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543-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十九
  水利(一/) (津梁附/)
 尝考明臣徐伯继西北水议曰利水之法高则开渠
 卑则筑围急则激取缓则疏引此诚经水要言也我
国家嘉惠元元勤修水利晋省渠堰之设类责渠长经
 画随宜蓄泄俾无弃利犹存周礼稻人掌稼蓄水止
 水荡水均水舍水泻水之遗意比复于汾晋州邑夥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543-0001b.png
 分一水之利者畀诸郡丞董理厥职于以劝农功弭
 衅讼沾溉溥矣津梁者掌之司里以济不通其用与
 舟楫等亦水利之一端也爰附载焉志水利
太原府
 阳曲县
土堂村渠繇烈石口接水至土堂村南入汾溉田一顷
五十亩
呼延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烈石口接水南至张村溉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543-0002a.png
田三十顷有奇水至小东流村入汾
张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呼延村南至杨家村溉田五
顷五十亩有奇
杨家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张村南至柴村溉田八顷
十亩有奇
柴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杨家村南至芮城村溉田八
顷有奇
三给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芮城村南至营村溉田三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543-0002b.png
顷五十亩
营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三给村南至铄落村溉田一
顷二十亩
铄落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营村南至东流村溉田一
顷五十亩
东流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铄落村西至彭村南至汾
河岸入汾溉田三顷三十五亩
彭村渠旧有钱家渠东繇东流村接水溉田二顷二十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543-0002c.png
五亩
北屯村渠旧有钱家渠自东流村接水溉田一顷八十
三亩(补/志)
  以上旧渠在河西
西流等村渠有新开义渠繇烈石口接水至彭村入河
溉田四顷三十五亩
  以上新渠
横渠下薛等村渠有渠一道繇烈石口接水至下薛村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543-0002d.png
溉田一十三顷有奇
西村渠有渠一道繇兰村烈石口接水至翟村溉田十
顷有奇
翟村渠有渠一道繇西村接水至上碾村溉田三顷六
十四亩
上碾村渠有渠一道繇翟村接水至上碾村小河入汾
溉田七顷一十八亩
下兰村渠有渠一道繇下兰村崖头接水溉田二顷有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543-0003a.png

赵庄村渠有古渠一道上繇北固碾村接水下至小河
入河溉田七顷有奇
  以上在河东
寇庄三结庙亲贤等村渠城南有龙首渠一道北至南
关西接水溉三结庙村田一顷六十亩溉北寇庄田一
顷溉南寇庄田一顷三十亩溉亲贤村田一顷五十亩
  以上龙首渠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543-0003b.png
  阳曲新旧渠共十九道胥引汾水溉田渠长司之
 旧志兰村渠 西村渠 上碾渠 翟村渠俱在河
 东居民引汾水溉田
 赵庄渠 土堂渠 刘村渠 呼延渠 张村渠
 杨家村渠 柴村渠 芮城渠 铄落村渠 彭村
 渠俱在河西亦引汾水溉田
 龙首渠引汾水自镇河楼流经寇庄亲贤等村至太
 原县乌城等村溉田万历十四年开凿后时开时塞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543-0003c.png
 忠利渠 永济渠二渠岁久不通
 明成化中刑部郎中李燧从侍即何乔新赈荒山西
 开丽泽渠以灌田
 万自约汾河渠坝记汾河出山狭中又值东山暴水
 注下两触而成一胜故易徙浸假折而南直向乾方
 嘉靖末曾夺阜城门入中丞李公初镇抚即忧之适
 岁多雨拟穿河西渠令水直下而力殊艰钜且水近
 城惟恐其不西又惟恐其愈益西乃自把儿沟起抵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543-0003d.png
 教场南沿流作石坝若土坝初作水仍逼教场迤南
 撼振武门外桥居人夜坐屋上于是召宁武崞县阳
 曲石人取石于山采椽于宁化约丈有一八地率半
 之中维薪楗稻藁取东郭赤埴和以石块后加钩椽
 合三成一相地之阞每石坝率十累或俭不下八累
 累皆从冲间作钩刃缝合锭形灰液而木纽之又起
 大小坝头前出数武杀水怒自乙巳二月始事至今
 年十月告成凡石坝七道长一百四十五丈土坝九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543-0004a.png
 道长四百五十六丈新挑坝儿沟河渠一道长四十
 三丈
 魏志汉建安十年凿滹沱入汾名平虏渠
 龙泉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静乐界流经卢子社至
 横渠合扫谷水宋天圣二年夏水大涨知太原府陈
 尧佐作新堤捍之并人赖焉
 汾水暴涨民辄忧扰知太原府陈尧佐为堤植柳数
 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543-0004b.png
  按陈尧佐堤旧志注龙泉下当以汾水为正盖龙
  泉洛阴水第能助汾水势也
 熙宁初汾河大溢知太原府王素曰若坏平晋遂灌
 州城矣亟命具舟楫筑堤以堑之一夕水骤至人赖
 以安
 城北六十五里郁利村三觉寺东南百步水自亭子
 山而下沟汇为害元大德七年僧琮进砌石堰横八
 步纵八十馀步高四十馀尺村民赖之至大元年立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543-0004c.png
 石
 古铁窗都司西古城西垣泄水地也
 圆海子水势寖盛
国朝初知府王觉民募挑文昌庙后积土引水入长海
 子又循南城墙古水口疏𨗳入汾今城下有铁棱迹
 存
 杨思圣筑城东坝堤记汾河雨骤易奔而郭东为甚
 郭东南接双凤紫岩北接越霄李宾盟芹涡牧马诸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543-0004d.png
 水合纵于陈家峪而侵轶郭东并壕梁齧城垣夺市
 庐而远则被于龙山阳旧设坝堤渐坍癸巳水伺间
 冲突乃大厉民父老曰三十年来盖再见之巡按高
 某檄阃司毛某治堤功成约三百丈有奇
 沙堰在西七里风谷口沙河经晋阳故城东流入汾
 水涨时坏城郭旧筑堰障之明成化间颓坏正德七
 年王恭襄琼倡修嘉靖七年复坏复倡修二十一年
 复坏主薄王儒砌石修筑袤二百步有奇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543-0005a.png
 太原县
汾河渠
凤中渠北二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南流
至南屯村二十里分小沟三又至南偃村五里分小沟
五共溉二村田
礼泉渠县北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经阳曲北
屯村又经县境大小王村上庄村南屯村至武家庄十
里分小沟四又至董茹村三里分小沟一又至牛家营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543-0005b.png
二里分小沟二又至北富村一里分小沟二又至城北
村五里分小沟二附近小营村分小沟一又至南富村
二里分小沟一共溉七村田
西寨渠东北十里阳曲县演武厅开渠引汾水经县境
南屯村至吴家堡五里溉田至北富村五里分小沟一
至南富村一里溉田至西寨村一里又分小沟二共溉
四村田
苜蓿西渠东北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南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543-0005c.png
