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94-03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刘蕺山集卷三

  明 刘宗周 撰

  奏疏三

  请定大兴宛平两县经制疏(崇祯庚午六月上)

  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县帑告匮已极人情滥
觞无穷恳乞圣明亟定经制以垂永久以裕国用事臣
闻古之善理财者必有一定之经制而后可以节滥觞
卷三 第 1b 页 WYG1294-0341b.png
之人情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言伤财害民皆
自无制始也今天下之财病于无制久矣所谓取之尽
锱铢用之如泥沙者自朝廷达于郡县所在而是而臣
终不敢越俎而言朝廷之经制请姑言其在郡县者臣
自去秋莅任即知大兴宛平两县钱粮之弊因首发积
书奸吏侵盗税粮罪案追赃正法并问从前蠹孔所坐
一一思与釐剔会羽书旁午拮据不遑久之两县始各
以五年经费册来报则见大兴县自万历四十五年起
卷三 第 2a 页 WYG1294-0342a.png
至崇祯三年共那借过经费至八千四百六十二两零
宛平县自天启三年起至崇祯三年共那借过经费至
八千四百二十一两零业经前任府尹刘泽深题请奉
有巡按御史查明设法通融销补之旨至今未结也方
今前逋未销后逋继之矣臣谨按两县经费皆取给于
铺行税契大兴每年两项约共徵银八千馀两宛平每
年徵入并大兴通州协济约共六千馀两原以供郊庙
朝廷大礼大役不时之需而馀者各衙门年例支销亦
卷三 第 2b 页 WYG1294-0342b.png
有常额也然年例之渐不能不授以滥觞至于今日种
种陋规月异而岁不同计五年中有抚按透支礼仪每
年至三五百金者有各衙门私用夫马皂隶每月至
百金内外者有户工兵三部檄用车辆无算者有各衙
门书办皂𨽻铺司工食私增名数不等者有五年编审
铺行科道纸张工食动支至千馀金本县编审催头工
食动支至二百馀金者诸如此类难以枚举多例之所
不载者也即例之所载者内之如礼仪房打扫如广盈
卷三 第 3a 页 WYG1294-0342c.png
库染垫外之如五府六部等衙门动支笔炭纸张印色
等项抚按八差及本府太仆寺等官上任修理铺陈等
项各所费不赀亦往往事在可已额非原设而最称繁
重者无如乡会两场协济臣考往牒万历十九年间乡
场协济额设七百馀金而今浮至一千八百金会场协
济额设九百馀金而今浮至一千七百金至乡会武场
亦复如是皆所谓滥觞之弊也至是而每岁之所入已
不足供其所出重以宫府非常之役仓卒见告束手无
卷三 第 3b 页 WYG1294-0342d.png
措不得不事那借借院赎不足则及大粮借大粮不足
则及杂项而吏胥遂得以因缘为奸转手之际朦胧开
报莫可究诘七八千金宿逋有自来矣此而不亟为之
设处将极重之势何所底止臣因念迩者皇上特设科
院董修天下赋役全书就全书所载一赋一役皆国家
惟正之供犹鳃鳃议汰议裁不遗馀力况全书所不载
为事例之滥觞者乎臣以为例之所无者当裁之以法
一切报罢可也例之所浮者当裁之以义悉行釐正可
卷三 第 4a 页 WYG1294-0343a.png
也如乡会两场皆当亟行撙节以复旧规或加派省直
以益之可也而要之皆非可以空言胜也顷者两县正
官并缺臣檄署印官将前项冒滥事例必禀臣府而后
行一时漏卮少塞乃中府以年例笔墨责大兴稍不应
辄锁县役去当此之时虽有强项之吏亦不能一一力
抵权贵人为朝廷守此金钱也为县官者不亦难乎昔
孔子以簿书正祭器而猎较之风息于今亦有簿正焉
臣请皇上特命赋役科院将两县经费册逐一磨勘可
卷三 第 4b 页 WYG1294-0343b.png
汰者议汰可减者议减因刋定例款书册附于全书之
后凡非册中开载一槩不许应付从此经制既定虽有
贪官污吏不得开乾没之门虽有权势私交不得假侵
渔之路将一年而那借塞三年而物力盈还之于下可
宽编派之额积之于官可免匮乏之忧于以造福畿辅
之民岂曰小补而宿逋之销不销可无问已臣迂腐之
资目击帑藏匮乏无能措手不敢不力行撙节为天下
先舍此别无他术祈圣明敕下该部会同赋役科院酌
卷三 第 5a 页 WYG1294-0343c.png
覆臣疏立赐施行辇下幸甚臣等府县官幸甚

  请告疏(崇祯庚午七月十七日上)

