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a 页 WYG0085-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经通义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经通义十二卷
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傅已著录是书
专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所采诸家于汉
用毛郑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
谦严粲
诗经通义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经通义十二卷
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傅已著录是书
专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所采诸家于汉
用毛郑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
谦严粲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b 页 WYG0085-0001b.png
国朝用陈启源其释音明用陈第
国朝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氏诗谱
皆具有条理惟鹤龄学问淹洽往往嗜博好
奇爱不能割故引据繁富而伤于芜杂者有
之亦所谓武库之兵利钝互陈者也要其大
致则彬彬矣鹤龄与陈启源同里据其自序
此书盖与启源商确而成又称启源毛诗稽
古编专崇古义此书则参停于今古之间稍
国朝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氏诗谱
皆具有条理惟鹤龄学问淹洽往往嗜博好
奇爱不能割故引据繁富而伤于芜杂者有
之亦所谓武库之兵利钝互陈者也要其大
致则彬彬矣鹤龄与陈启源同里据其自序
此书盖与启源商确而成又称启源毛诗稽
古编专崇古义此书则参停于今古之间稍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2a 页 WYG0085-0002a.png
稍不同然稽古编中屡称已见通义兹不具
论则二书固相足而成也乾隆四十六年十
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论则二书固相足而成也乾隆四十六年十
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3a 页 WYG0085-0002c.png
诗经通义原序
尚瑗之受教我愚庵朱先生正先生辑撰通义之日其
时年未弱冠殚精制举业未暇问欧吕诸家言迨先生
作埤传以尚书为瑗取应习业时时举示之继从事读
左日钞遂得参讨论矣顾予自八龄读诗经集传旦夕
掩卷背诵比十五六而心颇嗛之谓郑卫淫风何乃至
是非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指而于毛序郑笺孔疏及书
之孔序易之王注皆尝浏览怪其与朱子本义集傅蔡
尚瑗之受教我愚庵朱先生正先生辑撰通义之日其
时年未弱冠殚精制举业未暇问欧吕诸家言迨先生
作埤传以尚书为瑗取应习业时时举示之继从事读
左日钞遂得参讨论矣顾予自八龄读诗经集传旦夕
掩卷背诵比十五六而心颇嗛之谓郑卫淫风何乃至
是非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指而于毛序郑笺孔疏及书
之孔序易之王注皆尝浏览怪其与朱子本义集傅蔡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3b 页 WYG0085-0002d.png
氏集传畛域悬殊而未能决所从违先生著书满家少
陵义山诗集笺注家弦户诵既乃厌弃辞章肆力经术
埤传左钞先后授梓独通义一书屡经更定又卷帙颇
重计赀为难逡巡审慎而先生业已谢世阅四十馀年
友人陆堂有言汉儒之失拘守陈言宋儒之失尽反前
说宋儒之所欲反者非仅汉唐也伊川易传谈理至精
朱子则推本邵氏数学以求驾之颍滨诗传东莱读诗
记其书皆醇正无疵朱子以其祖述小序多所不满郑
陵义山诗集笺注家弦户诵既乃厌弃辞章肆力经术
埤传左钞先后授梓独通义一书屡经更定又卷帙颇
重计赀为难逡巡审慎而先生业已谢世阅四十馀年
友人陆堂有言汉儒之失拘守陈言宋儒之失尽反前
说宋儒之所欲反者非仅汉唐也伊川易传谈理至精
朱子则推本邵氏数学以求驾之颍滨诗传东莱读诗