流至姑姑寨村三十里分小沟三又至西寨村五里分
小沟三木厂头村二里分小沟二贾家庄村一里分小
沟二东城角村五里分小沟四共溉五村田
苜蓿东渠东北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
南流至姑姑寨村三十里分小沟四又至旧寨村一里
分小沟一庞家寨村三里分小沟三东城角村一里分
小沟二共溉四村田
县东渠东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视水势开渠经阳曲境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543-0005d.png
至县境南屯吴家堡等村引汾水至渠起南富村至贾
家庄一里二村分小沟九又至东关村三里分小沟十
至东关厢三里分小沟七又至盐堡村二里分小沟十
六至鹅下村三里鹅归店一里二村分小沟十一又至
五府营三里分小沟五共溉八村田
晋阳西渠东十里阳曲县看河楼开渠引汾水南流至
瓦窑村四十里分小沟四又至东城角村三里分小沟
二梁家寨二里分小沟三南瓦窑村一里分小沟四鹅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543-0006a.png
归店一里分小沟四共溉五村田
晋阳东渠东十里嘉节村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北瓦
窑村十五里分小沟五梁家寨一里分小沟二南瓦窑
村二里分小沟三共溉三村田
  以上八渠在汾河西开渠
兴隆渠东北三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
南流至张村二十五里分小沟二范家堡一里分小沟
一红寺村二里分小沟一又至西庄村五里分小沟二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543-0006b.png
大吴村一里分小沟二小吴村一里分小沟一共溉六
村田
旧县西渠东北二十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
水东南流至大马村二十五里分大沟二殷家堡一里
分小沟二小马村二里分小沟一范家堡一里分小沟
二红寺村一里分小沟二又至城西村三里分小沟三
下庄村五里分小沟二化章堡五里分小沟二圪塔营
二里分小沟三薛店村三里分小沟二又至小营屯分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543-0006c.png
小沟二西攒村一里分小沟二共溉一十二村田
旧县东渠东北二十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
水东南流至大吴村三十里又至小吴村一里分小沟
三又至北畔村一里分小沟四南畔村五里分小沟五
又分小沟三溉南黑窑又至下庄村三里分小沟三下
庄尾五里分小沟二杨庄一里分小沟三化章堡一里
分小沟五共溉八村田
嘉节渠东北二十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543-0006d.png
东南流至大马村十里分小沟二殷家堡一里分小沟
二小马村三里分小沟三又至嘉节村五里分小沟五
共溉四村田
任碧渠东北十五里嘉节村西北门渠引汾水东南流
至巩家堡一十五里又至东桥村三里分小沟二圪塔
营二里分小沟三东攒村四里分小沟二薛店村二里
分小沟三西攒村三里分小沟三小营屯一里分小沟
三又至西贾村四里分小沟四共溉八村田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543-0007a.png
大村渠东十里嘉节村南槐龙寺开渠引汾水经小店
镇三里又至大村七里分小沟五又至贾家寨五里分
小沟一又至宋瑰村十里分小沟一共溉三村田
永利渠东一十五里吴家堡东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
小店镇十五里分小沟八巩家堡五里分小沟七共溉
二村田
永盛渠东一十五里旧寨村东开渠引汾水南流至西
桥村十里分小沟四温家堡二里分小沟二东桥村二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543-0007b.png
里分小沟二共溉三村田
蒲村渠东一十五里李家庄西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大
村二里又至孙家寨五里又至蒲村北三里分小沟二
十四又至西蒲村二里兮小沟二又至南蒲村一里分
小沟一又至草寨村二里分小沟一侯家寨三里分小
沟四共溉五村田
梁家庄渠东一十八里李家庄西开渠引汾水南流至
大村二里孙家寨五里又至梁家庄十一里分小沟五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543-0007c.png
溉梁家庄田
北格渠东南十里大村西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小北
格二十里分小沟二又至大北格西北格村二里分小
沟九又至南格村二里分小沟一共溉四村田
孙家寨渠东南十里大村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孙家
寨七里分小沟四溉孙家寨田
柳林堡渠东南十里武家寨西开渠引汾水南流经西
草寨村八里至东柳庄北分小沟二刘家堡一里分小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543-0007d.png
沟三共溉二村田
通义渠东南十五里贾家寨西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
三贤村十五里分小沟三草寨村五里分小沟二南蒲
村二里分小沟二共溉三村田
流涧渠东南一十五里大村北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
流涧村十里有奇分东西二小渠西溉田至上均东溉
田四十亩
陈王渠南二十里草寨东北开渠引汾水至同过村七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543-0008a.png
里分小沟三又至石沟村分小沟二共溉二村田
既济渠南三十里柳林庄西开渠引汾水经河滩村里
解村洛阳村至南马村十五里分小沟二又至清源县
长头村四里分小沟二共溉二村田
  以上十七渠在汾河东开渠口
晋水渠(汉地理志晋阳晋/水所出东入汾)
 晋祠南河用水
晋祠镇北繇泉源起南至邀河子止距泉四里(𨽻晋祠/渠长)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543-0008b.png
王郭村下渠北繇邀河子起南至牛家桥止距泉七里
南张村下渠北繇牛家桥起南至二十七亩地止距泉
十里(以上胥𨽻王/张二村渠长)
索村上渠北繇白衣庵前郭家磨分支起南至天龙荒
止距泉五里
枣园头上渠北县村境三地起距泉八里南至村境老
官人地止距泉一十四里(以上胥𨽻索/枣二村渠长)
  以上共溉五村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543-0008c.png
 晋祠北河用水
纸房村北南繇晋祠镇北门外雨花寺口起北至赤桥
村明仙桥止距泉一里缩
赤桥村南繇明仙桥起北至薄堰口止距泉一里(以上/胥𨽻)
(晋祠/渠长)
小站营西繇赤桥村磨河口分支起东至五府营界止
距泉五里(𨽻小站/营渠甲)
五府营西繇小站营界起东至马圈屯界止距泉八里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543-0008d.png
(𨽻五府/营渠甲)
马圈屯南繇五府营界起北至南关厢界止距泉十里
(𨽻小站/营渠甲)
花塔西镇南城角三村南繇薄堰口起北至南关厢寨
门口止距泉远近有差
南关厢南繇寨门口起北至杨家北头桑树口止距泉
八里
杨家北头西关厢二村南繇桑树口起北至古城营官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543-0009a.png
河口止距泉八里(以上𨽻花/塔村渠长)
古城营南繇官河口起北至罗城村罗城阁沙堰止距
泉一十三里(𨽻古城/营渠甲)
罗城村南繇古城营界起北至韩家凹口止距泉一十
八里(𨽻花塔/村渠长)
金胜村南繇韩家凹口起北至董茹村界止距泉二十
五里(𨽻金胜/村渠甲)
董茹村南繇金胜村界起北至村境奶奶庙止距泉三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543-0009b.png
十里(𨽻董茹/村渠甲)
