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223-00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太祖文集卷二
          明 姚士观等 编校
 诏
  谕靖江王府文武官诏
洪武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典宝副林清赍到从孙守谦
表知己达长沙矣朕历览表之副本文辞妥帖诵之忽
思从孙之远行不觉泪下而又沾襟今进表使归朕特
卷二 第 1b 页 WYG1223-0009b.png
谕尔王府文武众官即今守谦未壮志若孩童既出镇
于西南必文武之臣为守谦之已能若倚之而不谋纵
之而不导又非贤人君子然幼孙而戆凡导以仁王之
理少有不从从容必以岁月而成其德守谦本幼朕辄
敢令行者为何盖谓所保者文武是也谕至尔诸人恪
恭朕意日夕毋怠
  谕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参政魏鉴瞿庄
今年仲夏敕卿南行又抵仲秋而彼中政令得失杳无
卷二 第 2a 页 WYG1223-0009c.png
知者卿郡之籍民也如民焉殊于民者何至于学焉而
闾里曰儒如儒焉已而超于儒者云何乃至于尚志焉
故官于朝然不及考而迁调之于功未见惟志于业未
见惟勤即今职于炎方其所辖者甚众且八闽之地利
尽南海势控诸番古今居是者君子焉小人焉弊瞒焉
人情焉珠玉焉翡翠焉金银焉束帛焉子女焉贤人焉
非人焉忠君焉爱民焉修身焉笃孝焉高明不朽焉没
身绝嗣焉其言殊焉而又同焉卿其审择焉力行焉功
卷二 第 2b 页 WYG1223-0009d.png
名遂而身家全矣
  又
朕观上古天下之治乱在于君臣能驭不能驭耳若君
能则驭臣下以礼法臣能驭吏卒以体上故治由此矣
若君罔知所以驭臣下臣亦无知以绳吏卒故乱由此
而始矣或云吏卒小人其于治乱何干然虽小人凡施
小诈动伤国政所以为乱始若吏卒守分民无枉扰则
民安矣所以朕尝下令入于条章者正欲使上官驭吏
卷二 第 3a 页 WYG1223-0010a.png
卒动以礼次严之以法若吏卒之徒背理而违法者绳
以死地无论此令已入条章久矣人皆贪官动为下人
所持纵有吏卒纵横安敢谁何所以国政无施天下之
民受枉治愈弛而乱愈生由此也朕尝切恨若为官布
政权无驭吏卒之威则诸事不成盖吏卒能为股肱爪
牙若驭以得法诸事办集方今有职者孰能为此忽九
年秋丞相奏福建两参政致极刑于一老吏朕闻当哉
若不如律者数如捶死有何他论故往谕之今后凡有
卷二 第 3b 页 WYG1223-0010b.png
不如律者如是近行者尤加急治勿令欺侮方称是官
  谕山东承宣布政使吴印诏
尝闻殷高宗思治夜有贤人入梦日以求之得傅说于
版筑委任用之海内咸安周文王起磻溪之钓遂兴周
八百朕思古有是君亦有是臣自是之后列圣相传名
臣相继如斯君臣者鲜矣昔者天厌元之不德朕乘群
雄并起之秋摧强抚顺偃兵息民纲维海内以主黔黎
律施令布惟务安人已九年矣其间阻律犯令者不知
卷二 第 4a 页 WYG1223-0010c.png
其数欲的以五刑决之又恐没身者众特姑存宪章权
以役代又三四年矣俄而天变于上致心惶惶于是诏
告臣民许言朕过闰九月初九日诏令既行布满天下
中外寂然无有言者独卿敷露肝胆备陈国事虽的否
中半岂不尽己之谓忠哉所言中者即时施行其馀未
至者权且勿论朕以至意谕卿卿若日夜如斯为国为
民则神天鉴焉
  谕山西布政使华克勤诏
卷二 第 4b 页 WYG1223-0010d.png
朕每观前代名臣传记人各设施皆以律身保命为务
然后孝于亲而忠于君者矣吁志哉所以名于世者为
斯今朕起草莱定群雄平祸乱君主华夷凡我中国之
