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94-035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刘蕺山集卷四

  明 刘宗周 撰

  奏疏四

  请禁言利疏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不敢怀利事君仰
祈圣鉴并敕禁天下言利以挽回世道事先是闻囧寺
缺马价尝奉明旨愿捐者听今大学士温体仁等及勋
卷四 第 1b 页 WYG1294-0359d.png
臣朱纯臣各报捐助有差将遂及九卿以下臣乃不能
无说而处于此臣闻之为人臣者竭股肱之力济之以
忠贞不闻其出于利也如以利即破家殉国亦利也故
卜式输边公孙宏以为不轨之臣不可以化天下今国
家祸乱相寻流寇四起日烦县官拮据中外诸臣孰为
匪躬自效者即一岁之中捐陵工捐城工又捐短墙以
及于马价亦何当报称万一而时奉急公之旨诸臣于
此无乃沾沾有市心与此臣所谓利也且夫辑瑞何典
卷四 第 2a 页 WYG1294-0360a.png
也而亦议以捐助罢倘遂行之辱国滋甚传曰国家之
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皇上尝禁天下以赂
矣数金见告重者辟轻者戍又尝严赃吏之诛矣自满
贯而上无不重者辟轻者戍一时士大夫方凛然励羔
羊之节而今者赂自上开矣尤而效之又何诛焉凡此
一捐再捐三四捐势不能不割之养廉之馀者也即内
廷之臣苟奉皇上约束亦岂有私藏而短墙之役率先
捐助又过从节省以为邀宠地终将取偿于朝廷以足
卷四 第 2b 页 WYG1294-0360b.png
之耳则亦何乐有此纷纷捐助乎哉臣于是而重有感
矣皇上自即位以来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身衣三浣之
衣口食监门之养固将一意以恭俭化天下而属者时
艰未艾水衡度支动诎经费思欲他图以佐缓急之计
有出于万不获已者天下以为人主而务财用也竞以
头会箕敛之说进过此以往有极猥亵不可言者益复
申法律之教尚介胄之能长游说之习决乞墦垄断之
行率天下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酿成盗贼公行
卷四 第 3a 页 WYG1294-0360c.png
之世而天下之祸遂日甚一日而不可救甚矣人主之
好尚不可不谨也臣闻之天子不言有无诸侯不言盈
缩大夫不言多寡诚有见于亡国败家之祸未有不中
于利者故鹿台钜桥琼林大盈千古以为炯戒即大学
言平天下不讳理财而生财之道不过生众食寡为疾
用舒而尤惓惓于聚敛之戒且以为甚于盗臣乃知生
财之道即絜矩与民同好恶之道是以谓之大道故曰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今天下既以横征之故日驱
卷四 第 3b 页 WYG1294-0360d.png
民为盗中原赤地数千里已无生财之众矣所望二三
有司多方招抚稍为农桑衣食之计以保此孑遗而又
辗转困之以捐助试问此捐助胡为乎来哉语曰皮之
不存毛将安附若议食议用则请皇上罢得己之役停
不急之务事事从撙节爱养起见而不徒为粉饰太平
与倥偬苟且之计如近日城台城墙城垛天坛诸兴作
衡以标本次第孰非事在可已者又如军需七项四项
岁造各不下万计因陈相积渐归朽败倘岁省三分之
卷四 第 4a 页 WYG1294-0361a.png
一亦岁省金钱十馀万其他可以类推军前大计仍请
敕户兵工三部通局筹算先定规模不得多兵多饷多
器械以自敝如此而亦无事屑屑于言利为矣然苟非
人主明大道之要先慎乎德而出之未有不以利为义
以聚敛之小人为君子而用之者伏惟皇上洞观治忽
之机明示取舍之准尊仁义而后富强特敕自今中外
各官弗复行捐助以长言利之习庶天下有正变之日
乎臣不肖窃有闻于义利之辨敢为推明其说如此愿
卷四 第 4b 页 WYG1294-0361b.png
与廷臣交勖之耳臣无任激切屏营待命之至

