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78-061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杨忠悯集卷一
           明 杨继盛 撰
  奏疏
   请罢马市疏
兵部车驾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臣杨继盛谨奏为
乞赐圣断罢开马市以全国威以绝边患事臣以南京
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考满到京升臣今职荷蒙皇上
卷一 第 1b 页 WYG1278-0616d.png
养育简用之恩虽粉骨碎身何以克报况臣官居兵曹
职专马政睹此开马市之误岂敢苟避祸患随众隐默
不言窃惟去年贼寇悖逆天道大肆猖獗犯我城阙杀
我人民掳我妻子焚我庐舍惊我陵寝其辱我中国极
矣臣在南都传闻此报冠发上指肝肠寸裂恨不能身
生两翼飞至都下以剿逆贼以报国雠兹者恭遇皇上
赫然震怒选将练兵尅日兴师声罪致讨以报百万赤
子之雠以雪城下陵辱之耻不惟天下臣民共相庆幸
卷一 第 2a 页 WYG1278-0617a.png
我列祖在天之灵亦相庆幸多矣及臣至都下见俺答
求开马市之书大放肆无状窃意上触圣怒其征讨之
志已决其问罪之师断不可已及廷臣会议题奉钦依
准暂开行臣不觉仰天大呼喟然长叹曰国事乃至此
哉国事乃至此哉夫以汉之武帝唐之太宗不过二霸
主耳犹能威震方外气压突厥以皇上之英武国家之
全盛英雄豪杰勇夫壮士之伏于草茅下位者又不可
胜数其蠢兹贼寇反不能生擒酋长剿绝苗裔而乃为
卷一 第 2b 页 WYG1278-0617b.png
此不得已下策之事哉臣请以开马市之十不可者为
皇上陈之夫开马市者和议之别名也寇素宾服尚不
可言及此去年入寇杀掳如此之惨则神人所共愤不
共戴天之深雠矣今不惟不能声罪复雠而反与之为
此和议之事何以上解列祖之怒下舒百姓之恨乎此
忘天下之大雠一不可也信者人君之大宝虽匹夫匹
妇尚不可少失信义况于天子之尊哉皇上北伐之命
屡下臣民所共知四裔所共喻者也方今各处兵马集
卷一 第 3a 页 WYG1278-0617c.png
矣粮草器械备矣天下日夜引领仰望王师之兴真若
大旱之望云雨也乃翻然而有开马市之议则平日之
所以选将练兵者为何备粮草精器械者为何不有以
孤百姓仰望之心乎此失天下之信义二不可也人君
居中制外统驭四裔以其有国威之重以屈服之也今
以堂堂天朝之尊而下与贼寇为此交易之事是天壤
混淆冠履同器将不取笑于天下后世乎此损国家之
重威三不可也天下豪杰闻贼寇杀戮人民之惨奸掳
卷一 第 3b 页 WYG1278-0617d.png
妇女之辱其愤恨不平之气皆欲与逆贼决一死战虽
深山穷谷之隐逸亦愿出以复天下之雠今马市一开
则举相谓曰朝廷忘赤子之雠厌兵甲之用矣将焉用
我哉将见在林下者不肯出在册籍者将谋去矣异日
欲复召号谁肯兴起此隳豪杰效用之志四不可也自
去岁大变之后天下颇讲武事虽童子儒生亦知习兵
此机既动兵将日强今马市一开则举相谓曰中国外
域已和天下已无事矣将焉用武哉有边镇之责者日
卷一 第 4a 页 WYG1278-0618a.png
弛其封守之防无兵戎之寄者益惰其偷安之气矣废
弛既久一旦有急何以整顿此懈天下修武之心五不
可也宣大人民怀携贰之心久矣一向虽有交寇之事
犹畏王法之严而不敢自肆也今马市一开则彼之交
通者乃王法所不禁将来勾引之祸可胜言乎此开边
方通贼之门六不可也天下人民惮于水旱征役之苦
人人有思乱之心特畏国家之兵威而不敢变动也今
马市一开则彼皆以为天下兵威已弱蠢兹丑贼尚不
卷一 第 4b 页 WYG1278-0618b.png
能服群起为盗又焉能制则将来腹心之变可胜言乎
此起百姓不靖之渐七不可也去岁贼寇深入虽未见
