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1294-04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刘蕺山集卷九
明 刘宗周 撰
序上
冯少墟先生教言序
少墟冯先生今之大儒也倡道关西有横渠子之风而
学术醇正似之其教人多本于人伦五性惓惓于正人
心息邪说析人禽凡圣之分为海内学者所尊信比官
刘蕺山集卷九
明 刘宗周 撰
序上
冯少墟先生教言序
少墟冯先生今之大儒也倡道关西有横渠子之风而
学术醇正似之其教人多本于人伦五性惓惓于正人
心息邪说析人禽凡圣之分为海内学者所尊信比官
卷九 第 1b 页 WYG1294-0455b.png
京师会羽书告急先生慨然曰嗟乎此学术不明之祸
也于是率同志为讲会限日集城隍庙之斋房一时人
心谧如若不知兵祸者予尝侧席讲下见先生论说大
都使人思而自得而诚意恳恻油然盎然士之向往先
生者日益众簪履云集至不能容则创首善书院以居之
未几佥人目为迂阔异议籍籍而先生拂衣去矣其讲
学教言为友人王堇父辑录凡若干卷予授而卒业焉昔
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孟子辟杨墨明先王之道以救世
也于是率同志为讲会限日集城隍庙之斋房一时人
心谧如若不知兵祸者予尝侧席讲下见先生论说大
都使人思而自得而诚意恳恻油然盎然士之向往先
生者日益众簪履云集至不能容则创首善书院以居之
未几佥人目为迂阔异议籍籍而先生拂衣去矣其讲
学教言为友人王堇父辑录凡若干卷予授而卒业焉昔
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孟子辟杨墨明先王之道以救世
卷九 第 2a 页 WYG1294-0456a.png
而识者以为功不在禹下方今之祸过于洪水当事者
定乱之议茫无借箸而先生仅以绪说渺论激发天下
当十万师使天下晓然知有君臣父子之道三纲之道
明而樽俎之容威于折冲则先生学之所及者于是乎
远且大矣今者宵小盈廷比党合谋以害正人而挠国
事其害果甚于异端第令先生之道明于日星彼邪说
者终不能肆魍魉以凭人而首善之地且当与清庙明
堂永垂不朽虽谓先生今日之功不在孟子下可也维
定乱之议茫无借箸而先生仅以绪说渺论激发天下
当十万师使天下晓然知有君臣父子之道三纲之道
明而樽俎之容威于折冲则先生学之所及者于是乎
远且大矣今者宵小盈廷比党合谋以害正人而挠国
事其害果甚于异端第令先生之道明于日星彼邪说
者终不能肆魍魉以凭人而首善之地且当与清庙明
堂永垂不朽虽谓先生今日之功不在孟子下可也维
卷九 第 2b 页 WYG1294-0456b.png
时吉水邹先生道同心同而出处同其教言相发明者别
有传兹不复赘云予辱二先生之教最深一时聚散出
处之故感慨系之姑缀此数语以告同志非敢谓智足
以知先生也
尹和靖先生文集序
孔孟既没传圣人之道者濂洛诸君子也而程氏之门
独得其传者为和靖尹先生夫先生何以传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即圣人之心尧舜之兢业禹之祗承汤之日
有传兹不复赘云予辱二先生之教最深一时聚散出
处之故感慨系之姑缀此数语以告同志非敢谓智足
以知先生也
尹和靖先生文集序
孔孟既没传圣人之道者濂洛诸君子也而程氏之门
独得其传者为和靖尹先生夫先生何以传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即圣人之心尧舜之兢业禹之祗承汤之日
卷九 第 3a 页 WYG1294-0456c.png
跻文武之缉熙执竞皆圣人之心法也是心也仲尼传
之子思子以作中庸则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而约之曰慎独遂为万世传心之要道之
不明也小人之中庸小人而无忌惮异端曲学充塞仁
义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后
千馀年河南程氏两夫子继濂溪氏作直溯孔门心法
以一敬为入德之方使圣道复明于世及其门者首称
四先生晚年更得先生与张思叔云今试论之两程子
之子思子以作中庸则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而约之曰慎独遂为万世传心之要道之
不明也小人之中庸小人而无忌惮异端曲学充塞仁
义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后
千馀年河南程氏两夫子继濂溪氏作直溯孔门心法
以一敬为入德之方使圣道复明于世及其门者首称
四先生晚年更得先生与张思叔云今试论之两程子
卷九 第 3b 页 WYG1294-0456d.png
道大而诣高门弟子各以质之所近为学上蔡定夫中
立皆高才敏悟出入师说而或杂于禅中立晚年一出
终遗后世之疑思叔蚤世亦未见所至惟先生独以一
敬为本自动静语默推之出处去就生死之际无不粹
然一出于正而程叔子亦遂称之曰我死而不失其正
者尹氏子也其后乾道淳熙间言程氏之学者多推本
先生而中立不与焉则先生之度越诸子得统于程门
信矣遗文若干卷手著者壁帖数百条为门人所记者
立皆高才敏悟出入师说而或杂于禅中立晚年一出
终遗后世之疑思叔蚤世亦未见所至惟先生独以一
敬为本自动静语默推之出处去就生死之际无不粹
然一出于正而程叔子亦遂称之曰我死而不失其正
者尹氏子也其后乾道淳熙间言程氏之学者多推本
先生而中立不与焉则先生之度越诸子得统于程门
信矣遗文若干卷手著者壁帖数百条为门人所记者
卷九 第 4a 页 WYG1294-0457a.png
曰师说而其上朝廷劄子以明出处之槩者合之皆一
敬字耳先生所至辟三畏斋以居壁帖即其斋中物居
恒诵言之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之谓传圣人
之心以传圣人之道也学者幸无以著述求之先生汴
人随宋南渡告老终于越世祀郡城之古小学旧集刻
于前太守洪西淙公逾百年浸失其传会今督抚葱岳
王公行部至越首访先生俎豆所寄令有司新之且重
刻其遗文以惠多士予不敏窃尝向往先生之学因搜
敬字耳先生所至辟三畏斋以居壁帖即其斋中物居
恒诵言之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之谓传圣人
之心以传圣人之道也学者幸无以著述求之先生汴
人随宋南渡告老终于越世祀郡城之古小学旧集刻
于前太守洪西淙公逾百年浸失其传会今督抚葱岳
王公行部至越首访先生俎豆所寄令有司新之且重
刻其遗文以惠多士予不敏窃尝向往先生之学因搜
卷九 第 4b 页 WYG1294-0457b.png
得旧本稍加诠次付之梓人以副王公之志而僭引其
端如此呜呼王公之刻是编也盖亦有感于后之学者
方逊志先生正学录序
天下之生众矣有欲而不能自遂有性而不能自通与
禽兽无以异也苟非圣贤者出而任君师之责以道济
天下且垂之万世而无穷则伦类之灭也久矣故天生
圣贤以为天下万世也而圣贤生其时亦善承天心以
天下万世为己任不敢有几微自私自利之心若尧舜
端如此呜呼王公之刻是编也盖亦有感于后之学者
方逊志先生正学录序
天下之生众矣有欲而不能自遂有性而不能自通与
禽兽无以异也苟非圣贤者出而任君师之责以道济
天下且垂之万世而无穷则伦类之灭也久矣故天生
圣贤以为天下万世也而圣贤生其时亦善承天心以
天下万世为己任不敢有几微自私自利之心若尧舜
卷九 第 5a 页 WYG1294-0457c.png
禹汤文武之为君伊周之为相孔孟之为师一而已矣
且夫尧舜之有天下也而让诸贤禹受禅也而传于子
汤武臣也而放弑其君以有天下伊尹周公相也而放
太甲摄冲人之阼孔孟布衣也而历聘春秋战国之时
主终不遇则发明尧舜禹汤文武伊周之道以教万世
此数圣人者创局甚奇处心甚苦总之以天下万世为
己任不敢有几微自私自利之心也则亦何疑于后之
君子乎忠臣之事君也服勤至死已耳甚者殉以妻子
且夫尧舜之有天下也而让诸贤禹受禅也而传于子
汤武臣也而放弑其君以有天下伊尹周公相也而放
太甲摄冲人之阼孔孟布衣也而历聘春秋战国之时
主终不遇则发明尧舜禹汤文武伊周之道以教万世
此数圣人者创局甚奇处心甚苦总之以天下万世为
己任不敢有几微自私自利之心也则亦何疑于后之
君子乎忠臣之事君也服勤至死已耳甚者殉以妻子
卷九 第 5b 页 WYG1294-0457d.png
若乃死而殉以十族者千古以来自本朝方逊志先生
始说者谓靖难之役非易姓比在三杨固可以不死即
死矣王元采周是修诸君子非乎而先生必以十族也
则亦未知天所以笃生先生之意矣天之生斯民也至
元季而乱极矣天降我明圣人再造亦仅足以辟洪荒
之运而滔天之祸犹未艾也天其能无意于先生乎先
生当是时生不得尧舜其君唐虞其治则亦已矣将一
死以救天下之乱计非以十族殉君不可惟先生以十
始说者谓靖难之役非易姓比在三杨固可以不死即
死矣王元采周是修诸君子非乎而先生必以十族也
则亦未知天所以笃生先生之意矣天之生斯民也至
元季而乱极矣天降我明圣人再造亦仅足以辟洪荒
之运而滔天之祸犹未艾也天其能无意于先生乎先
生当是时生不得尧舜其君唐虞其治则亦已矣将一
死以救天下之乱计非以十族殉君不可惟先生以十
卷九 第 6a 页 WYG1294-0458a.png
族为一身而后能以一身易天下使天下尽化而为忠
臣孝子庶几克承天意云耳其任大故其心独苦其
心苦故其事特奇尧舜之揖让汤武之征诛伊周之
放摄孔孟之辙环而先生之祸十族其趋一也一者何
也盖天之心而尧舜以来相传之道也又何疑乎先生
生有异质蚤师宋潜溪氏接考亭之正传学者尊称之
曰正学先生旧刻逊志斋集二十四卷行于世子反覆
卒业无一言不合于道而犹虑学者不免以词章目之
臣孝子庶几克承天意云耳其任大故其心独苦其
心苦故其事特奇尧舜之揖让汤武之征诛伊周之
放摄孔孟之辙环而先生之祸十族其趋一也一者何
也盖天之心而尧舜以来相传之道也又何疑乎先生
生有异质蚤师宋潜溪氏接考亭之正传学者尊称之
曰正学先生旧刻逊志斋集二十四卷行于世子反覆
卒业无一言不合于道而犹虑学者不免以词章目之
卷九 第 6b 页 WYG1294-0458b.png
因节其粹者分为三卷而题之曰正学录盖忧天悯人
之旨具是矣予不敏少知学问辄向慕先生私心谓国
