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542-08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十六
  山川(十/)
 忻州
系舟山在州南三十五里灵记五台山有四埵各去台
 百二十里南系舟山号为南埵上有铜环铁轴昔帝
 尧遇水系舟于此土人谓禹治水系舟有石如环轴
 曰系舟嵬一名小五台下有薛云谷金元德明隐诵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542-0807b.png
 东岩赵秉文改曰读书山 赵秉文系舟山图诗山
 头佛屋三五间山势相连石岭关名字不经从我改
 便称元子读书山 杨慥元德明墓志居东山福田
 精舍首尾十五年东嵓其自号也 元好问赤石谷
 诗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诗注系舟山
 僧徒谓之小五台九月中时有景星如佛光云
陀罗山在州西北五十五里怪石凌空悬崖欲坠有文
 殊足迹乂有清凉石香炉石滴水岩青龙池元好问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542-0808a.png
 有诗
程侯山在州北四十里一名金山山半西南有采金穴
 石绿洞 金山绿洞一作六洞一在李家长山二在
 部落三在张家山南北相传产矿 五朝志秀容有
 程侯山系舟山有岚水 九域志程侯山赵地 山
 经忻水东历程侯北山下旧有采金穴故谓之金山
  山堂肆考程侯山在山西忻州程婴匿赵孤于此
  元好问诗攒青叠翠几何般玉镜修眉十二鬟常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542-0808b.png
 着一峰烟雨里苦才多思是金山
七峰山在州东二十五里广峪山东有七峰上人名笔
 架山上有龙王寨绝险
虎头山有二一在州东二十五里游邀村南一在州西
 北六十里高村北以形似名两山对峙胥山之磊落
 者
石梯山在州东南十八里山北有马井恒满
广峪山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内有石崖广三丈祠广堂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542-0808c.png
 神即尹铎也祷雨多应下有广峪泉
胡璋崖在城东南古志南宋民胡璋倦卧梦神遣雨雹
 于东乡璋尽拔沟草覆之同辈往视如梦因名卧所
 曰胡璋崖
白云洞在系舟山东南土人名乾石窑有文殊像祷雨
 置盎像前岩水滴盎中辄雨
凤凰山有二一附系舟山其后连山倏突土人名凤凰
 台一在州北四十里皆以形似名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542-0808d.png
石岭关山在州南四十里东连系舟山
独担山在州西南二十里相传产玉芝云母石有穴一
 名云母穴水经北俗谓云母为土丹讹为独担 唐
 贞观中命薛遵度采云母封山神为灵显王碑存山
 巅半岩
前独担山在独担山南七里旧名后独担山有玉泉
阴山在州西南四十里牧庄西夏月凝冰积雪
三嵬山在州西南五十里山麓有香泉寺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542-0809a.png
赤塘谷在州西南五十里白马山之谷也五代刘赤塘
 隐此
白马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北连大岭山西南界静乐山
 峰群立牧马河源此 山海经山阳产玉石阴产铜
 铁(按今盂县白/马山产铁)
九龙冈在州西一名九原冈仞有九 元好问募修学
 疏华表俯窥于双鹤连冈雄镇于九龙又天庆观记
 吾州跨西冈而城冈占城之半是谓九龙之原檀弓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542-0809b.png
 志晋大夫之葬直谓之九原水经谓滹沱经九原城
 北流此其地也冈势突起下瞰井邑故以庙学道观
 佛寺镇之
石姑山在州西二十五里相传石氏处女修浮屠法寂
 于此上建庙
落雾山在州西六十里一名罗雾山相传落雾则有仙
马鞍山连落雾山
清水山亦与落雾山连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542-0809c.png
五峰山在州西七十里陀罗山之西平原五石峰屹立
 如指胥绝险
两截山在州西北二十里乌云分缀
龙首峰在州西北二十里北赵村前有龙池
钟乳山在州西北四十里两阜对峙一名双乳山
浮屠山在州西北四十五里温村与龙池梁石佛嵎相
 连西南有白龙头两崖石窑南有大沟泉北有一滴
 泉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542-0809d.png
龙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南连陀罗山一名白云山山
 夹如门
云中山在州西北八十里连双尖山北界崞县(产黄芩/茯苓茱)
 (萸/)下有谷云中水经此(明一统志云中/水所出未覈)
双尖山在州西北八十里云中河源此一名岱岳殿山
大岭山在州西北百里北连崞县黄嵬山西界静乐一
 名家宝山又名大小岭山(产黄芩/茯苓)魏安同欲修大岭
 道以通天门关 王㒜陈翌神道碑拜山西右布政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542-0810a.png
 使筑忻口城除道通平西岭
石绿洞在州西北金山深不可测昔有持炬入者及洞
 半闻流水见隔水石门乃返
白蛇山在州北五十里
忻口诸山在州北五十五里忻水即沙河也发源崞县
 南流入州境隋因以名郡口为郡北要害故名 土
 地记汉高祖出平城围还师次于此六军忻然故名
 州志驳之 晋高祖遣供奉官张澄以兵二千搜索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542-0810b.png
 并镇忻代山谷中吐浑悉驱出塞
玉箭崖在忻口北东岸土人名将军背
虾蟆石在忻口北东岸以形似名谚曰水渰虾蟆石水
 湮正定府
石蛇山在州北白村以形似名
馥香山有宝香寺
大罗山
石谷山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542-0810c.png
赤石谷 元好问诗山近清凉觉地灵
仙人洞在福田寺左产玛瑙石相传通平山县
屠岸贾洞在刘家沟相传通定襄古城
薛云谷五代时薛云隐此
滹沱水在州东北五十五里繇崞县东南流合沙河入
 州境忻口镇东经白村高村金山铺又东流入定襄
 境
牧马河在州南五里源出阳曲界白马山西南流入州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542-0810d.png
 境合石代桥沟水又合岚水经白石村折而东流经
 城南七里又东北经定襄入滹沱河
南河出石佛嵎经南营屯入云中河
马井平泉在南宋玉泉山北昔有马食禾逐之不见掘
 之得水溢与地平遂名马井
香泉在州西南五十里三嵬山麓泉甘
金水河出九龙冈西麓流经会立解原村东北入云中
 河后浅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542-0811a.png
三涧沟在州西五里旧志名美良川
涧沟泉出石姑山半经乔村入流江后涸
石代桥沟在州西百二十里入牧马河
岚水源出西山北流入牧马河 通典秀容有岚水
一滴泉在浮屠山北合流东南入云中河
大沟泉在浮屠山南
贸儿沟在北门外迤西沟洞深邃相传婴杵谋易孤地
云中河在州北七十里出双尖山䯼髻尖合流经横河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542-0811b.png
 云内口南流经州北三十里又东北入定襄境会牧
 马水入滹沱河 水经云内镇入肆楼城之西东流
 两截山故肆州一名肆虑川一名肆楼川又名忻水
  魏太和五年三月辛酉朔车驾幸肆州癸亥讲武
