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三章 文化建设 第 x 页
第三章 文化建设
第一节 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是千古名楼黄鹤楼赖以生存的支撑,也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渊源和战略财富。30多年来,黄鹤楼公园始终致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与利用。公园依托以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著名建筑学家、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著名民俗学家、“武汉活字典”徐明庭为首的文化专家团队和民间有识之士,开展了多次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活动:
1985年,在《长江日报》开设“黄鹤楼漫话”专栏,至1990年先后编发了150余篇有关黄鹤楼的文章。
1998年、1999年编纂、出版了《黄鹤楼志》,对黄鹤楼的历史文脉作了系统梳理。
2003年,筹备并召开“黄鹤楼与三国”国际学术讨论会,海内外学者提交论文50余篇,结集为《黄鹤楼前论三国》出版。
2008年对黄鹤楼及蛇山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初步考察,基本摸清了黄鹤楼及蛇山的地理、历史、人文“家底”。
2010年、2011年组织“黄鹤楼传说”的系统搜集整理,并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启动“黄鹤楼文丛”的编纂工作,至2019年,共出版黄鹤楼历史、人物、建筑、诗词、传说、绘画、书法、楹联、老照片等各类图书14种。
2018年,委托华中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并据此考证宋代、清代黄鹤楼的建筑形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复原构想,再现宋代、清代黄鹤楼的图景。这是首次从建筑专业角度对黄鹤楼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构造做法、装饰彩绘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2019年,组织多年从事武汉历史文化研究的文史专家、新闻工作者,对以蛇山为中心、西起长江、东抵中山路、北至民主路、南达大成路及黄鹤楼南路、武珞路区域进行了文化遗存考察。考察内容涉及建筑、墓葬、碑刻、摩崖、砖瓦、馆藏文物、历史照片、新闻报道等。
“黄鹤楼文丛”图书出版一览表
第一节 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是千古名楼黄鹤楼赖以生存的支撑,也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渊源和战略财富。30多年来,黄鹤楼公园始终致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与利用。公园依托以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著名建筑学家、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著名民俗学家、“武汉活字典”徐明庭为首的文化专家团队和民间有识之士,开展了多次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活动:
1985年,在《长江日报》开设“黄鹤楼漫话”专栏,至1990年先后编发了150余篇有关黄鹤楼的文章。
1998年、1999年编纂、出版了《黄鹤楼志》,对黄鹤楼的历史文脉作了系统梳理。
2003年,筹备并召开“黄鹤楼与三国”国际学术讨论会,海内外学者提交论文50余篇,结集为《黄鹤楼前论三国》出版。
2008年对黄鹤楼及蛇山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初步考察,基本摸清了黄鹤楼及蛇山的地理、历史、人文“家底”。
2010年、2011年组织“黄鹤楼传说”的系统搜集整理,并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启动“黄鹤楼文丛”的编纂工作,至2019年,共出版黄鹤楼历史、人物、建筑、诗词、传说、绘画、书法、楹联、老照片等各类图书14种。
2018年,委托华中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并据此考证宋代、清代黄鹤楼的建筑形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复原构想,再现宋代、清代黄鹤楼的图景。这是首次从建筑专业角度对黄鹤楼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构造做法、装饰彩绘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2019年,组织多年从事武汉历史文化研究的文史专家、新闻工作者,对以蛇山为中心、西起长江、东抵中山路、北至民主路、南达大成路及黄鹤楼南路、武珞路区域进行了文化遗存考察。考察内容涉及建筑、墓葬、碑刻、摩崖、砖瓦、馆藏文物、历史照片、新闻报道等。
“黄鹤楼文丛”图书出版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