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一节 舞台艺术
第一节 舞台艺术 第 x 页
第一节 舞台艺术
杂剧《黄鹤楼》
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3),杂剧作家朱凯根据《三国志平话》里周瑜讨荆州的故事写成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此剧主要描述周瑜在黄鹤楼设下“鸿门宴”欲杀刘备,被诸葛亮识破阴谋,安排赵云巧妙利用原借周瑜的令箭保护刘备安全脱险的故事。全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极具传奇色彩。后经清人改编成为京剧、汉剧的传统剧目。据说其他地方剧如徽剧、湘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麻城高腔也有同名剧目,剧情内容均大同小异。
相声《黄鹤楼》
清末北京“天桥八怪”之首——朱绍文(艺名“穷不怕”)创作并演出的对口相声《黄鹤楼》,是传统相声里的保留节目。此相声通过一个自称“生”、“旦”、“净”、“末”、“丑”样样精通的假京剧票友(甲)在其戏友(乙)怂恿下,当众清唱京剧《黄鹤楼》选段时竟然七扯八拉,时而唱《法门寺》、时而唱《甘露寺》,又由《借东风》唱到河南坠子的窘态,针砭社会上某些不学无术又自吹自擂的人。因朱绍文系京剧艺人转行相声表演,故能在相声《黄鹤楼》中学说逗唱,字正腔圆。不久,相声《黄鹤楼》便名噪京都。相声《黄鹤楼》不仅是相声表演由“单口”向“对口”发展的探索之作,而且开了相声界“学唱”的先声,是传统相声中“歪唱”的代表作。后来,著名相声演员李德锡、马三立等人对《黄鹤楼》相声再次进行加工,使其流传百余年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汉地区相声演员康立本和杨松林在汉口民众乐园演出,传统相声《黄鹤楼》仍为“压轴好戏”而备受欢迎。
歌曲《黄鹤楼歌》
抗战初期,爱国作曲家、音乐家黄自曾在上海为音乐家沈心工的《黄鹤楼歌》改词并配置和声伴奏。此歌有四段歌词,发表于1935年版《中学教材》上。中国工农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黄自深受感染,欣然改写歌词,再配和声。改写后的歌曲发表于1937年《沈心工歌曲集》,其最后一段歌词为“独自登临黄鹤楼,山光云影总悠悠。漫将玉笛翻新调,试问知音喜也愁”,表达了音乐家由彷徨而奋起的心路历程。
话剧《黄鹤楼》
1944年5月和1945年10月,由陈铨创作的话剧《黄鹤楼》剧本先后由重庆和上海印书馆出版发行。此剧以中国空军1938年在武汉反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为题材。剧中布景和人物台词中虽数次涉及黄鹤楼,但仍以反映军事生活为主。作者本意为反映抗日空战,自当以中南重镇武汉为背景。而黄鹤楼为武汉的标志,话剧取名《黄鹤楼》,颇有令人一目了然之妙。由此亦可见当时黄鹤楼在国内的影响和地位。
动画片《黄鹤楼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艺术家根据黄鹤楼美丽的传说故事,经艺术加工拍摄成一部动画片《黄鹤楼的故事》,一时风靡苏联,使黄鹤楼形象走出国门,享誉国外。此动画片的故事梗概是:艺人老马善吹笛,临走时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让它为民众跳舞,消除民众的烦愁。官老爷闻知后抢去黄鹤,可黄鹤再也不翩翩起舞。直到老马的笛声传来,黄鹤才展翅飞回民众之中,重新跳起欢乐的舞蹈。此动画片显为“橘皮画鹤”传说的延伸与发展,充满神奇浪漫的民间色彩。交响音乐《黄鹤楼》
交响音乐《黄鹤楼》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者依据黄鹤楼传说中“橘皮画鹤”的素材,用音乐的旋律再造了仙鹤与民众同心同乐的美好形象,整个交响乐曲旋律优美流畅、跌宕起伏,富于民族色彩,是黄鹤楼传说题材在交响乐领域的成功探索,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笛子独奏《黄鹤归来》
1980年,著名笛子独奏演奏家孔建华听到黄鹤楼即将重建的消息后,根据自己在江城的生活体验,吸取汉剧音乐的素材,糅之以昆曲和江南丝竹的腔调,创作了音律古朴、色调清新、别具一格的笛子独奏曲《黄鹤归来》。此乐曲在演奏中运用多种吹奏手段,如快速琶音、特长循环换气以及三、四度打音等,鲜活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鹤舞”仙姿,形象明确、技巧高难,受到业内同行的盛赞。孔建华弟子唐得平演奏的笛子独奏曲《黄鹤归来》获得创作奖,江浙同仁欣赏备至,纷纷索谱。电视台为此专题报道,标题为“玉笛梅花黄鹤来”。孔建华曾为此赋诗曰:“玉笛有情伴黄鹤,楼毁鹤去我奈何?欣闻复建心飞动,卅年夙愿赋新歌。”
湖北小曲《黄鹤楼》
1985年6月,巍峨黄鹤今楼建成开放。湖北省曲艺团张长安心潮难平,用江汉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体裁创作了湖北小曲《黄鹤楼》。湖北小曲《黄鹤楼》《黄鹤楼抒怀》《搁笔亭咏志》两个曲组构成,属古典诗词套曲联唱,亦可分段单独演出。作者精心选择唐诗人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宋名将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和清诗人黄遵宪《上黄鹤楼》等13首诗词并使之联为一体,以期再现国家兴衰、名楼兴废之历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1985年湖北省曲艺会演中,湖北小曲《黄鹤楼》获作曲一等奖、音乐伴奏一等奖和演出二等奖,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京歌《菩萨蛮·黄鹤楼》
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以京腔演绎毛泽东词作名篇《菩萨蛮·黄鹤楼》,是黄鹤楼艺文作品中的珍品,深受人们喜爱。
音乐电视《黄鹤楼》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武烟集团)聘请国家专卖局局长潘家华作词、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作曲、谭晶演唱的歌曲《黄鹤楼》,经过音画制作,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部荡气回肠、思绪漫飞的音乐盛典,也使人们如坠“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空灵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