  以上共溉一十二村
 晋水中河用水
长巷村西繇晋祠镇东门外起东至麻地桥止距泉二

西堡村西繇春树河起东至三根石桥止距泉一里有

南大寺村西繇苇叶河口起东至洞儿河止距泉二里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543-0009c.png
有半
三家村西繇长□口起东至韩家荒止距泉三里有半
万花堡西繇后河口起东至退水河止距泉四里(以上/胥𨽻)
(中河/渠长)
东庄村西繇泉子河起东至马练河止距泉四里(𨽻东/庄村)
(渠/甲)
东庄营西繇案槽河口起东至退河河止距泉五里(𨽻/东)
(庄营/渠甲)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543-0009d.png
  以上共溉七村
 晋祠陆堡河用水
纸房村东南西繇晋祠镇中堡东门外起东至塔院村
界止距泉一里
塔院村西繇纸房村东南界起东至北大寺地界止距
泉一里有半
北大寺村西繇塔院村地界起东至东庄村界止距泉
二里有半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543-0010a.png
东庄村西繇北大寺地界起东至村境十字河止距泉
三里(以上胥𨽻陆/堡河渠长)
  以上共溉四村
  晋水四河共溉二十八村田诸堡渠长水甲司之
   雍正七年析本镇外村有程无程近远界设总
  散渠甲
 旧志汾河旧渠一十一道
 南关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河下等八村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543-0010b.png
 凤中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南屯等村
 武家庄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牛家营等村
 丰泉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董茹等村
 西寨村西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本村
 晋阳西渠一道汾滩取水溉鹅归店等村
 苜蓿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木场头等村
 西寨村东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本村
 苜蓿村东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庞家寨等村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543-0010c.png
 晋阳东渠一道大马村取水溉瓦窑等村
 广济渠一道旧寨取水溉野场等村
 新开渠一十九道(明天启三年知/县屈钟岳新开)
 勋南都渠二道小南冈取水溉吴张二村
 马村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大小马村
 嘉节都渠二道看河楼取水溉本村
 旧县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西攒等村
 小店渠一道乌城北取水溉本村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543-0010d.png
 巩家堡渠一道大马村取水溉本村
 东桥村渠一道嘉节取水溉流涧等村
 贾家寨渠一道嘉节取水溉本村
 大村渠一道槐龙寺取水溉本村
 孙家寨渠一道嘉节取水溉本村
 梁家庄渠一道大村取水溉本村
 三贤都渠一道大村取水溉南北格等村
 蒲村渠一道大村取水溉侯家寨等村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543-0011a.png
 草寨渠一道大村南取水溉三贤等村
 洞涡村渠一道武家寨取水溉戴家堡等村
 里解村渠一道草寨村取水溉东西里解等村
 洛阳都渠一道河滩取水溉吴家堡等村
 晋水四渠
 北渠水七分溉赤桥花塔小站县城外古城金胜等
 一十二村屯
 南渠水一分半分上下溉索村王郭村张村枣园等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543-0011b.png
 五村
 中渠水一分溉长巷东庄等七村屯
 陆堡渠水半分溉大寺上下等四村
 小河三渠
 郜村渠一道褚村取水溉西贾等村
 辛村渠一道褚村取水溉本村
 张花渠一道褚村取水溉本村花塔晋水小闸尝决
 毁勒石视例分水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543-0011c.png
 洞涡河四渠自永康镇等村引水溉刘家堡等十五
 村
 通志洞涡四渠皆在太原县自永康镇等村引河水
 分灌刘家堡等十五村
  此与县志不合县志止有三渠
 汉元初三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旧沟渠溉灌官
 私田章怀注郦道元水经注曰昔智伯遏晋水灌晋
 阳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分为二𣲖北渎即智氏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543-0011d.png
 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灌溉东南出
 城注于汾水今所修沟渠即谓此
 宋知县事陈知白分引晋水教民灌溉
 宋太谷知县公乘良弼重广水利记难老泉源晋祠
 下支行股引东走平陆十分之以溉民土倍加于昔
 者前大夫陈君所为也嘉祐五年君来饬府禁浮说
 浚其源为十分穴庙垣以出其七分循石弦而南行
 一分半面奉圣院折而微东以入于郭村又一分凑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543-0012a.png
 石桥下以入于晋祠村又支者为半分东南以入于
 陆堡河其正东以入于贤辅等乡者特七分之四其
 三分循石弦而北通圣母池转驿厅左以入于太原
 故城繇故城至郭村凡水之所行二乡五村民悉附
 水为沟激而引之漫然于塍陇间各有先后无不周
 者已而皆会于汾河其溉田以稻数计之得二百二
 十一夫馀七十亩合前为三百三十四夫五十九亩
 三分有奇碾硙之具鳞次而动以屋计之得一十二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543-0012b.png
 区于是晋水之利无复有遗君名知白故相国文惠
 公之孙嘉祐八年二月初五日记
 明冀宁道苏水利禁例晋祠水源分为四渠今以十
 分计之南渠一分有半浇地南至枣园头而止中渠
 一分浇地东南至东庄营而止陆堡河渠半分浇地
 东至大寺村而止北七分浇地北过县城之北至董
 茹村而止王府与民间分日用水二月均出夫役疏
 浚渠道三月初一日同时起程放浇只以北渠言之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543-0012c.png
 每年三月初一日先浇晋府地一日毕初二日浇宁
 化府地二日至初三日毕初四日方浇本县民地三
 日至六日毕初七日又浇晋府地轮流如前周而复
 始俗名军三民三各轮三日昼夜相兼至弘治间北
 渠渠长将民间夜水献与晋府至今民地止得日间
 用水以至水少不能遍及董茹等村又县北与县南
 水甲八程止存二程遂起卖水买水之弊卖水者惟
 彼得买之从此遂有无水之田买水者惟彼得用之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543-0012d.png
 从此遂有无地之水今分为二十二节明立疆界每
 地十亩出夫三名每夫三十名统以水甲一名是为
 一程凡一名该浇地亩只在一节之中不得越过数
 亩数里俟县南水甲十程浇遍然后放水一程与县
 北水甲周而复始永为定规惟有地者则有水无地
 则不得用有水者即出夫无夫则不许用
 乔宇晋祠记泉溢泛为溪北折而东瀰漫盈决渠穿
 浍引条经井络用溉田畴方四十里晋阳之民稻梁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543-0013a.png
 而食者皆飨其利号为膏腴
 唐德宗时北边数有警河东节度使马燧念晋阳王
 业所基宜固险以示敌乃引晋水架汾而属之城潴
 为东隍省守陴万人又酾汾环城树以固堤
 宋太平兴国四年征太原军中乏水城西十里谷中
 有娘子庙观察使曹翰往祷之穿渠得水人马以给
 宋神宗八年七月太原府草泽史守一修晋祠水利