一兵交战然犹以为我军仓卒未备其疑畏之心尚在
也今皇上声罪致讨调兵半年及至于今止为马市之
开则彼得以窥我之虚实矣目中又奚有乎我哉此长
贼寇轻中国之心八不可也贼寇之性诈变无常谋深
计巧反出我之上我将欲以此羁縻乎彼殊不知彼实
以此愚弄乎我或遣重臣载金帛至边等候开市彼违
卷一 第 5a 页 WYG1278-0618c.png
约不来交易未可知也或因交易而即行猖獗撞关而
入未可知也或今日交易而明日入寇未可知也或遣
众入寇而驾言别部落入寇未可知也或以疲马而过
索重价或因市马而过讨重赏或市马之后而别有分
外不堪之求又未可知也是我不能以羁縻乎彼彼反
得以愚弄乎我矣此堕贼寇狡诈之计九不可也贼寇
之产马有穷中国之生财有限大同之马市一开宣府
延绥等处定不可罢以马与银数计之每年市马约数
卷一 第 5b 页 WYG1278-0618d.png
十万匹四五年间须得马数百万匹每年约用银数百
万两四五年间须费银数千万两一旦贼寇之马已尽
中国之财告乏将安处乎永久之计将安在乎此中国
之财贼寇之马两难相继十不可也彼倡为开马市之
议以欺诳皇上者其谬说不过有五有曰外开马市暂
以为羁縻之术内修武备实以为战守之计耳殊不知
马市之开乃所以羁縻乎我非所以羁縻乎彼也贼性
无餍请开马市之后或别有所请许之再有所请又许
卷一 第 6a 页 WYG1278-0619a.png
之请之不已渐至于甚不堪者一不如意彼即违约则
彼之入寇为有名我之不应其所求为失信矣孰谓贼
寇无餍之欲可以市马之小利羁縻之乎如曰欲修武
备以图战守虽不用此羁縻之术亦可矣此其说之谬
一也有曰方今急缺马用正欲买马一开马市则我马
渐多彼马渐少岂不两便然市马非以之耕田驾车也
不过为征讨计耳如交易果可以无事则市马又将安
用乎不益重其寄养之扰乎况贼以马为生彼安肯以
卷一 第 6b 页 WYG1278-0619b.png
自乘之良马而市于我乎不过瘦弱不堪之物不服水
草将不日俱毙而已此其说之谬二也有曰初许市马
暂系乎贼寇之心将来许贡则可为永久之计夫谓之
进贡者岂古之所谓咸宾来王者哉不过我贿彼以重
利苟免目前之不来彼贪我之重利暂许目前之不入
耳况市马我犹得以少偿其费许贡则彼白手来取重
利矣是市马则获小利而无名开贡则虽有名而费大
市马固不可许贡亦岂可哉此其说之谬三也有曰贼
卷一 第 7a 页 WYG1278-0619c.png
虽狡诈最不失信观其声言某时抢某处再不愆期可
验彼既许其市后不来则断保其再不入寇殊不知贼
之种类日繁加之以掳掠人口日增其日用之服食器
用俱仰给于中国市马之利焉足以尽供其所费彼非
尽皆义士孰肯守小信而甘于冻馁以至于死乎纵使
少有羁縻不过暂保一二年无事耳不知二三年之后
将何如处哉此其说之谬四也又有曰佳兵不祥不可
轻用与其劳师动众征讨于千里之外而胜负难必孰
卷一 第 7b 页 WYG1278-0619d.png
若暂开马市休兵息民而急修内治之为上乎噫为此
说者是损国家之兵威养贼寇于日盛坏天下之大事
必自此言始矣若曰佳兵不祥则舜之征苗文之遏莒
汤之伐葛伯高宗之伐鬼方岂尽皆不祥者哉盖春生
秋杀之迭行上天生物之道也恩赏兵刑之并用王者
御世之权也譬如人身四肢俱皆痈疽毒日内攻乃犹
专食膏粱而惮用药石将不至于伤其元气乎此其说
之谬五也夫此十不可五谬之说明白易知则马市之
卷一 第 8a 页 WYG1278-0620a.png
开不利于我中国明矣而于寇贼则甚利焉盖数十年
来寇贼以中国之百姓为佃户秋后则入而收其租虽
已得计犹有往来奔走之苦日夜杀人之劳也去年入
寇莫敢与敌虚实既已觇矣故今请开马市则可以坐
收中国之重利况马多掳自中国者春时草枯则市之
秋后马肥则入而再掳之及至来春又再市之以轮回
之马获青蚨之利是昔日彼犹为出门讨租之人今日
我则为上门纳租之户臣言及此其愤恨可胜言哉夫
卷一 第 8b 页 WYG1278-0620b.png