人但知有才艺者未尝不使至于朝虽曰至于朝若欲
别贤否而授之以官则又不然云何盖谓人之才艺可
知其于贤不肖虽在帝尧犹且难之所以不能尽测人
心也朕本无知不敢的以人为贤否定用故特以事试
之凡受试者当此之际事役其形财惑其志欲动其心
卷二 第 5a 页 WYG1223-0011a.png
其于孝亲忠君律身保命虽千百人中欲求一士如斯
者鲜矣所以昏愚之徒难保身命孝亲忠君者无他但
为役形者劳其苦不禁财盛者富饮用而且丰欲动其
心色窈窕而妖故非诚志君子不能立命于天地间所
以事不能忠君身不能孝亲往往覆命者若是然有等
悠悠之徒虽曰心淳临事而不果倒持仁义乃有后艰
于斯之道朕尝命官往事数以是事谕之而职事者视
以常谈为官者虽簿书之徒皂𨽻之辈亦莫敢谁何朕
卷二 第 5b 页 WYG1223-0011b.png
尝切齿忿恨丈夫之为无英决嫉恶之心乃为小人牵
制于戏惜哉而不悟何也俄洪武十年夏五月山西布
政司奏云簿书之徒无端之状朕敕中书以考其人人
皆累犯不悛前过之徒已入屯所朕怜一才一艺特脱
彼艰难使革心临事而又为非胜常当月特以敕往令
刑之其符到山西布政司即如朕命而刑之此可谓除
奸去伪者欤公私咸遂清宁者欤其布政司官当方面
承朕命宣教化布威德若肯除奸去伪岂虑孝亲忠君
卷二 第 6a 页 WYG1223-0011c.png
之道不至哉岂不如前代名世者乎
  谕元臣纳克楚诏
人生天地间机变造化得宜时势不失者乃为杰丈夫
古人有云活千人者其后必封尔为元臣忠则忠矣何
苦违人事而失德有若是耶昔者尔被获于江东朕特
生全尔归此朕顺人心之所好所以好者人人凡有患
难谁不欲脱患难而身安者乎当时在俘囚之中果愿
死乎生乎若以尔己心度之凡两军之间有力不及尔
卷二 第 6b 页 WYG1223-0011d.png
者被尔拘囚而乃尽杀之甚不少当是时若以己受患
难之心推及俘囚者尔必大昌福及后嗣必有日矣如
去年冬尔将兵寇我辽界彼回军之日凡弃下者皆生
全于我处朕未尝轻杀一人曩者黄䌷万户奉朕命令
而往尔处非己愿行实差不由己也本人于尔颇有恩
惠何期尔不思好生恶死之情一旦杀之其尔之患难
为黄䌷所生其黄䌷之命尔独故意杀之天心神鉴祸
将归焉今尔与朕守边将士旌旗相望略较胜负则彼
卷二 第 7a 页 WYG1223-0012a.png
胜我负己两经矣为尔所害者将及八千人皆无生全
诚可惜哉然已往之事不咎未来者可不思乎自今以
后若能与我通一介之使则前日之雠必成冰解火焚
矣谕至之后不然朕言彼必就缚生见朕面恐无言可
对尔思之
  谕元丞相哈喇章曼济鲁尔纳克楚等诏
自有元多事群臣有弃君亲而自生者有抗朝命而自
为者目击耳闻实非一人独卿等奋忠仗义卫君深塞
卷二 第 7b 页 WYG1223-0012b.png
岁月如流倏经十有一年迩闻所卫之君因疾已崩在
卿等可谓有始有终良臣之名播矣然昔为人臣今则
尽矣或闻欲立新君其亲王者有三卿等正在犹豫之
间朕观三者诚可再思凡此三人皆元亲孙嫡𣲖不过
遥分伯叔而已卿等若欲坚忠贞之意毋颠尊而扶卑
理应自长而至幼无乃人伦正而天道顺也欤若有贤
愚之别理难备拘从贤则吉彼至尊已崩卿等能推𣲖
以立之不绝有元之祀当此流离之际为臣者尚能竭
卷二 第 8a 页 WYG1223-0012c.png
力为之美声盈人耳目岂不艰哉若或不然或尊或卑
但以立君为名内有自专生杀之威则非人臣之道恐
累嘉名况日生颉颃彼此疑猜当此之际富贵若风中
之烛命如草杪之霜甚不难矣故兹诏谕想宜知悉
  谕安南国王诏
前者朕令安南来见期以三年遣使一朝所贡之物惟
是表意而已若事大之心永坚何在物之盛今年使者
黎公等至仍前远贡丰物何不遵朕至意岂彼中紊乱
卷二 第 8b 页 WYG1223-0012d.png
纪纲更王易位有所疑猜而如是乎然君臣之分本定
