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122-06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大全卷二十五
            明 胡广等 撰
  坊记第三十(严陵方氏曰君子之坊民舍礼何以/哉故经解曰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
   (止水之所自来也当周之衰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多矣则坊之之道固不可以不记矣)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譬/)则坊(防/)(平/声)坊民之所不足者
也大为之坊民犹踰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
以坊欲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122-0659b.png
 辟读为譬坊与防同言君子以道防民之失犹以堤
 防遏水之流也○应氏曰理欲相为消长人欲炽盛
 而有馀则天理消减而不足礼则防其所不足而制
 其所有馀焉性之善为德礼以防之而养其源情之
 荡为淫刑以防之而遏其流圣人防民之具至矣然
 人之欲无穷而非防闲之所能尽也圣人于是而有
 命之说焉命出于天各有分限而截然不可踰也天
 之命令人力莫施以是防之则觊觎者塞羡慕者止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122-0660a.png
 而欲不得肆矣(张子曰君子之道辟则坊与下文所/谓礼刑命者是即君子之道也○马)
 (氏曰礼所以制中故礼以坊德刑所以禁过故刑以/坊淫命所以知分而安之故命以坊欲○庆源辅氏)
 (曰人有所畏则不敢纵礼以坊德刑以坊淫略而言/之也至于命以坊欲则又入深而言之是三者所谓)
 (大为之坊也彼因一事设/一禁者岂君子之道哉)
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
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
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口簟/反)于上故乱益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122-0660b.png
 方氏曰小人无道以安贫故贫斯约无德以守富故
 富斯骄约者不获恣则有羡彼之志故约斯盗骄者
 不能逊则有犯上之心故骄斯乱凡此皆人之情也
 而礼则因而为之节文富者不以有馀而慢于人贫
 者不以不足而穷其身贵者不以在上而慊于物皆
 由有礼故也若家富不过百乘所以制富而不使之
 骄也一夫受田百亩所以制贫而不使之约也伐冰
 之家不畜牛羊所以制贵而不使之慊也(石林叶氏/曰贵贱尊)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122-0660c.png
 (卑者节也升降上下者文也有节以制其等有文以/别其位则富不骄贫不约贵不慊于上虽然礼之所)
 (制者亦多术矣富贵独先焉者以人道之大欲所存/而已矣○庆源辅氏曰约是气歉骄是气盈坊主于)
 (礼故此著言之作者之谓圣故制富贵圣人之事也/慊谓满足贵不慊于上如满而不溢高而不危之意)
子云贫而好乐(洛/)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上/声)
矣诗云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故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
过百雉家富不过百乘以此坊民诸侯犹有畔者
 众而以宁谓家族众盛而不以悖乱致祸则也天下
 其几言此三者不多见也诗大雅桑柔之篇贪犹欲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122-0660d.png
 也荼苦菜也毒螫虫也刺厉王言民苦政乱欲其乱
 亡故宁为荼苦毒螫之行以相侵暴而不之恤也千
 乘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也都城卿大夫都
 邑之城也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家富卿
 大夫之富也不过百乘其采地所出之兵车不得过
 此数也○石梁王氏曰贫而好乐添一好字恐非孔
 子语(严陵方氏曰制国不过千乘即孔子所谓千乘/之国是也千乘之国即百里之国也井田之法)
 (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都城不过/百雉即左氏所谓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盖公卿)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122-0661a.png
 (王子弟所食之采地雉则五堵也百雉则其城五百/堵矣家富不过百乘即孟子所谓百乘之赋也千乘)
 (百乘皆以所出之赋言之也乘以车之多少言雉以/城之广狭言或言其多少或言其广狭互相备也于)
 (国言制于家言富皆谓制其富也亦互相备而已所/坊之事不止于民经每以民为言者盖民以不足于)
 (坊之之道故坊之设也以民为主若夫君/子能以礼自坊则无俟乎人为之坊矣)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
