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513-03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十一

  山川(五)

  广信府

  灵山在府城西北七十里信之镇山也道书第三十三
福地山有七十二峰下有石井石室溪五派西流入
江按七十二峰之名旧志阙如广信新志特详今摘
其尤者石屏峰居灵山中位顶有龙池瀑布高悬百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513-0359b.png
丈石人峰在灵山东北孤石挺立如人形花岩峰在
双石东峰下有岩怪石嶙峋如花瓣双峰之下有圣
井鹰嘴峰在石人峰西南高锐如鹰喙岩前峰在回
龙峰西下有养真岩胡超公学仙处龙泉峰有泉极
清洌笑天狮峰怪石突起如狮昂首下有石洞水晶
峰在遮岭峰后瀑布映日远望之若水晶最险者为
登楼峰在石屏西俗呼石阶梯于两崖石窍中置杙
横大铁索于上约二丈许行者以手扶索循崖而渡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513-0360a.png
稍下视则胆落矣草堂峰在白云峰南下有草堂聚
讲峰若生徒聚讲状东台中台二峰下俱有庵插旗
峰在天梯峰右石窍圆深可卓旗下有洪梁洞龙头
峰在中台西石陡起如龙头状西台峰在老人峰西
下有西台庵石合峰两石相合人潜声抚之则动摇
发声则否又名摇石西峰绝顶为葛仙峰相传葛仙
翁脩炼处坛址犹存九牛峰石冇九状如牛春鸟花
峰石色红如杜鹃天半月峰在天马峰东北形如偃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513-0360b.png
月下有泉名北涧响泉黄泥峰亦名黄土岭路通徽
饶道士仙峰在灵山北下有洞风气往来辄有声名
仙洞鸣琴北峰最高者为顶山峰下有龙湫水常溢
出名阳际灵湫三十六尖峰森列如卓笔为数三十
有六铜峰石色如铜其麓有七星潭高城峰环视如
城齐眉峰两峰并峙如列眉其馀大槩以形似命名
也宋韩元吉诗诸峰七十二磊砢略可推明夏忠悯
言诗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513-0360c.png
  南屏山在府城东南五里一名天马山拱抱府治如屏
宋赵汝愚建南台于上今废谢文节枋得祠犹存府
城北有茶山唐陆鸿渐尝居此

  石桥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其上平坦如桥故名山半一
穴远望如月又名月岩宋朱乔年诗凿透巉岩不记
春山腰千古挂冰轮又西五里为仙山山势幽绝欲
雨则云蒸下有龙井雩台

  龟山在府城西南五里谚云水打乌龟石信州出状元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513-0360d.png
宋徐元杰尝应其谶府城北十五里有吉阳山其旁
有莲花石

  青岩山在府城东三十里上有古寺清泉

  铜山在府城西四十五里方舆记云下有天井广丈馀
有石倒悬如莲花其水碧色莫测深浅春夏不竭天
欲雨井中即有白雾上腾

  铁山在府城东南六十里旧尝冶铁后竭更名丁溪山
乌石山在府城南七十里形势巉岩如累黑玉山半有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513-0361a.png
一穴横深十馀丈

  铜塘山在府城南百馀里险塞危峻中产铜铁明正统
七年处州贼叶宗留等聚众盗冶十三年永丰知县
邓颙追捕遇害后官军讨平之遂禁冶设隘戍守其
地万历间议开守土者力陈利害事乃寝

  国朝顺治九年奸民复谋开采巡抚蔡士英具疏奏请
勒石永禁

  怀玉山在玉山县北一百二十里界饶信两郡当吴楚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513-0361b.png
闽越之交为东南望镇方舆志云天帝遗玉此山山
神藏焉故名怀玉或云山有异光夜烛因名辉山唐
贾耽华彝图记云其山上干天际势联北斗又名玉
斗山有龙潭一十八砌又有二十四奇景峰九曰玉
琊银尖狮子石牛云盖天门飞泉屏风罗汉岭二曰
七盘金刚岩二曰彩霞志初墩二曰金鸡望香池三
曰洗墨九莲浴佛及石鼓山蟠龙冈过云洞誓坡石
天圣松连理木皆胜槩之尤者也故县亦由此名南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513-0361c.png
唐时县令杨文逸尝梦一羽衣自称怀玉山人来谒
未几其孙亿生

  二清山在玉山县北一百馀里界衢饶信三州之境三
峰峻拔与怀玉山并峙明鲁起元游记云至金砂灵
济庙叩水玉洞行里许大石斜覆若屋曰龙门匍匐
而过又数十步至洞口石壁如削寒气逼人飞瀑直
泻入洞底深不可测登山路五六里至马鞍湾路忽
下袅如入井自此路直上如登梯凡二升降至银屏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513-0361d.png
石下仰望石与云齐度风门又二升降至结须岩上
有巨石横亘路在其下相传李尚书结须而度故以
为号又二升降至神仙洞怪石罗列又三升降至罗
汉洞石如补陀岩又二升降三石齐立若排又一石
若屏始至山顶凡二十五里稍下得平地宽可八九
亩有老屋其上作三清观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
翁李尚书金童玉女及潘元帅像登香炉石上望了
岩山见石仙君仙人桥铁炉如石上生成尚书所铸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513-0362a.png
也有卓旗石雷公石判官石幞头石勾刀石帽石西
望彭蠡饶信东望衢严隐隐在云雾中万山尽在脚
下山之下水西出则入于江东出则入于浙盖江浙
山水宗也

  水南山在玉山县南二里形如卓笔东有功曹山下有
大王潭乃上干溪玉溪会处山巅有塔又名武安山

  十二尖山在玉山县东十里惠安乡以峰攒十二故名
相近有岩潭山岩深广可容数十人潭隐神物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513-0362b.png
  太甲山在玉山县北二十五里与龙会山相连上有商
太甲庙配以伊尹宋汪应辰诗君王自古幸游多未
必南巡到涧阿

  柳居山在玉山县东南二十里唐司空柳先锋宅墓在
焉其右有古井一泓神龙所潜岁旱祷之多应井后
有石崖壁立遇人语声激之则泉迸出如泻又东南
十里为黄石山产石黄乃丹经所需者

  茅阳尖山在玉山县南三十里有瑞峰寺银晶大王庙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513-0362c.png
又南为齐峰山元时魏伭德居山中善制墨土人习


  古山在玉山县东三十里屏障复叠界江浙二省间山
半有井一泓神龙所宅相近者为洪密山

  龙泉山在玉山县西八十里有泉不竭又高平山一名
霞山上有石坛相传李仙姑于此得道

  龟峰山在弋阳县南二十五里有三十二峰名状各异
中峰如龟故总名龟峰有摩尼洞其后为四声谷循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513-0362d.png
外谷入水帘洞飞珠卷雪景尤称胜又有蜃楼能吐
纳云气可为晴雨之验宋陈康伯诗形势如龟禀赋
奇昂头倚尾向溪湄谢枋得诗三十二峰峰最高脚
踏高处真人豪近观灵山一培塿俯视彭蠡无波涛
明章友直有游记而江阴徐弘祖之记尤详

  待宾山在弋阳县东太平乡梁时置院今名狮子岩

  乌岭山在弋阳县东八十五里接兴安界其岭东连黄
檗山岭西有水流入贵溪县界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513-0363a.png
  捣药山在弋阳县东一百二十五里上有葛仙观捣药
臼旁有甘井又石桥长二十步唐天宝七载敕盖坛
洒埽