奈何昔王荒昏于上致令如斯岂非天假手欤朕又闻
方今之王亦族中人为之或者可吁中国圣人有云将
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也不可为
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今陈煓夺位而为之必畏天地
而谨事神恤及黔黎庶膺王爵傥或慢天地而虐庶民
又非久长之道且安南限山隔海远居蕞尔天造地设
帝命王于彼者以主生民中国有道之君必不伐尚强
卷二 第 9a 页 WYG1223-0013a.png
无知者必征今朕统天下惟愿民安而已无强凌弱众
暴寡之为安南新王自当高枕无虑加兵也
  谕安南国王陈炜伯陈叔明诏
朕闻春秋诸侯之国皆自丧其福然后相继而灭亡者
云何盖谓逆君命而祸黔黎故天鉴若是有不可逃其
祸也假使当时之诸侯惟天王之命是从岂不同周之
固何期舍长富贵而贪高位致富贵若草杪之朝露贤
不云乎毋为祸首毋为福先尔叔明自临事以来国中
卷二 第 9b 页 WYG1223-0013b.png
多事民数流离此果尔兄弟慕福而若是耶抑民有愆
而致是耶然固往者不可谏岂不知来者之可追易不
云乎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斯言
若行则天意可回且天地之广掌民者众若邦有道固
封疆勿外求则世为永福若越境而殃他民则福命未
可保也尔安南与占城忿争将十年矣是非彼此朕所
不知其冤未伸而雠未解将如之何尔叔明如听朕命
息兵养民以遂天鉴后必无穷之福矣若否朕命而必
卷二 第 10a 页 WYG1223-0013c.png
为又恐如春秋之国自取之也圣人有云以道佐人主
者不以兵强天下何也其杀伐之事好还故知者不为
尔其图之鉴春秋之失岂不美乎
  谕元丞相鲁尔诏
天地恶盈而好谦其德好生而恶死此非时人新造之
言乃亘古至今明验也朕云如是盖谓卿等当元天更
运命之时卿帅骑步坚忠贞之节捍禦边陲已十一年
矣每尝遣人通问未得回报今再差人诣所在以禦寒
卷二 第 10b 页 WYG1223-0013d.png
之衣作微礼卿能受赐不伤人命以修后嗣之德岂不
智人也哉朕言至此惟卿以智量之勿为愚者所迷书
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惟顺理则吉故兹
诏示想宜知悉
  谕高丽国王诏
使者至贡陈其礼敷王极情朕既听之事大之心甚矣
表云守侯服于东隅祖朝鲜之苗裔自五季已事中华
言无不当然朕观上古之君自甸侯绥服之外不治其
卷二 第 11a 页 WYG1223-0014a.png
令土人主之大槩圣人之心体天道以行仁惟欲民安
耳未尝誇侈所以不宝远物不劳夷民圣人之心弘哉
今朕虽不才敢不宝王之臣忠却来诚之美贡若汉唐
之夷彼隋君之伐东在朕之今日非诈侮于我安敢违
上帝而劳扰生民者乎若或不守己分妄起事因其天
灾人祸必有至者王其审之自今以后薄来而情厚则
可若其厚来而情薄是为不可王其思之
  谕云南诏
卷二 第 11b 页 WYG1223-0014b.png
朕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古今定论祸福常理也朕起
自草莱削平群雄戡定祸乱今已七年中夏既安四夷
多附绝无强凌弱众暴寡所以臣顺于我者得遂其生
共享和平之福惟尔云南王某乃元君遗𣲖受封西南
孤处遐荒犹未臣服以若所为非贻祸于大理之民必
自致丧身灭姓于大理之手二祸之机必有其一不可
逃者何也盖云南土地人民本大理所有自汉通中国
称臣朝贡至唐宋皆受王封其来久矣昔因尔元灭其
卷二 第 12a 页 WYG1223-0014c.png
王而统其地及今百年无有复其故物者迩来元祚倾
