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0514-03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四十二

  古迹

  九江府

  康王城述异记庐山上北岭 城号康王城天雨闻鼓
角之声传云周康王好音累寻名山故有康王之号

  古彭泽县府志在县东三十里汉置晋隋因之唐武德
五年改彭泽为浩州迁于浩山下今彭泽乡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0514-0369b.png
  柴桑故城明一统志在府城南九十里汉置属豫章郡
隋改为湓城即今楚城驿是其址述异记寻阳柴桑
县城晋永和中有童谣呼为平石城时人佥谓平灭
石晋之徵也桓玄篡位晋帝为平固王恭帝为石阳
公俱迁于此城

  赵屯城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东北二百五十七里典
籍不载古老相传赵屯城

  废九江县豫章书在府境晋元帝置后省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0514-0370a.png
  废上甲县明一统志在彭泽县境晋置义熙中省入彭


  半洲故城元和郡县志在府城西九十里按吴将孙虑
黄武二年出镇于此筑城

  怀玉城名胜志在府城西一十五里本汉寻阳县其城
晋孟怀玉所筑隋因水患移入城为附郭今名故州
彭蠡湓城皆其地也

  郡南古城述异记寻阳张允家在本郡郡南有古城张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0514-0370b.png
少贫约屡往游憩忽有一老父来与张言因问之此
城何名答曰吾不知为南郡城耳张后出官为南郡
太守即以城号以志老父之言焉

  古太原郡城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东北五十里按顾
野王舆地志太原郡梁武帝立属寻阳领晋阳天水
和城三县陈亡废

  废天水县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东五十里按顾野王
舆地志天水县梁武帝置以拟西水县隋平陈废入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0514-0370c.png
彭泽

  废和城县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东北二百二十里按
顾野王舆地志和城县江左立属汝南郡齐之庐江
南顿亦有和城属太原郡至隋平陈并入彭泽

  废晋阳县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东北一百九十四里
按顾野王舆地志晋阳县梁武帝立属太原郡隋平陈
并入彭泽

  废龙城县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西二里隋平陈后置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0514-0370d.png
至开皇十八年又改为彭泽县

  废乐城县太平寰宇记在彭泽县南三十九里县城傍
山为之南北高崄东西平下隋大业十三年贼帅张
善安据崄唐武德五年县平属浩州至八年省州及
县并入彭泽

  废楚城县太平寰宇记唐武德五年置属江州贞观八
年省入寻阳豫章书在德化县

  浩州城豫章书在彭泽县浩山下唐初李大亮奏置后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0514-0371a.png


  匣剑城程史九江郡治正对庐山之双剑峰乾道中蜀
人唐立方为守谓昔曹翰尝屠此州后李成亦尝入
郛皆双剑之祟乃辟谯楼前隙地筑为二城夹楼而
矗其上谓之匣剑云

  歇马台明一统志图经云始皇至庐山歇马于此

  按前志所采九江古迹如巢湖故城为今江北庐
州巢县乃秦汉九江郡地与此无涉虎渡亭清风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0514-0371b.png
阁为汉九江郡太守宋均而作齐云楼乃均守九
江郡时所自建皆非今九江也昔人附会前志因
而误采今削

  瑞井浔阳记盆城汉灌婴所筑孙权经此城自立标令
人掘井得铭曰颖阴侯所开三百年当塞不满百年
为应运者所开权忻以为瑞井江中风浪井水辄动
名胜志在九江府庾楼侧亦名浪井

  置马亭后汉书郡国志注浔阳有置马亭刘勋士众散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0514-0371c.png


  稽亭浔阳记稽亭北瞰大江南望高岳淹留远客因以
为名

  陶公垒元和郡县志咸和四年后将军郭默杀平南刘
映叛于此陶侃讨默筑以攻之默乃以布囊盛米为
垒以应陶今称云陶公垒豫章书在府城东北亦名
郭默城

  飞鱼径浔阳记去府城西二里晋义熙中吴𨽻为鱼塞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0514-0371d.png
于云湖中有人语之曰晚有大鱼攻塞切勿杀𨽻许
之须臾有大鱼至群鱼徔之同侣误杀大鱼是夕风
雨暝晦群鱼悉飞上木间因名为飞鱼径

  石泉碑明一统志在德安县北四十里葛洪山晋时洪
见田有蛭害人为书符箓于石置之田畔蛭遂不生
石刻见在

  陶公旧宅名胜志在府西南九十里柴桑山晋史陶潜
家于柴桑即今之楚城乡也去宅北三里许有靖节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0514-0372a.png
墓唐白居易有访陶公旧宅诗

  玩月台明一统志在湖口县东三十里晋陶潜为彭泽
令时筑以玩月台南有洗墨池乃潜所凿以涤砚者
元吴澄记靖节先生家浔阳之柴桑尝为彭泽令后
析彭泽创湖口县湖口亦彭泽也故其境内往往有
遗迹为靖节读书之地望月台遗迹犹存

  龙泉庵舆地纪胜在德化县南三十二里晋江州刺史
桓伊为远法师建周景式庐山记山西有龙泉精舍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0514-0372b.png
初远法师遣诸道人行卜地息此而渴法师因以杖
掊地即泉涌出天旱法师令道人读龙王经泉中有
物如蛇而出角腾空中去须臾而雨