  修陈钱法疏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遵奉明旨仰佐钱法末
议事前者因钱法一事户部钦奉上传该钱法侍郎吴
国仕回奏奉圣旨是奏内疏官钱禁私钱广收放俱于
钱法有裨至囤贩立限收买严稽出入尤是疏通要法
著确实敕行有仍违禁私贩收放作奸者内外各该衙
门严缉参拿究治务期上下通行军民两利该部知道
卷四 第 5a 页 WYG1294-0361c.png
钦此续该侍郎吴国仕参处玩法经纪李八等奉圣旨
李八等著送刑部问拟杨大并行缉究其责成坊官尽
收私铸例行制钱及参罚事宜依议但不许衙役乘机
生扰在官经纪应否设立该部核议具奏钦此国仕尚
未经回奏复于本月十七日见邸抄户部接出上传钱
法原取便民今新钱六十五文未见通行旧钱听从民
便又称苦无定数作何画一至禁外钱原防低假若一
概禁绝是否足以周流通著户部及钱法侍郎详询确
卷四 第 5b 页 WYG1294-0361d.png
议速行奏夺钦此臣伏读前后诏旨皆责成户部而不
及臣部然臣在工言工亦以提督钱法为专职者也前
接户部来文事理已该本部尚书刘遵宪劄行管理宝
源局员外郎许国桢遵行去后而臣时访之民间俱不
便于新令至有因而罢市者臣念行法之初人情难于
虑始故静听弥月未敢遽有陈渎而不意圣明已再四
回环犹以前议为未尽因有详询确议之旨则臣其敢
无说而处于此乎臣闻王道本乎人情人情之所趋国
卷四 第 6a 页 WYG1294-0362a.png
法之所不能强也况钱之为言泉也又谓之圜府本以
流通上下而成制未有不行于下而可行于上者大哉
王言钱法本取便民一语固已得其大端而晓然于王
者与民同利之德意矣今请就明谕之所及者而一一
为阐绎之如曰新钱六十五文未见通行臣谓不必强
之使行也听其自行而已如曰旧钱听从民便又称苦
无定数臣谓不必强之使定也听其自定而已如曰禁
外钱原防低假若一概禁绝是否足以周流臣谓不必
卷四 第 6b 页 WYG1294-0362b.png
禁之使绝也禁之且以滋扰但严低假之防而已然则
何以使新钱常贵旧钱常贱低假钱独常禁乎有法于
此请姑因人情之所便而利导之一在酌收法如收之
以二八银钱也新钱有收旧钱亦有收而若事例若税
粮若赃罚皆例收新钱若房号若门税若赎锾皆例收
旧钱新者制自上裁旧者悉随时估既分其贵贱而收
之民未有不从其贵贱者也一在酌放法如放之以二
八银钱也新钱有放旧钱亦有放而若官吏师生俸廪
卷四 第 7a 页 WYG1294-0362c.png
衙役工食皆例放新钱若三大营军需特从优恤皆例
放旧钱新者制自上裁旧者悉随时估既分其贵贱而
放之民未有不从其贵贱者也又一在酌行使法凡民
间交易估自一钱以上者许用新钱估自一钱以下者
许用旧钱新者制自上裁旧者悉从时估既分其贵贱
而用之民未有不安于贵贱者也于是禁滥恶之新铸
臣查近日所铸制钱视万历以前良楛悬甚而臣部近
用刨铜一项为铸本铜低而制益劣亦何怪民间之贱
卷四 第 7b 页 WYG1294-0362d.png
值乎法宜加增铜料更定字样如万历时钱式且进而
视嘉隆则体质既殊新钱不期贵而愈贵矣于是禁低
假之旧铸访九门以外但有进低钱假钱者听该部以
铜价收之访铺户中但有买低钱假钱者听司坊官以
违制之罪罪之则私钱渐尽旧钱不期贱而渐贱矣于
是议设在官之经纪每坊量设一人统领诸小铺必报
土著之有身家者听其新钱旧钱分别兑换兑换分而
行使亦分可知且听其低钱假钱一例收买收买尽而
卷四 第 8a 页 WYG1294-0363a.png
行使亦尽可知是又所以通上下之血脉制新钱之低
昂而行之不以为扰者也至于旧钱络绎捆入京师臣
颇闻之道路凡以外省直但行新钱不行旧钱故也其
但行新钱而不行旧钱则各省直官铸太多故也官铸
多而私铸亦多不特旧钱贱并新钱亦贱矣官铸多而
铜本益贵不特京铸壅并京铸亦艰矣今请除南京户
工二局外尽废天下官铸因禁天下私铸必使外省直
新旧兼行悉如京师例而外钱自不禁而渐绝矣臣非
卷四 第 8b 页 WYG1294-0363b.png
不知随产起炉取息饶而裕国便要之国家当权大体
不当较小利语曰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况天地生财止
有此数注于彼者必挹于此故必于行法之中不碍人
情之所便所为因其势而利导之绝无事于一切把持
之术此王道也臣敢以是奉扬天子休命若其他已经
户部条议见在遵行臣不必缕缕及之臣识短才疏自愧
一得仰祈圣明采择施行

  请告疏

卷四 第 9a 页 WYG1294-0363c.png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危疾陡发万难报
效殊恩仰祈圣慈俯容回籍调理以终帷盖事臣叨中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历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光
禄寺寺丞尚宝司少卿太仆寺少卿通政使司右通政
皆未任削籍恭遇皇上登极于崇祯二年起升顺天府
府尹叨任一载告病回籍崇祯八年七月内特蒙钦召
来京本年正月内升任今职伏念臣一介草茅荷蒙皇
上作养以来荐历四朝屡进屡退遭际圣明前后起以
卷四 第 9b 页 WYG1294-0363d.png
非常之典从此沟壑馀生誓许之君父以图报称于万一
臣之分也乃臣福薄命悭动辜恩遇在京兆已然即今
一日受任辄不胜其支离困顿之状有势难终隐而不
以告者缘臣中年以脾胃受伤腹内遂成痞积百法难
攻攻之愈峻体亦愈羸以至血脉闭塞痰火怔忡其来
有渐一旦叨兹剧任黾勉在公疲劳日甚忽于前月二
十三日感冒风邪寒热交作旬日以来或吐或泻昼夜
不宁仅存微息医生王宏科钱颖咸谓元气在绝续之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94-0364a.png
交非一药所能骤起则臣虽有区区狗马之心亦不能
仰图报称可知为此伏枕百叩恳祈圣慈怜臣久病未
痊复感新菑万难供职特赐罢免仍鉴臣受事未几负
恩深重姑许以前任府尹职衔回籍调理臣虽死之日
犹生之年力疾悯愦不知所云臣无任激切控陈待命
之至

