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三节 古迹遗名 第 x 页
第三节 古迹遗名
一、亭台楼阁
北榭 始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初建时位于鄂州衙后,与南楼相对。《舆地纪胜》记载:“北榭,在设厅后。因山为之,与南楼对。”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府署后,宋元祐中建。”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北榭重修。一说由南宋历史学家李焘重修(乾隆《江夏县志》记:后圯[应为圮],李焘复建),一说由其次子李重修(民国《湖北通志》记:嘉定十七年李重修有记)。嘉定十七年(1224)三月丙午,李作《鄂州重修北榭记碑》。《湖北旧闻录》载:“鄂州诸楼、榭,皆在黄鹄山,而以方向别之……在北者曰北榭,与南楼并称,而李公《记》外赋咏无传焉。”
据《鄂州重修北榭记碑》记载,北榭曾与南楼齐名。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为其书写过匾额,之后也有一些达官名人为其赋诗,后来便不再瞩目。因楼宇狭小,年久失修,在一次大风中被摧毁。于是对其进行了重修。改建榭屋,向北拓宽十四尺,向南拓宽四尺,均高三丈有余,将破旧老损的柱子和椽木全部更换为新的。新建后的北榭,宽敞壮丽,与南楼相望,视野开阔,尤其是北望视角最佳。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北榭后来成为陈友谅冶金锻造的场所,清乾隆时已不存。
广永亭 《舆地纪胜》记载:“广永,在西漕衙黄鹄山之绝顶,西近楚观,下视江汉,故取其义云。”因位居山顶,下视汉江,视野极佳,故得此名。根据清代江夏人陈本立所作《黄鹤楼名胜记》中记载:“仙枣亭后为一览亭……其上为广永亭。”
万寿亭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位于白云楼后,仙枣亭西侧。亭内有两块石碑,刻着康熙皇帝免除税赋的上谕。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载:“亭西楯以朱栏者,仙枣树也……又西下为万寿亭,亭中列丰碑二,则蠲楚赋上谕也。”根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康熙下旨为优恤老人,故下诏免除税赋,百姓感念皇恩,集资建造此亭。到同治末期,亭已毁不存。
古十间亭 位于仙枣亭以西。《黄鹤楼小志》记载,该亭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已存在。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记载“古十间亭在仙枣亭西”,说明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都尚存。
江汉亭 位于南楼附近、台府之上,因居高地,视野极佳,可俯瞰汉江景物,故得此名。《舆地纪胜》中记载,江汉亭在倅厅(鄂州副职官员的办公场所),张栻曾为之作记。周边有秀严堂、半山亭、静春台。张芸叟在《南迁录》中提到:鄂倅公宇因古城作亭榭,俯瞰江汉景物最嘉。南宋郑清之(1176—1251)有诗《江汉亭百韵》,可推知江汉亭在南宋时期仍然存在。
民国《湖北通志》记载,该亭始建于宋乾道期间(1165—1173),由鄂州倅官叶椅建。但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中认为:“宋人建有江汉亭,惟其遗址今不知所在。即自来江夏志及省志均佚不载。吾考此亭当在南楼蛇山间,绍兴中南轩先生张栻所建。”张栻(1133—1180),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世称南轩先生。十盘亭 位于黄鹤楼北侧。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载:“自北盘道而登,有亭翼然于城上者,望江亭也,即古十盘亭。”
根据明刻《黄鹤楼集》记载,十盘亭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因登亭需沿石级盘旋十圈方可至,故得名。亭中有石刻,上书“东有亭西有庵,路十盘而上故名。宋庆历间建,监茶柳应辰蔡馀庆记”。到明万历年间时已废,改为望江亭,后亦废。
振衣亭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此亭位于按察司署后的黄鹄山上,由按察使王世贞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该亭之名取自古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寄寓其洁身自爱、奋发自励的抱负。
禹碑亭 禹碑亭位于原奥略楼与涌月台之间。同治三年官文督鄂时将私藏密云峰禹碑拓本出示,令石匠刻碑置黄鹄山上,并为之建亭,号“禹碑亭”。20世纪50年代拆除。
冠霞亭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高观山第一峰,中丞刘殿衡建。刘殿衡,康熙五十年至五十六年(1711—1717)任湖广巡抚,故冠霞亭应在此期间内修建。翼然亭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冠霞亭西边,张连登建。张连登,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授湖北按察使,康熙五十七年(1718)升任湖广巡抚,雍正元年(1723)奉诏回京,故翼然亭应在此期间内修建。
仙桃亭 见“仙桃迹”。
封建亭 位于武昌城中和门子城的梅亭山上。根据清康熙《江夏县志》记载,陈理在此向明太祖投降,明太祖驻跸于此,得到六皇子出生的消息,太祖当即许诺他日将以此皇子为楚王。后来等到封王之时,准备以齐地封之。而玺印铸了三次都不成。太祖突然想起当日在梅亭山时的许诺,封之楚王,玺印一次即铸成。于是御制祝文,祭告封内,建亭并勒碑记于其上。
御碑亭 根据《退补斋杂录》记载,该亭位于黄鹄山胡公祠前,建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
曲水亭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湖北布政司北侧,又有乔木等亭,乾隆时已废。
清凉亭 明代张维枢《黄鹤楼记》云:“揽胜亭利内观,仙枣、清凉二亭利外观。”说明明代有清凉亭存在。后湮灭。
一瓣香亭 据《续汉口丛谈》记载,一瓣香亭,取丹桂飘香之意。
山远夕阳多亭 根据《黄鹤楼小志》记载,此名出自宋代人韩驹的《江苏泰兴道中》:“地偏春事少,山远夕阳多。”江夏民众为纪念曾在江州(治在武昌)当过知州的韩驹,就在蛇山建了山远夕阳多亭。
烟波亭 《舆地纪胜》中记载,在设厅后北榭西边,外瞰长江。宋代戴复古(1167—约1248年)有诗《鄂渚烟波亭》,证明当时已有此亭。明代《寰宇通志》中也有记载,证明至1455年(明景泰六年)此亭尚存。
曾公亭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曾公亭建于清末民初,亭后有碑,中有曾国藩石刻遗像。
君子亭 位于黄鹤楼东南数百尺鹅池(又名荷花池)岸边,取周敦颐《爱莲说》中以莲花比君子之意。
焦度楼 在武昌东南子城上。焦度,南朝齐将领,字文绩。以武勇著称。沈攸之起兵进攻夏口城,焦度在城楼上辱骂沈攸之,激沈攻城而失败,所以以焦度命名纪念。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中记载焦度楼位于楚观楼旧址,建于康熙三年,应为误笔。《舆地纪胜》中已有焦度楼记载,说明南宋已有之。
八极楼 明末清初诗人顾景星(1621—1687)有诗《冻雨登八极楼招西印》,形容该楼“孤高扼地势,缥缈凌云浮”,其子顾昌备注:“楼在江夏黄鹄山,今废。”
望江楼 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位于汉阳门北城的烟波楼故址上,由知府汪大本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状元黎淳为之作《望江楼记》,因此楼所在是眺望长江的极好观景位置,所以更名为望江楼。
雄楚楼 根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楼依武昌城而建,在旧巡抚署后山上。明万历年(1573—1620)初由都御史赵贤建立。明崇祯十六年(1643)毁于兵乱。清康熙十五年(1676),湖北布政使徐惺(1676—1682在任)重新修建。民国《湖北通志》记载,咸丰年(1851—1861)初又被毁,光绪年间(1871—1908)湖北布政使王大经(1878—1883在任)修复。
黄鹤楼故址 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下方。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孙权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 西南角固矶为楼,名黄鹤楼。”(《元和郡县图志》)南朝刘宋才秀人微的诗人鲍照路过此地,写有 《登黄鹄矶》一诗,开吟咏黄鹄矶之先河。唐宋两代,崔颢、李白、岳飞、陆游等近50位诗人词客 在黄鹤楼留下墨痕。千余年间,尽管王朝有代谢,鹤楼有废兴,但楼之盛名始终延续不歇。瑰丽缥缈 的神仙传说,不绝如缕的诗词文赋,风流名士的游赏雅迹,使黄鹤楼成为长江之畔传统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名胜。
黄鹤楼及其毗邻的亭台洞寺、山野林地,不仅吸引官宦显要、仁人志士来此仰俯天地,感悟人生,置酒送迎,酬唱应答;更是聚集市井百姓登临观景,烧香许愿,下棋品茗,说唱杂耍。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给号称“诗词楼”“状元楼”的黄鹤楼平添了异样的色彩和魅力。
清光绪十年(1884)八月初四日,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被火焚毁,从此消失近百年。光绪三十年 (1904)年,湖北巡抚端方在黄鹤楼故址上修建了一座两层西式风格的“警钟楼”。光绪三十八年 (1908)湖北地方乡绅联合学界又在其附近修了一座高三层的中式传统楼阁,以纪念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鄂功绩,初名“风度楼”,后改“奥略楼”。因为建在黄鹤楼故址附近,两座楼都曾被时人称为“黄鹤楼”。
1912年4月10日,孙中山游黄鹤楼故址,并在奥略楼前对欢迎他的群众发表演说。1927年毛泽东登临近故址并作《菩萨蛮·黄鹤楼》词一首。1953年2月18日,毛泽东重返黄鹤楼故址,被欢迎群 众学生簇拥,对此感叹“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警钟楼、奥略楼被拆除,黄鹄矶被削掉大半,黄鹤楼故址现建有纪念标识。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已从故址迁移到蛇山高冠山段。新楼距故址近千米。
奥略楼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原位于清代黄鹤楼旧址附近,警钟楼旁。湖广总督张之洞调京升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后,其门生僚属集资修造此楼,安放塑像,以纪念张在鄂之政绩,原名风度楼。张之洞认为楼名不妥,根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改名为“奥略楼”,并亲书匾额“奥略楼”三字送至鄂,嘱门生换之。
奥略楼高三层,楼体呈矩形,屋顶前方建小骑楼式檐顶,但因此楼的建筑造型与黄鹤楼有些相似,且仿悬了“南维高拱”匾额,挂了“大江东去”“爽气西来”的对联,又坐落于鹤楼故址附近,时人大多将其误认为黄鹤楼。
1911年1月,辛亥革命著名团体文学社成立于此;1911年10月11日,武昌首义成功后,第一面九角十八星旗插在此楼顶;1912年4月10日,孙中山先生登此楼,并在楼前对欢迎群众发表演说。1955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需要,该楼被拆除。显真楼 清光绪七年(1881),由鄂城人严添承创办于奥略楼附近,为早期照相馆。取名“显真”,意在突出照相的实录写真之效。