 于云水之阳
龙池在北赵村龙首峰前相传浚池辄微雨
沙河源出崞县经忻口东入滹沱河 通考唐复分置
 忻州以忻川水名又云秀容有云母山忻川水蓝水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542-0811c.png
 肆虑川水
洛阴水发源闹沟米家沟柳林沟合流经麻会镇东南
 北流入牧马河与水经注洛阴水异
绿水泉在双堡北东流入牧马河
合索河出合索村南二里 山海经因鹄索于此故山
 与河皆得名焉
广峪泉出广峪山
寒泉在双堡后涸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542-0811d.png
前山泉出南营屯东南入云中河
海满泉出嘉禾南入云中河
清水沟泉浑水沟泉与大沟泉皆出流江南后涸
车轮泉
 定襄县
刘仙洞在县东南三十里辽燕山广陵刘操镇守盂州
 口遇吕祖遂更名海入山洞修炼后化鹤飞去即今
 道教南宗之祖也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542-0812a.png
神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袤延二里递高半里平原垒石
 突兀如盘疑有所遗而成金元好问尝读书于此因
 号遗山诗曰一丘一壑真堪老且向神山烟景休上
 有古刹霜担铁壁 傅纳海记定襄山由东北来群
 峰连络若驰若突至牧溪之东势若少驻而后南逾
 溪而西有山曰神山发地峭𥪡孤立平野故名或又
 以为群山之遗也又名遗山山之阴滹沱横荡而东
 山之阳牧水环汇而入于滹沱山川佳胜处也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542-0812b.png
武子谷山在县东二十里东西亘五里递高三里连五
 石峪山峰峦高峻一名五子谷
五石峪山在县东二十里南北袤三里递高三里连十
 八盘山云合则雨
十八盘山在县东三十里南北袤五里连牛台山递高
 五里盘旋而上十八转
琵琶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东西亘五里递高二里连红
 砂山形似琵琶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542-0812c.png
闭门峪在县东南十五里一山中分相对如门
红沙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五
 峪山山沙胥红
武峪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东西亘四里有奇递高三里
 连熊儿水山相传有藏孤台
七岩山在县东南十八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八
 峰尖山石洞七中洞尤奇深二十丈有奇广杀三之
 一高二丈有奇形覆而四垂夏旱滴水如散珠不绝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542-0812d.png
 后一井巨容斗滴水长注不盈不竭祷雨辄应明知
 县王立爱名曰惠泉井上小岩名惠泉第一洞天右
 有狮石岩北有宝符岩山一名七崖
居士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
 窑头山流泉侧有石室唐王维兄弟读书于此 石
 室碑魏武定四年十月任城王居士室欧阳修集古
 录跋曰魏宗室封任城王者数人其国中绝不知武
 定中封任城王者何人也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542-0813a.png
窑头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东西亘四里递高四里连
 团城山上有羊肠占(山产/石炭)
团城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东西亘一里递高二里连
 七岩山相传赵盾令军士筑城止宿焉
八峰尖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东西亘十里递高五里连
 琵琶山一山八峰
熊儿水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
 暖窑山熊尝入山水随涌出故名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542-0813b.png
暖窑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东西亘七里递高五里连五
 子谷山气常暖
丛蒙山在县南二十五里东西亘六里递高五里连居
 士山群峰联络山尤耸峙春夏云合则雨有雨霁侯
 庙一名丛象山山下有泉三穴流合为一名三会泉
红泉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东西亘六里递高三里连丛
 蒙山洞石红似朱砂泉源不绝
虎头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东西亘五里递高二里连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542-0813c.png
 红泉山西接石岭关以形似名
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凤凰
 山众山东西山独南北 元好问诗横山犹带凤凰
 形
凤凰山在县西北三十里
龙头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东西亘二里递高二里西
 接忻口连忻州界猫寨山滹沱水经其旁对水西忻
 口镇麓有暖泉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542-0813d.png
柏树岭在县北三十里滹沱河北东西亘五里递高三
 里连铁石山一名漆郎山山洞中镵漆郎像乃豫让
 漆身地也洞外石有足迹马蹄迹
铁石山在县北三十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大小
 龙山石重而黑能吸铁
大小龙山在县北三十里东西亘三里递高二里连卧
 虎山
卧虎山在县北三十里东西旦三里递高二里连赵老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542-0814a.png
 怀山县志丛蒙山峙其南卧虎山踞其北东枕牛台
 西拱蓝阜牧马水前萦滹沱水后绕
赵老怀山在县北三十里东西亘二里递高一里有奇
 连横山
圣阜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五台县西南三十八里袤延
 二里递高半里二山对峙峻耸孤秀下有钓鱼台五
 仙洞仙人手足石又有温泉莲花池 水经滹沱水
 东流圣人阜北 山堂肆考圣阜山在定襄县西北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542-0814b.png
 其山孤峙石上有二足迹 元好问诗马水横陈圣
 阜前滹沱陂堰远相连
龙母洞在县东北三十里洞口劣三尺行三四十武始
 敞豁有龙母像古台石磴后一石穴尤邃夐祷雨以
 获水渍香为验
牛台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南北袤十里递高三里连五
 公山元里人李子敬避居地时号李牛台
石佛洞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开石洞天造石佛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542-0814c.png
