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122-076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大全卷三十
            明 胡广等 撰
  射义第四十六
   疏曰系辞云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又世本云挥
   作弓夷牟作矢注云二人黄帝臣书云侯以明
   之夏殷无文周则具矣(蓝田吕氏曰射义言射/者男子之所有事者也)
   (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故有大射乡射之礼/所以习容习艺观德而选士天下有事则用之)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122-0760d.png
   (于战胜故主皮呈力/所以禦侮克敌也)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
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
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吕氏曰诸侯之射大射也卿大夫士之射乡射也射
 者男子之事必饰之以礼乐者所以养人之德使之
 周旋中礼也盖燕与乡饮因燕以娱宾不可以无礼
 故有大射乡射之礼礼不可以无义故明君臣之义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122-0761a.png
 与长幼之序焉(严陵方氏曰必先行礼而后习射者/则射非主皮以礼为先尔○马氏曰)
 (燕与乡饮则有恩明君臣与长幼则有义有恩有/义然后以射而观其德行此人所以乐为之也)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
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去/声)此可以观德行矣
 吕氏曰礼射者必先比耦故一耦皆有上射下射皆
 执弓而挟矢其进也当阶及阶当物及物皆揖其退
 也亦如之其行有左右其升降有先后其射皆拾发
 其取矢于福也始进揖当楅揖取矢揖既搢挟揖退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122-0761b.png
 与将进者揖其取矢也有横弓郤手兼弣顺羽拾取
 之节焉卒射而饮胜者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
 决拾加弛弓升饮相揖如初则进退周旋必中礼可
 见矣夫先王制礼岂苟为繁文末节使人难行哉亦
 曰以善养人而已盖君子之于天下必无所不中节
 然后成德必力行而后有功其四肢欲安佚也苟恭
 敬之心不胜则怠惰傲慢之气生动容周旋不能中
 乎节体虽佚而心亦为之不安安其所不安则手足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122-0761c.png
 不知其所措故放辟邪侈踰分犯上将无所不至天
 下之乱自此始矣圣人忧之故常谨于繁文末节以
 养人于无所事之时使其习之而不惮烦则不逊之
 行亦无自而作至于久而安之则非礼不行无所往
 而非义矣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所存乎内者敬
 则所以形乎外者庄矣内外交修则发乎事者中矣
 射一艺也容比于礼节比于乐发而不失正鹄是必
 有乐于义理久于敬恭用志不分之心然后可以得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122-0761d.png
 之则其所以得之者其为德可知矣(严陵方氏曰进/退者升降之节)
 (周还者揖让之容能中礼者以其先行礼故也内志/正然后持弓矢审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固唯固也故)
 (其力能至唯审也故其巧能中义内也貌外也合内/志外体言之故止曰观德行而已及其下文合天子)
 (诸侯言之故必/曰观盛德焉)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
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
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
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122-0762a.png
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
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
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节者歌诗以为𤼵矢之节度也一终为一节周礼射
 人云驺虞九节狸首七节采蘋采蘩皆五节尊卑之
 节虽多少不同而四节以尽乘矢则同如驺虞九节
 则先歌五节以听馀四节则发四矢也七节者三节
 先以听五节者一节先以听也四诗惟狸首亡驺厩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122-0762b.png
 官虞山泽之官此二职皆不乏人则官备可知○吕
 氏曰彼茁者葭则草木遂其生矣一发五豝则鸟兽
 蕃息矣吁嗟乎驺虞者所以归功于二官也天子之
 射以是为节者言天子继天当推天地好生之德以
 育万物此所以乐官备也狸首诗亡记有原壤所歌
 及此篇所引曾孙侯氏疑皆狸首诗也狸首田之所
 获物之至薄者也君子相会不以微薄废礼诸侯以
 燕射会其士大夫物薄诚至君臣相与习礼而结欢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122-0762c.png
 奉天子而修朝事故诸侯之射以是为节所以乐会
 时也采蘋之诗言大夫之妻能循在家姆教之法度
 乃可承先祖共祭祀犹卿大夫已命能循其未仕所
 学先王之法乃可以与国政矣故卿大夫之射以是
 为节所以乐循法也采蘩之诗言夫人不失职盖夫
 人无外事祭祀乃其职也惟敬以从事是为不失职
 士之事君何以异此故士之射以此为节者所以乐
 不失职也(马氏曰驺虞为节以至不失职为节所谓/其节比于乐也盖天子所贵者德教而已)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122-0762d.png
 (官备则德教有以行故以驺虞之九为节以其朝廷/既正而官备也诸侯乐其时会之事则功成于一国)
 (至于大夫明乎此则功成于其家士明乎此则功成/于其身此所以德行立而无暴乱之祸矣然驺虞一)
 (国之风而为节于天子采蘩诸侯夫人之诗而为节/于士何也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则取诗者不/以迹害理矣)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
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朔/)为以
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疏曰诸侯虽继世而立卿大夫有功乃升非专以射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122-0763a.png
 而选也但既为诸侯卿大夫又考其德行更以射辨
 其材艺之高下非谓直以射选补始用之也射者男
 子之事谓生有悬弧之义也(严陵方氏曰天子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虎)
 (侯则天子所自射也熊侯则助祭诸侯所射也豹侯/则卿大夫士所射也射之中否足以观人之贤不肖)
 (故天子以之选人焉以之选人而天子亦自射者以/身率之也或先行燕礼或先行乡饮酒之礼所谓饰)
 (之以礼也或以驺虞为节或以/狸首为节所谓饰之以乐也)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
