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1245-07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襄毅文集卷十
             明 韩雍 撰
 序
  江西乡试小录序(代考官作/)
皇明抚运统有万方列圣相承诞敷文治耸世德于虞
周之上巍然焕然固万世莫加而恢宏弼亮之任则常
选贤以为用也乃景泰丙子适维其时奉敕巡抚江西
卷十 第 1b 页 WYG1245-0730b.png
佥都御史姑苏韩雍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舒城郑时暨
藩臬重臣祗奉成宪合谋礼聘儒绅以司考试至期就
试之士逾二千人内而提调则左布政使广东崔恭右
参议金华陈圭监试则副使绍兴韩阳外而恊赞则右
布政使苍梧宋钦按察使汉安张文昌左参政将乐黄
琛右参政昌邑谭溥副使铜梁陈价左参议安丘张翰
佥事郴阳朱海遂安余复海康李璿慈溪王鼎以及大
小职事皆遴选以充而皆御史总焉各恭乃职罔敢怠
卷十 第 2a 页 WYG1245-0731a.png
荒防范严而去取公既得士如额锓其名氏以传谓宜
有序予窃惟贤才者辅治之具而科目者进贤之路也
古之君天下者谨于图治未尝不设科简贤以为辅我
国家法古为治取贤任才固非一途其于科目之典尤
深注意故选而用之加重焉诸士子生于文献之邦薰
陶德化有年矣三载一大比推于学举于乡试于宪臣
始获聚于大府与数千百人角艺于三日之顷著为文
词率多善美及登名于荐书者盖以额二十而取一焉
卷十 第 2b 页 WYG1245-0731b.png
鹿鸣有燕乡闱有录人皆羡而荣之选之可谓重矣行
将上春官与天下士争先其选逾重得一捷焉对策大
廷释褐以仕内而词林台省之职外而郡邑民社之寄
皆足以展其志行其道而卑微之官不之授等而上之
登卿佐进公孤咸于兹取焉用之不其重矣乎然其所
以重于选用如斯者岂徒然哉固将望其恢宏弼亮以
成治功焉耳况江西人物之盛甲于天下前辈起家科
目列官中外以道德文章勋业为时称重者不可胜数
卷十 第 3a 页 WYG1245-0731c.png
诸士子接武而兴尚当企慕奋发思选用之重而自重
可焉重于立身必励名节重于事君必笃忠爱重于涖
官从政必谨礼法由是而升当国家之重寄胜天下之
重任光辅亿万载太平之治俾崇勋伟烈匹休前闻垂
耀永世以增科目之重则善也不然藉此以媒利禄取
富贵或行非所学而无益于时则为诸士子不能自重
而有负朝廷选用之重矣非所望也诸士子尚勉之哉
  寿竹轩先生序
卷十 第 3b 页 WYG1245-0731d.png
海虞之松溪有隐君子曰竹轩陈先生今年春秋六十
有三十月望日其初度之辰雍与其子珙久交且厚乃
以家藏邵庵虞文靖公所题东坡苏文忠公墨竹序以
为寿或者曰先生佳辰宾朋满堂进尊俎而献图画者
比比君何独以此乎予曰先生以竹名轩竹其所爱也
予寿之以此盖比其德也维我先生守道不回中立不
倚如竹之性直也灵台湛然物欲无蔽如竹之中虚也
砥砺名行夷险一致如竹之劲本贞节也好德乐贤荣
卷十 第 4a 页 WYG1245-0732a.png
衰不殊如竹之岁寒有常也轩冕利禄之不竞如竹之
虽春阳气王而不与众木争荣也父子兄弟之相亲如
竹之不孤挺独耸必相依以并秀也浪迹于林泉陶情
于诗酒又如竹林之七贤竹溪之六逸也惟兹往焉孙
支繁昌克家瑞世如竹之萌蒻日稠而凤毛振彩也遐
龄永年不震不腾如竹之平安日报而晚节益坚也敢
书以为祝且和邵庵韵二首歌以侑觞云
烟霞踪迹寄松溪俯笑红尘道路低行处壶觞无酒债
