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101-07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疑义举要卷六
             婺源江永撰
  考工记
周礼本是未成之书阙冬官汉人求之不得以考工记
补之恐是当时原阙也冬官掌事而事不止工事考工
是工人之号而工人非官注谓以事名官以氏名官非

卷六 第 1b 页 WYG0101-0765b.png
考工记东周后齐人所作也其言秦无庐郑之刀厉王
封其子友始有郑东迁后以西周故地与秦始有秦故
知为东周时书其言橘踰淮而北为枳鸲鹆不踰济貉
踰汶则死皆齐鲁间水而终古戚速椑茭之类郑注皆
以为齐人语故知齐人所作也盖齐鲁间精物理善工
事而工文辞者为之
冬官虽缺以诸经传證之当有大司空小司空(大司空/卿一人)
(小司空中大夫二/人如五官之例)匠师(见地官遂人郑氏以为冬官/之考则当为下大夫四人)
卷六 第 2a 页 WYG0101-0766a.png
(见梓人梓/工之长也)豕人(先郑云司徒奉牛司马奉羊宗伯奉/鸡司寇奉犬司空其奉豕与然则冬)
(官当有/豕人)啬夫(觐礼啬夫承命告于天/子郑氏以为冬官之属)司里(国语火之初/见期于司里)
(又周之秩官宾至司里授馆此主/宅里之官当在冬官与里宰异)水师(国语周之秩官/宾至火师监燎)
(水师监濯火师即夏官司爟而凡祭/祀宾客涤濯之事冬官当有水师)玉人(天官有追师/专掌宫内追)
(琢之事则凡用玉府之玉追琢成器/以其典瑞之藏者当有玉人在冬官)雕氏 漆氏(雕氏/见考)
(工职缺木器髹漆者多后世/有漆雕氏冬官当有其官)陶正(左传虞阏父为周陶/正丧大记君丧陶人)
(出重/鬲)圬人(左传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舟牧(月令天子乘舟命舟牧覆/舟此虽秦官周天子亦有)
(乘舟之事宜设此官/舟行水宜在冬官)轮人 车人(当有监/造之官)刍人(大宰九/式刍秣)
卷六 第 2b 页 WYG0101-0766b.png
(居一其用甚广/宜有官主之)等官此皆冬官篇亡之證后人读书粗
疏果于妄作如俞庭椿之徒纷纷割裂牵补致五官无
一完善周礼之罪人也
五材先郑引左传后郑谓金木皮玉土后郑为长水火
可制器不可为器金虽可兼玉而皮革不可遗曲礼六
工土金石木兽草兽即皮也玉可兼石木可兼草
以辨民器注辨具也盖古人辨办二字通用言辨不言办
王昭禹谓轮辨高下弓辨安危之属非是
卷六 第 3a 页 WYG0101-0766c.png
粤无镈此甚言四国能此者多虽有若无非真谓不置
是工亦非真谓人皆作也注泥又以夫为丈夫尤谬
刀斤削剑必用水淬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水性异也
兵车乘车三人故舆广而轮高田车惟射御二人故舆
可狭轮可卑马可低诗谓之輶车亦因逐兽欲轻捷故
也轮卑故以田马配之非因马低而减其轮注谓以马
大小为节未确
轸本舆后横木之名舆人六分车广以其一为之轸围
卷六 第 3b 页 WYG0101-0766d.png
是也及其载于轐上则通舆下四面皆可谓之轸此言
加轸与轐后言弓长四尺谓之庇轸又言轸方象地是
也犹之式本有其木而隧前三分之二之处亦得通谓
之式也
舆人之车箱盖如今人造方箱之法用䳄雄交牙之笋
使之相著初非以板嵌入轵轛也轵轛之植者横者如
窗棂然于舆内贴板为之一以辅板一以承式木较木
其植下笋入底板上笋入式较中间盖皆钉之板上相
卷六 第 4a 页 WYG0101-0767a.png
著不全藉轵轛之力是以轵围小而轛围尤小亦可以
固板也底板之后作轸盖以板嵌入轸之槽中驾车时
舆连轐载于轴上有两木钳之而后轸亦衔辀踵是以
舆能安固不动也