此事利于寇贼而不利于中国满朝臣工皆知其不可
然有人敢议而行之无一人敢非而止者何哉彼议而
行之者其意以为征讨之事已难收拾贼再入寇皇上
刚明必追究夫谋国者之不忠专征者之不勇误事之
祸何以能免况前日交通已有成效莫若委曲致开马
市犹可二三年苟延日后时事未知如何且暂免目前
之祸暂固目前之宠贼纵背约再为脱避之计未晚也
然不思皇上所以宠任之专礼遇之厚爵位之重锡予
卷一 第 9a 页 WYG1278-0620c.png
之隆者盖欲其主张国是征讨逆贼也岂徒欲开马市
而已哉其所以不敢非而止之者其意以为事权既不
在我时势已至鹘突有欲谢重担于人而无由者吾何
以冒祸担当使有所言而马市罢开弛其防守而贼再
深入则必归咎于止开马市之人加之以误国事之罪
矣孰若隐默不言大家因循之为上乎然贼寇之寇与
不寇不系于马市之开与不开前此未尝有议开马市
而止之者去年贼寇何以深入此时罢开马市贼或入
卷一 第 9b 页 WYG1278-0620d.png
寇亦与去年同耳止开马市之人夫岂误天下之事者
哉臣以孤寒进士初入仕途父母早丧妻子无依非不
知隐默足以自保言事足以取祸也窃惟皇上初时震
怒奋武其气若此之壮命将征讨其志若此之勇则知
今日马市之开乃议者之奸计断非皇上之本心也以
皇上之英武而臣下庸软避事不足以副之心欲持行
而手足痿痹良可深恨此事系国家盛衰之机臣敢预
忧后祸忍心隐默乎伏乞皇上俯察愚臣之罪言回思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78-0621a.png
欲讨之初志念贼寇之志欲难餍非市马小利足以系
属其心祖宗之社稷无疆非二三年苟安无事可以永
保其绪收回成命罢开马市锐意戎兵决志征讨务欲
擒俺答于阙前驱丑类于海外使贼之畏乎我亦犹我
之防乎彼则上而祖宗幸甚下而臣民幸甚谨奏奉圣
旨这事边臣奏来已久又会官集议杨继盛既有所见
何不早言今差官已行却乃肆意渎奏好生阻挠边机
摇惑人心又本内脱一字著锦衣卫拿送镇抚司打著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78-0621b.png
问了来说
   请诛贼臣疏
兵部武选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臣杨继盛谨奏为
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奸险巧佞专权贼
臣以清朝政以绝边患事臣前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
諌阻马市言不及时本内脱字罪应下狱被逆鸾威属
问官将臣手指拶折胫骨夹出必欲置之于死荷蒙皇
上圣恩薄罚降谪不二年间复升今职夫以孤直罪臣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78-0621c.png
不死逆鸾之手已为万幸而又迁转如此之速则自今
已往之年皆皇上再生之身自今已往之官皆皇上钦
赐之职也臣蒙此莫大之恩则凡事有益于国家可以
仰报万一者虽死有所不顾而日夜秪惧思所以舍身
图报之道又未有急于请诛贼臣者也况臣官居兵曹
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于外患凡有害于社稷人民者
均谓之贼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
下之第一大贼乎方今在外之贼惟边境为急在内之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78-0621d.png
贼惟严嵩为最贼寇者边境之盗疮疥之疾也贼嵩者
门庭之寇心腹之害也贼有内外攻宜有先后未有内
贼不去而可以除外贼者故臣请诛贼嵩当在剿绝贼
