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节 石刻 第 x 页
第二节 石刻
“天下江山第一楼”石刻 位于公园南大门城楼墙上。
该石刻为20世纪90年代重建黄鹤楼公园南大门后所刻。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俞汝捷建议,在南门城楼上建造“天下江山第一楼”石刻。“天下江山第一楼”七字摘自宋代米芾字帖,其侧刻有“芾”字落款。
“壮观”石刻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195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壮观”二字刻于石壁之上,每字高达2米,阴刻深5厘米。
石刻“壮观”二字,原在山东省济宁市李白故居。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由湖北安陆移家于任城(今济宁),居住长达23年。在任城李白故居太白楼院内,现存一块石碑,上刻“壮观”二字,被称为李白墨迹石刻。此碑最早发现于元至正初年,为沛县永丰里冯氏收藏。至明代,济南道台邰某将其移至济宁。在清代,此碑一度下落不明。嘉庆十年(1805)巡抚梁上国奉命在济宁修治大运河时,在太白楼的北墙下发现此碑,梁高兴之极撰写了跋语。清《一统志》载:此碑有梁上国跋语者,方为“真迹祖刻”。
现公园内的“壮观”二字,来自古碑廊中李白“壮观”碑。此碑系清同治七年(1868)冬修葺黄鹤楼时,从山东任城手拓,镌刻于黄鹤楼太白堂,但已残缺不全。现该石刻的“观”字是从济宁市城南楼重作拓片、放大后刻上的。
“鹅”字石刻 位于公园南区古碑廊的正中位置,是黄鹤楼古碑中镌刻时间年代最早、尺幅最大的石刻。
“鹅”字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春写成,同年秋摹刻上石,高2.3米、宽1.4米。“鹅”字一笔运成,笔势矫若惊龙,民间传说为“书圣”王羲之所书,实为清代门镇国书写。
清同治年间编纂的《黄鹄山志》卷四“金石”记载:“鹅字石刻在黄鹤楼斗姥阁东墙壁,腕力遒劲,笔势飞舞,其署款曰辽阳海门镇国澹人氏自识。”此段文字,“阳”为衍文。门镇国,辽海汉军(即清旗籍之一)人,字澹人。清康熙年间曾任松滋知县九载。据同治《松滋县志》记载,门镇国初不识汉字,二十七八岁时才开始留心法帖,临摹古代书家名帖,酷暑严寒都不间断,久之成家。
门镇国书写的“鹅”字,字迹几乎布满了整个碑面。笔画最粗壮处,宽达16厘米。“鹅”字碑左侧中下部,有两方印章,一为朱文“门镇国印”,一为白文“澹人”。“鹅”字碑右侧中部,刻有跋文11行300余字。跋文右上角有印章一方、左下角有印章两方,现模糊不清,不可识读。
在跋文中,门镇国记载了书写这个“鹅”字的经过。他听说王羲之的鹅字“神妙不可端倪”,但“购真迹莫获”。于是在康熙甲午年(1714)专门制作了“围尺许”的巨笔,饱蘸墨汁后尽力才能举起。他携带这支笔,在到武昌的途中,只要有机会,就在所过的寺庙、旅店墙壁上书写大字。返还荆州的时候,他走水路,将巨笔悬挂在船上,第二天早上看到笔尖生出花朵。其后,这种奇景又发生了一次。有人就说,这种异兆是希望门镇国“书法早进”。于是他更加努力地研习书法,不曾耽误一天。第二年(1715)春天,他又来到武昌,在春日夕阳西下的时候,眺望黄鹤楼,江上“风帆迅驶”,空中“沙鸟翩跹”,在此情景下,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索笔纵书”写下了这个“鹅”字。在当年秋天,门镇国写下跋文,将“鹅”字刊刻上石。
一笔“鹅”字笔力刚劲,气势雄浑,松滋人庞洵有诗赞曰:“石碑刊书法,纵横势径丈。曾闻五色花,幻自笔头放。”碑原在蛇山斗姥阁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此碑曾碎成十余块,弃置荒草乱石间。黄鹤楼重建后,将此碑复原移至古碑廊中。另据该碑拓本缩刻一碑立于鹅池边,并建碑亭。
