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七节 清 第 x 页
第七节 清
清代黄鹤楼的兴废曾被近代学者王葆心概括为“火经三发,工届八兴”。所谓“工届八兴”,是指“清初粗葺于顺治十三年”“鼎而构于康熙三年”“补葺于康熙十三年”“新构于四十一年”“五次略修于六十一年”“六次大修于乾隆元年”“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八次捐修于同治七年”,“火经三发”指康熙三年、咸丰六年和光绪十年的三次火灾。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后挥师北京,明思宗在景山自缢,明朝灭亡。山海关一役后,李自成退出京师,清军入主中原,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定都北京,改元顺治,开始了清王朝的统治时代。
清初一段时期,武昌仍动乱不已。从顺治二年(1645)到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武昌先后成为清军与李自成残部、清廷平定吴三桂的重要战场。直到三藩平定之后,武昌才逐渐恢复发展。康熙三年(1664)时清廷曾将明代设置的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布政司和湖南布政司,各设巡抚管理军事、行政大权,两巡抚之上再设湖广总督。清代的武昌城内计有湖广总督衙门、湖北巡抚衙门、湖北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提刑按察使司衙门、武昌府和江夏县的官署,还有主管湖北教育与科举考试,地位与督、抚基本平行的提督学政衙门,以及府、县两级学校和各种名目的书院。两湖贡院是清代湖北举行乡试的地方,全省考生荟聚在此猎取功名,日后又一度成为武昌的图书市场。武昌既是湖广大区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黄鹤楼作为城内重要建筑和荆楚名胜,在清代依然备受重视。
清初时局未靖,毁于崇祯末年的黄鹤楼一片衰败气象。“城上高楼已作灰,更有何人夜吹笛”“我向城头履残址,闲寻片楬榛丛里”,这是明末清初布衣诗人邢昉(1590—1653)在《九月十三夜宿武昌城下》和《登黄鹤楼遗址》中的描述。建楼之事到顺治后期才提上日程。据康熙二十六年(1687)刊刻的《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崇祯癸未又毁于贼。国朝顺治中,御史上官铉重建”。上官铉,山西翼城人,顺治十四年(1657)任湖广道监察御史。遗民诗僧戒显有一首《题黄鹤楼》,前半曰:“谁知劫火凭陵后,犹得重登黄鹤楼。晴树已随人事改,长江依旧大荒流。”正是借重修后的黄鹤楼抒发易代之感。
顺治年间重建的黄鹤楼工程较为简易,这座“草创”“粗葺”的顺治鹤楼在康熙三年(1664)遭遇了一场大火,湖北巡抚刘兆麒和湖广总督张长庚联手重建。据康熙二十六年刊刻的《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康熙三年火,巡抚刘公兆麒复建,湖广总督张长庚记之,而大冶胡梦发为之赋。”张长庚,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任湖广总督。刘兆麒,顺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巡抚湖广。胡梦发在《黄鹤楼赋序》中称黄鹤楼遭火后,刘张二公“奋兴率作,扩而新之”,新楼“巍巍翼翼,恢旧观矣”。新楼落成后,三楚名儒王岱作《丙午登黄鹤楼》二首和《辛亥再登黄鹤楼同白孟辛李仲叙》三首为新楼壮声。