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194-10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五
             明 孙㲄 编
雒书纬
汉儒传洪范以初一五行六十五字径为洛书本


文既有本文又何云戴履肩足白文二十五黑文


二十也虽然纬书若出汉世者便应演洪范之文


而语不及范固知出春秋季世矣今读其文大类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194-1055b.png
谶词岂河图主纬洛主谶耶

 雒书灵准听

所述多太古溟涬以上故言其幽灵忽恍不可为


象而但溢于听谓听之以气也非声也

洛水者地理阴精之官帝王明圣龟书出文天以与命
地以授瑞接河合际居中护群王道和洽吐图神逆名
乱教摘亡吊存故圣人观河洛也
 按乾坤凿度孔子曰帝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后五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194-1055c.png
 日变为五色玄黄天地之静书见矣负图出午圣人
 见五日以五日见十日以十日见十五日以十五日
 见二十日以二十日见二十五日以二十五日见三
 十日以三十曰又曰帝王始起河洛龙马皆察其首
 蛇亦然其首黑者人正其首白者地正其首赤者天
 正谨其人生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各居应其
 国中以动静逆顺此天地神灵佐助之期吉凶之应
 (注各居其国者若甲为齐乙为东夷王者起于此国中龙则用其卦日蛇则用其卦月动谓河洛水静谓)
 (陵陆地各如其迹也)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194-1055d.png
气五机七八合提九爻结八九七十二录图起(郑玄注曰气五)
 (寓之五行机七二十七里也二十八宿以存焉二者用事以卦相提得一岁俱终而太一行九宫及位游)
 (相结每宫如卦之日则参差矣八九相乘七十二岁而七百二十岁复于冬至甲子主象其数以为轨焉)
 (故曰录图起之)
 按乾坤凿度欲求水旱之厄以位入轨年数除轨箭
 尽则厄所遭也甲乙为饥丙丁为旱戊巳为中兴庚
 辛为兵壬癸为水卧算为年立算为日必除先入轨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194-1056a.png
 年数水旱兵饥得矣如是乃救灾度厄扶阳之法
天皇颀羸三舌骧首鳞身碧卢秃揭地皇十一君皆女
面龙颡马踶蛇身人皇龙身九头骧首达腋地皇氏逸
于有人皇九男相像其身九章 相厥山川形成势集
才为九州谓之九囿 人皇出于地提之国兄弟相似
别长九州已居中州以制八辅
人皇氏驾六提羽乘云祗车 人皇别长九州离艮地
精生女为后夫妇之道始此
厉山氏产山谷分布元气盖即烈山氏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194-1056b.png
 按洞神经天皇氏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地皇
 姓鉴名岳字子元人皇姓恺名胡洮字文生 项竣
 始学篇天地立有天皇十三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
 岁以木德王地皇十二头治万八千岁人皇九头兄
 弟各三千三百岁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各
 居一方因是而区别
皇道缺故帝者兴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194-1056c.png
赤帝之为人视之丰长八尺七寸丰下兑上龙颜日角
八采三眸鸟庭荷胜琦表射出握嘉履翌窍息洞通
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衡方庭甚口面颔亡髦怀
珠握褒形卷娄色黳露目童重曜故曰舜而原曰重华
禹身长九尺有六虎鼻河目齿鸟啄耳三漏载成钤
襄玉斗玉骭履已
有人方面日衡重华(衡有骨表如日也眉上曰衡重华重童子)握石椎怀神
(椎读锤锤平轻重也握谓知玉衡之道怀神珠喻有圣性也)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历象日月星辰正月上日舜受终凤皇仪黄龙感朱草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194-1056d.png
生蓂荚孳西王母授益地图(西王母得益地之图来献)
有人(谓禹也)大口两耳参漏足文履已(漏空也戊巳土之日故当年水土故)
(以为名也)首戴钩铃(有骨表如钩铃)胸怀玉斗(怀旋玑玉衡之道或以为有黑子如玉斗)
(也)
有人出石夷掘地代戴成钤怀玉斗
 按拾遗记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
 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194-1057a.png
 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于前禹计可
 十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
 著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
 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
 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
 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
 地禹即持执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贲居曰自混沌盘古氏为一开辟伏羲氏为再开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194-1057b.png
辟至大禹为开辟之三矣故雒书汲汲推大禹云

 又按乾坤凿度孔子曰复表日角(表者人形体之章表也名复者初震)
 (反也震之体在卯日始出焉又初应在六四于辰在丑为牛牛有角复人表象)临表龙颜(名临)
 (者二爻而互体震震为龙应在六五六五离爻也体南方为上故临人表在颜也)泰表载干
 (干楯也名泰者二爻也而体艮艮为山山为石体有以行惧难之器云应在上六于人体俱须参人表载)
 (于干上也)大壮表握诉龙角大辰(艮卦至大壮而立体此为乾其四则艮爻耳艮)
 (为手握诉者艮也并二则坎为水有唇诗云寘之河之唇四名卦而震为龙故大壮人之表其象也)
 表斗骨履文(名夬者五立于辰在斗魁所指又五于人体当艮卦于文亦手体成其四则震)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194-1057c.png
 既辨君臣宁分相制秪如栨毛沾溺立销班肿之毒
 象胆挥黏乃知药有情异鲑鱼插树立便乾枯用枸
 涂之即当荣盛无名止楚截脂而似去甲毛圣石开
 盲明目而如云离日当归止血破血头尾效各不同
 蕤子熟生足睡不眠立据弊箄淡卤如酒沾交铁遇
 神破如泥似粉石经鹤粪化作尘飞栨见橘花似髓
 断弦折剑遇鸾血而如初海竭江枯投仿波而立泛
 令铅拒火须伏修天如要形坚岂忘紫背留砒住鼎
 全赖宗心雌得芹花立使成庚碙遇赤须水留金鼎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194-1057d.png
 水中生火非髓而莫能长齿生牙赖雄鼠之骨末
 发眉堕落涂半夏而立生目辟眼有五花而自正
 脚生肉栨裈系菪根囊皱旋多夜煎竹木体寒腹大
 全赖颅鹚血泛经过饮调瓜子咳逆数数酒服熟雄
 遍体疹风冷调生侧肠虚泄痢须假草零久渴心烦
 宜投竹沥除症去块合仗硝碙益食加觞须煎芦朴
 强筋健骨酒是苁鳝驻色延年精蒸神锦知疮所在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194-1058a.png
 口点阴胶产后肌浮甘皮酒服口疮舌坼立愈黄苏
 脑痛欲亡鼻投硝末心痛欲死速觅延胡如斯百种
 是药之功 此文亦古而丽者矣录之以志百物皆
 药指顾可办
象鼻必卷鸟喙必钩彘水伏故去脉猬多刺故不起超
踰杨柳蝉无力故不食蝙蝠伏匿故夜食螾无食故不
劳无蛰故无心蟹二螯两端傍行(犹螯共也小虫而欲两端自卫使傍行也)
蜂虿虫芒(凡虿毒在后故言称芒)
戴纴下蚕始生 兽蛰伏獭祭鱼则十月终也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194-1058b.png
 按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
 顾谓弟子百丰曰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
 此过养乎过欢乎种有几若䵷为鹑得水为㡭得水
 土之际则为䵷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得郁栖
 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
 化而为虫生灶下其状若脕其名曰掇掇千日
 化而为鸟其名曰乾馀骨乾馀骨之沬为斯弥为食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194-1058c.png
 醯颐辂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食醯黄軦生乎九
 猷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蠸羊肝化为地皋马
 血之为转燐也人血之为野火也鹞之为鹯鹯之为
 布榖布榖久复为鹞也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
 朽瓜之为鱼也老韭之为苋也老羭之为猿也鱼卵
 之为蛊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河泽之鸟视而生
 曰鹢纯䳄其名大腰纯雄其名稚蜂思士不妻而感
 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厥昭
 生乎湿醯鸡生乎酒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194-1058d.png
 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久入于机万物出于机皆
 入于机
 古微书卷二十九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194-10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
             明 孙㲄 编
 孝经钩命诀

纬书以命言者莫如元包以钩言者莫如春秋之


文耀钩河图之稽耀钩兹撰孝经纬则直言诀矣


殆即元命钩耀之命而参其奥以示人也故以诀




天子爵称也三皇步五帝趋三王驰五霸骛(又)三皇步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194-1059b.png
五帝骤三皇驰五伯蹶七雄僵
 按本注道隆德用日月为之步时事弥顺日月为之
 骤勤思不已日月乃驰
或称帝王接上称天子明以爵事天接下称帝王明以
号令臣下
道机命者称皇(又)帝受命握符出
 说皆见前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194-1059c.png
孔子曰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三王肉刑
揆渐加应世黠巧伪奸多(多音绞加音姬)
三皇无文五帝画象三王肉刑(住曰画象者上罪墨象赭衣杂屐中罪赭衣屦)
(下罪杂屦而已)
 按大戴盛德篇凡人民疾六畜疫五榖灾者生于天
 天道不顺生于明堂不饰故有天灾则饰明堂也凡
 民之为奸邪窃盗历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
 无度量也故有奸邪窃盗历法妄行之狱则饰度量
 也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194-1059d.png
 明故有不孝之狱则饰丧祭之礼凡弑上生于义不
 明故有弑狱则饰朝聘之礼也凡斗辨生于相侵陵
 也相侵陵生于长幼无序而教以敬让也故有斗辨
 之狱则饰乡饮酒之礼也凡媱乱生于男女无别夫
 妇无义故有媱乱之狱则饰昏礼享聘也故曰刑罚
 之所从生有源不务塞其源而务刑杀之是为民设
 陷以贼之也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194-1060a.png
 又按尚书大传曰决关梁踰城郭而略盗者其刑膑
 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触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奸
 宄盗攘伤人者其刑劓非事而事之出入不以道义
 而诵不详之辞者其刑墨降畔寇贼劫略夺攘矫虔
 者其刑死 此五刑之始也
唐尧五庙亲庙四与始祖五禹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
至子孙六周六至子孙七
 说已见前
刑罚藏颂声作凤凰至麒麟应封泰山禅梁甫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194-1060b.png
 说巳见前
华胥履迹怪生皇牺(迹灵威仰之迹也履迹而生以为奇怪也)任已感龙生
帝嵬魁(任已帝魁之母也魁神农名巳或作似也) 附宝出降大灵生帝轩
(注轩黄帝名电黄精轩辕气也) 命星贯昴修纪梦接生禹(注命使之星)
 说已见前
舜即位巡省中河录图受文地在洛水傍方尧禅舜沉
书日稷而赤光起舜禅禹沈壁尧禅赤光又起及汤观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194-1060c.png
洛沈璧三投光不起矣(稷读如侧)
禹时五星累累若贯珠炳炳若连璧
尧梦乘青龙上泰山舜梦击鼓桀梦黑风破其宫纣梦
大雷击其首
 按东汉周宣梦书曰昔圣帝明王之时神气炤然先
 见故尧梦乘龙上泰山舜梦击天鼓禹梦其手长汤
 梦布令天下后皆有天下桀梦疾风坏其宫纣梦大
 雷击其首齐桓梦为大禽所中秦二世梦虎齧其马
 王者梦之皆失天下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194-1060d.png
 周礼太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
 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占梦掌以岁时占六梦之吉
 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
 梦六曰惧梦
 又灵枢经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
 大火而燔炳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
 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与肝气盛则梦怒肺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194-1061a.png
 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
 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
 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写之立已厥气客于心则
 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
 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丘屋风
 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
 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
 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194-1061b.png
 及居深地窌范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
 䐈则梦溭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及读
 列子又有云凡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
 者则梦溺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
 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与此稍别
性者生之质也若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
则信土性则智也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194-1061c.png
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
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东夷之乐曰昧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侏离北夷
之乐曰禁
 按礼记疏东方谓之夷者风俗通云东方人好生万
 物觗触地而出夷者抵也其类有九一曰玄菟二曰
 乐浪三曰高骊四曰蒲饰五曰凫臾六曰索家七曰
 东室八曰倭人九曰天鄙南方曰蛮者风俗通云君
 臣同川而浴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一曰天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194-1061d.png
 竺二曰咳首三曰僬侥四曰跂踵五曰穿胸六曰儋
 耳七曰狗轵八曰旁春西方曰戎者风俗通云斩伐
 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一曰侥夷二曰
 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北方
 曰狄者风俗通云父子叔嫂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
 行邪辟其类有五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
 曰单于五曰白屋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194-1062a.png