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疑者惑而未决微者隐而不明惟礼足以章明之分
 别之也(石林叶氏曰章疑异于决疑疑者似同而异/章言其显也决言其成也别微异于明微微)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122-0661b.png
 (者似有而无别言其辨也明言其既著也以其显疑/故贵贱有等以其辨微故衣服有别贵贱以爵列也)
 (爵以诏德观其贵贱则知德之有厚薄也衣服以功/赐也服以显庸观其衣服则知其功之有小大也至)
 (于朝廷有位则爵命衣服所自居也民之视其位则/知其定分而行逊避矣○严陵方氏曰贵贱有上下)
 (之等衣服有隆杀之别朝廷有尊卑之位/有等有别有位则各安其分而不争矣)
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
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
不称君恐民之惑也诗云相(去/声)彼盍(渴/)旦尚犹患之子
云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不同服示民不嫌也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122-0661c.png
以此坊民民犹得同姓以弑其君
 楚越之王丧书卒不书葬夷之也君不称天避天子
 也大夫不称君而称主避国君也诗逸诗也盍旦夜
 鸣求旦之鸟患犹恶也言视彼盍旦之夜鸣以求晓
 是欲反夜作昼求所不当求者人尚且恶之况人臣
 而求犯其上乎不同车远害也篡弑之祸常起于同
 姓故与异姓同车则不嫌(严陵方氏曰日者人君之/象在天者既无二日有土)
 (者故无二王大而有土者既无二王小而有家者故/无二主凡此皆以尊无二上故也故曰示民有君臣)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122-0661d.png
 (之别也盍旦即月令所谓鹖旦盍何不也何不旦是/求旦而已故名之以此人患之者以其乱昼夜故也)
 (君臣之别昼夜之象也其可乱之乎故引逸诗/以况之乘车之法君在左仆在中央勇士在右)
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
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食禄也浮在上也才德薄而受禄厚是食浮于人也
 (严陵方氏曰贱不贪贵贫不慕富则无争夺之祸矣/故乱益亡夫权舆之无馀不害为贤者伐檀之素餐)
 (君子所不为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此亦辞富贵之道也浮与行浮于名之浮同)
子云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衽席之上让而坐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122-0662a.png
下民犹犯贵朝廷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君诗云民之
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子云君子贵人
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故称人之君曰君自称
其君曰寡君
 诗小雅角弓之篇爵酒器也严氏云兄弟有因杯酒
 得罪而怨者此为持平之论以解之言凡人之不善
 者其相怨各执一偏而不能参彼已之曲直故但知
 怨其上而不思己过然其端甚微或止因受爵失辞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122-0662b.png
 逊之节而或至于亡其身亦可念矣○方氏曰礼六
 十以上笾豆有加故酒肉以犯齿言三命不齿席于
 尊东故衽席以犯贵言族人不得戚君位故朝廷以
 犯君言(严陵方氏曰贵人而贱己则不骄先人而后/己则不争故民作让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
 (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扬子/曰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皆谓是矣)
子云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背先亡者而后存
者则民可以托诗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以此坊民民
犹背死而号(平/声)无告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122-0662c.png
 诗邶风燕燕之篇畜诗作勖勉也庄姜言归妾戴妫
 思念先君庄公以妇道勖勉寡人寡人庄姜自谓此
 以勖为畜者言能容畜我于心而不忘是不背死忘
 生之意也○疏曰财利荣禄之事假令死之与生并
 合俱得君上则先与死者后与生者以此化民则民
 皆不背于死者亡谓身为国事而出亡在外存谓存
 在国内者君有利禄先与在外亡者而后与国内存
 者以此化民民皆仁厚可以大事相付托也背死而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122-0662d.png
 号无告者言民背弃死者其生者老弱号呼无所控
 告也(严陵方氏曰死谓为国家死其事者亡谓为国/家亡而在外者利禄之所施不必及其身也录)
 (其人之功以及其亲族而已若周官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礼言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之类皆)