覆已尽尔尚力据其地不还大理自王果欺人乎欺天
乎人虽可欺天不可欺祸患之报将不旋踵至矣今特
遣尔亲族威顺王亲往开谕如果上顺天理下契人心
即奉贡来庭不然朕当别遣使者直抵大理仍赐唐宋
所封旧号令彼为王合兵加讨悔将何及于戏人心转
移之机在人自审而已时不可失尔其思之故兹诏示
想宜知悉
卷二 第 12b 页 WYG1223-0014d.png
  谕大理诏
始因有元失驭海内云扰华夷无主朕近自洪武元年
戊申秋八月群雄尽平臣民奉朕称尊统一中夏今经
七年四夷诸国皆已通报无不称臣入贡惟尔大理不
见国王名号未尝遣使今年秋翰林承旨詹同奏尽阅
群书方见西南大理昔在唐宋受封王爵为元削去国
名止称土官其国乃元君遗𣲖梁王者主之至今未得
为王朕会臣僚议依唐宋所封以尔段氏为大理国王
卷二 第 13a 页 WYG1223-0015a.png
未知信否故特遣官先行往谕如果遵依朕命使回即
再遣使者专赍宝印诰命令尔君臣开设国事同享承
平之福如果不然他日兵会云南未知胜负何如尔其
审之
  赐西番国师诏
佛教兴于西土善因博被华夷虽无律以绳顽惟仁心
而是则大矣哉妙觉难穷昔从斯道者顿悟三空脱尘
轮而出苦趣永离幽冥使生者怀而死者慕岂不圣人
卷二 第 13b 页 WYG1223-0015b.png
者欤迩来西番入贡有僧恭格嘉勒灿伊实藏布乃昔元帕克
斯巴帝师之后人云踵师之道深通奥典独志尤坚化
愚顽以从善起仁心以涤愆虽是遥闻特加尔圆智妙
觉弘教大国师统治僧民名当时之善人永为教中之
称首于戏寂寞山房俦青灯而读诵观皓月以吟风叠
膝盘陀之上草衣木食方契善符
  赦宥诏
诏曰释罪宥愆昔者未尝轻发发则精详至甚岂有罪
卷二 第 14a 页 WYG1223-0015c.png
重而脱侥倖以自欢致冤深而含忍无诉者故有𤯝灾
肆赦怙终贼刑载之于书至今明焉汉唐及元懦君承
祖业权由奸佞所持因有大赦之说虽脱君子之微差
善良之误失则奸顽得为漏网之鱼郁含冤于满地朕
德薄才疏失仿圣人之道相继行之是致五星紊度黎
庶匪宁若悖理乖仁非朕者谁今不敢不察若槩脱凶
顽于侥倖致良善以无伸岂圣人恤刑者欤特命中书
条陈若果真犯虽笞罪以上俱各不原其馀诖误因人
卷二 第 14b 页 WYG1223-0015d.png
致罪过失者尽在赦下所有条画开列于后云云于戏
肆赦于𤯝灾为善良者图贼刑于怙终实王纲而治恶
凡我臣庶律己修仁勿干刑宪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存恤诏
诏曰曩因天下大乱死者不可胜数生者备历艰辛巳
有年矣朕起布衣削群雄定祸乱改元洪武今纪七年
但才疏德薄日夕虑上帝有责思之再三惟兵后苦殃
者朕失抚养存恤盖军士为朕开拓疆宇奋不顾身殁
卷二 第 15a 页 WYG1223-0016a.png
于战场死不至家魂无所依父母年高妻寡子幼一旦
抛弃至今不能存活此朕之过也民间经兵避难父南
子北至今不能会聚奉养者有之或子殁亲老而无养
亲殁子幼而无依者有之亦朕之过也兴言至此实可
悯伤今诏天下有司各各具名以言朕当会居存养使
不失所所有存恤事宜条列于后云云于戏君天下者
所以为民也但君思治而民乖民欲乐而君昏臣稀贤
而不法君或懦而臣刚此古今所难也所司奉行者勿
卷二 第 15b 页 WYG1223-0016b.png
以仁为弊以干刑宪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命丞相大夫诏
朕闻古帝王之治天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资
同心一德于斯之时民安物阜万邦来庭皆由德政所
致非昏君邪臣所能及也朕平天下之初数更辅弼盖
识见浅薄任非其人前丞相汪广洋畏懦迂猾其于伸