卷十 第 4b 页 WYG1245-0732b.png
归时屐齿有花泥引来活水看鱼跃栽得新篁待凤栖
应是佳辰有仙降画堂深处彩云迷
风节清高迈竹溪具瞻翻觉海山低千寻翠柏凌霄汉
一朵红莲出淤泥震泽散人随远引杜陵野老称幽栖
夜来笑祝南山寿光耀弧南望不迷
  德政瑞应诗序
天顺元年秋余解组南归既抵家闭门谢客郡邑大夫
非公事不敢与之会然辱郡守杨公之眷顾拳拳也是
卷十 第 5a 页 WYG1245-0732c.png
岁腊月八日余与乡人参政陈公谋欲登西山以卜寿
藏之地都督翁公闻之与偕遂由盘门舟行而西路未
半郡守杨公及之曰吾郡秋及冬雨雪愆期菜麦就荒
吾心皇皇靡宁将遍省且谒神以祷不鄙必同往勿辞
众曰诺遂联舟进维时风日晴明卓午至木渎舍舟乘
肩舆指山之海云庵未及半舍许同云滃兴大雪立降
须臾盈尺既至众大喜翁陈二公出酒贺余举觞曰才
看五马出便见六花飞诚丰年之瑞可贺也遂足成古
卷十 第 5b 页 WYG1245-0732d.png
诗一章杨与二公皆和韵觞数行杨乘雪夜归予三人
假宿于庵达旦雪霁成余谋始还图欲叙其事以传二
公让予未几予承召来京不果愿然念杨公以岂弟之
德廉介之操通博之学敏达之才自为御史己大著贤
声圣天子复宝位之初重念吾邦之民恐弗得其所暂
出公为守以安之公至未半岁痛惩吏弊从民好恶而
兴革之境内大治祷旱之诚一举而大获瑞应如此与
古刘戬之随车致雨刘昆之反风灭火何殊哉不有述
卷十 第 6a 页 WYG1245-0733a.png
作则天人感孚之速圣天子知人善任之明与公之德
致大验皆泯焉诚邦人之责也用序之而附以旧诗题
曰德政瑞应公名贡抚州人起家名进士翁名诏宗凤
阳人奉敕总督备倭驻于苏陈名述郡人擢自御史之
官江浙便道归故有是会云
乡国深冬旱贤侯事祷祈才看五马出便见六花飞山
谷岚烟净郊原菜麦肥野人歌德政应不虑年饥
  唐氏宗谱序
卷十 第 6b 页 WYG1245-0733b.png
古之闻人以故而冒他族之姓者有矣而复与不复异
焉何也势与理不同也汉张孟为灌婴舍人被其亲幸
故冒其姓为灌孟孟之子仲儒以下奕世有闻因之而
不能复范文正公二岁而孤随母改适长山朱氏遂冒
朱姓后文正辞朱归学于其乡竟至显庸卒复范姓盖
张氏被灌之德既深而因之且久虽欲复之势所不能
文正辞朱之义明学成而仕理固不可以不复也若今
苏州卫千户唐琼廷璋之族其亦灌氏之类欤唐氏本
卷十 第 7a 页 WYG1245-0733c.png
薛姓世为常州宜兴西门人薛之先有曰某者姓某女
某归里中唐氏子某久而无出女之弟某以其子曰兴
立与姊之夫为后遂从唐姓仍以兴为名抚育教道靡
不周至幸致成立岁丙申五月兴以武勇归附邵元帅
屡立战功授百户洪武中以年劳升苏州卫左所副千
户兴卒子贤袭贤卒子瑄子璘以次袭俱卒俱无嗣琼
以嫡次弟遂袭其职迄今逾三十年矣在官勤慎有为
军政修举士卒爱慕卫长贰暨僚属以下莫不推重举
卷十 第 7b 页 WYG1245-0733d.png
于按部使以闻擢掌所印琼二子曰鉴曰宏鉴早卒宏
从师就学克绍家声琼固知姓之所自然积世既久姓
氏勋绩藏之天府纪之诰敕且百年诚未易复也然其
报本追远之心未始少忘立祠宇则异其室置笾豆则
益其数岁时率子妇分奠祠下品馔丰洁跪拜如礼一
气感通诚义交至薛与唐之先世必皆感格歆飨于冥
冥之中而琼且不忘所自拳拳于宗谱之修其尊祖敬
宗之意何如哉予故序之唐氏子若孙百世之下览而
卷十 第 8a 页 WYG1245-0734a.png
读之亦必知所本以图克承克振也谱之世系次序于
左方
  玺书录序
玺书录录吾友叶公与中景泰中在边镇时与其同事