  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患病不能供职恳
乞圣明俯赐罢斥以昭分义事臣叨中万历二十九年
进士筮仕行人天启元年起升礼部主事二年改光禄
寺寺丞三年升尚宝司少卿连升太仆通政未任削夺
崇祯元年起升今职总计臣通籍以来三十年于兹而实
在仕籍仅将六年其馀皆栖迟家食之日止因赋质甚
卷三 第 5b 页 WYG1294-0343d.png
羸半生多病不堪自效犬马故屡事乞骸以安愚分既
遭削籍若将终身何意晚年再际圣明起臣田间擢以
今职辞疾不允黾勉趋朝处首善之地窃欲躬行教化
为天下有司倡乃莅任未几国事倥偬动关臣府拮据万
状遂不暇问京兆职掌而地方凋敝蚤已开罪于守土
爰于本年二月有束身待谴之请蒙皇上不加显戮勉
以实心料理臣感激圣恩从此益矢乃心竭乃力无一
事敢即于怠荒冀少图报称乃臣素有羸怯之症拮据
卷三 第 6a 页 WYG1294-0344a.png
一载心血尽耗又因水土不调渐伤脾胃时呕时痢元
气益亏向蒙圣恩假臣调理未及痊可因事见朝又复
注籍会祈祷雨泽奉旨切责旋复见朝继之以补验煤
斤而臣愈不胜其委顿矣数日以来吏书之抱牍而前
者臣昏愦无以应辄报罢而去更何问料理之能盖臣
心可以许国而臣力不能以从心臣其敢不蚤自引决
以重贻地方之咎为此万不获已恳祈圣明念此辇毂重
地终非病臣可效瘝旷已深亟赐罢斥则所以全臣今
卷三 第 6b 页 WYG1294-0344b.png
日之分义者实于斯为至而区区首邱之私始终得遂
衔结固不足道也惟圣明怜而许之臣无任力疾控陈
待命之至

  参奏阉竖疏(崇祯庚午七月二十三日上)

  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等谨题为阉竖陵辱县佐谨据
实紏参以肃法纪事本月二十一日据大兴县典史王
邦珵呈前事内称本衙皂𨽻穆贵张登结党欺官故误
公务向因误事本府左堂具呈府丞案下蒙批经历司
卷三 第 7a 页 WYG1294-0344c.png
究解见禁未结岂期张登拉弟内官张进忠闯入经历
司骂詈不堪复统众数十人身皆戎装哨入衙门公堂
座案等物悉行残毁冲入衙内辱打家眷毁裂卑职冠
裳声言要银二百两见有郭内相劝解等因到臣复据
经历司经历姚元恺大兴县署印县丞宋光墀各具呈
前事到臣臣不觉发竖随拘皂𨽻张登审鞫口称内官
张进忠果系登弟则登之挟势陵官固无辞于罪魁矣
乃张进忠者何物刑馀而敢于咆哮公署所至肆横至
卷三 第 7b 页 WYG1294-0344d.png
闯县官之私室毁器裂衣公行殴辱明与县官为难实
与京兆相雠此其目中尚知有朝廷乎以阉竖之贱而
陵侮有司既难乎为有司假𨽻役之忿而报复上官更
难乎为上官此其关系纪纲之陵替何如哉不特此也
臣尝奉旨行保甲事宜首禁梨园以正风化势不得不
行五城兵马司查缉至于文票络绎乃吏目吴时聘一
举犯禁者申臣正法而遽受内官孙国用之辱臣因其
事犹未若邦珵之决裂故不行题参今本官竟以此为
卷三 第 8a 页 WYG1294-0345a.png
城院所劾曰不繇批委妄肆需索而不指其需索之实
且诟本官为越职趋承是本官得罪之故臣实坐之虽
毛举不一端而即此足以快国用之心中国用之计则
为国用之类者安得不效尤而起视绅士不如奴𨽻乎
异时倘有闯司空之堂围阁臣之宅以逐大僚如天启
中故事又何以禁之语曰涓涓不已将成江河绵绵不
息将寻斧柯臣不肖受事辇下窃为皇上持风纪将一
切豪贵不法是问乃前者京兆之令不能行于司坊致
卷三 第 8b 页 WYG1294-0345b.png
一受侮于宧竖今者少府之令又不能行于舆皂致再
受侮于宦竖将异时宦官一切坏法乱纪之事自今日
始而皆自臣等不职以阶之则臣罪滋大臣惧滋深臣
虽抱疾求去义难默默仰祈圣明敕下司礼监衙门将
张进忠提问正法少警将来并查城院参疏究孙国用
应否为梨园欺陵吴坊官至吞声不敢诉以去则所以
肃清辇下为四方之则效维万世之治安者实于是乎
在臣等亦与有荣施焉

卷三 第 9a 页 WYG1294-0345c.png
  再申请告疏(崇祯庚午七月二十五日上)

  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再恳天恩臣病万难供
职仰候罢斥事臣于本月十七日为微臣患病不能供
职恳乞圣恩俯赐罢斥以全分义事奉圣旨京尹事剧
正须实心办职刘宗周著加意料理不必引疾求去该
部知道钦此臣捧诵温纶不胜惶悚夫京府为天下之
剧司皇上之所鉴也当地方凋敝之后国计民生料理
倍艰又皇上之所鉴也此而责之以实心办职其所以
卷三 第 9b 页 WYG1294-0345d.png
策励微臣意良独至臣敢不奉以周旋而臣亦尝反而
求之果能身视民家视事乎肃清辇毂称首善乎于此
有一毫或歉已成瘝旷开罪圣明死有馀愧不幸又继
之以病处心愈苦旷职愈甚即今沉痼之身气息奄奄
腹坚如土上下痞隔臣犹日勉强对吏书遣发诸案而
精神恍惚管摄难周百弊承之将如皇上加意料理之
旨何念及此而臣尚可一日在事乎哉嗟乎人臣策名
委贽身非已有死生以之矧遭际圣明一旦从草莱起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94-0346a.png
崇班何忍遽尔言去即臣三十年病骨久与沟壑为邻
其间屡进屡退虽不能以三年淹而终未敢果于忘世
黾勉此出一博桑榆乃今日犬马之力已竭区区之心
无可自效狼狈支离通国之人知之而独不为圣明所
鉴察将谓别有假托苟遂私图此臣之所大恐也欺罔
人臣之大恶而臣故蹈之平生所学之谓何仰祈圣明
俯鉴臣病万非假托特允臣请赐之罢斥庶得别简贤
才副京兆之职则皇上为地方计委出于此而亦臣之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94-0346b.png
所为地方计也如臣不肖不能仰副皇上责成之意辗
转于怀辜负圣恩直当结之生生世世以图报称臣无
任激切再陈之至