寇之先且嵩之罪恶贯盈神人共愤徐学诗沈鍊王宗
茂等常劾之矣然止皆言嵩贪污之小而未尝发嵩僭
窃之罪嵩之奸佞又善为抚饰之巧而足以反诬言者
之非皇上之仁恕又冀嵩感容留之恩而图为改邪归
正之道故嵩犹得窃位至今嵩于此时日夜感恩改过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78-0622a.png
可也岂意惧言者之多而益密其弥缝之计因皇上之
留而愈恣其无忌惮之为众恶俱备四端已绝虽离经
畔道取天下后世之唾骂亦有所不顾矣幸赖皇上敬
天之诚格于皇天上天恐奸臣害皇上之治而屡示灾
变以警告去年春雷久不声占云大臣专政然臣莫大
于嵩而专政亦未有过于嵩者去年冬日下有赤色占
云下有叛臣夫曰叛者非谋反之谓也凡心不在君而
背之者皆谓之叛然则背君之臣又孰有过于嵩乎如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78-0622b.png
各处地震与夫日月交食之变其灾皆当应于贼嵩之
身者乃日侍其侧而不觉上天仁爱警告之心亦恐怠
且孤矣不意皇上聪明刚断乃甘受嵩欺人言既不见
信虽上天示警亦不省悟以至于此也臣敢以嵩之专
政叛君之十大罪为皇上陈之我太祖高皇帝亲见宰
相专权之祸遂诏天下罢中书丞相而立五府九卿分
理庶政殿阁之臣惟备顾问视制草不得平章国事故
载诸祖训有曰以后子孙作皇帝时臣下有建言设立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78-0622c.png
丞相者本人凌迟全家处死此其为圣子神孙计至深
远也及嵩为辅臣俨然以丞相自居挟皇上之权侵百
司之事凡府部每事之题覆其初惟先呈稿而后敢行
及今则先面禀而后敢起稿嵩之直房百官奔走如市
府部堂司嵩差人络绎不绝事无大小惟嵩主张一或
少违显祸立见及至失事又谢罪于人虽以前丞相之
专恣未有如斯之甚者是嵩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
之权有丞相之权又无丞相之干系以故各官之升迁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78-0622d.png
未及谢恩先拜谢嵩盖惟知事权出于嵩惟知畏惧奉
承于嵩而已此坏祖宗之成法一大罪也权者人君所
以统驭天下之具不可一日下移臣下亦不可毫发僭
踰皇上令嵩票本盖任人图政之诚心也岂意嵩一有
票本之任遂窃威福之权且如皇上用一人嵩即差人
先报曰我票本荐之也及皇上黜一人嵩又扬言于众
曰此人不亲附于我故票本罢之皇上宥一人嵩即差
人先报曰我票本救之也及皇上罚一人嵩又扬言于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78-0623a.png
众曰此人得罪于我故票本报之凡少有得罪于嵩者
虽小心躲避嵩亦寻别本带出旨意报复陷害是嵩窃
皇上之恩以市己之惠假皇上之罚以彰己之威所以
群臣感嵩之惠甚于感皇上之恩畏嵩之威甚于畏皇
上之罚也用舍赏罚之权既归于嵩大小臣工又尽
附于嵩嵩之心胆将不日大且肆乎臣不意皇上之明
断乃假权于贼手如此也此窃皇上之大权二大罪也
善则称君过则归已人臣事君之忠也书曰尔有嘉谟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78-0623b.png
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
我后之德盖人臣以己之善而归之于君使天下皆称
颂君之德不敢彰己之能以与君争功也嵩于皇上行
政之善每事必令子世蕃传于人曰皇上初无此意此
事是我议而成之盖惟恐天下之人不知事权之出于
己也及今则将圣谕及嵩所进揭帖刻板刊行为书十