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十二年(1673)秋八月,湖北蕲州人顾景星感于黄鹤楼古今题咏之盛,再次编辑《黄鹤楼集》,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康熙十三年(1674),湖广总督蔡毓荣又对黄鹤楼进行了一次补葺。蔡毓荣,康熙十三年任湖广总督,二十一年正月调云贵总督。可见补葺工程在蔡毓荣上任不久后就已着手。这次工程在“精于攻木”的湖南桂东人黄攀龙指导下完成。《光绪湖南通志》载,“黄攀龙,桂东人,精于攻木,康熙初武昌黄鹤楼势倾倚,攀龙牮整如旧,省费万计,人皆神之。”康熙二十三年(1684)刊刻的《湖广通志》中有一幅《黄鹤楼图》,三层、八面、重檐,与潘耒(1646—1708)的诗句“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吻合,当为康熙十三年“补葺”后的黄鹤楼样貌。
康熙四十一年(1702),黄鹤楼再遭雷击,倾圮难支。湖广总督喻成龙和湖广巡抚刘殿衡主持“新构”。喻成龙,康熙四十二年四月由安徽巡抚迁湖广总督,刘殿衡(刘兆麒之子),康熙四十三年三月由江苏布政使迁湖广巡抚,二人主持“新构”黄鹤楼的时间为康熙四十三年(1704)或稍后。
康熙六十一年(1722),湖广总督满丕和湖广巡抚张连登主持“略修”黄鹤楼。满丕,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以工部侍郎身份署理湖广总督事务,六十一年被召回京。张连登,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任湖广巡抚,雍正元年正月被召回京。张连登有七律《登黄鹤楼二首》和《九日同人登黄鹤楼晚归四首》传世。雍正十年(1732)刊刻的《湖广通志》卷二有一幅《黄鹤楼图》,应为康熙末满、张联手略修后的黄鹤楼样貌。
黄鹤楼在康熙一朝修葺重建多达四次,到乾隆元年(1736)又迎来更制大修,由湖广总督史贻直主持。史贻直,雍正十三年(1735)十一月以户部尚书署理湖广总督,乾隆二年(1737)九月即被召回。这次重修形制,在乾隆末年汪中代笔的《黄鹤楼铭》序中有所回顾:“乾隆元年,大学士史文靖公总督湖广,乃更其制,自山以上直立十有八丈,其形正方,四望如一,高壮闳丽,称其山川,历年六十,坚密如新。”乾隆初重建的黄鹤楼能够“历年六十,坚密如新”,不仅说明重建工程之扎实,也折射出黄鹤楼在乾隆朝得到精心修缮维护。黄鹤楼在乾隆朝颇受朝廷与地方重视,留下不少记载。
据赵翼《檐曝杂记》回忆,乾隆十六年(1751)冬,朝廷为庆祝皇太后六十慈寿而举行大庆,当时中外臣僚纷集京师,各省争献宝物,广东省献翡翠亭,浙江省献湖镜,湖北省则献了一个重檐三层、墙壁皆用玻璃、高七八尺的黄鹤楼模型,令赵翼叹为天下奇观。不仅如此,乾隆还下令在北京西郊建清漪园,园中有一座望蟾阁据说是“仿黄鹤楼”而建。当时的直隶总督正是乾隆初年主持修建黄鹤楼的史贻直,望蟾阁仿黄鹤楼而建,或许与史贻直有关。乾隆二十七年(1762)六月,三十岁的翁方纲奉命充湖北乡试正考官,九月九日榜发后开宴于黄鹤楼,楼前设插屏,临江插菊花千万枝,酒罢后翁方纲在楼柱上题了一联:“千古题诗到崔李;国朝制义在熊刘。”次日翁方纲北归,渡过汉江至龟山后登晴川阁,回望黄鹤楼,朗吟崔颢《黄鹤楼》诗而去。乾隆三十八年(1773)正月初一,四十七岁的赵翼从常德出发,游览了洞庭湖、岳阳楼后,沿江而下来到武昌,登上了年轻时在太后寿辰盛典上所见“黄鹤楼模型”的真身,留下一首《题黄鹤楼十六韵》大赞鹤楼“胜概斯称最,名区久未湮。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感慨崔颢一诗对黄鹤楼的深远影响。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皇帝巡游江南路过武昌时,亲自登临黄鹤楼,御书“江汉遗踪”匾额。此外,乾隆还有《黄鹤楼歌题邹一桂画》和《南苑行宫题仇英黄鹤楼图用崔颢韵兼效其体》两首题画诗传世。皇帝题匾、题画使黄鹤楼更受地方官员重视。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十九岁的袁枚作岭南之游,行到武昌时“更值天公张玉戏,雪花片片飞瑶台”,留下《黄鹤楼看雪》一诗,这是继元代陈孚、明代杨基、张元忭等人之后,再一次描绘黄鹤楼雪景的诗篇。
