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一节 名胜 (自动笺注)
第一名胜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汉阳龟山东麓江边禹功矶上。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时任汉阳知府范之箴修葺禹稷行宫时倡修,取唐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之意命名,与黄鹤楼隔江相峙。
据藏于武汉市博物馆的明末清初托名仇英所绘江汉揽胜图光绪年间拍照片,晴川阁两层重檐山顶建筑,楼临江而立,背倚青山飞檐耸峙碧瓦流光;广牖洞开朱棂雕栏,被誉为三楚胜境千古钜观,有楚国晴川第一楼和汉南最著之胜迹之称。
文学家袁宏道曾将此阁与岳阳楼黄鹤楼仲宣并列为楚四名楼。
公元1573年
晴川阁自始建以来几经兴废
文献记载明万历元年(1573)万历四十年(1612)清顺治九年(1652)雍正五年(1727)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庆十四年(1809)同治三年(1864)光绪年间先后8次重建或复修。
宣统三年(1911)辛亥首义阳夏战事中,晴川阁又遭破坏楹联匾额碑刻全遭毁废
据张舜徽所撰晴川阁修复记载1934年夏晴川阁大风刮塌,至1949年10月前,仅在原修建3间平房,供游人临江远眺
公元1983年
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晴川阁1986年9月修竣,10月1日正式开放
禹功矶重建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
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山顶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朱漆彩绘木作门窗栏杆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楼阁雄奇风貌
屋面四角向外伸出,出檐深,起翘高;底层檐下采用平身科、单吊单翘五踩斗栱二楼檐下采用如意斗栱正面牌楼悬匾晴川阁书法家赵朴初书写
一楼仿明末清初古画绘制古三镇图和天棚彩绘藻井相映成趣大厅分别陈列历史学家张舜徽撰写晴川阁修复记、数学李国平手书清代文人陈大文晴川阁修复记。
二楼回廊环绕,内栏杆与坐凳结合而成的美人靠,可供游人小憩
1986年后,建造形成大门禹稷行宫禹碑亭、楚波亭、朝宗亭、三楚雄风碑、铁门关洗马口、锁穴遗址历代碑刻石雕以及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组成建筑群,占地6000余平方米
刘海粟林散之、方济众费新我沙孟海等67位著书法家楹联匾额分挂阁亭。
公元1640年
鹦鹉洲鹦鹉洲武昌城外江中,相传汉末祢衡鹦鹉赋得名,又以唐代崔颢芳草萋萋鹦鹉洲闻名
约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左右沉没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汉阳江面又淤出新洲面积570公顷,被取名补课洲,祢衡墓迁于其上。
嘉庆二十年(1815),经汉阳知县裘行恕三次呈禀,请恢复鹦鹉洲原名,以存古迹取得批准
同治十年(1871)鹦鹉洲汉阳陆地连成一片,全洲面积约6平方千米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汉阳知府余肇康乡人之请,重建方形祢衡石墓,额题处士祢衡墓,后古墓被毁,今存墓碑
清末,鹦鹉洲发展长江流域最大的竹木市场,但后来因与汉阳连为一体无堤防水,常为汛水淹没而逐渐萧条
新中国成初期鹦鹉洲地区主要农田菜地湖塘土丘1954年秋鹦鹉洲江边修筑鹦鹉大堤后期逐渐开辟道路兴建工厂民宅逐步成城规模,其上有冶金机械塑料医药煤炭木材工厂还有小学校及工厂俱乐部等。
武汉港务局还在鹦鹉洲建有汉阳作业自动化机械码头11座,既是汉阳区工业区也是湖北省对外贸易港口
2010年,此处建起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连通汉阳武昌
公元2010年
紫阳位于武昌区蛇山之南,东临首义路南段,南至津水闸、石灰堰,西接紫阳村,北抵张之洞路。
湖水面积0.14平方千米水深2米左右
湖中多莲,每至夏季紫色荷花满湖。
该湖原系武昌南湖残存部分南湖长街(今解放路相隔分成两湖,其南名长湖,因湖中有墩,随水溺长,俗称墩子湖,后寓意吉祥改为滋阳湖,又谐音紫阳湖,沿用至今
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攻占武昌礼部尚书贺逢圣全家在此投湖自尽,清初督学高世泰又名其亚相湖
湖中历来盛产莲藕,湖岸柳景色怡人。
宋朝诗人黄庭坚陆游均曾来此游览留下诗句
