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85-00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通卷十二      唐 刘知几 撰
  外篇
   古今正史第二(总

十八条/)
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𢍆儒者云伏
牺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又曰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
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春秋传载楚左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85-0087b.png
史能读三坟五典礼记曰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由斯
而言则坟典文义三五典策至于春秋之时犹大行于
世爰及后世其书不传惟唐虞已降可得言者然自尧
而往圣贤犹述求其一二髣髴存焉而后来诸子广造
奇说其语不经其书非圣故马迁有言神农已前吾不
知矣班固亦曰颛顼之事未可明也斯则坟典所记无
得而称者焉
   右说三坟五典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85-0087c.png
尧舜相承已见坟典周监二代各有书籍至孔子讨论
其义删为尚书始自唐尧下终秦缪其言百篇而各为
之序属秦为不道坑儒禁学孔子之末孙曰孔惠壁藏
其书汉室龙兴旁求儒雅闻故秦博士伏胜能传其业
诏太常使掌故错受焉时伏生年且百岁言不可晓
口授其书才二十九篇自是传其学者有欧阳氏大小
夏侯宣帝时复有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与伏生
所诵合三十篇行之于世其篇所载年月不与序相符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85-0087d.png
会又与左传国语孟子所引泰誓不同故汉魏诸儒(谓/马)
(融郑玄/王肃也)咸疑其缪古文尚书者即孔惠之所藏科斗之
文字也鲁恭坏孔子旧宅始得之于壁中博士孔安国
以校伏生所诵增多二十五篇更以𨽻古字写之编为
四十六卷司马屡采其事故迁多有古说安国又受诏
为之训传值武帝末巫蛊事起经籍道息不获奏上藏
诸私家刘向取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脱误甚众
至于后汉孔氏之本遂绝其有见于经典者诸儒皆谓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85-0088a.png
之逸书(马融郑玄/杜预也)王肃亦注今文尚书而大与古文孔
传相类或肃私见其本而独秘之乎晋元帝时豫章内
史梅𧷤始以孔传奏上而缺舜典一篇乃取肃之尧典
从慎徽以下分为舜典以续之自是欧阳大小夏侯家
等学马融郑玄王肃诸注废而古文孔传独行列于学
官永为世范齐建武中吴兴人姚方兴采马王之义以
造孔传舜典云于大航购得诣阙以献举朝集议咸以
为非(梁武帝时为博士议曰孔叙称伏生误合五篇盖/文句相连所以或令舜典必有曰若稽古伏生虽)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85-0088b.png
(云昏耄何容由/是遂不见用也)及江陵版荡其文入北中原学者得而
异之隋学士刘炫遂取此一篇列诸本第故今人所习
尚书舜典元出于姚氏者焉
   右说尚书
当周室微弱诸侯力争孔子应聘不遇自卫而归乃与
鲁君子左丘明观书于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秋上
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自隐及哀尽十二公行事
经成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失其真故论本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85-0088c.png
事而为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当世君
臣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
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夹之传邹氏无师
夹氏有录无书故不显于世汉兴董仲舒公孙弘并治
公羊其传习者有严颖二家之学宣帝即位闻卫太子
私好谷梁乃召名儒蔡千秋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因置
博士平帝初立左氏逮于后汉儒者数廷毁之会博士
李封卒遂不复补(一作/用)至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85-0088d.png
奏请重立于学官至魏晋其书渐行而二传亦废今所
左氏本即杜预所注者
   右说春秋
又当春秋之世诸侯国自有史故孔子求众家史记而
得百二十国书如楚之书郑之志鲁之春秋魏之纪年
此其可得言者左丘明既配经立传又撰诸异同号曰
外传国语二十一篇斯盖采书志等文非唯鲁之史记
