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0763-09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薛氏医案卷四十五
             明 薛已 订
  妇人良方
   产后口乾痞闷方论第一
论曰产后口乾痞闷因食米面乾饭太早脾胃不能消
化热郁所致慎不可下但服见现丸则愈无择云若内
积忧烦外伤燥热宜四物汤去地黄加人参乌梅可愈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0763-0912b.png
 愚按前症若宿食停滞用六君枳实神曲若因肉食
 所致更加山查若因鱼鲙之类冉加陈皮其物既消
 而仍痞或反作痛作呕此脾胃受伤用六君子汤或
 咽酸嗳腐加炮姜作泻更加升麻如不应佐以四神
 丸或间用补中益气汤为是
  附治验
 一妇人食角黍烦渴痞闷腹痛大便欲去不去服消
 导等药不应饮食日减饥体日瘦半年矣余谓此食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0763-0912c.png
 积为患用大酒曲炒为末温酒调服二钱俄间腹鸣
 良久仍下粽而愈
 一妇人食鱼鲊腹痛患痢诸药不应用陈皮白术等
 分为末以陈皮汤送下数服而愈
见现丸
  姜黄(炒/)三棱(错/炒)荜澄茄 陈皮 良姜 人参
  莪术(酒炒各/等分)
 右为末用萝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0763-0912d.png
产后心烦发渴宜清心莲子饮(方见六卷首论/)
  附方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四神丸(方见八卷第八论/)
   产后血渴方论第一
 窃谓前症若出血过多虚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
 物白术麦门丹皮若胃气虚而有热用竹叶归菧汤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0763-0913a.png
 若血虚发热用八珍加麦门五味若血脱发热烦躁
 用当归补血汤若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或七味
 白术散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朝寒暮热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
 余以为血气俱虚用八珍之类治之彼反行逐血更
 加发热烦躁余用当归补血汤热躁渐止用八珍麦
 门五味气血渐复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0763-0913b.png
  附方
十味白术散 治中气虚弱津液短少口乾作渴或因
 吐泻所致
  人参 白术(炒/)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炒/)藿香
  乾葛(各一/钱)
 右水煎服
竹叶归菧汤 治胃气虚热口乾作渴恶冷饮食者
  竹叶(一钱/五分)当归(一/钱)黄菧(二/钱)白术 人参(各一/钱)甘草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0763-0913c.png
  (炒五/分)麦门冬(去心/七分)
 右水煎服
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八珍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当归补血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产后乍寒乍热方论第三
产后乍寒乍热由血气虚损阴阳不和若阴胜则乍寒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0763-0913d.png
阳胜则乍热宜用增损四物汤若因败血不散腹内作
痛宜用夺命丹后用增损四物汤随病加减无择云败
血流闭诸阴则寒流闭诸阳则热用大调经散五积散
 愚按前症若因阳气不足阴气上入于阳中而恶寒
 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因阴气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
 而发热者用六味地黄丸若气血不足而恶寒发热
 者用八珍汤若病后寒热倦怠者用补中益气汤若
 肌热大渴目赤面红者用当归补血汤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0763-0914a.png
  附治验
 一产妇恶寒发热余以为血气虚寒用十全大补加
 炮姜而寒热愈用补中益气而肢体安又食后犯怒
 恶寒发热抽搐咬牙面色青中隐黄此肝木侮脾土
 饮食停滞用六君子加木香一剂而安
 一产妇恶寒发热余以为气血俱虚不信反用小柴
 胡汤致汗出谵语烦热作渴肢体抽搐余用十全大
