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节 文物 第 x 页
第二节 文物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位于武昌武珞路1号。原为湖北省咨议局办公大楼。因主体建筑为红墙红瓦,故又称“红楼”。
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1日,武昌起义胜利,革命党人着手组建湖北军政府。因湖广总督署屡遭战火破坏,一时难以修复,经议决以此作为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办公地。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并发布第一号通告,向全国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号召各省起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在此建立,还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国家宪法意义的大法《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
旧址为一组建筑群,光绪三十四年(1908)筹建,宣统二年(1910)建成,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有房屋11栋,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楼为两层红色楼房,砖混结构,坐北朝南,面阔73米,进深42米。采用西方国家行政大厦和议会建筑形式,以花岗石为台基,砖砌承重墙,屋顶铺盖红瓦。上层顶端正中有圭形(原为穹隆顶式)望楼,楼内正中为会议大厅,前方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门廊两边有回车道。会议大厅有132个席位,由前向后呈斜坡形,以讲台为中心排列成扇状,厅后及两厢设楼座,席位不固定。门窗线条精巧,外墙壁饰有禾穗、莲花等图案的浮雕。
大楼后方是一座两层楼房,原为咨议局议员公所。其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和议员公所连接,围成方形院落。院门外正前方立有仪表庄严安详的孙中山铜像。
大革命时期,这里曾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所在地。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中共湖北省委曾在此办公。后改为湖北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驻地。1979年3月,宋庆龄亲笔题写“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横幅。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正式辟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位于武昌区红巷(旧称黉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1927年2月底,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6次会议,决定将湘鄂赣三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扩大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管理。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组成学校最高领导机构,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3月开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余人,许多著名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等在农讲所任教。农讲所着重讲授农民土地问题、农村政权问题、农民武装问题,特别注重学员的军事训练。学员同年6月毕业,大多数被委任为农协特派员,到农村领导农民运动。
旧址原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大革命失败后一度为军队驻地,后为湖北省立甲等商业学校、湖北高级商业学校校址。1927年初,高级商业学校并入武昌中山大学后,校址为农讲所所用。大革命失败后,旧址一度为军队驻地,以后又成为湖北省职业学校和省二女中校址。旧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坐北朝南,有房屋四栋,建筑面积5110平方米。一、二、四栋为平房,晚清学宫式建筑,砖木结构,青砖瓦面屋,檐下外回廊贯通。三栋为二层青砖小平瓦楼房。
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批示筹建纪念馆,周恩来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标。纪念馆1963年正式开放。现有总队部、常委办公室、教务处、事务处、慷务室、废务室、大教室、大操场、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及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义门 位于武昌区首义广场以南2千米处,原名“中和门”,为武昌古城10座城门中仅存的一座。
中和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是一座带有瓮城的城门。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革命党人首先发难,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按部署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控制中和门城楼,打开城门迎接城外的南湖炮队、马队等进城。炮队入城后首先在中和门城楼、楚望台和蛇山等地布定炮位,向清湖广总督署发起猛烈轰击,支援其他起义部队攻克总督署,占领武昌城。故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1912年改名为“起义门”。段祺瑞督鄂时曾改回原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恢复“起义门”名称。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昌后,该城门因辛亥首义的重要作用,在拓展市区时得以保留。其城楼在北洋军阀时期被毁,后城门也濒于倒塌,残存栱洞与断壁,1956年维修、1981年对其进行全面修复。修复后的城门,高7.1米,宽5米,主要利用原有城砖。城门两边城垣,用仿制城砖砌成。上方嵌大理石匾额,上刻叶剑英题写的“起义门”三字。城楼据民国初年所摄照片设计,重檐歇山顶,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朱柱青瓦,斗栱飞檐。楼内办有反映武昌首义的文物陈列。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0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7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也称国立武昌第一小学)。