 (是也以死者君之心犹所不忘则民勤于孝思矣故/曰民不背以亡者君之心犹所不绝则民勉于忠义)
 (矣故曰民可以托号无/告者呼而无所告诉也)
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
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贵人贵有德之人也言君能贵有德者而不吝于班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122-0663a.png
 禄则民兴于让善尚有能者而不吝于赐车则民兴
 于习艺贱禄贱车非轻禄器也特以贵贤尚能而不
 吝于所当与耳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言之不怍则
 为之也难故君子之言常约小人则先言而后行不
 必其言行之相顾也○郑氏曰约与先互言君子约
 则小人多矣小人先则君子后矣(严陵方氏曰贵人/而贱禄尚技而贱)
 (车皆谓任贤使能锡予之而无所吝也人谓贤者技/谓能者也言禄则爵可知言车则马可知上之所化)
 (如此不徒事乎空言而已故/继之以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122-0663b.png
子云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去/声)上不酌民言则犯也下
不天上施则乱也故君子信让以涖百姓则民之报礼
重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上酌民言谓人君将施政教必斟酌参挹乎舆论之
 可否如此则政教所加民尊戴之如天所降下者矣
 否则民必违犯也民不天上之所施则悖慢之乱作
 矣信则不欺于民让则不恃乎己以此临民民得不
 亲其上死其长乎故曰民之报礼重也诗大雅板之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122-0663c.png
 篇询于刍荛问于取草取薪之贱者也引此以明酌
 民言之意(严陵方氏曰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天之所为未尝不以民)
 (也夫上酌民言则与天合矣故下岂有不天上施者/乎言必曰酌者以言有当否斟酌而后行之也上不)
 (酌民言则事或妄行而失其所守故曰则犯也下不/天上施则民或肆慢而无以相治故曰乱也君子信)
 (让以涖百姓则上酌民言矣/民之报礼重则下天上施矣)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
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
 诗卫风氓之篇履当依诗作体谓卜之于龟筮之于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122-0663d.png
 蓍其卦兆之体皆无凶咎之辞也以无咎明不争不
 怨之意○石梁王氏曰郑笺诗既以体为卦兆之体
 何故于此曲附履字之讹(严陵方氏曰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
 (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可谓不/矜伐矣故民不争也汝且能无己矣故怨益亡○临)
 (川吴氏曰言在上者善称人过称己则民化之/亦以善让人而不与人争也又且人不怨己也)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
(徒洛/反)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
 诗大雅文王有声之篇言稽考龟卜者武王也谋度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122-0664a.png
 镐京之居盖武王之志已先定矣及以吉凶取正于
 龟而龟亦协从武王遂以龟为正而成此都焉是武
 王不自以为功而让之龟卜也故引以为让善之證
 然此两节所引诗意义皆不甚协(庆源辅氏曰善则/称人与人为善之)
 (心也过则称己自任以重之事也圣人不过如是大/舜善与人同武王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民不争始之)
 (事也又进则怨益亡又进则民让善怨益亡/则不争不足言矣民让善则亡怨不足言矣)
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尔有嘉谋
嘉猷入告尔君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122-0664b.png
君之德于(乌/)(呼/)是惟良显哉
 君陈周书与今书文小异引以證善则称君之义(临/川)
 (吴氏曰言人臣善称君过称己则民化之皆兴起而/尽忠于君引书君陈證归美于君之事于乎叹辞是)
 (谓如此也言臣能如此则/是良臣而君之名亦显也)
子云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大誓曰予克纣非
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
无良
 泰誓周书引以證善则称亲之义(临川吴氏曰言人/子善称亲过称己)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122-0664c.png
