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588-07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关中胜迹图志卷十九
陜西巡抚(臣/)毕沅撰
地理
汉中府释名通志秦郡常璩曰因水名也府志郡临汉
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沿革一统志治在省城西南一
千七十里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蜀地战国初秦楚
之境后属秦置汉中郡(史记秦惠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华阳国)
关中胜迹图志卷十九
陜西巡抚(臣/)毕沅撰
地理
汉中府释名通志秦郡常璩曰因水名也府志郡临汉
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沿革一统志治在省城西南一
千七十里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蜀地战国初秦楚
之境后属秦置汉中郡(史记秦惠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华阳国)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588-0707b.png
(志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置郡)汉初为汉国后仍为汉中郡属益州后
汉因之三国属蜀(通典后汉末张鲁改汉中为汉宁魏/武复曰汉中郡后蜀先主有其地以)
(为重/镇)魏景元四年克蜀兼置梁州(王隐晋书魏末克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
(七郡为梁/州治沔阳)晋因之(晋书地理志泰始三/年立梁州于南郑)东晋隆安中又
侨置秦州宋齐因之梁天监三年入于魏曰梁州汉中
郡大同初还梁西魏废帝元年复克之隋开皇三年郡
废大业三年州废改为汉川郡唐武德初复曰梁州置
总管府开元十三年改曰褒州二十年复故天宝初曰
汉因之三国属蜀(通典后汉末张鲁改汉中为汉宁魏/武复曰汉中郡后蜀先主有其地以)
(为重/镇)魏景元四年克蜀兼置梁州(王隐晋书魏末克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
(七郡为梁/州治沔阳)晋因之(晋书地理志泰始三/年立梁州于南郑)东晋隆安中又
侨置秦州宋齐因之梁天监三年入于魏曰梁州汉中
郡大同初还梁西魏废帝元年复克之隋开皇三年郡
废大业三年州废改为汉川郡唐武德初复曰梁州置
总管府开元十三年改曰褒州二十年复故天宝初曰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588-0708a.png
汉中郡乾元初复曰梁州兴元元年升兴元府为山南
西道节度使治五代属蜀宋曰兴元府汉中郡山南西
道节度为利州路治绍兴十四年分为利州路治元为
兴元路属陕西行省明洪武三年改为汉中府九年属
陕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领县八曰南郑褒城城固洋西乡凤沔略阳州
一曰宁羌 府城通志旧址在府东二里秦厉公所筑
汉高祖王汉中时居此宋嘉定十二年徙筑今城明正
西道节度使治五代属蜀宋曰兴元府汉中郡山南西
道节度为利州路治绍兴十四年分为利州路治元为
兴元路属陕西行省明洪武三年改为汉中府九年属
陕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领县八曰南郑褒城城固洋西乡凤沔略阳州
一曰宁羌 府城通志旧址在府东二里秦厉公所筑
汉高祖王汉中时居此宋嘉定十二年徙筑今城明正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588-0708b.png
德五年修筑悉甃以砖周九里有奇天启元年因建瑞
藩展北二丈十步门四东曰朝阳西曰振武南曰望江
北曰拱宸
南郑县释名通志周邑名秦以名县耆旧传云郑桓公
遗民南奔汉中故以南为称府志桓公都郑其民徙河
南者为新郑奔汉中者为南郑沿革一统志附郭本秦
南郑邑汉置县为汉中郡治后汉至南北朝因之隋为
汉川郡治唐为兴元府治宋因之元为兴元路治明为
藩展北二丈十步门四东曰朝阳西曰振武南曰望江
北曰拱宸
南郑县释名通志周邑名秦以名县耆旧传云郑桓公
遗民南奔汉中故以南为称府志桓公都郑其民徙河
南者为新郑奔汉中者为南郑沿革一统志附郭本秦
南郑邑汉置县为汉中郡治后汉至南北朝因之隋为
汉川郡治唐为兴元府治宋因之元为兴元路治明为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588-0708c.png
汉中府治
本朝因之
褒城县释名通志郭子章云周褒国汉置褒中县隋改
名褒城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北四十里汉置褒中县
属汉中郡为都尉治后汉因之晋义熙中改曰苞中刘
宋省后魏永平四年复置褒中县兼置褒中郡隋开皇
初郡废改县曰褒内仁寿元年又改褒城属汉川郡义
宁二年又改褒中唐贞观三年复曰褒城属兴元府宋
本朝因之
褒城县释名通志郭子章云周褒国汉置褒中县隋改
名褒城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北四十里汉置褒中县
属汉中郡为都尉治后汉因之晋义熙中改曰苞中刘
宋省后魏永平四年复置褒中县兼置褒中郡隋开皇
初郡废改县曰褒内仁寿元年又改褒城属汉川郡义
宁二年又改褒中唐贞观三年复曰褒城属兴元府宋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588-0708d.png
