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542-03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九
  关隘一
 周官书夏官之职有司险焉掌九州之图以知其山
 林川泽之阻而达道路山林之阻则开凿之川泽之
 阻则桥梁之而其阸塞之宜阻者率无得通谓之司
 险管子凡兵主必先审知地图侵轶之险滥卓之水
 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
卷九 第 1b 页 WYG0542-0312b.png
 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城困殖之地
 地形出入相错之所然后举指不失明丘浚大学衍
 义补月令孟冬之月命百官固封疆备边境完要塞
 谨关梁塞蹊径实专为边境言焉夫封疆之固边境
 之备于要塞也则完之以扼其要冲于关梁也则谨
 之以限其出入然非但于人马可行之地而致其备
 于凡鸟兽往来之径仅可容足者亦无不致其谨焉
 此胥固圉之要画而山西关隘视九州尤重盖所以
卷九 第 2a 页 WYG0542-0313a.png
 东翼
神京西壮关中而南屏蔽齐豫匪止系于三晋也志关
 隘
太原府
 阳曲县
天门关西北六十里乾烛谷路通旧岚管州宋设戍兵
 金置酒官后废明置巡检司其东北崖隋炀帝为晋
 王时开名杨广道(县志隋鲁王/围广所建误)静乐县旧设娑婆隘
卷九 第 2b 页 WYG0542-0313b.png
 巡检司弘治十年改天门关属阳曲县 天门凌井
 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之东尽为天门去城可五十
 里山之西尽为凌井可八十里山势㟏岈辨路一发
 两崖山骨轮囷旁有深沟稍上有石梯层齿积鳞可
 二丈许 关有全民堡周约八十五丈高一丈五尺
 厚一丈六尺明崇祯末巡抚陈纯德建 又有西山
 石寨 魏安同欲修大岭道以通天门关 唐地理
 志阳曲有赤塘关天门关(赤塘关今在忻/州西南五十里)金史地
卷九 第 3a 页 WYG0542-0313c.png
 理志阳曲镇五阳曲百井(今柏/井铺)赤塘关天门关凌井
 驿 折可求统麟府师二万自府州涉河由岢岚宪
 州将出天门关以援太原金人据关不克进后越山
 取松子岭道出至交城遇宗翰之众大战移时可求
 远来新至劳逸有间故败绩 韩邦奇传报大举疏
 行委指挥等前去镇西卫代州天门关等处防守
 靳学曾关山赋尝经乏马鹿径天门皆奇绝峻危之
 极
卷九 第 3b 页 WYG0542-0313d.png
石岭关东北一百里忻州南四十里乃并代云朔要冲
 之路旧有戍兵金置酒官后废置巡检司明万历二
 十一年巡抚魏允贞以关岁久倾颓修筑砌石 李
 光辉石岭关碑去城东北一百二十里而近曰石岭
 关时太原守赵议曰石岭涸泉而环关皆山因石于
 山因灰于石其石城便中丞魏公采用之关之址延
 袤二百丈有奇城堞高二丈有七尺长广崇厚视旧
 增三之一城门二帽楼其上角庐四公署一区徙太
卷九 第 4a 页 WYG0542-0314a.png
 原锐卒二百人往戍简将统之 唐武德初并州大
 总管长史窦静请断石岭以为障塞便于固守 唐
 武德八年命张瑾兵屯石岭未至屯颉利兵已踰石
 岭围并州转扰潞沁李靖以兵出潞州道行军总管
 任环屯太行瑾战太谷败绩 唐长寿三年默啜攻
 石岭围并州复入忻代都知兵马使浑瑊自石岭关
 南督诸军犄角寇引去 唐中和元年十一月李克
 用将道太原节度使郑从谠塞石岭关 中和二年
卷九 第 4b 页 WYG0542-0314b.png
 李克用率蕃汉万人出石岭关过太原 后唐清泰
 中诏应州修茹越口忻州堙石岭关左右道 宋太
 祖征太原契丹遣兵来援安守正接战于石岭关大
 败之斩首万级获其将时宋师之陷敌者数百人守
 正以骑军驰之尽夺以还 开宝二年亲征晋阳三
 月辽师来援关南兵马都监何继筠时屯兵阳曲县
 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
 拒辽师谓之曰翌日亭午俟卿来奏捷也至期上御
卷九 第 5a 页 WYG0542-0314c.png
 北台以俟见一骑自北来急遣逆问之乃继筠子承
 睿来献捷生擒刺史二人获生口百馀斩首千馀级
 马七百馀匹器甲甚众初并人恃辽为声援及奏捷
 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城下并人丧气继筠以功拜
 建武军节度使 三年郭进田钦祚戍三交张思均
 从战于石岭关斩首万五千馀级閤门祇候齐延深
 苗日永陷军中思均鼓劲骑突入夺还 太平兴国
 四年正月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
卷九 第 5b 页 WYG0542-0314d.png
 署以断燕蓟援师三月进破北汉西龙门砦又大破
 契丹于关南 太宗征太原以王侁护阳曲塌地石
 岭关诸屯 金托克索在宗翰军以八穆昆攻石岭
 关屯兵数万杀戮几尽 元至正二十年八月命博
 啰特穆尔守石岭关以北察罕特穆尔守石岭关以
 南 九月博啰调兵自石岭关直抵冀宁围其城三
 日复退屯交城察罕调参政阎奉先引兵与战已而
 各于石岭关南北禦 二十三年十月博啰遣兵攻
卷九 第 6a 页 WYG0542-0315a.png
 冀宁至石岭关库库特穆尔大破走之擒其将乌玛
 喇殷兴祖博啰军由是不振 金崞县游完平治道
 涂二百五十里北自太和岭南至石岭关
阳曲湾北三十里 魏土地记太原界置阳曲护军
凌井口西北一百一十里西小店静乐县界 西小店
 堡 凌井村寨 安民堡西北八十里凌井驿周四
 十四丈高二丈二尺厚一丈六尺 凌井口即晋王
 岭唐中和二年五月沙陀战于晋王岭陷阳曲榆㳄
卷九 第 6b 页 WYG0542-0315b.png
 而退
扫峪村石寨西北九十里凌井口天门关之险要也
红土桥东北八十里盂县寿阳要道土焦卤不宜水民
 难卜居二十里无村聚 生民堡东北八十里红土
 桥周二十四丈高二丈二尺厚少减明末巡抚陈纯
 德建
柏井成晋驿堡东北七十里 唐大历中回纥入寇节
 度使鲍防遣大将焦伯瑜等击之牙将李自良曰寇
卷九 第 7a 页 WYG0542-0315c.png
 远来难与争锋请筑二垒扼归路坚壁勿出求战不
 许师老而惰其势易乘防不听伯瑜战百井大败自
