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763-09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薛氏医案卷四十四
             明 薛已 订
  妇人良方
   产后遍身疼痛方论第一
产后遍身疼痛者由气虚百节开张血流骨节以致肢
体沈重不利筋脉引急发热头痛宜用趁痛散治之陈
无择云若兼感寒伤食宜用五积散若误作伤寒发汗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763-0901b.png
则筋脉抽搐手足厥冷则变为痓当大补气血为主
 愚按前症若以手按而痛益甚是血瘀滞也用四物
 炮姜红花桃仁泽兰补而败之若按而痛稍缓此是
 血虚也用四物炮姜人参白术补而养之
  附治验
 一产妇身腹作痛发热不食烦躁不寐盗汗胁痛服
 解散祛血之药不时昏愦六脉洪大如无用补中益
 气加炮姜半夏一剂顿退二三四剂寝食丼美但背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763-0902a.png
 强而痛用八珍散大补汤调理而安
 一产妇遍身头项作痛恶寒拘急脉浮𦂳此风寒之
 症也用五积散一剂汗出而愈但倦怠发热此邪气
 去而真气虚也用八珍汤调补而全愈
趁痛散 治产后骨节疼痛发热头重四肢不举
  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两)当归 桂心 白术(炒/)
  黄菧(炒/)独活 生姜(各半/两)
 右每服半两水煎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763-0902b.png
五积散(方见四卷第九论/)
  附方
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产后腰痛方论第二
肾主腰脚产后腰痛者盖肾为胎胞所系此因产劳伤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763-0902c.png
肾气以致风冷客之若连背脊痛久未巳后遇有娠必
至损动
 愚按前症真气虚邪乘之者用当归黄菧汤或十全
 大补为主佐以寄生汤如不应须十全大补加附子
  附治验
 一产妇腰痛腹胀善噫诸药皆呕余以为脾虚血弱
 用白术一味炒黄每剂一两米泔煎时饮匙许四剂
 后渐安服百馀剂而愈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763-0902d.png
治产后风邪头昡腰痛不可转侧四肢沈重行步艰难
  独活 川芎 芍药(炒/黄)桂心 续断 桑寄生
  生姜(各六/分)当归 防风(各八/分)
 右水煎服
四神汤即生料五积散加桃仁逐败血去风湿产后恶
露不尽腰重痛或两股痛如锥刺宜服桃仁汤如若作
痈用五香连翘汤
桃仁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腹中作痛或流注腿股作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763-0903a.png
 痛急用此汤治之如未应多变作痈须用五香连翘
 汤
  桃仁(去皮/尖)苏木 生地黄(各半/两)䖟虫(去足/翅炒)水蛭(炒/各)
  (三十/个)
 右每服五钱姜水煎空心热服以恶露下为度
五香连翘汤
  木香 丁香 沈香 乳香 麝香 升麻 独
  活 桑寄生 连翘 木通(各二/两)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763-0903b.png
 右每服五钱水煎入竹沥少许服
当归黄菧汤 治腰痛不可转侧或汗出壮热气短
  黄菧(炒/) 芍药(炒各/二两)当归
 右每服四钱水煎
  附方
十全大补汤治症同前又治自汗盗汗或内热晡热潮
 热发热或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胀胁肋作
 痛或脐腹阴冷二便不调或头颈时痛眩晕目花或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763-0903c.png
 心神不宁恍惚不寐或形容不充肢体作痛或鼻吸
 气冷急趍气促或因饮食劳役起居失宜或更有一
 切虚热之症但服此药补其根本诸症悉退(方见二/十四卷)
 (第四/论)
独活寄生汤(方见四卷第七论/)
   产后恶露不绝方论第三
产后恶露不绝因伤经血或内有冷气而脏腑不调故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763-0903d.png
 愚按前症若肝气热而不能主血用六味地黄丸若
 肝气虚而不能藏血用逍遥散若脾气虚而不能摄
 血用六君子汤胃气下陷而不能统血用补中益气
 汤若脾经郁热而血不归源用加味归脾汤若肝经
 怒火而血妄行用加味四物汤若气血俱虚用十全
 大补汤若肝经风邪而血沸腾用一味防风丸
  附治验
 一产妇恶露淋沥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763-0904a.png
 悸汗出此脾经虚热用加味归脾汤而痊后因怒胁
 胀作呕少食用六君加柴胡治之而痊
一方用蒲黄二两水煎顿服
一方贯众醋蘸炙乾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返魂丹(一名益/母草丸)治产后恶露不绝及胎前产后诸症(益/母)
 (草四五月采取阴乾用药及子/○子名茺蔚子不许犯铁器)为末炼蜜丸弹子大
 每服一丸细嚼米饮下临产腹痛或胎动不安或漏
 血当归汤化下死胎或胎衣不出或牙关紧急或血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763-0904b.png