乾、嘉之交湖广总督毕沅对黄鹤楼“彻修”了一番。毕沅在乾隆朝两度出任湖广总督,第一次在乾隆五十一年六月至十月,任期很短;第二次在乾隆五十三年七月至五十九年八月,在任七年。据《郎潜纪闻二笔》 《国朝先正事略》 《汪容甫先生行状》等文献记载,毕沅开府武昌时广延宾客,当时江都文豪汪中在其幕中,黄鹤新楼落成后,毕沅请汪中代笔作《黄鹤楼铭》。汪文刚一脱稿,好事者便争相传诵,毕沅又延请歙县程瑶田书石、嘉定钱坫篆额,当时过客登楼叹为三绝。《黄鹤楼铭》前有长序,汪中回顾了乾隆初年大学士史贻直主持修建黄鹤楼的历史,并议论了黄鹤楼之所以代有修葺的原因。从序文“历年六十”可知,黄鹤楼在清代第七次“彻修”的主持者为当时湖广总督毕沅,王葆心《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称黄鹤楼“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者,则马慧裕也”,不确。马慧裕在嘉庆初期一直任职于陕西、河南两地,直到嘉庆十五年(1810)九月才出任湖广总督,嘉庆二十一年(1816)五月解任,不可能有嘉庆初“彻修”鹤楼一事。据丁守存《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称,黄鹤楼于“嘉庆癸酉增修式廊”,“癸酉”为嘉庆十八年(1813),正在马慧裕湖广任内,他对鹤楼的修葺,主要是增修式廊。
嘉、道年间,登临黄鹤楼依然是文人风尚。陈文述《颐道堂集》中以黄鹤楼为题的诗文达二十多首,多为登楼之作,可见其爱楼之深。无独有偶,清代医家陆以湉于道光十六年(1836)登第后宦游武昌,同年冬七次登上黄鹤楼穷览景物,并口占一诗曰:“半年家寄武昌郡,七度身登黄鹤楼。领取江天无尽景,平生奇绝是兹游。”后黄鹤楼毁于咸丰之祸,陆以湉感慨“人事迁流,胜游难再”,作“七上黄鹤楼散人”图章一枚,以追忆当年与黄鹤楼的这段缘分。
黄鹤楼在咸丰年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付之一炬。据萧盛远《粤匪纪略》对“武昌省城三次失守”的记载,咸丰二年(1852)底,汉阳、武昌相继失守,此后数年太平军和湘军在长江下游持续交兵,武昌城笼罩在战火之中,失而复得,得而再陷。咸丰五年(1855)初,由于清军作战不当,太平军趁机攻破汉阳,复攻陷省城武昌。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数月,太平军终“势穷欲遁”,逃走之前“先将汉口数十里层街叠市焚烧尽净,又将省门黄鹤楼聚薪焚毁,以数千年之古迹,一旦毁为平地,为神人所共愤,天理所不容,即愚夫愚妇,皆知其断难久存者也。十月二十四日夜,贼众开城潜逃,官兵截杀无算,于是日克复省城,余贼尽奔九江而去”。这段历史,在丁守存《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中也有回顾:“咸丰壬子,粤逆鸱张,围星沙,犯岳阳,胁数万众,掠大小艨艟蔽江直下,欃枪所至,烈焰灰飞,数年之间,鄂城三陷,武汉辐轴之地,沦为榛芜,至咸丰丙辰,兹楼付之一炬。”丙辰即咸丰六年(1856),武昌沦陷,黄鹤楼被毁。
黄鹤楼遭遇兵燹,当时文人笔下也有反映。汉阳人叶名沣有一首七绝《十二月十六夜醉后作》,诗序说“时闻武昌汉阳失守”,诗曰:“戒饮心情最可哀,今朝忽复事尊垒。江乡回首伤心甚,黄鹤楼高一劫灰。”董平章《哀武昌》诗曰:“禁者伊谁常抚军,临江屋宇皆遭焚。攻城得地贼欢言,武昌吏民同日死。君不见,黄鹤楼一炬休,鹦鹉洲万尸浮。”再现了当时乱军攻城、黄鹤楼焚毁的悲惨情景。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湖广总督官文等人立即计划重建黄鹤楼,恢复胜迹,当时捐赠者甚众,又从巴蜀衡湘等地遴选干员采购大木,但未及着手又逢“逆贼余烬复煽扰黄德诸郡”,建楼之事被迫暂停。咸丰时岁贡生车元春有一首《登黄鹤楼故址有感》,其中有“莽莽红羊劫火飞,春风不绿新浦柳。破瓦黏苔血战余,女墙列戟烽烟后。即今痛定抚疮痍,尚恐垂杨生左肘”之句,并自注“邻境兵哗,余氛未熄”。
