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七章 绘画
第七章 绘画 第 x 页
第七章 绘画
第一节 古代
[唐]李思训《古黄鹤楼图》
1933年9月,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办的《艺林月刊》(第45期)上登载了一幅《古黄鹤楼图》图片,下方注曰:“绢本,旧题唐李思训,虽非唐画,然笔墨精警,非宋以后所为。”又云:“见古楼之结构,宏丽雄深,非后世所能有也。”李思训为唐代与王维齐名的青绿山水画大师,时谓“北李南王”。《中国画学全史》载:“李思训,字建见,唐宗室孝斌子……善丹青,山水树石,笔格遒劲,草木鸟兽,皆能穷态,时推第一。其作山水,金碧辉煌,为一家法,后人着色,往往宗之,称大李将军山水,为我国山水画北宗之祖。”李氏传世山水画真迹时有所见,其笔力风格与《古黄鹤楼图》有不少相似之处,据此推测此画为李或其弟子所作并非绝无可能。但该刊图画呈浅赭色,画面模糊,仅能复制其大略,且未说明此画藏于何处,故无法深入考证,颇为遗憾。
[宋]界画《黄鹤楼》
宋代黄鹤楼绘画的代表作,是佚名所作界画《黄鹤楼》,也是迄今海内外发现的首幅黄鹤楼题材的存世画作。界画,中国画画科之一,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明画录》称其“一点一划皆有规矩准绳,非若他画可草率意会也”。宋界画《黄鹤楼》中主楼为十字脊歇山顶,华丽庄重,周边小亭回廊错落跌宕,繁而不乱。与存世的宋画《滕王阁图》在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为研究宋代黄鹤楼的珍贵史料。该画今下落不详。
[宋]夏圭《长江万里图》
宋代黄鹤楼绘画的代表作,还有一幅宁宗朝画院待诏夏圭所作水墨画《长江万里图》。据《中国画学全史》载:“绢本,长三丈三尺余,上有王稚登等人的题词,王氏略云:其水势欲溅壁,石欲出云,树欲含雾,人物舟楫楼橹室庐种种,悉具气韵,但用水墨而神采灿烂,如五色庄严,可与李唐并驱争先云。”
[元]夏永《黄鹤楼图》
夏永界画《黄鹤楼图》版本有二,一存上海博物馆,一存故宫博物院。两画建筑及周边环境几近相同,仅人物略有差异。画中鹤楼依城临江,楼后远山隐露半个塔身(洪山宝塔),画中小童、随从、农夫、走马,笔力工细,与其作《武当山景图》《岳阳楼图》风格颇为相类。据传,夏永还曾用头发绣制《黄鹤楼图》一幅,史评其“细若蚊睫,侔于鬼工”,堪称鹤楼绘画史上一绝,可惜久已灭失不传。
[元]永乐宫混成殿壁画《武昌货墨》
《武昌货墨》现存山西芮城道观建筑永乐宫混成殿内,壁画绘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作画者为朱好古之门人。此画描述的是吕洞宾(号纯阳子)在武昌仙游显化的传说,画中的黄鹤楼表示武昌,楼外崇山峻岭、彩云飞瀑,不同于江南景色,反似北国风光。全画充满神秘的宗教意蕴和浪漫色彩,黄鹤楼主体犹存宋画遗风。
[明]安政文《黄鹤楼雪景图》
明代黄鹤楼传世绘画首推永乐、宣德年间画院画师安政文之界画《黄鹤楼雪景图》(现藏上海博物馆)。此画用笔工整、描摹细密、背景清幽、层次分明。画面黄鹤主楼雄踞城墙上,城下增设牌坊和粉墙。坊下石级齐整,墙内林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行云流水,别有洞天,对研究明代鹤楼形制规模及建筑风格多有裨益。
[明]王圻、王思义《黄鹤楼图》
明人王圻、王思义父子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编刊的中型类书《三才图会》(又称《三才图说》)中也为今世留下一幅《黄鹤楼图》。此图画面上黄鹤楼楼体三层,突出于城墙之上,楼前立有胜像宝塔。鹤楼之下,武昌城区历历在目。城中峰峦迭起,南楼清晰可辨。隔着滔滔江水,可见遥相呼应的晴川古阁。全画构图流畅严密,气势不凡,以图画形式载录了其时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明]仇英《江汉揽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汉口市民李任夫曾捐献一幅据称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字实父,号十洲)的《武汉三镇图》(现藏湖北省图书馆)。画中鹤楼屹立于胜像宝塔后,晴川阁坐落于禹功矶上,江心有鹦鹉长洲,楼后见洪山宝塔,江汉合流,帆樯林立,市井云集,峰峦迭翠,三镇风光溢于纸面。但据有关人士考据:此画不似仇英风格,恐为明人托其名所作。更有人据画中黄鹤楼形制酷似清楼推测此画作者应是清人。
[清]石涛《黄鹤楼图卷》
清初传世的黄鹤楼绘画是《黄鹤楼图卷》,作者石涛。石涛原姓朱,名若极,是明朝靖江王朱亨嘉之子。明亡遁入空门,流落民间,法名原济,又号苦瓜和尚,曾遍历名山,研习丹青,多有建树。《黄鹤楼图卷》为其游历武昌后所作,画成于康熙八年(1669)。画上有其游鹤楼自题诗一首,可谓寄忧国思乡之情于山水间的上乘之品。《中国画学全史》称其:“山水自成一家,下笔古雅,设想超逸。每成一画,与古人相合。竹石梅兰,均极超妙……大江之南,无出石师右者。”
[清]张宝《黄鹤晚眺图》
清代画家张宝“少喜作画,癖山水,年二十即弃举子业……遍访前人遗迹,以次临摹之”,于数十年的游历过程中,遇山水名胜即“仿各名家笔法”为之图,前后共得六集,收图103幅,辑为《泛槎图》。每成一集,张宝即遍请友朋题跋于后,亲手勾勒上板,共三百余篇。上至亲王大臣,下至文人墨客、僧道隐士、妇女稚童,无不有墨宝在焉。郑振铎在《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称:“《泛槎图》刻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是自传体的木刻画集,惟以纪游为主耳。图刻得相当精,远在《南巡盛典图》之上,因此是有设计有经营的创作。”《泛槎图》中收有一幅《黄鹤晚眺图》,画中城郛前横,蛇山逶迤,东面孑然一塔,西面鹤楼屹立,构成全画主体。楼下江岸、房屋、驳岸、埠头历历可见,江面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片喧嚣,生动展现了武昌、汉阳市井风貌和风土人情。画上附题七律一首则另增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