明代熊廷弼在湖东岸有熊园。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湖中湖心亭,用曲桥湖岸相连,建有酒厅、茶楼常在接见地官员,观赏湖光色。
紫阳四周诸多革命遗址东南面有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起义门楚望台西面有为纪念武昌首义牺牲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3位烈士建筑的三烈士祠纪念亭。
公元1952年
195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德峰发起千元(旧人民币运动修建紫阳为主体的紫阳公园并亲紫阳公园门额后因修修停停
1978年以后再度修建1984年10月初步建成,对外开放
沙湖位于武昌东北部,东邻北路南至龟山西抵和平大道北达东大街
公元1900年
百年前,沙湖东连东湖西通长江湖中种藕养鱼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修筑粤汉铁路,将沙湖一分为二,路西为小沙湖又名内沙湖;路东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现在沙湖
沙湖现有面积0.0769平方千米,已近乎湮没
沙湖现有面积2.71平方千米,是市区心城区内环线内唯一湖泊
公元2004年
民国年间浙江永嘉人任桐(字琴父)在沙湖边仿红楼梦大观园修建中国第一个带有现代特征游乐公园琴园抗战时期被毁
2004年武昌积玉桥曾拆出一个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古沙湖船埠头,可证当时沙湖面积万亩
晚清时期张之洞减轻水患修建武丰闸、武泰闸、万年闸等闸坝,湖泊面积有所缩小,但仍达4.67平方千米抗战期间,沿湖居民围湖建房造田船埠逐渐废弃;20世纪60年代末,沙湖水域尚有2.13平方千米左右
80年代,面积减少到4平方千米
80年代始,为修建长江二桥而拓宽中北路、徐东路填掉部分沙湖水面90年后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提高
开发土地建楼填湖时有发生沙湖面积缩小至约0.67平方千米
再加上城垃圾和生污水影响湖泊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07年沙湖禁止养鱼
人民政府大对沙湖治理2011年进行东沙连通重点工程建设,使其面貌大为改善,并在沙湖西北水岸线旁建设以沙湖水面为主体的面积近0.08平方千米沙湖公园,是武汉心城区最大的湖泊公园具有鲜明湿地特色
公元1371年
武昌古城明洪武四年(1371)江夏侯周德兴武昌城进行大规模拓建,城墙周长二十多里,计3098丈(约10327米)。
东南城墙高二丈一尺西北三丈九尺
护城河长三千三百四十三丈(约11143米),水深一丈九尺(约6.33米),宽二丈六尺(约8.67米),墙体为陶砖
东至大东门、小东门,西至黄鹄矶南至鲶鱼口。
辟有9座城门东有大东(今大东门处)、小东(今小东门处),西有竹簰(今武昌造船厂江边)、汉阳平湖南有新南(今起义门)、保安望山(今解放桥处),北有草埠(今积玉桥处)。
嘉靖十四年(1535)御史顾璘主持重修,仍保留9座城门,将其中大东小东竹簰、新南、草埠5门分更名为宾阳忠孝文昌中和武胜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湖广总督湖广巡抚率领城下属官再次修葺城池
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广总督张之洞方便武昌城东铁路运输,在宾阳门与中和门之间新辟一门取名湘门
1911年武昌辛亥首义时,起义南湖炮队由中和门攻入武昌城,为纪念此事件,1912年中和更名起义门
1927年7月—1929年武昌古城墙先后拆除,现仅保留起义门起义门东侧和原武胜门等部分城垣堑壕遗址
公元1912年
武昌古城明清时为县、府、省、总督府治所。
林则徐在汉禁烟太平军攻克武昌城辛亥武昌首义北伐军攻克武昌城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曾发生于此
公元1935年
司门位于武昌城区中部泛指解放路民主交会地带
宋岳飞曾在武昌驻屯七年府衙司门口。
明清两代在此设湖北布政使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简称藩署,从衙门南楼俗称鼓楼地段故名司门口。
1935年扩建长街拆毁藩署,将蛇山南棱处斩断,同年南楼址建蛇山桥钢筋水泥结构),其上锲南楼遗址司门口之称自此延至蛇山南长街西段,成为泛指地名
公元1853年
1853年太平军第一次占驻武昌城时,藩司衙门成为杨秀清东王府,与长街南端西王府(原督署),此街东、西岔道洪秀全天朝殿(原抚署)、韦昌辉的北王府(原臬署),石达开翼王府(原学政署)相距不远互相呼应
司门藩司衙门及其附近清末民初先后设有藩照厅、藩经厅、藩库厅、武昌府以及湖北实业厅等。
北洋军阀时期湖北省省长公署,后为湖北省警察局抗日战争期间为日军占用
公元1921年
清代司门一带店铺毗连闹市
