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九
卷五十九 第 1a 页 WYG0544-00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五十九
  古迹(三/)
宁武府
 宁武县
小平城北魏纪代王猗卢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
 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
 平城尹耕三平城考夫平城有三皆在冀北一曰平
卷五十九 第 1b 页 WYG0544-0072b.png
 城古城也汉高围白登之所至者为今大同一曰新
 平城拓跋猗卢新城也其子六修之所居者在今马
 邑县北一曰小平城亦古城也秦蒙骜之所拔者今
 神池少南宁武关地也小平城见吞于秦而两汉无
 闻新平城见据于六修而魏不复见独平城为魏都
 复为镇称京置府至今显焉
汾阳宫城周六里四十一步明即旧址改建宁化守禦
 所今名宁化故城
卷五十九 第 2a 页 WYG0544-0073a.png
天池城即天池县唐龙纪中李克用表置宋熙宁中省
故宪州旧唐志龙纪元年置又于楼烦监西一里置楼
 烦县开元四年王毛仲筑郡城
元池故县旧唐志龙纪元年于宪州东六十里置宋地
 理志咸平九年省入静乐
汾阳故县 六度故县唐地理志武德四年置六年省
天池监西南三十里唐贞元十五年置
元池监唐置牧监
卷五十九 第 2b 页 WYG0544-0073b.png
班氏故居汉书班氏自秦时迁晋代之间至壹避地于
 楼烦以财雄边壹曾孙左曹越骑校尉况徙昌陵况
 子伯为定襄太守上书愿过故郡上父祖冢有诏太
 守都尉以下会因召宗族各以亲疏加恩施散数百
 金北州以为荣长老纪焉
汾源宫西北六十里隋炀帝立汾源宫大业十三年刘
 武周陷楼烦据汾阳宫即此唐志云隋故宫
孔河馆旧唐志在宪州西南五十里龙纪初置天池县
卷五十九 第 3a 页 WYG0544-0073c.png
 于此乾元后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
托逻台在宁武关宋王侁使人望杨业处又有橐莲台
 在宁武关
周武池在宁武关
 偏关县
吴城南三十五里俗传吴王城
昆新城树颓水西径故城南北俗谓之昆新城
武宁故县县东一里旧址土城北汉名韩广岭辽乾亨
卷五十九 第 3b 页 WYG0544-0073d.png
 四年改置武宁县后更名偏头关置武节将军枢密
 院判守之明洪武中镇西卫指挥张贤改筑于西原
 距旧址里许
周太祖故居魏天兴初迁豪杰于代都宇文陵随例徙
 居武州遂为其郡县人陵曾孙即太祖
宁远故县北齐天保六年于朔州西置招远县唐乾元
 元年改今名辽因之有宁远镇金𨽻武州
昭君堰西北二十里相传明妃过此遗一足痕于石盘
卷五十九 第 4a 页 WYG0544-0074a.png
偏头砦北汉主刘钧天会元年城偏头砦于韩光岭之
 上即今关城宋𨽻火山军
萧刺史亭台萧融金时刺武州尝于东灵山建亭台
九龙寺碑西北四里相传唐尉迟敬德监修今碑存
 神池县
新城三关志新城在今神池汉为雁门郡晋改为新城
 县后唐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即此隋末刘武
 周建都于此今址存东魏兴和三年四月蠕蠕阿那
卷五十九 第 4b 页 WYG0544-0074b.png
 瑰遣使迎兰陵郡长公主于新城之南
神池古城县东南迹微存
桑乾故郡隋志鄯阳县有后魏桑乾郡后齐置朔州辽
 志齐天保六年置朔州在今州南四十七里新城
神武故县辽志魏置晋改新城后唐太祖生神武州之
 新城即此初𨽻朔州后置州并宁武为一县
尖山故县后魏属神武郡今朔州南百馀里有神武尖
 山
卷五十九 第 5a 页 WYG0544-0074c.png
黄花堆唐元和中朱邪执宜保神武之黄花堆即此
姜女石西三里海子梁有方石一广盈亩中有石窟旁
 有女子足迹相传孟姜女夏日坐哭于此窟有泉名
 姜女井
铁炉西五里相传尉迟敬德造铠甲于此
 五寨县
武州城周五里二百步本赵武州寨汉为雁门郡武州
 县晋改县曰新城辽金曰武州治宁远县明洪武初
卷五十九 第 5b 页 WYG0544-0074d.png
 仍置州𨽻大同府后革今城存镇西为屯留堡辽志
 武州宣威军赵惠文王置武州塞魏置神武县唐末
 置武州后唐改毅州辽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
 尹耕武州考古有两武州其一为州即汉之下落县
 今宣府也其一为县即汉之武州县今偏头关地也
 汉元光二年六月单于将十万骑穿武州塞即此
古角城东北三十里有故城
遮鲁城一名武王故城西北四十里唐李克用分兵驻
卷五十九 第 6a 页 WYG0544-0075a.png
 遮鲁城扼李钧即此
中陵故县前汉属雁门郡后汉属定襄阚骃十三州志
 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县
殊颓故县北魏置𨽻神武郡今有树颓水
祁连池管涔山天池之东魏尔朱荣传秀容界有池三
 所在高山之上清深不测相传曰祁连池魏言天池
 也荣父新兴曾与荣游池上忽闻箫鼓之音新兴谓
 荣曰古老相传凡闻此声皆至公辅吾今年已衰暮
卷五十九 第 6b 页 WYG0544-0075b.png
 当为汝耳汝其勉之齐后主武平七年冬十月大狩
 于祁连池池潜通桑乾河相传魏孝文以金珠穿七
 鱼放池中后于桑乾河得之又以金缕著箭射池巨
 鲸亦于桑乾河获所射之箭
韩信洞西四十里
韩家楼官楼西北六十里又北二十五里河儿西北四
 十里店岭及小河头西北五十里白草庄胥有官楼
马蹄迹东北三十里马蹄山相传尉迟敬德遗迹
卷五十九 第 7a 页 WYG0544-0075c.png
金武州刺史完颜玖珠碑贞祐二年十一月殉城赠临
 海军节度使骠骑卫上将军仍令立碑岁致祭
金武州军事判官唐古博克逊碑贞祐二年偕九住殉
 城
泽州府
 凤台县
高都城东三十里秦汉置县后魏建州治此北齐为高
 都郡后废周为建州唐为盖州今废为村水经注白
卷五十九 第 7b 页 WYG0544-0075d.png
 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
汉高城东南一百里即郦食其劝汉王所谓杜太行之
 道也址存
长连城东北五十里白羊泉魏孝文由龙门入洛阳即
 此
故建州新唐志武德元年置建州六年废
晋城故县东三十里今名高都村相传韩赵魏三分晋
 地晋公奉祀于此旧唐志武德三年于古高都城置
卷五十九 第 8a 页 WYG0544-0076a.png
 晋城𨽻建州六年建州废徙盖州来治九年省丹川
 盖城入晋城今名高都村
阳阿故县北五十里在大阳镇前汉置郡后汉为阳阿
 侯国魏土地记建兴郡治阳阿县
丹川故县府治内即后周高都县也隋开皇十八年改
 名丹川为泽州治唐省入晋城
桑林侯山程明道遗书泽州北望有桑林
垂棘县东南汉志高都志博物志胥谓垂棘之璧出此
卷五十九 第 8b 页 WYG0544-0076b.png
马牢川南二十里五代时李谠围城李筠追击于此
巴公原北三十里周世宗自将禦汉兵处
琵琶泓宋杨谟诗晋城出郭十馀里嫩柳山花满岩麓
 苍苔蹭蹬步亦艰百丈悬崖挂层屋老僧正睡门不
 开习习阴风起幽谷耳聩不闻琵琶声但见一泓春
 水绿
娲皇窟城东浮山北谷中相传炼石补天处山有伏羲
 庙崔伯易感山赋序太行一名皇母一名女娲
卷五十九 第 9a 页 WYG0544-0076c.png
禹迹在城南大行山相传郡南龙门峡禹所凿也
伊尹空桑在县北伊侯山相传伊尹生此或曰从成汤
 祷雨至此
回车辙南四十五里天井关石上辙深尺许长百馀步
 相传孔子适晋闻赵鞅杀鸣犊舜华遂旋车后晋人