因之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汉唐建县于打钟寺宋徙山河堰
北绍兴中兵燬明正德四年蜀有蓝鄢之乱巡抚蓝璋
以褒据秦蜀之冲下令修筑甃城以石周三里门四
城固县释名通志秦县名方舆胜览始城而冀其巩固
之意也沿革一统志治在府东少北七十里汉置城固
县属汉中郡后皆因之唐武德二年改曰唐固贞观二
年复故属兴元府宋因之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汉唐建县于打钟寺宋徙山河堰
北绍兴中兵燬明正德四年蜀有蓝鄢之乱巡抚蓝璋
以褒据秦蜀之冲下令修筑甃城以石周三里门四
城固县释名通志秦县名方舆胜览始城而冀其巩固
之意也沿革一统志治在府东少北七十里汉置城固
县属汉中郡后皆因之唐武德二年改曰唐固贞观二
年复故属兴元府宋因之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府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588-0709a.png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建乐城魏
正始中移治婿乡宋崇宁二年移建今城明正德七年
拓筑砖甃周七里有奇门四
洋县释名太平寰宇记后魏置洋州因水为名沿革一
统志治在府东一百二十里汉城固县地晋置兴道县
属汉中郡刘宋废后魏延昌三年置兴势县属晋昌郡
西魏分置傥成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汉川郡唐初属
洋州贞观二十三年改曰兴道天宝十五载移洋州郡
正始中移治婿乡宋崇宁二年移建今城明正德七年
拓筑砖甃周七里有奇门四
洋县释名太平寰宇记后魏置洋州因水为名沿革一
统志治在府东一百二十里汉城固县地晋置兴道县
属汉中郡刘宋废后魏延昌三年置兴势县属晋昌郡
西魏分置傥成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汉川郡唐初属
洋州贞观二十三年改曰兴道天宝十五载移洋州郡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588-0709b.png
来治乾元初复改郡曰洋州属山南西道五代时孟蜀
改曰源州宋初复曰洋州元至元二年以州治兴道县
省入属兴元路明初降州为县属汉中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宋熙宁间文同守洋州筑土为城
明崇祯七年甃以砖周七里有奇门五
西乡县释名通志太平寰宇记蜀南乡晋改西乡府志
与夔之东乡对故名沿革一统志治在府东南二百四
十里汉城固县地蜀汉置南乡县晋改曰西乡属汉中
改曰源州宋初复曰洋州元至元二年以州治兴道县
省入属兴元路明初降州为县属汉中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宋熙宁间文同守洋州筑土为城
明崇祯七年甃以砖周七里有奇门五
西乡县释名通志太平寰宇记蜀南乡晋改西乡府志
与夔之东乡对故名沿革一统志治在府东南二百四
十里汉城固县地蜀汉置南乡县晋改曰西乡属汉中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588-0709c.png
郡宋齐因之后魏改置丰宁县兼置洋州及洋川郡隋
开皇中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复曰西乡属汉川郡唐武
德初复于县置洋州天宝初曰洋川郡十五载徙郡治
兴道以西兴属焉宋亦属洋州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
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宋建于蒿坪山之阳元迁今治建
城砖土相半明正德中筑东关新城嘉靖初悉砖甃之
周三里门四
开皇中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复曰西乡属汉川郡唐武
德初复于县置洋州天宝初曰洋川郡十五载徙郡治
兴道以西兴属焉宋亦属洋州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
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宋建于蒿坪山之阳元迁今治建
城砖土相半明正德中筑东关新城嘉靖初悉砖甃之
周三里门四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588-0709d.png
凤县释名通志方舆胜览鸑鷟尝鸣于岐翱翔至南而
集焉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至明降州为县沿
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北三百八十里汉置故道县属武
都郡后汉及晋因之后魏太和元年改置凉泉县寻改
曰梁泉孝昌中又置南岐州西魏废帝三年改州为河
池郡唐武德初复为凤州天宝初曰河池郡乾元初仍
曰凤州属山南西道五代初属岐后属蜀宋仍曰凤州
河池郡属秦凤路元至元五年以州治梁泉县省入属
集焉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至明降州为县沿
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北三百八十里汉置故道县属武
都郡后汉及晋因之后魏太和元年改置凉泉县寻改
曰梁泉孝昌中又置南岐州西魏废帝三年改州为河
池郡唐武德初复为凤州天宝初曰河池郡乾元初仍
曰凤州属山南西道五代初属岐后属蜀宋仍曰凤州
河池郡属秦凤路元至元五年以州治梁泉县省入属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588-0710a.png