直到同治七年(1868)战乱平息后,建楼之事才重新启动。这次主持重建的是湖广总督李瀚章、湖北巡抚郭柏荫和护巡抚何璟三人。此年九月初八日定磉,十月十二日上梁,共千余工匠参与其事,到同治八年(1869)六月大工告成,丁守存作《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刻石以传。这是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也是黄鹤楼历史上最后一座古楼,俗称“同治楼”。车元春再作《黄鹤楼新修落成作诗以告来者》《黄鹤楼次彭渔叟原韵》《和胡月樵都转〈黄鹤楼落成〉原韵》等诗。胡月樵即胡凤丹,浙江永康人,同治六年(1867)接受湖广总督李瀚章之聘,主持他所奏设的湖北崇文书局。在此期间,胡凤丹十分留意湖北山水名胜,尤其对名贤游览名胜之后留下的诗文着意寻访,日积月累,所积渐多,后分类整理编辑成《黄鹄山志》 《大别山志》 《鹦鹉洲小志》等书。其中《黄鹄山志》十二卷,“艺文”部分多为黄鹤楼文赋和古今体诗,为黄鹤楼留下十分珍贵的文献。“同治楼”命数不长,光绪十年八月初四(1884年9月22日)晚,汉阳门外一家骨货作坊意外失火,施救不及,遂至燎原,风助火威,导致“同治楼”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五天后上海《申报》报道了此次“鄂垣大火”:“初四晚,鄂垣北风劲疾,江上雪浪如山。七点半钟时,汉阳门外东门坡(应为董家坡)地方,张姓骨货作坊失火。该坊本系草屋,因学徒执火油灯上小阁取物,失手将油灯倾落,施救不及,遂至燎原。当时延烧筷子、骨牌、卤包等作坊,复飞至江家柴院子与王家板厂。箕伯扬威、火鸦飞舞,城内黄鹤楼第二条护栏亦被延及、立兆焚如……附近黄鹤楼之官厅及涌泉台(应为涌月台)亭顶同付一炬……烧至八点多钟,楼向南倒……黄鹤楼内烧死卧病六十余岁老道人一名。”写实派画家吴嘉猷则在第一时间以此为题绘制了画作《古迹云亡》,并于九月十八日在同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上刊登,为世人再现了当日众人救灾、百姓官兵奔走呼号、黄鹤楼在熊熊烈焰中焚烧殆尽的场面。
“同治楼”烧毁之时,清王朝已内忧外患,无力重建。光绪十五年(1889)康有为《登黄鹤楼》、二十三年(1897)黄遵宪《上黄鹤楼》皆为登遗址之作。湖广总督张之洞坐镇武昌期间(1889—1907),因地方乡民和有识之士的呼吁,也有过重新建楼的打算。由于历史上黄鹤楼多次遭遇火焚,张之洞因此发愿将来若炼铁有效,黄鹤楼当造铁壁以避火灾。光绪十九年(1893),汉阳钢厂开炉竣工,但之后数年黄鹄矶上依旧不见鹤楼影子。以当时较为落后的铸造工艺和安装技术,建造钢浇铁铸的黄鹤楼很难实现。为此清末诗人黄遵宪《己亥杂诗》还感慨道:“黄鹤高楼又捶碎,我来无壁可题诗。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光绪三十年(1904),湖北巡抚端方在同治楼故址附近主持修建了一栋两层西式红色楼房,楼顶装有大自鸣钟,民众称为“钟塔”或“警钟楼”。后有人在此处开酒馆,店名借用黄鹤楼传说中吕洞宾(号纯阳子)跨鹤成仙的典故,取名“纯阳楼”,但这座楼无论形制规模和风格气势都与黄鹤楼相去甚远。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之洞奉调进京任军机大臣,其门生故旧纷纷集资,在蛇山上建楼造堂歌颂张之洞的在汉功绩,于是黄鹤楼故址附近又树起一座仿古建筑,初名风度楼。楼成后,张之洞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字句,亲书“奥略楼”三字送鄂,遂改名“奥略楼”。