紫石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南北袤五里递高三里东
 北接五台界
五公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南北袤二十里递高四五里
 连段木山相传五仙炼丹于此
段木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南北袤九里递高四里连青
 石山接五台大关
青石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南北袤五里递高三里连紫
 石山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542-0814d.png
关门山地形志定襄有关门山
滹沱水经崞县至忻州忻口镇东折入县境横北东流
 后绕县治如带又东北流合云中河水繇上汤头经
 五台县大关隶县境凡七十里又东入直隶正定府
 界
甘泉井在小南门外水甘相传赵襄子凿
三会泉在丛蒙山麓一龙液泉一吕布池一娘娘池并
 出合流四时不涸溉灌稻田为太原晋水之亚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542-0815a.png
牧马河发源忻州西南白马山至牛尾庄合诸水出州
 境东流入县境智村南环县治如带东北至卫村入
 滹沱河 水经白马之山牧水出焉
云中水繇安义蓝台西营羊房村东北入滹沱河土人
 名天章河 牧马云中源分二水一说云中水乃牧
 马河之支派也
惠民井在西门外
暖泉在龙头山麓夏凉冬暖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542-0815b.png
温泉在圣阜山下有三穴长流唐龙朔中尝赐锦幡幢
 盖旧有李冶碑记
马城池宋元丰四年三司户部副使陈安石增收忻州
 碱地铛户马城池盐夹硝味苦
马跑泉 柳钵泉 东凹泉
 静乐县
孝文山在娄烦镇西南距县八十里坐镇娄烦交城永
 宁间芦芽山迤攴当宗管涔孝文矣相传魏孝文帝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542-0815c.png
 巡狩至此上有庙
周洪山在石峡外娄烦镇西距县七十里高十里盘踞
 八十里亦劈脉于赤坚岭而东北上者山面南形巍
 峨奇特西北十里有渥洼泉山一名周公相传宇文
 周巡狩至此
芦芽山在县西北百五十里汾水西岢岚州五寨县之
 界也
管涔山在县东北百六十里宁武县之界也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542-0815d.png
岑山一名岑峰山乃汾碾交汇间也山在城东五十步
 盘踞八十里城东北隅跨峦之上山面南南麓在城
 内北麓在城外
愚山在东门外五里邑李模有愚山记
娘娘山在县东十五里高一里盘踞三十里繇巾字山
 来而至东川之北山面南三四峰秀耸如列笋山下
 有温泉即碾水也
四棱山在县东二十五里繇两岭盘曲而至东川之南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542-0816a.png
 山北悬崖上有雕儿崖石洞繇鸟道跋山一里上石
 磴数丈乃入洞
桃子山在县东五十里繇两岭来有泉一泓祷雨多应
 宋崇宁间赐号灵济之神加封昭润公宣和初建祠
两岭山在县东六十五里递高五里盘踞四十里乃管
 涔山东北枝转南折北之两脊也两山相对面北北
 岭面东南
悬钟山在县东七十里从巾字山来形似钟顶圆净光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542-0816b.png
 丽实胥石也上有石寨名马寨
閤雷山在县东南六十里繇两岭来土人传时闻雷起
 云
罗汉山在县东南七十里繇两岭来高耸入云中有洞
 乳石特奇
天柱山在县南碾河外高一里盘踞十里乃芦芽东出
 枝环回而至止者也山面南半崖一泉名天柱龙泉
 一名犬舐泉旁有庙肖尔朱荣像称明惠王以荣为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542-0816c.png
 天柱大将军也明一统志荣尝过此
桃山在县南四十里有泉一泓宋宣和初建庙其上
石峡山在县南六十里两山对峙汾水穿流其左繇两
 岭来其右繇鹿径南至赤坚岭绕来胥祖芦芽而至
 止者也峡中多泉汇流二十里入汾水胥温不冰
 水经注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右近溪声流
 翼注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潆
 转泛 相传屈产乘即此晋尝产龙马容或有之若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542-0816d.png
 明一统志广舆记所载晋假道于虞出此则谬矣
担岭山在县南六十里
临春山在县南百二十里石楼东南之天城村高百丈
 下有流泉繇堆门村入汾
花果山在县南百二十里
紫石山在县南百四十里腻石可作砚
黄家庄洞在县南汾水西黄家庄入沟深三里山谷旋
 转成窝东南西三面胥上而北山独石壁数十仞上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542-0817a.png
 穿四洞
石门山在县西南百里娄烦镇西二十五里石似门
龙和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娄烦镇西三十里左引周
 洪右接孝文峭壁削拔瑞云时绕似龙象云
石楼山在县西南百三十里根于孝文而东北上者上
 有黑石如楼巅有泉一名独泉山
石龙山在县西南百五十里堆门村道中石似龙形鳞
 爪须毫宛肖一名夹龙山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542-0817b.png
白刁岭山在县西南百五十里盘踞于孝文而东北上
 者
黑风山在县西五里汾水西高三里盘踞四十里乃芦
 芽西出枝绕回而至止者也山面南侧有一窍秋冬
 出黑气名风洞山上有风神祠
鹿径岭山在县西六十里乃芦芽西出枝南度者也一
 名鹿绽岭欧阳修劄子经宪州飞鸢军入洪谷方至
 岢岚即今鹿径岭道也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0542-0817c.png
凤凰山在县北四十里
马头山在县北五十里汾水东万华出枝绕西者金天
 会中建后魏孝文帝庙
阳光洞在北山麓天庆观后宋杜时亮记天庆观依北
 山之麓循三清殿而北上径路盘纡约二百步至山
 胁当峻壁巉岩处为洞凿深三丈有奇高广寻仞
 入洞门西折又为石梯高丈许陟之然后达洞之奥
屹嵯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北接刁胡山西通磨官峪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0542-0817d.png
磨官峪在屹嵯山西
雕狐山在县东北八十里上多雕狐路繇磨官峪入
黄菜山在县东北八十里递高三里盘踞九十里连宁
 武界乃管涔东出枝绕南者山面南高出诸山(产黄/菜)
巾字山在县东北百二十里递高三里盘踞四十里山
 面西南绝顶形似巾字山岩布石如云滴水如雨名
 巾岩濑雨下有泉一泓祷雨多应宋宣和中建祠封
 显应侯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0542-0818a.png
万华山在县东北百三十里汾水东高五里盘踞四十
 里管涔右劈枝也东至忻州北至堂子村西北至宁
 武山面南岩下有无梁殿
古洞在县东北百三十里黄松沟西半岩有洞一巨二
 小洞门石柱石梁石椽天划神镂灶突炕胥穿石为
 之密无缝裂迤东有石泓
新开岭在县东北路通忻州
汾河源出宁武县三马营管涔山天池下又一源出林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0542-0818b.png