  三申请告疏(崇祯庚午九月十五日上)

  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久病难痊续申前
请恳恩终赐罢斥事臣因患病不能供职于本年七月
两疏乞骸未蒙俞允煌煌严旨勉臣以实心干办者不
一而足且责臣坚求自使使微臣处此无地可容不得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94-0346c.png
已力疾任事会科场在即拮据正殷臣以尪然病魄日
夕饮水惟恐开万一之疏虞而今幸已告竣矣自此府
事稍閒或得优游卧理一面便于调摄以就痊可徐图
干办少报鸿恩臣之愿也不意臣病日痼臣体愈羸前
者犹患在脾胃而今则转授于神明昼忽忽以健忘夜
怔忡而废寐至于胆汁上溢膀胱下遗医者谓此二阳
之症发于心脾人不常见衰年得之多犯不治者臣念
病势如此报恩之日亦已无多惟有奄奄坐毙以身殉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94-0346d.png
官已耳然其如尸旷之日积何哉时方多事畿辅重地
政须弹压之得人内有京尹外有抚按两者提衡而论
不谓京尹一官果可从卧理也前者抚臣方大任以病
请而皇上允其去按臣董羽宸以病请而皇上允其去
今道臣张春复患病而皇上又行查勘赐允有日矣此
岂皇上有私于三臣哉地方之责重而自便之图有所
不暇问也何独至于臣而靳之臣平生无他技止此爱
君忧国之念矢之天性臣虽退处之日长江湖廊庙总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94-0347a.png
无异视即臣受事以来朝斯夕斯无一刻不从地方起
见几于寝食俱废智短才困羸病之躯遂不觉浸寻以
至于剧皇天后土实鉴臣心使臣力有一毫未尽尚可
勉效之君父则臣终不敢为乞骸之举况屡旨在前凛
然斧钺臣宁不知所以自处至于一请再请而不已臣
之心有不胜其若刺者矣总之臣身不足惜而地方之
责终不可负伏望圣明鉴察倘念臣前后悃诚委非矫饰
亟赐允放使臣虽不肖不致以尸旷之罪久病地方则于综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94-0347b.png
覈职业之中寓曲成人才之道亦励世磨钝之大机也
臣无任激切待命之至

  请恤畿辅凋残疏(崇祯庚午九月上)