“还我河山”石刻 位于公园东区岳飞铜雕像左后,在黄鹤楼以东615米、白云阁以东341米处。
这块1.5立方米大小的岩石上刻着“还我河山”四字草书,系根据岳飞手书真迹所刻。刻工极为精致,走笔连贯,笔力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既显示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拳拳赤子心。原石不在此地,后为与岳飞铜像雕塑配套才搬至此。
“百步梯”石刻 在公园南区,位于黄鹤楼东南255米,白云阁西南70米的摩崖石上,“百步梯”由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书写。
“奇石”石刻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175米、白云阁西南110米、奇石馆与南楼之间的一块重3吨的灵璧奇石上,“奇石”由邵非书写。
“黄鹄山记”石刻 位于公园东大门外的台阶上,文字由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撰,由著名画家、湖北美术院原院长陈立言书。石刻文字如下:
黄鹄山记
江汉朝宗处,南岸丘陵起,逶迤蜿行,因状名蛇山;费祎乘鹤飞升,以鹤鹄通,三楚仙踪又号黄鹄。其高冠诸峰,夏日烟轻,秋月霜冷,留吴云驻鄂,迎北雁南翔。西峙雄楼,面大别、瞰晴川,控岳阳、凌滕阁,枕巨流而激浪,腾烟波更轩昂。落梅五月,引崔诗李酬,神游八极,千古绝唱。凭栏北望,仰天长啸,岳武穆悲壮。整顿乾坤,奋起湖广,张文襄自强。武昌首义,志士铁血,红楼共和旗扬。黄鹤百年重归,桥飞十架,烟生万井,更怜芳洲晚照、璧月流光;奔竞职场,尤需结盟鸥鸟、濯缨沧浪。记江城胜境:天临地涌,尘世降仙乡。
“天下江山第一楼”石刻 位于公园南大门城楼墙上。
该石刻为20世纪90年代重建黄鹤楼公园南大门后所刻。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俞汝捷建议,在南门城楼上建造“天下江山第一楼”石刻。“天下江山第一楼”七字摘自宋代米芾字帖,其侧刻有“芾”字落款。
“壮观”石刻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195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壮观”二字刻于石壁之上,每字高达2米,阴刻深5厘米。
石刻“壮观”二字,原在山东省济宁市李白故居。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由湖北安陆移家于任城(今济宁),居住长达23年。在任城李白故居太白楼院内,现存一块石碑,上刻“壮观”二字,被称为李白墨迹石刻。此碑最早发现于元至正初年,为沛县永丰里冯氏收藏。至明代,济南道台邰某将其移至济宁。在清代,此碑一度下落不明。嘉庆十年(1805)巡抚梁上国奉命在济宁修治大运河时,在太白楼的北墙下发现此碑,梁高兴之极撰写了跋语。清《一统志》载:此碑有梁上国跋语者,方为“真迹祖刻”。
现公园内的“壮观”二字,来自古碑廊中李白“壮观”碑。此碑系清同治七年(1868)冬修葺黄鹤楼时,从山东任城手拓,镌刻于黄鹤楼太白堂,但已残缺不全。现该石刻的“观”字是从济宁市城南楼重作拓片、放大后刻上的。
“鹅”字石刻 位于公园南区古碑廊的正中位置,是黄鹤楼古碑中镌刻时间年代最早、尺幅最大的石刻。
“鹅”字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春写成,同年秋摹刻上石,高2.3米、宽1.4米。“鹅”字一笔运成,笔势矫若惊龙,民间传说为“书圣”王羲之所书,实为清代门镇国书写。