朝理学之传必以先生为称首倘得及时阐扬特举从
祀之典以兴来祀则是编实尚论之地姑以一言弁之
简端且就正于海内同志云
同心策序
同心策者吾友中表沈中一有志于学而求盟于予以为
久要地者也中一端凝温厚有载道之质居恒恂恂自
之旨具是矣予不敏少知学问辄向慕先生私心谓国
朝理学之传必以先生为称首倘得及时阐扬特举从
祀之典以兴来祀则是编实尚论之地姑以一言弁之
简端且就正于海内同志云
同心策序
同心策者吾友中表沈中一有志于学而求盟于予以为
久要地者也中一端凝温厚有载道之质居恒恂恂自
卷九 第 7a 页 WYG1294-0458c.png
好既有闻于朋侪间而未卜其有志也去年自南雍落
第还会子亦罢官家居因数过从予讲论慨然曰今天
下乱矣士不务为有用之学何以救世学而有用即不
遇于时未尝无用也奈何以科举自锢予始听其言而
异之一日以一编见投求所以订盟于同心者而曰学
不可以无盟也惟吾子莅之且重以辞子因跃然而起
曰甚矣子之有志于学也何以盟为昔者周室既衰天
下不复知有天子之尊而日相寻于篡弑时则有五霸
第还会子亦罢官家居因数过从予讲论慨然曰今天
下乱矣士不务为有用之学何以救世学而有用即不
遇于时未尝无用也奈何以科举自锢予始听其言而
异之一日以一编见投求所以订盟于同心者而曰学
不可以无盟也惟吾子莅之且重以辞子因跃然而起
曰甚矣子之有志于学也何以盟为昔者周室既衰天
下不复知有天子之尊而日相寻于篡弑时则有五霸
卷九 第 7b 页 WYG1294-0458d.png
者迭起而倡尊王之义以连与国于是乎有盟葵丘之
会束牲载书而不歃血五禁森严犹有先王之教焉而
周室卒赖以不坠故圣人亟称之大其事于春秋方今
世道交丧人人不知有孔孟之学中一不得已而大声
疾呼求天下之同心者而盟焉则亦春秋之意也孔孟
既没二千馀年间董相一盟于淄川文中子再盟于河汾
有宋诸儒特盟于濂洛关闽之间而闽学最著本朝薛胡
陈王各以其学盟而文成于吾越最著大扺皆霸讨也中
会束牲载书而不歃血五禁森严犹有先王之教焉而
周室卒赖以不坠故圣人亟称之大其事于春秋方今
世道交丧人人不知有孔孟之学中一不得已而大声
疾呼求天下之同心者而盟焉则亦春秋之意也孔孟
既没二千馀年间董相一盟于淄川文中子再盟于河汾
有宋诸儒特盟于濂洛关闽之间而闽学最著本朝薛胡
陈王各以其学盟而文成于吾越最著大扺皆霸讨也中
卷九 第 8a 页 WYG1294-0459a.png
一其殆闻诸儒之风而兴起者乎虽然春秋之义贵王
而贱霸霸之盛王之衰也盟誓之繁忠信之薄也色取
而心违言尧而行蹠口血未乾操戈相向皆霸之馀习
也善乎中一子之论取友也曰忠信本也行谊次之文
艺次之讲说又次之不胜其有败盟之虑焉得是说也
学而进之以绍明圣统拨乱世反之正意在斯乎吾乃
今知所以盟中一矣敬书之以告天下之同盟者
张慎甫易解序
而贱霸霸之盛王之衰也盟誓之繁忠信之薄也色取
而心违言尧而行蹠口血未乾操戈相向皆霸之馀习
也善乎中一子之论取友也曰忠信本也行谊次之文
艺次之讲说又次之不胜其有败盟之虑焉得是说也
学而进之以绍明圣统拨乱世反之正意在斯乎吾乃
今知所以盟中一矣敬书之以告天下之同盟者
张慎甫易解序
卷九 第 8b 页 WYG1294-0459b.png
子读友人张慎甫氏所著易解至阴阳消长之际不觉
废书而叹也传不云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故云其辞
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
其要无咎而约之于三陈九卦夫圣人以神明之德生
衰季而遇暗主犹不胜其忧且患而思所以处之之道
况中才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嗟乎忧患之故难言之矣
洪荒既辟结绳之教衰民生日以多故凡相攻相取相
感之途正而胜者常少不正而胜者常多圣人有忧之
废书而叹也传不云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故云其辞
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
其要无咎而约之于三陈九卦夫圣人以神明之德生
衰季而遇暗主犹不胜其忧且患而思所以处之之道
况中才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嗟乎忧患之故难言之矣
洪荒既辟结绳之教衰民生日以多故凡相攻相取相
感之途正而胜者常少不正而胜者常多圣人有忧之
卷九 第 9a 页 WYG1294-0459c.png
故以阴阳分淑慝以消长推人事而深致其存阳之意其
言皆重为君子谋也小人之乘君子也君子实有易心焉
在乾谓之亢在壮谓之罔在夬谓之頄持此以处废兴鲜
有不为世道病者而其身之不免于忧患不足言矣夫
君子非仅能处忧患也化天下之忧患而已矣以忧拯
忧忧愈生以患遣患患愈至君子曰安得返天下于结
绳之初而与民恬焉无复忧患乎慎甫氏之谈易也独
有取于乾之元为六十四卦统宗因有取于初之潜为
言皆重为君子谋也小人之乘君子也君子实有易心焉
在乾谓之亢在壮谓之罔在夬谓之頄持此以处废兴鲜
有不为世道病者而其身之不免于忧患不足言矣夫
君子非仅能处忧患也化天下之忧患而已矣以忧拯
忧忧愈生以患遣患患愈至君子曰安得返天下于结
绳之初而与民恬焉无复忧患乎慎甫氏之谈易也独
有取于乾之元为六十四卦统宗因有取于初之潜为
卷九 第 9b 页 WYG1294-0459d.png
三百八十四爻根柢合之全经皆从此发明至于阴阳
消长之际往往不欲过为别白而一以长养为主深自
晦匿务留馀地于小人以为潜消默化之术予始读而
讶之君子即不敢为亢为罔为頄亦何至贬损如是将
履不以素乎谦而鸣乎复不必中行乎恒德而乘之羞
乎三人不言损而凶事不言益乎困不必致命遂志井
不改邑而巽下床乎则九卦之德何以称焉已乃三复
而得之慎甫盖善言忧患者也夫元天德也其道生生
消长之际往往不欲过为别白而一以长养为主深自
晦匿务留馀地于小人以为潜消默化之术予始读而
讶之君子即不敢为亢为罔为頄亦何至贬损如是将
履不以素乎谦而鸣乎复不必中行乎恒德而乘之羞
乎三人不言损而凶事不言益乎困不必致命遂志井
不改邑而巽下床乎则九卦之德何以称焉已乃三复
而得之慎甫盖善言忧患者也夫元天德也其道生生
卷九 第 10a 页 WYG1294-0460a.png
不穷为万有托命人得之为元善亦生生不穷为万有
托性而潜则元之停毓地也故虚而不诎动而愈出三
才之所以万古不朽也世道有升降而人心之元善万
古一日同在元善生生一气之中亦万古一日何有君
子小人于其间哉世道之降也若江河之流而不可止
也与其力遏于滔天不若早塞于涓涓之为得也则与
其以君子胜小人也不若以君子还君子也而与其为
九德之君子又不若乾元之达于本也世愈降而忧患
托性而潜则元之停毓地也故虚而不诎动而愈出三
才之所以万古不朽也世道有升降而人心之元善万
古一日同在元善生生一气之中亦万古一日何有君
子小人于其间哉世道之降也若江河之流而不可止
也与其力遏于滔天不若早塞于涓涓之为得也则与
其以君子胜小人也不若以君子还君子也而与其为
九德之君子又不若乾元之达于本也世愈降而忧患
卷九 第 10b 页 WYG1294-0460b.png
愈深易道亦愈兴姬孔而后一兴于涪再兴于考亭忧
患之情后先一辙迄于后世阴惨揫敛之气日甚一日
慎甫于此不胜穆然嗟咨焉而回以阳春之气读其书
殆将转杀机为生机视结绳犹旦暮焉夫人人而游羲
皇又何忧患之与有此包羲氏之本旨也呜呼如慎甫
者斯可与学易也已慎甫积学不试孜孜著述通五经
而尤邃于易书成予为序其大旨如此世有用慎甫者
执此以往可也
患之情后先一辙迄于后世阴惨揫敛之气日甚一日
慎甫于此不胜穆然嗟咨焉而回以阳春之气读其书
殆将转杀机为生机视结绳犹旦暮焉夫人人而游羲
皇又何忧患之与有此包羲氏之本旨也呜呼如慎甫
者斯可与学易也已慎甫积学不试孜孜著述通五经
而尤邃于易书成予为序其大旨如此世有用慎甫者
执此以往可也
卷九 第 11a 页 WYG1294-0460c.png
张慎甫四书解序
岁戊辰慎甫先生辱予家塾授经豚子间出其平日所
著四书解示子子为之击节不置又时时向予商订所
未到既别去数年其书始出其门人徐上生辈相与梓
之与其旧所著易解并行于世云先生易解一编予尝
僭为之序至是先生复问序于予则益谢不敏罢去一
日先生慨然谓子曰昔人有好财与好屐者虽所好不
同而用心于外物则一予之颛颛守一编迄于老也无
岁戊辰慎甫先生辱予家塾授经豚子间出其平日所
著四书解示子子为之击节不置又时时向予商订所
未到既别去数年其书始出其门人徐上生辈相与梓
之与其旧所著易解并行于世云先生易解一编予尝
僭为之序至是先生复问序于予则益谢不敏罢去一
日先生慨然谓子曰昔人有好财与好屐者虽所好不
同而用心于外物则一予之颛颛守一编迄于老也无
卷九 第 11b 页 WYG1294-0460d.png
乃妤屐者流乎予曰唯唯否否先生之所好者道也进
乎技矣昔者夫子以天纵之圣为万世师而独发愤于
六经至三绝韦编故其自道也一则曰好古再则曰好
古所好者道也而古人其阶梯云后儒之言曰古人往
矣六经注我耳吾将反而求之吾心夫吾之心未始非
圣人之心也而未尝学问之心容有不合于圣人之心
者将遂以之自信曰道在是不已过乎夫求心之过未
有不流为猖狂而贼道者也先生博雅端介造次言动
乎技矣昔者夫子以天纵之圣为万世师而独发愤于
六经至三绝韦编故其自道也一则曰好古再则曰好
古所好者道也而古人其阶梯云后儒之言曰古人往
矣六经注我耳吾将反而求之吾心夫吾之心未始非
圣人之心也而未尝学问之心容有不合于圣人之心
者将遂以之自信曰道在是不已过乎夫求心之过未
有不流为猖狂而贼道者也先生博雅端介造次言动
卷九 第 12a 页 WYG1294-0461a.png
不诡儒者其平生绝无他嗜好而惟用心于五经四书
如布帛菽粟之不离昕夕沉酣蕴藉需之以数十年之
久而后乃恍然有见始一一笔之于书以授学者独四
书晚出宜其所得尤深读所谓解义奥而不元该而有
体字栉句比鲜不合古人之意旨此岂犹托之辞章训
诂以自见者哉好古人之好心古人之心因此而遂至
于古人亦复何疑乃先生于此犹欿然若不敢自信者
何耶君子之于道也博取而约守之非徒能言之实允
如布帛菽粟之不离昕夕沉酣蕴藉需之以数十年之
久而后乃恍然有见始一一笔之于书以授学者独四
书晚出宜其所得尤深读所谓解义奥而不元该而有
体字栉句比鲜不合古人之意旨此岂犹托之辞章训