 良由是知名 开宝二年田绍斌从何继筠扼辽师
 于北百井夺其鼓帜而还
贾庄寨东北一百七十里盂县界 兰伏村在交城县
 界丛山中 向阳镇北三十里 黄头寨北六十里
  蔡家寨
汾河渡在城西南路通太原县
卷九 第 7b 页 WYG0542-0315d.png
 凡各州县堡寨铺镇及临河渡口非甚险要而亦足
 以资防守者俱总列于后备参焉
 太原县
风谷山西一十里高七十八丈盘踞二十里有奇北至
 孔道西𨽻交城县入楼烦道乃唐北都西门之驿也
  后唐申王李存渥与刘皇后奔太原行至风谷为
 部下所杀
蒙山西北一十里高一百四十丈有奇盘踞三十里
卷九 第 8a 页 WYG0542-0316a.png
 刘曜及代将宾六须战于汾东曜兵败渡汾踰蒙山
 遁走 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峪通马首
 地管羊肠
晋祠镇西十里 晋祠堡高一丈七尺周三百丈 宋
 太平兴国四年曹翰从征太原军中乏水城西十馀
 里谷中有娘子庙翰往祷之穿渠得水人马以给
国朝顺治六年五月姜建勋围太原城 王师自大同
 府南援蓐食而行遇贼于赤桥花塔间大战贼败退
卷九 第 8b 页 WYG0542-0316b.png
 保晋祠堡围之贼溃堡出还汾州 金镇二晋宁晋
 祠 朱彝尊记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
 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
 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
 后城可灌也
东庄水堡晋水下流环堡胥水墙高二丈三尺砌以砖
 石周二里濠内外二道胥广一丈五尺密植柳树四
 周水田胥三四里沮洳不能驰马号为险固
卷九 第 9a 页 WYG0542-0316c.png
小店镇东十五里 小店堡高二丈八尺周四百丈北
 至大马村十五里大马村至阳曲老军营墩汛十里
 南至流涧村十五里又南至北格镇十里又南至徐
 沟同戈村墩汛十里东北至红寺村七里又东北至
 阳曲亲贤村墩汛十里东至郑村十五里又东至榆
 次砖井村墩汛五里乃太原四达道也
北堰寨在西山悬崖绝壁高数十丈 义井堡在西北
  南堰堡在西北义井南 董茹堡在西北南堰南
卷九 第 9b 页 WYG0542-0316d.png
  西寨堡在县北汾河西 王郭村堡在南少西东
 庄堡东 姚卲堡在王郭村堡南 孙家寨堡在汾
 河东 故驿堡在枣园堡南 南格堡在东南 辛
 村堡在东南 西贾堡在东榆次界 贾家寨堡
 张花堡 枣园头堡在晋祠堡南 巩家堡在东
 郑村堡在东 嘉节堡在县东北汾河东 许东堡
 在东北胥嘉靖十九年筑
汾河渡 南屯渡(往阳/曲县)小店镇(往榆/次县)东草塞渡(往徐/沟县)
卷九 第 10a 页 WYG0542-0317a.png
 榆次县
鹰山东南八十里峰陡似鹰小涂水出焉东南对八缚
 岭为八缚前劲
盘肠岭东南五十里危峻多巨木其势盘曲如肠为八
 缚岭鹰山前劲
榆城坂东南三十里壁立数十仞旁径险仄商旅多轮
 摧蹄蹶又盘肠岭之前劲也上有土寨下有悬窑
卧虎山罕山南积石巉岩状若虎伏 县志卧虎盘肠
卷九 第 10b 页 WYG0542-0317b.png
 之岭拱峙而雄镇嵯峨
三岔口东北四十里东北至寿阳要乐山三十五里西
 至鸣谦驿二十里南至王胡镇三十里为四达之道
什贴镇东北五十五里寿阳界寿阳山道又为井陉驿
 道
霍城铺(一作/斛城)东南九十六里至和顺县八赋岭十三里
东阳铺南三十里太谷县界
圣贤寨在砖井后 谷头寨北十五里 麓台寨即沟
卷九 第 11a 页 WYG0542-0317c.png
 为堑旁有曲径可通中平衍 杨壁寨中平四面深
 沟 训谷寨东北二十里形险天成 王胡里东悬
 窑东有沟深四十丈 鸣谦驿城北二十里围三里
  怀仁堡西南十五里 马村堡西南二十里 长
 寿堡南十八里 东阳堡南三十里 张庆堡西南
 二十里 使赵堡西北八里 使赵北堡南堡稍北
  永康堡南三十里 开白堡南二十里 陈胡堡
 南二十里 胡乔堡西南三十里 杨盘堡西北十
卷九 第 11b 页 WYG0542-0317d.png
 五里 源涡堡东八里 东郝堡东南十里 砖井
 堡西北二十里
 太谷县
马陵关东南七十里马岭上榆社县西北九十里路通
 直𨽻顺德府 马岭万山乱出一水旁流径转羊肠
 坡跻石磴松桧插天溪涧湍险隆冬雪封众壑春夏
 有千岁不消之冰 庞涓墓在马陵关半山中旧传
 庞涓夜见木下白书处
卷九 第 12a 页 WYG0542-0318a.png
回马谷东南三十里袤四十里马陵关在谷中通古邢
 州路有水合咸阳谷水南一十五里西注于汾五代
 时梁伐太原刺史张归厚军自马陵关入即此 金
 围太原萨里图败宋军于回马谷
长城东南八十里马岭上 唐地理志岭上有城其城
 自平城至鲁口沿山屈曲延袤三百里故名长城唐
 武德二年筑贞观元年废今属榆社县 宋初李继
 勋下辽州战带甲祠斩首万馀级追奔至长城擒其
卷九 第 12b 页 WYG0542-0318b.png
 将莫鲍叔掠人骑二百馀
四卦谷东南二十五里袤二十里谷中有泉分流四派
奄谷东南一十五里袤四十里东崖石壁名千佛崖谷
 中有水流合象谷水
咸阳谷南一十五里袤一十里山上有源泉流出谷名
 咸阳水西合回马水 城壕记秦伐赵筑城近谷口
 以咸阳兵戍之故名
白璧岭南七十里地形志阳邑有白璧岭樊阳水八表
卷九 第 13a 页 WYG0542-0318c.png
 山徐水
象谷东北五十二里广三百步袤四十六里谷中有水
 即象谷河
蒋谷在象谷旁 土地记晋阳东南一百一十里至山
 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谷有水曰蒋溪西
 北流西径箕城北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涡泽
小常铺东北二十里榆次界
上善堡 太白堡 阳邑堡 白城堡 敦坊堡 惠
卷九 第 13b 页 WYG0542-0318d.png
 安堡 洸村堡 桃园堡 辛村堡 西薄堡 张
 村堡 韩村堡 回马一堡 任村堡 侯城一堡
  登丰堡 董村堡 小常一堡 围场堡 东里
 堡 梁平堡 奄谷寨 牛许寨 阎村寨 东贾
 二寨 朝阳寨 杏林寨 四棱寨 范村南寨
 范村北寨 盘道寨 黑山寨 彭温庄寨 王弓
 村寨 东咸阳寨 白村堡 小常堡 胡村堡