  再请告疏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臣病久未痊再恳天恩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94-0364b.png
特赐罢斥以重官守事顷臣于本月初三日因骤感危症
具疏控陈旋奉恩旨著臣供职臣感天恩义矢尽瘁会
逢郊祀大典职掌攸关力疾见朝得与于执事之列幸
而事竣其间启处不遑者连日夜而臣体复加惫矣臣
所谓骤感之症在脾虚暴下则骤感似可以骤止而孰
知臣症由来已三十年浸剧者复十年且每年必剧于
夏秋兼之积痞如盘积痰如絮积火如灼致气有升而
无降头旋晕如坐云雾中近自庚午得请以来无日不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94-0364c.png
与药饵为缘而衰龄日逼疗法日穷既而蒙恩起用一时
狼狈之状臣后先披露御前未邀省察温命重宣臣遂
不敢固请以违臣子之义而今也福过而灾愈生任重
而力转瘁至日病一日有不胜其瘝旷之虞者如臣职
掌在提督工程而一日不视事则工程之勤惰难稽又
管理钱法比较铜商而一限不比较则奸商之宿逋莫
问即皇上能优容一病臣在司空之堂而臣不敢以司
空负也顷臣见科抄有民本许瑚者论及于臣一则曰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94-0364d.png
才谞不足一则曰经纶无能视臣近状可为实录盖瑚
为臣乡人颇知臣而至其谬相引昵者臣亦不受也总
之臣才本薄而重之以多病故愈见其短臣于干济本
疏而处之以多病之身故愈觉其疏有臣如此又安用
之惟是叨冒逾涯终鲜报称负国负恩且仰累圣明知
人之哲臣每清夜魂消无以自遣何问煌煌三尺仰惟
圣慈鉴臣溺职罪状怜臣不能供职之苦情量从罢斥
永锢田里倘臣得偷延馀息以终始天高地厚之造则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94-0365a.png
所为生当殒首殁图衔结者也臣无任披沥悃诚待命
之至

  三请告疏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两奉恩纶力疾万
难供职仍沥血悃以祈圣鉴事臣于前月二十八日具
奏为臣病久未痊等因奉圣旨刘宗周前已有旨谕留
着即祗遵供职不必屡陈该部知道钦此随该臣于私
寓恭设香案力疾叩头外伏念臣本以夙婴羸疾骤剧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94-0365b.png
一朝辄有引请实出万难得已乃蒙圣恩前后两赐谕
留臣敢不仰体惓惓勉延朝夕继而思之皇上之所以
谕留臣者固将责臣以职掌而非徒名位之虚拘也臣
而念及于职掌则司空固天下剧司佐理分猷并称剧
任而臣自罹疾以来郁疾成眩既受困于神明积湿成
风复受挛于肢体其为日羸日惫之状有万难再试于
鞭策者使臣而勉留一日则旷职一日则臣之负谴日
甚一日而臣乃怆然于去留之际也以臣至愚极陋之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94-0365c.png
资浮沉善病将四十年曾无寸竖可录一旦荷圣明求
旧之典至以庶僚而躐九卿自初进而陵左席甚者不
由廷推径取坐名皆故事所希有而臣辄不揣非分惶
遽承恩凡以生平有未效之犬马至此冀得少酬万一
耳及夫报称无能种种殊恩总成辜负臣始不禁抱头
鼠窜而况欲假圣明之屡眷以曲盖其溺职之辜则臣
义愈有所不敢出矣用是不获已仍申前请仰祈终赐
罢斥倘蒙圣慈鉴臣旷溺未深姑从老疾例量与致仕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94-0365d.png
名色则极辨之朝终无倖位而曲成之德不废散材臣
虽从此溘先朝露亦将瞑目九原臣无任迫切惶悚待
命之至

  予告辞朝疏

  原任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遵旨回籍恭申谢
悃事该臣于六月十五日以微臣两奉恩纶力疾万难
供职仍沥血悃以祈圣鉴事具疏间奉圣旨刘宗周屡
旨谕留览奏情辞恳切特准回籍调理病痊起用该部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94-0366a.png
知道钦此钦遵臣谨遵旨回籍未能力疾叩阍望阙徘
徊瞻天咫尺四朝犬马岂无恋主之私一日首邱忍负
致身之节伏愿陛下圣德日新圣修日懋本之静存动
察惟是分理欲而辨长消验之出身加民乃在谨好恶
而端用舍繇知言以知人则逊于乃心终不若逆而求
道繇用人以行政则谋之新进亦何如卜之老成第恐
偏听生奸致解仁贤之体且虑积疑乘隙终开门户之
争此在先朝已成殷鉴至于匡勷中外之略动关庙算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94-0366b.png
则筦枢之责难轻更以剿抚顺逆之权分任地方则邦
本之图尤亟参罚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更张多一事
吏增一事之奸倘能事事提其大纲自可种种详于小
节乃者上下雷同徒习铺张之治具焦劳日昃未闻交
儆于臣工惟明主独镜道揆之原而危时尤切泄沓之
戒臣虽奄息愿效哀鸣忍死须臾庶见太平有日齐天
万寿永随草野呼嵩臣今拜表言行无任力疾屏营控
辞之至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94-0366c.png
  身切时艰疏