最初,照相馆规模很小,仅有一层楼房,上书“显真楼”三字,下有匾额“显真照相楼”,并将其右手边一亭封起来,设为“显真楼照相处”。后因受到时任两湖书院山长的梁鼎芬的推崇,名声大噪,业务极盛,曾先后为黎元洪、宋庆龄、何香凝、吴佩孚、蒋介石等拍照。20世纪30年代,规模扩大,将楼房扩建成二层西式洋楼,因增加了闪光灯设备,故二楼顶书“显真楼日夜照相”,二楼大门两边右书“艺术化的服务”,左书“超时代的作品”。
1938年武汉沦陷后,显真楼被日军强占为卫兵所;抗战结束后于原址复业。1955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拆除。
警钟楼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湖北巡抚端方在黄鹤楼故址上主持修建,为混凝土结构的西式四方形红色楼房,主楼两层,前端突起的钟楼约四层。因其位于武昌城最高处,犹如今之火警瞭望台而得名,是中西结合风格的楼房,民国初年有人在此开饭馆,以其邻近吕祖阁而取名纯阳酒楼,简称“纯阳楼”。1927年,警钟楼改为专司火警的瞭望台。1935年被辟为烈士史迹陈列馆。1938年武汉沦陷后,警钟楼有所损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湖北省会警察局于1947年3月将警钟楼修复。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由武汉市公安总局于5月25日接管。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被拆除。原址树立建桥纪念碑。
龙床台 位于高观山下,传说有二。一是根据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龙床台,一名凤凰窝,在高观山下。陈友谅筑台,明太祖纳降陈理时驻此。”陈理献其父陈友谅用过的镂金床给朱元璋。朱问军师刘伯温:“没有富贵时能用这种东西吗?”刘伯温反问道:“难道富贵了就能用这种东西吗?”朱顿时领悟,命兵士将镂金床就地击碎。此处遂得“龙床台”之名。
二是此地又名望儿台。乾隆《江夏县志》中记载:“传昔有鳢宗事,山巅更崛起圆堆,故俗称望儿台。传因谳楚宗狱于贡院中,王母于此望之故台也。”楚王华奎系恭王妃兄王如言之子,抱养在宫中,袭封为第九代楚王。宗人华越等向朝廷揭发华奎非恭王之子,神宗下诏“勘楚”,华奎被暂幽于贡院,王母到山顶土堆上望之,故称该处为望儿台。无遗址可寻。
静春台 《舆地纪胜》记载,静春台位于江汉楼旧址。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静春台,在黄鹤山北。摩崖方丈,上刻‘静春台’三字,旁刻‘淳熙壬寅刘清之题’。”刘清之(1133),约卒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曾任鄂州通判,世称静春先生。著有《戒子通录》等书。民国《湖北通志》则记载石刻为“静春”二字。
《寰宇通志》记载:“静春台在府治旧通判厅,即江汉楼故址,久废。”据此推测,该台宋代有之,明代已湮没。但是清人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中曰:“好事者载酒寻之,每吝一见,余幸一登临静春台焉。”
望江台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望江台,在山顶,可望江,今圯[应为圮]。”此处望江台是否即望江楼,无从考证。
斗姥阁 同治《江夏县志》载“胡公祠在黄鹤楼后,斗姥阁旧址”。乾隆年间(1736—1795),人们在古南楼的遗址上建起斗姥阁。同治十三年(1874),在斗姥阁的基地上建起官胡二公祠。
凌霄阁 《明刻黄鹤楼集》中收录明人张翀的诗《登黄鹤楼》,有“槛外寒云度,凌霄八面开”的描写,疑似指凌霄阁。民国《武昌要览》中记载蛇山有凌霄阁“地踞高冈,可以瞩远”。
留云阁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黄鹄山南。从石镜亭数折而下即是,最为幽胜。
具美堂 根据《退补斋杂录》记载,具美堂在黄鹄山顶,官胡二公祠的东侧,即斗姥阁偏东旧址,建于同治八年(1869)。
仰山堂 位于抱冰堂西侧,无遗址可寻。
二、洞祠石刻
牌仙洞 唐时已有,相传在蛇山下,为神仙修炼飞升之地。李白曾寻访此地,已是空室,留下“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的诗句。明清后更无迹可寻。
东阳洞 据同治《江夏县志》记载:“东阳洞在高观山龙华寺后,大石峻嶒,当腹一洞,镌东阳二字。”《黄鹤楼小志》中记载:“据孙启康先生考证:东阳即东阳道士孙游岳,生于东晋隆安三年(399),是南朝刘宋时期天师道的第八代宗师,陶弘景就是其入室弟子。
费祎洞 在黄鹄山后,宋《皇朝郡县志》、明《一统志》均记之为费文祎升仙处。乾隆《江夏县志》记载:明天启五年(1625),张继善重修武当宫山顶,建四皇殿的时候,挖开石基而发现此洞。有三个洞口,中间一个洞里有块石头,石面干净得如同经常来扫洒一样,上面还有微深的坐痕。传说费祎经常出入此洞。但同治《江夏县志》认为是荀镶被误认作费祎:因荀镶字叔祎而误文。费祎被郭循刺杀,谥号敬。蜀志比起名胜志更有可信度。
石照洞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石照洞在黄鹤楼下,石照石旁。《闻见近录》中记载,黄鹤楼下有石照石,光澈无比,它的右边有一块巨石,世人传说那是仙人洞。一位守关的老兵对此石虔诚参拜,一晚见三个道士从洞中出来,高声吟唱了一会儿正要进洞回去,老兵紧随其后,向其乞求富贵。道士给了他一块石头,催促他快走,他刚一走出,石头便合上了。第二天一看,竟是块黄金。老兵将它凿开拿去典卖,却被人当作盗窃被抓,只得以实相告。官员将他这块石头取来,黄金便化掉了。这石头非金、非玉、非石、非铅,藏于军资库中。《全唐诗》中收录了这首吕洞宾黄鹤楼题石照诗,但经学者考证此诗作者并非吕洞宾。杨公祠 《黄鹄山志》记载,位于高观山下,为祭祀太子少保杨宗仁所建。杨宗仁(1661—1725),字天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官至湖广总督。《清史列传》中记载,雍正评价他:“杨宗仁敬慎持躬,廉能供职,效力年久,懋著勤劳。自简任总督以来,洁己奉公,孤介端方,始终一节。”
官胡二公祠 清同治《江夏县志》载:“胡公祠在黄鹤楼后斗姥阁旧址,祀巡抚胡文忠公。”胡文忠公,即胡林翼(1812—1861),字润之,湖南益阳人。曾任湖北巡抚。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军起义,咸丰十一年(1861)于武昌因病去世,死后谥号文忠,追赠太子太保。同治三年(1864),湖广总督官文撰文,湖北巡抚严树森书碑立于祠中。
同治十年(1871),官文去世。官文,字秀峰,满洲正白旗人。由湖广总督入赞枢廷。士民感念其有功于楚地,请求为其建祠堂。经时任湖广总督李瀚章、湖北巡抚郭柏荫奏请,将官与胡合祀,为官胡二公祠。因官职位高于胡,故祠名官在胡前。
《续汉口丛谈》记载,合祠位于奥略楼左侧,黄鹤楼毁于火灾后,其铜鼎曾置于其内。
罗李三公祠 根据《黄鹄山志》记载,罗李三公祠在黄鹄山中峰下,同治十三年(1874)奉旨敕建。三公分别指的是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湖南湘乡人。由训导官至浙江宁绍台道,加布政使衔,未赴任。协助曾国藩编练湘军,率领湘军转战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咸丰六年(1856)三月,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中炮弹,于洪山军中去世。奉诏依照巡抚的规格给予议恤,对其二子赏赐世代承袭骑都尉之职,在他的本籍湖南,还有湖北、江西都建立专祠,赐谥号忠节。
李续宾,号迪庵,湖南湘乡人。曾任浙江布政使,官至巡抚衔。随罗泽南征战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罗泽南战死后,接统其军。咸丰八年(1858)十月于皖北庐郡与太平军作战,战死。奉诏依照总督的规格给予议恤,入祀昭忠祠,并准许湖北、江西、安徽各省建立专祠,赐谥号忠武。
李续宜,李续宾之弟,号希庵,湖南湘乡人。由诸生官至湖北、安徽巡抚。隶属李续宾部,转战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收复多城。李续宾兵败丧生后,李续宜收集其兄残部,重整成军。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专办皖北军务,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奉诏依照总督军营病故例给予议恤,并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各省建立专祠,赐谥号勇毅。
曾公祠 《黄鹄山志》记载,曾公祠在黄鹄山中峰下,同治十二年(1873)奉旨敕建。曾公,即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谥号文正。
张公祠 位于奥略楼后。由湖北按察使梁鼎芬等人建于1907年。原打算在卓刀泉关帝庙址兴建,结果张之洞紧急电谕:“卓刀泉为明魏忠德生祠故基,忠贤事败,拆去生祠,改建关帝庙;今建予生祠于上,是视我为魏忠贤也。予教育鄂士十余年,何其不学,以至于此。速急销弭此举,勿为天下笑。”遂改在此处建。始名张之洞生祠,张去世后改名张公祠。二层中国传统殿式建筑,正面三开间柱廊,两侧实面。
每年农历八月初三,是张之洞的诞辰,地方官例须率领各界人士到祠举行纪念仪式。后来,张公祠毁于火灾;1920年,湖北省教育厅重建;1929年,因为墙宇倾斜,被湖北省建设厅拆毁。武汉行营负责人何成浚是张之洞的门生,组织筹备委员会募款重修;1936年兴工,次年落成;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再次被拆除。
贤祠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蛇山上建有贤祠,祀周敦颐。具体时间不详。周敦颐(1017—1073),北宋理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中山纪念堂 建于1928年,在首义公园内。为纪念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而建。1932—1935年,蛇山全体辟为武昌公园,亭堂失修,景点荒废,到1949年武汉解放前,中山纪念堂被毁,解放后改建为黄鹤茶楼,无遗址。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坊 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大成路文庙与武当宫之间,花岗岩砌筑。现无遗址。
烂柯石 位于高观山之南,石上刻“烂柯”二字,字下方雕刻有棋盘图案。清同治《江夏县志》载:“烂柯石刻在高观山之阳,上刻烂柯二字,下雕棋枰,传樵叟观弈忘归,如王质事,盖附会之也。”东晋虞喜在《志林》中记载晋代王质在信安郡石室山上伐木时遇仙童下棋,观弈太久,发现自己所持斧头斧柄已烂,回到乡间,发现世上已过数年。烂柯石便是为了附会此故事所刻。今不知所在。棋盘之下刻诗一首:“局上闲争战,哪管人是非。堪叹采樵者,烂柯不知归。”《江夏县志》载:“一叟入山樵,逢二仙弈,睹弈忘归。弈毕析薪归去,烂柯腰间矣。勒字者欲与衢州、西安之烂柯山并传也。”
仙桃迹 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记载,仙桃迹在压云亭右侧。仙桃迹“巨石嶙峋,高若堵墙。下即黄鹄矶。”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载:“在黄鹄矶上,有仙桃迹。”明刻《黄鹤楼集》记载:仙桃迹在黄鹄矶上。相传,吕洞宾在此卖桃,桃子甘甜可医腹疾。但他发现大多数人是为妻儿而买,少有买去孝敬父母的。吕洞宾生气的掷桃而去,掷桃痕迹犹存。后人依迹在此建仙桃亭,也叫吕仙亭。庭前数百步没有蚊蚋,俗谓仙尘拂去。
洞宾仙迹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洞宾仙迹有二:一在县西南黄鹄矶石壁上有遗像;一在东北二里紫荆山西石壁上有卧迹。今均不存。
摩崖方丈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黄鹄山北。严壁幽邃,静境可人。”磨剑石 因磨剑池的传说,在池边镌刻有“磨剑石”三字。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毁。