 四卦堡 郭村堡 石象堡
卷九 第 14a 页 WYG0542-0319a.png
 祁县
龙舟峪关东南九十里南通沁州北通徐沟两壁皆山
 道傍有胡甲水置巡检司 龙舟峪巡检司旧在北
 关镇今裁
北阙镇东南九十里相传宋太祖取河东克金锁关即
 此
来远镇在盘陀东南去县七十里 来远寨来远镇东
 山巅围三百二十步高六丈四面临沟上石墙五尺
卷九 第 14b 页 WYG0542-0319b.png
盘陀镇子洪镇东南去县五十里 宋太祖由盘陀取
 太原
子洪镇东南三十里南倚双泉山山有双泉 安寨双
 泉山岭围二百六步西面墙高二丈壕深阔各一丈
 东南北三面墙高一丈九尺临沟门一座
团柏镇东南六十里白圭镇东南接太谷南接武乡
 金镇一团柏 白圭 团柏 鲁村 三家村 盘
 陀 团柏(团柏谷/当在此)来远 北关 以上八铺在祁县
卷九 第 15a 页 WYG0542-0319c.png
 东路北抵太谷县界南抵武乡县界 后唐赵德钧
 由土门口入欲并潞州兵乃趋潞州子延寿以兵属
 焉德钧屯团柏谷口不进废帝使自飞狐出击契丹
 后德钧南出吴儿(即吾/儿峪)会延寿于西唐废帝幸怀州
 遣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康思立将从驾骑兵出
 团柏救张敬达未至而敬达死
隆舟城东南三十里团柏镇东(北汉广运二年七月筑/隆舟城于祁县东三十)
 (里备宋师祁县东三十里有隆舟故城刘继元筑以/拒周戍河东记大平兴国四年春王师筑岚州次于)
卷九 第 15b 页 WYG0542-0319d.png
 (隆舟其/说差异)宋太平兴国初徐兴从潘美屯团柏谷奋与
 贼斗生擒伪兵马都监李美四年乙丑克隆州获其
 招讨使李询等六人五月丁酉废隆州隳其城 靖
 康元年二月甲寅尼玛哈攻太原不克分兵过南北关
 权威胜军李直以城降乙卯陷隆德府(隆舟谷古称/险要地合武)
 (乡山川观之/乃得其全)
胡甲水源出武乡县胡甲山之北流经龙舟谷(龙舟一/作隆舟)
 名龙舟水会合诸泉折而西流经县北又西经平遥
卷九 第 16a 页 WYG0542-0320a.png
 界入汾名昌源河下流多沙土俗呼沙河 宋制置
 使姚古率兵至隆州谷托克索与巴尔斯以步骑万
 馀禦之 隆舟谷一名隆州谷金沃楞和宁既败种
 师中进攻宋制置使姚古军于隆州谷大败之 金
 兴定四年岚州观察使瓜尔佳实伦言北兵攻平阳
 将及潞州还当由龙州谷以入太原请兵扼其归路
  金元光初义胜军节度使禹显扼龙猪谷(即龙/州谷)
 元军擒元帅韩光国追至祁县而还
卷九 第 16b 页 WYG0542-0320b.png
贾令镇堡北十五里以周贾辛为大夫名围八百步门
 三座壕一道深一丈阔二丈
白圭镇堡东北三十里围四百一十步高二丈五尺门
 二座壕一道深二丈阔二丈
新韩镇在县北冲天墩五
界牌头南二十里平遥界
南谷丰堡西北二里高村堡东北七里西六支堡东北
 一十里 武乡堡东二十里 温曲堡东南十里
卷九 第 17a 页 WYG0542-0320c.png
 谷恋堡东北十八里 王村堡东北七里 小韩村
 堡 胡帐都堡 小义村堡 炮守堡 东六支堡
 各高三丈围十五丈
 徐沟县
同戈驿城外北关西偏 日知录太原府徐沟县有同
 戈驿其名本取洞涡水此水出乐平县西四十里陡
 泉岭经平定寿阳榆次至徐沟县入汾今徐沟县北
 五里洞涡河其阳有洞涡村是也水经洞涡水出沾
卷九 第 17b 页 WYG0542-0320d.png
 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
 郦道元注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渊合兵邀击之合战
 于洞涡即是水也旧唐书昭宗纪天复元年四月氏
 叔琮营于洞涡泽(五代史唐/本纪同)新唐书地理志太原郡
 有府十八其一名曰洞涡宋史曹彬传为前军都监
 战洞涡河北汉世家李继勋败继恩兵于洞涡河(惟/魏)
 (书地形志晋阳下云同过水出木瓜岭一出沾岭一/出大廉山一出原过祠下水皆合道故曰同过西南)
 (入汾后人减笔借书同/戈今铸印遂作同戈)按徐沟无险隘而嶑峪金水
卷九 第 18a 页 WYG0542-0321a.png
 洞涡三河时涨洞涡尤源远势猛故唐宋行师多营
 于洞涡
徐川镇即今扎关土堡 战壕东北有第一阵第二阵
 第三阵之名 集义村唐李光弼守太原村民举义
 兵应之因号集义 同戈村唐高父子同日荷戈之
 说甚支当繇洞涡讹字耳
 清源县
仁山西北十里高七百五十步盘踞三百二十步北至
卷九 第 18b 页 WYG0542-0321b.png
 太原县洞儿沟山界三里
方山西南二十五里高七百九十步盘踞四百步西至
 交城县壶屏石山界四里
白石山西五里高七百六十步白石沟袤二十里有水
 繇峪中出
故驿镇北十里 尧城镇东南三十里 高白镇西南
 二十里
汾河渡 米阳渡东五里汾水南流阔八十步路通徐
卷九 第 19a 页 WYG0542-0321c.png
 沟县 孔村 青堆 阎杜
 交城县
故交村东北九十里 故交巡检司在故交村康熙四
 十年添设 古交城在县东北九十里河北都故交
 村 赵吉士议东北与静乐阳曲界其山若神师羊
 肠交山皆绝险而河北古交村当其奥左汾右孔二
 河夹之
东葫芦 西葫芦西北一百四十里榆城北 赵吉士
卷九 第 19b 页 WYG0542-0321d.png
 议西北与临岚永宁界其山若孝文吕梁刘王
 绝险而东西两葫芦承其冲右西峪左浑峪二水夹
 之 西峪浑峪二水至榆城而合
靖安堡西北一百四十里中西都寨子村明崇祯三年
 建营于堡设守备一员兵五百名以镇西北两山十
 一年筑堡周围一百二十丈门前后二 赵吉士议
 交城营移汛靖安古堡乘高列哨则东西两葫芦可
 控制也
卷九 第 20a 页 WYG0542-0322a.png
岔口村北一百一十里北至静乐天成川四十里明天
 启间建营房于孔河都岔口诸村防兵二百守备统
 之
卢峪口东北七十里唐尝立卢川县
中圈村西北八十里永宁州刘王村界
逯家岭西北二山适中之地
河北都故交村水泉寨 孔河都开头村龙头寨 水
 东都西冶村卢头寨 中西都梁家岔拔水寨 西
卷九 第 20b 页 WYG0542-0322b.png
 南都横岭村三山寨 洪安都北二十里石壁寨
 西南都西社近村三层寨胥高百馀丈四周石崖止
 有独行小径小门 羊肠寨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
