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WYG0743-00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卷六
大义第一道
问以左手掐穴令定法其地不动右手持针象其天而
运转也
对明于用针得左掐右持之妙知于法象参地静天动
之常且左右则分于阴阳天地则司于覆载左手掐穴
也令其定而不移所以法坤道之安静右手持针也欲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卷六
大义第一道
问以左手掐穴令定法其地不动右手持针象其天而
运转也
对明于用针得左掐右持之妙知于法象参地静天动
之常且左右则分于阴阳天地则司于覆载左手掐穴
也令其定而不移所以法坤道之安静右手持针也欲
卷六 第 1b 页 WYG0743-0069b.png
其动而不息所以象乾元之运行即左右言之则左欲
静而右欲动即动静论之则静法地而动法天行针用
刺合乾坤运止之功泻实补虚参天地损益之道机要
既得于心精微斯应于手诚以法则天地者谓之贤人
故针刺之法未尝或外于是矣经曰以左手掐穴令定
法其地不动右手持针象其天而运转也其意如此尝
谓一元既判则大道裂一而为三三才既分则圣人贯
三而为一论天地机缄之运无一而不合于人身言人
静而右欲动即动静论之则静法地而动法天行针用
刺合乾坤运止之功泻实补虚参天地损益之道机要
既得于心精微斯应于手诚以法则天地者谓之贤人
故针刺之法未尝或外于是矣经曰以左手掐穴令定
法其地不动右手持针象其天而运转也其意如此尝
谓一元既判则大道裂一而为三三才既分则圣人贯
三而为一论天地机缄之运无一而不合于人身言人
卷六 第 2a 页 WYG0743-0070a.png
身起止之常无一而不参于天地至于治病达精微之
妙行针候子午之法未有舍是理而外是道矣盖积阴
为地也阴主乎静故隤然守位而不移积阳为天也阳
主乎动故穹然运行而不息用针之妙则参乎阴阳之
性行刺之机则合乎动静之常以左手掐穴欲其定则
法乎地以右手持针欲其动则象乎天不法地之止静则
掐穴有偏侧之差不象天之旋动则行针有补泻之失
左则留神以掐穴固不可以或动右则存意以捻针尤
妙行针候子午之法未有舍是理而外是道矣盖积阴
为地也阴主乎静故隤然守位而不移积阳为天也阳
主乎动故穹然运行而不息用针之妙则参乎阴阳之
性行刺之机则合乎动静之常以左手掐穴欲其定则
法乎地以右手持针欲其动则象乎天不法地之止静则
掐穴有偏侧之差不象天之旋动则行针有补泻之失
左则留神以掐穴固不可以或动右则存意以捻针尤
卷六 第 2b 页 WYG0743-0070b.png
不可以或止不特此也施治之间法天地而损盈益亏
用针之际在人身而补虚泻实虚者补之则扶其不足
之气实者泻之则抑其有馀之邪虽假于毫芒之微取
于呼吸之顷或入疾而出徐或入徐而出疾其所以能
补能泻者自非首明于左掐右持之妙先法乎地静天
动之常则未闻其可也考之于经素问所谓应地之气
静而守位又曰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又曰补泻不失与
天地如一又下文曰右手存意捻针左手掐穴可重五
用针之际在人身而补虚泻实虚者补之则扶其不足
之气实者泻之则抑其有馀之邪虽假于毫芒之微取
于呼吸之顷或入疾而出徐或入徐而出疾其所以能
补能泻者自非首明于左掐右持之妙先法乎地静天
动之常则未闻其可也考之于经素问所谓应地之气
静而守位又曰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又曰补泻不失与
天地如一又下文曰右手存意捻针左手掐穴可重五
卷六 第 3a 页 WYG0743-0070c.png
两已来计其针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又经曰虚者徐
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是补即是观之自非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则不足以论用针之法也谨对
第二道
问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对病有浮沉刺必分其浅深之宜治皆合理谨无过其
气行之道盖邪之感受流变不同病之留止为证不一
浮则在于皮毛肌肉之间沉则在于筋脉骨髓之内浮
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是补即是观之自非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则不足以论用针之法也谨对
第二道
问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对病有浮沉刺必分其浅深之宜治皆合理谨无过其
气行之道盖邪之感受流变不同病之留止为证不一
浮则在于皮毛肌肉之间沉则在于筋脉骨髓之内浮
卷六 第 3b 页 WYG0743-0070d.png
则针之轻而当浅沉则刺之重而欲深远近随宜皆至
理而不可失浅深在志循气道而不可差于是无太过
内伤之患无不及外壅之愆自匪圣人得其针刺之要
则曷能论至于斯矣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
理无过其道其意如此原夫回生起死莫逃用刺之功
劫病愈疾岂外行针之妙审病情之流变既得于心明
针法之重轻斯应乎手如是则收功十全匪药物之能
及始可与言得针刺之道矣今也病有浮沉之异为工
理而不可失浅深在志循气道而不可差于是无太过
内伤之患无不及外壅之愆自匪圣人得其针刺之要
则曷能论至于斯矣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
理无过其道其意如此原夫回生起死莫逃用刺之功