 溪山龙眼泉过支锅石合于宁化南四十里定河(少/昊)
 (孙昌宁公所/定名定河)南流入县永安镇经县治西半里东南
 下娄烦镇至堆门村入交城卢峪口界 水经注汾
 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当即碾河源/石峡山泉也)又南经一城东
 凭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代城又南出二城间其
 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
社干河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岚县梅家庄流至县境王
 端庄东南入于汾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0542-0818c.png
监河源出县南百四十里独石河村流至娄烦镇南入
 汾明志镇西一里东流入汾
狗舐泉在天柱山北魏书尔朱荣高祖羽健居北秀容
 川曾有狗舐地因而穿之得甘泉故名一名龙泉
羊儿河源出县西五十里鹿径岭下东流至县西南一
 里入于汾
碾河发源县东北百二十里巾字山或瀑出岩下或突
 出地中水甚清洁气温不冰十里有奇合悬钟山马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0542-0818d.png
 寨水经娘娘山下至县城南半里又西入于汾
岚河源出岚县经流古石门会龙泉川至县西南六十
 里汾阳都东北入汾右折入石峡
金龙泉在天柱山半 渥洼泉在周洪山北 巾山泉
 在巾字山下 独泉在石楼山上 天城流泉在临
 春山下 桃山泉在桃子山下 涌泉在城东小山
 湾 马跑泉源出下马城相传唐太宗遗迹南流入
 交城境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0542-0819a.png
 代州
勾注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累头山一名牛斗山
 土人名牛头山山有七峰似斗又名斗山东有勾注
 陉山形勾转水势注流故名勾注山其北名勾注塞
 跨朔州南境山有东西陉又名西陉山东陉山上有
 太和崖一名太和岭实一山也下有白龙池一名
 神仙隘 苏厉遗赵王书秦反巠分先俞于赵 徐
 广曰尔雅曰西俞雁门是也正义曰巠音邢分字误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0542-0819b.png
 当作山字括地志云勾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雁
 门县西北四十里俞音戍郭注云西隃即雁门山也
 按西先声相近盖陉山西隃二山之地并在代州雁
 门县皆赵地也 晋句注碑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
 句注为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内外 孙绍先北斗
 山灵应祠记古称晋多山其南北环抱若天造神为
 之者惟代则然南山拱峙如屏障其北率巍耸雄踞
 如枕如负蜿蜒而西其峰峦突兀壁立峭拔俨然为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0542-0819c.png
 一方巨镇者惟北斗则然山故名累头祠在其巅历
 宋金元荐有封号如所谓顺德侯佑顺公广祐灵应
 王者有刻石可考见也 后魏天兴四年新兴太守
 上言晋昌民贾相昔年二十二为雁门郡吏入勾注
 西陉见一父老曰自今以后四十二年时当大乐子
 孙永长言终老父化为石人相今七十下检石人见
 存至破慕容宝之岁四十二年
白仁岩在州西北三十里晋释慧远建寺巨石上有石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0542-0819d.png
 塔峰头有说法台定心石棋枰石崖下有五井瀱汋
 者二其三明冽可鉴
雁门山在州北三十五里一名雁门塞两山对峙雁度
 其间上有过雁峰特高与应州龙首山相望南口东
 山麓有凤凰石形瘦而端立上有凤爪痕关西有豹
 突泉一名横城隘 杨六郎试刀石一石中分在州
 北八里 虎迹石在州北二十里 乔宇雁门山记
 午上关折西蹑高岭绝顶四望则繁峙五台耸其东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0542-0820a.png
 宁武诸山带其西正阳石鼓挺其南朔州马邑临边
 之地在其北 代州勾注堑限内外而夏屋绍宗覆
 宿传岁雁门卓起八里平穿南则凤凰诸山与雁门
 对峙其雁门之左则水峪胡峪等山为东壁而交南
 山之峨口雁门之右则白草莲花接盘道等梁为西
 壁而交南山之苏林东西四水一面滹沱 郭璞传
 碝石出雁门山白者如水中有赤色 金元好问诗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0542-0820b.png
  山海经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
 柳北其山重峦叠巘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辽塞
 其水东南流经高柳县故城北城在平城东南六七
 十里于代为西北也以地势度之非今雁门
累头山在雁门废县西北六十里即勾注七峰之首也
 汉志中陵有累头 水经注湿水出于累头山地形
 志雁门有龙渊神亚泽祠志累头山之神能兴云南
 宋金胥有封号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0542-0820c.png
夏屋山在州东北三十里一名夏壶一名贾屋土人名
 草垛山山侧有西峨谷 水经注湿水东北左合夏
 屋山水南出夏屋山之东溪西北流 括地志夏屋
 山一名贾屋山今名贾母山在代州雁门县东北三
 十五里夏屋与勾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
 阻路所以分别内外也 师古曰贾屋山即史记所
 云赵襄子北登夏屋者 金志雁门有夏屋山雁门
 山滹沱水 山堂肆考夏屋山在山西太原府代州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0542-0820d.png
 东昔赵襄子北登夏屋诱代王使厨人操铜斗击杀
 之遂有代地 尔雅山中有异兽形如菟相负并行
 土俗谓之蹶注出夏屋山
凤游峪在州东十五里一名牛心山
白杨原在州东四十里令狐楚白杨庙记滹水旁注雁
 门山前峙盘礴相抵为堆为阜翳荟柯条如虬如龙
 广仅百亩厥高又倍信可以回薄日月而逃避风雨
 岂朔漠之气凝结于此乎坤元之精决泄于此乎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0542-0821a.png
鹿蹄石在州东四十里涧石上有双鹿蹄痕石下有鹿
 蹄涧堡
明月崖在州东五十里崖有石形圆似月
舜山在州东南十五里山上有舜井建舜庙舜子寺
王通山在舜山右距州二十五里以舜名一名龙谷
滴水崖在州东南四十里悬崖高十馀丈崖半一泉线
 悬洛洛不少辍
三台山在州东南四十四里三峰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0542-0821b.png
龙门在州东南五十里两山对峙
圭峰山在州东南五十里本丰而末□象圭之终葵山
 下明月岩象月盈东涧有峰半巅石窍洞开为名穿
 心洞俛入洞口辄高朗可容数十百人宋季夏丞相
 侄吉祥避元兵于此
东峨峪在州东南五十里两山墙立殆数千仞
香炉山在州南二十里四角棱起俨似商彝
凤凰山在州南三十里有天桂玉女玉案会仙养龙五
卷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0542-0821c.png
 峰东南十里有青龙门观旁有洗参饮虎二池桃花