 立庙盖昔时回辕处也
狄梁公望云处太行绝顶唐狄仁杰自汴州参军迁并
 州法曹时亲在河阳登山反顾见白云孤飞曰吾亲
卷五十九 第 9b 页 WYG0544-0076d.png
 舍其下瞻望久之今名横望隘
程子乡校宋治平间明道先生令晋城建乡校七十馀
 民间子弟亲为正句读又立社学凡数十所
白石先生洞城西南三十里玉仙山
仙人诗迹在月院山怪石壁立数丈镌诗其上署仙人
 李题
宿凤台北四十里李村相传晋太始元年凤集高都之
 北
卷五十九 第 10a 页 WYG0544-0077a.png
掷笔台青莲寺石高数丈顶平若砥晋释慧远注涅槃
 经成掷其笔曰若疏义契理笔当驻空已而果然后
 人因名
北楼唐陈子昂登泽州城北楼有诗
梳洗楼东板桥村世传乐氏二仙女居之有记
鹤鸣堂东南隅金状元李俊民故居元世祖潜邸时徵
 之令旨刻石又有睡鹤石其形类鹤
清旷亭南五十里太行山今移碗子城内
卷五十九 第 10b 页 WYG0544-0077b.png
石佛阁唐陈子昂诗览胜诗千首登高酒一壶此情谁
 管得分付石浮图
开元钟后唐李嗣昭胜梁范铜为钟旧在开化寺今移
 元妙观
神锐营在城内遗爱厢宋咸平五年屯驻乡兵元祐七
 年中建天王庙今为三忠庙
磨盘砦南六十里一名孟良砦
韩营北三十里水北村金末屯驻乡兵元废为乐真观
卷五十九 第 11a 页 WYG0544-0077c.png
五营城南关外城门内东西街北隅中和坊元共置五
 营今名大营坊每营肖祀天王今存其二
孔子庙庭碑水经注䢴水又东南径孔子庙东庙庭有
 碑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孔灵度等以旧字毁落上求
 修复治中刘明别驾吕次文主簿向班虎荀灵龟以
 宣尼大圣非碑颂所宜称宜立记焉野王令范众爱
 河中太守元真刺史咸阳公高允表闻立碑庙中按
 诸子书并言仲尼临河而返是非太行回辕之言也
卷五十九 第 11b 页 WYG0544-0077d.png
 碑云鲁国孔氏官于洛阳因居庙下以奉烝尝斯言
 至矣盖孔因迁山下追思圣祖故立庙存飨耳盖犹
 刘累迁鲁立尧祠非谓回辕于此也
宣和尚书省牒后唐李继韬攻泽州守将裴约死之宋
 宣和四年敕封侯爵列之祀典有尚书省故牒金刺
 史许安仁书牒文勒石并为之记
金翰林侍读学士王晦碑晦高平人贞祐初殉节顺州
 赠荣禄大夫枢密副使仍命有司立碑岁时致祭
卷五十九 第 12a 页 WYG0544-0078a.png
元重修庙学记金状元李俊民撰文
二程先生祠堂记祠建州学中元郝经撰文
 高平县
长平城西北二十一里秦白起坑赵卒处南北五十里
 东西二十馀里悉秦赵故垒北齐置长平郡上党记
 长平城在郡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
 五里
光狼城西二十里今为强营村史记白起攻赵拔光狼
卷五十九 第 12b 页 WYG0544-0078b.png
 城
故关城北二十五里秦时城今里名故关
羊头城魏志泫氏有羊头城
高平城魏志永安中置高平县治高平城
盖州城东十里即今米山镇唐武德初置天宝间废
泫氏故县县西二十里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赵献子
 城泫氏后魏析置高平今王报村犹称旧县水经注
 泫氏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万普为侯国
卷五十九 第 13a 页 WYG0544-0078c.png
长平亭后汉志泫氏有长平亭
弃甲苑县北店头王庄等地时得长平戈头长平箭头
 铜制博而利乃赵军所弃也李贺长平箭头歌漆末
 骨灰丹水砂凄凄古血生铜花
省冤谷白起坑赵军处旧名杀谷唐志明皇幸潞州更
 名金皇统元年县令王庭直有省冤谷掩骼记
廉颇屯东十里营防岭传为廉颇屯军地距岭百步有
 古战场
卷五十九 第 13b 页 WYG0544-0078d.png
高华府东四十五里即今建宁镇县志唐高宗开府于
 此开元初废按唐高华府在晋州乃居府兵之地泽
 州五府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涧皆不名高华当繇
 高都误传
益国铁冶西十里王降村元太德间置明洪武时徙置
 县北二十里永乐中废址存
神农井北四十里羊头山神农尝五谷于此
白起台西六里髑髅山白起筑此觇赵军水经注秦坑
卷五十九 第 14a 页 WYG0544-0079a.png
 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
空仓西南四十五里空仓山相传白起诡运米置仓以
 绐赵括
五音洞东二十五里唐僧大愚审音洞中常闻五音之
 声
周世宗战场南三十里涧桥外世宗败北汉主刘崇于
 此土人名输场
静居院宋西京致仕张郎中故宅今为静居村有四堂
卷五十九 第 14b 页 WYG0544-0079b.png
 彝心会徵清白金兰宋韩琦尝题诗寄焉
李游仙读书处县南十里山阳旧有钟金时游仙掘地
 得之声闻数十里
贾鲁宅西三十里今长平驿
王叔和药碾晋太医令王叔和居王寺村今土窑药碾
 俱存
唐武少仪移丹河记碑在丹河侧唐贞元七年屯留令
 平原明济假领高平建水神祠列树建亭武少仪为
卷五十九 第 15a 页 WYG0544-0079c.png
 文记之今碑石尚存
宋文庙记碑善治坊西街元祐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奉
 议郎权知高平县事兼兵马都监飞骑尉张特记并
 书立石按记云吴道子画孔子为鲁司寇时像二本
 乘车而群弟子从者谓之图立而颜渊侍者谓之小
 影司门郎中王伯瑜传小影于仙源孔氏盖孔子四
 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蒙之所藏也样(讹/)州摹石学
 中高平建学彷州像摹于庙壁古今圣像独此为真
卷五十九 第 15b 页 WYG0544-0079d.png
宋赠大中大夫张宗古神道碑在通义南秘书正字秦
 垣撰
金文简公李晏神道碑在北陈许安仁撰文
金武宁军节度使张师颍墓表在玉井西刺史侯大中
 撰
元淮西道廉访司宋翼墓志在高良西学士欧阳元撰
 阳城县
濩泽西三十里嶕峣山下墨子曰舜渔于濩泽穆天子
卷五十九 第 16a 页 WYG0544-0080a.png
 传天子四日休于濩泽淮南子舜钓于河滨濩泽应
 劭曰泽在县西北沁水东径故城南汉之泽氏县通
 典泽州因濩泽水为名即濩泽城汉县唐初泽州治
 此
屯城东北三十五里秦白起驻兵于沁河滨北为武安
 南为屯城左山右泽险固可凭
泽州城旧志为濩泽故城考唐书即今县治县志又为
 绩州城
卷五十九 第 16b 页 WYG0544-0080b.png
阳陵故驿即县治也县志后魏兴安初移濩泽县于此
 寻改名阳城按魏志无阳城县水经注阳陵城即阳
 阿县之故城也汉高帝七年封卞䜣为侯国魏土地
 记建兴郡治阳阿县阳陵当为阳阿
阳台宫天真诰王屋山仙之别天所谓阳台李濂记唐
 司马承徽修真地也明皇御书寥阳殿三巨字东为
 白云道院白云即徽别号也
王屋山第唐李峤于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诗曰引
卷五十九 第 17a 页 WYG0544-0080c.png
 泉聊涨沼筑磴且通蹊
青萝斋东九十里青萝河畔唐岑参读书所有南池夜
 宿思青萝旧斋诗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安得还
 旧山东溪垂钓纶
万松堂西北四十里伏虎山金刺史杨廷秀记
午壁亭当在阳阿县南泽州西界水经注所谓沁水流
 径午壁亭而南者也
清风亭东关青阳坊北下有玉泉元丞相托克托子图卜