 羊肠山 龙须寨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龙须山巅
 文水县
隐堂山西南二十五里汾州界一名子夏山山壑峭立
 有泉山东又有马跑泉西数里有石门 宋靖康元
 年七月庚子河东察访使张灏与金人战于文水败
卷九 第 21a 页 WYG0542-0322c.png
 绩戊申都统制张思正等夜袭金罗索军于文水县
 败之己酉复战师溃死者数万人思正奔汾州都统
 制折可求师溃于子夏山威胜隆德汾晋泽绛民皆
 渡河南奔
开栅堡北二十里开东西都堡周四里高一丈八尺据
 文峪口两峰相去丈馀殊号险固今为文峪河侵仅
 存其半 图经魏武帝筑当文峪口今开栅城是唐
 地理志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 开栅即宋西都谷
卷九 第 21b 页 WYG0542-0322d.png
 也金围太原都监马五破宋兵于文水节度使耿守
 忠等败宋黄迪兵于西都谷 宋将黄迪等以兵三
 十万栅于县之西山突合速与耿守忠合兵九千击
 之杀八万馀人获马及资粮甚众
孝义镇 小城南 开栅镇 石侯村 原东村 大
 象村 韩武西都 石家庄 下曲镇 北胡家堡
 岢岚州
天涧堡隘俗名暗门子在城北五里两山之间路通宁
卷九 第 22a 页 WYG0542-0323a.png
 武府明嘉靖四十年兵备道王遴修建台垣今废
 岢岚城在芦芽山西麓芦芽有大天涧小天涧 宋
 太平兴国五年筑长城于草城川沿天涧堡 长城
 城北一里俗呼长城梁旧志蒙恬筑一云赵武灵王
 筑嘉靖间牛圈窊掘石刻云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
 夫筑(宋筑长城/当近之)元致和元年九月天涧口皮库口穿
 堑垒石
于坑堡隘西北八十里
卷九 第 22b 页 WYG0542-0323b.png
洪谷堡隘于坑堡东路胥通保德州 欧阳修修岢岚
 城疏成德军路出土门经天威军平定军至并州又
 出天门关经宪州飞鸢军入洪谷方至岢岚约一千
 五百馀里 宋河外用兵河东郡县督饷转西界夕
 宿洪谷口知沁水县杨仲元相其地乃寇所由径路
 亟命去之民以困乏为辞不听寇果夜出劫诸部沁
 水独免
水峪关西北保德界 生地骨堆宋明镐在河东以岢
卷九 第 23a 页 WYG0542-0323c.png
 岚军当云朔路奏礼宾副使府谷张岊为麟府路驻
 泊都监兼沿边都巡检使驻岢岚张亢修并边堡砦
 初议置安丰砦于石神台岊以为非要害之地遂徙
 砦于生地骨堆以扼贼左右咸曰擅易砦地可乎岊
 曰苟利国家得罪无憾也卒易之缘是左迁复以麟
 府未解严复驻泊都监屯安丰即今水峪关地也
乏马岭东南五十里岚县界 尔朱兆弟智虎与兆俱
 走齐献武擒之于梁郡岢岚南山
卷九 第 23b 页 WYG0542-0323d.png
温泉小砦西南兴县界
三井堡在州西北四十里五寨堡西元为岢岚镇立巡
 检司后裁万历间兵备道许守谦建堡于三井村北
草城川欧阳修举米光浚状岢岚草城川正当北界要
 害之地去年北寇来侵军使米光浚应机拒守故独
 岢岚得不侵却地土亦不张皇 再举状岢岚当草
 城川一路地形平坦不比代州尚有险固捍禦控扼
 尤藉得人
卷九 第 24a 页 WYG0542-0324a.png
韩光寨北五十里 咸平中契丹聚兵五万屯草城川
 并代钤辖高继勋登高望之谓军使贾宗曰彼众而
 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
 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
 溃转战至韩光岭㐲发契丹果败相蹂躏死者万馀
 人获马牛橐驼甚众
天牢寨在东南 梁家店在南 温泉堡在西南 陈
 宁寨在西 粉蹄觜在西北 大化堡在西北 长
卷九 第 24b 页 WYG0542-0324b.png
 头山堡在北
 岚县
乏马岭寨北六十里城周三里高一丈五尺明洪武九
 年调镇西卫官兵守之后罢
范家口县北东北鹿径岭西北乏马岭范家口乃二岭
 出平原口也
界河口西八十里兴县界 界河口镇河在灰灰岭北
 烧炭山南
卷九 第 25a 页 WYG0542-0324c.png
天村寨北二十五里城周二里高一丈五尺明洪武九
 年调镇西卫官兵守之后罢
鹿径岭寨北六十里东有风洞沟又东有鹿径沟南有
 木瓜沟寨设巡检司
东河村砖堡 东村堡 普明镇堡 曲五寨 郭家
 庄寨 贯家庄寨 瓦窑寨 铜鼓山寨 草寨
 赤龙崖寨 铁青山寨 蒲胡山寨 野鸡尖寨
 大贤镇南三十里 普明镇南四十里 大蛇头镇
卷九 第 25b 页 WYG0542-0324d.png
 西六十里 东村镇东南三十里 上明镇西三十
 里 河口镇北五十里 吸百里镇西四十里 合
 会镇西南三十里旧名合河县乃尔朱荣之封邑也
  口子店北四十里 土峪店南十五里 前会店
 西八十里 王师店南六十里 青花店南三十里
  胡家会店北二十里
 兴县
黑峪口渡 裴家川渡 滩头渡 通典合河关在北
卷九 第 26a 页 WYG0542-0325a.png
 唐志合河北有合河关东有蔚汾关县西胥滨黄河
 上下亘一百五十里设渡口八 北会渡对府谷县
 小木村五里至南会十里 南会渡对葛付村五里
 东津对西津至裴家川二十里 裴家川渡至黑峪
 口二十里 黑峪口渡至巡检司十里 巡检司渡
 在巡检司村对采林村五里至罗峪口三十里 罗
 峪口渡对沙□头村五里至石灰口十里 石灰口
 渡对葭州西豆宇村至大峪口四十里 大峪口渡
卷九 第 26b 页 WYG0542-0325b.png
 对兰家会村五里至临县界十里 旧志山西自河
 曲至蒲津千五百里俱邻陜西河最狭而于神木渡
 河为尤易
黄河在县西五十里 黄河绕三受降城折而南由河
 曲入晋境经保德州南至兴县界为北会南会东南
 至裴家川口即岚漪水入河地(唐合河关在此/金合河津镇同)侧为
 合河即唐合河县治今山巅城址犹存西岸为陜府
 谷界南经张黄坞寨滩至黑峪口为秦晋通津西岸
卷九 第 27a 页 WYG0542-0325c.png
 为陜神木界下五里白家崖即蔚汾水合南川水入
 河地(唐蔚汾关/戍当在此)下曰软米㴶又南为巡检司旧志孟
 家峪巡检治此今废又经桑湾村至滩头西岸即神
 木川水入河地又南至狼峪沟为狼峪㴶又南牛家
 川东豆峪西岸即葭州界历大峪口至石灰沟入临
 县界南北亘一百五十里(河自北而南两岸皆崇山/列嶂左冲右击岚漪入河)