 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此药力不能及乃加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0763-0914b.png
 附子四剂稍缓数剂而安
增损四物汤
  人参 当归 芍药(炒/)川芎 乾姜(炒各/一两)甘草(四/钱)
 右每服四钱水姜煎
大调经散 治产后恶露未消寒热自汗或肚腹作痛
  大豆(一两五钱/炒去皮)茯神(一/两)真琥珀(一/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浓煎(阙/) 紫苏汤调下
  附方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0763-0914c.png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当归补血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六味地黄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产后疟疾方论第四
郭稽中云产后乍寒乍热者多是败血为害或阴阳不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0763-0914d.png
和若槩作疟疾治之误矣陈无择曰产后寒热或一二
日或二三日一发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多热
少或热多寒少或纯寒纯热者皆是疟疾最难治疗可
用草果饮生熟饮四兽饮选用之
 愚按前症当与第十四卷第十论参看用药以补胃
 气为主佐以草果饮之类若胃气稍充以草果饮为
 主佐以补胃之剂大抵产后疟疾因脾胃虚弱饮食
 停滞或外邪所感或郁怒伤脾或暑邪所伏审系饮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0763-0915a.png
 食用六君加桔梗苍术藿香如外邪多而饮食少用
 藿香正气散如外邪少饮食多用人参养胃汤劳役
 所伤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加炮姜
 中气虚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气脱陷急加附子盖气
 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胃气下陷则寒热交
 作或吐泻不食腹痛烦渴发热谵语或手足逆冷寒
 战如慄虽见百症但温补脾胃其病自退若误用清
 脾截疟之类多致不起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0763-0915b.png
  附治验
 一产妇患疟发热作渴胸膈胀满遍身作痛三日不
 食咽酸嗳气此是饮食所伤脾胃不能消化用六君
 加神曲山查四剂而不作酸乃去神曲山查又数剂
 而饮食进其大便不通至三十五日计进饮食七十
 馀碗腹始闷令用猪胆汁导而通之其粪且不甚燥
 一产妇患疟久不愈百病蜂起其脉或洪大或微细
 或弦紧或沈伏难以名状用六君加炮姜二十馀剂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0763-0915c.png
 脉症稍得又用参术煎膏佐以归脾汤百馀剂而瘥
 一产妇朝寒暮热或不时寒热久不愈用六君子补
 中益气兼服百馀剂而寻愈
产后疟疾心脾痛见小产
   产后蓐劳方论第五(阙文/)
 愚按蓐劳盖产后虚弱元气不复所致故寒热食少
 头目四肢腹痛若脾虚而不能生血者用六君子汤
 加当归若脾肺气虚而咳嗽口乾用补中益气加麦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0763-0915d.png
 门五味若因中气虚而口乾头晕用补中益气加蔓
 荆子若肝经血虚而肢体作痛用四物参术若因肝
 肾虚弱而自汗盗汗寒热往来者用六味丸加五味
 子若因脾虚血弱肚腹作痛月经不调用八珍汤倍
 加白术若因脾虚血燥皮肤瘙痒用加味逍遥散大
 抵此症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以致诸经疲惫而
 作当补脾胃饮食一进精气生化诸脏有所倚赖其
 病自愈矣仍照虚烦发热方论主治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0763-0916a.png
增损柴胡汤 治产后虚弱寒热如疟食少腹胀
  柴胡 人参 甘草(炒/)半夏(炒/)陈皮 川芎 白
  芍药(炒各/等分)
 右每服五钱水姜枣煎日二服
白茯苓散 治产后蓐劳头目四肢疼痛寒热如疟
  白茯苓(一/两)当归 川芎 桂心 白芍药(炒/)黄菧
  (炒/)人参(各半/两)熟地黄(半两/自制)
 右先以水三盏入猪肾一双姜枣各三事煎二盏去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0763-0916b.png
 之入前药半两煎一盏服
猪腰子粥 治产后蓐劳发热用猪腰子一枚去膜切
 片用盐酒拌先用粳米一合入葱椒煮粥盐醋和将
 腰子铺碗底以热粥盖之如作盦生状空心服
