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183-04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经图卷十      宋 杨 甲 撰
            毛邦翰 补
 春秋笔削发微图
隐公(始元年己未终十一年/己巳不尸其位曰隐)
(平王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桓王元年至八年)
(釐公九年/至十九年)
(鄂侯二年至六年/哀侯元年至六年)
卷十 第 1b 页 WYG0183-0424b.png
(文公四十四年至五十/年宁公元年至四年)
(武王十九年/至二十九年)
(穆公七年至九年/殇公元年至八年)
(桓公十三年至十六/年宣公元年至七年)
(桓公二十三年/至三十三年)
(宣侯二十八年至三十/五年桓侯元年至三年)
(桓公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
(庄公二十二年/至三十二年)
卷十 第 2a 页 WYG0183-0425a.png
(穆侯七年/至十七年)
桓公(始元年庚午终十八年/丁亥辟土服远曰桓)
(桓王九年至二十三/年庄王元年至三年)
(釐公二十年至三十三/年襄公元年至四年)
(哀侯七年至八年小子元年/至三年湣侯元年至十三年)
(宁公五年至十二年出公元/年至六年武公元年至四年)
(武王三十年/至四十七年)
(殇公九年至十年即/庄公元年至十七年)
卷十 第 2b 页 WYG0183-0425b.png
(宣公八年至十九年惠公元/年至三年黔牟元年至三年)
(桓公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厉公/元年至七年庄公元年至六年)
(桓侯四年至二十年/哀侯元年)
(桓公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庄公元年至八年)
(庄公四十三年厉公元年至四/年昭公元年至二年子亹元年)
(穆侯十八年宣侯元年至/十三年桓侯元年至四年)
庄公(始元年戊子终三十二/年己未胜敌克乱曰庄)
(庄王四年至十五年釐王/五年惠王元年至十五年)
卷十 第 3a 页 WYG0183-0425c.png
(襄公五年至十二年桓/公元年至二十四年)
(湣侯十四年至二十八年武公并晋因其元为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献公元年至十五年史记少一年)
(武公五年至二十年德公二年/宣公十二年成公元年至二年)
(武王四十八年至五十一年文王十/三年堵敖五年成王元年至十年)
(庄公冯十八年至十九年湣公元/年至十年桓公元年至二十年)
(黔牟四年至十一年惠公复入通黔牟年为/惠公十四年至三十一年懿公元年至七年)
(庄公七年宣公元/年至三十一年)
(哀侯二年至二十年/穆侯元年至十三年)
卷十 第 3b 页 WYG0183-0425d.png
(庄公九年至三十一/年釐公元年至九年)
(子婴元年至十四年厉公复入元/年至七年文公元年至十一年)
(桓侯五年至七年庄/公元年至二十九年)
闵公(始元年庚申终二年/辛酉在国遭难曰闵)
(惠王十六年/至十七年)
(桓公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
(献公十六年/至十七年)
(成公三年/至四年)
卷十 第 4a 页 WYG0183-0426a.png
(成王十一年/至十二年)
(桓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
(懿公八年/戴公元年)
(宣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穆侯十四年/至十五年)
(昭公元年/至二年)
(文公十二年/至十三年)
(庄公三十年/至三十一年)
卷十 第 4b 页 WYG0183-0426b.png
僖公(始元年壬戌终三十三/年甲午小心畏忌曰僖)
(惠王十八年至二十六年/襄王元年至二十五年)
(桓公二十七年至四十三/年孝公十年昭公六年)
(献公十八年至二十六年惠公十四/年怀公一年文公九年襄公元年)
(穆公元年至/三十三年)
(成王十三年/至四十五年)
(桓公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襄/公十四年成公元年至十年)
(文公元年至二十五/年成公元年至八年)
卷十 第 5a 页 WYG0183-0426c.png
(宣公三十四年至四十五年穆公/元年至十六年共公元年至五年)
(穆侯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庄公元年至十九年)
(昭公元年至九年共/公元年至二十六年)
(文公十四年至四/十五年穆公元年)
(庄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襄公元年至三十一年)
文公(始元年乙未终十八年/壬子忠信接礼曰文)
(襄王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顷王六年匡王元年至四年)
(昭公七年至二十年/懿公元年至四年)
卷十 第 5b 页 WYG0183-0426d.png
(襄公二年至七年灵/公元年至十二年)
(穆公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康公元年至十二年)
(成王四十六年穆王元年至/十二年庄王元年至五年)
(成公十一年至十七年/昭公九年文公二年)