而已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侯乡大夫之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85-0089a.png
世终乎秦末号曰世本十五篇春秋之后七雄并争秦并诸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三篇汉兴太中大夫陆贾纪
录时功作楚汉春秋九篇孝武之世太史公司马谈欲
错综古今勒成一史其意未就而卒子迁乃述父遗志
采左传国语删世本战国策据楚汉列时事上自黄帝
下讫麟趾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凡百三十篇都谓之史记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
语藏诸名山副在京师以俟后圣君子至宣帝时迁外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85-0089b.png
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而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张/晏)
(汉书注云十篇没/后亡失此说非也)元成之间会稽褚先生更补其缺作
武帝记三王世家龟策日者等传其龟策日者辞多鄙
陋非迁本意也晋散骑常侍巴西谯周以迁书周秦已
上或采家人诸子不专据正经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
篇皆凭旧典以糺其缪今则与史记并行于代焉
   右说史记
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已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85-0089c.png
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
冯段肃金丹冯衍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
平间犹名史记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为其言鄙俗
不足以踵前史又雄歆伪褒新莽误后惑众不当垂之
后代者也于是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
其子固以父所撰未尽一家乃起元高皇终乎王莽十
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上下通洽为汉书纪表
志传百篇其事未毕会有上书云固私改作史记者有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85-0089d.png
诏京兆收系悉录家书封上固弟超诣阙自陈明帝引
见言固续父所作不敢改易旧书帝意乃解即出固徵
诣校书受诏卒业经二十馀载至章帝建初中乃成固
后坐窦氏事卒于洛阳狱书颇散乱莫能综理其妹曹
大家(叶攻/乎反)博学能属文奉诏校叙又选高才即马融等
十人从大家授读其八表及天文志等犹未克成多是
待诏东观马续所作而古今人表不类本书始自汉末
迄乎陈世为其注解者凡二十五家至于专门受业遂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85-0090a.png
与五经相亚初汉献帝以固书文烦难省乃诏侍中荀
悦依左氏传删为汉纪三十篇命秘书给纸笔经五六
年乃就其言简要亦与本传并行
   右说汉书
在汉中兴明帝始诏班固与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
司𨽻从事孟冀作世祖本纪并撰功臣及新市平林公
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自是以来春秋世亦以
焕炳而忠臣义士莫之撰勒于是又诏史官谒者仆射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85-0090b.png
刘珍及谏议大夫李充杂作纪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
诸传起自建武讫乎永初事业垂竟而珍充继卒复命
侍中伏无忌与谏议大夫黄景作诸王王子功臣恩泽
侯表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至元嘉元年复令太中大
夫边韶大军营司马崔寔议郎朱穆曹寿杂作孝穆
崇二皇及顺烈皇后传又增外戚传入安思等后儒林
列传入崔篆诸人寔寿又与议郎延笃杂作百官表顺
帝功臣孙程郭愿及郑众蔡伦等传凡百十有四篇号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85-0090c.png
曰汉纪嘉平中光禄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卢植
著作东观接续纪传之可成者而邕别作朝会车服二
志后坐事徙朔方上书求还续成十志会董卓作乱大
驾西迁史臣废弃旧文散逸及在许都杨彪颇存注记
至于名贤君子自本初已下阙续魏黄初中唯著先贤
表故记残缺至晋不成大始中秘书丞司马彪始讨论
众说(一作/作)缀其所闻起元光武终于孝献录世十二编