贲居子曰凡夷狄而世雄长者类皆系于神明之


祚如槃弧之为黄帝女也鬼方之为陆终娶也勾


吴祖周于越祖夏鬻亦祖夏禹而后世匈奴刘


姓者皆祖汉室李姓者皆祖李陵夫皆有其自焉


五季以下公主降夷夷女适中国变夷而杂夏者


殆益不可问矣崔卢李郑乎刘李张王乎此古人


致谨于男女之防云其乐则难以悉考

天子临辟雍亲袒而割牲尊三老之象也竭志奉祝安
车象轮供执绥役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194-1062b.png
 按礼记疏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老五更二是
 子孙为国难而死王养死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之老
 四是引户校年养庶人之老有虞氏以燕礼者崔氏
 云燕者殽烝于俎行一献之礼坐而饮酒以至于醉
 夏后氏以飨礼者崔氏云飨则体荐而不食爵盈而
 不饮依尊卑而为献取数毕而已殷人以食礼者崔
 氏云不饮酒飨大牢以礼食之殷人质素威仪简少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194-1062c.png
 故养老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者备阴阳也凡饮
 养阳气凡食养阴气阳用春夏阴用秋冬又云三老
 以象三光五更以象五辰熊氏云天子视学之年养
 老一岁有七谓四时皆养也
仲尼牛唇舌理七重吐教陈机受度(又)仲尼虎掌是谓
威射胸应矩是谓仪古(又)仲尼龟脊(又)孔子海口言若
含泽(又)夫子辅喉(又)夫子骈齿象钩星也
 按伏无忌古今注云孔子生之夜有二苍龙自天而
 下有二神女擎香雾于空中以沐徵在先是有五老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194-1062d.png
 列于庭前则五星之精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云
 水精之子继商周而素王出故苍龙绕室五星降庭
 徵在知其为异乃以绣绂系麟角而去至敬王末鲁
 哀公一十四年鲁人锄商田于大泽得麟以示夫子
 夫子知命之终乃抱麟解绂而涕泗焉
 孙氏日抄曰相之不可凭也南史庾荜传荜孙夐家
 富于财食必列鼎又状猊丰美颐颊开张人皆谓夐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194-1063a.png
 必为方伯及魏克江陵夐以饥死时又有水军都督
 褚萝面甚尖危从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终唐柳浑十
 馀岁有巫告曰儿相天且贱出家可免死浑不从仕
 至宰相魏朱建平善相钟繇以为唐举许负何以复
 加然相王肃年踰七十位至三公肃六十二终于中
 领军南史徐陵八岁属文十三通庄老光宅寺慧云
 法师每嗟陵早死陵仕至太子少傅年七十七唐孔
 若思传孔季诩擢制科授校书郎陈子昴尝称其神
 清韵远可比卫玠而季诩终左补阙世之以骨相绳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194-1063b.png
 人亦何惑哉
孔子在庶德无所施功无所就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又
曰丘以匹夫徒步以制正法以春秋属商以孝经属参
孝经者篇题就号也所以表指括意序中书名出义见
道曰著(就成也孝为一篇之目十八章也成号序中心之事使孝义见于外)一字包十八
章为天地喉襟道要德本故挺以题符(撰异)篇冠就曾子
撰斯问曰孝文乎驳不同何(与经同也)子曰吾作孝经以素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194-1063c.png
王无爵之赏斧钺之诛故称明王之道曾子避席复坐
子曰居吾语汝顺孙以避灾祸与先王以托权(托先王以为己)
(权势力)目至德要道以题行(题行题天子德行致群瑞已行所及也)首仲尼
以立情性(情性犹天地已不正为天地子故行冠子以立之也)言子曰以开号(若夫)
(子所以自开于受命也)列曾子示撰辅(使君得禄图之故行冠子以立之也佐与共治天下)
(也矣)书诗以合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臭如兰也)
 按隋书孔子既叙六经题目不同指意差别恐斯道
 离散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明其枝流虽分本萌于孝
 者也遭秦焚书为河间人颜芝所藏汉初芝子贞出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194-1063d.png
 之凡十八章而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议大
 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皆名其学(又)说文序建光元年
 许冲上父慎说文曰古文孝经孝昭帝时鲁国三老
 所献建武时议郎卫宏所校皆口传官无其说臣父
 学孔氏古文撰具一篇并上
 孝经中契
孔丘见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乃斋以白之天玄云涌北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194-1064a.png
极紫宫开北门召亢星北落司命天使书题号云孝经
篇目玄神辰裔孔丘知元命使阳衢乘紫麟下告地主
要道之君后年麟至口吐图文北落郎服书鲁端门隐
形不见子夏往观写之得十七字馀文二十消灭飞为
赤乌翔摩青云
 孝经右契
孔子夜梦丰沛之邦有赤烟起颜回子夏观之驱车到
楚西北范氏之庙刍儿捶麟复其前折左足取薪覆之
子曰汝为谁曰吾姓赤松字乔特名受纪子曰有见乎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194-1064b.png
曰见一禽如𪊽者羊头上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子
发薪麟视子子趋而往麟蒙其耳吐书三卷子精读之
 孝经左契
将军颐虎衔珠大夫正海出鱼(又曰)封于泰山考绩燔
燎禅于梁父刻石纪号垂度示典功平教教
 孝经威嬉拒
欲去恶鬼须具五刑令五人皆持大斧著铁兜鍪驱之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194-1064c.png
常使去四千步不可令近人也
 按风俗通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
 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
 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
 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放于
 前事冀以卫凶也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
 也
 古微书卷三十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194-1064d.png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194-10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一
             明 孙㲄 编
 孝经内事图

贲居子曰古人之学图居左书居右图植物也书


动物也书为经而图为纬也互相质也纬书之有


图惟易次则春秋盖皆有仪物可记列耳孝经无


仪物安得有图盖天象玄隐非图莫著而终以其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194-1065b.png
言隐也名之内事云