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122-0763b.png
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
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
庆而益地数有让则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
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
亡者未之有也
 郑氏曰三岁而贡士旧说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
 一人○疏曰书传云古者诸侯之于天子也三年一
 贡士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122-0763c.png
 一不适谓之过再不适谓之傲三不适谓之诬(严陵/方氏)
 (曰助祭者助天子行礼乐之事也故射中多者然后/得与于祭焉其容体比于礼即进退周旋必中礼也)
 (其节比于乐即以采蘩为节也比谓与礼乐相比而/不失必曰比于礼乐而后曰中多则知不比于礼乐)
 (而偶中者亦不可以言中矣故孔子言射不主皮以/至投壶而比投不释者以是而已射者士也贡士者)
 (诸侯也或中或否虽在士而有庆有让则在诸侯焉/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石林叶氏曰贡士而择之)
 (助祭者所以示敬/而不敢专爵禄也)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
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122-0763d.png
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
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

 曾孙侯氏者诸侯推本始封之君故以曾孙言如左
 传曾孙蒯聩之类是也四正谓举正爵以献宾献君
 献卿献大夫凡四也具皆也此四献皆毕然后射此
 时大夫君子下及众士无问大小之官无有处其职
 司而不来者皆御侍于君所也以燕以射言先行燕礼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122-0764a.png
 而后射也则燕则誉者燕安也言君臣上下以射而
 习礼乐则安乐而有名誉也天子养诸侯以礼乐则
 无所事征讨矣而此艺者又诸侯所以自为正身安
 国之具也旧说曾孙侯氏以下八句狸首篇文(蓝田/吕氏)
 (曰国家閒暇诸侯与其卿大夫尽志于射以习礼乐/是诸侯以礼乐养其群臣也诸侯贡士于天子天子)
 (试之以射以中选之多寡为诸侯之赏罚则诸侯皆/勉习礼乐以事天子是天子以礼乐养诸侯也诸侯)
 (养其群臣至于则安则誉则无流亡之祸矣天子养/其诸侯至于则安则誉则兵不用矣此所以天子制)
 (之而诸侯/务焉者也)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122-0764b.png
孔子射于矍(攫/)(去/声)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
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奋/)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
(去/声)为人后者不入其馀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
 矍相地名如堵墙言围绕而观者众也乡饮之礼将
 旅酬使相者一人为司正至将射则转司正为司马
 故云射至于司马也延进也誓众选贤而进其来观
 欲射之人也贲与偾同覆败也亡国亡其君之国也
 与为人后言人有死而无子者则宗族既为之立后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122-0764c.png
 矣此人复求为之后也贲军之将无勇亡国之臣不
 忠求为人后者忘亲而贪利此三等人皆在所当弃
 故不使之入其馀则皆可与之进也
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
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句/)(否/句)
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
 公罔姓裘名之语助也序姓点名也扬举也射毕则
 使主人之赞者二人举觯于宾与大夫仪礼云古者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122-0764d.png
 于旅也语故裘举觯曰幼壮而尽孝弟之道老耄而
 守好礼之心不与流俗同其颓靡而守死善道者不
 言今此众人之中有如此样人否当在此宾位也于
 是先时之入者又半去矣
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耄/)期称道
不乱者(句/)(句/)在此位也盖廑(仅/)有存者
 八十九十曰旄百年曰期年虽高而言道无所违误
 故云称道不乱也廑有存者盖去者多而留者寡矣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122-0765a.png
 子路之延射直指恶者而斥之则无此恶者自入裘
 点之扬觯但举善者而留之则非其人者自退裘之
 言尚疏点之言则愈密矣(马氏曰观者如堵墙以言/其众庶也扬觯而语以言)
 (其询众庶也败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不入盖谋人之/兵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二者可以死)
 (而不死则非忠舍己之亲而与为人之后者则非孝/也去与入半以言其圃之外者去与处半以言其圃)
 (之内者而廑者仅也盖公罔之裘语之以略序点语/之以详略故责之以轻而处者半详故责之以重而)
 (存者少则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所谓序宾以不侮也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
 (称道不乱者所谓序宾以贤也盖幼壮孝弟言其善/始好学不倦言其善终耆耋好礼则未至于道旄期)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122-0765b.png
 (称道则不止于礼不从流俗者不从于外而/已好礼不变则不变于内此其轻重之别也)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去/声)也绎者各绎已之志也故
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
人父者以为父鹄(工毒/反)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
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
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
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绎己之志者各寻其理之所在也射己之鹄者各中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122-0765c.png
 其道之当然也舍止也道之所止如君止于仁父止
 于慈之类○郑氏曰得为诸侯谓有庆也不得为诸
 侯谓有让也又司裘注云侯者其所射也以虎熊豹
 麋之皮饰其侧又方制之以为准谓之鹄著于侯中
 谓之鹄者取名于鳱鹄鳱鹄小鸟难中是以中之为