劫病愈疾岂外行针之妙审病情之流变既得于心明
针法之重轻斯应乎手如是则收功十全匪药物之能
及始可与言得针刺之道矣今也病有浮沉之异为工
卷六 第 4a 页 WYG0743-0071a.png
不可以不明刺有浅深之殊用针不可以不达分皮毛
肌肉之受邪别筋脉骨髓之为病自骨髓而上至皮毛
则渐为之浮故刺亦随之而渐浅自皮毛而下至骨髓
则渐为之沉故针亦随之而渐深针毫毛腠理之间则
勿伤于皮刺皮肤形表之分则无伤于肉针肉不可以
伤脉刺脉谨勿以伤筋筋病刺筋而莫至于骨骨病刺
骨而勿中于髓如刺骨髓之类则失之于太深如针肉
至皮之属则失之于太浅太深者谓之太过故损于荣
肌肉之受邪别筋脉骨髓之为病自骨髓而上至皮毛
则渐为之浮故刺亦随之而渐浅自皮毛而下至骨髓
则渐为之沉故针亦随之而渐深针毫毛腠理之间则
勿伤于皮刺皮肤形表之分则无伤于肉针肉不可以
伤脉刺脉谨勿以伤筋筋病刺筋而莫至于骨骨病刺
骨而勿中于髓如刺骨髓之类则失之于太深如针肉
至皮之属则失之于太浅太深者谓之太过故损于荣
卷六 第 4b 页 WYG0743-0071b.png
卫而邪气内伤太浅者谓之不及故益于他气而荣卫
外壅浮则刺浅至病所而得其宜沉则刺深及病处而
合其理各随其浅深之源无过其气行之道故圣人告
戒若其浅深不得反为邪气内贼者诚欲勉其存心于
针刺之法而无毫发之差而后已何以明之经曰浅深
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又下文曰过之则内伤不及
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
反生大病即此推之医道固甚难而针法尤不易苟非
外壅浮则刺浅至病所而得其宜沉则刺深及病处而
合其理各随其浅深之源无过其气行之道故圣人告
戒若其浅深不得反为邪气内贼者诚欲勉其存心于
针刺之法而无毫发之差而后已何以明之经曰浅深
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又下文曰过之则内伤不及
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
反生大病即此推之医道固甚难而针法尤不易苟非
卷六 第 5a 页 WYG0743-0071c.png
心谛手巧者岂足以知此哉谨对
又大义第一道
问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则是补补泻
之法一依此也
对审虚实之病故用针有疾徐之不同论补泻之法在
良工能遵守而不易盖精气夺者谓之虚则当补邪气
盛者谓之实则当泻且夫下针徐而出针疾也故先徐
则不扰于真后疾则不走于气下针急而出针缓也故
又大义第一道
问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则是补补泻
之法一依此也
对审虚实之病故用针有疾徐之不同论补泻之法在
良工能遵守而不易盖精气夺者谓之虚则当补邪气
盛者谓之实则当泻且夫下针徐而出针疾也故先徐
则不扰于真后疾则不走于气下针急而出针缓也故
卷六 第 5b 页 WYG0743-0071d.png
先急则可决于邪后缓则可引于气徐而掣针故徐即
是其泻疾而掣针故疾即是其补虚者补之真气渐复
而自全实者泻之邪气既除而自治所以随气虚实而
用针既分徐疾之有异依此补泻而治病斯明法守而
不易矣经曰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
是补补泻之法一依此也其意若此尝谓病證多端初
不外于虚实针刺异法皆不越于补泻在于人身也有
补虚泻实之异宜法于天地也有损盈益亏之常道明
是其泻疾而掣针故疾即是其补虚者补之真气渐复
而自全实者泻之邪气既除而自治所以随气虚实而
用针既分徐疾之有异依此补泻而治病斯明法守而
不易矣经曰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
是补补泻之法一依此也其意若此尝谓病證多端初
不外于虚实针刺异法皆不越于补泻在于人身也有
补虚泻实之异宜法于天地也有损盈益亏之常道明
卷六 第 6a 页 WYG0743-0072a.png
于此者万举万全无实实虚虚之过也今也审虚实受
病之机明补泻疾徐之要皆前贤得针刺之妙其法盖
本乎此纵后学有智巧之能其用亦不外乎此且虚乃
精之不足实为邪之有馀虚则当补用针者先徐而后
疾实则当泻用刺者先疾而后徐缓而入针俾经络安
宁而不扰疾而出针使真气秘固而不离兹所以谓之
补焉急而下针致经络通畅而不塞徐而掣针令病气
引泄而不绝兹所以谓之泻焉徐即是泻以其出针之
病之机明补泻疾徐之要皆前贤得针刺之妙其法盖
本乎此纵后学有智巧之能其用亦不外乎此且虚乃
精之不足实为邪之有馀虚则当补用针者先徐而后
疾实则当泻用刺者先疾而后徐缓而入针俾经络安
宁而不扰疾而出针使真气秘固而不离兹所以谓之
补焉急而下针致经络通畅而不塞徐而掣针令病气
引泄而不绝兹所以谓之泻焉徐即是泻以其出针之
卷六 第 6b 页 WYG0743-0072b.png
缓疾即是补以其出针之速虚而当补也故不可以疾
而徐实而当泻也亦不可以徐而疾然则用针虽一施
治则二故圣人以疾徐先后之序为治法补泻之机殆
贻后世遵守而不可易也下文曰计其针如转如不转
徐徐下觉痛即可重二两若不觉以经下之入人荣至
卫至病得气如鲔鱼食钓即得其病气也量其轻重以
经取之名曰疾徐至病得气欲出针时子午缓缓而出
令引病气不绝名曰徐也既引气多一向无补名之曰
而徐实而当泻也亦不可以徐而疾然则用针虽一施
治则二故圣人以疾徐先后之序为治法补泻之机殆
贻后世遵守而不可易也下文曰计其针如转如不转
徐徐下觉痛即可重二两若不觉以经下之入人荣至
卫至病得气如鲔鱼食钓即得其病气也量其轻重以
经取之名曰疾徐至病得气欲出针时子午缓缓而出
令引病气不绝名曰徐也既引气多一向无补名之曰
卷六 第 7a 页 WYG0743-0072c.png
泻之法一依如此而不违损益之功无过其道而不失
