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211-0116c.png

乐书卷十八
宋 陈𤾉 撰
礼记训义
乐记
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
天职气覆而清明气之上达者也地职形载而广大
形之旁礴者也运行乎天地之间一变一通而终则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211-0116d.png

乎乐之道本末具举情文兼尽其声清而不可溷明
而不可掩者仰有以象乎天也非特人声而已其体
广而不可极大而不可围者俯有以象乎地也非特
钟鼓而已六舞终于大武始于云门八音终于革木
始于金石六律终于无射始于黄钟六同终于夹钟
始于大吕皆象乎四时也非特宫羽而已五声六律
十二管还相为宫舞动其容以要钟鼓拊会之节千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211-0117a.png

已虽然用此象彼则异体而同用犹非其至也语其
至则乐行而伦清皎然而文明则清明与天为一矣
和正以广其大必易则广大与天地为一矣比终始
之序动四气之和则终始与四时俱矣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则周还与风雨俱矣岂曰象之而已哉
若夫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建之以太清烛之以日
月文明复居于窈冥而已则清明不足多也以物为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211-0117b.png

不足多也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其卒无尾其始无首
则终始不足多也一盛一衰一清一浊行流散徙所
常无穷则周还不足多也记之所言姑道所象之末
节云尔盖乐之有是四象犹易之有四象易有四象
所以示人神矣乐有四象所以示人明矣经解曰洁
静精微易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斯不亦示人神明
之辨欤荀卿有之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211-0117c.png

也
五色成文而不乱
乐之于天下寓之节奏为五声著之文采为五色盖
声出于脾合口而通之谓之宫声出于肺开口而吐
之谓之商声出于肝而张齿涌吻谓之角声出于心
而齿合吻开谓之徵声出于肾而齿开吻聚谓之羽
宫土也其性员而居中故主合有若牛之鸣窌者矣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211-0117d.png

角木也其性直而崇高故主涌有若雉之鸣木者矣
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烛故主分有若豕之负骇者矣
羽水也其性润而泽物故主吐有若马之鸣野者矣
五声之于乐近取诸身以尽性远取诸物以穷理如
是则节奏合为文采莫不杂比成文而不乱矣五色
成文而不乱则宫为君足以御臣商为臣足以治民
角为民足以兴事徵为事足以成物羽为物足以致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211-0118a.png

成文谓之音岂不信然苟五声皆乱而不成文迭相
陵犯而不相为经不亦淫慢之音乎不言五声而言
五色者为声成文而言故也
八风从律而不奸
扬雄曰雕割匏竹革木土金击石弹丝以和天下掜
拟之八风左氏之论八音则曰以遂八风论舞则曰
(原阙)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211-0118b.png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211-0118c.png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211-0118d.png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211-0119a.png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211-0119b.png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211-0119c.png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211-0119d.png

七林钟未之气六月建焉而辰在鹑火其数五十四
夷则申之气七月建焉而辰在鹑尾其数五十一南
吕酉之气八月建焉而辰在寿星其数四十八无射
戍之气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其数四十五应钟亥
之气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其数四十二是先王因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211-0120a.png

律其长短有度其多寡有数而天下之度数出焉要
之皆黄钟以本之也传曰律所以立均出度扬雄曰
泠竹为管室灰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设济民不误
然则百度得数而有常岂不原于十二律邪说者以
百刻为百度何其误也五音有变宫变徵之数琴弦
有少宫少商之调皆非先王制乐度数之常也抑其
变而已矣岂不流于郑声之淫乎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211-0120b.png

先王之作乐文之以五声之和播之以八音之谐节
之以十二律之度则声音律吕𤼵越于乐县之间其
体有小大不相废而相成其用有终始不相戾而相
生一倡一和一清一浊迭相为经而所常未始有穷
也盖音莫不有适而衷也者适也太清则志危以危
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竭矣太浊则志
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抟不抟则怒矣皆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211-0120c.png

已安往而不适哉百度得数而有常有常之常也倡
和清浊迭相为经无常之常也有常以为体无常以
为用非知真常者孰能究此郑氏谓蕤宾至应钟为
清黄钟至中吕为浊岂所谓迭相为经之意邪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
宁
庄子曰不杂则清莫动则平乐行而伦清则八音克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211-0120d.png

音莫能入而杂之也以之行乎一身耳目聪明于其
外血气和平于其内则中国虽大若出乎一人矣以
之行乎天下移风易俗于其始天下皆宁于其终则
天下虽广若出乎一家矣国语曰夫乐必听和而视
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其耳目聪明之谓乎传曰乐
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其心其血气和平
之谓乎昔王豹处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高唐而齐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211-0121a.png

擅天下利势而以先王之乐感人未有不移风易俗
者矣太伯之于吴率以仁义化以道德而风俗移易
举欣欣然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一国尚尔况天下乎
楚越以好勇之风成轻死之俗而有蹈水赴火之歌
郑卫以好淫之风成轻荡之俗而有桑间濮上之曲
奸声尚尔况和乐乎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信
矣荀卿言乐行而志清自人言之也此言乐行而伦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211-0121b.png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
欲则乐而不惑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率之则为道感物而动人之情
也徇之则为欲君子所乐乐得其性而已故言道小
人所乐乐得其情而已故言欲以道制欲是顺性者
也故乐而不惑以欲忘道是犯性者也故惑而不乐
孔子闻韶其乐至于三月不知肉味魏文听古乐其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211-0121c.png

比先王之观晏子告以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卒使之作君臣相悦之乐诚以君子之道事其君欲
其以道制欲而不以欲忘道也齐人夹谷之举不亦
晏子罪人乎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
方可以观德矣
经曰乐者情之不可变荀卿曰乐者和之不可变是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211-0121d.png

志以道宁而其仁足以成已广乐以成其教则是以
乐教和而其智足以成物乐教行于上而民乡方于
下则上所广之教无非德教下所乡之方莫不背伪
而趋德岂不可以观之哉古之诸侯必德盛教尊然
后赏之以乐子贡之称孔子知其德必始于闻乐亦
本诸此传曰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
而不乱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211-0122a.png

民速矣盖乐之于天下所以同民心出治道广之足
以为教行之足以成政然则声音之道庸讵不与政
相通邪乐行而伦清郑卫之音不可得而杂也乐行
而民乡方天下之俗有可得而易也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211-0122b.png

乐书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