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588-077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四
           陜西巡抚(臣/)毕沅撰
  地理
榆林府释名通志本汉榆溪塞水经注所谓诸次水东
径榆林塞是也明因塞置卫遂取名焉沿革府志治在
省城北一千三百五十里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翟地
秦为上郡地汉为上郡龟兹奢延西河郡圁阴等县地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588-0771d.png
兼置属国都尉后汉末废晋义熙中赫连勃勃㨿地称
大夏国名其城曰统万后魏始光四年建为统万镇太
和十一年改置夏州兼置化政郡西魏改郡曰宏化隋
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夏州为朔方郡唐贞观二年复
为夏州属关内道天宝初复改朔方郡乾元初仍曰夏
州贞元三年置夏州节度中和二年赐号定难军五代
因之宋为西夏地元为绥德州地明成化七年始置榆
林卫为延绥镇治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588-0772a.png
本朝雍正八年改置榆林府属陜西布政使司领县四曰
 榆林神朩府谷怀远州一曰葭州 府城通志即旧卫
 城东枕驼山临黄河明正统初刱筑成化九年增筑北
 城后又拓南城嘉靖隆庆万历中相继甃砖南关外有
 外城正德十年筑西门外又有罗城隆庆元年筑周十
 三里三百馀步门七
 榆林县释名通志县本榆林堡地义与府同沿革一统
 志附郭汉置龟兹县属上郡为属国都尉治后汉因之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588-0772b.png
 晋省后魏为夏州地后周置弥浑戍隋开皇初改德静
 镇大业九年置德静县属朔方郡唐贞观七年于县置
 北开州十三年州废县属夏州五代因之宋没于西夏
 元为米脂县地明永乐初置榆林塞成化七年置榆林
 卫为延绥镇治
本朝雍正二年省卫入绥德州八年置榆林县为榆林府
 治
 神木县释名通志元县名本宋神朩寨也郭子章云县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588-0772c.png
 西十五里杨家城内有神松三株枝柯相连故曰神
 朩沿革县志治在府东北二百四十里汉惠帝五年
 置圁阴县属西河郡后汉因之晋时荒废后魏置石
 城县后周改曰银城隋属雕阴郡唐初属胜州天宝
 元年分置麟州兼置新秦县为治其年改新秦郡乾
 元初复曰麟州属关内道五代周时属北汉宋曰麟
 州新秦郡元丰中于银城县界置神木寨政和四年
 省银城入新秦县金时地属西夏州县皆废元初于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588-0772d.png
 神木寨置灵州至元六年废州为神木县属葭州不不
 改
本朝乾隆元年改属榆林府 县城通志明正统中周周
 四里有奇门四
 府谷县释名通志唐未置府谷镇后唐升为县县镇镇
 名也沿革县志治在府东北二百里汉西河郡地唐唐
 为银城县地后唐置府谷县兼置府州永安军节属属
 河东路宋崇宁元年改曰靖康军政和五年赐名河河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588-0773a.png
 郡金时地属西夏元初仍曰府州至元六年州废二十
 二年县属葭州明不改
本朝乾隆元年改属榆林府 县城通志明正德中增筑
 因河为池周五里有奇门六
 怀远县释名通志本明怀远堡县从堡名也沿革一统
 志治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汉置奢延县属上郡后汉
 因之晋省后魏置岩绿县为夏州及化政郡治西魏为
 宏化郡治隋为朔方郡治唐贞观二年改县曰朔方为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588-0773b.png
 夏州治宋没于西夏元为米脂县地明天顺中置怀远
 堡属榆林卫
本朝雍正二年改属绥德州九年置怀远县属榆林府
 县城通志即旧堡城明天顺中筑万历中甃砖周三里
 有奇门三
 葭州释名通志金州名以州临葭芦川也川在州西五
 里岸多葭芦故以名州沿革州志治在府东南一百七
 十里汉西河郡圁阴县地晋时荒废西魏置真乡县后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588-0773c.png
 周置真乡郡隋开皇初郡废属雕阴郡唐属银州宋初
 属西夏元丰中收复置葭芦砦属石州临泉县元符二
 年以砦置晋宁军属河东路金贞元元年属汾州大定
 二十二年升为宁晋州二十四年改曰葭州兴定二年
 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属延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直𨽻陜西布政使司乾隆元年改属榆林
 府 州城通志宋熙宁中置葭芦寨据山为固因河为
 池至今称为铁葭州明洪武初因旧址改建周三里有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588-0773d.png