1922年秋至1923年春,1924年夏至1927年夏,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早期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曾在此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旧址始建于1918年,总平面呈长方形,面积7900平方米,临街为一栋二层楼房,坐西朝东,占地673平方米,为办公室和宿舍。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内部则为传统木建筑形式。大门位于楼房中间,门内右侧有呈马蹄形三排八间平房,占地916平方米,作教学用房。平房和楼房均有红漆木柱走廊。中间有约500平方米草地。左侧为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大操场,场边原有一约2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即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楼下为学生下雨时上体育课的地方,楼上为教工宿舍,20世纪60年代成危房被拆除。旧址先后辟为中华路中学、燎原中学、陈潭秋中学。1983年,楼房落架大修,平房进行维修。在二楼建立“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布置“陈潭秋在武汉革命活动陈列”。2006年开始筹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2007年11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规模系国内党代会纪念馆之最,收藏文物珍品117件,历史资料800多份。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位于武昌区解放路259号武昌实验小学内,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军事、政治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1926年10月,北伐军克复武汉。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决定在武汉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培训革命人才。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由于校长蒋介石、党代表汪精卫不在武汉,其职分别由邓演达、顾孟余代理,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2月12日正式开学,学生3760余名。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其更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校长制为委员制,由谭延闿、邓演达、恽代英、徐谦、顾孟余组成校务委员会,恽代英主持日常工作。“四一二”事变后,学校于5月10日改编为中央独立师,参与平定了夏斗寅叛乱。许多共产党人在校工作和学习,为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七一五”事变后,军校被迫解散,大部分学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东下九江,准备参加南昌起义。起义爆发后,部队南下,改为第四军教导团,后在曾任教导团团长的叶剑英领导下,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
旧址原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现仅存武昌实验小学内的三栋平房,面积670平方米。经修缮,保存完好;武昌区教育局施工队内的平房一栋半,面积324平方米,已改建,面目全非。房屋为晚清歇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布局匀称,教室南北向两排,均面阔6间,进深3间,左右两侧开门,四周有1.9米宽的走廊。面阔四周有1.9米宽的走廊,檐下朱漆圆柱立于石鼓之上。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位于武昌区武珞路45号。清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二十八日(3月14日),全国第一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于湖北武昌成立的消息见诸报端,创立者为署理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端方,督办者为武昌府知府梁鼎芬。此即湖北省图书馆之雏形,馆舍位于武当宫道院(今武昌区大成路)。二月,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创办仪器图书馆。十月,武当宫图书馆与仪器图书馆合并而成的学堂应用图书馆正式开张,馆舍位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堂应用图书馆进行扩建,面向公众开放,同年改名“湖北图书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公安局);1927年,改名为湖北省立图书馆;1934年2月,湖北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现址)。由缪恩钊设计,袁瑞泰营造厂承建。1935年10月1日,新馆奠基,1936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
图书馆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建筑,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外形则极具传统建筑特点,歇山琉璃瓦大屋顶,碧瓦飞檐,檐下设有石质的斗栱、梁枋造型构件;立面中又加入壁柱、檐口线脚等西式元素。图书馆主楼为凸字形,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间为三层,对称的两侧为二层。建筑外墙采用水刷石,木门钢窗,建筑一层使用井字形梁架,且在井格中做彩绘,使天花板呈现出类似古建筑中平棋做法的效果。室内墙裙、楼梯栏杆和地面均用彩色水磨石装饰。
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旧址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同年奉命西迁至湖北恩施。1946年迁回武昌。1954年定名为湖北省图书馆。1980年,加上它之外的新建部分,整个馆舍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藏书480余万册,其中珍贵文献45万余部,善本5174部49211册,规模名列全国十大图书馆之列,被称作“楚天智海”。2012年12月8日,位于沙湖边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举行开馆仪式。