  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畿辅凋残未起圣明轸
念时殷谨竭愚悃仰承德意以固邦本事臣待罪京尹
有日愧无丝毫补于地方顷从邸报中屡绎明旨仰见
我皇上虑切民艰当地方凋残之后亟欲起流离琐尾
而置之生全以为邦本计至悉也至以抚绥专责之府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94-0347c.png
县有司则臣于所属州县其敢以膜外视哉惟是病废
日久一切不能料理每从州县文移往来间问民疾苦
未尝不耿耿于心苟可以为民请命者臣终不敢置之
不问也如大宛则称有佥商之苦中人之家一经报商
则千金立尽以其预垫之为累也及上纳本色又以铺
垫累故领价虽倍于所估而反不免有倾家之患今度
此役终不可罢也当令商人先领价而后收物料至内
府钱粮仍令各衙门官收官解庶可少苏商困如外州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94-0347d.png
县则称有派买豆料之苦既运津矣又运蓟矣又运京
矣官价不满半而里胥坐派之细户滑者多乾没焉纷
纷科敛鸡犬不宁小民尚有乐生之望乎倘边事尚无
税驾此后宜稍增其价召商承买不以累富民庶可少
苏民困抑又有钱粮火耗兑头之苦顷大兴县民鲁虎
纳大粮八两二钱而粮户勒耗至九钱是加一取耗也
臣已久行禁饬而犹若是则从前积弊尚忍言乎至进
宫子粒有加三四者矣问其故曰进宫有滴珠有铺垫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94-0348a.png
明坐加一而衙门吏书遂得藉口需索以滥觞至此则
莫若法行自近先除上供之近例为有司倡而兑耗之
弊不革自罢至大兴等县尝请平粜银两矣积储小民
之大命而夺于平粜者半又议孤贫月粮及节孝优恤
皆另行设处计设处之方惟有多罚赎锾为民厉而已
不然恐积储终属之虚丈而全以平粜夺也则新饷之
当暂免者一昌平等州县尝请典铺银两矣大兵之后
富民莫保其家即流寓者又挈赀而遁向所取之酌分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94-0348b.png
者势难望门悬坐也间有开张如故而官家增一番酌
分典铺复增一番子钱承平之日富民犹自不堪况此
日之贫民乎则新饷之当暂免者二通州又请祗候马
夫银两矣该州以赈济之故并一州各官俸薪尽行捐
助能复留以助饷乎于此而必取盈焉恐本官点金无
术也一州如此他州县可知则新饷之当暂免者三至
各州县库吏之告瘁也大率半年而破家盖州县公费
无多又额存节省势不得不坐筦库以赔垫而此赔垫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94-0348c.png
者有司又多以迎奉上官如丰润一库书在事一年而
垫抚按关三院交际至三百金能不辗转偿之小民乎
则新饷之当暂免者四至舆𨽻人役之纷纷见告也业
虎而翼矣犹恃有雇役钱少润其齿吻即雇役不无虚
冒近已釐之赋役全书中又加抽扣焉是翼饿虎也委
吾民以鱼肉又孰餍之则新饷之当暂免者五而臣于
此重有感焉民生至今日困极矣而畿辅之困为尤甚
外省直之民困于征缮者役有常供赋有定额至畿辅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94-0348d.png
则头绪纷然错出今日佥商明日报役今日𣲖庄头明
日拨坟户官吏得以因缘为奸勋珰得以辗转肆虐遂
不禁日朘月削以趋于尽况重之以兵燹安问孑遗自
非为人上者解烦涤苛一意与民休息持之以数年之
久鲜有能复其生理登之小康者借曰军兴告急奈何
以天下之大不能宽此汤沐子孙乎迩者盗贼公行辇
毂之下不时见告孰非饥寒所迫以至于此者汉臣有
言安之耶抑胜之耶如安之之道除前项轻徭薄赋外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94-0349a.png
莫若有司躬先教化讲乡约以蒸善良行保甲以戢奸
宄而刑罚非所先焉彼固所谓胜之而已今日法网不
可谓不密而奸愈起盗愈甚何故臣尝奉旨著保甲事
宜为都人倡而权在五城动多掣肘臣每至地方讲约
居民多感动者至问司坊官以保与甲位署多茫然不
解又何论条教之详条教且不解又何论身教盖先王
化民成俗之道久矣其不讲也臣于是知今天下遂无
吏治矣世道之衰生民之困何日之瘳所恃圣明在上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94-0349b.png
毅然以古昔圣王为法先抚字而后催科重教化而缓
刑罚使天下则而象之惠此畿辅以绥四方天下庶有
太平之望乎臣去国之身报恩无地犹不禁款款之愚
倘蒙当事者不以为迂酌议施行地方幸甚

  应召请宽限疏(崇祯乙亥八月十五日在籍上)

  原任顺天府府尹在籍臣刘宗周谨奏为力疾赴召恳
乞圣恩少假严程以逭违玩事本年八月初三日吏部
差人移咨到臣内开吏部题为钦奉圣谕事奉圣旨召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94-0349c.png
在籍礼部左侍郎林钎礼部尚书孙慎行顺天府府尹
刘宗周作速来京尔部马上差人催他就道不得迟延
钦此钦遵等因臣宗周闻命惊惶莫知所措随设香案
望阙叩头谢恩讫臣即刻日就道趋赴严程凛王言之
郑重义不暇为反顾谋矣惟是臣以犬马之疾乞恩在
告者五年于兹而竟无起色乃者夏秋以来复以暑湿
交侵骤染疟症江南之人独此为虐每閒日则寒热交
作昏晕数时饮食不进如是者旬有馀日而臣积弱之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94-0349d.png
体益成委顿之势一旦奉此简书臣虽黾勉就道犹虞
风露之不时为羸体所中因而延缓日月仰辜圣明盱
衡求旧之怀则臣罪滋大臣惧滋深为此据实控闻敢
祈圣恩少宽程限容臣一面调理而前至京陛见庶微
臣不以违玩受谴而圣明帷盖之仁于此益著臣无任
战慄吁恳之至

  辞少司空疏(崇祯丙子正月二十五日上)

  原任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圣恩荐及非常臣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94-0350a.png
义尚难拜命谨据实剖陈以祈圣鉴事顷该吏部题为
钦奉上传事奉圣旨刘宗周升工部左侍郎钦此钦遵
臣不胜汗惶不胜惊陨臣谨即于城外私寓设香案望
阙叩头讫窃有请者伏念臣向以羸病在告五年于兹
一旦蒙恩特召方身在床褥之日竟以支离就道两疏
控陈未蒙鉴允扶掖至京赐之陛见亲承天语之琳琅
曷展臣愚之扬扢草野宠荣至此已极兼复宠降恩纶
自庶僚而蜡九列之班由特简而厕司空之署臣何人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94-0350b.png
斯当此殊遇而复被此殊恩苟顶踵之犹存虽捐糜以
何惜惟是臣初抵都门即因误听人传致有误朝一事
检举认罪词连范仁奉旨下部再拟再奉严旨范仁见
在覆审间仁案一日未结则臣罪一日未正臣方日夕
待罪之不暇而遽叨此殊常恩命臣亦何敢冒昧而处
于此即圣明方开使过之仁其如微臣引身之义何至
臣把骨如柴病苦万状心知不能胜此重任而臣尚有
所未暇及也为此直披诚悃仰祈圣明查臣前日与范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94-0350c.png
仁一体容臣仍在城外私寓稍事调理候刑部结案之
日臣方以生死去留之身听皇上之处分则国宪既彰
君恩非幸臣无任激切控陈待命之至

