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53-00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比事卷一      宋 沈棐 撰
  周天王
春秋之时周自平王至敬王历十三王其间王臣聘鲁
者八隐七年凡伯九年南季桓四年宰渠伯纠五年仍
叔之子八年家父庄二十三年祭叔僖三十年宰周公
宣十年王季子 来求者三隐三年武氏子来求赙桓
十五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文九年毛伯来求金 来
卷一 第 1b 页 WYG0153-0009b.png
归物者三隐元年宰咺来归赗文五年荣叔归含且赗
定十四年石尚归赈 来锡命者三庄元年荣叔锡公
命文元年毛伯来锡公命成八年召伯锡公命 王臣
来会者二文元年叔服会僖公葬五年召伯会成风葬
 内大夫往会葬者二文九年叔孙得臣如葬襄王
昭二十二年叔鞅如葬景王 王臣来者二隐元年祭
伯来桓八年祭公来 公及大夫朝如者八僖二十八
年公两朝王所三十年公子遂如京师文元年叔孙得
卷一 第 2a 页 WYG0153-0009c.png
臣如京师八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宣九年仲孙
蔑如京师襄二十四年叔孙豹如京师昭二十二年叔
鞅如京师 诸侯勤王室者五桓五年从王伐郑僖五
年会首止八年盟洮昭二十三年晋大夫帅师围郊三
十二年晋合大夫城成周 王臣与诸侯盟会侵伐者
十僖五年会王世子于首止八年会王人于洮九年公
会宰周公七国于葵邱二十九年会王人于翟泉文公
十年及苏子盟于女栗成十六年会尹子伐郑十七年
卷一 第 2b 页 WYG0153-0009d.png
会尹子单子伐郑襄三年公会单子盟于鸡泽昭十三
年会刘子盟于平邱定四年会刘子于召陵侵楚 周
战伐败救者四隐七年戎伐凡伯于楚邱以归桓五年
蔡卫陈从王伐郑庄六年王人子突救卫成元年王师
败绩于茅戎 王臣奔他国者三成十二年周公出奔
晋襄三十年王子瑕奔晋昭二十六年尹氏召伯毛伯
以王子朝奔楚 天王会诸侯者二僖二十八年践土
之盟温之会 王室乱者四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
卷一 第 3a 页 WYG0153-0010a.png
郑宣十五年王子札杀召伯毛伯昭二十二年王室乱
二十三年天王居于翟泉尹氏立王子朝二十六年天
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襄三十年
天王杀其弟佞夫 执诸侯大夫归京师者三僖二十
八年晋人执卫侯归于京师成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
于京师定元年晋人执宋仲几归于京师 逆后嫁姬
者五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九年纪季姜归于
京师庄元年王姬归于齐单伯送王姬十一年王姬归
卷一 第 3b 页 WYG0153-0010b.png
于齐襄十五年刘夏逆王后于齐 王臣见经者三十
一隐元年咺祭伯三年武氏子七年凡伯九年南季桓
四年渠伯纠五年仍叔之子八年家父祭公庄六年王
人子突二十三年祭叔僖八年王人九年宰周公文元
年叔服毛伯三年王子虎五年荣叔召伯九年毛伯十
年苏子宣十年王季子十五年王札子成十二年周公
十六年尹子十七年单子襄十五年刘夏三十年王子
瑕昭十三年刘子二十三年王子朝尹氏定四年刘卷
卷一 第 4a 页 WYG0153-0010c.png
十四年石尚
   聘鲁者八
古者诸侯朝于天子天子报聘于诸侯所以严君臣之
公通上下之情也东迁以来王纲不振诸侯未尝朝天
子而遣使聘鲁者八春秋备书之者所以忿诸侯之不
臣而悼周室之弱也然桓王在位凡聘于鲁者五自隐
七年凡伯来聘至桓八年家父来聘是也至若惠襄定
三王皆不过一聘而止耳桓继平而立王室虽微人心
卷一 第 4b 页 WYG0153-0010d.png