又况出针而徐按手而疾此亦谓之补出针而疾按手
而缓此亦谓之泻所以圣人取疾徐之先后为刺法之
补泻候气于子午者诚得针刺之大要矣又内经针解
篇曰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
疾出针而徐按之又曰补泻不失与天地如一由是推
之先圣立用针之法以为后世学者之权衡谨对
第二道
又况出针而徐按手而疾此亦谓之补出针而疾按手
而缓此亦谓之泻所以圣人取疾徐之先后为刺法之
补泻候气于子午者诚得针刺之大要矣又内经针解
篇曰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
疾出针而徐按之又曰补泻不失与天地如一由是推
之先圣立用针之法以为后世学者之权衡谨对
第二道
卷六 第 7b 页 WYG0743-0072d.png
问若经脉之间针灸病已
对在经脉之间既有以受其邪凭针灸之功斯能以己
其病盖手有阴阳之六经足有阴阳之六脉行血气而
运于周身通阴阳而循于遍体虚则感邪舍于经隧之
间非药物之所宜隙则受病留于脉道之分非汤剂
而可及施于针刺故邪随呼吸而易除用其灸𤋲故病
因火力而遂已是知经脉之病不施针灸而愈者几希
矣经曰若在经脉之间针灸病已其意如此夫病有表
对在经脉之间既有以受其邪凭针灸之功斯能以己
其病盖手有阴阳之六经足有阴阳之六脉行血气而
运于周身通阴阳而循于遍体虚则感邪舍于经隧之
间非药物之所宜隙则受病留于脉道之分非汤剂
而可及施于针刺故邪随呼吸而易除用其灸𤋲故病
因火力而遂已是知经脉之病不施针灸而愈者几希
矣经曰若在经脉之间针灸病已其意如此夫病有表
卷六 第 8a 页 WYG0743-0073a.png
里之證治有内外之法内者内治而病无不瘳外者外
治而疾无不愈如肠胃之病则在乎内必以药物而内
和如经脉之疾则在乎外必以针灸而外取惟能明此
斯可坐收十全之功矣且夫太阴少阴厥阴者三阴之
经太阳少阳阳明者三阳之脉手有六经行血气而纲
维于体足有六脉通阴阳而贯络于身随所虚之经隧
受所感之外邪舍于其间而内不得通留于其内而外
不得泄非肠胃之病而药饵不能及非脏腑之邪而汤
治而疾无不愈如肠胃之病则在乎内必以药物而内
和如经脉之疾则在乎外必以针灸而外取惟能明此
斯可坐收十全之功矣且夫太阴少阴厥阴者三阴之
经太阳少阳阳明者三阳之脉手有六经行血气而纲
维于体足有六脉通阴阳而贯络于身随所虚之经隧
受所感之外邪舍于其间而内不得通留于其内而外
不得泄非肠胃之病而药饵不能及非脏腑之邪而汤
卷六 第 8b 页 WYG0743-0073b.png
液莫能去善治者随其经而行针能疗者取其穴而灼
艾如病在手经之太阴必取之以肺俞如邪在足经之
太阴必取之以脾穴针刺之法借毫锋而引达诸经灸
𤋲之宜资火力而速透诸脉在经之病得其刺而乃除
留脉之邪因其灸而自释脏腑内列而会通六合经脉
外行而各从其处圣人灸刺而治经脉者是明以外治
外之法也经曰经脉者行血气而通阴阳又曰经有十
二络有十五又曰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
艾如病在手经之太阴必取之以肺俞如邪在足经之
太阴必取之以脾穴针刺之法借毫锋而引达诸经灸
𤋲之宜资火力而速透诸脉在经之病得其刺而乃除
留脉之邪因其灸而自释脏腑内列而会通六合经脉
外行而各从其处圣人灸刺而治经脉者是明以外治
外之法也经曰经脉者行血气而通阴阳又曰经有十
二络有十五又曰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
卷六 第 9a 页 WYG0743-0073c.png
处名又曰外者外治是知圣人因其外之有病而立其
治外之法则世无不愈之患矣谨对
第三道
问春刺井夏刺荣
对脏舍受病因春夏而所感不同刺法随宜取井荣而
为治各异且肝属木而旺于三春心属火而旺于九夏
井者木也故始生所出而应于肝经荣者火也故出流
所聚而应于心脏春序受邪而在肝故春必刺于井而
治外之法则世无不愈之患矣谨对
第三道
问春刺井夏刺荣
对脏舍受病因春夏而所感不同刺法随宜取井荣而
为治各异且肝属木而旺于三春心属火而旺于九夏
井者木也故始生所出而应于肝经荣者火也故出流
所聚而应于心脏春序受邪而在肝故春必刺于井而
卷六 第 9b 页 WYG0743-0073d.png
所出为井也夏令感邪而在心故夏必刺于荣而所流
为荣也是知病以时而受针以要而取所以圣人审春
夏之异刺有春刺井夏刺荣之法矣经曰春刺井夏刺
荣其意若此且夫人有五脏而法于五行脏应五行而
旺于四序邪气或侵故伤于主时之脏针法或用故随
于气应之穴审春夏秋冬之异取井荣经络之殊各随
脏脉之所宜参符时序之所在矣盖脏气之行若泉源
而不息经脉之注如川流而无穷腑脏各有其井故井
为荣也是知病以时而受针以要而取所以圣人审春
夏之异刺有春刺井夏刺荣之法矣经曰春刺井夏刺
荣其意若此且夫人有五脏而法于五行脏应五行而
旺于四序邪气或侵故伤于主时之脏针法或用故随
于气应之穴审春夏秋冬之异取井荣经络之殊各随
脏脉之所宜参符时序之所在矣盖脏气之行若泉源
而不息经脉之注如川流而无穷腑脏各有其井故井
卷六 第 10a 页 WYG0743-0074a.png
者气之所出脏腑各有其荣故荣者气之所流出则象
于始生故井乃属于肝木流乃法于止聚故荣乃属于
心火时届于春乘春感邪则病在于肝故刺必取乎井
令当于夏乘夏受邪则疾在于心故针必取乎荣邪之
所伤于人者固不同治之所在于我者亦不一观其色
青其臭臊之类必知病之在肝者无疑说察其色赤及
臭焦之属必知疾之在心者有定论春刺井以通肝则
肝邪自释夏刺荣以通心则心病自退苟病不分于春
于始生故井乃属于肝木流乃法于止聚故荣乃属于
心火时届于春乘春感邪则病在于肝故刺必取乎井
令当于夏乘夏受邪则疾在于心故针必取乎荣邪之
所伤于人者固不同治之所在于我者亦不一观其色
青其臭臊之类必知病之在肝者无疑说察其色赤及
臭焦之属必知疾之在心者有定论春刺井以通肝则
肝邪自释夏刺荣以通心则心病自退苟病不分于春
卷六 第 10b 页 WYG0743-0074b.png