  再辞少司空疏(崇祯丙子正月二十九日上)

  原任顺天府府尹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感荷温纶再
披血悃仰祈圣慈怜臣久病馀生俯赐遣还原籍事该
臣具奏为圣恩荐及非常臣义尚难拜命谨据实控陈
仰祈圣鉴事奉圣旨刘宗周新膺简命著即祗遵供职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94-0350d.png
其范仁事情刑部作速奏结该衙门知道钦此钦遵臣
方席藁待罪间庄诵温纶再申特简姑置臣罪不问而
起臣供职臣不觉感而继之以泣虽前案未结分宜祗
承新命以从事矣而无奈微臣犬马之疾日甚一日有
不能勉承圣恩者伏念臣先年脾胃受伤遂成痞症百
计难攻几三十年坐使精神日耗渐同废人臣通籍三
十六年而历俸不满六年原非有恬退之节足以过人
猥以一生卧病艰于服官而臣反用以猎取不次叨冒至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94-0351a.png
此惭负君父若何可言一旦有钦召之命则适因患疟
而前症复作臣不敢不舆疾自前勉抵国门数月以来
无一日不药无一日不因药加楚至于气隔胸而不降
痰闭胁而不升目眊耳鸣时时昏晕止因前案未结静
听处分未敢乞骸幸而勉成陛见之礼已不负微臣数
千里赴召之本怀矣乃司空何地贰卿何官今天下又
何等时而可以五官不灵百骸如偶者尸位其间即臣
不足惜将如邦土重寄何此臣之所以闻命若惊感恩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94-0351b.png
欲绝而终不能已于言也倘臣不从国家量度而徒顾
此残喘乞恩自便圣明在上斧钺在前其能宽臣一人
臣故不敢以假请而直述其乞骨之忱仰祈圣慈俯鉴
臣情万非得已收回成命许臣以原衔回籍调理臣一
日馀生尚矢衔结于世世臣无任战慄待命之至