(成公九年至/二十六年)
(共公六年至十八年/灵公元年至五年)
(庄侯二十年至三十四/年文侯元年至三年)
(共公二十七年至三十/五年文公元年至九年)
卷十 第 6a 页 WYG0183-0427a.png
(穆公二年/至十九年)
(襄公三十二年至四十/年桓公元年至九年)
宣公(始元年癸丑终十八年/庚午善问周远曰宣)
(匡王五年至六年定/王元年至十六年)
(惠公元年至十年/顷公元年至八年)
(灵公十三年至十四年/成公七年景公九年)
(共公元年至五年桓/公元年至十三年)
(庄王六年至/二十三年)
卷十 第 6b 页 WYG0183-0427b.png
(文公三年/至二十年)
(成公二十七年至三十/五年穆公元年至九年)
(灵公六年至十五年/成公元年至八年)
(文侯四年至二/十年景侯元年)
(文公十年至二十三/年宣公元年至四年)
(穆公二十年至二十二年灵/公一年襄公元年至十四年)
(桓公十年至十六年/宣公元年至十一年)
成公(始元年辛未终十八年/戊子安民立政曰成)
卷十 第 7a 页 WYG0183-0427c.png
(定王十七年至二十一/年简王元年至十三年)
(顷公九年至十七年/灵公元年至九年)
(景公十年至十九年/厉公元年至八年)
(桓公十四年至二十七/年景公元年至四年)
(共王元年/至十八年)
(文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共公/元年至十三年平公元年至三年)
(穆公十年至十一年定公元年/至十二年献公元年至四年)
(成公九年至/二十六年)
卷十 第 7b 页 WYG0183-0427d.png
(景侯二年/至十九年)
(宣公五年至十七年/成公元年至五年)
(襄公十五年至十八年/悼公二年成公十二年)
(宣公十二年至十五年/昭公十三年武公元年)
(寿梦元年至十二年/寿梦元年成六年也)
襄公(始元年己丑终三十一/年己未因事有功曰襄)
(简王十四年灵王二/十七年景王三年)
(灵公十年至二十八年庄/公六年景公元年至六年)
卷十 第 8a 页 WYG0183-0428a.png
(悼公元年至十五年/平公元年至十六年)
(景公五年至/三十五年)
(共王十九年至三十一年/康王十五年郏敖三年)
(平公四年至/三十四年)
(献公五年至十八年殇公十二年/献公复入三年襄公元年至二年)
(成公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哀公元年至二十七年)
(景侯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灵侯元年)
(成公六年至二十/三年武公十三年)
卷十 第 8b 页 WYG0183-0428b.png
(成公十三年至十四年釐/公五年简公二十四年)
(武公二年至十九年文公六年/懿公四年惠公元年至三年)
(寿梦十四年至二十五年/诸樊十三年馀祭六年)
昭公(始元年庚申终三十二/年辛卯威仪恭明曰昭)
(景王四年至二十五/年敬王元年至十年)
(景公七年至/三十八年)
(平公十七年至二十六年昭公六/年顷公十四年定公元年至二年)
(景公三十六年至四十年/哀公元年至二十七年)
卷十 第 9a 页 WYG0183-0428c.png
(郏敖四年灵王十二年/平王十三年昭王六年)
(平公三十五年至四十四/年元公十五年景公七年)
(襄公三年至九年/灵公二十五年)
(哀公二十八年至三十五/年惠公元年至二十四年)
(灵侯二年至十二年平侯九年/悼侯三年昭侯元年至九年)
(武公十四年至二十七年平/公四年悼公九年襄公五年)
(简公二十五年至三十六/年定公十六年献公四年)
(惠公四年至九年悼公七/年共公五年平公十四年)
卷十 第 9b 页 WYG0183-0428d.png
(馀祭七年至十七年馀昧四/年王僚十二年阖闾五年)
定公(始元年壬辰终十五年/丙午安民大虑曰定)
(敬王十一年/至二十五年)
(景公三十九年/至五十三年)
(定公三年/至十七年)
(哀公二十八年至三/十六年惠公六年)
(昭王七年至/二十一年)
(景公八年至/二十二年)
卷十 第 10a 页 WYG0183-0429a.png
(灵公二十六/年至四十年)
(惠公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怀公四年湣公七年)
(昭侯十年至/二十四年)
(隐公元年至四年靖/公四年伯阳七年)
(献公五年至十三年/声公元年至六平)
(平公十五年至十九/年简公元年至十年)
(阖闾六年至十/九年夫差元年)
哀公(始元年丁未终二十七年经止/十四年庚申恭仁短折曰哀)
卷十 第 10b 页 WYG0183-0429b.png
(敬王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
(景公五十四年至五十八年孺子一/年悼公四年简公四年平公二年)
(定公十八年/至三十三年)
(惠公七年至十/年悼公十二年)
(昭王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惠王元年至十年)
(景公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
(灵公四十一年至四十二/年出公十二年庄公二年)
(湣公八年至二十三/年楚灭陈杀湣公)
卷十 第 11a 页 WYG0183-0429c.png
(昭侯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成侯元年至十二年)
(伯阳八年至十五年宋/灭曹虏伯阳实哀八年)
(声公七年至/二十二年)
(简公十一年至十二年/献公元年至十四年)
(夫差二年/至十七年)
卷十 第 12a 页 WYG0183-0430a.png
 
