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588-08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八
陜西巡抚(臣/)毕沅撰
地理
兴安州释名续文献通考明初沿旧名为金州万历间
改兴安因徙置锡名也沿革一统志治在省城南六百
八十里禹贡梁州之域战国属楚秦为汉中郡地汉置
西城县属焉后汉分置西城郡魏改曰魏兴郡属荆州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八
陜西巡抚(臣/)毕沅撰
地理
兴安州释名续文献通考明初沿旧名为金州万历间
改兴安因徙置锡名也沿革一统志治在省城南六百
八十里禹贡梁州之域战国属楚秦为汉中郡地汉置
西城县属焉后汉分置西城郡魏改曰魏兴郡属荆州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588-0829b.png
晋改属梁州梁天监中于郡置梁州亦曰北梁州寻改
南梁州西魏改东梁州又改金州隋复为西城郡唐改郡
为金州天宝初改曰安康郡至德初又改为汉南郡乾
元初复曰金州属山南东道五代初属蜀后属晋宋曰
金州安康郡属京西南路建炎后属利州路元仍为金
州以州治西城县省入属兴元路明初属汉中府万历
十一年改曰兴安州二十三年直𨽻陜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领县六曰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汉阴
南梁州西魏改东梁州又改金州隋复为西城郡唐改郡
为金州天宝初改曰安康郡至德初又改为汉南郡乾
元初复曰金州属山南东道五代初属蜀后属晋宋曰
金州安康郡属京西南路建炎后属利州路元仍为金
州以州治西城县省入属兴元路明初属汉中府万历
十一年改曰兴安州二十三年直𨽻陜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领县六曰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汉阴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588-0829c.png
州城旧城周六里有奇北临汉江明洪武四年筑万历
十一年圮于水十二年复筑新城于南原移州治之
本朝顺治初新城圮复移旧城康熙四十五年复圯明
年改筑新城于赵台山下在旧城南三里周七百三十
三丈门四
平利县释名旧唐书梁于平利川置吉阳县武德初改
曰平利以川名也沿革一统志在州南少东九十里汉
西城县地晋置上廉县属上庸郡刘宋永初后废萧齐
十一年圮于水十二年复筑新城于南原移州治之
本朝顺治初新城圮复移旧城康熙四十五年复圯明
年改筑新城于赵台山下在旧城南三里周七百三十
三丈门四
平利县释名旧唐书梁于平利川置吉阳县武德初改
曰平利以川名也沿革一统志在州南少东九十里汉
西城县地晋置上廉县属上庸郡刘宋永初后废萧齐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588-0829d.png
复置梁改曰吉阳西魏改曰吉安隋废唐武德元年置
平利县属金州宋熙宁中省入西城元祐中复置元省
明初复置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旧在白土关明洪武五年始徙今治
东西阻水南北倚山隆庆元年改筑悉甃以石周四里
有奇门四
洵阳县释名太平寰宇记汉旧城以在洵水之阳而名
沿革一统志在州东一百二十里战国楚洵阳邑汉置
平利县属金州宋熙宁中省入西城元祐中复置元省
明初复置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旧在白土关明洪武五年始徙今治
东西阻水南北倚山隆庆元年改筑悉甃以石周四里
有奇门四
洵阳县释名太平寰宇记汉旧城以在洵水之阳而名
沿革一统志在州东一百二十里战国楚洵阳邑汉置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588-0830a.png
旬阳县属汉中郡后汉省晋复置曰郇阳属魏兴郡刘
宋复曰旬阳齐因之西魏又曰洵阳隋属西城郡唐武德
初于县置洵州七年州废县属金州宋因之元省明初
复置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因山为之城阻水为之池周三里有
奇门三
白河县释名通志明成化中置白河堡以白石河为名
寻改为县沿革一统志在州东四百里春秋时钖穴地
宋复曰旬阳齐因之西魏又曰洵阳隋属西城郡唐武德
初于县置洵州七年州废县属金州宋因之元省明初
复置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因山为之城阻水为之池周三里有
奇门三
白河县释名通志明成化中置白河堡以白石河为名
寻改为县沿革一统志在州东四百里春秋时钖穴地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588-0830b.png
汉置锡县属汉中郡(谨按汉书地理志汉中地有锡县/应劭音阳师古曰即春秋所谓锡)
(穴/也)魏属魏兴郡晋因之刘宋侨置南上洛郡西魏改为
丰利郡又置丰利县后周郡废隋属西城郡唐武德初
属上州贞观间属均州宋省入郧乡县明初为洵阳地
成化十一年析置白河县属湖广郧阳府寻改属金州
后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旧城明成化十二年筑周三里有奇
明末毁
(穴/也)魏属魏兴郡晋因之刘宋侨置南上洛郡西魏改为
丰利郡又置丰利县后周郡废隋属西城郡唐武德初
属上州贞观间属均州宋省入郧乡县明初为洵阳地
成化十一年析置白河县属湖广郧阳府寻改属金州
后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旧城明成化十二年筑周三里有奇
明末毁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588-0830c.png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改周半里许门三
紫阳县释名通志县南紫阳滩旁有洞紫阳真人所居
县名本此沿革一统志在州西南二百二十里汉西城
县地刘宋置广城县属魏兴郡齐因之后魏为宁都县
地隋为安康县地唐初复为宁都县地后为汉阴县地
明正德七年立紫阳堡八年升为县属金州万历中属
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旧城明嘉靖三十五年筑后毁
紫阳县释名通志县南紫阳滩旁有洞紫阳真人所居
县名本此沿革一统志在州西南二百二十里汉西城
县地刘宋置广城县属魏兴郡齐因之后魏为宁都县
地隋为安康县地唐初复为宁都县地后为汉阴县地
明正德七年立紫阳堡八年升为县属金州万历中属