“西爽”石刻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黄鹤楼后石壁,明直指宋公名贤得之巉崖中,巨石不能移,乃摩二字于碑,今废,北严故字犹存。”
毕秋帆督部像 据《退补斋杂录》记载,毕秋帆督部像雕刻于斗姥阁墙壁上,已百余载,仍未磨灭。毕秋帆,即毕沅,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擢湖广总督,编纂过《续资治通鉴》。今不存。
苏轼谪居石刻像 据民国《武昌要览》记载,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在鹄山泉旁。今不存。
书黄鹤楼壁石刻 《退补斋杂录》中记载,该石刻位于斗姥阁后墙上。乾隆年间,南汇吴省钦任湖北学政,撰文勒石。吴省钦,字冲之,南汇人。乾隆癸未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前湖北提督学政。
书黄鹄矶观音寺壁石刻 《退补斋杂录》中记载,该石刻位于黄鹄山下城外观音寺,南汇吴省钦撰文。
张之洞遗墨石刻 蛇山原有张之洞遗墨石刻30余块,散失多年后近有零星发现。
三、桥泉池井
梅花矶 民国《湖北通志》记载,因水花激荡如梅花,所以得名。又因在观音阁下,也称观音矶。
鄂渚 《舆地纪胜》中记载: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其名源自离骚中的“云梦之南,是为鄂渚”。“鄂渚”有时也被用来泛指鄂州(今武昌)。
磨剑池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磨剑池二,一在仙枣亭,二在头陀寺。”《舆地纪胜》载:“磨剑池,在头陀寺山顶,相传秦皇磨剑于此。王得臣以为秦宗权之弟宗衡破岳鄂,所至皆称为小秦王,是池盖指宗衡也。”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在吕仙亭左,相传秦始皇磨剑处。”正史未记秦始皇曾驾临江夏,此处秦皇疑为小秦王宗衡之误。《黄鹄山志》也指出:仙枣亭、头陀寺均在黄鹄山,一地而有二池同名不太合常理,疑《舆地纪胜》可信度更高。
金鱼池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梳妆台下,明楚藩观鱼处,今犹有赤鱼,长尺许,钓者偶得之。
天鹅池 《舆地纪胜》记载:在楚观南山之址,军寨之中。据说岳飞曾养天鹅于此池内。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武当宫西侧。
乌龙池 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高观山西边,清乾隆时又名乌鱼池。鹄山泉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在荷花池旁边,水清甘冽,民国十四年(1925)时已被填塞。泉眼旁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
跨虹桥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在君子亭前荷花池上,池在民国十四年(1925)时已干涸。上有桥,题“跨虹”二字。
中泠井 据王弇州《中泠馆集小叙》记载,疑似在黄鹤楼下,已失其所在。九眼井 在杨公祠,有四丈多深,以白石为底,有九个大如拳头的泉眼。有些旧志中认为九眼井即明月井,左边另一口小井为清风井,清同治《江夏县志》认为此系误传。
明月井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高观山上。
九龙井 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楚藩宫后。
八卦井 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楚藩宫后。
汲福井 在湖广布政司左侧。明正德十二年(1517),左布政使周季凤修浚,刘绩有记。
蛇山水塔 在黄鹤楼东、高观峰下,岳飞亭稍西南的山脊上,由时任湖北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兼园林处主任的卢立群主持修建。1933年3月筹备,4月动工。1934年7月1日建成供水。为两个水泥砌成的深池,罩有圆柱形铁包作顶盖。容量大约近10000立方米,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通往市内多处水桩龙头,是武昌最早使用自来水时的蓄水池。
四、宫庙司署
楚王故宫 民国《湖北通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四月建于高观山下,系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封为楚王后所兴建的宫殿。根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前临大街(今复兴路),左为阅马厂(今阅马场),右为长街(今解放路)。宫殿东西长达二里,南北长数倍。
楚王府规模宏大,由砖石砌成。有四门城楼,城高2丈9尺。正门名镇楚门,又称公衙门,是楚王出入或有关官员进出的主要大门,俗称王府口。其他诸门为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厚载(后宰)等。正殿基高6尺9寸,前后殿及廊房、堂库等附属建筑共800多间。城内有两座山,东侧的名紫金山,西侧的名梅山,已无可考。王宫内设梳妆台为嫔妃梳妆治容之所;有专为王府人员扎珠妆饰用的小店,排列在王府内小巷两旁;有诸多水井,如九龙井、八卦井等。
明朝末年遭兵燹,殿寝池馆俱为灰烬。1949年武汉解放前后,这里还有左、中、右三条轴线层层递进的大型院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武汉行营及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曾在此办公。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人民政府也曾在此办公。门楼与院内保存有许多砖木结构的厅、堂、楼、廊等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此后,这片大院落分别由省水产局和省机电设备公司等部门使用,再后又成为“谢先生酒店”和省水产管理办公室大楼。
现保存有梳妆台遗址,留有地名如扎珠中街、中营街、后宰门等。2006年6月26日,首义广场地下通道建设施工在距孙中山铜像西南方向10米左右处发现“文化层”,以及约一米长的雕刻有花草纹饰的青条石和踏脚石等多块古代建筑石作构件。经专家认定为明代楚王府的宫殿建筑物构件。
万寿行宫 根据清康熙《江夏县志》记载,万寿行宫位于高观山前,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原为行宫,后为朝贺祝釐之所。
行宫面朝墩子湖,左为长湖,右为湾坝湖,最前为影壁,影壁内有五凤楼。楼下过三道门、三次御河桥,依次进入朝门、阙门、正殿、寝宫和后宫。每个宫殿俱有廊屋。阙门傍为东西朝房。西朝房前为校射堂,后宫东西两边为小寝。朝门右为青宫前宫门,依次为正殿、内殿、寝宫、内殿及寝宫东西俱有走廊。朝门外东出为御苑游廊,逶迤直达苑内。苑西南为梨园歌台。殿稍北有水仙亭和金鱼池,池上为金水桥,北为别馆,东边高阜隆起处为梅花山,东南为水阁游廊。宫殿形制致为壮丽。
《武昌要览》记载,万寿行宫民国时期更名为烈士祠,祭祀武昌首义诸位烈士,每逢10月10日,满城官员都要前往祭奠。祠堂前滋阳桥西端,立有武昌起义纪念碑。
头陀寺 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五年(461),位于黄鹄山东面绝顶处,黄鹤楼旁,背山临江;清同治《江夏县志》载:“后悬严曲坳处,盛暑冷风沁骨,故绝蚊蚋,俗乃谓仙尘拂去也。山旧名紫竹岭,以有黄鹄腾紫竹间得名,故头陀寺亦称竹林寺也。”后改为观音阁。
《舆地纪胜》记载:“自南齐王屮作《寺碑》,遂为古今名刹。黄太史诗有‘头陀全盛时,宫殿梯空级’之句。”据南齐王简栖作《头陀寺碑记》中记载,该寺由沙门释慧宗创立。后军长史江夏内史会稽孔觊为寺庙开山辟林置经行之室,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江安伯蔡兴宗又为该寺修建高坛刹柱,立禅诵之堂。
同治《江夏县志》中记载:“李白读书堂在头陀寺,见明《一统志》[应为《大明一统志》]”。但《大明一统志》中只记载皮日休读书堂在头陀寺,无李白读书堂。据《舆地纪胜》记,李白读书堂在江夏县东三十里,地名读书林,有祠堂在其侧。《江夏县志》云在头陀寺为误。寺内有皮日休读书堂,唐代鄂州守何某在此建夏亭,符载还为之作《鄂州何大夫创制夏亭诗序》(乾隆《江夏县志》),头陀寺山顶有磨剑池,寺内有祭祀关公的武安王庙(《舆地纪胜》)等古迹。根据陆游《入蜀记》和《舆地纪胜》记载,头陀寺藏殿后有齐王简栖碑,唐开元六年建,由苏州刺史张庭圭书,后此碑毁坏。新碑由江南徐锴篆额,韩熙载撰碑阴。因王之《碑记》后被选入《昭明文选》,令头陀寺声名遐迩。
寺庙历经数朝,几兴几废。《入蜀记》记:“寺毁于兵火,汴僧舜广主持三十年,兴葺略备……四顾江山井邑,靡有遗者。”康熙《湖广通志》记:“国朝顺治初,邑人陈应魁重修。”清人熊伯龙《重建观音阁记》中记载,头陀寺在明朝初期,改称“观音万寿讲寺”,由董其昌书匾额。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间毁于战事,废弃长达二十多年。到康熙三年(1664)间,已由“大参艾石宋公发愿修复”。后寺废,无迹可考。
黄龙寺 根据《舆地纪胜》记载,黄龙寺位于江夏县东六十步,黄鹄山南。有悔机禅师主持,有道行,其行载入《传灯录》。根据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太祖兵去湖广时曾驻节于此地梅亭(即封建亭)。太祖得到六皇子出生的消息后许诺他日立其为楚王。不到一个月,黄龙寺便毁于火灾。后来,六皇子被封楚昭王,宫殿建成后,于城关后又重建黄龙寺,并更名为长春寺。后又改回黄龙寺。民国《湖北通志》记载,黄龙寺左有龙池,后有黄龙塔、飞剑池,高观山后石壁有“黄龙道场”四字尚可辨,余字斑驳不可尽识。今已不存。
武昌府城隍庙 根据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城隍庙原在县东部,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迁至黄鹄山南侧,用来祭祀晋代车骑将军焦明。景泰三年(1452)重建,韩阳为之作记。康熙三十二年(1693),武昌知府尤汶重修。庙右侧为斋戒所。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城隍庙内有善堂,名敦善堂。
武当宫 在黄鹄山麓。明张维枢《黄鹤楼记》云:“由(览胜)亭左折,道观颇壮丽,监司及诸僚佐籍祝釐焉,是为武当行宫。”
据《寰宇通志》记载,武当宫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2—1106),明洪武初年(1368)续建,正德十年(1515)重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进行大规模重修,并铸武当宫钟一口。乾隆《江夏县志》描述:武当宫在平湖门内,为民楚藩祝釐之所。二门左右墙书“龙虎”两字,字大与墙等。古天鹅池即在其右畔。有白石余级上三清殿,又上雷祖殿,又上斗姥殿。斗姥殿右则与四皇殿并。雷祖殿左则官厅并三清殿,右则法轮殿并。宫中道士百有余,烟咸傍右畔。康熙《湖广通志》记载,清代府级地方政权管理所属道教事务的机构道纪司也设于武当宫中。1931年后,武当宫香火衰落,道众生活难以维持,相继离去。至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常驻道人仅一二人。解放后,最后一名住持柴永仙去世,武当宫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1954—1958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拆建另做他用。
吕祖阁 清光绪年同治楼被毁不存后,一直未重建黄鹤楼,故在此修建了吕祖阁。因民间形成许多吕洞宾与黄鹤楼的传说,因此修建此阁供奉吕仙。因吕洞宾号纯阳子,在吕祖阁附近建的警钟楼后来被用作酒楼时,便取名“纯阳酒楼”。吕祖阁内供奉有吕洞宾坐像、卧像各一;石刻正像、旁像各一;阁之外回廊下,有石刻济颠僧像一;还有五百灵官像。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被拆,其中的吕洞宾卧像和五百灵官像被移到长春观供奉。