 溉田六百馀顷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543-0013b.png
 韩绛崇圣寺碑熙宁初汾水溢寺宇有淤毁者元丰
 己未岁即其旧基外筑防以围之预护水患
 唐志太原井苦不可食贞观中长史李绩架汾引晋
 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
 明知府黄卿重修风谷石堰记太原邑治占古墉之
 南古墉陆今城近湫湿西当风谷或值夏溢霖诸山
 壑潦水会出谷口汹涌如雷鼓东下射城突门而入
 荡坏室庐正德初始筑石堰障潢潦俾东北流注汾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543-0013c.png
 河而工用草简数年颓圯今岁三月巡丞常公道巡
 按穆公相委视县篆布政司理问丁君相檄主簿景
 君昂董役南北长五百丈有奇高三丈五尺趾之厚
 如高三之二巅之阔杀址五之二去城五里许去谷
 五百步三旬奄成
 榆次县
大涂水繇东南一百二十里和顺八缚岭来西北入洞
涡水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543-0013d.png
小涂水出东南八十里鹰山西入大涂水
洞涡水繇寿阳来
 万春渠(官甲口总渠分支溉地水繇和/顺寿阳来名涂河乃长流水也)
近城村溉地四十三顷九亩有奇
郭家堡溉地一百二顷有奇
寇村溉地六顷有奇
上营村溉地四十五顷十一亩有奇
荣村溉地二十五顷五十二亩有奇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543-0014a.png
高村溉地二十六顷有奇
韩村溉地六顷六十亩有奇
小赵村溉地三顷五十亩有奇
六堡村溉地十顷八十亩有奇
西荣村溉地四十四顷有奇
王村渠溉地四十六顷七十三亩有奇
张超村溉地一十二顷三十九亩有奇
小东关渠溉地二顷一十三亩有奇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543-0014b.png
杨村渠溉地二十九顷有奇
演武渠溉地三十六顷二十九亩有奇
怀仁渠溉地四十三顷八十六亩有奇
王郝渠溉地一十九顷有奇
永康渠溉地一百三顷有奇
张庆渠溉地一百一十二顷五十四亩有奇
大张义村溉地五十三顷一十三亩有奇
小张义村溉地三十二顷五十八亩有奇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0543-0014c.png
西长寿村渠溉地五顷五十一亩有奇
弓村渠溉地二十九顷有奇
述巴北胡乔西胡乔村渠溉地一十二顷四亩有奇
述巴渠溉地三十顷三十九亩有奇
西河堡溉地七十顷四十七亩有奇
宁家营溉地一十一顷五亩有奇
东贾村渠溉地一十二顷七十七亩有奇
 永春渠(水繇和顺县山来/乃泉水长流也)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0543-0014d.png
东西长宁村溉地一十三顷七十二亩有奇
东西长宁东疃溉地四顷八十亩有奇
 洪水渠(水繇和顺县山来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沙沟北赵南合流村共溉地九顷三十亩有奇
涧河水繇寿阳来
 涧河渠(水繇寿阳县李家山来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鸣李村溉地六顷有奇
杨盘村溉地八顷有奇
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0543-0015a.png
六堡村北渠溉地六顷有奇
六堡村南渠溉地六顷有奇
聂店村溉地四顷五十亩有奇
金水河繇太谷来经县境东阳镇
 金水河渠(水繇太谷县石亩村来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东阳镇溉地二十顷五十一亩有奇
王都村溉地一十九顷九十四亩有奇
要村溉地一十七顷六十亩有奇
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0543-0015b.png
庞至村溉地六顷七十五亩有奇
车辋村南北二渠溉地三十八顷八十五亩有奇
牛坑水出东南三十里引渠至修文村溉田
 牛耕沟渠(源出县境上黄彩村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小赵村溉地一顷九十一亩有奇
王香村溉地二顷五十九亩有奇
北要村郭村共溉地五顷有奇
双村溉地一顷二十亩有奇
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0543-0015c.png
南要村溉地一顷八十亩有奇
修文村溉地九十九亩有奇
 顺道渠(源出县境象峪村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南庄村溉地二顷五十六亩有奇
  以上诸渠分定成规渠长经理无争截紊越 新
  册与旧志异者盖并二水为一又水道时有变迁
  故也
 旧志万春渠西南三里元至正二十二年民刘时敏
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0543-0015d.png
 等开繇白家厓引洞涡水西流溉田上一渠下析为
 三小渠李村丘家堡郝家堡荣村高村韩村小赵西
 荣六堡均赖之凡溉田一百二十顷有奇成化间渠
 长致讼通塞不常弘治十一年李村刘文质郭志端
 等始开官甲口渠各村轮灌后郭家堡专利李村复
 开白家厓旧渠止溉田三十顷有奇官甲口渠溉四
 营六村地二百六十顷有奇二渠胥名万春知县孙
 昌勒石可考四营水有定程万历三十二年知县史
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0543-0016a.png
 记事查晋府地册四营每季定十八日居恒按季一
 周暵时四旬可复郭家堡不得以官地为辞而六村
 胥溉矣
  以上引洞涡水
 中郝渠东南七里万历十四年开溉田二顷
 小东关渠南一里万历二十七年开引大涂水溉田
 一十五顷
 王村渠南八里元至正二年开溉王村及张超地三
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0543-0016b.png
 十顷有奇
 杨村渠南十里万历元年开溉杨村及南郭村宁家
 营地五十顷有奇
 演武渠西南十五里元中统元年开溉田二十馀顷
 怀仁渠西南十五里元中统元年开溉怀仁村及西
 长寿地十顷
 张庆渠西南二十里元至正二年开溉张庆村及张
 义村地五十馀顷
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0543-0016c.png
 永康渠西南三十里元中统四年开溉田二十馀顷
 王郝渠西南三十里金皇统元年开溉田二十顷
 陈胡渠西南三十里元中统四年开溉陈胡村述巴
 村地七十顷
 永春渠东三十里长宁村元至正二年民范滟等开
 引大涂水溉田一十六顷岁久上流擅利嘉靖二十
 年民赵文东等乞严禁轮灌如初
  以上胥引大涂水
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0543-0016d.png
 胡乔渠南三十里万历二十年开引小涂水溉胡乔
 村及陈胡地十馀顷
 西河堡渠西南三十馀里嘉靖四十年开在弓村西
 引小涂水经永康镇溉西河堡地三十馀顷
  以上胥引小涂水
 涂水捍水堤三
 一在怀仁村万历九年民王廷美等建东至演武西
 至王郝
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0543-0017a.png
 一在西长寿村万历二十五年民彭冕等建
 一在王郝村东万历十五年民郝利等建
  以上胥缘涂水涨发漂溺民田舍故建堤以防水
  患
 西荣渠西二十里万历二十五年开溉西荣村及温
 庄王名地十五顷
 使赵渠西北八里元至正二年民阎子云开引涧河
 水自聂村西流嘉靖间二村争水遂壅万历二十六
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0543-0017b.png
 年知县张鹤腾督乡民复开与聂村分为二渠下聂
 村水口数十步至二十八年成溉田四十顷
 聂村渠上使赵渠口数丈溉田三十馀顷两村均赖
 之
 杨盘渠西北二十里洪武二年开溉田二顷
 鸣李渠西北二十里洪武三年开溉田六顷
 洪水上渠北十里万历二十八年开引涧河水溉聂
 村田村赵村地三十顷
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0543-0017c.png
 洪水下渠西北十二里万历二十八年开引涧河水
 溉使赵侯方地四十顷
 聂店渠北十五里宣德七年开溉地二顷
  以上胥引涧河水