卷五十九 第 17b 页 WYG0544-0080d.png
 绅建进士卫元凯记
石门东北五里两山中划有斧凿痕泽水流其中传为
 禹迹距底柱析城不远
烟萝子洗参井阳台宫东北李濂记晋天福间烟萝子
 得异参于山举家食之上升又登十八盘至蹑云峤
 有烟萝子登仙石
宋敕建寿圣院碑西北四十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缺/)
 撰文
卷五十九 第 18a 页 WYG0544-0081a.png
宋县令张之才诗碣绍圣中去官辞汤庙作诗邑人温
 光刻石
金建太清观碑大定中状元李俊民撰
元县令李裕治绩碑大德中进士张克明撰文
 陵川县
马武寨东五十里相传汉马武屯兵地址存
宋都贶隐居邑南锦屏山名人多访之结芍药会
棣华堂城内郝文忠曾大父昆季七人植棠于庭名曰
卷五十九 第 18b 页 WYG0544-0081b.png
 棣华今为文忠祠按文忠记壬辰之变郝宗歼于许
 洛之间陵川故居独棣华堂与庭中之棠存
苏坟别业诗人秦略所居元好问送以诗云天随杞菊
 年年新石田茅屋连苏坟
落雁池元郝经故第侧拟汴金明池也郝文忠使于宋
 北还之岁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帛书云霜落天高
 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
 臣有帛书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
卷五十九 第 19a 页 WYG0544-0081c.png
 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是时南北隔
 绝不知中统之久改至元也事详元史及宋濂题后
金元贞白书院古贤寺傍
七状元祠东川旁有山曰状元峰祠建山下按吉祥院
 碑宋崔有孚十五岁乡贡第一二十五岁状元及第
 苏村墓表金武明甫贞元中状元及第明甫犹子武
 天佑承安五年状元及第天佑弟天和泰和中状元
 及第仕林庄墓表赵安时字全老号东冈正隆间状
卷五十九 第 19b 页 WYG0544-0081d.png
 元及第官至中顺大夫南京路兵马都总管上骑都
 尉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安时弟
 安荣状元及第又晋宁路李俊民状元及第尝避兵
 邑之嵩山故建七状元祠于东川
古履迹东二十里箕子山麓石上有巨人迹相传箕子
 避地于此及武王延访易履而行石迹存
金郝晋卿墓碣铭北三里杨大坂门人元好问撰文
金刘景元墓碑元郝经有读乡先生刘景元碑诗
卷五十九 第 20a 页 WYG0544-0082a.png
元郝文忠公墓碑铭在虎头山原大德三年翰林学士
 阎复撰文
元追封陇西郡侯神道碑县东秋树窊嘉议大夫礼部
 尚书孙男廷实撰文至元三年冬十二月立石
 沁水县
原伯故城西北里许周原伯封国也后赵衰为原大夫
 张五典曰旧志谓文王第十六子封原即此左传注
 原在沁水西北今按国语及淮南子诸书原与温固
卷五十九 第 20b 页 WYG0544-0082b.png
 接壤也温即今温县樊阳皆在济源属河南怀庆府
 原安得独在此地乎盖沁水南流入河亦经怀庆所
 云沁水西北者盖指彼处言也叔虞封唐在今翼城
 县与沁水相去甚近故云属唐路史后杼居原杜预
 云沁水西北有原城今河内轵县夏季以原侯夸师
 者当与张五典说互参之
武安城即今武安村武安君白起驻兵于此垒存李梦
 阳诗孤城突如块据山瞰流水谁能经营之无乃秦
卷五十九 第 21a 页 WYG0544-0082c.png
 白起
马邑城东二十里马邑村世传白起牧马处今马圈沟
 明李梦阳有诗李庄村北又有马踏营
王离城东北七十里王壁村王离击赵据险筑此何景
 明有诗
沁城北魏志河内郡沁水县治沁城
沁水故城南三十里今名故城村
端氏聚东四十五里韩赵魏分晋迁晋君于端氏聚即
卷五十九 第 21b 页 WYG0544-0082d.png
 此按端氏聚非端氏城也端氏聚晋君迁处端氏城
 即今端氏镇在县东九十里唐徙泽州治于此明李
 梦阳诗系马荒城下空翠围峰峦一闻端氏名怀古
 生长叹
端氏故县端氏镇西北三十五里西城唐武德八年徙
 泽州治此贞观元年徙治晋城元并入沁水址存
永安故县旧唐志元魏置隋改为沁水
舜田南九十里历山又有可陶溪在历山西北
卷五十九 第 22a 页 WYG0544-0083a.png
燕丹砦东一百三十里故县村西世传燕太子丹驻此
南阳忠义寨南五十里亦名岳将军寨宋绍兴十年秋
 岳飞使梁兴会两河忠义败金人于沁水即此土人
 筑砦拒金以待飞援一在白华村东一在南阳村一
 在汉封村北一在板桥村西南一在尖山峰下一在
 端氏东北一在县治西垒间存
洪谷唐末荆浩居此自号洪谷子为画家正宗世称荆
 关董巨非夏圭马远比也
卷五十九 第 22b 页 WYG0544-0083b.png
石楼南二里山半有石楼因名明户部尚书李瀚自号
 石楼居士
读易龛在板桥村元王恽被藩府檄伐石于此公暇读
 书
东楼明常明卿建自号楼居子托仙人好楼居之意
蒲州府
 永济县
虞都古城在城东南周九里一百三十步
卷五十九 第 23a 页 WYG0544-0083c.png
陶城北三十里淮南子陶于河滨期年而器以利河滨
 在蒲州陶城北有故陶城南距历山甚近故孟津有
 陶河之称水经注陶城在蒲坂城北一说河滨在济
 之郓城盖以东夷之说也夫帝冀人而虞历山陶城
 皆在冀盖初耕于野未必远去父母也
晋阳故城东四十里今名晋城纲目书秦取晋阳即此
永乐城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后周置永乐郡后省入芮
 城唐武德初分芮城置永乐县属芮州后属河中府
卷五十九 第 23b 页 WYG0544-0083d.png
 宋罢县为镇其地有降生台相传侯道华升仙处
越城北门外周一百三十步西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
 年筑城一云魏豹所筑盛兵蒲坂以塞临晋
长春宫城唐马燧讨李怀光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
 降燧
西关城栅在城西五季乾祐间汉将郭威遣白文珂克
 河中西关城栅于河西盖城在黄河西岸以护蒲津
 浮梁者昔属河中
卷五十九 第 24a 页 WYG0544-0084a.png
基城南八十里年代无考址存
蒲坂故县城东五里汉志雷首山在南故曰蒲莽曰蒲
 城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长坂故加反云孟康曰晋
 文公以蒲赂秦秦人还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
 曰蒲坂也按蒲坂一名蒲阳纲目周显王四十一年
 秦客卿张仪伐魏取蒲阳集览今河东蒲坂县是也
河东故县西北隅宣化坊隋开皇十六年析蒲坂县置
 大业初并蒲坂入焉今改建按察分司其前有铁人
卷五十九 第 24b 页 WYG0544-0084b.png
 二相传唐明皇幸此臣民铸金以志荣幸
舜宅宋山川记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
舜井舜庙后东西二井类林瞍填井后两目方瞽宋太
 平御览舜为父淘井取金银置罐中与父母皇甫谧
 曰河东有舜井宋真宗祠汾阴幸舜泉下诏曰朕以
 巡省蒲坂历览舜泉钦孝德以升闻考遗迹而尚在
 宜加表称用表敦风乃赐名曰广孝泉复汲泉水遍
 颁著位大中祥符五年命王钦若撰广孝泉记
卷五十九 第 25a 页 WYG0544-0084c.png
