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542-06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十九
  山川(三/)
潞安府
 长治县
太行山 长治居其巅东界在平顺县
五龙山南六十里高八百四十丈盘踞十二里一峰高
 十二丈五尺上有五龙殿(周泰记山高/二千五百尺)唐志上党有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542-0600b.png
 五龙山 十六国春秋西燕慕容永时有五色云见
 于此遇旱祷雨辄应因置祠以祭五方之神东北一
 里有小松窊枕岗而踞阜三面胥绝壑断崖北为云
 梯环山胥茂松李白诗所谓上党碧松烟也樵采者
 罔敢睨名龙山松 上古十纪二曰五龙纪春秋命
 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
 曰五龙遁甲开山图五龙见教天皇(此宜与肤施之/五龙山五龙池)
 (五龙泉云阳之五龙谷互考又东南三十里有五龙/山高二百二十丈盘踞十六里南连八俯坟四里)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542-0600c.png
 张说奉和圣制赐崔日用往潞州应制川横入练阔
 山带五龙长
百谷山在县东北十三里高三百四十丈盘踞六里石
 子河经南山峡上有柏谷寺一名柏谷山下有泉与
 石子河俱经南山峡焉 太平寰宇记百谷山与太
 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嘉境昔神农
 尝百谷于此因名山建庙仲春上甲日致祭 王基
 神农庙记绝顶之半廓以石涧俯瞰城郭世传帝尝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542-0600d.png
 百谷于兹 明一统志山与太行王屋相接多柏称
 为柏谷 半崖石上一镵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张去
 惑恭侍老亲游此至和二年三月初五日志一镵泰
 和甲子四月癸丑时雨小愆将害面麦谷不能殖投
 隙一祷柏谷佛祠是日雨沾足
小石山在县东五里高一百十丈盘踞五里南连凤凰
 山二里
凤凰山二一在县东五里高九十丈盘踞六里南连秋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542-0601a.png
 谷山四里一名塔儿岭一在县南五十里高八十一
 丈盘踞三里
风王山在县东六里高五十四丈盘踞三里南连壶口
 山五里
壶口山在县东七里高三十三丈五尺盘踞一里南连
 小石山三里两峰夹峙而中虚形似壶口下即古壶
 关县治上有平顶寺(明志汉于此/置关未覈)师古注壶口山在
 河东上党 潘炎九日紫气赋序景龙三年九月九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542-0601b.png
 日上与群官壶口山升高时有紫气光彩照日
秋谷山在县东南八里高百二十五丈盘踞三里南连
 五龙山三十里潞志拾遗秋谷山郡东五里 元仁
 宗大书秋谷二字以赐李孟秋谷者潞东山而李道
 复之别号也 姚燧李平章画像序上云未出阁有
 李道复日侍讲读亲而敬之尝召绘工惟肖其形赐
 号秋谷命集贤大学士王颙大书之手刻为扁而署
 其上又侧注曰大德三年四月吉人为山人李道复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542-0601c.png
 制
灵泉山在县东南十里山半石洞有清泉祷雨多应
金粟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高六十二丈盘踞二里
三嵏山二一在县东南三十里高二百一丈盘踞五里
 一在县西南五十五里高二百丈盘踞五里
佛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壶关界高三十丈盘踞五里
 一名佛耳山 刘麟诗佛有骨亦有齿晋岭盘空天
 下无择胜呈聪露其耳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542-0601d.png
浮山在县东南五十五里高二百丈盘踞六里上有宝
 峰寺
雄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高二百二十七丈盘踞四十七
 里上有三峰第一峰高三十六丈第二峰高十七丈
 八尺第三峰高十四丈叠嶂起伏似游龙奔马诸峰
 罗列特为雄壮相传元时有李仙自沁州升举卓剑
 雄山巅召山下宗族会集拔剑而去山有泉即剑穴
 也 东山坡有淘水 明李惟馨杜敩章诚结社称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542-0602a.png
 雄山三老
东山在东南七十里吕楠东山书院记曰东山在雄山
 乡即俗所谓东岭也仇氏族居于此乃于雄山之东
 岭建书院焉凡东山之水皆趋聚横池有格心桥
羊头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高百四十三丈盘踞四里南
 连三嵏山袤十三里南坡连高平县界山下有淘金
 河
雄东书院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高一百十五丈盘踞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542-0602b.png
 五里内连四贞山东连壶关县山
鸡呜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高一百七丈盘踞四里当郡
 之界鸡鸣两界皆闻有鸡鸣水 地形志壶关有鸡
 鸣岭一名大山
南云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高六十丈盘踞四里南连高
 平县界上有九江庙
二仙山在县南四十里高百四十八丈盘踞三里南连
 五龙山十三里上有宝云寺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542-0602c.png
鹞子山在县南六十里高四百九十九丈盘踞十九里
 西北山麓有济渎庙神座下涌泉殿前环五色鱼池
八谏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下有八谏水 长平之役赵
 军中有八谏而死者故名
石佛山在县南七十里高四十丈盘踞三里上有石佛
 殿
南泉山在县南七十里高百八十丈盘踞十里北山凹
 炉平沟涌泉流入八佾河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542-0602d.png
玉泉山在县南七十里高二百六十丈盘踞八里
天台无影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高六十九丈盘踞二里
 四周平坦日出入胥无影土人传娲皇炼石地名望
 儿台
五定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高九十丈盘踞七里
牛王岭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高百八十丈盘踞四里
黎侯岭在县西南三十里高百九十丈盘踞六里黎泉
 出焉有黎侯亭(郡胥石山独/岭为土山)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542-0603a.png
秀岩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高六十八丈盘踞五里
紫沙岭在县西南五十里高百八十丈盘踞八里南山
 坡连长子县界