 奇门二
   名山
 榆林府驼山在榆林县城东通志一名东山城半踞其
 巅高数十丈俗呼为东山土人多穴山居之山形类驼
 镇之得名驼城以此
 红山在榆林县北十里通志一名红石峡山皆红石地
 近沙阜因筑红山墩延绥志山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
 如霞起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昔李继迁葬其祖障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588-0774a.png
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复引水其上疑即此中有寺复
道飞檐望之如画榆柳阴映凫鹥唼喋榆溪之水所自
出也越榆溪而西为十里河风吹日映色如龙鳞逶迤
十馀里通志水甘草茂明巡抚余子俊筑塞堡植柳万
株其下(明杨守谦游红石峡诗倚剑临榆塞开筵傍斗/城银川朝气合金粟暮云平虎帐倚缇骑龙河)
(拔汉旌封侯思定/远投笔愧书生)
木磊神山在榆林县南五十里延绥志明成化时有妖
神栖此立庙祀之后有道士经此书符咒之并焚其祠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588-0774b.png
祟遂殄息(己上/榆林)
朩根山在榆林县北套内晋书载记苻坚建元元年遣
邓羌讨刘卫厄擒之于朩根山
马良山在榆林县北套内延绥志明嘉靖二十五年套
夷犯保安庆阳诸处总督曾铣遣将李珍捣其巢于马
良山后即此
阴山在榆林县北套外续汉书郡国志五原西安阳县
北有阴山水经注河水又南径马阴山西汉书音义曰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588-0774c.png
阴山在河南谓是山也而实不在河南唐书地理志安
北府北至阴山七十里(谨按唐安北都护府东/至榆林二百五十里)
涿邪山在榆林县北套外汉书匈奴传天汉二年因杆
将军公孙敖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涿邪山
寘颜山在榆林县北套外汉书匈奴传元狩四年卫青
出定襄塞千馀里破单于兵至寘颜山赵信城而还
大斤山在榆林县北套外隋书突厥传开皇末遣太平
公史万岁出朔州击突厥达头于大斤山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588-0774d.png
燕然山在榆林县北套外汉书匈奴传征和二年李广
利出五原乘胜追北至范夫人城又北至郅居水上引
还至速邪乌燕然山单于遮击贰师败降后汉书窦宪
传永元元年窦宪破北单于于稽落山追至私渠北鞮
海遂登燕然山去三千馀里刻石勒功而还
黑山在榆林县北套外魏书蠕蠕传神麚二年讨蠕蠕
帝出东道向黑山长孙翰从西道向大峨山同会贼庭
袭之至栗水大檀众西奔唐书郭知运传开兀四年突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588-0775a.png
厥降户叛知运领朔方兵邀击于黑山呼延谷大破之
铁山在榆林县北套外唐书突厥传贞观四年李靖出
定襄进屯恶阳岭夜袭颉利颉利惊退牙碛口走保铁
山靖复袭击大破之(己上边外名/山附见榆林)
龙眼山在神木县东南百步通志上有二穴穿透如龙
眼县志㟏岈突起类龙头角
香炉山在神朩县东北一里通志明武宗赐名凤头山
县志峰峭如削其顶最圆而稍舒如喙明霞掩映灼灼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588-0775b.png
生辉东为虎头山又东北为锦屏山山形峻峭布列如
屏泗沧之水绕其下
驼儿山在神朩县西三里通志首尾皆峻中稍低凹俨
若驼峰明武宗赐名笔架山
沈家寺山在神朩县西南三十里延绥志山石有巨人
迹长尺五寸阔五寸车辋迹一道俗传周世宗微时憩
此又县西南八十里有点军崖在柏林堡南相传秦王
过此点军今有马蹄及人跪坐衣文在石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588-0775c.png
白龙寺山在神朩县东南十里通志四面壁立祗通一
径登者拾级聚足以上土人多有结庐而居者又县东
十里有凤凰石相传宋时凤鸣于此
卧牛峰在神朩县东北县志在永兴堡东南十五里夏
将讹庞东侵宋将郭恩被执于此(已上/神木)
跋那山在神朩县北套内魏书蠕蠕传登国六年讨蠕
蠕缊纥提西遁魏主追至跋那山缊纥提降缊纥提之
子曷多汗弃父西走长孙肥轻骑追至跋那山斩之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588-0775d.png
骨罗山在神朩县北套内魏书明帝纪永兴五年帝西
幸五原挍猎于骨罗山
鸡秩山在神朩县北套外汉书匈奴传本始二年祁连
将军田广明出西河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己上边外/名山附见)
(神/木)
五虎山在府谷县东一里雍胜略五峰雄峙其形如虎
延安府志一名五龙山下有香炉山曾有仙人炼丹于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588-0776a.png
桃花洞在府谷县城南通志洞有朱沙艳如桃花又千
佛洞在桃花洞南又悬空洞在县东门外高踞城巅俯