雷泽南四十五里雷首山下相传舜渔于此
总章一曰总期尸子有虞曰总章商曰阳馆陈子昂曰
 黄帝合宫有虞总章皆所以调元气治阴阳也
上庠 下庠虞学礼记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注上庠太学下庠小学郑康成曰虞夏尚质取贵成
 物故太学在西小学在东
米廪礼记米廪虞氏之庠也虞氏出于畎亩故特作米
 廪藏粢盛之委焉
卷五十九 第 25b 页 WYG0544-0084d.png
二妃坛山川记蒲坂城外有二妃坛西征记同盖祠娥
 皇女英处今名娥英陵在苍陵谷山之上
沙丘亭后汉志蒲坂有沙丘亭孔安国曰在河曲之南
河曲南六十里黄河之曲春秋秦人晋人战于河曲杜
 预注河曲在河东蒲坂县南
望鸟滩储光羲有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诗
昆田汉书武帝行幸河东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
 化或为黄金应劭曰昆田首山下田也武帝祀首山
卷五十九 第 26a 页 WYG0544-0085a.png
 故神为出珍物化为黄金
匼河故镇南五十里谭郭村遗址存今有匼河铺
孝弟乡 节义社 敬爱里唐贞元中永乐姚栖云庐
 墓县令苏辙以俸钱买地开阡刻石表之河中尹浑
 瑊上其事诏加优赐表其门名其乡曰孝弟社曰节
 义里曰敬爱姚氏自唐讫宋十三世同居
上虞里河东姚氏女胜正光中年十五母卒不胜哀而
 陨太守崔游申请为茔墓立碑自为制文表其门闾
卷五十九 第 26b 页 WYG0544-0085b.png
 比之曹娥改其里曰上虞里
韩文乡朱文公韩文考异王铚以为公生于河中之永
 乐有韩文乡
芳酝监汲河以酿唐武德三年置贞观十年废
河东旧驿北百里黄河护岸上今曰道坡俗名古官道
 即驿路也后废徙于城南永丰厢今徙东关明晋藩
 官店
首山宫在首阳山汉书武帝纪元封六年春作首山宫
卷五十九 第 27a 页 WYG0544-0085c.png
 按封禅书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上升故武帝祠首
 山筑宫
李乐营条山南汉兴平间献帝渡河幸李乐营河东太
 守王邑献绵帛于此
蒲州宫周武帝宣政元年建
避暑楼在条山栖岩寺隋建
鹳鹊楼在西南城上唐李翰鹳鹊楼集序周太宰宇文
 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倒影洪流二百
卷五十九 第 27b 页 WYG0544-0085d.png
 馀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槩王之涣
 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金明昌中河中府录事李逵书额
逍遥楼江邻几志唐太宗题河中府逍遥楼诗昔乘匹
 马去今骑万乘来
薰风楼在城内唐广明中王重荣建旧名克复楼宋真
 宗祀后土幸蒲尝登楼以舜故都更名陈尧叟撰记
绿莎厅唐河中府有绿莎厅治
卷五十九 第 28a 页 WYG0544-0086a.png
吕洞宾故宅城南永乐镇唐即其地为吕公祠元为纯
 阳宫
白楼卢纶有九日奉陪侍中宴白楼九日奉陪令公登
 白楼同咏菊诗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舜城风土临清
 庙魏国山川在白楼一作白鹤楼
郎君谷穆宗时太原王起节度河东其子龟字大年庐
 中条山谷中起草堂与山人道士游朔望一归省州
 人号为郎君谷
卷五十九 第 28b 页 WYG0544-0086b.png
黄龙庄唐长庆元年四月河中节度使李从珂阅马于
 黄龙庄衙内指挥使杨彦温闭门拒之从珂止于虞
 乡以闻
乐安庄在东关古城东北隅宋枢密直学士薛俅致仕
 归筑因其封郡名曰乐安有南北二园名其堂北曰
 逸老东曰三经西曰无无又有明月台
饮亭司马温公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有饮亭亭有
 流杯渠有涌泉石
卷五十九 第 29a 页 WYG0544-0086c.png
望川亭城南中条山上宋建
瑞云亭中条山上宋建
观河亭城西黄河岸宋建
玩月台古城东北隅相传宋金吾游憩地
双市门在城东古城金元帅左都监侯小叔复河中府
 杀元石天应于此又有乐李山寨亦侯小叔驻军处
四桂堂金李献能贞祐三年辞赋进士第一从兄献卿
 献诚从弟献甫相继擢第故李氏有四桂堂
卷五十九 第 29b 页 WYG0544-0086d.png
环胜楼金李献能有河中环胜楼感怀乐府
铁牛城外黄河岸上唐志开元二十二年铸八牛东西
 岸各四以人策之牛旁有山入地丈馀皆铁也并铁
 柱十六夹岸为浮桥今西岸缺其一旧没于河
薄山石刻北魏太祖天兴二年二月车驾从破高车还
 次薄山刻石记功
薄山石坛北魏太宗永兴五年秋七月幸薄山登观太
 祖游幸刻石颂德之处乃于其旁起石坛而荐飨焉
卷五十九 第 30a 页 WYG0544-0087a.png
 赐从者大酺于山下
首阳山碑唐皮日休撰
河渎神庙碑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建王延昌撰
 文
唐新修文宣王庙记碑常仲孺撰文贞元五年秋仲上
 丁河中元帅司空侍中咸宁王浑瑊立石
宋李将军墓碑宋荆国王安石撰在城北陶邑乡仙观
 里紫金山北
卷五十九 第 30b 页 WYG0544-0087b.png
广孝泉记碑明张四维跋广孝泉记云宋真宗谒舜庙
 名双井曰广孝泉命枢臣王钦若作记镌碑庙中嘉
 靖乙卯地震碑泐裂不可复竖万历癸未河东道王
 基令判官严汝聘别砻一石录碑文镌竖原所
 临晋县
瑕城汉书郡国志解有瑕城地道记左传文公十三年
 詹嘉处瑕杜预注在猗氏县东北日知录晋有二瑕
 其一左传成公六年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
卷五十九 第 31a 页 WYG0544-0087c.png
 杜氏曰郇瑕古国名水经注涑水又西南径瑕城京
 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是也杜以
 郇瑕为一地郦以为二地在今之临晋县境其一僖
 公三十年烛之武见秦伯曰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
 版焉解焦瑕晋河外五城之二邑文公十二年晋人
 秦人战于河曲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解以河曲为
 河东蒲坂县南则瑕必在河外十三年晋侯使詹嘉
 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按汉书地理志湖故曰胡武帝
卷五十九 第 31b 页 WYG0544-0087d.png
 建元元年更名湖水经河水又东径湖县故城北郦
 氏注云晋书地道记太康记并言湖县汉武帝改作
 湖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古瑕湖二字通用礼记引
 诗心乎爱矣瑕不谓矣郑氏注云瑕之言胡也瑕胡
 音同故记用其字是瑕转为胡又改为湖而瑕邑即
 桃林之塞也书放牛桃林之野注在华山东今为閺
 乡县治而成公十三年伐秦成肃公卒于瑕亦此地
 也道元以郇瑕之瑕为詹嘉之邑误矣按郇瑕本二
卷五十九 第 32a 页 WYG0544-0088a.png
 邑左传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