 隽○吕氏曰张皮侯而栖鹄方制之置侯之中以为
 的者也(严陵方氏曰各绎己之志者若为人子为人/臣各绎己之志于其鹄也前言内志正外体)
 (直而此言心平体正者皆互言之尔鹄一也而有父/子君臣之异名何也各随其所志以为之鹄为人父)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122-0765d.png
 (者所志在于为父故以所射之鹄为父鹄言射中其/鹄乃可以为人父故也所谓子也君也臣也亦若是)
 (而已夫是之谓各绎己志也射者不特君臣父子而/此止以是为言者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故)
 (也大射者择士之射也择士将以助祭礼之大者莫/如祭故以大言之自卿大夫而下皆俾之射然止以)
 (射俟为言者盖人臣之贵莫贵于诸侯以见虽至贵/者亦由射而得之也○蓝田吕氏曰射中则得为诸)
 (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是以谓之射侯也○朱子/曰射中得为诸侯不中则不得为诸侯此等语皆难)
 (信书谓庶顽谗说侯以明之然中间若有羿之能又/如何以此分别恐大意略以射审定非专以此去取)
 (也/)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122-0766a.png
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
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
进爵绌地是也
 泽宫名其所在未详疏云于宽閒之处近水泽而为
 之射宫即学宫也进爵绌地者疏云进则爵轻于地
 故先进爵而后益以地也退则地轻于爵故先削地
 而后绌爵也(严陵方氏曰言泽则知其在野言宫则/知其在国先习于泽而后射于宫射事)
 (有渐故也削地益地谓所贡士之诸侯也所谓庆让/者不特在地亦有在于爵焉故总言进爵绌地也于)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122-0766b.png
 (让曰绌地知庆之为孟地也则长乐陈氏曰先射于/泽宫以择士而习之而射宫 在庙是己能者陟否)
 (者黜此祭之所/以为有射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石/)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
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
榖也饭(上/声)(嗣/)之谓也
 宇宙内事皆已分内事此男子之志也人臣所以先
 尽职事而后敢食君之禄者正以始生之时先射天
 地四方而后使其母食之也故曰饭食之谓也饭食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122-0766c.png
 食子也(蓝田吕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也人之类男/子为贵也其配则天也阳也乾也可以服人)
 (而不可以服于人者也故天地四方之大皆吾之所/当有事也不能则几于非男子也故于其始生所以)
 (用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也士无事而食不可/也故君子宁功浮于食不使食浮于功有事于天地)
 (四方而后敢用谷则功浮于食无愧于/食是亦男子之事也故因射义及之)
射者仁之道也求正诸己巳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
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为仁由己射之中否亦由己非他人所能与也故不
 怨胜己者而惟反求诸其身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122-0766d.png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也君子
 朱子曰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
 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
 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
 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
 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今按揖让而升未射时也
 下而复升以饮则射毕矣揖让而升下五字当依郑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122-0767a.png
 注为句(蓝田吕氏曰仁者之道不怨天不尤人行有/不至反求诸己而已盖以仁为己任无待于)
 (外也射者求中有似于此故曰射者仁之道也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知反求诸己而不怨胜己者)
 (知所以中不中莫不在于己非人之罪也至于爱人/不亲治人不治礼人不荅则反尤诸人盖不以为己)
 (任不知其类者也君子无所不用其学故于射也得/反己之道焉争者争胜负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所以)
 (与人交际辞让而已爵位相先患难相死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则无所事于争矣而)
 (独于射也求中是以胜负争也然射礼/胜饮不胜所以争中者争辞乎饮也)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𤼵𤼵而不失正鹄
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122-0767b.png
𤼵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
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郊特牲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谓射者
 何以能不失射之容节而又能听乐之音节乎何以
 能听乐之音节而使射之容与乐之节相应乎言其
 难而美之也循声而𤼵谓射者依循乐声而𤼵矢也
 画布曰正栖皮曰鹄贤者持弓矢审固故能中的不
 肖者不能也诗小雅宾之初筵𤼵犹射也爵谓罚酒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122-0767c.png
 之爵中则免于罚故云求中以辞爵也酒所以养老
 病今求免于爵者以己非老者病者不敢当其养礼
 耳此让道也(长乐陈氏曰鹄之为物远举而难中射/以及远中鹄为善故正鹄欲其不失所)
 (以为贤也礼乐由贤者出故持弓矢审固可以言中/若不肖之人事勇力忘礼乐安能中哉此先何以射)
 (而后何以听主礼而言也郊特牲先何以听而后何/以射主乐而言也○蓝田吕氏曰诗云𤼵彼有的以)
 (祈尔爵求中以辞爵则所以争者乃所以辞/也又曰射虽一艺而可以分贤不肖者以此)
  燕义第四十七
   此明君臣燕饮之义(长乐陈氏曰先王之为聘/所以致亲也而亲亲之心)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122-0767d.png
   (无所不用则燕之之礼不得而废焉近自乎九/族同姓与夫兄弟朋友之亲而远至乎诸侯君)
   (臣与夫蛮貊夷狄之邦莫不有恩以见其爱莫/不有爱以尽其礼故礼行而人说而天下服者)
   (此乃古之所/以为燕也)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
之庶子之卒(取内/反)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