  远公讲经台朱子诗注东过佛手岩石室嵌空中有井
泉僧缘崖结架以居下临锦绣谷又有石榻名远公
讲经台

  雁门市陆游记东西二林之中有小市曰雁门市传者
以为远公雁门人遂仿佛雁门邑里作此市

卷四十二 第 7a 页 WYG0514-0372c.png
  三笑亭名胜志虎溪在东林寺前上有三笑亭远公送
客不过此溪过则虎辄鸣吼他日送陶渊明陆修静
不觉过虎溪忽作声三人愕然大笑而别唐李白诗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须过虎溪
宋苏长公书三笑图后近于士人处见石恪画此图
三人者皆大笑至于冠履衣服手足皆有笑容其后
三小童罔测所谓亦大笑赞云彼三士者得意忘言
卢胡一笑其乐也天叹此小子麋鹿狙猿尔各何知
卷四十二 第 7b 页 WYG0514-0372d.png
亦复粲然万生纷纶何鄙何妍各笑其笑未知孰贤

  白莲亭林志在庐山谢灵运与慧远凿池种白莲因名
冰壶亭林志在庐山东林寺晋慧远法师建以覆冰壶
泉者

  莲花漏远法师年谱弟子慧要立芙蓉十二叶于溪泉
上因波流转以定十二时谓之莲花漏

  锦绣谷明一统志在天池峰下去府城西南六十里晋
远公种药处

卷四十二 第 8a 页 WYG0514-0373a.png
  翟法赐石室南史法赐浔阳柴桑人少守家业立室庐
山丧亲后不复还家徵辟一无所就后家人至石室
寻求因复远徙遁迹幽深卒于岩石门

  刘遗民禅室桑疏在香谷北涧上

  按南史刘遗民陶渊明周续之谓之浔阳三隐

  宗少文旧宅南史宗炳妙善琴书图画精于言理每游
山水辄忘归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孙测亦有
祖风在庐山止祖少文旧宅庐山志在东林寺侧

卷四十二 第 8b 页 WYG0514-0373b.png
  远公影堂庐山志在东林寺唐大中八年李演撰有远
法师影堂碑文

  十八高贤影堂庐山志在东林寺十八高贤传法师慧
远雁门楼烦人法师慧永河内人慧持远公同母弟
道生钜鹿人昙顺黄龙人僧睿冀州人道炳颖川人
昙诜广陵人昙恒河东人道敬琅邪王凝之孙佛驮
耶舍罽宾国人佛驮跋陀罗迦维罗卫国人刘程之
字仲思彭城人张野字莱民居浔阳柴桑周续之字
卷四十二 第 9a 页 WYG0514-0373c.png
道祖雁门人张诠字秀实野族子宗炳字少文南阳
人雷次宗字仲伦南昌人

  庾楼明一统志晋庾亮刺江州时建楼下有舒啸堂元
罗公叔庾楼诗自注在江州九江门城上文德翼重
建庾楼记九江郡治后有庾楼焉背负匡庐面临大


  翻经台庐山志分水岭塔院西谢灵运翻经处也相传
灵运以北本涅槃经翻为南本凡三十二卷

卷四十二 第 9b 页 WYG0514-0373d.png
  檀道济垒豫章书在府城境

  百花亭明一统志在府城东梁刺史邵陵王纶所建元
帝有百花亭怀荆楚诗

  离垢园南史彭城刘慧斐为梁安成王法曹参军尝还
都道经浔阳游于匡山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
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东林寺又于山北构园一所
号曰离垢园时人称为离垢先生

  张孝秀隐居南史孝秀字文逸南阳人初入匡山修行
卷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0514-0374a.png
学道服阕建安王召为别驾因去职归山居于东林
寺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率以力田尽供山众远近
归慕赴之如市

  刘仙石祖无择诗神仙不死石常存万古千秋表洞门
人欲求真好修炼莫徒将杖扣苔痕注云在江州太
平兴国观

  白鹿升仙台明一统志在天池寺侧旧传尝有白鹿于
此上升因名

卷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0514-0374b.png
  浔阳楼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香炉烟

  浔阳竹亭独孤及记尚书右司郎中卢公因数仞之邱
伐竹为亭高出林表可用远望欲其迹之可久故命
子为志

  望江楼白居易望江楼诗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凭
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及
兹多事日尤觉閒人好

卷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0514-0374c.png
  白云亭明一统志在彭泽县南十五里唐狄仁杰宰彭
泽值岁旱奏免本年租税乂有纵囚宁家之政民德
之建祠立亭

  祖亭欧阳詹集鲁国颜公顷为湖州牧州产碑材公珍
之载石次江州蛟奔螭引直至湖心则茂林峭石势
环气胜有神祠曰祖将军庙在焉出钱五万造亭名
曰祖亭制文勒碑以纪其事

  九叠楼名胜志在府治后一百二十馀步唐长庆间李
卷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0514-0374d.png
渤为刺史时建因对庐山九叠故名

  快睹亭林志在德化县治东景星书院后唐李渤辞徵
召韩退之以书劝之有景星凤凰争先睹之为快之
语因以为名

  高远亭林志在府治东唐李渤建每一登览江中景物
俱在目中

  遗爱草堂唐侍御郑弘宪所居见韦应物诗庐山志即
遗爱寺

卷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0514-0375a.png
  锁江楼榆墩集自琵琶亭址右数百步为回龙塔其左
有锁江楼

  卢郎中斋居李华记尚书左司郎中卢振字子厚处于
九江南郭荒榛之下夷堆墆填洼阱书堂斋亭成于
指顾高松茂筱森于门巷宴然燕居胜自我得

  萧郎中旧堂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中
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
几行衰泪落烟霞庐山志西林寺侧有萧存隐居桑
卷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0514-0375b.png
疏萧存者文元先生萧颖士之子也仕为金部员外
郎以恶裴延龄弃官归庐山

  白司马故宅玉海宋祥符三年十二月癸卯令江州修
白居易旧第以庐山有居易草堂江州有故宅画像
犹存故命葺之

  崔使君新楼长庆集居易以元和中贬江州司马时刺
史崔某起新楼于庾楼故基因作崔使君新楼诗忧
人何处可销忧碧甃红栏湓水头徔此浔阳风月夜
卷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0514-0375c.png
崔公楼替庾公楼

