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451-0483a.png
  齐桓晋文之事  一章    郑 鄤

  大贤发齐王之仁心而进之以王政也夫易牛不忍之
心也举斯心行政则保民而王矣桓文云乎哉且王霸
之辨也霸者以事王者以德夫德者推不忍之心是也
霸者亦有是心而欲能悯之是故兴兵搆怨求之四海
而甚难王者亦犹是心而恩能推之是故发政施仁为
之堂上而甚易如齐王之足王者是心也而不自知也
则桓文之欲为之悯也孟子乃就易牛一事发其不忍
卷七 第 1b 页 WYG1451-0483b.png
而指之曰此王心也仁之妙于术者也百姓之言不足
疑而运掌之治不可失也王试推之老与幼之递及何
难王试度之人与物之殊功何故举斯心而加诸彼推
恩本易于折技求大欲而快于心得害必深于缘木王
无悯于本计而自失其莫禦之机也王有是心而本在
王反是本而天下之欲在以不忍杀牛之心行不忍罔
民之政将见士民商旅合而成足王之形学校农桑举
而措保民之烈明君之道三代之遗纪于圣门而传于
卷七 第 2a 页 WYG1451-0483c.png
后世者吾王以堂上为之有馀矣若德不务而事是求
吾恐妄希齐晋之图而不免于邹楚之续也则无乃志
终悯而心且沦于忍也

  于简掉处看其裁剪不如于跌宕处看其波澜长题
无波澜而但言裁剪终非佳境也(原评)

  运掉如意气局宽绰有馀盖妙手适然而得即令其
人再为之亦更不能似此神化矣

卷七 第 2b 页 WYG1451-0483d.png








卷七 第 3a 页 WYG1451-0484a.png
  然则废衅钟与  三句    刘 侗

  有骇于骤废者可以穷不忍之心焉夫一衅钟也人以
废疑而王亦有难议废者矣然不忍者将何术而处于
此孟子若曰人君不忍之心与不可之事两者常相因
也故有所不忍而举一事而事有不可辄举有所不忍
而废一事而事又不可辄废保民之主不知几萦回焉
如胡龁所称王不忍牛而思以舍之王于此时全未遑
计夫钟也乃牵牛之人固将以衅钟也对曰王今者舍
卷七 第 3b 页 WYG1451-0484b.png
牛亦未知夫衅钟之说乎乐作而声之钟也者乐之首
事也钟成而落之衅也者钟之首事也然则废衅钟与
夫天下破格之殊恩为庸人所骇故有目不欲睹耳不
故闻一经解释未尝不称快一时而延之每数十百年
而莫之敢讥者在有司以奉行为无过至情至性不得
而动之也国家习举之弥文为末世所尊故有措不关
重置不关轻偶尔蠲除岂遂谓陨越典刑而争之每数
十百言而莫能谕止者在流俗以汰革为更张实心实
卷七 第 4a 页 WYG1451-0484c.png
政不得而夺之也遂令堂下烦称臆说据国法而难好
生之君堂上展转龃违本念而行先王之礼王于斯
时亦无可如何直漫然应曰何可废也盖王中持乎不
可竟废之议方牵制于人言孤行其不忍不舍之心亦
徘徊于初念觉觳觫一见耿耿难消而制作当年寥寥
莫问当斯际也而权宜出矣

  于题缝中发意小中见大思议宏阔仍于题气不失
故佳
卷七 第 4b 页 WYG1451-0484d.png








卷七 第 5a 页 WYG1451-0485a.png
  庄暴见孟子曰  一章    黄淳耀

  乐无古今惟同民者为能好也盖先王乐民之乐故其
乐至今传也如齐王之所好与独乐何异昔齐自敬仲
奔齐韶乐在焉至宣王之世犹存孟子之齐与王论政
者屡矣无一言及于古乐以为仁义不施则虽日取先
王之乐而张之于庭无益也一日庄暴以王之好乐语
孟子有疑辞焉及孟子以庄子之语诘王有愧辞焉彼
特以古乐在齐而耽此敖辟骄志之音为非宜尔虽然
卷七 第 5b 页 WYG1451-0485b.png
王果以昔日之乐为足以治今日之齐乎哉夫国不期
于大小期于好乐乐不期于今古期于同民今也知独
乐之不若与人知少乐之不若与众是天下之知乐者
莫如王也知与人之为乐而故独之知与众之为乐而
故少之是天下之不好乐者莫如王也王之心必曰吾
何独矣吾不有妾御乎哉吾何少矣吾不有便嬖乎哉
嗟夫此王之所以为独此王之所以为少也今夫临淄
之中不下十万户王之妾御便嬖不过数百人王日与
卷七 第 6a 页 WYG1451-0485c.png
此数百人者鼓乐田猎之是娱而此十万户中耳不绝
悲叹之声目不绝流离之状此虽伶伦复作仪舞再来
民亦必疾首蹙頞以为安得此亡国之音也况世俗之
乐乎然则好乐之甚者可知已欲民之乐闻莫如发德
音欲民之乐见莫如下膏泽欲民之善颂善祷莫如播
仁声至于德洋恩普收六国而臣之击壤有歌殿屎不
作则王之乐亦洋洋乎来矣后世闻之以为此非东海
之风而王者之作也岂不盛哉言至此则王必动容而
卷七 第 6b 页 WYG1451-0485d.png
思已吾故曰天下之知乐者莫如王也言至此则王必
敛衽而退矣吾故曰天下之不好乐者莫如王也

  以同民为经以古乐今乐同独众少好不好为纬而
以古文之法运掉游行如云烟在空合散无迹 隆
万高手于全章题数节题文不过取其语脉神气之
流贯耳至启祯名家然后于题中义理一一融会纵
笔所如而题中节奏宛转相赴时有前后易置处亦
不得以倒提逆挈目之一由专于时文中讲法律一
卷七 第 7a 页 WYG1451-0486a.png
由从古文规模中变化也此诀陈黄二家尤据胜场







卷七 第 7b 页 WYG1451-0486b.png








卷七 第 8a 页 WYG1451-0486c.png
  文王之囿  一章      黄淳耀

  即以囿论而仁暴分矣夫古之为囿也所以行仁今之
为囿也所以行暴然则古固无囿而今亦岂有囿哉古
者生民之道多途也虽游戏之时亦生今者杀民之道
多途也虽游戏之时亦杀生与杀皆有所不自知而受
者知之并其不及受者亦无异其身受之而已昔文有
灵囿其小大可以意揣也而宣王之言以为方七十里
异哉问也于传有之文王以百里果若王言是割十之
卷七 第 8b 页 WYG1451-0486d.png
七以为囿也于传有之文王之城十里果若王言是分
囿之馀以为城也此其有无殆不足辨夫既不足辨矣
则王谓有之孟子亦以为有之可也传未必有之设以
传为有之可也至于以四十里之齐囿为小于文囿则
大不可夫文安得囿直周民之薮耳泽耳王安得囿直
齐民之机耳网耳今夫文王之囿以豳地为基址以雍
岐为结搆以江叹为藩篱以六州为门户薪之槱之名
材多矣肃肃兔罝渔猎多矣夫然后规硗确之地审面
卷七 第 9a 页 WYG1451-0487a.png
势之宜以为观望劳形之所当斯时也天下熙熙皆为
囿来天下攘攘皆为囿往是故民气乐而颂声作也今
王之为囿也则不然绝陂池水泽之利弃桑麻梨栗之
盛扩荆棘之林广狐兔之苑高高下下以罢民于临淄
虽羁旅远人欲览于高明而惴惴焉惧有大戮鸣呼是
尚得称囿耶且夫麋鹿不可以耕耘而令耕耘者养食
之养麋鹿者或误杀麋鹿而又杀其养糜鹿者以谢之
四十里之外民以赋敛死以战争死不知凡几矣四十
卷七 第 9b 页 WYG1451-0487b.png
里之内民又以杀麋鹿死是无往而不得死也彼民畏
威远罪不敢直斥为阱而但曰王之囿太大此其意亦
可深念矣而王尚曰小乎王一旦恫其苦斯慨然悔悟
废钟鼓帷帐之具罢驰骋游猎之娱慰安元元复其壤
土然后修文之明堂而坐以治之民惟恐王之不为囿