清代黄鹤楼的兴废曾被近代学者王葆心概括为“火经三发,工届八兴”。所谓“工届八兴”,是指“清初粗葺于顺治十三年”“鼎而构于康熙三年”“补葺于康熙十三年”“新构于四十一年”“五次略修于六十一年”“六次大修于乾隆元年”“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八次捐修于同治七年”,“火经三发”指康熙三年、咸丰六年和光绪十年的三次火灾。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后挥师北京,明思宗在景山自缢,明朝灭亡。山海关一役后,李自成退出京师,清军入主中原,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定都北京,改元顺治,开始了清王朝的统治时代。
清初一段时期,武昌仍动乱不已。从顺治二年(1645)到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武昌先后成为清军与李自成残部、清廷平定吴三桂的重要战场。直到三藩平定之后,武昌才逐渐恢复发展。康熙三年(1664)时清廷曾将明代设置的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布政司和湖南布政司,各设巡抚管理军事、行政大权,两巡抚之上再设湖广总督。清代的武昌城内计有湖广总督衙门、湖北巡抚衙门、湖北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提刑按察使司衙门、武昌府和江夏县的官署,还有主管湖北教育与科举考试,地位与督、抚基本平行的提督学政衙门,以及府、县两级学校和各种名目的书院。两湖贡院是清代湖北举行乡试的地方,全省考生荟聚在此猎取功名,日后又一度成为武昌的图书市场。武昌既是湖广大区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黄鹤楼作为城内重要建筑和荆楚名胜,在清代依然备受重视。
清初时局未靖,毁于崇祯末年的黄鹤楼一片衰败气象。“城上高楼已作灰,更有何人夜吹笛”“我向城头履残址,闲寻片楬榛丛里”,这是明末清初布衣诗人邢昉(1590—1653)在《九月十三夜宿武昌城下》和《登黄鹤楼遗址》中的描述。建楼之事到顺治后期才提上日程。据康熙二十六年(1687)刊刻的《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崇祯癸未又毁于贼。国朝顺治中,御史上官铉重建”。上官铉,山西翼城人,顺治十四年(1657)任湖广道监察御史。遗民诗僧戒显有一首《题黄鹤楼》,前半曰:“谁知劫火凭陵后,犹得重登黄鹤楼。晴树已随人事改,长江依旧大荒流。”正是借重修后的黄鹤楼抒发易代之感。
顺治年间重建的黄鹤楼工程较为简易,这座“草创”“粗葺”的顺治鹤楼在康熙三年(1664)遭遇了一场大火,湖北巡抚刘兆麒和湖广总督张长庚联手重建。据康熙二十六年刊刻的《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康熙三年火,巡抚刘公兆麒复建,湖广总督张长庚记之,而大冶胡梦发为之赋。”张长庚,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任湖广总督。刘兆麒,顺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巡抚湖广。胡梦发在《黄鹤楼赋序》中称黄鹤楼遭火后,刘张二公“奋兴率作,扩而新之”,新楼“巍巍翼翼,恢旧观矣”。新楼落成后,三楚名儒王岱作《丙午登黄鹤楼》二首和《辛亥再登黄鹤楼同白孟辛李仲叙》三首为新楼壮声。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十二年(1673)秋八月,湖北蕲州人顾景星感于黄鹤楼古今题咏之盛,再次编辑《黄鹤楼集》,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康熙十三年(1674),湖广总督蔡毓荣又对黄鹤楼进行了一次补葺。