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旧城明嘉靖三十五年筑后毁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588-0830d.png
本朝顺治七年就南隅改筑周五百十步门三
石泉县释名太平寰宇记以县北石泉为名沿革一统
志在州西北二百七十里汉安阳县地晋永和中置晋
昌郡领长乐等县刘宋末郡省县属魏兴郡萧齐复置
晋昌郡西魏改郡曰魏昌县曰永乐寻又改县曰石泉
后周郡废县属金州隋属西城郡唐大历间省入汉阴
县永贞元年复置仍属金州宋因之元省明初复置属
金州嘉靖三十九年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属兴安州
石泉县释名太平寰宇记以县北石泉为名沿革一统
志在州西北二百七十里汉安阳县地晋永和中置晋
昌郡领长乐等县刘宋末郡省县属魏兴郡萧齐复置
晋昌郡西魏改郡曰魏昌县曰永乐寻又改县曰石泉
后周郡废县属金州隋属西城郡唐大历间省入汉阴
县永贞元年复置仍属金州宋因之元省明初复置属
金州嘉靖三十九年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属兴安州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588-0831a.png
本朝因之 县城倚山阻水明正德四年筑周三里门
四
汉阴县释名通志旧治汉江南绍兴初徙治新店按水
南曰阴初治汉南故名汉阴后徙汉北而仍名汉阴者
袭旧名而误也沿革一统志在州西少北一百八十里
本汉安阳县地魏属魏兴郡晋更名安康县宋末置安
康郡萧齐因之后魏又于郡置东梁州西魏改曰直州
寻改县曰宁都隋州郡并废改宁都县曰安康属西城
四
汉阴县释名通志旧治汉江南绍兴初徙治新店按水
南曰阴初治汉南故名汉阴后徙汉北而仍名汉阴者
袭旧名而误也沿革一统志在州西少北一百八十里
本汉安阳县地魏属魏兴郡晋更名安康县宋末置安
康郡萧齐因之后魏又于郡置东梁州西魏改曰直州
寻改县曰宁都隋州郡并废改宁都县曰安康属西城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588-0831b.png
郡唐初于县置西安州又改为直州后废以县属金
州至德二载改曰汉阴宋因之元省明初复置属金
州嘉靖三十九年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明成化初筑正德间甃以砖周四里
门三
名山
兴安州牛头山在州北九十里通志即牛山唐书地理
志西城县有牛山(谨按西城故/城在州西北)州志绵亘百馀里高入
州至德二载改曰汉阴宋因之元省明初复置属金
州嘉靖三十九年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属兴安州
本朝因之 县城明成化初筑正德间甃以砖周四里
门三
名山
兴安州牛头山在州北九十里通志即牛山唐书地理
志西城县有牛山(谨按西城故/城在州西北)州志绵亘百馀里高入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588-0831c.png
云汉有金牛洞又其巅有五硌山峰峦错互又有蜡烛
山青翠插天以形似名
三教山在兴安州北百二十里通志山甚高有二龙湫
相传为南岳禅师道场二龙得度报以甘泉傍有乔松
二龙所游戏绕三匝而上旧痕宛然岁旱祷雨于此
王莽山在兴安州北三百里通志莽尝遣兵戍守于此
傅家河水出焉山傍有树高数仞其阴四蔽而空其中
名重阳树山西为燕子岭接镇安界岭东为二郎山四
山青翠插天以形似名
三教山在兴安州北百二十里通志山甚高有二龙湫
相传为南岳禅师道场二龙得度报以甘泉傍有乔松
二龙所游戏绕三匝而上旧痕宛然岁旱祷雨于此
王莽山在兴安州北三百里通志莽尝遣兵戍守于此
傅家河水出焉山傍有树高数仞其阴四蔽而空其中
名重阳树山西为燕子岭接镇安界岭东为二郎山四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588-0831d.png
面险峻其顶平坦可屯数千人泉流皆瀑布林木蓊翳
人迹罕至过此则为镇安之下茅坪矣
心山在兴安州西北五里通志相近有梅花山首枕汉
江是为姚墟汉阳厥守汉中弃官修仙于此
鲤鱼山在兴安州西四十里通志山下有泉旧时泉内
有二鲤鱼祷雨多应今涸舆地纪胜与汉阴凤凰山相
连以凤凰为头鲤鱼为尾共一百二十里
凤凰山在兴安州西七十里雍胜略悬耸万仞冠绝群
人迹罕至过此则为镇安之下茅坪矣
心山在兴安州西北五里通志相近有梅花山首枕汉
江是为姚墟汉阳厥守汉中弃官修仙于此
鲤鱼山在兴安州西四十里通志山下有泉旧时泉内
有二鲤鱼祷雨多应今涸舆地纪胜与汉阴凤凰山相
连以凤凰为头鲤鱼为尾共一百二十里
凤凰山在兴安州西七十里雍胜略悬耸万仞冠绝群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588-0832a.png
山州志山西阻池河北阻越河东南阻汉亘二百五十
里跨兴汉石紫四郡县地又天马山在州西九十里亦
凤凰山之支也越河经其下相近有越岭与天马山对
峙接汉阴界又小垭子在州西北二十里两山壁立中
通一路如线西城山在兴安州西南五里州志古县治
建其下今有三石塔存相近有药王山以祠祀孙真人
而名(谨按太平寰宇记西城故城在/汉江北西城山东与州志不合)
魏山在兴安州西南九里通志心山二里至魏山三面
里跨兴汉石紫四郡县地又天马山在州西九十里亦
凤凰山之支也越河经其下相近有越岭与天马山对
峙接汉阴界又小垭子在州西北二十里两山壁立中
通一路如线西城山在兴安州西南五里州志古县治
建其下今有三石塔存相近有药王山以祠祀孙真人
而名(谨按太平寰宇记西城故城在/汉江北西城山东与州志不合)
魏山在兴安州西南九里通志心山二里至魏山三面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588-0832b.png
险绝惟北小径可扪葛而升晋吉挹督护梁州秦韦钟
来寇挹婴山固守二年不下
赵台山在兴安州南二里元和郡县志梁时汉水泛溢
人皆走避此山通志州南三里曰欢喜岭山色皆赭有
巨冢俗传尧第九子冢昔有牧儿陷入见殿廷俨然皆
上古时物以土封之遂失其处
文笔山在兴安州南七里相近有香溪洞通志自魏山
又三里度香溪沟入崇山中有石洞相传吕岩郭尚灶
来寇挹婴山固守二年不下
赵台山在兴安州南二里元和郡县志梁时汉水泛溢
人皆走避此山通志州南三里曰欢喜岭山色皆赭有
巨冢俗传尧第九子冢昔有牧儿陷入见殿廷俨然皆
上古时物以土封之遂失其处
文笔山在兴安州南七里相近有香溪洞通志自魏山
又三里度香溪沟入崇山中有石洞相传吕岩郭尚灶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588-0832c.png
传道兹洞洞前有石棋枰及子人不敢取州志出郭循
溪而南度仙关折而南为纯阳洞又南为八仙洞又西
为三茅洞亦名凌霄洞与纯阳洞隔溪相望桥上有玉
皇阁相传即吕郭栖息处又相近有龙门谷谷内有龙
门洞洞有三泉旱祷辄应
白云山在兴安州东北五里通志白云泉出焉一名卓
锡泉相传为南岳怀让禅师卓锡得泉处(已上/兴安)
女娲山在平利县东三十里通志灌溪源出于此县志
溪而南度仙关折而南为纯阳洞又南为八仙洞又西
为三茅洞亦名凌霄洞与纯阳洞隔溪相望桥上有玉