  纵笔驰骤若自为一则论辨而与题之节会自相融


卷七 第 10a 页 WYG1451-0487c.png
  春省耕而补不足  二句   张 溥

  惟王用省而勤民至矣夫民之需补助甚亟也春秋之
省王者不已勤乎且古之百姓与人主不甚相远也在
上者数出而无忧在下者常德而不困凡所谓振民之
急而阜其财求一岁之中两见之矣春秋之省是也夫
耕植之制先教于国中敛藏之令预勤于岁始及时而
戒焉有司之所事守也即及时而民有不备焉亦非王者
之所当虑也顾省之而有补有助何也盖当日之人主持
卷七 第 10b 页 WYG1451-0487d.png
已朴略而与民和厚其居也既不若后世之处于深宫
而尊其文禁故草野之民皆得见天子而自言其情其
行也又不若后世之盛于兵卫而烦其徵求故匹夫之
急皆可缘省风以速得其欲当夫春之有耕劝之耕者
至矣犹有省焉惰民其能无儆与而时则惟不足之补
也不以惩民而先救其乏所以成耕之事也当夫秋之
有敛导之敛者至矣犹有省焉罢民其能无愧与而时
则惟不给之助也不以督下而亟思其困所以成敛之
卷七 第 11a 页 WYG1451-0488a.png
事也然则四时之内下令于地之有司以众寡赢乏之
数达王朝而籍贷焉不亦可乎而王者不自安也作成
之际下之劳瘁甚矣惟在人君之毅然一出平其物而
使之不诎虽有公卿不以代焉而一时豪大之赢聚贫
弱之出息俱无所隐而渐滋其患抑艰阨之赒委事于
乡之群吏凡天患民病之隐以巡问而施惠焉有常职
矣而王者心犹歉也终岁之勤下之力庸尽矣惟在人
君之亲事劳苦新其气而使之不倦虽有大事未敢忘
卷七 第 11b 页 WYG1451-0488b.png
焉而后见籍田之亲耕蜡祭之息物俱非虚文以数干
其誉是故足迹不出千里而见闻己广赈贷不由私家
而大政已立惟此道得也

  中有实义故词多膏润而不同俗艳




卷七 第 12a 页 WYG1451-0488c.png
  耕者九一  五句      罗万藻

  岐之治有五皆王政也夫天下唯是士民商旅之心耳
政之行也宁以宽济文之治岐殆是乎且王政者救时
之具也道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其效于人国也乱可
以治弱可以强人主顾力行何如耳昔文之治岐其为
王政者何也见经制之大焉见忠厚之意焉其于耕者
则有九一之赋在夫当文之时其归附日繁其幅𢄙日
长以体国经野之法治之自山林川泽城郭沟涂而外
卷七 第 12b 页 WYG1451-0488d.png
此丘甸之供几何而文行之以为此不可弛之法也其
于仕者则有世禄之典在夫岐下之治其择土甚瘠其
制入甚俭以均节财用之式经之自祭祀宾客丧荒币
帛而外此禄予之给所费不赀而文崇之以为此不可
蔑之典也关市则讥而不征焉盖彼岨矣岐有夷之行
此都会之成也圣人设教关盛衰讥警之未可忘也夫
亦暴客之虑不惟凶荒无征也泽梁则无禁焉盖猗与
漆沮潜有多鱼实王气之钟也人主取材以彰物庙庖
卷七 第 13a 页 WYG1451-0489a.png
之时有需也夫亦官司之守不闻网罟有禁也罪人则
不孥焉盖怙冒西土厥民时叙天命之所以诞受也先
王明罚以敕法罪人之不可失也夫亦威威显民之意
法无淫及妻子也夫商辛毒痡之世而文以其时养士
结民于事势盖岌岌矣然其犯甚危而其全甚大卒也
使其身有孔迩之戴而使其民忘如燬之君岐阳最尔
之区而文用之不蓄财收威于事机宜落落矣然其留
已厚而其规已远卒也武王因之用著耆定之烈而周
卷七 第 13b 页 WYG1451-0489b.png
公成之遂垂治世之书王政之可得闻者如此

  驱使不出经文树义别无险怪人自莫及此有天分
(原评)

  极清淡极平正而非高挹群言不能道其只字




卷七 第 14a 页 WYG1451-0489c.png
  齐人伐燕胜之  二章    陈际泰

  欲止诸侯之谋始终无失勿取之意可矣夫齐非伐燕
之国也齐而有燕诸侯亦皆得而有齐矣及止之论孟
子善为谋燕者哉且夫伐燕之役功未有高于此者也
用五旬之师举万乘之国若振槁然夫燕天府之国得
之凭长城易水之固兼林胡楼烦之地南面而争天下
其于计诚便故勿取之说与取之说争其数不胜也然
孟子初不决策于取而引文王武王之事以视民情之
卷七 第 14b 页 WYG1451-0489d.png
所归盖孟子已早策齐王非伐燕之人而怀定安辑非
其所能孟子已逆知燕民有中变之事而候间蹈瑕非
其所定故徵诸人心以决之而其意已了然特齐王贪
不悟耳无何果取燕果杀人父兄果系人子弟果毁人
宗庙果迁人重器天下果借之以为名而动救燕之兵
然而幸方在谋也夫天下虽忌齐虽忌齐之外又益一
齐然齐诚行仁政天下之兵决不动盖古有以地之大
因民之心而取人国者文之后有一武古有以地之小
卷七 第 15a 页 WYG1451-0490a.png
因民之心而取人国者武之前有一汤使齐如汤不杀
人父兄不系人子弟不毁人宗庙不迁人重器齐虽强
齐虽益倍地之强诸侯之心得而忌诸侯之兵不得而
动而齐不然是天下既已阴忌齐之实而齐又复阳借
天下以名天下之兵之动者为是之故耳虽然实者天
下之所不敢阳出者也而特出于名则止天下之兵者
莫若伐其谋而夺其所恃而又不可后发以成天下之
先夫后发则又借天下以其名而事将不可止此惟谙
卷七 第 15b 页 WYG1451-0490b.png
于兵者知之是孟子策齐之最善也

  纵横变化无非题目节族而雄健之气进退自如专
以巧法钩勒题面者无从窥其踪迹 避水火一段
若能少加点缀更无遗憾矣




卷七 第 16a 页 WYG1451-0490c.png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陈际泰

  槩论君子之创垂而其志亦略可睹矣夫为善虽有可
王之理而要非君子之心也创业垂统千载犹将见此
心耳且有所为而为善则其为善也必不坚彼睹于必
然之事而志分则有诡于中者矣彼揣于不然之效而
见明则有辍于后者矣乃君子为善之心固不如是也
业不得不创统不得不垂思及其子孙固不敢为玩愒
之为以偷萌而业自宜于创统自宜于垂姑尽其在我
卷七 第 16b 页 WYG1451-0490d.png
亦未尝有图度之志以开先自英雄之事而论君子而
知其事有所止也夫人之才志未有相什伯者后日为
之而渐有成而后有意计难量之事当其先但不欲以
祖宗世传之绪自我而隳纵拮据戎马之间别起一方
以为后图而其志固已有限矣自圣贤之事而论君子
而知其事有所止也夫人之举动未有不素位者后世
归之而追以功而后有奉扬溢美之言本其初但不欲
以无竞维人之思自身而息纵崎岖艰难之时过为无
卷七 第 17a 页 WYG1451-0491a.png
逸以示贻谋而其情亦略可原矣盖君子明略最优者
也时事之所居其知之矣国家承赫声濯灵之烈其锋
其势而皆未可乘欲以流离播迁之馀希冀非望有以
知君子不为也故创垂之局大而小用之而不必有以
侈其事且君子尺寸自守者也纵横之所志其黜之矣
家世有天命自度之念日惧一日而恐其不终欲以忧
勤惕励之身骤用非常又有以知君子不为也故创垂
之役变而常用之而终无以疵其心然则君子创业垂
卷七 第 17b 页 WYG1451-0491b.png
统抑何也亦惟求可继而已矣继与不继君子不敢必
而特尽我之所为继与不继君子终不敢知而要无害
我之所为可继者浅事也君子创垂之心且听之矣况
乎成功而王者哉由此言之君子之为善固无所为而
为者也

  二句乃转捩语创业垂统即是上文为善二字不烦
实讲也字语气直走下文若上四字过于张皇通节
俱呼应不灵矣惟作者为善斟酌(原评)

卷七 第 18a 页 WYG1451-0491c.png
  领取虚神中具沉雄豪宕之槩盖由作家本领深厚
可知文若清薄寡味虽审合题气终不耐观






卷七 第 18b 页 WYG1451-0491d.png








卷七 第 19a 页 WYG1451-0492a.png
  虽有智慧  二句      陈际泰

  势之当乘时人其知之矣夫智慧则英分多矣宜无所
不可而要不能不自诎于势之无可乘势之为天下重
如此哉且人恃已之所长而择其尤曰吾独不得一智
慧之士置之心腹耳吾独不得一智慧之性受之天分
耳何忧天下哉审尔必将谓即无一成之田一旅之众
犹足以兴起中野也此何其不思之甚也天下有势焉
势者名一而变无算者也或名分之居尊或威权之在
卷七 第 19b 页 WYG1451-0492b.png
御而又或幅员之尚广与甲兵之尚强如此者我得之
则可以制人而人得之则可以制我故智慧之士独能
观天下势之所居即智慧之士亦未尝不度天下势之
诎有两人于此一为智慧之人一为不智慧之人其胜
负之机不待智者而决矣而事顾相反此非智有败事
而愚有得道也所乘之者异也彼无尺寸之阶故拮据
而不足此有先业之据故安枕而有馀也即世有一人
于此先此智慧之人后亦不过此能智能慧之人其进
卷七 第 20a 页 WYG1451-0492c.png
取之技不独一日而然矣而成顾有时此非必愚之于
前而智之于后也亦所乘之者异也少年虑事精详而
苦于无所凭垂暮举事钝耄而幸于有所藉也是故但
恃智慧而于势一无可乘苟真智慧者识于其几有以
知其必不出也跧伏而已耳有此杰出之才夫岂自量
之不审然政惟自量之审并其所为屈伸之际而亦审
之矣仅一智慧而遂自奋起乎抑亦但恃智慧而于势
一无所乘苟复有一智慧者观于其旁有以知其无能
卷七 第 20b 页 WYG1451-0492d.png
为也避去而已耳有此尤妙之器夫岂择主之不宜然
政惟择主之宜并其所为时务之识而亦择之矣止见
其智慧而遂谓真英豪乎盖势者非能使智者用不智
者不用也智者用之而所乘之材厚固易以成功愚者
用之而所乘之材薄亦足以救败故知不如势其事易
见也夫势所系若此其重即时人犹能言之而顾欲违
势以自立者亦独何哉