黄菧建中汤 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或恶寒腹痛
  黄菧(炒/)肉桂(各一/两)甘草(炒七/钱)白芍药(炒二/两)
 右每服五钱用姜枣水煎日三二服虚甚须加附子
  附方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0763-0916c.png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六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产后虚羸方论第六
产宝云产后虚羸者皆由产后亏损血气所致须当慎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0763-0916d.png
起居节饮食六淫七情调养百日庶保无疾若中年及
难产者毋论日期必须调养平复方可治事否则气血
复伤虚羸之症作矣
 愚按前症产伤气血者用八珍汤饮食伤胃者用四
 君子汤停食伤脾者用六君子汤劳伤元气者用补
 中益气汤若嗳气觉有药味者此药复伤胃也但用
 四君子汤徐徐少饮以调脾胃若胃气一健血气自
 生诸症自愈矣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0763-0917a.png
黄雌鸡汤 治产后虚羸腹痛
  小黄雌鸡(一只去头足翅/羽肠肚细切)当归 白术(炒/)熟地黄
  (自/制)桂心 黄菧(炒各/半两)
 右先以水七钟煮鸡至三钟每用汁一钟药四钱煎
 日三服
十全大补汤 治产后气血未复形体虚弱发热恶寒
 等症(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产后风虚冷劳方论第七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0763-0917b.png
产后气血劳伤脏腑虚弱若风冷乘之血气愈虚形气
羸损风冷入脏令人无子谓之风虚冷劳也
 愚按前症若血气虚弱用八珍汤血气虚寒用十全
 大补汤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脾气虚弱用六君
 子汤命门火衰用八味丸肝脾血虚用加味逍遥散
 肝脾郁怒用加味归脾汤
产宝方治产后虚羸不生肌肉
  黄菧(炒/)当归 芍药(炒/)人参(各三/钱)桂心 甘草(炒/)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0763-0917c.png
  川芎 生姜(各四/钱)大枣(十二/枚)
 右水煎分三服
又方猪肾一双煮入葱䜴作臛如常食之
   产后腹胀呕吐方论第八
产后腹胀满闷呕吐者因败血散于脾胃不能运化而
致宜用抵圣汤治之
 愚按前症若败血散于肠胃宜用前方若饮食停于
 脾宜用六君厚朴若饮食伤于胃宜用六君子汤大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0763-0917d.png
 凡损其脾者当节其饮食为善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用抵圣汤败血已下前症益甚小
 腹重坠似欲去后余谓此脾气虚而下陷用补中益
 气汤加炮姜温补脾气重坠如失又用六君子汤而
 安
抵圣汤
  赤芍药 半夏 泽兰叶 人参 陈皮 甘草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0763-0918a.png
  (炒各/一钱)
 右用生姜焙乾半两水煎
 愚按前方最宜用之
  附方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产后呕逆不食方论第九
经云胃为水谷之海以养脏腑因产后胃气虚弱饮食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0763-0918b.png
所伤必致呕逆故不食也
 愚按前症若因饮食过时用四君子汤饮食过多用
 六君子汤饮食过时而兼劳役用补中益气若因饮
 食停滞用人参养胃汤脾胃气虚用六君子汤胃气
 虚寒加炮姜木香寒水侮土用益黄散肝木侮脾土
 用六君升麻柴胡命门火衰不能生土用八味丸呕
 吐泄泻手足俱冷或肚腹作痛乃阳气虚寒急用附
 子理中汤多有生者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0763-0918c.png
  附治验
 一产妇朝吐痰夜发热昼夜无寐或用清痰降火肌
 体日瘦饮食日少前症愈甚余曰早间吐痰脾气虚
 也夜间发热肝血虚也昼夜无寐脾血耗也遂用六
 君子汤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以次调补而痊
开胃散 治产后胃虚呕吐胸满不食
  诃子肉(两/半)人参(一/两)甘草(炒半/两)
 右每服五钱姜水煎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0763-0918d.png
治产后胃虚呕逆
  橘红(一/两)半夏 甘草(炒各/半两)藿香(三/两)
 右每服五钱姜水煎
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六/钱)水煎徐徐温服
