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278-06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杨忠悯集卷二
            明 杨继盛 撰
  序
   寿韩苑翁尊师老先生七十一序
君子之寿天下之治乱斯道之废兴攸系必天有意于
斯世斯道之治且兴也而后畀之以有永而不穷然畀
于有位者或限其时而不及为明道之事畀于志学者
卷二 第 1b 页 WYG1278-0630b.png
或限其位而不得与夫行道之责则其所系者亦偏焉
矣惟我苑翁老先生之寿天下之治斯道之兴恒必赖
之谓天以全寿畀之也非欤盖君子所贵乎寿者非徒
自寿己也为其能寿天下也能寿斯道也苟无补于治
与道将焉用寿是故凡厥有位孰无治理之责然志存
经济者或夺于位之弗久而趋时固宠者又终其身而
无济于天下之事其何补于治也惟天纯佑笃生先生
天地忠诚浑厚之气悉萃之矣其以天下为己任也越
卷二 第 2a 页 WYG1278-0631a.png
在内服弼亮率下越在外服绥民迪功越在翰苑文章
范俗越在边镇强藩恬服勍敌慑畏斯固载在史册昭
人耳目天下之所赖以为治者其在今日抚守南都又
能操持其纪纲而镇抚其百姓天下之根本以固宗社
之灵运以培南服以靖四方亦因之以宁矣行将经纶
燮理之任属之则所以系天下之重者何如也我国家
道学之统自薛文清诸大儒出讲明正学后先相望斯
道之兴也久矣自是而明道学者或口谈性命之言而
卷二 第 2b 页 WYG1278-0631b.png
身冒贪污之行或外饰温厚严肃之貌而中藏毒忌闇
浊之心或始而卓越峻洁凛不可犯终而丧其所守流
于污下而不羞者则其所学不过欺世之机械钓名之
筌蹄耳不知有得于道焉否也先生以纯笃之资果确
之志盖自弱冠时即有志性理之学其学之原则以精
一为宗其学之要则以培养夜气为本其学之实则见
于拾遗意见经纬志乐六经说诸书当其晚年天又假
之以南都清逸之地使得优游暇豫沉潜道真平生事
卷二 第 3a 页 WYG1278-0631c.png
业至此尽收拾而大成之一时论得道学之正脉者皆
以先生为首称则所以系斯道之重者何如也是盖天
欲永天下之治于不替故不得不寿先生以久其施天
欲启斯道之传于不绝故不得不寿先生以要其成而
大其所至始而以先生系天下斯道之重故为天下斯
道而寿先生之身终而以天下斯道系于先生之身故
必寿先生而藉以寿天下斯道之大则所以畀之者固
为不偶然先生之致治而其道行则有以寿天下之命
卷二 第 3b 页 WYG1278-0631d.png
脉阐学而其道明则有以寿斯道之命脉其所以仰答
上天畀寿之心者又岂小补云乎哉士大夫之寿先生
者举忻忻然曰苑翁年虽七十有一然精神凝固丰采
烁然步履强健视少年无以异也期颐之域可必至矣
夫以是而寿焉未足以尽之也先生之寿可以年数拘
哉天下之治垂之千万年而无斁则先生之寿与治俱
矣斯道之统传之千万世而无穷则先生之寿与道俱
矣故谓先生之寿为天下之寿可也为斯道之寿可也
卷二 第 4a 页 WYG1278-0632a.png
谓天下斯道之寿即先生之寿亦可也不将与天地同
乎故曰天以全寿畀先生盛叨门下既幸先生及天下
斯道之寿又幸其将来自寿之有地也于是拜首稽首
忻跃谨书
   寿徐少湖翁师文
君子之寿当图不朽之真而所以寿之者贵有恳恳相
勉惓惓相成之义琐琐年数之末颂祝之私皆所不取
也世之言寿者不过曰享年有永而已然命禀自然固
卷二 第 4b 页 WYG1278-0632b.png
一定不易年岁自积于人之贤不肖无与焉若以此为
寿则夫帘肆堀岩翁伯张里哆蹙冥蠢怀残秉贼者庞
皓威蕤不可胜数且多不踰百年耳过此以往即绝景
吞响烟灭无闻虽谓之不寿亦可也惟夫修诸己者道
德卓荦建诸用者勋业赫耀垂诸后者典谟炜晔则邈
无纪极可与天地相终始夫是之谓不朽而寿之所以
为真也今夫言寿之至者莫天地若然天地之所以为
寿者非谓其形体不毁已也以覆载之德生成之功无
卷二 第 5a 页 WYG1278-0632c.png
声无臭之教足以父母万物无穷耳否则亦冥然翕聚
之气块然凝结之质而已非所以悠久无疆亿载不朽
者也是故人知寿于年者为寿而不知寿于理者斯寿
之真知寿于身者为寿而不知寿于天下者斯寿之大
知寿于目前者为寿而不知寿于身后者斯寿之永非
深达始终之故善权脩短之算者孰能论寿于命数之
外而不求寿于年数之间乎恭惟我夫子黄阁元老黑
头相公以年言之似尚未可以寿之者然观诸所修为
卷二 第 5b 页 WYG1278-0632d.png
者所建立者所垂后者半生积累己足垂万年不朽视
世之昏耄罔生无所寄付者脩短之相绝也亦犹萧艾
夕枯之与松柏久茂也荣辱之相背也亦犹衣赭舆台
之与危轩华衮也已不可同年语况由此而进焉其所
为不朽者当益宏远峻懋谓不可以寿之乎昔丙午岁
二三子称寿于三槐堂尝记夫子举爵为令曰太上立
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其次言寿再令曰立德要知似
德之非立功要知贪功之戒立言要知尚口之穷言寿
卷二 第 6a 页 WYG1278-0633a.png