旧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5年9月正式动工,1957年9月25日竣工,同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是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由正桥、引桥及连接处的桥台组成。其中正桥长1155.5米,汉阳岸引桥303.45米,武昌岸引桥211.45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路面宽达18米,6车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铁路公路面两侧各有宽2.25米的人行道;两端建有桥头堡,各高35米。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面两侧设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他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在武昌岸利用蛇山的地形在铁路面布置了一个平台,中央建有象征大型管柱钻孔法的建桥纪念碑,碑上有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诗文手书及汉白玉的建桥记碑文。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友谅墓 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的蛇山南坡。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年轻时曾任县衙小吏,元至正十五年(1355)加入徐寿辉蕲黄红巾军倪文俊帐下,后因战功升任统军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谋害徐寿辉未果的倪文俊,并吞并其军队,一跃成为起义军中地位仅次于徐的实权人物。至正二十年(1359),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王,建大汉国。至正二十三年(1363),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中流矢而亡,归葬武昌。次年,朱元璋攻破武昌城后,曾至陈友谅墓前祭奠,并题“人修天定”四字于墓前。
明末以后,墓园逐渐荒芜,杂草丛生。后其地成为清朝湖北按察使署的花园“乃园”,人迹罕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革命党人万耀煌、耿仲钊等发现此墓。1912年,湖北省内务司议请整治该墓,次年完工。饶汉祥为之作碑铭。解放后曾予维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重新修复。
今墓坐南朝北,呈长方形,圆角,高2米有余。有砖砌水泥墓墙,墓前立2米多高水泥镶嵌的麻石墓碑,上书“大汉陈友谅墓”。墓后为2米宽水泥平台。墓两侧有碑亭,分立“大汉皇帝陈友谅墓碑铭”和“重修大汉陈友谅墓”碑石。墓前建有4米高洗麻石牌坊,四柱三门,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牌坊与墓之间有16级台阶的墓道。墓地周围环植翠柏冬青。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望台军械库遗址 位于武昌区梅亭山,今起义门左侧山岗。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感念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建“楚望台”,系明清时期武昌较著名的风景名胜。
清末,亭、台不存。清政府在楚望台旧址上建军械库,将湖北新军的武器库从三佛阁迁此,成为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军械库之一,库存数万只德、日及汉阳造步枪和大量弹药,由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守卫。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晚,工程营发难后,革命党人一举占领楚望台,并设起义军临时大本营于此。楚望台军械库原建筑不存,遗址上立有高2米、宽1.2米的“辛亥革命楚望台旧址”。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营旧址 位于武昌区张之洞路234号。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是湖北新军中创建最早、革命党人最先投身营内从事革命活动的部队,革命基础好。由于此营地距楚望台军械库仅1000多米,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晚,驻扎这里的新军工程营官兵按照革命党人制定的起义计划首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一枪。
工程营原占地面积43990.22平方米,有房屋6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存3栋砖木结构平房,均坐南朝北。每栋长38.5米,宽14.8米,2门18窗。其中第1、2栋已改造为两层楼房。1987年立武昌首义发难纪念碑,2005年建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纪念亭。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拜将台遗址 位于武昌阅马场中轴线的南端,与湖北军政府旧址相向而立。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清朝政府立即调兵前来镇压,湖北军政府在汉阳、夏口(今汉口)与清军进行40多天激战,史称“阳夏之战”。10月底,汉口保卫战失利,革命军退守市区、形势危急。10月28日,中国同盟会军事领袖黄兴来到武汉,亲自赴汉口督师,指挥反攻。冯国璋下令火烧汉口,11月2日,起义军被迫退守汉阳。同日,湖北军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推选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为壮军威,3日上午,湖北军政府在阅马场用木料搭一“拜将坛”,举行拜将仪式。坛中央树“战时总司令黄”大旗,千余官兵及军政要员列队肃立,黎元洪向黄兴授战时总司令印、旗和剑。黄兴任职后,当天下午到汉阳设司令部,部署反攻汉口和防守汉阳,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条件下,坚持与清军作战近一个月,为争取全国响应赢得了时间。