加轸与轐之数轸方径二寸七分有半自轴心上至轸
面总高七寸毂入舆下左右轨在毂上须稍高容毂转
故毂上必有轐度之轐之围径无正文辀人当兔之围
居辀长十之一方径三寸六分辀亦在舆下𢇮舆者则
卷六 第 4b 页 WYG0101-0767b.png
免围与当兔等可知轴半径三寸二分加轐方径三寸
六分共高五寸八分以密率算毂半径五寸一分弱中
间距轨七分强可容毂转以五寸八分加后轸出轐上
者约一寸二分总高七寸也舆板之厚上与轸平亦以
一寸二分为率后轸在舆下者馀一寸五分半辀踵为
缺曲以承之算加轸与轐之七寸当从辀算起盖辀在
轴上必当舆㡳相切而两旁伏免亦必与辀齐平故知辀
之当免围必与免围等大后不言免围者因辀以见也
卷六 第 5a 页 WYG0101-0767c.png
轐有二设之盖在轨内八寸间以毂入舆下者亦七寸
也轐当连于舆有两木钳轴如今制辀之钳轴亦当如
轐之制与
轮人进而视之旧注未确进非车进乃人进也鲍人望
而视之进而握之可證大略好处远望可见其精致处
须近前细察凡圜形远望中半渐颓而下幎尔而下迤
周遭皆均致也
帱之廉必近察乃见而远望已若有突出而大之状谓
卷六 第 5b 页 WYG0101-0767d.png
之眼古语当以意想王氏谓如人之眼非也
绠非别有一物也只是轮偏箄之名注疏谓轮箄则车
行不掉实有至理假令牙之孔与毂孔正相值牙不稍
偏向外则重势两平轮可掉向外又可掉向内造车者
深明此理欲去车掉之病令牙稍出三分寸之二不正
与轮股凿相当于是重势稍偏而轮不得掉向内矣谓
之轮箄何也轮牙稍偏于外而辐股向内隆起也今饭
甑内作竹底四周下而中央隆起谓之甑箄此正汉时
卷六 第 6a 页 WYG0101-0768a.png
轮箄之遗语但轮之辐股微隆不若甑箄之甚耳然则
圆物不平中隆而四周下者通谓之箄也试观车轮当
牙闭一目视之又悬线视之又以直物内外量之牙心
稍偏于外入菑之凿未尝偏但辐入牙之笋不用正而
用边缺边向内则牙自偏外矣上下凿不相当而菑爪
不齵以爪用边笋故后人不达物理不知轮箄为何状
率意解为轮外护牙夫护牙之铁经虽未言古人当有
之然无与于爪之正否如谓作护牙于两边则作牙时
卷六 第 6b 页 WYG0101-0768b.png
厚寸馀可矣何必又作护牙若因绠字从糸而谓用绳
围者尤非(笋者枘也从俗/名为笋又作榫)
轮人两匡字皆训为枉后郑训刺刺音辣亦枉也他处
言匡救匡正则是因其匡而正之也古人语有相反而
转诂之例去污曰污治乱曰乱驯扰曰扰正匡曰匡置
物曰废后人不识此义王氏解为方岂可谓轮虽敝不
方又有训为匡郭者谓肤壳不固尤难通
山虞阳木阴木以生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此则阴阳木
卷六 第 7a 页 WYG0101-0768c.png
各有向日背日以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云短毂则利长毂则安古人所以用三尺有奇之长
毂者欲其安也此云大而短则𣙗𣙗者安之反郝氏训
𣕕杌是也先郑危𣙗之训亦是而云辐危𣙗则未亲后
郑毂末不坚之训不可晓
既谓之牙围必须计其四面牙厚有两面当合计其数
以减一尺一寸所减之馀为牙两面之博折半为一面
之博令牙厚一寸三分寸之一倍之三寸三分寸之二
卷六 第 7b 页 WYG0101-0768d.png
以减一尺一寸其馀七寸三分寸之二折半三寸八分
三釐有奇用通分法分之三寸六分寸之五是牙一面
之博也去其践地处内外不漆者各一寸又加厚一寸
三分寸之二是为牙围三分之一其馀漆者居三分之
一郑注不误
以其围之阞捎其薮一以三分之二为肉三分之一为
壶中空也壶中空所以受轴者也下文言五分其毂之
长去二以为贤去三以为轵则壶中内大而外小其当
卷六 第 8a 页 WYG0101-0769a.png
辐菑处得三分之一也统言之中空处皆为薮切指之