 要村渠西南二十五里嘉靖四十年开引金水河溉
 要村及王都褚村陈胡地十馀顷
 德音渠西南三十里万历二十六年开引金水河溉
 德音村及庞志地十五顷
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0543-0017d.png
 沙渠西北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开引金水河溉田
 三顷
  以上胥引金河水
 南要渠南八里万历十年开引牛坑水溉北要及郭
 村地五顷
 长寿渠西南十二里东长寿村南有牛坑水民初不
 知引溉万历十四年知县李光祖谕民李定等开溉
 田十馀顷遂为沃壤
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0543-0018a.png
  以上胥引牛坑水
 上戈渠东十八里引小河水溉上戈东赵地七顷四
 十六亩万历三十二年开
 双村渠南十八里筑堰高三丈五尺广十丈分渠二
 道溉王香小赵南要修文等村地
 南要新渠南十里通东郝渠引小河水溉郭村地十
 五顷远近凡十里万历三十二年开
 永康渠西南三十里引小河水溉弓村地二十六顷
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0543-0018b.png
 万历三十二年开
 王都渠西南三十里引小河水溉陈胡逯村等六村
 地一百馀顷远近凡二十里万历三十二年开 此
 水越金水渠而后至应灌地分如两水并发则合流
 均溉一水独发则塞一渠口俾无得相阂
 西河堡新渠西南三十馀里万历三十五年于陈胡
 村后开引小河水溉地三十馀顷
  以上胥引小河水
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0543-0018c.png
 沙河渠北三十里引山水溉中社都地五十馀顷万
 历三十二年开
 砖井渠西北三十里一大渠下分十小渠引山水溉
 地二十一顷有奇万历三十三年开
 小峪口渠北三十里里引山水溉寺峪地一顷三十
 亩有奇万历三十二年开
  以上胥引山水
 秋村渠西北一十里引寺峪河溉地五顷有奇万历
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0543-0018d.png
 三十二年开
  引寺峪河
 沙沟村渠北三十五里引沙河溉地八顷万历三十
 二年开
  引沙河
 使张渠西北十里引涧水溉地五顷远近凡十里万
 历三十二年开
  引涧水
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0543-0019a.png
 橙槽渠在王村天启间开
 水程
 万春官甲口渠(自三月二十一日子/时起使水一十七程)王村渠(使水一/程半)
 杨村渠(使小一/程半)张庆渠(使水/四程)永康渠(使水一/程半)演武渠
 (使水一/程半)怀仁渠(使水一/程半)王郝渠(使水一/程半)小东关渠(使/水)
 (一程/半)橙槽渠(使水二/程半)
  水程分数易起争端知县刘星勒石以弭讼窦无
  论大小月建视分画日时繇上迄下轮溉共三十
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0543-0019b.png
  四程
 齐人奇东阳镇河渠碑榆西南东阳镇距县三十里
 而遥户以千计津水河自射母来东注离镇仅数百
 武从高突下迅若建瓴壁阯崩陷约三十丈岁丙辰
 刘侯似鳌经丁里上下改瀹而南穿浚成渠溉田数
 十顷
 唐贞观二年县令孙湛引洞涡水以溉田
 太谷县
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0543-0019c.png
乌马河源出回马峪在东南三十里回马河在东南二
十五里河渠一十九道
水秀渠四道 杨宋渠 朱家堡渠 贾家堡渠二道
 新渠 郭家堡渠 怀远渠二道 落母渠二道
少林渠 教坊渠 秃尾渠二道 七里渠
  以上十九渠源胥出回马峪繇乌马河引水 太
  谷县东北胡村里居民千室明初剜渠一道引乌
  马河水繇桑子村上流而下距胡村十里渠甲规
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0543-0019d.png
  则有万历十一年劄而桑子村人时豁堰夺水
国朝雍正元年县令司马灏文禁止搀越四年胡村筑
  官堰建永定桥又偕桑子村合建普济桥争始息
  勒碑识之
咸阳峪在南一十五里峪水西合回马峪水河渠一十
有一道
沙河渠二道 贺家堡渠 洸村渠 胡家庄渠二道
 杜家庄渠 曹庄渠 程家庄渠 贯家堡渠 庞
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0543-0020a.png
村渠
  以上十一渠源胥出咸阳谷繇咸阳河引水
嶑峪在东北五十二里嶑峪河在东北二十五里源出
榆社流入清源河渠一十四道
小常渠五道 东芦渠 杨董渠 西芦渠 智济渠
 郭村渠 胡村渠四道
  以上十四渠源胥出八赋岭繇嶑峪河引水
奄峪在东南十五里奄峪河在东南十里河渠二道
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0543-0020b.png
石象渠 王惠庄渠
  以上二渠源胥出奄峪口繇奄峪河接水
马鸣王峪在城南河渠四道
桃园堡渠二道 侯成渠二道
  以上四渠源胥出马鸣峪繇马鸣河引水
猪峪在城西南河渠二道
猪峪渠 白城渠
  以上二渠源胥出猪峪口繇猪峪河引水
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0543-0020c.png
四卦河渠源出东峪口繇四卦河引水
西卜渠源出季麻沟繇圪塔河引水 圪塔古沟源出
和顺县麻地沟经榆次入县境明万历间大郭村开渠
溉大郭村及西薄魏岳许村地
国朝康熙六年榆次北田等村渠筑堰绝流巡抚杨熙
批禁
  以上共渠五十四道溉五十村田有奇胥设渠长
  按时轮溉
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0543-0020d.png
 旧志酬泉渠二道源出县南十里凤山下岁久壅涸
 知县乔允升谕民开浚溉侯成等地一十顷有奇又
 溉东南三坊白斗地一顷
  以上活水
 乌马河渠一十九道
 登丰一里 朝阳都 敦坊都二道 上善一里三
 道 上善一二三里 上善二里二道 登丰二里
 三道 白村都二道 正东二坊 胡村二里 东
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0543-0021a.png
 南三坊 韩武都
 咸阳峪河渠十道
 东南二坊 东南三坊四道 东南五坊 正西一
 坊三道 沙河都
 嶑峪河渠一十一道
 胡村三里三道 小常一里二道 敦坊都二道
 信义二里 郭村一里 郭村二里 东芦都
 奄峪河渠四道
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0543-0021b.png
 奄峪河口 石象一里 侯城一里 惠安都
 奄峪续开渠三道
 正东一里 桃园都 侯城一里
 马鸣王峪河渠五道
 东南一坊 东南二坊二道 东南三坊 侯城三
 里
 猪峪河渠五道
 正西一坊二道 洸村一里 洸村二里 榆林一
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0543-0021c.png
 里
 四卦峪河渠一道
 阳邑二里
  以上乾渠盖奄峪等河冬春恒涸夏秋暴雨时至
  东南山水倏四溢滨河沃壤尽为沙石知县乔允
  升于诸河口凡可以引导者自上逮下谕民挑渠
  筑堰旱乾则待之水流则循其渠道注之即引以
  溉田
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0543-0021d.png
 元曹大清开河碑太谷县东南有惠安之蒲地一所
 在西庄北沾泥口向西大塔石近南以十分为率惠
 安与王诲庄二八使水惠安例使水分王诲庄例二
 分其馀社分并无水利值大雨河涨不定自上而下
 溉田例数年来水势不常渠道壅塞横流西去漂没
 侯城地数十馀顷冲突太谷城池三十馀年县尹刘
 约礼亲诣奄谷口料量高下规措夫七百馀名委理
 问李克宏经始于三月三日开惠安获利之渠闭塞
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0543-0022a.png
 太谷侯城为害之处不逾旬工毕
  太谷县水繇奄谷而出者走城之东堪舆家谓金
  钩之水而水势所至为河伯都且有复隍之虞明
  万历间筑堤障之使北注于乌马河堪舆家说勿
  恤可也繇乌马嶑峪诸河而出者上游清流涓涓
  盆盎之注也惟山雨汇而成川民获酾渠灌溉否
  则枯无滴水砂石皛皛原隰胥暵焉
 祁县
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0543-0022b.png