  原任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身切时艰敢
因去国之辙恭申慰悃兼附刍荛之献事臣宗周因病
乞骸奉旨回籍于七月初一日辞朝出国门行次天津
始闻边警臣不胜忧惶惊惧者久之伏惟皇上上廑宗
社之忧下切万姓之虑宵衣旰食当不知若何焦劳臣
又不禁痛绝回瞻天表愈增驰恋敢以刍荛一言为当
宁献臣惟我皇上注意边防无日不绸缪未雨而国事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94-0366d.png
一至于此追原祸始丁魁楚之久以病请也业已自知
其非封疆之任矣乃朝廷不听其去卒至败事不闻吏
部有争执张凤翼小有才而器识不足久已溺中枢之
职矣朝廷又从而尝试之卒至败事不闻政府有主持
兵垣有封驳则当事诸臣尤有不得辞其责者且夫以
丁魁楚等之失事于边也而与之戴罪何以服刘策之
死张凤翼之溺职中枢也而与之专政何以服王洽之
死诸镇巡勤王之师争先入卫者几人不闻以逗留蒙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94-0367a.png
诘责何以服耿如杞之死今边庭有警国势日蹙凡廷
臣之累累若若犹幸无罪者又何以谢韩爌张凤翔李
邦华诸臣之或戌或去岂昔之小人一一为异已驱除
者今不妨以同已而互相蒙蔽乎其阶之为祸愈有不
可言者矣臣于是而知小人之祸人国无已时也昔唐
德宗谓群臣曰人言卢杞奸邪朕殊不觉李泌对曰此
乃杞之所以奸邪也臣每三复斯言为万世辨奸之要
故曰大奸似忠大佞似信我皇上聪明不世出之主也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94-0367b.png
其于奸邪之辨何有不烛照数计然臣观频年以来皇
上恶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讦进皇上录清节而臣下多
以曲谨容皇上崇励精而臣下奔走承顺以为恭皇上
尚综覈而臣下琐屑吹求以示察凡若此者正似忠似
信之类窥其用心无往不出于身家利禄而皇上往往
不察而用之则聚天下之小人立于朝而皇上亦有所
不觉矣人才之不竞也非无才之患而无君子之患也
人人知有身家而不知有君父知有利禄而不知有廉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94-0367c.png
耻则亦相率为全躯保妻子而已矣此今日国事之所
以败也夫今天下即称乏才亦何至尽出一二寺人下
而皇上每当缓急之际必倚以重任此在前日已成覆
辙方亟亟更弦之不暇而乃者三恊有遣通津临德复
有遣抑又重其体统等之总督将置总督于何地总督
无权将置抚按于何地抚按无权将置藩臬守令于何
地是率天下而奔走于中官也疆事必无幸矣且小人
与中官气谊一类每相为引重而君子独岸然有以自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94-0367d.png
异故天下有比中官之小人必无合于君子之小人有
用小人之君子必无党比中官之君子皇上诚欲进君
子退小人为今日决消长理乱之机奈何复用中官以
参制之此明示天下以左右袒也当是时乃有明于治
理如御史金光辰者起而争之亦天下之昌言也臣意
皇上即不遽用其言亦何至并逐其人而光辰竟以言
见逐若惟恐伤中官之心者尤非所以示天下也嗟嗟
言官亦何负于国哉乃者唐藩拜表而勤王亦有思徐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94-0368a.png
生之徙薪者乎大帅拥兵而不战亦何问李勉之尊朝
廷者乎其他触邪止佞请南昌之尚方者亦自不乏其
人又往往得罪以去遂至天下相顾为寒蝉之结舌平
居无犯颜敢谏之臣则临难无仗义死节之士此天下
事之所以日坏一日而不可为也至于近日刑政之最
舛者成德傲吏也而以赃戍何以肃惩贪之令申绍芳
十馀年监司也而以莫须有之钻刺戍何以昭抑竞之
典至于郑鄤虽久干乡议而杖毋之狱欲以诬告坐亦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94-0368b.png
何以示敦伦之化此数事皆为故辅文震孟引绳批根
即向者驱除异已之故智而廷臣无敢言者皇上亦无
从而知之也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于是臣不
能为首辅温体仁解矣语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体仁
之谓也仰惟皇上念乱图存豁然永为皇极之主首以
进君子退小人为挽回世道之根本于是植人才以资
干济开言路以断大猷仍请亟罢三协通津之使专以
责成中外诸臣各修职业不致再以人国为侥倖则宗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94-0368c.png
社生灵实式凭之而体仁所以为桑榆之收者亦庶在
此不然而徒计出于苟且举动乖舛日甚一日天下事
尚忍言哉伏念臣羸病去国之身非不知缄默可以自
全然熟念今天下安危呼吸之日虽江湖满地总无投
身之路即臣不言又谁为皇上言之者臣宁言而冒斧
钺之诛终不忍不言而坐视国家有危亡之祸臣无任
激切望阙呼天哀控之至