  军阳山在弋阳县南三十里方舆志云昔有将兵屯于
山阳者故名唐贞元中出银铁宋乾符后不复产县
南新政乡有金凤山山有奇石回旋如凤又南为宝
峰山广袤数十里与灵山龟峰并峙有石亭高七十
馀丈旁有石桥长五十丈广二丈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513-0363b.png
  仙人城山在弋阳县南四十里有峰壁立形如层城相
传古仙蜕骨于此其顶平坦有池水澄冷可掬亦名
赭石唐顾况有弋阳溪中望仙人城诗

  十二台山在弋阳县西四十里山峰峻峭岩石奇秀

  七星山在弋阳县北三十里旧传七星坠此因名下有
沃壤可以树艺县北一百里有潦源山其山所出之
水混浊无源故名水流入上饶界

  自鸣山在贵溪县西五十里旧名明府山又名神山上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513-0363c.png
有湖欲雨则水涌其声如雷元张留孙言山神有灵
状请崇显之至大中封真君袁桷有记

  应天山在贵溪县西南七十里连冈叠阜自闽而来为
诸山之宗宋陆九渊建精舍读书其中以山形如象
更名象山

  龙虎山在贵溪县南八十里两峰相峙状若龙虎道书
第三十二福地汉张道陵于此炼丹山下有演法观
古松夹道丹龟丹井及飞升台遗址尚存上清宫则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513-0363d.png
在龙虎两岐之间前对琵琶诸峰右为仙岩一水萦
纡莲花石横塞水口真神仙窟宅也今道陵裔世袭
真人居之康熙庚申

  圣祖仁皇帝御书碧城匾额暨大上清宫匾额赐张继宗
癸巳发帑金修理龙虎山庙宇

  皇上雍正九年发帑金

  钦差官监修龙虎山庙宇建斗母阁复二十四道院恩
遇稠叠为山灵异数历代诗文详见山志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513-0364a.png
  徵君山汉天师十四代真人张子明隐此屡徵不起故


  三峰山在贵溪县南二里一名天冠山三峰鼎立其巅
自为两坞有泉从崖隙东西泻出两崖下各有小沼
盛注瀑流左右山环如臂前有方池外二溪合抱有
唐柳公权题名宋徐绍景于此读书建象山书院相
连者为五面山一峰屹立削成五面元赵孟頫有诗
北二里东折为小隐岩岩后有宋洪驹父书字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513-0364b.png
  藐姑山在贵溪县南七十里上有封鬼洞幞头石瀑泉
注下入三洪溪又南十里为洞源山一名鬼谷山有
鬼谷洞有好事者深入约行四里洞尽处有小洞可
通鬼岩又县西南有石楼山天宝间敕改象楼山

  贵原山在贵溪县南五十四都东连火烧岭南通光泽
县西连昂山北接鳜鱼峰广七十馀里内多良田物
产蕃庶民俗淳厚宋叶梦得谒真德秀归经此呼酒
独酌题其壁曰新丰云交山在县南七十一都物产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513-0364c.png
民俗类贵原山但岚气太盛居人多瘿

  鹰山在贵溪县西北六十里俗称崖山惠安溪水流其


  龙窟山在贵溪县北七十里山有龙井有龙窟寺岁旱
祷焉其原有裴大夫庙磨剑石华表池明正德间姚
源贼逸入此山剽掠殆尽

  鹅湖山在铅山县北十五里三峰揭秀其巅有瀑布泉
周围四十馀里盖县之镇山也鄱阳记云山上有湖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513-0364d.png
多生荷名荷湖山东晋时有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
乃去更今名唐大历中僧大义植锡山中双鹅复还
山麓建仁寿院今名鹅湖寺宋淳祐间始以朱陆诸
儒会讲于此即于寺旁创立书院赐名文宗明正德
间徙建山顶规制踰前

  国朝康熙五十六年

  圣祖赐匾额及柱联鹅湖与鹿洞焕乎称二大书院不但
甲于江右矣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513-0365a.png
  东山在铅山县东三里有宋赵克夫东园故址

  锦屏山在铅山县东五十里山形壁立如开图障崖石
老翠花木閒秀入其间者疑登阆风焉

  铅山在铅山县西四里一名桂阳山产铅及铜县因之
名唐贞元间置永平监宋初直属诸朝其产遂竭又
西为薛尊山马坞山宋代皆产铜今绝县西南七里
铜宝山一名七宝山山下有银平坑石窍中涌泉浸
铁成铜天久晴有矾可拾宋建隆三年置铜场后废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513-0365b.png
  洪洋山在铅山县南五里宋治平中尝产青碌政和间
即竭又南五里为李家源山楠木垄山

  葛仙山在铅山县南五十里由山北真净寺循涧行至
山半历三十六嶪方至绝顶传是葛仙翁脩炼处有
仙坛龙井上马下马试剑息心等石宋熊元复诗乘
风直上葛仙顶仙家楼阁烟霞深又南十里为石砻
山接桐木源又南五里为麒麟山其峰廉锐而耸

  状元山在铅山县西北六里其东曰桂林西曰清风峡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513-0365c.png
山有天成石龛宋刘煇读书处也煇手题奎星状元
四字于石后人以水涤之其朱益显

  芙蓉山在铅山县西北三十里又西北二十里为鸠屏


  永丰山在广丰县西南二十五里山如石囷下瞰溪流
相传山生石乳赤则岁旱白则年丰县南里许有罘
罳山前临溪水后倚蒋峰形如罘罳故名

  覆船山在广丰县东十里上有泉眼八十四冬夏不竭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513-0365d.png
溉田万亩今存者三四耳以其形似覆船故名

  星石山在广丰县东二十五里高百馀丈罗列周布若
霣星然俗传避黄巢之乱者尝居其巅有藏金焉今
夜分每见火光相近有排山山形排列如屏宋周世
杰居此累世有将略盖兹山所钟云

  双门山在广丰县东三十里两峰并峙望之如门高五
十馀丈周围各二十馀里北连玉山东接衢州有水
流入玉山县界又东五里为灵鹫山上有光相洞幽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513-0366a.png
深不可穷其西有宝积院宋张叔夜衣冠墓在焉墓
前有庙合祀郑威悯骧详见精忠悯节庙碑

  三岩山在广丰县东六十里与六石峰相望群山皆处
其下有三石岩宽广五六丈建三岩院于其中泉涧
幽深有龙蛰焉旱祷必应又东十里为松峰山其山
高可百丈周围百馀里东界浙江江山县山顶有龙
湫遇旱祷之

  仙人掌山在广丰县南三十五里石峰壁立其侧有裂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513-0366b.png
痕如印掌宋咸宁间张涑岩结屋其上颜曰白云庵
迤东为东岩下有严陂水清石瘦

  雨石山在广丰县东南三十里石崖撑空高二三百丈
有岩洞岁旱祷雨尝应故名又东十里为大岩尖山
陟其巅东望三衢河水城池西望府城灵山葛溪历
历如指掌山巅有石室方广四五丈明末僧圆球化
去肉龛尚存

  鹤山在广丰县西二十里上有龙池其水碧色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513-0366c.png
  青金山在广丰县西北二十里三峰鼎峙接上饶境

  重山在兴安县北八十里重峦叠巘谢枋得尝筑室读
书其上因号叠山今书院遗址犹存又五里至白石
勉斋弟子刘野书院在焉又四里为岩山明都御史
郑毅读书处莆田林俊有记

  赭亭山在兴安县南三十五里山形方正如削其色赤
无林木旁一小山相肖曰小赭亭东汉李恂封赭亭
侯即此也今义居李氏盖其后唐末黄巢之乱避难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513-0366d.png
者多居焉又黄山有岩容数千人亦可避寇