 晕血热烦闷如见鬼神并童子小便入酒少许化下
 恶露腹痛或淋沥或月水不调当归酒化下
  附方
六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加味逍遥散
加味归脾汤
十全大补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补中益气汤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763-0904c.png
六君子汤
加味四物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一味防风丸(方见十二卷第六论/)
   产后恶露不下方论第四
产后恶露不下因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风冷相搏所

 愚按前症若恶露不下用失笑散若气滞血凝用花
 蕊石散若因去血过多而烦热不止宜参第七论主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763-0904d.png
 治
  附治验(方药/)
 一产妇患前症服峻厉之剂恶露随下久而昏愦以
 手护其腹余曰此脾气复伤作痛故用手护也以人
 参理中汤加肉桂二剂补之而愈
失笑散(方见后/)
人参理中汤(方见后/)
花蕊石散(方见十八卷第四论/)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763-0905a.png
返魂丹(方见前/)
   产后恶露上攻心痛方论第五
产后心痛为阴血亏损随火上冲心络名曰心胞络痛
宜大岩蜜汤治之若寒伤心经名曰真心痛朝发夕死
夕发朝死无药可救
 愚按前症若阳气虚寒用岩蜜汤温之瘀血上冲用
 失笑散散之血既散而痛仍作用八珍汤补之大凡
 肚腹作痛以手按之却不痛此血虚也须用补养之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763-0905b.png
 剂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昏愦口禁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
 君子加附子一钱以回其阳二剂顿苏又以十全大
 补汤养其血气而安
 一产妇患前症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
 而愈次日复痛亦用前药而安
 一产妇患前症用大黄等药其血虽下复患头痛发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763-0905c.png
 热恶寒次日昏愦自以两手坚护其腹不得诊脉视
 其面色青白余为脾气虚寒而痛也用六君子汤加
 姜桂而痛止又用八珍汤加姜桂调理而安
大岩蜜汤 治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
 肢厥逆
  生地黄 当归 独活 吴茱萸 芍药(炒/)乾姜
  (炒/)甘草(炒/)桂心 小草(各一/两)细辛(半/两)
 右每服半两水煎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763-0905d.png
失笑散 治产后恶血上攻心腹作痛或牙关𦂳急一
 服可愈
  五灵脂 蒲黄(各/钱)
 右醋水煎一味灵脂尤妙
六君子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产后恶露腹痛方论第六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763-0906a.png
产后腹痛或因外感五邪内伤六淫或瘀血壅滞所致
当审其因而治之
 愚按前症若瘀血内停用失笑散风寒外感用五积
 散
  附治验
 一妇产后小腹痛甚牙关𦂳急此瘀血内停灌以失
 笑散下血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白术陈皮而愈
 一妇人经水来比常度过多不止遂服涩药止之致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763-0906b.png
 腹作痛此乃气血凝滞也用失笑散二服而愈
隐居泽兰汤 治产后恶露腹痛或胸满少气
  泽兰 生地黄 当归 芍药(炒/)生姜(各一/钱)甘草
  (炒五/分)大枣(四/个)
 右水煎服
四物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五积散(方见第四卷九论/)
失笑散(方见前/)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763-0906c.png
   产后儿枕腹痛方论第七
产后儿枕者乃母胎中宿血也或因风冷凝滞于小腹
而作痛
 愚按前症若宿血作痛失笑散行之既散而仍痛四
 神散调之若恶心作呕此属气虚用六君子健其胃
 气若发热头痛或腹痛按而不痛此属血虚用四物
 炮姜参术补其脾气
  附治验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763-0906d.png
 一产妇患前症或用驱逐之剂昏愦口噤手足发搐
 此血气虚极之变症也用八珍汤加炮姜二钱四剂
 未应又以十全大补汤加炮姜一钱二剂而苏
一方用山查浓煎汁入砂糖少许再煎热服
失笑散(方见前/)
四神散(方见第四卷第四论/)
六君子汤