天子行孝德则景星见
 按宋书符书志黄帝时有景云之瑞有赤方气与青
 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
 黄色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
王者动得天度止得地意从容中道阴阳合度则太微
五帝座星明以光也
 按晋志太微天子庭也黄帝坐在太微中黄帝座不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194-1065c.png
 明人主求贤士以辅法不然则夺势
王者得礼之制不伤财不害民君臣和草木昆虫谷象
正性则三台为齐明不阔不狭如其度(宋筠曰君臣制度宫室车旗多)
(少各有科名则应也)
 按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
 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晋志云起文昌列抵太微西
 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
 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又泰阶六
 符经曰泰阶者天子之三阶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194-1065d.png
 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
 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不
 平则稼穑不成冬雷夏霜
王者远嫌别微殊贵贱抑骄臣息乱子则屏星为之明
以润帝座章而光(宋筠曰屏星五帝座明以润章大也)
 按晋志屏四星在端门之内近名执法屏所以壅蔽
 帝庭也执法主刺举臣尊敬名上则星光明润泽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194-1066a.png
天子得灵台之礼则五车均明河行不离其常(天子考察天气)
(若梓慎见星之祲者也所以获福禳灾五车王五榖民禳灾得福岁无饥寒之困五榖星之明以应之河若离)
(常则有决溢之忧则九榖失所植矣)
 按晋志五车者五帝车舍也五帝坐也主天子五兵
 一曰主五榖丰耗西北大星曰天库主太白主秦次
 东北星曰狱主辰星主燕赵次东星曰天仓主岁星
 主鲁卫次东南星曰司空主填星主楚次西南星曰
 卿星主荧惑主魏(又)史记正义曰占五车三柱有变
 各以其国占之三柱入出一月米贵三倍期二年出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194-1066b.png
 三月贵十倍一年柱出不与天仓相近军出米贵转
 粟千里
王者敬诸父有差则大角光明以扬(诸父伯仲叔季也斗为帝车所乘也)
(角坚刚而居帝前帝敬诸父感天应之也)
 按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正义曰大角一星在两
 挕提间人君之象也占其明盛黄润则天下大同也
大角为坐候(宋筠曰坐帝坐也)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194-1066c.png
昆弟有亲亲之恩则钩铃不离房(一作入房钩铃远房则疏阔今昆弟相亲)
(故天相近明其友也)
 按晋志亢东咸西咸各四星在房星北房之户所以
 防佚淫也键闭一星在房东北钩铃主关钥史记正
 义曰钩铃两星以闲防神府占明而近房天下同心
 钩铃房星之间有客星出及疏析者皆地动之祥也
 亦曰地动河清
斗曲枃桡象成车房为龙马华盖覆钩天罡八魁神不
独居故骖驾陪乘以道踟蹰(宋注曰房星既体苍龙人象驾驷马故兼言之也覆)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194-1066d.png
(钩既覆且钩曲似盖也天罡八魁又似御陪乘)
 按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
 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宋筠云是大帝乘车巡狩)
 (故无所不纪也)晋志云房为四表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
 南星曰左骖次左服次右服次右骖亦曰天厩又主
 开闭为畜藏之所由也 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
 覆蔽大帝之坐也传舍九星在华盖上传舍南河中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194-1067a.png
 五星曰造父其西河中九星如钩状曰钩星直则地
 动 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纲主武帐北落东南九星
 曰八魁主张禽兽 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其四
 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亦曰梁为天桥主禦风雨
 水道道前一星曰策星若移在王良前居马后是谓
 策马则车骑满野阁道六星在王良前飞道也从紫
 宫至河神所乘也
岁星守心则年榖丰镇星合房符明道兴太白合表四
夷从服之象黄气抱日辅臣纳忠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194-1067b.png
 按容齐随笔曰世之伎术以五星论命者大率以火
 土为恶故有昼忌火星夜忌土之语土镇星也行迟
 每至一宫则二岁四月乃去以故为灾最久然以国
 家论之则不然符坚欲南伐岁镇守斗识者以为不
 利史记天官书云五潢五帝车舍火入旱金兵水水
 宋均曰不言木土者德星不为害也又云五星犯北
 落军起火金水尤甚木土军吉又云镇星所居国吉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194-1067c.png
 未当居而居已去而复还居之其国得土若当居而
 不居既已居之又西东去其国失其土居久其国福
 厚其居易福薄如此则镇星乃为大福德与木无异
 岂非国家休祥所系非民庶可得侔耶
失义不德白虎不出禁或逆枉矢射山崩日蚀天子失
仁太白经天日食修岸山崩理惑
 按礼记正义左传昭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
 食之庚午之日始有谪谪谓日之将食之气气见于
 上所以责人君也梓慎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194-1067d.png
 灾也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
 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也然诗之十月则夏之八月
 秋分日食而为灾者以辛卯之日卯往侵辛木反克
 金故为灾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而大咎
 卫君上卿四月夏之二月为灾者以其甲辰之日甲
 为木辰为土木当克土今日食土反克木故为灾也
 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而日食壬为水午为火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194-1068a.png
 水应克火而日食火反克水不为灾者以秋七月夏
 之五月是壬午之时得有克壬之理故不得为灾
 又按搜神记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
 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丘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
 邑社亡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
 也故会稽山阴琅琊中有怪山世传本琅琊东武海
 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
 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
 者乃知其移来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194-1068b.png
 来以为名也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凡山徙皆不
 极之异也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
 不与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
 易世变号又曰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
 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
 瘤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冲风暴雨此天
 地之奔气也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194-1068c.png
彗星出北斗兵大起在三台臣害君在太微君害臣在
天狱诸侯作祸彗行所指其国大恶彗在日旁子欲杀
父彗在月中者君有德天下欣心大丰盛
彗五彗也苍则王侯破天子苦兵赤则贼起强国恣黄
则女害色权夺于后妃白则将军逆二年兵大作黑则
水精赋河河决贼处处起
 按前汉志岁星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甘氏不出三
 月乃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赢东北石氏见觉
 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本类星末锐长四尺缩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194-1068d.png
 西南石氏见欃云如牛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左
 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如马甘氏不出三
 月乃生天欃本类星末锐长数丈石氏枪欃棓彗异
 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危君伏死其辜馀映不尽为
 旱凶饥暴疾至日行一尺出二十馀日乃入甘氏其
 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出而易所当之国是受其殃又
 曰袄星不出五年其下有军及失地若国君丧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194-1069a.png
 按晋志有袄星二十一而无杂妖隋志所集则庾季
 才灵台秘苑也且志有杂妖又有星杂变文献通考
 录其杂变而遗杂妖并集于后
 杂妖一曰天锋彗象矛锋者也主从横天下从横则
 天锋星见二曰烛星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见则不
 久而灭烛星所烛者城邑乱三曰蓬星状如夜火之
 光在西南修数丈左右兑出而易处又曰蓬星状如
 粉絮见则天下道术士当有出者布衣之士贵天下
 太平五榖成四曰长庚状如一匹布著天见则兵起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194-1069b.png
 五曰四填出四隅去地六丈馀大而赤夜半时出见
 十月而兵起亦曰地维藏光大而赤去地二三丈如
 月始出东北隅天下大水出东南隅大旱西南隅西
 北隅则兵大起(以上亦见晋志)七曰女帛变出东北水木气
 合也有大丧八曰盗星出东南火木气合也多寇贼
 九曰积陵出西北金水气合也见则天下陨霜兵大
 起人饥十曰端星大而赤察之中黄数动长可四丈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0194-1069c.png
 所出之气效于四季名曰囧隅所出兵大起十一曰
 昏昌出西北气青赤见则国易政先起者昌后起者
 亡高十丈乱一年高二十丈乱三年高三十丈乱三
 年十二曰莘星出西北状如有环一星见则诸侯有
 失地十三曰白星有如星非星状如削瓜为男丧十
 四曰莬昌出西北有青赤环之此星见则天下改易
 十五曰格泽状如炎火上黄下白从地而上下大上
 锐见则不种而穫又曰此荧惑之变见则伏尸流血
 期三年十六曰归邪状如星非星如云非云见必有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0194-1069d.png
 归国者十七曰濛星夜有赤气如牙旗长短四面西
 南最多又曰刀星乱之象
 星杂变一曰星昼见若星与日并出名曰嫁女星与
 日争光武且弱文且强女子为王二曰恒星不见主
 不严法度消又曰天子失政诸侯横暴三曰星斗天
 下大乱四曰星摇人众将劳五曰星陨阳失其位灾
 害之萌又曰众星坠人失其所也又曰奔星之所坠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0194-9994a.png
 其下有兵列宿之所坠灭家邦众星之所坠众庶亡
 又曰填星坠海水佚黄星聘海水跃
 古微书卷三十一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0194-9994b.png
卷三十五 第 32a 页 WYG0194-999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二
             明 孙㲄 编
河图纬

贲居子曰纬候之兴其生于河出图一语乎自前


汉世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


所受本文又别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


增演以广其意盖七纬之祖本也顾汉志马郑皆

卷三十五 第 32b 页 WYG0194-9994d.png
不道及惟梁崇文隋经籍有二十卷今读其文渊


且艳也其录则曰括地象曰绛象曰始开图皆以


钩山河之赜曰帝览嬉曰稽耀钩皆以抉星象之


玄曰挻佐辅曰握矩记皆以阐运历之要而又有


帝通纪真纪钩著命秘徵要元考耀残篇半牍错


海希珍所遇之辄疏矣殆视诸纬为富云

 河图括地象

昔禹治水得括地象此其传之最古也

卷三十五 第 33a 页 WYG0194-toc.png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
者为天偃者为地(又日)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偃者为地
伏者为天
天地精通神明列序
元气闿阳为天积精为日
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
门无上地户无下(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足东南是地户)
天左动起于牵牛地右动起于毕
天有四表以布精魄地有四渎以出图书
卷三十五 第 33b 页
天有五行地有五岳天有七星地有七表天有八气地
有八风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四维地有四渎天有
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桂
 按淮南子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东
 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号通之维
天下九州内效中域以尽地化 地中央曰昆崙昆崙
东南地方万五千里名曰神州中有五岳地图帝王居
卷三十五 第 34a 页
之 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
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
北二万六千里有君之州有九阻中土之文德及而不

昆崙之墟下通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神州曰
晨土正南印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
并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
成土东北成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晨亦作农深一作沃白一)
(作中玄一作济信一作申)
卷三十五 第 34b 页
 按淮南子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自东北方
 曰大泽曰无通东方曰大渚曰少海东南方曰昃区
 曰元泽南方曰大梦曰浩泽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
 西方曰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
 大冥曰寒泽凡八殥八泽之云是雨九州八殥之外
 而有八纮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东方
 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
卷三十五 第 35a 页
 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
 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冰曰委羽凡八纮
 之气是出寒暑以合八正必以风雨八纮之外乃有
 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
 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
 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
 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
 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
 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八纮八殥八泽之云以雨
卷三十五 第 35b 页
 九州而和中土

贲居曰昔闻神农之治地过日月之表此或神农


之九州与盖其说祖于邹衍衍谓中国于天下乃


八十一分之一耳中国外九州各有裨海环之如


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颇似佛


说四天下及须弥山王三千大千之说而要其言


以海为环则依然中夏之习见也近世有利玛窦

卷三十五 第 36a 页

自欧巴罗国越八万里汎海而来其言海外大国


猥多而西视神州目为大明海居地才百之一则


瀛海之外岂遂无方舆哉邹子之言倘犹存乎蛮


触也顾汉儒括地志全述其文而隋代郊祀至以


九土列祀位亦可谓好大不经矣

凡天下有九区别有九州中国九州名赤县神州即禹
之九州也上云九州八柱即大九州也非禹贡赤县小
九州也
昆崙山为柱气上通天昆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
卷三十五 第 36b 页
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
相通
 按关令内传地厚万里其下得大空大空四角下有
 自然金柱辄方员五千里
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
有昆崙山从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
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国
卷三十五 第 37a 页
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布绕之中国
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奸城也昆崙之山为地首上为握
契满为四渎横为地轴止为天镇立为八柱
昆崙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焉四维多玉
昆崙山有水水气上蒸为霞
昆崙有柱焉其高入天即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如
削下有仙人九府治与天地同休息其柱铭曰昆崙铜
柱其高入天圆周如削肤体美焉
 按山海淮南怪谈昆崙无异佛氏之侈须弥山也道
卷三十五 第 37b 页
 家又以蓬莱为昆崙兹不具述惟赤霆一经相传为
 张子房要其说地脉山原殊为奥突其文曰昆崙柱
 天万胍繇起西北绵亘幽寒莫诸为背为项为脊为
 毳下为臀上为发际面居泰雍耳目口鼻幽冀川
 蜀分左右背悬心关脑腹垂洛汭胃脘出纳为汧为
 渭大河大江经络荣卫大肠膀胱震泽垒济青徐以
 降是为髋髀泄为尾闾茫洋无际海洲万国粪滓尘
卷三十五 第 38a 页
 秽
嶓冢山上为狼星武开山为地门上为天高星主囹圄
荆山为地雌上为轩辕星大别为地理天以合地以通
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上为天苑星岐山在昆崙东南
为地乳上为天麋星汶山之地为井络(一曰)汶阜之山
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天井星桐柏山为
地穴上为维星鸟鼠同穴山地之干也上为掩毕星熊
耳山地门也精上为毕附耳星
太行山天下之脊
卷三十五 第 38b 页
三危山黑水出其南
岐山上多白金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时人亦谓岐
山为凤凰堆
流州多积石其名曰昆吾鍊之成铁以作剑光明如水
晶石盖铁丱也
嶓冢山上有异花草名骨容食之无子
川德布精上为星河精上为天汉
卷三十五 第 39a 页
井络缠曜江汉炳灵泉流深远盛为四渎之首
 按张华叙神异经曰昆崙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
 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下有回屋仙人九府治
 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
 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
 上之东王公也故其柱铭曰昆崙铜柱其高入天员
 周如削肤体美焉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缘赤煌煌不
 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
 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
卷三十五 第 39b 页
 河图始开图