诂以自见者哉好古人之好心古人之心因此而遂至
于古人亦复何疑乃先生于此犹欿然若不敢自信者
何耶君子之于道也博取而约守之非徒能言之实允
卷九 第 12b 页 WYG1294-0461b.png
蹈之允蹈之不已而后得之于心不知吾之非古人与
古人之非吾也斯其至已矣夫学自以为未至日遑遑
焉若将终身者其日至者也甚矣先生之善学也若遂
以语言文字为支离欲别求一解以神明乎其间则向
者信心之故智固不足为先生道先生闻而首肯者久
之因命其门人书之以冠于篇端
曾氏家乘序
吾越有曾谦父者盛有才藻以编摩著述自娱尤工绘
古人之非吾也斯其至已矣夫学自以为未至日遑遑
焉若将终身者其日至者也甚矣先生之善学也若遂
以语言文字为支离欲别求一解以神明乎其间则向
者信心之故智固不足为先生道先生闻而首肯者久
之因命其门人书之以冠于篇端
曾氏家乘序
吾越有曾谦父者盛有才藻以编摩著述自娱尤工绘
卷九 第 13a 页 WYG1294-0461c.png
染为远近所珍予未之识也一日手辑曾氏家乘成造予
请序予喜而诺之且知其为宗圣后也则更喜圣贤之生
也数千载于今而一日得见其后裔慨然追慕岂不益廑
向往之思乎予尝过阙里瞻孔颜孟庙貌接其子孙济济
舄奕及访宗圣祠宇子孙皆无有既而知其散徙四方惟
居南丰者最著则肃皇帝所访求而爵之者也讵知吾
越之曾实为南丰之嫡而世其传者乎浙之衢有至圣裔相
传为孔氏大宗盖宋南渡时其宗子抱祭器随驾因而袭封
请序予喜而诺之且知其为宗圣后也则更喜圣贤之生
也数千载于今而一日得见其后裔慨然追慕岂不益廑
向往之思乎予尝过阙里瞻孔颜孟庙貌接其子孙济济
舄奕及访宗圣祠宇子孙皆无有既而知其散徙四方惟
居南丰者最著则肃皇帝所访求而爵之者也讵知吾
越之曾实为南丰之嫡而世其传者乎浙之衢有至圣裔相
传为孔氏大宗盖宋南渡时其宗子抱祭器随驾因而袭封
卷九 第 13b 页 WYG1294-0461d.png
而留曲阜守孔林者其支庶子也越之有曾考其世系不啻
衢之孔矣是何浙以东一水相望而圣贤苗裔若鲁邹然事
殆有不偶然者鸣呼圣贤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吾谦父而
喜可知也按曾氏自宗圣十六传而据徙豫章又二十五传
而延铎始分居南丰又四传而文定公巩以文章学行鸣天
下为宋名儒文定公再传怘通判温州次越州合门死金人
之难少子崇独免遂家于越是为会稽曾氏祖又十传
而至谦父上距文定一嫡相传信宗圣之宗孙乎古
衢之孔矣是何浙以东一水相望而圣贤苗裔若鲁邹然事
殆有不偶然者鸣呼圣贤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吾谦父而
喜可知也按曾氏自宗圣十六传而据徙豫章又二十五传
而延铎始分居南丰又四传而文定公巩以文章学行鸣天
下为宋名儒文定公再传怘通判温州次越州合门死金人
之难少子崇独免遂家于越是为会稽曾氏祖又十传
而至谦父上距文定一嫡相传信宗圣之宗孙乎古
卷九 第 14a 页 WYG1294-0462a.png
人作谱致讥远胄恐传疑乱宗且忘祖也由宗圣至文
定其迁徙渊源传之故老不无恍惚而文定之后自南
丰而会稽则历落如指掌世近而事有徵岂亦有传疑
于其间者乎罗文毅序文定公集求公后于南丰无存
者岂意盘根奕叶竟植之会稽衍之谦父则谦父此举
可谓光复旧物无忝尔祖矣虽然世称吾夫子之道惟
曾子独得其传故系以宗圣正如宗法然小不得干大
似不得乱真故足贵也今观曾氏之后一变而为文章
定其迁徙渊源传之故老不无恍惚而文定之后自南
丰而会稽则历落如指掌世近而事有徵岂亦有传疑
于其间者乎罗文毅序文定公集求公后于南丰无存
者岂意盘根奕叶竟植之会稽衍之谦父则谦父此举
可谓光复旧物无忝尔祖矣虽然世称吾夫子之道惟
曾子独得其传故系以宗圣正如宗法然小不得干大
似不得乱真故足贵也今观曾氏之后一变而为文章
卷九 第 14b 页 WYG1294-0462b.png
再变而为气节至谦父三变而为才艺不亦愈远而愈
失其真乎所贵乎后曾氏者非徒后其宗已也必且后
其宗传后其宗则是编足以谱之矣后其宗传则请递
溯才艺气节文章而反求诸身谦父能一一以微言谱
之乎允若是则曾氏之文孙也宗周虽不敏请从事焉
禅宗定案序
吾友张慎甫以经术名家孳孳圣贤之学见世之学者
多杂禅因取佛氏书尝一一摘其纰谬处为定案又附
失其真乎所贵乎后曾氏者非徒后其宗已也必且后
其宗传后其宗则是编足以谱之矣后其宗传则请递
溯才艺气节文章而反求诸身谦父能一一以微言谱
之乎允若是则曾氏之文孙也宗周虽不敏请从事焉
禅宗定案序
吾友张慎甫以经术名家孳孳圣贤之学见世之学者
多杂禅因取佛氏书尝一一摘其纰谬处为定案又附
卷九 第 15a 页 WYG1294-0462c.png
以关中冯先生语录及瞿布衣所述各数条合为一帙
示予予读之洒然有当也他不具论冯先生今之大儒
也其学醇乎醇其言剀切正大能令当之者不寒而慄
居今之世有以六经为断案讨二氏之罪必先生为正
宜慎甫有取尔也予尝谓佛氏之教遗世独立空其性
而归之觉与吾儒迥不相及如南北之殊方人物之异
族使贬吾道而从之固其所不受即张吾道而攻之亦
其所不入也而学者厌常喜异往往借其言以脱略世
示予予读之洒然有当也他不具论冯先生今之大儒
也其学醇乎醇其言剀切正大能令当之者不寒而慄
居今之世有以六经为断案讨二氏之罪必先生为正
宜慎甫有取尔也予尝谓佛氏之教遗世独立空其性
而归之觉与吾儒迥不相及如南北之殊方人物之异
族使贬吾道而从之固其所不受即张吾道而攻之亦
其所不入也而学者厌常喜异往往借其言以脱略世
卷九 第 15b 页 WYG1294-0462d.png
教渐且强相附曾混而为一为吾儒者安得不辞而辟
之夫辟之则亦类族辨方明吾所是而已明吾所是而非
者与似是而非者胥不能窜而入之定案之意庶其在此
犹惧其不胜也请无以辞辟之以身辟之昔者孟夫子承
三圣而杨墨之迹熄韩子道济天下而佛氏之教为之
少衰今世之服膺冯先生不置者非徒其言是其人诚
是也其人诚是故其言立嗟乎先生往矣有能言先生之
言慨然以世道人心为己任即先生之徒也而况其孳
之夫辟之则亦类族辨方明吾所是而已明吾所是而非
者与似是而非者胥不能窜而入之定案之意庶其在此
犹惧其不胜也请无以辞辟之以身辟之昔者孟夫子承
三圣而杨墨之迹熄韩子道济天下而佛氏之教为之
少衰今世之服膺冯先生不置者非徒其言是其人诚
是也其人诚是故其言立嗟乎先生往矣有能言先生之
言慨然以世道人心为己任即先生之徒也而况其孳
卷九 第 16a 页 WYG1294-0463a.png
孳焉身之也哉吾于慎甫有厚望焉
陶庸斋慥慥集序
弘正间吾乡理学之儒蔚起婺有章枫山先生赤城有
陈克庵先生二先生学术相似而枫山最著平生一意
躬行不事著述尝曰儒先之言至矣删其繁芜可也又
曰程朱后学术又太坏必有真圣贤起而救之盖亦有
感于笺注之繁学者或渐离其本而是时越有阳明先
生者起而乘之遂以朱子为支离一反其居敬穷理之
陶庸斋慥慥集序
弘正间吾乡理学之儒蔚起婺有章枫山先生赤城有
陈克庵先生二先生学术相似而枫山最著平生一意
躬行不事著述尝曰儒先之言至矣删其繁芜可也又
曰程朱后学术又太坏必有真圣贤起而救之盖亦有
感于笺注之繁学者或渐离其本而是时越有阳明先
生者起而乘之遂以朱子为支离一反其居敬穷理之
卷九 第 16b 页 WYG1294-0463b.png
说而约之致良知此岂枫山所谓真圣贤其徒与乃一
时尤不乏异同之见为朱者或诋以为禅如吾越则有
陶庸斋先生先生固学宗紫阳者也独服膺枫山不置
曰九原如可作也舍先生其谁与归因不满于良知之
说特著正学衍说以自附于孟子能言距杨墨之意其
用心可谓勤矣其后良知之说大昌而先生此书竟罢
为一家言夫先生服膺枫山以及紫阳其于后人支离
繁芜之习必有所不安于心久矣乃复无取于良知之
时尤不乏异同之见为朱者或诋以为禅如吾越则有
陶庸斋先生先生固学宗紫阳者也独服膺枫山不置
曰九原如可作也舍先生其谁与归因不满于良知之
说特著正学衍说以自附于孟子能言距杨墨之意其
用心可谓勤矣其后良知之说大昌而先生此书竟罢
为一家言夫先生服膺枫山以及紫阳其于后人支离
繁芜之习必有所不安于心久矣乃复无取于良知之
卷九 第 17a 页 WYG1294-0463c.png
说何也笺注之弊还当以躬行救之今曰良知闻其说
者犹然笺注也而其旨甚峻耳食者求其说而不得将
使人转增眩骛或幻而入于禅反不若儒先繁芜之说
犹为斤斤也是故以笺注救笺注而不得也先生救以
躬行而得之他日别有论著曰慥慥斋集其喻意盖如
此云先生起官师儒耻为词章之学所著诗文自讲学
明道外凡以纪其平日行履而辞旨平淡简朴时时见
有馀不尽之意洵乎其为慥慥也予乃卒业而叹曰先
者犹然笺注也而其旨甚峻耳食者求其说而不得将
使人转增眩骛或幻而入于禅反不若儒先繁芜之说
犹为斤斤也是故以笺注救笺注而不得也先生救以
躬行而得之他日别有论著曰慥慥斋集其喻意盖如
此云先生起官师儒耻为词章之学所著诗文自讲学
明道外凡以纪其平日行履而辞旨平淡简朴时时见
有馀不尽之意洵乎其为慥慥也予乃卒业而叹曰先
卷九 第 17b 页 WYG1294-0463d.png
生其不愧孔氏之徒与何言之近也夫学至孔氏止矣
其家法不出慥慥君子而顾犹以为未能则后之学圣
人者断可识矣先生之后有文简公及君奭伯仲间并
以理学师模当世大抵笃信文成之说而直达之非复
弓冶之遗矣然二君子终不愧先生闻孙无乃反躬不
言之地有适得吾良知者与夫使世之为良知之学者
而皆如二君子之以躬至焉虽正学一编不作于先生
可也呜呼吾是以知学术之终归于一也紫阳之后有
其家法不出慥慥君子而顾犹以为未能则后之学圣
人者断可识矣先生之后有文简公及君奭伯仲间并
以理学师模当世大抵笃信文成之说而直达之非复
弓冶之遗矣然二君子终不愧先生闻孙无乃反躬不
言之地有适得吾良知者与夫使世之为良知之学者
而皆如二君子之以躬至焉虽正学一编不作于先生
可也呜呼吾是以知学术之终归于一也紫阳之后有
卷九 第 18a 页 WYG1294-0464a.png
文成可也文成之后有先生可也请以质之枫山予不
敏尝后先辱交二君子而于仲氏切劘尤深一日以先
生之集问序于予敬为之述其渊源如此
辛复元先生集序
岁丙子处京师获交河东辛子一日出示予所绘古今
圣贤图像各系以论赞凡若干幅题之曰生生集辛子
亦既自识其所以生生之义矣宗周受而卒业焉肃然
如有临又蔼乎若将就之迫欲叩之一堂之上也夫古
敏尝后先辱交二君子而于仲氏切劘尤深一日以先
生之集问序于予敬为之述其渊源如此
辛复元先生集序