  辞少宰疏(崇祯辛巳十一月二十四日在籍上)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94-0368d.png
  原任工部左侍郎为民臣刘宗周谨奏为罪臣惊闻简
命揣分万难仰承谨席藁剖心恳祈圣鉴事本年十一
月二十三日臣于在籍接得本府公文内开吏部具题
为钦奉圣旨事本年九月十一日奉圣旨刘宗周起改
吏部左侍郎该部知道钦此钦遵备咨到臣臣闻命自
天不胜战慄该臣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外伏念臣
于崇祯九年以工部左侍郎蒙恩予告甫出国门即闻
兵变臣因迁延通津之间拜疏陈悃随奉圣旨封疆重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94-0369a.png
寄朝廷委任边臣何尝不专奈平时一味欺蒙遇警辄
至疏虞特遣监守查饬夫岂得已金光辰姑从轻处前
旨甚明乃谓恐伤中官之心是为何语且己巳诸臣各
有罪案此番失事正在议处有何异同党比好生悖谬
成德等贪酷钻刺坏法蔑伦罪状显著反指为刑政之
舛又牵捏首辅尤属不伦刘宗周明系比私乱政颠倒
是非本当重处姑着革职为民该部知道钦此钦遵臣
乃戴罪而南谢恩里门席藁于今幸保首领于牖下何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94-0369b.png
意圣明以求贤若渴之怀宏开使过之途误及微臣骤
蒙特简起自卿阶晋以铨贰仰见圣明雷霆雨露真同
大造之无私即草木无知敢忘鼓舞独念臣前日所以
得罪之故仍有万不能自安者他不具论我皇上以孝
治天下所致严者在灭伦一案业已早悬睿照而臣犹
恐为辅臣温体仁所卖故据律文谓杖毋之狱不可以
诬告坐则明旨所指乱政之大者也其后词臣黄道周
特以自谓不如郑鄤终干严谴臣独何幸罪同谴异反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94-0369c.png
蒙起废之典岂部臣未有以臣前日罪状明告之皇上
者乎果尔则事涉朦胧宁不转甚微臣之罪臣为此凛
凛不敢不剖心自陈再听君父之生死仰祈皇上收回
成命容臣仍以薄谴在籍徐俟论定臣死且不朽如谓
臣罪委在可原不妨录用则廷臣之以言事得罪者不
可枚举倘蒙槩与甄别尽堪策励将来亦何取于臣之
老惫无能最出群臣之下者乎嗟乎君臣相遇之难也
经云将顺其美匡救其失故上下相亲我皇上忠孝作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94-0369d.png
人允垂万古纲常之则而臣子转以纲常之说掩君父
之美以是屡激圣衷致皇上不能容一狂直词臣数起
重狱自此中外颇以言为讳积成暌贰之端甚非盛世
之福则亦臣子之罪也臣每念及此未尝不抚心内讼
哽咽陨涕几欲吁天而无从辄不禁款款及之统祈圣
明矜宥臣无任激切悚惶待命之至

  再辞少宰疏(崇祯壬午三月二十六日次淮安上)

  原任工部左侍郎为民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遵旨戒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94-0370a.png
途力疾万难前进三沥血诚仰祈圣鉴俯容还籍调理
事臣自拜殊恩旋婴癃闭之症不得已具疏乞骸于本
年三月初四日接邸报奉圣旨佐铨亟需贞品刘宗周
著作速赴任不得固辞该部知道钦此钦遵臣惶恐无
地思得一日以幞被上道冀少慰君父之惓惓柰前症
未瘥自出里门日增困惫沿途问医行至淮安地方尚
图舍舟登陆而臣势难前进矣缘臣衰年患此剧疾积
百日而不解迨癃闭之久变为遗沥日每十数遗遗必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94-0370b.png
閟绝以至精血尽耗九死一生抱此累然之骨臣即能
忍死舆疾至京亦万不能得之服官之日臣姑无问佐
铨建竖若何即今动履蹒跚试之朝参公座且有不禁
其陨越者而温纶郑重有加无已不徒责之以官守抑
又勉之以品格至望臣如此之切则臣亦何以仰图报
称于万一乎臣虽犬马有心终不敢以一日未死之身
偃蹇家园委君命于草莽而至此已势难竭蹶万不获
已敢仍申前请倘蒙皇上鉴臣踉跄就道之本心并原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94-0370c.png
臣不得不继请之故特赐矜全许还锢籍俾臣以骸骨
终邱首臣仰戴高天厚地再生再成之恩真没齿而罔
极也臣谨于途次候命臣无任迫切惶悚控吁之至

  敬陈圣学疏(崇祯壬午四月初一日次淮安上)

  原任工部左侍郎在籍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不能以
身报主敬竭报主之心终致主于尧舜事臣以老病误
蒙圣简拜疏乞骸旦晚沟壑长负圣恩死不瞑目即后
之人有以臣为口实者感兹不世遭逢思图报称然能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94-0370d.png
不益重其有君无臣之叹此臣所以肠一日而九回者
也臣闻古之人耻其君不为尧舜若挞市朝故虽定哀
之衰庸齐梁之僣乱孔孟犹不忘惓惓之谊苟非若数
君者则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皆自中主而进
为圣人当日所谓市朝之耻如责左券然况有进于二
君称大有为者乎臣不肖遭际圣明十五年于兹仰窥
皇上希尧轶舜之资前无千古即位以来孜孜访落臣
尝数以尧舜之说进而终愧所见之陋非择焉不精则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94-0371a.png
语焉不详亦何以仰裨高深于万一乃者时艰未艾交
警方殷幸以宵旰之忧勤稍起班僚之泄沓而治功犹
然未奏得无为之臣者犹是吾君不能之故习乎臣虽
不肖自被放以来深自惩艾每因师友之讲求熟念今
天下治乱之故断然不能舍道而别为手援臣所谓道
即尧舜之道尧舜之道即皇上之道亦即臣工见而知
之之道而所争止在学不学之间臣因备述圣学三篇
谨为当宁献少毕臣前日之志虽属鄙儒剿说而当宁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94-0371b.png
苟或推其端以竟天德王道之大全则坐奏升平之业
即此而在又何时艰之足虑臣且藉手效对扬之万一
云谨力疾口占以闻如左