蔡毓荣,康熙十三年任湖广总督,二十一年正月调云贵总督。可见补葺工程在蔡毓荣上任不久后就已着手。这次工程在“精于攻木”的湖南桂东人黄攀龙指导下完成。《光绪湖南通志》载,“黄攀龙,桂东人,精于攻木,康熙初武昌黄鹤楼势倾倚,攀龙牮整如旧,省费万计,人皆神之。”康熙二十三年(1684)刊刻的《湖广通志》中有一幅《黄鹤楼图》,三层、八面、重檐,与潘耒(1646—1708)的诗句“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吻合,当为康熙十三年“补葺”后的黄鹤楼样貌。
康熙四十一年(1702),黄鹤楼再遭雷击,倾圮难支。湖广总督喻成龙和湖广巡抚刘殿衡主持“新构”。喻成龙,康熙四十二年四月由安徽巡抚迁湖广总督,刘殿衡(刘兆麒之子),康熙四十三年三月由江苏布政使迁湖广巡抚,二人主持“新构”黄鹤楼的时间为康熙四十三年(1704)或稍后。
康熙六十一年(1722),湖广总督满丕和湖广巡抚张连登主持“略修”黄鹤楼。满丕,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以工部侍郎身份署理湖广总督事务,六十一年被召回京。张连登,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任湖广巡抚,雍正元年正月被召回京。张连登有七律《登黄鹤楼二首》和《九日同人登黄鹤楼晚归四首》传世。雍正十年(1732)刊刻的《湖广通志》卷二有一幅《黄鹤楼图》,应为康熙末满、张联手略修后的黄鹤楼样貌。
黄鹤楼在康熙一朝修葺重建多达四次,到乾隆元年(1736)又迎来更制大修,由湖广总督史贻直主持。史贻直,雍正十三年(1735)十一月以户部尚书署理湖广总督,乾隆二年(1737)九月即被召回。这次重修形制,在乾隆末年汪中代笔的《黄鹤楼铭》序中有所回顾:“乾隆元年,大学士史文靖公总督湖广,乃更其制,自山以上直立十有八丈,其形正方,四望如一,高壮闳丽,称其山川,历年六十,坚密如新。”乾隆初重建的黄鹤楼能够“历年六十,坚密如新”,不仅说明重建工程之扎实,也折射出黄鹤楼在乾隆朝得到精心修缮维护。黄鹤楼在乾隆朝颇受朝廷与地方重视,留下不少记载。
据赵翼《檐曝杂记》回忆,乾隆十六年(1751)冬,朝廷为庆祝皇太后六十慈寿而举行大庆,当时中外臣僚纷集京师,各省争献宝物,广东省献翡翠亭,浙江省献湖镜,湖北省则献了一个重檐三层、墙壁皆用玻璃、高七八尺的黄鹤楼模型,令赵翼叹为天下奇观。不仅如此,乾隆还下令在北京西郊建清漪园,园中有一座望蟾阁据说是“仿黄鹤楼”而建。当时的直隶总督正是乾隆初年主持修建黄鹤楼的史贻直,望蟾阁仿黄鹤楼而建,或许与史贻直有关。乾隆二十七年(1762)六月,三十岁的翁方纲奉命充湖北乡试正考官,九月九日榜发后开宴于黄鹤楼,楼前设插屏,临江插菊花千万枝,酒罢后翁方纲在楼柱上题了一联:“千古题诗到崔李;国朝制义在熊刘。”次日翁方纲北归,渡过汉江至龟山后登晴川阁,回望黄鹤楼,朗吟崔颢《黄鹤楼》诗而去。乾隆三十八年(1773)正月初一,四十七岁的赵翼从常德出发,游览了洞庭湖、岳阳楼后,沿江而下来到武昌,登上了年轻时在太后寿辰盛典上所见“黄鹤楼模型”的真身,留下一首《题黄鹤楼十六韵》大赞鹤楼“胜概斯称最,名区久未湮。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感慨崔颢一诗对黄鹤楼的深远影响。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皇帝巡游江南路过武昌时,亲自登临黄鹤楼,御书“江汉遗踪”匾额。此外,乾隆还有《黄鹤楼歌题邹一桂画》和《南苑行宫题仇英黄鹤楼图用崔颢韵兼效其体》两首题画诗传世。皇帝题匾、题画使黄鹤楼更受地方官员重视。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十九岁的袁枚作岭南之游,行到武昌时“更值天公张玉戏,雪花片片飞瑶台”,留下《黄鹤楼看雪》一诗,这是继元代陈孚、明代杨基、张元忭等人之后,再一次描绘黄鹤楼雪景的诗篇。