 (则民化之皆兴起而孝于亲/引书泰誓證归美于亲之事)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可谓孝矣高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欢
 弛犹弃忘也三年不言见商书说命篇欢今周书无
 逸篇作雍欢与欢同言天下喜悦之也此条引论语
 近之引书义不协○石梁王氏曰既有子云又引论
 语曰不应孔子自言因知皆后人为之且不应孔子
 发言段段引證如此齐同(严陵方氏曰子为父隐所/谓弛其过也善则称亲所)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122-0664d.png
 (谓敬其美也○石林叶氏曰亲之亡也三年无改以/终其忧三年不言以思其孝然书言乃雍此言乃欢)
 (欢则乐之至也/雍则和之至也)
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
子不匮
 从命不忿谓承受父母命令之时不可有忿戾之色
 盖或以他事致忿而其色未平也一说忿当作怠亦
 通诗大雅既醉之篇言孝子事亲无乏止之时(马氏/曰从)
 (命不忿爱也微/谏不倦敬也)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122-0665a.png
子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诗
云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庾/)
 因睦以合族谓会聚宗族为燕食之礼因以致其和
 睦之情也诗小雅角弓之篇令善也绰绰宽容之猊
 瘉病也(庆源辅氏曰因孝以睦父母之党因睦以合/远近之族未能孝于其亲安能睦其党乎故)
 (曰可谓孝矣绰绰有裕故能合族也交相为瘉岂能/合族乎○严陵方氏曰于父母之党犹且睦之况父)
 (母乎故可/谓孝矣)
子云于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去/声)其衣君子以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122-0665b.png
广孝也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子云
父子不同位以厚敬也书云厥辟不辟忝厥祖
 父之执与父执志同者也车所同衣所独故车可乘
 衣不可衣广孝谓敬之同于父亦锡类之义也辨别
 也同位则尊卑相等是不敬也故不同位者所以厚
 敬亲之道书商书太甲篇今书文无上厥字言君不
 君而与臣相亵则辱其先祖以喻父不自尊而与卑
 者同位亦为忝祖也(严陵方氏曰衣于身最密前言君/与异姓同车不同服亦以是而已)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122-0665c.png
 (夫孝所以事父也于父之执犹且如此则孝之所及/广矣故曰君子以广孝也论语曰今之孝者是谓能)
 (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言父子不/同位曲礼言父子不同席席言所坐之席位言所立)
 (之位坐立虽不同其所以/辨尊卑之义则一而已)
子云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闺门之内戏而不叹
君子以此坊民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
 曲礼云恒言不称老与此意同孝所以事亲慈所以
 畜子言孝不言慈者虑其厚于子而薄于亲故也可
 以娱人而使之乐者戏也可以感人而使之伤者叹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122-0665d.png
 也闺门之内谓父母之侧戏而不叹非专事于戏也
 谓为孺子之容止或足以娱亲犹云可尔恨叹之声
 则伤亲故不为也(庆源辅氏曰孝慈一心也然人情/多薄于孝而厚于慈者私而已)
子云长民者朝廷敬老则民作孝子云祭祀之有尸也
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
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
 方氏曰为亲之死故为尸以象其生为神之亡故为
 主以寓其存经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此所以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122-0666a.png
 言示民有事也追孝与祭统言追养继孝同义(石林/叶氏)
 (曰老近于亲者也近者犹敬于上则亲者民必知孝/于下尸则斯须之谨也故祭祀则言尸主者庸谨也)
 (故宗庙则言主此特见于有事而已若夫宗庙久而/废坏则修之祭祀立尸以敬之乃所以教民送终也)
 (故曰追孝○程子曰祭非/主则无依非尸则无享)
子云敬则用祭器故君子不以菲废礼不以美没礼故
(嗣/)礼主人亲馈则客祭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故君
子苟无礼虽美不食焉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
祭实受其福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以此示民民犹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122-0666b.png
争利而忘义
 笾豆簋铏之属皆祭器用之宾客以寓敬也菲薄而
 废礼与过文而没礼皆不得为敬主人亲馈是敬客
 也客祭其馔是敬主也易既济九五爻辞礿薄也诗
 大雅既醉之篇○方氏曰食者利之所存礼则义之
 所出故言争利以忘义(石林叶氏曰祭器所以事神/非同于所安也致敬于宾客)