  其一曰明圣学以端治本臣闻天下无无本之治本
一端而万化出焉则人主之心是已虞廷之训曰人
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万世心学
之源也圣圣相传迄于文武不离缉熙执竞之说其
后孔门备衍其旨于大学首揭三纲表人心之道体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94-0371c.png
(旧言人心是人欲道心是天理非是)次详八目示精一之全功而执中
之义已蕴于此矣至子思子直指喜怒哀乐未发谓
之中阐尧舜以来相传之意其言未发之中即意诚
之真体段(旧指正心义云知此则知未发之中非是)故皆以慎独为本教
(正以本于诚意故曰本教知本者知此而已)而十六字精神尽括于此乃
知学庸二书相为表里示后人以入道之旨未有深
切著明于此者也慨自圣学不讲而心宗遂晦言大
学者以把持念虑为诚意之功而道心竟溷于危殆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94-0371d.png
(念有克罔意无善恶以念为意何啻千里)言中庸者以静观气象窥未发
之朕而中体或落于偏枯于是二书自相矛盾(未发为本
既以静生动诚意为本如何又以动生静)学术浸以支离从危则近于功
利偏执则蔽于虚无虚无功利之说昌而佛老与申
韩递起用事转相出入惑世诬民更数千年流祸未
巳则亦吾儒之说有以启之也恭惟陛下以生知之
资建反身之极契圣归宗得之心悟端无取于章句
之纷拿而正恐章句纷拿或得或失时有异同致陛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94-0372a.png
下之心反受其惑者有之往者臣颇得之传闻陛下
崇信佛法退朝之暇口举佛号遍及宫中又以天仙
菩萨等名并加圣母绘为图像虔礼斋供以表圣孝
一时得之所感甚挚因有三教一理之说而于道教
亦极其推崇特诏起正一真人处之京师接以恩礼
益复佐以祸福之术转相惶惑天下且有望风而奔
走者矣昔者杨墨祸仁义无父无君孟子辞而辟之
廓如也又千馀年而得佛老之说即杨墨之说之深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94-0372b.png
者于是有宋诸大儒特起而排之以为其害甚于杨
墨其说弥近理而大乱真懿哉斯言乃者陛下表章
诸儒进以隆号补千百年之旷典为熙朝盛事闻者
莫不兴起夫诸贤与佛老果何如者而曰三教一理
乎臣于是仰窥陛下之心矣忽焉而宗儒忽焉而佞
佛或合之或离之方摇摇而无定也岂陛下求之吾
儒而不得其说不免依傍于二氏至求之二氏而终
不得其说乃还归之吾儒乎夫陛下而不求之吾儒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94-0372c.png
则已苟求之吾儒之正也臣请陛下先反而求之吾
心当其清明在躬之地炯然而不昧者得好恶相近
之几此正所谓道心也致此之知即是惟精诚此之
知即是惟一精且一则中矣随吾喜怒哀乐之所发
无往非未发之中而中其节矣此慎独之说也而陛
下已一日而尧舜矣道岂远乎哉事岂难乎哉臣观
凡人之情大抵有喜怒而无好恶有好恶而无是非
是以任其情之所发无有不陷于一偏者感之以可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94-0372d.png
喜而喜喜而不已偏于喜感之以可怒而怒怒而不
已偏于怒偏则好恶或爽其则是非且失其衡用人
行政之间且有次第决裂而不自知者即今疆场之
祸三及宗藩而专阃之臣尚以恩典终帷盖夺情之
举一无成效而斥邪诸论槩以朋比蒙呵谴岂非喜
怒偶偏之一验乎而今且次第有事于转圜矣喜怒
平而好恶之公乃出好恶公而是非之理自著此之
谓不远之复天心见焉成汤所以改过不吝也盖上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94-0373a.png
圣犹是此人心下愚不能无道心故虽圣如尧舜卒
不废精一执中之说者以此后之学圣人者亦曰慎
独而已慎独而知心之所以为道本一诚而毕贯慎
独而知中之所以为执合四气而交融所以卑之不
近于功利高之不入于元虚也故曰慎独可以行王
道愿陛下深信于斯而笃行之臣闻之君志定而后
天下之治成夫以陛下十四年讲求治道之馀犹或
失之摇摇而无据甚矣定志之难也倘于此而遂求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94-0373b.png
之学问之要折六经之衷而宗孔氏绍百王之统而
祖唐虞则其于道也亦庶乎如农之有畔动无越思
乎而治功之奏度越千古有不待言者陛下遂为千
古集大成之圣主矣又何有二氏之说则夫九莲智
上等号仍还彼法无以亵九庙之灵斋醮之举尽放
彼徒无以污法宫之地宜亦不待臣辞之毕矣臣所
谓明圣学以端治本者此也统祈圣明采择