瞰洪流又洪济洞在县小南门外
水塞山在府谷县北十五里通志两川夹流山峙川中
龙峰山在府谷县东北三十里通志山形盘曲纡回上
有高峰特立树朩阴翳旱祷辄应建有龙王庙
青石崖在府谷县东北九十里通志在黄甫营北又相
近有竺琭台巨石巑岏一名莲花缠(己上/府谷)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588-0776b.png
暖泉峰在府谷县北套内九域志在丰州西北三十七
(谨按丰州故城在/府谷北百五十里)
沙角山在府谷县北套内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崿
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如乾糒又山之阳有泉
名沙井绵历今古沙不填之人欲入穴即有鼓角之声
震动人足九域志丰州西五十里至沙井岭
薛林山在府谷县北套内魏书明帝本纪后魏泰常四
年帝从君子津西渡大狩于薛林山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588-0776c.png
拔邻山在府谷县北套内魏书太武帝纪始光四年西
讨赫连昌济君子津次拔邻山榆林卫志山去君子津
二百馀里
石门山在府谷县北套外汉书匈奴传太初三年光禄
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
(谨按颜师古曰庐/胊山名也朐音劬)地理志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
禄城水经注石门水出石门山(谨按石门山在/旧临沃县境)禹贡锥
指庐朐山谓之光禄塞按元和郡县志石门障即光禄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588-0776d.png
城古入匈奴大路(己上边外名/山附见府谷)
狄青原在怀远县西南五十里延绥志在威武堡南十
里明成化二年总兵杨信破敌于此
横山在怀远县西南接安定县界县志宋元丰中种谔
上言横山延袤千里多马宜稼且有盐铁之利其城垒
控险足以守禦即此(己上/怀远)
契吴山在怀远县北套内十六国春秋赫连勃勃北游
契吴叹曰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588-0777a.png
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元和郡县志山在朔方县北
七十里(谨按水经注云河水左合契吴山水在定襄桐/过之下则山当属山西境抑或别有一山存以)
(俟/考)
朩瓜岭在怀远县北套内唐书地理志朔方县有朩瓜

阳山在怀远县北套外水经注河水东径阳山南汉书
注曰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又东径石迹阜西是阜破
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588-0777b.png
西皆北假也禹贡锥指阳山即阴山山在中国极北故
名阴山水北曰阳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谓之阳山汉书
侯应曰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馀里计阴山
绵亘直抵辽东非河南所能容信徐广之谬(谨按徐广/曰阴山在)
(河南阳山在河北怀已/上边外名山附见 远)
第一峰在葭州北五里通志高出群峰又有飞来石在
州北三里许片石挂于悬崖相传昔时飞落于此
龙头冈在葭州东南百步通志冈之东有果老洞层崖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588-0777c.png
横出洞临黄河俗传果老曾居此相近有香炉石在州
治东麓石笋突出高十馀仞驾朩为桥构观音阁其上
俯临黄河宛然中流之柱
万户峪在葭州北八十里通志宋咸平中啜讹引赵保
吉之众从此入寇麟州(谨按麟州/今属神木)古为沃壤谷中有居
民万家又凤凰山在万户峪东北层峦特出南凭黄河
高数百仞又峪北有狮子石耸峻玲珑其巅突出石笋
上阔下狭攀援而上可容数十人东临黄河一名狮扑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588-0777d.png

石鼓崖在葭州北百里汉楼子沟西通志青石一片长
丈馀架两石上又落大石一隙其中形如鼓圈覆青石
上击之其声如鼓
题诗崖在葭州西北五十里通秦塞葭芦河西州志岩
边石上有朱字诗二首似古鸟迹体首云深山隐玉树
馀不能辨
塔儿山在葭州西北百四十里州志上有小塔在真乡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588-0778a.png
川北嘉靖间吉囊侵东路至此
西岭山在葭州西五里葭芦川傍通志宋将薛义败夏
人于葭芦西岭即此又相近有桃李坞在申家湾东绕
芦水西峙石崖清泉盈耳桃李怡目
落珠崖在葭州西七十里五女川西州志石崖壁立乱
水喷注如落珠相传宋兵至此乱箭射石水随箭镞迸
出土人名曰万箭崖
嵯峨峰在葭州南三里许通志崔嵬巨石立南山之崖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588-0778b.png
若蹲踞然其下为龙虎湾在州南旧城下其南山下有