年二百通综上下旁引庶事为纪志传凡一十三篇号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85-0090d.png
曰续汉书又散骑常侍华峤删定东观记为后汉书帝
纪十二皇后纪二三谱十典列传七十总九十七篇其
十典竟不成而卒自斯已后作者相继为编年者四族
创纪传者五家推其所长华氏居最而遭晋室东徙三
惟一存至宋宣城太守范晔乃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
烦补略作后汉书凡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百篇会
晔以罪被收其十志亦未成而死先是晋东阳太守袁
宏抄撮汉氏后书依荀悦体著后汉纪十三篇世言汉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85-0091a.png
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
   右说后汉书
魏史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草创纪传累载
不成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沈大将军从事中
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𨽻校尉傅元等复共撰定
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其书多为时
讳殊非实录吴大帝之季年始命太史令可孚郎中项
峻撰吴书峻孚俱非史才其文不足纪录至少帝时更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85-0091b.png
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华覈访求往事相与纪述并作
之中推莹为首当归命侯时广昭先亡曜莹徙黜史官
久阙书遂无闻覈表请曜莹续成前史其后曜独终其
书定为五十五卷至晋受命海内大同著作陈寿乃集
三国史撰为国志凡六十五篇夏侯湛时亦著魏书见
寿所作便坏己草而罢及寿卒梁州大中正范颖表言
国志明乎得失辞多劝诫有益风化愿垂采录于是诏
下河南尹就家写其书先是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85-0091c.png
事止明帝其后孙盛撰魏氏春秋王隐撰蜀记张勃撰
吴录异闻间出(蜀本作错/宋本作间)其流最多宋文帝以国志载
事伤于简略乃命中书郎裴松兼采众书补注其阙由
是世言三国志者以裴注为本焉
   右说三国志
晋史洛京时著作郎陆机始撰三祖纪佐著作郎束晢
又撰十志会中朝丧乱其书不存先是历阳令陈郡王
钤有著述才每私录晋书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子隐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85-0091d.png
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事迹多所详究过江为著作
郎受诏撰晋史为其同僚虞预所斥坐事免官家贫无
资书未遂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镇亮给其纸
墨由是获成凡为晋书八十九卷咸康六年始诣阙奏
上隐虽好述作而辞拙才钝其书编次有序者皆钤所
修章句混漫者必隐所作时尚书郎领国史干宝亦撰
晋纪自宣讫悯七帝五十三年凡二十二卷其书简略
直而能婉甚为当时所称晋江左史官自邓粲孙盛王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685-0092a.png
韶之檀道鸾已下相次继作远则偏记两帝近则唯叙
六朝至宋湘东太守何法盛始撰晋中兴书勒成一家
首尾该备齐隐士东莞臧荣绪又集东西二史合成一
书皇家贞观中有诏以前后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
能尽善乃敕史官更加纂录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馀部
兼引伪史十六国书为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载记三
十并序例目录合为百三十二卷自是言晋史者皆弃
旧本竞从新撰者焉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685-0092b.png
   右说晋书
宋史元嘉中著作郎何承天草创纪传自此以外悉委
奉朝请山谦之补承天残缺后又命裴松之续成国史
松之寻卒史佐孙冲之表求别自创立为一家言(蜀本/家下)
(有之字/宋本无)孝建初又敕南台侍御史苏宝山续造诸传元
嘉名臣皆其所撰宝山被诛大明六年又命著作郎徐
爰踵成前作爰因何孙山苏所述勒为一书其臧质鲁
爽王僧达诸传又皆孝武自造而序事多虚难以取信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685-0092c.png
自永光已后至禅让十馀年中阙而不载至齐著作郎
沈约更补缀所遗制成杂史自义熙肇号终乎升明三
年为纪十志三十列传六十合百卷名曰宋书永明末
其书既行河东裴子野更删为宋略二十卷沈约见而
叹曰吾所不逮也由是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