  其二曰躬圣学以建治要臣闻天下大矣而以一人
卷四 第 29a 页 WYG1294-0373c.png
理非徒以一人理天下也有要焉此又本计中所为
提纲挈领以其至简而御天下之至繁即其至静而
宰天下之至动者也故曰君职要臣职详不于其要
而泛焉以图必至侵官溺职此虞廷所以戒丛脞也
昔者尧以不得舜为已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
考二圣人在当时竭一世之焦劳惟有得人一事而
绝不分于他务卒享无为之治则万古扼君道之要
者莫有过于二帝虽然知人则哲帝且难之矣故舜
卷四 第 29b 页 WYG1294-0373d.png
摄位首以四目四聪彻壅闭之门而其法在先能舍
已舍一已之聪明则虽迩言有所必察恶言有所务
隐以为用中之地乃称大知焉此知人之学也而即
精一执中之实用力地也然则人主之聪明果不可
恃乎人之贤不肖未可以耳目尽也上用耳而天下
遁于声矣上用目而天下遁于形矣耳目既穷于形
声而吾犹察察焉务致其详则神明之地愈受其疑
矣语曰明不至则疑生以疑为明何啻千里故君子
卷四 第 30a 页 WYG1294-0374a.png
舍其耳目之用专求之道心之微不见之中而独见
出焉所以明目也不闻之中而独闻出焉所以达聪
也此明哲作则之至也陛下以天纵之聪明留心治
道事事躬亲日所裁决万几动越群臣意表群臣奔
走受成之不暇则益相与观望为自全之计致陛下
孤立于上而莫之与即陛下非不求贤若渴日进三
事九列而倚任之而前此卒无有一当任使者岂其
知人之学犹然未之或讲与一番黜陟有一番是非
卷四 第 30b 页 WYG1294-0374b.png
今日以为贤明日以为不肖者有之明日以为不肖
他日又以为贤者有之此无他任耳目而取数穷此
心先处其疑故也且陛下所积疑不化者非朋党之
说乎率天下之人而树私交以背君父岂非人主之
所甚恶而其事实有不然者君子以同道为朋能自
绝于小人为党故十六相举于虞而四贤集于宋古
今以为美谈即顾厨俊及洛蜀纷纷皆天下名贤适
遭阨遇虽膺废戮无负朝廷读善善恶恶之论千载
卷四 第 31a 页 WYG1294-0374c.png
而下为之破涕是故如其道则左儒可以死杜伯非
其义则郦寄可以卖诸吕朋党亦何负人国哉若小
人安得有所谓党者各营其私竞济其恶耳及其一
日见外于君子辄自谓之孤立而转以恶名加君子
曰党人主卒中其说而莫之省也且今之所称怀奸
误国罪恶贯盈者非首辅薛国观乎国观陜人也关
中风气近古异时士大夫雅多自好者独国观一人
败群为其乡人所唾而朝士之为小人者正喜其能
卷四 第 31b 页 WYG1294-0374d.png
立异也而引之进之惟恐不加诸膝一旦以佥堂入
政府果谁为之地乎而此辈遂得以驱除异已动激
陛下以党人之说上自缙绅下自黉序纷纷籍籍日
以窥陛下之喜怒而中之至稍持正论者必使之削
迹于朝迄于空人之国而国观犹然无党也然则陛
下之聪明几为若辈所罔久矣何幸离照当空魍魉
立殛聿开众正之途渐卜太平之兆而臣犹不能无
虞于往复之数正恐一念之蓄疑不彻则群阴之投
卷四 第 32a 页 WYG1294-0375a.png
间未巳此君子小人进退之关固宜辨之于蚤而知
人之地尤不容不致其力者矣仰惟陛下躬先圣学
法尧舜之明目达聪而推本于舍己亟舍其聪明而
归之闇非徒舍聪明并舍喜怒舍好恶舍是非至于
是非可舍而后以天下之是非为真是非斯以天下
之聪明为大聪明广开言路合众论之同建用中之
极即谗说殄行亦不至震惊朕师为众正之阨繇是
以天下才任天下事首得人以处政本随得人以处
卷四 第 32b 页 WYG1294-0375b.png
六曹之地下及百执事无不得人乃慎守祖宗法度
次第布之有位仍不至以聪明乱旧章自此陛下端
拱无为而天下治矣虽然此非特人主之学也陛下
为天下而择一相已足握君道之要自一相而下递
有知人之责则递有知人之学虽所学未尝不同而
人綦众而且详职綦分而加变有未可以一端尽者
夫惟合天下明知人之学而事事皆得其要领下至
一卒之微亦无有不称任使矣此今日救世第一义
卷四 第 33a 页 WYG1294-0375c.png
也臣所谓躬圣学以建治要者此也统祈圣明采择
其三曰崇圣学以需治化臣谨按大学所谓明德至
终篇始指出仁字盖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即得之
以为心则曰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昆
虫草木皆吾同气颠连残疾皆吾恫瘝无不有以扶
持而安全之浑然天也故德曰天德道曰王道天春
生万物而秋以肃之莫非生也王者仁育天下而义
以正之莫非仁也臣又请追宗于尧舜史称帝尧曰
卷四 第 33b 页 WYG1294-0375d.png
其仁如天舜德协帝则曰好生史臣实之曰临下以
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过无
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如是
止耳极其效乃至于变时雍四方风动二圣人以德
化天下其盛有如是者陛下抚有成业承神光两庙
积弛之后不难振之以明作庶几得救时之权矣而
邪臣遂日导陛下以申韩之术致讼狱繁兴犯者日
众传染海内遍为杀机兵刑交毒上干天和无岁不
卷四 第 34a 页 WYG1294-0376a.png
罹灾沴至此民生国命内治边防次第决裂岌岌乎
有不可收拾之势圣天子乃发愤更化举十四年以
前一切繁苛之令一朝告罢臣民鼓舞欢若更生如
霜雪之后继以阳春薄海内外业已重睹尧天舜日
气象而臣犹以为未可徒求之政事间也必也求端
于圣学以明德化天下乎化天下自廷臣始自先朝
学禁以来士大夫不知有本心久矣陛下复用重典
以趣之益习为苟免之计因而心术愈坏今诚欲使
卷四 第 34b 页 WYG1294-0376b.png
天下回心而向道莫若先以手足腹心之谊养天下
之元气不特宽之以文纲而且树之风声令天下争
自见其本心焉恻隐之心胜而君父之戴坚矣羞恶
之心胜而身家之计夺矣辞让之心胜而进退取与
之界审矣是非之心胜而成败利钝之几晰矣合此
四者斯可与事君矣而仁其大端也未有上好仁下
不好义者也乃者陛下隆三五之业不难进股肱大
臣隆以殊礼一时风动中外计无不洒然易虑者而
卷四 第 35a 页 WYG1294-0376c.png
第恐礼貌之虚拘无以遽作其腹心之报臣请因是
而推之如诏狱之典祖宗以来固所不废然亦借以
惩大奸大逆而未尝概及士类也今者东厂之讥呵
虽罢卫尉之煅炼犹悬请自今廷臣有犯一切下之
法司永除诏狱庶不至以非刑辱士而至于廷杖一
节原非祖宗故事辱士尤甚士可杀不可辱仍愿陛
下推敬礼大臣之心以及群臣与厂卫一体并罢还
天下礼义廉耻之坊礼义廉耻之坊设而恻隐之良
卷四 第 35b 页 WYG1294-0376d.png
愈著矣繇是化群臣以化兆民流寇之遍天下也原
其始祸之日皆由朝廷严刑重敛威暴其下使之偷
生无路悔罪无门以有今日即陛下非不下哀痛之
诏特与此曹以自新而所司莫承德意卒未有以天
地父母之心相感喻者一抚再抚每同儿戏惟其恩
信不立是以负固愈坚自此廷议一意用兵日驱数
十万生灵于锋镝之下无不玉石俱焚更坚天下从
贼之心而今者剿与抚而两穷矣计莫若有以化之
卷四 第 36a 页 WYG1294-0377a.png
而化之术仍本之陛下父天母地之心推诚而致之
乘此中原残破之馀亟议抚循之法特遣才望大臣
捧朝廷尺一诏书宣示德意一面经理农田因悉捐
天下剿饷金钱改为牛种庐舍之资听有司设法招
徕联以保介进以乡约乃罢所在督师等官明示天
下休息而专责兵事于巡抚俟贼势既穷贼徒渐散
渠魁未有不授首者也且贼之攻城不已凡以求食
耳掠而得食犹之朝廷食之也莫若遂来而食之曰
卷四 第 36b 页 WYG1294-0377b.png
吾以父母食赤子可乎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此
化之之说也化兆民之众使之巩戴一人而天下之
势安于磐石矣臣愿陛下及今蚤定庙谟躬修明德
至此见大圣人本身出治经纬万端真如天地之无
不覆载举一世而甄陶之归之至仁此真学问之极
功尽性之能事所繇与申韩之效天渊异已而臣谓
此固非可以旦夕几也王道无近功至治非小补若
规小利图近功不旋踵而害已随之臣愿陛下从事
卷四 第 37a 页 WYG1294-0377c.png
慎独之学先去其欲速见小之私而日就月将以卜
化成将隆古绝业不难再见于今日矣臣所谓崇圣
学以需治化者此也统祈圣明采择