石泉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七十三丈盘踞五里
团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百八十丈盘踞四里西连长
 子县界
兴龙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高一百十丈盘踞十里
秦洪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高四百丈盘踞二十二里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542-0603b.png
圣皇岭巽山在县西南六十里高百五十丈盘踞八里
圪堆岭在县西南六十里高五十丈盘踞一里
羊肠岭在县西南六十里高百六十五丈盘踞四里
福泉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丈盘踞十四
 里巅有福水襌院
首阳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高五百十丈盘踞三十五
 里南山坡隶高平西山坡隶长子有泉水
北珏山在县东北十二里高七百五十五丈盘踞十三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542-0603c.png
 里东北连平顺山东连壶关山北连潞城界南连百
 谷山五里
大奖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高二十五丈盘踞二里北山
 麓连壶关界
大凹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高五十丈盘踞二里
马驹山唐志上党有马驹山
淘水在县东南八十里源出雄山东坡北流合淘清河
 西至长子界入漳水 水经注淘水南出南陶北流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542-0603d.png
 至长子城东西转径其城北至沙河口东注于漳水
黎水在县南二十五里源出黎侯岭北流至城西土人
 名黑水河合石子河西入漳水
故城水在县西南十六里源出潞之故城土人名破城
 北流二里合石子河
龙潭在县西三十里一名金龙池
漳水浊漳自鹿谷发源东流经县治之南又东入长子
 界折而北经屯留潞城界入襄垣至县治东北隅又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542-0604a.png
 折而东入黎城界掠潞城之北东入平顺界出太行
 漳义口达河南彰德府界合清漳又合卫北流直达
 天津 王致中诗序乘便游发鸠见泉源清而且冽
石子河繇壶关北界经县境百谷山峡西南流环城西
 北下胥乱石又南会黑水河经暴河头入漳水凡五
 龙山东及壶关东北之水胥汇此洪涛声闻数里
百谷泉在百谷山神农庙前砥石涌泉寺僧引为伏流
 注为塘由螭口飞下大壑味甘虽旱不涸一名神农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542-0604b.png
 井上党记炎帝庙西五十步石泉二所一清一白味
 甘美呼为神农井
淘清河自壶关南界入县境经高河铺繇西南二十里
 杨暴村流至西北暴河头入漳水凡长治东南山外
 及壶关南界之水胥汇此西流至雄山北麓入淘水
 土人名淘金河
鸡鸣水源出鸡鸣山会雄山东南隅之水北流入八谏
 水达漳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542-0604c.png
八谏水源出八谏山会雄山西南隅之水北流合淘水
 土人名西火河
山水河 无本潦则繇五龙山奔趋而来环绕南关
首阳山泉流入师庄镇经横岭入漳水
玉露泉 甘泉 元晋阳张瞻甫知潞州重建德风亭
 亭前出泉二一曰玉露泉一曰甘泉
圣泉在莲华池东十馀武
国朝康熙元年涌出中多细鳞色似金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542-0604d.png
 长子县
发鸠山在县西五十里高二百八十八步盘踞三十一
 里西至横水村十五里东至川口村九里 水经浊
 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 水经注出麓谷与
 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
 也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散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
 山但以南北为别耳 正义刁黄鹿谷二山壮鹿也
  王鉴禹贡考有四星池是谓灵湫为漳水之源其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542-0605a.png
 山苍秀挺耸诸峰四面如列屏然鹿谷其别名也
 宋王大定灵湫庙额记县之西四十里有山曰发鸠
 其麓有泉漳水之源也有神主之政和元年夏祷于
 祠下未二日雨沾足敕名灵湫庙 邑人安宝刻鸠
 山胜迹三卷 山海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
 焉状如乌文首白啄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
 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542-0605b.png
 上党记屯留有鹿谷山浊漳所出有余吾城在县西
 北三十里发鸠隶长子鹿谷隶屯留是析为二山也
  地形志有廉山浊漳出焉是发鸠一名廉山也
梁山在县东南二十里高一里盘踞二里半东至长治
 界一里山下有梁水
慈林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递高五里盘踞十里东连紫
 云山十里山有一峰 宋龙图阁学士太康侯王益
 柔有慈林寺碑元丰四年立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542-0605c.png
紫云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递高三里盘踞十里接慈林
 壶口山 唐瑞应录明皇别驾潞州时与郡僚宴壶
 口遥见羊头山西北紫云朝拱因名曰紫云山一说
 壶关山东北现紫云云
庆云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递高一里半南至高平界一
 里连紫云山相传尧时五色庆云见此
羊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递高五里盘踞五里东至长
 治界南至高平界胥五里一峰最高上有石形似羊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542-0605d.png
 头 地形志羊头山下神农泉北有谷关即神农得
 嘉谷处 山下有谷泉 章怀注羊头山在上党郡
 谷远县 金志有羊头山发鸠山尧水 汉永初五
 年羌寇河内侍御史任尚击于羊头山破之诱杀降
 者二百馀人为罢孟津屯 上党记长子关城都尉
 所治令狐徵君隐东山中去郡六十里即壶关三老
 令狐茂上书讼戾太子者也茂即葬其山又云谷远
 有羊头山沁水所出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542-0606a.png
丹朱岭在县南二十五里岭南十五里为高平界 旧
 志称丹朱陵 山海经苍梧之山舜葬于阳丹朱葬
 于阴括地志丹朱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而内乡亦有