要知罔生之辱夫德寿之基也功寿之舆也言寿之华
也即樽酒教令之间而不朽之道备矣然三者见其始
而未见其终著其端而未究其极则诚门弟子之深惧
继自今上之果能永肩一德不惕威改节以悦俗固宠
次之果能以身殉国事专报主建掀揭非常之功次之
果能崇正论主国是排邪议黜枝叶有格非反经垂教
范世之益终之能居之以恒至老不变不先贞后黩蹈
所谓似德贪功尚口罔生之愆则可以辉名昆鼎勒伐
卷二 第 6b 页 WYG1278-0633b.png
金册三者垂万年不朽寿即享万年不穷而琐琐年数
之末诚不足言矣使或较龄算之短长略行谊之臧否
急一身之利害视天下之治乱若秦越然则已往之行
隳于垂成将来之年俱为虚假斯不善自寿者之为固
知夫子必不尔为也噫夫子以一身任天下之重则所
以图不朽者不得不持之以有终天以天下之责付于
夫子之身则所以寿平格者不得不锡之以有永又何
俟门弟子琐琐劝勉颂祝之乎哉
卷二 第 7a 页 WYG1278-0633c.png
   苑洛先生志乐序
世之谈经学者必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业而乐则灭
绝无传论治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者于天秩不易
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则废弃不讲全德
之微风俗之敝恒必由之良可悲夫然律吕与天地相
为终始方其隐而未彰也天既生哲人以作之则于其
既晦也天忍任其湮没已乎阐明之责盖必有所寄者
先生自做秀才时便抱古乐散亡之忧当其岁试藩司
卷二 第 7b 页 WYG1278-0633d.png
闻诸督学虎谷王公云律吕之学今虽失传然作之者
既出于古人则在人亦无不可知之理特未有好古者
究心焉耳先生于是惕然省悟退而博极群书凡涉于
乐者无不参考其好之之专虽发疽寻愈不知也既而
得其说矣于是有直解之作然作用之实未之悉也自
是苦心精思或脱悟于载籍之旧或神会于心得之精
或见是于群非之中若天有以启其衷者终而观其深
矣于是有志乐之作曰志云者先生自谦之辞也非徒
卷二 第 8a 页 WYG1278-0634a.png
志而已也是故律生声钟生律马迁著之矣而律经声
纬之递变体十用九之明示则未之及也围九分积八
百一十分班固著之矣而管员分方旋宫环转乘除规
圆之图则未之及也六十调八十四声蔡子著之矣而
起调则例及正变全半子倍之交用调均首末长短相
生之互见则未之及也六变八变九变之用周礼载之
矣而以黄钟祀天神以蕤宾祭地祇以太簇享人鬼一
造化之自然以黄钟一均之备布之于朝廷宫闱实古
卷二 第 8b 页 WYG1278-0634b.png
今之绝唱则又有出乎周礼之外者也宏纲细目一节
万变信手拈来触处皆合乐之为道尽于是矣志云乎
哉其于先儒世儒之图论备录不遗者是固先生与善
之心然亦欲学者考见得失焉耳方其始刻之日九鹤
飞舞先生之庭者久之识者以为是书感通所致观仰
沫出听之说则鹤之来舞也固宜而其得乐之正也此
非其明验矣乎昔人谓黄帝制律吕与伏羲画卦大禹
叙畴同功然卦畴得程朱数子而始著律吕得先生是
卷二 第 9a 页 WYG1278-0634c.png
书而始明则其功当不在数子下岂曰小补云乎呜呼
太和在成化宇宙间故先生所由生太和在弘治宇宙
间故是书所由始太和在嘉靖宇宙间故是书所由成
则其作诚不偶然也后之有志于乐者苟能讲求而举
行之则太和将在万世之宇宙而先生之功至是为益
大矣然不苦心以求之何以知是书之正不得其说而
精之又何以知盛之言不为阿私也哉噫盛不敏虽学
之而未能也讲求之责深有望于同志君子云
卷二 第 9b 页 WYG1278-0634d.png
   送张龙翁老先生拜相序
嘉靖己酉岁春二月我龙翁老先生自南都冢宰拜礼
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先时阴雨弥旬可厌迎命之
时倏尔澄霁万里一色若造化有以示其机者士女观
者无智愚大小皆以朝廷得相为庆天人之交与何昭
昭也盛等奔走称贺先生乃戚然言曰惟予无良承兹
大命深贻无穷之忧将焉用贺二三子惑咸相谓曰君
子之仕也不得于君则忧不得行其所学则忧不得立
卷二 第 10a 页 WYG1278-0635a.png
大功于天地间则忧乃今三者则俱得之矣不知先生
之忧也何故及退而思之然后喟然叹曰先生之忧其
国家之福乎盖天下之事每成于忧而败于喜夫喜则
纵纵则视天下之事皆易也而忽心生忧则畏畏则视
天下之事皆难也而慎心生慎忽之间天下之治乱攸
系甚矣人臣不可一念之不忧也然忧有一己之忧有
天下之忧夫忧以一己则其忧也私患得患失将至于
终其身而不可解忧以天下则其忧也公虽身膺无穷
卷二 第 10b 页 WYG1278-0635b.png
之虑而天下之至可乐者随之公私之际忧乐分焉不可
不辨也先生自做秀才时已有先忧后乐之志则夫
身任天下之责其忧固有所不容己者况夫事之阻滞
难处者又无有纪极乎是故或系天下之根本或系国
家之安危或系正学之废兴或系世道之升降或系纲