为纪念和表彰黄兴在这一战斗中的贡献,1928年辛亥首义同志会在拜将台旧址上修建八角形木亭。1948年因亭毁,遂重建纪念碑。1955年2月,武昌区人民政府在纪念碑原址建一高大红色水磨石纪念碑,并复原其上所有镌刻。碑占地21平方米,为四方形,高2.5米,顶呈锥形。碑上镌刻“拜将台”三个大字,下刻“辛亥首义鄂军督黎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两行小字,阴刻“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款识。基设石座,碑座高2.7米,八角型麻石构成,四周环有铁链。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武昌故居 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是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地。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此写成。当时同他住在一起的还有夫人杨开慧及子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郭亮、彭湃、毛泽覃、夏明翰、罗哲等也都先后在此居住过。
故居是一栋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为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四周为风火墙体,三进三天井,大门前檐为单坡屋面,墙体上有门楣装饰,大板门有门钉、门钹装饰,内部隔断均为木制板壁及格扇门窗,后檐有门,贯通呼应。原房1956年因修武昌公园而拆除,现在的房屋系1967年按原貌重建,并复原了毛泽东和杨开慧、彭湃、蔡和森等所住房间,辟陈列馆对外开放。
198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观 位于武昌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麓。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丘处机(1148—1227),19岁出家拜王重阳为师,后为龙门派创始人。曾受成吉思汗的召见,有“一言止杀”的传说。金兵南下时,丘遣其弟子,掩埋死亡百姓,“招抚天下流民,全生安堵”。后元世祖忽必烈封丘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清代皇帝乾隆曾题“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联句,赞扬丘的功德。
长春观始建于元初,明永乐十二年(1414)、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两次重修,后毁;同治二年(1863)住持道人何合春募捐修葺,重建紫微殿、玉皇阁、三皇殿、四官殿、来成殿暨客堂和殿后登山石工驳岸;1931年又进行修缮,形成现在规模。道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是一个分为西、中、东三轴依山而上,层层递进的建筑群体。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自下而上依次是灵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祇坛、古先农坛。两坛之间有石砌台阶,从两边分级而上,下叫“地步天机”,上称“会仙桥”,字迹均已不存。西轴线上有十方堂、经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阁、束成殿和藏经阁等;东轴线上有斋堂、寮房、丘祖殿、方丈堂、世谱堂、纯阳祠等。别有财神殿、厝屋也在东边前临马路之处。主体建筑太清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16米,进深五间15米,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重檐歇山小青瓦顶。殿宇栋梁雕刻有人物故事、花鸟纹饰,古神祇坛殿外走廊石柱上有姿态各异的石雕小狮。
各神殿中原有的木雕神像,和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从蛇山吕祖阁移迁于长春观的吕洞宾卧像和“五百灵官”,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观内其他道教文物和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房屋和神殿被拆除或移作他用。
据1946年测绘的《武汉市扩大市区地籍原图·长春观地籍图》标明,长春观庙基占地为18080.09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扩宽武珞路占去庙基约2106平方米,现有庙基面积应为15974平方米。
长春观中部的五重大殿,因扩建武珞路占去最前面的一殿,现实际为四重大殿。21世纪初对前面两殿进行修缮,朱漆的圆形大门门楣上楷书“长春观”。
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阅马场孙中山铜像 位于武昌阅马场广场北部中央,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正前方24米处。建于1931年8月,由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鹣设计。
铜像占地20平方米,由铜像、铜底座和基座三部分组成。通高约6米,像高2.4米,为孙中山全身像,身着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左手拄杖,右手持礼帽,背依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大楼,面南而立,双目凝视前方。像底座为铜质正方形,边长0.78米,高0.35米。基座呈方形,以上乘麻石砌筑,高3.5米,每方嵌有长1.44米、宽0.36米的汉白玉石。正面原镌“精神不死”四字,其他三面均刻有“像赞”的铭文。20世纪50年代后期铭文被磨平。1963年在正面镌“孙中山先生之像”七字。曾于1981年、1986年进行两次修葺。
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难先故居 位于武昌蛇山脚下的民主路476号(蛇山五坡7号),旧居系20世纪20年代所建,由一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和一处幽静的院落组成,当时的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题写“灵山窝”的院名。
张难先(1874—1968),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逐渐转向支持民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宅时曾挖出石额一方,上书“孟宗祠,裔孙孟珙”字样。院内现存一块“张宅界碑”,张难先在此一直生活至20世纪50年代,其后人一度在此居住,现已修复。
张难先故居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荣廷公馆 位于蛇山北麓、武昌城内的汉阳门正街(今武昌民主路6号)。徐荣廷(1857—1949),湖北武汉人,近代民族资本家,在湖北近现代史上享有“纺织大王”的美誉,是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公馆是在拆除旧公馆的基础上于1926年落成的大公馆,建筑面积约1380平方米,为西式二层砖混结构,坐南朝北。其北部主入口两边为店面,公馆中部为起居楼,南部为花园及后门。徐荣廷69岁住进公馆,直至92岁去世期间,除抗战八年住在重庆外,其余时间都在此度过晚年。公馆旧址曾作为武汉市纺织局党校所在地,现在,公馆的界碑仍清晰完整,仅在东南部作了些改动,所幸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公馆屋顶的六角形“望鹤亭”与灰塑“民国十五年”字样的大山花,至今保存良好。