  痛切时艰疏(崇祯丙子二月二十三日上)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痛切时艰直陈转乱为
治之机以仰纾宵旰事臣尝读史至唐德宗一再播迁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94-0351c.png
天下之势危于累卵而其臣陆贽所以启告其君者独
本之六经仁义为一时强明自用之药卒以再造唐室
臣乃知圣人之道可以治世虽其君庸主也而其臣用
之效不旋踵况圣明在御之日乎臣是以慨然窃有请
也今天下祸乱相寻十馀年于兹矣乃者剿寇之役聚
天下兵饷驰骤五省之地竟不能一挫狂锋而且南窥
江北犯河至烦圣天子焦劳于上减膳彻乐为修弭计
庶几天心有厌乱之期乎然臣闻之治乱之机系乎事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94-0351d.png
始皇上诚计及于封疆则庙堂之上有先受其弊者不
徵前事之所以失不知后事之所以得而苟不直镜治
理之原亦终无以握转乱为治之术臣请推皇上修弭
之意而诵言之我皇上以不世出之资际中兴之运即
位之初锐意太平直欲跻一世而唐虞三代之甚盛心
也至于二帝三王所以治天下之道犹未暇一一讲求
致施为次第之间多有未得其要领者于是耳目参于
近侍腹心寄于干城治术尚以刑名政体归之丛脞天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94-0352a.png
下事不觉日底于坏故自厂卫司讥访而告许之风炽
自诏狱及士绅而堂廉之等失自人人救过不给而欺
罔之习转盛自事事仰承独断而谄谀之风日长自三
尺法不伸于司寇而犯者日众自诏旨杂治五刑岁断
狱以数千计而好生之德意泯自刀笔治丝纶而王言
亵自诛求及琐屑而政体伤自纠劾在钱粮而官愈贪
吏愈横赋愈逋自敲扑日繁而民生瘁自严刑与重敛
交困天下而盗贼益蜂起自总理任而臣下之功能薄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94-0352b.png
自监纪遣而封疆之责任轻自督抚无权而将日懦自
武弁废法而兵日骄自将懦兵骄而朝廷之威令并穷
于督抚自朝廷勒限尽贼而行间日杀良报级以幸无
罪使生灵益归涂炭事急矣天牖圣衷一旦撤总理总
监之任重守令之选下弓旌之檄收酷吏之威维新之
政次第举行方冀与二三臣工洗心涤虑以联泰交而
不意君臣相遇之难也得一文震孟之贤而单辞报罢
使大臣失和衷之谊得一陈子壮之忠而又以过戆坐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94-0352c.png
辜使朝宁无吁咈之风此其所关于国体人心又有非
浅鲜者于是求治愈殷纷更四出市井杂流咸得操其
讹说投閒抵隙以希进用而国事愈不可问凡若此者
在皇上不过始于一念之矫枉而积渐之势酿为厉阶
遂至莫可收拾则今日转乱为治之机断可识矣夫皇
上之所恃以治天下者法也而非所以法者也所以法
者则道也如以道则必首体上天生物之心以敬天而
不徒倚用风雷则必重念祖宗监古之统以率祖而不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94-0352d.png
至轻言改作则必法尧舜之恭已无为以简要出政令
法尧舜之舍已从人以宽大养人才法尧舜之从欲而
治以忠厚培国命并法三王之发政施仁亟议拊循以
收天下泮涣之人心而且还内廷以扫除之役杜后世
宧官之衅正懦帅以失律之诛杜后世藩镇之衅慎宗
贤以改职之途杜后世宗藩之衅除此三大衅而国家
苞桑之业已在世世又何虞乎寇乱哉夫蚩蚩潢池之
众皆赤子之颠连而无告者也皇上但下尺一之诏痛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94-0353a.png
言前日所以致寇之由与今日不忍轻弃斯民之意遣
廷臣赍内帑巡行郡国为招抚使以招其无罪而流亡
者一面陈师险隘坚壁清野听其穷而自解来归诛渠
之外犹可不杀一人不损一矢而毕此役自此四境内
外闻风慕义者争先恐后又奚烦于观兵乎哉此圣人
以道治天下之明效也抑臣闻之有天德斯可以语王
道其要只在慎独故圣人之道非事事而求之也臣愿
皇上视朝之暇时近儒臣听政之馀益披经史日讲求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94-0353b.png
二帝三王之学求所为独体而慎之则中和位育之功
庶几不远于此矣至于用人诚为平天下要务尤在致
审乎好恶之机以决用舍之路若武生新授吏科给事
中陈启新者片言投契立置清华称一时盛事第本生
言有大而近夸情似要而有挟其品未可遽言乞皇上
先令以冠带历事黄门稍如试御史例俟数月之后果
有忠言奇计足以折大奸断大疑决大计然后与之实
授未晚不然将如名器何古之圣人刑一人而必使千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94-0353c.png
万人知所惩赏一人而必使千万人知所劝则操励世
之权者尤不可苟焉以处此也夫以我皇上天纵圣明
卓卓有希尧法舜之志而一时为之臣者不能以道事
君徒取一切可喜之术以荧主听使国论愈纷治效愈
后臣窃痛之伏惟皇上断以尧舜为必可为而求之于
尧舜之道则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诚使天下皆回
心向道以事一人而天下有不治者未之有也若徒曰
法制禁令而已则短长之效已见于今矣此固非臣之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94-0353d.png
所敢知也伏念臣羸病馀生一旦蒙恩起自田间擢置
贰卿虽捐糜曷图报称兹当受事之初不禁主忧臣辱
之义辄敢效此款款虽计极迂疏无裨高深万一而区
区尧舜其君之怀不敢自后昔贤惟皇上少垂乙夜之
览倘念臣言可采得一一见之施行即与臣以出位之
诛身膏斧钺亦所以毕报称之分虽死不恨臣无任激
切屏营待命之至

  再申皇极之要疏(崇祯丙子二月上)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94-0354a.png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再申皇极之要以端治
本事臣闻天下无道外之治而道之所以为大者仁而
已矣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非物物而体之也道在
用人譬之一身然必其血脉先注于腹心之地而后畅于
四支达于肌理夫君臣一德之交亦一身之腹心也故曰
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我皇上恫瘝民隐固尝
具有天地万物一体之怀而天下犹有不得其所者何
也皇上常用阁臣矣八九年之间而或以瓯卜或以廷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94-0354b.png
举或以特简又错出之以票拟至于票拟而为术愈以
疏已帝心己未可凭舆论又未敢信不得已而从特简
识者犹以为内降之不可长也乃圣明而特简矣宜其
必出于天下之贤者而何以前见贤而后获罪且有昔
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者是皇上终日用阁臣而不足
也皇上尝用九卿大臣矣既辨官而论之又代为官之
者曰若何而用人而理财而惇典庸礼命德讨罪靡不
巨细综覈群臣拱手受成耳然用人而人才之摧折日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94-0354c.png
甚理财而财用之匮乏日增以至狱滥刑繁兵骄将懦
尤称一时极弊是皇上终日用九卿而不得一人之用
也若乃召对时勤自公卿而下咸不乏造膝之谈仍令
以所未尽者投匦而进亦足称熙朝之盛节矣然孰有
为皇上献可替否补阙拾遗者始焉皇上出言以为是
而辅臣莫敢矫其非既焉辅臣出言以为是而部院台
省莫敢矫其非即间有矫其非者而皇上亦无从而得
其是非之实国是遂终于不可问是皇上终日悬鼗建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94-0354d.png
鼓以来天下之言而不得一言之效也至是皇上亦谁
可与共天下者闵闵焉访宗潢罗草泽搜兔置之英参
中涓之任诚极一时苦心皇上固曰吾第不得天下贤
者而用之臣谓天下未尝无贤者也顾上之人能用与
不能用耳尧舜之急亲贤也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
达四聪盖圣人不敢自有其聪明而必以天下之耳目
公天下之视听所以决壅闭之路也以今日求贤若渴
如皇上而天下之为贤人君子裹足而不入于廷得无
卷三 第 28a 页 WYG1294-0355a.png
有壅皇上之聪明而逆闭其途者乎语曰君门远于万
里堂上远于千里堂下远于百里言壅闭之易生也愿
皇上之熟察之也虽然皇上自有其聪明而天下皆愚
矣天下皆愚而还以其愚者当皇上之心曰此庶几可
以教而臣之也是皇上终日用贤而转用愚不肖之士
也若是者又何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有我之
私或累焉故也皇上亦去其聪明圣智而已矣语曰有
天德然后可以行王道其要归于慎独是以圣人紸纩
卷三 第 28b 页 WYG1294-0355b.png
凝旒淡然无为而天下治此之谓皇极之要臣常见廷
臣虑皇上焦劳太过有举职要之说以进者亦稍启其
端而未竟其说臣谨为推明之如此惟皇上于斋居恭
默之时恍然自见其独体而于时保之臣有以知天下
之不足治也