 丹朱墓九域志邓有丹朱冢相州之永和镇又有丹
 朱陵山西浮山县为丹朱食邑而平阳府及阳城县
 皆有丹朱墓府志辨疑曰陵为水溜其中甚大有古
 器非唐虞制大类秦汉以下物此必尧暄父子之墓
 而误以为丹朱陵也或又曰岭土皆赤色故名丹朱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542-0606b.png
 岭 丹朱城相传丹朱筑县治西南今废址少存
 唐十道图尧长子丹朱所筑古长子县治在此后燕
 慕容垂修筑 朱虚有丹山丹水出焉东丹西丹二
 水近有长阪远峻谓之行军陂古记传为丹朱迹
 明王世贞适晋纪行过长平为丹岭复上下险阻可
 三十里而稍平
江猪岭在县南四十里高平界即丹朱之南岭也
潜山在县西南十五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巅有尧庙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542-0606c.png
伞盖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二里盘踞三里南至沁水
 界二里一峰团垂形似伞盖有伞盖水
白佛头山在县西二十五里高二里盘踞一里半西至
 发鸠山二十五里有雍水 巅有白石形似佛头
九台峪在县西二十五里
化师山在县西三十里旧名古丘所谓丘山落然也唐
 时有僧化此故名
方山在县西六十里递高十里盘踞十五里东至发鸠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542-0606d.png
 山十里南至沁水界十里西至岳阳界二里北至横
 水村三十里乃潞安府之西界也越山为岳阳草峪
 岭有秦水 禹贡锥指方山一名盘秀
刁黄山在县西五十里
洹山在长子县洹水出焉
梁水发源梁山下东北流十五里出境合浊漳 水经
 注漳水东会于梁水水出南梁山北流至长子县故
 城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542-0607a.png
 沮尚子即长子之异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
神农井在县东南五十里羊头山下后魏风土记曰上
 党羊头山有神农井
莲花池在县南七里南李村西
五龙泉在县南十六里曲流十五里入浊漳 风土记
 慕容永据长子时以长治五龙山瑞应与泉相望故
 名
尧水在县西南十三里发源潜山尧庙东北流五里经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542-0607b.png
 故城南入浊漳 水经注漳水又东尧水自西山东
 北流径尧庙北又东径长子县故城南周史辛甲所
 封邑也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
 子即是县也秦置上党郡即此 五朝志长子有浊
 漳水尧水明一统志作浇水(按水经为尧水因尧庙/故云今志亦称长子有)
 (尧水明志/作浇水讹)
浊漳水源出县西五十里发鸠山流经刁黄村石哲镇
 南李村至县南五里东北经交李村漳河神村隶县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542-0607c.png
 境凡五十里入长治西南三十里名浊漳又经屯留
 至潞境西十五里交漳村与绛水合流名漳水至襄
 垣西南十里甘村合沁州所出漳河又至县东北三
 十五里合武乡漳河东流经黎城县东北二十馀里
 入河南林县界与清漳水合 括地志漳水一名浊
 漳水源出潞州长子县西刁黄山 地理志浊漳水
 在长子鹿谷山东至邺入清漳 唐奏议漳水能独
 达于海请以为渎 章怀注水经曰漳水源出上党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542-0607d.png
 长子县西发鸠山东北至昌亭与滹沱河合 清浊
 二水下流至武安县南黍窟谷合流为交漳口东过
 列人南经斥丘北繇斥章曲周钜鹿诸县入于滏迁
 徙无常相传南不过卫北不过滏今徙而南在肥乡
 县境 水经注浊漳水出上党县西发鸠山东过其
 县南又东径屯留县南屈径其城东绛水注之又东
 径壶关县北(长治县东南/有壶关故城)又东北径潞县北又东径
 武安县南(今彰德府武安县/西南有武安故城)清漳水自涉县东南来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542-0608a.png
 注之谓之交漳口(今涉县西北/有涉县故城)又东出山径邺县西
 至斥漳县南尚书所谓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者也胡
 渭锥指河由邺东而北漳从邺北横流至肥乡斥漳
 二县界入河故郦氏以为禹贡之衡漳也今漳至涉
 县与浊漳合流东经安阳临漳又东北经直隶成安
 县入肥乡曲周二县界禹贡之漳洚尽于此矣水经
 注所叙自平恩以下曰漳曰绛皆后起之名非禹贡
 之漳洚也 锥指河自宿胥口(浚县/南)至列人斥章之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542-0608b.png
 境左会衡漳经所谓北过洚水也自此东北入海及
 周定王时河南徙则衡漳东出循河故道而下至东
 光县西与大河合王莽时河益徙而南漳水遂专达
 于海故斥章以下水经通谓之漳水东北历平恩曲
 周钜鹿经县南宫堂阳扶柳信都昌成西梁桃县鄡
 县下博乐乡武强武隧武邑东昌弓高阜城乐成建
 成成平浮阳至章武平舒入海今言为彰德府之安阳
 临漳广平府之成安肥乡曲周顺德府之平乡广宗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542-0608c.png
 钜鹿正定府之南宫新河冀州保定府之束鹿又正
 定府之深州衡水武邑武强河间府之阜城献县文
 安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夫黄河经流尔雅谓之徒骇
 然则漳水即徒骇也 王莽始建国三年河由千乘
 入海漳自章武专达于海而绛水洹水淇水荡水青
 水胥入漳 宋时河分北流东流永济渠即清河也
 自入北流而漳至乾宁军今青县南合口入北流至
 今天津北三汊口入海 明正德十五年又自安阳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542-0608d.png
 决而南东入卫水(卫水即/淇水)卫水又东北至临清济会
 通河是正德十四年以前漳水未能济运自繇故道
 入海卫水之力亦少分于漳水至十五年后而漳水
 趋三汊口故道始绝克以全力济运也
黄黑白三龙泉在县西二十五里九台峪西
灵湫泉在县西五十里发鸠山下浊漳之源也上建灵
 湫庙祷雨多应池有鱼曰鳅色青黑祭讫投羹馔群
 出就食邑少鱼惟池有之人莫敢取传为神鲋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542-0609a.png
雍水在县北一里源出佛头山东流三十里经坡底村
 李庄村董村至长治合浊漳
蓝水在县北二十五里发源屯留县之盘石山东流二
 十里经县北岚水村合漳水一名岚水有石桥在北
 三十里 抱朴子尾生与妇人期桥下水至不去以
 致溺死因名其桥为尾生桥
陶水地形志有泉北流至陶乡名陶水合羊头山水北
 流入浊漳(当即/尧水)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542-0609b.png
伞盖水源出伞盖山下东北流五十里合浊漳(古名散/盖水)
秦水源出方山南流十里经沁水县东端氏镇合沁水
长湾水地形志长湾水东流至梁川北入浊漳
洹水源出上党长子县洹山东流至内黄县入白沟水
 经注云尔
 屯留县
良材山在县东三十五里高二十五丈袤二里周七里
 山面南多材木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542-0609c.png