 
 
 
 
 
 
 
卷十 第 12b 页 WYG0183-0430b.png
武王得天下十二世至平王东迁平王至敬王十三世
(不数泄/父悼王)平王末年当鲁隐元年故周八百六十七年四
百年在春秋前二百四十二年在春秋中二百二十五
年在春秋后
卷十 第 13a 页 WYG0183-0430c.png
 
 
 
 
 
 
 
 
卷十 第 13b 页 WYG0183-0430d.png
姬姓文王子公旦之后伯禽封于曲阜为鲁侯自伯禽
至隐公十四世自隐公至哀公十二世哀公终二十七
年卒十六年孔丘卒经止十四年
卷十 第 14a 页 WYG0183-0431a.png
 
 
 
 
 
 
 
 
卷十 第 14b 页 WYG0183-0431b.png
太公望之后姜姓武王封太公于齐营丘太公至僖公
十三世僖公九年鲁隐公摄政
卷十 第 15a 页 WYG0183-0431c.png
 
 
 
 
 
 
 
 
卷十 第 15b 页 WYG0183-0431d.png
唐叔虞之后武王灭唐而封之至变父改为晋自唐叔
至鄂侯十四世鄂侯二年春始焉
卷十 第 16a 页 WYG0183-0432a.png
 
 
 
 
 
 
 
 
卷十 第 16b 页 WYG0183-0432b.png
康叔封之后武王之弟封于卫至桓公十三年春秋始
焉自康叔至桓公十三世
卷十 第 17a 页 WYG0183-0432c.png
 
 
 
 
 
 
 
 
卷十 第 17b 页 WYG0183-0432d.png
其先契封于商武王伏商封武庚后武庚乱更封微子
自微子至穆公十四世
卷十 第 18a 页 WYG0183-0433a.png
 
 
 
 
 
 
 
 
卷十 第 18b 页 WYG0183-0433b.png
伯益末孙曰非子周孝王邑之秦号曰秦嬴至襄公为
周平王平犬戎封为侯自秦嬴至秦仲三世至襄公五
世至穆公十三世
卷十 第 19a 页 WYG0183-0433c.png
 
 
 
 
 
 
 