外当菑处为薮若毂上三十孔受辐菑者经谓之凿不
谓之薮且受菑之孔广必当半寸以上方可容菑而坚
牢如以一尺有奇之地凿三十孔一孔仅三分有奇以
今尺寸折之仅二分有奇此孔岂能容菑乎林希逸不
达物理乃以薮为三十孔贻误后人不可不辩
五分其毂之长长与围同言长即是言围
注算大小穿甚密去一以为贤当作去二但辀人轴围
卷六 第 8b 页 WYG0101-0769b.png
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若依围三径一算则轴径当大
穿穿内处正得径四寸五分寸之二与郑所算大穿穿内
径同何以能转盖围三径一非真率即祖冲之径七围
二十二犹是约率而已近密矣以约率算轴径不及四
寸五分寸之一故能稍宽而转(注中凡言围径皆是径/一围三即记文亦是以)
(径一围三略言之车人柏车辐一何其/渠二柯者三是也学者当知非密率)
轴承舆之力全在当大穿处故须粗大轴尾不当力故
可小然金与木不能相摩疑当穿处亦必有金裹之
卷六 第 9a 页 WYG0101-0769c.png
辐广者轴之博也不言其厚者毂围三尺二寸三十辐
之股端相著厚一寸有奇可知也辐相著不留空际者
欲其辐与辐相凑相扶有力也观今车用十八辐股犹
相凑况三十辐乎
牙得则无𣙗而固注云得谓倨句凿内相应疏谓辐直
为倨牙曲为句非也辐之入牙者作倨句之形即边笋
是也郑注之精微贾氏犹不能尽通后人可轻破乎
绠参分寸之二疏凿牙之时孔向外侵三分寸之二似
卷六 第 9b 页 WYG0101-0769d.png
牙上凿孔不正非也牙之厚无几凿孔有偏恐偏薄一
边非暴裂即先甐矣此贾氏察物未精失郑注之意者
也今车牙孔不偏而辐爪用边笋缺边向内是以牙偏
向外郑前言倨句凿内相应是古人亦用边笋
萭之以视其匡也后人谓萭为矩匡为方非也凡物圜
中规者四角以方量之必中矩何用又以矩量正谓凑
合诸木成牙恐其匡枉不平正故须以萭蒌运之视其
稍有枉处则削而正之耳后郑言等为萭蒌是当时有
卷六 第 10a 页 WYG0101-0770a.png
其名物贾疏言见今车亦是得之实见余见造车者用
木架作一圆与轮同大轮与之并立而运之此正古人
用萭蒌之法也
两壶欲同者欲其肉好均而轻重等也量之以黍犹古人
以黍量黄钟之意六事言轮极工致任人考验之而皆
可也可水可县可量可权则因造轮时选材善绳墨正
宏杀等肉好均六事似以难者在后权之而侔尤为难
斗柄达常长二尺桯长八尺皆以其可见者言之若达
卷六 第 10b 页 WYG0101-0770b.png
常之入于桯桯之入于舆板底下者皆当有数寸又皆
有键以固之故不为风飘盖当键于后轸之内下贯辀

式有通指其地者参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
注谓兵车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是也有切指其木
者参分轸围去一以为式围是也因前有凭式木故通
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
前有曲而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
卷六 第 11a 页 WYG0101-0770c.png
通谓之式人立车前皆式之地也其言揉其式何也盖
揉两曲木自两旁合于前所以用曲木者不欲令折处
有棱角触碍人手如今人作椅子扶手亦揉曲木是也
式崇三尺三寸并式深处言之两端与两輢之植轵相
接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左传长勺
之战登轼而望是也式木嵌入舆板其内又有轛木承
之甚固故可履也车制如后世纱帽之形前低后高式
崇三尺三寸不及人之半腰故御者可执辔射者可引