 地此特约略之辞如郑所称虢桧之间其他则称郇
 不称瑕称瑕不称郇如秦伯纳文公晋师退军于郇
 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富辰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皆
 止称郇文公十二年秦侵晋入瑕十三年晋侯使詹
 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皆止称瑕而下泉之诗但称
 郇伯成公元年瑕嘉平戎于王亦但称瑕以此知瑕
 郇非一地而合举者之多误也若瑕城有二自当以
卷五十九 第 32b 页 WYG0544-0088b.png
 日知录为正
桑泉城东北十三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重耳济河
 入桑泉杜预注在解县西二十里北魏志南解县有
 桑泉城旧唐志隋分猗氏置桑泉县县志东北十五
 里今亭东村南小盖原即其处其下为泉子沟若隋
 桑泉县治即北解古城非此桑泉也
北解故城东南二十里夹城有城东城西二村旧志云
 即西汉解梁误按城即桑泉县之故治魏太和十一
卷五十九 第 33a 页 WYG0544-0088c.png
 年始置北解隋开皇十六年改置桑泉明隆庆五年
 居民于城内获桑泉县印一方尤可證北解桑泉无
 二城矣
段雄城东北十九里接峨嵋原
温泉故县唐志本桑泉武德三年析置温泉县九年省
 天宝十三载更名临晋
齐王寨西北十里齐王村东南黄河岸东即韩信击魏
 盛兵欲渡处
卷五十九 第 33b 页 WYG0544-0088d.png
柳子厚上马石在故市镇中相传子厚上马石子厚解
 人故居近此
唐福州团练薛謇神道碑铭在峨眉原墓前开成元年
 树碑刘禹锡撰文
金规措使陈仲谦墓志铭北原嶷山下正大中元好问
 撰文
元昭勇大将军谢天吉神道碑铭大德七年岁次癸卯
 秋七月丁巳朔十有八日立石贻溪先生麻革撰文
卷五十九 第 34a 页 WYG0544-0089a.png
 虞乡县
王官城东十里即王官故垒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
 济河焚舟取王官杜预注王官晋地
解梁古城西北三十里五姓湖北址存虞乡沿革考春
 秋解梁地秦汉晋为解县后魏析置安定县西魏改
 曰南解又改曰绥化隋曰虞乡水经注涑水又西南
 径解县故城晋惠公许秦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
 斯城也路史解唐叔后今河中临晋东南故解城在
卷五十九 第 34b 页 WYG0544-0089b.png
 桑泉之南虞乡东三十里城犹属解僖十五年解梁
 以赂秦者非昭二十二年之解后魏为二南解虞乡
 北解临晋以蚩尤体解名集韵音蟹谬按左传昭二
 十二年王师军于解杜预云洛阳西南有大解小解
 注解音蟹
张杨古城西北四十里一名东张城史记曹参攻魏豹
 将军孙遫军东张徐广曰张者地名功臣表有张侯
 毛泽之骃按苏林曰属河东北魏志北解县有张杨
卷五十九 第 35a 页 WYG0544-0089c.png
 城括地志张杨故城在虞乡县西北四十里水经涑
 水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杨池注云张杨城
 即汉书曹参传所谓东张
绥化故城即古解梁城今名绥化乡西南五十里
虞乡故城即新分县治唐志武德元年置虞乡县贞观
 二十二年省以地入解天授二年复置元至元三年
 省入临晋
智城博物记解县有智邑当即智城
卷五十九 第 35b 页 WYG0544-0089d.png
阎使君宅在王官谷旧志使君名寀贞观间为河东太
 守后隐居中条山罗通微贸薪事之俱跨龙仙去
司空别墅宋虞乡令乐沆司空隐居记中条山中有仙
 人别墅坛林泉丘壑之秀堂室亭宇环列左右表圣
 山居记云谷之名本以王官废垒在其侧今司空氏
 易之为贞陵溪亦曰贞贻云
三诏堂山居记堂曰三诒之堂俞充诗名高人世间三
 枉鹤书诏
卷五十九 第 36a 页 WYG0544-0090a.png
九籥室山居记室曰九籥之室皓其壁以模玉川于其
 间备列国朝至行清节文学英特之士庶存耸激耳
證因亭山居记构亭于西北隅曰證因诗云峰北幽亭
 愿證因他生此地却容身
拟纶亭山居记證因之右其亭曰拟纶志其所著也
修史亭山居记拟纶之左亭曰修史勖其所职也表圣
 尝著拟纶密史
休休亭在贻溪本濯缨亭也为陜军所焚复构之易名
卷五十九 第 36b 页 WYG0544-0090b.png
 休休为耐辱居士歌题于亭之东北楹记云休休美
 也既休而其美在焉山居记西南之亭曰濯缨窗曰
 一鸣皆有所警宋至和三年虞乡令乐沆因故址构
 亭刻记于上明正德丁卯同知平阳事许庄按俞充
 所咏故迹次第完葺有记
览照亭山居记上方之亭曰览照暨莹心亭皆归释氏
 以栖其徒
莹心亭山居记悬瀑之亭曰莹心
卷五十九 第 37a 页 WYG0544-0090c.png
东渠亭王官谷东西二渠表圣定法谷中人以时用之
 至今不废
虞乡县楼司空图诗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
竹径宋俞充王官谷十咏渐近居士庐溪水流潺湲
石砚表圣云西谷路有石如砚人谓之秦王砚其诗有
 云砚石苔平湿明吕楠游王官谷记登西山观砚大
 如碾盘无口下如尖底
机磴山居记有机磴
卷五十九 第 37b 页 WYG0544-0090d.png
双人石在天柱峰东表圣诗云双人依木立俞充诗屹
 立高峰东峭直如昔贤
表圣影堂俞充诗事去惟山存遗祠临水曲一曰遗像
 堂宋至和中知河中府钱晦命虞乡令乐沆即其地
 构堂设司空表圣像祀之
费君书院五老峰下杨巨源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诗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已将心事随身
 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卷五十九 第 38a 页 WYG0544-0091a.png
挂鹤台俞充诗高台委荒榛追想人如玉明吕楠游王
 官谷记瀑布自天柱峰直下而台在其左傍鹤二月
 来五月生子去
麻长官成趣园金元好问有二诗
了了庵在王官谷元孤云子李纯夫所构拟休休亭也
李孤云塔在石泉洞南
王禹偁五老峰诗石碣淳化中谪官解梁作是诗元丰
 二年二月十一日知河中军府事曾孙汾刻石
卷五十九 第 38b 页 WYG0544-0091b.png
 猗氏县
郇城南十八里城高二丈四垣八门周文王第十五子
 封国尝为州伯故诗云四国有王郇伯劳之盖其故
 国也南三里有涑水故道旧传为汉猗氏县故治者
 误元王思诚诗世传今猗顿本属古令狐水经注涑
 水西径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盖郇瑕氏之墟
 也
令狐城西十二里令狐村一名令狐戍左传文公七年
卷五十九 第 39a 页 WYG0544-0091c.png
 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阚骃曰令狐即猗氏刳首
 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故居括地志令狐城
 在猗氏县界十五里通典有古令狐城左传云晋文
 公从秦返国济河围令狐即此通考同
猗氏故城即猗顿宅县南二十里王寮村孔丛子曰猗
 顿鲁之穷士问术于陶朱公告之以畜五牸乃适西
 河大畜牛羊十年之间赀拟王公以兴富于猗氏故
 曰猗顿汉名县以此路史河东猗氏县南二十里有