  出入史迹口探手画莫不了了跌宕自豪无人与角
卷七 第 21a 页 WYG1451-0493a.png
四子之书于古今事物之理无所不包皆散在六

  经诸子及后世之史册明者流观博览能以一心摄
而取之每遇一题即以发明印證诵其文者不可玩
其波委而迷于渊源也




卷七 第 21b 页 WYG1451-0493b.png








卷七 第 22a 页 WYG1451-0493c.png
  不得于心  不可      金 声

  学贵反求姑就时人所论而衡其可不可也夫不得则
一槩勿求勿求于气犹曰气也乃至勿求于心哉今夫
惟大勇能不动心而原其心之所由不动则亦研求之
功也求之之道无所不至特源流之辨或不容倒置而
冥守之功则中距更谬如告子所为不以言役心不以
心逐气亦可谓不动心乎夫求得舍失必应之机则当
其不得总未有可顽然置弗求者也名理散见于文章
卷七 第 22b 页 WYG1451-0493d.png
则邪说之颠倒与圣贤之奥义精求之皆浚发灵明之
时道义既淹贯乎心胸则沛然盛大之气有流行不禦
之机直达之尽畅快人心之事而所谓不得于心是从
前粗疏之病正于此处受验也试默观其气之行当大
有颓然不振者事心至此安能无求而求于气则亦舛
耳君子曰勿求于气恐其以精进之力漫置之无用之
地而忘其本也告子曰勿求于气亦以为静专之神稍
加以维护之功而伤其中也其勿求非而其所谓勿求
卷七 第 23a 页 WYG1451-0494a.png
于气者则犹可解焉乃若不得于言是异日谬戾之端
实从此处伏根也试自反其心之安当精详于暇豫者
事心至此正宜有求而勿求于心则何为乎君子曰求
于心正为疑惑之情原从心起必为之推究其义初非
扰扰于外也告子曰勿求于心则将谓寂然之体恐以
求撄不知其不得之际惶惑不宁者果谁人之心也不
得业已动心而复勿求于心其何以解矣盖学问不可
以无求即当其不得于心还应自忖之方寸而况其不
卷七 第 23b 页 WYG1451-0494b.png
得于言之际学问要归于自得则方其不得于言早能
自开其蒙蔽亦必无不得于心之举是则告子之不动
心尚可参也

  最是可字说得妙(原评)

  洞悉精微措语极见分寸 不可早是断定可处尚
有下边许多议论在一字说煞不得看其不轻不重
恪合位分

卷七 第 24a 页 WYG1451-0494c.png
  何谓知言  一节      方以智

  知言者知其害所以有功于圣人也夫害始于心及于
政事如此而人不知焉使人皆知其害而圣人之道著
矣且圣人以言传天下后世而乱天下后世者即以言
圣人之言所以为教而彼亦自成其教圣人之言所以
为治而彼亦曰可以治不知之而其害岂小哉此孟子
所以独任知言也其答公孙丑曰言之乱也非一矣而
害之起也甚隐矣道德之意自彼称之而其指更深故
卷七 第 24b 页 WYG1451-0494d.png
令听者皆可悦焉名义之重自彼举之而其法更详故
令从者易为效焉有所为诐辞者偏出而持之有故吾
知其心之蔽而有不见也有所为淫辞者放言而若不
可穷吾知其心之陷而不可救也至于显畔乎道者则
为邪辞不知其非而妄逞焉其离可知也至于自失所
据者则为遁辞巧以相避而更端焉其穷可知也则甚
矣夫自坏其心以坏人心也而人犹不知其害之生也
甚矣其大坏人心以坏及政事也而人犹不知其害之
卷七 第 25a 页 WYG1451-0495a.png
发也一时皆喜为新论而将来遂传为异书一人倡而
百家并起其心亡其发不觉也学士多惊慕以为美谈
国家动尊信以为要术大纲失而凡事皆谬其害甚其
言愈炽也甚或明知其有害而附和之且驾言圣人为
不足道焉吾恐天下后世有敢以邪说为经者矣甚且
明知其非圣而好尚之又借言圣人本与之同焉吾恐
天下后世有群以异端为师者矣斯时亦安得圣人复
起而与吾言乎吾言岂可易乎能好能恶今日必当诛
卷七 第 25b 页 WYG1451-0495b.png
其心而大是大非后代必有重吾言者

  括尽周末秦汉以后法家异学之害不失一意不赘
一词亦有关世教之文





卷七 第 26a 页 WYG1451-0495c.png
  学不厌智也         陈际泰

  归学于智而不厌之途难矣夫学而不厌而智深矣不
知智已在不厌之先然则不厌之从来者远也且天下
之事有相待而长者学与智也待学而长者智缘耳目
而有者也学待之而长者智缘心体而有者也著之耳
目者智以学为量而著之心体者学又以智为量故学
之厌与不厌而人智之多寡与天智之多寡必可知也
夫智者圣人之始事也然智者圣人之盛才也夫子辞
卷七 第 26b 页 WYG1451-0495d.png
圣岂不欲辞智不知夫子未尝以智自命乃不能不以
学不厌自居夫不厌而学所涉之事多矣此皆世人所
烦苦之事而彼不厌者必未尝以为烦苦也今有学人
于此初亦勤厉久而衰止者非无志也才识已庸人一
日而循览者彼百日而犹眊然故愚者易厌智者不厌
智者施功极易故閒于力而安之彼所学之多犹世所
学之少矣抑不厌而学所历之迹又长矣此亦世人所
淡泊之端而彼不厌者必未尝以为淡泊也今有学人
卷七 第 27a 页 WYG1451-0496a.png
于此初亦浮慕久而弃去者非为善不卒也天趣不深
人味之而弥旨者彼味之而竟索然故不厌于世事为
愚不厌于道德为智智者见事极精故择其胜而据之
彼笃嗜于学而不知其日之长犹世人笃嗜于物而不
知其日之长矣是以学不厌之一端一彼一此之名也
夫子有此矣人或亦有此矣此夫子所为托之以自混
也而终不能自更于其素夫子之素为智矣托于所下
适见其上故夫子之学不厌异乎人之学不厌也学不
卷七 第 27b 页 WYG1451-0496b.png
厌之为智亦一彼一此之名也人之不厌有以智终者
矣夫子之不厌亦必以智终者矣此夫子所为退然以
求智自命也而不知别可相尊于其原夫子之原已智
矣以末相益而以本相先夫子以智学非如人之以学
智也故有不厌而夫子之学得矣抑有不厌而夫子之
智亦得矣

  可谓清思窈窈转笔处每微觉艰涩应是方在脱换
时也凡为文最苦此关难过(原评)

卷七 第 28a 页 WYG1451-0496c.png
  原评所指乃学者尤宜用心处盖不至陈言务去之
候亦不得有此艰涩也求免于此而务为浅易肤平
则终身无以自拔于俗径矣





卷七 第 28b 页 WYG1451-0496d.png








卷七 第 29a 页 WYG1451-0497a.png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 皆不为也 黄淳耀

  三圣有王天下之德惟不以天下动其心也盖不有天
下者其时也能有天下者其道也而不忍偷取天下者
其心也大贤之知圣如此今夫一圣人出而天下之豪
杰皆废智无所用其谋勇无所施其力而圣人杰然立
于万物之上此其中亦必有所恃者矣乃道足于已而
不遇或遇矣而不王说者遂以不王之人为不如王而
又以不遇之人为不如不王也则何贵于通识哉今夫
卷七 第 29b 页 WYG1451-0497b.png
商末之大势不归于武必归于夷夏季之遗烬不收于
汤必收于尹及周之衰上有桀纣下无汤武则宜王者
断归孔子矣然而夷尹不王孔子不遇则何也汤有百
里之景亳尹无有也武有百里之西雍夷无有也淮泗
小侯拥百里之国者十数孔子无有也设也得百里之
地而君之乎百里甚小君百里甚难圣人抚甚小之国
席甚难之势气盛则规模伟心精则事业弘手不烦麾
色不烦动制诸侯如子孙运天下如臂指事有固然无
卷七 第 30a 页 WYG1451-0497c.png
足怪者虽然古者得天下以道而其次则有以德者矣
又其次则有以功者矣及其变也有出于诈与力者矣
夫论其得天下之事则万有不同而不论其得天下之
本则虽诈力之雄亦得与圣人皆称天子故夫朝诸侯
有天下犹未足以观圣人也盖圣人之得天下必本仁
也必辅义也而圣人之为仁义充之至也达之力也天
下有日行不义日杀不辜而自以为取天下之速又有
少行不义少杀不辜而即以为谋天下之迂圣人曰一
卷七 第 30b 页 WYG1451-0497d.png
事谬而可以伤天地之心一夫冤而可以尽民物之气
吾在野则以出处争之吾在朝则以去就争之吾有国
则以国之存亡争之而已呜呼此其气何如此其心何
如者耶吾观孔子摄政三月强国归其侵地则知得百
里之地而君之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若阿衡之革易乎
两朝大老之重轻乎天下风烈尚矣又知其皆能以朝
诸侯有天下也抑孔子接淅去国微罪无所复留则知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若桐宫之不
卷七 第 31a 页 WYG1451-0498a.png
狎于嗣王牧野之明心于共王神明定矣又知其皆有
所不为也