嶷山在县西南九里高三十丈袤一里周三里山面东
 南 玉海后魏孝文帝幸潞州见山有伏龙之势疑
 而不进遂断山东麓以厌之因名嶷山后唐明皇自
 潞兴其应也 地形志屯留有疑山
凤凰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三十五丈袤一里周四里
 面南形似凤上有云影寺 地形志凤凰山一名天
 冢山
盘秀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主峰高四十五丈袤二里周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542-0609d.png
 七里山盘踞百馀里西南连长子庆云山北连沁源
 绵山山面南一名盘石山 岩岫盘曲孤峰峻削蓝
 绛二水出焉 地形志寄氏有盘秀岭蓝水出其南
 东流入浊漳 金志屯留有盘秀山绛水
红岭繇岭陟盘秀岭
莲花冈在县西十里绵亘四十馀里起伏迤逦邑之屏
 障
八仙台在莲花冈西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542-0610a.png
紫荆山在县西十五里开壁峪 明王世贞适晋纪行
 午饭余吾驿复陟高岭至数重四望皆山云日映带
 如万玉雉叠嶂高低作银海冲涛决排状已黑云从
 东南至大雨骤降道路几绝嵲□轻舆中下见数足
 蹒跚旁皆绝壑乃知浮沧海帆长江车太行道以危
 身借快目不易也
霜泽山在县西五十里高二十八丈袤一里周三里山
 面东南地高霜早(祝志在西/南九十里)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542-0610b.png
田石山在县西八十里高三十三丈袤一里周四里面
 北北至田石村脉繇盘秀来陡开巨嶂松殊郁茂
三嵏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递高三十里盘踞三十馀
 里三峰巍峻一名徐陵山一名麟山一名灵山相传
 为羿射九乌之所下有三嵏水 唐志屯留有三嵏
 山 宋崇宁间赐庙额封羿神为灵贶王岁以六月
 六日有司致祭 县旧志许慎曰羿尧时射官非有
 穷后羿也 淮南子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嵏之山杀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542-0610c.png
 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 疏仡纪唐
 时有窫窳凿齿九婴十日大风封豕长蛇之害民罔
 攸止帝于是择兵称旅屠长蛇于洞庭射十日缴大
 风于青丘杀窫窳禽封豕于桑林殊凿齿于畴华之
 野戮九婴于凶水之上而后万民复生 羲和君之
 子曰十日 屠直三嵏山碑石磴嵯峨丹梯嶙峋龙
 盘曲折凤岭纡回赤霞偕黄鹤齐飞白云与青松叠
 峙旧有庙名三嵏山之神宋崇宁间封显应侯 长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542-0610d.png
 治志旧志以为汤伐三嵏非也
浮山在县北三十里高二十七丈袤一里周三里山面
 南高耸似浮上建禹王庙
石聚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高二十二丈袤一里周三里
 山西南元至正间建石聚佛寺
上党谷
黄沙岭地形志屯留有屯留城有迈泽黄沙岭余吾城
三想山地形志寄氏二汉为猗氏北魏景明元年复改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542-0611a.png
 有猗氏城三想山上党谷有方山伏牛山
方山见地形志
伏牛山潘炎黄龙见赋序景龙二年秋九月五日黄龙
 见于上党伏牛山之南冈留久之又黄龙再见赋序
 景龙三年六月十五日黄龙再见于牛山
三槐山地形志屯留阳水源出三槐山东流合车台水
 东南入绛水
望天岭地形志乐阳普泰中分长子寄氏置有望天岭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542-0611b.png
 绛水所出有尧庙
鹿渎山通典有鹿渎山绛水所出
金龙池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康庄村东西广南北狭约
 五百亩有奇水光清澈
龙搆井在县东南十里宋村东深二丈祷雨多应
嶷水在县西南九里源出嶷山东南麓流百步许伏至
 县西南一里复见流一里又潜伏入绛水
鸡鸣水发源县西南十五里杜村东北入绛水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542-0611c.png
高丽水在县西南七十三里源出沁源县高丽村东流
 十里至县境张店村入绛水 晋地理志高丽水在
 屯留县西七十三里出沁源高丽村
蒲谷水在县西南七十三里源出荒草沟村东流八里
 至张店村入绛水 地形志寄氏有水源出蒲谷东
 南流入绛水
绛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盘秀山阴八泉村郭家湾
 经田石张家百盛棘侯寨何五湾至西连口又经西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542-0611d.png
 河陈家郭庄宋渡呈寺五湾隶县境一百十里 八
 泉竞涌流瀑如珠流经县治北东流三十里入潞城
 交漳村合浊漳 史记正义绛水源出潞州屯留县
 西南方山东北 后汉志屯留绛水出 地形志绛
 水自寄氏界来入浊漳因名交漳 文献通考金志
 胥云屯留有绛水 纲目集览绛源出潞州屯留县
 西南方 水经注漳水东径屯留县南又屈径其城
 东东北流有绛水注之绛水西出谷远县东发鸠之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542-0612a.png
 谷谓之绛水西出谷远县为蓝水东径屯留县故城
 南故吁子国也潞氏之属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人执
 孙蒯于纯留是也其水东北流入于漳故桑钦云绛
 水屯留西南东入漳 李钟奎绛水辨六月六日卜
 连口棹舟溯流而上繇莲冈过八仙台历东西两阳
 迤西折而南乌塌渠直上红岭曲折而下七八泉望
 之有翠嶂插空盘秀山也山下泉八出淙淙有声湛
 若冰壶已度石梁迂回三里赤霞壁盘曲陟岭怪松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542-0612b.png
 万壑奇鸟千啼是夕宿小萝庵明日沿流下十里如
 蓝过红岭三十里如丹又乌渠而东阳七十里两水
 合交半赪半缁土人名紫龙湾又明日放艇而东百
 里浪涌沙翻有若奔马旋至八仙莲冈水愈急色亦
 緅直经商山背折而北地渐阔水渐平不二里至连
 口 地理志信都下云故漳河在北东入海禹贡绛
 水亦入海盖县北故漳即禹河之故道而绛水出其
 南则漳水之徙流郦道元所称绛渎者也班固以为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542-0612c.png
 禹贡之洚水谬矣其后漳又复北道而绛渎无水故
 唐人谓之枯洚
八泉水在县西南八十里东流为绛水 地形志寄氏
 有八礼泉
蓝水在县西南九十里源出盘秀山阳流经长子县东
 北十九里长治城西南二十里入沁源道书名福地
  通考潞有蓝水
神女泉在县西北二十里源出二神头村层崖上西行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542-0612d.png
 六里至寨河村东口入三嵏水
三嵏水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发源三嵏山下东流三十
 二里至连村入绛水 文献通考舆地注胥云屯留
 有三嵏水又有三梭水通考云在屯留当即三嵏之