 (下为张黄坞㴶再下为眉夫㴶蔚汾入河下为软米/㴶神水川水入河下为狼谷㴶水冲巨石横列中河)
 (激浪声震数十里近者人不闻语声舟楫多不能通/木筏舵工当下㴶十馀里外审视不少差尺寸而后)
卷九 第 27b 页 WYG0542-0325d.png
 (敢下冬月冰澌高或至数丈舟筏胥不行仲春/季春亦然冱冬岸冰结而中流开尤为难渡)黑峪
 口冬月坚冰可通行旅与合河滩头三渡尤属要津
  元陜西河东路兵马都元帅石天应造舟楫建浮
 桥诸将多言水涨波恶恐劳费无功天应下令曰有
 沮吾事者断其舌桥成诸将悦服时金葭守王公佐
 攻函谷将图复故地及见桥成遂溃去
合河关在县北唐置 开元八年朔方军大使王晙讨
 兰池部康待宾诏并州长史张说相闻经略时党项
卷九 第 28a 页 WYG0542-0326a.png
 羌亦连兵攻银城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破
 之追北骆驼堰 宋志合河有乳浪砦盖即唐合河
 关乃西夏与宋往复驿路经涉渡口也金合河镇三
 合河津乳浪盐院渡 宋庆历元年秋元昊转攻河
 东及麟府不能下乃引兵攻丰州城孤无援遂据之
 又破宁远砦屯要害绝麟府饷道杨偕始请弃河外
 保合河津上不许会张亢管勾麟府军马破之于柏
 子又破之于兔毛川亢筑十馀栅河外始固 通典
卷九 第 28b 页 WYG0542-0326b.png
 楼烦郡西北到榆林郡九十里西南到银川郡三百
 里今繇兴县地界考之知为秦晋要疆
孟家峪西南五十里黄河崖路通陜西神木县明洪武
 三年置巡检司今裁近有穆家峪旧置巡检司寻裁
界河口东六十里路通岢岚州明洪武三年置巡检司
 北为大万山土名烧炭山岢岚要道 界河口有界
 泉新泉岚县蔚汾水入界口
蔚汾关在县东唐置
卷九 第 29a 页 WYG0542-0326c.png
大坪头 杄树堰胥在县东南 县界万山三大川经
 流山麓北川为岚漪水即岢岚水入河地而河南诸
 山则瓦堂村石壑村双山壑为要隘以在岚漪水南
 故少次之中川为蔚汾水发源岚县黄尖山流经县
 城入黄河而东则大万山为岢岚要道界河口为兴
 岚𦂳关西则黑峪口为神木通津南为南川水发源
 合查诸山西流至赵家川口合蔚汾水入河而川南
 山岭下则界岚县永宁临县至东南岚县界扦树堰
卷九 第 29b 页 WYG0542-0326d.png
 永宁界大坪头西则李家湾康宁庄铺为临汾通涂
 濒河采林渡大峪口为鄜延孔道
康宁庄南五十里 蔡家会南二百里
平阳府
 临汾县
分水岭城西北姑射山西接蒲县界旧有分水关今废
  周武帝攻平阳大将军宇文盛守分水关(分水古/作汾水)
张村岔西八十五里蒲县界
卷九 第 30a 页 WYG0542-0327a.png
漫天岭东北五十里与浮山县龙角山对峙山形荒漫
大尖山在东南曲沃襄陵迤逦而北
长宁关李克用自诉表晋州长宁关使张承晖录到张
 浚榜
高河镇北七里半即古高梁也 元丁亥四月金赫舍
 哩真袭击平阳行营招讨使权国王安扎尔于洪洞
 知平阳府事李守忠出援之会于高梁师溃入城副
 帅瓜尔佳常德潜献东门以纳金兵城遂陷 高梁郡
卷九 第 30b 页 WYG0542-0327b.png
 国志春秋高梁之墟今临汾东北三十里有故城(河/北)
 (图三十/七里)有高梁亭高梁堰春秋属晋杜预注平阳扬
 县西南有高梁城
吴村镇在西北 刘村镇在西 泊庄镇在西 伊村
 堡在东南 乔李镇在东北
 襄陵县
青石坂西南三十五里路通隰州山径崎岖明弘治十
 二年知县李高开为大道 一名白石坂刘彝开广
卷九 第 31a 页 WYG0542-0327c.png
 白石坂记白石坂在县治西南三十里贾朱村姑射
 山之巅石磴崚嶒路崎岖百转若羊肠然仅容徒步
 车辙马迹罕能至者循南五里许即豁都峪凡吉隰
 之属赴都省趋市朝四方之人利菽粟致刍荛以及
 官使傍午皆由此途然夹于两山之间雷鸣雨骤大
 水汎涨每为隔滞而此坂方峻险艰涉虞城李公图
 辟而平之凿石刬木分度受程庚戌春二月厥功告
 成广丈有四尺远千六百步有奇自坂下而东里馀
卷九 第 31b 页 WYG0542-0327d.png
 斜口有渠曰雀水冲当中路峪水至则往来犹阻公
 又搆桥一虹因名雀水甃巨石用资坚久由是车马
 毕经遐迩咸至向之隔滞者举得其便
两乳山西南七十里乡宁界
太平故关在县南京安镇后魏太平真君时立 金镇
 一故关 故关铁冶在京安镇 京安镇市西南三
 十五里 元设提举司今废
饮虹涧南二十里上有飞虹桥下通二郎沟 邢雷飞
卷九 第 32a 页 WYG0542-0328a.png
 虹桥记桥在县治西南三十里义店聚南抵关陜北
 抵京畿途所必由而夹岸陡绝涧深百尺桥踞两崖
 悬空巧构支柱交加麻生林立且覆之以屋栋宇凌
 空俨若虹飞
南涧南三十九里京安镇南接太平县故城里界
分水岭东南四十里龟山西南北袤二十馀里 卧龙
 山东南接曲沃翼城北接临汾浮山俱名分水岭三
 百里蒙坑岭当在内 晋太兴元年八月石勒命张
卷九 第 32b 页 WYG0542-0328b.png
 敬率骑五千为前锋以讨靳准勒统精锐五万继之
 据襄陵北原降者四万馀准数挑战勒坚壁以挫之
 按是时准据今渣石楼即县北刘元海城也襄陵故
 城今在县西南宿水店龟山峙其东北分水岭当即
 襄陵北原盖勒自东来全据霍山蒙坑之险以挫准
 势也(水经注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钘蹬也审并晋地势钘蹬当属)
 (蒙坑分/水岭)
京安镇在南 赵曲镇在东南 关戍里在西南 安
卷九 第 33a 页 WYG0542-0328c.png
 泽乡在东
汾河渡 郭村东一里 北陈东南五里 东徐南一
 十五里 大陈南二十五里至太平县陈郭村𨽻县
 境四十里
 洪洞县
分水岭西五十里蒲县临汾界
郭盆镇东三十里 洪洞地平沃东西胥列山崖东北
 为霍岳 郭盆铺接岳阳张庄
卷九 第 33b 页 WYG0542-0328d.png
宝崖东南七里秦壁村东北四壁高削俯瞰涧水明嘉
 靖二十年筑堡城与壁称
万安镇西二十里 阳曲镇南二十里 曲亭镇东南
 四十里 赵村镇西三十里
 浮山县
中条山横岭东四十里南通翼城东乌岭北达岳阳草
 峪岭东支遥接沁河界 北天坛山东北二十里中
 条别支
卷九 第 34a 页 WYG0542-0329a.png
 佛岭山东北三十里中条右臂 尧山一名北尧山
 东八里中条西麓距天坛二十里岿然高出上有帝
 尧庙 天坛山一名南尧山东南五里由横岭蜿蜒