兴元路明初降州为县属汉中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古凤州旧治明嘉靖十九年悉甃
以石周四里有奇门三
沔县释名通志本汉沔阳以沔水为名也元自略阳移
沔州来治明降为县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一百十里
汉置沔阳县属汉中郡后汉晋及宋齐因之后魏析置
嶓冢县并属华阳郡隋初省沔阳县大业初改嶓冢曰
西县属汉川郡唐武德三年于县置褒州八年州废县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古凤州旧治明嘉靖十九年悉甃
以石周四里有奇门三
沔县释名通志本汉沔阳以沔水为名也元自略阳移
沔州来治明降为县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一百十里
汉置沔阳县属汉中郡后汉晋及宋齐因之后魏析置
嶓冢县并属华阳郡隋初省沔阳县大业初改嶓冢曰
西县属汉川郡唐武德三年于县置褒州八年州废县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588-0710b.png
属梁州宋乾德三年以县直𨽻京师(谨按太平寰宇记/平蜀后以西县及)
(三泉县路当津要申奏公事直属朝廷/二县遂割出𨽻京师三泉今宁羌州)后属兴元府元
初属沔州至元二十年省西县入略阳改置铎水县移
沔州来治后又省铎水县入州明初改州为县属汉中
府成化二十二年改属宁羌州
本朝仍属汉中府 县城通志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筑
汉乐二城汉城即沔城也倚山垣堞以土明洪武四年
迁于西山谷口沔水环流万历元年甃以砖周三里门
(三泉县路当津要申奏公事直属朝廷/二县遂割出𨽻京师三泉今宁羌州)后属兴元府元
初属沔州至元二十年省西县入略阳改置铎水县移
沔州来治后又省铎水县入州明初改州为县属汉中
府成化二十二年改属宁羌州
本朝仍属汉中府 县城通志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筑
汉乐二城汉城即沔城也倚山垣堞以土明洪武四年
迁于西山谷口沔水环流万历元年甃以砖周三里门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588-0710c.png
四
略阳县释名通志用武之地曰略众山之南曰阳故以
为名按略阳汉县也在今巩昌界后魏侨置略阳郡县
于此赵宋遂以名县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北二百九
十里汉置沮县属武都郡后汉及晋因之后魏正始三
年置武兴镇寻改置东益州及武兴郡西魏废帝二年
改州曰兴州郡曰顺政大业二年罢州为顺政郡唐武
德初复为兴州天宝初复曰顺政郡乾元初仍曰兴州
略阳县释名通志用武之地曰略众山之南曰阳故以
为名按略阳汉县也在今巩昌界后魏侨置略阳郡县
于此赵宋遂以名县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北二百九
十里汉置沮县属武都郡后汉及晋因之后魏正始三
年置武兴镇寻改置东益州及武兴郡西魏废帝二年
改州曰兴州郡曰顺政大业二年罢州为顺政郡唐武
德初复为兴州天宝初复曰顺政郡乾元初仍曰兴州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588-0710d.png
属山南西道五代属蜀宋仍曰兴州顺政郡属利州路
开禧三年改州曰沔州县曰略阳嘉定三年仍属利州
路元至元十四年改属广元路二十年移沔州治释水
县以略阳县属焉明初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改属
宁羌州
本朝仍属汉中府 县城通志即古兴州城址明正德六
年筑土城周五里门五
宁羌州释名通志本白马氐东境成化中设宁羌取辑
开禧三年改州曰沔州县曰略阳嘉定三年仍属利州
路元至元十四年改属广元路二十年移沔州治释水
县以略阳县属焉明初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改属
宁羌州
本朝仍属汉中府 县城通志即古兴州城址明正德六
年筑土城周五里门五
宁羌州释名通志本白马氐东境成化中设宁羌取辑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588-0711a.png
宁氐羌之意沿革一统志治在府西南二百八十里汉
广汉郡葭萌县地晋为梓潼郡晋寿县地隋为义成郡
绵谷县地唐武德四年分置三泉县兼置南安州八年
州废县属利州天宝元年改属汉中郡宋乾德三年以
县直𨽻京师至道二年建为太安军三年军废县仍属
京师绍兴三年复置太安军属利州路元初为大安州
至元二十年降州为县属沔州又省三泉县入之明初
省大安入沔县改置宁羌卫成化二十二年升为宁羌
广汉郡葭萌县地晋为梓潼郡晋寿县地隋为义成郡
绵谷县地唐武德四年分置三泉县兼置南安州八年
州废县属利州天宝元年改属汉中郡宋乾德三年以
县直𨽻京师至道二年建为太安军三年军废县仍属
京师绍兴三年复置太安军属利州路元初为大安州
至元二十年降州为县属沔州又省三泉县入之明初
省大安入沔县改置宁羌卫成化二十二年升为宁羌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588-0711b.png
州属汉中府
本朝因之 州城通志旧为白马氐之羊鹿坪明洪武三
十年因羌民田九成据马面山作乱遣指挥姜观建羌羌
卫于此成化二十二年建州于卫治南汉水绕城地势
险固周七百七十馀丈门四
关中胜迹图志卷十九
本朝因之 州城通志旧为白马氐之羊鹿坪明洪武三
十年因羌民田九成据马面山作乱遣指挥姜观建羌羌
卫于此成化二十二年建州于卫治南汉水绕城地势
险固周七百七十馀丈门四
关中胜迹图志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