岁丙子处京师获交河东辛子一日出示予所绘古今
圣贤图像各系以论赞凡若干幅题之曰生生集辛子
亦既自识其所以生生之义矣宗周受而卒业焉肃然
如有临又蔼乎若将就之迫欲叩之一堂之上也夫古
卷九 第 18b 页 WYG1294-0464b.png
之圣贤往矣而精神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何也语云心
之精神谓之圣惟心不朽故圣人之精神与之俱不朽
君焉而圣者此心也相焉而圣者此心也师焉而圣者
此心也为儒为诸子文章气节勋业之不一其途而同
归于道者此心也在虞廷谓之中在周颂谓之敬在孔
门谓之仁在后儒谓之极谓之天理谓之良知皆此心
之精神所谓生生不朽者也乃子舆氏则曰人之所以
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夫圣人不过尽
之精神谓之圣惟心不朽故圣人之精神与之俱不朽
君焉而圣者此心也相焉而圣者此心也师焉而圣者
此心也为儒为诸子文章气节勋业之不一其途而同
归于道者此心也在虞廷谓之中在周颂谓之敬在孔
门谓之仁在后儒谓之极谓之天理谓之良知皆此心
之精神所谓生生不朽者也乃子舆氏则曰人之所以
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夫圣人不过尽
卷九 第 19a 页 WYG1294-0464c.png
其所为几希者以异于禽兽云耳非有以异于人也今
曰中曰敬曰仁则视心不逾远乎圣人恐人之递传递远
而递失其心也故为之亲切指点之若曰存者存此去者
去此也夫人骤而语之以圣人之心未有不错愕自废
以为绝德今曰即此而在能不憬然思浡然奋乎故曰
人皆可以为尧舜夫学不识心而欲求圣人之道者未
之有闻不自识其心而欲求圣人之心者尤未之有闻
也辛子之学本之先河东薛氏庶几能从事于心者其
曰中曰敬曰仁则视心不逾远乎圣人恐人之递传递远
而递失其心也故为之亲切指点之若曰存者存此去者
去此也夫人骤而语之以圣人之心未有不错愕自废
以为绝德今曰即此而在能不憬然思浡然奋乎故曰
人皆可以为尧舜夫学不识心而欲求圣人之道者未
之有闻不自识其心而欲求圣人之心者尤未之有闻
也辛子之学本之先河东薛氏庶几能从事于心者其
卷九 第 19b 页 WYG1294-0464d.png
所论赞往往肖其神骨语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辛子
之谓也宗周自反犹是禽兽不远之心耳一旦披之以
圣贤之像教而肃然如有临复蔼乎若将就之迫欲叩
之一堂之上者是诚何心哉请以质之生生氏
李懋明西台疏草序
予抱疴田间吉水李懋明先生缄其旧疏草一帙示予
皆神庙时官西台封事也先生在西台正色敢言称真御
史然未尝毛举细事以塞责而独言其大者若宗社大
之谓也宗周自反犹是禽兽不远之心耳一旦披之以
圣贤之像教而肃然如有临复蔼乎若将就之迫欲叩
之一堂之上者是诚何心哉请以质之生生氏
李懋明西台疏草序
予抱疴田间吉水李懋明先生缄其旧疏草一帙示予
皆神庙时官西台封事也先生在西台正色敢言称真御
史然未尝毛举细事以塞责而独言其大者若宗社大
卷九 第 20a 页 WYG1294-0465a.png
计则有藩封一疏若治乱大机则有分别邪正一二疏
若职掌大利弊则有厂库诸疏所谓西台封事仅如此
而先生竟以言去国久之向之从邪而树雠先生者次
第败人乃思先生之言争推毂先生浸浸大用又罢去
又起又去先生三起三见斥皆以西台封事为左劵而
所指邪流竟与先生始终相为消长云予盖乃深有感
于先生言治乱之故也世道之所以常存而不毁者系
之君子而小人每足以败之故圣人于否泰之际特别
若职掌大利弊则有厂库诸疏所谓西台封事仅如此
而先生竟以言去国久之向之从邪而树雠先生者次
第败人乃思先生之言争推毂先生浸浸大用又罢去
又起又去先生三起三见斥皆以西台封事为左劵而
所指邪流竟与先生始终相为消长云予盖乃深有感
于先生言治乱之故也世道之所以常存而不毁者系
之君子而小人每足以败之故圣人于否泰之际特别
卷九 第 20b 页 WYG1294-0465b.png
言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至于剥尽而坤相疑而战犹
为之称龙称血分元黄之位若曰身虽败也而道自存
也则君子之所以常胜于小人而卒寓来复之机者即
此在也我国家至神庙之际重熙累洽号称治平不幸
而有国本一事君子与小人递争而递相胜负君子曰
国本小人亦曰国本而君子之道始见陵于小人至锢之
以朋党之名而祸中于人国虽经两朝鼎革启维新之运
而一灯相续愈出愈奇质以先生屡进屡退之身何以始
为之称龙称血分元黄之位若曰身虽败也而道自存
也则君子之所以常胜于小人而卒寓来复之机者即
此在也我国家至神庙之际重熙累洽号称治平不幸
而有国本一事君子与小人递争而递相胜负君子曰
国本小人亦曰国本而君子之道始见陵于小人至锢之
以朋党之名而祸中于人国虽经两朝鼎革启维新之运
而一灯相续愈出愈奇质以先生屡进屡退之身何以始
卷九 第 21a 页 WYG1294-0465c.png
终若合符节乎此一邪一正之说先生所以醒一世之
梦者至今犹朗朗也倘先生之言不终废于世则君子
之道常胜于小人矣今天下无问识与不识无不知有
李先生者时事至此即二三小人亦且抚膺自叹鼠窜
无地而独难于用先生即一旦有用先生者先生其执
此往乎抑审几观变别有说也夫道神明变化而无方
故君子称龙焉是刻也先生固曰已矣敝帚今无所用
之矣予乃为引其端而归之
梦者至今犹朗朗也倘先生之言不终废于世则君子
之道常胜于小人矣今天下无问识与不识无不知有
李先生者时事至此即二三小人亦且抚膺自叹鼠窜
无地而独难于用先生即一旦有用先生者先生其执
此往乎抑审几观变别有说也夫道神明变化而无方
故君子称龙焉是刻也先生固曰已矣敝帚今无所用
之矣予乃为引其端而归之
卷九 第 21b 页 WYG1294-0465d.png
重刻传习录序
良知之教如日中天昔人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然
使三千年而后不复生先生亦谁与赓复旦乎盖人皆有
是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本如是其虚灵不昧以具众理
而应万事而不能不蔽于物欲之私学则所以去蔽而已
故大学首以明明德为复性之本而其功要之知止又曰
致知在格物致知之知不离本明格物之至止是知止即
本体即工夫故孟子遂言良知云孔孟既没心学不传浸
良知之教如日中天昔人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然
使三千年而后不复生先生亦谁与赓复旦乎盖人皆有
是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本如是其虚灵不昧以具众理
而应万事而不能不蔽于物欲之私学则所以去蔽而已
故大学首以明明德为复性之本而其功要之知止又曰
致知在格物致知之知不离本明格物之至止是知止即
本体即工夫故孟子遂言良知云孔孟既没心学不传浸
卷九 第 22a 页 WYG1294-0466a.png
淫为佛老荀杨之说虽经程朱诸大儒讲明救正不遗
馀力而其后束于训诂转入支离往往析心与理而二
之求道愈难去道愈远于是先生特本程朱之说而求
之以直接孔孟之传曰致良知自此人皆知吾之心即
圣人之心吾心之知即圣人之无不知而作圣之功初
非有加于此也先生其得孟子之心者与传习录一书
出于门人之所睹记学者亦既家传而户诵之迄于今
百有馀年家风渐替宗周妄不自揣窃尝掇拾绪言与
馀力而其后束于训诂转入支离往往析心与理而二
之求道愈难去道愈远于是先生特本程朱之说而求
之以直接孔孟之传曰致良知自此人皆知吾之心即
圣人之心吾心之知即圣人之无不知而作圣之功初
非有加于此也先生其得孟子之心者与传习录一书
出于门人之所睹记学者亦既家传而户诵之迄于今
百有馀年家风渐替宗周妄不自揣窃尝掇拾绪言与
卷九 第 22b 页 WYG1294-0466b.png
乡之学先生之道者群居而讲求之亦既有年所矣裔
孙士美锐志绳武爰取旧本稍为订正而以亲经先生
裁定者四卷为正录先生没后钱洪甫增入者一卷为
附录重梓之以惠吾党且以请于予曰良知之说以救
宋人之训诂亦因病立方耳及其弊也往往看良知太
见成用良知太活变高者元虚卑者诞妄其病反甚于
训诂附录一卷僭有删削总之不执方而善用药期于
中病而止惟吾子有赐言予闻其说而韪之果若所云
孙士美锐志绳武爰取旧本稍为订正而以亲经先生
裁定者四卷为正录先生没后钱洪甫增入者一卷为
附录重梓之以惠吾党且以请于予曰良知之说以救
宋人之训诂亦因病立方耳及其弊也往往看良知太
见成用良知太活变高者元虚卑者诞妄其病反甚于
训诂附录一卷僭有删削总之不执方而善用药期于
中病而止惟吾子有赐言予闻其说而韪之果若所云
卷九 第 23a 页 WYG1294-0466c.png
请即药之以先生之教盖先生所病于宋人者以其求
理于心之外也故先生一则曰天理再则曰存天理而
遏人欲而后之言良知者或指理为障几欲求心于理
之外则见成活变之弊亦将何所不至乎夫良知本见
成而先生自谓从万死中得来曷故亦本变动不居而
先生云能戒慎恐惧者曷故先生盖曰吾学以存天理
而遏人欲云尔故又曰良知即天理先生之言固孔孟
之言程朱之言也而一时株守旧闻者骤诋之曰禅后
理于心之外也故先生一则曰天理再则曰存天理而
遏人欲而后之言良知者或指理为障几欲求心于理
之外则见成活变之弊亦将何所不至乎夫良知本见
成而先生自谓从万死中得来曷故亦本变动不居而
先生云能戒慎恐惧者曷故先生盖曰吾学以存天理
而遏人欲云尔故又曰良知即天理先生之言固孔孟
之言程朱之言也而一时株守旧闻者骤诋之曰禅后
卷九 第 23b 页 WYG1294-0466d.png
人因其禅也而禅之转借先生立帜分门别户反成燕
越而至于人禽之几辄不容分疏以为良知中本无对
待由其说将不率天下而沦于禽兽不已甚矣学者之
不思也若士美可为善继述者与斯编出而吾党之学
先生者当不难晓然自得其心以求进于圣人之道则
道术亦终归于一而先生之教所谓亘万古而常新者
此也遂书之简末以遗士美并以告之同志云
钱绪山先生要语序
越而至于人禽之几辄不容分疏以为良知中本无对
待由其说将不率天下而沦于禽兽不已甚矣学者之
不思也若士美可为善继述者与斯编出而吾党之学
先生者当不难晓然自得其心以求进于圣人之道则