汉武按古图书始名河所出曰昆崙张骞未之见


也唐薛元鼎使吐蕃得源于穆穆哩山中亦非其


真胜元命都实往求之朵甘斯西鄙有泉百泓行


二十日至朵甘斯东北有大雪山始名昆崙则河


源非昆崙明矣岂上古圣人亦有目力足践所未


及者乎失之古得之今失之千载得之一时学然

卷三十五 第 40a 页
 后知不足也
黄帝问风后曰余欲知河之始开风后曰河凡有五皆
始乎昆崙之墟
黄河出昆崙东北角刚山东自北行千里折西行至蒲
山南流千里至文山东流千里至秦泽西流千里至潘
泽陵门东北流千里至华山之阴东流千里至于植雍
南流千里至于下津然河水九曲其长九千里入于渤
(水经注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昆崙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入玄幽都方二十万
卷三十五 第 40b 页
里地下有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按十三洲说昆崙山正在西海之戍地北海之亥地
 去岸十三万里有弱水周回绕匝山南接积石圃西
 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
 此四角大山实昆崙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昔西王
 母告周穆王去咸阳三十六万里山高平去地三万
 六千里上有三角面方广万里形如偃盖上有金台
卷三十五 第 41a 页
 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君所治处也 阅此说则
 穆天子传之昆崙即水经所谓高万一千里者而山
 海之昆崙止云广八百里当别一小昆崙矣
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青泉之埃上为青云赤泉之埃上
为赤云白泉之埃上为白云玄泉之埃上为玄云
 此即淮南子正土御埃天之说
九州殊题水泉刚柔各异青徐角羽集宽舒迟人声缓
其泉咸以酸荆扬角徵会气漂轻人声急其泉酸以苦
梁州商徵接刚勇漂人声骞其泉苦以辛兖豫宫徵含
卷三十五 第 41b 页
平静有虑人声端其泉甘以苦雍冀合商明端駃烈人
声捷其泉辛以咸
 按管子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
 之水淖弱而精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
 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𡌧滞而杂故其
 民贪戾罔而好事晋之水枯旱而运𡌧滞而杂故其
 民谄䛕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
卷三十五 第 42a 页
 壅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
 清故其民间易而好正
 淮南子汾水濛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
 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
 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
 谷夫水味之别则然矣论其极则庭州灞水金铁皆
 漏鄜延之川白脂日流弱水溺毛黑溪玄膑悉唐制
 角畔怯腐手水性不同有如此者其说曰庭州灞水
 在大荒之外金铁承之皆漏惟角与瓠叶则否拘夷
卷三十五 第 42b 页
 山中有流水亦如之鄜延即延安石油也以为烟墨
 松脂不及详注石烛黑溪在南荒以其水涂石象至
 辄不去昆仑以此涂身即能乘象如家畜古所谓黑
 昆仑今之象奴也悉唐畔怯见佛书中

贲居曰水一耳泉何以品乎声何以析乎则本草


之辨水其滥尔乎蒲元之谂涪水杂以二斗亦知


其非蜀江张茂先之察江心问洛中篙师一皆首

卷三十五 第 43a 页

服但不识桑苧翁从此会否张又新品水抑又亚




 河图绛象

僧一行曰天下山川存乎两戒北纪河源南纪江


源然而河独与云汉相始终历历其所流所直莫


非星也故河有图江不闻图焉有天下者保河则


强堑江则弱

河导昆崙山名地首上为权势星一曲也东流千里至
规其山名地契上为距楼星二曲也祁南(一作北流)千里至
卷三十五 第 43b 页
积石山名地肩上为别符星三曲也邠南千里入陇首
山间抵龙门首名地根上为营室星四曲也龙门上为
王良星为天桥神马出河跃南流千里抵龙首至卷重
山名地咽上为卷舌星五曲也东流贯砥柱触阏流山
名地喉上为枢星以运七政六曲也西距卷重山千里
东至雒会名地神上为纪星七曲也东流至大伾山名
地肱上为辅星八曲也东流至绛水千里至大陆名地
卷三十五 第 44a 页
腹上为虚星九曲也
 按河水发源有土蛮星宿海之说故纬书按天星以
 名其流要之上为星辰下为河汉凡江淮之渎无不
 与星辰应也
黄河出昆崙东北流千里折西而行至于蒲山南流千
里至于华山之阴东流千里至于桓雍北流千里至于
下津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
 此文已见始开图而语少略因杨用修引为绛象故
 录于此
卷三十五 第 44b 页
邠之隘上为扶桑日所升宣陆之阻上为吴泉月所登
 按山海经纪日月之出者七日月所入五日月所出
 入一其纪日月之出也曰大言山曰合虚山曰明星
 山曰鞠陵山曰汤谷扶水曰猗天苏门山曰壑明俊
 疾山皆在大荒东经其纪日月之入曰丰沮玉门山
 曰日月山天枢也曰鏊鏖钜山曰常阳山曰大荒山
 皆在大荒西经曰浴日一在大荒南经之甘渊曰浴
卷三十五 第 45a 页
 月一在大荒西经之玄丹山其纪日月所出入一在
 大荒西经之方山柜格之松焉考之淮南子日所出
 入又多不同存而不论亦可也
太湖中洞庭山林屋洞天即禹藏真文之所一名包山
吴王阖闾登包山之上命龙威丈人入包山得书一卷
凡一百七十四字而还吴王不识使问仲尼诡云赤乌
衔书以授王仲尼曰昔吾游西海之上闻童谣曰吴王
出游观震湖龙威文人名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造
洞庭窃禹书天帝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六百初今强
卷三十五 第 45b 页
取出丧国庐丘按谣言乃龙威文人洞中得之赤乌所
衔非丘所知也吴王惧乃复归其书
 按灵宝要略昔太上以灵宝五篇真文以授帝喾帝
 喾将仙封之于钟山至夏禹巡狩度弱水登钟山遂
 得是文后复封之包山洞庭之室吴王阖闾出游包
 山见一人自言姓山名隐居阖闾扣之乃入洞庭取
 素书一卷呈阖闾其文不可识令人赍之问孔子孔
卷三十五 第 46a 页
 子曰丘闻之童谣云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
 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入洞庭窃禹书天地大文
 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取出丧国庐阖闾乃
 尊事之
 越绝书禹治洪水至牧德之山见神人焉谓禹曰劳
 子之形役子之虑以治洪水无乃怠乎禹知其神人
 再拜请诲神人曰我有灵宝五符以役蛟龙水豹子
 能得之不日而就因授禹而诫之曰事毕可秘之于
 灵山禹成功后乃藏之于洞庭包山之穴至吴王阖
卷三十五 第 46b 页
 闾之时有龙威丈人得符献之吴王以示群臣皆莫
 能识乃令赍符以问孔子孔子曰昔禹治水于牧德
 之山遇神人授以灵宝五符后藏于洞庭之包山君
 王所得无乃是乎赤乌之事某所未详使者反白阖
 闾乃尊事之先是江左童谣云禹治洪水得五符藏
 之洞庭之包山湖龙威丈人窃禹书得吾者丧国庐
 寻而吴果灭
卷三十五 第 47a 页

孔子入吴信有之包山之谣亦必有自而第云灵


宝五符则或出附会者之口也

 古微书卷三十二
卷三十五 第 47b 页
卷三十五 第 4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三
             明 孙㲄 编
 河图稽耀钩

稽耀曰钩以言乎玄象之窈矞无不睹也

五星散为五色之彗 岁星之精流为国皇主内难
太白散为天狗主候兵辰星散为枉矢流枉矢所射可
诛 荧惑散为蚩尤旗主惑乱镇星散为狱汉又为五
残主兵亡又为旬始主招横又为虹蜺主内淫又霓者
卷三十五 第 48b 页
气也起在日侧其色青赤白黄
岁星之精流为天棓天枪天猾天冲国皇及登苍彗荧
惑散为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尤天欃赤彗填星散为
五残狱汉大贲昭星绌流旬始蚩尤虹蜺击咎黄彗太
白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奸天狗天残卒起白彗
辰星散为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綖惊理大奋祀黑彗
五色之彗各有长短曲折应象
卷三十五 第 49a 页
日月两重晕者饥之祥也
蟾蜍去月天下大乱
月犯房天子有忧四足之虫多死月犯心后星乱臣在

青云刺月五榖不熟傍多赤云如人头大战月旁有白
云如杵者三贯月六十日内有兵战月始出有黑云贯
名激云不出三日大雨
彗星出贯奎库兵悉出祸在强侯外夷胡应逆首谋也
枉矢东流天下恐
卷三十五 第 49b 页
 按晋史志妖星二十有一一曰彗星二曰孛星三曰
 天棓四曰天枪五曰天欃六曰虽尤旗七曰天冲八
 曰国皇九曰昭明十曰司危十一曰天谗十二曰五
 残十三曰六贼十四曰狱汉十五曰旬始十六曰天
 锋十七曰烛星十八曰蓬星十九曰长庚二十曰四
 填星二十一曰地维藏光