皇阁相传即吕郭栖息处又相近有龙门谷谷内有龙
门洞洞有三泉旱祷辄应
白云山在兴安州东北五里通志白云泉出焉一名卓
锡泉相传为南岳怀让禅师卓锡得泉处(已上/兴安)
女娲山在平利县东三十里通志灌溪源出于此县志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588-0832d.png
冈峦起伏蜿蜒四十馀里晋桓温伐秦其将司马勋为
苻雄所败退屯女娲堡即此
嶓冢山在平利县西四十里通志相近有风洞深不可
测四时有风从穴中出(谨按此非宁/羌之嶓冢)
药妇山在平利县东南百里周地图记昔有夫妇携子
入山其父堕崖妻子捣药救之寻化为三石人山顶药
血尚存
八里冈在平利县东九十里通志一名万粟冈东西凡
苻雄所败退屯女娲堡即此
嶓冢山在平利县西四十里通志相近有风洞深不可
测四时有风从穴中出(谨按此非宁/羌之嶓冢)
药妇山在平利县东南百里周地图记昔有夫妇携子
入山其父堕崖妻子捣药救之寻化为三石人山顶药
血尚存
八里冈在平利县东九十里通志一名万粟冈东西凡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588-0833a.png
八里其地山环若城水绕如带明嘉靖初县被水议徙
治于此居民重迁事遂寝(巳上/平利)
黄㭔岭在洵阳县西三里通志上通黑山岭为一邑主
山(谨按㭔落图切/黄㭔木名可染)
骆驼山在洵阳县西百二十步通志东枕县治西接群
山以形似名
临崖山在洵阳县东一里通志峰峦环拥南枕汉江北
控鹘岭又有观音洞在县治北祈祷有应
治于此居民重迁事遂寝(巳上/平利)
黄㭔岭在洵阳县西三里通志上通黑山岭为一邑主
山(谨按㭔落图切/黄㭔木名可染)
骆驼山在洵阳县西百二十步通志东枕县治西接群
山以形似名
临崖山在洵阳县东一里通志峰峦环拥南枕汉江北
控鹘岭又有观音洞在县治北祈祷有应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588-0833b.png
羊山在洵阳县北四十里通志即终南之支也连络千
里相传为福地修仙之所绝顶西接商镇南瞰汉江人
迹罕到有一铁釜可容水数石古松一株大数十围世
传张良辟谷于此观址尚存山下有仙花洞在县北八
十里洞极宏敞上有花藻如雕刻下有泉寒冽异常
留停山在洵阳县南二里太平寰宇记行人爱其秀拔
多留停纵览因名
女华山在洵阳县南百二十里县志山极高峻林木蓊
里相传为福地修仙之所绝顶西接商镇南瞰汉江人
迹罕到有一铁釜可容水数石古松一株大数十围世
传张良辟谷于此观址尚存山下有仙花洞在县北八
十里洞极宏敞上有花藻如雕刻下有泉寒冽异常
留停山在洵阳县南二里太平寰宇记行人爱其秀拔
多留停纵览因名
女华山在洵阳县南百二十里县志山极高峻林木蓊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588-0833c.png
翳山腰有洞入洞口二里许皆沙河洞中云出必雨人
以为候
紫荆山在洵阳县东南五十里通志有洞深可五六里
号仙洞山后有石池池傍有石莲花
神仙洞在洵阳县东七十里名山记内有生成石莲花
十九朵石狮子一洞门镌紫盖神仙洞天六大字县志
洞门高一丈七尺深不可测有古碑剥落乡民祈雨辄
应又黑龙洞在县东百里旱祷亦多应
以为候
紫荆山在洵阳县东南五十里通志有洞深可五六里
号仙洞山后有石池池傍有石莲花
神仙洞在洵阳县东七十里名山记内有生成石莲花
十九朵石狮子一洞门镌紫盖神仙洞天六大字县志
洞门高一丈七尺深不可测有古碑剥落乡民祈雨辄
应又黑龙洞在县东百里旱祷亦多应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588-0833d.png
当门山在洵阳县东百七十里舆地纪胜两峰相对望
之如门(巳上/洵阳)
凤岭在白河县西北雍胜略形如凤翥故名县志一名
绣屏山山顶旧有天池山腰即县城东向层叠而下直
抵东门又下里许有清风涧其在北门外者为北冈又
里许为金家坪
印台山在白河县南一里通志层峦方正形如印台
故名一名南台山
之如门(巳上/洵阳)
凤岭在白河县西北雍胜略形如凤翥故名县志一名
绣屏山山顶旧有天池山腰即县城东向层叠而下直
抵东门又下里许有清风涧其在北门外者为北冈又
里许为金家坪
印台山在白河县南一里通志层峦方正形如印台
故名一名南台山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588-0834a.png
白崖在白河县西南三十里县志石磴盘纡望如积雪
南竹山在白河县西南百二十里接湖广竹山界大白
石水出此又县东南百三十里有申公岭小白石水出焉
龙冈山在白河县南二里通志山势起伏如龙唐书地
理志丰利县有伏龙山(谨按丰利故/城在县南)元丰九域志郧乡
县有伏龙山(谨按宋省县入郧乡疑龙冈/山即伏龙山也 已上白河)
神峰山在紫阳县治北通志数峰壁立如屏县治枕其
麓上常有云气
南竹山在白河县西南百二十里接湖广竹山界大白
石水出此又县东南百三十里有申公岭小白石水出焉
龙冈山在白河县南二里通志山势起伏如龙唐书地
理志丰利县有伏龙山(谨按丰利故/城在县南)元丰九域志郧乡
县有伏龙山(谨按宋省县入郧乡疑龙冈/山即伏龙山也 已上白河)
神峰山在紫阳县治北通志数峰壁立如屏县治枕其
麓上常有云气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588-0834b.png
滴水崖在紫阳县北十里通志怪石嶙峋崖上有洞洞有
石龙吐水又有太白池深不可测祷雨辄应
凤凰山在紫阳县北七十里接汉阴界县志叠耸十二
层如凤凰翔舞上多仙迹(又见/汉阴)
鸡鸣坡在紫阳县西南六十里雍胜略坡甚高相传汉
高祖微行至此闻鸡鸣遂止
观音碥在紫阳县西南百二十五里县志悬崖高覆有
天成石龙俯首滴泉下有石瓶盛注不竭不溢洞中可
石龙吐水又有太白池深不可测祷雨辄应
凤凰山在紫阳县北七十里接汉阴界县志叠耸十二
层如凤凰翔舞上多仙迹(又见/汉阴)
鸡鸣坡在紫阳县西南六十里雍胜略坡甚高相传汉
高祖微行至此闻鸡鸣遂止
观音碥在紫阳县西南百二十五里县志悬崖高覆有
天成石龙俯首滴泉下有石瓶盛注不竭不溢洞中可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588-0834c.png
容数十人
玉屏山在紫阳县南三里通志相近有瓮山下有紫阳
洞雍胜略洞在紫阳滩之崖洞有三谷深丈许宋紫阳
真人张平叔修炼之所
白崖洞在紫阳县南四十五里县志沿汝河三十里悬
崖峭壁竹朩丛茂上下二洞距五丈许洞中垂石乳滴
水下有石笋承之形若雌雄相顾四傍石纹如鳞次相
传为宋时仙隐处
玉屏山在紫阳县南三里通志相近有瓮山下有紫阳
洞雍胜略洞在紫阳滩之崖洞有三谷深丈许宋紫阳
真人张平叔修炼之所
白崖洞在紫阳县南四十五里县志沿汝河三十里悬
崖峭壁竹朩丛茂上下二洞距五丈许洞中垂石乳滴
水下有石笋承之形若雌雄相顾四傍石纹如鳞次相
传为宋时仙隐处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588-0834d.png
望夫山在紫阳县南九十里县志在任水之滨一妇以
夫不归朝夕登望后化为石
三尖山在紫阳县南百里县志林谷丛密其相近有朩
竹垭又有仙女洞洞门常有霞光五色相传洞中水溢