 讹
张厚泉在县北二里围三丈深倍之土人称龙潭祷雨
 辄应
神惠井在县东北四里郭庄村孔围四寸深二丈有奇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542-0613a.png
 泉源莫测疾者饮之多愈
马跑泉在县东北二十里发源石室村东流十里入绛
 水
积石水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南许庄发源石聚山下东
 流五里入潞城界合浊漳
龙泉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井周一丈祷雨多应
陈水水经注漳水又东陈水注之东经屯留县故城北
阳水地形志阳水之源出三槐山东流合车台水东南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542-0613b.png
 入绛水
 襄垣县
黄岩山在县东三十五里高六十丈盘踞三里西南连
 鹿台山石色黄岩下杳邃山麓有龙王庙
百谷山在县东南二十里长治界土厚石疏百草丛生
南峰在县南十二里峰上寺后有凉楼传为元察罕纳
 延太师河南王避暑地
五阳山在县南十五里山有五峰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542-0613c.png
鹿台山在县南二十里高百三十丈盘踞八里东连黄
 岩山十五里巅有文王庙 水经注漳水历台山与
 鞮水合 地形志建义有鹿台山及祠 五朝志襄
 垣有鹿台山 金志襄垣有鹿台山涅水漳水 刘
 龙诗沃壤似枰山下展人家如画水边居
五攒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高七十丈五峰环立盘踞三
 里南连屯留三嵏山五里中为南北往来之冲
桃林山在县西十里旧多桃上有香岩寺寺后浮图九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542-0613d.png
 层元季风折其半
狮山在县西四十里九龙村东又名九龙山高一百十
 丈盘踞四里西连紫岩山十五里 刘龙诗注邑西
 有九流山有峰耸出似狮子夕阳返照宛有生态真
 伟观也
紫岩山在县西五十五里色紫一名宝峰有麻衣洞深
 一里 麻衣僧后周绵上人修真紫岩山洞募建宝
 峰寺著相书金锁赋银匙歌行于世 刘龙宝峰诗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542-0614a.png
 注紫岩山有古寺曰宝峰与晋虒祁宫址相近雪霁
 紫气辉映景尤明丽
小虎丘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回辕店东南隅有泉 魏
 孝文帝幸洛于此回辕秋冬之交枫叶满山殊为清
 丽
松石林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庄里村峰秀松茂下有清
 泉 上党记邑带山林茂松生焉
二仙港在县北十里乐氏二仙女庙前有石池深冽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542-0614b.png
 李豸二仙祠记坎方十里有山裒然崛起名曰白石
 梯西有大谷蜿蟺屈曲将数十里其高下之势岈然
 洼然若垤若穴其整峻之状白石齿齿悬崖峭壁其
 石负土而出突怒偃蹇其潭黛蓄膏渟清冽甘寒傍
 有一区石平土厚坦夷爽垲二仙祠建焉
韩王山在县北十五里高九十五丈盘踞四里山殊迥
 秀上有韩王庙 刘龙韩山诗注韩山在邑城北有
 峰秀出诸山之表郁然阴森暑中望之辄有寒色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542-0614c.png
五阴山在县北二十里一名神头山 明一统志相传
 周公尝至此阴雾五日又传魏孝文帝至此天地阴
 暗五日慕容赤土剖心祭之天日复明 长子志赤
 土慕容永之后隋文帝时为左金吾将军(按诸说多/传为五阴)
 (山实五/音山也)地形志乡郡襄垣有五音山神祠
错上洪山在县北三十里山峰丛杂称名滋错
九仙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土人传云映峰岫若有九
 仙立其上云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542-0614d.png
笔头峰在九仙峰西形似笔头产笔头菜
赵王山在县东北四十里高一百十五丈相传赵襄子
 寓此又石勒屯兵有遗迹上有赵王庙
仙堂山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一百十七丈盘踞七里东
 南连黎城龙洞山四十里西北连武乡朱家凹十里
 势巍林密有泉 刘龙诗注寺之北山高千仞许西
 有岩岩中有洞列观音罗汉像深入十馀丈东有阁
 相传有石阑已毁惟斧凿痕存盖昔之藏经处也故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542-0615a.png
 识之 寺殿三佛其左为铁佛座前井二泉极甘美
 寺前南厓有龙洞中有五色云气若绘画然石柱中
 立有鳞甲若龙盘绕状其下有九折石渠渠内有水
 西为讲经坛有人面石取月梯醉雪石入山十里有
 水岩泉泻有声 山堂肆考仙堂山在山西潞州襄
 垣县山势巍峨上有龙洞及仙堂寺 赵三麒游记
 东堡驰十里至大石坡历枣凹又五里抵枰上越南
 横山复西折斜贝岭十五里上虹岭东有甘花南有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542-0615b.png
 贤亭两山重岚隐豹数盘至巅登望仙冈既陟复降
 悬岸千仞五丁半天开径为舍身崖复行二里栈腐
 中断结众衣带绾而下十八转始得石叶稍平出险
 抵寺佛座前各面一泉殿外二泉又名五泉寺寺外
 四匝石纯青中为独秀峰亦曰翠微西北接天井山
 可望不可及绝壁潮音洞外砌重台天将暝止僧舍
 旦西向琉璃洞洞口长石犹龙鳞甲生动上下四壁
 作玻瓈色一石佛水出于脐西罗汉石亦名铙钹洞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542-0615c.png
 遂过朱砂洞传有樵者鍊大还仙去折西有人面石
 班荆命酌明日南入石弄涧穿百樾中至下桥基又
 五里抵漳河大峡即齐高欢隔岸拜尔朱兆处 琉
 璃洞一名琉璃岩潮音洞一名观音洞上有仙堂寺
 山冈有琉璃岩岩中有石似人又有石九圈似车辋
 环水辋中旱涝不涸不盈前生石子药丸去则复生
龙洞山在县东北七十里黎城界洞深百里有奇入辽
 州境相传昭泽王修真于此祷雨辄应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542-0615d.png
仙人洞玉海唐明皇别驾潞州时襄垣北有地忽开十
 数里因名仙人洞
强记岭明刘龙有登强记岭诗
漳水源出长子县发鸠山经县境南又东入长治县界
 折而北经屯留潞城界共百五十里至县南二十里
 鹿台山下北流十里至甘村庄又西漳水土人名付
 壁河繇褫亭入县界东流六十里至甘村庄汇漳水
 环流城东北五十里至段堡村入黎城县界杨家庄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542-0616a.png
  河源一出长子发鸠山一出沁州漳源村胥流入
 县南十里合为一繇东而折复环县之西北至明嘉
 靖时决之东北不复西包郡守刘复初复之万历时
 复引东去河道终不复旧矣 水经注漳水又东北
 流径襄垣县故城南王莽之上党亭 刘龙漳江诗
 注水在邑城东环抱而流春时清浅可渡河东村落
 往来城市渡者甚众 潘炎漳河赤鲤赋序景龙三
 年春二月上巡属县至于襄垣漳水有赤鲤跃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542-0616b.png
雍子水在县南四十里源出西十里雍子村东流二十里
 入漳水
石泉水在县西四十里有石泉又西十里有煖泉汇流