  顺题直疏间架老阔 时文乃代圣贤之言非研经
究史则议论无根据非有忠孝仁义之至性虽依仿
儒先之言而不足以感发人心学者读金黄二家之
文可以惕然而内省矣


卷七 第 31b 页 WYG1451-0498b.png








卷七 第 32a 页 WYG1451-0498c.png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章世纯

  人之中有圣而固以其类贵矣夫物类中莫不有其至
者人于何不然此圣人所以称也且造物之生不为一
槩苟所生之类而即齐姿等质不相多也则造物固亦
滞而无变者耳故参差之产阴阳所以示神奇也而皆
在其类中向以为不独民也物亦有之则麒麟等之于
物类中是也今亦以为不独物也人亦有之则圣人之
于民类中是也故自其存诸身者言之耳擅天下之聪
卷七 第 32b 页 WYG1451-0498d.png
目擅天下之明几不与天下以可测之端矣于是乎世
共骇之骇之则非以其本异也固以其本同也夫非与
民共是耳目者哉自其加诸世者言之道足以为物先
德足以立人极几不与天下以可至之阶矣于是乎世
甚骇之骇之则非以其全异也固以其全同也夫非与
民共是运动也乎哉唯其与民同是耳目也同是运动
也而后圣人得以其聪明特闻以其道德特闻是不类
从类而后有其称圣人于是乎为天下所尊也惟其与
卷七 第 33a 页 WYG1451-0499a.png
民异聪明也与民异道德也而后天下指之曰此其耳
目与吾同此其运动与吾同是类又因不类而后有其
说圣人于是乎为天下所援也盖至是而天下始有为
之说者矣曰彼之异我则我之异彼彼异此异相与为
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夫使天下求端以论其同也其不
同不反明也哉故凡民之有功于圣也为其以地形之
圣人有功于凡民也为其以类借之

  凡文之辨难转换有一字不清彻虽有好意亦令人
卷七 第 33b 页 WYG1451-0499b.png
览之欲卧矣此文当玩其有转无竭愈转愈透处







卷七 第 34a 页 WYG1451-0499c.png
  柳下惠不恭         金 声

  以不恭成圣者不必为圣人讳也夫惠岂真有玩弄一
世之心哉孟子逆想其意象而直断之以不恭也此其
际微矣若曰鄙宽薄敦闻柳下惠之风而兴起者也惟
闻其风则见为宽敦此宽敦中反有令人大难堪者而
惠不知也以故天下亦莫之知也夫令夷惠并生斯世
畏夷而悦惠者多矣然有识者受夷之望望去不愿受
惠之由由偕也不垢之身或折服途人之恶憎而桀傲
卷七 第 34b 页 WYG1451-0499d.png
之气甚不肯蒙圣贤之慢易惠之于世殆不恭者也人
与人畦畛立而后不相就世风如是矣吾何必北海之
滨吾将一体万物焉今有父母而轻忍去其子者乎惠
之不忍轻去犹是也依依之情宛与无知之婴孩共出
入而无心相视其毋太轻与人与人情知搆而后能相
浼此身无侣矣吾不能效采薇者之犹有两人吾聊寄
迹异类焉今有人与异类处而不相忘者乎惠之能忘
犹是也旷荡之怀如共无情之鹿豕入其群而不乱目
卷七 第 35a 页 WYG1451-0500a.png
中尚有斯人与使惠直语人曰尔尔我我尔焉能浼我
哉闻者当作何景象也使从旁谕当日之人曰援止即
止是亦不屑去已其人当以惠为亵已为重已也惠其
矫夷之隘而失之者耶有收罗一世之心而未化笼盖
一世之气惠其矫夷之隘而遂适以近隘者耶无一人
不囿其范围正无一人足入其一盼嗟乎惠非此不恭
则庄严以持之中正以节之大成之圣所谓斯人无不
与同群者此也惠徒区区一惠然惠非此不恭则俛仰
卷七 第 35b 页 WYG1451-0500b.png
以就人慄慄然以逢世无非刺之乡愿所谓同流合污
者亦此也惠犹得以成其圣也哉

  一肚皮轻薄如何说得圣人如此才说得有些身分
若今世所说不恭何待君子始不由耶(自记)

  说得有身分却又将圣之偏处认作圣人之能事矣
其清迥之思妍婉之韵足使人咨诵不释


卷七 第 36a 页 WYG1451-0500c.png
  前日于齐  一章      陈际泰

  馈大贤者计有处大贤者而后可也夫大贤诚不绝
物而要未可数矣齐未有所以处孟子者奈何等于
宋薛而受之且有处而受所馈非正法也有处而受所
馈则人将饰辞以进曰闻先生如此也而某如此也如
是而人得以行其相张之意其以货取者犹故也而已
且假其名以妄受并所处亦取货之术矣是彼此交相
贼以成此举也然而孟子以是断齐宋薛三国之受不
卷七 第 36b 页 WYG1451-0500d.png
受何也有处者待人之法止于如是也心难尽谢君子
不穷之以绝物之交吾立一法焉苟其能如是则亦以
为于人可安焉而已矣有处者即自守之法止于如是
也操忌太奇君子不厉之以隘已之度吾持一程焉苟
其不越是则亦以为于已可洁焉而已矣且不独此也
有处无处不决之人而决之已也即如齐无论其兼金
之与金异也无论其百镒之与七十镒五十镒异也当
孟子所处无戒心齐诡为宋之辞曰闻戒孟子将受之
卷七 第 37a 页 WYG1451-0501a.png
乎当孟子所处无远行齐诡为薛之辞曰闻将有远行
孟子将受之乎计孟子必不受也由此观之有处无处
在己不在人也在己则人之至于己者寡矣在己则己
之受诡于人世者亦寡矣如是而立恕法焉内不必阂
于己之操外不必逆于人之心盖所诡者争于心之诚
与不诚非争于事之有与无有也然则有处诚可受也
受之是也然则无处诚可辞也辞之亦是也夫有处而
可诡齐非不能一藉其辞也夫惟有处万万不可诡齐
卷七 第 37b 页 WYG1451-0501b.png
所以不能自护其迹也虽然货取之途多矣决诸己已
之可借以入者亦多矣以他辞馈之以其有他辞受之
货如故也取如故也曰君子不明人以端苟如是在彼
以为取我以为弗取而已矣

  其雄辩得之苏文占得地步高能到前人所不到处
(原评)

  予有远行予有戒心则有处无处本是就自已说文
故迷离其绪遂使阅者如探奇胜处处耳目一新及
卷七 第 38a 页 WYG1451-0501c.png
凝神静思犹是题中人人共晓意耳可知文章固以
义理为上而言之文与不文所关亦非轻也






卷七 第 38b 页 WYG1451-0501d.png








卷七 第 39a 页 WYG1451-0502a.png
  孟子之平陆  一章     黄淳耀

  齐之君臣皆失职而大贤尤罪其君焉夫距心何罪皆
齐王之罪耳王亦如距心之以空言任罪也岂所望乎
且国家所与共拊循其民者莫切于有司有司之功罪
不明则人主无与为治顾通国之有司皆良而罪在一
二人则其罪重矣通国之有司皆不肖而偶欲罪一二
人则其罪轻矣盖罪可明而所以得罪之故不可明也
田齐之先有赏一大夫烹一大夫而国大治者彼其君
卷七 第 39b 页 WYG1451-0502b.png
实能以富民为心故其臣亦愿以殃民受罪而宣之世
变矣廉洁者人之性也不期而皆化为贪彼知廉之见
恶于时也勤敏者吏之职也不期而皆化为惰彼知勤
之无益于国也此犹以失律之将御失伍之卒不更相
谯诃即幸矣而欲舍其上而诘其下则至死不服故虽
孟子不能责距心也虽然以距心为竟无罪乎此又不
可彼其耳目口体之养取之于民也如取之于其家而
其视吾民之颠踣腾籍也如视秦越之人肥瘠即或愁
卷七 第 40a 页 WYG1451-0502c.png
居惕处仰屋而窃叹卒无决去就以争之者未几而报
政者称殷阜即是人也未几而考绩者书循良即是人
也嗟乎司牧之谓何而民曾不得比于牛羊言至此距
心之罪服矣距心之罪服而其晏然于距心之上者亦
可以距心之罪罪之矣今夫百姓患暴露非财不可以
立屋庐而王必不使为都者有馀财百姓苦饥羸非粟
不可以赡朝夕而王必不使为都者有馀粟以一都言
之所见如此所闻如此其馀可知也以一距心言之蒿
卷七 第 40b 页 WYG1451-0502d.png
目而已抚心而已其馀又可知也王之国是其日非矣
乎乃王于此亦若处不得为之地操无如何之心者曰
此寡人之罪而已呜呼王即不言有罪孟子岂不知与
王即终日罪已齐之民岂有救与王有罪距心又有罪
而王与距心之政皆如故也岂转死之民亦有罪与无
惑乎生齿之数日耗于一日危亡之忧岁深于一岁也

