巡狩登此柴望後人
 廟
井在通元至正間賈自希煉丹於此
堂西十里荆山下有石室似甕内有二石像傳
 為入其中石聲人聲交應
韓王王建立墓碑銘西四十里魚頭村額云大晉
 推誠奉義匡運致理功臣昭義軍節度澤潞遼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潞州諸軍事潞州刺史檢校太師中書令(闕)一千戸贈尚書令瑯琊韓王墓銘
縣令李僎德政碑東岳廟門右至元中翰林學士
 國賓撰文
公元1303年
重修宣聖廟大德癸卯内翰林國史院編修學士
 呼延伯起
狄梁公碑南三十七里通元觀中
 沁州
閼與史記趙奢大破秦軍閼與之圍即此地理
 志閼與土人訛為鳴蘇今稱鳴蘇村
公元598年
甲水城後周陽城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名甲水唐武德
公元750年
 九年省今為甲水
公元528年
義寧故郡北魏建義元年置治孤遠城又置義寧縣
公元598年
 開皇十八年和川縣大業初
湼縣隋志銅鞮有舊湼縣後周改為陽城
駐蹕臺在鳴蘇村相傳漢髙帝韓王信駐此
宋祖駐蹕臺征北漢駐此在東北郊外
文中子讀書處在銅鞮
公元1257年
環翠橋北郭外元丁巳歳宣撫楊惟中
樂氏二仙像州南靈泉寺
文中子碑在紫金山唐皮日休襲美氏撰
宋建漢夀亭侯碑在銅川漢傑撰文
公元1260年
元修伏牛山廟碑西三十里中統元年國子司業(闕)至
 撰文碑云宋權威勝軍康濟元宣撫楊惟中並有廟記
公元1263年
沁州長官杜豐神道碑西三十五里中統四年太原
 李鼎撰文
公元1334年
天水趙國寶墓碑東山村墓前元統二年直學
 士薛友諒撰文
 沁源縣
竇建德城縣北昻頭村相傳建德造兵於此今存四
 隅又有鐡爐磨刀相傳建德遺蹟縣東十五里
公元742年
沁州故城南門外三里地理志本義寧郡天寳元年
 更名沁州土人名州西嶺
綿上故城北八十里綿山即今綿上隋開皇十六
 年分介休南界綿上縣
公元619年
招遠故縣唐志武德二年沁源縣三年
公元528年
安澤故縣魏建義元年置𨽻義寧郡
公元619年
和川故縣舊唐志武德二年沁源縣
琴仙酒樓東闗沁河之濱與琴泉山相望元建上有
 像舊傳真人騎白鹿抱樸真人飲此
僊橋捨身崖西澗深十餘丈濶丈五尺先師菩薩
 長石横亘上成
崔府君墓碣南八里碣載府君名珏唐貞觀進士
 長子令多異政
公元805年
琴髙真人靈泉琴泉山南碑云唐永貞間太守祭於
 此
宋建天齊聖帝廟綿上縣故城南元祐中夀陽
 仲馳撰文
公元1174年
太清觀西北隅紫金山之麓大定十四年奉議
 夫行大理司直騎都尉河南縣開國男喬扆撰文
縣令張德去思至元中韓子達撰文
 武鄉縣
臯狼城西七十里一名湼城智伯求臯狼之地於
 襄子今為故城村
石勒一名石勒寨在縣北原上周四百六十步
 駐兵今建文廟
沮城舊唐志垣縣後魏曰沮城後改鄉縣
南垣故州隋志後魏置㝷改豐州後周
武鄉故郡石勒上黨武鄉郡北魏去武字隋開皇
 初廢龍泉故縣縣西湧泉南堂文廟尚存
公元491年
亭川縣南大川後魏太和十五年垣縣治此
馬武寨相傳駐兵一名驢腦寨
岑彭世傳岑彭避兵於此縣東墨鐙村
石勒故居東河北原山下勒生赤光滿室白氣
 天屬中庭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鐡騎家園中人參悉成人状又嘗聞鞞鐸聲
古麻池南二十里小溪名麻池北魏志云即石勒
 陽所爭者