 一里入漳水
甘罗水在县西北十五里东流至县北关桥一里入漳
 水东北杨村有甘罗庙一名甘泉水 王思诚过襄
 垣诗甘罗山下水汨汨几千秋 刘龙诗注城西有
 甘泉村甘泉涌出琤琤然若玉佩之声最甘美可爱
卷十九 第 34a 页 WYG0542-0616c.png
涅水一名小漳水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沁州覆甑山
 东流入县境北下良镇三十里至邯郸村入临水至
 县南合浊漳
史水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武乡县三史村入县境史
 属村东流屈曲三十五里至水碾村合临水
临水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榆社县八赋岭繇武乡县
 入县境西营镇东流四十里至段堡村入漳水
鹿哭泉在县东南李信村唐有人生子左臂一目怪而
卷十九 第 34b 页 WYG0542-0616d.png
 弃之鹿随乳焉后人收去鹿因失之遂滴泪成泉
下谷水源出西十三里李谷村东流十三里入漳水
 潞城县
伏牛山在县东十五里高百八十丈长五里周十二里
  邑志相传神牛食田禾昼伏夜出后神逐牛入山
 遂不复出 地形志刈陵有伏牛山 玉海唐中宗
 景龙间明皇上党别驾黄龙曾两见于此潘炎作赋
 以记其美
卷十九 第 35a 页 WYG0542-0617a.png
葛井山在县东南二十里高五百二十四丈长二十五
 里周九十四里相传葛洪师事鲍元炼药于此巅有
 葛井今在圆寂寺
盖井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巅有泉石覆于上
卢山在县南五里高六百八十五丈南连大禹山上有
 卢医庙
大禹山在县南十里高八百九十三丈北连卢山南连
 长治柏谷山上建庙邑人申仙遇葛仙翁于大禹山
卷十九 第 35b 页 WYG0542-0617b.png
 授太阴鍊形之术后祀城东二里白鹤观 周穆王
 召尹轨杜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之所因号楼观
 隋大业中改曰元坛寻复曰观 志楼观必著终南
 山志白鹤观必著大禹山从其朔也他仿此
无影冈在县南十里高三丈长九十丈周二里突起一
 丘形肖覆釜日照无影
三垂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三百五十二丈袤九里周
 二十八里有三阜 金志潞城有三垂山伏牛山潞
卷十九 第 36a 页 WYG0542-0617c.png
 水漳水
凤凰山在县西北五里高三百三十二丈长十二里一
 名天冢冈相传神农时凤凰巢此 地形志屯留凤
 凰山一名天冢山是天冢古属屯留也
龙山在县西北二十里高三百五十九丈北连马鞍南
 连凤凰势曲峦峻
马鞍山在县西北五十里高九百八十二丈南连龙山
 北连风洞名小马鞍山黎城县西南三十里名大马
卷十九 第 36b 页 WYG0542-0617d.png
 鞍山
风洞山在县北四十里高七百二十一丈长五里北连
 漳水上有石穴
微子岭在县东北二十里高二里袤十里盘踞二十五
 里上有三庙下有微子村相传微子封此
黄阜山五朝志潞城有黄阜山
潞水在县东四十里源出微子城至西流里合漳水
 阚骃十三州志有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 水经
卷十九 第 37a 页 WYG0542-0618a.png
 注阚骃曰有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按燕书王猛/与慕容评相)
 (遇于潞川也鄣固山泉鬻水与军入绢匹水二石上/党无他大川可以为浸所有巨浪长川唯漳水耳故)
 (世人亦谓浊/漳为潞水矣)水经注云潞水即漳水然潞自有源流
 合漳水合后称潞 玉海唐明皇为别驾时逐鹿于
 河鹿迫而入因逐之水不及鞯应弦获鹿后骑入者
 溺焉潘炎赋之 上党记潞浊漳也县城临潞晋荀
 林父伐曲梁在城西十里今名石梁潞县故城在潞
 城县西又东北八十里有黎城临壶口关至建安十
卷十九 第 37b 页 WYG0542-0618b.png
 一年从汹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梁以通于海 杨
 升庵曰冀州之浸曰潞有东潞西潞东潞今之张家
 湾潞河驿西潞山西之上党犹云梦有南梦北梦浯
 水有南浯北浯汉水有东汉西汉也 西流渡土人
 相传日夕时辄有神人乘流而渡
交漳水在县西南三十里浊漳水与绛水交流故名浊
 漳经屯留史河村至交漳村入县境繇下舍至安昌
 折而东流至安居又折而北至曹家沟入襄垣境自
卷十九 第 38a 页 WYG0542-0618c.png
 襄垣东流至县北马鞍风洞山下东南经石梁至潞
 河流入平顺境 水经注漳水东北流有绛水注之
  地形志绛水自寄氏界东入浊漳因名漳 山堂
 肆考潞州潞城县西有交漳村浊漳水与绛水至此
 交流故名交漳 石梁东北五十里荀林父伐曲梁
 即此桥今废
翟店渠水在县南十里山水侵田筑堤而渠入漳水
枯河在西门外二十步雨辄溢城下
卷十九 第 38b 页 WYG0542-0618d.png
养生井在县北行村
 黎城县
东顺山在县东十里以敕祀龙神名
蘑菇山在县东神山东北半里形肖蘑菇
启明山在县东十里一名晴山
大乘山在县东南八里
潞祠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上有潞子婴儿祠
风洞山在县西南十五里漳水之阴递高一里盘踞二
卷十九 第 39a 页 WYG0542-0619a.png
 里南连马鞍山山隶潞城地而洞口隶城界
五仙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五峰似人形
联珠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西连岚
 山山自西北延抵漳阳石巅漫突如珠
马鞍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南接潞
 城县以形似名
岚山在县西二十里递高一里盘踞二里西连广志山
 有龙井泉祷雨辄应 严杞五龙庙记黎城境内西
卷十九 第 39b 页 WYG0542-0619b.png
 去县五十里鳌山有苍龙又五十馀里龙阜山有昭
 泽龙西北二十里有岚山龙北去百二十里有石囤
 龙相望五里间有蜡冈龙皆能出云兴雨而最灵异
 者昭泽也
广志山在县西三十五里递高十里盘踞五里陟岭望
 见百里西北接武乡西南接襄垣一名王至山(山高/而狭)
 (峰峦/峻峭)
鳌山在县西五十里一名苍龙山
卷十九 第 40a 页 WYG0542-0619c.png
巁峪山在县西七十里有洞深六七里洞中有池深不
 可测不溢不竭洞中产钟乳石
玉皇山在县西北二十里递高五里盘踞二里东接涉
 县上有三皇庙
信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北连石老
 山隅峰峻削山麓有泉常盈不涸一名汛山
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亘岭悬崖西北屏障
石伫山在县西北六十里高二里盘踞三里石伫立肖
卷十九 第 40b 页 WYG0542-0619d.png
 人一名望夫山下寨村土人名石婆儿山牛居庄有
 石老儿山 水经注漳水又东北历望夫山山之南
 有石人伫于山上状有怀于云表因以名焉
九龙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九冈似卧龙有九龙山寨
积布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山形似积布 地形志刈陵
 有积布山
晒布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高辛时三仙女采不灰
 木织火浣龙须之布以供仙裳崖有巨石类盥盆名