  北林院名胜志庾楼下有水亭月榭凉厅燠室山涧石
池号北林院言可以分东西二林之胜也

  白乐天草堂明一统志元和中白居易贬江州司马喜
曰匡庐在念久矣今得青山绿水中为风月主人乃
筑草堂于香炉峰北以自适其自记云山北峰曰香
炉寺曰遗爱介峰寺间其境绝胜因面峰腋寺作为
草堂朱子山北纪行诗注白公草堂基在东林寺东
卷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0514-0375d.png
久废近岁复创数椽制殊狭陋然亦非其正处矣

  北亭名胜志在城北隅与匡庐相对白居易诗庐宫山
下州湓浦沙边宅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上有青
青竹竹间多白石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前楹卷
帘箔北牖施床席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日高公
府归巾笏随手掷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时倾一
杯酒旷望湖天夕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惭无出
尘操未免折腰役偶获此閒居谬似高人迹

卷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0514-0376a.png
  琵琶亭林志在府城西江滨唐司马白居易送客湓浦
口夜闻邻舟琵琶声问之乃长安娼女嫁于啇人乃
为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苏辙有琵琶亭诗明万
历间兵道葛寅亮别创浔阳驿西寻燬

  国朝雍正七年副使刘均重建自为记布政使李兰有
和琵琶行原韵诗载艺文

  浸月亭林志在府城西甘棠湖中有土墩圆如月唐白
居易作亭其上后人因其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而
卷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0514-0376b.png


  白司马花径庐山纪游在大林寺前乐天曾游于此于
四月见桃花集中有诗序

  西林草堂全唐诗姚合刘得仁俱有和厉侍御题户部
李相公西林草堂诗

  文殊台名胜志大林峰北为掷笔峰有泻油定心二石
上有文殊台唐会昌间毁寺东林二僧藏晋文殊瑞
像于此舆地纪胜文殊台产白石英名菩萨石

卷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0514-0376c.png
  鲁望亭名胜志在彭泽县马当山之麓唐陆龟蒙遨游
江湖寓此故名

  栖宾亭皮日休记距彭泽东十里有山邃源奥处号曰
富阳文士李中白隐焉咸通二年八月筑宾亭于寝
西向百步后五年馆余于是因请以栖宾为亭名

  夜话亭圆通事实寺中有夜话亭清阴亭欧阳永叔与
居讷谈道处桑疏亭后废僧崇裕又改作欧亭于方
丈东欧阳圭斋有诗并序

卷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0514-0376d.png
  一翁二季亭圆通事实嘉祐中老苏与二子寓圆通寺
僧为建一翁二季亭桑疏亭废后僧崇裕又作苏亭
于方丈西

  佚老堂苏轼诗我徔庐山来目送孤飞云路逢陆道士
知是千岁人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似闻佚老堂
知是几世孙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人呼小靖节
自号葛天民参寥集陶骥字子骏九江人以宣德郎
致仕

卷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0514-0377a.png
  咏夷亭栾城集咏夷亭诗为江州周寺丞作

  倚天阁林志在府治东对双剑峰宋张孝祥命名
壶中九华苏文忠诗序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
珑宛转若空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
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宋人
诗话李正臣有刻石碑本九峰排列如雁齿不甚崷
崒石腰有白脉如束丝带此石之病不知东坡先生
何以酷爱之

卷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0514-0377b.png
  肘后屏风豫章集湖口民李正臣得奇石九峰相倚苏
子瞻戏名曰壶中九华乂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
高下体著成屏风三叠余戏名曰肘后屏风他日湖
中石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云

  惜竹轩明一统志在宫亭湖边宋秦观尝宿此轩梦神
女赠诗曰不知水宿分风浦何似秋眠惜竹轩闻道
文章妙天下庐山对面可无言

  濂溪故居豫章集舂陵周茂叔中年乞身老于湓城有
卷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0514-0377c.png
水发源于莲花峰下洁清绀寒下合于湓江乐之筑
屋其上名曰濂溪盖取故里之川以名云朱子记遗
墟在九江郡治之南十里淳熙丙申太守潘慈明通
守吕胜已复作堂其处揭以旧名桑疏在莲花峰下

  光风霁月亭朱子山北纪行诗注四月六日拜濂溪先
生书堂遗像子澄请为诸生说太极图义先生之曾
孙正卿彦卿元孙涛为设食于光风霁月之亭庐山
志在濂溪祠桑疏晦翁建亭后燬明弘治中佥事王
卷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0514-0377d.png
启更建濯缨交翠爱莲光霁四亭自为记

  生意堂名胜志在府治后周濂溪先生领江州提刑时
创窗前草不除人问之曰与自家意思一般因扁曰
生意堂

  濂溪太极楼见宋乐雷发诗

  烟水亭林志在甘棠湖堤上宋周元公子司封郎官寿
建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义名焉施闰章记湖中高
阜旧有亭曰烟水楼曰镜波为士大夫咏游处乱后
卷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0514-0378a.png
十馀年无人迹矣康熙庚子员外郎崔君正谊司𣙜
来浔集工度木构亭及楼咸复旧规

  清虚庵明一统志在庐山宋绍兴中皇甫坦赐隐庐山
高宗名其所居曰清虚庵光宗在东宫日尝问坦山
中所乏坦曰但水差远光宗因大书神泉二字遗之
云持归以意凿一泉坦乃于庵侧穿一小井甫施畚
锸而泉已涌