之臣所奉之敕谕并其所受之敕命也国家以儒术安
天下凡方镇之间必参用儒臣锡之以纶綍之华付之
以责任之重使其专经略谨节制以图克济厥事然非
有文武之长才忠义之大节者亦不轻用故用之而多
卷十 第 8b 页 WYG1245-0734b.png
效若与中是已与中初举进士为兵科给事中寻升都
给事中以深沈英毅之资端方廉介之操而济之以该
博纯正之学故运之为谋猷慎密而宏远发之于事为
果敢而勇决正色立朝事所当言者蹇蹇谔谔知有国
而不知有身家直声流传海内敬仰受敕褒嘉推封及
亲人咸以公辅期之维时边方多事而独石马营诸城
孤悬东北尤为要害廷议以与中为山西参政赐之玺
书往赞军事自后凡玺书下军中者事无钜细必及与
卷十 第 9a 页 WYG1245-0734c.png
中所录者是已时他镇督理参赞皆用都台之官独与
中外职若难于为而与中处之有道区画措置之有方
抚绥禁防之有法故将吏辑睦卒伍精练戎器锐整城
堡墩隘之属罔不完固他如广屯储兴学政表节义之
类良法美政不能具纪境内丰乐边尘不惊越四载以
忧去人至于今若慕慈母天顺初朝廷以两广地大民
众难于抚巡特起与中进立都台往兼二镇其所建宏
勋钜烈未能悉数异时进登台辅秉枢轴握化机责任
卷十 第 9b 页 WYG1245-0734d.png
以天下之重又不止如所录而已若与中者诚不愧所
学无负朝廷有光于吾乡也吾乡古今代不乏贤远者
不暇论若范文正之在当时其所存所行虽屡出安边
卒登柄用先民称其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陲功名满
天下千载之下犹景仰羡慕之不已与中当思所以企
齐焉敢以此复与中且以自勉
  送张维本还乡序
仕不去其乡有官守无责任得以养亲而慰安其心者
卷十 第 10a 页 WYG1245-0735a.png
惟阴阳医学官然也自卿大夫以至中外百执事虽崇
卑弗齐上焉者任大责重其次亦皆有职守责其事功
且多远违乡土亲在不得一归省亲之心忧念其子悬
悬焉是则阴阳医学官之所得者卿大夫以下多不得
奚可以崇卑论哉吾友张君维本家世业医至维本旁
通阴阳之术遂为乡郡阴阳官守铜章业专门无催科
鞠讯之劳无簿书期会之烦鞭笞骂詈之不能加罪罚
罢斥之不能及日事其尊君惠庵先生旨甘之奉足以
卷十 第 10b 页 WYG1245-0735b.png
养其志悦其意举天下之事皆若与已不相关维本自
以为何如哉然君子之仕崇卑非所较也进德修业尽
其职不辱乎其亲斯善矣维本进修之道不必求之高
远难行惟取法于尊君而已尊君淡然布素老于乡园
乡之人之所敬服郡邑大夫部使者之所礼重四方缙
绅士夫之所羡慕非以其高官大爵势燄可畏也非以
其积金贮玉声利可恃也亦惟德足以动乎人业足以
济乎人耳维本年芳气锐可以进修之时诚能于日用
卷十 第 11a 页 WYG1245-0735c.png
之间立身行已应事接物一惟尊君是效是法则人之
所以敬礼羡慕于维本者不衰于尊君斯可谓之克肖
矣易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维本向勖之哉维本
比以公务来京师既竣将还诣予言别予感其尊君之
德甚深遂书此以相之
  送杨希仁还姑苏诗序
苏庠生杨君希仁读书积文有志进取虽累屈于场屋
而修习之功益勤不懈今年春有司以希仁年踰强仕
卷十 第 11b 页 WYG1245-0735d.png
循例贡京师进试内廷在优等遂为太学上舍生未几
言于大司成得归省而卒业焉乡之仕于京者重希仁
之贤绘图赋诗以饯之属予叙首简以为希仁学问之
规予与希仁生同邑居同里既亲且厚固宜有赠言惜