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
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子忽/反)伍置其有司以军法
治之司马弗正(征/)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卒使之修德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122-0768a.png
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庶子即夏官诸子职也下大夫二人掌其戒令以下
 皆周礼文卒读为倅副贰也此官专主诸侯以下众
 庶之子副倅于父之事戒令谓任之征役也教治谓
 脩德学道也别其等者分别其贵贱也此属皆未命
 以父之爵为上下也正其位者朝廷之位尚爵学校
 之位尚齿也大事谓大祭祀大丧纪大宾客大燕享
 之类也唯所用之唯太子之所役使也百人为卒五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122-0768b.png
 人为伍有司统领卒伍者也司马弗征者以其统属
 于太子故司马不得而征役之也凡国之政事非上
 文所言大事也游卒倅之未仕者也此既小事乃民
 庶所为不使国子之未仕者为之盖欲存之使修德
 学道以成其材也故春则合聚之于大学秋则合聚
 之于射宫考艺而为之进退焉○疏曰庶者众也适
 子众多故总谓之庶子非适子庶弟而称庶子也必
 知适子者以其倅是副贰于父之言○吕氏曰燕礼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122-0768c.png
 有主人升自西阶献庶子阼阶之上又宵则执烛于
 阼阶上故此篇因陈庶子官之所掌且明所以建官
 之义也(马氏曰燕义之设始于公族而公族之正始/于庶子官记者之言燕义必先述其燕与乡)
 (饮之礼凡以本其始而已司马治之则处之以义司/马弗征则优之以恩春合诸学而教之以文所以顺)
 (阳秋合诸射而教之以武所以顺阴○盱江李氏曰/王者之师其备矣乎非直兴于闾里抑又取于世族)
 (彼以父祖贵富宜有报上之心而况学习德行道艺/孰不知忠孝之美佐之以金革则与夫干赏蹈利佣)
 (徒鬻卖者盖有间矣且太子将为君国子将为臣君/臣之分未定而恩义固已接矣则今日之游卒未必)
 (不为嗣王之将帅也/辔长驭远有如是哉)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122-0768d.png
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句/)大夫皆
少进(句/)定位也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
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尔与迩同南乡尔卿句绝大夫皆少进句绝少进稍
 前也定位者定诸臣之位也适读为敌自此以下皆
 记者举仪礼正文而释其义也(长乐陈氏曰尔之者/以示其相亲而无嫌)
 (于亵也定位则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是也阼阶之上所以为主位而君席之所居者)
 (也西者作成之地也面乎西则其地乃东矣而东者/造始之方也能造始则有君之道能作成则有臣之)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122-0769a.png
 (德是诸侯者屈之而为臣伸之而为君夫卿大夫/岂其偶者耶此所以西面独立而无敢敌者也)
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
也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
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
 献主代主人举爵献宾也君尊臣不敢抗行宾主之
 礼宰夫主膳食之官也卑故抗礼无嫌记曰与卿燕
 则大夫为宾谓与本国之臣燕则然若邻国之臣则
 以上介为宾也公孤也上公之国得置孤一人公卿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122-0769b.png
 之尊次于君复以之为宾则疑于尊卑无辨且嫌于
 偪上也大夫位卑虽暂尊之为宾无所嫌疑也○方
 氏曰既曰为疑而又曰明嫌者盖疑未至于嫌特明
 嫌之义而已(长乐陈氏曰位不辨则名不正等不别/则分不明故膳夫者国之膳食之司也)
 (使之为献主而不以君言君为主而大夫为宾则礼/相敌而有所亢矣大夫者知足以帅人者也使之为)
 (宾而不以卿言卿为宾而主之者在君则体相亲而/有所疑矣疑为其近君也亢为其不臣也易曰君子)
 (以辨上下定民志记亦曰礼所以别嫌明/微此膳夫为献主而大夫为宾之意也)
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122-0769c.png
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
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
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
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
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
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
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先是宰夫代主人行爵酬宾之后君命下大夫二人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122-0769d.png
 媵爵公取此媵爵以酬宾宾以旅酬于西阶上旅序
 也以次序劝卿大夫饮酒也此之谓君举旅于宾也
 君所赐爵则特赐臣下之爵也此二者宾皆降西阶
 下再拜稽首公命小臣辞则宾升而成拜谓复再拜
 稽首也先时以君辞之于礼未成故云成拜也○杨
 氏曰按公取媵爵以酬宾此别是一礼与寻常酬宾
 不同此所谓公为宾举旅也燕礼君使宰夫为献主
 以臣莫敢与君抗礼也今君举觯于西阶之上以酬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122-0770a.png
 宾可乎盖君臣之际其分甚严其情甚亲使宰夫为
 献主所以严君臣之分今举觯以酬宾宾西阶下拜
 小臣辞升成拜公奠觯答再拜公卒觯宾下拜公答
 再拜略去势分极其谦卑所以通君臣之情也注云
 不言君酬于西阶上及君反位尊君空其文也此又
 所以严君臣之分也(严陵方氏曰举旅即下言举旅/行酬也旅序也举爵以序行酬)
 (酢之礼也乡饮酒礼亦谓之相旅即中庸所谓旅酬/是也君所赐爵谓旅酬之外君有特赐之爵也升成)
 (拜者既降阶而拜又升而拜以成前拜之礼故也宾/必再拜以明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答拜)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122-0770b.png
 (以明君上𤼵爵赐禄以报功于臣故曰明臣礼也又/曰明君上之礼也或言君或言臣或言臣下或言君)
 (臣上下皆互相备也言上则不特主君言下则不特/主臣力言其才能言其艺民既有功则兴事造业生)
 (财有道矣夫然后取之以什一之法也道之至于有/功然后取之此其不虚取于民也寡乎什一则上之)
 (用不足多乎什一则下之财或匮唯其取之以什一/故继之上用足而下不匮也什一为天下之正如此)
 (亦由乎上之人明正道以行之而已和宁礼之用也/以其国安而君宁故曰宁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曲)
 (礼曰人有礼则安皆以是而已夫君臣上下之/大义不过如此故曰燕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献