常之修坠或系风俗之盛衰凡臣子所不忍言者更仆
未易数正贾谊所谓可为痛哭流涕者也此而安常处
顺则亦可以自乐矣必欲殚智毕力整顿振作使气运
卷二 第 11a 页 WYG1278-0635c.png
景象一如国初宇宙间不亦难乎则夫其始也以天下
之忧为己之忧其既也以己之忧与天下之忧国者共
其终也至于天下无可忧之事而己之忧亦因之以释
是固先生所以行道立功先忧后乐之心而天人之所
以交与乎先生者此也谓非国家之福乎盛等叨门下
其忧乐之情常相关故惟述其所以先忧者如此若夫
歌咏颂美之辞固有待于天下既乐之后也岂敢预赘
左右以启其矜喜之端哉
卷二 第 11b 页 WYG1278-0635d.png
   集张节妇册叶诗文序
成天下之事功易立天下之节义难语节义之难者又
莫难于妇人之所守夫人固多事功懋峻赫炫照耀一
世者然或出于遭际辏合矫激骋术以济其所为斯固
遇之至顺凡有中人之才者皆可能之裕如也至于当
天下之至变而能气如雷霆立如山岳虽窘辱顿挫生
死利害交于前而不可少动则非见足以定守足以确
力量足以担当负荷者鲜不仆矣然又出于一时义气
卷二 第 12a 页 WYG1278-0636a.png
激发所致初无俟于持久操守之难使历之以终身又
未知不变否也惟夫妇人之守节则抚而幼孤振而先
业阴柔之身百责所萃其负荷之难如此内无所藉外
无所资煢然独立狼狈无依其植立之难如此斯须检
点之或疏则群议纷然而起凛凛焉戒慎避嫌之心自
少至老一时不敢少懈则必有圣人之资圣学之功者始
足以守之而不渝其操存之难又如此则视丈夫之成
事功立节义者难易何如也是妇人之所守不为天
卷二 第 12b 页 WYG1278-0636b.png
下之至难者欤临洮张妇王氏之守节其艰苦万状虽
不可以尽述然观诸张子免溪之状王子渼陂之传许
子少华之表则其负荷其植立其操存又不为妇人守
节中之至难至难者欤其上而朝廷旌表之下而诸君
子歌咏叹赏之固足以彰激劝风俗之典亦足以见良
心不死之机矣然节义在妇人者郡县俱有之而节义
在丈夫者天下固不多见节义之难者妇人尽之无少
歉而节义之易者丈夫固反亏之岂非光岳气分天地
卷二 第 13a 页 WYG1278-0636c.png
山川精粹之气不萃于男子而尽萃于妇人之身乎无
亦朝廷于忠义者之不奖奸悖者之不诛此天下之所
以无惧而劝也乎噫古人之节义少损者后之功业足
以赎之今之人不惟节义之扫地又足以坏天下之事
古人之同于妇人者己为可耻今之人其所为所行反
妇人之不如予于此重为感且愧矣诸君子其毋徒歌
咏妇人也乎
  引
卷二 第 13b 页 WYG1278-0636d.png
   题两洲王老先生诰命咨引
惟二十有八年春我两洲翁以南京礼部尚书三载考
最帝曰都哉朕嘉乃丕绩会南京吏部尚书缺佥议请
以翁代帝曰俞哉时克统朕百官暨冢宰论翁最以当
进阶诰赠推恩三代请帝曰钦哉惟时宜叙乃功爰进
翁阶为资政大夫赠先淑人为夫人赠乃祖乃父如翁
官妣及祖妣如先夫人秩盖圣天子知翁甚深任翁甚
专而眷翁甚隆也及咨命宠颁翁感跃无己遂载诸轴
卷二 第 14a 页 WYG1278-0637a.png
题曰隆恩命盛赘言于末盛于翁为门下士义无容辞
者乃拜手稽首飏言曰于乎翁之此举其忠孝兼至矣
乎然谓翁之忠者以昭君赐也谓翁之孝者以彰先德
也乃翁之意则欲持此以为不忘其君亲之具而教天
下以忠孝之机夫岂人之所能识哉盖人臣非不能报
君之患而不敢忘君之难夫人子孙能显其亲者何限
而不忍忘之者盖鲜矣臣而至于一念之忘其君子至
于一念之忘其亲则其所以报之显之者未知有得于
卷二 第 14b 页 WYG1278-0637b.png
忠孝否耶惟天纯佑我国家故赉翁为之臣惟天眷王
氏之世德故畀翁为之后则翁之一身固忠孝之管也
是故唯翁之忠在朝著唯翁之孝在家庭唯翁忠孝之
实在史册斯固夫人之所共知者其在今日之膺荣命而
必轴以悬之朝夕在目是不可以识翁忠孝之心哉
翁之心不以一念而忘其君亲者也而犹寄其识于诰
赠之典者盖欲其睹纶音之重若日对越乎君视赠秩
之崇即先人之常如有见耳夫日如对越乎君则思所
卷二 第 15a 页 WYG1278-0637c.png
以报之者自不容一时之或弛先人常如有见则体祖
父承恩欲报之心而殚智毕力代之以仰答者自不容
一时之少懈是则翁之所以不忘其君与亲之心也虽
然必俟有所感触而后不忘则其为忠孝也亦有间矣
翁之忠孝出于天性而其所以不忘者夫岂有待于此
抑亦假之以表率百官垂训子孙焉耳是故使子孙百
官有所感而不忘其君则所以报之者为无穷而其忠
即翁之忠有所感而不忘其亲则所以显之者为无穷
卷二 第 15b 页 WYG1278-0637d.png
而其孝即翁之孝推而万世臣子知所以报之显之者
皆翁之不忘者起之又非即翁之忠孝矣乎是则翁之
所以教天下以忠孝之心也夫既尽其己之心又推诸
人而使各知所以自尽则谓翁之忠孝为兼至也非欤
噫体翁之心者是又在翁之子孙及厥百官而已盛虽
不敏诚愿与贤后昆暨群属共勉焉而后之观者亦
将有所感夫
   望云思亲图引
卷二 第 16a 页 WYG1278-0638a.png
人子爱亲之心存于中而不可解然后思亲之心随所
在而不能忘世之言孝者不过曰含菽缊絮致滋美勤