1921年6月7日湖北督军王占元所部兵变司门繁盛之区首先洗劫一空房屋烧毁10余家,自此各业凋敝市面冷落直到1935年前后逐渐重建
民国时期武昌较著名的店铺集中十里长街司门口至解放桥一带,有维新、慎康、复新、寿记、三义等400余家。
新兴百货业主要经营缝衣针、化妆品烟具雨伞火柴肥皂皮鞋服装暖瓶毛线商品
武昌出产的胜兰斋的香、老马人和香粉曹祥泰的肥皂行销武汉三镇辐射边城乡
1988年建成司门口商业大楼,先后兼并扬子江玻璃厂、黄鹤酒楼合并托管行业内外7家企业,于1994年组建成立司门口商业大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多次改扩建营业面积达1万平方米,年销售达1.6亿元,利税694万元,并开办鞋城、服饰城、娱乐城等,形成一楼四城经营规模
户部位于武昌区自由路。
形成明代清代毗邻藩台布政使衙门得名
早就经营热干面、糊汤粉、牛肉粉面、面窝等汉味小吃闻名
公元2002年
2002年武昌区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早点健康就业防盗互助五大亲民工程选定这条仅147米长,当时只有3米宽,就拥有12户小吃经营户的巷子作为汉味早点一条打造试点,依户部巷明清时期古朴形制修葺历经三次阶段改造,已将其打造为由户部巷老巷、自由和民主路西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一体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300多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160余户,经营品种170有余
已经成为全国闻名具有汉味小吃特色的知名品牌,被誉为汉味早点第一巷。
阅马位于武昌城区中部蛇山南麓,北依蛇山西抵湖北剧院东至武昌路南临辛亥革命博物馆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4.9万平方米
清顺治年间湖广巡抚刘兆麒(1661-1668在任)在此建练兵演武教场
并置演武厅也是马科考试之所,称阅马厂。
公元1688年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六月武昌兵变,推夏逢龙总统兵马大元帅,在此设立指挥部咸丰三年(1853)1月太平军首次攻占武昌全城,曾在此搭台宣讲群众献金银,踊跃参军宣统三年(1911)10月15日黎元洪军政府都督名义亲出誓师,在此登拜将台调遣部队进攻汉口11月3日黄兴登临拜将台就任武昌起义军政府战时总司令之职;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数千学生在此集会游行示威;区片北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区片西北武汉长江大桥引桥相接西南与彭刘杨路相衔,东与大东毗邻北至武昌路民主相通,武珞路横贯区片广场中心,是汉口汉阳通往武昌青山关山等地的必经之地。
片区北依蛇山首义公园南邻紫阳湖和辛亥革命发难第八工程营及辛亥革命纪念起义门
公元1981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首义广场北区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是依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纪念馆
1981年10月7日正式开馆
庆龄题写馆名,章开沅任名誉馆长
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为国一级博物馆
纪念馆长期保留两个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展览面积达2500平方米以鄂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格局;二是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展品约600件,其中珍贵文物200件,全景展示武昌起义背景经过结局影响
后期增加湖北咨议局史迹陈列基本陈列分为湖北咨议局史事复原陈列两部分。
公元1912年
内收藏文物数千件,包括瓷器徽章家谱石刻书画杂件、证照等可移动文物,以民国元年前后文物居多其中辛亥名人字画共和纪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谱各成序列独具特色
公元2009年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区阅马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与鄂军都督府孙中山铜像拜将台烈士祠牌坊等同一条轴线
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2009年8月动工兴建2011年9月落成10月15日免费社会开放