2011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位于武昌武珞路1号。原为湖北省咨议局办公大楼。因主体建筑为红墙红瓦,故又称“红楼”。
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1日,武昌起义胜利,革命党人着手组建湖北军政府。因湖广总督署屡遭战火破坏,一时难以修复,经议决以此作为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办公地。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并发布第一号通告,向全国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号召各省起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在此建立,还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国家宪法意义的大法《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
旧址为一组建筑群,光绪三十四年(1908)筹建,宣统二年(1910)建成,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有房屋11栋,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楼为两层红色楼房,砖混结构,坐北朝南,面阔73米,进深42米。采用西方国家行政大厦和议会建筑形式,以花岗石为台基,砖砌承重墙,屋顶铺盖红瓦。上层顶端正中有圭形(原为穹隆顶式)望楼,楼内正中为会议大厅,前方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门廊两边有回车道。会议大厅有132个席位,由前向后呈斜坡形,以讲台为中心排列成扇状,厅后及两厢设楼座,席位不固定。门窗线条精巧,外墙壁饰有禾穗、莲花等图案的浮雕。
大楼后方是一座两层楼房,原为咨议局议员公所。其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和议员公所连接,围成方形院落。院门外正前方立有仪表庄严安详的孙中山铜像。
大革命时期,这里曾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所在地。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中共湖北省委曾在此办公。后改为湖北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驻地。1979年3月,宋庆龄亲笔题写“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横幅。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正式辟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位于武昌区红巷(旧称黉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1927年2月底,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6次会议,决定将湘鄂赣三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扩大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管理。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组成学校最高领导机构,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3月开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余人,许多著名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等在农讲所任教。农讲所着重讲授农民土地问题、农村政权问题、农民武装问题,特别注重学员的军事训练。学员同年6月毕业,大多数被委任为农协特派员,到农村领导农民运动。
旧址原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大革命失败后一度为军队驻地,后为湖北省立甲等商业学校、湖北高级商业学校校址。1927年初,高级商业学校并入武昌中山大学后,校址为农讲所所用。大革命失败后,旧址一度为军队驻地,以后又成为湖北省职业学校和省二女中校址。旧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坐北朝南,有房屋四栋,建筑面积5110平方米。一、二、四栋为平房,晚清学宫式建筑,砖木结构,青砖瓦面屋,檐下外回廊贯通。三栋为二层青砖小平瓦楼房。
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批示筹建纪念馆,周恩来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标。纪念馆1963年正式开放。现有总队部、常委办公室、教务处、事务处、慷务室、废务室、大教室、大操场、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及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义门 位于武昌区首义广场以南2千米处,原名“中和门”,为武昌古城10座城门中仅存的一座。
中和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是一座带有瓮城的城门。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革命党人首先发难,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按部署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控制中和门城楼,打开城门迎接城外的南湖炮队、马队等进城。炮队入城后首先在中和门城楼、楚望台和蛇山等地布定炮位,向清湖广总督署发起猛烈轰击,支援其他起义部队攻克总督署,占领武昌城。故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1912年改名为“起义门”。段祺瑞督鄂时曾改回原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恢复“起义门”名称。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昌后,该城门因辛亥首义的重要作用,在拓展市区时得以保留。其城楼在北洋军阀时期被毁,后城门也濒于倒塌,残存栱洞与断壁,1956年维修、1981年对其进行全面修复。修复后的城门,高7.1米,宽5米,主要利用原有城砖。城门两边城垣,用仿制城砖砌成。上方嵌大理石匾额,上刻叶剑英题写的“起义门”三字。城楼据民国初年所摄照片设计,重檐歇山顶,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朱柱青瓦,斗栱飞檐。楼内办有反映武昌首义的文物陈列。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0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7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也称国立武昌第一小学)。