冤理枉略不留意以致公务失勤乃黜为岭南广省参
政观其所施察其自省今中书久阙丞相御史台亦阙
卷二 第 16a 页 WYG1223-0016c.png
大夫稽古揆今诚为旷典特命左丞胡惟庸为中书右
丞相中丞陈宁为右御史大夫且惟庸与宁自广洋去后
独署省台协诚匡济举直错枉精勤不怠故任以斯职
播告臣民于戏皇天无私福善祸淫惟尔二臣当寅畏
天地恪恭朕命勿以怠为先以勤为后各尽乃心以臻
于治钦哉钦哉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免北平夏税秋粮诏
古今民之休息长养惟君主之其于水旱灾伤在有司
卷二 第 16b 页 WYG1223-0016d.png
飞报以闻君亲调之迩者广平驰驿来奏所属郡邑天
久不雨朕思为民立燕藩屏中国保障吾民命工肇造
宫殿军民共成何期有司差役不均有伤和气致令民
艰种树除将布政使薛祥等见行取问其北平所属地
方洪武十二年夏税秋粮尽行蠲免
  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
朕膺天命君主华夷当即位之初会集群臣立纲陈纪
法体汉唐略加增减亦参以宋朝之典所以内置中书
卷二 第 17a 页 WYG1223-0017a.png
都府御史台六部外列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都
转运盐使司提刑按察司及府州县纲维庶务以安兆
民朕尝发号施令责任中书使刑赏务当不期任非其
人致有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酣歌肆
乐各不率职坐视废典以致丞相胡惟庸构群小夤缘
为奸或枉法以惠罪或执政以诬贤因是发露人各伏
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使知更官定制行
移各有所归庶不紊烦于戏周职六卿康兆民于宇内
卷二 第 17b 页 WYG1223-0017b.png
汉命萧曹肇四百年之洪业今命五府六部详审其事
务称厥职故兹诏谕
  免天下秋粮诏
朕荷上天眷佑山川效灵祖宗积德君主华夷十有三
年仓廪盈府库充皆民之所供今民力未苏诏告有司
洪武十三年天下秋粮尽行蠲免其放回事故官员自
思情无实犯则亲自来朝仍授以职于戏欲消愆而弭
祸非致吾民于仁寿之乡将何以答天心之永顾故兹
卷二 第 18a 页 WYG1223-0017c.png
诏谕想宜知悉
  谕日本国王诏
曩宋失驭中土受殃金元入主二百馀年移风易俗物
阜民安凡百君子罔不顺焉及元将终英雄鼎峙声教
纷然时朕控弦三十万砺刃以观未几命大将军律九
伐之征不逾五载戡定中原蠢尔东夷君臣非道四扰
邻邦前年浮辞生衅今年人来否真实非疑其然而往
问果较胜负于必然实构隙于妄诞于戏渺居沧溟罔
卷二 第 18b 页 WYG1223-0017d.png
知帝赐奇甸傲慢不恭纵民为非将必殃乎故兹诏谕
想宜知悉
  免秋粮诏
朕荷天地祖宗护佑山川百神效灵在位十有四年思
昔创业之初军需甲仗惟江左五郡之民其劳甚矣特
以洪武十四年秋粮太平应天镇江广德宁国五郡除
官田减半徵收其民田尽行蠲免于戏立法以绳顽施
恩以抚善斯仿前王之道非朕己能故兹诏谕
卷二 第 19a 页 WYG1223-0018a.png
  平云南诏
朕荷上天眷佑海岳效灵祖宗积德自即位以来十有
五载寰宇全归于版籍惟西南诸夷为云南梁王所惑
恃其险远弗遵声教特命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副
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率甲士三十万马步并