乾、嘉之交湖广总督毕沅对黄鹤楼“彻修”了一番。毕沅在乾隆朝两度出任湖广总督,第一次在乾隆五十一年六月至十月,任期很短;第二次在乾隆五十三年七月至五十九年八月,在任七年。据《郎潜纪闻二笔》 《国朝先正事略》 《汪容甫先生行状》等文献记载,毕沅开府武昌时广延宾客,当时江都文豪汪中在其幕中,黄鹤新楼落成后,毕沅请汪中代笔作《黄鹤楼铭》。汪文刚一脱稿,好事者便争相传诵,毕沅又延请歙县程瑶田书石、嘉定钱坫篆额,当时过客登楼叹为三绝。《黄鹤楼铭》前有长序,汪中回顾了乾隆初年大学士史贻直主持修建黄鹤楼的历史,并议论了黄鹤楼之所以代有修葺的原因。从序文“历年六十”可知,黄鹤楼在清代第七次“彻修”的主持者为当时湖广总督毕沅,王葆心《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称黄鹤楼“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者,则马慧裕也”,不确。马慧裕在嘉庆初期一直任职于陕西、河南两地,直到嘉庆十五年(1810)九月才出任湖广总督,嘉庆二十一年(1816)五月解任,不可能有嘉庆初“彻修”鹤楼一事。据丁守存《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称,黄鹤楼于“嘉庆癸酉增修式廊”,“癸酉”为嘉庆十八年(1813),正在马慧裕湖广任内,他对鹤楼的修葺,主要是增修式廊。
嘉、道年间,登临黄鹤楼依然是文人风尚。陈文述《颐道堂集》中以黄鹤楼为题的诗文达二十多首,多为登楼之作,可见其爱楼之深。无独有偶,清代医家陆以湉于道光十六年(1836)登第后宦游武昌,同年冬七次登上黄鹤楼穷览景物,并口占一诗曰:“半年家寄武昌郡,七度身登黄鹤楼。领取江天无尽景,平生奇绝是兹游。”后黄鹤楼毁于咸丰之祸,陆以湉感慨“人事迁流,胜游难再”,作“七上黄鹤楼散人”图章一枚,以追忆当年与黄鹤楼的这段缘分。
黄鹤楼在咸丰年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付之一炬。据萧盛远《粤匪纪略》对“武昌省城三次失守”的记载,咸丰二年(1852)底,汉阳、武昌相继失守,此后数年太平军和湘军在长江下游持续交兵,武昌城笼罩在战火之中,失而复得,得而再陷。咸丰五年(1855)初,由于清军作战不当,太平军趁机攻破汉阳,复攻陷省城武昌。清军与太平军激战数月,太平军终“势穷欲遁”,逃走之前“先将汉口数十里层街叠市焚烧尽净,又将省门黄鹤楼聚薪焚毁,以数千年之古迹,一旦毁为平地,为神人所共愤,天理所不容,即愚夫愚妇,皆知其断难久存者也。十月二十四日夜,贼众开城潜逃,官兵截杀无算,于是日克复省城,余贼尽奔九江而去”。这段历史,在丁守存《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中也有回顾:“咸丰壬子,粤逆鸱张,围星沙,犯岳阳,胁数万众,掠大小艨艟蔽江直下,欃枪所至,烈焰灰飞,数年之间,鄂城三陷,武汉辐轴之地,沦为榛芜,至咸丰丙辰,兹楼付之一炬。”丙辰即咸丰六年(1856),武昌沦陷,黄鹤楼被毁。
黄鹤楼遭遇兵燹,当时文人笔下也有反映。汉阳人叶名沣有一首七绝《十二月十六夜醉后作》,诗序说“时闻武昌汉阳失守”,诗曰:“戒饮心情最可哀,今朝忽复事尊垒。江乡回首伤心甚,黄鹤楼高一劫灰。”董平章《哀武昌》诗曰:“禁者伊谁常抚军,临江屋宇皆遭焚。攻城得地贼欢言,武昌吏民同日死。君不见,黄鹤楼一炬休,鹦鹉洲万尸浮。”再现了当时乱军攻城、黄鹤楼焚毁的悲惨情景。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湖广总督官文等人立即计划重建黄鹤楼,恢复胜迹,当时捐赠者甚众,又从巴蜀衡湘等地遴选干员采购大木,但未及着手又逢“逆贼余烬复煽扰黄德诸郡”,建楼之事被迫暂停。咸丰时岁贡生车元春有一首《登黄鹤楼故址有感》,其中有“莽莽红羊劫火飞,春风不绿新浦柳。破瓦黏苔血战余,女墙列戟烽烟后。即今痛定抚疮痍,尚恐垂杨生左肘”之句,并自注“邻境兵哗,余氛未熄”。