1922年秋至1923年春,1924年夏至1927年夏,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早期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曾在此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旧址始建于1918年,总平面呈长方形,面积7900平方米,临街为一栋二层楼房,坐西朝东,占地673平方米,为办公室和宿舍。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内部则为传统木建筑形式。大门位于楼房中间,门内右侧有呈马蹄形三排八间平房,占地916平方米,作教学用房。平房和楼房均有红漆木柱走廊。中间有约500平方米草地。左侧为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大操场,场边原有一约2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即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楼下为学生下雨时上体育课的地方,楼上为教工宿舍,20世纪60年代成危房被拆除。旧址先后辟为中华路中学、燎原中学、陈潭秋中学。1983年,楼房落架大修,平房进行维修。在二楼建立“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布置“陈潭秋在武汉革命活动陈列”。2006年开始筹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2007年11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规模系国内党代会纪念馆之最,收藏文物珍品117件,历史资料800多份。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位于武昌区解放路259号武昌实验小学内,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军事、政治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1926年10月,北伐军克复武汉。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决定在武汉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培训革命人才。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由于校长蒋介石、党代表汪精卫不在武汉,其职分别由邓演达、顾孟余代理,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2月12日正式开学,学生3760余名。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其更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校长制为委员制,由谭延闿、邓演达、恽代英、徐谦、顾孟余组成校务委员会,恽代英主持日常工作。“四一二”事变后,学校于5月10日改编为中央独立师,参与平定了夏斗寅叛乱。许多共产党人在校工作和学习,为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七一五”事变后,军校被迫解散,大部分学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东下九江,准备参加南昌起义。起义爆发后,部队南下,改为第四军教导团,后在曾任教导团团长的叶剑英领导下,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
旧址原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现仅存武昌实验小学内的三栋平房,面积670平方米。经修缮,保存完好;武昌区教育局施工队内的平房一栋半,面积324平方米,已改建,面目全非。房屋为晚清歇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布局匀称,教室南北向两排,均面阔6间,进深3间,左右两侧开门,四周有1.9米宽的走廊。面阔四周有1.9米宽的走廊,檐下朱漆圆柱立于石鼓之上。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位于武昌区武珞路45号。清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二十八日(3月14日),全国第一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于湖北武昌成立的消息见诸报端,创立者为署理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端方,督办者为武昌府知府梁鼎芬。此即湖北省图书馆之雏形,馆舍位于武当宫道院(今武昌区大成路)。二月,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创办仪器图书馆。十月,武当宫图书馆与仪器图书馆合并而成的学堂应用图书馆正式开张,馆舍位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堂应用图书馆进行扩建,面向公众开放,同年改名“湖北图书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公安局);1927年,改名为湖北省立图书馆;1934年2月,湖北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现址)。由缪恩钊设计,袁瑞泰营造厂承建。1935年10月1日,新馆奠基,1936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
图书馆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建筑,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外形则极具传统建筑特点,歇山琉璃瓦大屋顶,碧瓦飞檐,檐下设有石质的斗栱、梁枋造型构件;立面中又加入壁柱、檐口线脚等西式元素。图书馆主楼为凸字形,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间为三层,对称的两侧为二层。建筑外墙采用水刷石,木门钢窗,建筑一层使用井字形梁架,且在井格中做彩绘,使天花板呈现出类似古建筑中平棋做法的效果。室内墙裙、楼梯栏杆和地面均用彩色水磨石装饰。
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旧址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同年奉命西迁至湖北恩施。1946年迁回武昌。1954年定名为湖北省图书馆。1980年,加上它之外的新建部分,整个馆舍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藏书480余万册,其中珍贵文献45万余部,善本5174部49211册,规模名列全国十大图书馆之列,被称作“楚天智海”。2012年12月8日,位于沙湖边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举行开馆仪式。