 
卷十 第 19b 页 WYG0183-0433d.png
颛顼高阳之后陆终少子季连之苗裔熊绎成王时封于
楚以子男之田姓芈氏自鬻熊至武王十七世
卷十 第 20a 页 WYG0183-0434a.png
 
 
 
 
 
 
 
 
卷十 第 20b 页 WYG0183-0434b.png
文王子蔡叔度之后武王封于蔡蔡叔以罪放蔡仲继
焉自蔡仲至戴侯九世宣侯戴侯子
卷十 第 21a 页 WYG0183-0434c.png
 
 
 
 
 
 
 
 
卷十 第 21b 页 WYG0183-0434d.png
郑桓公友厉王少子宣王庶弟宣王封于郑犬戎杀桓
公郑人立其子武公武公子庄公
卷十 第 22a 页 WYG0183-0435a.png
 
 
 
 
 
 
 
 
卷十 第 22b 页 WYG0183-0435b.png
滕姬姓文王之子绣之后武王封之自叔绣以下九世
庄公始见即谷也
卷十 第 23a 页 WYG0183-0435c.png
 
 
 
 
 
 
 
 
卷十 第 23b 页 WYG0183-0435d.png
夏禹之后东楼公周武王封于杞以奉夏后氏祀自东
楼公八世至成公见于春秋
卷十 第 24a 页 WYG0183-0436a.png
 
 
 
 
 
 
 
 
卷十 第 24b 页 WYG0183-0436b.png
 
任姓奚仲封薛侯迁于邳仲虺居薛为汤左相武王复
以其弟雍滑为薛侯小国无纪不可知
卷十 第 25a 页 WYG0183-0436c.png
 
 
 
 
 
 
 
 
卷十 第 25b 页 WYG0183-0436d.png
吴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武王封其后于吴自太伯至
寿梦十九世始称王
卷十 第 26a 页 WYG0183-0437a.png
 
 
 
 
 
 
 
 
卷十 第 26b 页 WYG0183-0437b.png
出自太王姬姓自虞仲至虞公十二世
卷十 第 27a 页 WYG0183-0437c.png
 
 
 
 
 
 
 
 
卷十 第 27b 页 WYG0183-0437d.png
姜姓与齐同族武王封文叔于许自许叔至穆公凡十
三世始见于春秋
卷十 第 28a 页 WYG0183-0438a.png
 
 
 
 
 
 
 
 
卷十 第 28b 页 WYG0183-0438b.png
邾姓颛顼有陆终生六子弟五曰安期武王封期裔挟
为附庸十一世仪父始见春秋
卷十 第 29a 页 WYG0183-0438c.png
 
 
 
 
 
 
 
 
卷十 第 29b 页 WYG0183-0438d.png
纪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其于莒自纪公已下为己
姓不知谁赐之也十二世兹丕公始见春秋
卷十 第 30a 页 WYG0183-0439a.png
 
 
 
 
 
 
 
 
卷十 第 30b 页 WYG0183-0439b.png
文王子曹叔振铎之后武王封之于商振铎至桓公十
一世
卷十 第 31a 页 WYG0183-0439c.png
 
 
 
 
 
 
 
 
卷十 第 31b 页 WYG0183-0439d.png
舜之后妫姓尧妻舜女居妫汭因为姓周时虞遏父为
周陶正以元女大姬配胡公封之陈胡妫满即遏父子
自胡公至桓公十二世
卷十 第 32a 页 WYG0183-0440a.png
 
 
 
 
 
 
 