卷五十九 第 39b 页 WYG0544-0091d.png
 猗氏故城
解城魏志太和十一年置北猗氏县有解城
对泽南门外即猗顿故居元王思诚诗对泽空城在桑
 泉故邑芜
神羌堡东北十五里峨嵋坡汉高密侯围安邑定河东
 屯兵于此
北平故垒庄武王庙后即城址也讨李怀光时筑垒版
 筑之迹异于他处今名故县
卷五十九 第 40a 页 WYG0544-0092a.png
周八士故里北南景村有墓在明隆庆初水淀崩露石
 刻籀篆仅辨八士字土人呼八侍郎坟明何东序诗
 一室苞四乳八士奠两间
杜如晦故里南十里即金杜村堡
鸣珂里城内西南三相坊张嘉贞延赏弘靖三世为相
 而嘉贞弟嘉祐任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
 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后子孙徙居杜镇
 元王思诚过郇城诗马王存旧庙张相表通衢
卷五十九 第 40b 页 WYG0544-0092b.png
崔处士林亭唐王维有诗
南仲故里南十里南家庄按南仲金将判河中府事元
 兵至死之
陈克基故里西北二十五里陈翟村
汉故丞相翟公重建碑唐长孙傪撰表云公本汝南上
 蔡人值东郡之败子孙避难西迁改葬于此故诸孙
 代为河东猗氏人怀光阻兵松檀荡然碑碣折坠长
 庆二年岁在壬寅八月己未朔二十日戊寅宗长翟
卷五十九 第 41a 页 WYG0544-0092c.png
 春暨宗人翟皛等同建
 万泉县
后土城旧志城北里许后魏于此置汾阴县
薛通城南百步邑人薛通以赫连勃勃东侵率宗族千
 馀筑城自固距汾阴城八十里唐初因故城置县址
 存
介子推隐处介山巅相传晋文公封介子推绵上之田
 即此有碑剥落祠在孤山绝顶按孤山一名绵山介
卷五十九 第 41b 页 WYG0544-0092d.png
 山在邑东十五里与汾州介休县同称汉书武帝太
 初二年诏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文颖曰
 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今万泉西北境即河津界
 为秦皮氏邑是此地介山之名古矣且武帝祀汾阴
 礼首山皆在河中府则介山不宜独在汾州而广舆
 记介子推临晋人临晋亦河中府属以是知万泉绵
 上田之说不为无因
昆崙台在柏林相传汉光武登此祀风伯雨师
卷五十九 第 42a 页 WYG0544-0093a.png
秦王寨东三里相传唐秦王取薛万彻立寨于此
龙柏在县下生寺相传光武系鞭枝成龙形
唐薛尚书神道碑在乌苏村胥剥落惟神道碑云大唐
 故尚书汾阳县君墓十字尚存夏县志县西四十里
 有唐尚书右仆射昭义节度使平阳郡王赠太保薛
 嵩墓有神道碑乃尚书礼部郎中程浩所撰
宋后土庙记碑西北隅天禧四年五月十五日树碑右
 补阙裴瑾撰
卷五十九 第 42b 页 WYG0544-0093b.png
宋御史裴瑾神道碑北二里碑文剥落额云命官故右
 补阙裴公神道十字存
金重修宣圣庙碑泰和三年张邦彦撰文
 荣河县
汾阴城北九里周显王十四年秦伐魏取汾阴即此魏
 土地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至汾水三里
殷汤城即汾阴城今有成汤祠
北乡城北魏志汾阴县有北乡城
卷五十九 第 43a 页 WYG0544-0093c.png
汾阴故郡隋志旧置汾阴郡开皇初废
古纶邑左传夏少康为虞庖正虞思妻之二姚邑诸纶
 杜预注纶虞邑博物记汾阴古之纶少康邑后汉志
 梁国亦有纶城
宝鼎故县旧唐志汉汾阴县开元十一年明皇祀后土
 获宝鼎因改名
巨灵遗迹循蜚记大古巨灵氏出于汾脽握大象持化
 权挥五丁之士驱阴阳反山川居无恒处而迹缠于
卷五十九 第 43b 页 WYG0544-0093d.png
 蜀李太白诗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轩辕扫地坛在后土祠上相传轩辕祭后土于汾脽之
 上明尚书王崇古诗峻宇压汾湍轩辕扫地坛
龙马负图处世传城南十里河崖上为龙马负图处上
 设白马神庙有碑今移置学宫尊经阁上
脽上纲目集览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脽者河东岸特
 堆崛长四五里广一里馀高十馀丈汾阴县治脽之
 上后土祠在西脽在巨灵坐处汾水西流与河合颜
卷五十九 第 44a 页 WYG0544-0094a.png
 师古曰以形高起如人尻脽故以名云按脽统名脽
 上汉书武纪立后土于汾阴脽上是也一曰葵上颜
 师古曰地本名鄈音与葵同彼乡人呼葵如谁遂转
 为脽耳故汉旧仪云葵上一曰汾脽张敞疏曰昔宝
 鼎出于汾脽河东太守以闻一曰魏脽郊祀志汾阴
 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
 坟故曰魏脽也一曰脽丘水经注云汾阴城西北隅
 脽丘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始立后土祠于汾阴脽
卷五十九 第 44b 页 WYG0544-0094b.png
 丘是也一曰脽坛通志宋祥符四年上乘金辂法驾
 进至脽坛一曰汾阴坛通志宋真宗出脽上后土庙
 图命陈尧叟量加修饰命王旦撰祀汾阴坛颂又曰
 灵坛汉书元封四年诏曰朕躬祭后土光集灵坛一
 夜三烛又唐开元中祀后土于汾阴太史奏荣光出
 河祥风绕坛宋祥符有事于汾阴司天监亦言黄气
 绕坛
邓丘水经注汾水西径邓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
卷五十九 第 45a 页 WYG0544-0094c.png
 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
 泽丘即邓丘也
万岁宫汉书宣帝神爵元年行幸河东祀后土诏曰东
 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晋
 灼曰黄图汾阴有万岁宫又五凤三年行幸河东诏
 曰朕饬躬斋戒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耀斋宫十有
 馀刻斋宫盖宫内致斋之所也李峤汾阴行云昔日
 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斋宫宿寝设储供撞
卷五十九 第 45b 页 WYG0544-0094d.png
 钟鸣鼓树羽旗
秋风辞亭后土庙后有汉武秋风辞石刻复建层楼覆
 之署曰秋风楼今圮于河水经注汉武帝行幸河东
 济汾河作秋风辞其辞曰泛楼船兮济汾河是也元
 段成已汾水秋风诗一曲刘郎发棹歌欢情未已柰
 悲何只今回首空陈迹依旧秋风捲素波
大宁宫在萧墙北宋真宗有事于汾阴至宝鼎县奉祇
 宫有黄云随天书辇诏改奉祇宫为大宁时又诏脽
卷五十九 第 46a 页 WYG0544-0095a.png
 上后土庙宜上额为大宁正殿元祐中庆成军使杨
 照重修撰记
朝觐坛宋祥符四年命王钦若撰朝觐坛颂祀后土讫
 御朝觐坛受朝贺大赦赐天下酺三日
穆清殿在大宁宫内宋真宗祀汾阴斋穆清殿既讫事
 大宴群臣于穆清殿
延庆亭在大宁宫内新修祀汾阴记二月戊午斋穆清
 殿召群臣登延庆亭南望仙掌北瞰龙门
卷五十九 第 46b 页 WYG0544-0095b.png
行宫金人在萧墙前有四相传宋真宗铸今移西门外
 镇河明御史苏祐诗宋帝行宫汾水边翠华想像杳
 风烟金人十二多零落双立犹看辇道前
唐张说后土神祠碑铭开元二十年冬明皇亲祀地祇
 命说撰碑铭其词有云脽上祠者本魏地鄈丘之旧
 而汉家后土之宫汾水合河梁山对麓地形堆阜天