书次之
   右说宋书
齐史江淹始受诏著述以史之所难无出于志故先著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685-0092d.png
其志以见其才沈约复著齐纪二十篇纪八志十一列
传四十合成五十九篇时奉朝请吴均亦表请撰齐史
乞给起居注并群臣行状有诏齐氏故事布在流俗闻
见既多可自搜访也均遂撰齐春秋三十篇其书称梁
帝为齐明佐命帝恶其实诟燔之然其私本竟能与萧
氏所撰并传于后
   右说齐书
梁史武帝时沈约与给事中周兴嗣步兵校尉鲍行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685-0093a.png
秘书监谢吴相承撰录已有百篇值承圣沦没并从焚
荡庐江何之元沛国刘璠以所闻见究其始末合撰梁
典三十篇而纪传之书未有其作陈祠部郎中姚察有
志撰勒施功未周但既当朝务兼修国史至于陈亡其
书不就
   右说梁书
陈史初有吴郡顾野王北地傅縡各为撰史学士其武
文二帝纪即顾傅所修太建初中书郎陆琼续撰诸篇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685-0093b.png
事伤烦杂姚察就加删改粗有条贯及江东不守持以
入关隋文帝常索梁陈事迹察具以所成每篇续奏而
依违荏苒竟未绝笔皇家贞观初其子思廉为著作郎
奉诏撰成二史于是凭其旧藁加以新录弥历九载方
始毕功定为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今并行世

   右说陈书
十六国史前赵刘聪时领左国史公师彧撰高祖本纪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685-0093c.png
及功臣传二十人甚得良史之体凌修谮其讪谤先帝
聪怒而诛之刘曜时平舆子和苞撰赵记十篇事止当
年不终曜灭后赵石勒命其臣徐光宗历傅畅郭愔等
撰上党国记起居注赵书其后又令王兰陈宴程阴徐
机等相次撰述至石虎并令刋削使勒功业不传其后
燕太傅长史田融宋尚书库部郎郭仲产北中郎参军
王度追撰石事集邺都记赵纪等书前燕有起居注杜
辅全录以为燕纪后燕建兴元年董统受诏草创后书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685-0093d.png
著本纪并佐命功臣王公列传合三十卷慕容垂称其
叙事富赡足成一家之言但褒述过美有惭董史之直
其后申秀范享各取前后二燕合成一史南燕有赵郡
王景晖尝事德超撰二主起居注超亡仕于冯氏官至
中书令仍撰南燕录六卷蜀初号曰成后改称汉李势
散骑常侍常璩撰汉书十卷后入晋秘閤改为蜀李书
璩又撰华阳国志具记李氏灭前凉张骏十五年命其
西曹边浏集内外事以付秀才索绥作凉国春秋五十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685-0094a.png
卷又张重华护军参军刘庆在东苑专修国史二十馀
年著凉记十二卷建康太守索晖从事中郎刘炳又各
著凉书前秦史官初有赵渊车敬梁熙韦谭相继著述
苻坚尝取而观之见苟太后幸李威事怒而焚灭其本
后著作郎董谊追录旧语十不一存及宋武帝入关曾
访秦国事又命梁州刺史吉翰问诸仇池并无所获先
是秦秘书郎赵整参撰国史值秦灭隐于南洛山著书
不辍有冯翊车频助其经始(一作/费)整卒翰乃启频纂成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685-0094b.png
其书以元嘉九年起至二十八年方罢定为三卷而
月失次首尾不伦河东裴景仁又正其讹僻删为秦记
十一篇后秦扶风马僧虔河东卫隆景并著秦史及姚
氏之灭残缺者多泓从弟和都仕魏为左民尚书又追
撰秦纪十卷夏天水赵思群北地张渊于真兴承光之
世并受命著其国书及统万之亡多见焚烧西凉与西
秦北燕其史或当代所书或他邦所录段龟龙记吕氏
宗钦记秃发氏韩显宗记吕冯氏唯此三者可知自馀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685-0094c.png
不详谁作魏世黄门侍郎崔鸿乃考覈众家辨其同异
除烦补阙错综纲纪易其国书曰录主纪曰传都谓之
十六国春秋鸿始以景明之初求诸国逸史逮至始元
年鸠集几备而以犹阙蜀事不果成书推求十有五年
始于江东购获乃增其篇目勒为十卷鸿没后永安中
其子缮写奏上请藏诸秘阁由是伪史宣布大行于时
   右说十六国春秋
元魏史道武时始令邓渊著国记为十卷而条例未成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685-0094d.png
暨乎元明废而不述神嘉二年又诏集诸文士崔浩浩
弟览高闾邓颖维范亨黄辅等撰国书为十卷又特
命浩总监史任务从实录复以中书郎高允散骑侍郎
张伟并参著作续成前史书叙述国事无隐恶而刋石
写之以示行路浩坐此夷三族同作死者百二十八人
自是遂废史官至文成帝和平元年始复其职而以高
允典著作修国记允年已九十手目俱衰时有校书郎
中刘模长于缉缀乃令执笔而口占授之如是者五六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685-0095a.png
岁所成篇卷模有力焉初国记自邓崔以下皆相承作
编年体至孝文大和十一年诏秘书丞李彪著作郎崔
光始分为纪传异科宣武时命邢峦追撰孝文起居注
既而崔光遵业补续下说孝明之世温子升复修孝武
纪济阴王晖业撰辨宗室录魏史官私所撰尽于斯矣
齐天宝二年敕秘书监魏收博采旧闻勒成一书又令
刁柔辛元植房延祐睦仲让裴昂之高孝干等助其
编次收所取史官惧相凌忽故刁辛诸子并乏史才唯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685-0095b.png