见胡麻饭流出
三台山在紫阳县东三十里通志山形叠耸其中有石
洞龙泉又相近有三十六峰群峰簇拥为诸山冠木石
巉岩中多虎豹又县东三十五里有冲天洞在汝河对
夫不归朝夕登望后化为石
三尖山在紫阳县南百里县志林谷丛密其相近有朩
竹垭又有仙女洞洞门常有霞光五色相传洞中水溢
见胡麻饭流出
三台山在紫阳县东三十里通志山形叠耸其中有石
洞龙泉又相近有三十六峰群峰簇拥为诸山冠木石
巉岩中多虎豹又县东三十五里有冲天洞在汝河对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588-0835a.png
岸悬岸中有石洞洞前有泉亦紫阳真人修炼处(巳上/紫阳)
云雾山在石泉县西北六十里县志上有佛殿佛座下
有泉云雾四时不散山因以名下有洞深不可测岁旱
祈祷投石于中即有风从洞出风止即雨
枯柳洞在石泉县北五里通志高一丈二尺洞门有石
台石炉中有石笾豆杯斝之𩔖皆出天成洞有三梯缘
梯而进旁有泉如碗倾耳听之如雷穴深莫测
磨儿岭在石泉县西北百二十里通志岭通子午谷为
云雾山在石泉县西北六十里县志上有佛殿佛座下
有泉云雾四时不散山因以名下有洞深不可测岁旱
祈祷投石于中即有风从洞出风止即雨
枯柳洞在石泉县北五里通志高一丈二尺洞门有石
台石炉中有石笾豆杯斝之𩔖皆出天成洞有三梯缘
梯而进旁有泉如碗倾耳听之如雷穴深莫测
磨儿岭在石泉县西北百二十里通志岭通子午谷为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588-0835b.png
入省捷径其高入云路屈折盘旋如转磴故名
古源洞在石泉县西十五里通志一作鼓圆洞平地突
出大石方圆数亩有石涧数道崖镌古源洞口四字其
石壁为金铃崖
天池山在石泉县西四十里县志自麓至顶二十里上有
天池大可三四亩内产红白二莲若产并蒂则邑有嘉
祥
烟波洞在石泉县西南六十五里县志汉水之滨峻壁
古源洞在石泉县西十五里通志一作鼓圆洞平地突
出大石方圆数亩有石涧数道崖镌古源洞口四字其
石壁为金铃崖
天池山在石泉县西四十里县志自麓至顶二十里上有
天池大可三四亩内产红白二莲若产并蒂则邑有嘉
祥
烟波洞在石泉县西南六十五里县志汉水之滨峻壁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588-0835c.png
悬崖其下为洞深不可测中有灵湫旱祷辄应相传积
薪洞口然之其烟透于天池山下之小洞
饶风岭在石泉县西七十里通志宋吴玠败金兵于此
南枕汉江与西乡接界险峻倚天石径盘纡为秦楚蜀
往来必由之路有关置此
仙女洞石泉县志洞有二一在县西百里山林深邃人
迹罕及中有池方亩许一在县北七十里香炉沟崖上
一石当门状若龙头洞有莲花石盆祷雨辄应
薪洞口然之其烟透于天池山下之小洞
饶风岭在石泉县西七十里通志宋吴玠败金兵于此
南枕汉江与西乡接界险峻倚天石径盘纡为秦楚蜀
往来必由之路有关置此
仙女洞石泉县志洞有二一在县西百里山林深邃人
迹罕及中有池方亩许一在县北七十里香炉沟崖上
一石当门状若龙头洞有莲花石盆祷雨辄应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588-0835d.png
十八盘山在石泉县南五里汉江南岸雍胜略盘曲十
八折乃达其巅
天平山在石泉县东南八十里县志一名太平山雍胜
略在汉江南岸其山高峻绝顶坦平约亩许(已上/石泉)
凤凰山在汉阴县南二十五里太平寰宇记一名龙子
山叠嶂十二层道书云山上有仙人药园县志南绕汉
江东西二百馀里中有峰似凤因名又山顶有凤凰池
仙女池卧龙冈在汉阴县城北通志其形蜿蜒如龙又
八折乃达其巅
天平山在石泉县东南八十里县志一名太平山雍胜
略在汉江南岸其山高峻绝顶坦平约亩许(已上/石泉)
凤凰山在汉阴县南二十五里太平寰宇记一名龙子
山叠嶂十二层道书云山上有仙人药园县志南绕汉
江东西二百馀里中有峰似凤因名又山顶有凤凰池
仙女池卧龙冈在汉阴县城北通志其形蜿蜒如龙又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588-0836a.png
冈之后有长啸崖崖下有朝阳洞洞之东有泉自崖畔流
出名洗心泉
炼丹崖在汉阴县南八十里通志有黄龙洞相传为黄
龙禅师入定处
玉皇洞在汉阴县东三十里通志在红崖道旁陈典丹
崖洞记邑东三十里许曰丹崖峭壁孤悬有古洞三
惟临堤一洞犹可攀援其中及最上者路悬一线下视
千仞登者难之(谨按丹崖即红崖则/丹崖洞即玉皇洞也)
出名洗心泉
炼丹崖在汉阴县南八十里通志有黄龙洞相传为黄
龙禅师入定处
玉皇洞在汉阴县东三十里通志在红崖道旁陈典丹
崖洞记邑东三十里许曰丹崖峭壁孤悬有古洞三
惟临堤一洞犹可攀援其中及最上者路悬一线下视
千仞登者难之(谨按丹崖即红崖则/丹崖洞即玉皇洞也)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588-0836b.png
月岭山在汉阴县东六十里元和郡县志梁门山在县
东八十里梁将王神念开拓州境以梁门为之门月川
水出此(谨按月岭山疑即梁/门山 已上汉阴)
大川(附水/利)
兴安州汉水在州城北一里自紫阳界入境又东入洵
阳界水经注汉水径鱼脯谷口又东径鳖池南鲸滩又
东径岚谷北口又东右得大势右对月谷口又东径西
城县故城南又东为鳣湍元和郡县志汉水去州城百
东八十里梁将王神念开拓州境以梁门为之门月川
水出此(谨按月岭山疑即梁/门山 已上汉阴)
大川(附水/利)
兴安州汉水在州城北一里自紫阳界入境又东入洵
阳界水经注汉水径鱼脯谷口又东径鳖池南鲸滩又
东径岚谷北口又东右得大势右对月谷口又东径西
城县故城南又东为鳣湍元和郡县志汉水去州城百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588-0836c.png
步州志汉水诸滩在州境者以神滩为最险(唐释无可/行汉水晚)
(次神滩阻风诗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听松欲今暮过岛或明朝若尽平生趣东)
(浮看/石桥)
岚河在兴安州西南七十里水经注汉水东径岚谷北
口嶂远溪深涧峡崄邃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
故川谷擅其目通志自平利县界流入州境源出化龙
山东流七百馀里中有仙人碥巨灵迹锁龙桩诸胜至
石泉坝北流入汉
(次神滩阻风诗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听松欲今暮过岛或明朝若尽平生趣东)
(浮看/石桥)
岚河在兴安州西南七十里水经注汉水东径岚谷北
口嶂远溪深涧峡崄邃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
故川谷擅其目通志自平利县界流入州境源出化龙
山东流七百馀里中有仙人碥巨灵迹锁龙桩诸胜至
石泉坝北流入汉
卷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0588-0836d.png
吉河在兴安州西南十五里通志亦谓之急河源出平
利县界东北流入汉水经注汉水右得大势势阻急溪
故亦曰急势元丰九域志西城县有吉水州志吉河自