  三申皇极之要疏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三申皇极之要以决万
世治安事臣闻古之帝王道统与治统合而为一故世
卷三 第 29a 页 WYG1294-0355c.png
教明而人心正天下之所以久安长治也及其衰也孔
孟不得已而分道统之任亦惟是托之空言以留人心
之一线而功顾在万世又千百馀年有宋诸儒继之然
人自为书家自为说且遭世丧乱为力愈以艰已而究
之治统散而无归则亦斯世斯民之不幸也洪惟我太
祖高皇帝天纵聪明即位之后即表章朱熹之学以上
溯孔孟直接尧舜以来相传之统于是世变风移人心
之正几于三代列圣承之递加培养其为人心世教如
卷三 第 29b 页 WYG1294-0355d.png
一日至于崔魏肆毒首杀天下之学孔孟者而以上拟
孔子人心澌灭殆尽此固天之所以开圣人也自皇帝
受命中兴纂扬前烈复还祖宗之旧天下方延颈以望
太平而乃者时艰转迫筹兵议饷无有虚日臣尝求其
说而不得谓大本大原宜在皇极之地而不尽然也传
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臣顷伏读圣谕曰誇诈日
开事功罕觏深切近日膏肓此一时也大臣不务讲和
衷而计出于倾危小臣不务修职掌而计出于救过言
卷三 第 30a 页 WYG1294-0356a.png
官不务持公道而论主于风闻封疆之臣不务定大计
而功冒于杀良皆誇诈之类也以故皇上恶情面则诸
臣杜门谢客以市公皇上禁馈遗则诸臣引袖交欢以
致敬设厂卫之讥即以厂卫为夤缘立注销之法即以
注销涂至尊之耳目至皇上极力破除门户之说而诸
臣又借以诬善行议论偶违必推求其主使风声夙著
益踪迹其疑似虽彼此各有依傍而究竟总主调停势
必至尽逐正人再起大狱追贬群贤以成绍圣之纷纷
卷三 第 30b 页 WYG1294-0356b.png
而国事愈有不可言者矣臣于是而痛人心之为祸烈
矣一中于崔魏之毒而传染至今犹得以机械变诈之
巧斗其富贵功名之捷使国事几于再坏若赤子而背
父母士卒而戕主上亦气类之相因而至者也而臣以
为欲正人心莫如明世教明世教莫若道先王之道以
道之而其本则在皇极之地臣观大学一书言平天下
之要必推本于用人至引秦誓所称大臣容贤妨贤两
者决好恶之路而归之仁者盖惟仁人以天地万物为
卷三 第 31a 页 WYG1294-0356c.png
一体故能好人所好恶人所恶以一天下之人心而化
其反侧乃其功必原于格致倘非独知之地真知善之
当好与恶之当恶而又何以能好能恶乎此大学之道
所以不可不亟讲也今欲求端于皇极则自皇上躬亲
圣学始方今经筵之临御非不勤也然不过循故事而
已即其得之于讲读之后者亦资闻见而已必也首复
先儒程颐坐讲之规以作崇儒重道之念乃始从容论
质上下古今务求端于格致之微而由是进之诚意以
卷三 第 31b 页 WYG1294-0356d.png
审其几进之正心以践其实已之明德既明而天下之
明德与之俱明矣将修齐治平一以贯之所谓明明德
于天下也夫使天下皆有以明其明德则人人知有君
父而不复知有功名富贵知有廉耻而不复知有机械
变诈民风自此而淳政事自此而修国家自此而乂安
拨乱为治在反掌间是皇上继皇祖而接尧舜禹汤文
武之传为千万世开太平也记曰化民成俗必由于学
此之谓也至近日理学名臣如邹元标高攀龙冯从吾
卷三 第 32a 页 WYG1294-0357a.png
等仍乞敕下廷议酌与从祀之典并论及国初方孝孺
曹端而下诸臣补累朝之旷典定一王之道极人心世
教其益有裨乎孟子曰仁人心也又曰无恻隐羞恶辞
让是非之心非人也人心万古一日则四端之心亦万
古一日今不务发其本心之良而曰吾姑以法绳之计
所以防人心之誇诈亦已无所不至矣然文法繁而真
情愈隐伺察胜而苟免反甚民之无良无乃自上导之
乎伏念臣少不知学长而无闻沟壑馀生一日遭际圣
卷三 第 32b 页 WYG1294-0357b.png
明捐糜何恤惟是半生羸病无由勉效犬马辄不胜其
款款之愚至再至三感念时艰声泪俱尽惟圣明怜而
鉴臣臣死且不朽