子洪渠溉子洪镇郜北村地
洛阳渠溉洛阳村地
梁村渠溉梁村元台沟涧壑村地
龙济渠溉大韩村温曲村祁城村下申村谷村叁合村
小申村城南村九角村地
均利渠溉河湾村南社村梁家堡祁城村西六支东门
外会善村叁合村地
官渠溉西六支王村会善村丰泽城东门外西关厢地
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0543-0022c.png
斜渠溉西六支秦村王村高村地
沙渠溉高村刘家堡地
大东渠溉东六支高家堡大贾村小贾村瓦屋村地
温叁渠溉大贾村小贾村高家堡地
范公渠溉范公村圐圙村左东村地
北左渠溉北左村吴家堡左东村塔寺村圐圙村地
南左渠溉塔寺村东阳羽南左村地
沙堡渠溉沙堡村地
卷二十九 第 43b 页 WYG0543-0022d.png
贾令渠溉贾令镇地
西阳羽渠溉西阳羽地
西营渠溉东西营地
丰固渠溉丰固村地
长头渠溉长头村小贾村地
公利渠始疏浚
  以上共渠二十道引溉六十二村地定有成规
 旧志胡甲水自县南至北又至西源出武乡经县境
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0543-0023a.png
 昌源河亦名昌源水溉六支等都至贾令镇南诸村
 田
 通光水在东南四十里胡城谷中北流溉田又名胡
 城水
 子洪渠东南三十里上渠自右佛崖南流经子洪镇
 分溉镇东西田中渠分自上渠流子洪镇外溉正北
 田下渠自石佛崖北流溉子洪镇及洛阳东南二十
 五里郜北田
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0543-0023b.png
 鲁村渠自子洪引溉鲁村田
 龙济渠自涧壑村北引溉东南十五里大韩东南十
 里小韩东南八里温曲祁城东南二里三及张名下
 申郭村城南西关西南七里九及村田
 官渠自东北二十里河湾村引溉东十里西六支东
 北七里王村东北三里会善丰泽三及城南等村及
 西关厢田
 斜渠自河湾引溉西六支东北七里秦王高三村田
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0543-0023c.png
 沙渠自西六支引溉东十里刘家堡高村田
 小沙渠自刘家堡北引溉高秦会善丰泽四村田
 大东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小东渠引溉东六支村
 东北二十里大贾高家堡瓦屋等五村田
 胡帐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引溉小贾姜家堡长头
 三村田
 范公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引溉东北三十里姜家
 堡范公都戴家堡等三村田
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0543-0023d.png
 北左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引溉东北三十里左东
 左西北左等三村田
 贾令渠北十五里自沙堡村引溉贾令镇及丰泽西
 北十里丰户等村田
 南左渠自东六支引溉北十五里东阳羽南左田
 洛阳渠自石佛崖引溉洛阳村田
 新盛渠引自子洪历洛阳溉东南二十五里梁村涧
 壑元台沟三村田
卷二十九 第 46a 页 WYG0543-0024a.png
 公利渠自东南二十里东涧村东南引溉东南二十
 五里王乔武乡河湾东六支永安东十五里东管西
 管村田
 均利渠自河湾村南引溉河湾南社东十里梁家堡
 祁城三及东门外城内会善村田
 温三渠自东六支引溉大贾村田
 西营渠溉东北四十里沙堡村田
 修善渠溉东十里刘家堡田
卷二十九 第 46b 页 WYG0543-0024b.png
 丰户渠自沙堡引溉西十里丰户田
  以上胥昌源河支流
 南梁渠上渠自东南冯家峪村引水下渠自南梁沟
 引水溉二村田
  以上胥通光支流
 昭馀池在县东南七里祁城村世远涸卤元至元十
 一年里民凿得细水为昭馀池岁溉民田及浸隍下
 树木
卷二十九 第 47a 页 WYG0543-0024c.png
 明阎绳芳镇河楼记东南麓台上下帻诸山正德前
 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山之诸泉汇而为盘陀水流而
 为昌源河长波澎湃繇六支丰泽等村经上段都而
 入于汾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所蕴放流故道
 终岁未见其徙且竭焉以故繇来远镇迄县北诸村
 咸浚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初元民竞
 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
 垦以为田寻株尺蘖必铲削无遗天若暴雨水无所
卷二十九 第 47b 页 WYG0543-0024d.png
 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达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
 所屡徙于贾令南北而祁之丰富减于前之什七矣
 徐沟县
嶑峪河渠一十一道又接引榆次洞涡水分渠五道又
接引太原汾水分渠一道
 嶑峪河渠十一道
大常镇西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四顷有奇
大常镇北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一十五顷有奇
卷二十九 第 48a 页 WYG0543-0025a.png
西贾村思普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四顷有奇
史家社村永宁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一十八顷有奇
李青村太清渠太平渠胥在嶑峪河引水共溉地一十
三顷有奇
楚王村德泽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一十四顷有奇
清德村广顺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三顷有奇
县南近城地渊澄渠长泽渠胥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二
十一顷有奇
卷二十九 第 48b 页 WYG0543-0025b.png
县东近城地万安渠在史家社村接水溉地三顷有奇
(万安渠取嶑峪金水二/河水附嶑峪渠道后)
 洞涡河渠五道
良隆村靳村辽西村庄子营庄子村五村嘉平渠沙河
渠胥在洞涡河引水溉地五十顷有奇
武家庄郜村北小村仁义渠在洞涡河引水溉地一十
顷九十亩有奇
县北近城地秃尾渠在洞涡河引水溉地六顷有奇
卷二十九 第 49a 页 WYG0543-0025c.png
县南近城地广润渠在洞涡河引水溉地三十顷有奇
 汾河渠一道
吴家堡郝村龙家营三村复兴渠在太原县草塞村引
汾河水溉地二十顷有奇
  以上共溉二十一村地定有成规渠长经理
大寨村常家庄北尹村南尹村南宜武村南内道村北
内道村怀远村宁家营社村凡十一村旧无渠道而地
形洼下倘嶑峪洞涡二河涨发水势所及可溉地数十
卷二十九 第 49b 页 WYG0543-0025d.png
顷至县东东贾村集义村姚家堡小王村县北张化营
刘村同戈村赵家堡白树村隆泉堡王答村新庄村县
西黑石屯南小村县南桃花营李旺村高花村凡十七
村地形高亢不能引水惟恃雨泽
古志嶑峪渠分三道 一自李青村繇王村历集义诸
村引至庄子村 一自李青村西过史家社引至城东
 一自果村东南流至城西分溉民田
 旧志嶑峪渠二 一繇李青村接水溉县城南地
卷二十九 第 50a 页 WYG0543-0026a.png
 一繇李青村史家社接水溉县城东七里地又繇果
 村引至城西胥灌田
 渊澄渠引嶑峪河繇县南官道经流溉县城南地
 万安渠繇嶑峪金水两河取水半系榆次太谷渠口
 脱堰馀水也繇县境大常镇东西贾村东楚王村八
 史家社溉田又繇史家社西左右子渠与城东街古
 渠交流至国老渠堰南北分流溉田康熙元年二河
 涨发决堰坏民田直抵城根三十一年至三十九年
卷二十九 第 50b 页 WYG0543-0026b.png
 浸塌城垣四十九年修金堤捍之五十一年水又发
 断道至城下乃挑筑国老渠旧堰自此水势可分而
 城东地亦获灌溉矣
 长泽渠在县东南张楚王村之西引嶑峪河水溉城
 南民田康熙二十三年河道不行至六十年渠成
  以上胥引嶑峪河惟万安兼取金水
 嘉平渠引洞涡水溉王房良隆靳村庄子营县城北
 地康熙五年庄子村入锹分水灌地