 然诡异隆崛岉而特起忽盘纡而斗绝景象相传肸
 蚃如在
卷五十九 第 47a 页 WYG0544-0095c.png
宋二圣配享碑铭俗称萧墙在城内察院东高丈馀广
 三丈光泽坚厚上镌二圣配享铭覆以垂檐斗拱按
 宋大中祥符四年御制汾阴二圣配享铭二圣太祖
 太宗也
宋修成汤庙碑铭祥符中殿中侍御史李莹撰文
 辽州
辽阳城北二里相传祝融氏筑魏地形志真君九年并
 辽阳入乡县孝昌二年复有辽阳城唐武德三年废
卷五十九 第 47b 页 WYG0544-0095d.png
 土人于旧址立祝融庙宋张仲尹诗颛顼分封不记
 年山河俯仰景依然
古箕城东云山东址存一载榆社
轑阳故县旧唐志汉涅县地魏改轑阳
辽山故县隋置明初省入州
交漳故县隋志开皇十六年置大业初并入辽山
义兴故县唐志武德三年置六年省入辽州
许由洞东六十里箕山相传许由栖此有洗耳泉又传
卷五十九 第 48a 页 WYG0544-0096a.png
 益避禹之子于箕山晋先轸败狄于箕皆此
千亩原东南三十里周宣王二十九年战于千亩明一
 统志千亩原在辽州
赵王台州东黄草村有石台相传赵襄子遗迹
孙膑伏兵处相传在马陵
高欢洞南四十里有石室相传高欢憩此洞前有高欢
 桥
宋晋州兵马都监马辉墓铭州西学正荣靳撰文
卷五十九 第 48b 页 WYG0544-0096b.png
先轸庙碑金大定十五年知州赵阳撰文
元武略将军盂州知州刘义神道碑州东南庄村国子
 监司业王搆撰文
祝融祠碑元知州特穆尔布哈撰文
 和顺县
平城故县西一百里仪城镇隋置𨽻并州金废为镇后
 复改仪城
古城县西北址微存周四百八十步
卷五十九 第 49a 页 WYG0544-0096c.png
韩信古垒在县境相传韩信下赵驻兵于此址存
鹿苑西二里相传赵简子养鹿地广盈十亩
赵王台西二里一山突起有襄子避暑宫址存
乐毅故里西六十里毅灵寿人燕惠王初避谗奔赵旧
 传家于此
饮马池在西山相传石勒饮马于此
石鼓南三十里石鼓岭元王思诚诗南岭风吹石鼓鸣
凝道轩 看山楼明王虎谷云凤建载虎谷十八咏
卷五十九 第 49b 页 WYG0544-0096d.png
金县令马克礼德政碑大定中邑进士严坦撰文今存
 榆社县
故榆州旧唐志武德三年于榆社县置榆州六年州废
武乡故县北三十里晋置𨽻上党郡唐武德三年废今
 名社城镇
偃武故县南三十里唐武德三年析榆社置偃武县𨽻
 榆州六年省今为魏城镇
箕城东三十里唐武德八年改辽州为箕州治此先天
卷五十九 第 50a 页 WYG0544-0097a.png
 元年改仪州中和三年复为辽州今为箕城镇
尧神岗西南四十里相传帝尧巡狩登此柴望后人立
 庙
丹井在通元观至正间贾自希炼丹于此
响堂西南十里梓荆山下有石室似瓮内有二石像传
 为入其中石声人声交应
晋韩王王建立墓碑铭西四十里鱼头村额云大晋故
 推诚奉义匡运致理功臣昭义军节度泽潞辽沁等
卷五十九 第 50b 页 WYG0544-0097b.png
 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潞州诸军
 事行潞州刺史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阙/)一千户赠尚
 书令琅琊韩王墓铭
元县令李僎德政碑东岳庙门右至元中翰林学士王
 国宾撰文
元重修宣圣庙碑大德癸卯内翰林国史院编修学士
 呼延伯起撰
狄梁公碑南三十七里通元观中
卷五十九 第 51a 页 WYG0544-0097c.png
 沁州
阏与城史记赵奢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即此汉地理
 志阏与聚土人讹为鸣苏今称鸣苏村
甲水城后周阳城县隋开皇十八年改名甲水唐武德
 九年省今为甲水村
义宁故郡北魏建义元年置治孤远城又置义宁县隋
 开皇十八年改和川县大业初废
旧涅县隋志铜鞮有旧涅县后周改为阳城
卷五十九 第 51b 页 WYG0544-0097d.png
驻跸台在鸣苏村相传汉高帝击韩王信驻此
宋祖驻跸台征北汉驻此在东北郊外
文中子读书处在铜鞮山
环翠桥北郭外元丁巳岁宣抚杨惟中建
乐氏二仙像州南灵泉寺中
文中子祠碑在紫金山唐皮日休袭美氏撰
宋建汉寿亭侯庙碑在铜川李汉杰撰文
元修伏牛山庙碑西三十里中统元年国子司业(阙/)
卷五十九 第 52a 页 WYG0544-0098a.png
 撰文碑云宋权威胜军康济元宣抚杨惟中并有庙
 记
元沁州长官杜丰神道碑西三十五里中统四年太原
 李鼎撰文
元天水侯赵国宝墓碑鉊东山村墓前元统二年直学
 士薛友谅撰文
 沁源县
窦建德城县北昂头村相传建德造兵器于此今存四
卷五十九 第 52b 页 WYG0544-0098b.png
 隅又有铁炉岭磨刀岭相传胥建德遗迹在县东十
 五里
沁州故城南门外三里唐地理志本义宁郡天宝元年
 更名沁州土人名州西岭
绵上故城北八十里绵山下即今绵上镇隋开皇十六
 年分介休之南界置绵上县
招远故县唐志武德二年析沁源县置三年省
安泽故县魏建义元年置𨽻义宁郡
卷五十九 第 53a 页 WYG0544-0098c.png
和川故县旧唐志武德二年析沁源县置
琴仙酒楼东关外沁河之滨与琴泉山相望元建上有
 像旧传真人曾骑白鹿与抱朴真人饮此
仙桥在舍身崖西涧深十馀丈阔丈五尺先师菩萨以
 长石横亘其上成桥
唐崔府君墓碣南八里碣载府君名珏唐贞观进士为
 长子令多异政
琴高真人灵泉碑琴泉山南碑云唐永贞间太守祭于
卷五十九 第 53b 页 WYG0544-0098d.png
 此
宋建天齐圣帝庙碑绵上县故城南元祐中寿阳令齐
 仲驰撰文
金太清观碑西北隅紫金山之麓大定十四年奉议大
 夫行大理司直骑都尉河南县开国男乔扆撰文
元县令张德邻去思碑至元中韩子达撰文
 武乡县
皋狼城西七十里一名涅城智伯求蔡皋狼之地于赵
卷五十九 第 54a 页 WYG0544-0099a.png
 襄子今为故城村
石勒城一名石勒寨在县北原上周四百六十步勒尝
 驻兵今建文庙
沮城旧唐志汉垣县后魏曰沮城后改乡县
南垣故州隋志后魏置寻改丰州后周废
武乡故郡石勒分上党置武乡郡北魏去武字隋开皇
 初废
龙泉故县县西涌泉南堂今文庙尚存
卷五十九 第 54b 页 WYG0544-0099b.png
南亭川县南大川后魏太和十五年徙垣县治此
马武寨相传武驻兵处一名驴脑寨
岑彭寨世传岑彭避兵于此在县东墨镫村
石勒故居东河沟北原山下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
 天属于中庭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铁骑象家园中人
 参悉成人状又尝闻鞞铎声
古麻池南二十里小溪名麻池北魏志云即石勒与李
 阳所争者
卷五十九 第 55a 页 WYG0544-0099c.png
高欢避暑亭崇城砦东一云在辽州通鉴魏大丞相高
 欢击尔朱兆于武乡
北魏燕国公王文谟母张氏隧道石明崇祯中于邑东
 原得之
宋重修敷应侯庙碑县东南政和中邑令张纲撰文
元重立武乡县碑元贞二年上都路教授李义撰文
 平定州
平潭城西北二十五里世传赵简子筑城址存
卷五十九 第 55b 页 WYG0544-0099d.png
柏井城东五十里汉韩信筑史记未至井陉口三十里
 而舍即其地唐长庆中裴晋公驻兵承天军分兵置
 守宋开宝中改置柏井寨命云骑尉李温守禦明嘉
 靖二十一年重修为柏井堡
广阳城南三十里汉上艾县治也后改石艾唐改广阳
 宋徙榆关址存今为宁艾都新城村又西南八十里
 有古广阳城今名广阳村
苇泽城东北九十里即娘子关隋开皇中置苇泽县大
卷五十九 第 56a 页 WYG0544-0100a.png
 业中废
赛鱼城西三十里唐武德八年为受州治贞观八年州
 废一名废受州城