夏刺不别于井荣欲其劫病安可得乎何则经所出为
井所流为荣又曰井者木也荣者火也又下文曰春刺
井者邪在肝夏刺荣者邪在心又曰假令肝病色青者
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
也其病众多不可尽言也由是推之用针之法则在变
通固不可执于一定之论矣谨对
假令论方义一道
问假令太平圣惠方载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
井所流为荣又曰井者木也荣者火也又下文曰春刺
井者邪在肝夏刺荣者邪在心又曰假令肝病色青者
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
也其病众多不可尽言也由是推之用针之法则在变
通固不可执于一定之论矣谨对
假令论方义一道
问假令太平圣惠方载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
卷六 第 11a 页 WYG0743-0074c.png
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差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
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
木火内伤吐血枳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
切详灸𤋲之法特忌以八木之火而不忌他木之火者
何耶况不避忌而用之则所生之病又各不同大抵古
人著书而告戒必有深意而存焉请论而毋略
对劫病之法当以灸而为先灼艾之术必以火而成效
盖灸则助阳而消阴火则透经而行络明其要旨也资
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
木火内伤吐血枳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
切详灸𤋲之法特忌以八木之火而不忌他木之火者
何耶况不避忌而用之则所生之病又各不同大抵古
人著书而告戒必有深意而存焉请论而毋略
对劫病之法当以灸而为先灼艾之术必以火而成效
盖灸则助阳而消阴火则透经而行络明其要旨也资
卷六 第 11b 页 WYG0743-0074d.png
火力以去其病昧于避忌也因火气以增其疾所以圣
人取灯烛之火者欲其润而无忌古法避八般木火切
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差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
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
木火内伤吐血枳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
窃详灸𤋲之法特忌以八木之火而不忌他木之火者
何耶况不避忌而用之则所生之病又各不同大抵古
人著书而告戒必有深意而存焉请详论而毋略大哉
人取灯烛之火者欲其润而无忌古法避八般木火切
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差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
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
木火内伤吐血枳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
窃详灸𤋲之法特忌以八木之火而不忌他木之火者
何耶况不避忌而用之则所生之病又各不同大抵古
人著书而告戒必有深意而存焉请详论而毋略大哉
卷六 第 12a 页 WYG0743-0075a.png
先圣之奥旨愚虽不敏姑以管见而论之尝谓立身之
道济物居先保寿之宜治病为要草木有蠲痾之力针
灸有劫病之功得其宜则万举万全乖其宜则变证百
出是以灸𤋲之法尤当知其所宜而避其所忌也谓如
病在经络邪传脏腑或阴邪之有馀或阳气之暴脱非
针药之可及须灸艾之取效所以圣人求民之瘼恤民
之隐穷流注之要妙陈穴道之根元立其灸法之书矣
夫灸者取其腧穴𤋲者灼之以艾火其所以成效获验
道济物居先保寿之宜治病为要草木有蠲痾之力针
灸有劫病之功得其宜则万举万全乖其宜则变证百
出是以灸𤋲之法尤当知其所宜而避其所忌也谓如
病在经络邪传脏腑或阴邪之有馀或阳气之暴脱非
针药之可及须灸艾之取效所以圣人求民之瘼恤民
之隐穷流注之要妙陈穴道之根元立其灸法之书矣
夫灸者取其腧穴𤋲者灼之以艾火其所以成效获验
卷六 第 12b 页 WYG0743-0075b.png
者无非火力而已至于点穴之际固不可以或差及其
用火之时尤不可以不谨古之立法以火灸病而有八
般木火之忌者松柏竹榆桑枣枳橘之谓也诚哉圣人
之垂戒岂无所自而然乎且木感五气而生色随五脏
而应如草有五芝各以色而合五脏石有五脂亦以类
而归五宫皆同声而相应同气而相求实物理之自然
也柏木者色赤而通于心脏竹木者色青而达于肝宫
榆木性滑而类水故合于肾桑木色黄而象土故合于
用火之时尤不可以不谨古之立法以火灸病而有八
般木火之忌者松柏竹榆桑枣枳橘之谓也诚哉圣人
之垂戒岂无所自而然乎且木感五气而生色随五脏
而应如草有五芝各以色而合五脏石有五脂亦以类
而归五宫皆同声而相应同气而相求实物理之自然
也柏木者色赤而通于心脏竹木者色青而达于肝宫
榆木性滑而类水故合于肾桑木色黄而象土故合于
卷六 第 13a 页 WYG0743-0075c.png
脾枣木亦赤而通心枳木本白而通肺经曰东方青色