髙歡避暑崇城砦東一云遼州通鑑魏大丞相
 歡撃爾朱兆武鄉
北魏燕國公文謨母張氏隧道明崇禎中於邑
 原得之
重修應侯碑縣東南政和中邑張綱撰文
公元1296年
元重立武鄉縣元貞二年上都路教授李義撰文
 平定州
平潭城西北二十五里世傳趙簡子築城址存
栢井城東五十里漢韓信史記未至井陘口三十里
公元1542年
 而舎即其地唐長慶中裴晉公駐兵承天軍分兵置守宋開寳中改置栢井寨命雲騎尉李温守禦明嘉靖二十一年重修為栢井堡
廣陽城南三十里上艾縣治也後改石艾唐改廣陽
 宋徙榆闗址存今為寧艾都新城村西南八十里有古廣陽城今名廣陽
葦澤城東北九十里即娘子闗隋開皇中葦澤縣
 業中廢
公元625年
魚城西三十里唐武德八年受州貞觀八年
 廢一名廢受州城
承天軍城東北八十五里承天山上唐建承天軍為太
公元766年
 行恒山之界大厯元年河東節度使張開府長慶中裴晉公河朔駐兵於此光化二年朱全忠氏叔琮攻破承天七年晉王存勗趙王王鎔承天軍即其地也宋太平興國中廢今名承天都唐李諲承天寨記開府張公奉璋地勢籠山截谷繚崇墉於巖半冠小城於峰嶺嘉之錫號承天
女媧煉石處東五十里東浮山上有媧皇廟相傳為女
 媧煉石補天明陸深浮山遺竈記煉石竈尚存山多石炭勝他産而所産諸色石亦可燒或云居民於上元之夕家置一罏實以雜石附以石炭煉之達旦火熖上屬天為之赤是之謂補天至於不廢
試劍峰東二十里峰如劍劈相傳韓信井陘於此
 劍上元楊先韓撰記趙秉文故壘帶烟餘殺氣荒祠向晚悲風
董卓壘東北九十里即承天軍址漢董卓并州
 兵於此北魏志有董卓明謝榛詩空餘董卓不使後人
獵閭村齊顔延之家訓吾嘗從齊王并州井陘闗
 入上艾縣數十里有獵閭村
陽亭十里洮水之北水經注陽亭故闗城也
四賢堂東北隅有四遺像知州景先六賢堂記
 金季稱趙楊先生二賢至元間知州天禄建祠并升元李遂四賢堂後遞升王呂自四而五五而六焉六賢金禮部尚書閑閑秉文吏部尚書楊文獻公雲翼左司郎中元遺山好問元翰林侍講學士李文正公冶國子司業王秦溪構中書左丞呂忠肅公思誠閑閑於斯遺山文正於斯文獻秦溪忠肅生長於斯者也
雲樓東北角崇賢趙秉文更名環翠亭撰
 記云樓枕古闗下十丈旗袤以五筵三之二窻闥軒豁左挹土門右控大鹵太行犄之羣山迤之又環翠樓山川樓外布井邑掌中看
公元598年
流杯池三里趙秉文修禊所上下二
公元1162年
泉亭三里金大定二年刺史趙秉文
冠山書院西南八里冠山元中書左丞呂思誠父祖
 讀書於此初名冠山精舎後以宰相賜額燕居殿設宣聖顔曽二子配又有㑹經堂德本行源二齋蔵書萬卷山長一人為師山中石洞故址學士虞集撰記
雲日西北十五里陽泉元仁宗自懷孟来過此呂
 思誠撰碑
公元598年
知樂亭八里郗湫上元歐陽玄有記
老君洞承天山半舊名保陽菴相傳老子麻姑煉藥
 於此郝天挺麻姑壇詩貯經洞古無遺檢養藥爐存共舊砂
老君堂崖石刻石上刻韓愈呉丹過此六字乃使鎮
 州宣慰王庭湊題名
公元778年
妬女祠大厯十三年遊撃将軍上柱國李諲撰并
 序
白雞山白碑東北三十里五代時李嗣昭過此獲白
 雉獻於朝以為瑞碑存
懸泉賦碑舊通志金趙閑閑元吕介軒俱有懸泉賦碑
 在故闗隘口
重修崔府君碑治東三里翰林學士掲徯斯撰文重修源公編修粹中撰文
重修濟王碑距州三十里中書左丞吕思誠
 文
 夀陽縣
馬首城南一十五里東寧左傳韓固為馬大夫
 馬首
魯城西三十里北定趙簡子又名故蘆城址微
 存城東有簡子宋韓魏公過此賦詩按㝷晉趙留裔(闕)因得遺封簡子
公元620年