贲居曰天棓天枪皆紫垣门内之宿似不得为妖

卷三十五 第 50a 页

女孛本黄帝时一女子修行不得其死蚩尤则黄


帝所诛者而复能为妖于天亦可诧也

 (又)按晋志流星之类有音如炬火天保也所坠国有
 喜若小流星青赤名地雁所坠有兵其光青赤长三
 丈名天雁军中之精华也其飞星大若缶若瓮后皎
 然白前卑后高此谓顿顽多死亡或大若缶瓮星灭
 后白者曲环如车轮此谓解御其国人相斩为爵禄
 飞星如前但白者化为车轮下名曰大滑下有流血
 又云东南有三星出名曰盗星出则天下有大盗西
卷三十五 第 50b 页
 南有三大星出名曰种陵出则天下谷贵十倍西北
 三大星出而白名天狗出则人相食大凶东北有三
 大星出名曰女帛见则有大丧
黄黑气掩日是为日薄凡日食皆于晦朔不有于晦朔
者为日薄虽非日月同宿时阴气盛掩日光也占类日

月犯心有乱臣王者恶之(又)宫中有乱又有大丧犯中
卷三十五 第 51a 页
星为人主犯前星为太子犯后星为庶子当之
 河图帝览嬉

犹云览德辉而嬉悦尔

黄道一青道二出黄道东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
黄道西黑道二出黄道北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
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立春星辰西游日则东游立
夏星辰北游日则南游春分星辰西游之极日东游之
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夏至则星辰北游之极日南
游之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立秋星辰东游日则西
卷三十五 第 51b 页
游立冬星辰南游日则北游秋分星辰东游之极日西
游之极冬至星辰南游之极日北游之极相去各三万

 按汉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光道夏至北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冬至南至于
 牵牛远极故晷长春秋分日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
 而晷中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
卷三十五 第 52a 页
 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
 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庭七分中此其正行
 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埶然也
 (又)按隋志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
 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又)中兴天文志占天之法以二十八宿为纲维分列
 四方南北去极各九十有一度冬则南游春分星辰
 西游之极三十有六度一星辰相去三万里夏至则
 星辰北游半在赤道内半在赤道外出入内远极远
卷三十五 第 52b 页
 者皆二十有四度以其行赤道之中者名之曰黄道
 凡五纬皆随日繇黄道行惟月之行有九道四时交
 会归于黄道而转变焉故有赤青白黑四者之异名
 然唐志又云黄道春分与赤道交于奎秋分交于轸
 西南至斗北至井与汉志殊盖赤道分天之半今古
 不易黄道本无定体因日行而为之名日之行也每
 岁有差古今所以不同也
卷三十五 第 53a 页
月未当望而望是谓从兵宜攻他人月当望而不望攻
他人者有殃所宿之国亡地
月晕而珥六十日兵起不晕而珥全有喜兵在外而喜
月不晕有四璚者臣有谋不成月晕三重天下受兵赤
云贯之其下亡地月晕四重其下亡国凶月晕七重其
下亡国月晕九重其下兵起流亡五月中晕有九重以
上者道上有热死人地将动月犯太白其野受兵战不
胜又云所守之国兵起月晕太白与日共其分主忧星
出月阴负海国胜列星贯月阴国可伐
卷三十五 第 53b 页
太星流入月中无光有兵死又曰使星入月主失其地
若星入月中无光将戮
彗星在月胡兵大起
彗出东方河逆决将相有谋
月食从上始谓之失国国者当之从旁始谓之失令相
当之从下始谓之失律将军当之
从上下始谓之赤子失其阴为女其阳为男
卷三十五 第 54a 页
月行南河兵旱并起男子丧
月犯太白强侯作乱以战不胜
月晕辰星春夏民有寒热疾秋兵起冬其下并忧
月犯南斗兵起国中
月犯心有乱臣王者恶之又曰宫中有乱
月晕胃民多腹疾贵臣死若荧惑在胃中则有兵岁令
在晕中有德令火入大微中留止为兵火起
 河图挻佐辅
卷三十五 第 54b 页
此其符命之祖乎河洛易纬各载此事而文不一


则虽无其文未必无其事也

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
黄帝修德立义天下大治乃召天老而问焉余梦见两
亲挺白图即帝以授余于河之都觉昧素善不知其理
敢问于子天老曰河出龙图雒出龟书纪帝录列圣人
之姓号兴谋治太平然后凤凰处之今凤凰以下三百
六十日矣古之图纪天其授帝图乎试斋以往视之黄
卷三十五 第 55a 页
帝乃祓斋七日衣黄衣冠黄冕驾黄龙之乘戴蛟龙之
旗天老五圣皆从以游河洛之间求所梦见之者弗得
至于翠妫之渊大鲈鱼溯流而至乃问天老曰子见夫
中河流者乎曰见之顾问五圣皆曰莫见乃辞左右独
与天老跪而迎之鱼汎白图兰叶朱文五色毕具天老
以授黄帝舒视之名曰录图
录图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
天授元始建帝号黄龙负图鳞甲成字从河中出付黄
帝令侍臣目写以示天下
卷三十五 第 55b 页
黄帝游于洛见鲤鱼长三丈青身无鳞赤文成字
尧时与群臣贤智到翠妫之川大龟负图来投尧尧敕臣下
写取告瑞应写毕归还水中
舜以太尉即位与三公临观黄龙五采负图出置舜前
以黄玉为柙白玉为检黄金为绳黄芝为泥章曰天黄
帝符玺(又曰)黄龙从雒水出诣虞舜鳞甲成字舜令写
之写竟去(舜以土德故一曰黄帝)一作文竟龙去
卷三十五 第 56a 页
禹治水功大天帝以宝文大字赐禹佩渡北海免弱水
之难
百世之后地高天下不风不雨不寒不暑民复食土皆
知其母不知其父如此千岁之后而天可倚杵汹汹莫
知始终
 按正法经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阙三百
 六十轮为一周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天运
 三千六百周为阳勃地转三千三百度为阴蚀天气
 极于太阴地气穷于太阳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
卷三十五 第 56b 页
 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乃谓之小劫天运九千
 九百周为阳蚀地转九千三百度为阴勃阳蚀则气
 穷于太阴阴勃则气极于太阳故阴否则蚀阳激则
 勃阴阳蚀勃则天地政易天地政易谓之大劫
 运度经云灵宝自然运度有大阳九大百六也小阳
 九小百六也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也九千
 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也夫天厄谓之阳九也地
卷三十五 第 57a 页
 亏谓之百六也至金天氏之后甲申之岁是其天地
 运度否泰所终阳九百六会至时道德方明凶丑顿
 肆圣君受任于壬辰之年也
 皇民谱录曰自三象明曜已来至以累亿劫会天地
 成败非可胜载数极唐尧是为小劫丁亥之后甲申
 之年阳九百六二气离合壬辰之始数有九周至庚
 子之年赤星见于东方白抟见于月窟唐尧之后四
 十六丁亥是三劫之周又五十五丁亥至壬辰癸巳
 是大劫之周也六合冥一二道盈亏时运周劫始转
卷三十五 第 57b 页
 一仙阶

贲居曰阳九百六之说仅见于道藏故备志之康


节先生妄以十二时分元会运世而以尧舜世为


已中至宋受命遂当申初恐天地之大终难以年


代限也

 河图握矩记(一作矩起)

五运三正安有常期谓之握矩者明乎皇帝王之

卷三十五 第 58a 页

迭兴各有祯苻若春规夏准秋矩冬权可象鉴而


不谬也

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一云)伏羲在
亥得人定之时
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
黄帝名轩北斗黄神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
电绕枢斗星耀感附宝生轩胸文曰黄帝子又附宝之
郊见电绕斗轩星照郊野感而生轩(又)黄帝母曰地祗
之子名附宝之郊野大霓绕北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
卷三十五 第 58b 页

令訾野中有玉虎晨鸣雷声圣人感期而兴(又)黄帝以
雷精起玉虎晨鸣雷声也
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生白帝朱宣(朱宣少昊氏)
光之星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黑帝颛
(又曰)帝乾荒擢首而谨耳豭喙而渠股是袭若水取
蜀山氏曰枢是为河女所谓淖子也淖子感摇光于幽
卷三十五 第 59a 页
防而生颛顼
扶都见白气贯星感生黑帝汤
姜原履大人之迹生后稷大姒梦大人死而生文王

贲居曰天之生奇杰瑰伟如其生怪石生妖禽偶


感异气而出或于中夏或于蛮荒或为尤物或为


英人亦不计其为帝为王也如哀牢之触沈木夜


郎之流竹孔廪君之涌土穴徐偃之生毈孚或不


繇血气不经人道咸自卓然何必为天下主而后

卷三十五 第 59b 页
有奇徵哉且如桓灵宝之么么而当其母诞时亦


感星坠铜盆吞之有娠使其后竟受伪命岂不与


瑶光薏苡同一瑞也然亦有漠然无瑞而为世雄


霸者矣意者天之间气其亦偶然而集而不可以


概世类乎若曰天知有帝王而福之则佛说万八


千天子恐不胜其休祥之烦

少昊秀外龙庭曰月县通颛顼渠头并干通眉带午
帝喾骈齿方颐庞珠庭仳齿戴千(一本)帝俈骈齿上
卷三十五 第 60a 页
法日参秉度成纪以理阴阳
苍帝方面赤帝圆面白帝广面黑帝深面黄帝广头龙
额 黄帝兑颐黑帝修颈苍帝并乳
苍帝望之大视之博白帝望之明视之义
风后曰予告汝帝之五旗东方法青龙曰旗南方法赤
鸟曰旟西方法白虎曰典北方法玄蛇曰旂中央法黄
龙曰常
帝命伯禹曰告汝九术五胜之常可以克之汝能从之
汝师徒将兴
卷三十五 第 60b 页
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赐算三万六千又赐纪二千
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凡人得三万六千一纪主
一岁圣人加七百二十
孝顺二亲得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
 按太上感应篇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
 夺人算算减则贫耗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
 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卷三十五 第 61a 页
 人生而不自爱者其亦负上帝之赐多矣
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赤金千岁生赤龙
白金千岁生白龙玄金千岁生玄龙