入通于肝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又曰中央黄色入
通于脾又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又曰肾者主水又本
草曰榆性滑利此其谓也以至松木易𤋲而火力轻僣
橘木辛散而火势炎烁虽无色类而相参亦自性用而
区别是故柏木通心也有伤神多汗之害竹木入肝也
有伤筋暗目之愆榆木入肾则伤骨而失志桑木入脾
则伤肉而肉枯枣木之赤亦取以通心故内伤而吐血
入通于肝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又曰中央黄色入
通于脾又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又曰肾者主水又本
草曰榆性滑利此其谓也以至松木易𤋲而火力轻僣
橘木辛散而火势炎烁虽无色类而相参亦自性用而
区别是故柏木通心也有伤神多汗之害竹木入肝也
有伤筋暗目之愆榆木入肾则伤骨而失志桑木入脾
则伤肉而肉枯枣木之赤亦取以通心故内伤而吐血
卷六 第 13b 页 WYG0743-0075d.png
者有之枳木之白本能以入肺故大伤于气脉者有之
经曰心藏神又曰入心为汗又曰心主血又曰肝之合
筋也又曰肝气通于目又曰肾之合骨也又曰肾藏精
与志又曰脾之合肉也又曰肺主气此其谓也与夫松
火轻僣用之则灸疮难差而病势愈增橘火炎烁用之
则荣卫皆伤而经络俱损如是用八木之火者必有所
伤用他木之火者自无其损故特避八木而不避于他
木也火忌有八既所犯而不同病證多端故所生而亦
经曰心藏神又曰入心为汗又曰心主血又曰肝之合
筋也又曰肝气通于目又曰肾之合骨也又曰肾藏精
与志又曰脾之合肉也又曰肺主气此其谓也与夫松
火轻僣用之则灸疮难差而病势愈增橘火炎烁用之
则荣卫皆伤而经络俱损如是用八木之火者必有所
伤用他木之火者自无其损故特避八木而不避于他
木也火忌有八既所犯而不同病證多端故所生而亦
卷六 第 14a 页 WYG0743-0076a.png
异随其所犯之木火显其所伤之病證也所以圣人有
曰如无木火者惧其或犯于八木之火矣故古人取之
以日光之火后世用以灯烛之火一则愈病而无忌一
则润疮而不疼吁先圣立法而告戒后世者可谓至矣
为工者乌可轻忽而不谨乎谨对
又假令法第一道
问假令呕吐候目即节气当得何脉本因是何脏腑受
病发何形候即今宜用是何腧穴针灸设有变动又当
曰如无木火者惧其或犯于八木之火矣故古人取之
以日光之火后世用以灯烛之火一则愈病而无忌一
则润疮而不疼吁先圣立法而告戒后世者可谓至矣
为工者乌可轻忽而不谨乎谨对
又假令法第一道
问假令呕吐候目即节气当得何脉本因是何脏腑受
病发何形候即今宜用是何腧穴针灸设有变动又当
卷六 第 14b 页 WYG0743-0076b.png
随脉如何治疗各须引本经为證仍具铜人腧穴针经
随轻重脉属经络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穴
为对
对脾胃虚弱既受风寒之邪仓廪乖和斯为呕吐之病
盖水谷假胃而包容饮食资脾而播化胃腑一弱致风
邪以乘凌脾脏一虚使外邪而入客膈间则停于宿食
胃内则积于久寒致水谷之海而乖于受纳使仓廪之
本而失于腐消呕则因是而生吐亦于斯而作故呕吐
随轻重脉属经络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穴
为对
对脾胃虚弱既受风寒之邪仓廪乖和斯为呕吐之病
盖水谷假胃而包容饮食资脾而播化胃腑一弱致风
邪以乘凌脾脏一虚使外邪而入客膈间则停于宿食
胃内则积于久寒致水谷之海而乖于受纳使仓廪之
本而失于腐消呕则因是而生吐亦于斯而作故呕吐
卷六 第 15a 页 WYG0743-0076c.png
之病良由此矣目即三春届时盛德在木万物始生而
未盛六脉濡弱而兼长故为应时之脉乃曰平人之诊
今也不然寸脉见紧急之形尺脉彰蹇涩之象斯为呕
吐之脉也经曰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本因
脾脏不足胃腑亏感于风寒之邪停于宿留之饮故其
状气长太息心常澹澹胸中有如烦之愆膈内有痞满
之咎或大便之闭难或脏腑之溏泄原其所以皆呕吐
气虚之使然也巢氏曰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
未盛六脉濡弱而兼长故为应时之脉乃曰平人之诊
今也不然寸脉见紧急之形尺脉彰蹇涩之象斯为呕
吐之脉也经曰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本因
脾脏不足胃腑亏感于风寒之邪停于宿留之饮故其
状气长太息心常澹澹胸中有如烦之愆膈内有痞满
之咎或大便之闭难或脏腑之溏泄原其所以皆呕吐
气虚之使然也巢氏曰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
卷六 第 15b 页 WYG0743-0076d.png
邪所为也若风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
呕而吐其状长太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
溏泄变其候详其病而尚轻传其病而未久宜针灸云
门之穴去其风寒之邪补于脾胃之气则呕吐之疾可
得而愈也设若服药不对求治失时俾荣卫之俱虚致
水谷之不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坚形体寒热
则知其病变为胃反之候也巢氏曰荣卫俱虚其血气
不足停水积食在胃脘则脏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则宿
呕而吐其状长太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
溏泄变其候详其病而尚轻传其病而未久宜针灸云