  甲秀堂文德翼求是堂集宋陈氏庐山甲秀堂所藏帖
卷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0514-0378b.png
与书号为天下第一

  叠翠亭林志在府城南五十里宋岳飞建以对庐山九
叠故名

  八角石府志元李忠文公黼死节处徐寿辉陷江州黼
与巷战贼刺堕马死遂葬于此周围石栏至今尚在

  清燕堂林志在府治后宋守钱稔建吴说书额

  漪岚堂林志在德化县治西偏宋县令吴怡建丞相洪
适有诗

卷四十二 第 19a 页 WYG0514-0378c.png
  云无心堂陆游游庐山记至太平兴国宫憩云无心堂
盖冷翠亭故址也溪声如大风雨至使人毛骨寒慄
一宫之最胜处也

  枢密庵陆游游庐山记草堂之傍又有一故址云是王
子醇枢密庵基盖东林为禅苑始于王公而照觉禅
师常总实第一祖也

  授墨堂庐山志在墨仙泉初名遇仙堂宋白玉蟾有授
墨记

卷四十二 第 19b 页 WYG0514-0378d.png
  白莲堂庐山志在东林寺宋谢文节枋得有修白莲堂


  紫烟楼林志在府治后宋余崇龟取唐李白诗日照香
炉生紫烟为名

  三贤堂林志在府治后祀陶潜狄仁杰白居易宋时建
苏白堂庐山志在东林寺祀香山东坡者

  静虚精舍吴草庐集江州柳徔龙云卿居阛阓之中厌
喧嚣之聒择幽旷之地为藏息之庐晨省不暇饱玩
卷四十二 第 20a 页 WYG0514-0379a.png
圣贤之书扁曰静虚

  一柱峰亭道园录小孤山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
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
筑也距今六十三年日就圮毁延祐五年安庆通判
李维肃为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峰亭集为之记

  牧羊亭见虞集一柱峰亭记在小孤山上

  揽秀亭林志在府南宋人所筑元总管李黼重建
万里江天亭明一统志在彭泽水驿前元大德间邑令
卷四十二 第 20b 页 WYG0514-0379b.png
曹靖国建

  读书岩元王德渊碑记宋眉人石兴宗振作尉于此携
其三子就岩读书黄太史访兴宗遂为亲书三字曰
读书岩当时名贤卿士大夫题咏旁午中经兵火委
于榛莽之墟今县尉和公仲宽按图经复旧观而一
新之乂构六角亭于岩之前志复古也

  稽古亭林志在彭泽县读书崖下宋县尉石振建后尉
焦良辅重建

卷四十二 第 21a 页 WYG0514-0379c.png
  匡山精舍明一统志在府治南元姚燧读书处

  听雨轩李泂游庐山记过圣治太平宫宿听雨轩
御碑亭庐山志在白鹿升仙台南桑疏御碑亭以奉安
太祖御制周颠仙碑神藻流辉焕耀云汉丹岩翠壑
雨露生春盖二百年于此矣亭以石构制甚宏壮

  访仙亭吴阐思匡庐纪游去佛手崖数十步沿石壁而
行凿山构亭曰访仙谓颠仙也

  聚仙亭吴阐思匡庐纪游天池寺西数步有亭祀天眼
卷四十二 第 21b 页 WYG0514-0379d.png
尊者周颠仙赤脚僧徐道人王阳明先生颜其额曰
聚仙

  山水之间楼林志在府城西海天堤上明正德十六年
户部主事邹輗建枕江流面匡庐为浔阳登览之胜
邑人柳邦杰记

  观易台庐山志在香炉峰紫云庵东薛应旂记薛子署
白鹿洞书院时尝过紫云庵庵东有巨石如砥纵横
约三丈馀终日坐于其上恍若有悟时闽中王慎中
卷四十二 第 22a 页 WYG0514-0380a.png
以参议分守是方闻之徒步过访遂属有司为余筑
室三间题曰观易台

  护松亭庐山志在金竹坪千佛寺大雄殿侧苍松蟠顶
如盖明冯时可建蔡毅中书额

  大林宝树庐山志在上大林寺二株叶如刺杉而细如
璎珞柏而长桑纪谓为娑罗木者非也娑罗叶如枫
而七出名七叶木与此不类相传晋邪舍尊者自西
域移植其一尤大枝叶婆娑下荫十亩解带量之围
卷四十二 第 22b 页 WYG0514-0380b.png
三丈馀

  墨竹名胜志在瑞昌县西亭子山旧传东坡赴黄州过
山题壁墨沈洒竹间至今竹有墨痕人争异之为构
东坡亭

  南安府

  庾将军城元和郡县志前汉南越不宾遣将军庾姓讨
之筑城于此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南二里名胜志汉
志云庾胜者梅鋗之将𨽻番君徔高帝定天下使分
卷四十二 第 23a 页 WYG0514-0380c.png
兵守台岭筑城岭上台岭者大庾岭也有石平如台
在县南二十五里

  南野废县明一统志本汉县属豫章郡后废为镇

  南康故城明一统志在南康县治西南晋县

  大庾县旧治明一统志在府城东二里宋淳化初徙县
治于此元复今治

  上犹县旧治明一统志在上犹县治西宋绍兴间始徙
今治

卷四十二 第 23b 页 WYG0514-0380d.png
  峰山城名胜志小溪城北十五里为峰山城其人素善
弩大庾县志正德丙子都御史王守仁选为弩手徔
征猺寇事宁民恐报复筑城自卫

  水南城名胜志在章江南与郡城夹江而峙民居稠密
倍于郡城明嘉靖辛酉创筑南门曰梅山门外即梅
岭路街有五里折梅亭成化间郡守张弼建

  新田城凤凰城杨梅城小溪城九所城城地志庾岭北
四十里为新田城又五里为凤凰城凤凰西四十里
卷四十二 第 24a 页 WYG0514-0381a.png
有杨梅城俱嘉靖四十四年筑北十里为小溪城旧有
驿今迁去先十年筑东五里为九所城亦四十四
年筑