旧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5年9月正式动工,1957年9月25日竣工,同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是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由正桥、引桥及连接处的桥台组成。其中正桥长1155.5米,汉阳岸引桥303.45米,武昌岸引桥211.45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路面宽达18米,6车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铁路公路面两侧各有宽2.25米的人行道;两端建有桥头堡,各高35米。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面两侧设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他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在武昌岸利用蛇山的地形在铁路面布置了一个平台,中央建有象征大型管柱钻孔法的建桥纪念碑,碑上有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诗文手书及汉白玉的建桥记碑文。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友谅墓 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的蛇山南坡。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年轻时曾任县衙小吏,元至正十五年(1355)加入徐寿辉蕲黄红巾军倪文俊帐下,后因战功升任统军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谋害徐寿辉未果的倪文俊,并吞并其军队,一跃成为起义军中地位仅次于徐的实权人物。至正二十年(1359),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王,建大汉国。至正二十三年(1363),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中流矢而亡,归葬武昌。次年,朱元璋攻破武昌城后,曾至陈友谅墓前祭奠,并题“人修天定”四字于墓前。
明末以后,墓园逐渐荒芜,杂草丛生。后其地成为清朝湖北按察使署的花园“乃园”,人迹罕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革命党人万耀煌、耿仲钊等发现此墓。1912年,湖北省内务司议请整治该墓,次年完工。饶汉祥为之作碑铭。解放后曾予维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重新修复。
今墓坐南朝北,呈长方形,圆角,高2米有余。有砖砌水泥墓墙,墓前立2米多高水泥镶嵌的麻石墓碑,上书“大汉陈友谅墓”。墓后为2米宽水泥平台。墓两侧有碑亭,分立“大汉皇帝陈友谅墓碑铭”和“重修大汉陈友谅墓”碑石。墓前建有4米高洗麻石牌坊,四柱三门,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牌坊与墓之间有16级台阶的墓道。墓地周围环植翠柏冬青。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望台军械库遗址 位于武昌区梅亭山,今起义门左侧山岗。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感念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建“楚望台”,系明清时期武昌较著名的风景名胜。
清末,亭、台不存。清政府在楚望台旧址上建军械库,将湖北新军的武器库从三佛阁迁此,成为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军械库之一,库存数万只德、日及汉阳造步枪和大量弹药,由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守卫。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晚,工程营发难后,革命党人一举占领楚望台,并设起义军临时大本营于此。楚望台军械库原建筑不存,遗址上立有高2米、宽1.2米的“辛亥革命楚望台旧址”。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营旧址 位于武昌区张之洞路234号。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是湖北新军中创建最早、革命党人最先投身营内从事革命活动的部队,革命基础好。由于此营地距楚望台军械库仅1000多米,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晚,驻扎这里的新军工程营官兵按照革命党人制定的起义计划首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一枪。
工程营原占地面积43990.22平方米,有房屋6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存3栋砖木结构平房,均坐南朝北。每栋长38.5米,宽14.8米,2门18窗。其中第1、2栋已改造为两层楼房。1987年立武昌首义发难纪念碑,2005年建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纪念亭。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拜将台遗址 位于武昌阅马场中轴线的南端,与湖北军政府旧址相向而立。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清朝政府立即调兵前来镇压,湖北军政府在汉阳、夏口(今汉口)与清军进行40多天激战,史称“阳夏之战”。10月底,汉口保卫战失利,革命军退守市区、形势危急。10月28日,中国同盟会军事领袖黄兴来到武汉,亲自赴汉口督师,指挥反攻。冯国璋下令火烧汉口,11月2日,起义军被迫退守汉阳。同日,湖北军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推选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为壮军威,3日上午,湖北军政府在阅马场用木料搭一“拜将坛”,举行拜将仪式。坛中央树“战时总司令黄”大旗,千余官兵及军政要员列队肃立,黎元洪向黄兴授战时总司令印、旗和剑。黄兴任职后,当天下午到汉阳设司令部,部署反攻汉口和防守汉阳,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条件下,坚持与清军作战近一个月,为争取全国响应赢得了时间。
为纪念和表彰黄兴在这一战斗中的贡献,1928年辛亥首义同志会在拜将台旧址上修建八角形木亭。1948年因亭毁,遂重建纪念碑。1955年2月,武昌区人民政府在纪念碑原址建一高大红色水磨石纪念碑,并复原其上所有镌刻。碑占地21平方米,为四方形,高2.5米,顶呈锥形。碑上镌刻“拜将台”三个大字,下刻“辛亥首义鄂军督黎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两行小字,阴刻“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款识。基设石座,碑座高2.7米,八角型麻石构成,四周环有铁链。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武昌故居 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是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地。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此写成。当时同他住在一起的还有夫人杨开慧及子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郭亮、彭湃、毛泽覃、夏明翰、罗哲等也都先后在此居住过。