未厌周德犹可兴衰振治统制四海光昭文武之业使
周道粲然复古不亦美乎不此之务反同列国之君下
聘鲁国长诸侯傲易之心宠桓公篡逆之志造端于后
盖自桓王始也虽然春秋自宣公十年定王使王季子
来聘之后鲁历五公周更四王皆无来聘之文何哉盖
文宣以前周固微弱然庄僖之际尚有二霸为之扶持
礼文犹足以交诸侯爵命犹足以宠诸侯也至文宣之
后二霸既远王室多故故定王初立楚使问鼎已有窥
卷一 第 5a 页 WYG0153-0011a.png
周室之心而当时王臣有卿士而相贼三公而出奔者
则周室之衰尤甚于前是以春秋之书来聘则止于宣
公来锡命则止于成公来求则止于文公来聘则止于
宣公者自宣以后虽有礼文不足以结诸侯也来锡命
则止于成公者自成以后虽有爵命不足以宠诸侯也
来求则止于文公者自文以后天子虽求之诸侯亦弗
与也然天子之聘皆遣大夫唯僖三十年独遣宰周公
皆称天王使惟庄二十三年独不称天王使盖亦有说
卷一 第 5b 页 WYG0153-0011b.png
鲁之群公唯僖最贤且与二霸盟会扶奖王室不为无
助故特以三公下聘者加礼于僖公也当庄十九年五
大夫作乱立王子颓王出奔温至二十二年郑虢纳之
乃克归周故二十三年祭叔来聘不言天王使盖以天
王之尊而见逐于臣下伤其威柄不足以使人也呜呼
遣使致聘诸侯敌国之礼也故经书外臣来聘者三十
一若宋卫诸国与鲁为敌是以有聘问之好至邾莒滕
薛则朝而不聘莫敢抗鲁矣嗟夫东周之初自桓至定
卷一 第 6a 页 WYG0153-0011c.png
交好诸侯尚能同于列国至其甚也虽聘问且不敢致
仅若邾莒等耳不亦可痛也哉
   来求者三
先王制九等之赋贡以令天下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是
以车服器用非特供王之奉而又可班宠邦国盖闻有
锡诸侯而未有求于诸侯也周室既东封土之君各擅
其利贡赋不入帑藏萧然虽丧纪之具车服之用且不
能自给切切然遣使以求之盖势有不得已也是以经
卷一 第 6b 页 WYG0153-0011d.png
书天王来求者三在桓王时则求赙于隐公求车于桓
公在顷王时则求金于文公且天王即位诸侯会葬礼
也平王之崩隐无痛君之心辄堕此礼至使天子大夫
远来求赙其罪大矣况隐元年惠公仲子之赗天王尚
使宰咺归之政使敌已犹当复报而况天子之尊乎周
知有鲁鲁不知有周则隐公之恶不容诛也及桓即位
数年之间天子三聘其待遇之礼可谓厚矣桓公曾无
毫发之奉而致天子之使求车于鲁其不恭亦甚矣且
卷一 第 7a 页 WYG0153-0012a.png
车服者人君锡赐臣下所以崇功德隆宠眷也今反求
之于诸侯则知四方之贡久绝于王庭矣虽然求赙求
车犹可也至于求金则又甚焉说者以为襄王未葬而
毛伯来求金故春秋书之以著其恶夫赙不过用于丧
礼车不过用于出入礼以不给而求之犹未见其困弱
也至于金则王之所资莫急于此今且求之其困之不
振至是极矣是以经于求金之文不称天王使者讳以
王室之富而求金若非天王之命也
卷一 第 7b 页 WYG0153-0012b.png
   来锡命者三
昔韩侯能缵祖考勤王室宣王因其入觐而赐命盖天
子之于诸侯虽有锡命之礼然必有功于王室述职于
王庭然后受之可也春秋之时天子锡命者三庄王使
荣叔锡命于桓公襄王使毛伯锡命于文公简王使召
伯锡命于成公彼三公既无功德之可褒又未尝朝觐
天子而周土方且遣使就国锡之是长其骄傲之心也
何以劝天下乎然于桓公则称王于文公则称天王于
卷一 第 8a 页 WYG0153-0012c.png
成公则称天子所书之文皆不同何也说者以谓天王
天子皆王者之通称若然则何以见春秋之褒贬盖尝
论之桓公有篡弑之恶天子所当诛也庄王既不能诛
而于其死也反锡命而褒宠之是岂承天之意哉夫天
命人主君临万方赏善罚恶所以助天之生杀也若有
罪不诛而又加赏则是背天者也故经于此不书天王
所以甚庄王之不天也至文在位既无大恶是以春秋
之书亦无甚贬而正以天王名之然至锡成公命则又称
卷一 第 8b 页 WYG0153-0012d.png
天子按觐礼诸侯入郊王遣使迎劳则称天子既至王
庭则称王以命之盖迎劳称天子者谦下之辞也当简
王时周室益弱诸侯愈强故圣人于此特变文示义称
天子锡者以见周之甚微屈于诸侯不敢以王礼自命