  实情实事皆作者所目击宜其言之痛切也 自赵
梦白借题以摹鄙夫之情状启祯诸家效之一时门
卷七 第 41a 页 WYG1451-0503a.png
户及吏治民情皆可證验足使观者矜奋其但结文
之局阵而使题之节目曲折由我不复寻先正老法
则自隆万已然不可复以相訾议也





卷七 第 41b 页 WYG1451-0503b.png








卷七 第 42a 页 WYG1451-0503c.png
  有官守者  四句      陈际泰

  道有不得不去者必其无辞于世者也夫道非可一槩
也不得于世而遂去之此是有守责者之事耳且国家
之建设与王者之绳治各有深意一事而人人并守之
其势必至于无守一言而人人并责之其势必至于不
可责故择人而授之非独居才也乃人讥我之不能自
去耶夫去盖亦有道矣先王设庶官而使之守即并不
得其职不得复为尸素之事而守之故有官守者得于
卷七 第 42b 页 WYG1451-0503d.png
其职而天下治即有官守者不得于其职而遂去之而
天下亦治何者官署先自治也夫予我以职而肘掣之
使不得归其治辨之分此其有辞者也乃志愿亦达而
椽署自居则其不守者又不独在官矣是而不去焉得
而不去乎先王设言官而责之言即并不得其言不得
复为画诺之事而责之故有言责者得于其言而朝廷
清即有言责者不得于其言而必去之而朝廷亦清何
者言路固未尝不自清也盖责我以言而禁止之使不
卷七 第 43a 页 WYG1451-0504a.png
得伸其诤击之威此其亦有辞者也乃一鸣久寂而清
华自贪则其可责者又不独在不言矣此而不去又焉
得而不去乎朝廷有律令之严而终亦局于臣子之例
有官守与言责而后责之夫责之以去臣分全而主心
亦儆其立义至深固非泛而相衡者耳古人有廉耻之
厉而终必要于道义之安有官守与言责而后持之夫
自责以去上可明君父以士之不屈而下可以谢友生
以学之无亏其用意自别固非妄而谬施者耳然则士
卷七 第 43b 页 WYG1451-0504b.png
之去固有道也无官守言责而亦去之即何以槩为人
臣者之分也哉

  有字则字披剥清透本位无义不搜对面神理自然
跃露矣设色极淡神味正自隽永




卷七 第 44a 页 WYG1451-0504c.png
  夫世禄  三节       罗 炌

  滕有宜并行者可考古而递举焉夫助之法通于周滕
能与世禄并行虽监三代以设学可也今夫国有与立
一代为国之法是矣而迨其后凌夷衰微因废相半犹
足增人复古之思则以旧章具存前事悉效而苟且相
仍之说不可用于后世也滕今者疆理就湮学校具废
而忽言授田建学之旧以比迹于殷周鲜不以为迂而
难行者而以吾论滕亦不可谓不能法古之国也凡滕
卷七 第 44b 页 WYG1451-0504d.png
所宜行就周所尝行者而取则焉则在今日非无稽也
凡滕所未尝行就周之先所通行者而参考焉则在昔
者非无验也且是助与世禄岂判然为二者而顾令租
税之家坐享黍与稷翼之盛藨蓘之农不实沾云萋雨
祁之润君子读诗至大田之三章盖不胜伤今而思古
焉曰是周诗也而咏公田明乎维殷行助维周因之不
得谓彻田为粮周祗修先公之制而不用前代之法也
而当其时适亩而食力君知小人之依祈年以奉公民
卷七 第 45a 页 WYG1451-0505a.png
惠大君之德固已与私利之习相远与亲逊之风渐近
矣然自三代以来亦未有学宫不饰师儒不崇而可以
致治者也由周而观灵台辟雍文王之学也镐京辟雍
武王之学也而其义旁通于乡庠错见于校序具备于
夏殷周凡以教立斯伦明伦明斯民亲而维兹小民即
非力田急公之农夫乎农恒为农则挟枪刈耨镈而从
父兄之教士出于农则修孝弟忠信而充俊造之选居
今日而言法古滕宜以助为先云而自是诏禄之典俱
卷七 第 45b 页 WYG1451-0505b.png
于是焉准矣诗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言卿大夫之禄
入必皆取诸田也并设教之义俱于是焉昉矣诗曰攸
介攸止烝我髦士此言秀民之能为士者必有赖于农
也固不独大田一诗足以證周之行助也

  绾结有法波澜亦佳而以视黄蕴生之大气鼓铸自
然凝合陈卧子之古光流溢不假设色者不可同年
语矣况金陈之神化乎存此以著文章之等差

卷七 第 46a 页 WYG1451-0505c.png
  诗云雨我公田  一节    陈子龙

  周田之用助诵于诗而可见也夫彻者通于助之中耳
然既有公田虽谓之助可也大田之诗不足观乎孟子
谓夫一代规模多取法于近世先王遗制常散见于诗
书是以有为之君志复先烈者盖尝网罗旧闻访问故
老苟有几微之合者未尝不用心焉而况乎其有明徵
者乎今夫井田世禄相为表里然世禄不废而井田废
者世禄者臣下之所利而井田者百姓之所利百姓之
卷七 第 46b 页 WYG1451-0505d.png
所利者利其彻之彻也而实利其助之彻也以助为彻
之所利者利其有私田也而亦利其有公田也然而法
度既衰也谋利之人必有厌其徒有彻之名而实无助
之实故欲去彻者必先去其助去其助而民不得引彻
以自便则我可以尽取之矣又必厌其既有公田之名
则不得大敛私田之入故欲征私田者必先去公田去
其公而皆纵民所自私则我可以擅赋之矣然而版籍
可亡大田之诗不可去也公田可废公田之名至今传
卷七 第 47a 页 WYG1451-0506a.png
也我想其时天子知稼穑之艰难而群公卿士尝亲至
于畎亩小民知事上之恭敬而妇子耆老咸致颂乎曾
孙于是风雨顺时公私交畅上无专利下无竞私所云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者是也夫公田之事今不可得而
见矣然从其始而论之可谓非助法之所有乎周家既
不能守其彻又何能守其助矣然由是诗而观之可不
谓周家之犹助乎盖彻与助名异而实同但助者观公
私于耕耘之日而彻者通公私于收穫之时故助不
卷七 第 47b 页 WYG1451-0506b.png
能兼彻而彻则已兼助也彻与助小异而大同但商则
合八家之私奉中央之公而其义尊周则屈中央之公
从八家之私而其事亲是商已开彻之先而周益精助
之意也助之分也公者自公私者自私所以立其限助
之合也私者为私公者为公所以通其情周之盛也神
明代兴盖多创制之事矣而于此无所大更者岂非知
其法之可以久而无弊乎

  辨析公私原委助彻同条共贯处如指诸掌循次按
卷七 第 48a 页 WYG1451-0506c.png
节纡馀委蛇稿中极周密之文







卷七 第 48b 页 WYG1451-0506d.png








卷七 第 49a 页 WYG1451-0507a.png
  人伦明于上  二句(其一)   陈际泰

  人君欲得小民之亲事不起于下也夫民之不亲非民
之咎由于人伦之未明也人主诚有以明之即何忧于
小民乎且夫人主蟠结之势不在大人君子而在小民
然人主开悟之难亦不在大人君子而在小民盖众之
所在王者畏焉蒙之所居王者悯焉畏与悯合可以观
人主之所尽矣夫小民不亲其患岂止于小民哉然彼
之不亲势不得咎诸小民之不靖即欲反是而使不亲
卷七 第 49b 页 WYG1451-0507b.png
者转而为亲势又不得责诸小民之自兴今既设为庠
序学校如是矣如是而人伦不既明乎如是而小民不
既亲乎夫小民之不亲有故混沌朴鄙溺于并倨之习
而不明人之有伦也过昵而狎起过狎而诟谇之事亦
生此过亲以致不亲之所由也先王知之故教之以辨
尊卑长幼之分秩然有恩以相爱有文以相接夫亦
可以雍雍而成俗矣拜跪坐立之间不至如向日之昵
而自可不至于犯然小民之不亲又有故拘牵文俗守
卷七 第 50a 页 WYG1451-0507c.png
于行习之常而不明人伦之所自来也蹈常而事习蹈
常而伪首之见亦参此徒以为亲不知所缘以亲之所
由也先王知之故为揭其故骨肉天属之因炳然既知
万物之所成又知万物之所生夫亦可以油油而自思
矣合食缀姓之际不至视如向日之常而何缘复因之
为伪先王知乎势之如此也然而不得以其风厉之权
使下得而自操于是学校之设归之上而责之使兴使
小民因农工告成之后养老饮酒以流示之故其民不
卷七 第 50b 页 WYG1451-0507d.png
至于甚无知而礼义之心各有所守也此先王亲民之
大方也先王知乎教之如此其至也然而不能必其瞽
宗之事使下断然不畔于是躬行之理复归于上而
责其为倡使小民见天子至贵之身世子问安自黾勉
焉故其民不以为徒有其理而实行之事彼固不欺也
此又亲民之大方也然则小民之不亲未足大虞也即
致小民之亲非有他术也人主亦慎所为明人伦者而