 而至尧山西南山脉凝聚于此突兀撑空 黑山一
 名乌岭又名牛首北四十里中条别支(黑水源北/接岳阳境)
秦王岭北四十五里 唐秦王世民破宋老生于霍邑
 从霍山东分兵诡道潜行至此以扼前锋尝率游骑
 转战于柏壁村立庙岭上 宋志神山有韩买安国
卷九 第 34b 页 WYG0542-0329b.png
 史壁叠头等堡
神山废城县西南十里故县村 故郭城南十里东北
 西三面险绝惟南面平坦后魏书襄陵入禽昌有故
 郭城一说丹朱邑 地形志平阳郡禽昌即汉晋之
 北屈也神麚元年世祖禽赫连昌仍置禽昌郡真君
 二年改七年并永安属焉有乾城郭城
遵女里在东南 淳治里在南 忠孝里在西南 熙
 丰里在西南 敦崇里在西北 仁义里在东北
卷九 第 35a 页 WYG0542-0329c.png
 东张镇 王村镇
 赵城县
罗云山西四十里北接汾西南连洪洞西抵蒲县岩险
 巍峨上常有云气 罗云堡 罗云山有五峰罗云
 口为七佛峡即云岩也巅有泉 罗云里樊村里胥
 西四十里
乱石滩北二十五里接霍州界
秦王岭有三一在浮山北四十五里唐太宗南破宋老
卷九 第 35b 页 WYG0542-0329d.png
 生繇霍山至此一在灵石西南三十里太宗取霍邑
 驻兵地一在县南三十里名秦王坂
营田堡东南三十里 安定堡西十里 杨堡南十里
  王乐里南三十里 柴村堡东南四十里 胡坦
 里东南十五里 梗壁堡东十里 韩侯堡西南二
 十里 罗云堡西四十里 师村堡西三十里
 太平县
汾阴山南十里秦豫孔道东西绵亘三十里高一里迤
卷九 第 36a 页 WYG0542-0330a.png
 高五里 明时草木蓊郁行旅戒心及芟柞尽而四
 望弥旷南俯晋国故城又南则汾河五十里如匹练
 西为马头九原二峰东南为曲沃乔山紫荆山延袤
 隐见村聚稀阔万历十七年知县侯于鲁募民立镇
 名清储崇祯五年筑堡 梁纲清储镇记太平南十
 里许有阜隆起名汾阴山
太平关北二十五里襄陵县南三十五里为京陵镇太
 平为故关镇 太平古城一在县北二十五里今为
卷九 第 36b 页 WYG0542-0330b.png
 古城镇其北即古太平关也一在东北三十里即移
 于关东者今改为北故县 古城镇旧有堡明崇祯
 三年修筑邑之北境太平关在其后即后魏初设邑
 治也 五朝志太平有关官 唐志有太平关贞观
 七年置
蒙坑东四十里汾水东接曲沃界南北数十里坦然成
 大道而驰骑过之倏似身堕井底前有驿后有村胥
 以蒙名 蒙坑之险即卧龙山乔山绛山之险也玉
卷九 第 37a 页 WYG0542-0330c.png
 壁之险即汾水之险也古人名为天险 蒙村县东
 南二十五里 后魏天兴五年八月围姚平于柴壁
 姚兴悉众救之魏太祖甲子渡蒙坑逆击大破兴军
汾水关通考太平有汾水关
尉村西北一十五里 后魏世祖时山寇白龙凭险作
 逆诏镇南将军奚眷与秦州刺史薛谨自太平北入
 讨平之 明崇祯三年三月陜贼繇乡宁豁都峪出
 焚劫诸乡直薄城下知县魏公韩操火器禦之创建
卷九 第 37b 页 WYG0542-0330d.png
 砖城(按豁都峪为太/平西北咽喉地)
白波峪东南三十五里永固村 汉中平六月黄巾馀
 贼郭泰于河西白波峪筑垒禦他寇后黄巾灭垒废
西贾堡八里 万故县堡十五里 南刘村堡十五里
  南贾堡十五里 东到堡二十里 丁村堡三十
 里 敬村堡三十里 解村堡三十里 柴庄堡三
 十里即后秦姚子奇筑堡伐魏地 伯皇村堡三十
 五里 北社堡三十里 蒙坑堡四十里 沙女堡
卷九 第 38a 页 WYG0542-0331a.png
 四十里 史村九堡四十里 西张堡十里 永固
 寨三十里晋圈羊城汉末白波垒在此 南王村寨
 三十五里 万王村旁有龙门沟有文中子土龛志
 即白牛溪 清储镇十里明崇祯十年筑城 南赵
 堡十里 赵康镇二十五里东为古晋城 北柴堡
 二十五里即古晋城地 南柴堡二十五里西即古
 晋城 焦村堡十五里 李村堡二十五里 南毛
 堡三十里 北膏腴堡十里 南贾防堡十五里
卷九 第 38b 页 WYG0542-0331b.png
 西中黄堡十里 尉村堡十五里 道堡二十里
 西曹路堡十里 南北相李堡十五里 站里堡十
 五里 侯村堡二十五里西北近姑射山 故城镇
 二十五里太平关东南 郭店堡七里 北故县堡
 三十里隋开皇十年移县治于关东即此 堡头堡
 三十三里 陈郭三十五里灵源泉出西南
汾河渡 西吉东南三十里 东吉东南三十五里
 南王东南三十里 永固东南三十里 姚村东南
卷九 第 39a 页 WYG0542-0331c.png
 三十里 王村东南三十里 裴村东南三十里
 仓头东三十里 下尉东三十里 丁村东三十里
  毛村东三十里 史村东北四十里
 岳阳县
草峪岭东南七十里路通潞安府五十里至劳景村又
 二十里至屯留县界良马村
东邬岭东南一百里接翼城界 金志岳阳有乌岭山
 通军水 明一统志乌岭山名在平阳府翼城县东
卷九 第 39b 页 WYG0542-0331d.png
 七十五里上有东西通道二岭相对曰东邬西邬又
 泽州沁水县西北四十里有邬岭一名黑岭
刁黄岭东南一百五十里长子县西五十里
胜佛岭东北九十里沁源县界
千亩原通典岳阳有千亩原左传晋侯千亩之战即此
  括地志千亩原在晋州岳阳县北九十里 通考
 隋为千亩县后改岳阳
潼关隘北七十里石城内有营房
卷九 第 40a 页 WYG0542-0332a.png
千佛沟北五十里沟最深陡关隘垛石尚存
府城关唐志岳阳东有府城关今府城址在沁河西
猗氏关
安民堡今为连城西堡元时红巾贼乱创筑
乔岳堡今为连城南堡明崇祯五年知县乔王翰创立
 以为西堡犄角之势
湾里堡 五马堡 东池堡 尧兴堡 故县堡 永
 乐堡 高邑堡 曲成堡 东里堡 蓝村堡 孔
卷九 第 40b 页 WYG0542-0332b.png
 村堡 高壁堡 和川堡 唐城堡 亢驿堡 贾
 寨堡 弱柳堡 罗家山堡 辛庄堡 高城堡
 徐村堡 贾村堡 左村堡
 曲沃县
铁岭关西南五十里隘口村东倚绝巘西临大壑迤南
 石色如黛峰峻径仄车难并轨昔尝建关于此址存
  驿桥村四十里 隘口村五十里 隘口集古驿
 桥里 金沟泉在隘口村今废
卷九 第 41a 页 WYG0542-0332c.png
蒙坑乔山西为垆头山又西蜿蜒十馀里至于蒙坑西
 距汾河寖三里沟深径曲 后魏书将军安同曰臣
 尝受遣诣绛督租见汾东有蒙坑东西三百馀里蹊
 径不通 周建德五年十月武帝命齐王宪率兵六
 万还援晋州宪进军营于涑水齐主攻围晋州昼夜
 不息周间谍还者或曰城已陷宪遣柱国越王盛大