定省秪服厥事而已然朝夕在侧固其情之不得不然
而少知天性之爱者皆可以为之易易耳乃若远从王
事时当慕君非真有爱亲之心其孰能不迁且忘乎齐
人孙子以儒行充狱掾予以排奸系狱孙子常侍左右
一言及厥母即垂涕饮泣其忧戚思慕之情蔼如也今
即三年矣每言及之其涕泣忧思之情如初予因此一
卷二 第 16b 页 WYG1278-0638b.png
节甚重之乡友米子华乃原仁杰故事绘望云思亲图
赠之椒山子为之引曰孙子之爱亲如此可谓孝矣然
孝之道尚有进于此者夫人之一身于亲则谓之子于
君则谓之臣均之无所逃焉者也然方其事君也鲜有
不忘其亲及其事亲也又鲜有不忘其君者是忠于君
而孝衰孝于亲而忠废又焉得谓之忠与孝乎孙子今
日之事君既知所以不忘其亲矣则夫他日归而事亲
也顾可以忘其君乎其事君而思亲也归而养之孝不
卷二 第 17a 页 WYG1278-0638c.png
可以不笃矣则夫他日事亲而思君也起而官之忠恶
可以不至乎是故孝能忠于君者孝之全也忠能显其
亲者孝之大也此爱亲之道视诸望云而思者何如耶
噫臣子之事君亲惟在乎一心而已心苟在乎君亲则
鞠躬尽瘁固忠也逃迹山林亦忠也举足不忘固孝也
不得已而至于忘之亦孝也不然则致赫炫之业者君
子谓之负君聚百顺以事者君子亦谓之不肖子况屑
屑于声色之末观美之具乎孙子归而质之乡士大夫
卷二 第 17b 页 WYG1278-0638d.png
其爱亲之道谅又必有进于此者当反而告予可也
   刘司狱承恩图引
风雨霜露皆上天生物之仁而雨露之恩为最渥爵赏
刑罚皆人君惠臣之典而爵赏之恩为尤厚古之人臣
虽刑罚之加犹且感其曲成之爱而图报之思无穷况
夫爵赏之施所以行吾之志而厚吾之生者其报礼之
重当何如也世之为臣者以弥缝为要位之机械以阿
谀为固宠之筌蹄方日幸其已术之能中岂知其恩惠
卷二 第 18a 页 WYG1278-0639a.png
之在君是故图报之心轻以疏而尽忠于君者盖鲜呜
呼臣道之不见于天下也久矣孰谓不敢忘君之恩乃
有如司狱刘子乎刘子关中人以儒行起刀笔官于刑
曹方予以排奸被杖系狱适刘子治狱事日侍左右躬
汤药进饮食徬徨奔走于其间故予得侥倖不死者刘
子维持保护之功居多甲寅岁以三载考最得膺敕命
乃感激绘图志不忘焉椒山子为之引曰为臣不忠于
君凡以不知君恩之重起之也盖人臣一登仕版则此
卷二 第 18b 页 WYG1278-0639b.png
身已属于君其宫室服食之美车马妾御之奉父祖妻
子之荣无一而非君惠之所及则恩同于天盖有如雨露
之至渥者苟少思其君之所惠必将以心摅君以身殉
国匡辅君德弼成王业鞠躬尽瘁朝夕不遑矣帷其
受君恩而不知则视君于己君不相属者欲其尽忠也
不亦难乎刘子以承恩绘图可谓知感君恩而不忘矣
然锡予有大小皆人君爵赏之恩官秩有崇卑皆可以
尽其职而重其报而司狱民命所系又于报君为最切
卷二 第 19a 页 WYG1278-0639c.png
则夫仁以宅心廉以律已勤以趋事诚以御物以求仰
答君恩之重端于刘子有望焉否则急身图则污轻民
命则残事矫激则怪尚烦琐则迂谓之弃恩负君而所
谓绘图之意亦虚矣噫舒惨并行者上天生物之常也
宠辱迭用者人君御世之权也人臣欲不忘爵赏之恩
请自不忘刑罚之恩始
  跋
   跋冀梅轩留朱子语略后
卷二 第 19b 页 WYG1278-0639d.png
卜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学一道也但世之
学者皆溺于词章之末或优而仕也亦利禄而已尔世
之仕者皆急于刑名兵赋之图或优而学也亦技艺而
已尔未仕之前其学已如彼既仕之后其学又如此道
学之不明也久矣何幸于梅轩有望乎冀子梅轩方其
学也无非身心性命之懿及其仕也无非为国为民之
要则仕岂世之所谓仕学岂世之所谓学乎其提牢一
月祛狱弊恤狱囚疏狱滞严狱防罔不竭尽心力或少
卷二 第 20a 页 WYG1278-0640a.png
馀暇则读书不辍其所读者又皆身心性命之典于事
竣乃以朱子语略留于秋官别署噫观提牢之政则梅
轩之仕可知已观此书之留则梅轩之学可知已道学
之不明也久矣何幸于梅轩有望乎
  说
   介轩说
介安从生生于吾心之义义又安从始始于在天之利
是故本诸心而原诸天非由外铄者也夫人之所以植
卷二 第 20b 页 WYG1278-0640b.png
纲常弘德业参天地匹圣贤皆赖此以为之质干是可
苟焉已乎必刚与廉二者合而介始成矣然乖愎以忤
物则似介之刚而非刚矫情以骇俗则似介之廉而非
廉毫釐千里不可不察也而世之号为介者乃不求其
合于天而求其合于人不求诸吾心而求声音笑貌之
末故能介于外者或不能介于内能介于始者或不能
介于终则似介非介不过欺世之机械要宠之筌蹄耳
其害介也不既深乎观李封君之介自心而身而家而
卷二 第 21a 页 WYG1278-0640c.png
乡其介之操同自少而壮而老其介之操又同夫固合
内外始终而一之者谓之天下之至介非欤则以之名
轩也固宜论者犹以封君之介不及于天下惜之然述
之者有司寇禹江则天下之颂其介也固有待矣噫不
苟和之谓介然介而不和者偏也不苟取之谓介苟有
意取名焉虽非货利亦谓之取矣敢以是足介说之义