卷六 第 11b 页 WYG0101-0770d.png
弓而凭式须小俯也此式之真形状前人但知式车前
横木不细考舆人车前三分之一处通名为式而可凭
之木又有在两旁者是以不得其状于郑注较两輢上
出式遂意其在横木之上于是舆制皆谬乱矣失自孔
氏误释曲礼始试思较若在横木上则人凭式首触较
矣较崇五尺五寸及人之胸射者亦不便于引弓横木
在较下将心以笋贯入轛木而轛围甚小如何能贯式
木乂如何能登轼式在前阴板之内则车外不见式矣
卷六 第 12a 页 WYG0101-0771a.png
记如何云苟有车必见其式式上有皮覆之为幦若在
板内如何能覆事事推之皆不合矣
輢者车之两旁三分隧之二者輢只是板言其可倚也
其高上出式輢之上为较诗曰猗重较兮言较高于式
一重故曰重较非较又有两重也车制尊卑皆如此
有谓卿车重较亦非也较有左右人立可凭亦是以木
嵌入于两輢板而其下又有轵之植者承之以为固也
巾车玉路金路象路注谓以玉金象饰诸末当是饰较
卷六 第 12b 页 WYG0101-0771b.png
之末也郑注较两輢上出式者本分明而解者不得式
之形状遂谓较以一木横于式上以缩为横以两较为
一较谬甚(席上有左右几缩之/较亦似之缩而非横)
轵轛皆在舆内所以辅舆而承较式其横植盖如作窗
棂之法用䳄雄交笋不甚用力故围可小而式卑于较
轛围尤小盖车内容三人兵车有驷乘者为地无多亦
不可用大材也因轛围甚小推之古之舆板皆是用雌
雄笋相著非如今人之车以板嵌入木中也(轛围二寸/二分弱四)
卷六 第 13a 页 WYG0101-0771c.png
(方计之一面五分五釐今尺/寸折算只有三分四釐有奇)
立者衡者谓轵轛也较式之平置亦横者也直者如生
即中县者言其著于底板甚固也板之相连与轵轛横
直之相交皆为继
栈车欲弇饰车欲侈贾疏谓弇向内侈向外按成二年
传丑父寝于轏中孔疏谓轏与栈音义同引此栈车之
注而云然则弇者谓上狭下阔也此以上下言之与贾
说异向内向外是车后户有翕张上下则谓较与邸有
卷六 第 13b 页 WYG0101-0771d.png
阔狭似孔说为优详古人之意所以饰车欲侈者盖谓
车容三人甚逼柞稍宽一二寸亦有一二寸地位六尺
六寸之舆更不可过但于上下侈弇间稍得赢数寸焉
饰车有革挽不畏折坏则舆下依正度而上稍侈之便
于左右用力也栈车无革挽恐折坏上不可侈则两较
之间稍弇而下依正度便于车中寝息也
又因侈弇之制益知古人车箱是用犬牙交错之笋如
今人作升斗上下阔狭不等用交笋自固也轵轛亦稍
卷六 第 14a 页 WYG0101-0772a.png
邪迤本不藉其力若恃轵轛之力持板则不可邪植矣
制度愈推阐而愈明
革鞔舆有据乎曰有闵二年归卫夫人鱼轩定九年与
敝无存犀轩夫人用鱼皮卿用犀则大夫之轩及凡革
车皆用牛革乎
士栈车无饰而庶人乘役车亦如栈车欲弇之制故诗
云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后郑以辀深计衡高八尺七
卷六 第 14b 页 WYG0101-0772b.png
寸除马之高则馀七寸为衡颈之间此颈谓马颈也上
句有马字故不必言马颈而贾疏以辀颈释之误矣假
令馀七寸为衡与辀颈之间则此七寸为颈中之曲处
当言辀颈去地高八尺七寸不得言衡高八尺七寸辀
颈高八尺七寸则衡直厌马上当不其然先郑谓辕曲
中姑引之在下其实后郑意不从也夫辀不能凭空而
立衡既去马颈七寸何以不望前轾此别有故盖言衡
颈之间必以衡颈之心为距衡有半径二寸二分以此
卷六 第 15a 页 WYG0101-0772c.png
减七寸馀四寸八分为衡下去马颈之数衡下当两轭
处必有鞍以承之鞍之高消去四寸八分而衡不空悬矣
鞍之制虽不见经而有其字齐有其地必有其物昭二
十五年公羊传齐侯唁公于野井以鞍为几意其下有
木架上敛下开以革覆之如今制盖马与牛不同牛颈
高可负轭引车马颈不能负衡须以鞍覆于前因以革
束衡而连之今驾马车亦必用鞍也