君君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大夫大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122-0770c.png
夫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俎豆
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设席之位上卿在宾席之东小卿在宾席之西皆是
 南面东上而遥相次此所谓小卿次上卿也大夫在
 小卿之西是大夫次小卿也士受献于西阶之上退
 立于阼阶下西面北上庶子受献于阼阶上亦退立
 于阼阶下庶子次于士是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也
 献君者主人酌以献也公取媵爵以酬宾宾以旅酬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122-0770d.png
 于西阶上此所谓献君君举旅行酬也而后献卿者
 亦主人献之也公又行一爵亦媵者之爵也若卿若
 宾惟公所酬卿亦以旅于西阶之上礼亦如初此亦
 是君举旅而言卿举者盖君为卿举耳下言大夫举
 旅士举旅其义同而后献大夫亦主人之献也公又
 举奠觯以赐是为大夫举旅也主人献士公复赐之
 是为士举旅也公举旅之礼止于士不及庶子矣而
 后献庶子者主人献之于阼阶之上也牲狗也○疏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122-0771a.png
 曰公及卿大夫士等牲体荐羞之等差燕礼不载(蓝/田)
 (吕氏曰礼之所贵别而已矣亲疏长幼贵贱贤不肖/皆别也大别之中又有细别存焉均亲也而有斩衰)
 (大功小功缌麻袒免之异均长也而有父事兄事肩/随之异故以贱事贵有十等焉所谓王公卿士皂舆)
 (𨽻僚仆台也君者积尊而为之也苟无差等民可得/而犯之贵贵之义有所不行此乱之所由生也燕礼)
 (之别故上卿小卿大夫士庶子其席其就位皆有次/献君献卿献大夫献士献庶子及举旅行酬皆有序)
 (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君臣贵贱之/义极其密察至于此者所以防乱也)
  聘义第四十八
   吕氏曰天子之与诸侯诸侯之与邻国皆有朝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122-0771b.png
   礼有聘礼朝则相见聘则相问也朝宗觐遇会
   同皆朝也存頫省聘问皆聘也故聘礼有天子
   所以抚诸侯者大行人岁遍存三岁遍頫五岁
   遍省是也有诸侯所以事天子者大行人时聘
   以结诸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国之慝是也有邻
   国交修其好者大行人诸侯之邦交岁相问殷
   相聘是也仪礼所载邻国交聘之礼也聘义者
   释聘礼之义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122-0771c.png
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此言卿出聘之介数上公七介者上公亲行则介九
 人诸侯之卿礼下于君二等故七介也以下放此○
 吕氏曰古者宾必有介介副也所以辅行斯事致文
 于斯礼者也(严陵方氏曰上公即九命作伯之上公/也王之三公八命而已以其加三公之)
 (一命故以上言之周官行人上公介九人侯伯七人/子男五人此言七介五介三介者以大聘使卿其礼)
 (各下其君二等故也以爵有贵贱则/其介有多寡故曰所以明贵贱也)
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122-0771d.png
 绍继也其位相承继也先时上摈入受主君之命出
 而传与承摈承摈传与末摈此是传而下也宾之末
 介受命于末摈而传与次介次介传与上介上介传
 与宾是传而上也此所谓介绍而传命也质正也于
 所尊者不敢正自相当故以介传命敬之至也宾在
 大门外西北面介自南向北为序主君在内迎摈者
 出大门自北向南为序(严陵方氏曰介有三等末介/传中介中介传上介以相继)
 (而传之故曰介绍而传命也绍而传命则命不直达/矣盖以主君之尊而使臣之卑不敢与之亢礼故也)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0122-0772a.png
 (故曰弗敢/质质对也)
三让而后传命三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
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疏曰三让而后传命者谓宾在大门外见主人陈摈
 以大客之礼待己巳不敢当三度辞让主人不许乃
 后传聘君之命也三让而后入庙门者谓宾既传命
 之后主君延宾而入至庙将欲庙受宾不敢当之故
 三让而后入主君在东宾差退在西相向三让乃入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0122-0772b.png
 庙门也三揖而后至阶者初入庙门一揖也当阶北
 面又揖二揖也当碑又揖三揖也三让而后升者谓
 主君揖宾至阶主君让宾升宾让主君如此者三主
 君乃先升宾乃升也
君使士迎于竟(境/)大夫郊劳(去/声)君亲拜迎于大门之内
而庙受北面拜贶拜君命之辱所以致敬也敬让也者
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郊劳劳之于近郊也用束帛北面拜贶亦主君之拜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0122-0772c.png
 也其拜于阼阶上拜君命之辱者释北面拜贶之义
 也(严陵方氏曰迎于竟则使士劳于郊则使大夫因/为之隆杀焉庙受者受使者所衔之命也受必于)
 (庙所以致敬也拜贶者拜受所赐之物也拜辱/见曲礼解侵言自此以侵彼陵言自下以陵上)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私
觌致饔饩(吁既/反)(旋/)圭璋贿赠飨食(嗣/)燕所以明宾客
君臣之义也
 卿主国之卿也承摈者承副上摈也绍摈者继续承
 摈也宾行聘事毕主国君亲执醴以礼宾是君亲礼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0122-0772d.png
 宾也私面谓私以己礼物面见主国之卿大夫也私
 觌私以己礼物觌见主国之君也牲杀者曰饔生者
 曰饩致饔饩者聘觌皆毕宾介就馆主君使卿致饔
 饩之礼于宾也还圭璋者宾来时执以为信主君既
 受之矣今将去君使卿送至宾馆以还之也还玉毕
 加以贿赠之礼经云贿用束纺纺今之绢也飨礼食
 礼皆在朝燕礼在寝一食再飨燕无常数○吕氏曰
 摈者主国之君所使接宾者也主之有摈犹宾之有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0122-0773a.png
 介也摈有三者以多为文也大宗伯朝觐会同则为
 上相相即摈也入诏礼曰相出接宾曰摈宗伯卿也
 故曰卿为上摈小行人诸侯入王则为承而摈行人
 大夫也故曰大夫为承摈士职卑承官之乏以继摈
 之事故曰士为绍摈也使臣之义则致其君臣之敬
 于所聘之君主君之义则致其宾主之敬于来聘之
 臣也(严陵方氏曰摈者主国接宾之人而为之执事/者也周官司仪所谓掌宾客摈相之礼是矣言)
 (上摈则知承之为中摈绍之为末摈矣见主国之臣/则曰面见主国之君则曰觌者与君言乡臣言面同)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0122-0773b.png
 (义/)
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
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厉以礼
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
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天子制诸侯者天子制此礼而使诸侯行之也比年