 将军尉迟迥开府宇文神举等轻骑一万夜至晋州
 宪进军据蒙坑为其后援知城未陷乃归涑川 唐
卷九 第 41b 页 WYG0542-0332d.png
 天祐六年刘知俊乞师晋王自将至阴地关遣周德
 威攻晋州败梁军于蒙坑 梁开平三年八月晋周
 德威攻晋州诏杨师厚往救德威以骑扼蒙坑之险
 师厚击破之进抵晋州晋兵解围遁去 五代史王
 峻传刘旻攻晋州周太祖遣峻为行营都部署得便
 宜行事军出绛州前锋报过蒙坑峻喜谓其属曰蒙
 坑晋绛之险旻不分兵扼之使吾得过此可知其必
 败也峻军去晋州一舍旻闻周兵大至即解去明日
卷九 第 42a 页 WYG0542-0333a.png
 峻遣骑兵追旻不及而还 曲沃南北皆山紫金山
 北六七里有浍水乔山南二十里有合水浍南合北
 邱高壑深各接于山而浍北合南东南浍高山东北
 覆釜堆踰翼以达于沃七十里中修冈孤阜平畴高
 高下下皆两水束焉而西复汇于汾此曲沃之大势
 也 刘崇引契丹扰晋州周枢密使王峻率兵拒之
 以陈州防禦使药元福为西北面都排阵使军过蒙
 坑崇夜烧营遁 蒙城镇东北四十里 滴水沟在
卷九 第 42b 页 WYG0542-0333b.png
 蒙城镇东十里今废
侯马镇西南三十里 曲村镇东北二十五里 高县
 镇西少北二十五里 柴村镇北九里 西庄镇北
 二十里
 翼城县
乌岭山东七十里沁水县西四十里山有东西通道二
 岭相对曰东乌西乌以山色黑名半𨽻翼城半𨽻沁
 水乃翼沁之险要也南为关子门岭乌岭迤南惟此
卷九 第 43a 页 WYG0542-0333c.png
 可通泽潞蹊径险隘较乌岭尤甚旧有石门今废
 浍水出东乌岭 西乌岭营属平阳 东乌岭营属
 潞安 东坞岭巡检司 唐会昌三年九月石雄为
 晋绛行营节度使代李彦佐时王宰屯万善刘沔屯
 石会关顾望莫先进雄涖事明日即引兵踰乌岭破
 五寨杀获千计 后周广顺元年十月刘旻攻晋州
 别遣陈思让康延沼自乌岭出绛州与都部署王峻
 会
卷九 第 43b 页 WYG0542-0333d.png
兜垛寨在东山 卫周祚守道王公平妖碑妖寇纠党
 二十年冇奇崇祯二年盘居翼沁蔓延于绛公孟夏
 二十六日自绛抵翼约十日可至南山曹公一带贼
 聚众谋拒而公于二十七日之夜率兵直抵山寨出
 其不意渠魁尽登兜垛馀党尽归山洞小洞无算大
 洞二十有九每洞辄深数里粟支数年公历洞口劝
 谕抗不应督兵亲攻破之随进取兜垛削壁悬崖环
 以沟涧贼守线径拥石下击公周阅寨旁取山间贼
卷九 第 44a 页 WYG0542-0334a.png
 寨门制如鞍状凡二百付每付伏二人禦石登山贼
 不能守而寨破矣门鞍之计亘古兵法未闻 明季
 土贼哈哈教主盘据东山兜垛寨
国朝顺治元年邑令赵昉尝剿之后安定国乌合馀党
 复聚东山邑令胡献瑶率壮士分道擒二十馀人孽
 党胥剪
龙化镇东四十里东据乌岭西临翼城南连绛县北接
 浮山扼要地也 隆化镇即隆化城周镇也北齐隆
卷九 第 44b 页 WYG0542-0334b.png
 化元年周武帝取浍州齐置镇于此以禦周师故名
 隆化金兴定三年置隆化县元宪宗二年废今在隆
 化村
历山东南七十里界翼城垣曲间山上有舜王坪西南
 瞽冢村属垣曲西北黑谷村属翼城山东诸村属沁
 水阳城此四邑交会境也(郑康成曰历山在河东纲/目曰舜耕于历山生于姚)
 (墟今邑北门外冰/清镇传为姚墟)
家谷竹书纪年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
卷九 第 45a 页 WYG0542-0334c.png
 轸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
孙壁西北二十七里 凤架坡西北五里 王庄堡东
 北二十里 东西河底村东北六十里 上交堡东
 北五十里 下交村东四十五里 隆化东四十里
 保内乡 北绛东二十里 庄伯谷东南十七里近
 七里坡 中堡南二十里贺水乡 合云堡西南二
 十里
 汾西县
卷九 第 45b 页 WYG0542-0334d.png
高堆底西五十里康熙十二年邑令蒋鸣龙建高宁堡
 记曰蒲隰通衢姑射要道山则壁立千寻上凌霄汉
 东西北三隅陡峻惟南鸟道一线可登 高宁堡墙
 周一百三十三丈八尺高二丈 旧并高冈里接三
 云里
凤吹岭西七十里隰州界
圪台头西南四十里
克城西南七十里蒲县界
卷九 第 46a 页 WYG0542-0335a.png
勍香镇 凤头镇 水润镇 乾河墩在南 店头墩
 在东南 连村墩在东通仁义驿 神符堡在东
 乾河堡在东南 僧念镇在南 团柏堡在南 伏
 朱堡在西南 头化堡在西姑射山外 回城在西
  王提堡在西北风吹岭东南通隰州 对竹堡在
 北 沙要堡在东北通灵石
 灵石县
冷泉关北四十五里即古川口也关外迤北皆平原旷
卷九 第 46b 页 WYG0542-0335b.png
 野而入关则左山右河中通一线实南北咽喉要地
 有渡 县志北有灵石口之严关 自介休县义棠
 镇南至灵石阴地关贾胡堡皆古雀鼠谷水经注所
 谓数十里间道隘者也 桑平峪河在冷泉北十里
 居民千馀家山水湾绕特异(冷泉在县北四十里传/为大云寺中井又曰堡)
 (中/泉)冷泉堡冷泉关东山上 桑平堡在县北五十里
 桑平峪村南山上冷泉镇东一里许 灵石口巡检
 司明洪武八年置于冷泉镇今裁 沈复礼修冷泉
卷九 第 47a 页 WYG0542-0335c.png
 关记隆庆丁卯冷泉失守汾霍动摇又曰万历甲午
 改汾州为府灵石𨽻焉冷泉无守而平阳之门户撤
 越二十年襄陵吏科都给事中李瑾上封事直陈冷
 泉为平阳锁钥上可其议于是平阳有灵石如故
郭家沟南二十五里两山高峙中界深沟明嘉靖己酉
 平阳知府聂豹筑台起楼于沟南题曰天险并建官
 厅三楹及窑洞数十以宿防禦官军沟跨一木桥岁
 久圮敝万历二年知县白夏易以砖石仍建吊桥于
卷九 第 47b 页 WYG0542-0335d.png
 桥北深堑以遏敌冲(石桥亦/扁天险)县志南有郭家沟之天
 险 霍州志灵石与霍隔百里中凡岭六有关曰天
 险 辛珍郭家沟桥记桥在韩侯岭南常家山巍峨
 巀嶭与太行相参岁雨集则绵山及众壑之水澒洞
 奔趋日浚岁深遂益埝洼两坂峻倚陟降者靡不惊
 眩而忧僵蹶况阴雨寒冱积雪坚凝者哉 郭家沟河
 在韩侯岭常家山中山峪水会流经鲁班缠(俗谓之/鲁班桥)
 入汾 鲁班缠在县西南四十里地极峻崄上有寺
卷九 第 48a 页 WYG0542-0336a.png
 传为鲁班所修 韩侯岭在南二十里汾河东相传
 葬淮阴侯首于岭 灵石有韩信岭志传多讹按汉