 (则用之亦所以神事之也故大飨诸侯同于礼五帝/少之为贵以其内心也故不以菲废礼多之为贵以)
 (其外心也故不以美没礼惟其不必美也故馈而后/食既醉而饱以德唯其不必菲也故杀牛而祭不如)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122-0666c.png
 (夏礿盖君子无意于菲美者示其远利有志于饱德/者示其思义民之反此乃至于争利而忘义故不言)
 (坊者以其事/示之而已矣)
子云七日戒三日齐承一人焉以为尸过之者趋走以
教敬也醴酒在室醍(体/)酒在堂澄酒在下示民不淫也
尸饮三众宾饮一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
以教民睦也故堂上观乎室堂下观乎上诗云礼仪卒
度笑语卒获
 承奉事之也醴齐醍齐澄酒此三酒味薄者在上味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122-0666d.png
 厚者在下贵薄而贱厚是示民以不贪淫于味也尸
 饮三主人主妇宾长各一献也然后主人献宾是众
 宾饮一也尊上者得酒多卑下者得酒少是示民以上下
 之等也祭礼之末序昭穆相献酬此以和睦之道教
 民也堂上者观室中之礼仪堂下者又观堂上之礼
 仪其容有不肃者乎诗小雅楚茨之篇卒尽也言礼
 仪尽合于法度笑语尽得其宜也(严陵方氏曰七日/戒三日齐并见礼)
 (器郊特牲解曲礼曰为君尸者大夫士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故云过之者趋走也夫)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122-0667a.png
 (齐戒以承之趋走以避之则敬之至矣故曰以教敬/也自水言之则淡者为精甘者为粗若郊特牲所谓)
 (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是也自酒言之则浊者为/质清者为文若此所谓醴酒在室澄酒在下是也其)
 (质在上其文在下则先王之所尚固可知矣示民以/此岂有沈湎之祸哉故曰示民不淫也亦见礼运玄)
 (酒在室解尸饮三众宾饮一谓祭祀献酬之时也尊/者饮多而卑者饮少故曰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
 (者因祭祀之酒肉也聚其宗族者谓群昭群穆/咸在也聚其宗族则交相亲矣故曰教民睦也)
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霤饭(上/声)
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
所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上/声)周人吊于家示民不背也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122-0667b.png
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
不葬者
 宾自外而入其礼不可以不让丧自内而出其礼不
 容于不远其进其加皆以渐致礼之道也章首宾丧
 并言下独言丧礼者重卒葬而言馀说见檀弓(严陵/方氏)
 (曰每进以让每加以远皆所以示远远则所以崇敬/也自浴于中霤而下皆丧礼示远之事吊于圹即檀)
 (弓所谓殷既封而吊是也吊于家即所谓反哭而吊/是也所吊虽异所以不背死之意则一然而民至于)
 (死则其事尽于此矣人之于此其可以不尽乎故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从周者以其吊于家为尽)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122-0667c.png
 (故也檀弓又曰反而亡焉失/之矣则吊于家为尽可知)
子云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未没丧不称
君示民不争也故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
及其君卓以此坊民子犹有弑其父者
 鲁僖公九年晋侯诡诸卒冬里克弑其君之子奚齐
 十年里克弑其君卓子○方氏曰升自客阶而不敢
 由于主人之阶受吊于宾位而不敢居于主人之位
 所以避父之尊尽为子之孝而己父既往而犹未忍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122-0667d.png
 升其阶居其位焉故曰教民追孝也居君之位而未
 敢称君之号则推让之心固可见矣故曰示民不争
 也(石林叶氏曰升客阶不敢代父也受吊于宾位不/敢为主也不敢代父而为主者不忘亲也故曰追)
 (孝古者君薨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三年则是君不/言而冢宰摄之也以其不言故未终丧止称曰子)
子云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故君子有君不
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
 推事父之道以事君推事兄之道以事长皆诚实之
 至岂敢有副贰其上之心乎欲贰其君是与尊者相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122-0668a.png
 敌矣故云示民不贰也君子人君之子也有君君在
 也不谋仕嫌欲急于为政也世子他事皆不得称君
 贰唯命龟之时或君有故而已代之则自称曰君之
 贰某左传卜贰圉正谓君之贰故郑引之云二当为
 贰也(严陵方氏曰孝以事君者推事父之道以事君/也弟以事长者推事兄之道以事长也若是则)