龙神庙 位于后所营。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在董必武、张国恩开在武昌抚院街97号(今民主路)的律师事务所内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会上,研究组织生活制度,选举了负责人。小组还在抚院街龙神庙内建立另一个秘密办公地点。1965年被拆毁改建为武汉打火机厂。
武昌府文庙 明清时建于玉带街东端北侧,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场所,1933年玉带街改名为大成路。遗址在武汉第十中学校园内,该庙大成殿1966年被烧毁,石刻牌坊等物也于20世纪90年代被拆毁。
江汉神祠 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宋淳熙年间(1174—1189),通判刘靖为祭祀长江与汉水,在汉阳门楼上建神祠,即灵竹寺西为坎以祭之,今废。
古无影塔 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塔位于黄鹄矶上,高不过三尺,题有“古无影塔”四字。每当日照西畔之时,塔却没有影子。同治《江夏县志》还记载,塔中藏有骨骸,不知系何人。
武昌同仁医院暨圣仁主堂 由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兴建,于1918年落成,遗址位于彭刘杨路三医院后门一带。2006年建武汉长江大桥下桥匝道时拆除。
基督教生命堂 基督教瑞典行道会兴建,1918年落成。遗址位于武昌民主路西段,即武昌红光皮件厂所在地。1958年实行基督教联合礼拜后,该堂是武昌片区唯一开展宗教活动的基督教堂,毁于20世纪90年代。
基督教警世堂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兴建,1930年落成。遗址位于蛇山南麓的后宰门。2006年建武汉长江大桥下桥匝道时拆除。
武昌府署 位于汉阳门正街,设立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同治《江夏县志》原文为“明洪武甲辰设”,但洪武年间并无甲辰年,疑为误笔),咸丰(1851—1861)中期遭兵燹后重新修建,仍如旧制。清朝时,武昌府辖江夏、武昌、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大冶、通山、咸宁9县和1个兴国州。
布政使司署 也叫藩署、藩台衙门,位于黄鹄山北侧。明洪武年间(1368—1398)撤销行中书省后改创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其职责为承宣政令、管理属官、掌控财赋、提调考试等。
根据民国《湖北通志》记载,自明朝以来,布政使司署屡毁屡修:明正统十年(1445)七月因灾被毁;正统十三年(1448)左布政使马瑾重建;崇祯十六年(1643)又毁;清康熙四年(1665)左布政使刘显贵在旧址重建,后布政使徐惺等历任官员不断继续修缮;咸丰二年(1852),司署未被全毁,随后进行了修复;光绪二年(1876)布政使孙衣言重修署后园垣,并疏浚垣外司湖;光绪六年(1880)布政使王大经修复大堂、二堂及经制厅、广备库等处;光绪九年(1883)布政使蒯德标续修大堂、火星祠、官厅、升官楼等处;宣统二年(1910)布政使王乃征将署东偏政治会议厅改建度支公所。署内于咸丰六年(1856)附设交代局,同治六年(1867)撤销后,同治十三年(1874)又重新设立。
按察使司署 也称臬署、臬台衙门,全称是“提刑按察使司署”,即省级最高司法机关。初于明洪武五年(1372)设立,建于黄鹄山南部,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毁于灾害,按察司王瑄重建,其副使薛纲有记证明。明末遭兵燹。清咸丰二年(1852)毁于兵燹。后经修复,仍如旧制。晚清时期,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城后,太平军将领韦昌辉的北王府曾设于此。相当于原蛇山南麓的大成路北省汽车修配厂一带,现已改为住宅小区。
巡抚署 根据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巡抚署在前所营。明景泰四年(1453)设于湖广布政使署右。隆庆五年(1571)御史张仲羽将其址迁凤凰山南部。明末癸未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二年(1655),湖广巡抚林天擎又迁址至忠孝门内前所营,是将常居敬故宅和左右师氏张氏两宅扩建而成。扩建后的抚署与后所营相通,头门为辕门,左右围墙,立有两块泰山石碑。同治六年(1867),湖北巡抚曾国荃任时不慎失火,护院何公璟听取风水师的建议,将抚署恢拓旧制规模,培高地势。民国《湖北通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进行整修。咸丰二年(1852)间,太平天国军队占据武昌城,洪秀全居抚署。光绪二十九年(1903),端方奏请裁缺署,将此址改为法政学堂。
鄂州营 南宋时已存在,至元朝宪宗时为鄂州屯兵校场,位于黄鹄山下。据南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吴船录》载:“鄂营昔皆茇舍,今始易以瓦屋,方毕四分之一。登压云亭,则前后尽见,周络井井,甚有条理。”压云亭位于黄鹄山顶的头陀寺顶院,从压云亭可以看清整个鄂州营,分布整齐,井井有条。过去都是茅舍,后改为砖瓦。
武昌府学 根据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府学在府治南边、黄鹄山下,左为长街,右为府城隍庙。建于宋康定元年(1040),庆历(1041—1048)中期,大幅增加学舍。绍兴(1131—1162)中期,府学被都帅田师中夺为营垒,后应学官朱栻的请求才撤营恢复修学。宋末遭兵燹,元延祐(1314—1320)中期重建;元末又遭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按察使万虞凯以学门不宜朝西为由,改辟于东偏。万历四十六年(1618),提学葛寅亮改建,乃稍迁大成殿于旧址西侧,规制开始宏阔。
府学内有稽古阁,建于宋绍熙年间(1190—1194);有四贤堂,由教授石继伦建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以祀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四贤;元至顺年间(1328—1333)留有皇帝御书“远志万里归程”6字的碑刻。
清初,府学倾毁,许多官员先后捐赀重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总督、巡抚、布政等官员捐献俸禄修葺,焕然改观。
五、花园馆居
漕园 由宋代漕司所建之亭园。陆游《入蜀记》中记载曾到过漕园:“谢漕招食于漕园光华堂。依山亭馆十余,不甚葺。”依山建数十所亭台会馆,后疏于打理修葺。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曰:“东望漕园,亭台灭没,武当宫意其旧址。”
憩园 清湖北布政使司署的官署花园,位于司门口。1984年元月上旬,在武昌区政府大院内出土四通石碑:一为“霞起”横额,无款识;一为王爵棠撰《憩园记》;一为陈钦绘《重修憩园图记》图;一为瞿廷韶撰《重修憩园图记》。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此地曾为岳飞屯兵武昌时的帅府与花园。
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面积10亩。建园时仅存有数百年前旧园遗留的山丘、水池、奇石、古树,在此遗址上疏池、架桥、扶石、立蹬、培阜植树,建“待月榭”和“枕江阁”,绕以长廊,初具园形。光绪二十八年(1902)瞿廷韶重建憩园,修复已圮长廊,建“听秋声馆”,周栽矮篱,辟花圃,杂植莳花翠竹等,将旧亭移于丛竹中,题名“筠心”。为节约开支,改屋瓦为茅草顶;在进园处叠石堆山,植茑萝附其上,使之隐蔽全园;修复“待月亭”,并用树根为拾级,将跨池之桥换为木板;扩池近井边,引井水于其中,以防干涸。因陋就简,10余日工成。
太平天国军队占据武昌城后,东王杨秀清的王府设在藩台衙门内。北洋军阀曾在此设湖北省长公署,后为湖北省警察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为中共武昌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地。
乃园 清代湖北提刑按察使司署(即臬台衙门或臬署)的后花园,供臬署官员使用。重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因花园围墙呈“乃”字形,故命名为乃园。面积约数十亩。其范围从大成路至蛇山顶部,西临水巷(原臬水巷,现名乃园巷)、韩家湾,南至黄鹤楼剧场。
园内筑有祭祀太平天国三陷武昌城时殉节的提刑按察使的“四忠祠”,以及教授地方官员学习律令的“簟学律馆”。从臬署到学律馆和祠堂之间有“七曲廊”。往西沿山坡为石阶、旁竖栅栏。半山腰设有“见江亭”,可远眺鹦鹉洲。再往上是一片梅林,有“鹤梅堂”。山巅有“高观台”,西数十公尺有“西升台”,还有“跻绿亭”“暂亭”“竹深荷静台”“般若台”等建筑,植有梅、枇杷、芭蕉、翠竹、朴、柳等花木,池塘内种有白荷,菜畦内种植四季蔬菜,有平坦之地名“射圃”,是武士们习武之处。下行是武士习武处。
民国时期,乃园成为湖北省财政厅的后花园。1924年萧耀南任督军时,将乃园划入首义公园,拆除山上围墙,修建陈友谅墓。1955年因修武汉长江大桥,乃园被拆。现存一通清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的《乃园图记》大石碑,庚戌贵筑黄彭年记,固始张仁黼书,泉唐诸可权题图。今该石碑被嵌入幼儿园的围墙中。湖南会馆 位于高观山中部,晚清会馆建筑风格,所处地势雄阔,规模宏大,房屋占地42.875亩,合28554平方米。馆内有彭玉麟的梅花诗石刻,李鸿章书写的丞相祠堂匾额,还有湖、山、风、月、河、岳、日、星八大石刻。
《武昌要览》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余肇康、陈兆葵在湖北为官时,将湖南会馆改成湖南中学堂,并附设小学,以培养三湘子弟。1911年,更名为旅鄂湖南公立学校。1912年,改为私立旅鄂湖南学校。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除。
白崇禧公馆 在武珞路51号大院院南,为红瓦两层砖木结构别墅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程思远在《政坛回忆》中写道:“1938年春,武汉为抗战重心所在,周恩来副主席那时是中共中央驻武汉的代表,他常与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由
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黄琪翔陪同到蛇山下熊廷弼路(今武珞路西段)白崇禧那里
商谈作战指导方针。”武汉沦陷期间该公馆被日寇占用。日本投降后,这里成为严重先生之子严善明一家的住宅。20世纪90年代,该公馆拆除。
状元居 《黄鹄山志》记载:“在黄鹤楼南。以黎淳读书其中,故名。今额犹存。”黎淳(1423—1492),湖南华容人,明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一甲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
江城别墅 根据《退补斋杂录》记载,江城别墅在黄鹄山麓,清同治初年(1862),由当地人袁泰华建。王子寿、彭于藩有诗记之。
李之龙旧居 位于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大门西侧。2007年被拆除,门口的一对大抱鼓石被有关方面收藏。李之龙(1897—1928),湖北沔阳人,中共党员。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后兼任中山舰舰长,代理海军局局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攻占武汉三镇后,任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任《血花日报》社长和现代剧社社长。1928年2月8日在广州被害。