也呜呼孔子伤周之意求于笔削可见矣
   公及大夫朝如者八
春秋之时礼法废坏诸侯视盟主为甚重视天子为甚
轻故公及大夫如齐如晋者不可计至于朝王所如京
卷一 第 9a 页 WYG0153-0013a.png
师虽间见之殆不过因事以往而已初非致礼于天子
也僖二十八年践土之盟温之会两书公如王所者是
时晋文主霸致天王于会故僖公之朝以从晋侯盟会
实非朝天子也成十三年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公如京
师继之曰公自京师遂会晋侯八国伐秦是晋厉公初
立将有伐秦之役使来乞师成公特往会伐而道过京
师故经以如书之实非朝京师也其馀大夫如京师者
五或以事往或以私往请据经以辨之僖三十年天王
卷一 第 9b 页 WYG0153-0013b.png
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文元年天王使
毛伯来锡公命叔孙得臣如京师左氏谓仲遂之行以
报聘于周得臣之行以报命于周考之经文理或然也
然宣九年仲孙蔑如京师左氏谓王使来徵聘故孟献
子聘于周襄二十四年叔孙豹如京师左氏谓齐人为
王城郏故穆叔如周聘且贺城窃有疑焉夫春秋备载
当时之事以贻后世若周王使来召聘齐人为王城郏
经安得而不书哉经既不书则二大夫之行盖非为周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53-0013c.png
也至文八年天王崩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
莒左氏谓穆伯如周吊丧不至以币奔莒夫当文公时
臣下专政国君之命已不行于大夫则公孙敖如周不
至盖无足怪矣呜呼诸侯知有天子则大夫知有诸侯
此上下相持之礼也彼鲁之国君既蔑无周王又安使
鲁之大夫受吾命而不废哉然则诸侯欲令其臣之无
他尊天子则臣自服矣又文九年毛伯来求金叔孙得
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53-0013d.png
   诸侯勤王者五
古者威权出于一人命令行于天下诸侯有不服也王
命方伯以讨之嗣位有未立也王命卿士以定之兄弟
惎间之变则有大臣为之锄治王都城筑之役则有大
臣为之服勤当是时内而三事大夫外而列国诸侯莫
不听命于王此其权所以独尊也东周不竞权势浸微
征讨之事扶救之功或出于诸侯或出于霸主或出于
大夫类借力于人以纾一时之难比之三代虽若不足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53-0014a.png
取而在春秋亦有可言者孔子书之盖伤周道衰微幸
诸侯之近正也故桓五年郑伯不朝蔡卫陈从桓王伐
郑经书从王者喜三国之助也书王伐者讥天子之亲
伐也前所谓出于诸侯者此也僖五年惠王废太子小
白会世子以定其位八年告难于齐小白盟王人以靖
其难经书齐侯且序爵诸侯之上者喜其定世子宁周
室书会世子盟王臣者疾其恃霸主之威而奸分也前
所谓出于霸王者此也昭二十三年王室有子朝之乱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53-0014b.png
郑伯言于晋晋大夫帅师围郊以讨子朝三十二年敬
王惧子朝之党使富辛言于晋徙成周而避之晋合诸
侯城成周以固周室经书晋人围郊仲孙何忌会晋韩
不信合十国大夫城成周者喜晋大夫有功于王室也
专系之晋而不书王卿士者见天子之权愈微而专于
列国大夫也前所谓出于大夫者此也呜呼隐桓之间
天子虽微而犹有诸侯从王以侵伐者其后诸侯益强
蔑视周室幸二霸继兴托名尊周可以倚重下至昭定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53-0014c.png
之世中国无霸诸侯失权而天子遣使请命卒使围郊
之役城成周之功归于列国诸侯之卿岂非衰弱之甚

   王臣与诸侯盟会侵伐者十
春秋自隐至闵无王臣盟会之文盖是时齐晋未霸诸
侯虽强亦未敢伉王室也至僖公五年小白会王世子
于首止始有王臣会盟之事晋文继起乃致天子盟王