四物汤(二方见二十四卷/) (六论/)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763-0907a.png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产后小腹痛方论第八
产后小腹作痛由恶露凝结或外寒相搏若久而不散
必成血瘕而月水不调
 愚按前症若因气滞用延胡索散若因外寒用五积
 散若因怒气用四物加木香柴胡若因血虚用四物
 参术炮姜若因阳气虚弱用四君当归炮姜若因脾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763-0907b.png
 虚血弱用六君当归炮姜治之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作呕或昏瞆此脾气虚寒用人参
 理中汤渐愈又以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全愈后
 复作痛而兼喘仍用补中益气汤培补脾肺而瘥
延胡索散 治产后恶血凝滞脐下作痛或作寒热
  延胡索 桂心(各半/两)当归(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用热酒调下失笑散尤效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763-0907c.png
当归养血丸 治产后瘀血心腹胀痛或腰脚疼痛
  当归 赤芍药 牡丹皮 延胡索(炒各/二两)桂心(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
  附方
人参理中汤 治阳气虚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虚弱饮
 食少思或去后无度或呕吐腹痛或饮食难化胸膈
 不利(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人参 白术 乾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763-0907d.png
 右每服五七钱或一两水煎服
五积散(方见四卷第九论/)
四物汤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产后寒疝腹痛方论第九
产后脐腹作痛乃冷气乘虚也用当归建中汤治之陈
无择云若产当寒月人门脐下胀痛手不可近者用羊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763-0908a.png
肉汤治之
 愚按前症若脾胃虚弱寒邪所侵用蟠葱散若肝经
 湿热小便不利用龙胆泻肝汤仍参前论恐有瘀血
 为患
  附治验
 一产妇小腹作痛小便不利内热晡热形体倦怠余
 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生肝血用补中益气汤补
 脾胃升阳气而痊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763-0908b.png
羊肉汤 治产妇脾虚寒邪所乘以致腹痛或头眩胁
 脐急痛
  精羊肉(四/两)当归 川芎(各半/两)生姜(一/两)
 右以水十盏煎至四盏分四次空心服
蟠葱散
龙胆泻肝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八论/)
加味逍遥散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763-0908c.png
   产后两胁胀痛方论第十
产后两胁胀痛因恶露不尽或肝经血虚或肝经气滞
当分而治之
 愚按前症若肝经血瘀用玄胡索散若肝经气滞用
 四君青皮柴胡若肝经血虚用四物参术柴胡气血
 俱虚用八珍柴胡若肾水不足不能生肝用六味丸
 若肺金势盛尅制肝木用泻白散仍参照前各论主
 之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763-0908d.png
  附治验
 一产妇因怒两胁胀痛吐血甚多发热恶寒胸腹胀
 痛余以为气血俱虚用八珍加柴胡丹皮炮姜而血
 顿止又用十全大补汤而寒热渐退此症苟非用姜
 桂辛温助脾肺以行药势不惟无以施其功而反助
 其胀耳
经效方 治产后肝经气滞不平胁肋腹痛或寒热往
 来内热晡热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763-0909a.png
  当归(一钱/五分)芍药(炒/)苦梗(炒/)枳壳(麸/炒)槟榔(各八/分)桂心
  青木香 柴胡(各六/分)
 右水煎服
当归散 治产后阴血虚弱或气滞血凝以致发热腹
 痛或腹胁胀满以当归乾姜等分每服三钱水煎
抵圣汤 治血滞腹痛或腹闷满呕吐不食(方见后卷/第八论)
四君子汤
四物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763-0909b.png
八珍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六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泻白散(方见五卷第二论/)
玄胡索散(方见前/)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夫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然积
为阴阴性沈伏故痛不离其部聚为阳阳性浮动故痛
无常处皆由饮食不节起居失宜产后血气虚弱风冷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763-0909c.png
所乘搏于脏腑耳