 
卷十 第 32b 页 WYG0183-0440b.png
燕有南有北南燕姞姓北燕姬姓武王封召公奭于北
燕其国僻小不通诸夏至简公二十九世始见春秋今
从年表叙缪侯以下
卷十 第 33a 页 WYG0183-0440c.png
春秋一百二十四国爵姓
 爵姓具者四十九国
(姬/侯) 秦(嬴/伯) 卫(姬/侯) 杞(姒/公) 曹(姬/伯) 息(姬/侯) 邓(曼/侯) 北燕(姬/伯)
(姬/侯) 吴(姬/子) 郑(姬/伯) 邾(曹/子) 滕(姬/侯) 虞(姬/侯) 纪(姜/侯) 楚(芈/子)
(嬴/子) 越(姒/子) 蔡(姬/侯) 许(姜/男) 薛(任/侯) 随(姬/侯) 巴(姬/子) 鄫(姒/子)
(姜/侯) 宋(子/公) 陈(妫/侯) 小邾(曹/子)(巳/子) 虢(姬/公) 郕(姬/子) 芮(姬/伯)
(妫/子) 州(姜/公) 南燕(姞/伯)(嬴/伯) 荀(姬/侯) 贾(姬/侯) 凡(姬/伯) 宿(风/男)
(姬/伯) 鄅(妘/子) 原(姬/伯) 夔(芈/子) 滑(姬/伯) 郯(嬴/子) 舒鸠(偃/子)偪阳(妘/子)
卷十 第 33b 页 WYG0183-0440d.png
(姬/侯)
 有爵无姓者一十七国
(子/) 弦(子或/子姓)(子或/隗姓)(子/) 沈(子或/姓嬴)(子或/子姓)(子/) 郧(子/)
白狄(子/)(子/) 肥(子/) 戎蛮(子/)(子或/祈姓)(子或/祈姓)(伯或/嬴姓)(侯/)
(子/)
 有姓无爵者一十六国
(嬴/) 罗(能或/偃姓)(姬/) 耿(姬/) 霍(姬/) 郜(姬/) 韩(姬或/侯爵)(姬/)
(姬/) 夷(妘/) 淮(姬/) 申(姜/) 密(姬/) 向(姜/) 鄋瞒(漆/)舒庸(偃/)
卷十 第 34a 页 WYG0183-0441a.png
 爵姓皆亡者三十三国
(或嬴/姓)郧 权(或偃/姓)道  柏 贰  轸 绞
(或偃/姓)遂 崇 戴(或子/姓)无终 蓐收 冀 温
于馀丘厉 项(或姞/姓)英氏 蓼(或偃/姓)巢 庸 根牟
鲜虞 姒 介  陆浑 邿 房 桐(或偃/姓)

 附庸九国
颛臾(风/姓)须句(风/姓)(嬴/姓) 任(风/姓) 牟 极 萧(或子/姓)
卷十 第 34b 页 WYG0183-0441b.png

五霸
齐桓公 周僖王元年   鲁庄公十三年称霸
宋襄公 周襄王十三年  鲁僖公十九年称霸
晋文公 周襄王二十年  鲁僖公二十八年称霸
秦穆公 周襄王二十八年 鲁文公三年称霸
楚庄王 周定王九年   鲁宣公十一年称霸
齐盟
卷十 第 35a 页 WYG0183-0441c.png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平公  悼公
楚灵王  康王  平王  昭王
吴王阖闾 夫差
越王句践
与盟之国
王周 鲁  晋  齐  楚  秦  郑
卷十 第 35b 页 WYG0183-0441d.png
卫  宋  陈  蔡  鄫  曹  滕
邾  许  杞  纪  莒  吴  越
江  黄  滑  徐  邢  薛  沈
顿  胡  北燕 小邾 淮夷 白狄
卷十 第 36a 页 WYG0183-0442a.png