记其书皆醇正无疵朱子以其祖述小序多所不满郑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4a 页 WYG0085-0003a.png
卫淫奔之说独采渔仲明复康侯春秋之学尽废三传
朱子遂尊称胡传后世因有四传合刻则左公谷下侪
于宋明杂说而十三经之名号可无庸矣夫汉代经儒
掇拾残缺于秦烬之后疵颣荒缪固所不免必尽举而
撤之虽神解渊悟岂真能舍此山岩屋壁之所得别有
不传之秘与尼山邹峄梦授而墙见者程子曰学诗而
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朱子论诗尽撤大小序
鄱阳马氏驳议平允洞畅先生通义之作所宗主也毛
朱子遂尊称胡传后世因有四传合刻则左公谷下侪
于宋明杂说而十三经之名号可无庸矣夫汉代经儒
掇拾残缺于秦烬之后疵颣荒缪固所不免必尽举而
撤之虽神解渊悟岂真能舍此山岩屋壁之所得别有
不传之秘与尼山邹峄梦授而墙见者程子曰学诗而
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朱子论诗尽撤大小序
鄱阳马氏驳议平允洞畅先生通义之作所宗主也毛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4b 页 WYG0085-0003b.png
公亦有不能无弊者在于执正变之论而篇次错糅不
复详求概以前后定美刺楚茨至车牵十章与载芟良
耜之报蜡鹿鸣嘉鱼之燕宾何有差别而以为刺幽王
之作辞理全悖矣崧高五诗并美宣王何以窜于大雅
终篇此古序之误有目共知也然而去古未远刺忽刺
佗之属信而有徵而概指淫奔不得并于清人之在郑
株林之在陈则毛诗左传虽并献河间而平帝时立毛
诗于学官已为定著左传经范升陈元争讼俟章帝而
复详求概以前后定美刺楚茨至车牵十章与载芟良
耜之报蜡鹿鸣嘉鱼之燕宾何有差别而以为刺幽王
之作辞理全悖矣崧高五诗并美宣王何以窜于大雅
终篇此古序之误有目共知也然而去古未远刺忽刺
佗之属信而有徵而概指淫奔不得并于清人之在郑
株林之在陈则毛诗左传虽并献河间而平帝时立毛
诗于学官已为定著左传经范升陈元争讼俟章帝而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5a 页 WYG0085-0003c.png
始定奚以取彼弃此此集传之过当也通义一书荟萃
两宋元明诸家之言于朱子集传外又广求遗说或问
语录胪列参互衷之至当间附已意以相发明昆山顾
亭林先生夙与同志远道寄书往复质證同邑陈启源
说诗有特识先生爱重之时取其说朱子有言读先圣
之书须高著眼大著肚不容拘泥习套又谓唐人疏义
因讹踵陋未能有所发明夫唐疏之无所发明诚然也
经宋儒翻驳数百年奉为蓍蔡由明迄今因袭更甚嫏
两宋元明诸家之言于朱子集传外又广求遗说或问
语录胪列参互衷之至当间附已意以相发明昆山顾
亭林先生夙与同志远道寄书往复质證同邑陈启源
说诗有特识先生爱重之时取其说朱子有言读先圣
之书须高著眼大著肚不容拘泥习套又谓唐人疏义
因讹踵陋未能有所发明夫唐疏之无所发明诚然也
经宋儒翻驳数百年奉为蓍蔡由明迄今因袭更甚嫏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5b 页 WYG0085-0003d.png
嬛说约高头细字之书趋时贸利无有高眼大肚上下
千百年间者先圣之遗经逾堕于雺雾晦冥亭林愚庵
二氏穷经复古起考亭而相对当乐与扬㩁以益衷于
无弊岁庚子冬暮瑗自豫章院归遍陈五经传疏并庋
藏所有诸家言胪列其是非同异从先生两孙借观通
义藏稿五十年前函丈点笔情景恍然负墙敬为之序
越五载乙巳其次孙泰兴广文士玉刻通义书成爰于
旧序增益数语表刻此书之因士玉笃嗜经术庶几能
千百年间者先圣之遗经逾堕于雺雾晦冥亭林愚庵
二氏穷经复古起考亭而相对当乐与扬㩁以益衷于
无弊岁庚子冬暮瑗自豫章院归遍陈五经传疏并庋
藏所有诸家言胪列其是非同异从先生两孙借观通
义藏稿五十年前函丈点笔情景恍然负墙敬为之序
越五载乙巳其次孙泰兴广文士玉刻通义书成爰于
旧序增益数语表刻此书之因士玉笃嗜经术庶几能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6a 页 WYG0085-0004a.png
绍其家学者雍正三年季秋朔日受业门人张尚瑗拜
书年七十
书年七十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7a 页 WYG0085-0004c.png
诗经通义凡例
通义者通古诗序之义也盖序乃一诗纲领必先申序
意然后可论毛郑诸家之得失后序多汉儒附益者今
取殴苏吕严诸说为之辨正错简讹字亦详订焉
制举之家专宗朱传故诗序久置不讲并宋元诸儒之
说皆无由而见余采其合于序说者备录之盖表章古
义不得不与俗学牴牾尔
古本皆标序于经文之前后儒遂以诗序若今之诗题
通义者通古诗序之义也盖序乃一诗纲领必先申序
意然后可论毛郑诸家之得失后序多汉儒附益者今