道术亦终归于一而先生之教所谓亘万古而常新者
此也遂书之简末以遗士美并以告之同志云
钱绪山先生要语序
卷九 第 24a 页 WYG1294-0467a.png
予读天泉證道记知王钱二先生并传阳明子教法也
子尝有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
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先生推明之为四无之
说而钱先生则谓是师门教人定本不可易遂举以质
阳明子曰汝中所言可接上根人德洪所言可接下根
人世传王门教法有此两端予尝谓一有一无语语执
著不免王先生驳正固也故子亦不觉讶然自失至许
为颜子明道所不敢言是果信以为然矣乎子所雅言良
子尝有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
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先生推明之为四无之
说而钱先生则谓是师门教人定本不可易遂举以质
阳明子曰汝中所言可接上根人德洪所言可接下根
人世传王门教法有此两端予尝谓一有一无语语执
著不免王先生驳正固也故子亦不觉讶然自失至许
为颜子明道所不敢言是果信以为然矣乎子所雅言良
卷九 第 24b 页 WYG1294-0467b.png
知而已矣又曰良知即天理为其有善而无恶故也知为
有善无恶之知则物即有善无恶之物意即有善无恶之
意而心之为有善无恶可知也古之言道者至性善一语
发泄已尽即言及无字已成剩语云何得有上根法惟佛
氏则曰不思善不思恶时见本来面目王先生四无之说
意本诸此此真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而王先生独敢言之
甚矣其敢言之也王先生方以为与已笔之于书以艳来
祀无乃与良知之旨适相剌谬乎钱先生尝有论学诸书
有善无恶之知则物即有善无恶之物意即有善无恶之
意而心之为有善无恶可知也古之言道者至性善一语
发泄已尽即言及无字已成剩语云何得有上根法惟佛
氏则曰不思善不思恶时见本来面目王先生四无之说
意本诸此此真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而王先生独敢言之
甚矣其敢言之也王先生方以为与已笔之于书以艳来
祀无乃与良知之旨适相剌谬乎钱先生尝有论学诸书
卷九 第 25a 页 WYG1294-0467c.png
大抵不离良知者近是予独喜其言良知绝不作有无
善恶注脚语堕学人以执见尤为善发师蕴乃知当日
定本之言殆亦一时权论而未可遽以槩先生也先生
尝谓王先生曰凡为愚夫愚妇立法者皆圣人之言也
为圣人阐道妙发性真者皆贤人之言也此可谓天泉
断案先生有裔孙集生能读先生遗书因与友人王金
如摘其尤粹者若干条为要语示予予曰何俭乎曰先
生之学虽不尽于是而教法则已备是子不云乎钱某
善恶注脚语堕学人以执见尤为善发师蕴乃知当日
定本之言殆亦一时权论而未可遽以槩先生也先生
尝谓王先生曰凡为愚夫愚妇立法者皆圣人之言也
为圣人阐道妙发性真者皆贤人之言也此可谓天泉
断案先生有裔孙集生能读先生遗书因与友人王金
如摘其尤粹者若干条为要语示予予曰何俭乎曰先
生之学虽不尽于是而教法则已备是子不云乎钱某
卷九 第 25b 页 WYG1294-0467d.png
接下根殆为吾侪而设予曰有是哉其下也乃所以为
上也故曰下学而上达夫不离愚夫愚妇而直證道真
彻上下而言之者其惟良知乎此非直钱先生之言而
子之言也学者欲求阳明子之教必自先生始而集生
与金如独能阐扬先生之言亦可为善学也已
河漕纲目序
崇祯壬午冬河决汴梁先是流寇围汴城中人拒濠而
守者前后几一载欲弃城无可为计稍引河流灌濠寇
上也故曰下学而上达夫不离愚夫愚妇而直證道真
彻上下而言之者其惟良知乎此非直钱先生之言而
子之言也学者欲求阳明子之教必自先生始而集生
与金如独能阐扬先生之言亦可为善学也已
河漕纲目序
崇祯壬午冬河决汴梁先是流寇围汴城中人拒濠而
守者前后几一载欲弃城无可为计稍引河流灌濠寇
卷九 第 26a 页 WYG1294-0468a.png
乘之水大至诸守土官军遂奉藩封眷属揽舟济河北
而居民之淹者以万计城遂陷当宁犹论城守功行赏
于是天子大发金钱遣重臣治河而决口出汴左右且
三费钜万万计无奏绩期幸漕事不废国家暂免意外
忧时予待罪归田从吾倩王紫眉出天津达卫河而南
因以其暇考求故牒紫眉为予言卫河即古黄河故道
流东北自天津入海者也汉时首决瓠子势南徙历唐
宋渐逼而南与淮合盖九河既湮阡陌废沟洫之政泯
而居民之淹者以万计城遂陷当宁犹论城守功行赏
于是天子大发金钱遣重臣治河而决口出汴左右且
三费钜万万计无奏绩期幸漕事不废国家暂免意外
忧时予待罪归田从吾倩王紫眉出天津达卫河而南
因以其暇考求故牒紫眉为予言卫河即古黄河故道
流东北自天津入海者也汉时首决瓠子势南徙历唐
宋渐逼而南与淮合盖九河既湮阡陌废沟洫之政泯
卷九 第 26b 页 WYG1294-0468b.png
使水不受地以至此而卫河失其故道仅溯源辉县而
止明兴踵元之遗开会通渠转漕南北辄有资于河益
利河南徙然亦为漕患且为泗州祖陵虞故县官岁岁
治河治漕无虚日予因稍窥古今升降之运关于四渎
者甚大而河其最著云顷之紫眉归越遂著河漕纲目
言河又言漕志时务之要也溯自尧时九年之役迄于
皇明世庙间有关河事者书有关漕事者亦书又集河
事丛说专采国朝诸名公之所撰述以资参考合之述
止明兴踵元之遗开会通渠转漕南北辄有资于河益
利河南徙然亦为漕患且为泗州祖陵虞故县官岁岁
治河治漕无虚日予因稍窥古今升降之运关于四渎
者甚大而河其最著云顷之紫眉归越遂著河漕纲目
言河又言漕志时务之要也溯自尧时九年之役迄于
皇明世庙间有关河事者书有关漕事者亦书又集河
事丛说专采国朝诸名公之所撰述以资参考合之述
卷九 第 27a 页 WYG1294-0468c.png
海运者卓然成一家言间以示予予闻睹河洛而思禹
功知后有作者之弗可及也汉贾让疏治河三策卒未
有行之者而河害至今不息嘉靖间勋卿黄公绾引佥
事江良才言宜通河于卫有三便一复黄河故道完地
轴之全气以壮京师形胜二便漕一由会通一由淮达
卫溯流而上两利以备缓急三言沟洫略从井田制以
开粒食之源而绾为申其说据堪舆家言两山之中
必有水两水之中必有山所谓水由地中行者也治水
功知后有作者之弗可及也汉贾让疏治河三策卒未
有行之者而河害至今不息嘉靖间勋卿黄公绾引佥
事江良才言宜通河于卫有三便一复黄河故道完地
轴之全气以壮京师形胜二便漕一由会通一由淮达
卫溯流而上两利以备缓急三言沟洫略从井田制以
开粒食之源而绾为申其说据堪舆家言两山之中
必有水两水之中必有山所谓水由地中行者也治水
卷九 第 27b 页 WYG1294-0468d.png
者不顺水之道而徒欲与泽流争一旦之命以施疏凿
功虽神禹弗能其后周恭肃公用言沟洫事尤详予尝
往来南北咨诹所及北自临清至分水高可十馀丈南
自徐沛至分水亦高可十馀丈则汶济之间正岱岳之
春而南徙之河所必由之道水既逆行欲其不横流四
溃亦胡可得故昔人谓张秋之决殆有天意惜前人智
不及此若运道所资南旺诸湖以时蓄泄颇足任漕艘
而必引河之为快此真所谓引狼兵以治内寇未有不
功虽神禹弗能其后周恭肃公用言沟洫事尤详予尝
往来南北咨诹所及北自临清至分水高可十馀丈南
自徐沛至分水亦高可十馀丈则汶济之间正岱岳之
春而南徙之河所必由之道水既逆行欲其不横流四
溃亦胡可得故昔人谓张秋之决殆有天意惜前人智
不及此若运道所资南旺诸湖以时蓄泄颇足任漕艘
而必引河之为快此真所谓引狼兵以治内寇未有不
卷九 第 28a 页 WYG1294-0469a.png
中其祸者也前岁长山之决可谓殷鉴今天下三大患
并作大司农日持筹军国之需亦既熟讲水利屯田诸
务见之施行矣将遂循本计量以九年期岁移数十万
金钱有事河阴原武之间为万世奏平成岂异人任而
苟非圣天子行所无事追踪神禹之智亦何以蚤定庙
谟则斯编其左验已草莽臣当手额以俟
礼经考次序
秦火之馀六经半出灰烬而三礼之残缺尤甚周礼仪
并作大司农日持筹军国之需亦既熟讲水利屯田诸
务见之施行矣将遂循本计量以九年期岁移数十万
金钱有事河阴原武之间为万世奏平成岂异人任而
苟非圣天子行所无事追踪神禹之智亦何以蚤定庙
谟则斯编其左验已草莽臣当手额以俟
礼经考次序
秦火之馀六经半出灰烬而三礼之残缺尤甚周礼仪
卷九 第 28b 页 WYG1294-0469b.png
礼古今异宜并置不讲至二戴所传诸记本不出自一
人真赝混杂种种错简尤难位置后人以小戴文颇近
古独立学宫传之至今然欲遂废大戴而不录亦非通
论也夏小正丹书蔚起彝鼎实三礼之冠冕曾子十篇
所谓参也竟以鲁得之端在于斯概而与诸篇同掷可
惜也宋儒朱子慨然悼三礼之沦亡无以见先王治天
下之大经大法乃始表章周礼为周公身致太平之具
已而又葺仪礼欲以戴记为之传而合之以通行于世
人真赝混杂种种错简尤难位置后人以小戴文颇近
古独立学宫传之至今然欲遂废大戴而不录亦非通
论也夏小正丹书蔚起彝鼎实三礼之冠冕曾子十篇
所谓参也竟以鲁得之端在于斯概而与诸篇同掷可
惜也宋儒朱子慨然悼三礼之沦亡无以见先王治天
下之大经大法乃始表章周礼为周公身致太平之具
已而又葺仪礼欲以戴记为之传而合之以通行于世
卷九 第 29a 页 WYG1294-0469c.png
顾犹苦于二书之时有异同其论莫归于一至晚年始
有仪礼经传通解之编与原旨不无少异而读者终不
无牵合附会之疑于是元儒吴草庐氏复葺为三礼考
注及礼记纂言等书二礼较朱子颇为完整惟戴记不
无遗憾而纂言割裂尤甚无补朱子之万一言礼家遂
为千古疑案矣宗周蚤年发愤读书尝次第六经之业
至戴记辄不能章句因而有慨于朱子之说妄事编摩
旋亦罢废间尝表章曾子十篇及学记小学诸记合之
有仪礼经传通解之编与原旨不无少异而读者终不
无牵合附会之疑于是元儒吴草庐氏复葺为三礼考
注及礼记纂言等书二礼较朱子颇为完整惟戴记不
无遗憾而纂言割裂尤甚无补朱子之万一言礼家遂
为千古疑案矣宗周蚤年发愤读书尝次第六经之业
至戴记辄不能章句因而有慨于朱子之说妄事编摩
旋亦罢废间尝表章曾子十篇及学记小学诸记合之
卷九 第 29b 页 WYG1294-0469d.png
大学为学校全书而所遗于戴记者已少矣顾欲遂进
而传仪礼弗可得也今年夏抱疴家园会门人馀杭鲍
滨以读礼之暇顾予问学偶出通解考注等书以质异