卷二十九 第 51a 页 WYG0543-0026c.png
 沙河渠引洞涡水自张花村经流县境开渠溉田
 秃尾渠引洞涡水溉北门外地
 常安渠繇榆次县郝村引洞涡水过桃园堡小堡村
 溉县境诸村田
 广润渠引洞涡水繇县北官道经流溉县西南地
 仁义渠引洞涡水溉武家庄大寨村等地
 刘村渠即秃尾渠以在洞涡河刘村取水故名溉北
 关官渠上下子渠等地
卷二十九 第 51b 页 WYG0543-0026d.png
 永兴渠在同戈村引洞涡河繇太原县桃园堡北取
 水经刘村庄下至南白树村止
  以上胥引洞涡水
 孔天孕修复三渠记徐沟县知县董润状申宪使小
 竹杨公曰金水渠田源出自东山西流过榆次县车
 辋等村地势西南高东北下因失渠道致厥水漫流
 岁渰两县席白小王靳良龙李青等村田今相度自
 车辋村东改挑经西一渠引溉集义村穿过繇庄子
卷二十九 第 52a 页 WYG0543-0027a.png
 屯下至武家庄仍各因势挑小渠则通流可三十里
 而高田获灌下田免溢一嘉平渠故道自榆次县胡
 乔村迤逦而东至徐之郜村通流殆三十五里后水
 涨道湮上流霸种下流莫由挑浚盖水利不通者三
 十年矣今相度旧渠壅塞甚者约七百馀步即此开
 通力少功倍一沙河渠故道上自榆次县圪塔村经
 流张花等村屯下至县之逯家营东西王答等村连
 引小河山水溉灌不穷后河徙渠涸风沙渐壅淤塞
卷二十九 第 52b 页 WYG0543-0027b.png
 久矣今相度离故渠二百馀步有民间退滩薄地四
 亩即此开挑当复通流公称善嘉靖三十五年二月
 十五日命率夫兴作至四月初五日告成计金水渠
 通流一十一村溉田一百九十九顷一十二亩嘉平
 渠通流一十四村溉田一百一十二顷六十八亩沙
 河渠通流一十村溉田一百一十二顷八十亩
 清源县
东乡繇太原县界接引汾水渠二道又西北开清水渠
卷二十九 第 53a 页 WYG0543-0027c.png
二道
 东乡汾河渠
永济渠溉西谷村柳湾东西罗白村地
广济渠溉吴家堡南北云支村地
 西北清水渠
天顺渠溉吴村地
清水渠溉罗家庄地
  以上四渠共溉十馀村地定有水程
卷二十九 第 53b 页 WYG0543-0027d.png
 旧志灌稼渠在东城外城隅下即城内之东湖支流
 也有铁门以泄水溉田达于汾河
 广济渠在县东三里洪武三年创自太原姚邵村北
 鲁家园东南引汾水溉田
 永济渠在县东十二里自太原县东南洛阳村界引
 汾水溉田
 白石堰在城西五里白石谷先是霖雨水辄泛滥冲
 突城垣洪武二十四年主簿杨克俭申准徐沟交城
卷二十九 第 54a 页 WYG0543-0028a.png
 夫役协力修筑东西长二里阔二丈五尺高一丈五
 尺弘治后知县仝进李景先王纳谟李茂春邵涖继
 修自是为岁例劳费滋甚
国朝顺治十八年复筑长二百八十丈而堰旋颓坏阔
 至数十丈当城之冲者尤塌毁无遗十六年春山水
 改道而南繇西南流十五里东行入于汾秋水溃溢
 去城十馀里民获纾修堰之役者四十馀年后复繇
 县东北曲流入汾二十二里
卷二十九 第 54b 页 WYG0543-0028b.png
 屠各谷在西一十五里水亦时涨
 储方庆东湖记湖居邑东偏计城市广狭湖得其二
 焉父老为予言县故无湖湖所占者悉平壤曩时白
 石水涨不以时疏导悉归城东洼下处外障于垣墙
 而内益以泉水故水日聚而成湖盖此湖之汇为巨
 浸者七八十年于此矣 祝志成于崇祯二年不载
 东湖盖是时湖犹未广也
 交城县
卷二十九 第 55a 页 WYG0543-0028c.png
汾水渠
山乡西北汾水繇静乐县龙尾头入境河北历芦峪口
郝家沟梭谷村会立村羽树曲摊上村西曲村火山村
至阳曲县河口出境共袤三十一里
  以上濒河八村开渠引水溉地轮期分用
山乡西南汾水繇静乐县雁门村入境河南历镇石底
成家曲阴家沟两泉村古交村铁磨沟至阳曲县张叶
沟出境共袤三十四里
卷二十九 第 55b 页 WYG0543-0028d.png
  以上濒河六村开渠引水溉地轮期分用
城东平下都东汾水繇清源县盐村入境 河北历义
望村阳渠村社家庄东汾阳至文水县石堠村出境共
袤二十六里 河南历郑村连家寨
文水县石堠村出境共袤二十六里
  以上诸村汾水经流地高河低不能引水灌溉胥
  无渠道
 旧志新渠万历二十二年知县周璧于城北磁窑瓦
卷二十九 第 56a 页 WYG0543-0029a.png
 窑二河督令近河民挑浚引水灌田沾水利者二十
 馀顷又于平下都辛南东二十里郑段等都令近河
 民挑渠以分水利号新渠
  新渠亦宜分浑谷河汾河以渠道久湮故旧志合
  载之
 明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张嘉谟以汾河周璧所凿渠
 壅淤致废复浚三渠甫二月而功成后亦废
 浑谷河渠
卷二十九 第 56b 页 WYG0543-0029b.png
 甘泉渠石堠渠二渠胥分𣲖于浑谷河内甘泉为上
 渠经流文水县峪口鹁鸽山岩下溉县境在山广步
 西南十里洪安西七里安定等都村民田顺流至城
 南迤东一带石堠为下渠经流文水开栅东南溉县
 境西南五里成村平上都汾西汾东青村等都村民
 田顺流可达辛南旧志所谓覃澄决水利民者即此
 二渠也岁久山水时泛涨寖冲塞石堠渠惟存故道
 文谷水分溉交城田元初汾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
卷二十九 第 57a 页 WYG0543-0029c.png
 讼者累岁莫能直交城令覃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
 利于民(此即浑/谷河也)
 交城县文谷河开三渠引溉诸村田为利甚溥又濒
 汾河一十三村开渠按汇轮溉
国朝丁世淳赵公筑堤平路记塔莎水出磁窑河盛夏
 怒湍横流而入峪水以期于汾势稍平民蓄其馀以
 灌地步浑水出瓦窑河繇城西北迤逦而东注于关
 上决必下冲不塞不禦城田两废也邑侯赵公吉士
卷二十九 第 57b 页 WYG0543-0029d.png
 临磁窑河日用水以溉田利也利之所在必有兼之
 者乃命丞汪公润斯以地多寡定水盈缩百亩为大
 区十亩为小区高下胥达矣步浑水时泛涨侵城急
 筑堤石坚其外柳护其内引水南下城东西故孔道
 洼下易为壑乃浚壕深一丈取壕中土以筑道运石
 为桥使水可南北通行复夹道植柳焉
 卧虹堤元至正七年知县程元直筑新堤障塔莎水
 今废
卷二十九 第 58a 页 WYG0543-0030a.png
  明永乐十年步浑水塔莎水泛涨冲塌城垣
国朝康熙二年磁瓦交流北门圯后知县赵吉士礨石
 筑堤障水南流三十五年堤坏水涨城垣复圯知县
 俞卿修筑水复南流四十六年水涨又修名卧虹堤
 后汉永平中理滹沱石臼河从虒虑至羊肠仓(章怀/注石)
 (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县东北郦道元水经注云汾/阳故城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在晋阳西北石隥萦)
 (委若羊肠焉故以为名/今岚州界羊肠阪是也)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
 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
卷二十九 第 58b 页 WYG0543-0030b.png
 可胜算建初三年拜邓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
 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四月己巳罢
 常山滹沱石臼河漕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
 徒士数千人
 交城夏营村接清源高白镇高白有壶平石河一道
 繇镇经流山水时涨
 文水县
沙河渠(按土人所称之沙河即旧志所书之文峪河/也县志沙河在县东韩武云州永忠等都)
卷二十九 第 59a 页 WYG0543-0030c.png
南湾渠在西北二十里文峪都文峪村引沙河水溉地
三顷三十亩有奇
甘泉渠在北二十里开东都开栅村引沙河水溉地八
顷三十亩有奇
常稔渠北十五里北徐村宋家庄北十里中社村樊家
庄共引沙河水溉地四十二顷
  以上三渠共溉地五十三顷六十亩有奇轮期用
  水渠甲司之一年一易
卷二十九 第 59b 页 WYG0543-0030d.png
旧汾河渠
永济渠在东二十五里南贤东南贤西二都河道徙久

乌麻渠在东四十里原西都河道徙久淤(里数与旧志/异以河道延)
(袤且淤塞/莫辨也)
永会渠在东南二十里青安都河道徙久淤
广济渠在东二十五里东城都河道徙久淤
  按广济四渠土人多混而为一
卷二十九 第 60a 页 WYG0543-0031a.png
原开渠在东五十里原东都河道徙久淤
文水县沙河文峪河开渠三道引溉北乡诸村田胥有
渠长水甲至旧汾河渠因河道迁徙淤塞
 旧志常稔渠在北十五里徐北都
 广济渠一在大城南东旧城一在大城南东十里东
 旧城西旧城村一在东北十五里东贤东八里西平
 东十五里旧城东北二十里南城东十五里南武五