一、亭台楼阁
北榭 始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初建时位于鄂州衙后,与南楼相对。《舆地纪胜》记载:“北榭,在设厅后。因山为之,与南楼对。”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府署后,宋元祐中建。”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北榭重修。一说由南宋历史学家李焘重修(乾隆《江夏县志》记:后圯[应为圮],李焘复建),一说由其次子李重修(民国《湖北通志》记:嘉定十七年李重修有记)。嘉定十七年(1224)三月丙午,李作《鄂州重修北榭记碑》。《湖北旧闻录》载:“鄂州诸楼、榭,皆在黄鹄山,而以方向别之……在北者曰北榭,与南楼并称,而李公《记》外赋咏无传焉。”
据《鄂州重修北榭记碑》记载,北榭曾与南楼齐名。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为其书写过匾额,之后也有一些达官名人为其赋诗,后来便不再瞩目。因楼宇狭小,年久失修,在一次大风中被摧毁。于是对其进行了重修。改建榭屋,向北拓宽十四尺,向南拓宽四尺,均高三丈有余,将破旧老损的柱子和椽木全部更换为新的。新建后的北榭,宽敞壮丽,与南楼相望,视野开阔,尤其是北望视角最佳。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北榭后来成为陈友谅冶金锻造的场所,清乾隆时已不存。
广永亭 《舆地纪胜》记载:“广永,在西漕衙黄鹄山之绝顶,西近楚观,下视江汉,故取其义云。”因位居山顶,下视汉江,视野极佳,故得此名。根据清代江夏人陈本立所作《黄鹤楼名胜记》中记载:“仙枣亭后为一览亭……其上为广永亭。”
万寿亭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位于白云楼后,仙枣亭西侧。亭内有两块石碑,刻着康熙皇帝免除税赋的上谕。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载:“亭西楯以朱栏者,仙枣树也……又西下为万寿亭,亭中列丰碑二,则蠲楚赋上谕也。”根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康熙下旨为优恤老人,故下诏免除税赋,百姓感念皇恩,集资建造此亭。到同治末期,亭已毁不存。
古十间亭 位于仙枣亭以西。《黄鹤楼小志》记载,该亭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已存在。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记载“古十间亭在仙枣亭西”,说明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都尚存。
江汉亭 位于南楼附近、台府之上,因居高地,视野极佳,可俯瞰汉江景物,故得此名。《舆地纪胜》中记载,江汉亭在倅厅(鄂州副职官员的办公场所),张栻曾为之作记。周边有秀严堂、半山亭、静春台。张芸叟在《南迁录》中提到:鄂倅公宇因古城作亭榭,俯瞰江汉景物最嘉。南宋郑清之(1176—1251)有诗《江汉亭百韵》,可推知江汉亭在南宋时期仍然存在。
民国《湖北通志》记载,该亭始建于宋乾道期间(1165—1173),由鄂州倅官叶椅建。但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中认为:“宋人建有江汉亭,惟其遗址今不知所在。即自来江夏志及省志均佚不载。吾考此亭当在南楼蛇山间,绍兴中南轩先生张栻所建。”张栻(1133—1180),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世称南轩先生。十盘亭 位于黄鹤楼北侧。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载:“自北盘道而登,有亭翼然于城上者,望江亭也,即古十盘亭。”
根据明刻《黄鹤楼集》记载,十盘亭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因登亭需沿石级盘旋十圈方可至,故得名。亭中有石刻,上书“东有亭西有庵,路十盘而上故名。宋庆历间建,监茶柳应辰蔡馀庆记”。到明万历年间时已废,改为望江亭,后亦废。
振衣亭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此亭位于按察司署后的黄鹄山上,由按察使王世贞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该亭之名取自古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寄寓其洁身自爱、奋发自励的抱负。
禹碑亭 禹碑亭位于原奥略楼与涌月台之间。同治三年官文督鄂时将私藏密云峰禹碑拓本出示,令石匠刻碑置黄鹄山上,并为之建亭,号“禹碑亭”。20世纪50年代拆除。
冠霞亭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高观山第一峰,中丞刘殿衡建。刘殿衡,康熙五十年至五十六年(1711—1717)任湖广巡抚,故冠霞亭应在此期间内修建。翼然亭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冠霞亭西边,张连登建。张连登,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授湖北按察使,康熙五十七年(1718)升任湖广巡抚,雍正元年(1723)奉诏回京,故翼然亭应在此期间内修建。
仙桃亭 见“仙桃迹”。
封建亭 位于武昌城中和门子城的梅亭山上。根据清康熙《江夏县志》记载,陈理在此向明太祖投降,明太祖驻跸于此,得到六皇子出生的消息,太祖当即许诺他日将以此皇子为楚王。后来等到封王之时,准备以齐地封之。而玺印铸了三次都不成。太祖突然想起当日在梅亭山时的许诺,封之楚王,玺印一次即铸成。于是御制祝文,祭告封内,建亭并勒碑记于其上。
御碑亭 根据《退补斋杂录》记载,该亭位于黄鹄山胡公祠前,建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
曲水亭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湖北布政司北侧,又有乔木等亭,乾隆时已废。
清凉亭 明代张维枢《黄鹤楼记》云:“揽胜亭利内观,仙枣、清凉二亭利外观。”说明明代有清凉亭存在。后湮灭。
一瓣香亭 据《续汉口丛谈》记载,一瓣香亭,取丹桂飘香之意。
山远夕阳多亭 根据《黄鹤楼小志》记载,此名出自宋代人韩驹的《江苏泰兴道中》:“地偏春事少,山远夕阳多。”江夏民众为纪念曾在江州(治在武昌)当过知州的韩驹,就在蛇山建了山远夕阳多亭。
烟波亭 《舆地纪胜》中记载,在设厅后北榭西边,外瞰长江。宋代戴复古(1167—约1248年)有诗《鄂渚烟波亭》,证明当时已有此亭。明代《寰宇通志》中也有记载,证明至1455年(明景泰六年)此亭尚存。
曾公亭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曾公亭建于清末民初,亭后有碑,中有曾国藩石刻遗像。
君子亭 位于黄鹤楼东南数百尺鹅池(又名荷花池)岸边,取周敦颐《爱莲说》中以莲花比君子之意。
焦度楼 在武昌东南子城上。焦度,南朝齐将领,字文绩。以武勇著称。沈攸之起兵进攻夏口城,焦度在城楼上辱骂沈攸之,激沈攻城而失败,所以以焦度命名纪念。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中记载焦度楼位于楚观楼旧址,建于康熙三年,应为误笔。《舆地纪胜》中已有焦度楼记载,说明南宋已有之。
八极楼 明末清初诗人顾景星(1621—1687)有诗《冻雨登八极楼招西印》,形容该楼“孤高扼地势,缥缈凌云浮”,其子顾昌备注:“楼在江夏黄鹄山,今废。”
望江楼 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位于汉阳门北城的烟波楼故址上,由知府汪大本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状元黎淳为之作《望江楼记》,因此楼所在是眺望长江的极好观景位置,所以更名为望江楼。
雄楚楼 根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楼依武昌城而建,在旧巡抚署后山上。明万历年(1573—1620)初由都御史赵贤建立。明崇祯十六年(1643)毁于兵乱。清康熙十五年(1676),湖北布政使徐惺(1676—1682在任)重新修建。民国《湖北通志》记载,咸丰年(1851—1861)初又被毁,光绪年间(1871—1908)湖北布政使王大经(1878—1883在任)修复。
黄鹤楼故址 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下方。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孙权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 西南角固矶为楼,名黄鹤楼。”(《元和郡县图志》)南朝刘宋才秀人微的诗人鲍照路过此地,写有 《登黄鹄矶》一诗,开吟咏黄鹄矶之先河。唐宋两代,崔颢、李白、岳飞、陆游等近50位诗人词客 在黄鹤楼留下墨痕。千余年间,尽管王朝有代谢,鹤楼有废兴,但楼之盛名始终延续不歇。瑰丽缥缈 的神仙传说,不绝如缕的诗词文赋,风流名士的游赏雅迹,使黄鹤楼成为长江之畔传统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名胜。
黄鹤楼及其毗邻的亭台洞寺、山野林地,不仅吸引官宦显要、仁人志士来此仰俯天地,感悟人生,置酒送迎,酬唱应答;更是聚集市井百姓登临观景,烧香许愿,下棋品茗,说唱杂耍。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给号称“诗词楼”“状元楼”的黄鹤楼平添了异样的色彩和魅力。
清光绪十年(1884)八月初四日,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被火焚毁,从此消失近百年。光绪三十年 (1904)年,湖北巡抚端方在黄鹤楼故址上修建了一座两层西式风格的“警钟楼”。光绪三十八年 (1908)湖北地方乡绅联合学界又在其附近修了一座高三层的中式传统楼阁,以纪念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鄂功绩,初名“风度楼”,后改“奥略楼”。因为建在黄鹤楼故址附近,两座楼都曾被时人称为“黄鹤楼”。
1912年4月10日,孙中山游黄鹤楼故址,并在奥略楼前对欢迎他的群众发表演说。1927年毛泽东登临近故址并作《菩萨蛮·黄鹤楼》词一首。1953年2月18日,毛泽东重返黄鹤楼故址,被欢迎群 众学生簇拥,对此感叹“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警钟楼、奥略楼被拆除,黄鹄矶被削掉大半,黄鹤楼故址现建有纪念标识。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已从故址迁移到蛇山高冠山段。新楼距故址近千米。
奥略楼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原位于清代黄鹤楼旧址附近,警钟楼旁。湖广总督张之洞调京升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后,其门生僚属集资修造此楼,安放塑像,以纪念张在鄂之政绩,原名风度楼。张之洞认为楼名不妥,根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改名为“奥略楼”,并亲书匾额“奥略楼”三字送至鄂,嘱门生换之。
奥略楼高三层,楼体呈矩形,屋顶前方建小骑楼式檐顶,但因此楼的建筑造型与黄鹤楼有些相似,且仿悬了“南维高拱”匾额,挂了“大江东去”“爽气西来”的对联,又坐落于鹤楼故址附近,时人大多将其误认为黄鹤楼。
1911年1月,辛亥革命著名团体文学社成立于此;1911年10月11日,武昌首义成功后,第一面九角十八星旗插在此楼顶;1912年4月10日,孙中山先生登此楼,并在楼前对欢迎群众发表演说。1955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需要,该楼被拆除。显真楼 清光绪七年(1881),由鄂城人严添承创办于奥略楼附近,为早期照相馆。取名“显真”,意在突出照相的实录写真之效。