 愚按前症乃真气亏损邪气乘之况产后得之尤当
 固元气为主若求旦夕之效而攻其邪则速其危矣
 当参前六七论及七卷痃癖诸论治之
  附治验方药
 一产妇腹中似有一鳖或时作痛而转动按之不痛
 面色痿黄痛则皎白脉浮而涩余谓此肝气虚而血
 弱也不信乃行破血行气痛益甚转动无常又认以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763-0909d.png
 为血鳖专用破血祛逐之药痛攻两胁肚腹尤甚益
 信为鳖确服下虫等药去血甚多形气愈虚肢节间
 各结小核隐于肉里以为鳖子畏药而走于外余云
 肝脏血而养诸筋此因肝血复损筋涸而孪结耳盖
 肢节胸项皆属肝胆部分养其脾土补金水以滋肝
 血则筋自舒遂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加减调治
 而愈
 一妇月经不调两拗肿胀小便涩滞腹中一块作痛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763-0910a.png
 或上攻胁腹或下攻小腹发热晡热恶寒肌肤消廋
 饮食无味殊类瘵症久而不愈余谓肝脾血气亏损
 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随症互服而愈
逍遥散
八珍汤
归脾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
产后瘀血与气相搏名曰瘕谓其痛而无定处此因夙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763-0910b.png
有风冷而成轻则否涩重则不通
 愚按前症乃寒邪乘客气血壅结此因气病而血病
 也当补养胃气调和月经宽缓静养为善难经云任
 脉之病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当参前后各论治
 之
治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八/分)桂心 芍药(炒/)血竭 蒲黄(炒各/六分)延胡索
  (炒四/分)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763-0910c.png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
葛氏方治症同前用桂心为末每服一钱空心酒调下
   产后馀血奔心烦闷方论第十三
产后瘀血奔心盖因分㝃后不饮童便以致虚火上炎
所致宜用后方主之
 愚按前症当与前第五论同治
金黄散 治恶热上冲肚腹作痛或发热作渴
  延胡索 蒲黄(各一/两)桂心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763-0910d.png
 右为末酒调服
一方用炒蒲黄每服三钱水煎服失笑散亦佳
   产后虚热发热方论第十四(原无论/)
 窃谓前症乃阳随阴散气血俱虚若恶寒发热烦躁
 作渴急用十全大补汤若热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
 面赤宜用当归补血汤若误认为火症投以凉剂祸
 在反掌王太仆先生云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
 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不时而热是无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763-0911a.png
 火也当治其心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
 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当助其肾故
 心盛则生热肾盛则生寒肾虚则寒动于中心虚则
 热收于内又热不胜寒是无火也寒不胜热是无水
 也治法前症无水者六味丸无火者八味丸气血俱
 虚者八珍汤与十全大补汤
  附治验
 大尹俞君之内产后发热晡热吐血便血兼盗汗小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763-0911b.png
 便频数胸胁胀痛肚腹痞闷余曰此诸脏虚损也症
 当固本为善自恃知医用降火之剂更加泻利肠鸣
 吐呕不食腹痛足冷始信余言诊其脉或浮洪或沈
 细或如无其面或青黄或赤白此虚寒假热之状时
 虽仲夏当舍时从症先用六君子加炮姜肉桂数剂
 胃气渐复诸症渐退更佐以十全大补汤半载全愈
 儒者杨敬之内人所患同前但唾痰涎或用温补化
 痰之剂不应面色黧黑两尺浮大按之微细此因命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763-0911c.png
 门火虚不能生脾土脾土不能生诸脏而为患也用
 八味丸补土之母而痊
人参当归汤 治产后虚烦短气烦闷
  人参 当归 麦门冬 桂心 生地黄(各二/钱)
  大枣(四/枚)粳米(一/合)淡竹叶(二/钱)芍药(炒黄/一钱)
 右水煎服
蒲黄散 治症同上方见前儿枕病
四物汤加茯神远志治产后虚烦十全大补汤尤效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763-0911d.png
六味丸
八味丸(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六君子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薛氏医案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