 都创浚于唐邑令戴谦溉田数千顷厥后屡圯屡修
卷二十九 第 60b 页 WYG0543-0031b.png
 一在东二十五里城都
 甘泉渠在北二十里开东开西二都
 洪桥渠在北十里徐南东南十五里南仁二都邑人
 王贤等开溉田十五顷
 清水渠在东北五里升泉都东北三里北榆都东南
 五里宜韩都
 崇通渠在东北十里崇武都
 清龙渠在东北二十里文武都
卷二十九 第 61a 页 WYG0543-0031c.png
  以上胥引文峪河水
 永济渠在东二十五里南贤东南贤西二都
 永会渠在东南二十里青安都
 原开渠在东五十里原东都
 乌麻渠在东四十里原西都
  以上胥引汾河水
 永赖渠天启五年知县米世发度地形于县西北二
 十里创开起文谷口南崖下凿石穿涧并西山引文
卷二十九 第 61b 页 WYG0543-0031d.png
 峪水入城中纾折三十里固堤处多植树后寻废
 王在台永赖渠碑起峪口而历龙泉并西山以渐北
 郭所过峻岭孤峰沛若建瓴而下北郊近渠灌田得
 若干顷经城远泮环内外焉
  县志县东有文峪沙汾三河而繇文峪以迄西境
  五六十里无带水焉此永赖一渠米令所以为文
  邑计至深远也
 唐武德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文水县文谷水入汾
卷二十九 第 62a 页 WYG0543-0032a.png
 州溉田
 唐志开元二年文水县令戴谦于县东北五十里凿
 甘泉渠二十五里凿荡沙渠二十里凿灵长渠千亩
 渠胥引文峪水传溉田数千顷
 泌水在北八里龙泉村北溉稻田十数顷东南注文
 峪河猷水在东北二十里武陵村溉稻田后涸
 河南庙碑盘纡之泉渀湃之流浇灌民田三十馀疃
 (记隐泉/水利也)
卷二十九 第 62b 页 WYG0543-0032b.png
国朝雍正七年大雨青高村至尹家社汾河溢自辟引
 渠二道袤二十五里时以县境青高等地河渠纡曲
 中阻乾滩不能顺流间值水涨冲激为患议行开浚
 而引渠天成河流无阻濒河居民甚利之
 雍正七年山西布政司蒋泂摺奏从前汾河形势惟
 文水县地势低洼河身淤浅是以议开引渠二道正
 河一道今年六月内汾河水发河道改流文水县自
 青高村至尹家社各开引渠二道旧时漫流已为沃
卷二十九 第 63a 页 WYG0543-0032c.png
 壤而东城村欲开之河今宽阔十馀丈或数十丈众
 水会同河身长二十五里直达归漕经年累月人力
 不能成功天然疏浚
  明康海学记文水庙学古昔与邑建于东河之上
  宋元符间邑人避水患而并迁于西山之下历金
  元迄今不易其地此亦宜备考(附/录)
 岢岚州
岢岚州僻处深山多系旱地无设立渠道
卷二十九 第 63b 页 WYG0543-0032d.png
 旧志水池明弘治间参政汪藻于南门内甃池引河
 水注其中又于西城内开大池导河水潴之嘉靖四
 十年监司王遴修故道引水入城开渠凿池民便之
国朝康熙七年知州赵瑾复浚渠导水入城而故池已
 湮塞矣
 龙王堂水东郭北山下距城二里明嘉靖辛酉监司
 王遴引水入城民甚利之
 明兵备道署前碑四山罗列孤城绕一水汪洋万户
卷二十九 第 64a 页 WYG0543-0033a.png
 通
 岚县
岚县僻处深山旱地无渠道
 旧志绿水河在县东门外
 葫芦泉在县北十里圣母祠前 二水载在通志而
 县志不言溉田至绿水河又云雨止随涸虽泉流涓
 涓细微难引沿溪之地亦无资其灌溉
 兴县
卷二十九 第 64b 页 WYG0543-0033b.png
兴县多系旱地无渠道
 旧志通惠泉在县北关岗下古砌石丈馀三穴涌水
 味甘冽引入城中可溉园圃
 五龙泉在城东五龙祠旁上下五泉皆清而甘可点
 茗
 县南濒蔚汾水夏秋水时骤涨旧有堤明嘉靖丙辰
 堤溃知县王完重修后复溃万历四十七年知县毛
 柏重修繇南关火神庙起缘南濠至西城外隅止砌
卷二十九 第 65a 页 WYG0543-0033c.png
 以巨石缘堤廛舍获安而水繇南山犹时北冲东关
国朝康熙二十年水冲西关下街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冲东关二十六年三十四年又冲东关三十九年又
 冲西关
 康熙四十七年知县栾廷芳详兴邑藉蔚汾一河以
 泄万山之水其河从岚发源至兴达于黄河延袤百
 馀里河身旧循南山之麓去城一里有馀而今二十
 馀年六受水害民房漂溺千有馀间盖缘河从东来
卷二十九 第 65b 页 WYG0543-0033d.png
 至城东水磨沟村左有石硬折而南流至南山之麓
 复转而西南山之旁出一枝横插河内里老称此山
 在数十年前仅一山嘴挂落水面不过丈馀故河流
 至此稍折仍依故道西行自康熙十年河流湍急而
 支山曲处适当水冲狂澜专注沙土漂缩所以现在
 河身较前南徙十有馀丈而向日丈馀之支山亦遂
 长十馀丈夫以如矢之急湍而遇十有馀丈之横山
 迎头砥激怒势自张是以河身转而西北直抵关厢
卷二十九 第 66a 页 WYG0543-0034a.png
 旋冲旋塌此历来受害之始末也今就形势相度应
 将砥流支山凿平数丈使宽河面以杀其逆转之势
 于北岸建石堤一道以抵其北来之冲又将旧河身
 挑浚深广使归故道以通其宣泄之路至南关对面
 山下原有石隘梗塞水口今宜稍加刬削俾水势顺
 利而北岸亦筑石堤一道仍宽留河面以畅其出口
 之涂则河流不致横溢城垣不虞坍塌矣遂于闰三
 月肇工挑浚淤平旧河身袤三百六十三丈三尺凿
卷二十九 第 66b 页 WYG0543-0034b.png
 河南岸东首顶流乱山石嘴二尖角形东袤八丈西
 袤六丈西首石山角一弓形袤六十丈遂筑护城堤
 袤四百五十九丈面阔六丈底阔八丈内东首石堤
 袤一百二十五丈西首石堤袤一百三十丈堤外加
 筑小石堤袤四十丈五月竣工
 雍正八年火神庙侧修小石堤一草市口修小石堤
 一以护南关
 津梁
卷二十九 第 67a 页 WYG0543-0034c.png
  阳曲县
汾河渡在城外西南十里路通太原等县夏置船济之
 冬春置土桥
镇远桥在镇远门外
迎泽桥在城南门外明巡抚李景元建按察使李维桢
 记
国朝顺治九年巡抚刘弘遇重修
拱极桥在拱极门外顺治九年巡抚刘弘遇重修
卷二十九 第 67b 页 WYG0543-0034d.png
承恩桥在承恩门外
宜春桥在宜春门外顺治间巡抚刘弘遇重修
迎晖桥在迎晖门外
振武桥在振武门外
阜成桥在阜城门外
窊流桥在汾河东十里
南屯桥在西南一十五里汾河上
三交村桥在北十里
卷二十九 第 68a 页 WYG0543-0035a.png
莎沟桥在北七十里成晋驿
南社村石桥在西北十里
南寨村石桥在西北二十五里
蒲淤河石桥在西北三十五里兰冈村
  太原县
赤桥在西南七里晋水北渠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
 让桥宋太祖凿卧龙山血出成河故更今名
南神桥在西南十里晋祠镇南街晋水南渠上
卷二十九 第 68b 页 WYG0543-0035b.png
北神桥在西南十里晋祠镇北街晋水北渠上
清跨桥在南八里东庄清水河上有楼
  榆次县
张庆桥在西南二十里巨石为梁下为水门四虽洪流
 巨浸不能冲毁给事中张国儒记
流村石桥在北二十里省会通衢工作坚致
什贴桥在东北四十里桥跨深洫永无水患
万春桥在南二里下累石为洞中平如砥
卷二十九 第 69a 页 WYG0543-0035c.png
龙白村桥在东北三十里省会通衢
杨梁桥在南十五里明崇祯间建左应选撰碑
永济桥在西十里明万历二十五年建
  太谷县
永济桥在南门外明成化间建正德十三年重修后移
 故址东南
济民桥在西门外明嘉靖十九年建
利涉桥在北门外
卷二十九 第 69b 页 WYG0543-0035d.png
通济桥在东门外
  祁县
团柏桥在团柏镇北明万历间建
涧村桥在东南二十里
贾令桥在北十五里
东六支桥在东北十五里
上段桥在西二十里
  徐沟县
卷二十九 第 70a 页 WYG0543-0036a.png
北关阁外水桥在北门外象峪水经流其下
涡河桥在县北
南门石桥在南门外康熙三十九年建
  清源县
米阳渡在东五里米阳村汾水阔约八十步
  交城县
交河桥在古交村康熙四十七年建
南河桥在南八里秃尾河上
卷二十九 第 70b 页 WYG0543-0036b.png
通济桥在东门外
广仁桥在北门外
东郭桥在东关外
迁安桥在县西北由此登石璧寺有碑记
  文水县
朝阳桥在东门外知县樊从简以石构
连城桥在南城外康熙十一年知县傅星新以石构
乐成桥在环岫门外
卷二十九 第 71a 页 WYG0543-0036c.png
通济隍桥在拱辰门外
  岢岚州
岚漪桥在南门外岚漪河上
通济桥二一在州东一在城西
  岚县(津梁无/)
  兴县
合河津西北七十里唐置合河关乃西夏与宋驿道渡
 口也
卷二十九 第 71b 页 WYG0543-0036d.png
利涉桥东作门通惠泉经流桥下明嘉靖三十七年知
 县王完石砌
通惠桥街市中通惠水上今名利涉桥
下石桥北关龙王庙前五龙泉经其下
上石桥北关栖霞观左枣沟水经其下
 
 
 山西通志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