册名曰嘉靖疏议使天下后世皆谓皇上以前所行之
善尽出彼之拨置主张皇上若一无所能者人臣善则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78-0623c.png
称君之忠果若此乎此掩皇上之治功三大罪也皇上
令嵩票本盖君逸臣劳之意嵩乃令子世蕃代票恣父
逸子劳之为世蕃却又约诸乾儿子赵文华等群会票
拟结成奸党乱政滋弊一票屡更数手机密岂不漏泄
所以旨意未下满朝纷然已先知之及圣旨既下则与
前所讲若合符契臣初见嵩时适原任职方司郎中江
冕禀事于嵩曰昨御史蔡朴参守备许实等失事本部
覆本已具揭帖与东楼闻东楼已票送入未知如何东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78-0623d.png
楼者世蕃之别号也嵩云小儿已票罚俸内分两等甚
有分晓皇上定是依拟臣初甚疑及后旨下果如嵩言
即臣所亲见一事则其馀可知矣又前经历沈鍊劾嵩
皇上将本下大学士李本票拟本又熟软庸鄙奔走嵩
门下为嵩心腹感嵩之恩又畏嵩之威怆惶落魄莫知
所措差人问世蕃如何票世蕃乃同赵文华拟票停当
赵文华袖入递与李本李本抄票封进此人所共知也
即劾嵩之本世蕃犹得票拟则其馀又可知矣是嵩既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78-0624a.png
以臣而窃君之权又以子而并己之权百官孰敢不服
天下孰敢不畏故今京师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谣又曰
此时父子两阁老他日一家尽狱囚盖深恨嵩父子并
专权柄故耳此纵奸子之僭窃四大罪也边事之废坏
皆原于功罪赏罚之不明嵩为辅臣宜明功罪以励人
心可也乃为垄断之计先自贪冒军功将欲令孙冒功
于两广故先布置伊表侄欧阳必进为两广总督亲家
平江伯陈圭为两广总兵乡亲御史黄如桂为广东巡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78-0624b.png
按朋奸比党朦胧凑合先将长孙严效忠冒两广奏捷
功升所镇抚又冒琼州一人自斩七首级功造册缴部
效忠告病乃令次孙严鹄袭替鹄又告并前效忠七首
级功加升锦衣卫千户今任职管事有武选司昃字十
九号堂稿可查夫效忠与鹄皆世蕃子也随任豢养未
闻一日离家至军门乳臭孩童亦岂能一人自斩七首
级而假报军功冒滥锦衣卫官爵以故欧阳必进得升
工部尚书陈圭告病回京得掌后府印信黄如桂得骤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78-0624c.png
升太仆寺少卿是嵩既窃皇上爵赏之权以官其子孙
又以子孙之故升迁其私党此俑既作仿效成风蒋应
奎等令子冒功打死发遣皆嵩有以倡之也夫均一冒
功也在蒋应奎等贪冒科道则劾之在嵩贪冒人所共
知科道乃不敢劾嵩积威足以钳天下之口可知矣此
冒朝廷之军功五大罪也逆贼仇鸾总兵甘肃为事革
任嘉靖二十九年张达等阵亡正贼寇窃伺之时使嵩
少有为国家之心选一贤将贼寇闻知岂敢轻犯京师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78-0624d.png
世蕃乃受鸾银三千两威逼兵部荐为大将及鸾冒哈
舟儿军功世蕃亦得以此升官荫子嵩父子彼时尝自
誇以为有荐鸾之功矣及鸾权日盛出嵩之上反欺侮
于嵩故嵩尝自叹以为引虎遗患后又知皇上有疑鸾
之心恐其败露连累始不相合互相诽谤以泯初党之
迹以眩皇上之明然不知始而逆鸾之所以敢肆者恃
有嵩在终而嵩与逆鸾之所以相反者知皇上有疑鸾
之心故耳是勾贼背逆者鸾也而受贿引用鸾者则嵩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78-0625a.png