  横浦废关太平寰宇记汉将军杨仆讨吕嘉出章郡下
横浦即此处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南三十里秦时关
也关外岭峻绝关内广谷可容寨栅疑即古入关之
路及张九龄开凿庾岭此关乃废

  梅关明一统志宋嘉祐中立清正集踰横浦而南陆行
卷四十二 第 24b 页 WYG0514-0381b.png
十馀里山行五六里盘回缭曲跻于岭巅界江广之
交石壁对峙是为梅关名胜志关之外南下亦峻关
之内有广谷九栅故址隋开皇十年番禺王仲宣反
立九栅大庾岭诏裴矩进兵击破之即此

  梅花国明一统志在大庾岭下旧有官驿庭院甚整郡
守赵孟荻扁曰梅花国盖自此而上岭曲皆梅故名

  横亭吴录南野有山其路峻阻螺转而上踰九蹬二里
至顶下七里平行十里至平亭平亭者横亭也为古
卷四十二 第 25a 页 WYG0514-0381c.png
入关之路

  皇仙台林志在南康县北九日山东巅俗传有皇甫道
人于此成仙故名

  尊敇楼名胜志在同知廨宋司法厅掌敕令也

  金莲堂名胜志在城北金莲山下为迎送候馆内有松
风坛墨花亭舞剑台诸胜左侧铁冈上有猴狮台一
名候使台

  化雨楼名胜志去府城东南二里为东山山半西凹林
卷四十二 第 25b 页 WYG0514-0381d.png
木苍翠中有仙翁庵五山亭花雨楼

  宋甲仗库名胜志在治西中藏甲胄刀盾之属二三百
具城守杂器称是盖狄青收侬智高之馀物也

  宋公使酒库名胜志在治西中有芙蓉堂燕堂酒名宜
城春其坊皆依酒经酿造元丰间黄庭坚典南安试
贡院无酒饮周道辅自赣来携一榼时时对酌试毕
尚有馀

  清虚亭林志在府治内宋大中祥符间知军严肃建通
卷四十二 第 26a 页 WYG0514-0382a.png
守狄棐记

  延松堂名胜志在通判廨内宋宝元间石曼卿书扁淳
熙戊戌军倅胡藻文刳张九成题宝界寺柱数语嵌
于东楹名臣言行录绍兴中张子韶谪南安既至寓
军之宝界寺结庐日与生徒讲艺退则手一编倚柱
就明积久柱下甃甓双趺隐然因自号横浦居士题
柱以识云平生好书老来病目执书就明于此者十
有四年矣淳祐中军倅胡元质刳其题柱去曰恐久
卷四十二 第 26b 页 WYG0514-0382b.png
而坏也知军李大正曰笔迹之坏孰与趺迹明日访
于寺则并趺迹亦失之

  铁汉楼彭韶记元城先生以绍圣中谪知南安军道改
提举洪州玉隆观本军居住遂奉母夫人来寓宝界
院未一年复徙岭南濒危数四东坡叹曰真铁汉也
成化戊戌东海张弼来为守暇考图志撤而新之题
曰铁汉盖用东坡语也

  墨君楼名胜志东坡墨竹在宝界寺东廊钟楼下有谄
卷四十二 第 27a 页 WYG0514-0382c.png
韩侂胄者刳其壁函盛以献京师因渡钱塘江溺焉
今墨君楼竹乃元人补为之者又郡治有石刻竹石
张九成跋云东坡先生自海上北归过横浦到常乐
戏扫竹石于壁轮囷离奇跌宕兀傲结想风月中磅
礴乎万物之表而徜徉乎八极之外岂世间笔墨所
能到耶埋没荒寺久矣绍兴癸酉十一月郡守王徽
倅李知止恐风霜剥落命工摹刻置之郡治以传不
朽俾范阳张九成书其后

卷四十二 第 27b 页 WYG0514-0382d.png
  苏步坊名胜志南康县治东七十步有苏步坊苏子瞻
南迁经此过田如鳌六经堂留题因名

  田氏水阁苏文忠集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
峰丰下锐上里人谓之鸡笼山予更名独秀峰今复
过戏留一绝

  此君堂林志在府治内郡守林椿建旧有竹千竿匝其
三面

  面面亭林志在府治内宋绍兴己卯郡守赵衎之建取
卷四十二 第 28a 页 WYG0514-0383a.png
昌黎诗面面看芙蓉为名

  风月台名胜志城中三台府后堂东偏者为中台以宋
周濂溪为军司理时程太中为通判遣二子徔学于
此改名风月台岭北道公署后为东台侍郎刘节宅
内为西台明陈献章应召宿风月台诗黄菊花开又
一年南山无分对陶潜不知风月随侬否恼杀台中
此独眠

  超然台明一统志在府城内宋建下有池多花木
卷四十二 第 28b 页 WYG0514-0383b.png
尊道堂林志在府学内宋米芾书扁

  忠恕堂林志在分司厅后宋李橚记

  绿阴亭林志在府治内宋至道间知军李夷庚建亭侧
有池竹树森列王奇诗创得幽亭近岭梅绿阴名好
称仙才四边山色檐头出一带泉香竹里来

  桂华堂林志在府治内宋绍兴中知军李闻之建旧有
古桂

  竹轩张九成自记子张子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阅七
卷四十二 第 29a 页 WYG0514-0383c.png
年即东窗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因榜之曰竹轩