受州城縣東北本晉受陽唐武德三年受州築之
公元590年
 貞觀中州廢今治即其西南太原地樂平郡受陽縣隋開皇十年分州東故受陽夀陽縣盧諶征艱賦歴受陽總轡
燕州城西二十五里輿地圖北齊置今名南煙竹村
晉州故址西北五十里本西張寨髙五丈盈十畆金
公元1220年
 志興定四年正月以西張寨置晉州
龍門禹蹟北二十五里石壁相對中通流水壁上鐫八
 田安日上一木兩人十字
長者故居方山昭化院之南唐李長於此華嚴
 論有古二株傳為手植宋大學士張商英有題文員逢源楊謨俱有詩
公元1092年
新學東南隅元祐七年二月初十日右通直郎
 縣事張元淳立石李毅撰文
公元1095年
重修夀陽驛舎紹聖乙亥秋九月河東節度推官
 劉仲适題額夀陽天常主簿楊旦縣尉趙日立石潞州司戸參軍張山撰文
公元1102年
李長行蹟碑在昭化崇寧元年七月沙門宗勝立
 石
宋學士張商英碑在方山上寺殿壁
敕賜顯教妙嚴長者法號碑在昭化宋邑宰員逢
 源詩比緣守臣天子往哲恩澤賁丘衍賜號良炳灼
宋政襌師行蹟方山知縣事郭瑄撰文
公元1103年
王雷方山詩碣在下殿壁間時癸未仲秋詩云
 車輪馬足人間豈意窮荒逢此山
 盂縣
厹繇城治東里春秋仇猶國故墟周九里舊志智氏
 滅仇猶置原仇城又縣東桃園村北仇猶釣魚臺韓非子智伯欲伐厹繇而道不通迺鑄大鐘遺之厹猶之君除道将納之赤章蔓支諫不聽因斷轂而驅至於齊七日而厹繇亡
臯牢城東三十里趙置周五里舊為上艾北界今名臯
 牢村
撫城故縣西百里烏河上川凌井村後魏置撫城縣唐
公元620年
 武德三年改名烏河貞觀元年
蔵孤洞北三十五里蔵山相晉程嬰蔵孤處也
夫子巖北四十里興道
雲閣縣西邢村尉遲恭監造有碑又芹泉驛相傳有尉
 遲馬荘
說法臺縣九十里相傳李長説法
浴疾亭北百二十里温泉相傳濟南王有疾藥山
 中有鹿毛已落浴泉復生王亦就浴疾旋愈
仙臺石假村北相傳仙人八郎葬此夜晦常如月照智伯鐘相傳牧民太湖石下智伯鐘
蛻殻文廟東側自建學来有之宋大觀碑覆其下元修文廟碑治中學士虞集撰文
元蔵山神祠碑西三十里中書左丞呂思誠撰文
 樂平縣
昔陽城東五十里左傳昭公十二年晉荀呉㑹齊
 因假道於鮮虞遂昔陽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緜臯歸杜預昔陽國都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縣志七國時趙戍此
沾縣城西南三十里漢為沾縣上黨郡隋置遼州
 此址微存
追城北魏沾縣有追城龍且城東五十里野頭村北址存
角城南二十里一名陽濠城址存
城東七十里庫城村南址微存
樂平故郡晉置隋開皇初
公元596年
東山故縣隋志開皇十六年樂平縣大業初廢入
 焉
狀元窰距縣八十里楊趙水旁相傳金時楊雲翼偕趙
公元1194年
 秉文肄業於此雲翼明昌五年進士状元及第秉文大定二年進士至今名楊趙河窰為状元
松峰書院元孔克威建中書左丞呂思誠撰記云縣
 南羅荘孔氏作書院於三都别墅羅荘三都一社也又近在松子嶺下故名思誠松風書院額又書夫子燕居殿一楹聞詩聞禮二齋又有松峰書院孔伯儀
民安元國子司業王構游民安里詩鄉社詢遺老
 原訪舊何時二頃来卜里仁
龍安寨王構游民安里下馬龍安寨仙人五字詩
 白雲去後翠巘我来時
金楊文獻公神道碑正大中左司郎中元好問撰文
 
 山西通志卷五十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