  记
   记开煤山
卷二 第 21b 页 WYG1278-0640d.png
临洮八十里锁林峡有煤山二区焉一在峡之西一在
地竺寺前先是开者数为番民所阻有司至不能制予
以谏开焉市谪官狄道寻欲开之而不敢专也会庠生
张子汝言自于府县允之委府相陈言往董其事乃番
民阻之又如昔予遂偕挥使李子节门人李维芳陈恂
宋诰亲往治之至则先慑之以威次惠之以赏由是煤
利以开番民遂服予不喜煤利之开而喜番民之服也
遂记之
卷二 第 22a 页 WYG1278-0641a.png
  书
   与继津年兄书
承问足见兄为国之忠乐善之诚弟不当阻抑之以隳
其向上之志但愚衷有见其不便者数条请上陈之备
采纳焉此事部中允行而人皆避事盖难其人而兄独
勇往任之则为众悦服今本部既束高阁而兄欲强行
则堂官恶之同僚忌之此不便一也兄为拯援小弟之
故雠家欲害而无由乃今自寻事干是自居受害之渊
卷二 第 22b 页 WYG1278-0641b.png
薮此不便二也弟访问宣大将官俱云地方狼狈已极
兵马必难整饬所谓虽有善者无如之何兄欲任之万
无成功之理昨何道长慨然有开海运之请一无成功
人皆笑之此不便三也到彼处行事凡有谋为必先题
请兄自忖当道者果欣而允之乎抑或故阻其所为乎
此不便四也许公之请必欲其驻劄阳和城兄无兵马
之寄一遇有警军将各守信地遗一空城贼或逼围将
何以为保身家之策此不便五也整饬兵马责任甚重
卷二 第 23a 页 WYG1278-0641c.png
万一失事其责当与将领督抚等兄自忖其当道者肯
恕兄乎抑必加重于兄乎此不便六也细观许多之疏
盖恐一时失事兵部参劾故扯兵部官在内将欲谢担
于兵部衙门且又云责令容彼提调则若彼之属官者
势机在彼持握岂得自专行事无事之日受彼提制有
事之日替彼顶缸成功难必祸害预知此不便七也夫
识时势者在俊杰此等时势兄识之久矣而必欲为此
者盖一念为国之诚故利害有所不暇顾耳然欲干天
卷二 第 23b 页 WYG1278-0641d.png
下之事当思如何下手如何收煞事成如何结果不成
落何名目死生虽不计毕竟果不徒死否思之思之又
重思之弟非阻兄忠贞之为若损友者盖真见事必不
可成故耳况此时兄十分小心回避犹恐祸及何乃自
投祸机乎情出迫切不觉涕泣之道直述其事词意不
伦幸惟情亮
   又
仰读手教足见兄以天下为已任敬羡敬羡宣大系天
卷二 第 24a 页 WYG1278-0642a.png
下安危弟岂不知使弟在部必为兄之所为者乃阻抑
若此者何盖以兄处最嫌疑之故耳况老贼报复害人
之巧入于至神者乎此弟之所甚虑而知已溺爱迫切
之情如何能已此事在他人为之如何不可而在兄为
之则甚不可兄才尚有大展时节此时且敛锋蓄锐俟
时可为则轰烈一场勿徒惟尽其心而不计事之成否
人皆知致身为忠不知为天下爱其身尤为忠之大者
请兄更思
卷二 第 24b 页 WYG1278-0642b.png
   上徐少湖翁师救荒愚见
某既以言得罪宜绝口不言天下事但闻穷民病苦之
状若割心肺日夜忧思至废寝食故有欲默而不容忍
者而夫子抱能受言之量居能行言之位而某极荷相
知又有可言之机宁容隐乎谨陈救荒愚见伏请尊裁
城中饿死亡满道人人惊惶似非太平景象夫京师
之民各有身役常业何以顿至于死而所死者皆外郡
就食之人也盖缘各处司民牧者无救荒之策之心而
卷二 第 25a 页 WYG1278-0642c.png
京师有舍米舍饭减价卖米之惠故皆闻风而来当其
事者又不肯尽心鲜有实惠故每冻饿以至于死是以
京师为沟壑诱外郡之民而填之也救荒自有均平普
遍之政何必煦煦然为此小惠诱民以至于死乎莫若
行令各处抚按有司作急赈济然后出给告示谕以本
处赈济之故使各归乡里又将所舍之米预支二三十
日以为回家盘费之资则穷民有乡井饱食之乐京师
无死亡道路之惨矣连年丰稔止有此岁之艰一郡之
卷二 第 25b 页 WYG1278-0642d.png
粟自足以供一郡之食特在上者区处之无其道耳官
仓之粟可赈济也亦可价卖也富室之粟可劝借也亦
可责令减价粜也盖官仓除备边急𦂳不可动支外其
馀有积至数十年将腐者合暂变卖收价到秋易新似
为两便富室有积粟至千万石者皆坐索高价以邀重
利故米价至于腾踊合依少定价裁抑之又当以礼奖
劝借官给以帖到秋偿还则米价自可日减穷民自返
故乡矣穷民既无处办米或卖产佣工止可得钱今乃
卷二 第 26a 页 WYG1278-0643a.png
分为等类定为价数则钱法纷乱而民益告病矣夫钱
法之行也或朝贵而暮贱或此处用而彼处不用若有
神以使之虽市人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其可以官法定
之乎为今之计当为权宜之术不分等类不问大小俱
责令折算通行其价数之多寡任从民便官府不得而
与焉则钱法可通而商民俱便矣米价腾踊日甚一日
今定为官价似为裁抑之术然在京师则有所不能行
者盖各铺户之米俱贵价籴买非若外郡富家田内自
卷二 第 26b 页 WYG1278-0643b.png
穫然今定为轻价彼岂肯折本粜卖且各处贩米者一
闻价轻孰肯再来外米不肯来内米不肯粜不知其将
来至于何如也如定米价亦俟春间贩米至者多然后