门之穴去其风寒之邪补于脾胃之气则呕吐之疾可
得而愈也设若服药不对求治失时俾荣卫之俱虚致
水谷之不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坚形体寒热
则知其病变为胃反之候也巢氏曰荣卫俱虚其血气
不足停水积食在胃脘则脏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则宿
卷六 第 16a 页 WYG0743-0077a.png
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
下牢大如杯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即吐复持其脉弦紧
者胃反之脉也经曰其脉弦而紧弦则为虚紧则为寒
虚寒相搏故食已即吐名曰胃反也再详其證病则出
于呕吐名则谓之胃反针灸云门而不可及故当取其
中脘之穴使寒邪散释脾胃充盛水谷得腐化之宜饮
食无反吐之咎乃知其针灸之效也谨按铜人腧穴针
经脉属经络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穴附之
下牢大如杯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即吐复持其脉弦紧
者胃反之脉也经曰其脉弦而紧弦则为虚紧则为寒
虚寒相搏故食已即吐名曰胃反也再详其證病则出
于呕吐名则谓之胃反针灸云门而不可及故当取其
中脘之穴使寒邪散释脾胃充盛水谷得腐化之宜饮
食无反吐之咎乃知其针灸之效也谨按铜人腧穴针
经脉属经络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穴附之
卷六 第 16b 页 WYG0743-0077b.png
于后
治假令呕吐候针灸云门穴法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
气户两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是穴足太
阴脉气所发治呕逆右其穴宜针灸七分灸五壮若深
令人气逆
治假令变证胃反候针灸中脘穴法 中脘一穴在太
仓是胃之幕在上脘下一寸是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
所主任脉之会主治心匿不能食反胃右其穴宜针八
治假令呕吐候针灸云门穴法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
气户两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是穴足太
阴脉气所发治呕逆右其穴宜针灸七分灸五壮若深
令人气逆
治假令变证胃反候针灸中脘穴法 中脘一穴在太
仓是胃之幕在上脘下一寸是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
所主任脉之会主治心匿不能食反胃右其穴宜针八
卷六 第 17a 页 WYG0743-0077c.png
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亦良日灸二七壮至四百
壮止忌猪鱼生冷酒面毒食生菜醋滑等物谨对
第二道
问假令头面风候目即节气当得何脉本因是何脏腑
受病发何形候即今宜用是何腧穴针灸设有变动又
当随脉如何治疗各须引本经为證仍具铜人腧穴针
经随轻重脉属经络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
穴为对
壮止忌猪鱼生冷酒面毒食生菜醋滑等物谨对
第二道
问假令头面风候目即节气当得何脉本因是何脏腑
受病发何形候即今宜用是何腧穴针灸设有变动又
当随脉如何治疗各须引本经为證仍具铜人腧穴针
经随轻重脉属经络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
穴为对
卷六 第 17b 页 WYG0743-0077d.png
对阳经上行既走于头面之部腠理外弱必受于风阳
之邪盖头为诸阳之会面乃至阳之宗因形体而亏虚
致风邪而入客风则喜伤于阳经上则先受于风气其
状也恶风多汗本阳气之偏虚其候也精明作痛由邪
正之相搏此所以谓之头面风矣目即时当春令序届
发陈应阳气之渐升在物汇之始育脉见宽虚之形诊
兼软弱之象斯为顺时之弦脉矣今反诊得寸口之脉
而阴阳互见关前之部而表里相乘乃为头面风之脉
之邪盖头为诸阳之会面乃至阳之宗因形体而亏虚
致风邪而入客风则喜伤于阳经上则先受于风气其
状也恶风多汗本阳气之偏虚其候也精明作痛由邪
正之相搏此所以谓之头面风矣目即时当春令序届
发陈应阳气之渐升在物汇之始育脉见宽虚之形诊
兼软弱之象斯为顺时之弦脉矣今反诊得寸口之脉
而阴阳互见关前之部而表里相乘乃为头面风之脉
卷六 第 18a 页 WYG0743-0078a.png
矣经曰诊其脉寸口阴阳表里互相乘如风在首有因
运动劳役有因新沐未乾阳气发泄腠理空疏致阳经
之受风使头面之为病其状则多汗恶风甚则头痛者
是也巢氏曰头面风者是体虚诸阳经脉为风所乘也
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
受风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又新
沐中风则为首风者也详其病而尚浅受于邪而未深
宜针灸上星之穴使风邪而散释致头面而病愈斯为
运动劳役有因新沐未乾阳气发泄腠理空疏致阳经
之受风使头面之为病其状则多汗恶风甚则头痛者
是也巢氏曰头面风者是体虚诸阳经脉为风所乘也
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