文思荒落虽言之而未善也然尝闻邹孟氏有曰学问
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夫求放心之要有三节嗜欲
戒奢靡息游惰是也人之一心其攻者众使三者或有
一焉则此心日放而不知求其不至于庸人之归者几
卷十 第 12a 页 WYG1245-0736a.png
希希仁归存养省察务俾声色之娱曲糵之甘不溺乎
吾心纨绮之华仆从之盛不留乎吾心游观之美博奕
之戏不动乎吾心庶几灵台湛然众欲不侵从而惜分
寸之阴加磨琢之功则学益进文益工异时取科第拾
青紫以成其初志不难也不然嗜欲以迷其心奢靡以
骄其心荒惰以丧其心虽曰仕进有期而欲造乎大贤
君子之域得乎况尊君以高年隐德居于乡其望希仁
之克肖克承者诚在此而不在彼也希仁其勉旃以副
卷十 第 12b 页 WYG1245-0736b.png
之诗若干首列于下方
  西湖别墅宴集诗序
太常少卿四明陈先生惟成致政既归之明年爱钱塘
山水之胜卜居于杭复卜游憩之所于杭城之北甘泉
之里名之曰西湖别墅先生日与乡之耆旧往游于其
间酌酒赋诗以乐太平之盛意甚适也天顺甲申八月
廿有一日予同寅大参谢公有公事入京之行予与方
伯李公谢公大参郑公雷公高公卢公出饯吴山驿先
卷十 第 13a 页 WYG1245-0736c.png
生闻之夙兴往候邀予辈为别墅之游是日积霖初收
风日晴朗予辈欣然乘肩舆赴之至其所由小径入折
北度小桥至别墅之堂岗峦隐伏溪流环带竹树花卉
阴森而佳美堂之四外地隙而净者皆有轩亭各随其
所宜之景以名屏障之间先生与其乡人题咏之诗甚
多予辈既周览遂登崇岗以望则吴山诸峰西湖六桥
之胜举在目前诸公皆恨来游之晚也既而先生延入
听琴轩命其子嘉瑞援琴而鼓之和平冲澹众皆欣然
卷十 第 13b 页 WYG1245-0736d.png
遂复至其堂肆筵叙坐主宾劝酬乐工献伎众皆乐满
引不复辞已而先生复吟所制诗众益乐即席赋数韵
复起步至诸轩亭较壶矢以行酒酒既勤不觉至醉众
皆曰乐不可极也遂趋出明日先生集诸公诗过予属
为序夫君子之进退其道一也进而用则行其道退而
休则乐其道能知道之可乐则凡得失荣辱皆不足以
累其心而吾之所以自得于心者举天下之物不足以
易之先生起家文学历翰林待诏广东藩参以至今官
卷十 第 14a 页 WYG1245-0737a.png
文章德业表表然闻于天下而且春秋尚富精神未衰
人方以台辅为期先生乃以其子嘉猷高科显仕于朝
知富贵之不可久处抗然辞归老于其乡适际乎承平
无事之时而其仲子嘉瑞又能承欢养志是致先生得
从容优悠以乐馀年此固上之大赐而先生岂非知止
乐道之君子欤彼李文饶为平泉庄其自序曰出处者
贵得其道进退者贵不失时言之似矣而处富贵招权
利溺情草木好奇贪得之不已以至于败后世君子或
卷十 第 14b 页 WYG1245-0737b.png
讥其愚若先生者抱道德而戒满盈辞浮荣而略世故
得幽胜宽閒之地日与搢绅士夫陶情于诗酒之间而
吾辈乘一日之暇相从而乐之亦得乎张弛之道吾知
先生别墅之名闻于来世无平泉之可议而与裴晋公
绿墅之堂白乐天香山之社并传无疑矣予故记之以
告来者
  大参雷公寿五旬序
曲礼五十曰艾服官政解之者若曰人年至于五十发
卷十 第 15a 页 WYG1245-0737c.png
之苍白者如艾色历世变谙人情而德器已成进而为
大夫以长人使与闻邦国之大事则必明习故事详审
和缓不至于烦民而多事矣此盖圣人制礼以律天下
以节人心使人志意坚强无躁进之心而有定向耳其
或有绝人之资禀出类之才德无躁进之心而为功名
富贵所逼建勋立业享高爵于强壮之年岂非翘然特