议之北地既荒全赖南米之来使河道阻滞则来者延
迟恐缓不济事贼盗甚多或抢掠一船则后者闻风孰
肯再来今宜行令各河道官使开河之时先放米船行
一遇壅塞则遣官夫拽运一若转运官粮然则米正月
终可到矣又行令各处地方官使严加巡捕防守护送
卷二 第 27a 页 WYG1278-0643c.png
则贩者无失米之忧所来者必多矣南米来者既多又
忧米价之不减乎盗生于贫虽势所必至然荒年而至
于盗起斯亦可忧矣闻各处抚按分付各属官今且暂
宽治盗之法其意惧生变也以故各官于贼盗之获俱
姑息宽纵之此端一开为盗者众贫者日至放肆富者
日不安生是民之为盗虽起于年凶亦上之人有以教
之耳夫济荒自有长策未闻教民为盗以救之也况渐
不可长民不可逞恐堤防一彻纪纲遂坏其变有不可
卷二 第 27b 页 WYG1278-0643d.png
胜言者宜行令各处抚按有司使遇贼盗仍治之如法
则禁盗乃所以止盗而止盗正乃所以救荒也
   与少司寇吉阳何公书(何公四札系先生遗/笔原集未载今补刻)
敝乡人刘大使便曾具小启想已达左右矣得敕命后
即告病山居涵养数年然后出而干事此弟定志也不
意方投文书即有此转闻命惊惶若有所失以未成之
学疏直之性进则有败坏之凶退则有避事之罪天不
成就用之太早几非在我奈之何哉连日与二三相知
卷二 第 28a 页 WYG1278-0644a.png
讲求出处之道议论纷纭莫知折衷请为吾兄陈之或
告弟曰方今之世和光同尘可以免祸以子所为祸定
不免与其得罪于人阴受不测之祸孰若出位建白直
言时弊死则为铁脊之鬼生则为田野之人以图不朽
以求不忝所生不亦可乎此一说也或告之曰天下之
事尚有可为与其愚直以取重祸莫若上疏自献收豪
杰募死士行边疆图方略相机审势与贼决一死战以
报苍生杀掳之雠以雪朝廷城下之耻不亦可乎此一
卷二 第 28b 页 WYG1278-0644b.png
说也或告之曰位卑而言高罪也力小而任重仆也莫
若尽其见在之职不为出位之思俟权到手得行其志
然后斩奸贼之首枭贼寇之头不亦可乎此又一说也
即此三说證诸本体莫知取舍学问至此莫知究竟万
望寻便速赐指教以为弟行止依归甚幸甚幸弟自到
家养静工夫不敢放下其处己接人视前次亦差(缺二/字)
昨过易州登太宁诸山乳泉诸洞游览之暇检点前后
似若少进但一入京师目前世情人物俱见可恶若不
卷二 第 29a 页 WYG1278-0644c.png
可一朝居者极知此是病痛常自宽假然此根终排遣
不去不知吾兄将何以教之乎此时此际真若自天堂
而堕于地狱由仙侣而降为众生寅入酉出日干琐事
回思南都不觉痛哭流涕至忙迫中不及详告统容鄙
布不尽其外纨扇之约弟赴京之迟兄举事之早故坐
失约然都下之品题不外于前日之相议者也拱候大
政报成奉贺不具仲春念八日得华劄季春望日生盛
顿首覆
卷二 第 29b 页 WYG1278-0644d.png
   又
违教渴思非言可尽南游已久归来风土反不能习日
食面椒夜卧热炕痰火盛发遍体热疮两耳壅塞四肢
麻木卧床月馀方少愈而家叔病故贫不能葬凡百惟
弟承当故腊月赴京之行不果意图考满得敕命后即
卧病不出未知竟能遂否也自抵家惟居野村春来病
少差日与旧会友数十人讲举子业会文之中因寓性
命之谈初若不相入迩来则浸浸然动矣敝县大尹亦
卷二 第 30a 页 WYG1278-0645a.png
时入讲一时士风若为兴起弟学绵力薄不能日新良
用为惧也别时分付事弟未入京无以应命今年大事
南都士夫俱相庆得人吾兄一生之道德功名皆于此
事定之可不慎乎则夫知仁勇三者不可不朝夕体贴
也去秋上龙湖翁小启启末云有一时之富贵有万世
之事功有目前之荣辱有身后之褒贬不惟以义言之
其轻重分明虽以利言之其轻重亦较然可惧也审几
定趋是在老先生岁暮亦以此告少湖翁若为见刖敢
卷二 第 30b 页 WYG1278-0645b.png
不揣僭妄再为负宰相之望者献之可乎一代宗道专
望吾兄主张不可不忧勤惕厉也回瞻雅会领教无由
仙凡悬隔曷胜仰恋乡人刘大使便谨此代候匆匆不
尽欲言统惟鉴谅新春二十七日生盛顿首拜具
   又
别时辱教言谆谆切于骨髓弟以愚疏谋为拙谬自贻
颠踬负教甚深圜上二年仰托云庇居食如常身心宁
静患难(缺二/字)若有所得是前日相讲之学乃今日受用
卷二 第 31a 页 WYG1278-0645c.png
之处也所苦者危疑孑立日伍囚徒一点生机不见长
进恐终为铁脊汉而已便中望赐教万万此时此际生
死未卜志表之托兄与淡泉诺之矣不知肯不负否也
有怀如海万难悉一统惟鉴谅不尽仲冬念二日弟盛
顿首谨状
   又
弟足初屈不能伸今夏一场伤寒则全愈矣且身体劲
健异于昔日承诸同志周给不惟用度充足且置田百
卷二 第 31b 页 WYG1278-0645d.png
馀亩可以供给无穷今秋人田俱潦独弟田获收六七
十石人以为神云是弟坐监反胜做官多矣两个犬子
一十岁一六岁新开蒙读书俱聪敏可望贱累辈俱吃
斋日诵道经祈弟平安弟禁之不止亦任之而已十岁
子已省人事与弟妇经理家务内外严肃弟可无内顾
之忧谨琐琐告说以纾吾兄爱弟之虑老贼千方百计
必欲置弟于死赖圣明还有主张今秋朝审贼辈以裕
府差人送饭打路之说腾播中外亦闻主上幸圣明不