清同治年间编纂的《黄鹄山志》卷四“金石”记载:“鹅字石刻在黄鹤楼斗姥阁东墙壁,腕力遒劲,笔势飞舞,其署款曰辽阳海门镇国澹人氏自识。”此段文字,“阳”为衍文。门镇国,辽海汉军(即清旗籍之一)人,字澹人。清康熙年间曾任松滋知县九载。据同治《松滋县志》记载,门镇国初不识汉字,二十七八岁时才开始留心法帖,临摹古代书家名帖,酷暑严寒都不间断,久之成家。
门镇国书写的“鹅”字,字迹几乎布满了整个碑面。笔画最粗壮处,宽达16厘米。“鹅”字碑左侧中下部,有两方印章,一为朱文“门镇国印”,一为白文“澹人”。“鹅”字碑右侧中部,刻有跋文11行300余字。跋文右上角有印章一方、左下角有印章两方,现模糊不清,不可识读。
在跋文中,门镇国记载了书写这个“鹅”字的经过。他听说王羲之的鹅字“神妙不可端倪”,但“购真迹莫获”。于是在康熙甲午年(1714)专门制作了“围尺许”的巨笔,饱蘸墨汁后尽力才能举起。他携带这支笔,在到武昌的途中,只要有机会,就在所过的寺庙、旅店墙壁上书写大字。返还荆州的时候,他走水路,将巨笔悬挂在船上,第二天早上看到笔尖生出花朵。其后,这种奇景又发生了一次。有人就说,这种异兆是希望门镇国“书法早进”。于是他更加努力地研习书法,不曾耽误一天。第二年(1715)春天,他又来到武昌,在春日夕阳西下的时候,眺望黄鹤楼,江上“风帆迅驶”,空中“沙鸟翩跹”,在此情景下,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索笔纵书”写下了这个“鹅”字。在当年秋天,门镇国写下跋文,将“鹅”字刊刻上石。
一笔“鹅”字笔力刚劲,气势雄浑,松滋人庞洵有诗赞曰:“石碑刊书法,纵横势径丈。曾闻五色花,幻自笔头放。”碑原在蛇山斗姥阁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此碑曾碎成十余块,弃置荒草乱石间。黄鹤楼重建后,将此碑复原移至古碑廊中。另据该碑拓本缩刻一碑立于鹅池边,并建碑亭。
“还我河山”石刻 位于公园东区岳飞铜雕像左后,在黄鹤楼以东615米、白云阁以东341米处。
这块1.5立方米大小的岩石上刻着“还我河山”四字草书,系根据岳飞手书真迹所刻。刻工极为精致,走笔连贯,笔力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既显示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拳拳赤子心。原石不在此地,后为与岳飞铜像雕塑配套才搬至此。
“百步梯”石刻 在公园南区,位于黄鹤楼东南255米,白云阁西南70米的摩崖石上,“百步梯”由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书写。
“奇石”石刻 位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175米、白云阁西南110米、奇石馆与南楼之间的一块重3吨的灵璧奇石上,“奇石”由邵非书写。
“黄鹄山记”石刻 位于公园东大门外的台阶上,文字由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撰,由著名画家、湖北美术院原院长陈立言书。石刻文字如下:
黄鹄山记
江汉朝宗处,南岸丘陵起,逶迤蜿行,因状名蛇山;费祎乘鹤飞升,以鹤鹄通,三楚仙踪又号黄鹄。其高冠诸峰,夏日烟轻,秋月霜冷,留吴云驻鄂,迎北雁南翔。西峙雄楼,面大别、瞰晴川,控岳阳、凌滕阁,枕巨流而激浪,腾烟波更轩昂。落梅五月,引崔诗李酬,神游八极,千古绝唱。凭栏北望,仰天长啸,岳武穆悲壮。整顿乾坤,奋起湖广,张文襄自强。武昌首义,志士铁血,红楼共和旗扬。黄鹤百年重归,桥飞十架,烟生万井,更怜芳洲晚照、璧月流光;奔竞职场,尤需结盟鸥鸟、濯缨沧浪。记江城胜境:天临地涌,尘世降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