尝疑轭非别有一物如耕牛之曲木也直是于衡上当
卷六 第 15b 页 WYG0101-0772d.png
马颈处不正得衡之围径故必以两轭之间言之然则两
轭厌于鞍上实有七寸缺其木如半月形即是轭玩郑
注两轭之间一语可见盖衡轭上有缺处不正得衡之
围径故必以两轭之间言之然则两轭厌于鞍上实有
七寸其七寸直是鞍高而左传之两軥论语之軏皆指
此言其实即是衡非与衡别体也
伏兔半在轴前半在轴后注言伏兔至轨盖如式深
然则兔之长当一尺四寸有奇轴前约七寸轴后亦如
卷六 第 16a 页 WYG0101-0773a.png
之贾疏有兔尾上载轸之说未必是又疑兔下有足钳
轴如今制而兔当连于底板易云舆脱輹輹脱则不能
驾矣
辀出前轨渐曲而上至衡微钩而下轨前十尺揉之已
定者也揉辀欲其孙而无弧深注云揉辀之倨句如二
可也盖以一丈三尺三寸揉之为十尺也疏并舆下之
不揉及轨前揉已定者通计如二未是又前言十分其
辀之长虽似言辀身之长然轨前十尺而策半之此以
卷六 第 16b 页 WYG0101-0773b.png
直度虚地而不论其弧曲
辀人不为大车之辕而言之者借彼喻此也大车辕本
直无桡其桡夹牛辕端鬲厌牛领高下相当更不可作
桡曲非作车者亦不善为辕致有覆车之患亦不因其
登下之难而欲改从桡曲也但借大车之辕难于登下
以明马车之辀宜曲桡耳疏谓驾牛者亦须曲桡非是
今驾牛之车皆直辕
大车之辕前居三之二故其势常挚伏其辕者人为攀
卷六 第 17a 页 WYG0101-0773c.png
辕以助牛登也援其邸者人援车邸使不速下也皆将
车者之事
辀注则利准二郑说皆未安注者不深不浅行如水注
利准者便利而安耳
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言造辀者当进而与马谋欲
其不疲退而与人谋欲其安逸进退犹云前后非必谓
人有退时也下言马不契需是进与马谋左不楗御者
衣衽不敝是退与人谋良辀环灂当如先郑说沂鄂如
卷六 第 17b 页 WYG0101-0773d.png
环弓人冰析灂则审环角环灂皆此义
辀在前者灂之入轨下者可不灂而亦灂其七寸者欲
验辀之和安久而不摩损也
钟鼎欲其坚不剥蚀故金最多斧斤至削杀矢皆有刃
其用之重欲其难缺者金多用之轻欲其不折者金少
鉴燧欲明故金锡半
旧谓削为书刀疑其不然今剞劂者用刀皆直无曲今
木工削木用横刃形曲两端有柄疑是古之削但不止
卷六 第 18a 页 WYG0101-0774a.png
长尺博寸此长尺博寸记其小者耳
异齐未尝不可同工郑注之疑本未确杀矢戈戟皆兵
器同工为宜
刃长寸刃者镞锋锋上渐广阔一寸不言博而言围者
阔处有脊厚薄不等故以围言之谓转一周皆一寸也
今考戈戟可刺可钩而皆有胡自是钩兵二矛皆刺兵
故曰以子之矛刺子之盾后人谓矛为钩兵因诗二矛
重乔意其为钩不知乔所以悬英郑笺谓矛矜室题是
卷六 第 18b 页 WYG0101-0774b.png
也非以乔为钩又或习见定舟之铁矛有钩意矛亦是
如此而不知其非也古曰矛后世曰槊又曰槊而今则
为长枪
戈之制直刃为援上长八寸下接柄处长四寸为内其
一旁有胡湾如月有刃两末之间长六寸刃至接援处
广二寸胡倨句如磬折而丰其上下近本处为外博盖
倨与句之边皆为外对刃之湾处为内也倨句中博处
皆为本对锐处为末也分胡为二上半倨之外畔在右
卷六 第 19a 页 WYG0101-0774c.png
为里故注云倨之外胡之里也下半倒转亦置本在下
则句之外畔在左为表故注云句之外胡之表也援与
内之广盖如戟之广寸有半而戈胡广二寸是增半寸
增半寸则倨句在外处皆须增使博故云倨句外博如
此则无已倨已句长内短内之病也已倨则句人不入
注以啄人言之或未确胡连于援与内之间本有定度
何以有长内短内注以长内为曲于磬折承已句也短
内为倨于磬折承已倨也因其过曲而胡之下锋太上
卷六 第 19b 页 WYG0101-0774d.png