与世蕃也使非嵩与世蕃则鸾安得起用虽有逆谋亦
安得施乎进贤受上赏进不肖受显戮嵩之罪恶又出
鸾之上矣此引背逆之奸臣六大罪也嘉靖二十九年
贼寇犯京深入失律归路已绝我军奋勇正好与之血
战一大机会也兵部尚书丁汝夔问计于嵩嵩宜力主
剿战以伸中国之威以纾皇上之忧可也乃曰京师与
边上不同边上战败犹可掩饰此处战败皇上必知莫
若按兵不动任贼抢足便自退回以故汝夔传令不战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78-0625b.png
及皇上拿问汝夔求救于嵩嵩又曰虽是拿问我具揭
帖维持可保无事盖恐汝夔招出真情故将此言啜哄
以安其心汝夔亦恃嵩平日有回天手段故安心不辩
及汝夔临刑始知为嵩所误乃大呼曰严嵩误我矣此
人所共知也是汝夔不出战之故天下皆知为嵩主张
特皇上不知之耳此误国家之军机七大罪也黜陟者
人君之大权非臣下可得专且私也刑部郎中徐学诗
以论劾嵩与世蕃革任为民矣嵩乃于嘉靖三十年考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78-0625c.png
察京官之时恐吓吏部将学诗兄中书舍人徐应丰罢
黜荷蒙圣明洞察其奸将应丰留用夫应丰乃皇上供
事内廷之臣嵩犹敢肆其报复之私则在内之臣遭其
毒手者又何可胜数耶户科都给事中厉汝进以论劾
嵩与世蕃降为典史矣嵩于嘉靖二十九年考察外官
之时逼吓吏部将汝进罢黜夫汝进言官也纵言不当
皇上既降其官矣其为典史则无过可指也嵩乃以私
怨罢黜之则在外之臣被其中伤陷害者又何可胜数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78-0625d.png
耶夫嵩为小人故善人君子多与之相反嵩不惟罢其
官又且加之罪不惟罚及一身又且延及子弟以故善
类为之一空此时计数正人君子能几人哉是黜陟之
权皇上持之以激励天下之人心贼嵩窃之以中伤天
下之善类此专黜陟之大柄八大罪也嵩既专权则府
部之权皆挠于嵩而吏兵二部大利所在尤其所专主
者于文武官之迁升不论人之贤否惟论银之多寡各
官之任亦通不以报效皇上为心惟日以纳贿贼嵩为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78-0626a.png
事将官既纳贿于嵩不得不剥削乎军士所以军士多
至失所而边方为甚有司既纳贿于嵩不得不滥取于
百姓所以百姓多至流离而北方之民为甚一人专权
天下受害怨恨满道含冤无伸人人思乱皆欲食嵩之
肉皇上虽屡加抚恤之恩岂足以当嵩残虐之害若非
皇上德泽之深祖宗立法之善天下之激变也久矣军
民之心既怨恨思乱如是臣恐天下之患不在徼外而
在域中此失天下之人心九大罪也风俗之隆替系天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78-0626b.png
下之治乱我朝风俗淳厚近古自逆瑾用事始为少变
皇上即位以来躬行古道故风俗还古及嵩为辅臣谄
谀以欺乎上贪污以率其下通贿慇勤者虽贪如盗蹠
而亦荐用奔竞疏拙者虽廉如夷齐而亦罢黜一人贪
戾天下成风守法度者以为固滞巧弥缝者以为有才
励廉介者以为矫激善奔走者以为练事卑污成套牢
不可破虽英雄豪杰亦入套中从古风俗之坏未有甚
于此时者究其本源嵩先好利此天下所以皆尚乎贪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78-0626c.png
嵩先好谀此天下所以皆尚乎谄源之不洁流何以清
风俗不正而欲望天下之治得乎此坏天下之风俗十
大罪也嵩有十大罪昭人耳目以皇上之聪明固若不
知者何哉盖因皇上待臣下之心出于至诚贼嵩事皇
上之奸入于至神以至神之奸而欺至诚之心无怪其
堕于术中而不觉也臣再以嵩之五奸言之知皇上之
意向者莫过于左右侍从之臣嵩欲托之以伺察圣意