卷七 第 51a 页 WYG1451-0508a.png
  先王教化本原实能探其本而得其精义之所存故
信口直达无丝毫经营搜索之意制艺到此可谓闳
其中而肆其外矣





卷七 第 51b 页 WYG1451-0508b.png








卷七 第 52a 页 WYG1451-0508c.png
  人伦明于上  二句(其二)   陈际泰

  民不难于亲当得其亲之者焉夫小民不亲人主若置
之而自为其明人伦之事非真置之也且人主之治天
下以善风俗为务使俗流失而世败坏其端始于亲而
其流遂上及于君父故小民之不亲君子诚惧其卒也
且小民之不亲固不得上委其权于天下委其事于民
也夫民原有亲亲之性所受于天也岂容顿失而不可
以感然民即有亲亲之性或蔽于物也岂能自兴而无
卷七 第 52b 页 WYG1451-0508d.png
待于上人主知之故有化成之道焉为之春诵夏弦以
优游之为之拜学齿师以流示之而人伦之式昭于上
之教督则所为狃于民之耳目者甚习而开于民之心
志者甚详抑人主知之故有心得之理焉为之世子之
法家人之慈以端其本为之父事天明母事地察以达
其教而人伦之实揭于上之躬亲则所为入于民之意
念者甚深而动于民之服从者甚信夫上之明民也如
是则民固有则而象之者矣人各亲其亲是使独也有
卷七 第 53a 页 WYG1451-0509a.png
亲而不能事见谓悖德事亲而犹他人见谓悖礼而孝
友任恤之情生且上之明民也如是则民又有酿而成
风者矣人互相与为亲是使同也豆觞之间让而受恶
民不犯齿几席之间让而受下民不犯尊而群居和壹
之理著向也小民何以不能使亲者亲而今也小民何
以能使疏者亲也向也不亲而今也亲则向也不明而
今也明耳夫小民亲而后礼乐教化之事兴小民亲而
后君父蟠结之势固故小人之亲人主尸祝而求焉而
卷七 第 53b 页 WYG1451-0509b.png
明者在上亲者遂在下所谓不离乎已而在彼者也

  即首篇后二股之义而申言之闳达豪迈之气一变
而峻洁严谨惟其根本深厚故投之所向无不如志





卷七 第 54a 页 WYG1451-0509c.png
  诗云周虽旧邦  四句    陈际泰

  旧不足以限人其事已在前矣夫为王者师固不如自
王也不敢以新命自当岂嫌其为旧邦乎而不知文王被
之矣且动物者当歆以效之所尊而论事者当竭以理
之所有效不旺而衰之则败情理可进而止之则伤实
即如恒产制矣学校设矣此王事之成也而曰是为王
者师夫不能自王乃能使人师其王乎此亦效之甚小
而理之未尽者也吾尝更思其事际之所居而知其不
卷七 第 54b 页 WYG1451-0509d.png
止是矣虽然事无徵而不信寻常瘠贫之国未必勃而
兴也无其已往者以实之则言可疑而说将无以自据
迹既远而难凭古初荒忽之时不可放而原也无其未
久者以接之则事并可疑而气将无以自厉不观诗乎
不观诗之咏文王乎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使旧邦
不可王文王竟不王矣使旧邦之王偶见于上世而不
复验于近代文王亦竟不王矣而固不然也吾因而知
人事之足凭也吾因而知往事之不足限也天下隆替
卷七 第 55a 页 WYG1451-0510a.png
之迹亦由前人亦由后人使一一凭藉乎先资而后足
以集事则后起无权矣吾盖读诗而慨然有感也以为
不为祖所限者文王也天下通复之机天能制人人亦
能制天使一一俛听其自来而无所以默挽则人事不
著矣吾盖读诗而悠然有会也以为不为天所限者又
文王也而不独此也人主诚能有为将奕叶之共主丧
其精爽不得以故分临之何者祖宗为人臣者其子孙
非复人臣也天之所兴人不得而抗矣吾盖读诗而戚
卷七 第 55b 页 WYG1451-0510b.png
然动也以为不为圣明之思自限者又文王也而不独
此也人主诚能有为将掀天之大勋可以指期不得以
目前格之何者外之所仍者可见中之所受者不可见
也天之所阴意不得而量矣吾盖读诗而恍然窥也以
为不为岐阳之小自限者又文王也然则文王能王之
效于诗可观也然则行王政而可王之效于文王可观也
夫疑不足王者惑于弱小不自振之说也不知寖昌之
运皆因渐致而名人为崛起之品虽愈微可也谓极弱
卷七 第 56a 页 WYG1451-0510c.png
难支彼怙冒西土者何以当迁徙之馀而独振乎抑疑
不足王者惑于一姓不再兴之说也不知中兴之号多
因故迹而生身有干蛊之材虽末叶可也谓大福不再
彼三分有二者何以承邰幽之委而克兴乎然后知小
势不足自阻当鉴乎周之旧邦小功不足自多当图乎
周之新命文王固滕之先也行仁政而王其事已在前
矣文王不以旧邦而贬王公独疑以旧邦而贬王乎为
王者师其说臣请更之

卷七 第 56b 页 WYG1451-0510d.png
  全从文王之谓也领取神气一唱三叹处处逼动子
力行之一湾一注皆有关锁之妙(原评)

  凡引诗引书体发挥本句须处处不脱引證神理故
存此为式文太繁委非稿中杰特之作




卷七 第 57a 页 WYG1451-0511a.png
  卿以下  二节       金 声

  国家之待君子野人有馀泽焉夫圭田与馀夫之田皆
于常制之外厚之者也然而不可少也且夫经界者先
王之仁政其分田制禄必使暴君污吏不敢慢者正所
以俾宣力效忠之臣与日用饮食之民得沐国家无已
之恩耳夫国家诚恭以礼下则当其身有养廉之具于
其后又有世食之典矣子孙藉先人之功德得久叨朝
廷之惠而复以食先人者祀先人亦无以彰圣明报士
卷七 第 57b 页 WYG1451-0511b.png
之盛典也盖自卿以下则皆有圭田焉国家诚勤于民
事则于其身耕凿嬉游不乏于其家又仰事俯育无忧
矣少者荷壮者之力养得优游于丱髫之年而长以成
人分有限之粟亦非以为穷民宽然有馀之地也盖馀
夫则更有馀夫之田焉有定之制本以百亩为程则法
外之恩不可遂以乱法中之界使奇零参差而不能计
也故由百亩而中分之则有五十亩随由五十亩而中
分之则有二十五亩量而授焉不容增减而经界中之
卷七 第 58a 页 WYG1451-0511c.png
经界可复区画而不紊经国之体亦有上下之分则君
子之特典不可遂与小人为例使劳心劳力之沦于无
等也故卿大夫享祭之具则反丰以五十亩百姓饱煖
之资则反啬以二十五亩贱者之生不敌贵者之死而
仁政中之裁制可以等别而无憾先王井地之法大抵
如是唯行之耳

  溯其缘起明其分义详其法制极其权衡典制题之
正则
卷七 第 58b 页 WYG1451-0511d.png








卷七 第 59a 页 WYG1451-0512a.png
  乡田同井  五句      陈际泰

  井田之设先王所以导民于善也夫井田既定则民不
得以畔其族以私其利而委其害先王之所谓教养兼
之也欤盖王道之至于民也其粗本于力田而其精及
于孝弟廉耻之际今之所谓德行忠信缓急可恃之人
者皆昔之所谓农夫也农夫者即田野椎鲁之人也
其质近于敦厚其气兼于劲勇是故易与为善而不
可与为乱先王因民之自用而教有所以寄之夫民
卷七 第 59b 页 WYG1451-0512b.png
之自喜也原于相爱而民之相爱也原于相近相近则
仁生焉欲委其害而心有所不忍相近则义生焉欲私
其利则意有所不敢井田者先王所以令民之相近也
生长于斯汇族于斯长幼杂作以忘其劳亲戚聚处以
欢其心此民之所私而亦先王之所私也何也民情非
素习熟之人则已相隔而不亲凡人苟无顾忌之志必
不舍乐而犯苦先王制为井田之利而教阴以移之居
则为邻出则为伍井之夫也田庐在内沟洫在外井之
卷七 第 60a 页 WYG1451-0512c.png
固也安存同福危亡同忧井之义也是故安居乐业绝
游閒也革车长毂足军实也奉生送死通民情也养老
息幼成礼俗也夫然而孝弟可得而睹矣夫然而和顺
可得而布也然则在家无争夺之事而在国无奸伪之
风平居则乐与为善而有急则皆可恃之人是盖井田
之善也然又设为诸侯卿大夫世其土子其人亦即同
井之意也夫