同而予乃恍然有会于心因取二戴与滨重加考订往
复数四已乃喟然而叹曰礼在是矣仪礼者周公所以
佐周礼致太平之书而礼记者孔子所以学周礼及夏
殷之礼进退古今垂宪万世之书也盖先王之礼至周
大备犹必折衷于孔子而后定惜也微言大义薄蚀于
而传仪礼弗可得也今年夏抱疴家园会门人馀杭鲍
滨以读礼之暇顾予问学偶出通解考注等书以质异
同而予乃恍然有会于心因取二戴与滨重加考订往
复数四已乃喟然而叹曰礼在是矣仪礼者周公所以
佐周礼致太平之书而礼记者孔子所以学周礼及夏
殷之礼进退古今垂宪万世之书也盖先王之礼至周
大备犹必折衷于孔子而后定惜也微言大义薄蚀于
卷九 第 30a 页 WYG1294-0470a.png
记者之口既尽取孔子之言而私之又时时假托于孔
子以附会其说而雅言之教几不传于后世幸而有家
语一书颇存源委以参戴氏之说真如珠玉之混泥沙
而文绣之错以麻枲败絮也宗周因稍稍取而诠次之
合大小戴录为一十四卷卷若干篇每篇表章孔子之
言录为正经而其后乃附以记者之说各从其类先后
次第颇存条贯又于其间错者正之讹者衍之间有缺
者以家语补之昔也戴氏一家言今尽取而还之孔子
子以附会其说而雅言之教几不传于后世幸而有家
语一书颇存源委以参戴氏之说真如珠玉之混泥沙
而文绣之错以麻枲败絮也宗周因稍稍取而诠次之
合大小戴录为一十四卷卷若干篇每篇表章孔子之
言录为正经而其后乃附以记者之说各从其类先后
次第颇存条贯又于其间错者正之讹者衍之间有缺
者以家语补之昔也戴氏一家言今尽取而还之孔子
卷九 第 30b 页 WYG1294-0470b.png
进而与易诗书春秋并垂不朽其在斯乎因尊之曰礼
经而僭附其义曰考次云大都孔子之言礼也急于本
而缓于末先其近者小者而后及乎远者大者是故可
以范围二礼亦可以羽翼二礼中庸所称考三王而不
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
惑非吾夫子其孰与于斯宗周愧于前人无能为役姑
因卒业之后附陈一得之愚以俟后之君子云乐记别
有录兹不载
经而僭附其义曰考次云大都孔子之言礼也急于本
而缓于末先其近者小者而后及乎远者大者是故可
以范围二礼亦可以羽翼二礼中庸所称考三王而不
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
惑非吾夫子其孰与于斯宗周愧于前人无能为役姑
因卒业之后附陈一得之愚以俟后之君子云乐记别
有录兹不载
卷九 第 31a 页 WYG1294-0470c.png
史雁峰诗集序
言非古人之所尚也至于不得已而有言往往发于嗟
咨咏叹以寄其情而止乎礼义之正如三百篇所陈至
今读其辞如见其人而时有有馀不尽之意寄之引物
连类之中而终无尚口之病则学之不贵有言也审矣
诗教之亡也汉魏以降率务为俳优相说而不顾其心
之所安至于诬善行私而莫知止也又奚暇问其雕栉
字句协比声律之弊乎予性不解说诗而间从人学因
言非古人之所尚也至于不得已而有言往往发于嗟
咨咏叹以寄其情而止乎礼义之正如三百篇所陈至
今读其辞如见其人而时有有馀不尽之意寄之引物
连类之中而终无尚口之病则学之不贵有言也审矣
诗教之亡也汉魏以降率务为俳优相说而不顾其心
之所安至于诬善行私而莫知止也又奚暇问其雕栉
字句协比声律之弊乎予性不解说诗而间从人学因
卷九 第 31b 页 WYG1294-0470d.png
知诗固有不易言者家塾师史子复与予论学屡矣一
日出其曾大父雁峰公所遗诗稿若干篇示予皆近体
也而能不失古作者之意有温厚和平之风一再读之
转见其质而不俚淡而有致慕古而不失之誇感怀而
不伤于激真能留不尽之意于有言之中而时溢其无
言之趣者因遂进而论公之世为名諌议而不必以諌
显为良二千石而不必以循良课雅志林壑而不必以
肥遁名虽留心经济之学而亦不屑屑于功名之会真
日出其曾大父雁峰公所遗诗稿若干篇示予皆近体
也而能不失古作者之意有温厚和平之风一再读之
转见其质而不俚淡而有致慕古而不失之誇感怀而
不伤于激真能留不尽之意于有言之中而时溢其无
言之趣者因遂进而论公之世为名諌议而不必以諌
显为良二千石而不必以循良课雅志林壑而不必以
肥遁名虽留心经济之学而亦不屑屑于功名之会真
卷九 第 32a 页 WYG1294-0471a.png
能留不尽之意于无言之中而时溢其有言之趣者而
公乃一传为州刺公再传为观察公三传吾友子虚以
学术鸣当世为士林祭酒其季即子复与之竞爽公之不
尽之意且愈传愈远愈大而公于是愈不可测呜呼不尽
之为道也天地万物且然而况于人乎况于君子之言
学乎子复因以遗稿请序予为率意书之愧不能尽知
公转无所容吾言矣
明儒四先生语录序
公乃一传为州刺公再传为观察公三传吾友子虚以
学术鸣当世为士林祭酒其季即子复与之竞爽公之不
尽之意且愈传愈远愈大而公于是愈不可测呜呼不尽
之为道也天地万物且然而况于人乎况于君子之言
学乎子复因以遗稿请序予为率意书之愧不能尽知
公转无所容吾言矣
明儒四先生语录序
卷九 第 32b 页 WYG1294-0471b.png
宗周东越鄙士也生于越长于越知有越人越人之言
道者无如阳明先生良知之说家传而户诵之虽宗周
亦窃闻其概也一日括松婴中毛子来司训吾会稽出
其所纂四先生语录示予由阳明先生而进之为白沙
先生敬斋先生敬轩先生题曰明儒心诀云皇明启运
世教休明士之知道者不止四先生而四先生首祀宫
墙尤为一代斯文之的故海内皆盛称之独越人私阳
明先生予乃今得读四先生纂言而旨焉薛先生布帛菽
道者无如阳明先生良知之说家传而户诵之虽宗周
亦窃闻其概也一日括松婴中毛子来司训吾会稽出
其所纂四先生语录示予由阳明先生而进之为白沙
先生敬斋先生敬轩先生题曰明儒心诀云皇明启运
世教休明士之知道者不止四先生而四先生首祀宫
墙尤为一代斯文之的故海内皆盛称之独越人私阳
明先生予乃今得读四先生纂言而旨焉薛先生布帛菽
卷九 第 33a 页 WYG1294-0471c.png
粟不离日用践履而直窥性天之妙胡先生推本其旨
更加谨严归之慎独陈先生自然为宗颇循无欲作圣
之说渐启良知之宗而王先生遂畅言之发薛先生以
来未发之蕴洋洋乎一时群言之统会乎虽谓四先生前
无古人亦可学者由四先生而达于孔孟是入室而由户
也盖尝论之舜文上下千载又东西夷不相及而孟子
断之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一者心也道之所以为道
也薛先生谓之性与天胡先生谓之独陈先生谓之自
更加谨严归之慎独陈先生自然为宗颇循无欲作圣
之说渐启良知之宗而王先生遂畅言之发薛先生以
来未发之蕴洋洋乎一时群言之统会乎虽谓四先生前
无古人亦可学者由四先生而达于孔孟是入室而由户
也盖尝论之舜文上下千载又东西夷不相及而孟子
断之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一者心也道之所以为道
也薛先生谓之性与天胡先生谓之独陈先生谓之自
卷九 第 33b 页 WYG1294-0471d.png
然王先生谓之良知一也善学者亦求之心而已矣求
吾之心以求四先生之心即四先生之心以求四先生
之言无往而不一也道之不明智者过之愚者不及学
一先生之言而求所谓道高之荡于元虚卑之滞于形
器皆过不及之见也善学者求之心而已矣虽然求心
有道焉心一而已而攻取之途百出故濂溪亦曰学圣
之道一为要必也以良知为端而进之持守进之践履
乃徐而几自然斯可与言一也纂言之意其在是乎毛
吾之心以求四先生之心即四先生之心以求四先生
之言无往而不一也道之不明智者过之愚者不及学
一先生之言而求所谓道高之荡于元虚卑之滞于形
器皆过不及之见也善学者求之心而已矣虽然求心
有道焉心一而已而攻取之途百出故濂溪亦曰学圣
之道一为要必也以良知为端而进之持守进之践履
乃徐而几自然斯可与言一也纂言之意其在是乎毛
卷九 第 34a 页 WYG1294-0472a.png
子以原稿付梓而问序于予乃为推本其意如此今而
后诚自愧吾越人之沾沾矣
古学经序
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自庠序
而下皆谓之小学国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即所
谓大学也天子诸侯亦皆设小学以教世子及公卿大
夫元士之适子如庠序至入大学则凡民之论秀而升
者齿焉保傅篇曰古者年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履小
后诚自愧吾越人之沾沾矣
古学经序
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自庠序
而下皆谓之小学国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即所
谓大学也天子诸侯亦皆设小学以教世子及公卿大
夫元士之适子如庠序至入大学则凡民之论秀而升
者齿焉保傅篇曰古者年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履小
卷九 第 34b 页 WYG1294-0472b.png
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履大节焉内则曰十年学
书计十三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既冠以后
学礼舞大夏惇孝弟博学无方盖先王立教之方如此
其备也当是时上焉者以圣人之德作之君师嘉与天
下士大夫化行俗美太和在成周者数世降及后裔浸
以衰息于是孔子秉素王之权以师道自任日与门弟
子修明其说时有出于先王之意表者其训大学也自
格致诚正推之治平独所以训小学无明文及观曲礼
书计十三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既冠以后
学礼舞大夏惇孝弟博学无方盖先王立教之方如此
其备也当是时上焉者以圣人之德作之君师嘉与天
下士大夫化行俗美太和在成周者数世降及后裔浸
以衰息于是孔子秉素王之权以师道自任日与门弟
子修明其说时有出于先王之意表者其训大学也自
格致诚正推之治平独所以训小学无明文及观曲礼
卷九 第 35a 页 WYG1294-0472c.png
少仪内则玉藻诸篇所载抑何独切于门人小子乎惟