受风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又新
沐中风则为首风者也详其病而尚浅受于邪而未深
宜针灸上星之穴使风邪而散释致头面而病愈斯为
卷六 第 18b 页 WYG0743-0078b.png
针灸之效也设若纵意违师隐忍冀差邪入脑户之间
病引目系之内故脑转而目系以急目急而运冒以生
则知病变为风头运矣巢氏曰风头运者由血气虚风
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血气与脉并上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逢身之虚则
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故成运也复切其
脉洪大而兼长者乃为应病之诊也经曰诊其脉洪大
而长者风运再详其證邪气入脑病势已深针灸上星
病引目系之内故脑转而目系以急目急而运冒以生
则知病变为风头运矣巢氏曰风头运者由血气虚风
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血气与脉并上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逢身之虚则
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故成运也复切其
脉洪大而兼长者乃为应病之诊也经曰诊其脉洪大
而长者风运再详其證邪气入脑病势已深针灸上星
卷六 第 19a 页 WYG0743-0078c.png
而不及故当刺其承光之穴去其在脑之邪愈其作运
之證斯为针刺之功矣谨按铜人腧穴针法脉属经络
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穴附之于右
治假令头面风候针灸上星穴法 上星一穴在额颅
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容豆是穴督脉气所发主
疗头风右其穴宜针入一分留十呼泻五吸针下气尽
更停针引之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不
宜多也
之證斯为针刺之功矣谨按铜人腧穴针法脉属经络
用针分寸补泻之法并灸壮数处穴附之于右
治假令头面风候针灸上星穴法 上星一穴在额颅
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容豆是穴督脉气所发主
疗头风右其穴宜针入一分留十呼泻五吸针下气尽
更停针引之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不
宜多也
卷六 第 19b 页 WYG0743-0078d.png
治假令变證风头运候针承光穴法 承光二穴在五
处后二寸是穴足太阳脉气所发主风头运痛右其穴
宜针入三分不可灸谨对
运气一道
问癸丑年五运六气所宜处方为对
对一元未判阴阳无自而可明两仪既分清浊从兹而
可见清阳辟上而为天故天则布于六气浊阴辟下而
为地故地则列于五行一上一下至神宰制于中一尊
处后二寸是穴足太阳脉气所发主风头运痛右其穴
宜针入三分不可灸谨对
运气一道
问癸丑年五运六气所宜处方为对
对一元未判阴阳无自而可明两仪既分清浊从兹而
可见清阳辟上而为天故天则布于六气浊阴辟下而
为地故地则列于五行一上一下至神宰制于中一尊
卷六 第 20a 页 WYG0743-0079a.png
一卑五运回薄于内运则有五随其化而统于年气则
有六因其岁而纪其步分司天在泉之殊别左右间气
之异至于有乖有和或过或减推岁运而攸分究年辰
而区别平和则物阜民康乖异则物衰民病要在先立
其年以明其气尔今观癸丑之年上见太阴湿土司天
中行少徵火运下临太阳寒水在泉是岁也火运统岁
运行阴干谓之不及之年命曰伏明之纪是谓胜长长
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数举暑令
有六因其岁而纪其步分司天在泉之殊别左右间气
之异至于有乖有和或过或减推岁运而攸分究年辰
而区别平和则物阜民康乖异则物衰民病要在先立
其年以明其气尔今观癸丑之年上见太阴湿土司天
中行少徵火运下临太阳寒水在泉是岁也火运统岁
运行阴干谓之不及之年命曰伏明之纪是谓胜长长
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数举暑令
卷六 第 20b 页 WYG0743-0079b.png
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阳气屈
伏蛰虫早藏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
脏心其病昏惑悲忘详此之岁应少徵而平和处之宜
用平和之药治其一岁之过愆也天气运动而不息则
为之客地气应静而守位则为之主左右间气以显于
其间上下加临以布于其内且初之气自先岁大寒至
当岁春分前六十日有奇上见厥阴风木为之客下临
木位为之主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有万物
伏蛰虫早藏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
脏心其病昏惑悲忘详此之岁应少徵而平和处之宜
用平和之药治其一岁之过愆也天气运动而不息则
为之客地气应静而守位则为之主左右间气以显于
其间上下加临以布于其内且初之气自先岁大寒至
当岁春分前六十日有奇上见厥阴风木为之客下临
木位为之主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有万物
卷六 第 21a 页 WYG0743-0079c.png