  其峭快出老泉其遒厚出子固(原评)

卷七 第 60b 页 WYG1451-0512d.png
  词语义意亦本管子及小苏文然非湛深经术不能
语举其要非文律深老不能施之曲得其宜以古文
为时文惟此种足以当之





卷七 第 61a 页 WYG1451-0513a.png
  当尧之时  二节      金 声

  帝王不暇耕详其时事而可知也夫尧共诸人以治天
下大都皆有八年之造于平水之前有无已之心于得
食之后者也亦将责以并耕与今夫有治人之功则有
食于人之报通义固然在圣人且并未念此也经营宇
宙身心并瘁耒耜之业岂特分非宜势亦无暇耳君子
观于尧之时而舜禹稷契诸人共承尧命以成此大烈
不觉穆然神游其际何必远追神农也夫唐虞之际洪
卷七 第 61b 页 WYG1451-0513b.png
水即汎滥尧为天子岂少此数十亩之地未遭浸没与
二三知己袯襫耘耨其间乎厉哉犹令上巢下窟不自
聊生之民上供天子宰相之一饱也而尧何弗之念尧
寔忧之也尧忧而分之舜舜分之益禹益开其先而禹
继其后八年于外三过不入而圣人虽有可耕之田不
敢不废但泰然坐饱荒年之谷也嗟乎若以许行处此
恐其落吾业而徵诸民则五谷人类之天下听为草木
禽兽之天下何暇为之焚林驱兽何暇为之九河济漯
卷七 第 62a 页 WYG1451-0513c.png
汝汉淮泗各分江汉之归也而万世之人且鱼鳖于神
农氏之手岂非大厉也哉或以洪水之时五谷既不登
尧为圣人亦重念天下之苦至无田可耕何得遂据沃
壤优游自食其中乎幸哉得值地平天成利用厚生之
日方与天下共此春耕秋敛之劳也而尧何弗之身亲
犹皇皇深忧也既命稷教民稼复命契为司徒五谷之
后复有五伦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关系圣人而圣
人虽有知稼之臣未尝与从事田亩且长久玉食万方
卷七 第 62b 页 WYG1451-0513d.png
也嗟乎若以许行处此饔飧而不知其他则饱食煖衣
之人听为逸居无教之人何暇为之立亲义信序别何
暇为之劳来匡直辅翼自得而且振德也而使万世之
人尽禽兽于神农氏之教岂可谓闻道之贤君也哉

  或曰长枪大剑其实细针密缕(原评)

  尧独忧之圣人有忧之虽欲耕得乎而暇耕乎本是
题中天然对局文照此作对运化无迹笔力驱驾可
以腾天跃渊

卷七 第 63a 页 WYG1451-0514a.png
  树艺五谷  二句      陈子龙

  任土以植嘉谷而天下有养矣夫五谷备而土宜尽矣
人民由是育焉非王者之首急者乎且四民莫众于农
而八政莫急于食盖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之
本也况大难始夷民有去害之乐而无求利之能不为
之计长久则虽太平无事而其民不可一日以事其上
若后稷之教民稼穑是已横流之日民以力饱故陵居
则射麋鹿湿居则渔鱼鳖此与禽兽相角耳食植物以
卷七 第 63b 页 WYG1451-0514b.png
淡其欲人之常道也成平之初上有大奉故海物适于
嘉旨橘柚承于笾豆此惟方土所贡耳治厥壤而飨其
利民之正职也于是弃也事由帝命既天贻以来牟官
以稷名本性勤于树艺爰分五榖之宜以尽三农之用
盖时气和正而水旱不能必之于天故多其丑类或捷
收于春夏或缓成于秋冬则一时虽遇灾伤而无终年
荐饥之患水泉疏衍而上下不能反之于地故察其阴
阳雍冀授高燥之产荆扬植卑湿之禾则万方各有宜
卷七 第 64a 页 WYG1451-0514c.png
便而无赋敛偏重之忧当是时也神明所别万物各遂
其生志气所开百榖自成其岁粒我蒸民何生不育岂
非万世所永赖哉且夫民之所以不育者疾病夭札之
患在其内而忧困争夺之患在其外也嘉禾之始荣落
同于草木圣人辨其味之良正以为可以常食也而专
治之食物既定则民无疵疠之灾后乃益之以鸡豚和
之以酒醴而养生之物终以此为本贡供之初菽黍齐
于珠磬圣人识其用之周广以为可以立制也而独权
卷七 第 64b 页 WYG1451-0514d.png
之制度以立则民绝攘暴之凶于是取之为赋税列之
为禄糈而同然之嗜实准以为平至今内以养万民而
外以衡百货故守其教者黜胥商之籍而奖力田之科
幽以事鬼神明以奉公上故思其功者迁烈山之子而
崇思文之祀是则茂矣渥矣然而后稷非勤勤于百亩
之间者也

  精义沓出确是平成肇造时物性民情既服其奇博
尤须知其精纯处也

卷七 第 65a 页 WYG1451-0515a.png
  孟子谓戴不胜曰  一章   黄淳耀

  欲善其君者非多得士不可也盖以善士与不善士较
则不善之势常处胜故为戴不胜计者得数居州焉则
可矣且大臣之辅其君与小臣不同小臣可以进退争
而大臣不可以口舌与故君有过则必先治君侧之人
而欲尽去君侧之小人莫若广树君侧之正人说在孟
子之告戴不胜也戴不胜者宋之贤臣尝进善士薛居
州于王所者也君子曰惜哉其不讲于正君之术明矣
卷七 第 65b 页 WYG1451-0515b.png
古之贤君当其为世子之时而已近正士闻正言积渐
久矣故虽有小违无难救也今之人主谕教既失于先
时声色又亲于临政此其视仁义礼乐若天性本无之
物而重有所苦者夫夺其所乐进以所苦而复取必于
立谈之间虽伊周之佐不能譬若言语之际至微浅也
父子之间至无已也然而楚不可以易齐傅不可以敌
咻一不可以制众故必陶染大国之风持久而后胜之
也孰是人主而可取必于立谈之间乎束缚之驰骤之
卷七 第 66a 页 WYG1451-0515c.png
不得已而侧席以从而其为不善之心则不啻瘖者之
思语游者之思归也昔者冲人在位元宰负扆自凝丞
辅弼之间以至缀衣虎贲之列无一而非善士故一言
不善则操笔而书之矣一行不善则抗世子之法而教
之矣此庄岳数年之说也若夫齐桓之为主管子之为
臣其委心自信岂顾问哉然而管子存则齐桓霸管子
亡则竖刁易牙之徒相继为乱甚矣一傅之孤危而众
咻之足畏也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居州
卷七 第 66b 页 WYG1451-0515d.png
则诚善士也然宋王之姿下于齐桓居州之才不如管
子吾意子必朝进一居州焉分其猷暮进一居州焉补
其阙而子以身镇压其间然后可以得志乃今曰一居
州耳环视王侧之人其辨慧皆足以窒居州之口其文
深皆足以致居州之罪一不幸而居州退再不幸而居
州戮矣即戮与退其未必然者也而鳃鳃然怀见图之
忧则其所裨于君者几何哉呜呼若不胜者好善而未
知所持是向者楚大夫之所笑也

卷七 第 67a 页 WYG1451-0516a.png
  反复推勘深切明著可与汉唐名贤书疏并垂不朽
不仅为制艺佳篇也






卷七 第 67b 页 WYG1451-0516b.png








卷七 第 68a 页 WYG1451-0516c.png
  段干木  非由之所知也   钱 禧

  不见之义稽古圣贤而得焉盖已甚圣人不为而善学
圣人者皆严不见之义者也述其事闻其言可以风矣
且士与臣之不同也当其为臣则东西南北之役唯君
所命而何有于一见当其为士则礼义廉耻之身惟士
所主而何敢轻于见虽然有异焉可以见而不见者高
士也见而无害其为不见者圣人也不可以见而不见
者贤人也三代之隆岩穴不闻有峭直自高之士小雅
卷七 第 68b 页 WYG1451-0516d.png
之废君子多混迹于执籥秉翟之中徵隐节者唯春秋
为盛矣孔子以大圣不得在位天亦多生隐才以辅翼
之及乎孔子既没而邹鲁晋魏间守志不污之士往往
而有也踰垣而避今有其人乎是段干木之高风也闭
门不纳今有其人乎是泄柳之高风也然有说焉昔之
圣人与其徒皇皇道路中以庶几一遇岂有所贬志哉
畏天命而忧人穷也迫而不见毋乃已甚乎二子学于
圣人之徒者也何不闻孔子之见阳货焉孔子居鲁则
卷七 第 69a 页 WYG1451-0517a.png
居然士也阳货陪臣也陪臣假大夫之礼而以下交乎
士士当终守士之羲而且以正其为非大夫已甚者所
必然矣况货又大奸非有中心之好如魏文侯也又非
有缁衣之雅如鲁缪公也彼以馈豚我以往拜彼以瞰
亡我亦以瞰亡何为若是其纷纷者哉曰礼也货犹恶
无礼孔子乃不能曲全礼乎且孔子见货非见诸侯者
比也当时学于孔子而得其正者无如曾子子路矣亲
老则仕没则已焉曾参之行也不为臣而可见乎故其
卷七 第 69b 页 WYG1451-0517b.png
言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啜菽饮水尽欢以事亲仲由
之行也不为臣而可见乎故其言曰未同而言观其色
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二子之重言笑而恶苟合其严
毅有如此者岂段干木泄柳所不屑而二子愿为之哉
圣人正大之道可经可权变化之用能大能小淑诸人
者学其正大而流为峻刻游于门者逊其变化而极乎
高明合而稽焉其为不见诸侯之意则一也而孔子深
远矣