此即淮南子五龙五澒之说己录前运斗枢篇

黄帝生先致白狐
秦距之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身大
七围手握兵执矢
怪目勇敢两瞳天雨刀于楚之邦谓项羽
帝刘季日角戴胜斗胸龟背龙眼长七尺八寸明圣而
卷三十五 第 61b 页
宽仁好生主轸刘受纪昌光出轸五星聚井
 河图秘徵
帝贪则政暴而吏酷酷则诛深深必杀主蝗虫
主急妄怒失阳事则天无云而雨
黄帝起大蚓见
帝失德政不平则月生足又倍臣擅命群下附和则月
举足垂瓜
卷三十五 第 62a 页
 河图帝通纪
云者天地之本也雨者天之施也风者天之使雷者天
地之鼓彗星者天之旗
 河图著命
瑶光之星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黑帝
颛顼 握登见大虹意感生舜于姚墟 修己见流星
意感生帝戎文禹一名文命 扶都见白气贯日意感
生黑帝子汤 太妊梦长人感已生文王
 河图真纪钩
卷三十五 第 62b 页
王者封泰山禅梁父易姓奉度继典崇功者七十有二

 河图要元篇
勾金之坛其间有陵兵病不起洪波不登又曰乃有地
脉土良水清勾曲之山金坛之陵可以度世上升曲城
(要元篇盖汉世纬书后汉书志注不载其目今见茅山志)
 河图考灵耀一(作考耀文)
卷三十五 第 63a 页
秦王政以白璧沉河有黑头公从河出谓政曰祖龙来
授天宝开中有尺二玉牍
高皇摄正总万廷四海归脉理威明文德道化承天精
元祚兴隆协圣灵
 河图提刘篇
帝季日角戴胜斗胸龟背龙股长七尺八寸明圣宽仁
好士主轸
 河图稽命徵
帝刘即位百七十年太阴在庚辰江充诡其变天鸣地
卷三十五 第 63b 页

 河图会昌符
汉大兴之道在九代之王封于太山刻石著纪禅于梁
父退省考功
河图曰汉高祖亲祀汶水见一黄釜却惊反化为一翁
责言刘季何不受河图
河图龙文曰镇星光明八方归德 赤九会昌十世以
卷三十五 第 64a 页
光十一以兴 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
 古微书卷三十三
卷三十五 第 64b 页
卷三十五 第 65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四
             明 孙㲄 编
 河图玉板

纬之说兆于河图故僣河图者益众而滥河图者


益陋索之纬录未闻有玉版者类书徵集颇有数


条或亦其流沿之旧与

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子玄扈洛汭之水灵龟
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帝文二十八字景刻于阳虚
卷三十五 第 65b 页
之石室李斯止识八字曰上天垂命皇辟迭王今已不
可寻矣
 按金陵新志注云昔周初有于苍颉墓下得石刻藏
 之书府至秦李斯辨其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
 或云叔孙通识十一字而不传妄也任昉云周人不
 能辨而斯通识之余不信也详考二句乃寇谦所纂
 黑帝安和国王禁文也
卷三十五 第 66a 页
湘夫人者帝尧女也秦始皇浮江至湘山逢大雨而问
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闻之尧二女舜妃也死而葬此
 按礼记舜南巡狩盖三妃未之从也郭璞注山海经
 云明妃后生不从征死不从葬义可知矣列女传二
 女死于江湘之间又楚辞有湘君湘夫人遂比之虙
 妃洛神名实相乱矣及阅礼记所注三妃者谓宵明
 烛光癸比不谓娥英也山海北经又云舜妻癸比氏
 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
 则曲礼之三妃抑何其诬总之好古尊圣者务侈其说
卷三十五 第 66b 页
 而遂以圣人之眷属皆系神灵其实皆无可指耳
禹平天下会诸侯会稽之野防风氏后到杀之夏德之
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成光御之行域外既周而还至南
海轻防风防风之神二臣以涂山之戮见禹使怒而射
之迅雷风雨二龙升去二臣恐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
哀之乃拔其刃疗以不死之草是为穿胸民
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
卷三十五 第 67a 页
三人披发而舞
 左传文公十一年鄋瞒侵齐叔孙得臣获长狄侨如
 注云鄋瞒漆姓北方长狄也在夏为防风氏殷为汪
 芒氏

贲居曰秦汉之世幸而无是种也神哉大禹逆知


千年盖亦虑后世当必有兵祸而震赫其武以为


之防与

从昆崙以北九万里得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
岁而死从昆崙以南得大秦人长十丈皆衣帛从此以
卷三十五 第 67b 页
东十万里得佻人国长三十丈五尺从此以西十万里
得中秦国人长一丈大秦人民亦寿万八千岁不知田
作但食沙石子
 按山海轻大人国在丘北为人大坐而削船又东
 海之外有波谷山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
 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土张其两耳郭璞注秦时大
 人见临洮身长五丈脚迹六尺埤雅东南有人长七
卷三十五 第 68a 页
 丈名曰尺郭一曰黄父西地有人长二千里名无路
 西南荒有人长尺名先通东南荒有人长千里名朴
 父天竺车邻之国男女皆丈八尺大秦国人丈五尺

贲居曰列子所称龙伯巨人七万里不盈数步盖


亦有之而防风之身横九亩眉见于轼骜陂之木


矢铁镞长六尺有半又特其眇小者尔又王莽时


奇士巨毋霸长一丈大十围本出于蓬莱魏咸熙


大人见襄武长二丈脚迹三尺二寸符健皇始四

卷三十五 第 68b 页
年有长人身长五丈是月霖雨河渭汎溢中流得


大屐一只长七尺三寸屐指长尺馀而神异经则


云西北海外有人焉长二千里两脚中间相去千


里腹围一千六百里俱日饮天酒五斗张华注曰


天酒甘露也不食五榖鱼肉唯饮酒好游山海间


不犯百姓不干万物与天地同生名无路之人盖


天地之大故应无所不有耳

少室山其上有白玉骨一服即仙矣
卷三十五 第 69a 页
芝草树生或如车马或如龙蛇之状
 按抱朴子五芝有石芝本芝草芝肉芝菌芝各有名
 品而肉芝则万岁蟾蜍千岁蝙蝠灵龟风生兽千岁
 燕菌芝状如宫室或车马或龙虎或飞鸟或人形五
 色无常已上服之皆长生
 龙鱼河图

河图篇目已芜矣类书所录复有以龙鱼命者岂


非以其玉石杂糅椒艾纷汨而衍其牍与要其文

卷三十五 第 69b 页
字亦雅俚相乘政不必弃

月有九行赤道二出黄道北黑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
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并黄道为九行立春春分
月从东青道立秋秋分从西白道立夏夏至从南赤道
立冬冬至从北黑道天有四表月有三道圣人知之可
以延年益寿
 按浑天说日道居中月五星循左右而行故日道独
 谓之黄月行青朱白黑道各兼黄道而言故又谓之
卷三十五 第 70a 页
 九道也是故月道出入于黄道其最远者去黄道六
 度月行黄道之内曰阴历行黄道之外曰阳历北为
 内南为外月行黄道之南谓之朱道行黄道之北谓
 之黑道黄道之东谓之青道黄道之西谓之白道黄
 道内外各四并黄道为九日月之行有迟有速难可
 以一术御也故因其合散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
 之欲以别算位而已
天岁星主德度其精下为天社之神天太白星主兵凶
其精下为雨师之神天荧惑星主司非其精下为风伯
卷三十五 第 70b 页
之神天辰星主气司灾其精下为先农之神天镇星主
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辰
 按晋志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岁星降
 为贵臣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戏填星降为老人妇
 女太白降为壮夫处于林麓辰星降为妇人吉凶之
 应随其象告
天之东西南北极各有铜头铁额兵长三千万丈三千
卷三十五 第 71a 页
亿万人天之东西南北极各有金刚敢死力士长三千
万丈三千亿万人天中有太平之都有都中食鬼铁面
兵长三千万丈三千亿万人 昆崙山天中柱也
 按依顺正理论云三十三天迷卢山顶其顶四面各
 二十千若据周回数成八万有馀师说面各八十千
 与下际四边其量无别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广
 量各有五百有乐又神名金刚手于中止住守护诸
 天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踰缮那金
 城量高一踰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
卷三十五 第 71b 页
 亿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锦于践蹑时随足高
 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城有千门严饰壮丽门有五
 百青衣药乂勇健端严长一踰缮那量各严铠杖防
 守城门于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映
 蔽天宫故名殊胜面二百五十踰缮那周千踰缮那
 是谓城中诸可爱事城外四面四苑庄严是彼诸天
 共游戏处一众车苑谓此苑中随天福力种种车现
卷三十五 第 72a 页
 三粗恶苑天欲战时随其所须甲仗等现三杂林苑
 诸天入中所玩皆同俱生胜喜四喜林院极妙欲尘
 杂类俱臻历观无厌如是四苑形皆异方方周千踰
 缮那量居各有一如意池池面各五十踰缮那量各
 功德水弥满其中随欲四苑花鸟香林庄饰业果差
 别难可思议天福城外西南角有大善法堂三十三
 天时集辩论制伏阿素洛等如法事

贲居曰诸天之净也玄也而四隅八极犹各有咸

卷三十五 第 72b 页
神以护其居阳之防阴如是其亟也有天下者守


在四夷奈何其不豫

东方太山君神姓圆名常龙南方衡山君神姓丹名灵
峙西方华山君神姓浩名郁狩北方恒山君神姓登名
僧中央嵩山君神姓军寿名逸群呼之令人不病
东方太山将军姓唐名臣南方霍山将军姓朱名丹西
岳华阴将军姓邹名尚北岳恒山将军姓莫名惠中岳
嵩高山将军姓石名玄恒存之郤百邪
卷三十五 第 73a 页
东海君姓冯名修青夫人姓朱名隐娥南海君姓视名
口赤夫人姓翳名逸寥西海君姓勾大名丘白夫人姓
灵名素简北海君姓禹名帐里夫人姓结名连翘河伯
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君有四海河神名并可请
之呼之却鬼气
 按云笈七签东岳姓玄丘名目陆南岳姓烂名洋无
 西岳姓浩岳名元仓北岳姓伏名通萌中岳姓角名
 普生句芒号曰文始洪崖先生东方苍帝东海君也
 祝融号曰赤精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也蓐收号曰
卷三十五 第 73b 页
 夏里黄公西方白帝西海君也禺疆号曰冥玄子昌
 北方黑帝北海君也风伯神名吒号曰长育雨师神
 名冯修号曰树德冯夷号曰元梁使者
 养生杂书曰东海姓何名归君南海姓刘名漱君北
 海姓吴名禽强君东海神名阿明南海祝融西海臣
 乘北海禺强
 广雅山神谓之离河伯谓之冯夷江神谓之奇相物
卷三十五 第 74a 页
 神谓之鬼土神谓之羵羊水神谓之四□木神谓之
 毕方火神谓之游光金神谓之清明