人其事有甚于小白者然考二霸之会盟皆在服楚之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53-0014d.png
后盖其克服强楚威振中国霸业已盛自矜其功谓虽
天子之尊亦莫或忤矣是以偃然致王臣于盟会虽外
假尊君之名而其实以尊已也故僖五年小白会王世
子盟于首止八年会王人盟于洮九年会宰周公于葵
邱二十八年重耳致天子于践土于温二十九年盟王
人于翟泉夫小白始会世子以定位盟王人以尊周虽
不当召从盟会然以扶奖王室托于大义则犹可言也
至葵邱之会初非为周而坐致天子之三公与已盟会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53-0015a.png
则其傲易之心尤甚于前矣晋文袭其迹侈其恶是以
践土之盟温之会皆致天王而翟泉之盟又以诸侯之
大夫盟天子之大夫小白虽致宰周公而未致召天王
虽盟王人而未敢以大夫敌之也至晋则以已召君以
大夫敌王人恃己威势直与天子等耳其无君之罪尤
有甚于小白也驯致乎成襄之后晋主霸盟更会王人
以从侵伐若成十六年会尹子伐郑十七年会尹子单
子伐郑襄三年会单子盟于鸡泽昭十三年会刘子盟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53-0015b.png
于平邱定四年会刘子侵楚凡此皆晋主之而鸡泽之
盟以去年合诸国大夫城虎牢平邱之盟以楚公子比
弑灵王皆合诸侯以谋楚者也盖二霸盟会则假周之名
率诸侯以尊己厉公以来则假周之名以伐楚伐郑故
王臣间见于经然始而会盟终而会伐则以周室益衰
诸侯益强其伉礼奸义非止于二霸之时也其他诸侯
独盟王人者唯鲁文十年及苏子盟于女栗左氏以谓
项王时欲以亲鲁故与之盟夫以霸主合诸侯盟会王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53-0015c.png
臣犹且不可况鲁国乎然则文公之恶可知矣
   周战伐败救者四
周衰夷狄侵侮诸侯暴横天子之师屡贻挫衄圣人书
之于经者四所以甚伤之也隐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
戎伐凡伯于楚邱以归成元年王师败绩于茅戎此夷
狄之侵侮也桓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庄六年王人子
突救卫此诸侯之暴横也按经例伐国则书伐凡书伐
者皆重事也而凡伯奉币以聘非有甲兵之众安得与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53-0015d.png
伐国同文乎盖书伐者重凡伯之罪也重凡伯讥天王
也自入春秋未有来聘之文今隐公即位未尝朝周而
桓王首聘于鲁以长诸侯不臣之心则其非礼甚矣故
因凡伯聘鲁见伐于戎而书伐以重之重凡伯之恶则
讥桓王可知矣发微谓楚邱卫地也称楚邱者责卫不
能救难称凡伯以归责凡伯不能死职理或然也按左
氏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刘康公邀戎将遂伐之叔服
谏不听遂伐茅戎败绩于徐吾氏说者以为王者至尊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53-0016a.png
天下莫敌非茅戎可得败也定王庸暗为茅戎所败恶
之大者故经以王师自败为文所以讥天王也孟子曰
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郑伯不朝王命诸侯讨
之此古之制也今桓王从三国之师屈天子之尊亲伐
诸侯效敌国之交兵则伤威毁重微弱甚矣按左氏载
王师败绩而经不书讳之也以天子伐诸侯固已可耻
况败绩乎此经所以不言也至庄王救卫之师特书王
人之字则喜其救者之善也卫朔负罪出奔诸侯党恶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53-0016b.png
背义纳朔于卫时无霸者以讨其恶而王人独能救卫