 (臣不敢贰于其君幼不敢贰/于其长矣故曰示民不贰也)
丧父三年丧君三年示民不疑也
 疏曰君无骨肉之亲若不为重服民则疑君不尊今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122-0668b.png
 与丧父同示民不疑于君之尊也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示民有上下也
 与曲礼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意同有上下谓卑当
 统于尊也(严陵方氏曰不敢有其身者傅所谓为人/子者无以有己是也不敢私其财者经所)
 (谓不有私财是也若是则上之势/不分于下故曰示民有上下也)
故天子四海之内无客礼莫敢为主焉故君适其臣升
自阼阶即位于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父母在馈献不
及车马示民不敢专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而贰其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122-0668c.png

 曲礼云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以上四
 节皆明事君事亲之道故总结之曰忘其亲而贰其
 君(石林叶氏曰君则统臣者也故天子无客礼君适/于臣则为主父则统子者也故父在子不敢有其)
 (身私其财以为馈献○严陵方氏曰自无客礼而下/并见郊特牲解曲礼曰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君)
 (之所赐且不敢受况专之以授人乎故曰示民不敢/专也馈即遗也自此遗彼则曰馈自下献上则曰献)
 (身庆源辅氏曰子不敢有其/ 臣不敢有其室一心也)
子去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122-0668d.png
礼则民利无辞而行情则民争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
见则不视其馈易曰不耕穫(户郭/反)不菑(缁/)(余/)凶以此
坊民民犹贵禄而贱行
 礼之先币帛谓先行相见之礼后用币帛以致其情
 也此是欲教民以先任事而后得禄之义若先用财
 而后行礼则民必贪于财利矣无辞无辞让之节也
 行情直行己情也礼略而利行民不能无争夺矣人
 有馈遗于己礼也已或以他故或以疾病不能出见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122-0669a.png
 其人则不视其馈视犹纳也此盖不敢以无礼而当
 人之礼易无妄六二爻辞今文无凶字田一岁曰菑
 三岁曰畬不耕而穫不菑而畬以喻人臣无功而食
 君之禄引之以證不行礼而贪利也(严陵方氏曰币/者帛之名帛者)
 (币之实礼之先币帛言物以礼为先也孟子谓恭敬/者币之未将是矣礼者事之象币帛者禄之象故曰)
 (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礼则徇利而忘义/故曰则民利无辞则失取予之宜行情则失利欲之)
 (节是非廉让之道也故曰则民争弗能见谓主人有/故而弗能见馈者也既弗能见则不视其馈凡内物)
 (者必视其多寡是否而后内之故也/贵禄而贱行者不以行事为先也)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122-0669b.png
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有遗秉此有不敛穧
(才乂/反)伊寡妇之利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
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以此坊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
其身
 诗小雅大田之篇秉禾之束为把者穧铺而未束者
 言彼处有遗馀之秉把此处有不收敛之铺穧寡妇
 之不能耕者取之以为利耳伊语辞与今诗文颠倒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122-0669c.png
 不同仕则不稼禄足以代耕也田则不渔有禽兽不
 可再取鱼鳖也食时食四时之膳也不力珍不更用
 力务求珍羞也坐羊坐犬杀食而坐其皮也皆言不
 尽利之道诗卫风谷风之篇葑蔓菁菜也菲亦菜名
 诗之意与此所引之意不同诗意谓如葑菲常食之
 菜不可以其近地黄腐之茎叶遂弃其上而不采犹
 夫妇之间亦不当以小过而弃其善此引以为不尽
 利之喻者谓采葑菲者但当采取其叶不可以其根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122-0669d.png
 本之美而并取之如此则人君盛德之声远播无有
 违之者而人皆知亲其上死其长矣诗则以及尔同
 死为偕老也(严陵方氏曰君子之于利非不取也不/尽之而已若九一以治野外什一以治)
 (国中周官朝士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之于朝/告于士旬而举之大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泽虞言)
 (颁其馀于万民皆此意自仕则不稼而下亦皆不尽/利之事也○石林叶氏曰仕则不稼者不尽利以遗)
 (民也食时不力珍/者尽仁以爱物也)
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