界岭来北流入于汉(谨按急势城即晋梁州督护吉挹/所治则吉河或亦因吉挹而名也)
月河在兴安州西七里通志自汉阴界流入又东南入
汉水经注月谷口山有坂月川于中黄壤沃衍桑麻列
植佳饶水田故孟达与诸葛亮书善其川土沃美也
州志越河自凤凰山东流至石泉受迟河水至汉阴受
利县界东北流入汉水经注汉水右得大势势阻急溪
故亦曰急势元丰九域志西城县有吉水州志吉河自
界岭来北流入于汉(谨按急势城即晋梁州督护吉挹/所治则吉河或亦因吉挹而名也)
月河在兴安州西七里通志自汉阴界流入又东南入
汉水经注月谷口山有坂月川于中黄壤沃衍桑麻列
植佳饶水田故孟达与诸葛亮书善其川土沃美也
州志越河自凤凰山东流至石泉受迟河水至汉阴受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588-0837a.png
添河水过越岭关受白鱼沟水又受恒河水昔经牛山
麓明末南徙又东受傅家河水又东流数十里入汉水
口仅可容舟
黄洋河在兴安州东南五里一统志源出平利县西北流
至州东入汉又陈家沟在州南二里故道由新治内因
建新城导流东门外夏秋水涨则循城而北绕而西流
与施家沟水会经旧城西南隅折而东出长春堤闸口
入黄洋河
麓明末南徙又东受傅家河水又东流数十里入汉水
口仅可容舟
黄洋河在兴安州东南五里一统志源出平利县西北流
至州东入汉又陈家沟在州南二里故道由新治内因
建新城导流东门外夏秋水涨则循城而北绕而西流
与施家沟水会经旧城西南隅折而东出长春堤闸口
入黄洋河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588-0837b.png
金泉在兴安州东二里舆地纪胜子城东之井也取金
水之义州志一名金井泉在白龙堤金华寺其深四丈
水甚甘冽
长春堤在兴安州东一里一统志州境凡水涨时黄洋
河与汉江会合涌溢上行堤界黄洋汉江二水间凿窦
为闸以时启闭明成化十五年增筑万历崇祯间重修
为一城保障其相连者又有白龙堤
千工堰在兴安州西七十五里通志恒河发源燕子岭
水之义州志一名金井泉在白龙堤金华寺其深四丈
水甚甘冽
长春堤在兴安州东一里一统志州境凡水涨时黄洋
河与汉江会合涌溢上行堤界黄洋汉江二水间凿窦
为闸以时启闭明成化十五年增筑万历崇祯间重修
为一城保障其相连者又有白龙堤
千工堰在兴安州西七十五里通志恒河发源燕子岭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588-0837c.png
西南流二百七十馀里至龙口筑堰名千工堰引水分上
中下三渠后淤塞下渠康熙五十六年于龙口南七里
更筑永丰堰与千工堰共溉田一千一百馀亩
大济堰在兴安州西北三十里通志引傅家河开渠六
道溉田二千馀亩
南沟堰在兴安州西一百里通志南沟水出凤凰山在
越岭之西越河之南土人名为大南沟筑堰蓄水溉田
千馀亩(已上/兴安)
中下三渠后淤塞下渠康熙五十六年于龙口南七里
更筑永丰堰与千工堰共溉田一千一百馀亩
大济堰在兴安州西北三十里通志引傅家河开渠六
道溉田二千馀亩
南沟堰在兴安州西一百里通志南沟水出凤凰山在
越岭之西越河之南土人名为大南沟筑堰蓄水溉田
千馀亩(已上/兴安)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588-0837d.png
岚河在平利县西南百五十里通志源出四川太平县
界北流至兴安州界入汉
黄洋河在平利县西南三十里县志源出风线口西北
流入州境注汉江又灌溪河在县南二十步源出女娲
山西北流合黄洋河又有月溪河在县北十五步源出
高王山(谨按在兴安/州东六十里)南流西折绕县城而会于灌溪河
水势环曲如月故名或谓即太平寰宇记所为声水
月溪堤在平利县北门外通志明嘉靖三十七年筑以
界北流至兴安州界入汉
黄洋河在平利县西南三十里县志源出风线口西北
流入州境注汉江又灌溪河在县南二十步源出女娲
山西北流合黄洋河又有月溪河在县北十五步源出
高王山(谨按在兴安/州东六十里)南流西折绕县城而会于灌溪河
水势环曲如月故名或谓即太平寰宇记所为声水
月溪堤在平利县北门外通志明嘉靖三十七年筑以
卷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588-0838a.png
障月河(已上/平利)
汉水在洵阳县南一百十步通志自兴安州界流入又
东入白河界水经注汉水自鳣湍又东合旬水又东径
木兰寨南又东左得育溪又东得甲水口太平寰宇记
汉水在废淯阳县城南(谨按淯阳故/城在县东)县志汉江在县南
门外至县东三十里为构园沱夏秋水涨舟行甚艰又
至县东百五十里有仙滩又东三十里有蓝滩乱石纵
横怒涛汹涌为舟楫患
汉水在洵阳县南一百十步通志自兴安州界流入又
东入白河界水经注汉水自鳣湍又东合旬水又东径
木兰寨南又东左得育溪又东得甲水口太平寰宇记
汉水在废淯阳县城南(谨按淯阳故/城在县东)县志汉江在县南
门外至县东三十里为构园沱夏秋水涨舟行甚艰又
至县东百五十里有仙滩又东三十里有蓝滩乱石纵
横怒涛汹涌为舟楫患
卷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588-0838b.png
闾河在洵阳县西二十五里通志即涧水源自平利县
来北流入汉太平寰宇记涧水在县西二十七里一名
闾谷水北注于汉其闾字亦为驴字县志闾河源出连
尖山金河神河坝河平顶河之水皆会焉北流入汉
洵河在洵阳县东百二十步雍胜略出自西北山流入
汉江县以是得名汉书地理志洵阳县北山旬水所出
南入沔水经注旬水北出旬山东南流径平阳戍下与
直水枝津合又东南径旬阳县与柞水合又东南径旬
来北流入汉太平寰宇记涧水在县西二十七里一名
闾谷水北注于汉其闾字亦为驴字县志闾河源出连
尖山金河神河坝河平顶河之水皆会焉北流入汉
洵河在洵阳县东百二十步雍胜略出自西北山流入
汉江县以是得名汉书地理志洵阳县北山旬水所出
南入沔水经注旬水北出旬山东南流径平阳戍下与
直水枝津合又东南径旬阳县与柞水合又东南径旬
卷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588-0838c.png
阳县南又东南注汉谓之旬口(谨按旬阳故/城在县北)县志源出
镇安之秦岭南流入汉长八百里东西北三面绕县治
乾祐河在洵阳县西北百四十里通志即柞水源自镇
安县东北乾祐山东南流合于洵河水经注柞水西出柞溪
南流径重崖堡西屈而东流径其堡南又东南注于旬水
蜀河在洵阳县东百四十里通志即育溪水育一作
淯出于秦岭中洞河西盆河盖其源也南流径闾关
入汉江水经注汉水左得育溪兴晋旬阳分界太平
镇安之秦岭南流入汉长八百里东西北三面绕县治
乾祐河在洵阳县西北百四十里通志即柞水源自镇
安县东北乾祐山东南流合于洵河水经注柞水西出柞溪
南流径重崖堡西屈而东流径其堡南又东南注于旬水
蜀河在洵阳县东百四十里通志即育溪水育一作
淯出于秦岭中洞河西盆河盖其源也南流径闾关
入汉江水经注汉水左得育溪兴晋旬阳分界太平
卷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588-0838d.png
寰宇记淯水在废淯阳县西一百步自商州上津县来
东南注于汉元丰九域志洵阳县有淯水
莲花池通志池凡三在洵阳县东西北各五里不由浚
凿皆天成也相传花盛则年丰
水田坪堰在洵阳县北一百八十里通志洵河源出镇