  联瑞堂林志在府治东按察分司内宋绍兴间通判邵
拱建以三见池莲并花故名

  绿微台名胜志在南康县治内宋相陈升之父为主簿
时以石甃台建亭其上扁曰绿微绍兴中邑宰刘将
之易名陈公台

  旭岭书台府志在南康县北九日山宋陈升之宰邑时
筑山椒有旭亭

卷四十二 第 29b 页 WYG0514-0383d.png
  揖秀亭林志在府治内双秀诸峰拱揖于前宋淳熙间
知军李大正建

  云章阁林志在府学东宋淳熙间建以贮经籍者理宗
书道源书院四字赐额

  种德堂徐清正记金华徐杲明仲为南安郡理官政成
课最上有日矣扁其堂曰种德诗以自见而委鹿卿
为记

  横浦亭徐清正诗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李侯昔经
卷四十二 第 30a 页 WYG0514-0384a.png
始扁以横浦名

  曾氏清江亭徐清正集亭有无垢澹庵真迹

  爱山堂徐清正诗序爱山堂大庾之西馆也始名裕民
继超然近世浚仪赵君为令始易今扁南安居岭北
环城大抵皆山而面势局隘以偪惟斯堂对五侯峰
太平山围绕于后如莲幕中坐达观疏林前横溪流
映带一佳处也

  字民铭林志在南康县治宋度宗制并书刻于石末云
卷四十二 第 30b 页 WYG0514-0384b.png
咨尔令长守而勿坠宣朕实意斯为恺弟

  金鳌阁名胜志水南城北门名也阁在其上金润记南
安介万山间得掌平之地为郡治门临清流其上有
楼高出霄汉下有重滩万派百折入江岚烟与旭日
相衔青螺翠黛隐隐重重虽画图不如

  按林志作江山佳丽楼

  玉潭馆明一统志在南康县西三十里宋宝祐间建

  银渡馆明一统志在南康县西三十里宋宝祐间建

卷四十二 第 31a 页 WYG0514-0384c.png
  瑞露轩明一统志在南康县治宋令陈廷杰有善政甘
露降于古松因以名轩

  蒙川馆名胜志城东南二里为东山山半为真觉寺寺
之檐有泉凿为曲水蒙川馆在其上旁有下马松醉


  按蒙川先生刘黼为太学生时劾丁大全之奸安
置南安军及少帝航海与陈宜中俱至罗浮病卒
明太宗张弼作馆表章之

卷四十二 第 31b 页 WYG0514-0384d.png
  大傅营林志在上犹县西北牛田里久废

  南安塞兵万户府名胜志在府治西宋佥判厅元置万
户府于此旧有碑刋烟瘴药方其上今为民居

  玉池坊名胜志水南之西管界都有玉池坊池产青莲
其蕊差小不结房色如碧玉与凡莲迥异地势高洪
水不能及故有水满玉池莲之谶

  钓月台名胜志大庾西十里有西华山之涧两峰及底
俱石名曰石涧无鱼虾弘治中知府邓公辟涧傍得
卷四十二 第 32a 页 WYG0514-0385a.png
一石甚平命曰钓月台

  李相亭名胜志在上犹县北腾龙岭明成化间知府张
弼因宋相李纲曾经过此立李相亭其上

  东山寺钟明一统志在上犹县西童子保昔有大钟形
旋如蛟一夕忽飞去堕于相陂潭见者以告遣人没
出之则化为真蛟蜿蜒可怖竟不敢近至今水泛数
十里间镗然声震虚谷时有见之者形犹钟也

  赣州府

卷四十二 第 32b 页 WYG0514-0385b.png
  赣县故城太平寰宇记汉高六年使灌婴略定江南为
赣县立城以防赵陀今州西南益浆溪故城是也

  废陂阳县太平寰宇记在虔化县东一百五十里吴嘉
禾五年置揭阳县晋太康五年改为陂阳县以陂阳
水为名隋开皇十三年废入宁都

  葛姥故城虔州图经章贡二水合流为赣其间置邑因
为赣县晋太康末洪水横流忽有大鼓随波而下入
葛姥故城众力齐曳蹲而不动卜于其地置县吉遂
卷四十二 第 33a 页 WYG0514-0385c.png
徙以就焉舆地志葛姥者汉末避黄巾贼出自交趾
赀财巨万童仆数千于此筑城为家没后有灵异人
因立祠祀焉

  南康郡故城太平寰宇记东晋永和五年太守高圭置
郡城于章贡二水间义熙七年徙于赣水东梁承圣元
年复于章贡间宋为南康国梁陈皆为南康郡隋平
陈改为虔州名胜志旧城基在杕华坊今古城巷是

  雩都故县林志有二一在县西北五里西汉建一在县
卷四十二 第 33b 页 WYG0514-0385d.png
东南仙桂里大昌村陈永定间建

  宁都故县林志有三一在县治南五十里白鹿营吴建
一在县治北阳田营晋建一在十二都徐观刘宋建

  玉台南康记君山上有玉台方广数丈周围尽是白石
柱自然石覆如屋形也四面多松杉遥眺峨峨向像
羽人之馆风雨之后景气明净颇闻山上有鼓吹之声

  神阙南康记归美山去安远县西南三百里下有石城
高数丈有一门门外有二石夹左右高数百尺远望
卷四十二 第 34a 页 WYG0514-0386a.png
嵯峨灵阙腾空故老谓之神阙

  金鸡穴南康记山临贡水石色如霞其傍有穴广四尺
一石正当穴口如弹丸尝有金鸡出入此穴晋义熙
中再三出见有人挟弹放丸于穴口化为石其鸡至
今不见因号曰金鸡穴宋永初中鸡又见栖翔于此