出之俊杰乎若吾寅友大参雷公景旸是已公舂陵人
自少有大志弱冠即举正统丙辰进士入翰林为庶吉
卷十 第 15b 页 WYG1245-0737d.png
士阁老杨文定公以下深器重之公进学益力读书过
目辄成诵作为诗文迅笔立就翰墨之妙可方古人一
时伦辈自以为莫能及未几拜大行人使于四方凛凛
有清操历数载天官知其贤擢监察御史凡所绳纠不
私于法卓卓著能声公于时方强仕之年虽静以守官
而都宪陈僖敏公辈争相引荐遂进广西按察副使凝
然风采吏不敢肆而且督师旅以平寇盗大效劳绩既
满考书最复进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旬宣教养克举其
卷十 第 16a 页 WYG1245-0738a.png
职迄今官五转几三十年所历皆大邦大事而公知民
隐明典章详审而不忽和缓而不躁至于临下折狱一
惟以仁厚平恕为心阴德及人甚多故民安而事不烦
表表然勋业有闻于时一时伦辈又皆以为莫能及此
诚资禀之绝人才德之出类非翘然特出之俊杰不能
也兹当知命之年初度之辰鬓发未艾而享有金紫之
荣三品之贵且神清骨秀望之如神仙中人宾僚重其
贤而相庆之吾知斯往福寿之来川至曰升不足以踰
卷十 第 16b 页 WYG1245-0738b.png
其多而阴德之报必将叶吉梦钟贤嗣与夫功名之远
大皆未可量富贵不足道也因书以为庆
  尚节述怀诗序
昔晋陶靖节为彭泽令以不能折腰乡里小人遂解印
绶去日咏觞于田园之间赋归去来词以著其志高风
清节重当时传来世焯焯在人耳目盖有高尚之节者
薄利禄而不为有旷达之怀者乐觞咏以自得孰谓千
载之下无其人欤若姚江魏公廷用是已公以儒起家
卷十 第 17a 页 WYG1245-0738c.png
师事国子祭酒古廉李先生得其指授遂举贤良为泷
水丞再转大名之浚县所至含煦生养有惠及民民甚
怀之然其性方刚好辨论古今人物事得失成败虽上
官过失亦面折不少逊上官或以吏事督责公公慨然
曰吾安能俯首若辈耶遂弃官归于其乡以尚节自号
赋五言律诗十首以述其怀其姻亲太常少卿蒙轩陈
先生依韵和之皆灿然情文之可观也未几其子瀚举
进士为监察御史克举其职朝廷推恩赐敕封公如其
卷十 第 17b 页 WYG1245-0738d.png
官公于是乌纱豸锦优游林下而其所制之诗盛传于
时赓和益多积以成卷公不鄙徵予为序予遍阅之乃
复之曰公之作与归去来词之意略同而享有之乐过
之其诗曰解组赋归欤城西一草庐即归去来兮田园
将芜胡不归之意也曰田园应可乐名利两相忘即园
日涉以成趣富贵非吾愿之意也曰花木侵庭积琴书
为客留即松菊犹存乐琴书以消忧之意也大略同矣
然彭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公
卷十 第 18a 页 WYG1245-0739a.png
享有世业潭潭府第锦衣玉食视彭泽尤乐也彭泽性
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
必醉而公有天禄之养有良田之入家酿而饮终岁不
竭视彭泽尤乐也彭泽素抱羸疾门生子姓舁以蓝舆
而后能出公则高年不衰步趋强健舆马仆从后先呵
拥视彭泽之乐何如哉乐而形诸诗乐之至也是则斯
卷之作传播于时足以为贪利禄恋宠荣者之警戒安
知不与归去来词并传于来世乎予故不辞而记之
卷十 第 18b 页 WYG1245-0739b.png
  谢徐用庄序
天顺三年冬予备员佥书台事闻先妣恭人丧蒙先帝
诏雍奔丧归且敕工部遣进士蔡志来营葬事蔡与郡
邑大夫询谋委徐君用庄督工不三月而告成雍得襄