石长十馀丈横峙葭芦河中形若卧龙水为所障折而
北流其北当水之冲有一石踞坐如虎其水至此转而
东流绕龙之右东出
白云山在葭州东南五里州志峰顶常有白云缭绕因
名为一州胜境
鞦韆坞在葭州东北百里雍胜略有大树植两山之巅
其下为大道行者望之若鞦韆架故名(己上/葭州)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588-0778c.png
  大川
榆林府葭芦川在榆林县东又东南流入葭州界通志
即诸次水今名沙河山海经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河水经注水出上郡诸次山东流径榆林
塞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也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林水
合焉历涧西北穷谷其源也又东合首积水水西出首
积溪东注诸次水又东入河延绥志沙河源出双山堡
西北即真乡之葭芦河也南合堡东宋家河又南合谢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588-0778d.png
家庄车道沟水又南至投河合关家川水过柳树会又
南合真乡水抵通秦寨流石峡中合五女川为葭芦河
至葭州城南入黄河(谨按真乡县旧属葭州柳/树会在葭州西北一百里)
无定河在榆林县西南通志自怀远界来径鱼河堡与
西河合又东南入米脂界水经注奢延水又东径肤施
县合帝原水又径肤施县南(谨按汉肤施县/今属绥德州)
西河在榆林县北十里通志即帝原水亦名明堂川汉
书地理志肤施县有帝原水水经注帝原水西北出龟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588-0779a.png
兹县东南流注奢延水(谨按龟兹故/城在县北)延绥志西河在镇
城西即榆溪源出塞外葫芦海南流入红石峡水自石
崖流下陡落数千仞匝隍堑于城西遂为西河南流至
镇川堡入无定河(谨按水经注诸次水即榆溪延绥志/又谓西河为榆溪或又以沙河至葭)
(州入河者为诸次水以西河至鱼河堡入无定河/者为帝原川与延绥志异而与郦氏水道合从之)
龙王泉水在榆林县城中延绥志一名南门河一名南
泉自山半涌出汇而为池疏而为窦周灌城中镇人所
汲养也严冬蓊勃水气如蒸西南入西河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588-0779b.png
柳河在榆林县西南十五里延绥志源自西南入西河
长湖数顷其地可耕成化中植柳数千株万历中斩伐
殆尽
杨官海在榆林县西二十里延绥志凡水之所会渟而
不流者边人通谓之海水不大而海之者渟之盛也杨
官海又西十里曰方家海又西十里曰酸梨海又稍南
曰天鹅海(己上/榆林)
黄河在榆林府北塞外自延安府界流来又东南入府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588-0779c.png
谷界水经注河水自临河县故城北又东径阳山南又
东流径石迹阜西又南屈径河目县(谨按河目故城在/北假中属胜州银)
(城县在今怀/远县西北)又南合南河上承西河东径临戎县故城
北又东径临河县南又东径广牧县故城北经流二百
里许东会于河(谨按广牧属朔方郡即/丰州也在今怀远县北)河水又南径马
阴山西又东南径朔方县故城东北(谨按什贲故城即/汉朔方县在今怀)
(远县/北)又东转径渠搜县故城北(谨按渠搜县在废夏/州北今榆林府西北)
东径西安阳故城南(谨按西安阳县属五原郡在/废丰州东北今榆林府西北)又东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588-0779d.png
径田辟城南(谨按田辟地/名属五原郡)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谨按/成宜)
(县在废丰州界/今榆林府北)又东径原亭城南(谨按原亭亦地/名属五原郡)又东
径宜梁县故城南(谨按宜梁县在五原西南六/十里废丰州东今榆林府北)又东径
稒阳城南河阴县故城北(谨按稒阳属东部都尉治河/阴县属五原郡俱在今神木)
(县/北)又东径九原郡故城南(谨按秦置九原郡汉更/名五原在今神木县北)又东
过临沃县南(谨按临沃县属五/原在今府谷县北)又东枝津出焉又东流
石门水南注之又东径稒阳故城南(谨按稒阳县在废/胜州西南今府谷)
(县东/北)又东南枝津注焉水上承大河于临沃县东流七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588-0780a.png
十里注于河河水又东径塞泉城南而东注又东过云
中桢陵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
西(谨按桢陵县即废东胜州沙陵汉属云中郡并在/河东岸今属山西沙南县在河西今府谷县东北)
水屈而流白渠水注之又南径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
过县西河水于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谨按定襄桐/过并在河东)
(岸属/山西)河水又东南左合契吴山水树颓水大罗水(谨按/诸水)
(皆在/山西)又右得湳水口又南过西河圁阳县榆林卫旧志