卷二 第 32a 页 WYG1278-0646a.png
究其事此时弟甚危矣岂惟弟危虽裕府亦恐不利也
自大廓老去后弟(缺三/字)无忧矣
   辞陜西巡按刘取书院帖(辞按院二帖原/集未载今补刻)
临洮府狄道县典史杨继盛上言职官居首领分在鄙
贱每于吏事之委即趋赴不敢辞况蒙本院按部巩昌
礼取书院教两府生员夫以卑贱之官付以尊重之任
是虽优处之典实笃年谊之情苟非木石自当知感岂
敢迟缓惹罪不便第以学疏行简既不足以语师道之
卷二 第 32b 页 WYG1278-0646b.png
尊严而事有牵系于心又有甚不可忘者念职之及门
受业五十馀人日相切劘情意相孚此时不忍遽离且
买山一区造书院数间尚未落成此时功亏未免废弃
又买赡学山地一千六百馀亩一以供给诸生一以教
民农桑此时不治未免荒芜县旧无社学已买基址尚
未修建儒童三百馀人尚在寺读书此时中止未免散
去其分理县政尚有数事未曾就绪此时离任未免中
废凡此将成诸务一旦废弃不无可惜切思临洮巩昌
卷二 第 33a 页 WYG1278-0646c.png
皆本院所按属者也巩昌有书院临洮亦有肄业之所
必顾取本职离任往教而不移临洮生员于巩昌莫若
移巩昌生员来学于临洮使职在任兼教则既得以训
生徒又得以尽官职终其前事似为两便渎冒尊严死
罪死罪嘉靖三十一年正月初六日
   再上辞帖
职以卑贱之官本不足以当师道之重乃蒙宪牌误取
书院教两府生员昨具帖辞不敢直言兹再蒙宪牌提
卷二 第 33b 页 WYG1278-0646d.png
取不得不直陈其情切惟召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孔
子取其非召不往庶人召之役则役召之往见则不见
先儒释以为往役者庶人之职不往见者士之礼岂非
以礼义所在不可往且屈乎夫古之虞人庶人犹知守
已之正职官虽卑贱其志肯甘虞庶下哉本院如召之
以有司之事则固典史之职也职敢不以分自处乃拒
上官之命今召之以教训生徒则有师道存焉职又安
敢不以礼自守乃沦于辱身枉道者之为苟谓职卑贱
卷二 第 34a 页 WYG1278-0647a.png
无可取也固宜践踏之不足不当付以师道之重如谓
庶几可以充师任则固宾师之责也未闻欲延师者乃
治之以官府套数之常今之师道不立久矣古之师道
则可稽也或求诸市井或求诸山林或求诸草茅田野
之间故虽古之明王必致敬尽礼后之霸主亦知卑礼
厚币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本院有志
书院是志欲行古道者欲行古道乃不能脱势位之套
而挟之宪牌提取若仆隶然一则曰毋得迟缓二则曰
卷二 第 34b 页 WYG1278-0647b.png
毋得迟缓是以典史召之也夫既以典史召之职敢不
遵朝廷之谪命守典史之官职而乃为出位之往乎且
古之设书院者专以讲明道理今为书院计而挟势位
以延其师则所谓书院者不过利禄之渊薮功名之筌
蹄耳其于斯道何所补哉故虽不为此亦可也职赴任
以来其处上官僚友不敢一毫僭越今乃若与本院抗
者非敢固傲取罪盖位之所在虽不敢踰而道之所在
亦不可苟如以牌而取遵牌而往不惟取知道之笑其
卷二 第 35a 页 WYG1278-0647c.png
如师道之不立何是职之卑贱不足惜而师道之不立
则深可惜也呜呼书院盛事也延师盛举也本院负其
势欲其入而闭之门卑职守其道宁丧沟壑而不顾且
恨此相遇之所以甚殊而盛事之所以难成也欤谨将
原礼呈纳伏乞稽诸理而恕其狂矜其愚而不录其罪
不致缙绅之笑无贻同年之羞职无任悚惧之至嘉靖
三十一年正月十六日
   狱中与超然书院诸生书
卷二 第 35b 页 WYG1278-0647d.png
书院诸友文会下昔承雅爱随具谢言想已达矣年来
学业如何幸勿蹉跎也有怀不尽外狱中作数十首附
览然予之志亦见于此矣系狱友生杨继盛再拜
  祭文
   祭煤山文(系先生狄道遗笔/原集未载今补刻)
惟山有自然之利而人不知取山灵其热中久矣昔知取
矣未及于民而复塞山灵其抱恨久矣今特祭告复
开使山之利得以利夫民而远迩之民得以享山之利
卷二 第 36a 页 WYG1278-0648a.png
而今而后山灵其将以自慰耶亦或复自秘耶而使利
及于无穷不止于一时已耶固知山灵之心必自慰而
不自秘使利及于无穷而不止于一时已也
   同乡祭焦范溪父文
呜呼唯公之德二灵协粹三懿用彰浑金璞玉秋月寒
江唯公之容春柳秋霜碧梧翠竹岩岩其峰琅琅其璞
唯公之行高明卓茂矩矱坚贞不流不激可爱可亲唯
公之学书厨经府鼠狱鸡碑落笔风雨掷地金石唯公
卷二 第 36b 页 WYG1278-0648b.png
之荣鸾封赫耀凤诰辉煌彤云豸护绣服天香唯公之
寿遐踰七帙华胥梦残虽不慭遗考终永延唯公之子
燕山毓秀范水文宗朝阳鸣凤海内人龙唯公之孙瑶
光瑜润蕙𢒰兰芳森森竹立绳武有将呜呼惟人有善
孰悉诸身德容行学功备则淳惟天赐福万有不齐荣
寿子孙公介纯禧万事具足久为公庆一梦不回忽为
公痛存隆其实没曜其声死而不忘亦何足恫某等里
闬雅谊休戚攸同俱客江南尤为关情有泪如沱有哀
卷二 第 37a 页 WYG1278-0648c.png