  石井南康记盘固山有石井井侧有大铜人恒守之五
百年水一涌起铜人高数丈铜人以手掩之其水即止

  石室舆地志赣县黄唐山有石室如数千间屋上通天
卷四十二 第 34b 页 WYG0514-0386b.png
窗下有方榻者二石人巾栉而坐傍有小石室七所
相连悉有石人室前时有车马迹春夏草不生无诸
毒虫林木繁茂水石幽绝盖灵仙之窟宅也山下居
人每丙日辄闻笳鼓箫乐之音邓德明云有石子如
弹丸聚在山角至丙日不见他日复有

  石宝穴府志在雩都县濒江旧传有黄衣人候舟乞食
于篙师既饱唾去竟入石中回视所唾皆金

  郁孤台名胜志一名贺兰山在府治丽谯坤维百步隆
卷四十二 第 35a 页 WYG0514-0386c.png
阜郁然孤峙故名唐李勉为州刺史登台北望慨然
曰余虽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乃
易扁为望阙豫章书宋绍兴丁卯郡守曹慥增创二
台南曰郁孤北曰望阙林志明洪武初即台平治建
岭北道署后徙改为察院正德间知府邢珣因议者
谓此台秀拔关一郡文运迁察院于城西文笔耸然
复旧嘉靖中汪御史尚宁又加培筑

  万壑台唐书建中三年刺史路应请建定远县筑台县
卷四十二 第 35b 页 WYG0514-0386d.png
治内曰万壑台

  钟绍京书堂名胜志在东岩去兴国县东北三十里石
案石砚具在灵湖有钟手放巨鱼带以铜环人时见


  衷愉旧庐名胜志在君子峰下去宁都县北二十里南
唐御史大夫衷愉结庐奉母隐此

  拜将台林志在南城下后唐节度使卢光稠筑址尚存
柏林书楼李泰伯记石城乡进士温革奠居柏林因作
卷四十二 第 36a 页 WYG0514-0387a.png
讲学堂房数十楹攻位之日获五铢钱五万于地士
友珍之或以青钱名其馆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
且为楼以藏之

  章贡台赵抃记水别二派合流城郭于文为赣予嘉祐
六年出守间为观游治西北隅有野景亭旧址于是
复台其上以新其名为章贡盖不失其实也

  石楼林志去府治一里苏轼八境台诗坐看惊湍绕石
楼即此

卷四十二 第 36b 页 WYG0514-0387b.png
  八境台赣州志在郡治东北下瞰奔流苏文忠集孔君
宗翰始作石城城上有楼观台榭东望七闽南望五
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新志康熙二年燬
于火虔院林天擎虔镇姚自强鼎建四十四年知府
朱光圉重修

  皂盖楼名胜志在翠玉楼左文信国诗一水楼台绕半
空图画开

  白鹊楼赣州志在八境台北赵清献记云望阙郁孤轩
卷四十二 第 37a 页 WYG0514-0387c.png
豁于前皂盖白鹊瞰临左右

  螺亭太平寰宇记螺亭石山巨石临水螺壳无数凝结
石畔

  尘外亭虔州志马祖岩上有马禅关及云端驹岩一憩
尘外四亭

  凤凰台林志在府治龟冈与章贡郁孤同建后为民居
宋宝庆间州守聂子述复之又堙府志明隆庆间知
府黄扆复建亭堂于上通判廖宪增置诸生书舍都
卷四十二 第 37b 页 WYG0514-0387d.png
御史张雨记

  升仙台名胜志在石城县太极观后相传宋大中祥符
间徐王二道士登仙于此

  钓台府志在雩都县需岩西宋邑人王鸿钓鱼处手篆
犹存

  熙熙台宋杜东记在明觉院东北隅台处阜巅四面广
袤皆四丈独立而无朋居高而不峻政与县治对

  登春馆杜东记熙熙台侧厅事堂舍名曰登春盖嘉定
卷四十二 第 38a 页 WYG0514-0388a.png
八年宁都令廖益仲创以待客之沓至者

  七松亭林志在府治后有宋赵抃手栽七松

  东楼林志在府治东宋州守赵抃建扁曰思贤嘉定间
赵时逢改今名

  濂溪阁府志在雩都县南五里善山上宋周敦颐倅虔
时曾游此赋诗邑令沈希颜因建此阁顶有高山仰
止亭

  王鸿隐居府志雩都县南四十里为需岩宋孝廉王鸿
卷四十二 第 38b 页 WYG0514-0388b.png
隐居在焉鸿工篆籀有泉曰龙光液松曰甘露松皆
鸿表也木樨岩在其下有池曰需塘左涵虚洞右钓
鱼台又里许为墨烟岩曲径盘旋松竹茂密亦鸿所


  望需亭府志在雩都县城西隅宋县令张宗谔招邑人
王鸿于需岩不能致乃作亭以望之

  豫源馆林志在府城西宋郡守赵时逢建

  竹林隐居府志在宁都县即延春谷为孙协孙勴舍苏
卷四十二 第 39a 页 WYG0514-0388c.png
轼榜其名

  六友堂舆地纪胜宣和壬寅邓衎知宁都于县之圆通
院建六友堂盖同时丞方庭实簿张参东尉俞谊西
尉方某监务何常并衎六人同登政和甲午进士科云

  昼锦亭名胜志在延春谷去宁都县南里许其下即赣
江也

  水竹幽居名胜志在筼筜谷去宁都县西北七里宋儒
曾兴宗筑修竹数十亩翠筱蒙密中有飞来狮子二
卷四十二 第 39b 页 WYG0514-0388d.png
峰翠岩钓台瓢泉诸胜朱子诗有寄题梅川草堂即
指此谷