黄河在卫北千里自宁夏卫横城堡西折而北过平寇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588-0780b.png
城东百馀里又东北流过古丰州西北折而东经三受
降城南至废东胜州西折而南入府谷县黄甫川东九
里其中谓之河套周围数千里
诺水在榆林府北套外通志一名诺真水汉书匈奴传
元帝初元初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使匈奴与单于
登诺水东山刑白马为盟颜师古注诺水即今突厥地
诺真水也
鹿浑海在榆林府北套外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五年西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588-0780c.png
征次鹿海袭高车袁纥部八年西征侯吕邻部至苦水
皆大破之
鸊鹈泉在榆林府北套外唐中受降城北唐书回纥传
贞观中以回纥归附诏于碛南鸊鹈泉之阳置邮
额根河在榆林府北套外魏书蠕蠕传太平真君四年
讨蠕蠕帝出中道至鹿浑谷与贼相遇吴提遁走追至
额根河破之车驾至石水而还
栗水在榆林府北套外魏书蠕蠕传神麚二年讨蠕蠕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588-0780d.png
出黑山次于沙漠南轻骑至栗水大檀西奔帝缘栗水
西行过窦宪故垒次于菟园水去平城三千七百里(己/上)
(边外大川/附见榆林)
黄河在神朩县东百二十里自府谷界流入与山西兴
县分界又南入葭州界水经注河水又南过西河圁阳
县东(谨按圁阳故/城在县东)元和郡县志麟州东至岚州界黄河
一百二十里(谨按麟州故城在县北岚/州即今岢岚州在山西)通志自府谷县
盘塘南六十里沿河府神二境相杂至沙峁头入本境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588-0781a.png
屈野河入焉又南流二十里至枣塔沟入葭州界
屈野河在神朩县城西百步东南流入黄河宋史麟州
西城枕睥睨曰红楼下瞰屈野河县志源出塞地五兰
峁儿绕笔架山之阳至县南一百二十里沙峁头入黄

老龙泉水在神木县西北十五里通志树林阴翳泉水
清漪有龙神祠旱祷辄应其水入屈野河
柴沟在神朩县西通志明天顺二年孛来入寇神朩总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588-0781b.png
兵张敛败之于柴沟即此
骆驼堰在神朩县西北百里一统志唐张说追党项经
(己上/神木)
大葭芦水小葭芦水在神朩县北套内元和郡县志大
葭芦水在榆林县西二百二十里小葭芦水在县西二
百四十里地甚良沃(谨按唐榆林即胜/州治在府谷县北)
湳水在神木县北套内水经注湳水出美稷县(谨按美/稷属西)
(河/郡)东南流俗亦谓之湍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咸水出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588-0781c.png
长城西咸谷东入湳水湳水又东浑波水出西北穷谷
东南流注湳水湳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城南又东
流入河(谨按富昌故城在胜州南/已上边外大川附见神朩)
黄河在府谷县东三十步东南正南至河皆一百步自
塞外流入又南入神朩界水经注河水自君子济又南
右得湳水口又南至圁阳(谨按湳水在/县东北边外)通志自莲花缠
入境为唐家汇渡流六十里至杨家川口黄甫川水入
焉又十里至沙窑子清水川入焉又南二十里为天桥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588-0781d.png
又三十里径县城东南孤山川入焉又百五十里至盘
塘渡
清水川在府谷县东北五十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东南
注于河通志边方士骑赖以汲饮又县东北六十里有黄
甫川自塞外牛武城南径黄甫营边墙入口南流入于河
九股水在府谷县西南通志一名孤山水源出草地九
源并导合为一流东南流入边墙径镇羌堡东孤山堡
西又东南流三十里入黄河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588-0782a.png
石马川在府谷县西三十里通志相传有石马至其处
今马迹犹存(已上/府谷)
虎泽在府谷县北套内通志即武泽汉书地理志西河
郡榖罗县武泽在西北后汉书梁慬传永初三年南单
于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明年度辽将军梁慬赴救至
属国故城与战破之单于引还虎泽慬又与种进攻虎
泽单于乞降(谨按上林赋紫渊经其北文颖曰谷罗县/西北有紫泽则虎泽又即紫泽也 已上)
(边外大川/附见府谷)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588-0782b.png
无定河在怀远县北通志即生水俗名滉忽都河晋书
载记赫连勃勃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都城水经注
奢延水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山海经所谓生水出