  天台山在兴安县东四十里有古刹踞巨石上由石梯
循级而登可望圭峰赭亭鹤石诸山刹之左右有一
线天鸳鸯石莲花石屏风石诸胜

  鸡鸣峰在府城上饶县永乐乡形如鸡昂首欲鸣故名
白石峰在弋阳县南七十里有仙坛可登陟县北三十
里小洋峰有仙桥仙洞遗迹

  玉龙峰在贵溪县南六十里地名下砌宋萧学政书台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513-0367a.png
故址犹存又南十里有逍遥峰相传许旌阳炼丹处
赵孟頫诗兹石足逍遥下可坐百人岂徒木石居且
与猿鹤邻

  天柱峰在铅山县东南四十里屹立如束笋其境颇幽
鹅峰在广丰县东三十里一峰矗起昂首如鹅山足有

  吕孝子鹅峰草堂又东五里有中峰一名唐帽石绝
顶有龙湫缘湫数百步多奇石山腹有石岩

  六石峰在广丰县东六十里上有六石分峙其高插天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513-0367b.png
中有圣水每岁以立夏七日应期而至有声如雷则
为年丰之兆过期则旱冬至后泉竭右史徐直方扁
曰灵雨

  横峰在兴安县东太平乡高二十馀丈下有窑镇本隶
弋阳明嘉靖三十九年于此设县方胜峰在五十九
都峰顶有庙其神最灵祷祀者不绝庙中有风洞

  五马岭在府城西北二里许以唐刺史姚骥得名城南
有岑阳岭江闽分界设隘戍守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513-0367c.png
  沙溪岭在玉山县北五十里与怀玉山相连出砚石盖
歙砚之佳者詹村岭在惠安乡岭颇高峻其南有詹


  紫溪岭在铅山县西南四十里朱子诗明日振衣千仞
冈夜分起看月如霜元萨天钖诗绿云迷合紫溪岭
白云遥挂乌石山县南七十里分水岭江闽自此分
流萨天钖诗晓度分水岭身在云雾中

  东岭在贵溪县东北百步许其右障为仓西岭县北孝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513-0367d.png
思乡有上袍岭旧传宋相陈康伯谒孚惠祠于此更
服上袍或云马丞相廷鸾事又县南有璩岭其下即
古雄石镇

  朱夫子岭在贵溪县十四都昔朱晦翁访陆象山九渊
憩此后人建景贤精舍

  百丈岭在贵溪县北八十里有路通徽饶二州鄱阳
记云长沙王吴芮屯兵于此县西百里有张镇岭旧产
黄连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513-0368a.png
  军城岭在兴安县二十四都相传黄巢作乱时城此以


  龙井冈在贵溪县二十五都相传五代时欲建府治于
此因河道不便乃止中有龙井深不可测

  南岩在府城西南十里一名卢家岩岩旁巨石北向其
下宽平可坐上有一滴泉五级峰朱子爱其胜有南
岩兜率境形胜自天成之句乂弋阳县南十里有南
岩石壁镌古篆二十馀字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513-0368b.png
  西岩在府城南八十里岩有石如钟覆地内有悬石如
螺滴水宋洪刍有诗今剥落不可读刍游信州岩峒
奇者甚多有记见艺文

  洞岩在玉山县北三十五里林壑掩映山石奇秀溪水
流出其声清壮越溪行数里有尤美轩县尉喻子才
所题

  韩岩在玉山县北玉山乡岩高数仞有韩无咎故宅县
南有仙岩宋赵章泉以之名集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513-0368c.png
  狮子岩在弋阳县东二十五里多奇石若群狮滚毬然
潮水岩在弋阳县西五十里上有水痕按潮水消长又
西二十里为石城岩其广可容万人石乳泉窦方圆
不一下有仙人迹隐隐出石面

  长廊岩在贵溪县南二里相传汉王表脩炼之所有炼
丹井洗药池飞升台赵孟頫诗修岩如长廊下有流
泉注又南一里为龙口岩峭石壁立飞泉二道直下
如龙口喷涎赵孟頫诗峭石立四壁寒泉飞两龙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513-0368d.png
  馨香岩在贵溪县东五里旧名不可考相传许旌阳见
蛇入内以板木塞岩口

  仙岩在贵溪县南去龙虎山二里上清溪西流十里石
壁峭立列为二十四岩下临深渊上出云表其一曰
机杼岩宋白玉蟾题仙机岩诗织就霓裳御冷风玉
梭随手化成龙天孙归去星河畔满洞白云机杼空

  月岩在铅山县东二十里岩高丈馀如圆龛状前有天
然石梁有双柱宋庆元间邑尉吴绍古命名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513-0369a.png
  八字岩在铅山县西四里即白石之巅有天成八字极
端楷俗传吕真人逐蛇入岩中以剑画成字相近有
积翠岩在铜宝山侧晋太始间高将军逐白鹿至此
方舆记云积翠岩房蓄烟霭五峰相对又西十馀里
为云岩直嵩山之前松径数百步始至其巅两崖多
怪石地势渐高道人为桥为堂为殿皆因其次第一
穴容百许人天阴出云则雨遂为旱祷之所又县西
北四十里有叫岩声闻谷应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513-0369b.png
  章岩在铅山县北四十里一名斗起下开岩窦如半规
状中为宣梵院吞风吐月由唐以来矣岩心有石镜
一岩赤色镜独如玉宋宣和间洪刍王师心刻表其
上李翰诗仰如半月当檐端深侔广厦三千间

  白华岩在广丰县新城乡乃福建浦城南峰也净空禅
师卓钖处遇旱祷雨又周安乡有天桂岩周氏旧建
岩亭

  岑山岩在兴安县北二里许石洞空阔洞中有观音阁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513-0369c.png
金刚楼铁瓦观有石穴出水最清名介泉游者濯缨
于此

  石梁岩距兴安县十里在九都内外两层空明如堂一
石梁高不可度

  天灵洞在府城西二十里石室深邃谷内有天窗映日
可鉴毛发又西十里为云洞欲雨则云兴

  石泉洞在弋阳县北五十里洞之东四十馀步有穴泉
滴乳凝为石状如列屏南北约六十步有石房可坐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513-0369d.png
卧焉

  风洞在贵溪县南五十里常有风气嘘吸因名赵孟頫
诗石壁倚崆峒中宿风冷然安知列禦寇不向此中
仙又南三十里为水帘洞洞中可容数十人泉水悬
崖而下赵孟頫诗飞泉如玉帘直下数百尺

  壁鲁洞在贵溪县南八十里又名西源洞居绝壁之上
内有小洞不可入世传白真人授张天师降虎之法
于此唐皮日休诗刘根昔成道兹坞数千年毵毵被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513-0370a.png
玉体号曰绿毛仙按壁鲁洞在西源山半洞高三十
馀丈内有石灶石几石床明永乐时胡濙梯板而上
得绿蓑衣以献神仙不知有无其事殊幻亦博闻之
一助也

  橤云洞在铅山县东三十里女城山之巅有飞瀑临其前
洞口如门者三中倚一石状如屏可旋转最后悬
一龙首水出不竭旧名徐坞宋改今名

  石城洞在铅山县西二十五里石门如城伛偻而入石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513-0370b.png
室甚朗其石音类磬有石钟高不可击左一洞容百
许人宋绍兴间耘山者因地陷得之旧呼新岩邑尉
吴绍古更今名又西五里为石龙洞深半里许岩下
石独温润隐然双龙盘旋其上甘泉时滴治平间僧
文政所开旧名普光岩亦绍古所更也又西三十里
为燕洞洞口宽敞内有石座石莲之属其色黄山巅
石之瑰奇者清润可爱俗号燕洞岩

  羊石在府城西南二十里石如羊眠肢体皆具前石回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513-0370c.png
顾后峰环列侍郎叶镗先世家此后名所居曰羊石