如伤景行遗范山高水长敬陈薄奠聊写芜词以阐幽
德以泄乡私幽明虽隔精神则通惟灵炯炯鉴此愚衷
呜呼哀哉尚飨
   同乡祭太孺人耿母毋氏文
呜呼痛哉天道不齐有如是哉以太孺人之植德幽贞
宜享年有永以太孺人之相夫柔顺宜偕老百年以太
孺人之教子有成又宜膺其诰封而享其报兹固理之
必然者也乃寿止五旬有一竟尔先逝而不少待耶天
卷二 第 37b 页 WYG1278-0648d.png
地间或然之数能几何太孺人乃遽遭其变耶仁者弗
寿良可恨焉相夫罔终良可悼焉教子未封良可痛焉
此太孺人之所以可哀也然人而有子是谓不死子孙
绳绳无穷是即已寿之无穷也况子而有敬庵在孰谓
太孺人之享年不有永耶妻之于夫在尽其相之之道
而已太孺人之治家教子俱有成绩则相夫之道已尽
是虽五十有一而百年事业固己毕矣孰谓太孺人之
相夫未偕老耶我国家之推恩也不以亡而或间则夫
卷二 第 38a 页 WYG1278-0649a.png
人之沾恩也不待生而亦荣太孺人之存虽未有宠命
之封而太孺人之没将不日膺诰命之赠又孰谓其教
子之未享其报耶是盖或然之中而自有必然者在太
孺人在天之灵独不可以自慰也哉盛等里闬雅谊休
戚攸同俱宦江南尤其关情者观太孺人之可慰虽共
切夫景仰属望之私悯太孺人之可哀实不胜其痛哭
流涕之至谨陈刍奠聊表微忱灵其有知洋洋来鉴尚

卷二 第 38b 页 WYG1278-0649b.png
   祭马南川父文
唯灵性朴质茂德懿行醇摛光戢景抱璞含真不学而
通不仕而崇不术而寿不疾而终呜呼猗福篯寿桂子
竹孙万事己足不生而存某系圜土举世踽踽惟公忧
恻遣问旁午自公之死孰为知音西望怅然涕泪沾巾
乃为之歌曰松云惨惨兮悲风烈薤露淅淅兮芳草歇
宁山寂寂兮寒烟灭易水泠泠兮波声咽郊原茫茫兮
玄庐结松楸苍苍兮若木折追悼哲人兮肠欲绝何时
卷二 第 39a 页 WYG1278-0649c.png
生刍兮奠短碣
   祭商少峰文
呜呼人臣策名于朝此身即为君之所有而所以欲尽
人臣之职者则惟以致身为极幸而在官鞠躬尽瘁没
于王事者固所以尽其职不幸而下狱窘辱困苦死于
桎梏者亦所以尽其职也今公虽死于狱谓之非没于
王事不可此身得致于君则臣职己尽人道已毕谓之
非没宁不可亦何恨耶而一念忧国之心固将凝结于
卷二 第 39b 页 WYG1278-0649d.png
衷而万年不朽则天地神人之所以共痛且惜者也况
某等恶难相与休戚相关幸翁之存犹悬赤帜之望感
翁之死益轻再生之身其恸哭悲悼之情当何如哉谨
陈薄奠尚其来飨
   祭易州杨五文
呜呼论友于三代之上当取诸缙绅休采之列论友于
三代之下当求诸山林草泽农圃工贾之间盖君子小
人之迭为隐见每随时势之盛衰而正人君子之相与
卷二 第 40a 页 WYG1278-0650a.png
惟取其义气孚固要不当必以区区之势位拘也自予
登第除南铨始识西泉于贺客中然犹以为特豁达磊
落人耳及予以谏阻马市被罚远谪虽骨肉至亲亦恶
其后于家而拙于官乐其死而幸其不归也西泉乃慰
嘉礼送之意反殷于初则其相与之情已出寻常万万
去年春予以狂直排奸被杖系狱其际诚危矣平昔指
天论心者惧祸之及已则远绝之不暇同时交游者疾
名之胜已则非毁之惟恐其不足而素以义气著闻豪
卷二 第 40b 页 WYG1278-0650b.png
杰自负者恨言之侵已且售计投石要功泄愤于欢奸
之门其孰与我乎西泉乃三视狱中通问不绝其徬徨
拯恤之意又殷于初虽龌龊庸琐辈惕以重祸不恤也
则与人交游之善视世之以势位相与者其情之厚薄
为何如哉西泉之行谊在乡曲闻望在遐迩固难以尽
述然即此一节则其立心制行当于三代以上人物中
求之矣视世之缙绅贵显随时异情者其人之贤不肖
为何如哉二月初载携乃郎慇勤视问握手交语倾倒
卷二 第 41a 页 WYG1278-0650c.png
肺肝相别无几讣音顿至噫不弃我于患难如西泉者
几人而又夺之俾孤我于患难之中呜呼痛哉西泉之
正人君子使见用于世必能纠合善类不相背负可以
同心共道克济时艰纵厄于无位使假之以年必能表
励乡邑宽鄙敦薄其挽时俗而跻之三代之上可几也
乃竟突然而逝老天何戕善人之酷如是耶世之生理
已绝宜速死而倖免何限乃滥及正人君子如西泉者
老天何福善祸淫之不公如是耶毋乃西泉命啬适遭
卷二 第 41b 页 WYG1278-0650d.png
或然之数尔耶抑西泉古直不善媚天尔耶凡此数者
皆不可晓狂直粗性甚为不平恨欲飞步太虚亲问老
天死果错谬乞使生还更举宜速死而倖免者代之庶
可为作善作恶者劝且警也呜呼哀哉尚飨
  附
   张宜人祭文(补/刻)
维皇明岁次乙卯十一月朔越九日未亡妻张氏谨采
首阳之薇挽汨罗之水致祭于夫君奉直大夫椒山杨
卷二 第 42a 页 WYG1278-0651a.png
公之灵曰于维我夫两间正气万古豪杰忠心慷慨壮
怀激烈奸回敛手鬼神号泣一言犯威五刑殉节关脑
比心严头嵇血朱槛段笏张齿颜舌夫君不愧含笑永
诀渺渺孤魂常依北阙呜呼哀哉尚飨
 
 
 
 
卷二 第 42b 页 WYG1278-0651b.png
 
 
 
 
 
 
 
 杨忠悯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