是戴记一书杂出秦火之后不免篇章失次文义混淆
宋儒朱子乃始表章大学中庸配论孟为四书而复著
小学补遗经之缺分门别类引喻精微有老师宿儒所
不能究者则亦朱子之小学而非古文小学也古文小
学则曲礼少仪者是而朱子固有所未暇及至他日著
仪礼经传通解立有学礼一类先之以学制次之以弟
子职次之以少仪及曲礼而终之以大学中庸颇得古
是戴记一书杂出秦火之后不免篇章失次文义混淆
宋儒朱子乃始表章大学中庸配论孟为四书而复著
小学补遗经之缺分门别类引喻精微有老师宿儒所
不能究者则亦朱子之小学而非古文小学也古文小
学则曲礼少仪者是而朱子固有所未暇及至他日著
仪礼经传通解立有学礼一类先之以学制次之以弟
子职次之以少仪及曲礼而终之以大学中庸颇得古
卷九 第 35b 页 WYG1294-0472d.png
人立教之意矣宗周不敏间尝反覆三礼之体知学礼
不与诸经类因而推明朱子前后异同之说特立训学
一书首曲礼次少仪内则玉藻附以王制凡五篇为小
学全书乃进之以大学而以文王世子合大戴保傅为学
记上篇原记为学记下篇总名之曰古学经序十三经
首尊其道也然则戴记可废乎曰朱子固有仪礼经传
之说矣出之数篇而其为仪礼之传益信学庸配论孟
若外记然推之尔雅孝经则小学之翼也易诗书礼春
不与诸经类因而推明朱子前后异同之说特立训学
一书首曲礼次少仪内则玉藻附以王制凡五篇为小
学全书乃进之以大学而以文王世子合大戴保傅为学
记上篇原记为学记下篇总名之曰古学经序十三经
首尊其道也然则戴记可废乎曰朱子固有仪礼经传
之说矣出之数篇而其为仪礼之传益信学庸配论孟
若外记然推之尔雅孝经则小学之翼也易诗书礼春
卷九 第 36a 页 WYG1294-0473a.png
秋则大学之翼也至是古人典籍皆有原委不至散而
无统杂而无序道术庶归于一乎昔孔门之论学也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又曰下学而上达夫博文即小学
之教约礼即大学之教下学上达即大小一贯之说也
故君子之学无时非小学亦无时非大学而特其与年
俱进之候则必自下而上由小而大如堂室之有序而
不可躐百物之有时而不可强此孔门之学所以绝异
于后之异端曲说也后之学者语大则浸淫佛老既失
无统杂而无序道术庶归于一乎昔孔门之论学也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又曰下学而上达夫博文即小学
之教约礼即大学之教下学上达即大小一贯之说也
故君子之学无时非小学亦无时非大学而特其与年
俱进之候则必自下而上由小而大如堂室之有序而
不可躐百物之有时而不可强此孔门之学所以绝异
于后之异端曲说也后之学者语大则浸淫佛老既失
卷九 第 36b 页 WYG1294-0473b.png
之大而无统语小则转入支离复失之小而寡要至于
施为之序敩学之方又失之凌躐捍格而终不可几于成
德吾不知于古人立教之意何如得是编而存之庶几
有瘳乎因于手抄之暇述其大意于简首如此
古小学集序
国制皆社学也而行于吾乡独称小学且进之曰古小
学祀以和靖尹先生盖曰学古人之学云尔一日鼎新
之役既竣学士稍集欲求所谓古人之学而不得也
施为之序敩学之方又失之凌躐捍格而终不可几于成
德吾不知于古人立教之意何如得是编而存之庶几
有瘳乎因于手抄之暇述其大意于简首如此
古小学集序
国制皆社学也而行于吾乡独称小学且进之曰古小
学祀以和靖尹先生盖曰学古人之学云尔一日鼎新
之役既竣学士稍集欲求所谓古人之学而不得也
卷九 第 37a 页 WYG1294-0473c.png
进而请事于予予乃取和靖子立教之意而推广之辑
为集记以示学者凡九卷首学的示所本也次躬行示
所重也次六艺示所习也终之以圣统望的而趋赴的
而止也周礼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首六德曰
智仁圣义中和次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次六艺曰礼
乐射御书数乡物云者盖王国有虎门之教乡大夫取
而布之乡下行于党庠州序为小学之法物仍令士子
限年而升诸大学云其后孔门遂取以为教法四科之
为集记以示学者凡九卷首学的示所本也次躬行示
所重也次六艺示所习也终之以圣统望的而趋赴的
而止也周礼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首六德曰
智仁圣义中和次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次六艺曰礼
乐射御书数乡物云者盖王国有虎门之教乡大夫取
而布之乡下行于党庠州序为小学之法物仍令士子
限年而升诸大学云其后孔门遂取以为教法四科之
卷九 第 37b 页 WYG1294-0473d.png
设博约之旨率本诸此其不系德行之科及身通六艺
者不得称儒术为高弟子古人之学其大旨居可见矣
夫圣人之道圣人之心为之也学得其心之为德圣其
通明者也智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义所以强此也中
和所以节文此也六经一德也行之为德行著之为艺文莫
非心也是故君子之于学也本心以稽行而理无间于显微即
物以求心而功不失之径躐此所以小学大学通为一
贯而驯至于圣人之域当世收成才之用也学术之坏
者不得称儒术为高弟子古人之学其大旨居可见矣
夫圣人之道圣人之心为之也学得其心之为德圣其
通明者也智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义所以强此也中
和所以节文此也六经一德也行之为德行著之为艺文莫
非心也是故君子之于学也本心以稽行而理无间于显微即
物以求心而功不失之径躐此所以小学大学通为一
贯而驯至于圣人之域当世收成才之用也学术之坏
卷九 第 38a 页 WYG1294-0474a.png
也士不知心而卑者溷之以声利高者荡之以虚无居恒
自饮食男女而外伥伥无所适从则仅相矜以记诵相
傲以词章相纠以训诂以进托于大学之业自命为老
师宿学而中实茫无所得适以就其声利之习与异端
曲学而止岂非失之于小学者素乎当是时而欲使退
修洒扫进退之业宁不倒行而逆施乎虽然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君子亦卜之心而已矣是编也寡陋之裁诚
无当于古人万一而于下学立心之说或庶几焉盖吾
自饮食男女而外伥伥无所适从则仅相矜以记诵相
傲以词章相纠以训诂以进托于大学之业自命为老
师宿学而中实茫无所得适以就其声利之习与异端
曲学而止岂非失之于小学者素乎当是时而欲使退
修洒扫进退之业宁不倒行而逆施乎虽然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君子亦卜之心而已矣是编也寡陋之裁诚
无当于古人万一而于下学立心之说或庶几焉盖吾
卷九 第 38b 页 WYG1294-0474b.png
不能言圣人之心而姑言小子之心小子之心得而圣
人之心亦可次第而求也则尹子其阶梯已闻者怃然
曰吾乃知古人之学要而可循也遂书之简首
学的小序
言学所以学为人学为圣人而其功自幼学始故易
称蒙以养正圣功也其曰童蒙求我贵诚也又曰初
筮告筮以交于神明之道也敬之至也养以诚且敬
之为养正敬则诚诚则圣故曰圣功古之言敬者莫
人之心亦可次第而求也则尹子其阶梯已闻者怃然
曰吾乃知古人之学要而可循也遂书之简首
学的小序
言学所以学为人学为圣人而其功自幼学始故易
称蒙以养正圣功也其曰童蒙求我贵诚也又曰初
筮告筮以交于神明之道也敬之至也养以诚且敬
之为养正敬则诚诚则圣故曰圣功古之言敬者莫
卷九 第 39a 页 WYG1294-0474c.png
详于程门而高弟子和靖先生其嫡系也祀之下庠
允为万世师学者诚欲自幼学为人学为圣人必自
先生始譬之学射必先设侯以祈中操弓挟矢其后
也先生其小学之正鹄与爰述语录若干条并其渊
源所自以示训
躬行小序
学以敬为入门立天下之大本本立而道生乃授之
以行大者在五品之逊所谓五达道是也其说昉于
允为万世师学者诚欲自幼学为人学为圣人必自
先生始譬之学射必先设侯以祈中操弓挟矢其后
也先生其小学之正鹄与爰述语录若干条并其渊
源所自以示训
躬行小序
学以敬为入门立天下之大本本立而道生乃授之
以行大者在五品之逊所谓五达道是也其说昉于
卷九 第 39b 页 WYG1294-0474d.png
虞廷而通行于三代庠序学校之教故曰皆所以明
人伦也庠以养养此者也校以教教此者也序以射
射此者也古之人繇小学而入大学故学以明伦必
自庠序始而乡先生之没而祭于社者则其仪表也
爰彷朱子嘉言善行之意断自乡人之贤者若而人
备录之以为景行资苟其犹存乎见少则天下之大
古今之远亦惟所取法焉可已夫行亦何穷要不离
乃躬者近是故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
人伦也庠以养养此者也校以教教此者也序以射
射此者也古之人繇小学而入大学故学以明伦必
自庠序始而乡先生之没而祭于社者则其仪表也
爰彷朱子嘉言善行之意断自乡人之贤者若而人
备录之以为景行资苟其犹存乎见少则天下之大
古今之远亦惟所取法焉可已夫行亦何穷要不离
乃躬者近是故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
卷九 第 40a 页 WYG1294-0475a.png
登高必自卑
礼学小序
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者躬行之地也周礼礼有五
经一曰吉礼以事邦国之鬼神祗二曰凶礼以哀邦
国三曰宾礼以亲邦国四曰军礼以同邦国五曰嘉
礼以亲万民而其曲而杀者见于威仪言动之常出
入起居之节又所以分纪五经为行礼之本有经纬
之义焉故学礼者宜从曲礼而入即子所谓执礼者
礼学小序
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者躬行之地也周礼礼有五
经一曰吉礼以事邦国之鬼神祗二曰凶礼以哀邦
国三曰宾礼以亲邦国四曰军礼以同邦国五曰嘉
礼以亲万民而其曲而杀者见于威仪言动之常出
入起居之节又所以分纪五经为行礼之本有经纬
之义焉故学礼者宜从曲礼而入即子所谓执礼者