则其于名义为得正矣然兵寡力弱卒不成救卫之功
故圣人虽字以贵亦以伤周室之微不能胜诸侯之恶
也嗟乎周之兴也猃狁蛮荆远遁荒陲屈膝效顺而九
伐之法足以威制诸侯之不臣是以王师一出有征无
战孰敢拒天子之命而干鈇钺之诛乎及其衰也兵威
堕弱戎狄诸侯共起而凌蔑之师出无功动以取败可
胜叹哉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53-0016c.png
   王臣奔他国者三
周衰天子之权不行于天下卿士无服职之心诸侯有
容奸之罪是以见于经者或无事而私来或因来而遂
事或因罪出或以乱奔圣人备书之者参讥之也故隐
元年书祭伯来公羊谓来奔榖梁谓来朝皆非经意唯
左氏谓非王命近之盖祭伯私来也所谓无事而私来
者此也桓八年书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左氏谓礼亦
非经意盖桓王取后于纪而鲁主之祭公将如纪逆后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53-0016d.png
故当谋期既谋之则当复于天子请命而逆之乃可也
今祭公不复命于王遂由鲁如纪故春秋书之恶其专
也所谓因来而遂事者此也成十二年周公出奔晋按
左氏周公楚恶惠襄之族偪且与伯舆争政怒而出王
使刘子复之入而复出奔晋经书出奔者凡自周无出
周公自出故也故经书周卿士奔未有言出此独言出
奔者杜预谓周公为王所复而自绝于周故书出以罪
之也襄三十年王子瑕奔晋按左氏灵王崩尹言多刘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53-0017a.png
毅单蔑甘过巩成杀王弟佞夫括瑕廖奔晋盖儋括欲
立佞夫王子瑕括之党也佞夫既死瑕遂出奔经书奔
晋不言出者周无外言出则有外之辞昭二十六年尹
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按左氏晋荀跞帅师纳敬
王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
固南宫嚚奔楚经书以子朝奔者疾其助篡夺之恶权
制于三卿故显诛之耳然立子朝独书尹氏奔楚并举
召伯者明罪本在尹氏当先诛逆首后治其徒也所谓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53-0017b.png
或以乱奔或以事出者此也隐桓以来有周卿士虽以
私事而外交专命而遂事得罪于春秋然未有以乱出
奔者也至襄成之间周王子瑕则又因衅成乱负罪奔
国非止私来矣然犹未有篡夺之大恶其所奔之地且
未离乎中国也下至昭公尹氏毛召之徒始有篡逆之
事及其败而出奔则又转入于夷狄矣岂非衰乱之极
哉说者以圣人所书专在罪卿士愚窃谓天子纵之诸
侯受之皆春秋之罪人也凡言来奔者盖参讥耳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53-0017c.png
   王室乱者四
春秋自隐至哀王室之变见于经者四其间天王被难
而出居者二叔带之乱出居于郑敬王有子朝之难出
居于翟泉定王时王札子杀召伯毛伯景王时杀其弟
佞夫凡此皆王室之变也
   叔带之乱
按经僖五年齐小白合诸侯会王世子于首止左氏谓
谋周也杜预云惠王以惠后故将废太子郑立叔带故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53-0017d.png
齐侯会世子以定其位八年惠王崩襄王恶叔带之难
惧不立告难于齐故小白复会王人诸侯盟于洮左氏
谓谋王室也及十一年左氏载叔带召戎伐周秦晋伐
戎以救周十二年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带子带奔齐十
三年齐侯使仲孙湫聘请召子带王不许至二十二年
富辰言于王请召太叔子带自齐复归于京师二十四
年郑师伐滑王使如郑请滑郑不听王命王怒以狄师
伐郑王德狄人以其女为后子带与狄后通王替狄后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53-0018a.png