安县梅子岭至水田坪筑堰又南流五十里为洵河堰
溉田三千馀亩(已上/洵阳)
汉水在白河县北三里通志自洵阳界流入又东流入
东南注于汉元丰九域志洵阳县有淯水
莲花池通志池凡三在洵阳县东西北各五里不由浚
凿皆天成也相传花盛则年丰
水田坪堰在洵阳县北一百八十里通志洵河源出镇
安县梅子岭至水田坪筑堰又南流五十里为洵河堰
溉田三千馀亩(已上/洵阳)
汉水在白河县北三里通志自洵阳界流入又东流入
卷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588-0839a.png
湖广郧西界水经注汉水又东为龙渊又东径钖县故
城北为白石滩又东径长利谷元和郡县志汉水南去
丰利县二十里县志月儿潭在县西五十里潆洄澄澈
有如秋月故名
仙河在白河县西北南流入汉太平寰宇记上津县有
长利水亦名仙水西北自丰阳县流入丰利县界(谨按/上津)
(县今属郧西丰/阳县今属山阳)
长春涧水在白河县西北一里通志源出龙冈两崖花
城北为白石滩又东径长利谷元和郡县志汉水南去
丰利县二十里县志月儿潭在县西五十里潆洄澄澈
有如秋月故名
仙河在白河县西北南流入汉太平寰宇记上津县有
长利水亦名仙水西北自丰阳县流入丰利县界(谨按/上津)
(县今属郧西丰/阳县今属山阳)
长春涧水在白河县西北一里通志源出龙冈两崖花
卷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588-0839b.png
卉四时不绝其水北入于汉
白石河在白河县西南二里水经注汉水东径钖县故
城北为白石滩县志源出竹山界东北流去县二里入
汉江又小白河在县东南九十里亦出竹山界北流入
白石河(巳上/白河)
汉水在紫阳县南门外通志自汉阴界流入又折而东
入兴安州界水经注汉水自径宁都县南又东径魏兴
郡广城县又东得鱼脯谷口旧西城广城二县指此谷
白石河在白河县西南二里水经注汉水东径钖县故
城北为白石滩县志源出竹山界东北流去县二里入
汉江又小白河在县东南九十里亦出竹山界北流入
白石河(巳上/白河)
汉水在紫阳县南门外通志自汉阴界流入又折而东
入兴安州界水经注汉水自径宁都县南又东径魏兴
郡广城县又东得鱼脯谷口旧西城广城二县指此谷
卷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588-0839c.png
而分界也(谨按宁都县今属汉阴广城故城/在本县东南西城县今属兴安州)通志鸳鸯
石在县西三里汉江南岸名山记石有雌雄之状旧在
洋县鸳鸯坝顺流至此渔人识之
松河在紫阳县北八十里南流入汉水经注宁都县治
松溪口(谨按此即/柏松河)
任河在紫阳县西南一里通志源出四川大宁县流径
太平县又至县境北流入汉崖路崎岖通西蜀道板朩
结筏多由此出河有之滩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横石参
石在县西三里汉江南岸名山记石有雌雄之状旧在
洋县鸳鸯坝顺流至此渔人识之
松河在紫阳县北八十里南流入汉水经注宁都县治
松溪口(谨按此即/柏松河)
任河在紫阳县西南一里通志源出四川大宁县流径
太平县又至县境北流入汉崖路崎岖通西蜀道板朩
结筏多由此出河有之滩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横石参
卷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588-0839d.png
差曲折如之字形故名
显钟沟水在紫阳县南四十五里通志昔沟中水涨涌
出巨钟二故名其水东流入任河
汝河在紫阳县东南三十八里通志有东西二源出于
四川之界岭北流入汉(已上/紫阳)
汉水在石泉县南五十步通志自西乡界流入又东入
汉阴界水经注汉水自会洋水又东历敖头又东合直
水又东径直城(谨按直城/今属汉阴)兴安州志石泉县西四十里
显钟沟水在紫阳县南四十五里通志昔沟中水涨涌
出巨钟二故名其水东流入任河
汝河在紫阳县东南三十八里通志有东西二源出于
四川之界岭北流入汉(已上/紫阳)
汉水在石泉县南五十步通志自西乡界流入又东入
汉阴界水经注汉水自会洋水又东历敖头又东合直
水又东径直城(谨按直城/今属汉阴)兴安州志石泉县西四十里
卷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588-0840a.png
汉江中有洪石滩滩下百馀步有阎王坂石崖陡峻凿
孔为路滩中石大水急舟行最险
饶风河在石泉县西十里通志一名毛家河源自西乡
县子午河分流径土门关东入汉
红河在石泉县东二里雍胜略两岸沙石皆红源出五
横岭南流入汉
迟河在石泉县东五十里县志迟一作池即直水自镇
安界流入水经注直水北出子午谷岩岭下又南枝分
孔为路滩中石大水急舟行最险
饶风河在石泉县西十里通志一名毛家河源自西乡
县子午河分流径土门关东入汉
红河在石泉县东二里雍胜略两岸沙石皆红源出五
横岭南流入汉
迟河在石泉县东五十里县志迟一作池即直水自镇
安界流入水经注直水北出子午谷岩岭下又南枝分
卷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0588-0840b.png
东注旬水又南径蓰阁下又东南历直谷径直城西而南
流注汉魏书地形志安康县有直水(谨按安康故城/在汉阴县界)太平
寰宇记直水源出永兴军乾祐县弱岭姜子关南流径
汉阴县西又南注于汉其北流当终南山子午谷路(谨按/乾祐)
(县今属/镇安)元丰九域志汉阴县有直水(谨按唐大历间/省县入汉阴)雍胜
略迟河源自长安县腰竹岭来至莲花石南入汉江相
传此水易涨难退故名迟河其沃衍(谨按此即直水直/与迟以声近而讹)
石泉在石泉县南五十步雍胜略其泉清冽四时不涸
流注汉魏书地形志安康县有直水(谨按安康故城/在汉阴县界)太平
寰宇记直水源出永兴军乾祐县弱岭姜子关南流径
汉阴县西又南注于汉其北流当终南山子午谷路(谨按/乾祐)
(县今属/镇安)元丰九域志汉阴县有直水(谨按唐大历间/省县入汉阴)雍胜
略迟河源自长安县腰竹岭来至莲花石南入汉江相
传此水易涨难退故名迟河其沃衍(谨按此即直水直/与迟以声近而讹)
石泉在石泉县南五十步雍胜略其泉清冽四时不涸
卷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588-0840c.png
县以此名(已上/石泉)
汉水在汉阴县南九十里通志自石泉界流入又东南
流入紫阳界水经注汉水自合直水又东径直城南又
东径千渡至虾蟆頧历汉阳抚口而届于彭溪又东径
晋昌郡之宁都县南(谨按直城故城在县西/宁都故城在县东南)
月河在汉阴县西百步县志即月川水唐书地理志汉
阴西有月川水元和郡县志月川水出县东梁门山通
志源出月岭山东流入州界注汉江明成化间水涨坏
汉水在汉阴县南九十里通志自石泉界流入又东南
流入紫阳界水经注汉水自合直水又东径直城南又
东径千渡至虾蟆頧历汉阳抚口而届于彭溪又东径
晋昌郡之宁都县南(谨按直城故城在县西/宁都故城在县东南)
月河在汉阴县西百步县志即月川水唐书地理志汉
阴西有月川水元和郡县志月川水出县东梁门山通
志源出月岭山东流入州界注汉江明成化间水涨坏
卷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588-0840d.png