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
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宜用辛凉之药治其气之过尔二
之气自春分至小满六十日有奇上见少阴君火为之
客下临火位为之主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
盛行远近咸若湿薰相抟雨乃时降宜用咸寒之药治
其气之过尔三之气自小满至大暑六十日有奇上见
太阴湿土为之客下临火位为之主天政布湿气降地
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
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宜用辛凉之药治其气之过尔二
之气自春分至小满六十日有奇上见少阴君火为之
客下临火位为之主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
盛行远近咸若湿薰相抟雨乃时降宜用咸寒之药治
其气之过尔三之气自小满至大暑六十日有奇上见
太阴湿土为之客下临火位为之主天政布湿气降地
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
卷六 第 21b 页 WYG0743-0079d.png
胸腹满宜用苦热之药治其气之过尔四之气自大暑
至秋分六十日有奇上见少阳相火为之客下临土位
为之主畏火临溽薰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薰
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下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
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宜用
咸冷之药治其气之过尔五之气自秋分至小雪六十
日有奇上见阳明燥金为之客下临金位为之主燥令
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
至秋分六十日有奇上见少阳相火为之客下临土位
为之主畏火临溽薰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薰
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下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
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宜用
咸冷之药治其气之过尔五之气自秋分至小雪六十
日有奇上见阳明燥金为之客下临金位为之主燥令
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
卷六 第 22a 页 WYG0743-0080a.png
民病皮腠宜用苦温之药治其气之过尔终之气自小
雪至大寒六十日有奇上见太阳寒水为之客下临水
位为之主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
不冶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持于气交
而为疾也宜用甘热之药治其气之过尔由是必折其
郁气而取化源使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治六运之药已
布于前调一岁之方今附于后
治癸丑年五运六气正一辅二奇方人参汤 人参为
雪至大寒六十日有奇上见太阳寒水为之客下临水
位为之主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
不冶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持于气交
而为疾也宜用甘热之药治其气之过尔由是必折其
郁气而取化源使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治六运之药已
布于前调一岁之方今附于后
治癸丑年五运六气正一辅二奇方人参汤 人参为
卷六 第 22b 页 WYG0743-0080b.png
正味甘微寒微温无毒生上党山谷及辽东茯苓为之
使恶溲蔬反藜芦去芦头用一两剉 术为辅味苦甘
温无毒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防风地榆为之使用半
两剉 甘草为辅味甘平无毒生河西山谷积沙山及
上郡术乾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
藻微炙用半两剉右三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
至七分去柤通口服不拘时候谨对
使恶溲蔬反藜芦去芦头用一两剉 术为辅味苦甘
温无毒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防风地榆为之使用半
两剉 甘草为辅味甘平无毒生河西山谷积沙山及
上郡术乾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
藻微炙用半两剉右三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
至七分去柤通口服不拘时候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