贲居曰神岂有姓若字哉借有之孰相呼之且如


天刘翁下降而张翁窜窃骑其龙以上则今之天


翁已非昔天翁矣千亿万年仙神亦应乘除即欲


执书策之名而呼之恐不应也好异者钩探亦苦


聊以博闻其实名类猥多不胜举耳

发神名寿长耳神名娇女目神名珠映鼻神名勇卢齿
神名丹朱夜卧呼之有患亦便呼之九过恶鬼自却
卷三十五 第 74b 页
 按黄庭经曰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
 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閒字幽田
 舌神通金字正伦齿神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
 九(又)心神丹元字寸灵牙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
 字含明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尝在字魂停胆神龙
 曜字威明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酉阳杂俎身神及诸神名异者脑神曰觉元发神曰
卷三十五 第 75a 页
 玄华目神曰虚监鼻神曰冲龙玉舌神曰始梁
 读百骸神名可以思养生主矣
 神名飞扬矛神名天矢阴弓之神名曰曲张斧神名
 狂章盾神名自障
 按埤雅粟曰许给豆曰灵殖黍曰侜佞曲张弓也推
 亡远望弩也续长箭也脱光刀也飞扬剑也狂章斧
 也冯耳孟公船神也黄父渐耳食鬼之神也其贵神
 之异名又曰五岳神泰曰圆常龙衡曰丹灵峙华曰
 浩郁狩恒曰登僧嵩曰军寿逸群四海神东曰冯修
卷三十五 第 75b 页
 青南曰视赤西曰勾火丘百北曰禹帐里江神曰奇
 相河伯曰冰夷淮神曰巫支祁波神曰阳侯游光毕
 方火神也清明金神也沐肿水神也彭侯云阳木精
 也羵羊贾诎土精也
黄帝摄政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
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
道不仁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
卷三十五 第 76a 页
止蚩尤遂不敌黄帝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
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
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
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伏

贲居曰昔汉祖持项王头以下鲁城亦师此意然


则轩辕得蚩尤而立其威彼蚩尤者亦得轩辕而


顾成其神耳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
石冶其石为铁作剑光明四照洞如水精以割玉如泥
卷三十五 第 76b 页
玄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芝草
生玄涧涧水如密味服之长生
岁暮夕四更取二十豆子二十七麻子家人头发少许
合麻豆著井中咒敕并使其家竟年不遭伤寒辟五方
痰鬼
悬艾虎鼻门上宜官子孙带印绶悬虎鼻门中周一年
取烧作屑与妇饮之二月中便有儿生贵子勿令人知
卷三十五 第 77a 页
之泄则不验也亦勿令妇见之
七月七日取小赤豆男吞一七女吞二七令人毕岁无
(又)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又)七月七日取乌鸡血
和三月三日桃花末涂面及遍身三二日肌白如玉
冬以腊月鼠断尾正月旦日未出时家长斩鼠著屋中
祝云付敕屋吏制断鼠虫三时言功鼠不敢行
埋蚕沙于宅亥地大富得蚕丝吉利以一斛二斗甲子
日镇宅大吉致财千万
妇人无以夫衣合集浣之使不利 无以卖马钱娶妇
卷三十五 第 77b 页
以卖马钱娶妇令多恶病夫妻离别
白马玄头食之杀人下病食马肉亦杀人 羊有一角
食之杀人 玄鸡白头食之病人鸡有四距杀人六指
亦杀人鸡有五色杀人 犬狗鱼鸟不熟食之成瘕
瓜有两鼻者杀人
 按太清外术生人发挂果树鸟乌不敢食其实 菰
 两鼻两蒂食之杀人 檐下滴菜有毒菫黄花及赤
卷三十五 第 78a 页
 芥杀人 瓠牛践苗则子苦 大醉不可卧黍穰上
 汗出眉发落 妇人有脤食乾姜令胎内消十月食
 霜菜令人面无光 三月不可食陈菹 沙衣结治
 蠼螋疮 井口边草主小儿夜啼着母卧荐下勿令
 知之 (阙)氐苔疗天行 寡妇藁荐草节去小儿霍
 乱 自缢死绳主颠狂 孝子衿灰傅面□ 东家
 门鸡栖木作灰治失音 砧垢能蚀人履底 古榇
 板作琴底合阴阳通神 鱼有睫及目合腹中目连
 珠二目不同连鳞白鬐腹下丹字并杀人 鳖目白
卷三十五 第 78b 页
 腹下五字十字不可食 蟹腹下有毛杀人 蛇以
 桑柴烧之则见足出 兽岐尾鹿斑如豹羊心有窍
 悉害人 马夜眼五月以后食之杀人 犬悬蹄肉
 有毒 白马鞍下肉伤人五脏 乌自死目不闭鸭
 目白乌四距卯有八字并杀人 凡飞鸟投人家井
 中必有物当拔而放之 水脉不可断井中沸不可
 饮酒浆无影者不可饮 蝮与青蛙蛇中最毒蛇怒
卷三十五 第 79a 页
 时毒在头尾 凡冢井间气秋夏中之杀人先以鸡
 毛投之毛直下无毒回旋而下不可犯当以醋数斗
 浇之方可入矣 颇梨千岁冰所化也 琉璃玛瑙
 先以自然灰煮之令软可以雕刻自然灰生南海马
 脑鬼血所化也
高皇摄政总万庭四海归脉治威明文德道化承天精
元祚兴隆协圣灵
 古微书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第 79b 页
卷三十五 第 8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古微书卷三十五
             明 孙㲄 编
雒书纬

汉儒传洪范以初一五行六十五字径为洛书本


文既有本文又何云戴履肩足白文二十五黑文


二十也虽然纬书若出汉世者便应演洪范之文


而语不及范固知出春秋季世矣今读其文大类

卷三十五 第 80b 页
谶词岂河图主纬洛主谶耶

 雒书灵准听

所述多太古溟涬以上故言其幽灵忽恍不可为


象而但溢于听谓听之以气也非声也

洛水者地理阴精之官帝王明圣龟书出文天以与命
地以授瑞接河合际居中护群王道和洽吐图神逆名
乱教摘亡吊存故圣人观河洛也
 按乾坤凿度孔子曰帝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后五
卷三十五 第 81a 页
 日变为五色玄黄天地之静书见矣负图出午圣人
 见五日以五日见十日以十日见十五日以十五日
 见二十日以二十日见二十五日以二十五日见三
 十日以三十曰又曰帝王始起河洛龙马皆察其首
 蛇亦然其首黑者人正其首白者地正其首赤者天
 正谨其人生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各居应其
 国中以动静逆顺此天地神灵佐助之期吉凶之应
 (注各居其国者若甲为齐乙为东夷王者起于此国中龙则用其卦日蛇则用其卦月动谓河洛水静谓)
 (陵陆地各如其迹也)
卷三十五 第 81b 页
气五机七八合提九爻结八九七十二录图起(郑玄注曰气五)
 (寓之五行机七二十七里也二十八宿以存焉二者用事以卦相提得一岁俱终而太一行九宫及位游)
 (相结每宫如卦之日则参差矣八九相乘七十二岁而七百二十岁复于冬至甲子主象其数以为轨焉)
 (故曰录图起之)
 按乾坤凿度欲求水旱之厄以位入轨年数除轨箭
 尽则厄所遭也甲乙为饥丙丁为旱戊巳为中兴庚
 辛为兵壬癸为水卧算为年立算为日必除先入轨
卷三十五 第 82a 页
 年数水旱兵饥得矣如是乃救灾度厄扶阳之法
天皇颀羸三舌骧首鳞身碧卢秃揭地皇十一君皆女
面龙颡马踶蛇身人皇龙身九头骧首达腋地皇氏逸
于有人皇九男相像其身九章 相厥山川形成势集
才为九州谓之九囿 人皇出于地提之国兄弟相似
别长九州已居中州以制八辅
人皇氏驾六提羽乘云祗车 人皇别长九州离艮地
精生女为后夫妇之道始此
厉山氏产山谷分布元气盖即烈山氏
卷三十五 第 82b 页
 按洞神经天皇氏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地皇
 姓鉴名岳字子元人皇姓恺名胡洮字文生 项竣
 始学篇天地立有天皇十三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
 岁以木德王地皇十二头治万八千岁人皇九头兄
 弟各三千三百岁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各
 居一方因是而区别
皇道缺故帝者兴
卷三十五 第 83a 页
赤帝之为人视之丰长八尺七寸丰下兑上龙颜日角
八采三眸鸟庭荷胜琦表射出握嘉履翌窍息洞通
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衡方庭甚口面颔亡髦怀
珠握褒形卷娄色黳露目童重曜故曰舜而原曰重华
禹身长九尺有六虎鼻河目齿鸟啄耳三漏载成钤
襄玉斗玉骭履已
有人方面日衡重华(衡有骨表如日也眉上曰衡重华重童子)握石椎怀神
(椎读锤锤平轻重也握谓知玉衡之道怀神珠喻有圣性也)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历象日月星辰正月上日舜受终凤皇仪黄龙感朱草
卷三十五 第 83b 页
生蓂荚孳西王母授益地图(西王母得益地之图来献)
有人(谓禹也)大口两耳参漏足文履已(漏空也戊巳土之日故当年水土故)
(以为名也)首戴钩铃(有骨表如钩铃)胸怀玉斗(怀旋玑玉衡之道或以为有黑子如玉斗)
(也)
有人出石夷掘地代戴成钤怀玉斗
 按拾遗记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
 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
卷三十五 第 84a 页
 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于前禹计可
 十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
 著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
 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
 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
 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
 地禹即持执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贲居曰自混沌盘古氏为一开辟伏羲氏为再开