  瑞荫亭夷坚志信丰县水南有瑞荫亭亭前两巨樟相
去百馀步其高拂云绍兴癸丑秋大水浸县两樟之
间为水淘洗露出一连理枝自东徂西长四十五丈
枝下去地丈许

  赣江亭石湖集陈季陵新作亭李正之榜曰赣江要予
为诗

卷四十二 第 40a 页 WYG0514-0389a.png
  衮衣葺纛堂林志翠玉楼下留元刚昔徔乃祖魏公出
守后乂迎父越师公就养故名真德秀记

  翠玉楼名胜志在府治后旧名逍遥宋淳熙间州守留
正重建取苏轼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句名之文
信国有诗

  洁襟亭名胜志在宁都县西南一里县令邓衎建以覆
陆公泉者

  揖仙阁林志在石城县东旧名双溪宋宝庆元年知县
卷四十二 第 40b 页 WYG0514-0389b.png
事黄岌重建以面刘仙姑岭名也

  章贡道院杨万里记庆元五年括苍张公贵谟来尹不
期年而民罔不信治以最闻乃指其燕喜之堂曰此
吾州之道院也遂易其扁曰章贡道院

  筠坡宋程实之记族子诚叔筑室于里居西倚阜东瞰
湖雷溪萦之金山屏之花木荐芳云物效奇水石逞
秀其诸瑰奇殊特之秀观得于晦明凉燠之变者总
总也而筠坡是名

卷四十二 第 41a 页 WYG0514-0389c.png
  尊己堂宋程实之自记自年大以来辟读书之堂取韩
子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之戒扁曰尊己
以为存心养性修身立命之所焉

  合江楼林志在府东北据章贡合流宋州守留元刚建
文信国诗双江日东下我欲赋归舟

  鉴书楼府志在信丰县东三十里武山下岩壑幽邃地
名竹村宋时所建

  议道堂林志在府学西宋绍圣中提刑程筠建左为松
卷四十二 第 41b 页 WYG0514-0389d.png
轩右为竹轩李朴记

  廉泉亭廉泉纪事在府城东南宋州守赵履祥建明隆
庆戊辰知府黄扆重修王太史弘诲记

  瑞洲楼府志在兴国县东瑞洲坝上宋嘉定中县令李
伯坚建明正德中坝为水坏楼废

  宣明楼府志在府城郁孤台左宋嘉定丁丑州守留元
刚建楼于瓮城明洪武初知府娄仲修扁今名正德
乙亥知府邢珣重修颜曰章贡伟观嘉靖壬午知府
卷四十二 第 42a 页 WYG0514-0390a.png
罗辂又改宣明曰宣化万历辛亥灾知府陈宗愈杨
莹钟相继修复仍名宣明

  览秀亭府志即四望亭在信丰县西南城上高据一邑
宋嘉定三年县令万亿建

  勤王垒名胜志兴国县衣锦乡有文信国勤王垒累石
为墉三层具隘上署都督行府基尚存

  六和精舍名胜志去会昌县西南七里邑人尹天民读
书处前有石窗石鼓瀑布水帘试剑石六和精舍

卷四十二 第 42b 页 WYG0514-0390b.png
  清献堂明刘鸿记洪武中聿新郡治为堂其北以休寮
采榜曰清献示景行也

  崆峒山房王祎记赣城刘君宗弼之居南望崆峒近在
目睫故读书之室名曰崆峒山房及出而仕使节所
至即以向之名书室者为所居之扁焉曰吾以志乡
土之思也

  凌云亭林志在金精山汉女仙张丽英飞升之所明正
统间建

卷四十二 第 43a 页 WYG0514-0390c.png
  红云阁在会昌县城内明梁潜诗一上高楼望眼□远
山如画绚晴霞

  镇山楼府志在安远县治后明弘治癸丑知县甘文绍
凿山为城建楼以镇之

  天一阁府志在州前与城外火燄山相对凿井阁下取
以水制火之义明正德丙子知府邢珣重建布政使
蒋曙题名

  阳明小洞天名胜志赣城西二十里通天岩嵌石如房
卷四十二 第 43b 页 WYG0514-0390d.png
岩洞高广宋元祐中郡人阳行先隐此明正德丁丑
赣抚王守仁平龙川浰寇班师游此作平南记刻洞
壁扁曰阳明小洞天

  卢子占故宅金堡诗虔州有清池长夏生冰霜当年卢
少参举族斯沦亡

  勤政楼府志在雩都县治前明嘉靖丙辰知县羊修移
禁钟于上万历癸未灾知县刘昌祚重建颜曰勤政
李涞记之

卷四十二 第 44a 页 WYG0514-0391a.png
  国朝康熙乙亥燬知县赵愫重建

  太极亭府志在府西濂溪祠后明万历甲辰都御史张
岳建列王守仁所书太极图说大学古本序及中庸
说诸石刻于中杨起元记

  毓秀台府志在瑞金县北二里上有阁明万历丁酉知
县林德广建岁久台圮阁废

  国朝康熙癸未知县田俞倡绅士修复苍松环绕峰峦
屏列后有寺鱼磬梵呗声隐隐徔台下出每当重九
卷四十二 第 44b 页 WYG0514-0391b.png
邑人多携酒吟眺于此

  来星阁府志在信丰县东七里明天启乙丑知县蔡自
强重建与邑人为文会觞咏其上曰香山社后燬康
熙壬午知县张执中追复旧址累石为台重建崇阁
于上

  皆春堂董越记在赣邑治后今令五羊何侯所扁也

  黄芝园名胜志在瑞金县南里许云龙山麓尝产灵芝
有黄云覆之
卷四十二 第 45a 页 WYG0514-0391c.png








卷四十二 第 45b 页 WYG0514-0391d.png








  江西通志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