 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误谓礼节错误也○
 吕氏曰上下不交则天下无邦人道所以不能群也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0122-0773c.png
 故先王之御诸侯使之相交以修其好必使之相敬
 以全其交其相交也必求乎疏数之中故比年小聘
 三年大聘也其相敬也必相厉以礼故使者之误主
 君不亲飨食以愧厉之然后仁达而礼行外则四邻
 相亲而不相侵内则君臣有义而不相陵也先王制
 礼以善养人于无事之际多为升降之文酬酢之节
 宾主有司有不可胜行之忧先王未之有改者盖以
 养其德意使之安于是而不惮也故不安于偷惰而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0122-0773d.png
 安于行礼不耻于相下而耻于无礼也天子以是养
 诸侯诸侯以是养其士大夫上下交相养此兵所以
 不用天下所以平也节文之多惟聘射之礼为然养人之
 至者也诸侯自为正于射礼聘礼二礼之义天子养诸侯
 之意为深故其义皆曰兵不用自为正之具也(长乐/陈氏)
 (曰使者得礼而荣君之命则有光华失礼而辱君之/命则有愧耻故厉其使所以厉其君厉其君则敬让)
 (行而兵不用矣古之人以礼相愧厉而不以怒此所/以相成之道也此孔子所以贵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也/)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0122-0774a.png
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
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
 聘使之行礼于君则用圭于夫人则用璋其行享礼
 于君则束帛加璧于夫人则琮享犹献也及礼毕则
 还其圭璋者以圭璋是行礼之器故重之而不敢受
 也璧琮与币皆财也财在所轻故受而不还故曰此
 轻财而重礼之义也○吕氏曰诸侯相厉以轻财而
 重礼则远利而有耻所以民作让(蓝田吕氏曰聘礼/行人执圭璋以致)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0122-0774b.png
 (命天下之宝无尚于玉君子以玉比德焉言重吾聘/礼如玉之重且以达其君之信也聘君以圭聘夫人)
 (以璋半圭曰璋取法于阴阳之义也其圭璋典瑞所/谓瑑圭璋璧琮以頫聘者也还圭璋而不还璧琮飨)
 (币者聘以致命飨以致献重命/而轻献所谓轻财而重礼也)
主国待客出入三积(子赐/反)饩客于舍五牢之具陈于内
米三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于外乘禽日五双
群介皆有饩牢壹食再飨燕与时赐无数所以厚重礼
也古之用财者不能均如此然而用财如此其厚者言
尽之于礼也尽之于礼则内君臣不相陵而外不相侵
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0122-0774c.png
故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尔
 出既行也入始至也积谓馈之牢礼米禾刍薪之属
 其来与去皆三馈之积故云出入三积也饩客于舍
 谓致飨饩于宾之馆舍也三牲备为一牢五牢之具
 陈于内谓饪一牢在宾馆西阶腥二牢在宾馆东阶
 饩二牢在宾馆门内之西也禾槁实并刈者也米车
 设于门东禾车设于门西倍禾倍其数也礼注云薪
 从米刍从禾疏云薪以炊㸑故从米刍以食马故从
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0122-0774d.png
 禾此四物皆在门外乘禽乘行群匹之禽雁鹜之属
 也掌客云凡礼宾客国新杀礼凶荒杀礼札丧杀礼
 祸灾杀礼在野在外杀礼故曰古之用财者不能均
 如此言不能皆如此丰厚也然而于聘礼则用财如
 此之厚者是欲极尽之于礼也用财虽厚尽礼而止
 不敢加美以没礼故内不相陵外不相侵皆为有礼
 以制之故也(严陵方氏曰主国谓主君之国也出入/谓从来讫去也积若委积之积群介皆)
 (有饩牢则无饪腥矣以杀于使臣故也燕盛于飨飨/盛于食于食则一于飨则再于燕则与时赐无数尽)
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0122-0775a.png
 (之于礼则人各守其分故内君臣不相陵外不相侵/也○石林叶氏曰饩牢天产阳物也故陈于内米禾)
 (刍薪地产阴物也故陈于外飨所以训恭俭也故至/于再燕与时赐以示慈惠也故无数聘礼虽具如此)
 (而财有所不及则不必备然而苟有其财亦未/尝不尽于礼此先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也)
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日几中而后礼成
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也酒清
人渴而不敢饮也肉乾人饥而不敢食也日莫人倦齐
庄正齐而不敢解惰以成礼节以正君臣以亲父子以
和长幼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
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0122-0775b.png
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
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
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
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
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
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
也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
则谓之乱人刑罚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如此则民顺
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0122-0775c.png
治而国安也
 吕氏曰节文之多惟聘射之礼为然故曰至大礼也
 君臣父子长幼之义皆形见于节文之中人之所难
 我之所安人之所懈我之所敬故能行之者君子也
 君子自养其强力勇敢之气一用之于义礼战胜而
 教化行矣此国之所以安也射礼诸侯之射必先行
 燕礼卿大夫士之射必先行乡饮酒之礼酬献之节
 极为繁缛故有酒清肉乾而不敢饮食者若聘礼则
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0122-0775d.png
 受聘受享请觌然后酌醴礼宾无酒清肉乾之事特
 以节文之繁与射礼等皆至日几中而后礼成故与
 射礼兼言之也(长乐陈氏曰聘之为礼养诸侯而兵/不用射之为礼亦养诸侯而兵不用)
 (是皆至大之礼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之齐以言其心/庄以言其容正齐以言其仪言养诸侯而兵不用又)
 (曰天下有事用之于战胜何也盖先王之礼可以常/安而不能使安之必常可以杜乱而不能使乱之必)
 (杜礼义在我而兵战在天在我者不可不修在天者/顺之而已故用之于兵战亦至于无敌也○朱子曰)
 (按疏云此虽总结聘射然自酒清肉乾日莫成礼父/子长幼之语似据射乡而言恐射乡之义失次在此)
 (或相因/而言欤)
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0122-0776a.png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䃉者何也为玉
之寡而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