故先用宝贿结交情熟于皇上宫中一言一动一起一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78-0626d.png
居虽嬉笑欷戏之声游观宴乐之为无不报嵩知之每
报必酬以重赏凡圣意所爱憎举错嵩皆预知故得以
遂逢迎之巧以悦皇上之心皇上见嵩之所言所为尽
合圣意盖先有人以通之也是皇上之左右皆贼嵩之
间谍此其奸一也通政司纳言之官嵩欲阻塞天下之
言路故令乾儿子赵文华为通政司凡章奏到文华必
将副本送嵩与世蕃先看三四日后方才进呈本内情
节嵩皆预知事少有干于嵩者即先有术以为之弥缝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78-0627a.png
闻御史王宗茂劾嵩之本文华停留五日方上故嵩得
以展转摭饰其故是皇上之纳言乃贼嵩之拦路犬此
其奸二也嵩既内外弥缝周密所畏者厂卫衙门缉访
之也嵩则令子世蕃将厂卫官笼络强迫结为儿女亲
家夫既与之亲虽有忠直之士孰无亲戚之情于贼嵩
之奸恶又岂忍缉访发露不然嵩籍江西去京四千馀
里乃结亲于此势属不便欲何为哉不过假婚姻之好
以遂其掩饰之计耳皇上试问嵩之诸孙所娶者谁氏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78-0627b.png
之女便可见矣是皇上之爪牙乃贼嵩之瓜葛此其奸
三也厂卫既为之亲所畏者科道言之也嵩恐其奏劾
故于科道之初选非出自门下者不得与中书行人之
选知县推官非通贿门下者不得与行取之列考选之
时又择熟软圆融出自门下者方补科道苟少有忠鲠
节义之气者必置之部属南京使知其罪而不得言言
之而亦不真既选之后或入拜则留其饮酒或出差则
为之饯赆或心有所爱憎则唆之举劾为嵩使令至五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78-0627c.png
六年无所建白便升京堂方面夫既受嵩之恩又附嵩
且有效验孰肯言彼之过乎其虽有一二感皇上之恩
而欲言者又畏同类泄露孤立而不敢言而嵩门下之
人每张大嵩之声势阴阻其敢谏之气以故科道诸臣
宁忍于负皇上而不敢忤于权臣也是皇上之耳目皆
贼嵩之奴仆此其奸四也科道虽笼络停当而部官有
如徐学诗之类者亦可惧也嵩又令子世蕃将各部官
之有才望者俱网罗门下或援之乡里或托之亲识或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78-0627d.png
结为兄弟或招为门客凡部中有事欲行者先报世蕃
知故嵩得预为之摆布各官少有怨望者亦先报世蕃
知故嵩得早为之斥逐连络蟠结深根固蒂合为一党
互相倚附各部堂司大半皆嵩心腹之人皇上自思左
右心腹之人果为谁乎此真可为流涕者也是皇上之
臣工多贼嵩之心腹此其奸五也夫嵩之十罪赖此五
奸以弥缝之识破嵩之五奸则其十罪立见噫嵩握重
权诸臣顺从固不足怪而大学士徐阶负天下之重望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78-0628a.png
荷皇上之知遇宜深抵力排为天下除贼可也乃畏嵩
之巧足以肆其谤惧嵩之毒足以害其身宁郁怏终日
凡事惟听命于嵩不敢持正少抗是虽为嵩积威所劫
然于皇上亦不可谓之不负也阶为次辅畏嵩之威亦
不足怪以皇上聪明刚断虽逆鸾隐恶无不悉知乃一
向含容于嵩之显恶固若不能知亦若不能去盖不过
欲全大臣之体面姑优容之以待彼之自坏耳然不知
国之有嵩犹苗之有莠城之有虎一日在位则为一日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78-0628b.png
之害皇上何不忍割爱一贼臣顾忍百万苍生之涂炭
乎况尔来疑皇上之见猜己有异离之心志如再赐优
容姑待之恩恐致已前宰相之祸天下臣民皆知其
