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211-07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书卷一百六十一

  宋 陈𤾉 撰

  乐图论

  俗部

  歌

  歌上  歌中  歌下  善歌

  歌上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211-0742b.png
  声音之道常与政相为流通故政治而俗康则其歌和以雅
政荒而下怨则其歌哀以思是以夏政之衰宫嫔万人衣以
文绣食以粱肉鼓噪晨歌闻者悲酸见者忧思商政之敝造
靡靡之乐感北里之声饮以长夜人不堪命迨周之末鲁以
淫乐废朝晋以嗜音败国战国苦兵乐尤哀思闻渐离之筑
而沾襟聆雍门之琴而潸涕继之秦皇殚财于钟虡汉武厌
志于新声王莽乐成而哀厉顺帝闻禽而悲泣为乐若此其
政可知矣既而梁商兴薤露之歌朝臣为之饮泪梁冀妻为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211-0742c.png
啼妆愁眉堕马之饰京师为之争效以至懊恼歌于晋挽铎
歌于宋杨畔奏于齐后庭奏于陈爰及隋唐新音变曲倾动
当世或写倾杯行天之声或歌世俗讴谣之曲徒取悦心
志为耳目之娱而已无复止乎礼义之意也可不大哀邪

  歌中

  古之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其气出自脐间至喉乃噫其
词而抗坠之意可得而分矣大而不至于抗越细而不
至于幽散未有不气盛而化神者矣是故声振林木响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211-0742d.png
遏行云者秦青也泉涌回流双鱼赴节者舒氏也大风
随至者夏统也馀响绕梁者韩娥也动梁尘者虞公也
动草木者王母也音传林薮者冯乘之老人也响传九
陌者庐陵之永新也变国俗者绵驹也化河右者高唐
也由此观之诗之所至歌亦至焉歌之所至化亦至焉
岂非人声固有以通阴阳应物类然邪歌之为用非特
如此而已故周申喜闻之而得母则子母之道得矣百
里奚闻之而得室则夫妇之道得矣季历作哀慕之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211-0743a.png
而兄弟之道得矣伯夷作西山之歌而君臣之道得矣
比干作秣马金阙之歌而忠臣之志得矣许由作箕山
之歌而逸民之志得矣歌之于天下其妙有以通阴阳
应物类其显有以厚人伦移风俗岂曰小补之哉

  歌下

  古者命歌之名大抵即事实而号之非有深远难知之
义也故仰以取诸天则白露晨露白云卿云玄云步云
白雪南风大风之类无非取诸天也俯以取诸地则江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211-0743b.png
南淮南南阳阳陵阳阿下里瓠子扶风襄阳白铜鞮之
类无非取诸地也中以取诸人则驾辩采菱采葛采莲
巴人之类无非取诸人也日有白日朝日歌夜有子夜
之歌时有阳春四时之歌月有十二月之歌年有百年
之歌山则枞阳箕山西山水则白水绿水前溪动物则
天马白麟朱雁植物则芝房白纻桃叶声则上声同声
数则八阅九曲若此之类盖不可胜举合于雅颂之音
者虽出于后世而可存乖于雅颂之音者虽传于上世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211-0743c.png
而可废不可不知也昔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
爱赋既美其才又恶其似屈原也乃谓之曰子盍从楚
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
之欤始而曰下俚巴人国中唱而和之者数万人中而
曰阳阿采菱国中唱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
雪朝日鱼丽含商吐角绝节赴曲国中唱而和之者不
过数人而止盖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合于雅颂者为
难学而乖于雅颂者为易习也又况懊恼之鬼语团扇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211-0743d.png
之淫辞其可流播人间而败坏礼俗哉

  善歌

  古有声歌未尝不贵人声而贱物器然非假物器以达
之则所谓人声者特徒歌之谣而已非古乐之发也是
故击壤而歌者尧民也拥楫而歌者越人也援琴而歌
者子夏也曳履而歌者曾参也登木而歌者原壤也拾
穗而歌者林类也鼓盆而歌者庄周也叩角而歌者宁
戚也抚楹而歌者鲁襄也弹剑而歌者冯驩也抚弦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211-0744a.png
歌者阮瑀也抚节而歌者秦青也然昔之善歌者非特
乎此帝喾之咸黑周之薛谈汉之李延年唐贞元中有
田顺元和长庆以来有李正信米加荣何戡陈意奴武
宗以后有陈幻奇罗庞咸通中有陈彦晖邓牵复皆得
奇音号为善歌者也然所道非中德所咏非中音一于
多哇之郑而已君子不取也梁元帝纂要曰古艳曲有
北里靡靡激楚流风阳阿之曲皆非正声之乐也可谓
有志于雅歌矣汉祭遵投壶雅歌其知此欤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211-0744b.png








  乐书卷一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