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姑卫/反)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屈/)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
掩瑕忠也孚(如/字)(如/字)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
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0122-0776b.png
 郑氏曰䃉石似玉缜致也栗坚猊刿伤也义者不苟
 伤人越犹扬也诎绝止猊乐记曰止如稿木瑕玉之
 病也瑜其中间美者○陆氏曰尹正也孚尹犹言信
 正○应氏曰尹当作允孚允皆信也○疏曰圭璋特
 达谓行聘之时惟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馀币也○
 马氏曰能柔能刚能抑能扬能敛能彰而能备精粗
 之美以全天人之道者玉之为物也能柔则温润而
 泽所以为仁能刚则廉而不刿所以为义能抑则垂
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0122-0776c.png
 之如队所以为礼能扬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
 所以为乐能敛则缜密以栗所以为智能彰则瑕不
 掩瑜瑜不掩瑕所以为忠孚尹于中旁达于外所以
 为信始之以仁而成之以信凡此皆粗而为人道也
 于气如白虹所以为天精神见于山川所以为地圭
 璋特达所以为德天下莫不贵之所以为道凡此皆
 精而为天道也七者合而言之皆谓之德君子所贵
 以此德也温者德之始言始所以见终论语言孔子
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0122-0776d.png
 之五德则始于温夔教胄子以四德亦始于温诗亦
 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古人用玉皆象其美若镇圭
 以召诸侯以恤凶荒用其仁也齐有食玉用其智也
 牙璋以起军旅用其义也国君相见以瑞相享以璧
 用其礼也乐有鸣球服有佩玉用其乐也邦国玉节
 用其信也琬以结好琰以除慝用其忠也两圭祀地
 黄琮礼地用其能达于地也四圭祀天苍璧礼天用
 其能达于天也圭璋特达用其能达于德也已聘而
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0122-0777a.png
 还圭璋已朝而班瑞此皆古之为器而用玉之美者
 也古之善比君子于玉者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曰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曰如圭如璧曰有美玉于斯韫
 椟而藏诸曰玉振终条理曰瑾瑜匿瑕曰如玉如莹
 爰变丹青此古人比君子于玉者也○石梁王氏曰
 因聘礼用玉故论玉之德以结此篇(石林叶氏曰人/之大德曰仁故)
 (先温润而泽有仁未尝无知故次之以缜密以栗有/知矣非义则不足以制事故次之以廉而不刿义所)
 (以充实乎内礼所以节文乎外故次之以垂之如队/立于礼必成之以乐故次之以其声清越以长自仁)
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0122-0777b.png
 (而至成于乐则修身之至矣可以出而应物故忠者/不欺于内外则次之以瑕瑜不相掩也忠以待物而)
 (物必信故次之以孚尹旁达也忠信人德而已人德/备则与天地参故次之以气如白虹精神见乎山川)
 (也与天地参则归于德而退藏于道矣/故终之以圭璋特达天下莫不贵者也)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疏曰以其记丧服之制取于仁义礼智也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紫/)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
相干取之阴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
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0122-0777c.png
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
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体天地以定尊卑法四时以为往来则阴阳以殊吉
 凶顺人情以为隆杀先王制礼皆本于此不独丧礼
 为然也故曰凡礼之大体吉凶异道以下始专以丧
 礼言之丧有四制谓以恩制以义制以节制以权制
 也(严陵方氏曰恩则有所爱故曰仁理则有所宜故/曰义节则有所制故曰礼权则有所明故曰知此)
 (四者人之所由废一不可也取之者谓取而法之故/也其所谓则也顺也盖亦若是而已○马氏曰天地)
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0122-0777d.png
 (者礼之本也阴阳者礼之端也四时者礼之柄也人/情者礼之道也恩义所以厚其死节权所以存其生)
 (厚其死者故为父斩衰三年为君亦斩衰三/年存其生者故曰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
 疏曰父最恩深故特举父而言之其实门内诸亲为
 之著服皆是恩制也(严陵方氏曰天生时地生财人/其父生则恩之厚者莫如父服)
 (之重者莫/如斩衰)
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于事父以事君
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
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0122-0778a.png
义制者也
 门内主恩故常掩蔽公义门外主义故常断绝私恩
 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恩掩义也有君丧服于身不
 敢私服义断恩也资犹取也用也用事父之道以事
 君故其敬同也人臣为君重服乃贵贵尊尊之大义
 故曰以义制者也然五服皆有义服亦是以义制此
 举重者言之耳(蓝田吕氏曰极天下之爱莫爱于父/极天下之敬莫敬于君爱敬生乎心)
 (与生俱生者故门内以亲为重故为父斩衰亲亲之/至也门外以君为重故为君亦斩衰尊尊之至也内)
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0122-0778b.png
 (外尊亲其义一也故以事父之义/施之君此君之服以义制者也)
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
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
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三日而食始食粥也葬而虞祭始沐不补虽破不补
 完也不培一成丘垄之后不再加益其土也祥日大
 祥之日也素琴无漆饰也与素几素俎之素同(严陵/方氏)
 (曰练谓练帛以为冠毁谓瘠其身毁而过制则伤生/矣鼓琴固所以散哀止以素而不加饰以示有渐也)
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0122-0778c.png
 (凡此皆以礼节之/而不使过哀焉)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
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
二尊也
 齐衰之服期而除之以心丧终三年(马氏曰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