  恭申对扬疏(崇祯丙子三月初六日上)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顶戴明纶恭申对扬之
忱以图报称事顷该臣具奏为痛切时艰等事奉圣旨
刘宗周素有清名召来亦多直言但大臣论事须体国
度时不当效小臣图占地步归咎朝廷如流寇听其自
卷三 第 33a 页 WYG1294-0357c.png
穷贪欺任其所为将何以为国北宋向无三衅终至南
渡可为殷鉴尧舜事业讵不愿慕无奈士风又不及宋
总理未任之前有何功能表见以后还宜虚心酌虑毋
自误以误国家该部知道钦此钦遵臣方席藁待命捧
诵明纶仰见我皇上虚怀盛节虽微臣之言出于狂瞽
之极者犹然不废采择至事商求蔼若家人父子之告
语臣乃不觉抚心欲绝继之以辗转回环而不容己于
对扬之忱也臣请遂以尧舜之道进夫尧舜之所以为
卷三 第 33b 页 WYG1294-0357d.png
圣者非以其事业之巍焕与而本之乃在十六字之传
致谨于人心道心之辨求其所谓中者而执之由是以
之官人而知人则哲以之治天下而安民则惠极其效
至于四方从欲黎庶风动尧舜之道所为约而易操者
如此我皇上英明不世出又生而远乎声色货利之习
固己具一尧舜之心矣惟是人心道心不能无倚伏之
机出于人心而过不及之端授之政事之地即求治而
过不免于害治者有之而吾固不自知也乃时而提醒
卷三 第 34a 页 WYG1294-0358a.png
之曰得无与乱同事与又时时而谨凛之即此一念谨
凛是道心之主也为精一为执中皇上已一日而尧舜
矣今曰尧舜事业讵不愿慕又若姑自退诿焉何也无
乃求之事业之著而反失其心源欤夫事业至尧舜无
以加矣然详考其时洪水为灾昏垫阻饥遍天下而尧
舜不以故贬圣亦止恃此执中之心法劳于求贤而用
之以坐待升平计其为时已不啻数十年之久矣皇上
诚以尧舜之心为心政不必预期其事业而转生一退
卷三 第 34b 页 WYG1294-0358b.png
诿之心以为不可几及也惟是有君无臣千古同叹贪
欺成习在位者所在皆是而臣以为转移化导之权终
不外皇上之心汉臣贾谊有言视之以犬马彼将犬马
自为也视之以奴𨽻彼将奴𨽻自为也然则视之以股
肱心膂彼未有不股肱心膂自为者虽尧舜之时岂无
巧言令色孔壬其人而顾以为不足畏一时君若臣惟
赓歌喜起于一堂之上而已流寇之为中原毒也原其
初朝廷赤子也语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皇上但心尧
卷三 第 35a 页 WYG1294-0358c.png
舜之心以抚民耳不患寇之不还为吾民也夫宋诚不
必有宗藩方镇宦官之衅而播窜之祸实始于王安石
一时君臣骤起用兵之议势不得不加赋病民于是君
子竞起而争之争之不足而党论兴空国之祸作驯至
蔡京用事国势日蹙遂至南渡此所谓无事自扰者也
自此讳言恢复国势奄奄犹赖朱吕诸大儒道学一线
相与弥缝阙失卒延南渡之业几二百年至航海之后
文信国且奋起而扶三百年已绝之纲常一时人心风
卷三 第 35b 页 WYG1294-0358d.png
俗之厚又有如此者则亦千古得失之鉴也今天下自
皇祖以来不幸而有朋党之说崔魏之乱首杀天下之
学孔孟者而一纲尽之谓之门户自此人人知有利禄
而不知有廉耻知有身家而不知有君父士风之坏有
由然矣一日圣明在御渐开荡平之路而议论纷纠媒
孽时起终致人才落落屈指先朝遗直无如惠世扬一
人受锢者十年而后用若邹维琏之病也而用孙慎行
之垂死也而用尤恨其用之不早则此外可以类推矣
卷三 第 36a 页 WYG1294-0359a.png
皇上诚鉴及宋事请必以尧舜之道率天下使天下皆
学为孔孟之学永杜朋党之说于是广起废之途酌荐
举之格并绝天下希旨生事纷纷上书而媒进者庶几
士风丕变而国事可图也总之天下之治从本源执要
则事不劳而功集自教化推行则神不役而智周此尧
舜事业所以上下与天地同流者也惟皇上深致意焉
昔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而继之曰有为者亦若是
乃知尧舜人人可为此性即尧舜之性此心即尧舜之
卷三 第 36b 页 WYG1294-0359b.png
心苟非深信不疑安能立一必有为之志而不惑于杂
霸故虽以汉文帝之贤而谓张释之曰卑之无甚高论
其志不足称也故又曰君志定而后天下之治成天将
以皇上再开唐虞之治惟是永坚厥志而已若微臣识
本迂疏未谙时务仰承天语戒饬敢不夙夜黾勉以期
逭于自误误国之谴统祈圣明鉴察臣无任感激悚惶
待命之至

  刘蕺山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