事如期越十有一年为成化己丑予承乏提督两广之
师闻先考通议府君丧复蒙今上诏雍归守制且敕工
部遣进士张澍来营葬事张与郡邑大夫询谋又委徐
君用庄督工亦三月而告成雍得奉襄大事朝廷天地
卷十 第 19a 页 WYG1245-0739c.png
大恩固不能报万一言贤使者暨郡邑大夫奉承德意
惟敬惟勤亦识之不敢忘然督工之劳亦曷尝不知感
哉用庄吴县光福人读书隐居以耕学自号素为乡里
所推重郡邑大夫知其贤强起为里之耆宿持已甚廉
而处事至公且平乡人之有不平不赴诉郡邑而愿求
直于用庄即往诉亦皆归用庄理判用庄求其情是是
非非罔有屈抑人遂大化有争论恐用庄知多自相讲
解用庄又言于官疏广水渎至光福官河民不告劳而
卷十 第 19b 页 WYG1245-0739d.png
济利甚博其贤名益彰巡抚按部使咸礼重之有所建
营悉用综理无不称善用是雍之先营两奉恩典皆委
用庄用庄每得郡符即裹粮束脩以来早夜孳孳若治
其家事计工较力罚怠奖勤均而无私人敬且畏故成
功甚速而无烦扰之嫌其为人之贤何如哉古之君子
固有退隐于乡而见重于人者若汉陈太丘之在乡闾
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曰宁为刑罚所加不愿
为陈君所短当时重其贤卒谥为文范先生以用庄较
卷十 第 20a 页 WYG1245-0740a.png
之何让焉虽然用庄一耆宿耳未尝受人之直而平生
所建立卓卓如此而凡有禄食者同于受直何反不若
耶河东柳子尝曰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
之又从而盗之予诵其词服其精切而叹今之世亦多
有焉使天下良有司能廉察如用庄者数百辈荐之于
明天子俾得从吾党之士受职而临民则吾民其苏刑
诛可免而隆古之治其可复乎因书致谢用庄且儆夫
有位
卷十 第 20b 页 WYG1245-0740b.png
  吴门别意诗序
苏州府学训导张君廷式满九载将朝京师也苏之搢
绅士夫与廷式游而重其为人之贤者相率绘吴门别
意图赋诗送之以予知廷式为详走书来南徵为序予
方劳神于戎马间日无暇时何暇于文字哉然念往时
抚治西江几十年西江之士由科目出者亦多惟廷式
自释褐至今谨执门生礼不以予官之显晦而少变盖
彬彬然君子也义奚可辞廷式初为馀干邑庠生予按
卷十 第 21a 页 WYG1245-0740c.png
治至邑试诸生见廷式春秋卷文思笔法高古谨严因
置为第一及询学官县令乃知廷式尝从临川吴高士
与弼安成吴祭酒与俭讲学又尝居母忧孝感生瑞竹
乡人称其为老学纯孝之君子予识之不能忘景泰丙
子乡试江西果擢第三魁春秋经明年会试得乙榜上
章乞卒业不允授湖广桃源县训导后以忧去服除改
今任所在以古之善教者为法日坐讲堂与诸生讲明
仁义礼乐君臣父子之懿治国平天下之道既严既勤
卷十 第 21b 页 WYG1245-0740d.png
罔或怠逸而且无毫发计利心以此士出其门者多成
材若进士陈策解元贺恩辈比比其人皆感其恩义若
父子然廷式经学既优又善为古文为诗歌皆造诣深
至四方藩臬闻其名每大比之秋礼币迭至争相延聘
惟四川湖广至独先遂应聘往持文衡操守严而去取
公同事者间欲行私亦发其奸不容少遂一时清誉人
无间言嗟乎若廷式为人诚贤矣哉士方读书讲学无
不欲登甲科为美官幸克遂焉立身行道不愧科名与
卷十 第 22a 页 WYG1245-0741a.png
官位者固多而背公植私怠政乱事以得失为患纳结
为能苟禄而倖进者亦不能无此固其人之志有高下
不足怪也廷式发身止一科作官才散阶而能自励其