万万不可也臣前谏阻马市谪官边方往返一万五千
馀里道途艰苦妻子流离宗族贱恶家业零落幸复今
职方才一月臣虽至愚非不知与时浮沉可图报于他
日而履危冒险攻难去之臣徒言取祸难成侥倖万一
之功哉顾皇上既以再生之恩赐臣臣安忍不舍再生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78-0628c.png
之身以报皇上况臣狂直之性生于天而不可变忠义
之心痒于中而不可忍每恨坏天下之事者惟逆鸾与
嵩鸾已殛死独嵩尚在嵩之奸恶又倍于鸾将来为祸
更甚使舍此不言再无可以报皇上者臣如不言又再
有谁人敢言乎伏望皇上听臣之言察嵩之奸群臣于
嵩畏威怀恩固不必问也皇上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
恶或询诸阁臣谕以勿畏嵩威如果的实重则置以专
权重罪以正国法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则内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78-0628d.png
贼既去朝政可清矣将见贼寇前既闻逆鸾之死今又
闻贼嵩之诛必畏皇上之圣断知中国之有人将不战
而夺其气闻风而丧其胆况贼臣既去豪杰必出功赏
既明军威自振如或再寇用间设伏决一死战虽系谙
达之颈枭济囊之头臣敢许其特易易耳外贼何忧其
不除贼患何忧其不绝乎内贼既去外贼既除其致天
下之太平何有故臣欲舍死图报而必以讨贼臣为急
也然除外贼者臣等之责而去内贼者则皇上之事臣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78-0629a.png
感皇上知遇之厚不忍负荷皇上再生之恩不能忘感
激无地故不避万死为此具本亲赍谨奏奉圣旨这厮
因谪官怀怨摭拾浮言恣肆渎奏本内引二王为词是
何主意著锦衣卫拿送镇抚司好生打著究问明白来

  附
   张宜人请代夫死疏
刑部见监杨继盛妻张氏谨奏为吁天乞恩愿代夫死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78-0629b.png
事臣夫原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因先任本部车驾谏
阻马市预伐仇鸾逆谋圣恩仅从薄谪旋因鸾败首赐
湔洗一岁四迁历抵前职臣夫拜命之后衔恩感泣思
图报效或中夜起立或对食忘餐臣所亲见不意误闻
市井之谈尚狃书生之习遂发狂论委的一时昏昧复
荷皇上天高地厚之恩不即加诛俾从吏议臣夫自杖
后入狱死而复苏者数次剜去臀肉两片断落腿筋二
条脓血流约五六十碗浑身衣服尽皆沾污日夜笼匣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78-0629c.png
备极苦楚又年荒家贫常不能给止臣纺绩织履供给
饷食已经三年该部两次奏请俱蒙特允监候是臣夫
再蹈于死而皇上累置之生臣之感佩惟有焚香祷祝
万寿无疆而已但闻今岁多官会议适与张经一同奏
请题奉钦依依律处决臣夫虽复捐脰市曹亦将瞑目
地下臣仰惟皇上方颐养冲和保合元气昆虫草木皆
欲得所岂惜一回宸顾下垂覆盆倘蒙鉴臣蝼蚁之私
少从末减不胜大幸若以罪重不赦愿即将臣斩首都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78-0629d.png
市以代臣夫之死夫虽远禦魑魅亲执戈矛必能为疆
场效命之鬼以报皇上臣于九泉稍有知识亦复衔结
无既矣臣无任激切祈恳惶悚待命之至(奏入为嵩所/抑不得达遂)
(被/害)
 
 
 
 杨忠悯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