  缉女石在府城西三十五里山顶圆如毬又名毬石

  神石在弋阳县东南百馀步横截大溪县治赖此无冲
溃之患故以神名之潭石在县上游十里许其源东
出铅山分水北出玉山镇头演迤下流至是汇为重
潭中多异石详见明黄溥游潭石记

  贞女石在贵溪县西三里东临大溪方舆记昔有贞女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513-0370d.png
梳洗于此因名又西七里有钟维石相传维于此升
仙也

  仙人石在贵溪县北孝思乡面瞰溪水背负断山屹立
若钟形其腹为巨洞世传有仙居焉伪汉陈友谅陷
信时民立寨其巅翻经石在县南仙源乡世传晋释
简庵尝坐石诵经县南八十里有仙桃石

  红羊石在铅山县北十里梅家渡山巅怪石十数或卧
或立状若群羊九阳石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汭口沿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513-0371a.png
溪九山相连无林木色如生铁状如覆釜以九数得
今名又西北五里有卷縩石一名钱仓石以形如囷
故也

  钓台石在广丰县东十里东欢桥上有石岿然上可坐
十数人形类钓台故名

  清流石在兴安县岑岭泉流甚清旧刻清流二字于石
明知县刘一贯建亭

  上饶江在府城北会诸溪水下经弋阳贵溪流入饶州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513-0371b.png
府境一名高溪见朱子集费文宪宏题广信地理图
亦云信之境东抵浙南抵闽西与北接抚饶二郡山
之大者若怀玉鹅湖龙虎皆有闻于天下高溪水贯
其中清澈湍驶

  弋阳江在弋阳县东二十里又名弋溪溪源出灵山西
流入县界方舆记云溪涯有大石面如镌弋字因名
宋元绛送张承议知信州诗玉露精神山合沓溪成
弋字水横斜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513-0371c.png
  莲湖在弋阳县西十里源出鸣山西流六十里出饶溪
西湖在铅山县南门外旧名江家湖中涵鹅湖山影
清湖在铅山县西二十五里其水萦带如玦清澈可鉴
明费宏兄弟徙居焉

  破石水在府城西六十里源出福建建阳县界北流六
十里入上饶江可通小舟

  灵山水在府城东二十五里源出灵山之南流百里入
上饶江通舟楫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513-0371d.png
  军阳水在弋阳县南三十里源出隐士石之西北流五
十里至军阳山

  河桥水在贵溪县北归桂乡源出百丈岭北流十五里
经杨柳林至塔桥入锦溪

  桐源水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邵武界合黄
檗源车盘水经县三十五里至汭口又南五里为上
下渠源水源出福建崇安界沿流六十里入桐源

  槠溪在府城西十里发源灵山岸多槠木因名又西十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513-0372a.png
里有峙溪源出石桥乡东流五十里入永丰溪始通
舟楫

  沙溪在府城东五十里明郑文恪以伟居第有诗云履
声新辍北门扉诏许沙溪薜荔衣

  古良溪在府城西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建阳界北流与
丁溪合入上饶江

  宋溪在府城西八十里源出灵山西流百二十里入上
饶江图经云宋氏居此溪侧唐天宝六载敕改为宋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513-0372b.png
氏水

  上干溪在玉山县东五里其水一自三清山冰玉洞发
源一自浙江常山县界发源至是合为一抵新安堤
南与下干溪合流下干溪一自江山县干溪发源一
自江山县上阳发源至渎口合为一

  玉溪即冰溪在玉山县南一里亦名大王潭其水清洁
唐戴叔伦诗冰为溪水玉为山指此

  崙溪在玉山县西三十里源出怀玉山南流抵上饶境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513-0372c.png
通小舟

  葛仙溪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旁有天呼墩俗传葛仙
翁脩炼于此源出上饶县灵山流经弋阳县西二里
乃欧冶子淬剑处也又经芗溪入鄱江

  石鼓溪在玉山县北一百二十里怀玉山龙潭之侧溪
中有石内虚外实击之有声隆隆

  明溪在弋阳县西二十里源出贵溪界南流十里入县
境本名弱水唐刺史孙成改今名县东南太平乡有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513-0372d.png
师溪

  芗溪在贵溪县东南五十步洲出郁金香草故名合湖
陵箬溪戴星惠安诸溪水入安仁之锦溪汇鄱阳湖

  上清溪在贵溪县南一百里合乐郎水西流入锦溪

  须溪在贵溪县南俗呼罗塘港以其水势迅疾斯须而
逝也旧志云源出福建光泽县大源官山东流百里
经火烧山折而北流受南乡三十六源水至中坑渡
入芗溪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513-0373a.png
  焦溪在铅山县南百馀步源出洋源山水色黄沾衣则
腐以灌溉不损物

  紫溪在铅山县西南四十里源出紫溪石垄六十里入
桐源又县西有双溪二水发源闽界循鸢山流入善
政乡山回溪合风气攸止明汪宗伯俊兄弟卜居大
学士李东阳为之歌曰双溪溪水清如玉却抱孤村
成一曲

  石溪在铅山县北三十五里源出泸水流为石溪又十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513-0373b.png
五里入傍罗水

  永丰溪在广丰县界发源福建建宁盘亭下流合玉溪
永平溪在广丰县东四十五里岸多杉木一名杉溪下
流合扈溪入永丰溪

  黄溪在兴安县十八都又峡口溪在五都有仙潭应祷
君迁潭在府城西五里又名五龙潭旧图经云每守佐
解任常祖饯于此因名或云潭上有君迁树

  古井潭在玉山县北二十五里其水清深下有石岩水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513-0373c.png
脉上通井渔者入水似闻龙吟之声又北二十五里
有落马潭源出三清山相近复有汪村潭

  重潭在弋阳县西南三里下通葛溪或云春时有鯸䱌
鱼沿流从南湖而上止于此潭

  武石潭在弋阳县东三十里有石雄踞溪浒溪流触石
汇为深潭汪氏世居其旁

  凿石潭在贵溪县西里许其涯有十二窍各大一尺深
大馀今名潭湾有鳊鲤等潭渔人以筏隔其上鱼不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513-0373d.png
相混

  横潭在贵溪县西四十里又西十里为鹰潭

  大王潭在铅山县西二十五里为信河最深澄处又善
政乡有七里潭在七里山之侧其深莫测旱祷辄雨

  仙灵潭在兴安县迎山下形如瓮相传通龙泉山仙潭
老虎滩在府城西十里开化乡滩势险恶故名府城西
八十里有钟石滩滩畔巨石如钟

  桃花滩在弋阳县西四十五里滩石缕错如桃花瓣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513-0374a.png
信义港在弋阳县东二十里源出福建邵武界下流入
葛溪方舆记云港旁土地饶沃人多信义故名

  禁港在贵溪县上清溪明永乐十四年遣官设醮放生
上自莲霞潭下自雷打石立石禁施网罟

  秋香源在贵溪县北地多桂树凉秋著花清香袭人
南源在兴安县葛源内四山高耸唐进士郑畋居此
白芒洲在贵溪县东一里旧产郁金香草谶云白芒洲
与羊洲连贵溪出状元县南有桂洲其阳与琵琶峰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513-0374b.png
对象暨云堂诸峰屏列于其阴明夏言先世所居也
顾璘诗云桂州亦有始请从先世起双溪何滔滔中
洲坦如砥

  南池在玉山县东岳行祠之东月出其光先照池上有
亭朱子颜曰天光云影今圮

  化生池在弋阳县龟峰山池上石壁三大字朱子所书
陆羽泉在府城北茶山寺以其土赤一名燕支井化雨
泉在钟灵讲院内泉味甘洌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513-0374c.png
  生生泉在府城察院公署内明嘉靖丙午馀姚翁大立
任江西恤刑掘泉以解疫病事详罗洪先碑记