最初,照相馆规模很小,仅有一层楼房,上书“显真楼”三字,下有匾额“显真照相楼”,并将其右手边一亭封起来,设为“显真楼照相处”。后因受到时任两湖书院山长的梁鼎芬的推崇,名声大噪,业务极盛,曾先后为黎元洪、宋庆龄、何香凝、吴佩孚、蒋介石等拍照。20世纪30年代,规模扩大,将楼房扩建成二层西式洋楼,因增加了闪光灯设备,故二楼顶书“显真楼日夜照相”,二楼大门两边右书“艺术化的服务”,左书“超时代的作品”。
1938年武汉沦陷后,显真楼被日军强占为卫兵所;抗战结束后于原址复业。1955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拆除。
警钟楼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湖北巡抚端方在黄鹤楼故址上主持修建,为混凝土结构的西式四方形红色楼房,主楼两层,前端突起的钟楼约四层。因其位于武昌城最高处,犹如今之火警瞭望台而得名,是中西结合风格的楼房,民国初年有人在此开饭馆,以其邻近吕祖阁而取名纯阳酒楼,简称“纯阳楼”。1927年,警钟楼改为专司火警的瞭望台。1935年被辟为烈士史迹陈列馆。1938年武汉沦陷后,警钟楼有所损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湖北省会警察局于1947年3月将警钟楼修复。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由武汉市公安总局于5月25日接管。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被拆除。原址树立建桥纪念碑。
龙床台 位于高观山下,传说有二。一是根据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龙床台,一名凤凰窝,在高观山下。陈友谅筑台,明太祖纳降陈理时驻此。”陈理献其父陈友谅用过的镂金床给朱元璋。朱问军师刘伯温:“没有富贵时能用这种东西吗?”刘伯温反问道:“难道富贵了就能用这种东西吗?”朱顿时领悟,命兵士将镂金床就地击碎。此处遂得“龙床台”之名。
二是此地又名望儿台。乾隆《江夏县志》中记载:“传昔有鳢宗事,山巅更崛起圆堆,故俗称望儿台。传因谳楚宗狱于贡院中,王母于此望之故台也。”楚王华奎系恭王妃兄王如言之子,抱养在宫中,袭封为第九代楚王。宗人华越等向朝廷揭发华奎非恭王之子,神宗下诏“勘楚”,华奎被暂幽于贡院,王母到山顶土堆上望之,故称该处为望儿台。无遗址可寻。
静春台 《舆地纪胜》记载,静春台位于江汉楼旧址。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静春台,在黄鹤山北。摩崖方丈,上刻‘静春台’三字,旁刻‘淳熙壬寅刘清之题’。”刘清之(1133),约卒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曾任鄂州通判,世称静春先生。著有《戒子通录》等书。民国《湖北通志》则记载石刻为“静春”二字。
《寰宇通志》记载:“静春台在府治旧通判厅,即江汉楼故址,久废。”据此推测,该台宋代有之,明代已湮没。但是清人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中曰:“好事者载酒寻之,每吝一见,余幸一登临静春台焉。”
望江台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望江台,在山顶,可望江,今圯[应为圮]。”此处望江台是否即望江楼,无从考证。
斗姥阁 同治《江夏县志》载“胡公祠在黄鹤楼后,斗姥阁旧址”。乾隆年间(1736—1795),人们在古南楼的遗址上建起斗姥阁。同治十三年(1874),在斗姥阁的基地上建起官胡二公祠。
凌霄阁 《明刻黄鹤楼集》中收录明人张翀的诗《登黄鹤楼》,有“槛外寒云度,凌霄八面开”的描写,疑似指凌霄阁。民国《武昌要览》中记载蛇山有凌霄阁“地踞高冈,可以瞩远”。
留云阁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黄鹄山南。从石镜亭数折而下即是,最为幽胜。
具美堂 根据《退补斋杂录》记载,具美堂在黄鹄山顶,官胡二公祠的东侧,即斗姥阁偏东旧址,建于同治八年(1869)。
仰山堂 位于抱冰堂西侧,无遗址可寻。
二、洞祠石刻
牌仙洞 唐时已有,相传在蛇山下,为神仙修炼飞升之地。李白曾寻访此地,已是空室,留下“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的诗句。明清后更无迹可寻。
东阳洞 据同治《江夏县志》记载:“东阳洞在高观山龙华寺后,大石峻嶒,当腹一洞,镌东阳二字。”《黄鹤楼小志》中记载:“据孙启康先生考证:东阳即东阳道士孙游岳,生于东晋隆安三年(399),是南朝刘宋时期天师道的第八代宗师,陶弘景就是其入室弟子。
费祎洞 在黄鹄山后,宋《皇朝郡县志》、明《一统志》均记之为费文祎升仙处。乾隆《江夏县志》记载:明天启五年(1625),张继善重修武当宫山顶,建四皇殿的时候,挖开石基而发现此洞。有三个洞口,中间一个洞里有块石头,石面干净得如同经常来扫洒一样,上面还有微深的坐痕。传说费祎经常出入此洞。但同治《江夏县志》认为是荀镶被误认作费祎:因荀镶字叔祎而误文。费祎被郭循刺杀,谥号敬。蜀志比起名胜志更有可信度。
石照洞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石照洞在黄鹤楼下,石照石旁。《闻见近录》中记载,黄鹤楼下有石照石,光澈无比,它的右边有一块巨石,世人传说那是仙人洞。一位守关的老兵对此石虔诚参拜,一晚见三个道士从洞中出来,高声吟唱了一会儿正要进洞回去,老兵紧随其后,向其乞求富贵。道士给了他一块石头,催促他快走,他刚一走出,石头便合上了。第二天一看,竟是块黄金。老兵将它凿开拿去典卖,却被人当作盗窃被抓,只得以实相告。官员将他这块石头取来,黄金便化掉了。这石头非金、非玉、非石、非铅,藏于军资库中。《全唐诗》中收录了这首吕洞宾黄鹤楼题石照诗,但经学者考证此诗作者并非吕洞宾。杨公祠 《黄鹄山志》记载,位于高观山下,为祭祀太子少保杨宗仁所建。杨宗仁(1661—1725),字天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官至湖广总督。《清史列传》中记载,雍正评价他:“杨宗仁敬慎持躬,廉能供职,效力年久,懋著勤劳。自简任总督以来,洁己奉公,孤介端方,始终一节。”
官胡二公祠 清同治《江夏县志》载:“胡公祠在黄鹤楼后斗姥阁旧址,祀巡抚胡文忠公。”胡文忠公,即胡林翼(1812—1861),字润之,湖南益阳人。曾任湖北巡抚。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军起义,咸丰十一年(1861)于武昌因病去世,死后谥号文忠,追赠太子太保。同治三年(1864),湖广总督官文撰文,湖北巡抚严树森书碑立于祠中。
同治十年(1871),官文去世。官文,字秀峰,满洲正白旗人。由湖广总督入赞枢廷。士民感念其有功于楚地,请求为其建祠堂。经时任湖广总督李瀚章、湖北巡抚郭柏荫奏请,将官与胡合祀,为官胡二公祠。因官职位高于胡,故祠名官在胡前。
《续汉口丛谈》记载,合祠位于奥略楼左侧,黄鹤楼毁于火灾后,其铜鼎曾置于其内。
罗李三公祠 根据《黄鹄山志》记载,罗李三公祠在黄鹄山中峰下,同治十三年(1874)奉旨敕建。三公分别指的是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湖南湘乡人。由训导官至浙江宁绍台道,加布政使衔,未赴任。协助曾国藩编练湘军,率领湘军转战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咸丰六年(1856)三月,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中炮弹,于洪山军中去世。奉诏依照巡抚的规格给予议恤,对其二子赏赐世代承袭骑都尉之职,在他的本籍湖南,还有湖北、江西都建立专祠,赐谥号忠节。
李续宾,号迪庵,湖南湘乡人。曾任浙江布政使,官至巡抚衔。随罗泽南征战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罗泽南战死后,接统其军。咸丰八年(1858)十月于皖北庐郡与太平军作战,战死。奉诏依照总督的规格给予议恤,入祀昭忠祠,并准许湖北、江西、安徽各省建立专祠,赐谥号忠武。
李续宜,李续宾之弟,号希庵,湖南湘乡人。由诸生官至湖北、安徽巡抚。隶属李续宾部,转战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收复多城。李续宾兵败丧生后,李续宜收集其兄残部,重整成军。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专办皖北军务,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奉诏依照总督军营病故例给予议恤,并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各省建立专祠,赐谥号勇毅。
曾公祠 《黄鹄山志》记载,曾公祠在黄鹄山中峰下,同治十二年(1873)奉旨敕建。曾公,即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谥号文正。
张公祠 位于奥略楼后。由湖北按察使梁鼎芬等人建于1907年。原打算在卓刀泉关帝庙址兴建,结果张之洞紧急电谕:“卓刀泉为明魏忠德生祠故基,忠贤事败,拆去生祠,改建关帝庙;今建予生祠于上,是视我为魏忠贤也。予教育鄂士十余年,何其不学,以至于此。速急销弭此举,勿为天下笑。”遂改在此处建。始名张之洞生祠,张去世后改名张公祠。二层中国传统殿式建筑,正面三开间柱廊,两侧实面。
每年农历八月初三,是张之洞的诞辰,地方官例须率领各界人士到祠举行纪念仪式。后来,张公祠毁于火灾;1920年,湖北省教育厅重建;1929年,因为墙宇倾斜,被湖北省建设厅拆毁。武汉行营负责人何成浚是张之洞的门生,组织筹备委员会募款重修;1936年兴工,次年落成;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再次被拆除。
贤祠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蛇山上建有贤祠,祀周敦颐。具体时间不详。周敦颐(1017—1073),北宋理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中山纪念堂 建于1928年,在首义公园内。为纪念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而建。1932—1935年,蛇山全体辟为武昌公园,亭堂失修,景点荒废,到1949年武汉解放前,中山纪念堂被毁,解放后改建为黄鹤茶楼,无遗址。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坊 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大成路文庙与武当宫之间,花岗岩砌筑。现无遗址。
烂柯石 位于高观山之南,石上刻“烂柯”二字,字下方雕刻有棋盘图案。清同治《江夏县志》载:“烂柯石刻在高观山之阳,上刻烂柯二字,下雕棋枰,传樵叟观弈忘归,如王质事,盖附会之也。”东晋虞喜在《志林》中记载晋代王质在信安郡石室山上伐木时遇仙童下棋,观弈太久,发现自己所持斧头斧柄已烂,回到乡间,发现世上已过数年。烂柯石便是为了附会此故事所刻。今不知所在。棋盘之下刻诗一首:“局上闲争战,哪管人是非。堪叹采樵者,烂柯不知归。”《江夏县志》载:“一叟入山樵,逢二仙弈,睹弈忘归。弈毕析薪归去,烂柯腰间矣。勒字者欲与衢州、西安之烂柯山并传也。”
仙桃迹 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记载,仙桃迹在压云亭右侧。仙桃迹“巨石嶙峋,高若堵墙。下即黄鹄矶。”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载:“在黄鹄矶上,有仙桃迹。”明刻《黄鹤楼集》记载:仙桃迹在黄鹄矶上。相传,吕洞宾在此卖桃,桃子甘甜可医腹疾。但他发现大多数人是为妻儿而买,少有买去孝敬父母的。吕洞宾生气的掷桃而去,掷桃痕迹犹存。后人依迹在此建仙桃亭,也叫吕仙亭。庭前数百步没有蚊蚋,俗谓仙尘拂去。
洞宾仙迹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洞宾仙迹有二:一在县西南黄鹄矶石壁上有遗像;一在东北二里紫荆山西石壁上有卧迹。今均不存。
摩崖方丈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黄鹄山北。严壁幽邃,静境可人。”磨剑石 因磨剑池的传说,在池边镌刻有“磨剑石”三字。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毁。