卷七 第 70a 页 WYG1451-0517c.png
  随题起止而温古秀折之气宛转相赴有不知所以
然而然之妙(原评)

  游行自如处不及陈黄之纵横满志而映带串插理
得词顺非时手所易到




卷七 第 70b 页 WYG1451-0517d.png








卷七 第 71a 页 WYG1451-0518a.png
  诸侯放恣  二句      黄淳耀

  合天下皆乱人祸成于无所惧也夫诸侯无所惧而放
处士无所惧而横非圣王之不作使然乎自古极治之
世未尝无乱人惟立法以驭之使无陨越而已矣故建
国以亲侯即有削地绌爵之法治天下之诸侯广学以
造士即有移郊移遂之典治天下之处士是以诸侯而
放恣处士而横议者不容于帝王之世自周之衰也五
霸力而扶其鼎君子断而诛之以为功不足以掩罪也
卷七 第 71b 页 WYG1451-0518b.png
然犹兼功罪者也降为今之诸侯则有罪而无功矣自
政之移也庶人激而议其上君子闻而伤之以为是不
足以胜非也然犹存是非者也降为今之处士则饰非
以乱是矣今之诸侯未有能坚明约束者也强大者以
力屈人弱小者亦以谋致人其敢于冒天下之不义者
非图伯也即图王也偶有抑王霸之心而稍修臣节者
卒为天下笑矣不放恣者谁乎今之处士未有能束脩
砥砺者也辨有口者倡之于前愚无知者和之于后其
卷七 第 72a 页 WYG1451-0518c.png
敢于犯天下之不祥者非好名也即好利也偶有轶名
利之外而轻世肆志者已称天下士矣不横议者谁乎
其始国小而易制诸侯之势尚分而今则七十二国之
侯封并而为七遂人人有临二周问九鼎之心其始论
高而寡和处士之与尚微而今则掊仁击义之流派踵
而增华遂人人有非尧舜薄汤武之意况中国之与夷
狄互消长者也冠裳礼乐之国既日寻于干戈则僻在
夷裔者亦得发愤修政起而争天下之先又况士习之
卷七 第 72b 页 WYG1451-0518d.png
与民风共清浊者也凭轼结靷之流既日腾其口说则
列在四民者亦必事杂言庞退而趋禽兽之路吾故从
而为之说曰诸侯者处士之渊薮也处士者诸侯之蟊
贼也有王者起称天以治诸侯而处士之渊薮空有圣
人作称仁义以治处士而诸侯之蟊贼去

  精峭若三韩之师综覈如两汉之吏上下战国百馀
年间尽在指掌矣(原评)

  上溯原本推极流弊无不尽之意无泛设之词

卷七 第 73a 页 WYG1451-0519a.png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 一节陈际泰

  功不虚立观三圣之事而已然矣夫自经传以来生民
之大患三端而圣人皆忘其身以救之昔者禹与周公
孔子是其前事矣且天之生灾祸以为圣人也天之生
圣人以为天下也无灾祸而圣人之功用不彰无圣人
而天下之生民将尽天下无尽民之时也则天之所以
生圣与圣人所以为天下断可识已盖尝盱衡往事而
知圣人之不虚生也而又知天下之变之不自弭也有
卷七 第 73b 页 WYG1451-0519b.png
一代之圣人即有一代之变故乘乎其后有一代之变
故即有一代之圣人救乎其间盖有历历不爽者昔者
有洪水而因有禹天生禹非为一人以为有虞之天下
也天下之平非天下自平禹抑洪水之为之也昔者有
夷秋猛兽而因有周公天生周公非为一人以为商季
之天下也百姓之宁非百姓自宁周公驱且兼之为之
也昔者有乱臣贼子而因有孔子天生孔子非为一人
以为周衰之天下也乱贼之惧非乱贼自惧孔子成春
卷七 第 74a 页 WYG1451-0519c.png
秋之为之也时事之相值也虽可骇不以自难后世之
变皆前代之所经使其可诿古人宜有以辞之吾以为
事无所难亦顾其力量何如耳历观三圣人彼其所遇
岂复一手一足之所能支而卒以自尽此亦足以告天
下后世之自难者矣豪杰之既生也惟自处不得自恕
天下之变岂前圣之所开使其不任后人宜有以谅之
吾以为人自不小亦顾其识量何如耳历观三圣人彼
其所当非复一身一家之所私计而卒以自前此亦足
卷七 第 74b 页 WYG1451-0519d.png
以告天下后世之自恕者矣天下之祸患每出于所备
之外禹忧洪水而不知后世之患乃在人物公忧猛兽
而不知后世之患乃在人伦圣人知防之不能尽也故
以其可救者力诸身因以其不可知者俟诸人即吾人
之功名每在失意之中禹不乐有随刋而非此即无以
显禹推之于周公当复然公不乐有征伐而非此即无
以显公推之于孔子又当复然圣人知事之不必然也
故外顾世有瞻乌爰止之象而不以自疑其内顾已有
卷七 第 75a 页 WYG1451-0520a.png
舍我其谁之思而因以自决盖观三圣人之事业已然
矣则予今日之辨也其容己乎

  一治一乱都已叙过又一覆举特为脱卸出承三圣
句也但知其豪放不察其细心处终无以与乎文章
之观(原评)

  孟子发语时本有振衣千仞濯足万里意象惟作者
胸襟能体会笔力能发挥故雅与相称

卷七 第 75b 页 WYG1451-0520b.png








卷七 第 76a 页 WYG1451-0520c.png
  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一章 艾南英

  大贤辟齐士之廉而两有以穷之焉夫夷之与蹠也母
兄之于妻也仲子不能为蚓则不能无议于二者之间
矣且论人者观之辞受取予之节又观之人伦之大而
一轨之人道中正之则出于人道则入于非人而人且
不以人充其操矣甚矣夫匡章之廉陈仲子也始则谓
仲子之于世也廉而泯闻见于三日延馀生于井李而
孟子则绳之以蚓夫世有捐闻见弃饮食以为廉哉则
卷七 第 76b 页 WYG1451-0520d.png
井李虽世之弃馀乎非其有而取之未必义也况仲子
不能无为之筑居为之树粟者如以义天下期于伯夷
如不以义天下止于盗蹠而仲子果是夷而非蹠乎苟
其义也虽盗蹠筑之盗蹠树之而不为伤廉苟非义也
虽伯夷筑之伯夷树之而不得为廉彼交以道接以礼
虽禦人之诸侯君子犹无辞焉无他义在故也而仲子
必欲捐闻见废饮食充其心必皆夷无蹠则必蚓而后
可何也槁壤黄泉之间蚓无伯夷也蚓无盗蹠也蚓无
卷七 第 77a 页 WYG1451-0521a.png
树与筑也故成其为蚓而仲子犹有居食在焉则未必
皆夷而不能充其操矣仲子乌能廉哉再则谓仲子之
取于世也义而身则有织屦妻则有辟纑而孟子则又
绳之以蚓夫义岂专出于其身与其妻哉自身以外而
溯之伦莫有大焉者未必皆不义也况仲子俨然世家
之胄子万钟之介弟者先仲子而食其禄焉有母席
母之庇而食其禄焉有兄而仲子胡避兄而离母乎
辟而离之非也虽居兄之室食兄之粟而其全伦者
卷七 第 77b 页 WYG1451-0521b.png
犹之伯夷不辟而离之未必非也虽频蹙于生鹅表节
于一哇而其惨刻者不啻盗蹠彼古有宁弃国宁逃名
可敝屣天下而究归于全亲戚君臣上下者无他义在
故也而仲子必避兄必离母充其心将绝伦逃类则必
蚓而后可何也槁壤黄泉之间蚓无母兄也蚓无妻子
也蚓无盖禄与馈问也故成其为蚓而仲子犹有妻与
于陵之居在焉则必有人事而不能充其操矣仲子乌
能廉哉

卷七 第 78a 页 WYG1451-0521c.png
  仲子非不能廉其所操之类必不能充也此孟子折
之之本指故拈蚓而后可一句以贯通章便能节节
流通其文清明爽朗在稿中难得此等疏畅之作





卷七 第 78b 页 WYG1451-0521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