承天军城东北八十五里承天山上唐建承天军为太
 行恒山之界大历元年河东节度使张开府筑长庆
 中裴晋公征河朔驻兵于此光化二年朱全忠遣氏
 叔琮攻破承天军七年晋王存勖会赵王王镕于承
 天军即其地也宋太平兴国中废今名承天都唐李
卷五十九 第 56b 页 WYG0544-0100b.png
 諲承天寨记开府张公奉璋度地势笼山截谷缭崇
 墉于岩半冠小城于峰岭帝嘉之锡号承天
女娲炼石处东五十里东浮山上有娲皇庙相传为女
 娲炼石补天处明陆深浮山遗灶记炼石灶尚存山
 多产石炭胜他产而所产诸色石亦可烧或云居民
 于上元之夕家置一垆实以杂石附以石炭炼之达
 旦火焰上属天为之赤是之谓补天至于今不废
试剑峰东二十里峰如剑劈相传韩信下井陉于此试
卷五十九 第 57a 页 WYG0544-0100c.png
 剑上有信庙元杨先韩撰记赵秉文诗故垒带烟馀
 杀气荒祠向晚动悲风
董卓垒东北九十里即承天军址汉董卓为并州牧驻
 兵于此北魏志有董卓城明谢榛诗空馀董卓垒不
 使后人怜
猎闾村齐颜延之家训吾尝从齐王幸并州自井陉关
 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
靖阳亭北十里洮水之北水经注靖阳亭故关城也
卷五十九 第 57b 页 WYG0544-0100d.png
四贤堂东北隅有四贤遗像明知州赵景先六贤堂记
 金季称赵杨两先生为二贤至元间知州刘天禄建
 祠并升元李遂名四贤堂后递升王吕自四而五五
 而六焉六贤者金礼部尚书赵闲闲秉文吏部尚书
 杨文献公云翼左司郎中元遗山好问元翰林侍讲
 学士李文正公冶国子司业王秦溪构中书左丞吕
 忠肃公思诚盖闲闲官于斯遗山文正寓于斯文献
 秦溪忠肃则生长于斯者也
卷五十九 第 58a 页 WYG0544-0101a.png
涌云楼治东北角即崇贤堂赵秉文更名为环翠亭撰
 记云楼枕古榆关下建十丈旗袤以五筵广三之二
 窗闼轩豁左挹土门右控大卤太行犄之群山迤之
 又环翠楼诗山川楼外布井邑掌中看
流杯池南三里金赵秉文修禊之所上下二井
涌泉亭南三里金大定二年州刺史赵秉文建
冠山书院西南八里冠山中元中书左丞吕思诚父祖
 读书于此初名冠山精舍后以宰相言赐额建燕居
卷五十九 第 58b 页 WYG0544-0101b.png
 殿设宣圣像颜曾二子配又有会经堂德本行源二
 斋藏书万卷置山长一人为师山中石洞即故址也
 学士虞集撰记
云日楼西北十五里阳泉村元仁宗自怀孟来过此吕
 思诚撰碑
知乐亭北八里郗湫上元欧阳玄有记
老君洞承天山半旧名保阳庵相传老子麻姑仙炼药
 于此元郝天挺麻姑坛诗贮经洞古无遗检养药炉
卷五十九 第 59a 页 WYG0544-0101c.png
 存共旧砂
老君堂后崖石刻石上刻韩愈吴丹过此六字乃使镇
 州宣慰王庭凑时题名也
唐妒女祠铭大历十三年游击将军上柱国李諲撰并
 序
白鸡山白雉碑东北三十里五代时李嗣昭过此获白
 雉献于朝以为瑞碑存
悬泉赋碑旧通志金赵闲闲元吕介轩俱有悬泉赋碑
卷五十九 第 59b 页 WYG0544-0101d.png
 在故关隘口
元重修崔府君庙碑治东三里翰林学士揭徯斯撰文
元重修灵源公庙碑编修韩粹中撰文
元重修丰济王庙碑距州三十里中书左丞吕思诚撰
 文
 寿阳县
马首城南一十五里东宁村左传韩固为马首大夫今
 马首村
卷五十九 第 60a 页 WYG0544-0102a.png
贺鲁城西三十里北定都赵简子筑又名故芦城址微
 存城东有简子祠墓宋韩魏公过此赋诗按寻晋赵
 留裔(阙/)因得遗封简子庐
受州城县东北本晋受阳唐武德三年置受州增筑之
 贞观中州废今治即其西南隅晋太原地记乐平郡
 有受阳县隋开皇十年分州东故受阳置寿阳县卢
 谌征艰赋历受阳而总辔
燕州城西二十五里舆地图北齐置今名南烟竹村
卷五十九 第 60b 页 WYG0544-0102b.png
晋州故址西北五十里本西张寨高五丈周盈十亩金
 志兴定四年正月以西张寨置晋州
龙门禹迹北二十五里石壁相对中通流水壁上镌八
 田安日上一木两人扶十字
李长者故居方山昭化院之南唐李长者于此著华严
 论有古松二株传为手植宋大学士张商英有题文
 员逢源杨谟俱有诗
宋新学碑东南隅元祐七年二月初十日右通直郎知
卷五十九 第 61a 页 WYG0544-0102c.png
 县事张元淳立石李毅撰文
宋重修寿阳驿舍碑绍圣乙亥秋九月河东节度推官
 刘仲适题额寿阳令孟天常书主簿杨旦县尉赵日
 进立石潞州司户参军张山撰文
李长者行迹碑在昭化院崇宁元年七月沙门宗胜立
 石
宋学士张商英碑在方山上寺殿壁间
宋敕赐显教妙严长者法号碑在昭化院宋邑宰员逢
卷五十九 第 61b 页 WYG0544-0102d.png
 源诗比缘守臣章天子念往哲恩泽贲丘衍赐号良
 炳灼
宋政襌师行迹碑方山下知县事郭瑄撰文
金王雷游方山诗碣在下寺殿壁间时癸未仲秋诗云
 车轮马足遍人间岂意穷荒逢此山
 盂县
厹繇城治东里许春秋仇犹国故墟周九里旧志智氏
 灭仇犹置原仇城又县东桃园村北有仇犹君钓鱼
卷五十九 第 62a 页 WYG0544-0103a.png
 台韩非子智伯欲伐厹繇而道不通乃铸大钟遗之
 厹犹之君除道将纳之赤章蔓支谏不听因断毂而
 驱至于齐七日而厹繇亡
皋牢城东三十里赵置周五里旧为上艾北界今名皋
 牢村
抚城故县西百里乌河上川凌井村后魏置抚城县唐
 武德三年改名乌河贞观元年省
藏孤洞北三十五里藏山相传晋程婴藏孤处也
卷五十九 第 62b 页 WYG0544-0103b.png
夫子岩北四十里兴道村
云阁县西邢村尉迟恭监造有碑又芹泉驿相传有尉
 迟恭寄马庄
说法台县九十里相传李长者说法处
浴疾亭北百二十里温泉旁相传济南王有疾求药山
 中有鹿毛已落浴泉复生王亦就浴疾旋愈
仙台石假村北相传仙人刘八郎葬此夜晦常如月照
智伯钟相传牧民街太湖石下智伯钟
卷五十九 第 63a 页 WYG0544-0103c.png
蜕壳仙槐文庙东侧自建学来有之宋大观碑覆其下
元新修文庙碑治中学士虞集撰文
元藏山神祠碑西三十里中书左丞吕思诚撰文
 乐平县
昔阳城东五十里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
 因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
 皋归杜预注昔阳肥国都今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
 县志七国时赵戍此
卷五十九 第 63b 页 WYG0544-0103d.png
沾县城西南三十里汉为沾县属上党郡隋置辽州于
 此址微存
追城北魏志沾县有追城
龙且城东五十里野头村北址存
仓角城南二十里一名阳濠城址存
库城东七十里库城村南址微存
乐平故郡晋置隋开皇初废
东山故县隋志开皇十六年析乐平县置大业初废入
卷五十九 第 64a 页 WYG0544-0104a.png
 焉
状元窑距县八十里杨赵水旁相传金时杨云翼偕赵
 秉文肄业于此云翼明昌五年进士状元及第秉文
 大定二年进士至今名杨赵河窑为状元洞
松峰书院元孔克威建中书左丞吕思诚撰记云县治
 南罗庄孔氏作书院于三都别墅盖罗庄于三都一
 社也又近在松子岭下故名思诚松风书院额又书
 夫子燕居殿一楹闻诗闻礼二斋又有松峰书院寄
卷五十九 第 64b 页 WYG0544-0104b.png
 孔伯仪诗
民安里元国子司业王构游民安里诗乡社询遗老川
 原访旧墟何时谋二顷来卜里仁居
龙安寨元王构游民安里诗下马龙安寨仙人五字诗
 白云君去后翠巘我来时
金杨文献公神道碑铭正大中左司郎中元好问撰文
 
 山西通志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