  收泉在上饶学门之东明方豪作铭云高不谷卑不溢
井其井勿用幕

  默泉在玉山县暖水三山之麓产四足鱼蓄诸他池则
不活县南黄谷山有玉泉在福庆观内县东石马头
有寒泉

  万寿泉在弋阳县市北稍东唐陆羽尝品之以为信州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513-0374d.png
第三泉也

  跳珠泉在铅山县西里许泉涌如珠亦名小石井城西
又有胆泉出观音石可浸铁为铜县东二十五里瓢
泉形如瓢宋辛弃疾得而名之因赋水龙吟县南六
十里教场山有玉壶泉邑尉吴绍古所名亦类瓢状

  卓锡泉在广丰县北周安乡博山寺后唐韶国师遗迹
官井在府城阛阓坊又名义井宋嘉泰间义门郑安寿
修明万历癸巳翁元勋等再浚九井在高泉院内四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513-0375a.png
时不竭今止存佛殿前一井寺僧架辘轳其上取以
烹茗

  华峰龙井在玉山县南十五里有龙潜焉兴云则雨

  叠石龙井在弋阳县二十六都龙盘山

  圣井在贵溪县南龙虎山三井相连一井在绝顶人迹
罕到世传有龙居之投金铁重物则浮楮帛轻物则
沉苟不精洁盘旋而出受之必泛果实以酬水黝黑
中产异鱼雩者迎以致雨屡验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513-0375b.png
  义泉井在贵溪县南七十里当入闽要路里人涂氏凿
井引泉作亭其上真人张宇初题曰义井泉又南有
三台井三级相连四时不竭故名

  石井在铅山县北四里巨石间有窦涌泉汇为井上有
石龛覆之石文隐起错缕如莲花倒生县多胆水味
涩此独甘日夜流不竭溉田数百顷旧名玉洞泉又
有碧玉慈济醒心诸名唐光启中赐额名石井朱子
诗一窦阴风万斛泉新秋曾此弄清涟人言湛碧深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513-0375c.png
无底只恐潜通小有天通判军州洪刍记以为余习
庐山泉石之胜如开先之瀑布栖贤之三峡康王之
谷帘卧龙之悬水缟练飞而雷霆吼可谓壮观矣然
其泓澄渟蓄满而不溢若石井比者无有也

  葡萄井在铅山县西三十里汭口街昔有葡萄生井上
蔓延街里明洪武间塞

  七星井在广丰县城中宋邑民陈德礼开甃

  铜石井距兴安县治七十里在葛源横峰陂溪中水漫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513-0375d.png
井上相传昔有龙升于此窍通弋阳仙姑潭

  饶州府

  芝山在府城北一里为饶城主山高三十仞周回十馀
里登能仁寺阁可以眺望匡庐初名上素山唐龙朔
间刺史薛振于山得芝草三茎因改今名旁有五老
亭仙人石洞宋守范仲淹诗楼殿冠崔巍灵芝安在
哉又云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足以表其胜矣又
东为白兔岭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513-0376a.png
  荐福山在府城东三里滨东湖荐福寺碑唐欧阳询书
即俗所传雷轰荐福碑也戴叔伦尝读书寺中旧有
万松关百花洲茶园诸胜

  鸣山在府城灵芝门外元总管卜天璋移文山神捕虎
虎遂绝又有回会山旧为乾明寺今址建社稷坛桃
源山在治西南隅今为小教场城北五里千峰山建
有岳庙

  阁山在府城南十里上有白子高遗迹又名仙阁山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513-0376b.png
  博士山在府城北十里临博士湖高三十馀丈又北五
里为风雨山古之雩坛也

  马迹山在府城东北二十里道书第五十二福地晋王
遥炼丹处上有丹井药盂斗坛山石有迹如马蹄故
名范仲淹诗灵台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映明

  塔山在府城西十五里上有龙神庙俗呼龙王山明万
历乙巳知府叶云仍建塔其上又西十五里为尧山
相传尧时洚水避难者居其巅郡县释名云初州以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513-0376c.png
尧山为号又以地衍饶遂加食为饶相近有龙吼山

  莲荷山在府城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之如荷叶浮水
而向南十馀里为表恩山相传宋有徐旭者居此献
龙马恩封池州守故名又西南为强山两山特起滨
鄱湖界都昌境亦名狂山

  韩山在府城北六十里义仁乡有韩信祠遗址明葬淮
王于此改名大安山今山地变卖民犁为田矣又北
十里为望湖山危峰突耸可望鄱湖元吴澄诗山光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513-0376d.png
远映须眉润春气浓熏杖履香又北二十里为荆山

  八棱山在府城北义仁乡自逍遥山连延起伏八棱攒
峙故名又大景湖中有西山高可六七仞

  观山在府城北六十里松盖乡旧有列子观故名又府
城东北一百里有铁篮山传是列子采药处

  连山在府城西北一百里山高林郁云合即为雨候元
末项普略屯兵于此又西北为石步山有石室如堂
殿常有烟霭不可入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513-0377a.png
  鄱阳山在府城西北一百十五里鄱阳湖中初名力士
山亦名石印山唐改今名

  独角山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独山高二十丈
峭石濒湖唐王德琏记常有独角兽居此故名相近
有百福山又西北二十里为大小岩山北曰大岩南
曰小岩两岩对峙高插云表一名密岩山自大岩分
支向西南者为黄金山高四十仞界接都昌又西北
十里为浩山高数百仞周回百馀里界连彭泽建德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513-0377b.png
  论石山在府城北一百四十里宋李迪翁凿山开道论
石计功故名相近有登科山宋江汝钦登第名以旌


  巍石山在府城东九十里又名狮子山有龙居寺宋岳
飞诗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又东十里为郭璞山
盘亘五十里东抵乐平界为鄱阳群山之冠相传郭
璞寓此一名鄡阳山

  逍遥山在府城北一百五十里松盖乡自鹰巢分支折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513-0377c.png
西南而来高四十馀仞盘根七八里东一支为南山
西一支为集云山南而曲岛八棱诸山皆由此发胍

  神峰山在府城东一百八十里亦自鹰巢发脉由西折
东盘纡六七里又东十里有紫城山自淡竹岭发脉
而来南折而东盘亘十馀里高百馀仞

  万斛山在府城东北一百七十里一名礼城山东界乐
平北接浮梁又东北二十里为交椅山形如交椅故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513-0377d.png
  万春山在馀干县东北七十里两峰峭拔中有天池水
清而甘县之镇山也其望为李梅山在县西南八十
里高百丈初名平原峰又名贞女峰五代时有李岐
梅用者从章嵩游其上后俱显故名嵩所居有云峰
斋铁心庵俱废

  冠山在馀干县治东平地崛起巍然如冠一名双覆峰
又名羊角峰上多奇树怪石前瞰琵琶洲相传唐陆
羽于此煮茶有龙泉池云风堂乘风亭今废有东冈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513-0378a.png
书院祀朱子及赵汝愚昆弟县东五里有冕山相传
隋末林士弘保馀干敌至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
故名免后人因吴楚冠冕之语易曰冕山

  玉马山在馀干县南其下有白石如马俗号白马山

  支机山在馀干县东二十五里晋处士支机隐此

  黄檗山在馀干县东南八十里宋尚书汤汉读书其上
称小庐山山后有龙井岁旱祷之有梁僧曹晞坐禅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513-0378b.png
  藏山在馀干县西里许上有梅岩宋赵汝愚读书处稍
西有神仙窝蛮王墓溪山风雨亭县西南三十里有
雕峰山汝愚葬处也