则内似长过直而胡之下锋太下则内似短非真谓移
其上下也记本不及援而注谓内短则援长内长则援
短于本文似为添出长内则折前注谓引之与胡并钩
恐未确或以胡之上末处为前盖钩之太深用力猛而
胡末或折伤也短内而胡头太舒钩人不来是不疾
戈戟皆为句兵以其有曲胡也而其用不止于钩人戈
有援直刃可摏人其胡之曲折可斩人戟有刺有援直
上皆可刺人其胡之曲下者可钩人戈胡戟胡其形异
卷六 第 20a 页 WYG0101-0775a.png
戈胡作倨句而外博胡背连于援形如偃月而背广戟
胡中矩横贯援而曲下形如覆矩戈胡句人即所以伤
人以其句处有刃也戟胡锋直下而曲中无刃欲生获
其人则钩之此戈戟之异用也以传考之获长狄侨如
富父终生摏其喉以戈杀之此用援之直刃摏之也狼
瞫取戈以斩囚此用胡之曲刃斩之也子南以戈击子
晰而伤苑何忌刜林雍断其足亦是以戈胡击之刜之
他若士华免以戈杀国佐长鱼矫以戈杀驹伯用援用
卷六 第 20b 页 WYG0101-0775b.png
胡皆可杀之惟钩之用未见于传而记言长内则折前
短内则不疾自是言钩人不便利之病子都拔棘逐杀
颍考叔灵辄倒戟禦公徒皆拟用戟之刺与援者也狂
狡倒戟出郑人于井反为郑人所获栾乐乘槐木而覆
或以戟句之断肘而死皆用下胡句人者也戟胡横直
皆三寸其间甚狭何能句人出于井盖句其衣若带是
以其人不伤反能禽句者也句栾乐断肘而死盖其人
本欲生禽之故不用刺与援而用胡以句之句之而胡
卷六 第 21a 页 WYG0101-0775c.png
之下锋贯肘曳之而肘遂断也明乎戈戟之用而后可
得戈戟之形
中其茎设其后后者人所握之馀注以设为大于义未
安详文义似以设为置如矢人设其比之设作茎时即
拟后加大是为设其后
首即镮环即镡首广一寸三分寸之二谓镮两畔出于
刃之数也加腊广二寸半其径四寸一分有奇少仪言
泽剑首是剑首周围用金弄之而泽
卷六 第 21b 页 WYG0101-0775d.png
衡者甬之上端非别有一物为衡郑意甬之上一截为
衡者误陈祥道云衡横甬上者也非是
带如人腰之有带当设于鼓之上舞之下二带之间即
钲间带唯二耳若于之上舞之端无所用带注谓介在
于鼓钲舞甬衡之间凡四非也衡疑为衍字若甬衡之
间有介岂带亦施于甬上乎设钟乳当是为鼓舞所侠
而注云今时钟乳侠鼓与舞夫鼓在下舞在上中间有
钲间乳如何能侠之下注云今时钟或无钲间意者此
卷六 第 22a 页 WYG0101-0776a.png
无钲间之钟鼓舞间一带带之上为舞一面十八带之
下为鼓亦一面十八故云侠鼓与舞乎然而非古制矣
详经文篆间谓之枚钟唯两篆枚设两篆之閒或纵界
为四一处有九则两面乃得三十六耳注云一处有九
而疏谓一带有九又失注意乳不设于带何云一带有
九乎
于上之攠谓之隧按孟子以追蠡丰氏以钟纽旋虫释
之本非定训后人疑之焦竑谓当为槌击之追高子以
卷六 第 22b 页 WYG0101-0776b.png
禹乐用之者多故凡槌击之处摧残欲绝有如蠡齧之
形此说近之愚谓追即此所谓隧也以其窐深谓之隧
以其追击谓之追击处本若攠弊年久则愈深如虫齧
孟子以城门之轨辙迹深为喻正与隧之义合也
注计钲径铣间鼓间舞广皆得之其云钲间亦当六此
钟口径十者其长十六则大误也以经文详之十分其
铣之径去二得八以为钲之径即以其钲之径八者为
之铣间铣间者自钲至铣之长包鼓间在其中也于八
卷六 第 23a 页 WYG0101-0776c.png
分中去二分以为之鼓间则鼓间得六其所去之二分
即是钲间下文言钲之长言钲间已藏此句中矣鼓六
钲二加舞广四是钟口径十者其长十二奈何谓钲六
而长十六乎夫八分去二者得六犹八分去六者得二
此理易知是以经不必别言钲间二岂意后人犹生此
误乎假令钲六则与经文不协钲六鼓六是自钲至铣
间十二非以其钲之八为之铣间矣又为十二分去半
以为之鼓间非八分去二以为之鼓间矣何郑氏之明
卷六 第 23b 页 WYG0101-0776d.png