 水帘丹砂藏剑诸洞相传孙真人鍊丹地又传隋仁
 寿二年凤凰见此上建来仪观名山为嘉瑞山
西峨峪在州西南十里一名荆山
紫荆山在州西南二十五里峰形似笔架
杀子谷在州东北二十里赤土沟北相传扶苏死此中
 有恨斯水 唐胡曾杀子谷诗至今谷口泉呜咽犹
 似秦人恨李斯
卷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0542-0821d.png
覆宿山在州东北三十五里自夏屋山入州界断而复
 起雁门落腰铺山穿南口八里庄入平原形圆似星
 一名馒头一名牛心一名伏牛州主山也
胡峪山在州东北四十五里峪口有脱甲石似甲挂痕
阳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
滹沱河在州南二里繇繁峙流入州境 沉沙浴泥沿
 代城南而西环绕如带流三里合三里河水又十里
 有奇合羊头神河水又数里合九龙河暨西峨河水
卷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0542-0822a.png
 又西南流入崞县界 山海经液女之水出于其阳
 又以䍶䍶系之
东关河在州东半里原出雁门山绕城东南入于滹沱
柏谷泉在东门外南流入滹沱
蓝水泉在东门外味咸
高泉在州东南三十五里后涸
龙雾泉在州东南四十里
谷口河在州东南五十里发源五台杨林岭流经县境
卷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0542-0822b.png
 谷口村民多引溉田
西泉在圭峰山西涧中合西峨河入滹沱 涧中有石
 正方而崇似翠屏高百尺水由上泻似垂珠伏石根
 下行数武由石窦中涌出出涧口又伏行石霤间又
 百武出趾下响似摐琴
洗参池在凤凰山下相传仙人洗药于此
三里河在州西南三里经西关南入滹沱
西峨河在州西南十里源出荆山北流入滹沱
卷二十六 第 31a 页 WYG0542-0822c.png
阳明堡东西河在州西南二十里源黄黑二龙池一名
 饮虎池
柳村河在州西七里上田都 通志名七里河经七里
 堡入滹沱
马站河在州西十里
羊头神河二在州西二十里一源茹解都黑龙池名东
 河一源茹解都黄龙池名西河又汇龙祠池上池水
 胥南流入滹沱
卷二十六 第 31b 页 WYG0542-0822d.png
龙跃泉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平地沸涌以巨石投之辄
 喷出旧传潜通燕京之天池
九龙河在西北三十五里南流入滹沱
金波泉在城北隅即八角井也水甚甘酿酒号金波
豹突泉在州北三十里雁门关西门外水源猛奋突出
 北流入桑乾河
饮虎池在州北
恨斯水源出杀子谷
卷二十六 第 32a 页 WYG0542-0823a.png
玉液井水甘 星聚泉 益美泉 澄玉泉胥在城内
 五台县
五台山在县东北百二十里环五百馀里上有五峰巅
 胥积土象台文殊师利现光地 大华严经东北方
 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
 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
 在其中讲演说法 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
 王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
卷二十六 第 32b 页 WYG0542-0823b.png
 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
 于中说法及有无量天龙八部围绕供养 文殊般
 泥洹经佛告跋陀罗此文殊师利以大慈悲生此国
 名罗聚落(即舍/卫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
 化如莲花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天
 童子有七宝盖罩覆其上 唐赵州从谂禅师九游
 五台到辄经夏而返一日束装有僧作偈留之曰是
 处青山是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
卷二十六 第 33a 页 WYG0542-0823c.png
 正眼观时非吉祥师负囊便行自此道化普被幽晋
 间又有台山路蓦直去公案(五台遗事殊夥独录大/华严经宝藏陀罗尼经)
 (文殊般泥洹经及赵州语录/二则以其为禅家深密谛也)明释德宝号笑岩北京
 人也尝赋清凉山證道歌序曰予登清凉冬观五顶
 如银即知菩萨示剥白净露之真体下都千峰似锦
 即知菩萨彰圆融具德之妙行此二不二体用一如
 用心及此忽然念断心境两忘共曼殊大士于石火
 光中共一见耳(清凉诗云文殊夥独登笑岩歌于山/志者以其开龙池天童天隐之先能)
卷二十六 第 33b 页 WYG0542-0823d.png
 (复振临济宗风也故前有赵州/后有笑岩乃复见清凉真面目)法苑珠林东有离岳
 火珠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北有玉涧琼枝
 中峰有自明之金环光之璧 感通传道宣律师尝
 问诸天佛法来此之始及域内圣道场处天名元畅
 者答曰周穆王时已有声教及此清凉山曼殊所居
 穆王于中建庙祀之 李邕五台山清凉寺碑在炎
 汉时卜中箭岭用肇造我清凉寺(按此则中箭岭乃/五台之主山也)
中台高三十九里顶周五里一名翠岩峰肩接西北二
卷二十六 第 34a 页 WYG0542-0824a.png
  台有五溪发源二溪左注清河三溪右由西台下出
  峨口入滹沱台有灵鹫峰今名菩萨顶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六一曰五台圣境一曰珠林花雨
  一曰灵峰胜境一曰斗室一曰翠岩一曰古雪 甘
  露泉在峰右 大宝塔在灵鹫前明慈圣后重建
  佛足碑在大塔右释迦遗双足迹玄奘自西域图写
  持归唐太宗敕令刻石 文殊发塔在大塔东拓跋
  魏时有贫女施发建塔供养明万历时掘得数绺其
卷二十六 第 34b 页 WYG0542-0824b.png
  色如金 杂花园在大塔前 凤林谷在台东南有
  卧虎石 西天洞在凤林谷北岭 梵仙山在东三
  十里有殊象寺西有井沟山下有般若泉 杨柏峪
  在井沟南 九龙冈在台南近竹林寺下有杨令公
  塔 竹林舍利塔在竹林寺前 清凉谷南四十里
  谷中有古清凉寺 清凉石在清凉谷岭西厚六尺
  五寸围四丈七尺面平正有螺纹能容众不为隘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二一曰水晶域一曰心会真如
卷二十六 第 35a 页 WYG0542-0824c.png
  清凉泉在谷北岩清凉寺东 罗汉洞在清凉寺北
   清凉桥在台南溪上 万年冰在东麓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曰净域 寒山石在东南三里
  玉花池在东南三里三泉入焉隋时池生白莲坚莹
  似玉七日乃萎代牧因建玉花寺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曰天开渌池 伽蓝沟在台西北
   万圣澡浴池在中北二台间一名涌泉相传文殊
  盥掌地游人多拭巾投之后浚凿搆亭清凉之谷澡
卷二十六 第 35b 页 WYG0542-0824d.png
  浴之地跳珠噀玉乃醒心地也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曰无垢 太华池在台上西北隅
  祷雨辄应 三珠泉在东南麓玉花寺旁其沸如珠
  距百武有七宝珠树高二丈下为一干岐分七条上
  复拱合为一见乔宇记 文殊浴池在台西足印宛
  肖王道行诗泠然止水清人意常涌文殊脚下金
  舍利塔 狮子窝俱在台西南岭山中圆光时现亦
  时有金莲钵囊熟棉花之瑞 柳宗元送文畅登五
卷二十六 第 36a 页 WYG0542-0825a.png