  五彩山在馀干县西南八十里战国时吴申自鄱阳徙
居生子芮五色云见故名山接东乡县界

  洪崖山在馀干县西北六十里濒鄱阳湖唐张氲炼丹
处有丹井遗迹

  康郎山在馀干县西北八十里鄱阳湖中旧云康氏居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513-0378c.png
之一名抗浪山谓能抗风涛也讹曰康郎明初建忠
臣庙于其上有祠记见艺文

  石虹山在馀十县北十里横石跨水文彩若虹有石室
甚广旁列石障如屏风刻古篆八十三字久莫能辨
旧有仙子棋盘机车之属今迹俱湮

  武陵山在馀干县东北三十里临大湖汉书作武林元
末兵起吴宏立营其上名武陵营山下有溪为武陵
塘俗名后溪明黄宗厚诗武陵溪水浩无涯故址荒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513-0378d.png
营尽土花

  康山在乐平县东五里乃县之主山其麓康氏居此一
名东山又县东有登高山元朱公迁诗云气阴阴隔
树亭身凭高处眼双明县西吴溪山山有石室中有
石人石鼠

  翥山在乐平县东十里吴平彭绮在此又东十里为天
分山山石黑白相半故名

  王佐山在乐平县北五十里众山中特为苍秀土人呼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513-0379a.png
曰阳早山

  乌聊山在乐平县东北五十里山阳有龙停湖其东钓
台山仙女潭其西为鹅塘之盘石石下有潭曰大汾

  阳台山一名王大山在乐平县东五十里乐安乡明沐
国公英祖墓在焉又东十里为军山枕溪上有井唐
末五姓军保山捍寇因名宋张显诗乱石如群羊合
沓千里奔军山屹当前盘踞老虎蹲相近有芙蓉山
以状得名宋杨万里诗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513-0379b.png
高卷帘

  鹰鹄山在乐平县东七十里如鹄飞举旁有山如鹰将
击土人总呼鹰鹄山又东十里为崌山介饶徽间
与葛山相连两山之间岩穴甚奇向有李氏读书精
舍宋许钖诗东望不如西望好只缘身已出山中

  凤游山在乐平县东北八十里饶徽间一巨镇旧名浚
源唐改今名山麓有潮泉其出汹涌其收立涸

  乐平山在乐平县西南二十里有石似墨旧呼石墨山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513-0379c.png
亦唐代所更名也又县南四十里有利石山唐永徽
中取其石以供银冶又南二十里仙鹤山其下一池
三阜中阜有灵鹤观

  乳泉山在乐平县西北四十里下有石如研初名石研
岭唐贞观中西麓出乳泉天宝六载赐今名县北六
十里有鍊铜山唐置场冶铜天宝间赐名后洪水发
山倾为湖

  石城山在乐平县东南六十里一名仙人城中有会仙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513-0379d.png
洞宋少卿李常题曰丛玉李伯时画为图彭汝砺诗
有花开洞府春长在人会瀛洲夜未归之句又东南
十里为文山山势磅礴连广信之弋阳贵溪地多幽
险旧设官镇之

  青峰山在浮梁县溪东一里山色多青谶云青峰圆出
状元宋程瑀读书其上轩名壮图后果及第瑀诗为
问寺前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人

  王师山在浮梁县东五里宋朱貔孙居此有道人过云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513-0380a.png
兹山秀拔当出王者师后貔孙果拜太子谕德为度
宗师

  最高山在浮梁县南里许宋辛次膺寓此明隆庆五年
建塔其上以映学宫县北五里有孔阜山状类覆釜

  程山在浮梁县东六十里界连乐平即石吴山之麓也
陈时程灵洗之裔居此族既盛因呼程山

  芭蕉山在浮梁县东八十里翠巘插天望之有似蕉林
相近者为鹿角山其地沃润县东北七十里与芭蕉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513-0380b.png
山对峙者为白石山瀑布一泻千丈其南有龙井旱
祷必应

  张公山在浮梁县东一百里鄱江发源之地

  九英山在浮梁县南五十里唐宁赓有九子据此以禦
黄巢因名山曰九英又南十里为石门山宋尚书彭
汝砺读书处旁有龙池

  同瞻山在浮梁县东南四十里山高而秀人所具瞻其
支为山枣岭卢岭最峻者为蒙岭东为黄山北为瓦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513-0380c.png
屋山寒岭方沂诗有披衣晓起度同瞻红湿马蹄花
外雨之句

  大游小游山在浮梁县东南六十里高越诸山竹木荫


  阳府山在浮梁县西二十五里景德镇峭立溪侧地暖
少雪物皆早秀下有阳府寺泉石幽胜

  万户山在浮梁县西三十里西兴乡奇秀耸拔相传晋
郭璞云当有封万户者出后宋程节应之其东为金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513-0380d.png
鱼山程节之祖业渔其下有异人指其卧榻曰葬此
子孙当为望族后节与弟筠及子邻俱显山下有金
鱼滩

  石鼓山在浮梁县北三十里有石望之如鼓又北十里
为明堂山宋僧佛印生此又有红鹤山一名红杏山
又北二十里为黄连山建师港之水源于此接德兴


  浮和山在浮梁县北二百里新定乡为饶池之间巨镇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513-0381a.png
邓公山在德兴县东三里旧名银山唐总章初置场谶
云白鸠出银冶毕至宋白鸠双出山穴倾摧而银课
未除范仲淹知州事请罢之有诗云三出专城鬓已
霜一封奏罢邓公场

  天门山在德兴县西高二百馀丈下有怪石嶙峋横障
泊河诸水元余芑舒诗天阙常时瞻北极县图犹此
数西封

  岁寒山在德兴县西南二里宋至和间周冕卜居其上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513-0381b.png
镌岁寒二字于石壁人县东南二里有肯堂山宋乾
道间余敛子瀚重葺绣䌽堂朱子更颜肯堂因以名


  大小花山在德兴县南五里相传汉长沙王吴芮昔曾
隐居莳花其上相近有理旗山隐将山皆芮遗迹也

  将坑山在德兴县东南七里唐黄保灵因获黄巢馀党
铭其山以旌功

  南山在德兴县东二十里宋李华读书于此又东十里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513-0381c.png
为箬坑丁山宋姜夔隐居读书之所

  洪雅山在德兴县西北五里宋县丞王贵行西蜀洪雅
人义不仕元赴天门水死子石泉奉柩卜葬于此因


  大茅山在德兴县东南一百里千峰万嶂为一方之镇
明知府陈策诗千峰倚空碧万嶂碍行云林深人迹
少鸡犬自相闻

  陇坑山在德兴县西南五十里有石状圆如月宋余安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513-0381d.png
行居其下号月石老人

  福泉山在德兴县西南八十里其上有天池涌泉不竭
飞瀑而下利灌溉因名福泉

  紫驼山在德兴县东南十八都其北有桂湖因以名村
县东二十三都有高湖山四围峭耸绝顶平旷可容
数千人元末里人张昭建寨于此又东界有少华山
群峰罗立跨饶信衢三州本名三清山隶广信玉山
县玉山乡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513-0382a.png
  玉真山在安仁县治后左右石址如钳顶有石壁镌字
曰玉真台朱子诗夙驾安仁道行行得此娱县治东
有张古山一名果老峰世传晋张徽修炼之所有小
丹池在上与果老峰颉颃者为挹仙岭上有亭

  华山在安仁县西北七里最奇秀类池州九华山故名
铁山在安仁县东十五里其石坚固乡人凿为碓硙之
器崒嵂高出者为荆盘山绵亘三十里当安仁贵溪
之冲上有花尖岭传是汉英布葬处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513-0382b.png
  凤凰山在安仁县南十五里形势起伏如凤相对者为
罗山又南二十五里有马冈山高百丈许形如覆釜