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诗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122-0670a.png
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去/声)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蓺
麻如之何横从(兹弓/反)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以此
坊民民犹有自献其身
 章明也无嫌无可嫌之行也诗齐风南山之篇今诗
 作析薪如之何而豳风伐柯篇言伐柯如何匪斧不
 克克能也横从其亩言从横耕治其田亩也自献其
 身谓女自进其身于男子也以此坊民以下十一字
 旧本在诗云之上今以类推之当在所引诗下(严陵/方氏)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122-0670b.png
 (曰恐民之或淫故礼坊之使有限恐民之无别故礼/章之使自明若是则天下之情无可嫌者足以为之)
 (纪矣礼器曰君子之行礼不可不慎也众之纪也纪/散而众乱非谓是欤媒所以通相交之情币所以将)
 (相见之礼自献其身则无俟乎媒币矣也/庆源辅氏曰不曰纲而曰纪纪之事众)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
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上/声)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
子卒
 厚别厚其有别之礼也卜之卜其吉凶也吴大伯之
 后鲁同姓也昭公取吴女又见论语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122-0670c.png
子云礼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坊民阳侯犹杀缪(穆/)
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
 阳侯缪侯两君之谥也郑云共国未闻○方氏曰大
 飨者两君相见之飨也因阳侯之事而废夫人之礼
 则阳侯以前夫人固与乎大飨而有交爵之礼矣乃
 云非祭不交爵者先儒谓同姓则亲献异姓则使人
 摄此云不交爵谓飨异姓国君耳○石梁王氏曰阳
 侯缪侯既同是侯则杀字当如字读郑既未闻其国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122-0670d.png
 何以知阳侯为弑君
子云寡妇之子不有见(现/)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避/)
(去/声)也故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则不入其门以
此坊民民犹以色厚于德
 寡妇之子见曲礼避远者以避嫌故远之也(庆源辅/氏曰既)
 (避之又远之以色大欲当谨坊也/色厚于德言好色厚于好德也)
子云好德如好色
 郑云此句似不足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122-0671a.png
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去/声)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
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
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以
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于族
 诸侯不内娶若下娶本国卿大夫士之女则是如渔
 者之于鱼但以贪欲之心求之也故云渔色荒于色
 则纪纲弛民之昏礼亦化之而废致远色者所以立
 民之纪使不以色而废礼乱常也馀并见前(严陵方/氏曰孟)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122-0671b.png
 (子曰好色人之所欲也故经传每以是况其所好之/笃者祭义曰如见亲之所爱加欲色然论语贤贤易)
 (色此云好德如好色以言其所好之笃而已妇人疾/问其安否不问其疾之所在也凡此皆以远嫌而已)
 (馀并见/曲礼解)
子云昏礼婿亲迎(去/声)(现/)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恐
事之违也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舅姑女之父母也承进也子女也论语注云送与之
 也仪礼父戒女曰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无违宫事
 皆恐事之违也末世礼坏故有男行而女不随者亦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122-0671c.png
 有亲近而女不至者○成氏曰妇人谓夫之父母曰
 舅姑男子亦谓妻之父母曰舅姑但加外字耳夫妇
 齐体父母互相敬也
  中庸第三十一  朱子章句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122-0671d.png
 
 
 
 
 
 
 
 礼记大全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