志所立所行卓卓如此世可以位论乎人哉彼胡安定
教授苏湖以体用之学倡诸生出其门者多大材为名
臣数百载之下称师道得人必曰安定而一时高科显
仕者或身没而名即泯焉是诚不可以位论也方今圣
天子在上宵旰求贤执政诸老亦惜才而至公廷式谒
卷十 第 22b 页 WYG1245-0741b.png
选京师必将有遇焉不遇则已使其得遇有官守有言
责当展所抱负建明于时以图报称以继贤公卿大夫
之躅而尚友乎古人毋自画曰彼固不可及也扬子云
曰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恶其画
也画斯已矣廷式勉乎哉
  送胡共之方伯之任四川序
正统中予与胡君共之一时入台为御史时陈僖敏公
掌台事待予二人加厚俾掌三法司十三道谳狱之奏
卷十 第 23a 页 WYG1245-0741c.png
书予与共之日恭事每四鼓待漏联步入朝朝罢出则
联骑入台暮则同散归閒访故旧亦未尝不同往返如
是者三载共之勤敏详慎凡斟酌法律讨论词章煅炼
精审长益予良多后予累使出比还与共之皆外补未
几予进官都台后与共之皆升沈转迁不一十数年间
不过一再会会则未尝不倾倒话旧也成化改元秋予
奉命有事两广时共之为右布政广西入疆闻其廉公
仁恕之誉洋溢远迩因即礼致幕下凡行师机宜多与
卷十 第 23b 页 WYG1245-0741d.png
共之计共之出奇献谋雅相契合用致肃清大憝奠安
南服而凡区画军资赏犒之费验讯献馘俘掳之烦一
付之共之用周事集而全活甚多有功军中非浅浅也
时予与监军总戎上共之功迹于朝谓可膺峻擢当大
用固已简在帝心中外士大夫期共之进六卿登台宪
非一日矣今数载始获一转左而又道险途去他邦凡
广西兵民老稚文武僚属生徒吏胥闻之皆流涕日数
千人诣台下乞留共之不置总镇镇守总兵诸公巡按
卷十 第 24a 页 WYG1245-0742a.png
三司皆请予入奏予难之曰君子之视天下一其心而
不偏视其民广西之民得共之固终惠矣然蛮夷已平
临以重镇民犹易治也四川天下险地自所司乖于抚
制赵贼愤起民皆煽动劳师数载始克平一而反侧未
安者犹或有焉今朝廷裁去总兵巡抚大臣而以共之
为左布政临之岂非乱后之民休养生息必得安静出
群之才以专付之与执政论荐之公圣天子简任之明
与将来付托之重谅有在也广西安能私共之哉共之
卷十 第 24b 页 WYG1245-0742b.png
往焉施其平昔欲有为而不能专之抱负以大安川蜀
之民俾朝廷无西顾之忧荆楚江东无上游之虑经略
中原分奠九州者无顾此遗彼之患则功益茂而誉益
彰终必移一方之惠以惠天下四川亦安能私共之哉
予所歉然者与共之相知极深而先登有年力未能引
之同升视其去不能不污颜耳众皆曰然遂相与饯之
东江驿而书以壮其行
  赐老堂诗序
卷十 第 25a 页 WYG1245-0742c.png
凡人受朝廷赐予虽有小大厚薄之不同而赐老为之
最荣也貂蝉之封上卿之拜贵矣然赵孟之所贵赵孟
能贱之非贵之真也万钟之享九鼎之奉富矣然任大
责重劳心焦思欲求一日宁处亦不易得况望其有可
乐之趣哉巡抚南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公文享始
以南京京兆尹上简任进擢斯职历官有年兹者慨然
怀念中州故乡风物之盛即上章乞致政言甚恳至上
察其诚悯其贤劳之久特赐优诏可之公感上之恩中
卷十 第 25b 页 WYG1245-0742d.png
心甚乐荣还故里其属郡邑大夫君子喜公得遂初愿
相率过予徵为序言予自久抱衰疾累上章乞恩蒙赐
俞允致政家居不能亲笔砚而感公相知谊不能默因