  吴山本名卢山在安仁县北二十里明正德三年姚源
寇起参政吴廷举立营于此又北五里为牛头山其
束有埽帚岭世传晋石敬纯为父复雠逐牛昌隐至
此山于马上斩其首尸不仆骑行五里许孕妇以埽
帚指之乃仆又县北五十里有蟠象山高数十丈形
如象蟠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513-0382c.png
  紫云山在安仁县西北三十里与馀干县白云山相接
其下水田若霞彩相映也

  招仙山在安仁县西南七十里孤峰屹立高出群山相
近者为积烟山宋安抚使陈羍与元兵战败入山自
刭死其山接东乡县界

  犁壁山在万年县东五里许四围突起盘旋如壁一名
挂榜山今名奇壁峰明参政吴廷举平姚源驻兵于
此有翠壁山头度岁阑之句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513-0382d.png
  武山在万年县东四十里接贵溪界上有真武庙

  古阳山在万年县西三里县北有木瓜障山距城约十
里其南麓即梁山坂明千户李俊剿贼于此遇害相
近有马耳山自马鞍山蜿蜒而来陡起两峰有石如
马耳状又县南有团湖山

  寅吉峰在府治东方故名高耸百仞根盘二十馀里

  南极峰在馀干县东南五十里明儒胡居仁讲道处石
螺峰在县西南五十里其阳有石室纹如螺宋隐者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513-0383a.png
萧释读书处释号螺峰

  石榴峰在浮梁县东南五里一名塔尖山

  五花峰在浮梁县东八十里五峰并峙亦名莲花峰又
县北一百里有双峰瀑布百丈望之若素练悬空

  杨梅峰在德兴县西南三十一都其峰高耸麓多杨梅
故名又东南二十三都有羊杙峰拔起百馀丈峰顶
有仙迹旱祷应焉

  吉泉峰在安仁县东北三十五里顶有三仙殿邑人汤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513-0383b.png
惟学诗秀色奠此邦奇形翥鸣鸟县北五十里有鹤
仙峰

  九龙峰在安仁县南六十里势连麈尾山其下平冈折
为九支岁旱应祷

  万年峰在万年县北十里壁立数百仞其南一支直至
北城接真武岭县之主山也因以名县县西北有奎
光峰

  龙岭在府城北九十里绵亘数里高四五仞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513-0383c.png
  南冲岭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自鸡鸣峰折东南而
来高百仞周回二十馀里元时为驿路相对者为封
路岭

  貊皮岭在馀干县南十五里岭下有石龟

  柯木岭在乐平县静理乡自乐平入鄱阳路松木岭在
永善乡自乐平入弋阳路剌门岭在金山乡自乐平
入德兴驿递所经

  夕阳岭在浮梁县东一百二十里相传蓝采和吹笛于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513-0383d.png
此旁为新岭岩岭县北一百六十里有梁和岭小北
港水源于此乃徽池之交

  万年岭在德兴县西南七十里昔宋康王由此入闽曾
驻跸其山因表曰万年

  黎浦岭在安仁县南五里县西南六十里有吴岭相传
长沙王吴芮与车王尝战于此其巅有洗马池县北
五十里有金竹岭其竹多黄碧色

  桃岭在万年县十一都明正德间知县陈揽为鄱阳丞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513-0384a.png
于此劫营胜贼

  雷冈在府城东北南和乡东曰大雷冈雷义所居西曰
小雷冈雷焕所居根盘六七里

  白鹿冈在府城东五十里相传唐永徽中张蒙逐白鹿
于此旧志又以德兴邓公山为隋驸马张蒙逐白鹿
之所后人指为银精变现奏立银场则去府城远矣

  福屯冈在馀干县南五里多石无草木

  七里冈在安仁县西南四十里其冈平旷周回约七里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513-0384b.png
月岩在乐平县北五十里郑氏世居其麓县东北九十
里洪岩高耸百馀丈盘亘四十馀里有天井岩桐木
岩风岩气岩惟洪岩最著山腰有石室南北相通其
中云气泉声四时不绝宋令王世辅有诗山下洪氏
世居之亦名洪源又有梅岩明邵宝游记云入洞门
阔十馀丈稍曲而左窿然如入室焉当承宇处石有
如笋者如菌者如珊瑚琅玕者累累下垂如将坠然
近壁处有石鳞辏号仙人田右行又如一室室之顶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513-0384c.png
垂石折盘如龙蛟之耳中一窍水滴注右折而行地
渐高有石如舟者如棋者地渐宽平如阶以升其上
盖揭钟悬益宏而虚如亭之状左右穴各一天光照
焉出之则山巅也

  洞灵岩在浮梁县东三十里有洞四曰庆云莲花含虚
张公又县之福西乡有仙石岩一名石佛岩

  滴乳岩在安仁县北五十里宋尚书汤汉未第时读书
其侧每晨岩下滴乳香一撮以供炉炷后汉没其乳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513-0384d.png
遂绝

  马祖岩在安仁县南六十里四山壁立如不可入岩前
洞壑幽深渐下数十丈仰观有隙如线名一线天岩
上有瀑泉飞下十馀丈岩间所构梵宇禅舍俱极幽
邃相传马祖道一于此卓钖故名县东南七十里有
仙岩岩半有穴二十四大小相对下有溪流渔人仰
视穴中有杵臼织机纺车银炉床匮仓板之类每占
其仓板开则岁丰闭则岁歉可望而不可即唐王贞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513-0385a.png
白六言诗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与广信贵
溪县连界

  水龙洞在浮梁县东四十里去凤游岩三里许山后有
二岩水从黄坛入注岩中潜行地下二里许复从山
前出其山蜿蜒起伏如龙高岭洞在仁寿乡地连徽
州黄巢之乱乡民据之有走马台双井泉元末兵起
李昌立寨守此

  管坊洞在安仁县南七十里群峰峭立其中深邃可容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513-0385b.png
万人有田可耕有铁门限及床灶之属又有云锦洞
相传汉张道陵修炼处宋王庭圭守饶有绝境逍遥
云锦洞之句

  姚源洞在万年县东门外一里许其洞深十五里两山
并峙林木蓊郁土田肥饶明正德间为盗据县由此
设都御史陈金平贼诗东乡事已姚源捷传报逢人
说后先

  龙舌嘴在府城新兴乡根盘二十馀里高四五丈许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513-0385c.png
蛇口石在浮梁县南三里屹抗河中石之西建浮屠县
北三里有会仙石在鉴潭之西壁立水际可坐十数
人又里仁乡有宝石一峙潭心一蹲沙际寿安乡有
龙睛石

  雷石在德兴县十都深潭中突起一石周围丈许相传
雷震而化又二十六都有梅花石去徐公潭半里许

  双鱼石在安仁县南三十里两石宛然若鱼溯流而上
俗传能坏陂堰因凿其首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513-0385d.png
  雄鸡石在万年县东源村螺旋峰下有石黑色屹立如
雄鸡状其上为罗仙庵

  鄱江在府城南门外一名长港会德兴浮梁徽州诸水
流经城东环城而西折北十馀里复分二支名双港
水水落时有石梁横亘为两岸过脉

  乐安江在乐平县南乐安乡故名源出徽州府芙蓉岭
流经德兴县会诸水入鄱江

  昌江在浮梁县南其水西流会诸溪水入鄱江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513-0386a.png
  安仁江在安仁县南源发广信界经县东南会白塔河
流经馀干入鄱湖