卷三十五 第 84b 页
辟至大禹为开辟之三矣故雒书汲汲推大禹云

 又按乾坤凿度孔子曰复表日角(表者人形体之章表也名复者初震)
 (反也震之体在卯日始出焉又初应在六四于辰在丑为牛牛有角复人表象)临表龙颜(名临)
 (者二爻而互体震震为龙应在六五六五离爻也体南方为上故临人表在颜也)泰表载干
 (干楯也名泰者二爻也而体艮艮为山山为石体有以行惧难之器云应在上六于人体俱须参人表载)
 (于干上也)大壮表握诉龙角大辰(艮卦至大壮而立体此为乾其四则艮爻耳艮)
 (为手握诉者艮也并二则坎为水有唇诗云寘之河之唇四名卦而震为龙故大壮人之表其象也)
 表斗骨履文(名夬者五立于辰在斗魁所指又五于人体当艮卦于文亦手体成其四则震)
卷三十五 第 85a 页
 (爻也为足其三犹艮爻于十千次值木于躔七曜之行趁焉七者属爻此斗在骨足履文大人之表象明)
 (也)姤表耳参漏足履王知多权(姤初爻在巽巽风风为声而无形也九窍)
 (之分目视形耳听声人声属坎坎为水水为孔穴象消卦其道五事白听耳而三漏听之至巽为服初爻)
 (最在下足象消卦其姤离为明人君南面而治焉足行于其上姤人表覆王是繇然主人君最尊者离又)
 (为大大者土寄位焉土数五当如姤气于其上故八兼更得性耳巽为进退又为近利有知即以进退求)
 (利此谓之姤焉者阴气之始故因其表见其情)遁表日角连理(名遁者以离爻也离为日)
 (消卦遁主六月于辰未未为遂有角离南方之卦也五均南方为衡人之遇土曰衡衡者平地连理或谓)
 (连珠者其骨起衡之遁人表亦少少然诗含神雾云四角主张荧惑司过也)否表二好文
 (细或为之时名否卦者三也三在五体艮之中艮为木多节否人之表二时象之与三艮卦体五坤坤为)
卷三十五 第 85b 页
 (文故性亦好文也)观表出准虎(名观者亦在五艮之中而位上辰为山泽山通气其于人)
 (体则鼻也艮又门阙观谓之阙准在鼻上而高显观人表出之象艮为禽喙之属而当兑之上兑为口虎)
 (唇又象焉)剥表重瞳明历元(名剥者五色也五离爻离为目瞳目子六五于辰又在卯)
 (卯酉属也剥离人表重焉五月卦体在艮终万物始万物莫盛乎艮历数以有终始剥人兼之性自然表)
 (象参差神实为之难得缕耳所闰差)此皆律历运期柏一匡之神也欲
 所按合诚(主正月不三者此人心之合诚春秋谶卷名也)

贲居曰自古论形相未有参以卦象者此道精眇

卷三十五 第 86a 页
 矣故述其大端若斯
黑帝子汤长八尺一寸或曰七尺连咮庭臂二肘汤背
有四肘在亳能修其德东至于洛观帝尧之坛沉壁退
立黄鱼双踊黑乌随鱼止于坛化为黑玉又有黑龟并
赤文成字言夏桀无道汤当代之梼杌之神见于邳山
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金德将盛自山溢汤将
奉天命放桀梦及天而舐之遂有天下
 按周书殷祝解汤将放桀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
 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桀请汤曰国所以为国者
卷三十五 第 86b 页
 以有家家所以为家者以有人也今国无家无人矣
 君有人请致国君之有也汤曰否昔大帝作道明教
 士民今君王灭道残政士民惑矣吾为王明之士民
 复致于桀曰以薄之居济民之贱何必君更桀与其
 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民往奔汤于中野桀
 复请汤言君之有也汤曰否我为君王明之士民复
 重请之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
卷三十五 第 87a 页
 又曰国君明之士民复奔汤桀又曰国君之有也吾
 则外人有言彼以吾道是耶我将为之汤曰此君王
 之土也君王之民也委之何汤不能止桀汤曰欲从
 者从君桀与其属五百人去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
 侯大会汤退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位有道
 者可以处之天子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
 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宜
 久处之汤以此让三千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
 子之位与诸侯誓曰阴胜阳即谓之变而天弗施雌
卷三十五 第 87b 页
 胜雄即谓之乱而人弗行故诸侯之治政在诸侯之
 大夫治与从
 汤之事罕有闻者以其匿汲冢书中辄为标出
有人雄起戴玉英祈旦失籥亡其金虎东南纷纷(又)
起昌光出轸已图之
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书文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
皇命已移不得复久灵祗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
卷三十五 第 88a 页
理四海
 按国语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内史过曰昔夏之
 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黔隧商之兴也
 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
 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王曰今是何神也对
 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
 冯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实临照周之子孙而祸福之
 若繇是观之其丹朱乎
卷三十五 第 88b 页
贲居曰明神之降若此其赫也而又有匿形闻声


尽日交人者如吴太主时罗阳县有神自称王表


周旋民间语言饮食与人无异然不见其形又有


一婢名纺吴主遣李崇赍印绶迎表表随崇俱出


及所在郡守令长谈论所历山川辄遣婢与其神


相闻崇与表至权于苍龙门外为立第舍数使近


臣赍酒食往表说水旱小事往往有验 噫史册


所记之神怪莫著于是矣丹朱之为穆王遂增出

卷三十五 第 89a 页

后世轮回功案其说纷多

苍帝姫昌日角乌鼻身长八尺二寸圣智慈理以成草
木之长而顺天时水泽不内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
卵以成鸟兽之长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童牛不
服童马不驰不鹜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
性天下不失其时
文王独坐屏去左右深念远虑召太公望曰帝王猛暴
无文强梁好武侵凌诸侯苦劳天下百姓之怨心生矣
其灾予奚行而得免于无道乎太公曰因其所为但兴
卷三十五 第 89b 页
其化上知天道中知人事下知地理乃可以有国焉
武王伐纣度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王俯取鱼长三
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纣可伐王写以世字鱼文消燔
鱼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乌衔榖焉榖
者纪后稷之德火者燔鱼以告天天火流下应以吉也
遂东伐纣胜于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
 按仁王经世间帝王有其五种一粟散王威德最劣
卷三十五 第 90a 页
 二铁轮王治阎浮提三铜轮王兼二天下四银轮王
 化三天下五金轮王统四天下
 广弘明集云此之五王论其位上下不同语其德胜
 劣有异推秦皇汉武阎浮提内唯王震旦五种王中
 粟散王也
苍帝起天雨粟
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
有气象人青衣无手在日西天子之气象也
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赤云扶日黄帝起黄云扶日
卷三十五 第 90b 页
白帝起白云扶日
 按晋志天子气内赤外黄四方所发之处当有主者
 若天子欲有游往处其地亦先发此气或如城门隐
 隐在气雾中恒带杀气森森然或如华盖在气雾中
 或气象青衣人无手在日西或如龙马或杂色郁郁
 冲天者此皆帝王气
太白守心后九年大饥荧惑守心逆臣起
卷三十五 第 91a 页
 按天官书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
 右肩黑比奎大星亢为疏庙太白庙也太白大臣也
 其号上公荧惑从太白军忧离之军却其入守犯太
 微轩辕营室主命恶之心为明堂荧惑庙也谨候此
王者不藏金玉则紫玉见之深山服饰不踰祭服则玉
英出
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上员法天下方法地能
见存亡明于吉凶王者不偏党尊耆老则出
 按尔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
卷三十五 第 91b 页
 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
 曰火龟周礼郑玄注六龟之属天龟玄地龟黄东龟
 青西龟白南龟赤北龟黑龟俯者灵仰者绎前弇果
 后弇猎左倪灵右倪若是其体也东龟南龟长前后
 在阳象经也西龟北龟长左右在阴象纬也天龟俯
 地龟仰东龟前南龟郤西龟左北龟右各从其耦
 比读褚先生传龟名又异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
卷三十五 第 92a 页
 三曰五星龟四曰八风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
 月龟七曰九州龟八曰玉龟凡八名龟龟图各有文
 在腹下文云云者此某之龟也记曰能得名龟者财
 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宋元王之得龟也孔子闻
 之曰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为德而君于天下
 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猬辱于
 鹊腾蛇之神而殆于即且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松
 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闾日辰不全故有孤虚黄金有
 疵白玉有瑕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
卷三十五 第 92b 页
 据罔有所数亦有所疏人有所贵亦有所不如何可
 而适乎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世为屋不成三瓦
 而陈之以应之天天下有阶物不全乃生也(又)卜禁
 日子亥成不可以卜及杀龟日中如食巳卜暮昏龟
 之徼也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杀及以钻之常以日旦
 祓龟先以清水澡之以卯祓之乃持龟而遂之若尝
 以为祖人若巳卜不中皆祓之卯东向立灼以荆若
卷三十五 第 93a 页
 刚木土卯指之者三持龟以卯周环之祝曰今日吉
 谨以梁卯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玉灵必信以成知
 万事之情辨兆皆可占不信不诚则烧玉灵扬其灰
 以徵后龟其卜必北向龟甲必尺寸

贲居曰自夫子赞易耆重而龟不传矣禄生补此


犹上古墨灼之遗法欤即以为卜经亦可

鳛鳛鱼状如鹊食之不瘅出涿光之山
 按山海经诸鸟食之有益人者黄鸟不妒鴢宜子盘
 鹃已渴𪁺𩿧无卧肥遗已疠雷栎已痔数斯已瘿嚣
卷三十五 第 93b 页
 已腹痛又已痌鶌鶋不饥䲦已垫橐𩇯不畏鵸鵌不
 魇当扈不眴(目眩也)白鵺巳嗌痛又已痢䳋渠已𦢊(皮皱)
 (起也)鴖鸓䳅馀俱辟火寓辟兵青耕辟疫 诸兽食之
 有益者㹥㹥善走类不妒九尾狐不蛊天狗巳瘅耳
 鼠不䐆(腹胀也)蠪蚳不眯獜不风猼訑不畏 欢天狗
 俱禦凶䑏疏辟火□羊脂傅之已腊(体皱) 诸鱼食之
 有益者鯥无肿䱱无蛊又不痴赤鱬已疥文鳐已狂
卷三十五 第 94a 页
 冉遗不眯鱃滑䲃俱已疣何罗已痈修辟已白癣倏
 已忧鮨已狂鲚不骄鲋已呕箴不疫蟞不疠茈不䊧
 鳛鳛禦火
陪臣执命王公望风谋始合群下并附诸侯归心则月
 举足垂爪
 古微书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9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