勉为之言曰老子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又曰知
足不辱知止不殆今公之寿始逾知命七年遽得致政
荣还又居儒雅重厚多君子之乡而又俗尊年齿习尚
淳厚其优游自得昌黎韩子所谓坐茂树以终日濯清
泉以自洁起居无时惟适之安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公
卷十 第 26a 页 WYG1245-0743a.png
皆有之矣极天下之乐莫有能过于公者矣况公宽厚
正大有德有量古之大君子也兹还颐养天和精神益
康且象贤绳绳其主器己登乡荐甲科显扬指日可期
公日与乡之耆旧泛游大梁山水之间登夷山之址远
览黄河雄壮之势纵目骋怀迓承宏休而寿考自中逾
上如卫武公如文潞国朝廷将必以安车蒲轮迎致公
以平章大事终惠苍生予虽衰病尚当鼓舞为圣皇得
老成大贤之贺诗既成帙官属缙绅士夫有作联书于
卷十 第 26b 页 WYG1245-0743b.png

  庆南丘钱君寿五十诗序
锡山钱君孟溥今年春秋五十四月廿又五日其初度
之辰其子楷荣槩格咸欲捧觞称庆乃以海虞张尧民
所撰君之履历乞余言为介余惟人生百岁曰上寿八
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未闻有五十致庆者盖五十杖
于家则亦可以为寿矣楷荣昆仲此举亦爱日之诚耳
其可辞哉君字锡之砖桥望族别号南丘吴越武肃王
卷十 第 27a 页 WYG1245-0743c.png
镠十九世孙其先居临安自俶归宋冠盖满朝子孙散
处四方有曰进者由嘉兴徙常郡之无锡新安乡七世
祖宽甫富甲乡邑倜傥好义遇岁荒发私藏活饥民甚
众赵文敏公以种德题其堂许忠敏公以居德善俗美
其人高祖士元元温州路永嘉书院山长曾祖伯刚号
文林祖公达号梅堂咸克承其世德而创业砖桥者实
梅堂也父惟义号阅耕笃友爱之道相厥兄总理家政
赀产日裕每岁饥辄发私廪赈乡民有司欲援例以冠
卷十 第 27b 页 WYG1245-0743d.png
带荣之固逊于其兄而己弗受人皆义之武功伯徐先
生辈咸为诗文以纪其实至君之为人颀然其躯镗然
其声渊然其中不可究极浩然其气不可限量严毅而
不失其和果断而不入于固亲贤友善惟恐弗及赒穷
恤匮不计有无重道谊轻势利宗䣊称其孝友乡人服
其直谅以先人之居宅悉逊于伯兄而自制产治第于
其南因是有南丘之号方其治第先立祠堂于东隅以
致追远之诚武功先生为作著存堂记虑世德之或坠
卷十 第 28a 页 WYG1245-0744a.png
则以滋德扁其堂记之者学士钱公也防侈靡之害德
则以师俭揭于楣书之者太常卿夏公也悔已之不仕
而无以行君臣之义于是命次子荣习进士业补邑庠
生以图进用患乡人之不学设为义学割其岁收延聘
儒彦集乡之子弟而教之他若处姻戚接宾友虽有亲
疏远近之殊莫不咸尽其情中其节见人之善虽小必
称道之见人之过虽小亦戒饬之故凡为其族人之子
弟与夫乡闾之后生观君之仪刑法君之言行感君之
卷十 第 28b 页 WYG1245-0744b.png
劝戒而得以入于善者盖亦多矣至于细行之可称者
又不暇一一举也兹方值乎知命之年而有四子三孙
雍雍楚楚惟诗礼是习岂非积善之馀庆仁者之有后
欤余久抱衰疾文思荒落不能亲笔砚诚不能为之文
也然重孟溥之贤且嘉楷昆仲之克尽子职克振家声
而荣之进学有成孟溥沐貤封之荣享禄养之厚历期
颐之算皆可待也遂勉为之书
 襄毅文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