民庐舍迁民居于水西筑堤障之
恒河在汉阴县东二十五里雍大记北岸有古之淘金
场县志其水流入兴安界入月河(巳上/汉阴)
古迹(第宅/)
兴安州宋劝忠堂通志在兴安州宋朝建今废明成化
十五年州守郑福构堂积图书植花卉瓜蔬为退思宴
宾之所今复废
青碌局通志在兴安州西一百五十步碧钿青碌诸洞
恒河在汉阴县东二十五里雍大记北岸有古之淘金
场县志其水流入兴安界入月河(巳上/汉阴)
古迹(第宅/)
兴安州宋劝忠堂通志在兴安州宋朝建今废明成化
十五年州守郑福构堂积图书植花卉瓜蔬为退思宴
宾之所今复废
青碌局通志在兴安州西一百五十步碧钿青碌诸洞
卷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588-0841a.png
凡二十馀处自宋以来每岁办采至明始停闭改为预
备仓今废
忘归亭一统志在兴安州南五里宋陈师道有记又州
西北有翠花亭亦宋时建又牛山有忘归亭春时花开
锦绮烂然为一方胜景
凤亭一统志在汉阴县东十五里见舆地纪胜
古迹(祠宇/)
上古女娲祠一统志在平利县东十五里元丰志女娲
备仓今废
忘归亭一统志在兴安州南五里宋陈师道有记又州
西北有翠花亭亦宋时建又牛山有忘归亭春时花开
锦绮烂然为一方胜景
凤亭一统志在汉阴县东十五里见舆地纪胜
古迹(祠宇/)
上古女娲祠一统志在平利县东十五里元丰志女娲
卷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588-0841b.png
山上有女娲庙
帝喾庙一统志在洵阳县南
虞舜祠一统志在兴安州城北帝王世纪西城县有虞
舜祠水经注西城县故城内有舜祠汉高帝庙置民九
户岁时奉祀焉通志旧庙废明隆庆中重建于汉江北
岸里许
夏禹庙一统志在洵阳县东禹穴
汉高祖庙一统志有二一在兴安州南三里一在洵阳
帝喾庙一统志在洵阳县南
虞舜祠一统志在兴安州城北帝王世纪西城县有虞
舜祠水经注西城县故城内有舜祠汉高帝庙置民九
户岁时奉祀焉通志旧庙废明隆庆中重建于汉江北
岸里许
夏禹庙一统志在洵阳县东禹穴
汉高祖庙一统志有二一在兴安州南三里一在洵阳
卷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588-0841c.png
县西太平寰宇记洵阳县南山下有汉高祖庙洵阳志
庙在县西二十里其侧有泉遗址尚存
昭烈庙一统志在汉阴县西元至正三年建
酂侯庙一统志旧在兴安州城内明成化十八年移新
城
隋皇道观一统志在洵阳县西旧有古铜钟开皇中铸
唐忠惠王庙一统志有二一在兴安州北牛山一在州
西二里祀金州刺史崔伟
庙在县西二十里其侧有泉遗址尚存
昭烈庙一统志在汉阴县西元至正三年建
酂侯庙一统志旧在兴安州城内明成化十八年移新
城
隋皇道观一统志在洵阳县西旧有古铜钟开皇中铸
唐忠惠王庙一统志有二一在兴安州北牛山一在州
西二里祀金州刺史崔伟
卷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588-0841d.png
新罗寺一统志在兴安州西六里有唐怀让禅师庵
万春寺一统志在兴安州北白云山下初名万顷寺唐
建在今寺之东后移于此更名万春寺前有万春洞洞
内外多唐宋人题名
纯阳洞一统志在兴安州旧城东南隅一名紫扉道院
相传有吕仙遗迹
宋天圣寺一统志在兴安州西西津渡之南宋建明洪
武十七年重修
万春寺一统志在兴安州北白云山下初名万顷寺唐
建在今寺之东后移于此更名万春寺前有万春洞洞
内外多唐宋人题名
纯阳洞一统志在兴安州旧城东南隅一名紫扉道院
相传有吕仙遗迹
宋天圣寺一统志在兴安州西西津渡之南宋建明洪
武十七年重修
卷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588-0842a.png
明原公祠一统志有三一在兴安州城内一在洵阳县
治东一在紫阳县治西俱祀郧抚原杰
东明庵一统志在紫阳县西八十里成化中建栋宇壮
丽甲于汉南
本朝忠烈祠一统志在兴安州治西祠署商洛道袁生
芝知州屈良贵州判孙嘉引俱顺治三年守城殉节者
古迹(郊邑/)
唐虞妫墟雍胜略在兴安州之梁州故城虞舜尝居之
治东一在紫阳县治西俱祀郧抚原杰
东明庵一统志在紫阳县西八十里成化中建栋宇壮
丽甲于汉南
本朝忠烈祠一统志在兴安州治西祠署商洛道袁生
芝知州屈良贵州判孙嘉引俱顺治三年守城殉节者
古迹(郊邑/)
唐虞妫墟雍胜略在兴安州之梁州故城虞舜尝居之
卷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588-0842b.png
谓之妫墟帝王世纪谓之姚□(谨按汉中府城固县/亦有妫□未知孰是)
石纽村一统志在洵阳县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
尺旁镌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冽世传禹决汉水
居此通志石泉县石纽村大禹生此石穴杳深人迹不到
近世掘地得古碑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乃知会稽
禹穴之误(谨按二说颇异/今姑两存之)
周子贡遇丈人处雍胜略在汉阴县境庄子子贡南游
于楚过汉阴见一大人方将为圃畦用力甚多而见功
石纽村一统志在洵阳县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
尺旁镌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冽世传禹决汉水
居此通志石泉县石纽村大禹生此石穴杳深人迹不到
近世掘地得古碑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乃知会稽
禹穴之误(谨按二说颇异/今姑两存之)
周子贡遇丈人处雍胜略在汉阴县境庄子子贡南游
于楚过汉阴见一大人方将为圃畦用力甚多而见功
卷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0588-0842c.png
寡子贡曰有械于此用力寡而见功多为圃者曰奈何
曰凿朩为械后重前轻絜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笑曰吾闻之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
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
不为也
鬼谷子墓通志在石泉县北云雾山中名鬼谷子岭相
传其隐处有废址铁棺尚存周回奇花异卉一本而五
色者大如碗采茯苓者多见之或系带以识之行数武
曰凿朩为械后重前轻絜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笑曰吾闻之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
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