 台序云代间有灵山焉与竺乾鹫岭角立相应 孔
 天孕秋崖诗序代北之山有曰五台者名山也闻此
 中时有金银气或宝矿摄光于云岚之阻或金灯放
 彩于雨雪之霄或见弱翁牵狗老妪抱儿转眼又复
 不见台盘石上约可建五丈旗及其登也聚之千人
 不为多散之百人不为少凡此亦甚奇矣 刘继颙
 于五台柏谷置银冶取矿烹银北汉即其治建宝兴
 军 辽统和十年九月癸卯幸五台山金河寺饭僧
卷二十六 第 36b 页 WYG0542-0825b.png
  宋太平兴国四年于五台置银冶后废 宋初日
 本僧奝然来朝游五台山归国有谢表载宋史景德
 四年回鹘落纥遣尼法仙等来朝许游五台山 金
 元好问有台山杂咏十六首 清凉岭明一统志在
 县东北百里东竹林岭东南有南台岭西有清凉石
 清凉泉清凉洞(今之清凉岭即/汉之中箭岭也)
东台高三十八里顶周三里东望明霞如镜即大海也
 一名望海峰东溪之水北注滹沱东南四十里入阜
卷二十六 第 37a 页 WYG0542-0825c.png
 平县界西北二十里入繁峙县界台有那罗延窟(台/东)
 (畔洞可容人风寒盛夏有冰五色光时由洞中/出紫柏诗那罗延窟甚深密底里空明不可测)笠子
 塔在台顶 观音坪在北麓一里 古华岩谷在台
 西北华严岭上有法云寺谷内有碧山寺平章寺报
 恩寺金界寺 枣林在台东北 五王城在台东北
  天城在五王城侧 大会谷在台东山势似蟠龙
 众溪交汇滹沱源出此 华林在东南二十里 温
 泉在东南五十里有温泉寺 马跑泉在东南六十
卷二十六 第 37b 页 WYG0542-0825d.png
 里 旧路岭在东南五十里 铁铺在南五十里
 栖贤谷在西南沟有净土庵岩畔有滴泉味甘 观
 音洞在栖贤谷畔滴泉 化竹林在西南支山二十
 里 青峰在化竹林南 现圣台在青峰南 石佛
 岭在池南二十里 漫空石在台顶 研伽罗山
 紫府(赵无恤猎常山/西占紫云之瑞) 黄巍岭 楼观谷在那罗延
 窟东内有习观崖 明月泉在台西南山中相传以
 纱帛障目下视辄见月在水中有观海寺 毒龙池
卷二十六 第 38a 页 WYG0542-0826a.png
  龙常害物四十里内人畜不敢近唐释诚慧携净瓶
  锡杖庐其侧咒之龙入瓶七日乘风云而去 胡峤
  记石关路崖狭一夫可以当百此控扼契丹之险也
  又三日至可汗州南望五台山其一峰最高者东台
  也又三日至新武州
 南台高三十里顶周一里又南二里有古南台
圣祖仁皇帝御书古南台三字匾额 仙花山在南麓
  锦绣峰即南台也台当山阳地差暄金蕖日菊佛钵
卷二十六 第 38b 页 WYG0542-0826b.png
  花周崖灿发似锦绣故名 普贤塔在石城南二十
  里(憨山诗石裂峭崖天作/障寺居空界石为邻)白龙池在东南麓 插箭
  岭在东二十里宋太宗北征插箭 万木坪在西南
  四十里 龙宫圣堆近娑婆寺 圣钟山南八十里
   滴水崖南七十里 古竹林西南三十里有小如
  来像 虒阳岭西南三十馀里虒阳河源此 志公
  洞在清凉石南 法华洞在志公洞前 七佛洞西
  南二十里 金阁岭在台西北 天盆谷在金阁岭
卷二十六 第 39a 页 WYG0542-0826c.png
  左有天盆寺日照寺 宰杀沟在金阁岭下 蛇沟
  在天盆北土人名车沟明释宝印栖此有龙树庵
  海螺城在天盆东 九龙冈在南台西 千佛洞在
  台东北崖畔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曰禅悦
 西台高三十五里顶周二里一名挂月峰上有泉四十
  里至繁峙县界台有魏文帝人马迹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二一曰莲井一曰初地 八功德
卷二十六 第 39b 页 WYG0542-0826d.png
  水在台北
圣祖仁皇帝御制匾额曰宵润 二圣对谈石 狮子踪
  在对谈石下 牛心石在台东 文殊洗钵池在台
  东北又有泥斋僧习定处 鸟门在西北隅 龙窟
  在西麓 石门在西南谷 李牛谷在西北三十里
   禅堂沟在台西北 峨谷在西五十里 秘魔岩
  在西四十里天晦有风雨声下有龙洞唐秘魔和尚
  受法印于江西马祖居岩下因以为号常持木叉后
卷二十六 第 40a 页 WYG0542-0827a.png
 化于此僧业方亦翘足化岩下 萨埵崖在秘魔岩
 西 香山在中西二台间
北台高四十里顶周四里一名卟斗峰麓有七风云雷
 电惟出半麓云气瀰漫旋覆四十里众溪发源至繁
 峙川前入清河台有黑龙池(即天/井)说法台在台东 邓
 隐峰塔在台顶 生陷狱在后麓以繁峙张爱名
 罗汉台在台东 华严岭东南二台间 楼观谷在
 东南二十里 金刚窟在楼观谷左崖唐永淳二年
卷二十六 第 40b 页 WYG0542-0827b.png
 佛陀波利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梵本往来五台入
 金刚窟不复出一名万仙山唐邓隐峰于马祖言下
 契悟入五台窟倒立而化 白水池在楼观谷后与
 天井连水流经峨谷口入滹 五郎祠在楼观谷西
  玉泉 紫霞谷俱在台南清凉最深处也明嘉靖
 甲子释无边掘地得铜钵受斗馀遂成丛林即以大
 钵名陆庄简光祖常留玉带于谷之妙德庵 龙门
 在南麓下有留云北有藏云谷侧有金沙泉 仙人
卷二十六 第 41a 页 WYG0542-0827c.png
 庵在后麓 九女泉在台后七里 藏真谷在台西
 北 大黄尖在北二十里即古北台 卓锡泉在兰
 若寺 憨山 文岫山俱在西北四十里有黎峪寺
  宝陀山在北四十里一名宝山产银石碌又产天
 花菜 北台最高至者多阻风 古志以大黄尖为
 北台叶斗峰为中台翠岩峰为南台后以锦绣峰灵
 瑞时现且与四峰鼎立故定为南台则翠岩居中叶
 斗为北矣况大黄尖乃叶斗支山拟之叶斗殆培塿
卷二十六 第 41b 页 WYG0542-0827d.png
 然固不足以当五峰之列蓝谷传以中台高于北台
 则误指古北台也北台后有古木百章释惠湛得法
 荷泽入处其中止静辄三日乃起木又曰汝在生死
 穴中耽着何时是了湛倏大彻后人名其树曰生死
 藟
杨白峪在五台山有灵峰寺
天蓬山在县东十五里
虒阳岭在县东三十五里
卷二十六 第 42a 页 WYG0542-0828a.png
太师山在县东四十里
天和山在县东四十里有龙㓊泉
东明山在县东四十里山半一孔望县西月挂山
铁拐山在县东五十里削壁千仞中插二拐石上诗云
 一川流水漫何以促征桴空插山头拐舟人但仰呼
乌牛山在县东八十里
煖泉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下有泉恒温
仙人山在县东南五十里石岩上有人坐迹山腹石有
卷二十六 第 42b 页 WYG0542-0828b.png
 手迹山下石有双足迹胥西面立
黑山在县东南九十里五台平山界也
宝髻山在县南十里有香炉峰真潜洞避雨岩出碧阳
 砂岩上石棋盘土人云仙人奕于此
南神垴在县南十里宋孙俨南神庙碑邑南十里有山
 层峦耸峙乔松茂翳上有古祠俗谓之南神垴盖汉
 文帝祠也
㧓髻山在县南十五里两峰似髻
卷二十六 第 43a 页 WYG0542-0828c.png
莎泉山在县南十五里有莎泉寺
凤垴山在县南十里东西两山相接低昂起伏似凤盘
 翥
笔架山在县南二十里三峰高拔
柏岭山在县南二十五里
突兀山在县南四十里一峰出云上建老君祠山巅题
 刻云突兀峰
五洞山在县南四十里
卷二十六 第 43b 页 WYG0542-0828d.png
段亩山在县南四十里一名文山产紫绿纹石可作砚
简子山在县南四十里有赵简子庙
圣钟山在南台南八十里连南台上有仙寺岭三贤崖
 圣僧崖习观岩青峰宝陀峰胜迹二十有二
围垴山在县西南二里将雨云辄生
紫罗山在县西南八里峦高松茂元好问明阳观碑台
 州西南八里紫罗山之麓有保聚曰明阳
西峨岭在县西南七十里
卷二十六 第 44a 页 WYG0542-0829a.png
芦虎山在县西十五里形似伏虎
月挂山在西山上一孔玲珑似月
峰山在县西北二里环城三面有黑风洞下为九女泉
青山在县西北十里有古贤士居
玉皇垴在县北三里上有玉皇庙
龙泉山在县北五里有龙泉
锦屏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崇壁叠峦卉树五色
九女山在县北四十里有仙岩