 书曹参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信
 下井陉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于邬城戚将军
 出走追斩之邬城即古邬城泊苏林曰邬太原县今
 介休地介休南即灵石是必夏说尝阻雀鼠谷之险
 而信据岭以扼其要乃克破之于邬城东耳
秦王岭西南三十里唐太宗取霍邑驻马于此 老生
卷九 第 48b 页 WYG0542-0336b.png
 寨高四里对秦王岭宋老生筑以拒唐兵唐将攻霍
 邑而不得进因霍山神语从微道进遂破之
蛤䗱岭西南五十里即古贾胡堡唐兵取霍邑驻此俗
 呼蚰子岭
阴地关西南五十里即南关镇(冷泉关在北此/称南以别之)唐宋以
 来雄关横亘今关废遗址犹存 宋地理志灵石有
 阳凉南关阳凉北关(邑旧志载仁义/镇为阴地关)明一统志关在
 县南二十里汾水西其地燥亢视冷泉迤北差煖故
卷九 第 49a 页 WYG0542-0336c.png
 名 仁义河在县南四十里源出沁源流经石膏诸
 山南过仁义镇至南关镇入汾 仁义镇西南至南
 关镇十里县志唐太宗兴仁义之师取霍邑刘武周
 据高险以扼其后太宗复破之似涉支离 昭宗大
 顺元年招讨制置使张浚讨李克用击阴地关兵败
 浚遁李存孝取晋绛大掠慈隰境 五月太原行营
 都统张浚屯阴地十一月浚师大败于阴地浚军三
 战三败浚及副使韩建遁归 天复元年四月侯言
卷九 第 49b 页 WYG0542-0336d.png
 出阴地关以攻晋 唐李嗣昭复取汾州斩李塘遂
 出阴地取慈州降其刺史唐礼又取隰州降其刺史
 张瑰 梁开平二年晋周德威李嗣昭将兵三万出
 阴地关攻晋州刺史徐怀玉拒守太祖自将救之德
 威退保隰州 贞明元年唐庄宗取魏博匡国军同
 州节度使王檀谓晋兵悉在河北乃以奇兵出阴地
 袭太原不克而还 周显德初刘崇南寇命河中节
 度使王彦超领兵取晋州路东向邀击从战高平彦
卷九 第 50a 页 WYG0542-0337a.png
 超自阴地关与符彦卿会兵围汾州诸将请急攻彦
 超曰城已危矣旦夕将降我士卒精锐傥趋以先登
 必死伤者众少待之翼日州将董希颜果降 宋建
 隆元年太祖征李筠诏建雄节度使杨廷璋率所部
 入阴地分贼势贼平归镇 元文宗天历元年令灵
 石阴地关穿堑垒石以为固丁壮守之
汾水关通典今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险
 要之地
卷九 第 50b 页 WYG0542-0337b.png
长宁关
竹竿坂南十里
磨儿沟(俗呼磨/子沟)东北三十五里沟东西有墩台二在抱
 腹岩西北接介休界
文殊原西二十里
逍遥岭南五十里霍州界
印马峪在县西接隰州境
桑平峪北四十五里介休界
卷九 第 51a 页 WYG0542-0337c.png
新庄村西一百里隰州界
鱼儿川东一百二十里接沁源界路通霍州岳阳武乡
 赵城诸地山险林密流寇尝据为巢穴万历四年议
 修堡寨并置巡检司不果
马迹崖寨东三十五里绵山上极陡峻岩穴窟洞足容
 数千人四面无路惟一石梯可登梯殊高上又有石
 门阨之
三清寨东四十里绵山上悬崖陡涧上有屏风石内有
卷九 第 51b 页 WYG0542-0337d.png
 清泉
禅房岩寨在绵山内四面险阻一径裁通中有泉
索洲堡北二十里索洲镇东山上 冷泉堡北四十里
 冷泉关东山上 桑平堡北五十里桑平峪村南山
 上内有井 静升堡东二十里静升村北 上村堡
 东三十里上村北山上 送饭子堡东三十里牛鼻
 山岩下险峻不易上 曲买峪寨东四十里 小水
 镇 冷泉镇 双池镇 石门峪镇 上村堡
卷九 第 52a 页 WYG0542-0338a.png
 霍州
千里径东三十里霍山下 霍山旧号千里径者山坂
 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元魏平阳太守封子绘
 请于旧径东谷别开一路大丞相高欢从之仍令子
 绘修开旬日而就 后周汾州界北接太原当千里
 径汾州刺史韩袖闻寇来不下属县民不设备齐人
 喜曰汾州不觉吾至还必莫能追蹑矣遂不为营垒
 袖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邀其归路乘敌怠
卷九 第 52b 页 WYG0542-0338b.png
 而设伏击之胥获焉 建德五年十月陈王纯领步
 骑二万专守千里径
回牛岭隋汉王谅据并州晋绛吕三州并城守隋将杨
 素各以二千人縻之而去谅遣赵子开拥众十馀万
 栅绝径路屯据高壁岭布阵五十里素令诸将以兵
 临之自引兵入霍山缘崖谷而进直指其营一战破
 之杀获数万 金河东南路都总管胥鼎疏霍州回
 牛凤楼岭诸阨戍卒乞量留侦候 元张藻梁秉钧
卷九 第 53a 页 WYG0542-0338c.png
 墓碑己卯按察纳延总军与公南向征伐由回牛栖
 凤二岭遂下平阳霍州晋沁潞等数十馀城又攻太
 行使其山不得固其险群师驰入又下怀孟等十馀
 城 今北郭门外有凤栖桥元元帅程荣建
凤栖岭
蓝腰沟西北三十里灵石界左山右河
三里沟北五十里沁源界左右大山
南坡南十五里 通典隋末高祖起兵自太原至霍邑
卷九 第 53b 页 WYG0542-0338d.png
 隋将宋老生守城太宗以数骑诣其城下举鞭指挥
 若将围城者老生怒开门出兵高祖因谓陇西公建
 成曰汝看两阵将交引左军直趋东门命太宗引右
 军直趋南门以断其归路老生之军背城而列阵高
 祖以中军与建成合阵于城东太宗阵于城南老生
 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中军与
 左军咸却太宗自南原遥见尘起知义师退率二百
 骑驰下峻坂杀一贼将遂冲断其军出其阵后表里
卷九 第 54a 页 WYG0542-0339a.png
 齐噪隋师大溃遂擒老生而平霍邑
北坡北十五里
师庄镇北三十里 辛置镇南二十里 轰轰涧村堡
 在西北 青罗壁在东南 虾蟆湾堡在东南 彘
 谷堡在东 靳壁在东 韩壁在东 罗涧堡在东
 南 凤栖堡北四十里白道都 金鞍村在北 龙
 泉堡在东北 李涧堡在东北 石鼻堡在东 阵
 村堡在西南 龟儿沟堡在东南 南杜壁在南
卷九 第 54b 页 WYG0542-0339b.png
 北杜壁在东
 
 
 
 
 
 
 山西通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