卷九 第 40b 页 WYG1294-0475b.png
也但三千之文未能尽述今姑取其切于小子者约
为一篇如下
乐学小序
礼乐非二事也凡礼之登降上下节文度数之间虽
若出于至严而莫不有和乐之意以将之是即所谓
乐也故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若推而大之自古王
者昭德象功莫盛于六代之乐故典乐之职皆举以
教胄子及学士而尤为小学之所不废内则曰年十
为一篇如下
乐学小序
礼乐非二事也凡礼之登降上下节文度数之间虽
若出于至严而莫不有和乐之意以将之是即所谓
乐也故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若推而大之自古王
者昭德象功莫盛于六代之乐故典乐之职皆举以
教胄子及学士而尤为小学之所不废内则曰年十
卷九 第 41a 页 WYG1294-0475c.png
三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而冠舞大夏是也
然古乐于今不复作矣并其声容器数而亡之独元
声之在人者万古一日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学者姑务求志焉志立而学半学斯乐矣乐
则生生则恶可已而所谓声气之元隐然在是举而
措之一身之近靡非九变九成之形容区区声容器
数有不足言者矣
射学小序
然古乐于今不复作矣并其声容器数而亡之独元
声之在人者万古一日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学者姑务求志焉志立而学半学斯乐矣乐
则生生则恶可已而所谓声气之元隐然在是举而
措之一身之近靡非九变九成之形容区区声容器
数有不足言者矣
射学小序
卷九 第 41b 页 WYG1294-0475d.png
仪礼天子诸侯及卿大夫礼射有三一为大射天子
诸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诸侯来朝天子入而
与之射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三为燕射为燕息之
射士无大射而有宾射燕射庶人无宾射燕射特有
主皮之射而已燕射即乡射盖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
射于州序之礼五州为乡州者乡属也而仍谓之乡射
射之时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故也乡射必于序故
曰序者射也此小学之主教也仪礼具载其文颇近烦
诸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诸侯来朝天子入而
与之射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三为燕射为燕息之
射士无大射而有宾射燕射庶人无宾射燕射特有
主皮之射而已燕射即乡射盖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
射于州序之礼五州为乡州者乡属也而仍谓之乡射
射之时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故也乡射必于序故
曰序者射也此小学之主教也仪礼具载其文颇近烦
卷九 第 42a 页 WYG1294-0476a.png
谨节略如下
御学小序
周礼五御之法一曰鸣和鸾和在式鸾在衡升车则马
动而和鸾相应为疾徐之节二曰逐水曲谓车随水势
屈曲为周旋之节三曰舞交衢谓车在高道其旋应舞
为折旋之节四曰过君表谓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
以为槸间容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君表即褐缠旃
也为作止之节五曰逐禽左谓逐禽兽者使左当人
御学小序
周礼五御之法一曰鸣和鸾和在式鸾在衡升车则马
动而和鸾相应为疾徐之节二曰逐水曲谓车随水势
屈曲为周旋之节三曰舞交衢谓车在高道其旋应舞
为折旋之节四曰过君表谓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
以为槸间容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君表即褐缠旃
也为作止之节五曰逐禽左谓逐禽兽者使左当人
卷九 第 42b 页 WYG1294-0476b.png
君以射之为驱逐之节法如是其备也故学者童而
习之少事长贱事贵必繇之然御法虽存而御学已
不传于后世习之者为辱人贱行又南北异宜舟车
异用言御于南方之泽国是操章甫而适越也故士
益罕言御士不言御而于民生日用所需引重致远
之具亦并置不讲甚矣其疏于用也况五御而终之
以逐禽左文事之中有武备焉易曰田有禽利执言
长子帅师弟子舆师所谓逐禽左也是以黄帝不废
习之少事长贱事贵必繇之然御法虽存而御学已
不传于后世习之者为辱人贱行又南北异宜舟车
异用言御于南方之泽国是操章甫而适越也故士
益罕言御士不言御而于民生日用所需引重致远
之具亦并置不讲甚矣其疏于用也况五御而终之
以逐禽左文事之中有武备焉易曰田有禽利执言
长子帅师弟子舆师所谓逐禽左也是以黄帝不废
卷九 第 43a 页 WYG1294-0476c.png
车战之利中古颇矜骑射之能大抵皆御事也则君
子之有志于当世之务者胡可不讲求有素而于御
学一加之意乎今略载礼家诸御说于前而附以近
儒车制马政之说使学者有所考焉
书学小序
内则十年学书计书则古之六书一象形二指事三
会意四谐声五转注六假借是也六书为创立文字之
祖学者诚不可不童而习之而离古人文字亦别无
子之有志于当世之务者胡可不讲求有素而于御
学一加之意乎今略载礼家诸御说于前而附以近
儒车制马政之说使学者有所考焉
书学小序
内则十年学书计书则古之六书一象形二指事三
会意四谐声五转注六假借是也六书为创立文字之
祖学者诚不可不童而习之而离古人文字亦别无
卷九 第 43b 页 WYG1294-0476d.png
六书可考太学之教曰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
书学者既习六书岂有不先事诗书之理诗书而外
可以类推矣愚谓读书必先折衷于孔氏孔门之教
尽在四书而删述大业乃在六经学者本之大学以
求其端参之论孟以肆其说进之中庸以约其旨而
后乃旁通曲畅于六经以要其至则穷理之法随在
裕如而心益可以不放矣又以暇及古今诸史惟纲
目集其大成称史中之经经世之道具焉此外诸子
书学者既习六书岂有不先事诗书之理诗书而外
可以类推矣愚谓读书必先折衷于孔氏孔门之教
尽在四书而删述大业乃在六经学者本之大学以
求其端参之论孟以肆其说进之中庸以约其旨而
后乃旁通曲畅于六经以要其至则穷理之法随在
裕如而心益可以不放矣又以暇及古今诸史惟纲
目集其大成称史中之经经世之道具焉此外诸子
卷九 第 44a 页 WYG1294-0477a.png
百家未必尽规于道语曰群言淆乱衷诸圣又曰多
歧亡羊学者审诸
数学小序
数学肇于黄帝之臣𨽻首与历律一时并作佐书契
以代结绳传之后世遂有九章算法为万事万化彰
往察来之权舆周礼保氏立数学以教国子是为六
艺之一唐时犹设算学博士督课试举一如三馆博
士之法颇为近古后世径置不讲以为九九之技而
歧亡羊学者审诸
数学小序
数学肇于黄帝之臣𨽻首与历律一时并作佐书契
以代结绳传之后世遂有九章算法为万事万化彰
往察来之权舆周礼保氏立数学以教国子是为六
艺之一唐时犹设算学博士督课试举一如三馆博
士之法颇为近古后世径置不讲以为九九之技而
卷九 第 44b 页 WYG1294-0477b.png
卑之不知盈天地间一数也天地之大也而可以数
尽况其他乎故洪濛既判首泄苞符河图显易洛书
陈范皆倚数而立数即理也言理而不言数理亦不立
理不立数不行乾坤或几乎息而人事中废虽圣人
亦无以效范围天地之用则学者当务之急岂徒握
算纵横云尔乎
圣统小序
学者从事于六艺之途优游而进之德日崇业日广
尽况其他乎故洪濛既判首泄苞符河图显易洛书
陈范皆倚数而立数即理也言理而不言数理亦不立
理不立数不行乾坤或几乎息而人事中废虽圣人
亦无以效范围天地之用则学者当务之急岂徒握
算纵横云尔乎
圣统小序
学者从事于六艺之途优游而进之德日崇业日广
卷九 第 45a 页 WYG1294-0477c.png
一日而为圣人不难夫圣人之道非有加于此心此
理之外也亦曰敬而已矣小子此敬圣人亦此敬故
曰敬者圣学始终之要若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皋
陶伊周之为相孔门之为儒圣圣相传若合符节载
在诗书可考而知也降及后世斯道不绝如线天启
有宋以及我明诸儒辈出学焉而不谬乎本心之说
皆孔孟之的传也昔人以私淑诸人为幸学者诚繇
诸儒以求圣人之道溯流穷源递而进之殆庶几乎
理之外也亦曰敬而已矣小子此敬圣人亦此敬故
曰敬者圣学始终之要若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皋
陶伊周之为相孔门之为儒圣圣相传若合符节载
在诗书可考而知也降及后世斯道不绝如线天启
有宋以及我明诸儒辈出学焉而不谬乎本心之说
皆孔孟之的传也昔人以私淑诸人为幸学者诚繇
诸儒以求圣人之道溯流穷源递而进之殆庶几乎
卷九 第 45b 页 WYG1294-0477d.png
语有之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言学以渐达也后人喜
言顿悟谓即心即圣不假修为更无阶级然谓吾心
即圣人之心则可谓吾已放之心即圣人存存之心
则不可故与其顿也宁渐必言渐者亦小子之学云
尔
刘蕺山集卷九
言顿悟谓即心即圣不假修为更无阶级然谓吾心
即圣人之心则可谓吾已放之心即圣人存存之心
则不可故与其顿也宁渐必言渐者亦小子之学云
尔
刘蕺山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