卷十 第 37a 页 WYG0183-0442c.png
地名所属
东京 首止 大棘 宛濮 蒲  平丘 城𨽻 虫牢
武父 黄  甑  承筐 鸣雁 南京 黍丘 鸿口
横  鱼门 阳梁 孟诸 蒙泽 贯  彭城 沙随
卢门 西京 翟泉 唐  褚氏 圉  解  乾祭
蒯  霍  垂陇 敖  荧  修泽 扈  北林
清  逢泽 棐林 制田 皇  邥  鄢  汜
鄩  新城 北京 柯  沙亭 曲梁 鸡泽 沙鹿
卷十 第 37b 页 WYG0183-0442d.png
马陵 青州 棘邑 牟娄 酅  夷  纪  鄑
密州 渠丘 郚  济州 祝阿 谭  鲍  沂州
祝丘 穆陵 堂阜 枋  登州 莱  兖州 菟裘
龟阴 红  成  防  东阳 武城 曹州 楚丘
廪丘 郜  垂  海州 滥  夹谷 中城 纪鄣
博州 清丘 瓦  桃丘 阿泽 清  秦
戚  铁  谷  酅  郓州 郈  鄣  阚
阳谷 邿  邾瑕 密  扬州 蒲  良  齐州
卷十 第 38a 页 WYG0183-0443a.png
卢  石窌 防门 清亭 遂  欢  棘地 利国军
梁丘 防  缗  咸丘 天野 郎  闾丘 唐
棠  宁母 重馆 并州 千亩 申都 绵上 赵州
鄗邑 亳州 兖  许  棘  天丘 郧  向城
澶渊 陈州 棰  鸣鹿 鬼阎 辰陵 颍州 昌衍
牛首 绎  狐口 郚  蔑  桃  曲池 德州
辕  野井 棣州 贝丘 乾时 怀州 隰郕 河阳
向  原  湨梁 絺  南阳 阳樊 攒茅 隤
卷十 第 38b 页 WYG0183-0443b.png
雍榆 河中府 马陵 河曲 茅津 颠軨 郇
桑泉 解   瑕  耿  冀  清原 黄父
稷  涑水  翼  霍  瓠丘 采桑 蒲城
虢州 桑田  桃林 虢略 华山 永兴 少习
菟和 苍野  同州 王城 新里 凤翔 酆宫
岐阳 许州  钧台 高氏 雍氏 皋鼬 汾丘
湛坂 狼渊  桐丘 匡  曲洧 颍城 长葛
向  蔡州  项  房  堂溪 栎  桑隧
卷十 第 39a 页 WYG0183-0443c.png
邓  陉  繁阳 鹿上 乾溪 汝州 鲁齿 方城
莱州 介根 维州 郱  邓州 卷  鄾  楚
白羽 丰析 襄州 津  荒谷 冶父 郢  陈乡
湫  鄂州 蒲骚 濠州 橐皋 州来 润州 鸠兹
庐州 鹊岸 潜  鸡父 苏州 衡山 洪州 艾陵
兴元 锡穴 潞州 壶口 曲梁 祁州 曲沃 广德
桐  常州 夫椒
诸国地理
卷十 第 40a 页 WYG0183-0444a.png

卷十 第 41a 页 WYG0183-0444c.png

卷十 第 42a 页 WYG0183-0445a.png

卷十 第 43a 页 WYG0183-0445c.png

卷十 第 44a 页 WYG0183-0446a.png

卷十 第 45a 页 WYG0183-0446c.png

卷十 第 46a 页 WYG0183-0447a.png

卷十 第 47a 页 WYG0183-0447c.png
 
 
 

卷十 第 48a 页 WYG0183-0448a.png

卷十 第 49a 页 WYG0183-0448c.png

卷十 第 50a 页 WYG0183-0449a.png

卷十 第 51a 页 WYG0183-0449c.png

卷十 第 52a 页 WYG0183-0450a.png

卷十 第 53a 页 WYG0183-0450c.png
公族 公孙彊 公子欣  时

公族 宫之奇 共伯   虞叔

公族 文公  石公(其子/忌父) 林父(忌父/之子) 虢公丑
诸侯兴废
 鲁灭一国

卷十 第 53b 页 WYG0183-0450d.png
 晋灭十四国
耿 霍 魏 虢 (赤狄/潞氏) 虞 焦 杨 韩 (赤狄/甲氏)
偪阳  肥 鼓 陆浑
  卫灭一国

  宋灭一国

  蔡灭一国
卷十 第 54a 页 WYG0183-0451a.png

 楚灭二十三国
息 弦 黄 夔 邓 权 江 蓼(文五/年)六 弼 庸
舒庸 陈 蔡 赖 舒鸠 唐 顿 胡 舒 随
 申 蓼(宣八年杜/云二国名)
 秦灭二国
梁 滑
 齐灭六国
卷十 第 54b 页 WYG0183-0451b.png
谭 遂 蔡 纪 鄣 阳
 邾灭一国
须句
 莒灭一国