进罪彼不庭大军既临渠魁尽获云南己平诏告天下
臣民共知于戏福民永己圣贤之为逆天违命根祸殃
民身家被罪惟西南诸夷应之故兹诏谕
卷二 第 19b 页 WYG1223-0018b.png
  谕云南诏
曩因元政不纲豪杰纵横朕提师旅与之并驱十有二
年然后命征虏大将军平华夏诸将四征五年中原是
平万姓宁家纪年已十五年矣惟尔乌撒乌蒙东川芒
部建昌等处抗命弗庭况云南梁王诱我边士因是发
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副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
沐英率三十万众问尔西南诸夷之罪十五年正月初
一日将军颍川侯等报至言云南等处尽行剋复今特
卷二 第 20a 页 WYG1223-0018c.png
遣使赍诏谕尔云南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大理建昌水
西普定等处人民今后敢有不遵教化者加兵讨平之
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云云于戏春秋之义罪重者释有
罪而纳逋逃尔云南王及诸夷酋长宜其然乎故兹诏

  免秋夏税粮诏
呜呼惟皇上帝眷我生民自统一以来虽暂有雨旸之
愆终未凶荒然朕岂不知江左之民减衣薄食助我兴
卷二 第 20b 页 WYG1223-0018d.png
王供给浩繁安无贫窘特以洪武十五年秋夏税粮除
官田减半入官不为常例民田税粮尽行蠲免其江西
浙西虽次第归附为首定中原民人为我供给越大江
入河淮抵北平而漕河南其劳甚矣迩年以来江东浙
西江西及直𨽻府州官吏粮长不行优恤小民已行问
罪亦以今年秋夏税粮除官田减半入官不为常例民
田税粮尽行蠲免所有河南山东民人淳实无巧以取
愚无强以凌弱笃力于田亩且山东之民东供辽左北
卷二 第 21a 页 WYG1223-0019a.png
给北平惟山东民资皆至焉北供山西西入关中河南
民资岁常助关内之民以供官斯二布政司民粮今年
秋夏亦尽行免之呜呼为民上而不为民便岂有不罚
者乎自今以后任事官民毋蹈前非虐我良民故兹诏

  谕云南诏
自有元失驭群雄并起声教异为烝黎各擅是致废兴
叠叠民不聊生朕秣马厉兵于江左控弦三十万以观
卷二 第 21b 页 WYG1223-0019b.png
诸雄久之群雄弗成乃命征虏大将军平元都肃靖华
夏奠安黎庶迩年以来士不弯弧马牧平野农耕有馀
人皆乐福惟尔西南诸夷密迩声教恃险弗庭纳逋逃
匿有罪坐受四川之任肆侮中华凡我朝臣孰不奋恨
是以特兴问罪之师今云南既平诸夷服从故诏谕以
更生之恩所有事宜条列于后云云于戏知天命者福
臻昧天理者祸至信如四时速如影响播告诸夷想宜
知悉
卷二 第 22a 页 WYG1223-0019c.png
  赦工役囚人
奉天承运皇帝制谕尔故违宪章官吏人民曩者命礼
曹布令于天下朕仿古制以礼导人后以律至诸司是
绳不循轨度者斯乃行刑也且刑圣人不得己而用者
为良善弗宁故也今朕一寰宇而兆民众如尔等官贪
吏弊民纵奸顽诈良侮愚若不律以条章将必仿效者
多则世将何治尔诸所犯若论以如律人各尽本犯而
后已奈何工已久矣构成楼阁以居大觉金仙塔就而
卷二 第 22b 页 WYG1223-0019d.png
志公之神妥其下因是将尔等罪无轻重一槩宥之于
戏君子非善何以永世志人非功何以名书释迦志公
已逝数千百年犹能生尔等众其善正之道志者可
无觉乎故兹制谕
 
 
 
 明太祖文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