  新开河在府城西明崇祯间知府张有誉开此以厌火


  龙窟河在馀干县南十五里源出广信之兴业溪传有
白龙潜窟中时出为雨故名

  内河在乐平县治南自镪山而西分三支中支起康阜
为县治左支挟传贤塘水右支挟西塘水至县前二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513-0386b.png
水始合抱市西流号内河过庞公桥入乐安江

  白塔河在安仁县东南其源一发龙虎山一发金溪云
林麓至白塔二水合流四十里入安仁江

  竹屯河在万年县西源发西南诸山过厓山古羊山会
流成溪三十里达馀干古埠出大河滩高水浅稍旱
则舟楫难通又有殷河源出百丈岭汇诸源溪水以
通洎水

  鄱阳湖在府城鄱阳县西四十里馀见南昌府山川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513-0386c.png
  澹津湖在府城内一名市心湖虽浅不涸纳城中水由
大龙小龙二桥经德化桥穿城而合鄱江

  东湖在府城东又名督军湖番君吴芮习水战处西湖
在蠙洲门外又有北珠湖自东南至西北五十馀珠
湖在怀德乡

  市湖在馀干县治前中有越水风日清朗如镜如练不
与众水相混唐陆羽取以烹茶谓味似镜湖水也县
西有族亭湖因后汉张遐赠族亭候故名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513-0386d.png
  清湖在馀干县南安乐乡无源不流其深莫测大旱不
竭相传清则时平浊则乱元至正辛卯忽黄浊明年
果乱

  秧青湖在乐平县长城乡又有蛟湖在永丰乡

  怀蛟水在府城南相传其中有蛟五月五日郡人于此
竞渡唐刺史张栖真尝标孝经以示训又名孝经潭

  馀水在馀干县南会县之西南诸溪馀水故名以其三
道而入又名三馀水或曰吴楚越之馀水也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513-0387a.png
  瑞洪水在馀干县西北滨鄱湖有镇为闽粤百货所经

  冯田水在馀干县东北由张家港经沙港受万年古楼
埠水至黄塘受县东湖陈塘港水过珠湖受乐平浮
梁二水绕府城饶河口入鄱湖

  天宝水在浮梁县东源出同瞻山与彭充坞至程村合
流十五里至杨港三水总会为回军潭吴港潭尖石
潭又五里至臧湾纳江家山水

  桂湖桥水在浮梁县西源出画溪坞流经桂湖桥合洗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513-0387b.png
马桥水流六里至罗家滩入西河又合流十里出西
港口入景德镇大河

  历降水在浮梁县南出婺源长溪又一派出同瞻山之
阳在县北者为大北港水源出祁门历山

  洎水在德兴县东南十八都出洎山下西流百馀里至
县治前二十里至小港口入乐安江即乐平县之洎
川也水起处曰洎滩里故名洎水

  大溪水在德兴县北三十里源出江南徽州婺源县至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513-0387c.png
县境合寅港南部诸水自东而西至港口合洎水至
乐平县明口合长乐水至桐山港口合建节水

  蓝溪水在安仁县西其源有三一出卢山一出紫云岭
一出青山俱南流注安仁江

  九芝水在万年县南隅出自书源

  清溪在乐平县东八十里胡氏世居其旁宋慈湖杨简
书清溪字又县东有槎溪俗名流槎

  龙溪在德兴县东七都宋学士汪藻居此初名浮溪徽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513-0387d.png
宗赐名龙溪

  云锦溪在安仁县治前源出福建光泽县宋晁补之上
干越见滩水清见毫发其中石五色若可掇拾者从
县令借图志阅视溪曰云锦村曰玉石因有行尽江
南最远山却寻干越上清滩之句

  南溪在万年县源出岳原入殷河又南隅有环溪源出
南充诸山会九芝水

  钟潭在府城东北一百五十里梁大同间灵钟寺钟声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513-0388a.png
闻百里后取入朝扣之无声送还至此沉于潭

  龙潭在馀干县冕山之东龙冈之南德兴县东南二十
四都亦有龙潭岁旱祷雨辄应

  凤皇潭在乐平县丰乐乡河溪口

  银潭在德兴县东十里崖深数丈有眼直通山巅名龙
崖又县东金鸡潭相传樵者闻山谷间有声往视之
见五彩雉戛然长鸣诸雉惊飞坠潭石间又县东南
有吴王潭深净可鉴底有崖如屋宋张焘毁吴芮庙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513-0388b.png
投其像于江祝之曰随汝所止复祀之像溯流三里
许至此潭遂立为庙潭因名

  龙凤潭在万年县石下村距县七十馀里两山曲涧一
径深入潭广丈馀深不可测四山壁立上有瀑布飞
入潭中

  国朝康熙十年春旱知县王万鉴步祷潭侧甘霖立降
玉石涧在安仁县东去儒学百步许其水自合掌塘流
经通济二桥注安仁江县东二十里有乌石涧源出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0513-0388c.png
临川下流入白塔河

  蠙洲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相传唐时有大蚌产珠因


  螺蛳洲在府城东其南岸夹汀水最清隋梁文谦刺饶
日嗜此水后人思其廉因名清洁湾

  琵琶洲在馀干县治南水中拥沙成洲状如琵琶传为
梁萧王恺别业

  汰金洲在乐平县西十五里平沙临水先有麸金场开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0513-0388d.png
元后废

  唐家洲在安仁县治西捍蔽江口知县谢汝韶建天池
阁李华春建昆阳殿宏敞可游

  金鱼池在府城南隅相传梁萧王恢养鱼所流杯池在
府城西南千户所后宋范仲淹所凿又府西有白莲
池汇桃源山水元时总管段廷圭曾砌石桥于右落
照池在西门外阔九十步池内有走马埒

  天仙池在乐平县东北天仙观前静蛙池在永善乡披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0513-0389a.png
云阁下俗传宋相马廷鸾有剪纸枷禁蛙事

  龙泉池在浮梁县南六十里水极深岁旱投以楮镪有
鱼衔之而下即雨

  国朝康熙八年正月忽涸至底其下复有五穴皆深暗
不可测三日后水满如故

  化龙池在德兴县学东宋绍兴间凿明永乐初池开并
头莲次年登进士者三人县南七里有淬剑池相传
吴芮淬剑于此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0513-0389b.png
  龙池在万年县南五里上有石壁俯瞰江下一洞深八
丈许口稍狭相传龙穴其中大鱼每往朝之

  佛指泉在浮梁县西隅能仁寺前井底有石指其泉从
上涌出味甘洌冬夏不竭

  胆泉一在德兴县东银山下一在铜山下相传以泉浸
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其屑煅炼成铜后如法浸之不


  暖泉在德兴县二十三都新村坂明宣德间里人汪志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0513-0389c.png
宗夜梦神人告曰尔镘头㠑田下有黄金百斤明晨
携锄掘之甘泉涌出冬月热如釜水灌田数顷虽亢
旱不为灾又二十六都茅山之麓有温泉冬日如沸

  七星井在府城内范仲淹凿旧有七窍如北斗形今湮
龙女井在馀干县西南六十里相传杨吴时有蔡氏女
年十六父母欲嫁之女不从挞之因投井追之无迹
但见双履浮水上时以为龙女后岁旱辄祷焉

  剑井在浮梁县治东相传晋蔺真人卓剑处其水清洌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0513-0389d.png
大旱不竭又仁寿都有白水井水白如浆味甘村因
得名

  乌龙井在德兴县东兴宝坊其水澄泓四时不竭又县
东妙元观有丹井相传葛仙翁炼丹处余息斋诗神
光腾夜气馀润溉春茶

  吴公井在万年县东门外明参政吴廷举追贼至姚源
时冒暑病渴士卒患之乃具衣冠拜祝凿之遂得甘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0513-0390a.png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0513-0390b.png








  江西通志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