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攻王王卿士将禦之王曰先
后其谓我何宁使诸侯图之王出适郑处于汜太叔以
狄后居温故曰天王出居于郑辟母弟之难也二十五
年晋文公纳王王入王城取太叔于温杀之此襄王时
叔𢃄之难天王出郑归周之迹也
   子朝之乱
按史记景王十八年太子早卒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
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子朝攻杀猛猛为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53-0018b.png
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子丐是为敬王夫子朝子猛嫡
庶长幼传不载考贾逵注以子朝为景王庶子敬王为
猛母弟而史记以猛为长子以意推之则太子子猛敬
王皆后所生子猛嫡子之长子朝庶子之长猛当立而
朝不当立也左氏谓王子朝与其傅宾起有宠于景王
景王与起欲立之刘伯鼢单穆公恶宾孟之为人欲杀
之又恶子朝欲去之王田北山将杀刘单会疾崩刘单
攻宾起杀之子朝作乱逐刘子单子逆王猛于庄宫以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53-0018c.png
归王子还子朝之党夜取王猛以如庄宫单子杀还及
其党八人子朝奔京单子伐之刘子入于王城周巩简
公甘平公为子朝所败单子以王次于皇子朝之党伐
皇大败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以纳王于王城刘单
为子朝之党所败王猛卒敬王即位子朝在京楚王师
军于京楚伐京毁其西南二十三年王师晋师围郊讨
子朝也郊溃子朝败自京入于尹刘单伐尹不胜而还
以敬王如刘避子朝也子朝入于王城子朝之党尹卒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53-0018d.png
败刘师敬王居狄泉尹氏遂立子朝在王城居西敬王
在狄泉居东谓之东西王二十四年子朝稍强入于邬
攻瑕及杏皆溃郑伯如晋言于范献子请图王室二十
五年晋赵鞅合诸国大夫会于黄父谋之二十六年单
子如晋告急敬王之党刘人与子朝之党王城之师战
刘师败绩刘子以敬王出晋知跞赵鞅帅师纳敬王克
巩邑召伯盈逐王子朝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
固南宫嚚奉周典籍以奔楚王入于成周晋人戍周而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53-0019a.png
还此敬王时子朝之难天王居狄泉归周之迹也
   儋括之乱
初灵王弟儋季卒其子括将见王而叹单公子愆期告
王曰必杀之不杀将害王王曰童子何知及灵王崩括
欲立王子佞夫佞夫弗知周尹言多刘毅单蔑甘过巩
成杀佞夫括瑕廖奔晋书曰天王杀其弟佞夫罪在王
也此襄三十年景王时佞夫之事也
   子札之乱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53-0019b.png
王孙苏与召伯毛伯争政使王子札杀召戴公及毛伯
卫卒立召襄此宣十五年定王时王子札杀毛伯召伯
之事也
   总论
传曰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故眤爱宠私并后
匹嫡未有不产祸者观东周二百四十馀年王室变乱
载于经凡四而以嫡庶不分嗣统不正乱者居其二焉
襄王嫡子也叔𢃄母弟也而惠王以惠后之爱欲废郑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53-0019c.png
立𢃄虽赖小白主霸盟会诸侯以定其位而小白既没