盂山者也俗谓之奢延水又谓之朔水东北流径其县
故城南又东北与温泉合又东黑水入焉又东合交兰
水与镜波水合(谨按奢延故/城在县西北)元和郡县志朔方县无定
河一名奢延水源出县南百步(谨按唐朔方/故城在县北)延绥志滉
忽都河出龙州堡南宜家畔合城北乌龙洞泉及城西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588-0782c.png
水东流四十里清平水北注之又东柳泉儿水北注之
又东狄青原水北注之又过响铃塔威武堡暗门水出
其东又海棠河及东西二河俱出镇靖堡塞外东流注
之又东过怀远堡苦水川合圁川会之为无定河至波
罗堡北折而南流黑朩头水鲍家寺水东注之又过响
水堡东入榆林界其圁水出清平堡外白城儿东流合
夏河儿入波罗堡与滉忽都河会
 (臣/)谨按圁水在葭州今名秃尾河其以奢延水为圁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588-0782d.png
 水误自欧阳忞舆地广记始前明人地志往往承之
 近时谭吉璁撰延绥镇志亦不知辨但此出清平堡
 外之水本无他名今仍其文而辨正之如此
石窑川在怀远县北通志即黑水晋书载记赫连勃勃
于黑水之南营都城水经注黑水出奢延县黑涧东南
历沙陵注奢延水元和郡县志乌水出朔方县乌涧本
名黑水避周太祖讳改名县志石窑川在威武堡北塞
外东南流径怀远堡为乱窑川河又有打狼河自塞外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588-0783a.png
南流径堡东入焉又东南径波罗堡入滉忽都河(谨按/石窑)
(川打狼河诸水/俱自边外流入)
黑朩头沟河在怀远县东南四十里一统志源出威武
堡邓家堰王家堰东流合鲍家寺水至响水堡入无定
(谨按此疑/即交兰水)
大理河在怀远县东南百五十里通志自清平堡东流
合小理河径县境一百里入绥德州界又小理河在县
东南百二十里源出清平堡东老虎堰东流至巡检司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588-0783b.png
沟合于大理河径县境六十里(己上/怀远)
横水在怀远县北套内古朔方县南唐书地理志横水
五十九里至什贲故城回纥传会昌二年回鹘乌介可
汗入云朔剽横水杀掠甚众
盐泽在怀远县北套内水经注朔方县有二盐池其盐
大而青白青者名曰青盐一名戎盐入药分唐书地理
志金连盐泽青盐泽皆在朔方县南元和郡县志盐泽
在什贲城西南延绥志朔方县南有莲花城红盐池在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588-0783c.png
其东长盐池在其西
地斤泽安庆泽在怀远县北套内宋史夏国传太平兴
国七年李继捧入朝其族弟继迁自银州奔入地斤泽
泽距夏州东北三百里又淳化初继迁与继捧战于安
庆泽
余吾水在怀远县北套外山海经北鲜之山鲜水出焉
北流注余吾水汉书匈奴传天汉四年贰师将军李广
利出朔方匈奴闻之悉迁其累重于余吾水北单于自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588-0783d.png
率众待水南接战连日引还(已上边外大/川附见怀远)
黄河在葭州东一里自神朩界流入与山西兴县临县
分界又南入吴堡界水经注河水南径圁阳县圁水东
注之又南端水入焉水西出虢山东流注于河河水又
南诸次之水入焉又南汤水注之山海经曰上申之山
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州志自神朩界沙峁头入州境
东流南折至螅蜊峪入吴堡界沿历二百里
弥勒河在葭州北七十里自神朩界屈家南沟历弥川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588-0784a.png
寨至州北万户峪东入黄河延绥志在高家堡南宋置
弥勒砦
秃尾河在葭州东北五十里自边外流入又东入河汉
书地理志上郡白土县圁水出县西东入河(谨按圁音/银白土县)
(今属/边外)水经注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径其县南东
至长城与神御水合水出县南御山峡东出至长城入
于圁圁水又东径鸿门县又东梁水注之水出西北梁
谷东南流注圁水又东径圁阴县北又东桑谷水注之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588-0784b.png
水出西北桑溪东南流入圁水圁水又东径圁阴县南
东注于河(谨按鸿门圁阴故/城并在州西北)隋书地理志开光县有圁
(谨按开光故城在/州北即汉圁县地)州志自建安堡塞外抬瓮山分流
一为苏麻河一为恶水河又东径高家堡北柏林永利
水入焉又南蒺藜川入焉又南三十里至虎头峁西开
光川入焉束以两山约流二百馀里至州东北入黄河
 (臣/)谨按唐地理志云银州东北无定河即圁水而后
 人遂皆谓奢延水为圁水然考水经注圁水在东北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588-0784c.png
 奢延水在西南各自入河源流迥别故有谓秃尾河
 即圁水者揆之汉魏地理郡邑方位皆相吻合当非
 臆断从之
永利河在葭州北百七十里自神朩县界流径高家堡
西北入秃尾河通志即水经注之神御水(详见/神木)
开光川在葭州北百里通志以故县得名俗讹为开荒