不为也
鬼谷子墓通志在石泉县北云雾山中名鬼谷子岭相
传其隐处有废址铁棺尚存周回奇花异卉一本而五
色者大如碗采茯苓者多见之或系带以识之行数武
卷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0588-0842d.png
而迷其处
汉圣公馆一统志在洵阳县东太平寰宇记黄土县鸡
鸣山北十五里有圣公馆光武义兵屯此
旧子午道一统志在汉阴县西北水经注直水北出子
午谷通鉴地理通释安康县有旧子午道梁时别开乾
路于黄金县境旧道遂废
郧关通志在平利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与湖广竹溪县
交界水经注汉水又东径郧乡县故城南即长利县之
汉圣公馆一统志在洵阳县东太平寰宇记黄土县鸡
鸣山北十五里有圣公馆光武义兵屯此
旧子午道一统志在汉阴县西北水经注直水北出子
午谷通鉴地理通释安康县有旧子午道梁时别开乾
路于黄金县境旧道遂废
郧关通志在平利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与湖广竹溪县
交界水经注汉水又东径郧乡县故城南即长利县之
卷二十八 第 29a 页 WYG0588-0843a.png
郧乡汉地理志郧有关李奇以为郧子国
三国伎陵城一统志在洵阳县东汉江南岸其北岸为
木兰寨晋书宣帝纪魏太和元年新城太守孟达连吴
蜀谋举兵帝潜军进讨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木兰
寨以救达水经注汉水东径朩兰寨南右岸有城名伎
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
处为木兰寨云
孟达墓通志在石泉县东一里临崖寺右
三国伎陵城一统志在洵阳县东汉江南岸其北岸为
木兰寨晋书宣帝纪魏太和元年新城太守孟达连吴
蜀谋举兵帝潜军进讨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木兰
寨以救达水经注汉水东径朩兰寨南右岸有城名伎
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
处为木兰寨云
孟达墓通志在石泉县东一里临崖寺右
卷二十八 第 29b 页 WYG0588-0843b.png
晋吉挹城一统志在兴安州西南六里水经注汉水右
得大势势阻急溪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晋梁
州督护吉挹所治苻坚遣韦钟伐之挹固守二年不能
下无援遂陷元和郡县志吉挹于急口峻山筑垒固守
在西城县西南魏山上
唐毛坝关通志在紫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任河旁接
西乡及四川太平县境通鉴乾祐四年许存为荆南节
度使成汭所袭屯于茅坝(谨按毛/茅同声)
得大势势阻急溪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晋梁
州督护吉挹所治苻坚遣韦钟伐之挹固守二年不能
下无援遂陷元和郡县志吉挹于急口峻山筑垒固守
在西城县西南魏山上
唐毛坝关通志在紫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任河旁接
西乡及四川太平县境通鉴乾祐四年许存为荆南节
度使成汭所袭屯于茅坝(谨按毛/茅同声)
卷二十八 第 30a 页 WYG0588-0843c.png
五代归安镇通志在兴安州北五里通鉴周显德五年
李玉至长安或言蜀归安镇在长安南三百馀里可袭
取也玉信之蜀兵据险要之败没长安志归安镇在乾
祐县南一百二十里
宋白土关通志在平利县东一百五十里擂鼓台山南
北亘峙关当其背宋史王彦传建炎四年桑仲乘势西
攻直捣金州白土关彦击败之
土门关通志在石泉县西七十里县志在饶风岭上十
李玉至长安或言蜀归安镇在长安南三百馀里可袭
取也玉信之蜀兵据险要之败没长安志归安镇在乾
祐县南一百二十里
宋白土关通志在平利县东一百五十里擂鼓台山南
北亘峙关当其背宋史王彦传建炎四年桑仲乘势西
攻直捣金州白土关彦击败之
土门关通志在石泉县西七十里县志在饶风岭上十
卷二十八 第 30b 页 WYG0588-0843d.png
里又饶风关在县西六十里饶风岭中分石泉西乡两
县界宋史吴玠传绍兴三年金萨里罕自商于取金州
长驱趋洋汉兴元守臣刘子羽急命田晟守饶风关以
驿书招玠入援玠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遂大战风岭
六昼夜敌不退会玠小校有得罪奔金者导以祖溪间
路出关背乘高以瞰饶风诸军不支遂溃县志祖溪关
在饶风岭北四十里
明金鸡寨通志在平利县东南二百里自金毛关平地
县界宋史吴玠传绍兴三年金萨里罕自商于取金州
长驱趋洋汉兴元守臣刘子羽急命田晟守饶风关以
驿书招玠入援玠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遂大战风岭
六昼夜敌不退会玠小校有得罪奔金者导以祖溪间
路出关背乘高以瞰饶风诸军不支遂溃县志祖溪关
在饶风岭北四十里
明金鸡寨通志在平利县东南二百里自金毛关平地
卷二十八 第 31a 页 WYG0588-0844a.png
突起一山高百丈周环有水明正德间剿流寇尝屯兵于此
大夫营一统志在洵阳县东一百五十里明初御史大
夫邓愈曾屯兵故名
二州垭通志在紫阳县西南一百六十里任河旁接四
川界正德间分蜀建州为太平县分秦金州为紫阳县
于二州垭设戌守县志断崖绝壁雄峙一方
遇仙桥通志在兴安州城南七里香溪涧水上相传知
州郑福遇仙人对奕处
大夫营一统志在洵阳县东一百五十里明初御史大
夫邓愈曾屯兵故名
二州垭通志在紫阳县西南一百六十里任河旁接四
川界正德间分蜀建州为太平县分秦金州为紫阳县
于二州垭设戌守县志断崖绝壁雄峙一方
遇仙桥通志在兴安州城南七里香溪涧水上相传知
州郑福遇仙人对奕处
卷二十八 第 31b 页 WYG0588-0844b.png
安康桥通志在兴安州故城南一百步成化甲辰濠水
冲决郡守郑福垒石为六洞本安康郡以名之
玉带桥通志在汉阴县西四十里跨月河堤上万历丙
辰知县张启蒙修月河堤并创桥一座障以柱槛月水
缳绕夹左右掖若玉带然因以名桥
本朝七里关一统志在洵阳县南一百五十里为楚蜀
之冲旧置铜钱关后以山僻难守移建于七里沟故名
康熙元年设守备驻此雍正十三年改设都司
冲决郡守郑福垒石为六洞本安康郡以名之
玉带桥通志在汉阴县西四十里跨月河堤上万历丙
辰知县张启蒙修月河堤并创桥一座障以柱槛月水
缳绕夹左右掖若玉带然因以名桥
本朝七里关一统志在洵阳县南一百五十里为楚蜀
之冲旧置铜钱关后以山僻难守移建于七里沟故名
康熙元年设守备驻此雍正十三年改设都司
卷二十八 第 32a 页 WYG0588-0844c.png
仁寿桥通志在兴安州东门康熙三十二年汉水暴涨
薄郡城桥坏乃鸠工重筑易木以石宽可方轨
薄郡城桥坏乃鸠工重筑易木以石宽可方轨
卷二十八 第 32b 页 WYG0588-0844d.png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