卷十九 第 41a 页 WYG0542-0620a.png
 装台石
陇阜山在县西北百里山半有昭泽龙洞深数十里入
 洞十寻有池四胥深数尺又后有方池深不可测侧
 立戏水石牛二又后三池胥有水又后为水洞莹映
 晶杳人莫敢入唐昭泽王焦氏栖此 通志龙岩洞
 在武乡县东百里襄垣志龙洞在县东北百里黎城
 县界胥指昭泽洞也
白岩山在县北十五里递高一里盘踞三里北连信山
卷十九 第 41b 页 WYG0542-0620b.png
 山半有朱喙岩岩有穴穴口绛色齐神武帝与尔朱
 荣率众北望神武指岩曰此是天蟒口启绛色主杀
 人可塞之居人涂以垩遂名白岩 水经注漳水于
 是左右黄须水口水出台壁西张谭岩下世传岩赤
 则土罹兵害故恶其变化无常恒以石粉污之令白
 是以俗名之为张谭岩其水南流径台壁西又南入
 于漳
箕山在县北八十里彭庄许由墓在晒布崖下 平陆
卷十九 第 42a 页 WYG0542-0620c.png
 辽州正定登封东昌濮州诸地皆有箕山汝州有洗
 耳河东昌有巢父墓当阳有箕山洗耳河附志以备
 考
蜡冈龙山在县北一百十里
石囤山在县北百二十里一名龙山
曹庄北山相传魏曹义携妻子遁此立魏武庙云
金牙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高三里东北连玉皇山黎城
 山惟金牙最高夕阳尤晶莹上有北极庙
卷十九 第 42b 页 WYG0542-0620d.png
凤凰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新村相传神农时凤栖此
吾儿峪在县东北三十里古志黎侯城东北十里即三
 老令狐茂故地其形似壶踰东阳五里即吾儿峪
卧牛峰在县东北三十里长宁村有磐石寨形似卧牛
绣屏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长宁村递高三里盘踞五里
 东连金牙山列屏错绣元至正二年正月朔李仙姑
 尝蜕于绣山巅云
桃花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有桃花寨山半多桃
卷十九 第 43a 页 WYG0542-0621a.png
悬水崖在县东北八十里安居村崖悬百尺高广象室
 石无隙水渗石肤入潭上百千点下百千声疏似秋
 雨滴潭不涸居人胥饮此
壶谷汉灵帝时谏议大夫刘陶上疏上曰方今三郡之
 民皆已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口 章怀志三郡河
 东冯翊京兆也壶谷壶关之谷在上党也
松门岭五朝志黎城有积布山松门岭
铜山唐志黎城有铜山
卷十九 第 43b 页 WYG0542-0621b.png
东河在县东半里
南河在南关外寖北凌城
浊漳水渡在县南二十里繇潞城县西北界流入县境
 东流横经百里又东南流入潞城东北境
落水涧 漳汇而东水倏落危悬数百尺
西河在县西一里雨始成河
龙井在县西十五里岚山下祷雨多应
焦公马跑泉在县西七十里
卷十九 第 44a 页 WYG0542-0621c.png
田溪在城北源出岚山伏虎郊丈许辄伏至溪菇出委
 注东河以达于漳一名小河水尤清激
玉泉水在县北五十里原泉村山下有三石窍水涌出
 合流入涉县界汇清漳 金大定间道士关安道凿
 山趾为三孔水由孔出别派合流水中孤石秋涛屹
 峙
颍水在县北七十里乃小溪也
清漳水在壶口关北繇吾儿峪入涉县界 水经东过
卷十九 第 44b 页 WYG0542-0621d.png
 涉县西屈从县南 水经注按地理志云魏郡之属
 县也漳水于此有涉之称名因地变也 清漳入豫
 涉县境浊漳入豫林县西北境胥东至林县合流经
 安阳磁州临漳馆陶界入卫河卫河源出苏门山东
 流合淇洹滏诸水东入卫辉府浚县界
灵原圣井在县东北二十里
 壶关县
紫团山在县东南百六十里高二十五里盘踞二百二
卷十九 第 45a 页 WYG0542-0622a.png
 十里连太行山接林县界古紫团真人修真地龙眉
 子引仙诗以为金丹口诀焉有翠微洞洞前有白云
 潭巅常有紫气团圞如盖山麓瀑布如喷玉如垂虹
 溪如环如箭深谷之中有殷雷绝巅之上有烈日昔
 产紫团参后绝 元致和中王采辅道三十六景诗
 有迎旸峰倚秀峰碧萝峰老人峰金屋山鸱尾山天
 杠磨崖山仙翁崖东华表西华表濯缨溪南极园驻
 云亭 张铎紫团八景诗序王辅道诗刻半存得景
卷十九 第 45b 页 WYG0542-0622b.png
 二十有二取其尤彰彰者列为八景桥楼淙(去/声)即辅
 道之仙翁崖也云盖寺即驻云亭也照壁山即屏墙
 山也倚秀峰乃照壁前山最高而秀者辅道所著今
 名无称焉参园即南极园昔有传服参飞仙者本草
 亦品紫团参为上今园已垦而田矣濯缨溪辅道所
 著名磨崖碑旧名与今同将军峰东西二华表也诗
 招提依绝壁门拱二将军 周一梧记又有二仙翠
 微二洞白龙潭白云崇云云盖三寺又谓紫团山峭
卷十九 第 46a 页 WYG0542-0622c.png
 拔翠耸俯瞰云烟中间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
 内不可多得诸刹又创自隋唐而云盖先为坠崖所
 压仅得磨崖一碑至慈林有辅道三十六咏而已亡
 其十四舟车已通人迹罕至地主乏九方之识而山
 灵负盐车之泣此语殊悲宜勒山铭 栗应宏游紫
 团山记穿林木而上十里及慈云寺观元人三十六
 景诗碣游慈云石磴硈屈攀岩而下为云盖寺山势
 四壁巉兀西连王屋东俯林虑诸峰南北相拱带跨
卷十九 第 46b 页 WYG0542-0622d.png
 青莲白泉之胜为太行枢要复繇东峰入屏山遮地
 即为参园历西笔峰复西转观瀑布采药饮泉而归
 数日复陟西峰石局 云盖峰在紫团山以云盖寺
 名又山畔有慈云寺胥唐时名刹 翠微洞紫团真
 人而壁地也洞口劣容一人伛偻入转身而下侧足
 而行高低宽隘倏变山水与人间无异水源如缕如
 线如盏如碗石髓上腾为钟乳如槟榔葡萄穗垂地
 如玉柱巨至合抱坐如瞿昙立如阿修罗虎豹游龙
卷十九 第 47a 页 WYG0542-0623a.png
 闪烁变幻旁穴岐径旋转即迷深闇或烛不能燃莫
 穷其际相传直透太行外数百里云 凤台山在紫
 团山西二十里乐氏二仙冲举于此周一梧志西来
 诸山至此忽变庄严峭拔翱翔飞舞至于山巅万壑
 疏风群峰冒日一望海天杳然无际 樱桃掌在紫
 团乡宋大观三年李元儒乐氏二真人封号记比于
 寺之东南幽谷间曰樱桃掌得真人父母之墓其碣
 乃乾宁甲寅岁所作是时真人之亲丧久矣真人降
卷十九 第 47b 页 WYG0542-0623b.png
 神于巫命改此兆符验之应其事有五虽纪父母讳
 氏而不及其他(按冲惠冲淑二仙繇陵川/移居紫团乡益阳里云)
三壅山在县东南九十里递高二十五里盘踞二百四
 十五里山势壅障者三下有水名壅水东南入林县
 界 地形志刈陵有三垄山
大王山在县东南二十三里递高十五里盘踞八十五
 里后魏书望气者言大王山有天子气太武帝叠石
 为三峰欲厌之后唐玄宗潜龙于此 高欢请就山
卷十九 第 48a 页 WYG0542-0623c.png
 东食与尔朱兆盟襄垣水东乃舍大王山六旬始出
 滏口 地形志屯留有大王山上有关龙逢祠
羊肠坂在县东南一百六里
抱犊山在县南四十里高十三里盘踞七十五里 五
 朝志上党县有羊头山抱犊山文献通考金史胥谓
 在壶关境内
东山在东二里递高三里盘踞十八里 上党记东山
 在城东南晋申生所伐今名无睪
卷十九 第 48b 页 WYG0542-0623d.png
马驹山在县东十里高五里盘踞三十五里 唐志上
 党有马驹山相传后赵时有人获一石形似马驹因
 名
靖林山在县东七十里
龙山在县东南五里递高三里盘踞二十里
凤山在县东南五里递高三里盘踞三十一里上有凤
 山浮图
龙石山在县东南七里递高八里盘踞三十五里山巅
卷十九 第 49a 页 WYG0542-0624a.png
 石上有龙形祈雨多应
紫岩山在县东南十三里递高三里盘踞三十五里岩
 石紫土人名石岩头
乌泉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递高八里盘踞六十三里山
 半有泉伏流黑土