直到同治七年(1868)战乱平息后,建楼之事才重新启动。这次主持重建的是湖广总督李瀚章、湖北巡抚郭柏荫和护巡抚何璟三人。此年九月初八日定磉,十月十二日上梁,共千余工匠参与其事,到同治八年(1869)六月大工告成,丁守存作《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刻石以传。这是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也是黄鹤楼历史上最后一座古楼,俗称“同治楼”。车元春再作《黄鹤楼新修落成作诗以告来者》《黄鹤楼次彭渔叟原韵》《和胡月樵都转〈黄鹤楼落成〉原韵》等诗。胡月樵即胡凤丹,浙江永康人,同治六年(1867)接受湖广总督李瀚章之聘,主持他所奏设的湖北崇文书局。在此期间,胡凤丹十分留意湖北山水名胜,尤其对名贤游览名胜之后留下的诗文着意寻访,日积月累,所积渐多,后分类整理编辑成《黄鹄山志》 《大别山志》 《鹦鹉洲小志》等书。其中《黄鹄山志》十二卷,“艺文”部分多为黄鹤楼文赋和古今体诗,为黄鹤楼留下十分珍贵的文献。“同治楼”命数不长,光绪十年八月初四(1884年9月22日)晚,汉阳门外一家骨货作坊意外失火,施救不及,遂至燎原,风助火威,导致“同治楼”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五天后上海《申报》报道了此次“鄂垣大火”:“初四晚,鄂垣北风劲疾,江上雪浪如山。七点半钟时,汉阳门外东门坡(应为董家坡)地方,张姓骨货作坊失火。该坊本系草屋,因学徒执火油灯上小阁取物,失手将油灯倾落,施救不及,遂至燎原。当时延烧筷子、骨牌、卤包等作坊,复飞至江家柴院子与王家板厂。箕伯扬威、火鸦飞舞,城内黄鹤楼第二条护栏亦被延及、立兆焚如……附近黄鹤楼之官厅及涌泉台(应为涌月台)亭顶同付一炬……烧至八点多钟,楼向南倒……黄鹤楼内烧死卧病六十余岁老道人一名。”写实派画家吴嘉猷则在第一时间以此为题绘制了画作《古迹云亡》,并于九月十八日在同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上刊登,为世人再现了当日众人救灾、百姓官兵奔走呼号、黄鹤楼在熊熊烈焰中焚烧殆尽的场面。
“同治楼”烧毁之时,清王朝已内忧外患,无力重建。光绪十五年(1889)康有为《登黄鹤楼》、二十三年(1897)黄遵宪《上黄鹤楼》皆为登遗址之作。湖广总督张之洞坐镇武昌期间(1889—1907),因地方乡民和有识之士的呼吁,也有过重新建楼的打算。由于历史上黄鹤楼多次遭遇火焚,张之洞因此发愿将来若炼铁有效,黄鹤楼当造铁壁以避火灾。光绪十九年(1893),汉阳钢厂开炉竣工,但之后数年黄鹄矶上依旧不见鹤楼影子。以当时较为落后的铸造工艺和安装技术,建造钢浇铁铸的黄鹤楼很难实现。为此清末诗人黄遵宪《己亥杂诗》还感慨道:“黄鹤高楼又捶碎,我来无壁可题诗。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光绪三十年(1904),湖北巡抚端方在同治楼故址附近主持修建了一栋两层西式红色楼房,楼顶装有大自鸣钟,民众称为“钟塔”或“警钟楼”。后有人在此处开酒馆,店名借用黄鹤楼传说中吕洞宾(号纯阳子)跨鹤成仙的典故,取名“纯阳楼”,但这座楼无论形制规模和风格气势都与黄鹤楼相去甚远。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之洞奉调进京任军机大臣,其门生故旧纷纷集资,在蛇山上建楼造堂歌颂张之洞的在汉功绩,于是黄鹤楼故址附近又树起一座仿古建筑,初名风度楼。楼成后,张之洞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字句,亲书“奥略楼”三字送鄂,遂改名“奥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