卷二十六 第 44b 页 WYG0542-0829b.png
象山在县北五十里多松
阁岭山在县东北十里入清凉道也跨山为道跨道为
 阁云旋阁下辄雨汉名白云山
独龙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半有泉殊清甘下为龙池
 庄
二仙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小窦村南岩间二石远望如
 人一坐一立东半里为红崖迤东为太师垴下则龙
 湾
卷二十六 第 45a 页 WYG0542-0829c.png
 莲花山在东北六十里古竹林寺后山也
 铁勒山在东北六十里台西南六十里
 东峨岭在县东北八十五里
 射虎川在县东北百三十里穆尔赛碑记
上御极二十有二载春二月西巡五台毕事而旋由菩萨
  顶遵长城岭西千乘万骑雷鞫云奔道旁林莽蓊翳
  有虎伏其间众莫敢禦
上亲挽繁弱一发而殪之臣穆尔赛等请赐嘉名以垂永
卷二十六 第 45b 页 WYG0542-0829d.png
  久
诏从所请名曰射虎川
 华崖岭在县东北百六十里一名华岩
 黄石山
 仙迹山有一足迹
 石版山有二泉
 皮箱崖崖腹悬皮箱有珠书十六字人莫能识崖腹皮
  箱不可攀及有题壁诗云一索悬方笥人传中有书
卷二十六 第 46a 页 WYG0542-0830a.png
 千年容易过何日发琼琚
朱砂崖赤色
审户崖行者扪壁形似审户然
柏谷唐志柏谷有铜有锡有铁
纱帽山形似
金鸽岭王道行诗行过金鸽岭非复人间世
滹沱河繇崞县东流至河边村入县境至南河门合卢
 虒虒阳清水三河
卷二十六 第 46b 页 WYG0542-0830b.png
茹湖在县东十五里环茹村川皆山水聚为湖四面距
 山方四里水草布涯春秋雁多集此水温汉名文海
龙湾泉在县东四十里太师山下大泉二曰龙池小泉
 近百长松数千株覆泉虒水绕三面
沙沛泉在南门外味似酿
石窟南五十里河门虒水清水将汇滹沱水冲山而出
 山辟两崖壁立万仞崖半穴距水一丈径一尺清明
 前三日鱼跃出寖至盈穴昼夜不辍者五六日乃止
卷二十六 第 47a 页 WYG0542-0830c.png
 居民接筐篓其下恒获数千头鱼瘠而鲜肉袤不盈
 尺云
建安潭在县西南三十里有鱼
圣阜水在县西南四十里水侧石上有二手迹一足迹
泉岩河一名泉崖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泉岩村至槐阴
 合滹沱
孤屿沟在县西两山对峙宽裁数武涧深五六丈细泉
 循涧而出凿山开道以通往来
卷二十六 第 47b 页 WYG0542-0830d.png
九女泉在西北峰山下水温流合卢虒河
卢虒河一名虑虒源出县西北十五里王村流环县东
 南又名县河入南峪合虒阳清水二河入滹沱 金
 志有五台虑虒 五台旧曰虑虒久废后魏置驴
 夷隋大业初又改五台则虑虒之名旧矣
卧虎泉即卢虒河源
龙泉在县北五里
虒阳河在县东北四十里发源平地入独担山峡口经
卷二十六 第 48a 页 WYG0542-0831a.png
  东明山下至河口合清水河
 清水河源出东北百六十里华岩岭西南流经饭仙山
  下至石嘴合射虎川虒阳河卢虒水入滹沱
 龙池在独龙山下距池一丈有石罅清泉出焉祷雨多
  应
 神武泉在射虎川穆尔赛碑记
上西巡清凉遵长城岭而旋亲挽繁弱一发殪虎臣某等
  方将修除荒芜忽有清泉涌出林莽甘冽澄泓经冬
卷二十六 第 48b 页 WYG0542-0831b.png
  不竭
 东峪河发源移城村经孙家庄百兰村至河门合滹沱
 谷口河源出杨村岭西流至代州谷口村
 塔儿沟在五台山有杂华庵
 东峪沟由黑山关至城百里涧绕山行殊盘曲
 野马沟自探头至滹沱七十里
 石盆沟自茹村至东河口三十里
 石槽沟自河东口至城南四十里
卷二十六 第 49a 页 WYG0542-0831c.png
油盆池黑山下深不可测龙时见小身祷雨多应
石莲池池石胥象莲花
鱼洞泉在河口村南谷雨日盈尺鱼出数头则岁主祲
马跑泉在探头村前
济难泉在避事垴上
 繁峙县
秦戏山在县东北百三十里一名孤山明一统志俗名
 小孤 五台山志北台东七十里 吴黄省曾兽经
卷二十六 第 49b 页 WYG0542-0831d.png
 山海经曰秦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
 在耳后其名曰䍶䍶
憨山在县东八十里峻耸崎岖陟此难辨正方
华岩山在县东九十里
公主山在县东南二十里相传拓跋氏女东北边石有
 手足迹
小五台山在县东南二十里
宝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有南冶谷路通山东古有矿
卷二十六 第 50a 页 WYG0542-0832a.png
 砂
静明山在县南十里一名端横岭内有仙人石洞一作
 净明山上有净明寺
圭峰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内有滴水崖仙人掌
岩头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延袤八百馀里南连太行石
 崖巉岩此为其首有龙洞
大孤山在县西北五十里秦戏山近法池口三峰孤峙
 于平川之内其东又有小孤山
卷二十六 第 50b 页 WYG0542-0832b.png
茹越山在县北二十里有谷路通大同越翟畋上此山
 元兵获之恨奋吞茹
铁脚山在县北三十里有萧太后梳洗楼
龙山在县东北六十里
没泪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土人传萧太后哭而没泪
平地岭在茹越东北百馀里
唐山五朝志雁门郡繁峙有长城滹沱水派水唐山
钘山穆天子传庚辰至于钘山之下癸未雨雪猎于钘
卷二十六 第 51a 页 WYG0542-0832c.png
 山之西阿于是得绝钘山之队北循滹沱之阳是钘
 山当隶雁门关东隘诸山也
滹沱河在县东百三十里源出东北秦戏山流甚微涓
 涓如泻壶色青黑列如品字名三泉西南流三里至
 故福都合玉斗泉一名青龙泉西流数里名三泉都
 之三泉其泉亦列如品字又西流至砂涧东合北楼
 口水又西流至新兴村合华岩岭水经县城南西入
 代州界又经崞县五台忻州定襄盂县入直隶正定
卷二十六 第 51b 页 WYG0542-0832d.png
 府平山县界 礼记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
 恶池疏先告从祀者然后祭河也(恶当为呼/声之误)陈浩曰
 恶池并州川之大者河之从祀也 任布知正定府
 筑甬道属滹沱河跨绝泥淖 通典虖池发源在今
 雁门郡繁峙县界(通考/同)繁峙有虖池河源出县东南
 派阜山 汉志代郡卤城县虖池河东至参合入滹
 沱别并州川从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
 七十里 颜师古注滹沱出卤城 章怀注山海经
卷二十六 第 52a 页 WYG0542-0833a.png
 云秦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在今代州繁峙县东流
 经定州深泽县东南即光武所度处今俗犹谓之危
 度口臣贤按呼沱河旧在饶阳南至魏太祖曹操因
 饶河故渎决令北注新沟水所以今在饶阳县北
 元和志滹沱水出代州繁峙县秦戏山西南流径唐
 林县东又西南径崞县东又西南径秀容县东东转
 径定襄县北又东径五台县西南又东径盂县北
 薛士龙曰卫水东北合滹沱河过信安军入易水
卷二十六 第 52b 页 WYG0542-0833b.png
 元志泰定四年八月都水监廉访司正定路及濒河
 州县洎耆老会议言滹沱河其源自五台诸山来至
 平山县王母村山口下与平定州娘子庙石泉冶河
 合夏秋霖雨水涨瀰漫城郭每年劳民筑堤莫能除
 害宜自王子村辛安村凿河长四里馀接鲁家湾旧
 涧复开二百馀步令入冶河可以分杀其势 石宝
 泛滹沱河赋出自繁峙经于代谷放乎雁门之坂带
 于太行之麓朔方巨岳实扼其胸恒卫诸流半入其
卷二十六 第 53a 页 WYG0542-0833c.png
 腹气吞万壑激硊磊而未平势应三泉堕平原而逾
 蹙
品字泉在秦戏山即滹沱源西流由北台之阴注达正