卒不免叔带之难使襄王越在草莽暨晋文绍霸王始
克归然则牵房闼之私情贻社稷之深患者实惠王启
其端也子猛嫡长也子朝庶长也而景王以宾起之请
欲废猛立朝且结刘单以定其位及敬王即位子朝作
乱盘结党与交兵攘夺五年之间子猛被祸敬王播越
赖刘单之贤倚晋为援戡定祸患逐子朝归敬王而王
室始安然则徇佞倖之私议贻社稷之深患者实景王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53-0019d.png
启其端也夫以敬王乘变乱之际克绍周统刘单数子
辅相而立权不在已而不能即去子朝固不可责也而
襄王已即君位有齐晋以为倚重叔𢃄之难非若子朝
之强有能断以大义而惩艾之何至委宗庙而出奔哉
奈何徇匹夫之孝牵母后之恩既不能防于未难之前
又不能制于已危之后柔懦不断养成其愆卒致傲弟
再入而身遂失守则叔𢃄之祸非特惠王之罪抑亦襄
王酝酿之也故经于襄王书天王居于郑者贬其出也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53-0020a.png
于敬王书天王入于成周者喜其入也贬其出则不与
其入故经不书襄王之归则虽贬其出而亦谨其入用
见圣人去取轻重之异也夫春秋之法凡诸侯之专杀
者皆重讥之以其不请命于天子而自专生杀之柄也
诸侯专杀且犹不可况王之卿士朝夕委质王庭其分
义之亲非诸侯比也讵可以专杀哉而王孙苏与毛召
争政遂使子札杀之攘君之权莫甚于此以见天子之
柄非独不行于诸侯而且不行于卿士矣故经书王子
卷一 第 23b 页 WYG0153-0020b.png
札杀召伯毛伯者罪王子札之专杀所以讥天子之不
能制也左氏以儋括欲立佞夫佞夫弗知大夫杀之则
杀弟之罪不在王明矣而经书天王杀其弟佞夫者盖
使佞夫果有篡夺之意则杀之固宜今欲立之意出于
括而佞夫弗知则景王容之可也反纵五大夫杀其母
弟虽曰大夫之罪实景王使之耳春秋之义惟天子得
专杀故无天王杀大夫之文此特书之者以见景王尊
为天子而不能容一母弟伤艾手足贼恩悖义莫大于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53-0020c.png
此故特书以甚其恶呜呼东周之衰也嫡庶之位不正
生杀之柄不行兄弟争国卿士擅权上下相夷无所畏
忌王室益衰不可救止为天下之本且如此安能望诸
侯之理乎
   王臣见经者三十一
按例天子三公称公卿书爵大夫字士名士之微者不
名所以名等列定尊卑也三公称公者若桓八年祭公
僖九年宰周公成十二年周公是也卿书爵者若隐元
卷一 第 24b 页 WYG0153-0020d.png
年祭伯七年凡伯(祭凡国/伯爵)文元年毛伯五年召伯十年
苏子(毛召苏/皆宋地)十六年尹子十七年单子昭十三年刘子
(子/爵)是也大夫称字者若隐元年南季(南氏/季字)桓四年宰渠
伯纠(渠氏伯/纠字)五年仍叔八年家父庄元年荣叔二十三年
祭叔(祭采/地)文元年叔服宣十年王季子襄三十年王
子瑕是也士称名者若隐元年宰咺襄十五年刘夏(刘/宋)
(地/)定十四年石尚是也士之微者不名若僖八年王人
是也然隐三年昭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三书尹氏隐三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53-0021a.png
书武氏子皆以族称讥世卿也庄二十六年王人子突
微者而特书字善其救卫也宣十五年书王札子大夫
而名贬其专杀也唯文三年王子虎定四年刘卷皆以
卒书名而昭二十三年书王子朝盖庶子之长也夫列
国之君以爵称其卿以名称其或见褒者以字称夫天
子之卿书爵所以视诸侯其大夫书字所以视列国卿
之贤者也其士称名所以视诸侯之卿也当周室之衰
王室之微而先王之典犹在故孔子必正其爵秩以王
卷一 第 25b 页 WYG0153-0021b.png
人之微必序诸侯之上不使诸侯得加乎天子所以示
万世之法也呜呼春秋尊王之义虽名爵之间亦不敢
忽岂直为虚文哉
 
 
 
 
 春秋比事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