  辞总宪疏(崇祯壬午八月二十六日次临胊上)

  原任工部左侍郎为民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连叨宠
命揣分更难仰承恳祈圣明俯容辞免以肃宪纪事臣
蒙圣恩起升吏部左侍郎该臣屡告在途未蒙俞允行
至山东临朐县地方接邸报吏部为缺官事奉圣旨刘
卷四 第 37b 页 WYG1294-0377d.png
宗周升都察院左都御史著星催到任钦此钦遵臣不
胜惶悚无地随该臣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外伏念
臣草野孤踪荷圣明使过之仁宠以非常之遇佐理铨
衡处非其据已不胜进退狼狈之状乃臣既未经受事
再躐荣阶进叨宪席揆诸分义有万万非臣所敢仰承
者臣闻明主官人必循资而考绩人臣受事务揣分以
盟心故事都察院以侍郎转者绝少而以一日未任之
侍郎躐转者自皇上御极以来亦未之见也而始见于
卷四 第 38a 页 WYG1294-0378a.png
臣臣岂敢冒昧自处以辱官常且仰负圣明如不得已
之盛心乎夫都察院风纪之司也百司庶府于是乎资
弹压一切政事于是乎赞可否海内民生吏治于是乎
行激劝当此中外多故圣政维新之时所系得人良非
浅鲜一旦俾臣越次而处之将坏法乱纪实自臣始又
安望其有展布之地乎如臣学本迂疏资兼菲劣素无
一割之长可奏匡时之略而其为中台覆餗惧尤有不
待言者矣仰祈皇上收回成命别简贤才如同推尚书
卷四 第 38b 页 WYG1294-0378b.png
传淑训而外资望多度越臣者以充任使容臣仍以骸
骨请得赐首丘则所全于臣之分义无几而所裨于官
常国纪实大伏望圣明鉴允臣无任战慄惶恐之至





  刘蕺山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