川州志发源州北百二十里黑龙潭流五十里至三角
城虎头峁东入秃尾河即后魏开光郡也宋时李继隆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588-0784d.png
军出开光谷西杏子坪即此(谨按开光川当即/水经注之梁水)又宁河
在州东北四十里发源州北八十里王元沟南与宁河
寨水合历山谷中行四十里至州东北入黄河(谨按宁/河疑即)
(水经注/之端水)
葭芦川在葭州西五里自榆林界流入又东南入黄河
元和郡县志真乡县有葭芦水源出县西北(谨按真乡/故城在州)
(西北详/见榆林)
真乡川在葭州西百里通志即古真乡郡也今讹为丁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588-0785a.png
香川一名明堂川源自沙漠流来下合葭芦川(谨按榆/林之西)
(河亦名明堂川/与此非一水也)
五女川在葭州西北十里源出州西落珠崖东入葭芦
河延绥志以有五女墓名
黑水坑水在葭州南八十里州志源出米脂县桃花峁
其色如墨至州南八十里荷叶坪东入黄河又乌龙河
在州南二十里发源州西刘世材沟至州南峪口东入
黄河(谨按水经注之汤水当即乌/龙黑水诸水然无明证存考)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588-0785b.png
盐沟在葭州北八十里延安府志地出盐泥东距黄河
西抵沙漠为州北要区
虎峪沟在葭州北百七十里高家堡西州志黄河四围
突出山石一片左右青泉数处环绕城西花木蓊翳颇
称胜槩
月宾泉在葭州北郭外迤西一里通志泉自半山石罅
出清冽而甘一名官泉(已上/葭州)
  古迹(第宅/)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588-0785c.png
榆林府唐幽陵都督府通志在神木县城西九十里开
元中置
石晋折氏圃府谷县志在县治内石晋后折氏世为府
州刺史创百花坞于郡圃为一方之胜
  古迹(祠宇/)
汉火井祠一统志在神木县西南汉书地理志西河郡
鸿门县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谨按鸿门废县/在神木县西南)
明余肃敏祠一统志在榆林县南门外祀延绥巡抚余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588-0785d.png
子俊
姜悯忠祠一统志在榆林县治内祀宁夏总兵官姜汉
  古迹(郊邑/)
秦长城榆林县志在县西水经注诸次水东入长城又
走马水东北入长城注奢延水元和郡县志秦长城在
德静县西二里宁朔县北十里(谨按德静废县在榆林/县西宁朔废县在榆林)
(县南唐李益登长城诗汉家今上郡秦寨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榆溪塞舆地广记在榆林县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588-0786a.png
十年西略地至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城河上为塞
项羽本纪蒙恬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正义苏林
曰在上郡崔浩曰蒙恬树榆为塞也水经注诸次水东
径榆林塞世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自溪
西去悉榆林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出故谓之
广长榆也元和郡县志榆林关在榆林县东三十里东
北临河秦却匈奴之处隋置榆林关
晋吴儿堡寨通志在神木县西南五十里赫连勃勃破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588-0786b.png
义真于长安迁其人筑此以居之因名
统万城一统志在怀远县西晋书载记义熙中赫连勃
勃自称大夏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自言方
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蒸土筑城锥入一
寸即杀筑者而再筑之名其南门曰朝宋东门曰招魏
西门曰服凉北门曰平朔北史魏太武始光四年西伐
赫连昌剋其城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
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元和郡县志其城土色白而牢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588-0786c.png
固有九敌楼峻险非人力可攻县册即夏州故城
赫连勃勃墓一统志在怀远县西元和郡县志在朔方
县西十五里隋置白城镇后废十六国春秋夏录勃勃
葬嘉平陵
 (臣/)谨按陜西通志肤施县南杜甫川有赫连勃勃墓
 太平寰宇记又云勃勃墓在霍山最高峰与此为三
 今考怀远本后魏夏州唐为朔方县李吉甫撰元和
 郡县志距勃勃葬时较近记载当属有徵故一统志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588-0786d.png