安公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陵川界递高九里盘踞六十
 四里相传比丘安公隐此未期卒俄而巅出石棺里
 人收葬之
卷十九 第 49b 页 WYG0542-0624b.png
麦积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以形似名
五指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递高二十里盘踞百二十八
 里连太行山接林县界
赤崖在县东南九十里
龙泉山在县南二十里递高三里盘踞十八里山胥青
 石中有砂石五丈
黄山在县南二十八里递高八里盘踞四十二里山色
 黄明崇祯六年生白脂民取以食名黄山面
卷十九 第 50a 页 WYG0542-0624c.png
石鱼坂在黄山后天新雨上辄有五色鱼现
楼峰在县南三十里黄台绝顶邑南境最高峰乃冯坡
 之亥山也昔人尝以多宝崇寿名之相传古有高楼
 址存
佛耳山在县南四十里长治界柏林镇递高十一里盘
 踞六十二里 张铎摩云寺记粤惟佛岭秀出壶关
 视地无垠与天为党萧萧阴壑郁郁乔林绝顶难攀
 纤尘不到若为登百仞之峤遂将渺万井之区信潞
卷十九 第 50b 页 WYG0542-0624d.png
 境之具瞻太行之支秀也
鸾山在佛耳山迤东一里
赵屋岭在县南六十里上有铁矿又产赤白石脂
赤壤山在县南六十里递高八里盘踞三十五里 地
 形志壶关有赤壤川其地寒而早霜 金志壶关有
 抱犊山紫团山赤壤山
神山在城西南一里递高二里盘踞二十二里
高望山在县西南一里高三里盘踞二十五里即南坛
卷十九 第 51a 页 WYG0542-0625a.png
 山 唐武德四年置壶关县于高望堡
栲栳山在县西南四里递高五里盘踞二十五里形似
 栲栳 郭恬诗虎踞真形胜仙坛亦壮观
大峪岭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铁矿
凤凰山在县北十五里递高五里盘踞三十五里 魏
 太平真居九年二月西幸上党诏于壶关东北大王
 山累石为三峰又斩其北凤凰山南足以断之
壶关山在县西北五里长治界递高三里盘踞二十二
卷十九 第 51b 页 WYG0542-0625b.png
 里山形似壶 通典有壶山
龙溪山近壶关山上建龙王庙
檀山在县东北三里递高三里盘踞二十五里唐徐王
 元礼为潞州刺史尝逐白鹿至此
风穴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递高十里盘踞七十里西有
 石窍深不可测听之尝有风气 郭恬诗古寺王岭
 下一穴自虚中
纯山在崇贤村刘龙壶关三老茂碑汉孝武时壶关三
卷十九 第 52a 页 WYG0542-0625c.png
 老茂上书史失其姓邑之故迹虽见郡志然实未得
 其地三原张君友直宰邑数载求之未释尝以公事
 过崇贤村访诸父老则曰村左纯山之阳有巨冢或
 言耕者得一片石隐隐有字藏之近村古寺取视则
 唐人令狐璋墓志也其序世系则曰昔先祖茂夹辅
 周室光翼汉朝封为壶关三老谥云徵君以茂为远
 祖茂之姓当为令狐矣
铁鼓山地形志壶关有羊肠坂静林山微子城铁鼓山
卷十九 第 52b 页 WYG0542-0625d.png
 五马门令狐徵君墓
五马门
燕子池在县治东南隅即甘泉池明景泰初知县蔺兴
 浚
乌泉所谓乌泉夕照也章经诗曲嶂转幽径盘回入长
 松
赤崖流泉在县东南九十里岩有石洞深一里内出卢
 甘石洞口有泉以土色赤名
卷十九 第 53a 页 WYG0542-0626a.png
濯缨溪在紫团山源泓澄澈
桥楼淙在紫团山山陉峭绝下视深壑众流奔汇
惠泽池在南门外壶关地高峻凿井甚难明洪武九年
 县丞郭柏浚池民始获水利
渠头沟在县南三里当要道之冲今改道于龙塘河
清流川在县西南三里一名进流川 唐贞观十七年
 移县治于清流川
壶水在县西北二里壶关山下发源北流经长治县西
卷十九 第 53b 页 WYG0542-0626b.png
 北注浊漳后涸
济众池在北门外明成化十四年知县王佑开
龙雨池武有备记县境北方则龙溪山也山形偏西故
 左向建龙须桥桥东为龙雨池水门即山麓石级叠
 浪宛若天造周计五亩馀深计三丈许
李郭井在甘泉池侧共四井
沾水汉志壶关有沾水东至朝歌入淇
 平顺县
卷十九 第 54a 页 WYG0542-0626c.png
葱蔚山在县东三里悬崖峭壁松柏葱蔚
靖林山在县东五十里
玉峡山在县东八十里
苍龙洞在县东南新兴二里深半里
彩凤山在县治南拔峦似凤头附岫似凤翼
麦积山在县南八十里以形似名
龙盘山在县西二十里达潞安府道相传龙盘此
狮子山在县西五十里东禅东里西南二里东平顺西
卷十九 第 54b 页 WYG0542-0626d.png
 长治南壶关北潞城首尾背足胥似狮子
广武山在县西五十里东禅东里相传广武君葬此
清凉山在县西安善一里上有清凉寺
马鞍山在县西东五谷里以形似名
虎头山在县西东五谷里
大岩洞 小岩洞胥在县西北东五马葭芦里洞有水
青羊山在城北县建山下山形似羊植柏青翠
青子洞在青羊里相传唐太宗第七子避难洞中一名
卷十九 第 55a 页 WYG0542-0627a.png
 七子洞
龙耳山在县北石灰里山形似龙两峰似耳
赤壁在县北四十里新安里赤壁村南石崖深涧高五
 丈有奇漳水至此急流落涧声吼若雷气腾若雾浪
 喷若珠
侯壁山在县北六十里侯壁里山多壁立
龙门山在县北八十里石城里赤壁村两山合峙山有
 三穴漳河南岸大石耸立土人传龙卧迹
卷十九 第 55b 页 WYG0542-0627b.png
虹梯在县东北六十里
豆峪在县东北九十里
马踏隘去豆峪三十里
崆峒山在羊羔村金大用龙祥观记王曲村张可用隐
 崆峒山谷之石室先病乏水倏石坼泉溜清冷味甘
 多汲不竭少汲不溢病者饮之获安人得以济
漳河源繇潞城东流入县境经王曲新安石灰耽车石
 城窦口等里东流入河南林县界合清漳 平顺漳
卷十九 第 56a 页 WYG0542-0627c.png
 名漳河源弥可證潞城潞源之为漳源也 水经注
 漳水又东径磻阳城北苍石水入焉水出林虑县之
 苍石溪东北径鲁般门西阙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
 石修坊崇基仍存北径偏桥东即林虑之峤岭抱犊
 固也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馀崿路中断四五丈
 中以木为偏桥劣得通行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自
 上犹须攀萝扪葛方乃自津山顶即庚眩坠处也苍
 石溪水又北合白水溪溪水出壶关县东白水川东
卷十九 第 56b 页 WYG0542-0627d.png
 径百亩城北盖同仇池百顷之称矣又东径林虑县
 之石门谷又注于苍溪水苍溪水又北径磻阳城东
 而北流注于漳水漳水又东径葛公亭北而东去矣
  虹梯传鲁般所凿当即鲁般门犹灵石之鲁班缠
 也崿路中断四五丈即所谓绝顶中断是曰风门也
 石磴西陛林虑在东故名平顺为西陛也 水经又
 东过武安县水经注漳水于县东清水自涉县东南
 来注之世谓决入之所为交漳口也
卷十九 第 57a 页 WYG0542-0628a.png
好水池在县东南隅味甘
济众池在南门外邑城之水汇此
周公泉在南山下建县初知潞州周昊凿三井
温泉在县北四十里新安里乐头村漳水潆洄处高崖
 深潭名大海小海涯际多泉水差温流入漳河
神虎泉在东谷里相传白虎入南山下存木箭拔箭得
 水
大禹泉在三池南里相传大禹经此相地穿井得泉云
卷十九 第 57b 页 WYG0542-0628b.png
双射泉在耽车里相传唐太宗征窦建德连发二矢拔
 箭水出
过水井在李庄村西南河渠居民穿渠得泉盖方员百
 步惟此过水去
龙王井在东禅北里相传梦龙王指地穿井得泉二眼
 云
三岔口池在县东南河渠
通津池在广里村河下今涸
卷十九 第 58a 页 WYG0542-0628c.png
 
 
 
 
 
 
 
 
卷十九 第 58b 页 WYG0542-0628d.png
 
 
 
 
 
 
 
 山西通志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