博物馆外形设计融合中国传统建筑素和现代建筑特色设计高台大屋顶,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外观楚国红色调,寓意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建筑呈V形,寓意辛亥革命利和武汉腾飞发展
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分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5个部分展示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套),历史照片694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艺术品12处、多媒体20处。
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
公元1923年
陈定纪念碑位于武昌蛇山南麓武汉长江大桥头陈友谅墓南侧。
陈定(1905—1926年)汉口易家墩人。
1923年秋进入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加入内进学生团体湖北人社,后成为该社主负责人之一。
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湖北省学生合会主席,遭军阀萧耀南通缉,在进步师生掩护下,冒名顶替一位休学学生改名陈定一。
1925年五卅运动后加中国共产党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从事统战工作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监察委员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第一执行委员组织部长
1926年8月13日,为策应北伐军进攻武昌秘密奔走,遭人出卖北洋军阀逮捕
27日凌晨武昌火巷就义
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将烈士遗体身首缝合
12月17日董必武主持武昌首义公园召开追悼陈定烈士大会汉声周报发表悼念他的文章
追悼会后,陈定一被安葬武昌洪山东南麓,解放迁葬武昌石门公墓现在烈士陵园中。
火巷竖立烈士纪念碑
公元1935年
1935年宽中正路原名长街,今名解放路)时,陈定一烈士就义纪念碑被迁至今址。
碑坐北朝南,花岗岩石料,底宽0.37米,上宽0.27米,首如锥状,呈长方柱形,高1.8米。
碑柱四面陈定一烈士就义纪念碑十个字。
碑基用花岗岩方砖环砌,四角小方石柱
公元1946年
昙华林位于武昌区粮道街,是武昌古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南麓之间,随山并行、呈东西走向一条老街
1946年以前昙华林街名仅指与戈甲出口相连以东的地段
1946年地方当局戈甲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昙华林,并沿袭至今
现在通常所说昙华林街区具体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及花园山螃蟹两山之间,全长约1.2千米狭长地带
规划部门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南抵粮道街,北含东城壕、西城包围地段,再加上凤凰山一隅构成菜刀地域作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1.02平方千米
昙华林老街旧巷历史悠久晚清时期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革命团体在此成立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此创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第三厅设址于此;此处还集聚一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宗教历史文化旧址遗址昙华林中国新式教育发端之地,产生一批全国颇具影响新式学堂教会学校创造众多全省、全国之最;近代昙华林医疗卫生发达名医辈出街区集中保存众多历史建筑大批首义志士中共人物社会贤达外籍人士这里留下历史痕迹
仙鲤遗踪摩崖位于蛇山南坡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以东。
摩崖高176厘米,宽100厘米
右侧书仙遗踪四字
左侧落款林安书。
未见年号
志书中未载。
摩崖左侧残缺,如有年号信息,应题写于该部位
也有可能是人凿成,以求形似鲤鱼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