以髣髴学流凭附得进于是大徵百家谱状斟酌以成
魏书上自道武下终孝靖纪传与志凡百三十卷收谄
齐氏于魏室多不平既党北朝又厚诬江左性憎胜己
喜念旧恶甲门盛德与之有怨者莫不被以丑言没其
善事迁怒所至毁及高曾书成始奏诏收于尚书省与
诸家论讨前后列诉者百有馀人时尚书令杨遵彦一
代贵臣势倾朝野收撰其家传甚美是以深被党援诸
史者皆获重罚或有毙于狱中群怨谤声不息孝昭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685-0095c.png
世敕收更加研审然后宣布于外武成尝访诸群臣犹
云不实又令治改其所变易甚多由是世薄其书号为
秽史至隋开皇敕著作郎魏澹与颜之推辛德源更撰
魏书矫正收失澹以西魏为真东魏为伪故文恭列纪
孝靖称传合纪传论例总九十二篇炀帝以澹书犹未
能善又敕左仆射杨素别撰学士潘徽褚亮欧阳询等
佐之会素薨而止今世称魏史者犹以收本为主焉
   右说后魏书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685-0095d.png
高齐史天统初太常少卿祖敬徵述献 起居名曰黄
初传天录时中书侍郎陆元规常从文宣征讨著皇帝
实录惟记行师不载他事自武平后史官杨休之杜台
卿祖崇儒崔子发等相继注记逮于齐灭隋秘书监王
邵内令史李德林并少仕邺中多识故事王乃凭述起
居注广以异闻造编年书号曰齐志十有六卷(其序云/二十卷)
(今世间传者/唯十六卷焉)李在齐预修国史创纪传书二十七卷至
开皇初奉诏续撰增多齐史三十八篇已上送官藏之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685-0096a.png
秘府皇家贞观初敕其子中书舍人百药仍其旧录杂
采他书演为五十卷今之言齐史者唯王李二家云
   右说北齐书
宇文周史大统年有秘书丞柳虬兼领著作直辞正色
事有可称至隋开皇中秘书监牛弘追撰周纪十有八
篇略叙纪纲仍皆牴牾皇家贞观初敕秘书丞令狐德
棻秘书郎岑文本共加修缉定为周书五十卷
   右说后周书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685-0096b.png
隋史当开皇仁寿时王邵为书八十卷以类相从定其
篇目至于编年纪传并阙其体炀帝世唯有王胄等所
修大业起居注及江都之祸仍多散逸皇家贞观初敕
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共撰成隋书五十五
卷与新撰周史并行于时初太宗以梁陈及齐周隋氏
并未有书乃命学士分修事具于上仍使秘书监魏徵
总知其务凡有赞论徵多预焉始以贞观三年创造至
十八年方就(唯姚思廉贞观二年/起功多于诸史一岁)合五代纪传并目录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685-0096c.png
凡二百五十二卷书成下于史阁唯有十志断为三十
卷寻拟续奏未有其文又诏左仆射于志宁太史令李
淳风著作郎韦安仁符玺郎李延寿同撰其先撰史人
唯令狐德棻重预其事太宗崩后刋勒始成其篇第虽
编入隋书其实别行俗呼为五代史志   右说隋书
惟大唐之受命也义宁武德间工部尚书温大雅首撰
创业起居注三篇自是司空房元龄给事中许敬宗著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685-0096d.png
作佐郎敬播相与自立编年体号为实录迄乎三帝世
有其书贞观初姚思廉始撰纪传粗成三十卷至显庆
元年太尉长孙无忌与于志宁令狐德棻著作郎刘允
之杨仁卿起居郎顾允等因其旧作缀以后世复为五
十卷虽云繁杂时有可观龙朔中敬宗又以太子少师
总统史任更增前作混成百卷如高宗本纪及永徽名
臣四夷等传多是其所造又起草十志未半而终敬宗
所作纪传或曲希时旨或猥释私憾凡有毁誉多非实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685-0097a.png
录必方诸魏伯起亦犹张衡之蔡邕焉其后左史李仁
实续撰于志宁许敬宗李义府等传载言纪事见推直
笔惜其短世(一作/岁)功业未终至长寿中春官侍郎牛凤
及又断自武德终于宏道撰为唐书百有十卷凤及以
喑聋不才而辄议一代大典凡所纂录皆素责私家行
状而世人叙事不能自达或言皆比兴全类咏歌或语
多鄙朴实同文案而总入编次了无𨤲革其有出自胸
臆申其机杼发言则媸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故阅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685-0097b.png
其篇第岂谓可观披其章句不识所以既而悉收姚许
诸本欲使其书独行由是皇家旧事残缺殆尽长安中
余与正諌大夫朱敬则司封郎中徐坚左拾遗吴兢奉
诏更撰唐书勒成八十卷神龙元年又与坚兢等重修
则天实录编为三十卷夫旧史之坏其乱如绳错综艰
难期月方毕虽言无可择事多遗恨庶将来削藁犹有
凭焉大抵自古史臣撰录其梗槩如此盖属词比事以
月系年为史氏之根本作生人之耳目者略尽于斯矣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685-0097c.png
自馀偏记小说则不暇具而论之
   右说唐书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685-0097d.png
 
 
 
 
 
 
 
 史通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