“西爽”石刻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黄鹤楼后石壁,明直指宋公名贤得之巉崖中,巨石不能移,乃摩二字于碑,今废,北严故字犹存。”
毕秋帆督部像 据《退补斋杂录》记载,毕秋帆督部像雕刻于斗姥阁墙壁上,已百余载,仍未磨灭。毕秋帆,即毕沅,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擢湖广总督,编纂过《续资治通鉴》。今不存。
苏轼谪居石刻像 据民国《武昌要览》记载,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在鹄山泉旁。今不存。
书黄鹤楼壁石刻 《退补斋杂录》中记载,该石刻位于斗姥阁后墙上。乾隆年间,南汇吴省钦任湖北学政,撰文勒石。吴省钦,字冲之,南汇人。乾隆癸未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前湖北提督学政。
书黄鹄矶观音寺壁石刻 《退补斋杂录》中记载,该石刻位于黄鹄山下城外观音寺,南汇吴省钦撰文。
张之洞遗墨石刻 蛇山原有张之洞遗墨石刻30余块,散失多年后近有零星发现。
三、桥泉池井
梅花矶 民国《湖北通志》记载,因水花激荡如梅花,所以得名。又因在观音阁下,也称观音矶。
鄂渚 《舆地纪胜》中记载: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其名源自离骚中的“云梦之南,是为鄂渚”。“鄂渚”有时也被用来泛指鄂州(今武昌)。
磨剑池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磨剑池二,一在仙枣亭,二在头陀寺。”《舆地纪胜》载:“磨剑池,在头陀寺山顶,相传秦皇磨剑于此。王得臣以为秦宗权之弟宗衡破岳鄂,所至皆称为小秦王,是池盖指宗衡也。”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在吕仙亭左,相传秦始皇磨剑处。”正史未记秦始皇曾驾临江夏,此处秦皇疑为小秦王宗衡之误。《黄鹄山志》也指出:仙枣亭、头陀寺均在黄鹄山,一地而有二池同名不太合常理,疑《舆地纪胜》可信度更高。
金鱼池 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梳妆台下,明楚藩观鱼处,今犹有赤鱼,长尺许,钓者偶得之。
天鹅池 《舆地纪胜》记载:在楚观南山之址,军寨之中。据说岳飞曾养天鹅于此池内。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武当宫西侧。
乌龙池 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高观山西边,清乾隆时又名乌鱼池。鹄山泉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在荷花池旁边,水清甘冽,民国十四年(1925)时已被填塞。泉眼旁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
跨虹桥 民国《武昌要览》记载,在君子亭前荷花池上,池在民国十四年(1925)时已干涸。上有桥,题“跨虹”二字。
中泠井 据王弇州《中泠馆集小叙》记载,疑似在黄鹤楼下,已失其所在。九眼井 在杨公祠,有四丈多深,以白石为底,有九个大如拳头的泉眼。有些旧志中认为九眼井即明月井,左边另一口小井为清风井,清同治《江夏县志》认为此系误传。
明月井 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在高观山上。
九龙井 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楚藩宫后。
八卦井 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在楚藩宫后。
汲福井 在湖广布政司左侧。明正德十二年(1517),左布政使周季凤修浚,刘绩有记。
蛇山水塔 在黄鹤楼东、高观峰下,岳飞亭稍西南的山脊上,由时任湖北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兼园林处主任的卢立群主持修建。1933年3月筹备,4月动工。1934年7月1日建成供水。为两个水泥砌成的深池,罩有圆柱形铁包作顶盖。容量大约近10000立方米,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通往市内多处水桩龙头,是武昌最早使用自来水时的蓄水池。
四、宫庙司署
楚王故宫 民国《湖北通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四月建于高观山下,系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封为楚王后所兴建的宫殿。根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前临大街(今复兴路),左为阅马厂(今阅马场),右为长街(今解放路)。宫殿东西长达二里,南北长数倍。
楚王府规模宏大,由砖石砌成。有四门城楼,城高2丈9尺。正门名镇楚门,又称公衙门,是楚王出入或有关官员进出的主要大门,俗称王府口。其他诸门为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厚载(后宰)等。正殿基高6尺9寸,前后殿及廊房、堂库等附属建筑共800多间。城内有两座山,东侧的名紫金山,西侧的名梅山,已无可考。王宫内设梳妆台为嫔妃梳妆治容之所;有专为王府人员扎珠妆饰用的小店,排列在王府内小巷两旁;有诸多水井,如九龙井、八卦井等。
明朝末年遭兵燹,殿寝池馆俱为灰烬。1949年武汉解放前后,这里还有左、中、右三条轴线层层递进的大型院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武汉行营及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曾在此办公。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人民政府也曾在此办公。门楼与院内保存有许多砖木结构的厅、堂、楼、廊等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此后,这片大院落分别由省水产局和省机电设备公司等部门使用,再后又成为“谢先生酒店”和省水产管理办公室大楼。
现保存有梳妆台遗址,留有地名如扎珠中街、中营街、后宰门等。2006年6月26日,首义广场地下通道建设施工在距孙中山铜像西南方向10米左右处发现“文化层”,以及约一米长的雕刻有花草纹饰的青条石和踏脚石等多块古代建筑石作构件。经专家认定为明代楚王府的宫殿建筑物构件。
万寿行宫 根据清康熙《江夏县志》记载,万寿行宫位于高观山前,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原为行宫,后为朝贺祝釐之所。
行宫面朝墩子湖,左为长湖,右为湾坝湖,最前为影壁,影壁内有五凤楼。楼下过三道门、三次御河桥,依次进入朝门、阙门、正殿、寝宫和后宫。每个宫殿俱有廊屋。阙门傍为东西朝房。西朝房前为校射堂,后宫东西两边为小寝。朝门右为青宫前宫门,依次为正殿、内殿、寝宫、内殿及寝宫东西俱有走廊。朝门外东出为御苑游廊,逶迤直达苑内。苑西南为梨园歌台。殿稍北有水仙亭和金鱼池,池上为金水桥,北为别馆,东边高阜隆起处为梅花山,东南为水阁游廊。宫殿形制致为壮丽。
《武昌要览》记载,万寿行宫民国时期更名为烈士祠,祭祀武昌首义诸位烈士,每逢10月10日,满城官员都要前往祭奠。祠堂前滋阳桥西端,立有武昌起义纪念碑。
头陀寺 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五年(461),位于黄鹄山东面绝顶处,黄鹤楼旁,背山临江;清同治《江夏县志》载:“后悬严曲坳处,盛暑冷风沁骨,故绝蚊蚋,俗乃谓仙尘拂去也。山旧名紫竹岭,以有黄鹄腾紫竹间得名,故头陀寺亦称竹林寺也。”后改为观音阁。
《舆地纪胜》记载:“自南齐王屮作《寺碑》,遂为古今名刹。黄太史诗有‘头陀全盛时,宫殿梯空级’之句。”据南齐王简栖作《头陀寺碑记》中记载,该寺由沙门释慧宗创立。后军长史江夏内史会稽孔觊为寺庙开山辟林置经行之室,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江安伯蔡兴宗又为该寺修建高坛刹柱,立禅诵之堂。
同治《江夏县志》中记载:“李白读书堂在头陀寺,见明《一统志》[应为《大明一统志》]”。但《大明一统志》中只记载皮日休读书堂在头陀寺,无李白读书堂。据《舆地纪胜》记,李白读书堂在江夏县东三十里,地名读书林,有祠堂在其侧。《江夏县志》云在头陀寺为误。寺内有皮日休读书堂,唐代鄂州守何某在此建夏亭,符载还为之作《鄂州何大夫创制夏亭诗序》(乾隆《江夏县志》),头陀寺山顶有磨剑池,寺内有祭祀关公的武安王庙(《舆地纪胜》)等古迹。根据陆游《入蜀记》和《舆地纪胜》记载,头陀寺藏殿后有齐王简栖碑,唐开元六年建,由苏州刺史张庭圭书,后此碑毁坏。新碑由江南徐锴篆额,韩熙载撰碑阴。因王之《碑记》后被选入《昭明文选》,令头陀寺声名遐迩。
寺庙历经数朝,几兴几废。《入蜀记》记:“寺毁于兵火,汴僧舜广主持三十年,兴葺略备……四顾江山井邑,靡有遗者。”康熙《湖广通志》记:“国朝顺治初,邑人陈应魁重修。”清人熊伯龙《重建观音阁记》中记载,头陀寺在明朝初期,改称“观音万寿讲寺”,由董其昌书匾额。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间毁于战事,废弃长达二十多年。到康熙三年(1664)间,已由“大参艾石宋公发愿修复”。后寺废,无迹可考。
黄龙寺 根据《舆地纪胜》记载,黄龙寺位于江夏县东六十步,黄鹄山南。有悔机禅师主持,有道行,其行载入《传灯录》。根据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太祖兵去湖广时曾驻节于此地梅亭(即封建亭)。太祖得到六皇子出生的消息后许诺他日立其为楚王。不到一个月,黄龙寺便毁于火灾。后来,六皇子被封楚昭王,宫殿建成后,于城关后又重建黄龙寺,并更名为长春寺。后又改回黄龙寺。民国《湖北通志》记载,黄龙寺左有龙池,后有黄龙塔、飞剑池,高观山后石壁有“黄龙道场”四字尚可辨,余字斑驳不可尽识。今已不存。
武昌府城隍庙 根据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城隍庙原在县东部,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迁至黄鹄山南侧,用来祭祀晋代车骑将军焦明。景泰三年(1452)重建,韩阳为之作记。康熙三十二年(1693),武昌知府尤汶重修。庙右侧为斋戒所。同治《江夏县志》记载,城隍庙内有善堂,名敦善堂。
武当宫 在黄鹄山麓。明张维枢《黄鹤楼记》云:“由(览胜)亭左折,道观颇壮丽,监司及诸僚佐籍祝釐焉,是为武当行宫。”
据《寰宇通志》记载,武当宫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2—1106),明洪武初年(1368)续建,正德十年(1515)重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进行大规模重修,并铸武当宫钟一口。乾隆《江夏县志》描述:武当宫在平湖门内,为民楚藩祝釐之所。二门左右墙书“龙虎”两字,字大与墙等。古天鹅池即在其右畔。有白石余级上三清殿,又上雷祖殿,又上斗姥殿。斗姥殿右则与四皇殿并。雷祖殿左则官厅并三清殿,右则法轮殿并。宫中道士百有余,烟咸傍右畔。康熙《湖广通志》记载,清代府级地方政权管理所属道教事务的机构道纪司也设于武当宫中。1931年后,武当宫香火衰落,道众生活难以维持,相继离去。至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常驻道人仅一二人。解放后,最后一名住持柴永仙去世,武当宫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1954—1958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拆建另做他用。
吕祖阁 清光绪年同治楼被毁不存后,一直未重建黄鹤楼,故在此修建了吕祖阁。因民间形成许多吕洞宾与黄鹤楼的传说,因此修建此阁供奉吕仙。因吕洞宾号纯阳子,在吕祖阁附近建的警钟楼后来被用作酒楼时,便取名“纯阳酒楼”。吕祖阁内供奉有吕洞宾坐像、卧像各一;石刻正像、旁像各一;阁之外回廊下,有石刻济颠僧像一;还有五百灵官像。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被拆,其中的吕洞宾卧像和五百灵官像被移到长春观供奉。