 (同故父在为母齐衰期以权制者也○程子曰古之/父在为母服期今则皆为三年之丧皆为三年之丧)
 (则家有二尊矣可无嫌乎处今之宜服齐衰一/年外以墨衰终月算可以合古之礼全今之制)
杖者何也爵也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
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0122-0778d.png
杖或曰担(瞻/)主或曰辅病妇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百
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
而起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已秃者不髽伛(其缕/反)
者不袒跛者不踊老病不止酒肉凡此八者以权制者

 疏曰杖之所设本为扶病而以爵者有德其恩必深
 其病必重故杖为爵者而设故云爵也遂历叙有爵
 之人故云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
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0122-0779a.png
 丧服传云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担假也尊其为主
 假之以杖或曰辅病者丧服传云非主而杖者何辅
 病也谓庶子以下皆杖为辅病故也妇人未成人之
 妇人童子幼少之男子百官备谓王侯也委任百官
 不假自言而事得行故许子病深虽有扶病之杖亦
 不能起故又须人扶乃起也大夫士既无百官百物
 须己言而后丧事乃行故不许极病所以杖而起不
 用扶也庶人卑无人可使但身自执事不可许病故
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0122-0779b.png
 有杖不用但使面有尘垢之容而己子于父母贵贱
 情同而病不得一故为权制秃者无发女秃不髽故
 男子秃亦不免也袒者露膊伛者可憎故不袒也踊
 是跳跃跛人脚蹇故不跳跃也老及病者身己羸瘠
 又使备礼必至灭性故酒肉养之此八者谓应杖不
 杖不应杖而杖一也扶而起二也杖而起三也面垢
 四也秃者五也伛者六也跛者七也老病者八也丧
 大记大夫与士之丧皆云三日授子杖谓为亲也此
卷三十 第 39a 页 WYG0122-0779c.png
 云五日七日为君也(蓝田吕氏曰先王制礼不遂其/所不得申上文父在为母齐衰)
 (期是也不施于所不必用妇人童子不杖是也不责/其所不能给身自执事面垢而已是也不必其所不)
 (能行秃者不髽伛者不袒之类是也/四者礼有所不能行故以权制之也)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
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
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书曰高宗
谅闇三年不言善之也
 自三日不怠以至于三年忧其哀渐杀而轻故曰恩
卷三十 第 39b 页 WYG0122-0779d.png
 之杀也○郑氏曰谅古作梁楣谓之梁闇读如鹑鹌
 之鹌闇谓庐也庐有梁者所谓柱楣也(蓝田吕氏曰/子之于亲天)
 (性也不可解于心也执亲之丧创钜痛甚虽日月之/久岂有杀乎此君子所以有终身之忧然丧必有月)
 (算服必有变除天地已易四时已变哀之感者亦安/能无杀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此以恩之薄)
 (厚而有久近之杀也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此以日月之久近而有哀戚之杀也始死哭不)
 (绝声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此三日不怠也未葬哭无/时居倚庐寝不绝绖带此三月不解者也既虞卒哭)
 (唯朝夕哭此其悲哀者也既练不朝夕哭哭无时谓/哀至则哭此三年忧者也君子之居丧期合乎中者)
 (也有如是之隆杀圣人因隆杀而致其礼所谓品节/斯斯之谓礼者也礼者所以教民之中故三年之丧)
卷三十 第 40a 页 WYG0122-0780a.png
 (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敢不勉也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古之道也书独称高宗谅闇三年不言者)
 (先王之礼坠王者之贵有不能行之者高/宗以善丧闻而废礼所由兴故善之也)
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
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
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高之
故谓之高宗三年之丧君不言书云高宗谅闇三年不
言此之谓也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
 君不言谓百官百物不言而事行者也臣下不能如
卷三十 第 40b 页 WYG0122-0780b.png
 此必言而后事行但不文其言辞耳故曰言不文者
 谓臣下也(山阴陆氏曰孝常行也今载而/高之则以不能丧者多故也)
礼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而不言大功之丧
言而不议缌小功之丧议而不及乐
 说见间传
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
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
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彊者可以观其志焉礼以治
卷三十 第 41a 页 WYG0122-0780c.png
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
 比及也三月一节也练一节也祥一节也非仁者不
 足以尽爱亲之道故于仁者观其爱非知者不足以
 䆒居丧之理故于知者观其理非强者不足以守行
 礼之志故于强者观其志一说理治也谓治敛殡葬
 祭之事惟知者能无悔事也故曰观其理篇首言仁
 义礼知为四制之本此独曰礼以治之义以正之者
 盖恩亦兼义权非悖礼也孝子弟弟贞妇专言门内
卷三十 第 41b 页 WYG0122-0780d.png
 之治而不及君臣者亦章首专言父母之丧而恩制
 为四制之首故也(蓝田吕氏曰父母之丧其大变有/三始死至于三月一也十三月而)
 (练二也三年而祥三也莫不执丧也善于此者难莫/不善其始也善于终者难故终兹三节以善丧称者)
 (则孝子弟弟贞妇可得而知也恻怛痛疾悲哀志懑/非仁者之笃于亲则不能也然哭踊无节丧期无数)
 (服不别精粗位不别宾主乃野人夷狄直情径行者/其知不足道也哀之𤼵于容体𤼵于声音𤼵于言语)
 (𤼵于饮食𤼵于居处𤼵于衣服轻重有等变除有节/至于袭含敛殡之具宾客吊哭之文无所不中于礼)
 (非知者之明于理则不能也然有其文矣实不足以/称之有其始矣力不足以终之其强不足道也丧事)
 (不敢不勉此强有志者之所能也故古之善观人者/察其言动之所趋而知其情验其行事之所久而知)
卷三十 第 42a 页 WYG0122-0781a.png
 (其德亲丧者人之所自致者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则其仁可知矣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则其知可知矣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则其/强可知矣故君子之观人常于此而得之)
 
 
 
 
 
 
卷三十 第 42b 页 WYG0122-0781b.png
 
 
 
 
 
 
 
 礼记大全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