 引以为据今从之
唐石堡城一统志在榆林县南武德初延州总管段德
操击梁师都石堡城三年师都石堡留守张举来降宋
元丰四年克米脂进攻银石二州破石堡城遂追至夏
州皆即此
静羌寨通志在神朩县东南一百里唐建
乌延城一统志在怀远县南唐书地理志朔方县长庆
四年节度使李佑筑乌延宥州临塞阴河陶子等城于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588-0787a.png
芦子关北以护塞外宋史夏国传元丰五年沈括请城
古乌延城以包横山使夏人不得绝沙漠
宋碎金故镇一统志在榆林县南一百三十里宋史康
定初黄德和以二千人屯碎金谷即此
李彝昌墓通志在榆林县北十里红石峡世传墓在水
中石穴又县西南十里王墓山有断碑字已磨灭相传
为元昊祖墓
折克行墓通志在府谷县北三十里李家洼又县西四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588-0787b.png
十里有折太君墓克行之母也
元察罕诺尔城一统志在怀远县北元世祖十七年作
行宫于察罕诺尔筑土为墙明洪武四年汤和攻察罕
诺尔擒猛将虎臣永乐中总兵柳升请修察罕诺尔城
景泰中石亨请移宁塞堡于此不果
五女墓通志在葭州西七十里五女川元时州民无子
生五女父死誓不嫁以养母卒葬于此
明边墙榆林府志在府北成化八年余子俊刱筑东起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588-0787c.png
清水营西抵花马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馀里皆凿崖筑
墙掘堑其下连续不绝每二三里置敌台烽砦为巡警
之所后以屯田多在边外于是修筑大边防护屯田而
以所筑者为二边
红山市一统志在榆林县北十里嘉靖中与套夷互市
于花马池隆庆五年济囊乞贡复请开市因立市于此
常乐堡一统志在榆林县东三十里其地名岔河成化
中于今堡南二十里创筑后因其地沙积无水徙建于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588-0787d.png
此城在平川为极冲中地又双山堡在县东少南七十
里隋唐真乡县地明正统二年筑成化中移筑今堡城
在山冈为极冲中地
归德堡一统志在榆林县南四十里成化中置为腹里
中地又思河堡在县南八十里唐银州地本名黑土圪
塔正统二年置思河砦于九股水成化十一年移置今
所城在半山为腹里上地又镇川堡在县南一百四十
里嘉靖二十九年建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588-0788a.png
保宁堡一统志在榆林县西三十里旧名古梁城嘉靖
四十三年增建城在平地为极冲下地
𣢾贡城一统志在榆林县北红山上中有镇北台易马
台俱万历五年筑又有笔架城在县西北嘉靖四十五
年套夷陷此
柏林堡一统志在神木县西南六十里成化初置城在
山原又大柏油堡在县西三十里城在山上
永兴堡一统志在神木县东北六十里地名黑城儿成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588-0788b.png
化中置城在山上
杨家城一统志在神朩县西北正统五年副都御史陈
镒移县于杨家城后以在山巅不便仍复故处
清水营堡一统志在府谷县东北六十里成化中置城
在山坡又黄甫川堡在县东北七十里天顺中置城在
山畔西北就山东南临川
孤山堡一统志在府谷县西北四十里本孤圪塔马营
正统中置在西山成化初移置城在山畔又镇羌堡在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588-0788c.png
县西北八十里明初置在东村成化二年改建城在山
(明杨一清孤山堡诗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甲士解鞍)
(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木瓜园堡一统志在府谷县北五十里即明初木瓜园
寨成化十六年改置堡城在山上
三捷关一统志在怀远县东二十里众山环列中通一
道颇称险要
波罗堡一统志在怀远县东少北四十里正统十年置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588-0788d.png
以有波罗寺因名城在山畔为极冲中地又响水堡在
县东八十里正统二年置成化二年移出黑河山易名
平夷堡九年复还响水城在山坡为极冲中地
威武堡一统志在怀远县西南四十里地名响铃塔成
化五年置城在山阜为极冲上地又清平堡在县西南
八十里旧名砖儿营成化初置城在山原为极冲中地
响水石桥府志在怀远县响水堡南滉忽都河上又有
下响水桥河广半里水从崖落成化中有僧从水底凿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588-0789a.png
三窟河流颓叠而下其上为石梁今两旁窟俱坏中一
窟犹存
建安堡一统志在州北一百五十里地名崖寺子成化
十年增置城在山畔又高家堡在州北一百六十里地
名飞鸦川正统四年建城在平川
梁震墓通志在神木县南十里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588-0789b.png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