取殴苏吕严诸说为之辨正错简讹字亦详订焉
制举之家专宗朱传故诗序久置不讲并宋元诸儒之
说皆无由而见余采其合于序说者备录之盖表章古
义不得不与俗学牴牾尔
古本皆标序于经文之前后儒遂以诗序若今之诗题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7b 页 WYG0085-0004d.png
余谓序所以明作者之意非先有序而后有诗也郝仲
舆本移序从经最为得体今从之
古序最简毛郑训多不明郑尤舛驳故为后儒所排学
者善解而参伍之夹漈辨妄朱子辨说皆可不作矣
训释字句贯穿义理朱子集传备矣今海内家传户习
故此书不重引其文只略诠诗中大意惟诸儒说有异
同者别白之舛谬者针砭之(毛郑之失已经朱子/更定者此不详述)至于
考论时事多援经證史庶几子舆氏论世知人之旨云
舆本移序从经最为得体今从之
古序最简毛郑训多不明郑尤舛驳故为后儒所排学
者善解而参伍之夹漈辨妄朱子辨说皆可不作矣
训释字句贯穿义理朱子集传备矣今海内家传户习
故此书不重引其文只略诠诗中大意惟诸儒说有异
同者别白之舛谬者针砭之(毛郑之失已经朱子/更定者此不详述)至于
考论时事多援经證史庶几子舆氏论世知人之旨云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8a 页 WYG0085-0005a.png
经文下夹注又引毛郑及正义语而加以折衷宋元以
来诸家之说必取其合于古义者
东莱读诗记极为宋人所推华谷诗缉其次也此书义
例多取裁焉东莱宗小序其说诗无邪说正雅郑卫说
南陔六诗与朱子时相掊击今备载之以俟论定
诗记名物度数山川地理禽兽草木其类不可不考此
诗根据注疏辨證颇详足补集传所未及
毛郑与欧苏吕严诸本所分章句各有异同今一以集
来诸家之说必取其合于古义者
东莱读诗记极为宋人所推华谷诗缉其次也此书义
例多取裁焉东莱宗小序其说诗无邪说正雅郑卫说
南陔六诗与朱子时相掊击今备载之以俟论定
诗记名物度数山川地理禽兽草木其类不可不考此
诗根据注疏辨證颇详足补集传所未及
毛郑与欧苏吕严诸本所分章句各有异同今一以集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8b 页 WYG0085-0005b.png
传为正
诗释文止有音反而不甚详陆氏所谓古人韵缓不烦
改字者也朱子始取吴才老韵叶诗然不尽依用万历
间陈季立氏谓古字本有古音与后代不同不必改叶
吾友顾宁人氏引申其说又谓沈约四声不当以律古
人之诗二家援证精博可信从无疑矣但细覈集传所
叶之音与二家考证者无甚相远而四声不用则平上
去入通为一音入声转韵初学多不晓故今仍用集传
诗释文止有音反而不甚详陆氏所谓古人韵缓不烦
改字者也朱子始取吴才老韵叶诗然不尽依用万历
间陈季立氏谓古字本有古音与后代不同不必改叶
吾友顾宁人氏引申其说又谓沈约四声不当以律古
人之诗二家援证精博可信从无疑矣但细覈集传所
叶之音与二家考证者无甚相远而四声不用则平上
去入通为一音入声转韵初学多不晓故今仍用集传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9a 页 WYG0085-0005c.png
所叶(叶下之音余/友杨旭所补)但易为读某切而平上去入槩不分
注庶几三百篇之文读之谐协复无以今音律古诗之
失(集传中有不当叶不/必叶者今悉去之)
注庶几三百篇之文读之谐协复无以今音律古诗之
失(集传中有不当叶不/必叶者今悉去之)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0a 页 WYG0085-0006a.png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1a 页 WYG0085-0006c.png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2a 页 WYG0085-0007a.png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3a 页 WYG0085-0007c.png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4a 页 WYG0085-0008a.png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5a 页 WYG0085-0008c.png
郑氏诗谱不可废欧阳公已言之矣朱子一切不用
恐非子舆论世之旨但今本注疏大全所列者十五
国及雅颂俱各分时代先后与欧阳公所云国谱旁
行者不合盖非郑谱之旧也今仿史记年表体合为
诗经通义 提要 第 15b 页 WYG0085-0008d.png
一图庶令学者便于观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