 狄灭一国

 郑灭一国
卷十 第 55a 页 WYG0183-0451c.png

 吴灭一国

 越灭一国

春秋始于隐公
左氏曰摄而不书即位 公羊曰贤其让 谷梁曰让
非其正以行小惠 杜预曰平王东迁之始王隐公让
卷十 第 55b 页 WYG0183-0451d.png
国之贤君 范宁曰于时则接乎隐公故因兹以托始
 啖助曰幽厉虽衰雅未为风平王之初人习馀化及化
变风移陵迟久矣不格以太平之政则比屋不可胜诛
故断自平王之迁而以隐公为始
春秋终于获麟
左氏杜预曰感嘉瑞之无应因所感而作所以为终
公羊何休以麟为汉受命之瑞周亡天下之异夫子知
其将有六国争强秦项交战刘氏乃立斯民罹苦感泣
卷十 第 56a 页 WYG0183-0452a.png
而作春秋文成致麟 谷梁范宁曰非狩而曰狩大其适
也不曰来不外麟于中国也不言有不使麟不常于中
国也  学左氏者曰麟生于火而游于土春秋礼也脩
火德而致其子  又曰孔子作书麟为之至四灵王者
之瑞故有素王之说  陈钦以为麟西方毛虫金精孔
子立言西方兑为口故麟至   刘向尹更始曰瑞灾不
兼今麟为周异不得复为汉瑞知应孔子而至    郑众
贾逵服虔颍容曰自卫反鲁修经已成麟感而至取麟
卷十 第 56b 页 WYG0183-0452b.png
为水物故以为修毋致子之应    杨士勋曰诗终于麟
趾春秋终于获麟
春秋总例数
书王一百四十六  不书王九十六  书正九十七
不书正一百四十五 盟例总九十六  会例总一百六十八
朝例总三十八   聘例三十三   如例一百二十三
出例一百八十二  公出而至八十九 公至例七十九
名例三十一    遂事例二十   天王出入居十三
卷十 第 57a 页 WYG0183-0452c.png
兄弟例十四   时日月总一千一百九十九 书时四百六十九
书月三百三十八 书日三百九十二    书天王崩九
诸侯卒一百三十四 鲁夫人薨葬二十   世子内女大夫卒五十
迁国邑十    日食三十六      山崩震电各二
地震五     不雨七        雨雪大雨雹各三
内外大水九   无冰三        星灾四
大旱二     大有年一有年一    凶年七
虫灾总十八   宫庙总十四      烝尝三
卷十 第 57b 页 WYG0183-0452d.png
大雩十九    蒐狩大阅总九     还例溃例各四
放例三     获例六        宝器例四
田邑例七    取例二十六      纳例五
鲁夫人如会归十三 归复归十九     杀逆二十五
讨弑君贼六   杀世子母弟九     城例总三十三
杀大夫例三十七 围例总四十四     奔例总七十五
以归例十二   兵入例二十七     执例三十一
伐例总二百十  次例总十六      救例二十五
卷十 第 58a 页 WYG0183-0453a.png
侵例五十八   乞师五    战例总二十三
内战败绩六   来例九    外战败十二
逃例三     戍例三    立例六
平例六     观例二    盗例五
诱例二     献捷例二   公追例二
锡例求例各三  遇例七    媵例四
内女归来归总十 内逆女五   外逆女四
王姬例五    税赋例三   新作例三
卷十 第 58b 页 WYG0183-0453b.png
筑台囿六    书朔二    不视朔不告朔各一
书晦书闰各二  书郊九    书即位八
不书即位四   书首时五十九 书非首时一
四时不具四   有月无时二  有日无月一
卷十 第 59a 页 WYG0183-0453c.png

卷十 第 60a 页 WYG0183-0454a.png
 
 
 
 
 
 
 
 
卷十 第 60b 页 WYG0183-0454b.png
 
 
 
 
 
 
 
 六经图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