龙神庙 位于后所营。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在董必武、张国恩开在武昌抚院街97号(今民主路)的律师事务所内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会上,研究组织生活制度,选举了负责人。小组还在抚院街龙神庙内建立另一个秘密办公地点。1965年被拆毁改建为武汉打火机厂。
武昌府文庙 明清时建于玉带街东端北侧,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场所,1933年玉带街改名为大成路。遗址在武汉第十中学校园内,该庙大成殿1966年被烧毁,石刻牌坊等物也于20世纪90年代被拆毁。
江汉神祠 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宋淳熙年间(1174—1189),通判刘靖为祭祀长江与汉水,在汉阳门楼上建神祠,即灵竹寺西为坎以祭之,今废。
古无影塔 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塔位于黄鹄矶上,高不过三尺,题有“古无影塔”四字。每当日照西畔之时,塔却没有影子。同治《江夏县志》还记载,塔中藏有骨骸,不知系何人。
武昌同仁医院暨圣仁主堂 由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兴建,于1918年落成,遗址位于彭刘杨路三医院后门一带。2006年建武汉长江大桥下桥匝道时拆除。
基督教生命堂 基督教瑞典行道会兴建,1918年落成。遗址位于武昌民主路西段,即武昌红光皮件厂所在地。1958年实行基督教联合礼拜后,该堂是武昌片区唯一开展宗教活动的基督教堂,毁于20世纪90年代。
基督教警世堂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兴建,1930年落成。遗址位于蛇山南麓的后宰门。2006年建武汉长江大桥下桥匝道时拆除。
武昌府署 位于汉阳门正街,设立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同治《江夏县志》原文为“明洪武甲辰设”,但洪武年间并无甲辰年,疑为误笔),咸丰(1851—1861)中期遭兵燹后重新修建,仍如旧制。清朝时,武昌府辖江夏、武昌、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大冶、通山、咸宁9县和1个兴国州。
布政使司署 也叫藩署、藩台衙门,位于黄鹄山北侧。明洪武年间(1368—1398)撤销行中书省后改创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其职责为承宣政令、管理属官、掌控财赋、提调考试等。
根据民国《湖北通志》记载,自明朝以来,布政使司署屡毁屡修:明正统十年(1445)七月因灾被毁;正统十三年(1448)左布政使马瑾重建;崇祯十六年(1643)又毁;清康熙四年(1665)左布政使刘显贵在旧址重建,后布政使徐惺等历任官员不断继续修缮;咸丰二年(1852),司署未被全毁,随后进行了修复;光绪二年(1876)布政使孙衣言重修署后园垣,并疏浚垣外司湖;光绪六年(1880)布政使王大经修复大堂、二堂及经制厅、广备库等处;光绪九年(1883)布政使蒯德标续修大堂、火星祠、官厅、升官楼等处;宣统二年(1910)布政使王乃征将署东偏政治会议厅改建度支公所。署内于咸丰六年(1856)附设交代局,同治六年(1867)撤销后,同治十三年(1874)又重新设立。
按察使司署 也称臬署、臬台衙门,全称是“提刑按察使司署”,即省级最高司法机关。初于明洪武五年(1372)设立,建于黄鹄山南部,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毁于灾害,按察司王瑄重建,其副使薛纲有记证明。明末遭兵燹。清咸丰二年(1852)毁于兵燹。后经修复,仍如旧制。晚清时期,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城后,太平军将领韦昌辉的北王府曾设于此。相当于原蛇山南麓的大成路北省汽车修配厂一带,现已改为住宅小区。
巡抚署 根据清乾隆《江夏县志》记载,巡抚署在前所营。明景泰四年(1453)设于湖广布政使署右。隆庆五年(1571)御史张仲羽将其址迁凤凰山南部。明末癸未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二年(1655),湖广巡抚林天擎又迁址至忠孝门内前所营,是将常居敬故宅和左右师氏张氏两宅扩建而成。扩建后的抚署与后所营相通,头门为辕门,左右围墙,立有两块泰山石碑。同治六年(1867),湖北巡抚曾国荃任时不慎失火,护院何公璟听取风水师的建议,将抚署恢拓旧制规模,培高地势。民国《湖北通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进行整修。咸丰二年(1852)间,太平天国军队占据武昌城,洪秀全居抚署。光绪二十九年(1903),端方奏请裁缺署,将此址改为法政学堂。
鄂州营 南宋时已存在,至元朝宪宗时为鄂州屯兵校场,位于黄鹄山下。据南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吴船录》载:“鄂营昔皆茇舍,今始易以瓦屋,方毕四分之一。登压云亭,则前后尽见,周络井井,甚有条理。”压云亭位于黄鹄山顶的头陀寺顶院,从压云亭可以看清整个鄂州营,分布整齐,井井有条。过去都是茅舍,后改为砖瓦。
武昌府学 根据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记载,府学在府治南边、黄鹄山下,左为长街,右为府城隍庙。建于宋康定元年(1040),庆历(1041—1048)中期,大幅增加学舍。绍兴(1131—1162)中期,府学被都帅田师中夺为营垒,后应学官朱栻的请求才撤营恢复修学。宋末遭兵燹,元延祐(1314—1320)中期重建;元末又遭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按察使万虞凯以学门不宜朝西为由,改辟于东偏。万历四十六年(1618),提学葛寅亮改建,乃稍迁大成殿于旧址西侧,规制开始宏阔。
府学内有稽古阁,建于宋绍熙年间(1190—1194);有四贤堂,由教授石继伦建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以祀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四贤;元至顺年间(1328—1333)留有皇帝御书“远志万里归程”6字的碑刻。
清初,府学倾毁,许多官员先后捐赀重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总督、巡抚、布政等官员捐献俸禄修葺,焕然改观。
五、花园馆居
漕园 由宋代漕司所建之亭园。陆游《入蜀记》中记载曾到过漕园:“谢漕招食于漕园光华堂。依山亭馆十余,不甚葺。”依山建数十所亭台会馆,后疏于打理修葺。陈本立《黄鹤楼名胜记》曰:“东望漕园,亭台灭没,武当宫意其旧址。”
憩园 清湖北布政使司署的官署花园,位于司门口。1984年元月上旬,在武昌区政府大院内出土四通石碑:一为“霞起”横额,无款识;一为王爵棠撰《憩园记》;一为陈钦绘《重修憩园图记》图;一为瞿廷韶撰《重修憩园图记》。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此地曾为岳飞屯兵武昌时的帅府与花园。
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面积10亩。建园时仅存有数百年前旧园遗留的山丘、水池、奇石、古树,在此遗址上疏池、架桥、扶石、立蹬、培阜植树,建“待月榭”和“枕江阁”,绕以长廊,初具园形。光绪二十八年(1902)瞿廷韶重建憩园,修复已圮长廊,建“听秋声馆”,周栽矮篱,辟花圃,杂植莳花翠竹等,将旧亭移于丛竹中,题名“筠心”。为节约开支,改屋瓦为茅草顶;在进园处叠石堆山,植茑萝附其上,使之隐蔽全园;修复“待月亭”,并用树根为拾级,将跨池之桥换为木板;扩池近井边,引井水于其中,以防干涸。因陋就简,10余日工成。
太平天国军队占据武昌城后,东王杨秀清的王府设在藩台衙门内。北洋军阀曾在此设湖北省长公署,后为湖北省警察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为中共武昌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地。
乃园 清代湖北提刑按察使司署(即臬台衙门或臬署)的后花园,供臬署官员使用。重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因花园围墙呈“乃”字形,故命名为乃园。面积约数十亩。其范围从大成路至蛇山顶部,西临水巷(原臬水巷,现名乃园巷)、韩家湾,南至黄鹤楼剧场。
园内筑有祭祀太平天国三陷武昌城时殉节的提刑按察使的“四忠祠”,以及教授地方官员学习律令的“簟学律馆”。从臬署到学律馆和祠堂之间有“七曲廊”。往西沿山坡为石阶、旁竖栅栏。半山腰设有“见江亭”,可远眺鹦鹉洲。再往上是一片梅林,有“鹤梅堂”。山巅有“高观台”,西数十公尺有“西升台”,还有“跻绿亭”“暂亭”“竹深荷静台”“般若台”等建筑,植有梅、枇杷、芭蕉、翠竹、朴、柳等花木,池塘内种有白荷,菜畦内种植四季蔬菜,有平坦之地名“射圃”,是武士们习武之处。下行是武士习武处。
民国时期,乃园成为湖北省财政厅的后花园。1924年萧耀南任督军时,将乃园划入首义公园,拆除山上围墙,修建陈友谅墓。1955年因修武汉长江大桥,乃园被拆。现存一通清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的《乃园图记》大石碑,庚戌贵筑黄彭年记,固始张仁黼书,泉唐诸可权题图。今该石碑被嵌入幼儿园的围墙中。湖南会馆 位于高观山中部,晚清会馆建筑风格,所处地势雄阔,规模宏大,房屋占地42.875亩,合28554平方米。馆内有彭玉麟的梅花诗石刻,李鸿章书写的丞相祠堂匾额,还有湖、山、风、月、河、岳、日、星八大石刻。
《武昌要览》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余肇康、陈兆葵在湖北为官时,将湖南会馆改成湖南中学堂,并附设小学,以培养三湘子弟。1911年,更名为旅鄂湖南公立学校。1912年,改为私立旅鄂湖南学校。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除。
白崇禧公馆 在武珞路51号大院院南,为红瓦两层砖木结构别墅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程思远在《政坛回忆》中写道:“1938年春,武汉为抗战重心所在,周恩来副主席那时是中共中央驻武汉的代表,他常与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由
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黄琪翔陪同到蛇山下熊廷弼路(今武珞路西段)白崇禧那里
商谈作战指导方针。”武汉沦陷期间该公馆被日寇占用。日本投降后,这里成为严重先生之子严善明一家的住宅。20世纪90年代,该公馆拆除。
状元居 《黄鹄山志》记载:“在黄鹤楼南。以黎淳读书其中,故名。今额犹存。”黎淳(1423—1492),湖南华容人,明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一甲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
江城别墅 根据《退补斋杂录》记载,江城别墅在黄鹄山麓,清同治初年(1862),由当地人袁泰华建。王子寿、彭于藩有诗记之。
李之龙旧居 位于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大门西侧。2007年被拆除,门口的一对大抱鼓石被有关方面收藏。李之龙(1897—1928),湖北沔阳人,中共党员。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后兼任中山舰舰长,代理海军局局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攻占武汉三镇后,任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任《血花日报》社长和现代剧社社长。1928年2月8日在广州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