故居是一栋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为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四周为风火墙体,三进三天井,大门前檐为单坡屋面,墙体上有门楣装饰,大板门有门钉、门钹装饰,内部隔断均为木制板壁及格扇门窗,后檐有门,贯通呼应。原房1956年因修武昌公园而拆除,现在的房屋系1967年按原貌重建,并复原了毛泽东和杨开慧、彭湃、蔡和森等所住房间,辟陈列馆对外开放。
198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观 位于武昌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麓。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丘处机(1148—1227),19岁出家拜王重阳为师,后为龙门派创始人。曾受成吉思汗的召见,有“一言止杀”的传说。金兵南下时,丘遣其弟子,掩埋死亡百姓,“招抚天下流民,全生安堵”。后元世祖忽必烈封丘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清代皇帝乾隆曾题“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联句,赞扬丘的功德。
长春观始建于元初,明永乐十二年(1414)、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两次重修,后毁;同治二年(1863)住持道人何合春募捐修葺,重建紫微殿、玉皇阁、三皇殿、四官殿、来成殿暨客堂和殿后登山石工驳岸;1931年又进行修缮,形成现在规模。道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是一个分为西、中、东三轴依山而上,层层递进的建筑群体。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自下而上依次是灵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祇坛、古先农坛。两坛之间有石砌台阶,从两边分级而上,下叫“地步天机”,上称“会仙桥”,字迹均已不存。西轴线上有十方堂、经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阁、束成殿和藏经阁等;东轴线上有斋堂、寮房、丘祖殿、方丈堂、世谱堂、纯阳祠等。别有财神殿、厝屋也在东边前临马路之处。主体建筑太清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16米,进深五间15米,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重檐歇山小青瓦顶。殿宇栋梁雕刻有人物故事、花鸟纹饰,古神祇坛殿外走廊石柱上有姿态各异的石雕小狮。
各神殿中原有的木雕神像,和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从蛇山吕祖阁移迁于长春观的吕洞宾卧像和“五百灵官”,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观内其他道教文物和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房屋和神殿被拆除或移作他用。
据1946年测绘的《武汉市扩大市区地籍原图·长春观地籍图》标明,长春观庙基占地为18080.09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扩宽武珞路占去庙基约2106平方米,现有庙基面积应为15974平方米。
长春观中部的五重大殿,因扩建武珞路占去最前面的一殿,现实际为四重大殿。21世纪初对前面两殿进行修缮,朱漆的圆形大门门楣上楷书“长春观”。
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阅马场孙中山铜像 位于武昌阅马场广场北部中央,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正前方24米处。建于1931年8月,由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鹣设计。
铜像占地20平方米,由铜像、铜底座和基座三部分组成。通高约6米,像高2.4米,为孙中山全身像,身着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左手拄杖,右手持礼帽,背依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大楼,面南而立,双目凝视前方。像底座为铜质正方形,边长0.78米,高0.35米。基座呈方形,以上乘麻石砌筑,高3.5米,每方嵌有长1.44米、宽0.36米的汉白玉石。正面原镌“精神不死”四字,其他三面均刻有“像赞”的铭文。20世纪50年代后期铭文被磨平。1963年在正面镌“孙中山先生之像”七字。曾于1981年、1986年进行两次修葺。
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难先故居 位于武昌蛇山脚下的民主路476号(蛇山五坡7号),旧居系20世纪20年代所建,由一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和一处幽静的院落组成,当时的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题写“灵山窝”的院名。
张难先(1874—1968),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逐渐转向支持民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宅时曾挖出石额一方,上书“孟宗祠,裔孙孟珙”字样。院内现存一块“张宅界碑”,张难先在此一直生活至20世纪50年代,其后人一度在此居住,现已修复。
张难先故居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荣廷公馆 位于蛇山北麓、武昌城内的汉阳门正街(今武昌民主路6号)。徐荣廷(1857—1949),湖北武汉人,近代民族资本家,在湖北近现代史上享有“纺织大王”的美誉,是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公馆是在拆除旧公馆的基础上于1926年落成的大公馆,建筑面积约1380平方米,为西式二层砖混结构,坐南朝北。其北部主入口两边为店面,公馆中部为起居楼,南部为花园及后门。徐荣廷69岁住进公馆,直至92岁去世期间,除抗战八年住在重庆外,其余时间都在此度过晚年。公馆旧址曾作为武汉市纺织局党校所在地,现在,公馆的界碑仍清晰完整,仅在东南部作了些改动,所幸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公馆屋顶的六角形“望鹤亭”与灰塑“民国十五年”字样的大山花,至今保存良好。
2011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