 定 明乔宇滹沱源记自王庄驿西行五十里道瓶
 形关饮孤山村下村以小孤山而名即山海经所载
 秦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者村之西是有三泉鼎开
 相去仅五十步皆幅员尺许瀵涌正出浮清泄澜皎
 然不污故得保其明洁趋繁经代达于平山会于常
卷二十六 第 53b 页 WYG0542-0833d.png
 山为黄潦之流而归于海泉之最显于晋者以此
黑龙池在东南九十里西流三十里入岩头河经海子
 诸村流合滹沱
华岩岭水在县东南百里西北入滹沱
太华池在县东南百里深不可测祷雨多应水入滹沱
 明景泰时尝敕祭焉
峨河在县西二十里河出黑龙池经崖头诸村出于山
 口峨口在西岸沟子在东岸
卷二十六 第 54a 页 WYG0542-0834a.png
龙池在县北铁脚岭下
𣲖水
 崞县
崞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汉以山名县连峰叠嶂上左
 有崞山神庙庙左有甘露池地最燥民祷雨置瓶池
 中瓶滴甘露辄雨 后魏高宗兴安二年五月乙酉
 行幸崞山 太安三年正月壬戌畋于崞山 和平
 三年二月畋于崞山遂观渔于旋鸿池 太平真君
卷二十六 第 54b 页 WYG0542-0834b.png
 二年三月辛卯葬惠太后于崞山从后意也别立后
 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世祖田于崞山有虎突出
 长乐侯穆顗搏而获之世祖叹曰诗所谓有力如虎
 顗乃过之 太平真君三年冬襄城孝王卢鲁元卒
 葬于崞山为建碑阙自魏兴贵臣恩宠无与为比
 宋张忱崞山庙记崞县据崞山县因山得名予尝周
 览四顾其崇岩弘岭连峰叠嶂四隅环合列岫森然
 周围拱抱若城郭状谓之崞山不亦宜乎是山以西
卷二十六 第 55a 页 WYG0542-0834c.png
 北为主而峻极最高若城之马面状俗因以马头山
 呼之旧有神庙居山之阳耆艾传语云起邑之时有
 神兵夜助筑每出入神庙西北坡实崞山之西南麓
 也迄今名曰鬼儿坪可谓有功于国矣
五峰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横亘二十馀里五峰高耸根
 巨末锐似犀角然俯临滹沱似人伏首而卧巅有文
 殊堂有龙神庙 天涯为天涯五峰为地角
凭牛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有神池六畜饮水病辄愈
卷二十六 第 55b 页 WYG0542-0834d.png
 宋真宗尝封山神志称通圣郎君土人称牛羊将军
 山因以名
天涯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峭石壁立形似芙蓉土人名
 莲花峰山气温和雪下辄消麓有石鼓建石鼓神祠
  地形志秀容有石鼓山神 金志崞有崞山石鼓
 山滹沱河沙河 纥豆陵步藩至乐平郡齐献武王
 与尔朱兆破之斩步藩于秀容之石鼓山其众退走
  唐雍陶诗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卷二十六 第 56a 页 WYG0542-0835a.png
 金元好问诗九州上游推大卤独恨山形颇椎鲁天
 涯一峰今日看快似昂头出环堵
回光岭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五台五色云至此复回
 其说近幻
福寿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下有温泉山左即石鼓山
 明李楠诗自是群山第一山群山拥翠水围环更奇
 一窍通幽窅不独峰峦可解颜
将军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上有神庙庙前石上有马蹄
卷二十六 第 56b 页 WYG0542-0835b.png
 迹
逆草坡在县东南百里铜川相传鸟食母山为之赤草
 枝叶倒垂色胥红云
尧天山在县东南一百七里龙尾山西十里上有尧祠
 山后有神池旱祷辄应距县百三十里
龙尾山在县东南一百十里凤凰山西三里石类珠少
 紫上有池旱取水祷雨辄应
凤凰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石类凤毛及松纹可作砚
卷二十六 第 57a 页 WYG0542-0835c.png
双山在县南四十里上有寨
前高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崞山之西南峰也距崞巅十
 五里
阳武峪在县西南四十里 宋左拾遗张齐贤疏自河
 东初下臣知忻州捕得辽纳米典吏皆云自山后转
 般以授河东以臣料辽能自备军食则于太原非不
 尽力然终为我有者力不足也河东初平人心未固
 岚宪忻代未有军砦入寇则田牧顿失扰边则守备
卷二十六 第 57b 页 WYG0542-0835d.png
 可虞及国家守要害增壁垒左控右扼疆事甚严恩
 信已行民心已定乃于雁门阳武谷来争小利此其
 智力可料而知也
滴水崖在县西南四十里悬崖数十丈一泓长滴
烈女崖在县西南五十里以要氏二女投崖名详列女
 志
太子崖在县西南六十里以扶苏名一名杀子谷 史
 记蒙毅祷雨山川还系于代代州扶苏蒙恬诸迹当
卷二十六 第 58a 页 WYG0542-0836a.png
 改蒙毅恨斯杀子当入上郡阳周今延安府
黄嵬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跨宁化界 辽疆界石长城
 去宋熙宁七年争黄嵬山界三十馀里
正阳山在县西南九十里巅有玉皇殿
六盘岭在县西南百里
南坡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松萝蔚翠
柏枝山在县西二十五里石纹类柏枝陆寿光诗怪石
 深藏万柏文
卷二十六 第 58b 页 WYG0542-0836b.png
石佛峪在县西三十里
白仁岩在县西北四十里 弋谦白仁岩寺记代郡西
 行三十馀里抵茹山自茹山径入又西行五里许而
 抵崞其上有岩名曰白仁岩有寺名曰白仁岩禅寺
 实晋浮屠氏远公之肇造也(旧志入代今按碑/记属崞故两存之)
仙洞在县北十里有三门洞中土坚色赤气温
无京山五朝志崞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
滹沱河在县东一里源出繁峙孤山之阳西流至忻口
卷二十六 第 59a 页 WYG0542-0836c.png
 复折而东 繇代州西南流入县境绕城之东环抱
 城合来宣普济二河水又数里合阳武河水水益钜
 又六十里合板市河水自虾蟆石东折而过忻口
温泉在福寿山下
南桥河在南郭门外东流入滹沱
阳武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太子崖东流至双陵村入
 滹沱 滹沱阳武两河东西旋绕萦回若带 䍶产
 于阳武河俗谓之□子后见则岁必丰又见五台谷
卷二十六 第 59b 页 WYG0542-0836d.png
 口河
沙河在县南六十里东流入滹沱即金志沙河
铜河在县南七十里源出福寿山东流入滹沱
三泉在县西南五十里东流入滹沱 相传汉高帝驻
 师鎗搠地而三穴出水
瀑布泉在县西南六十五里岩有石人足下出泉
蟾酥池在县西北五里尝出蟾酥
龙泉在县西北三十里龙泉都左有魏郑公祠相传唐
卷二十六 第 60a 页 WYG0542-0837a.png
 魏徵率丘宿此尝祝天以剑插地获泉其源有二北
 曰上龙泉南曰下龙泉分三派合入滹沱
北桥河在北城门外东流入滹沱
板桥河在县北二十五里东流入滹沱
甘露池在崞山神庙左岁旱置瓶池中瓶上露滴其味
 甘
白水遗山隐元好问朝元观记崞山军节度阎侯德刚
 经画略定境内休息颇与方外士周旋所居卫邸里
卷二十六 第 60b 页 WYG0542-0837b.png
 白水出焉侯爱其景气古澹有终焉之志因以清爽
 自号幅巾便服香火晨夕
 
 
 
 
 
 山西通志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