石莲散 治产后胃寒咳逆呕吐不食或腹作胀
  石莲肉(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姜汤或米饮调下日三
 服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0763-0919a.png
  附方
钱氏益黄散 治脾土虚寒水反来侮以致呕吐不食
 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手足逆冷等症
  陈皮(一/两)青皮 诃子肉 甘草(炙/)丁香(二/钱)
 右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人参养胃汤 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寒热头疼作疟
 疾
  半夏 厚朴(制/)橘红(八分/)藿香叶 草果 茯苓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0763-0919b.png
  人参(五/分)甘草(炙三/分)苍术(一/钱)
 右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八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附子理中汤(方见二十卷第八论/)
加味逍遥散
加味归脾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0763-0919c.png
   产后霍乱方论第十
产后霍乱因脏腑虚损饮食不消触冒风冷所致若热
而饮水者五苓散寒而不饮水者理中丸虚冷者加附
子来复丹尤妙
 愚按此症当与后卷第十一论互相主治
  附治验
 一产妇停食霍乱用藿香正气散之类已愈后胸腹
 膨胀饮食稍过即呕吐或作泄泻余谓此脾胃俱虚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0763-0919d.png
 用六君子汤加木香治之渐愈后因饮食失调兼恚
 怒患霍乱胸腹大痛手足逆冷用附子散又用八味
 丸以补土母而康设泥痛无补法而用辛散或用平
 补之剂必致不起
 一产妇吐泻咽酸面目浮肿此脾气虚寒先用六君
 加炮姜为主佐以越鞠丸而咽酸愈又用补中益气
 加茯苓半夏而脾胃康
白术散 治脾胃伤吐泻腹痛烦渴手足逆冷或大便
卷四十五 第 17a 页 WYG0763-0920a.png
 不实
  白术 橘红 麦门冬(去/心)人参 乾姜(炮各/一两)甘草
  (半/两)
 右每服四钱姜水煎
附子散 治脾胃虚寒吐泻腹痛手足逆冷或自汗口
 噤
  附子(炮/)白术(炒/)当归 吴茱萸 丁香 橘红
  甘草(炒各/半两)
卷四十五 第 17b 页 WYG0763-0920b.png
 右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若脾胃虚用参苓白术散
  附方
藿香正气散 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疼寒热或霍
 乱泄泻或作疟疾
  藿香(一钱/五分)桔梗(炒/)大腹皮 紫苏 茯苓 白芷
  半夏曲 陈皮 白术(炒/)厚朴(制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右姜枣水煎热服
五苓散
卷四十五 第 18a 页 WYG0763-0920c.png
  白术(炒/)猪苓(各一/钱)(三/分)泽泻(二钱/五分)茯苓(一/钱)
 右水煎服
理中丸 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饮食少思肚腹膨胀
  人参 白术(炒/)乾姜(炮/)甘草(炙各/一钱)
 右为末米糊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细白汤下
来复丹 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其效如神仓卒间须
 用此药
  硝石(一两同硫黄火上微炒用/柳条搅结砂子不可火大)太阴玄精石 舶
卷四十五 第 18b 页 WYG0763-0920d.png
  上硫黄(各一/两)五灵脂(去砂/石)青皮 陈皮(各二/两)
 右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易简方云硝石性寒佐以陈皮其性疏快硫黄性寒
 味涩若作煖药以止泻误矣盖由啖食生冷或冒暑
 热之气中脘闭结挥霍变乱非此药不能通利三焦
 分理阴阳其功益速
六君子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八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卷四十五 第 19a 页 WYG0763-0921a.png
 
 
 
 
 
 
 
 
卷四十五 第 19b 页 WYG0763-0921b.png
 
 
 
 
 
 
 
 薛氏医案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