而不能觉此也后人读书粗疏不能细绎经文以订郑
氏之失历代铸钟者皆依此注以为剂量于是钟体狭
而长下文云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典同云高声
䃂皆不免有此病而况因此钲六又生长甬之病乎
汉志云古之神瞽度律均钟以律计倍半此约略言之
谓或倍或半其长大则有加数倍者非谓皆加一倍有
半也疏说误
甬围衡围自甬下端渐杀至上端如钲间六则围亦太
卷六 第 24a 页 WYG0101-0777a.png
大矣甬之上端为衡非别有一处居甬之一者名衡也
甬当二在上一在下之处犹粗大于此穿孔设旋为宜
注谓旋当甬之中央与经文背矣假令甬长得六设旋
当其半处能无震掉乎
有说即在此三言中谓其中有理可说也诸家以下文
解之不确下文自说不中度之病经云有说而不明言
似有难言之意盖声律之理精微昔李照作新乐其声
太下太常歌工病之私赂铸工使减铜齐而声稍清歌
卷六 第 24b 页 WYG0101-0777b.png
乃协而照卒不能辨此则清浊又由于铜齐可见此理难

如郑误算钲长而甬因之以长且设旋于甬中央正恐
有震掉之病宋仁宗时李照铸镈钟长甬震掉声不和
著作郎刘羲叟谓人曰此与周景王无射钟无异上将
有炫惑之疾嘉祐元年正月帝御大庆殿受朝前一夕
殿庭设仗卫既具而大雨雪至压宫架折帝于宫跣而
告天遂暴感风眩人以羲叟之言为验声音之感人如
卷六 第 25a 页 WYG0101-0777c.png
此虽州鸠与羲叟之言皆偶中而长甬之病未必不由
郑注设之
大钟十分其鼓间小钟十分其钲间分明鼓间钲间不
同又可见鼓间大钲间小前不言钲间者去二分以为
之鼓间句可知也郑臆解钲间反疑此经之非而欲改
鼓外钲外谬甚鼓外如何是二钲外如何是一若并二
间而十分之则愈厚矣以二间为二分一间为一分亦
不成文理
卷六 第 25b 页 WYG0101-0777d.png
如郑言钟口十者其长十六则有小而长声难息之病
典同所谓高声䃂是也宋范镇虽尝辨之其自为说乃
谓鼓舞皆六而钲四则仍是长十六且误以舞脩为舞
广势必以舞广为舞径下口十而上径四又有侈则柞
之病矣夫以简而该微而显之经文郑氏犹不能读遗
误千馀年辨者复增其误然则读古岂易言哉制器岂
易言哉
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盖权之者惟知金锡之
卷六 第 26a 页 WYG0101-0778a.png
轻重而不得大小之度亦不能算此釜当用金锡几何
凡重者体小轻者体大量为法度之器欲其适重一钧
虽云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若先以一钧之数六一分之则
不能通合一钧矣故必平正之如铜立方一寸其重几
何锡立方一寸其重几何知其体积与轻重之比例然
后可以计金锡而入模范也
又案准字古文作水或是先以方器贮水令满定其重
乃入金若锡于水水溢取出金锡再权其水视所减之
卷六 第 26b 页 WYG0101-0778b.png
斤两与分寸可得金锡大小之比例后人算金银之法
如此疑古人亦用此法模范先成而金锡体异先权以
知轻重准以知大小然后可量金锡之多寡入模范使
其成适合一钧也量非钟鼎不必拘于六分其金而锡
居一(郑世子载㻙曰改煎煎毕更煎至不耗乃止也权/之准之谓称准六一之数也量之谓铸成方寸者)
(数枚验其分两/同则知不耗矣)
郑世子据管子轻重内篇谓五区为釜釜乃八斗非六
斗四升别有说见律吕阐微
卷六 第 27a 页 WYG0101-0778c.png
槩而不税先郑说无病后郑荅赵商问此官量镇在市
中所以勘诸廛之量器以取平故不税亦即先郑之意
但谓廛人所税在肆常用者则误廛人总布非税及斗
斛铨衡
 
 
 
 
卷六 第 27b 页 WYG0101-0778d.png
 
 
 
 
 
 
 
 周礼疑义举要卷六